历史回溯(精选12篇)
历史回溯 篇1
在整个时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与实质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们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诉求,培养新一代具备信息素养的人。
历史的回溯
一开始的信息技术教育仅仅只面向部分地区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国在1981年参加了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之后在国内五所中学开展计算机修课实验。1984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技术教学处于大量小规模实验探索阶段。
直到2000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才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以及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内容。2003年4月,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模块设置与内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从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就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而在各试点高中开设,各学校又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设了不同选修模块,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截至2010年,高中课程改革逐渐推广到全国,信息技术课程也普遍地在各所高中学校得以实施。据教育部2009年的统计,普通高中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达到了39101人,信息技术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了必修与选修模块,注重普及提升全体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落脚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软件等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在选修课上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路径,根据各校的情况选择开展不同方向的课程,在加强信息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仍有差异,但总体上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部分地区的小学、初中也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在内容上与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软件操作部分有大量重叠,导致原本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在实践中体现。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快速迭代,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软件本身又变得越来越傻瓜化,很多多媒体软件的操作不需要教学学生们也可以自学掌握。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与改变,更好地定位自己的教育核心价值,在已有的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体系上继续深度地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
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国际上不同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有着不一样的定位取向,并且近几年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梳理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下信息技术教育的趋势。
1.现状
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向最为多元,各个州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向于信息社会文化的公民信息素养定位,也有的偏向于纯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学科定位。因此,我们会看到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同类型的框架体系,如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出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框架,计算机科学教师联盟提出的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颁布的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框架体系。最具代表性的美国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于2012年发布,明确指出计算思维、计算机实践与编程、 计算机和交流设备、合作和社区全球化与伦理是K12计算机科学课程的主要领域。该标准对各个年龄段有不同的定位。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6年级):计算机科学和我。2第二阶段 (7~8年级):计算机科学和社会。3第三阶段(9~12年级):现代社会中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概念与实践、计算机科学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部分州的高中课程体系里信息技术或计算机课程不是必修课程,而是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给予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们选修,并通过国家统一的AP课程进行考核。美国AP课程中CS(computer science)科目包括计算机A、计算机B两门课程。
2006年,欧盟通过了面向全民的 “核心素养”提案,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和文化意识与表达。其中“数字素养”(DigitalCompetence)框架明确提出了五个素养域,分别是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这份方案预示着欧盟许多成员国将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推荐。
英国的国家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划分为4个阶段,即5~7岁开始自信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8~11岁较广泛地使用信息通讯工具和资源、 12~14岁成为信息通讯工具及资源的独立使用者、15~16岁自主选择与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工具与信息资源。
澳大利亚2015年发布的《设计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课程标准》中将项目管理、 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计算思维、数字技术、设计和技术、解决问题作为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俄罗斯颁布了《信息学课程示范教学大纲》,由信息和信息活动、 信息理论、计算机、模型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信息技术等六部分组成。
2.特性
从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来看,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两个特性。
(1)计算思维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之一
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已上升到一种思维层次。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将问题形式化。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符合逻辑地组织和分析数据,通过抽象再现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思想支持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帮助解决问题。
(2)数字素养成为面向全体的基本素养
欧盟所提倡的数字素养,包含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预设着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和责任。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敏锐度,如基于信息技术的交流,基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创造,以及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等。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在信息时代充分有效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的目标。
展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学科。最初,人与计算机只能通过计算机语言进行交流,因此LOGO和BASIC语言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不可回避的重点。后来,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各种各样多媒体软件成为教学主流,关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成为了信息技术教育不可回避的主线。紧接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教育承担大众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驱动社会发展,整个社会与计算机、互联网脱离不开关系的时候,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与投入到当今世界。而如今,提升计算思维的方式似乎离不开对基础语言的掌握,对算法和程序的理解与运用,对数据库相关知识的使用等一系列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知识。 然而,这依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关注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同时也不可忽略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每一位学生基于技术的创造边界,为每一个人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学科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如生物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工程、数字艺术、数字音乐等。 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潜力十分显著,要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提升数字化学习的能力,以及各个学科的综合探究能力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
未来,信息技术教育将需要更为主动地探索多种教学方式,试探电子教科书及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 养成良好的计算思维、形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兼具信息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历史回溯 篇2
回溯推理的另类研究
回溯推理可分为一般回溯推理和特殊回溯推理,一般回溯推理是或然性推理,特殊回溯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回溯推理是一种独特的推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推理的内容.
作 者:王源生 作者单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政教部,湖南,长沙,410006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4(4)分类号:B81关键词:回溯推理 一般回溯推理 特殊回溯推理 因果联系情况 条件关系
