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2024-09-24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精选12篇)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1

2010年3月16日, 中央纪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为高等学校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 充分利用稳固的校园文化系统和丰富的校园文化载体, 认真探索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 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效, 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一、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1.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

高校廉政文化是指关于高校内师生对于廉洁从政的理论、价值、制度、心理等认知和理解, 是高校师生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所指高校廉政文化的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廉政文化,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要以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建立廉政制度为主线,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 以有效预防腐败、坚决抵制腐败、弘扬清风正气为目标, 以辐射影响社会为时代使命, 着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 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 与校园文化相补充, 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促进的高校廉政文化。

2.高校廉政文化的功能

高校廉政文化是整个社会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廉政制度为基础, 以廉政理论为指导, 以廉政理念为核心, 以廉政教育活动载体。大学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倡导者, 作为社会优秀人才的核心培养机构, 必须从学生抓起, 提升学生的廉政意识, 在学生中形成崇廉奉廉、耻于腐败的氛围, 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3.育人功能

高校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 它主要在于创造一种文化氛围, 去感染学生, 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并内化成内在信念、思想的觉悟和行为的习惯, 使学生产生高尚明达、宁静淡泊的情操和第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引导和约束

高校廉政文化包含高校的廉政制度文化。学生通过对相关廉政法律制度的学习其廉政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思想上就会逐步筑起一道法纪防线, 约束和控制其思想和行为。高校廉政文化通过多种载体和传播方式, 使人们自觉和不自觉地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升思想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5.舆论监督

大学的功能之一, 就是对社会的文化引领。高校廉政文化的舆论监督功能, 在于其所产生的强大感召力唤起人们的监督意识, 激励学生自觉地去监督各种腐败现象。大学生由于在文化知识水平上的优势, 在走向社会后大量学生必然更容易成为廉政建设的监督者或者被监督者, 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廉政意识和理念提出了更加深层次的要求。

二、高校廉政文化的途径探索

笔者结合所在高校的工作实际, 立足于完善的体系建设,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打造了立体化的建设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度, 创建了师生喜闻乐见的建设途径。

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涵盖了纪检、教学、学生教育管理、宣传、后勤等部门综合性、整体性工程, 西南科技大学为推进此项工程, 积极整合各相关资源, 由纪委牵头, 借助法学院、政治学院的优势, 从课程体系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成立了全方位的工作机构, 确保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保障

2.加强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

高校应当发挥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 组织专家、学者广泛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讨活动, 对廉政文化的理念、廉政文化的特点规律、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 进行深入探讨, 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借助法学院、政治学院的力量, 结合师生科研团队的建设, 大力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 不仅提升了学生对廉政文化的认识度, 还提升了廉政文化的研究水平。

3.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廉政文化的基础建设

高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一方面, 可以将廉政课纳入思想政治课体系, 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另一方面, 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校培训。我校就从这两方面不断地深入开展廉政知识的普及工作, 同时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借助党课实践活动和“两课”实践活动组织定期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形式,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廉洁教育, 打好廉洁基础。

4.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载体, 拓展廉政文化的建设渠道

西南科技大学将廉政文化建设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一方面, 高校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内容, 注入新的活力, 扩大校园文化中的廉政内涵, 提升校园文化的廉政品位。另一方面,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的广泛群众基础和阵地,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为提高学生对廉政文化的认知度, 开展廉政知识竞赛、廉政辩论赛等及艺术性和趣味性为一身的活动, 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通过各分团委、学生会积极组织各种法制宣传学习, 确保了廉政知识的普及性。

5.加强廉政网络阵地建设, 拓展廉政文化的宣传渠道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媒工具, 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高校可利用网络和技术优势, 办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廉政教育网站, 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 使网络成为廉政教育的重要文化阵地、思想阵地。除了校园主流网络媒体之外, 要鼓励学生建立起属于学生自己的网络建设阵地, 宣传法律知识、监督校园管理行为、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 很好地渲染了人人崇尚廉政的氛围。

6.找准着力点,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廉政建设必须在学生中抓好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模范, 成为廉政知识的宣传者、廉政文化的倡导者和廉政行为的实践者。西南科技大学特别注重对骨干学生, 如党员、学生干部的廉政教育, 努力让这些优秀学生成为廉政文化推广的排头兵, 对其侧重于政治素质教育;对于普通学生, 要侧重于规章制度宣传;对于高年级学生, 要侧重于反面警示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 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 更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育人工程, 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相信在廉政文化建设这一阳光工程的推进过程中, 必将为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育人工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2]曹文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3]傅楠.简析廉政文化的功能[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2) .

[4]李红林.探索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学习月刊, 2006, (3) .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2

作者 曾存钢 指导老师:李钟麟教授

摘要:建设廉政文化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永州廉政文化资源丰富,以舜文化、柳文化、理文化、孝德文化和红色经典文化为代表的廉政文化颇具永州地方特色。永州已形成舜帝“道德为先”、柳宗元“民生为本”、周敦颐“廉洁为上”、陶铸“无私为民”和新田孝德文明、上甘棠村的“忠孝廉节”等廉政文化主题基地。深挖廉政文化资源,发挥永州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廉政文化优势,有助于推进永州廉政文化建设。永州廉政文化的建设研究对于传承永州传统文明,发展、繁荣永州地方文化,实现文化的再生功能具有巨大助推作用;对于形成永州特色廉政文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永州反腐倡廉教育和反腐败斗争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对策;意义

十八大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广泛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生动体现,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举措。[1]近年来,永州从本地实际出发,立足长远,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建设和发展廉政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反腐教育和文化强市战略。经过多年艰辛探索,我市先后创建了舜帝陵、柳子庙、周敦颐故里、陶铸纪念馆、新田孝文化公园、上甘棠村“忠孝廉节”等六位一体具有永州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廉政理论研究和创新,为建设廉政文明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利于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地方政治文明;有利于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和创新传统文明,实现文化强市战略;有利于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和谐永州。

一、永州特色廉政文化的概述

作为湖南四大历史名城之一的永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在这个璀璨的文化资源宝库中蕴含着丰富而独具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一般认为,廉政文化就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总和,是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2]笔者认为,所谓永州特色廉政文化是根植于永州悠久的廉政历史传统,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状况所衍生出来的,并由相应时代的廉政名人提炼到思想层面或在廉政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只为苍生不为身”的道德思想、“一切轻君而重民”的民本思想、“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操守、“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革命情怀,连同这些廉政名人所留下的文物古迹,以及永州历代人民所传承的“百善孝为先”的孝德文明、“忠孝廉节”道德品质,它们绝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永州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面貌(因为有些作品并非在永州所作,所写内容也与永州无关,只是它的作者为永州人而已,所以就不能对当时永州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集中反映了历代永州人民对于廉政行为和廉政思想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期待,是永州人民精神智慧的结晶。然而,在新的历史时代,尤其在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任务面前,永州廉政文化又具有新的功能。

(一)舜帝陵——道德为先

位于九嶷山的舜帝陵是我国最古老的陵墓,是中华民族尊祖祭舜的圣地。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德文化以“德为先,重教化”为灵魂,是中华传统道德文明的源头,它包含了“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舜帝只为苍生不为身”、“言必称尧舜”、“帅天下以仁”、“人皆可以为舜帝”等内容,是一种忍辱负重的自我牺牲精神,爱亲护民的博爱精神,艰苦奋斗的实践精神,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舜帝主持国事,公正治理,积极推行“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和五常之教而天下大治,为世人所颂扬。《史记·五帝本纪》曰:“德自舜明”。舜德文化是中国和谐社会之源。通过祭拜舜帝,让民众了解舜帝事迹,有助于弘扬“道德为先”的道德品质和“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对于推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方略,能起到积极作用。道德为先也是官德的典范,有利于纠正官场不正之风,形成为官有德,为政行德,以德修身的良好政治风气。

(二)柳子庙——民生为本

柳子庙,是永州人民纪念唐代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同时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因此,可以说“永州”这一称谓因柳宗元始而闻名。柳宗元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历史上崭新的“君权人授”和“民主吏仆”的民生理论和“一切轻君而重民”的民本思想。[3]“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他反对“君权神授”,强调统治者要重视老百姓,施行仁政,发展生产;主张“官为民役,民可黜官”,为官的目的在于“利民”和“养民”。柳宗元清廉勤政,廉洁奉公的政治品质为后世称颂,他的民生思想放在今天来说实质就是为官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甘愿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利,走群众路线。柳子庙廉政文化主题的建设,有利于宣传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廉政思想,对于构建官民和谐的社会关系有重要积极意义。

(三)周敦颐故里——廉洁为上

周敦颐,永州道县人,宋代理学始祖,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廉洁文化的奠基人,在其千古名篇《爱莲说》中表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怀和廉洁精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廉政思想。其思想的廉政内涵,主要体现在立“诚”以修身,守“洁”以处世,奉“公”以为政,求“仁”以爱民等方面。[4]这些内涵对于当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它启示了领导干部要始终坚守党性,坚定信念;始终洁身自爱,廉洁自律;始终诚信为官,廉洁奉公;始终坚持原则,为民用权;始终端正立场,以人为本。

(四)陶铸纪念馆——无私为民

党和国家著名的领导人陶铸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终生,在他的革命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过客匆匆六十年,无需悲痛写诗笺。全球沐浴东风里,万紫千红死亦欢。”表达了伟人陶铸大无畏的乐观主义革命情怀。他在《松树的风格》中写到“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体现了他无私为民的奉献精神。陶铸的廉政思想主要表现为:克己自律,率先垂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勤政廉政,高风亮节。[5]陶铸同志的廉政风范不仅是对儒家“官为民役”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而且是革命年代红色经典文化中做人民公仆理念的生动体现,“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对其思想的真实写照。深刻挖掘陶铸的廉政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五)新田孝德文明

“百善孝为先,孝乃百行源”。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有着“中国孝德文化之乡”荣誉称号的新田县大力弘扬宣传中华孝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培养新田人民崇尚孝道美德的良好道德品质。相传舜帝的孝德文化感化了新田先民,先民从此由野蛮走向文明。清嘉庆十七年新田县志专列《节孝篇》,记载了新田人民行孝、节孝的人物传记和民俗传统。长冲村鹤山书院院训对联“状元宰相由斯进步,孝子忠臣在此出身”,龙家大院家训门联“进得其门孝悌忠信,出由是户元亨利贞”,是新田孝楹联文化的杰作。“一代廉吏”王鼎铭、“黄埔三杰”之一的蒋先云、抗日名将郑作民等行孝感人故事,更是新田人民上忠国家,下孝父母的杰出代表。弘扬孝道文化,传递孝心、孝义和孝德,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上甘棠村——忠孝廉节

