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制备(共9篇)
颗粒制备 篇1
0 前言
827 工程是国内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 为示范电站提供首炉燃料元件和运行后换料所需的燃料元件, 并为今后商用高温气冷堆核电厂的燃料元件生产积累技术经验。球形燃料元件由燃料区和无燃料区构成。燃料区是包覆燃料颗粒弥散在石墨基体里的直径为约50mm的球体。 无燃料区是围绕燃料区的厚度约5mm ( 和燃料区相同的石墨基体材料) 的球壳。 燃料区和无燃料区间无物理上分界面。 球形燃料元件的直径为60mm, 每个球形燃料元件含7g铀, 即约为12000 个包覆燃料颗粒。包覆燃料颗粒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 采用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专有技术制备的[1]。
包覆燃料颗粒是由二氧化铀燃料核芯、疏松热解碳层、内致密热解碳层、碳化硅层和外致密热解碳层组成。
1 工艺原理
合格的UO2燃料核芯在高温流化床沉积炉中采用气相沉积法制成包覆燃料颗粒。
包覆基本化学过程:
C2H2→2C+H2↑
C3H6→3C+3H2↑
CH3SiCl3→SiC+3HCl↑
2 工艺流程简述
首先检查冷却水源、气源是否正常, 水压为0.2~0.3MPa, 压缩空气压力为0.5~0.6MPa, 氩气、乙炔、丙烯、氢气和甲基三氯硅烷 ( MTS) 供气压力为0.2~0.3MPa。 然后抽真空, 通氩气, 升温, 气体从包覆炉底部的喷嘴送入, 在包覆炉升温达到一定温度后, 将UO2燃料核芯从包覆炉顶部的装料器中放入。 分四层进行包覆。
第一层, 疏松热解碳层。
将包覆炉升温至1200℃, 氩气作为稀释和载带气体, 通入反应气体乙炔, 生成疏松热解碳层。 疏松热解碳层的密度小于1.1g/cm3, 厚度为50~140μm, 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气态裂变产物, 吸收辐照引起的核芯肿胀, 缓冲辐照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防止裂变反冲核直接轰击致密热解碳层以及解脱燃料核芯与致密热解碳层间的机械耦合。
第二层, 内致密热解碳层。
将包覆炉升温至1400℃, 氩气作为稀释和载带气体, 通入反应气体乙炔和丙烯, 生成内致密热解碳层。 内致密热解碳层的密度约1.9g/cm3, 厚度为20~60μm, 它作为Si C层沉积的基底, 用来防止在包覆Si C层时产生的HCl和UO2核芯反应, 延缓金属裂变产物对Si C层的腐蚀, 承受辐照时对包覆层产生的内压。
第三层, 碳化硅层。
将包覆炉升温至1500℃以上, 氩气作为保护气体, 氢气作为稀释和载带气体, 通入反应气体甲基三氯硅烷 ( MTS) , 生成碳化硅层。 碳化硅层的密度大于3.18g/cm3, 厚度约为25~45μm, 由于它的强度高、弹性模量大、具有耐腐蚀性, 因此是承受包覆燃料颗粒内压以及阻挡裂变产物释放的关键层。 它阻挡固态裂变产物的能力比热解碳层高1~3个量级, 强度比热解碳层高好几倍。
第四层, 外致密热解碳层。
将包覆炉降温至1400℃, 氩气作为稀释和载带气体, 通入反应气体乙炔和丙烯, 生成外致密热解碳层。 外致密热解碳层的密度约1.9g/cm3, 厚度为20~60μm, 它是阻挡裂变产物释放的又一道屏障, 并且能够保护Si C层免受机械损伤。
在完成疏松热解碳层和内致密热解碳层沉积之后要分别取样, 用作性能检验。最后包覆炉降温冷却, 卸出包覆燃料颗粒产品, 进行滚筒筛的筛分和振动台的分选, 除去尺寸和球形度不合格的包覆燃料颗粒次品, 经性能检验, 合格的包覆燃料颗粒送大球制备工序制造球形元件。 不合格的包覆燃料颗粒送返品破碎煅烧工序处理。
包覆第一、二和四层过程产生的尾气经炭黑除尘器 ( 三级分离:旋风分离、布袋除尘、精密过滤) 除去炭黑, 剩余的可燃气体在点火装置点火后排入通风系统;包覆第三层 ( 碳化硅层) 过程产生的尾气经吸收塔吸收除去HCl气体, 剩余的可燃气体在点火装置点火后排入通风系统, HCl吸收产生的NaCl废液排入天然蒸发池。
在包覆颗粒的包覆过程中, 是由水环真空机组对整个系统进行抽真空, 确保包覆炉炉压为微负压 ( -1~1k Pa) , 满足工艺生产要求。
3 关键设备
整个包覆系统是由包覆炉、MTS供给系统、配气柜、炭黑除尘器、吸收塔、水环真空机组和点火器组成[2]。 其中关键设备为包覆炉, 包覆燃料颗粒的制备过程都是在包覆炉中完成的。
包覆炉及辅助系统主要由包覆炉、真空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加热电源及温控系统、装卸料系统、防爆管路等组成。
4 结论
包覆燃料颗粒各包覆层的厚度、密度方面的性能主要受包覆各层时的反应气体流量、沉积温度、沉积时间的影响[3]。 包覆颗粒制备工艺试验投料为贫料, 设定好各包覆层的反应气体流量、沉积温度、沉积时间, 进行包覆。 包覆完毕, 再根据制备出的包覆燃料颗粒各包覆层厚度、密度检测结果, 调整工艺参数, 经过多次试验, 最终制备出各项性能都满足产品技术条件的包覆燃料颗粒, 为下一步穿衣颗粒制备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工程 (827工程) 概况, 然后讲述包覆燃料颗粒的构成, 制备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 最后调试结果表明此制备技术可以生产出各项性能都满足产品技术条件的包覆燃料颗粒。
关键词:包覆燃料颗粒,流程,制备技术
参考文献
[1]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燃料元件生产线工程初步设计输入资料[S].