历史回溯 篇3
关键词:发展观;发展;概念
收稿日期:2009-12-11
作者简介:孔祥学(1980-),男,山东曲阜人,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基础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吴秀才(1980-),男,山东莱芜人,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科员,硕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一、发展观的历史回溯
虽然自19世纪起人类就开始关注发展问题,但明确提出发展问题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战后,伴随着亚非拉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推动,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源地,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发展问题的热潮,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发展理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也越来越充实。
(一)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物质财富积累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将发展理解为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着重强调经济增长在整个社会中的根本作用和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理论。他们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同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人们开始反思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指向的发展理论存在的缺陷。这种反思立足于从社会领域和社会要素的角度来理解发展概念,认为发展是社会制度、社会体制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意识到整个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协调平衡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此相类似,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研究者提出了“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1] (P.4)的新观点。联合国在第二个十年(1970-1980)发展报告中指出: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 (P.3,4)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也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3] (P.50)
(三)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标志着人类对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中,首次从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出发,提出要保护我们生存所赖以维持的自然基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4] (P.315)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 (P.4)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国家所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观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反映了人类对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反思,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
(四)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进一步把发展观的视角从“物”转向了“人”,转向了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的发展。国际劳工组织在1976年召开的世界就业大会上提出的“基本需求战略”认为: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也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多层面的综合发展观,强调了人在发展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自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发展”的概念以来,一种更新的发展观被人们普遍接受。报告指出:人类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的各种选择的过程。从原则上说,这些选择可以是无限的和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但是在发展的各个层级上,三个最基本的选择是使民众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获得知识和获得体面的生活水准所必需的各种资源。此外还有许多为众人所重视的选择,范围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自由到从事创造性和建设性活动的机会,以及享有个人自尊和人权得到保障。
人类发展概念把发展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发展要以人类发展为核心,其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发展观的历史演进,既说明了发展是一个学术研究中歧义丛生的概念,也说明了发展观的这种历史演进是人类对发展实践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人们对发展的认识,无论从发展的内涵还是外延讲,都走过了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社会综合发展再到把人作为发展主体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发展由片面到全面,由浮浅到深刻的认识过程。
二、发展内涵和本质的当代阐释
发展这个概念,在社会有机体中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并不仅限于经济层面,还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包括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和政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
经济发展是发展最基本的含义,是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水平、管理、科技、资本等多因素的协调与配合。
经济发展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断变迁的。在传统农业社会,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是人的体力是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社会中,资本和资源成为发展的基本因素;而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大规模的应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因素,对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密切了,在现代社会,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对发展产生影响,阻碍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社会发展是发展最广泛的含义,是发展最显著的标志。社会发展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全面,既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管理、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等。经济发展主要考察一个国家国民财富增长情况、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内容,重点考察的是一国发展的效率。而社会发展关注的是国民财富的分配、使用和效用状况,主要关注发展的公平性。
科学技术是发展的最稀缺的因素。在20世纪中叶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已经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因素中,对物质生产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由于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使经济增长明显呈现出加速度趋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
人的发展是发展最深层的含义。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发展主体的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即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政治素质、知识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人的发展是发展的价值目标和核心,是科技进步、现代经济运行、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关键,而且人的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标志。
资源、环境是发展的物质资料和空间载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撑,但人类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引起了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因此发展必须关注可持续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所以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以科技为动力,追求以人为中心的由资源、生态、经济、社会诸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调、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根本目标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科学合理界定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必须坚持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的统一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发展要追求一定的目标,离开发展目标就谈不上发展。因此,发展目标问题是发展本质的首要内容。然而,发展又总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手段来进行,一定的发展目标必然内在要求采取相应的发展手段,离开发展手段,不仅发展目标难以实现,而且发展本身也难以得到完满的界定。
发展是合乎逻辑的过程,又是一系列发展目标的展开和实现的过程,由于历史和逻辑的内在必然性,某种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就成为现实发展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未来更高的发展目标、全面目标及其发展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规定发展的本质时,必须把当前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的全面性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的现实和发展的未来统一起来。
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实现本国的现代化。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后来者,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它和先发的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地位,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以求救国真理。从洋务派的致力于引进西方科技,兴办工矿企业,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活动,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革新,力图对封建专制政治进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摧毁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均是一种现代化的追求,或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胡林辉,金钊.解读科学发展观[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