上甘棠村是湖南省千年古村落之一,至今已有124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忠孝廉节”之乡。早在宋朝时,村里就建有“养濂学院”、“濂溪学院”,“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德是上甘棠千年古村的文化内核。村里的寿萱亭“慈悲佛母他字歌”中,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乐于助人,谦恭礼让,和睦邻里”廉洁格言;月坡亭摩崖石刻,有文天祥书写的“忠孝廉节”。[6]为传承宝贵的民间廉洁文化,现已建成了湖南省唯一的村级博物馆——上甘棠博物馆,以上甘棠村的“甘棠八景”为依托,通过景情相融的形式,把旅游观光与廉政文化结合起来,作为民间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有利于加强基层道德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村民邻里关系。当然,永州廉政文化不仅指这六个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所承载的廉政文化。“永州是一本书”,永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舜文化、柳文化、草书文化、理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碑文化、古稻作文化、陶文化等永州特有的文化品牌,堪称中华文化的艺术宝库,影响海内外。永州廉政文化资源同样丰富多彩,除已建设的廉文化教育基地外,如“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马列先驱李达、革命英雄唐生智、气势恢宏的浯溪碑林等名人名作也能体现或蕴含深刻的廉政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和利用。

二、永州廉政文化的特色

永州廉政文化产生和形成,得益于永州独特的地理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风情,和名人辈出。永州廉政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是中华文明之源,由特定气候地貌承载,与民俗文化渗透,与红色文化合拍。

(一)中华文明之源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永州是舜德文化的发源地,《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在九嶷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舜帝众多的为民服务的动人故事。据史籍考证,舜帝南巡曾驻足新田教化先民以孝。舜治理永州,推行“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渊源,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永州是舜德文化的产生地,自然是中华文化的滥觞之地。“道德为先”教化永州先民,使永州从野蛮走向了文明。九嶷山是舜德文化的藏经之所,每年一度的祭舜大典吸引海内外游客,这种独有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具有唯一性和专属性。周敦颐不仅是理学文化的鼻祖,湖湘文化的先驱,而且还是中国廉洁文化的奠基人。因此可以说,永州是中国廉洁文化的源头。周敦颐的理学开启了儒学新生,他“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其哲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他的廉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从《爱莲说》可以提炼出其重德治、倡正气、主廉洁、讲官德的廉政内涵,对当今的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由特定的气候地貌承载

永州位于湖南西南部,地处潇水、湘江两水汇合处,南岭北麓,地形复杂,山地交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温暖湿润。多高山,多岩洞,多石碑,这是独特的地质地貌对永州的天然馈赠,也是对永州廉政文化的抒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首先,对于舜德文化的藏经之所——九嶷山,峰峦叠嶂,深邃幽奇,千米以上高峰90多处,素以独特的风光,奇异的溶洞,古老的文物,动人的传说,驰名中外,令人神往。九嶷山得名于舜帝南巡,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是因舜帝崩于九嶷山而建舜帝陵。由此,秀美的自然景观,加上浓厚的人文景观,给整座山增添了灵气。这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组合,既承载了舜帝当年治理永州时对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被世代传颂,又可以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对游客进行“道德为先”观念的教育。

其次,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反映了永州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蛇的生存和繁衍。柳宗元借助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甘愿冒生命危险去抓捕毒蛇的自述,反映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税收,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鲜活真实的事例为柳宗元的创造提供了生动素材,为其廉政思想的表露提供了现实基础。

再次,永州石碑众多,碑文化源远流长。最壮观的当属浯溪碑林,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悠长,拔地高耸,蔚为壮观,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天下文人骚客竞相来此刻字题诗。由元结撰文、颜真卿书写、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大唐中兴颂”碑,文奇、字奇、石奇,被尊为国宝。因而,浯溪露天摩崖,为南国摩崖第一家,为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享誉海内外。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东风》诗碑,《踏莎行》词碑树立于浯溪吾台南面山麓,又为浯溪碑林增添了新的韵味。柳子庙享堂后壁上唐代韩愈作文、苏轼书丹、颂扬柳子德政的《荔子碑》,可堪称碑林中的旷世杰作,文物中的稀世瑰宝。石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教育题材,石碑中的道德内涵,多蕴含着“民本”、“利民”和“忠孝廉节”等道德思想,可谓刻在石头上的道德文化,需要我们悉心研究,并予以充分利用。

(三)与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文化是历史文化重要的一脉,民俗文化相当多的内容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倡导清廉正义、鞭挞腐败邪恶。永州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比较庄重盛大的有祭舜、祭柳、行孝、赛龙舟、赏祁剧等。祭舜、祭柳是永州人民分别为了祭奠舜帝和柳宗元而每年举办的盛大活动,缅怀舜帝的道德爱民和柳宗元的德政,已成定制。行孝,新田人民非常重视孝道,每至传统行孝节日,都要祭拜先祖,并将孝老敬老作为日常生活中与长辈相处的行为规范。赛龙舟是每年端午节举行的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由群众自发组织,旨在通过赛龙舟活动,教育人们要像屈原一样爱国忧民、正道直行。赏祁剧,是祁阳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祁剧多以刻画艰苦奋斗、倡廉憎贪类型的故事为素材,祁剧《劝赌》、《为国聚财》、《村支书》,鱼鼓《娶媳妇》,小品《税官》等多个祁阳特色的地方廉政戏为百姓叫好,百看不厌。廉政文化与民俗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更能将廉政思想融入进人民的生活,使廉政思想扎根于人民的心灵。

(四)与红色文化合拍

永州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朝历代,先进的永州人总是心系国家与人民。红色文化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载体。永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人历史内容。红六军团西征过永州留下的亲民、爱民、不扰民的光辉形象,启示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亲民爱民形象,制定政策不盲目追求政绩,不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无产阶级革命家李达和陶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和不懈追求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北伐名将蒋先云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革命情怀,都是永州特色廉政文化鲜活的历史教材。

三、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带领下,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我市廉政文化建设蒸蒸日上,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特色廉政文化体系已经形成。我市已打造六位一体廉政文教育基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近年来,永州市立足地方特色,勇于创新,敢于开拓,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廉政素材,从地狱特色文化中提炼出勤廉元素,着力打造舜帝陵、柳子庙、周敦颐故里、陶铸纪念馆、新田孝德文明和江永县上甘棠古名居六位一体、主题突出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深刻提炼出舜帝“道德为先”、柳宗元“民生为本”、周敦颐 “廉洁为上”、陶铸“无私为民”、新田“中国孝德文化之乡”、上甘棠村“忠孝廉节”廉政主题,建立了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开通了专门的廉政教育网站,形成了具有永州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这一系列站位高,立意远,谋划细,推进实的举措,不仅构成了永州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全省廉政文化建设书写了绚丽的一笔。[8]目前,全市已有两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一万余名师生到基地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全省各市和周边各省区先后组织人员到基地参观考察,生动反映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第二,廉政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永州廉政文化研究所取得成果主要表现在:学术研究机构研究会的兴起,各类文化研究基地相继建立,学术交流趋于频繁,廉政作品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廉政理论不断丰富。从2000年首届舜文化研讨会在九嶷山召开,到从2005年起湖南省每年一度的公祭舜帝大典;从九嶷山舜帝陵的全面修复,到国务院批准其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在湖南科技学院揭牌,舜文化研究和开发工作方兴未艾。从2001年永州市柳学会的成立,《柳宗元研究》会刊的创办,到2002年,永州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从柳子庙被辟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晋升为国家保护单位,柳学蓬勃发展……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在永州设立调研基地,到永州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在湖南科技学院挂牌,各种廉政文化研究会的建立,形成永州廉政文化研究热的良好局面。一大批优秀的廉政文化作品纷纷涌现,如《舜文化核心价值及其现实意义》(陈仲庚)、《柳宗元官德论》(李钟麟)、《周敦颐廉洁廉政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吴长清)、《陶铸廉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吴海文)等十几部作品的出版,数以百计的论文发表,形成了廉政文化研究百花齐放的态势。近年来,永州市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廉政歌曲、戏剧、书画作品的创作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廉政文化的创作中,使廉政作品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极大的激发了民众的参与和创作热情。从开始研究到现在的全面深入,永州廉政文化所蕴含的廉政理论和廉政主题不断得以丰富,并赋予其时代特色,主要包括:“道德为先”中华传统道德文明、“民生为本”的执政为民理念、“廉洁为上”的官德风范、“百善孝为先”的孝德品质、“无私为民”的公仆精神、“忠孝廉节”的爱国爱民情操等。这些理论都是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

第三,廉政文化建设效益显著。在强力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同时,永州市又坚持从效益出发,注重发挥好廉政文化的功能,统筹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一张宣传名片,廉政文化也同样具有此功能。永州市注重廉政文化的品牌建设,大力突出特色,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包装好舜文化、柳文化、理文化等文化品牌,提升廉政文化的知名度,借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的境内外游客观光考察的络绎不绝,以文化品牌带动旅游业发展,极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廉政文化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永州市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六进”活动,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加大教育力度,并重点抓好进机关活动,抓好党员带头、领导做表率的示范作用。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提供了有效的教科书,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内容,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廉政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它的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永州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推进了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提升了永州城市的魅力和形象。近年来,永州举办的廉政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廉政作品展、祭舜祭柳、阅廉文、观廉剧、唱廉歌、听廉曲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将廉政思想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

第四,廉政文化建设本土气息增强。一个地区的文化只有突显当地的特色,才能彰显它的魅力。永州廉政文化基本上是永州土生土长的文化,尽管有些廉政名人并非永州人,他的足迹也并非仅限于永州,如舜帝、柳宗元,但他们在永州的事迹就具有鲜明的永州地域特色,因此永州廉政文化本身就具有永州泥土气息。但是,廉政文化的建设,不只是把那些属于传统的文化原封不动地搬出来,而是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新的特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永州市都非常重视突出廉政文化建设的特色,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托当地资源和民俗风情,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如:新田的孝德文化,在着重开发以“孝”为主题廉文化的同时,又立足土壤富含“硒”、地下水富含“锶”的资源优势,坚持打硒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养生之地,建设集生态、环保、美食、保健、长寿于一体的“中国养生长寿之乡”,丰富孝德文化内涵。开发以“孝”为商标统一包装,推出“孝都天然富硒百草鹅”、“慈孝天然富硒大豆”等农产品。祁阳在建设廉政文化的同时,注重形式创新,从本地文化优势出发,以创新祁阳特色的地方戏为载体,创造性地将廉政元素融入戏剧中,大力编排具有祁阳地方特色的祁剧、小调、渔鼓,创造出民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形式,先后编排了祁阳小调《欢歌笑语满禾场》,祁剧《劝赌》、《村支书》,渔鼓《娶媳妇》等50多部祁阳特色的特色廉政戏,深受百姓欢迎,有力地传播廉政文化。成绩固然是可喜的,但是永州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团体虽多却各自为战缺乏合力,内容虽广重点不够突出,且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配套设施较为落后;廉政教育学风不正,多流于形式;廉政教育受众面不宽等。