[2]包覆炉系统用户手册[S].
[3]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调试报告[R].
颗粒制备 篇2
以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为基质稀土掺杂Tb3+的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通过Stober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大小约为80~100nm的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及Tb3+掺杂的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利用IR、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600℃退火处理后的材料,其红外光谱显示样品中只存在Si-O-Si的网状结构,其他有机物基本被除净;SEM显示样品为球形颗粒,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并达到了纳米级.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三维光谱对样品的发光性质进行分析,样品能够发射出Tb3+的.特征发射峰,分别是469nm(5D3-7F3)、488nm(5D4-7F6)、544nm(5D4-7F5)、584nm(5D4-7F4)跃迁发射.与体相材料相比,虽然纳米发光材料由于表面效应产生的表面缺陷影响了Tb3+的发光效率,但稀土离子掺杂量的猝灭浓度界限得到了提高,且通过该方法合成的样品粒度较均匀,团聚性小,无需研磨,化学性质稳定,透明性好.这些性质有望使该材料成为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发光材料.
作 者:齐霞 王喜贵 薄素玲 娜米拉 QI Xia WANG Xi-gui BO Su-ling Na mi-la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8(6) 分类号:O643.3 关键词:单分散 纳米SiO2 稀土Tb3+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质颗粒制备 篇3
【摘要】目的:优选八珍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及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药液含醇量、静置时间、相对密度等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55%,静置48h。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八珍颗粒;正交试验;醇沉工艺;芍药苷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028-02
八珍颗粒由党参、白芍等八味中药精制而成,具体补气益血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根据制剂药物组成的成分性质,对当归、川芎和白术用乙醇提取,醇提后药渣与其他五味药材用水提取。但在水提过程中,多糖、脂溶性色素等会随有效成分一起溶出,为保证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醇沉净化除杂工艺。试验以干浸膏得率及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选择最佳醇沉工艺。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Agilent 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VWD检测器,真空脱气机);梅特勒AE240型电子分析天平;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仪。
1.2材料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736-20032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八珍颗粒浸膏由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制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余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正交试验设计根据处方中有效成分的性质,以醇沉后滤液的干浸膏得率与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以药液含醇量、静置时间、相对密度等3 个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了3 个水平,按照L9(34) 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醇沉除杂。因素水平见表1。
2.2试验样品的制备及干浸膏收率计算按处方配比称取炮制合格的党参、白芍等八味药材,将处方中的当归、川芎和白术先后用95%、50%乙醇分别加热回流提取2h,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滤过,滤液备用;药渣与其余党参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h,滤过,滤液合并,加入上述备用滤液, 合并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按L9(34) 正交表的条件进行醇沉,醇液浓缩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制成干浸膏,称重。计算干浸膏得率。
2.3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3.1色谱条件色谱柱:伊力特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13:87:0.0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8℃;进样量:10μl;
2.3.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2.3.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干浸膏供试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20W,频率59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4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依据处方中的比例,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八珍颗粒缺少白芍的阴性对照品溶液。
2.3.5线性关系的考察依法制备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40.53μg/ml)0.5、1、2、5、10μl,计算进样量分别为:0.02、0.041、0.081、0.203、0.405μg,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351mg/ml)5、10、15μl, 计算进样量分别为:0.676、1.351、2.027μg,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芍药苷的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以进样量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Y=952.48X+36.033,R2=0.9971(n=8),结果表明:进样量在0.023~2.027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6含量测定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芍药苷含量。
2.4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按照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试验方案、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3。
从表2可知,对干浸膏得率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C>A>B,醇沉目的是除杂,以干浸膏得率小为佳,所以最佳醇沉工艺为A2B2C3;而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C>A>B。由表3可知,A、C因素对干浸膏得率有显著性影响,B因素则无显著影响;而因素C对芍药苷含量有显著影响,因素A、B则无显著影响。考虑到节约的因素和生产实际成本,因此工艺条件选择A2B2C3,即药液含醇量55%,相对密度1.15,静置时间4h。
2.5验证实验依处方比例称取药材3份,提取,浓缩,进行醇沉验证,用上述方法测定干浸膏得率和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见表4。由结果可知浸膏得率,芍药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33% (n=3),3.59‰(n=3) ,证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3讨论
3.1八珍颗粒是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除白芍、甘草外,其他药材尚未建立主要成分的含量;虽甘草中甘草酸含量较高,但组方后,甘草起到调和诸药作用,配伍合煎后使甘草酸含量不稳定且大幅下降。因此研究选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作为指标成分,再配合干浸膏得率筛选八珍颗粒浸膏的最佳醇沉工艺。
3.2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八珍颗粒项下芍药苷含测项下及文献资料,选用色谱柱:伊力特C18柱(250mm×4.6mm,5μm)。通过紫外扫描确定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8℃;选用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13∶87∶0.04)为流动相。经试验,样品有与对照品芍药苷相同保留时间的对应峰,并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及试剂无干扰,表明以上色谱条件可行。
3.3本试验以白芍中的芍药苷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八珍颗粒的醇沉工艺。对正交试验进行方差分析,对因素影响大小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3个因素中,药液含醇量和静置时间对干浸膏得率影响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相对密度没有显著性意义;静置时间对芍药苷的含量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而药液含醇量和相对密度没有显著性意义。综合考虑,以干浸膏收率为重点,结合实际生产的操作性,确定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55%,静置48h为最佳醇沉工艺。醇沉工艺的确定,保留了有效成分,降低了浸膏中的总固体量,减少了浸膏量,有效解决八珍颗粒的成型难和稳定性问题,提高了制剂品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36.