[3] [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4]鲍宗豪.当代社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我国高中学分制的历史回溯与反思 篇4
一、我国普通高中学分制的历史回溯
(一)新中国建立前高中学分制的“移植”
1909年清政府学部学习德国做法,提出《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得到当局的批准,在普通中学实行分科设置课程,一种侧重文科,一种侧重实科。文科和实科各设主课、通习两类,但主课和通习的科目不同,文科以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为主课,而以修身、算学、博物、理化、法制理财、图画为通习:实科以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为主课,而以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图画、手工、法制理财、体操为通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某一科。这次改革后来失败了,但这是我国近代课程史上第一次注意如何适应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的问题,使学生得到了一点选课的自由。这里包含了我国后来选修制的思想萌芽。
我国中学学分制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在江苏省部分学校进行实验,如东南大学附中、江苏一中和中国公学中学。由于这段时期的课程改革是与学制改革紧密相连的,真正全面、统一实行学分制是在“壬戌学制”问世以后。1922年,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发布了两大改革措施,一是改旧学制为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二是改革中等教育,规定改革高中课程,采取美国综合高中制度,建立分科选课制。[1]这段时期的学分制实施主要是受到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影响。
1923年由第八届教育联合会推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发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明确了中学选修的学分和范围。该纲要规定:高中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高中,以预备升学为主要目的。普通科课程设置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无论第一组还是第二组,课程都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必修科目;二是分科专修科目,分科专修中又分必修和选修两种;三是纯粹选修科目。第一组公共必修科目中语文类的有国语(16学分)和文化史(9学分),分科专修科目必修有特设国文(8学分);第二组公共必修科目中语文类的有国语(16学分)和文化史(6学分),分科专修科目必修无特设国文。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实行学分制,每学期每周上课1小时为1学分。初中修满180学分,其中必修科目164学分毕业,选修科目为16学分;高中要修满150学分毕业。1929年8月教育部颁行《中学暂行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实行学分制,初中及高中分列,初中设置职业科目,取消选修科目;高中仍设选修科目,但文理科不再分组。
但时隔不长,在三年后的1932年11月公布《中学课程标准》时,宣布取消了学分制,改行时数单位制。其理由是中学有固定的修业年限,学科又有先后的次序,不能任意伸缩。高中部分取消了选修科目,加强语文、算学、史地和其他理科科目的分量,使普通中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学生的学业时间,学生的负担也加重了。至于取消学分制的原因,有研究者认为“废除学分制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2]当然也有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在政治上控制学校,对中学教学及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学分制,改为以时数为单位的学年制教学管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课程设置多样化局面,但是当时对开设哪些选修课,并无明确规定,而是由“各校按照地方情形酌定之”。[3]最终由于选修科目过多,“因而造成实际上难开、难教、难学”,[4]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实际与可能,这次改革以失败告终。
新中国建立前实施的中学学分制,虽然是完全照搬美国的学分制,但这个阶段实施的学分制,学生在必修课程外,还可以有一定的选择其他课程的权利,给学生留下了个性发展的余地,是中学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一次突破。虽然学分制在中学实施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其思路为我们今天实施学分制提供了参考。
(二)新中国建立后高中学分制的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全面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全国中学统一实施学年制。改革开放以后,部分高校重新实行学分制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延伸到中学,但在中学层面还只是一些实验性的做法,并未成为政府的政策行为,直到2004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出台。
1981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规定:“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设选修课。”[5]在此草案中提出两种选修方案:一是单课性的选修,即对某些课程的选修;二是分科性选修,即高中二、三年级在文科或理科方面有所侧重的选修。
1996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1997年起,国家教委在两省一市试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并进行逐步推广,2000年1月再次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开设选修课外,地方和学校为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也应创造条件开设灵活多样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学习。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正在各实验区积极推进,与此相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于2003年正式出台,在此方案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必须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情况。”[6]该方案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为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设计了总体的框架。
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信息化社会的新教育转向。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出台并于2004年秋季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省份所有高中进行实验,并逐年推开。
二、对我国高中学分制实施的反思
从学校实践层面来说,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也一度在高级中学教育阶段实行过学分制。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学分制的实践先于理论界的研究,自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有大量学校开设了选修课、活动课。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许多普通高中已在选修课、活动课的开发方面有所积累。然而面对日益多样的课程与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学校管理中原有的刚性“教学管理”已无法应对和解决,产生了对弹性化课程管理的需要。一些高质量的普通高中也开始了对学分制管理的探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实验学分制的学校中,大部分是在选修课部分实行学分制管理,并将学分制作为学生鉴定性评价的一种手段。
回顾我国高中学分制的产生及发展历史,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经验,在当时的学校教育发展背景下,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价值,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前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时代意义。
(一)实施学分制要考虑国情和校情
新中国建立前,作为教育落后的国家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模仿别国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必然现象,但是同时需要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从本国的国情和校情出发。从教育条件上来说,下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中国建立前,因为时局动荡,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教育经费缺乏。教育设备、场所极其简陋,结果升学、谋生、任教三种目标均不能实现。学分制要求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开出相当数量的选修课,可是因为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教师生活没有保障,教师队伍素质相对薄弱。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规模庞大,教育投入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总体上讲,目前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还不适应实施学分制的要求,包括校舍、场地、设施、师资,而且城市和农村、平原和山区的差异很大。有些学校的理化生实验还是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即使是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无场地设施,教师奇缺,课程无法开设,活动无法开展,更无从谈及要求学生取得学分。学分制要求学校开设足够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然而有的学校由于校舍小、资金少、教师缺乏或教师素质低等原因不能开设艺术课、计算机课、音乐课等选修课程,这样就不能达成高中学分制的理念。
(二)转变教育观念
学分制的精髓是选课制(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而伴随选课制同步操作的是选师制(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授课教师)。选师制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观念等,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享有更大更多的自主权。要想更好地实行学分制,就要转变对人才的看法,为每一位学生能够充分、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提供条件。
(二)建立健全导师制