四、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机制,统筹发展。一是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融入基层党风建设、反腐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坚持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到位,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二是要健全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建立科学考核标准,严格考核程序,防止走过场,做形式,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序进行。三是要统一宏观管理,重点突出,统筹兼顾。要从整个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大局出发,大力发展廉政文化,加快建设步伐;同时重点突出九嶷山、柳子庙、敦颐故里、陶铸纪念馆的廉政主题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本土品牌建设;再者要重视共同发展,兼顾其他廉政文化主题的开发与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服务于永州廉政文化建设大局,实现廉政文化发展质的飞跃。

(二)深挖廉政资源,突出主题建设。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古陵、庙、塔、寺、阁、桥两千多处;舜帝陵、盘王殿、柳子庙、怀素园、浯溪碑林、瑶族祖居千家峒、“女书”等享负盛名。“荔枝碑”全系名人、名文、名字,“大唐中兴颂” 碑,文奇、字奇、石奇,被誉为国宝……永州历代名人辈出,三国时期,零陵郡的蒋琬、刘先,为名重一时的政治家,黄盖为系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隋唐时期,李郃为今两湖两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著名的草书大师怀素。北宋史学家路振,宋朝抗金将领陈遘,博览群书的南宋文学家乐雷发等,他们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依托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其廉政内涵,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廉政文化优势,有助于推进永州廉政文化建设提炼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元素,为廉政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光彩。

(三)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动力,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的发展文化,从而又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永州市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但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要借着珠三角产业转移这个大好时机,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赶超,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要吸引多方资本参与廉政文化建设,可以由政府财政出资,可以向私人集资,可以与企业合资,确保廉政文化建设资金充足。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基础服务能力,减少廉政文化建设的阻力。

(四)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宣传。“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这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对古永州的赞美。永州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文化只有向公众开放,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加大永州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打响品牌。发展廉政文化旅游,要注意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一条旅游链,打包推销,突出特色,凸显亮点,在承载能力限度内,大力发展旅游业。举办与廉政主题相关娱乐活动,如观廉剧、唱廉歌、行孝礼等,寓教于乐、寓廉于娱,向游客诠释廉政文化的内涵。

(五)开展“六进”活动,确保教育实效。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六进”活动。机关是廉政文化教育的首要对象也是廉政文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因为机关多为党政官员,是反腐倡廉教育的主体,必须真抓落实,解放思想,杜绝搞形式主义,纠正学习不正之风,大力宣扬清正廉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等廉政思想,注重对党员和干部廉政实践的考核。廉政文化进企业就是要宣传诚实守信、坚持操守、遵纪守法的经营道德。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就是要重视社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廉政文化进校园,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中的鲜活教材,找准人文教育与地方文化教育的结合点,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增强人文教育的亲和力。通过专题讲座和特色课堂,增加学生对地方廉政文化的理性认识。让廉政文化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思想,培育一代又一代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廉政文化进家庭,就是要宣扬传统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邻里和谐、村民和睦。

(六)坚持创新,突显时代特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廉政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创新。要不断创新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不断赋予其时代特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根据反腐工作的需要,不断挖掘其合理内涵,推进基层廉政建设;要根据人民的需求,不断创造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众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形式。

五、建设永州特色廉政文化的意义

建设永州特色廉政文化是从永州当地实际出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是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强市的既定政策和实际步骤,也是永州纪检监察战线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大力加强永州特色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第一,有利于加强廉政理论研究和创新,为建设廉政文明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永州廉政文化资源丰富,必须深入进行挖掘,并提炼出其理论精髓。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大批专家和学者潜心研究。目前,已经提炼出“道德为先”、“民生为本”、“廉洁为上”、“无私为民”、“百善孝为先”、“忠孝廉节”等永州廉政文化主题,丰富了永州廉政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永州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水平,有利于创新廉政文化的内容,更好地挖掘廉政文化资源,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二,有利于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地方政治文明。腐败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消极的文化现象。十七届中纪委四次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广泛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反腐败作为一场政治斗争,也要作为一场文化斗争。每一个廉政文化主题都有着深刻的内涵、丰富的内容、生动感人的事迹,地方特色廉政文化是地方反腐倡廉教育的典型教材,不但有清廉的文化底蕴,而且有深厚的廉政思想根基。廉政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只有充分利用“民生为本”、“廉洁为上”、“无私为民”、“勤政爱民”等廉政观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促使他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价值观,并积极践行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廉洁奉公的权力观,才能在复杂政治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永葆高风亮节的清廉形象。大力发展永州廉政文化,就是要用廉政准则规范党员干部的政治言行,用先进的文化感染人,纠正“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笑廉不笑贪”的怪象,在全社会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导向,营造一个廉洁的社会氛围,[7]确保党的干部不变质,确保政府官员不贪腐,进而构建地方政治文明。第三,有利于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和繁荣我市文化,实现文化强市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列入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的是廉政理念精髓,彰显的是文化的力量。大力发展和建设廉政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廉政文明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是我市文化强市的既定政策。建设廉政文化,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后发赶超的必要步骤。第四,有利于丰富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文化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廉政文化是从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或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七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就会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且,廉政文化借助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介工具,弘扬主旋律,鼓舞和凝聚人心,不仅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从政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借文化强市之机,大力建设廉政文化,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活动,如参观柳子庙、观廉戏、看廉剧,有助于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我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意义重大。

第五,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和谐永州。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真不可替代的角色。大力发展和建设廉政文化,加强永州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塑造美丽永州形象。一个政党不纯洁,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一个政府不清廉,就会引起社会混乱。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的重大课题,只要从政人员廉洁从政,依法办事,就是对和谐社会的重大贡献。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快构建和谐永州的重要保障。

六、总结

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仅靠创建几个廉政教育基地就能搞好的事,它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文化工程,需要常抓不懈。永州廉政文化建设,要立足本地实际,依托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凸显地方魅力,突出鲜明主题,符合时代要求,要科学决策,立意高远,精心规划,重视科研,统筹开发,不断创新,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于民众,服务于永州发展大计。

参考文献: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公路;廉政文化;建设;内涵原则;途径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廉政文化指的就是,在廉洁从政思想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廉政制度、组织、社会风气、社会意识形态等一切内容。廉政文化与腐败文化相对,腐败文化中充斥着大量的利己主义和金钱主义。而廉政文化中的指导思想是先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倡导脚踏实地、清正廉明的思想观念,将廉洁从政的观念深入人心。凡是侵害和贪占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行为都应该遭到坚决抵制。

廉政文化的主要内容分为社会、政府和公职三个方面,第一面是基于社会层面,即构建充满正能量的廉洁氛围;第二面是站在政府层面,即构建为人民服务、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主的廉洁氛围;第三面是建立在公职层面,即构建遵纪守法、秉公办事的廉洁氛围。在廉政文化当中,社会廉政文化是根本,政府廉政文化是主体而公职廉政文化是核心。三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只有三者同时发展才能形成真正的、完整的廉政文化[1]。

二、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树立行业观念

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是树立行业观念,在公路行业中要始终秉持廉政建设高于一切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公路行业实际运营管理当中。与此同时经常在行业中敦促工作人员学习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首的科学理论,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违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弘扬勤奋刻苦、踏实肯干、廉洁从政的工作观念以及思想观念,全面提升公路行业中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以及思政修养。

(二)制定行为准则

在公路行业中需要尽快制定并推行科学规范的行为准则,用其本身强大的震慑力和约束力管理每一位公路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和思想,全面落实公路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廉政文化,并且专门建立防腐体系,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做决策、公路行业中的重点项目和重点部门均需要委派专人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行业内所有资金动向需要一一审核[2]。

(三)树立良好形象

公路行业中的干部职工需要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宣传廉政文化、践行廉政文化的第一人,进而带动行业内的其他工作人员积极投身到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当中。大力宣扬行业内的廉政先进事迹,形成讲诚信、促廉政的优良行业风气,树立良好的公路行业形象。

(四)坚持人本观念

在公路廉政文化建设当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并将其落实到岗位规章制度当中,对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大力表彰并对其进行奖励,如在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等等,从而充分调动行业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自觉自愿参与在公路行业内建设廉政文化中,并且在平时能够加强自我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成为我国公路建设中的优秀人才。

三、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体现时代特色

公路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紧密,因此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充分体现出时代特色,总结过去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党的先进思想理念并将其完整保留下来,同时又要在其中增添时代元素,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密切关注群众感兴趣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同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的公平、公正、效率也添加进去,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不断丰富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公路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尽可能满足市场化要求,并逐渐形成产业化形式,这也要求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不能因为取得了一定成就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不断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永葆先进性。

(三)创新发展方式

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喊口号的表面形式上,建设廉政文化需要和公路行业相结合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比如说可以在公路部门内积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精彩的廉政文化活动,例如唱廉政歌曲、排演廉政小品、征集与廉政文化建设有关的优秀文章、集体观看廉政文化宣传片等,并且将廉政文化从公路部门推广至各个社区、机关单位等其他领域中去,使得廉政观念能够深入人心实现人人促廉[3]。

四、结论

总而言之,公路行业想要实现持久稳定发展离不开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在行业内树立廉政观念,推行科学的行为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为公路行业树立健康良好的形象。并且通过与时代相结合,不断丰富创新廉政文化形式,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推动我国公路行业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栾斌.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原则和途径[J].知识经济,2015,06:53.