[2]谢静,雷灼雨,蒋万浪.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J].中国药业,2008,17(13):26-27.
[3]胡双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6):491-492.
[4]曹春林.中药药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3.
[5]高福君,仇法新.浅谈影响中药醇沉的几个因素[J].山东中医杂志,1999,(5):226.
[6]肖琼,沈平孃.中药醇沉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J].中成药,2005,27(2):143-144.
扶正解毒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篇4
人参为本方君药,主要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均具能显著提高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人参皂苷含量测定方法较为成熟、可靠,故本工艺以人参皂苷为优选指标进行工艺筛选较好。本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人参皂苷为含量控制指标,优选本制剂最佳制备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FA1104W电子天平,AS701KDT Ultrasonic Cleaner,SHZ-95A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RE-52B型旋转薄膜蒸发器,UV-92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SSI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科学系统公司),YWG-C18键合硅胶柱(4 mm×150 mm,5μm)。
1.2 试药
红参、黄芪、北沙参、玄参、天花粉、生地黄、鳖甲、紫草、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川赤芍等(泸州市荷花中药有限公司);人参皂苷Re(供含量测定用,约20 mg,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753-200013);人参三九配方颗粒(三九集团制药公司,批号为20070211);甲醇(分析纯);多效蒸馏水(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人参皂苷Re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YWG-C18(4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2∶28);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7℃;检测波长为203 nm。
2.2 人参皂苷Re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10 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即得1.0 mg/ml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70、1.50、1.75、2.10、3.50 ml,置10 ml容量瓶中,分别用甲醇溶液定容,取不同浓度溶液分别进样,以进样量M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人参皂苷Re在0.242 5~9.414 0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进样量M呈现非常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 922.7+699 292M,R2=0.997,n=6。
2.3 人参皂苷Re样品溶液的配制
按照考察因素表(表1)和正交设计表(表2)安排加水煎煮正交提取试验:精密称取红参等药材,共9份,按表1和表2安排加水煎煮正交试验,合并滤液,60℃减压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30(25℃测定)的稠浸膏,50℃减压烘干为干浸膏,储存备用。精密称取该干浸膏4 000 mg,加入200 ml甲醇溶液回流提取3 h,滤液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2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取10 ml溶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
2.4 样品中人参皂苷Re含量测定
依照“2.3”配制的人参皂苷Re样品溶液次序,按照“2.1”项人参皂苷Re-HPLC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2.5 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2.5.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根据人参中人参皂苷Re、黄芪中的黄芪甲苷与黄芪多糖、北沙参中的沙参多糖、玄参中的环烯醚萜苷、生地黄中的环烯醚萜苷、阿胶中的高分子蛋白溶于水的性质,以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花粉常规采用加水煎煮提取方法较多,故这些药材以及上述乙醇超声提取后的药渣一并采用加水煎煮的方法提取有效基础物质[1,2,3]。以人参皂苷Re收率为指标(考虑到人参皂苷Re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成熟可靠,人参在本方里是君药,是抗肿瘤的主要药物),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主要因素、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
2.5.2 加水煎煮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精密称取红参等药材,共9份,按表1安排加水煎煮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对加水煎煮提取人参皂苷Re收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A>D>B>C,最佳工艺为A3B3C3D2。验证试验按照A3B3C3D2安排,加水煎煮提取人参皂苷Re的收率为(0.607 50±0.018 40)(mg/mg×100%)(n=6)。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5倍,浸泡3 h,每次煎煮4 h,煎煮2次可使人参皂苷Re收率达到最高[4]。
2.5.3 流化喷雾制粒工艺优选
按上述乙醇超声提取、加水煎煮提取工艺条件制备药物稠浸膏,以合格颗粒(用20目和40目筛筛选)收率为指标,优选流化喷雾制粒工艺条件,见表3、4。
影响流化喷雾制粒因素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A>D>C>B。直观分析可知,扶正解毒颗粒流化喷雾制粒最佳工艺为A3B3C2D2。验证实验按A3B3C2D2安排制粒,合格颗粒收率为(73.580±1.442)%(n=3),表明扶正解毒颗粒流化喷雾制粒工艺可行,即流化喷雾制粒膏粉比为2∶1,稠浸膏相对密度为1.30(25℃测定),喷液电压为120 V,每批料抖袋65个周期(每个抖袋周期来回抖袋2次)。
2.5.4 中试
2.5.4. 1 处方
红参0.6 kg、黄芪3.0 kg、北沙参3.0 kg、玄参1.5 kg、天花粉3.0 kg、生地黄3.0 kg、鳖甲3.0 kg、紫草3.0 kg、丹皮1.5 kg、蒲公英3.0 kg、紫花地丁3.0 kg、金银花1.5 kg、川赤芍1.5 kg等。
2.5.4. 2 工艺路线