实行学分制,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量的不足和质的提升。从量上看,高中师资相对不足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教师除了要完成常规的大量授课任务、进行培训和作业批改、考试等外,在学分制下,他们还将创造性地开展大量的工作,包括课程指南的编制、学分计算、课程考核与评价、指导学生等系列问题。这无疑将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从而也成为高中实行学分制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挑战。从质的角度来看,教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方能有效应对学分制的挑战。学分制条件下,教师的素质面临较大压力。首先是教师的整体素质,高中教师的合格率还有待提高。其次教师个体素质也面临严峻挑战。实施学分制要求学校教师开设出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发展兴趣的选修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究竟怎么样,能否开发出一批有价值的校本课程,这对教师素质又是一个挑战。此外,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对教师的要求较学年制下的班主任要求更高,教师能否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选课,能否在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方面起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些都是要在学分制实施中得到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建立导师制度,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和成长规划等给予指导,学生的选课须经过导师审查。同时还要健全学生咨询制度,导师要为学生提供选课指导、升学信息指导,提供心理咨询等多项工作,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三)加强学校基本建设
办学条件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在硬件方面,要增加一些设备,如图书、微机、实验仪器设备和科技实验设备,还要建立与教育相适应的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实验室、微机室、阅览室。软环境方面要注意校风、学风的形成,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此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
加强学校基本建设是推行学分制改革的保证,尤其是加大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等方面的建设,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物资和信息资源。从管理上来说,实行学分制,要求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完善的管理措施,能够恰当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选修活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推行学分制改革的前提。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既需要专职人员对学分制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又需要他们精于管理,能熟练地运用管理手段。整体协同、制度配套是推行学分制改革的保障。实践证明,实施学分制不只局限在学校内部创建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从宏观上来说,必须建立一个良性的大教育环境,才能使学分制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四)提高师资水平
百年伦理学研究回溯 篇5
百年伦理学研究回溯
20世纪中国伦理学是中国伦理文化的创世纪,拥有五千年悠久伦理文明的中国,直到20世纪才真正拥有了学科化和系统化的伦理科学。20世纪中国伦理学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从19至新文化运动为形成阶段,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底为第三阶段,此后为第四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学科体系,(2)道德的.本质和类型,(3)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4)中国伦理向何处去及其道德建设等问题。总结20世纪中国伦理学百年发展的历程。给予我们许多历史的启示,其中最深刻的启示有三:一是开放的时代需要也离不开伦理学,二是应当正确对待古今中外的伦理文化遗产,三是伦理学必需面向社会道德生活的实际,为现实的道德建设服务。
作 者:王泽应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刊 名:东南学术 PKU CSSCI英文刊名: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年,卷(期):“”(5)分类号:B82关键词:20世纪 中国伦理学 道德建设
催眠——丢失记忆回溯 篇6
利用催眠的技巧来回溯被催眠者已经忘记的记忆,比如对车祸发生的刹那,命案现场的重建等等。该项技术通过专业人员的合理引导,能够使被催眠者的某种潜意识被激发出来。
英国催眠疗法协会最近发布了一项关于外星人劫持事件的重要声明。这是英国催眠疗法专业机构对此类问题发表的第一个正式公告。
这项声明的提议者正是该催眠疗法协会的成员戴维·霍华德先生。作为一名心理治疗专家和催眠疗法专家,他对各种超常现象和超自然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戴维一度担心他的工作得不到任何官方支持,但在那些曾被外星人劫持的当事人的协助下,他依靠自己在此领域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向催眠疗法协会提出了这项议题。
2001年12月14日,催眠疗法协会写信给戴维·霍华德,随附《关于外星人劫持的政策声明》的文件。原文如下:
随着社会对外星人劫持事件的广泛关注,催眠疗法协会制定下列规则:
第一,应当尊重和礼遇外星人劫持事件中的当事人,使用回溯技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非指令;非引导;尽量使用间接手段。
第二,治疗专家必须了解虚妄记忆综合征的涵义。除非当事人主动提及劫持经历,否则专家们不应直接引出相关话题。此外,治疗专家应该对外星人劫持事件存在与否持中立态度,而不是去证实这些事情。
第三,鉴于回溯技术带来的影响,在进行治疗之前,治疗专家应详尽了解被劫持者的病史和心理健康状况。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催眠疗法和催眠回溯是两种颇具争议的技术,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分歧。当然催眠疗法协会也并非英国唯一一所催眠疗法专业机构。然而就此声明本身而言,此举的确值得嘉许。并且催眠疗法协会也清楚,不管外星人劫持事件背后的真相如何,那些坚信自己经历此事并正积极着手寻求建议和帮助的人委实不在少数。如今,当事人大可放心地去找任何一位隶属于催眠疗法协会的治疗人员,起码他们对这一现象有着基本的认识,并且理解其工作的意义。这是UFO研究前进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值得庆贺。
除此之外,作为协会的核心成员,戴维·霍华德将继续为催眠疗法协会的杂志投稿,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催眠疗法协会的其他成员也被鼓励探索这项课题,《催眠疗法杂志》的主编会酌情发表其研究成果。爱好者则可以通过网络,在催眠疗法协会的论坛上各抒己见。
众所周知,在催眠疗法协会发布此项声明之前,英国飞碟探索协会曾于1987年宣布中止使用催眠回溯技术。然而,当年被誉为善意的禁令,现在看来却有些荒谬。从来新生事物的发展都势不可挡,现今越来越多曾被外星人劫持过的英国人,正试图进行催眠回溯来回忆曾经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在保证受试者了解回溯技术两面性的同时,治疗者必须聆听专家的意见,并且奉行亚历克斯·库尔博士等人提倡的基于证据的研究方法。毕竟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催眠回溯,学者们就一定会找到更多的途径了解这项技术的可靠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起码要确保能够找到一些既了解这种现象的人,又乐于公正地考察这种现象的人。
历史回溯 篇7
传统历史数据回溯的方式一般为快照方式,即在数据库中仅记录当前数据状态,数据更新后,将一系列时间片段的数据快照保存起来,回溯则读取对应时间点上的数据快照,以反映整个空间特征的状态。因快照对未发生变化的所有特征进行重复存储,会产生大量数据冗余,当事件变化频繁且数据量较大时,系统效率急剧下降。因此,利用基态修正模型可避免重复记录未发生变化部分的特征。
1 基态修正模型
时空数据模型是一种有效组织、管理时态地理数据,属性、空间和时间语意更完整的地理数据模型。近10年来,研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时空概念模型,如基于状态的特征/关系表达、基于事件的特征/关系表达等,这些模型在表达时空数据的一体化特性中各有优劣。
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也称地图叠加模型,基本思想是首先确定地理现象的初始状态,再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发生变化的区域,通过叠加每次变化的内容,得到每次变化的状态。由于基态修正模型只存储地理现象变化的区域,因此可大幅度减少数据储存量,缩小数据冗余,节约储存空间,如图1所示简单描述了基态修正模型原理。
基态修正模型又可分为向前版本法和向后版本法。向后版本法是将现用数据库状态作为基态,每次变化后将前一状态相对于最新状态的变化部分存入变化量集合。该方法是一种较适用的基态修正方法,也是该文主要用于进行历史数据回溯的方法。
2 历史数据回溯的设计
历史数据回溯的结果是符合时间限制条件的基态记录(Value_Base)与变化量记录(Value_Change)的组合,需设计两个单独的数据库分别保存两个不同性质数据,即现势库(DB_NOW)和历史库(DB_HISTORY)。库中设计包含表示时间属性的字段,即Modify Time和Delete Time字段。
Modify Time字段表示记录修改的时间,此字段的值将在记录被修改或删除时保存于DB_NOW。在更新现势库记录前,提取所有即将修改的记录(变化量),将其从D B_N O W复制到DB_HISTORY中,并将当前系统时间写入DB_HISTORY相应的Delete Time字段中,则完成将相对最新基态的变化量提取到历史库的过程,同时也将最新基态更新到DB_NOW中。Delete Time字段代表记录消亡时间,即记录“消亡”是一时空概念,指在某个确定时间点上的一个记录产生消亡。
历史数据回溯需指定一个时间点Specified Time,令数据库回溯到相应时间的历史状态。筛选DB_NO W中符合条件“Modify Time<=Specified Time”的记录,将这些记录加入到一个临时库(DB_TEMP)。同时,DB_HISTORY的每条符合条件“Modify Time<=Specified Time And Delete Time>Specified Time”的记录也将添加于DB_TEMP,替代DB_NOW,实现数据库的回溯。
3 历史数据无极回溯
历史数据无极回溯是将数据库内容回滚到时间轴的某个时间点上,以保证数据库内容与此时间点上数据库内容一致。在用户拖动时间轴时,无极回溯能快速准确地在地图控件上动态显示对应时间点的回溯内容。
该文利用Arc Engine进行历史数据回溯开发,可将功能快速集成到开发者自定义的应用软件,从而达到高效、省时、节约成本的目的。实验分析时,结合符合时间条件的历史图层数据和现势图层数据,在地图上显示,以重现当时数据,再利用Arc SDE创建用户与关联表到Oracle,运用IProperty接口通过Arc SDE登录数据库以获取数据库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即在程序中以IWork Space接口表现出来。以Arc Engine_Layer类中IFeature Layer Definition2接口的Definition Expression法作为时间条件,限制表达式的输入口,将上述限制条件以程序的形式传递到Definition Expression参数中,运行程序即可完成功能。
上述方法能在地图中显示符合表达式条件的记录,则省略了将记录添加到新图层再显示的步骤。由于连续拖动时间轴动作将会对数据库进行大量操作,则操作时必须使用Spatial Filter对整个数据创建显示范围,如图2所示的测试数据,即选取时间轴上三个不同时间点,经测试后所显示的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快照。结果表明,此方法快速准确。
4 结语
利用Arc Engine组件与Arc SDE连接通道可加快功能模块的建立,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基于以上技术的地理信息历史数据回溯功能,可快速准确地将数据库回溯到指定历史状态,适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备份、研究及统计等方面。
摘要:基态修正模型,作为时空数据模型之一,可用于历史回溯功能的设计。鉴于此,利用Arc Engine开发组件和.Net开发平台,结合基于Arc SDE数据库的连接通道,连接到关系数据库,再使用其中时空数据实现历史数据回溯功能,使数据库能快速准确地回溯到历史状态并显示在地图上,便于提供丰富、直观、对比性强的信息。该文利用Arc Engine进行历史数据回溯开发,可将功能快速集成到开发者自定义的应用软件,从而达到高效、省时、节约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数据回溯,ArcEngine,基态修正模型
参考文献
[1]郝忠孝.时空数据库新理论[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5-60.
[2]陶佩风,周波.基于时空模型的地籍信息数据库设计方法探讨[J].计算机时代,2009(2):24-28.
[3]曹伟,花向红,许跃民.时态GIS及其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5,3(6):31-32.
[4]周辉,周晓光,何凭宗,等.基态修正模型的时空数据组织和快照查询方法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0(2):49-53.