[2]杨威,李清华.加强公路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原则和途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74-76+108.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4

一、多元文化下构建廉政文化环境的意义

当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 国际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西方各种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 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 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渗透进来, 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 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严重滋生, 少数人经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 出现了腐败。

当腐败现象出现得越来越多时, 社会上许多人对腐败的态度就可能由开始的“深恶痛绝”转变为“习以为常”, 只要不影响本人当下的利益就听之任之, 甚至从现实利害计算出发, 产生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的“模仿”心理。当腐败现象逐渐演变成腐败文化时, 在这样的氛围中, 腐败现象逐渐演变成一种“潜规则”, 并产生“群体压力效应”, “个体”往往会在孤立与无奈中动摇和妥协, 最终做出“从众”的选择, 致使腐败现象日益泛滥。

要在根源上惩治腐败, 就必须大力构建廉政文化环境, 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去逐渐的消灭腐败“文化”。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其特殊功能就在于激浊扬清、祛恶扬善, 并具有强大社会心理调控作用;是一种影响深远、对全社会起基础性作用的反腐形式, 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必须经过全社会共同努力, 才能熏染累积而成。在防腐工作中, 制度往往解决的是“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问题, 而只有文化才能解决“不愿腐败”、“不忍腐败”的问题。所以, 加强廉政文化教育, 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和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廉政文化环境, 要抓好“两个群体”的廉洁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切实进行人生观教育、权力观教育、地位观教育、利益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不断增强宗旨意识, 始终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祉。

官员行为的社会影响远远大于普通民众, 因而他们的表现就具有或正或反的示范效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党员领导干部腐败危害更烈, 会带坏一大片, 影响一大批。因此,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消极腐败现象, 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干干净净做事, 清清白白做人。同时, 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严格教育、提醒和约束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 特别要严格管理自己的配偶和子女, 绝不为消极腐败行为留有滋生蔓延的空间和余地。好的官风, 极易促成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 要把廉政文化教育融入公职人员及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

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主要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廉洁意识, 使廉洁从政成为他们的政治共识和行为准则。要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秉公用权, 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 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重点, 引导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正确对待和依法行使权力;坚持把廉洁从政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管理和使用的全过程;把培育廉洁从政理念与廉洁从政实践结合起来, 引导领导干部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相统一;加强廉洁从政行为规范教育, 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实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的社会氛围。

其次是在青年学生中重点开展廉政法律教育和廉政规章制度教育。

以长远的眼光看, 廉政文化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通过从低龄学童开始直至中小学、大学的教育, 将健康的廉洁意识、廉政文化一点一滴植入他们幼小的心灵, 这是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千秋大计。因此, 廉洁文化教育的对象要关口前移, 要从青少年抓起。在新加坡, “廉是立国之本;清为当政之根”, 新加坡政府在中学普遍设立了廉政和反贪污课程。使公民在青少年就认识到腐败是严重的社会罪恶。芬兰儿童在初级学校就学习社会学课程, 在高中阶段学习法律知识, 青少年在踏入社会以前已经接受了系统的法规教育并且形成了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2]。

对青年学生的廉洁教育, 特别要抓好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 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是否拥有坚定的廉洁观念, 关系着他们步入社会后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手中的金钱和权力, 进而直接反映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 乃至直接影响若干年后我国的社会廉政风气。对大学生进行反腐倡廉理论以及法律法规教育, 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增强反腐倡廉意识。为以后步人社会具备拒腐倡廉的思想意识, 敬廉崇洁的道德品质, 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

对青年学生的廉洁教育, 主要是培养青年学生较强的廉洁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制监督意识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营造崇廉奉廉、公平正义、诚信守法、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要在青年学生中重点开展廉政法律教育和廉政规章制度教育, 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廉政法律法规, 既让青年学生了解腐败犯罪必须付出的巨大成本, 又要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法律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同时, 要开展公德教育, 让青年学生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坚持社会秩序重于个人自由, 从而成为具有较强社会正义感、社会责任和良知的高级人才。

三、构建廉政文化环境, 要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文化建设

作为文化建设, 仅有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是不够的, 文化应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广大的普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也应纳入教育的主要对象。如果没有民众的参与, 这样的廉政文化建设是缺乏社会基础的。

第一, 要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宣传灌输廉政文化。如举行廉政报告会、上党课、专题培训, 组织廉政文化知识考试, 举办廉政主题展览, 组织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题材的电视专题片, 进行经常性的廉政谈话、沟通思想、提醒警戒等。定期举办领导干部廉政文化教育专题培训班, 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在职岗位培训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

第二, 廉政文化进学校。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 使廉洁、诚信、守法等良好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从小就植根于学生头脑之中。组织廉政文化进学校的教育方式就是进课堂。在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是高校对青年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继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改革, 把廉政文化教育内容列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既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机制建设的内在需要, 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实效性的内在需要。如果廉政文化教育没有进教材进课堂, 那么廉政文化教育将缺乏常态化的持续稳定的教育机制, 从而导致对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视往往视文件或领导的重视程度而定, 随意性较大, 易流于形式。同时, 要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和廉洁宣传的力度, 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

第三, 廉政文化进社区。要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 宣传和教育群众增强廉洁、诚信、守法意识, 激发居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文体活动, 通过举办反腐倡廉文艺晚会、廉政文化节, 开展廉政征文、书画作品展览, 进行廉政文化小品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答等活动, 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使廉政文化教育深入人心。同时, 要通过媒体积极鼓励公民检举腐败行为, 提高公民监督意识, 在全社会提倡和弘扬抵制腐败的良好风气;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对清廉政风的追求变为一种文化自觉, 并使之转化为大众文化, 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

第四, 廉政文化进网络。网络是青年学生课堂之外获取信息最经常使用的渠道, 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应主动占领的阵地。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廉政文化教育网站, 设计能够集视、听、学效果于一体, 令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版块, 寓教于乐, 寓教于理, 寓教于文, 加大廉政文化教育力度。

第五, 制作廉政文化公益广告, 大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廉政文化公益广告是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要在广播影视、报刊网络、人群密集地、文化聚集地等醒目位置制作和发布廉政文化公益广告。通过户外广告、平面媒体广告、电子媒体广告、悬挂廉政标语等形式, 宣传弘扬廉政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反腐倡廉的大气候。

第六, 要通过广播、电视以及各种出版物等多种传播媒介, 加强反腐倡廉舆论引导, 推动廉政理论和廉洁规范通俗化、大众化, 使反对腐败、崇尚廉洁的价值理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只有这样, 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为揭阳的跨越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将随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健全而长期存在。我们要靠营造文化舆论氛围, 靠潜移默化影响, 靠社会感染力和公众的力量去推动。通过廉政文化奠定反腐倡廉的基础防线, 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先进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规范从政行为, 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提高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黄存金.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及其对我国的现实启示.孝感学院学报, 2010 (7) .

[2]王海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黑河学刊, 2010 (9) .

[3]庄丽榕.高校构建廉政文化教育体系探析——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集美大学学报, 2010 (7) .

[4]张思京.创新新形势下的廉政文化教育.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 .

[5]林伯海, 田雪梅等.制度反腐与廉政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6]曾丽莉, 周先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进青少年廉洁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6) .

[7]秦爱丽.关于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8]刘新华.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初探.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5 (2) .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5

一、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大事业

要促成廉政文化建设的共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逐步在全市形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共同理念:让廉政的意识占领思想阵地;让廉洁的行为成为人们的自觉需要;让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之中,以此引导和鼓舞社会各级真正理解、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

要形成社会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力构建社会化的工作推进机制。全市各级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其它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按照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统一部署,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工作任务落实。不断延伸廉政文化触角,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使廉政文化扎根于社会,形成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一种文明。

要构建一批廉政文化建设阵地。一是打造宣传舆论阵地。在《**日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分别设立固定的“反腐倡廉”、“廉政剧场”、“行风热线”等栏目,努力让全市都能听到反腐倡廉声音,看到反腐倡廉画面。二是打造理论教育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校培训、党员入党、公务员上岗的必修课,抓紧抓实。三是打造警示教育阵地。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法制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等基地,组织重点部门、重点人员参观基地、旁听庭审、参加党政纪案件公开审理听证会,以案说纪,警钟长鸣。四是打造文化传播阵地。依托“六进”活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建起廉政一条街、廉政文化墙、文化长廊、廉政书屋等,悬挂廉政故事、格言警句。

二、构建廉政文化社会化、经常性建设的大格局

大规模组织,营造廉政文化建设强大声势。通过组织有影响、有特色、有效果的活动,实现“六个知道”: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知道在哪些方面约束自己、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些方面约束自己、知道怎样约束自己;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知道哪些是干部不应该做的,知道干部负有哪些为群众服务的职责,知道干部违反了纪律有哪些渠道可以受到群众的监督、投诉,真正在全社会营造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

人性化实施,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感染力。坚持以典型激励式、承诺践行式、警示提醒式、读书思廉式、寓教于乐式等干部群众宜于接受、乐于参加的教育形式,加强廉政文化载体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一是为典型创作作品,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创作素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吕剧、小品等为文艺形式,组织专业作家、文艺爱好者创作廉政文艺作品,让党风廉政教育从文件走向文艺。二是为群众组织演出,举办以廉洁勤政、预防职务犯罪、共建和谐社会等为主题的文艺晚会,让党风廉政教育从会场走向舞台、广场。三是为活动设计载体,举办廉政书画作品展,开展万人签名诺廉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关注和参与,让党风廉政教育从参观走向参与,提升廉政教育的文化品位。广覆盖推进,拓展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步伐。建立一批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一处廉政公益场地、建立一组廉政书架、开展一系列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采取在办公区域悬挂、张贴廉政故事、格言警句,建立廉政文化墙(专栏)、文化长廊等多种形式建设廉政文化传播阵地,同时在东城选择建设廉政文化一条街,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廉政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廉政文艺演出下乡、廉政电影下乡、廉政大戏下乡、廉政教育标志牌进农村等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以浓厚社会廉政氛围,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监督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为核心,突出四个重点,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实践活动。

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勤政教育,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带动大发展。要寓廉政教育于干部的日常监督之中,寓廉政教育于反面警示之中,寓廉政教育于干部成长全过程。组织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公开作出廉政承诺,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上党课制度,进行以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岗前、任前廉政谈话,注意用好监狱警示教育基地、反腐倡廉电教资料库和自办案件等资源,集中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收看警示教育片,广泛组织警示教育。

强化廉政文明家风建设,以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助廉推动大发展。在全市党员干部家庭中普遍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及其配偶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树一批廉内助,评选“廉洁文明家庭”,使领导干部家属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强化重点环节的廉政宣传教育,以社会监督促进大发展。围绕婚丧嫁娶、搬迁、出国(境)、子女升学、参军等诱惑较多、易发腐败的时期(事项),通过及时在电视台、报刊发表公开信、编发廉政短信等形式进行廉政提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6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传承与发展;反腐倡廉;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特征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廉政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原始氏族部落联盟时期。夏商周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而此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治国之道,在后来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承袭,这种思想对化解中国封建社会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1.民族性和独特性

中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统治思想。廉政文化的核心是从政道德和价值取向各朝各代的廉政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但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贞观之治”唐太宗倡导勤俭治国,宋太宗主张厚俸养廉,明朝朱元璋创制“割皮实草”,重典治世,等等,体现了不同时期所独有的廉政治国观念。

2.历史性和传承性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有相应的廉政建设,为促进廉政建设,遏制贪污腐败之风,古代的统治者都设立了监督审查机制并颁布了一些法律规定,统治者将历史上的廉政建设方式继承下来,汲取历代廉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加强立法建设,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各朝各代对于廉政的建设均体现了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文化的传承,从而也有利于朝代的延续。