上述药材川赤芍、丹皮、紫草、金银花、鳖甲(醋制)等粉碎为粗粉(过2号筛),加入15倍无水乙醇,45℃超声提取3次,每次40 min,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收集药液备用。红参(最好单独煎煮)、黄芪、北沙参、玄参、生地黄、阿胶(最好单独烊化后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花粉及上述乙醇超声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共煎。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5倍,浸泡3 h,每次煎煮4 h,煎煮2次,合并滤液,并与上述乙醇超声提取药液合并,静置过夜,取上清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25℃测定)稠浸膏,进行流化喷雾制粒。膏粉比为2∶1,稠浸膏相对密度为1.30(25℃测定),喷液电压为120 V,每批料抖袋65个周期(每个抖袋周期来回抖袋2次)。用20目和40目筛筛选合格颗粒,合格颗粒收率为72.33%,整粒,分装于铝塑薄膜包装袋中(规格:10 g),得扶正解毒颗粒约300袋[5,6]。
3 讨论
3.1 红参加水煎煮古今考证
中医药经典古籍记载:红参等滋补药材应水宽、小火慢煨、久煨、勤换水才能保证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红参煎煮时,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5倍(加水量充足),浸泡3 h(药材充分浸透),每次煎煮4 h(煎煮时间长),煎煮2次(保持较高浓度差),可使人参皂苷Re收率达到最高。该结论与中医药经典古籍记载内容一致,同时该结论为中医药经典古籍记载内容提供了科学依据。
3.2 超声提取溶剂的选择
芍药苷为氧苷,易溶于水及含水醇中,在常用溶媒水、甲醇及乙醇中均有较好的溶解度。但考虑到水的极性较醇大,且水或乙醇提取物不能直接用于液相进样,一般要将水或乙醇挥干后用甲醇溶解才能进样,因此小试时可以直接用甲醇提取更为方便。但是考虑到甲醇的毒性和环境保护要求,中试和大生产中不能用甲醇提取,最好用乙醇提取。
3.3 提取温度的选择
考虑到超声波清洗仪在一定频率下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45℃,甲醇的沸点虽为64.5℃,但在提取时不到60℃甲醇即会气化冲开瓶塞,在此温度之间选择等差的温度,45、50、55℃较为理想。
3.4 浸提方法的选择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可使媒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进入振动状态,强化溶质扩散、传质,且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被媒质质点吸收变成热能,导致媒质质点温度升高,同时,当大量的超声波作用于提取介质,在振动处于稀疏状态时,介质被撕裂成许多小空穴,这些小空穴瞬间即闭合,闭合时产生高达几千大气压的瞬时压力。正是由于超声波具有以上的机械作用机制、热学作用机制以及空化作用机制,它在提取时具有节约时间、不须加热、节能、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等诸多优点。结合人参皂苷的具体理化性质,选择超声波提取法较为经济合理[7,8]。
摘要:目的:优选扶正解毒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Re收率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扶正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人参皂苷Re水提的主次因素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D>B>C(A为加水量、B为浸泡时间、C为煎煮时间、D为煎煮次数),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5倍,浸泡3h,每次煎煮4h,煎煮2次;优选的流化喷雾制粒工艺条件为流化喷雾制粒膏粉比为2∶1,稠浸膏相对密度为1.30(25℃测定),喷液电压为120V,每批料抖袋65个周期(每个抖袋周期来回抖袋2次)。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扶正解毒颗粒,正交设计试验,工艺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刘妮,林艳芳,朱宇同,等.赤芍提取物的抗疱疹病毒Ⅱ型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2(4):89-90.
[3]张国霞,李平,韩彪.正交试验法考察养血扶正颗粒的水提制备工艺[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2):56-58.
[4]李平,李红卫,韩彪,等.养血扶正颗粒制备工艺优选[J].中国药师,2006,9(7):586-588.
[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6]胡南,许惠玉,陈志伟,等.芍药苷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9):56-57.
[7]唐灿,黄玉兰,赵剑,等.香砂六君颗粒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00,11(6):249-251.
排石颗粒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篇5
1 材料与制备
1.1 材料
泽泻、广金线草、芒硝、海金沙等11味药材均购自广州药材有限公司,并经本院药剂科检验室鉴别为真品。排石饮液(黑龙江地王医药集团公司生产,规格:20 ml×10支/盒,批号:20061211);友来特(枸橼酸氢钾钠颗粒,MADAUS AG德国马博士大药厂);排石颗粒(本院制剂室,规格10 g/包,批号:20071102,20080103)。
1.2 处方与制备
1.2.1 处方
泽泻95.0 g,广金钱草190.0 g,车前子70.0 g,海金沙40.0 g,石韦9.0 g,牛膝50.0 g,芒硝45.0 g,鸡内金40.0 g,鱼脑石65.0 g,枸杞子70.0 g,菟丝子65.0 g,加淀粉、乳糖适量制粒,干颗粒分装成10包。
1.2.2 制备
将以上11味中草药,除芒硝外加及海金沙(布包)煎煮外,其他均破碎成直径1 cm左右加水2 000 ml,煎煮3次,每次1.5 h,合并煎液浓缩成流浸膏,加入芒硝使溶解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淀粉、乳糖制粒,干燥,制成100 g左右,干颗粒用钻塑分装成10包,每包10 g。
1.2.3 质量控制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气香、味甜、微苦。检查:干燥失重不得大于8.0%,其他均符合中成药颗粒冲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1]。
2 临床观察
2.1 病例选择
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选择病例:(1)年龄18~58岁;(2)经B超或X线摄片检查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者;(3)发作时有腰痛、肾绞痛或放射痛,伴有血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4)难于自排的结石0.5 cm<结石横径<0.8 cm,0.6 cm<结石纵径<1.0 cm;(5)肾输尿管连接处或结石远端输尿管无狭窄、畸形,梗阻或手术瘢痕粘连等;(6)患者肾功能良好;(7)全身一般情况尚好,生活能自理。
按照上述标准选择120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平均41.5岁,发病时间最短5 d,最长3年。其中,肾结石42例,输尿管结石33例,膀胱结石18例,多部位结石27例。结石直径最大1.0 cm。将上述病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中药对照组(40例)和西药对照组(4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结石情况、病程、身体状况等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排石颗粒(规格10 g/包)10 g,tid,连服20 d;中药对照组口服排石饮液(黑龙江地王医药集团公司,规格20 ml×10支/盒),一天5支,早晨空腹服2支,午、晚饭前30 min及睡前各服1支,连服20 d;西药对照组口服友来特(枸橼酸氢钾钠颗粒)5 g,tid,连服20 d。三组均治疗20 d为1个疗程。
三组患者均辅助肌肉注射维生素K312 mg。黄体酮40 mg,bid,连用7 d。因为维生素K3和黄体酮可使泌尿系统平滑肌普遍松弛,输尿管扩张,肾绞痛得以缓解。同时嘱患者大量饮水,多做跳跃运动,以促使结石排出。