我国儿童模仿研究的回溯 篇8
关键词:儿童,模仿,模仿能力
模仿是什么?模仿就是复制, 至于模仿的内容属于何种领域、模仿的内容与模仿者已有经验存在怎样的关系、模仿者对模仿内容的理解程度等则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提出具体的操作定义[1]。常见的模仿类型有:自动模仿 (自动模仿) 、过度模仿、仿真、延迟模仿等。模仿作为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认知能力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热门研究主题[2], 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在国内也有了一定发展。
1 儿童模仿从引证到突破的路径
搜集近十年来关于儿童模仿的研究成果, 通过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自闭症儿童研究及学校教学中, 尤其自闭症儿童研究有较大发展。但分析可以发现有关模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介西方研究及实验研究上。王月嘉 (2011) 的研究分别介绍了模仿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心理理论, 对模仿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陈英武 (2013) 对模仿的理论假说、脑机制、影响因素及研究范式进行了评述。这些都是对西方模仿理论与研究现状的引进。
一直以来, 研究者都对模仿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取得了一些成果。孙圣涛、费叶 (2005) 对自闭症与弱智儿童的模仿能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两者模仿能力都存在差异;粗大动作模仿最好, 精细动作次之, 口型模仿最差[3]。陈光华 (2010) 研究了智力匹配自闭症儿童、聋童及智障儿童, 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手部模仿能力明显落后于聋童, 略高于智力障碍儿童;身体部位定向的困难可能是自闭症谱儿童无意义手势模仿的主要障碍[4]。这些研究为模仿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近年来, 模仿研究借鉴了西方研究范式, 也改进了一些研究范式, 加入了一些本土化元素, 使得模仿研究范式得到广泛应用。
2 儿童模仿的运用研究
儿童模仿具有社会意义, 在许多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运用。我们说明了模仿在教育与社会中的运用。
2.1 儿童教与学中的模仿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模仿对提高教学效果作用。他们纷纷在教育实践中使用模仿, 尤其是语言教师, 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作文课上, 恰当的引导模仿, 指导儿童运用模仿, 往往妙笔生花.语文课上, 模仿写字、读课文、做习题, 教学效果更高;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模仿是小学语文学习规律之一。模仿也是儿童学习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徐慧 (2006) 研究指出学习英语时, 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过程中, 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 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 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
2.2 儿童培养中的模仿
模仿研究是自闭症儿童研究的热点。而对自闭症儿童的培养, 模仿培养得到了大量运用。赵娟 (2013) 对以重症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训练, 以主题单元活动的方式开展了模仿玩玩具、模仿身体动作、模仿手部动作、模仿口型和模仿发声等五个层次的训练。训练后, 个案模仿能力明显提高, 注意力、沟通、社会适应能力均有所改善, 刻板行为减少, 兴趣范围得到扩展。[5]
3 儿童模仿的相关研究
儿童模仿促进儿童社会性及认知发展, 通过分析良心、创造及语言发展和儿童模仿的关系, 来说明儿童模仿对社会性及认知发展的作用。
3.1 儿童模仿与良心
良心是道德自律的最高表现, 是儿童即使在无人监督时仍然能遵守社会行为标准和限制反社会的破坏性冲动的能力。而儿童模仿对儿童良心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陈颖等 (2010) 研究了34名20-22月大的儿童模仿能力与他们6个月以后的良心的关系。结果发现, 20-22个月儿童的模仿能够显著预测6个月后其良心的发展, 儿童模仿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良心的好与坏。[6]
3.2 儿童模仿与创造
儿童模仿可能会对儿童的创造力起消极作用。夏春 (2006) 控制了儿童的智力, 分为四组观看录像, 随后测量创造力。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模仿灵活兴低的对象不利于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发展, 模仿不利于儿童的独创性发展。在另一个实验中发现, 自由游戏比模仿更能促进孩子的独创性和想象力;模仿在某种程度上确实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3.3 儿童模仿与语言发展
模仿是儿童语言习得阶段重要组成部分, 对语言习得起到促进作用。刘轶 (2012) 对听障儿童的口型模仿进行研究, 发现口形模仿是在模仿汉语或英语的标准发音和标准口形的基础上展开练习的, 这对学好这两门语言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7]。
4 小结
我国儿童模仿研究虽有了一定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与国外的相比还是处于受忽略的地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还需要扩展。
儿童模仿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校中的儿童及自闭症儿童, 对其他如弱智儿童、聋哑儿童、学障儿童涉及较少。往后的研究可以有此类研究对象入手。
有关模仿研究方法都是引进国外, 那些经典范式如“榜样示范”的范式, 这些范式是否适合国内儿童等问题都是以后要研究的问题。
模仿对社会性及认知发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目前涉及到的模仿对儿童社会性及认知关系研究不够全面、清晰, 往后我们可以拓宽儿童模仿与社会性及认知发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武英, 刘连启.模仿: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 .
[2]陈巍.关于儿童模仿能力的理论解释模型及其研究展望[J].学前教育研究, 2010, 12:21-26.
[3]孙圣涛, 费叶.自闭症儿童与弱智儿童模仿能力的比较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 , 2005, 02:18-21.
[4]陈光华, 方俊明.自闭症谱系儿童无意义手部姿势模仿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1:25-30.
[5]赵娟.重度自闭症儿童模仿能力训练的个案分析[J].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3, 02:57-60.
[6]陈颖, 邹晓燕.20~28个月儿童模仿与良心的相关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 2010, 04:4-9.
浅谈回溯建库的工作体会 篇9
1. 回溯建库应注意的问题
馆藏回溯书目数据库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工作量大, 程序繁琐, 周期长, 要求细致、具体, 因此做好回溯建库前的准备工作, 将有助于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这项工作要及时剔除旧书和价值不大, 历史年代久, 版本异的图书, 以减轻建库的负担, 最好对建库的标准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形成书面文件, 使回溯建库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确保回溯工作顺利地完成。
1.1 坚持规范化, 标准化
数据录入时要规范、标准、统一, 在分类上尽量做到归类正确, 前后一致。做好审校, 保证数据准确性, 重视书目数据库的清理与维护。回溯建库后的检查工作是比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书目注入的过程中, 由于录入人员数量多, 操作水平参差不齐, 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地差错, 而且问题五花八门, 如:套录时张冠李戴, 子字段格式错误, 符号混同, 输错条码号, 多输、漏输文字字符等, 由于这种问题的随机性和复杂性, 控制的难度最大。通过数据的检查, 能保证书目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提高数据库的质量。
1.2 制定工作细则, 做好人员分配
书目数据的标准化, 规范化是保证数据库质量, 实现书目数据网络化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建设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回溯建库的关键, 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为了保证建库质量, 要在对本馆文献目录理解的基础上, 结合本馆实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细则。一般情况下, 回溯建库的工作流程均应遵守如下程序:文献清点与原数据审核 (同时加贴条形码) →书目数据查重→有记录的进行套改;无记录的进行原始编目→打印书目记录→校对、修改→条形码数据输入。要严格依M AR C标准格式录入, 重视文献数据查重, 充分利用外来数据源。文献数据查重在回溯建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项工作的目的:一是为了充分利用本馆原有机读书目数据及外部数据源, 加快建库速度, 提高数据录入质量;二是可以有效避免同种图书多条书目数据的产生。在建库过程中必须设立专门校验人员, 对每天录入的回溯书目数据进行逐条检查、审校, 做到“违法必究”, 防止不标准、不规范的数据进入馆藏数据库。这是一项繁重、细致的工作, 因此做好合理的人员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套录数据工作由编目人员担任, 审校工作由熟悉编目规则, 掌握机读目录格式, 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来担任, 简单的贴条码可以找些仔细认真地工作人员担任。