3.渗透性和包容性

传统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必然也具有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廉政文化从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中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与教育,对人们尤其是从政官员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廉政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统治者们汲取历朝历代的经验,进行改革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因而,传统的廉政文化也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传承

众所周知,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廉政文化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廉政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经久不息,历久弥新,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但其传承的道路也充满了曲折。

(一)传统廉政文化传承的前进性与上升性

1.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转变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告诫统治者们,只有体察民情,才能安邦定国,维护统治。而传统社会中的“民本”思想是与君主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的,“民本”仍然是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工具,并不意味着官民地位平等。而现代社会中的“民主”观念,则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有权监督政府工作。

2.从为政以德向依法治国的转变

古人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治理国家首先要修身,即增强个人的道德修为,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要注重修身养性,树立清官的典范,而后才能为人师表。但是,道德是往往是通过自律形式实现的,没有强制约束力,很多的官员贪腐问题并不能遏制,因此,现代社会更加强调法治的作用,树立法治观念,才能更好地遏制贪腐之风的盛行,避免腐败文化的滋生。只有依加强法治国,才能更好地整顿社会秩序。

(二)传统廉政文化传承道路的曲折性

传统廉政文化传承道路的曲折性,主要体现在新旧思想观念之间存在冲突。在社会历史的大波动、大转折时期,往往也會带来制度的新建和文化的更迭等问题。作为一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其传承必然会遭受到时代的冲击,充满了曲折与坎坷,导致廉政建设的道路很难前进。

三、传统廉政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的传统廉政文化是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智慧结晶。纵观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惩贪案件,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其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功能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一)促进和优化廉政文化建设的功能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统廉政文化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中,中国古代的各种廉政思想和行为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和倡导。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传统廉政文化中的思想为其思想根源的。因此,批判继承传统廉政文化,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当代廉政文化的建设。

(二)引导和规范党和政府作风的功能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传统廉政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引导党和政府树立廉洁作风的观念,遏制贪腐观念和行为的蔓延。

(三)推进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

党的十八大非常明确的指出“反腐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继承和发扬传统廉政文化,积极建设当代廉政文化,加强官德建设和强化制度保障,有助于引领主流社会价值,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结语

贪腐问题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难题,面对层出不穷的贪腐案件,廉政文化建设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更好地了解并继承古代传统的廉政文化,打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根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够更为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规范和保障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覃剑.中国特色廉政文化的问题研究[J].求实,2005(02).

[2]柯汉民.以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工作[J].检察风云,2005(12).

[3]刘志秀.论古代的廉政思想[M].黑坨江史志,2008(03).

作者简介:

王琳(1993.12~),女,江苏泰州人,本科,现就读于江苏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7

社会化是对一国公民的政治教育培训过程, 是通过政治教育使公民对主导政治文化普遍认同的过程。廉政文化社会化就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有意识地向该文化的承载者实施主动教育和灌输的过程。廉政文化社会化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执掌公共权力的组织、个人, 通过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和监督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通过强大的舆论宣传和各种廉政文化活动, 向全体社会成员宣传反腐倡廉工作的方针政策, 促使人民群众在与拥有公共权力的组织、个人打交道时遵守规则和程序, 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谋取私利, 并积极主动地监督执掌公共权力的组织、个人的行为。

一、廉政文化社会化的现状

(一) 民众对反腐败的信心不足

在社会转型期, 随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 对于某些社会行为的评价失去了普遍公认的准则, 廉政文化面临着各种腐朽思想的挑战, “关系学”、“黄段子”、吃喝嫖赌等腐败文化甚至比廉政文化流行的更快, “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等腐败文化比廉政文化的诗句、格言更加流行。社会中一些领域道德失范, 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苗头滋长, 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不稳定[1]。许多人对社会上的丑恶腐败现象所谓潜规则见怪不怪, 认为有门路、有关系利用非正常、制度化途径办事是有能力的表现, 对反腐败行为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顾虑。

(二) 廉政文化社会化的途径有限

在许多地方, 无论在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 最耀眼的是商业广告, 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音像制品店等文化氛围比较浓的地方, 关于廉政文化教育的却比较少。廉政文化社会化的重点对象是党政机关以领导干部为首的党员干部, 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大功用就是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廉洁、反对腐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造强大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廉政文化社会化的家庭媒介、学校媒介、机关媒介、企业、社区、等, 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三) 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产品少, 影响弱

就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产品而言, 电影和电视是目前传播廉政文化社会化宣传贡献最大的媒体之一, 但相对于商业广告和爱情片而言, 廉政文化电影和电视显得稀缺, 尽管中国已经摄制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一批感染力强的廉政文化教育电视剧, 但相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 廉政文化产品仍显得太少。尤其群众易学、易记、易传的廉政文化教育歌曲、民谣、格言、广告、对联、标语等创作显得乏力, 相对于其他流行文化, 廉政文化社会化的力量还很薄弱, 吸引力与渗透力还有待提高[2]。

(四) 缺乏多方位的公众参与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纪检部门、媒体、大众及社会全方位参与。在一些单位和部门, 在抓廉政建设时, 脱离实际, 简单孤立, 为了完成宣传任务, 就廉政文化抓廉政文化。也有些单位把廉政文化建设看成是纪检部门的事, 不积极配合和主动参与, 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由于组织协调不够, 致使廉政文化建设无法找到纪检、组织、宣传、文化等部门职能的交互点, 难以整合资源, 被“孤立化”[3]。没有公众广泛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自然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同样也制约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廉政文化社会化发展迟缓的原因分析

(一) 廉政文化社会化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 中国反腐败的法律、法规、党纪、政纪规定虽然数量众, 但仍然很不完善[4]。在实践中,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如何与已有的地域文化与群体文化相结合, 将廉洁的元素融入到单位管理、社区管理和其他的群体管理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现有的研究很少基于对现实社会廉政文化现状的调查, 很少对应建设的廉政文化进行结构分析, 因而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或者是不明确的, 或者是只具价值合理性, 但没有现实可行性, 这就会导致廉政建设或者由于不能经受现实的检验, 或者不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而失败。与此同时, 如果廉政文化建设目标具有了合理性, 而不具有科学、有效的途径支持, 廉政文化建设将无法从理想走向现实。

(二) 对廉政文化社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廉政文化建设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二:一是概念模糊。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走形式主义, 重视的程度不够。二是一些基层单位和部门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弱化, 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总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 看得见抓得着, 而廉政文化建设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是软任务, 具有长期性, 难见直接产生效益, 不如抓招商引资经济工作见效快, 来得实, 易出政绩, 因而缺乏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力支持, 重视的程度不够。

(三) 廉政文化社会化产品推广范围小

廉政文化社会化产品对社会民众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对净化社会道德环境, 弘扬廉正的执政作风具有重大意义, 因而对社会具有正的外部性及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征, 而其市场盈利性差, 经济效益不明显, 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市场与私人部门一般不愿意来提供这类产品, 而需要政府和公共投入来提供。由于缺乏市场与商业运作, 廉政文化社会化产品往往内容不丰富, 形式不灵活, 缺乏吸引力。在推广的过程中往往作为任务分派给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其他团体如党务部门或学校, 造成廉政文化社会化产品推广的形式大于内容, 推广范围极为有限, 影响面小。

(四) 廉政文化社会化进程受公众参与冷淡制约

改革开放后, 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在宽松的氛围下得以强烈反弹和猛烈释放, 新的主流价值体系又未生成, 整个社会缺乏伦理道德的支撑, 是非观念发生扭曲。腐败现象也呈现普遍化和社会化, 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 不仅政府官员腐败会导致政治腐败, 而且非政府结构和一般民众之中的腐败之风也愈演愈烈, 腐败已经由政治层面向社会和文化层面渗透, 且彼此互相助长。廉政文化社会化过程由于公众参与冷淡显得举步维艰。

三、完善廉政文化社会化传递机制的政策建议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政治任务, 有很强的思想性, 生硬的灌输一般是难以奏效的。要借助多种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 并赋之以丰富、生动、形象的内容进行宣传。总的来说, 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传递机制是, 由政治社会化途径, 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 进而转化为社会运行的体制机制, 最终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

(一) 增加社会公众参与反腐败信心

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传递机制, 就要采取措施, 通过道德评价和舆论评价的手段, 鞭挞一切贪腐的思想和行为, 弘扬廉政勤政的浩然正气, 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鉴定民众反腐败的信心。

其一, 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 通过理论探讨、经验交流。通过理论探讨, 经验交流等形式, 及时总结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好经验, 好做法, 以发展的理论指导廉政文化建设新的实践[5]。

其二, 加强各级政府廉政文化网站的建设, 即时公布反腐成果和经验总结, 使人们能足不出户掌握廉政文化信息,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其三, 通过网上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形式, 发现廉政文化社会化的问题, 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畅通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传递渠道。

(二) 丰富廉政文化社会化的媒介

廉政文化社会化是通过一定媒介完成的,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 特定的组织、机构和团体, 都有可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反腐倡廉信息、传递廉政文化, 成为影响执掌公共权力的组织、个人廉政意识的媒介。

其一, 充分利用和发掘各地的文化资源,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努力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发挥内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 不断拓展廉政文化教育的空间与渠道, 发挥各种文化阵地和艺术形式的作用。

其二, 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廉政信息平台, 快速传递廉政信息, 增强廉政宣传教育的直观性、灵活性、全面性。同时在单位开设廉政宣传墙, 领导讲廉政课, 建立警示教育基地, 编发廉政宣传信息, 组织开展雅俗共赏的群众文艺演出和贴近实际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 丰富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传递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要紧贴党员群众的思想实际, 积极挖掘资源, 不断丰富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传递途径, 大力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 极大地丰富廉政文化内涵、激发廉政文化活力。

其一, 政治社会化途径。廉政文化功能的发挥, 必须经由政治社会化途径, 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 转化为社会运行的体制机制, 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必须研究其政治社会化的传递机制,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基本功能, 逐渐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和法制保障。让廉政教育进校园、社区、进厂矿、进农村、进军营、进家庭, 不断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

其二, 党员教育途径。在党员干部层面,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以镇村领导干部为重点, 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党纪法规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 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 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其三, 群众教育途径。在广大群众层面, 积极培育清新纯朴民风, 营造崇廉尚廉氛围。要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活动。如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歌舞表演、展览展出、书画展和开展廉政故事征文和廉政故事演讲比赛等, 通过廉政文化的社会化, 营造廉洁奉公、烙尽职守、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文化氛围, 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四) 丰富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产品

丰富廉政文化社会化的产品, 可以使廉政文化以栩栩如生、而不仅仅以单调的说教形式出现, 具体措施有:

其一, 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 挖掘文化资源, 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挖掘历史上崇廉尚廉的名人故事、名言警句, 通过绘画、书法、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使干部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廉政教育。

其二, 大力宣传优秀廉政网站, 打造廉政文化精品, 要将廉政文化思想逐步渗透到网络文化中的各个角落, 用党的先进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实人们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抵制腐败建立思想防线。加大对网上的一些非法的、有害的信息的过滤与清除工作力度,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合法。

其三, 完善强力纠错机制。廉政制度的实施既依靠社会公众的自觉遵守, 又依靠必要的劝诫和惩罚。劝诫是对违反廉政制度思想倾向的有效预防, 惩罚则是对违反廉政制度行为的事后处罚, 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强制性措施。

摘要:廉政文化社会化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有意识地向该文化的承载者实施主动教育和灌输的过程。目前廉政文化社会化表现为载体不丰富、媒介影响有限、传递机制不顺畅, 究其原因, 是由于研究的滞后性思想上的误区、制度缺陷、公众参与冷淡, 从完善载体、媒介与疏通传递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廉政文化社会化,载体,媒介,传递机制

参考文献

[1]许连纯, 徐洪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95-96.