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有关文献[3,4]制订。(1)治愈:结石全部排出体外,经B超、CT和X线检查,结石阴影全部消失,症状、体征消失,追踪观察1个月无临床症状。(2)显效:结石下移距离较大或见部分结石消失,或结石体积明显缩小;肾盂积液消失,症状、体征消失。(3)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结石明显下移,体积变小,或多发性结石数量减少或部分消失。(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虽有改善,但结石位置、体积无明显变化者。
2.4 治疗结果
由以上结果看出,西药友来特疗效最好,观察组排石颗粒次之,而中药排石饮液疗效较差(P<0.05)。
3 讨论
枸橼酸盐作为防治泌尿系统结石形成和复发的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多年且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4]。枸橼酸盐是尿中最强大的内源性结石形成抑制物,枸橼酸可结合钙离子形成可溶性钙复合物而抑制结石的形成,同时可碱化尿液,使尿酸变成可溶性的尿酸盐,减少尿液钙离子浓度,提高尿液中枸橼酸的浓度,是防治尿酸结石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其代表专利产品为友来特[4,5],但其主要对尿酸结石作用较为明显。
本研究采用中医中药的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药为主,酌加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益气补肾等药物配制成排石颗粒,临床应用较为满意,比现行市场制剂黑龙江产的排石饮液对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疗效明显,而稍差于友来特。文中的金钱草利水通淋,排除结石;海金沙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具有利水通石之功效,可排石止痛,鸡内金能消化沙石;泽泻则兼有上述几种药的功效,这4种药物为方中君药,配车前子、石韦亦利水通淋;芒硝能增强输尿管蠕动,排石下行,诸药(11味)合用,不但能利尿通淋,溶石化石,且能增强肾盂内压力和输尿管蠕动有利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排出[6]。
排石颗粒初为汤剂,曾改为口服液,为携带使用方便,现改为颗粒剂。质量稳定,有望成为中成药定型产品[6,7]。
摘要:目的:观察研制的排石颗粒对泌尿系统结石的排除效果。方法:根据中医中药传统理论组方,多年研制排石颗粒,选择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多部位结石)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三组,每组40例,分别用排石颗粒(观察组)和排石饮液(中药对照组)及友来特(西药对照组)治疗,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中、西药分别为80.0%和95.0%。排石颗粒比排石饮液稍好(P<0.05)。结论:排石颗粒对泌尿系统结石有排除作用,但没有西药友来特明显(P<0.01)。
关键词:排石颗粒,排石饮液,友来特,泌尿系统结石,排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5-178.
[4]Mattle D,Hess B.Preventive treatment of nephrolithiasis with alkali cit-rate a clinical review[J].Urol Res,2005,22(2):73-79.
[5]Heibery IP.Update on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renal stone disease[J].Nephro Dial Transplant,2000,15(1):117-123.
[6]张丰强.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人民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313-314.
消痤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篇6
仪器:摇摆式颗粒机YK160型 (上海市医械一厂) ;DL10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天津市实验仪器厂) ;索式提取器 (安徽省天长县大通磨具玻璃仪器厂) ;日本岛津LG-5A高效液相色谱仪 (LC-10AT泵, SPD-10A紫外可见检测仪, Waters柱温箱, DGV-12A脱气装置, 岛津公司, 日本) ;AEU-210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日本岛津公司) ;KQ3200E医用超声波清洗仪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中国) ;低速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中国) 。试药:处方中药材 (购于人民同泰药店奋斗店) ;盐酸小檗碱标准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 ;硅胶G (青岛海洋化工厂)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处方及制备工艺
2.1 处方
黄连10g、当归6g、赤芍10g、丹皮10g、黄芩10g、桑叶10g、水牛角30g。
2.2 制备工艺
将水牛角先加适量水煎3小时, 再加入黄连、赤芍等8味药材, 煎煮3次, 每次加水10倍量煮沸两小时, 过滤、合并滤液、浓缩, 只烘干减压干燥, 粉碎, 过80目筛。以药粉:蔗糖:可溶性淀粉 (1∶2∶1) 配制。
3 质量控制
3.1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颗粒。
3.2 含量测定
3.2.1 HPLC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 (4.6×250mm, 5μm, 天津开发区色谱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流动相:流动相:乙腈:0.06mol/1KH2PO4 (35∶65) ;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424nm;进样量:10μl。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色谱峰计算为9000以上, 盐酸小檗碱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大于1.5。
3.2.2 溶液制备
(1)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10.0mg, 置25ml量瓶中, 加盐酸-甲醇 (1:100) 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得贮备液。精密吸取储备液1.0ml、2.5ml、5.0ml、7.5ml分别置10ml量瓶中, 用盐酸-甲醇 (1:100) 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各浓度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 (2)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本品研细, 取约0.5g, 精密称定, 加盐酸-甲醇 (1:100) 25ml, 加热回流30分, 滤过, 残渣用少量甲醇洗涤, 合并滤液与洗液, 减压浓缩至干, 加甲醇定容至25ml,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作为消痤颗粒中盐酸小檗碱样品供试液。 (3)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黄连除外的其余7味药材, 按制备工艺制成缺黄连的阴性制剂, 按2.2.3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制备缺黄连的阴性样品溶液。
3.2.3 定量方法
精密吸取各样品供试液10μL, 按3.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按外标法计算各批消痤颗粒中 (共计3批) 盐酸小檗碱含量。