1.3 加强人员组织和培训
为了保证建库质量, 建立一支高效实干的建库队伍是关键。在回溯建库前对分编人员在实施步骤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依次进行如下三项业务培训:一是基础的计算机系统操作及文字录入技术的培训;二是有关文献著录、标引及M AR C标准通讯格式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三是图书馆集成管统文献编目子系统的应用培训;另外, 图书馆在回溯建库中也不能只顾数量而不顾质量。必须加强编目人员的知识更新, 参加各种类型学习班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由于回溯建库工作量大, 一般图书馆均吸收一些非专业人员参加, 因此在短时间内对这些人员进行编目著录的培训非常重要。当然, 也有一定的难度, 培训不但要细化, 而且要贯彻始终。因为录入人员还有个熟悉适应的过程, 因此建库过程应设立专人指导, 保证著录的准确性。
2. 我校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人员的思想素质是回溯建库质量的根本保证, 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回溯建库质量的技术保证。
2.1 领导要重视回溯建库工作, 建立建库工作的岗位责任制
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重视回溯建库工作, 把它当作一件硬任务来完成, 要设专门领导主抓, 认真把好思想教育观, 使每位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建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库中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建立岗位责任制, 落实到人头上, 如:定岗, 定编, 定任务, 哪出错找哪, 谁出错找谁, 保质保量, 领导一抓到底。
2.2 回溯建库过程中每位工作人员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回溯建库是一项复杂繁琐, 费时, 费力的且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 从套录他馆现成的书目数据到自己编制新的M AR C, 每个细微的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仔细, 不能有一丝的马虎、纰漏, 否则就会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端正态度, 树立主人翁的精神, 克服以往得过且过, 安于现状的思想,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无论从软件书目数据与著录规程的掌握, 以及系统操作上看, 都要做到得心应手。发扬吃苦精神, 由于回溯建库的图书年代已久, 有的图书既旧又脏, 但又必须把每本书的信息输入计算机, 还要打财产号、贴条形码, 每道工序一条也不能少, 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因此要求建库人员发扬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做到持之以恒, 回溯建库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 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发扬建库人员的团队精神, 不能马虎, 要有始有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是回溯建库质量的技术保证。由于回溯建库面对的是图书馆长期积累下来的旧书、旧卡, 工作本身比较枯燥乏味, 且专业性很强。这就决定了应首先选择那些业务能力较强, 且对工作高度负责和工作态度认真细致的人员参加回溯建库工作。建库人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图书馆专业知识水平, 熟练掌握图书编目著录规则, 保证著录的准确性。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对录入图书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掌握和理解M AR C格式, 掌握得好, 所建数据库的准确性就高, 否则就会有偏差, 建库人员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回溯建库的质量。只有每位工作人员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工作中遇到难题虚心及时地请教, 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及技术能力, 自觉的为搞好回溯建库献计献策,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 认真对待每一件细小的事情, 才是真正为读者所想, 才能真正保证回溯建库的质量。
总之, 人员的思想素质是回溯建库质量的根本保证, 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回溯建库质量的技术保证, 而回溯建库前的准备工作则是保证建库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丽娜.ILASII与图书馆回溯建库工作[J].情报探索.2008 (1) :111-112.
浅谈期刊回溯建库遇到的问题 篇10
回溯建库就是图书馆运用集成的高性能软件系统, 将馆藏书目文献资源数字化, 使其成为计算机可读的、有组织的相关文献信息的集合。现代信息环境下, 书目数据库不仅是图书情报自动化管理的基础, 还是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期刊作为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连续性、时代性、新颖性的特点, 是读者进行学术研究、科研探讨的首选文献, 因此, 期刊回溯建库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的高校根据目录卡片来建库或先进行书卡核对, 再根据卡片建库。我图书馆是根据文献实体来建库。这样著录的结果准确、翔实。建库的结果与书库中的文献实体完全一致。但需要把刊搬出来, 工作量比较大。因为根据文献实体来建库虽然任务艰巨, 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书目信息著录全面, 质量有保证, 同时还能给每本刊贴上条形码, 利用汇文系统的功能, 把馆藏信息添加到书目数据库中。
2回溯建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 发生主键唯一冲突。例如财产号、条码号、索书号等数据是数据库中最为基本的具有唯一性的数据, 不可重复使用。一旦误输入而发生重复, 系统经自检发现后, 就无法存盘, 出现“主键唯一冲突”提示。在数据转换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将馆藏记录添加到别的条目下的错误, 一旦形成这样的错误, 对以后的工作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2) 题名相同版本不同的误套录。
如《北京教育》普教版和, 《北京教育》高教版《作文通讯》初中版和《作文通讯》高中版, 遇到这问题, 建库人员就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期刊的认识理解以及本馆期刊的订购、编目情况综合考量, 及时调整, 尽量避免出错。
3) 期刊在出版过程中出现改名现象。
有些刊名变化的情况非常复杂, 改名、分出、交叉的变化可达几十次。如《国外社会科学文摘》曾使用《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刊, 对于这种情况, 根据CNMARC的著录规则, 建立一条新的记录, 同时对原刊作停刊处理, 还需在3-字段详细著录改名时间、改名前的名称、继承刊的名称等。这样, 既明确揭示了相关期刊记录之间的关系, 使读者全面了解期刊的变化情况, 更好地利用期刊;又保证了读者无论是从哪种刊名进行检索, 都能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如果期刊更名后, 内容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或出版形式有了改变, 原分类号已无法正确反映期刊的学科属性, 那么必须重新分类给号。如果期刊更名后, 内容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一般沿用原分类号。
4) 还有就是两期合并, 如《新西部》2011年的第二, 三两期就是合并成一本, 也要注明清楚, 这样才能给读者准确无误的检索出要的刊物每一期是否存在。
5) 停刊, 有的期刊由于搞源, 经费等原因, 停了, 这在回溯建库时要注明。
6) 同一刊物由于存在各种版本, 有的期刊有社科版、自然版, 数据往往同时两条, 要仔细查看091字段、092字段、220字段字段等, 不要张冠李戴。
7) 光盘问题
我们认为, 购进的期刊光盘既然是馆藏, 自然不可排除于期刊库之外。但对于其中每种刊物收录情况的反映和记录如何进行, 值得讨论。最好的做法是将购进的期刊光盘全文数据库中的收录情况与现有馆藏进行核对, 将光盘中收录而现有期刊库中缺藏的刊物予以记录, 并将它们的详细书目信息按规范建入馆藏期刊数据库中, 以使建成的期刊库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收藏情况。这样做虽然比较麻烦, 但起到的作用则不仅仅只是真实揭示馆藏, 而对未来优化和调整馆藏结构都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我们完全可以按购进的光盘数据库的收录情况对原有订购刊物从品种到数量进行增减, 去除重复订购, 补充缺藏期刊, 一方面可节省经费, 另一方面又可使馆藏质量不断提高。
8) 非正式出版的期刊, 非正式出版的期刊是指不具备国际标准书号;和没有统一刊号的刊物。馆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正式出版物, 但因为它们所发表的学术信息与我院教学科研有密切的关系, 一向是我馆的收藏对象。因此在著录过程中要根据各校各馆的具体情况, 通过对照实物, 将书目信息及时增加到数据库中去。
由于回溯建库工作量大, 同一种期刊往往不能集中在同一台计算机输入, 多台同时进行, 编目员在执行管理软件的“查重”菜单项时操作不规范, 会产生重复著录现象。一个好的数据库必须做好重复数据的控制, 编目时要求多途径查重。积极利用和发挥系统提供的辅助录入和自动查重功能, 在确定无数据的前提下再执行录入操作, 避免重复录入;发现有重复现象, 要及时处理好。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 期刊书目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与手工目录相比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只有深人研究期刊的特点及机读目录中所面临的各种新问题, 并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对策, 才能真正建设好高质量的期刊书目数据库。
参考文献
[1]钱红.期刊回溯建库前的准备工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2) .