[2]乔德福.预防腐败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156.

[3]罗任权.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71.

[4]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杜, 2001:49.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8

一、当前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不足

高职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在学校党委和纪委的领导下有序不断地有计划地向前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党委工作重心着力点考虑欠缺,以及纪委工作重点不准的缘故,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领导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廉政文化属于文化“软实力”的内容,真正抓起来事务繁琐,需要协调的业务内容很多,而且还不易立马呈现效果。高职院校的管理层不愿意把廉政文化建设这种显示度不高的工作提上年度工作计划。而且很多高职院校创办时间短,在学校的发展问题方面需要解决的和突破的问题很多,因此他们很不屑于过多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遑论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了。

2. 社会风气浮躁,师德师风恶化,学术腐败等因素阻碍了学校廉政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有效地同步发展和进步,某些方面还有所退步。抽象经济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渣泛起,不断冲击着高校原本纯净的学术圣地。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由于高职院校要求科研与工作绩效、职称、奖励挂钩,甚至和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挂钩,这种外部的考核压力和利益刺激因素,再加上制度的不健全,必然导致教师们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

3.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廉政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除了学生培养目标不同以外,最大的不同还在于生源遴选的层次。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这决定了大多数高职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他们把社会上个别官员的腐败现象当成是国家根本制度上的普遍问题,从而对中国共产党能否彻底解决腐败问题持悲观态度。

4. 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适应学校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是高职院校健康稳定运行发展的保障。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都能从各自的实际现状出发制定相应的制度规章,但由于高职院校起步发展较晚,举办时间不长,一些内部管理规范仍不够健全,这给一些心怀叵测的学校管理人员提供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和空间。

二、高职院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选择

1. 扎实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1)必须认真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就是依靠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凝聚了社会共识,为我党取得胜利奠定了舆论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在一个时期内,我党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在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一些思想的混乱,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吸取的教训。

(2)让坚守良好的学术道德成为广大教师的坚强信仰。学术研究是高校知识生产、知识析出的主要途径,严谨、诚信、规范是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教师们的学术诚信教育,教育教师们像爱护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护自己的声誉,要遵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严格学术自律,让“德”和“术”和谐共生,坚决匡正学术失范行为。

(3)必须抓好高职院校党员干部的廉政道德教育工作。道德的力量从心灵和价值认同方面表现出了软性的趋同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组织达成的目标。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的廉政道德教育,要从基本的道德观切入,培养党员干部们对事业的责任心,努力创建以德治教、以德行政、以德管理的德治氛围。

2. 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空间

(1)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廉政文化教育需要共同作用于师生,而教学是关键。鉴于此,学校要着力教育教师在传播好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知识传播、思想启迪、品格锻造三位一体,满足学生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让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之花在学生的心田开花结果;还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树立师德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

(2)必须抓好学风建设。高职院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学生,自说自话,学生的廉洁文化思想是衡量一个学校廉政文化成果的重要指标。要用良好的学风建设促进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身优良的素质、严谨的作风率先垂范,在师生互动中培养优良的学风和班风。

(3)必须抓好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在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积极有为地投身到廉政文化建设中去。必须严格要求,讲要求、提纪律,从党风政风入手,在纯朴的思想作风、正派的领导作风建设的基础上,抓好精干、有力、高效的工作执行力建设,实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3. 营造育人的廉政文化环境

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作用在于依靠一种氛围,潜移默化地对被教育者施加一种影响,让他们按照教育者的要求进行自我教育和思想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育人环境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一种硬实力。

(1)学校要制定好廉政文化建设规划。学校团委在学校的文化氛围营造中具有资源优势,可以让共青团组织牵头,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共青团组织要掌握廉政文化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规划,使活动的内容契合师生的认知规律。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廉政文化活动。要做到廉政教育规划的落实,就必须要依靠扎实有效的廉政文化活动来实现。要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起来,营造好廉政文化的氛围和气场,让广大师生在廉政文化活动的语境之中感到亲切、真实。要深入拓展和挖掘年度校园廉政文化活动周的教育资源,通过搭建活动周的平台,促进廉政文化在广大师生中入心入脑。

(3)努力发挥校园廉政文化的辐射作用。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放大自身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正面影响力,把优秀的廉政文化效果辐射到周边的人群和组织之中,在社会体系构建中起到建设性作用。要积极组织高职大学生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开展公益性的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汲取廉政文化的丰富养分,加深廉政文化认知,树立廉政从业意识。

4. 培养高职院校党员干部廉政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信仰指导实践。要充分认识到理念在工作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让理念成为高职院校各级干部从政施教的原则和指向。

(1)不断加强制度的系统性、程序性建设。要不断完善各种约束性制度的系统性和周延性,促进各类制度互相吻合、互相融合、互补互通,而非互相矛盾和抵触。高职院校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必须遵循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使得各种规章制度都服务于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

(2)要建立监督机制。要让制度有落实、有监督,确保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纪委、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制约职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彻底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3)培养学校党员干部的廉政理念。廉政文化的最终落脚点是每个党员干部自觉的廉政行为理念。一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及一切监督机构的日常工作的开展,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广大管理干部在清正有序的规则之下各司其职,从而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尽责尽力。

参考文献

[1]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9

一、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对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及下沙高教园区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实发问卷205份,收回198份,有效问卷197份。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调查得出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高校学生对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认识不够,但对校园廉政文化教育需求强烈。

调查结果显示:73.71%的在校大学生对“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不了解,其中有37.63%是完全不了解或者是从没有听说过(见表1)。尽管同学们对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认识程度不高,但同学们对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需求强烈,对此类活动表示非常赞同并支持的同学高达73.4%。有86.53%的同学都支持学校开设一门与廉政文化教育相关的课程,希望能把廉洁教育带进课堂,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同时,56.57%的被调查者希望能把廉政文化教育加入到如形势与政策这类开放教学的课程中来,由此说明高校学生对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认识不够,但对校园廉政文化教育需求强烈。

2. 高校学生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关注度低、参与度有限。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对廉政文化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比较低。在了解“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同学中,有45.57%的同学是通过海报等校园内宣传性活动了解的,这说明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等起到的宣传作用有限,反映高校学生了解廉政文化教育的渠道比较单一,说明大家对廉政文化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被问到和身边的同学或老师是否有聊过廉政这个话题时,46.13%的同学表示没有聊过。对于举办廉政文化教育活动,4.71%的同学认为形式大于意义,15.82%的同学认为事不关己,持反对意见,不想参与。可见,虽然大学生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需求很强烈,但对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3. 高校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同学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杭州各高校所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相关活动形式单一, 特色不鲜明。各高校有关廉政文化建设最普遍的活动形式有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文艺演出等, 有91.14%的被调查者表示通过这类方式来了解廉政文化, 但是同学们还是希望能有其他类型的活动, 扩大同学们的参与面, 说明目前高校对于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所采取的教育手段较为单一, 同学们认为应该寻找更能迎合同学兴趣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 由此足以见得高校开展的活动形式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

4.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受现实约束比较大,成效不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受社会现实约束和影响比较大,使得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廉政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的回答中,有40.07%的学生认为是社会生活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情况的干扰比较大,65.46%的被调查同学认为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首要施行对象应该是学校行政领导,而不是广大青年学生,由此可见同学们普遍认为廉政文化教育要自上而下地实施才会有成效。68.35%的同学认为把廉洁作为做人的原则是困难的,原因是受到外界的干扰比较大。这些都表现为现实环境对活动开展的约束比较大,使得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进程缓慢,成效不明显。

二、对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高校学生对廉政文化思想上认识有限,行动上被动接受。

通过国家政策的制定以及社会和媒体关于廉政文化方面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很多同学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需求,希望能够参与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中来。但是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的廉政文化教育是学校管理部门的事情,学生没有途径去加以了解和给予建议,所以作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校廉政文化教育。再加之学校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以普及理论性知识为主,相对来说较为枯燥,从而导致学生对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限。

2.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对象受限。

学校没有真正意识到廉政文化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教育对象不够广泛。目前,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往往只强调对党员干部,却忽视了广大师生,在实施廉政文化教育的同时没有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相结合,采用纯粹的说教方式,使同学产生片面思想乃至负面的抵触情绪,阻碍了校园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方式有待创新。

当前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最终导致了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学校在廉政文化教育宣传上也存在着缺陷,有的高校把廉政文化建设理解为简单的说教,忽视借助文化的多样性功能。

三、推进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途径

1. 提高认识,引导需求。

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要取得实效,做到真正让学生受益,需要学校及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以及全体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要取得实效,还要做到了解和合理引导学生的需求。对高校学生来说,他们的独立性较强,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对他们进行廉政文化教育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进行合理的引导,采取他们所愿意接受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如将学生廉政文化教育加入到形势与政策这样的开放课当中,真正把廉洁教育带进课堂。

2. 主动关注,积极参与。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受益主体是全体高校在校生,所以学生本人要正确认识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对高校学生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要有积极关注积极参与的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人们接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对信息进行理性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使自己更好地成长成才。廉政文化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每一个高校学子的成长成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高校学生自身,要积极关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对于学校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主动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

3. 丰富载体,充实内容。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以载体为支撑。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载体主要有传统媒介如廉政报刊书籍、校园广播、廉政宣传栏、宣传手册等,也有新兴媒介如网络。新时代的廉政文化教育更应注重载体的多样化和载体内容的多元化,所以高校要根据学校现实和同学需求采用同学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以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提高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容要充实生动。传统的廉政文化教育基本采用讲座等最常见的形式,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角度高,层次深,让同学产生距离感,不容易也不乐于接受。要提高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就要注重廉政文化教育内容的覆盖面,贴近生活,形象生动。

4. 完善制度,重师重教。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依靠完善的制度。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如建立健全学校学风建设实施细则、考场规则和处分条例等制度来规范全体在校学生的行为和道德。对于学生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注重管理科学化和人性化,科学合理设置机构,界定部门职责,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满意度。其次要注重管理事务的公开化,全面推进学生管理事务校院公开制度,健全民主管理监督制度,切实维护每一位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依靠教师的带头表率。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由此可见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校园廉政文化教育中,教师员工的廉洁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要深入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就要从教师开始,以规范教师的师德、师风行为为重点,在教师当中先刮起学廉倡廉之风,从而形成从学校领导到辅导员班主任自上而下的带头表率。

总而言之,如果学校能够重视廉政文化教育的真正主体——学生,通过廉政文化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一位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摘要: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之魂。本文旨在通过调研了解杭州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现状, 探讨浙江省高校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以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调查

参考文献

[1]胡佩丽.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等腰三角形”战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 2010, (7) :24-25.