3.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各浓度对照品溶液10μl, 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 (mg·ml-1) 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盐酸小檗碱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1698×107X-9.80×102 (γ=0.9998, 0.0456~0.456mg·mL-1) 。
3.2.5 稳定性试验
(1) 对照品稳定性:精密吸取室温下放置的对照品贮备液, 在配制后0、2、4、6、8小时, 按3.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计算盐酸小檗碱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结果表明, 对照品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2) 样品稳定性:精密吸取室温下放置的供试品 (071121) 溶液, 在配制后0、2、4、6、8小时, 按3.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计算指标成分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结果表明, 供试品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3.2.6 精密度试验
(1) 仪器精密度:精密吸取对照品贮备液10μL, 按3.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5次, 以峰面积计算指标成分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 (2) 方法精密度:取消痤颗粒 (071121) , 按2.2.3项下供试液制备方法, 平行配制5份供试液, 各供试液按3.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 依据回归方程, 按外标法计算盐酸小檗碱含量, 得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 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3.2.7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消痤颗粒 (071121) 0.25g, 分别添加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 (0.456mg·mL-1) 适量, 按3.2.2项中“供试品溶液制备”制备加样回收率试验供试液, 依法测定, 计算回收率为99.7%。
3.2.8 含量测定结果
依法测得3批消痤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结果071121样品, 平均含量3.85mg/g, 平均标示量101.3%;071122样品, 平均含量3.75mg/g, 平均标示量98.7%;071123样品, 平均含量3.82mg/g, 平均标示量100.5%。
4 讨论
紫杉醇纳米颗粒制备和应用 篇7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Vc130探头式超声处理机 (Sonic﹠ Materials公司) , LGJ-10冷冻干燥机 (四环科学仪器厂) , 旋转蒸发仪 (Ika公司) , ZS90颗粒粒度测试仪 (马尔文仪器) , RP-HPLC (Agi-lent美国) 。
1.2 实验用药
紫杉醇原料药, 纯度>99% (重庆美联药业有限公司) ) ;;紫杉醇对照品 (上海生物制品检定所) ;己内酯单体, 纯度>99% (美国Aldrich公司) ;聚乙烯醇 (Mw=30 000~70 000, Sigma公司) ;胆固醇, 纯度>99% (Sigma公司) ;大豆磷脂, 自制;DPPE-PEG2000, 纯度>99% (Sigma公司) 。
2 实验方法
2.1 纳米级紫杉醇脂质体制备
目前紫杉醇的制备方法较多, 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有超声薄膜法和逆相蒸发法, 过程简单, 设备要求低, 最重要的是包封率较高。
2.1.1 超声薄膜法分别精确称取胆固醇、PEG-DPPE、大豆磷脂、紫杉醇原料35、15、2.5、1.0mg, 分别溶解于10mL氯仿/甲醇 (5∶1) 中, 置于水浴超声中加强溶解。在减压旋转蒸发仪上保持30℃, 100r/min, 除去有机溶剂, 此时在瓶壁已形成脂质体干膜, 向瓶里充入氮气, 赶走剩余有机溶剂。加入5mL pH=6.5的PBS缓冲溶液, 置于振荡仪上振荡数分钟至干膜充分溶解分散, 在探针超声仪上超声约3~5min, 至溶液充分分散形成稳定体系, 即得到紫杉醇脂质体悬液[1]。
2.1.2 逆相蒸发法原料配比参考超声薄膜法, 向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5mL pH=6.5的PBS缓冲溶液, 搅拌、超声, 直至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相同条件下减压旋转蒸发, 旋出溶液中的有机溶剂。 探针超声仪上超声约3~5min, 至溶液充分分散形成稳定体系, 即得到紫杉醇脂质体纳米悬液[1]。
2.2 紫杉醇脂质体颗粒粒度表征和包封率测定
2.2.1 紫杉醇脂质体颗粒粒度表征取两种方法制得的脂质体颗粒悬浊液并稀释至相对应浓度, 对纳米颗粒进行平均粒径、数量粒径分布测试。
2.2.2 包封率测定在4 000rpm条件下离心后, 将上清去除, 沉淀真空冷冻干燥, 然后加入甲醇1mL, 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游离紫杉醇的含量。包封率计算公式:包封率 (E) = (T-F) /T×100%, 其中T为投入紫杉醇总量, F为测得的游离紫杉醇量。
2.3 质量检测
通过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粒度分散系数和包封率评价载体的质量, 因此分别比较了超声薄膜法和逆相蒸发法所制备颗粒的粒度、分散系数和包封率。
2.4 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是载体类纳米药物必备的要素之一, 在第1、5、10、15、20天时间点分别对悬浊液进行离心, 离心速度为4 000rpm, 离心时间20min, 去除上清, 将沉淀溶解在1mL甲醇中使用反相高压液相进行游离紫杉醇的测试, 并使用甲醇配备1、5、10、20、50μg/mL的标准紫杉醇曲线。
3 结果
使用马尔文仪器ZS90纳米粒度仪, 对两种方法制备的颗粒粒度进行检测, 同时还进行了包封率和包封率稳定性的检测 (按天数排序) , 结果见表1。所有数据均进行了3次重复测试, 取平均值, 通过统计学分析, 发现超声薄膜法制备的紫杉醇纳米颗粒粒径小于逆相蒸发法 (P<0.05) ;但在分散系数上略大于逆相蒸发法 (P<0.05) ;同时, 在包封率上, 超声薄膜法也高出了8.6%, 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两者制备的颗粒均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4 讨论
纳米颗粒粒度在10~500nm之间的微小颗粒, 通过内部吸附或者溶解包裹等方法, 将目标基因或者药物输送到体内, 该系统作用较多, 如:缓释药物、靶向输送、减少药物瞬间浓度、降低副作用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1,2]。通过比较超声薄膜法与逆相蒸发法对所制备的紫杉醇脂质体粒径、分散度、包封率以及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超声薄膜法与逆相蒸发法在制备效果上相近, 超声薄膜法制备的颗粒粒度小于逆相蒸发法, 但是分散度上逆相蒸发法更好; (2) 同时超声薄膜法制备的包封率要高于逆相蒸发法; (3) 颗粒物理稳定性分析发现, 20天后药物在溶液体系中泄漏量低于3%, 说明脂质体均保持了非常好的稳定性[1,2,3]。综上所述, 这两种方法均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脂质体颗粒, 适合进行更进一步的生物和药理学方面的分析实验。
参考文献
[1]杨菁, 鲍彬, 陈永霞, 等.紫杉醇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16) :2869-2874.