回溯谜史 浓浓谜情 篇11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也是民间文学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奇葩。灯谜这个名称产生得比较晚,但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耐人思索地创造出委婉语义,则可以追溯到汉字和汉文化的起源。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摹事物情状,通过曲折别致、变化多端的语言,隐晦地进行刻画,却不直接说出该事物,以供人猜思。例如我小时候曾听到这样的谜:弯背老公公,胡须一大蓬,见水鲜蹦跳,遇火满身红。猜一水生动物,答案是“虾”。寓意奥妙,耐人寻味。这种形式的人们称它事物谜,也叫谜语。另一类是利用曲折别致、含义多歧的语言,把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巧妙地加以变化,让人们费心猜思。在我读中学时,一位老师板书了一个“斗”字,叫大家猜一植物,答案是“百合”。原来“合”是一个多音字,又读“g”,表示容积的计量单位。100合等于1斗,所以“斗”字猜“百合”。这种谜人们称为文义谜,也叫灯谜。前者事物谜可以引发感性的形象思维,后者文义谜可以帮助掌握汉语并加强抽象思维。猜灯谜既启发思维,又锻炼智能,也可使人增长知识,提高文字修养,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群众喜爱。
历史上第一条事物谜据说是黄帝创作的。黄帝有一首古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不知其中的含义,耐人费猜。原来它是一条谜,猜一原始生产工具。答案是“弹弓”。原始弹弓由一杆富有弹性的竹枝和一根竹管组成,竹枝的一端与竹管相连,用力弯曲另一端跟竹管连接,即所谓的“断竹,续竹”。接着,把泥土搓成的丸子放进竹管,利用竹枝的弹性力量把泥丸弹飞出去,追逐奔跑的野兽。这就是所谓的“飞土,逐肉”。后人称这首谜为《弹歌》,也叫《断竹歌》。
历史上最早的文义谜应该跟文字的创生同时,这里我们就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见例举一个。《说文》中有一个字:“秀”。如果没有接受过文字学教育,不依靠字词典,想直接揣摩它的意义是很困难的。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个字时,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一种身边最常见自然现象的感受。从文字本身看,很简单,“秀”由上“禾”下“乃”组合而成,“禾”是农作物,“乃”在现代汉语里用得几乎很少,相当于“就”的意思。所以看不出“秀”究竟代表什么自然现象。原来“乃”本是描写女子怀孕的形象,上凸是乳房,下凸是鼓起的腹部。我们的祖先用它来比拟稻谷的穗子已经鼓起,像孕妇怀孕一样。所以“秀”字的谜底是:作物成熟开花。我们的每个汉字都仿佛是一个谜,它们通过字形来暗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犹如一条条文义谜,是十分有趣的。
N皇后问题的回溯算法改进 篇12
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彼此不受攻击的n个皇后, 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 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的棋子。N后问题等价于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n个皇后, 任何2个皇后不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皇后问题的研究是算法研究中一个比较经典的问题, 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求解方法。例如遗传算法、退火算法、位运算和基于Q-矩阵的快速搜索算法等被应用到求解N皇后问题中, 这些算法能极大地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但是, 遗传算法和基于Q-矩阵的快速搜索算法一般只能得到部分解;退火算法得到的解往往是近似解, 存在一定的误差;位运算依赖硬件, 32位机器只能计算32皇后, 如果要计算任意皇后, 需要增加变量, 会带来额外的系统开销和编程难度。因此, N皇后问题一般通过回溯算法或改进的回溯算法实现。但回溯算法的计算量往往是非常大的, 因此, 要想提高算法运行效率, 必须减少回溯次数。
1 问题提出
用一个一维向量A记录N皇后问题的一个布局, 其中A[i] (i=1, 2, …, n) 表示第i行上的皇后所在的列号, 则一个互不攻击的合理布局必须满足以下两个约束条件: (1) A[i]≠A[j] (i≠j) ; (2) (A[i]-A[j]) / (i-j) ≠±1, 即|A[i]-A[j]|≠|i-j| (i≠j) 。
在N皇后的所有合理布局中。每一合理布局均唯一对应于1, 2, …, N的一个排列。于是, N皇后问题就是找到所有的合理布局。
解该问题的经典回溯算法的设计:用完全n叉树表示解空间, 第i层分支对应的编号代表第i个皇后的可选择列的编号。n皇后问题的所有解都可以通过搜索这棵树得到。按照深度优先的策略, 从根节点出发搜索树, 算法搜索到树的任一节点, 先判断该节点是否满足约束条件 (1) 和 (2) , 如果不满足, 则跳过对该节点为根的子树的搜索, 逐层向其祖先节点回溯, 否则, 对以该节点为根的n棵子树, 继续按深度优先的策略进行搜索, 从根节点到满足约束条件的叶子节点所走的路径对应的编号组成一种合理的布局, 因此, 直到根节点的所有子树都被搜索完才能得到问题的所有合理布局。
从算法的设计可以看出, 要想得到问题的所有合理布局, 需要遍历解空间树的所有子树。规模为n的完全解空间树共有n棵子树, 当问题的规模n较大时, 其效率将非常低。因此要想提高算法效率, 必须减少解空间树中子树的个数。
2 算法改进
2.1 解空间的改进
在n皇后的所有合理布局中, 每一合理布局均唯一对应于1, 2, …, n的一个排列A[1]A[2]…A[n]。而在完全n叉树中, 第i个皇后可选择的列共有n个, 根据约束条件 (1) , 前i-1个皇后所放的列不能再放第i个皇后, 而第i个皇后可选择的列只有n-i+1个。设A[i]=i (i=1, 2, …, n) , A={A[1], A[2], …, A[n]}, Ai=A-{A[i]}。集合A中元素的全排列记为perm (A) 。 (A[i]) perm (Ai) 表示在全排列perm (Ai) 的每一个排列前加上前缀A[i]得到的排列。A的全排列可归纳定义如下:
当n>1时, perm (A) 由 (A[1]) perm (A1) , (A[2]) perm (A2) , …, (A[n]) perm (An) 构成。
在前i-1皇后放置到合适的列的条件下, 放第i个皇后时, 可选择的列为:x[i], x[i+1], …, A[n]。根据全排列的定义, 得对应的候选布局为:
因此, 解空间树可是一棵深度为n+1的排列树, 该排列树中共有n!棵子树。然后对该排列树按深度优先的策略进行搜索, 与原始回溯算法相比, 极大地减少了需要搜索的解空间, 而且保证每个候选解中任何两个皇后都不在同一列。因此, 一个互不攻击的合理布局只须满足条件 (2) , 从而减少了求约束条件的计算量。