[2]汪平玲, 王龙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 2011, (2) :279-280.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0

一、廉政文化及高校校园廉政文化的特点

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体现, 从总体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体现在精神上的观念表达, 从廉政文化与政治理想上所形成的心理积淀, 并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二是体现在具体的行为实践, 将廉政知识与信仰, 与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关联, 并从自觉的行为中来展现廉政精神;三是体现在全面的制度建设上, 将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精神与行为, 借助于具体可行的制度和机制, 促进生活风气和社会意识的统一;四是体现在不同范围领域上, 针对不同的群体, 从廉政目标和价值观念上来形成分层的行为方式或价值评价。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以校园为载体, 以高校教职工及学生为对象, 从廉洁从政、廉洁执教、廉洁修身上来贯穿高校文化形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具有教化性, 且对社会廉政文化具有辐射性,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校在承担知识、能力培养使命过程中, 对文化的传播与创造, 以及对高校师生精神与灵魂的塑造都将起到积极的内涵与渗透作用;二是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对象具有高学历, 从廉政文化实施主体来看, 高校校园云集了更多的社会精英和专家学者, 作为高知识群体, 对其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就应该体现出高层次性;三是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具有承袭性, 以校园为环境载体的廉政文化建设, 将师生的工作作用和观念, 以及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等作为统一的价值理念, 使其能够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荣辱观等方面, 承袭良好的历史传统, 并运用马列主义思想来进行提炼和升华, 最终促进高校师生廉政行为和精神的全面弘扬;四是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具有多层次性, 不同群体下对廉政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需求, 高校行政管理者体现在廉洁从政上, 高校教师体现在廉洁从教上, 学生体现在廉洁修身与自律上, 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所需的多层次廉政文化建设环境。

二.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开展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是中央对《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具体实施, 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院校作为高校师生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特殊场所,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从廉政环境、廉政精神、廉政行为及廉政制度等多方面来着手。当前, 在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廉政文化指标体系构建上显得过窄, 各高校多从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和教职工的绩效评价入手。如在干部廉政考核上, 以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作为量化指标, 是否存在滥用职权, 是否做到节俭自律, 是否践行民主决策等, 考查指标过于客观, 考查方式过于形式, 未能从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精神上加以深化;在教职工绩效评价中, 多从教职工的具体贡献和业绩上来考评, 如执业能力、授课水平, 工作表现等, 未能从机制上完善廉政理念;对学生廉政思想的灌输显得单一, 未能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廉政文化指标建设缺乏针对性和权威性, 从近年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来看, 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尽管取得了实践性探索, 但在廉政文化评价标准上显得模糊和片面, 未能从廉政文化价值观上对廉政行为进行综合评价;三是来自指标权重配置不合理,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构建廉政文化评价指标中, 需要从各部门及工作岗位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 尤其是从廉政文化监督机制的构建上来保障其顺利实施。指标权重作为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总体评价科学化的具体内容, 更需要从权重的合理配置上来激发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四是对于廉政文化指标的可操作性不强, 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需要从建设目标和设施上体现可操作性, 无论指标级别还是指标繁简, 都需要从评价过程的操作性上来便于实施, 如某些评价指标设置不当, 在数据的获取上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评价缺乏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 难以从奖惩制度上来激励评价的公正、公平。

探讨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 不仅有廉政文化建设上的自身不足, 还有廉政文化制度上的原因,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廉政文化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特别是在廉政文化评价上, 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全面的良好机制, 对于廉政文化工作评价不够科学。如对于领导干部的考核多集中在年终, 忽视了对教职工和学生日常修身文化的监督与落实, 将制度建设等同于精神建设, 使得廉政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二是在廉政文化建设上思想认识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 随着社会反腐力度的强化, 对于高校校园在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 多以走形式、应付为主, 没有真正从腐败现象和问题中以身作则, 将反腐和廉政建设放在口号上, 未能从具体的实施细则上来落实综合考评, 阻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三是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相对不足, 很多高校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存在不足, 未能从纪检部门的工作职能划分上来明确, 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计划, 以致于高校校园廉政文化监督与评价始终浮于表面。四是对相应的建设责任未能贯彻落实, 因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缺乏细化, 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给予协办, 特别是对于责任制问题的落实上, 工作重心多以教学、科研为主, 为采取有效措施来细化各职能部门及岗位职责。

三.构建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需要建立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基础上, 而对于当前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实际, 更需要从廉政精神为核心, 从制度上、行为上、环境上来搭建廉政文化建设平台。为此, 以高校校园为载体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完善。

(1) 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环境对策

环境是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 对于高校校园来说, 构建廉政文化环境, 从环境文化的美化上来促进教职工和学生身心的熏陶。一方面可以依托校园基础设施, 从广场雕塑、警句橱窗上来营造廉政文化景观;另一方面从网站建设上开展廉政从教、廉政修身工作, 让教师从行为上加以践行, 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熏陶, 让高校领导干部从行政管理上来提高认识。需要强调的是,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需要从修身环境的构设上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特别是对高校廉政教育讲座的开展, 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从廉政教材的收集与编写上, 创新教育方式, 融合思想理论与实践, 如开展廉政文化演讲赛, 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并从中来耳濡目染, 以达到自我修炼的目标。再者, 依托高校校园媒体资源, 如校报、广播、校园网等设施, 从促进高校师生廉政思想建设上, 不断强化廉政文化的宣传力度, 积极总结经验, 对廉政文化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 发挥好多种传播媒体在廉政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 注重廉政精神文化的构建对策

廉政文化是精神修养的重要内容,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要从促进师生的廉政自律、提倡以廉为荣, 以贪为耻的价值品质, 更需要从广大师生的言行上来实践, 从而树立师德和校风。因此廉政精神建设要从三点来着手:一是注重领导干部廉政精神建设, 树立忠诚于党和教育事业的伟大决心, 热爱岗位工作, 勇于奉献, 从严治身, 狠抓教学、科研, 从服务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工作中树立崇高的教育理念。同时, 注重对大学生修身修德工作建设, 以文化为载体, 从廉政文化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思想转变, 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人才成长目标。

(3) 强化对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对策

廉政建设需要从廉政行为的实践中来体现和诠释, 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抓好行为文化。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上, 从校园文化环境和硬件环境中, 极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从高尚的行为操守中树立典范, 要从尊重中来传道、授业;高校管理者要从强化学习和落实党政方针上, 明确办学方向, 改善办学条件, 强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积极从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周密组织、积极服务中来促进高校校园廉政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4) 注重对制度文化建设的对策

制度建设是规范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准则, 也是实现对廉政文化实施、监督和完善的有效保障。当前高校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还处于发展期, 还需要从廉政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 增强高校党政干部的廉政自律, 规范好教职工的廉政行为, 提升高校学生学风水平, 树立筑牢防腐的思想认识, 落实后小组负责制, 并从党政工作机构设置与监督机制的优化上, 推进民主监督。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切实发挥教师道德行为典范来树立师德师风, 促进广大学生养成公平自律、勤奋好学的优良习惯。

四、结语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11

关键词: 儒家 廉政 道德 修养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文化是一种以廉政为核心,以文化对人的影响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样态,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設相结合的产物。根据廉政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定义,可以对廉政文化做出如下界定:所谓廉政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社会团体以及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和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廉政的知识理论、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评价的文化总和。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廉政文化是以正确行使公共权力为价值本位的文化

廉政文化是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博弈的产物,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利,就必须要求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可以说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是廉政文化的价值取向。社会成员希望为政者能够以身作则,不与民争利,时刻为民谋利,公共利益能够得到切实保护。廉政可以说是社会成员对保护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合理期待,是对为政者提出的最基本、最合理的为政要求。普遍意义上的廉政文化要求为政者要“不贪不渎,反贪反腐”,而更高层次的廉政则要求为政者做到廉政、勤政、善政。公民希望为政者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以廉政作为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文化影响,使自己分清公民权利和公共权力的界限。

(二)廉政文化是内在信仰与外在约束相统一的文化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内在信仰和与廉政为指向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其志洁,其行廉”可以看出,中华廉政文化从自形成时期就将内在价值观与外在行为规范进行了高度的统一,即政是廉的活动载体和目标指向,廉是政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影响,即强调为政者以廉作为内在精神动力的价值观去实为政治行为。就廉政文化本身来说,一方面公共权力服务于社会大众,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既要服从于公共权力的权威又要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与约束。也就是说,廉政文化首先产生于认可公共权力权威的前提下,在公共权力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法律体系、为政者的价值观念、社会道德风尚等原因,公众对公共权力和政府权威的不信任而希望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社会公众扮演着公共权力的服从者也是公共权力的监督者双重角色,在这两种看似紧张对立的关系背景下廉政作为一种均衡协调的文化应运而生。因此,廉政文化关系到个体利益、全党、全社会共同利益,是内在信仰与外在约束相统一的文化,二者共同指向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三)廉政文化是公众广泛参与的大众化文化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理论、观念、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评价的文化总和,廉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在人们广泛参与的前提下产生的。社会公众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必然期盼廉政氛围的形成,在有足够力量支持和丰富监督载体的前提下,公众的广泛参与必然会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强大社会力量。中华廉政文化从萌芽到形成,经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具有现代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这一过程都是在公众的广泛参与下完成的。

儒家廉政思想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儒家关于廉政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气的积累。儒家廉政思想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流传下来的文化见证,每个民族的成员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影响。优秀的文化成果对人类的思想观念具有积极作用,认真地总结、鉴别、继承儒家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对今天建设廉政文化来说非常重要。

二、儒家廉政思想是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儒家廉政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廉政道德的重视是造就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学者史密斯对此曾经说到:“我们想重点强调一下儒家思想体系的优点,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优点,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人。它们使中国人具备了一种服从道德的卓绝能力……中国人的思想统一,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每一位候选者都把政府的稳定当成自己成功的前提,这无疑就是中华民族繁衍至今的首要因素。”[1]史密斯的这段话说出儒家道德的影响力已经渗透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尤其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等方面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有力巩固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儒家廉政思想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有:

(一)引导为政者注重道德自律的影响力

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有两种路径可选:一种是强制控制,即用严明法律规章;另一种是廉政道德修养和廉政道德教化,即通过使人心向善,统一思想来实现。儒家选择的是第二种路径。儒家的廉政思想强调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因为他们知道,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必须得民心,而得民心关键在于为政者的道德状况。因此儒家把廉政道德修养当作为政之要务,其目的是使统治者能够有效地确保自身的统治地位和维持社会的稳定。

第一,以修身为本加强廉政道德修养。儒家认为廉政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就是修仁义之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朱子对“烁”的解释是“以火销金之名,言自外相内也”[2],是将仁义礼智进行内化的过程。而廉政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礼,即个人对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遵守。只有具备仁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为政者。儒家强调修身要内外兼修,这也是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关注点。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事之本,提高个体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内外兼修,才使得个人对外界环境的能够处理得当。现实社会中的廉政行为归根到底是由于为政者具有廉政道德修养。一个人要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成就,就要有所磨砺,才能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3]。自身修养的缺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腐败现象是为政者无法用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为政者要应对各种状况,就必须以仁义礼智为内容进行内外兼修,用一个根本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为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进而自如地处理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礼”与“仁”互为表里,只有内心具备仁德之人,才能常修为政之德,才能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否则,即使有很高的为政才能,也没有资格谈做人,更不能做官。所以,内外兼修是为政者进行自我修养的要领,也是为政者为政的根基。

第二,以为政以德为本加强道德自律。道德自律对于为政者来说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廉政文化建设包含廉政制度文化、廉政精神文化和廉政物质文化建设等内容。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在加强廉政制度文化的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廉政精神文化建设,而儒家的道德自律思想在历史上对为政者和民众起到过好处和作用不容质疑,有效地缓解和减轻了社会矛盾。

儒家迫切地希望通过为政者通过其表率行为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从而实现其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孔子特别重视为政者的廉政道德培养。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詹世友在分析孔子“为政以德”思想时认为孔子坚信“抉发人的道德良知,培养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和广大士人的道德美德,一定是所有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原因是有道德的人自愿为善,美德可以赋予人们的所有行为以道德动机和道德价值”[5]。儒家希望为政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操守,以此作为为政者公正廉洁的基本前提,并在些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德治”理论。其价值观的终极追求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价值和尊严,肯定人民在国家长治久安中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应该肯定“德政”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是将这种优秀的廉政文化发扬光大。

儒家把统治者修德示范作为治国前提,以提高为政者道德修养作为治国关键,在重视廉政道德教育的同时,主张“德主刑辅”。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重法制建设,并且将法制与德治进行结合。邓小平在强调法制的重要性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6]江泽民同志则首次正式提出“依法治國”。党的十七大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些既是对儒家廉政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儒家廉政思想的创新和完善,它们的实施,既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二)引导为政者追求理想人格

理想人格是儒家倡导的一种人生境界,君子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去实现自身的道德完善和人生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依然保持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需要大量的具有为政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的道德自律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政者要具有道德自律的自制能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同住在地球村,各种价值观相互影响,为政者不但要具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和出众的为政才能,同时还要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廉洁自律,使自身的为政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影响力。

第一,理想人格是廉政道德修养应有之义。儒家的理想人格集多种美德于一身,其中包括孝、弟、仁、礼、义等内容,这些内容如今已被中国人民广泛接受,成为为政者必备的道德品质,是为政者加强廉政道德修养的应有之义。我国正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公仆意识来为广大人民服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借鉴儒家追求理想人格思想为当代为政者加强廉政道德修养提供了思考路径。

现代社会要求为政者除了具有为政才能以外,还要坚持道德操守,要能在利益面前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为政者是否合格,不仅看其是否具备出色的为政才能,而且还取决于其道德品行的修养程度。凡是能够得到人民爱戴的为政者,无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而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一个没有道德自律精神的人,很容易在物欲诱惑下失去道德原则。一个合格的为政者,应该在实现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廉政道德的自我提升,将追求理想人格与提升为政才能联系起来。

第二,理想人格是廉政道德修养的目标。理想人格是廉政道德修养的目标所在,没有目标廉政道德修养就会失去方向,缺乏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当前为政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有出现以为政才华为主的思想,为政者主要关注其政绩而非道德状况,有的甚至以能力替代道德,导致为政者应有的廉政示范功能得不到强化,道德要求与能力要求错位。不可否认,为政能力非常重要,廉政道德与为政能力作为当代廉政要求的一体两面,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廉政道德被和道德教育弱化,最终将表现为为政者道德信仰缺失,理想人格目标淡化,腐败丛生。

因此,要调整廉政修养的内容结构,让廉政道德修养能够针对当前社会环境的特点和需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我国丰厚的廉政道德修养思想进行学习与传承。在此过程中以理想人格为目标,形成坚定的廉政信仰,培养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和利益观,是当前为政者进行廉政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儒家廉政道德修养思想的宣传

以修身为本,是儒家廉政自律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修身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因为当今信息传播渠道丰富,为政者的行为时刻暴露在众人面前,其不道德的行为会被广泛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二是信息来源多,各种不道德的信息会对意志不坚定的为政者产生反面示范作用。因此,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廉政道德修养思想宣传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当今为政者的廉政道德修养需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进行宣传和引导,共同营造廉洁的社会氛围,让为政者能够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并能作用于社会,引领社会廉洁氛围的形成。近几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为政者廉政道德修养的宣传教育。学校和机关以及各种媒体在引导廉政道德修养上已经开始突显其积极作用。各种关于廉政道德修养的宣传片轮流在不同媒体上播放,廉政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也在电视台、网络上以及各种宣传栏上不断出现,这些都是宣传廉政道德修养思想的有效途径。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当下,历史步入文化多元化时代,民族文化在文化交往中要继承优秀传统,继续关注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突破不合理的传统成份,使民族文化实现超越,同时又要在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精华,在与他者的交流进路中实现创新与发展。”[7]廉政教育经验表明,儒家修身固本、廉洁自律的思想是我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对当代乃至未来的廉政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亚瑟·亨·史密斯,乐爱国、张华玉译:《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251页

[2][ P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8页

[3] [ P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

[4] 闫少华《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求索,2010(1):76

[5]詹世友,王涵林《“为政以德”: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伦理学研究,2010(4):99

廉政文化的调查研究 篇12

高校既承担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又是加强对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

2010年, 中央纪委等六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其中, 廉政文化被定义为: “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 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 反映人们对廉洁政治和廉洁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廉政文化是在高校的廉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高品质的文化形态, 它既是国家和社会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具有高校的特殊性和行业性特色。所以, 高校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常态, 对于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严格自律、防微杜渐有着一定的约束力。作为从事高校党风廉政教育的工作者, 有必要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而促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二、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逐步渗透到大学校园中, 这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挑战, 也对高校内的反腐败斗争带来严峻考验。

1.领导干部涉及腐败案件逐渐增多。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服务社会的紧密结合, 高校领导干部与社会上各行各业人士的联系合作越来越广泛, 社会上的一些潜规则和不正之风也逐渐渗入少数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有的高校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自律要求, 思想上松懈下来, 追求享乐主义,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高校学术腐败和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受到干扰。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将主要心思放在了社会兼职上, 而忽视淡化了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 责任心缺失, 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还有的教师不潜心教学科研, 为了能够在职称、职务上得到快速提升, 采取不正当手段甚至学术剽窃来获得课题和奖项。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也间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3.少数大学生政治信仰冷淡, 廉政意识淡薄。当前的“90后”大学生, 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他们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 而一味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有的大学生由于虚荣心的驱使, 在生活中盲目攀比, 在道德行为方面出现问题;还有的大学生为了能够当选学生干部、评奖评优或者达到某种目的, 通过金钱和利益拉拢腐蚀教师和学生。这些不良行为和现象的发生, 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冷淡、理想信念缺失、 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淡薄。

4.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廉政文化建设乏力。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放权,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还有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少数高校领导在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要求时, 由于一味地追求“和谐”, 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发现一些不良倾向和不正之风, 却不去制止甚至同流合污。近年来, 根据中纪委、监察部的案件通报, 高校在经费管理、基建工程、物资采购、人事安排、作风建设等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 这容易造成学校师生对廉政文化建设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直接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三、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廉政文化建设, 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 深入学习领会“四个全面”布局的要求, 坚持从严治党,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 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服务人民, 立德树人, 廉洁自律”的价值追求和责任使命。

1.通过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廉洁品格教育。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 促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以三江学院为例,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多数从事过或者正在从事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课”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时加强廉洁自律教育。 辅导员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想信念、道德精神等章节, 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抵制歪风邪气, 提升人格品味, 做到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在法律部分章节中, 教育学生学法、知法、遵法、守法, 让学生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切身体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开展国学教育, 加强校园廉洁文化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蕴含了许多的智慧思想理论成果。我们要通过学习古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名节重泰山, 利欲轻鸿毛”、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以及“清如秋菊何妨瘦, 廉似梅花不畏寒”等名言警句中的深刻内涵来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教育。高校要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气节、廉洁等观念, 加强廉政文化研究与创新, 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 养成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尊师敬业、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质。

3.加强师德建设,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 首先看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如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当前, 绝大多数教师能以身作则, 自觉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 但也有少数教师出现了道德滑坡, 甚至做出了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中组部、中宣部、 教育部党组联合发文 (教党[2013]12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当前, 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 热爱教书育人事业, 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 个别教师言行失范, 不能为人师表, 违反职业道德。高校要根据学校师德建设的总体部署, 切实加强教师思想引导,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为创建廉政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和纪委监督能力。当前,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多数能坚定理想信念,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但是, 高校也出现过腐败现象, 这严重损害了党在师生心中的形象, 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党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会议上突出强调,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坚决反对腐败, 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 这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高校党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同样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能力, 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充分发挥高校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增强高校师生廉洁自律教育的有效性。

5.加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建设,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根据近期中纪委监察部、教育部网站上的通报来看, 少数高校领导干部存在着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体制, 完善监督机制, 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忠于职守、 克己奉公、公正廉明、无私奉献。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系列讲话精神”, 自觉学习并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 切实加强党性修养, 以身作则, 成为广大师生廉洁自律的榜样。高校通过成立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廉政文化活动月活动, 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等多种举措来加强师生廉洁教育, 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总之,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 充分动员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骨干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 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为建设文明、和谐、廉洁、法制的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章志荣, 冉育彭, 刘俐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理论, 2013, (12) .

[2]阎现章.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9) .

上一篇:政治课堂下一篇:课堂示范新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