[2]胡建兵.靶向性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药效的初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7.
牛蒡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优化 篇8
关键词:牛蒡子,配方颗粒,干法制粒,工艺优化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疏散风热、透疹解毒的功效, 为我国传统医药的常用药, 历代本草皆有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牛蒡子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重生理活性[1]。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 具有抗癌活性。本试验以牛蒡子配方颗粒的干法制粒岗位成品率为指标, 综合分析了膏粉水分, 干法制粒机的挤压压力、挤压速度、送料速度对岗位成品率的影响。
1 设备与材料
LGJ-210C干法制粒机 (宁波华拳机械有限公司) 、ZS-650漩涡振荡筛 (江阴市瑰宝制药机械厂) 、TCS-150电子称 (梅特勒-托利多 (常州) 测量设备有限公司) 、牛蒡子干膏粉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粒工艺优选正交试验
2.1.1 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物料性质和设备性能并参考干法制粒相关文献[2,3,4,5], 膏粉的水分, 干法制粒机的挤压速度、送料速度、制粒速度对制粒效果影响最为明显。因此选择膏粉的水分、挤压压力、送料速度、制粒速度作为考察因素, 以颗粒得率为考察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5]进行工艺优化。因素水平见表1。
2.1.2 试验方法
取水分为2%、4%、6%的牛蒡子干膏粉各3份, 每份10kg, 按L9 (34) 正交表进行干法制粒, 精确称定漩涡振荡筛后粒度介于18~40目之间的颗粒重量, 计算18~40目之间的颗粒得率, 颗粒得率= (颗粒的量/投料量) ×100%。
2.1.3 试验结果按正交表的试验条件进行干法制粒, 测定颗粒得率, 结果见表2, 方差分析见表3。
注:F0.05 (2, 4) =19.000;*表示P<0.05。
由表2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可知, A、B、C、D 4个因素对颗粒得率的影响大小为A>B>C>D, 即膏粉水分对颗粒得率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挤压压力, 然后是挤压速度与送料速度, 由直观分析得最佳制粒工艺为A2B2C3D2, 即膏粉水分4%, 挤压压力12MPa, 挤压速度21r/min, 送料速度26r/min。由表3可以看出, 膏粉水分、挤压压力对颗粒得率有显著影响。
2.2 验证试验
2.2.1 颗粒制备
取水分为4%的牛蒡子干膏粉各3份, 每份20kg, 按正交试验优选出的试验条件挤压压力14MPa, 挤压速度21r/min, 送料速度26r/min进行颗粒制备。
2.2.2 制粒评价及测定方法
(1) 颗粒得率:取一定量的牛蒡子干膏粉进行制粒, 制粒结束后称定经漩涡振荡筛筛后粒度介于18~40目之间的颗粒重量, 颗粒得率= (颗粒的量/干膏粉投量) ×100%; (2) 堆密度:将颗粒称重 (M) 后, 放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 (V) , 堆密度为颗粒质量与颗粒体积的比值ρ=M/V; (3) 颗粒水分:取本品2~5g, 照水分测定法烘干法[7], 根据减失的重量, 计算供试品中的水分 (%) ; (4) 颗粒粒度:称取本品30g, 照粒度测定法双筛分法[8]检查, 取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及粉末, 称定重量, 计算所占百分比。
2.2.3 样品的测定结果对验证试验制得的3批颗粒进行颗粒得率及堆密度的测定结果见表4。
3 讨论
由试验可以看出, 此品种在干法制粒过程中制粒效率受中药膏粉的水分、挤压压力影响极为显著, 膏粉水分过高容易导致制粒过程中粘结滚轮现象严重, 从而影响膏粉经过制粒机后形成胚片的均匀性, 也容易导致压力不均, 颗粒硬度不均, 最终影响介于18~40目之间的颗粒的得率。挤压压力小容易导致胚片松散, 经破碎后细粉过多;挤压压力大容易导致胚片硬度高, 经破碎后大部分颗粒粒度过大未达到18~40目的要求, 也造成颗粒得率低。挤压速度越快, 膏粉在两滚轮间受挤压时间越短, 胚片越松散, 颗粒得率越低, 挤压速度越慢, 膏粉受挤压时间越长, 胚片越硬, 但挤压速度过慢容易导致设备堵料, 送料速度影响最小, 试验中只要保证送料速度与挤压速度匹配合适即可, 试验中挤压速度21r/min, 送料速度26r/min能保证胚片硬度适中, 使颗粒得率最高。
参考文献
[1]王宁, 林海珠, 刘红, 等.牛蒡子木质素类化合物的分离与制备[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8 (8) :104.