2.2 回溯次数的改进
定理1对于n皇后问题, 棋盘每一种合理的布局, 经过有限次水平翻转复合所得结果仍然是一合理布局。
定理2对于n皇后问题, 用count[i]表示所有互不攻击的布局中以i开头的互不攻击的布局数, 则有:count[i]=count[n-i+1], (i=1, 2, …, n) 。
文献[7]已对定理1和定理2进行了证明, 根据定理1和定理2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
(1) n元皇后问题的互不攻击的布局数为:
其中count[i]的含义同定理2中的count[i];
(2) 在求n元皇后互不攻击的布局时, 只需求出所有A[1]≤[ (n+1) /2]的互不攻击的布局, 再经水平翻转即可得到所有的互不攻击的布局。
根据上面的两个结论对传统回溯算法进行改进, 可以将对空间树的搜索次数减少1倍以上, 极大地提高算法的效率, 文献[5]和文献[7]已做过尝试。但是, 算法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分支裁剪减少求解的比较次数。
2.3 约束条件的改进
为了减少求解的比较次数, 文献[5]定义了下列数组:
数组col[n][n], 表示当前行上哪些列被已放置皇后占用, col[n]={col[k]=i|1≤k≤n, i=0或1};
数组diag135[n], 表示当前行上哪些列是已放置皇后主对角线的位置, diag135[n]={diag135[k]=i|1≤k≤n, i=0或1};
数组diag45[n], 表示当前行上哪些列是已放置皇后副对角线的位置, diag45[n]={diag45[k]=i|1≤k≤n, i=0或1};
数组next_pos[n], 表示当前行上哪些列可放置皇后, next_pos[n]={next_pos[k]=i|1≤k≤n, i=0或1}, next_pos[n]中元素初值全为1, 表示所有列可用。
根据棋盘中当前行k和第 (k-1) 行皇后的放置关系, 得到下列公式:
pos为第 (k-1) 列皇后所在列号
根据以上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得到当前行中的可用列, 从而减少求解的比较次数。但实现时需要定义4个二维数组, 回溯时, 这些数组元素值通过移位、逻辑运算多次改变, 需要一定的运算量。因此, 算法运行效率改变不大。而且, 当n值增大时, 定义的数组将占用较多的内存空间。
为了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 在算法实现时, 用一个比特位表示某一列, 通过位运算改变数组中的元素值, 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但位运算依赖硬件:32位机器只能计算32皇后, 如果要计算任意皇后, 需要增加变量, 会带来额外的系统开销和编程难度。因此, 为了算法的通用性避免采用位运算, 为了减少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尽量定义较少的辅助变量。
鉴于以上分析, 对分支裁剪策略进行改进, 则一个互不攻击的合理布局必须满足约束条件:
根据约束条件, 可以减少棋盘每行中候选列的个数, 从而减少了求解的比较次数;而且算法实现时不需要定义额外辅助变量, 从而减少了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3 改进算法的实现
根据本文中的2.1、2.2和2.3对文献[1]中回溯算法进行改进, 得到的递归改进算法描述如下:
初始化解向量A[n+1]的值, A[i]=i (i=1, 2, …, n) ;
从棋盘的第一行开始放皇后, 令递归变量t的初始为1;
void Backtrack (int t)
while (A[1]<= (n+1) /2) //根据本文3中的第二个重要结论判断
for (i=t;i<=n:i++) //根据排列树的结构, 计算满足合理布局的A[t:n]的全排列
if ( (A[i]!=A[t-1]-1) && (A[i]!=A[t-1]+1) ) //判断当前选择的列与上行皇后是否在同一对角线上
判断当前选择的列与前 (t-2) 个皇后是否在同一对角线上;
如果当前列可放第t个皇后
Backtrack (t+1) ;//递归地计算满足合理布局的A[t+1:n]的全排列, 并将计算结果作为A[t]的后缀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Visual C++6.0编写了文献[1]、文献[5]和本文改进的回溯算法的程序, 在CPU为P4 2.8计算机上运算.得到结果和CPU时间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随着N的增大, 本文改进的算法运行效率明显优于文献[1]中的算法, 平均效率提高了5.89倍;与文献[5]中算法相比, 本文的改进算法运行效率提高得不明显, 主要因为文献[5]中采用了位运算, 但算法运行时的空间复杂度远小于文献[5]中的算法。
5 结束语
通过分析目前常见求N皇后问题的回溯算法的优缺点, 本文优化了利用回溯法求解N皇后问题的解空间树, 并改进了互不攻击的条件, 从而减少了求解的比较次数;同时根据解空间树的对称性, 使算法的回溯次数减少一半, 从而大大提高了回溯算法的效率和性能。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晓东.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 (第三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2]刘娟, 欧阳建权, 陈良军.用混合遗传算法求解N皇后问题[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 (2) .
[3]SHONKWILER R, GHANNNADIAN F, ALFORD C O.Parallel simulated annealing for the N-Queen problem[C].Parallel Processing Symposium:Proceedings of Seventh International, 13-16April, 1993.
[4]杨凯, 罗文俊.基于BIT位运算的N皇后问题解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 (2) .
[5]钱卫, 张钟澍, 张奎良.元皇后问题回溯算法改进[J].四川大学学报, 2009 (2) .
[6]王哲, 栾英姿.N皇后问题的快速搜索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 (6) .
【历史回溯】推荐阅读:
回溯试探算法07-22
回溯数据库07-29
n皇后问题回溯法程序05-30
回溯革命征程 追寻红色足迹野战课程07-07
热传导-对流问题的回溯二重水平法07-02
真实历史商朝历史05-09
历史事实与历史真实08-26
高一历史培养历史思维08-03
历史意识与效果历史论文07-05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