[2]董德云, 臧深, 金日显, 等.干法制粒技术在中药浸膏粉制粒过程中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 (14) :306.
[3]李洁, 杜若飞, 冯恰, 等.中药浸膏粉物理性质与干法制粒工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 (12) :1606.
[4]赖明坚.板蓝根颗粒剂干压法制粒工艺探讨[J].中成药, 2000, 22 (5) :384.
[5]李红成.干法制粒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业, 2013, 22 (6) :127-128.
[6]李凤琴, 史冬霞, 马振嗣, 等.正交设计在中药制粒工艺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中国药业, 2006, 15 (13) :67-68.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IV部)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104.
消化颗粒的制备工艺分析及应用 篇9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自动煎药机 (上海浦延, 100L) ;J-328B分析电子天平 (上海天平仪器厂) ;电子天平 (日本岛津技术制造, AIL-200) 。
1.2 材料
谷芽 (批号:121007, 泰州仁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麦芽 (批号:121105, 泰州仁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茯苓 (批号:121006, 泰州仁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陈皮 (批号:121020, 泰州仁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苯甲酸钠 (批号:20110901, 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蔗糖;淀粉;95%乙醇。
2 方法
2.1 提取
按处方量称取谷麦芽、茯苓, 煎煮30min, 加入陈皮继煎10min, 为头煎, 取出后加水煎煮20min, 为二煎, 合并两次煎液, 趁热过滤, 合并滤液, 沉淀24h, 取上清液备用。
2.2 浓缩
将所得上清液浓缩均匀后, 取出10ml, 浓缩成稠膏状后放置于烘箱中, 待其烘干后, 称重, 分析总干膏重和干膏得率。
2.3 制粒
2.3.1 制软材
为使稠膏的黏度与总服药量降低, 本研究中采用乙醇为润湿剂。实验步骤:取适量液体, 直至浓缩至适度含水量, 冷却至常温;加入95%乙醇, 摇匀;继而放入适度淀粉摇匀, 过14目筛, 继续放入淀粉, 过筛, 最终达到“握之成团, 轻压即散”的效果。
2.3.2 过筛
将软材过14目筛, 将湿颗粒放置于烘箱, 55℃干燥大致30min后, 称重。
2.3.3 整粒
将干颗粒过40目筛, 去掉细粉;再过14目筛, 整粒;细粉再生成粒。
3 结果
3.1 制粒工艺的优选
本实验采取湿法多次制粒的方法, 使淀粉和浸膏很好地结合, 浸膏含水量与辅料的用量相关;掺进乙醇能够使其黏性缩小, 以更好地制软材, 因此以浸膏含水量与掺入乙醇量为指标 (含水量40%、50%;95%乙醇15.0ml、25.0ml) , 研究制粒技术, 得出:在含水量达40%, 掺入乙醇量达15.0ml的情况下, 浸膏黏性较合适, 便于制软材;颗粒所需辅料最少, 粒度较为均匀, 流动性良好。
3.2 优化结果
取含50g干浸膏200ml的提取液, 增温浓缩至含适度水分的状态;掺入15.0ml 95%乙醇, 摇匀;放入适量蔗糖、苯甲酸钠、淀粉达到“握之成团, 轻压即散”的效果;过14目筛, 50℃干燥30min。
4 颗粒剂的质量评价
4.1 粒度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IC颗粒剂项下粒度测定法测定, 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为8%, 小于药典规定的15%, 说明颗粒的粒度合格[2]。
4.2 休止角
本实验采用固定锥底法[3]测定颗粒的休止角, 把颗粒置于圆形表面皿中心点上的三个串联漏斗中, 让其流出, 待颗粒堆积稳定后, 量取锥体的高度、底面的半径, 得出角度θ为25°, 在30°以内, 证明颗粒流动性较好。
4.3 溶解性
取2.0g颗粒剂, 加入40ml热水, 搅拌5min, 证明颗粒易于溶解。
4.4 水分
精确量取样品5.2432g, 于105℃干燥至4.9767g, 测得含水量为5.1%, 小于6.0%, 证明颗粒含水度适中。
5 讨论
消化合剂在本院应用已有10余年历史, 疗效确切, 本研究旨在通过改变消化合剂的剂型, 使其更加便于患者服用和携带。由于消化合剂中提取的浸膏具有较高的黏度, 因此本实验掺进乙醇以减弱其黏度。要使制备过程中辅料的使用量降低, 从而使服药剂量减少, 所以, 在制粒操作中应把握好浸膏的含水率。含水率过大, 制软材就要加入更多的辅料, 导致最终颗粒中含药量降低, 促使服药剂量增大;含水率过低, 稠膏过于黏稠, 难以与辅料融合, 所以本实验注重对含水率的把握。通过粒度、休止角、溶解性、水分的质量评价, 制备出了符合《中国药典》的颗粒剂, 本实验结果为制订消化颗粒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选用颗粒载药量为指标, 对消化颗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将药材提取2次, 分别为30min及20min, 加8倍量水;浓缩浸膏至45%水分, 加15.0ml乙醇制粒为最佳工艺条件。结论本实验筛选出了消化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 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关键词:消化颗粒,颗粒剂,制备工艺
参考文献
[1]郝莉, 贺金娥.自制消化合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4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3, 34 (14) :2701-27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I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附录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