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校探讨

2024-07-17

以德治校探讨(精选7篇)

以德治校探讨 篇1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 探讨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就是优化阅读模式, 增强阅读效果的关键所在。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是阅读的重点;过程与方法是阅读的亮点;情感与价值是阅读的升华。协调三者关系是扭转传统教学中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的现象。三维目标倡导合作学习, 强调学生参与和交流合作, 也重视问题教学, 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 以活动促说, 以活动促用, 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 由此实现三维目标。

一、以教促学, 重视知识与技能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 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 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重点。传统教学中, 老师把知识作为讲授的核心, 老师的包办代替只能让学生消极怠工, 他们消极被动接受知识, 没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 发言及提问的机率较少, 结果学生对许多知识点概念模糊, 前学后忘。久而久之, 学生觉得英语难学, 产生厌学情绪。根据语言习得原理,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精讲, 少讲, 把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 观察语言的结构, 归纳结构的特点等, 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英语语言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以动词“instruct”为例:课文中是:“The water companies were instructed not to expose people to polluted water any more.”老师总结句型.“Instruct someboby to do something.”此句是一般过去时态的被动语态。补充另外短语。“instruct sb in sth...”教授某人某事。

然后给出例句: (1) :The old woman is instructing us in paper-cutting.

这位老太太正在教我们剪纸。

我们奉命为您提供一切帮助。

最后给出该词的变形:instruction n.指导, 用法说明书, 教育, 指令

instructive adj.有教育意义的, 有启发性的

instructor n.教师, 讲师

老师在课堂讲授instruct的用法, 但学生对该词汇的接触太少, 没有从根本上掌握该词的用法, 要彻底理解该词的用法, 就要通过依照例句让学生造句练习, 通过课外阅读复现该词以加深印象。单词记忆是学生最头疼的部分, 高中阶段学完词汇的前缀与后缀之后, 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 采用以旧引新, 新旧对比的方法,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构词技巧温习归纳。以动词变名词为例, 第一组动词后加“ion”, 第二组给例词后加“ment”。

第三小组加ance或ence, 第四小组变化表示人的名词。

采用限时比赛, 小组成员热情高涨, 每个学生都积极动手查阅资料, 极大调动了参与热情, 满足了竞争需求, 为知识转化为技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以练促用, 重视过程与方法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表达思想, 交流合作。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 也为交际交流提供语言练习的机会。教师首先要优化设计, 以练促用, 运用问题教学法, 调动学生参与过程, 采用有效方法指导教学, 达到效果最优化。由于高中英语阅读篇幅较长, 词汇较复杂, 句型夹杂其中, 时间紧, 教学任务很难按时完成。在教学中我放弃传统的讲授方法, 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采用“整体阅读”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首先, 根据文章标题与插图, 让学生预测文章的内容。其次, 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用已存的经验及背景知识, 通过不断验证, 扩展最初的预测或者对它产生新的预测, 以便达到对文章的全面深刻理解。最后, 分组讨论各段的中心句, 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将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这种方法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归纳推理的技巧。

语法教学穿插在阅读教学之中便于学生理解。采用问题教学法, 鼓励学生探究思考, 把知识的疑点弄清, 不留任何死角。例如学完“only+状语+倒装句”之后, 给出例句, 让学生观察其特点:

Only by turning to our teacher for help did we finally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Only when the war ended was he able to return to his hometown...

接着, 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 各个小组讨论归纳。第一小组讨论:Only在什么情况下, 主句才倒装。第二小组讨论:列举Only后面所跟的状语。第三小组讨论:If only与only if的区别, 第四小组造句练习。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指导者、帮助者, 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彼此争论, 互帮争论, 互帮互学, 共同提高。

三、以德育人, 陶冶情操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青少年接受负面信息较多, 缺少吃苦精神, 爱享受, 人生观、价值观已被扭曲。而传统教学恰恰忽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师生双方缺少的正是精神价值的升华, 缺失改变自我的机遇。在倡导新课改的今天, 有必要对三维目标中的态度与价值观深入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有许多有关科学家成才的故事, 比如:爱因斯坦的幽默与勤奋:He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doing research and the rights for humans.英国动物学家简·古道尔观察非洲黑猩猩的故事, 显示她的奉献与执著:she spent years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从文章的字里行间, 领略科学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不懈追求的精神信念, 无疑给学生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课。

思想教育仅凭老师讲授, 达不到教育学生、培养人格的目标, 只有在实际活动中, 让学生交流表达, 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 有针对性教育学生, 才有收获。学习高中英语必修五第一单元后, 分组整理有关描写主人翁的态度及行动。第一小组:在课文中寻找霍乱带来的灾难。第二小组:在课文中寻找John的决心。第三小组:在课文中寻找John采取的行动。第四小组:在课文中寻找解决霍乱的方法。学生讨论完之后, 各小组的负责人归纳总结, 教师在全班反馈, 好的方面表扬, 差的方面改进。在活动中让学生深刻领悟主人公勇于面对困难, 知难而上, 敢于挑战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让学生亲身体验语言带来的精神享受, 学生的反响较好。

实现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以合作学习为学习模式, 以问题教学为出发点, 促进三者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敢于交流, 用真情实感领略英语语言的真实魅力。

摘要:本文分析三维目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三维目标,英语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试论以德治校 篇2

一、坚持以德治校, 是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客观需要

为谁服务, 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 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方向问题。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学校的神圣职责, 也是学校必须坚持的正确办学方向。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尤其是德育质量,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把德育摆在什么位置, 提高到什么程度, 是关系学校教育办学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性问题, 因此,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德治校的指导思想, 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坚持以德治校, 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必须德育合格。因为实践证明, 只有政治思想素质高、德育合格的人才, 才能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面前站稳立场, 才能在歪理邪说的毒害面前分清是非, 才能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金钱诱惑面前经受住考验, 才能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自觉统一起来。为了确保人才成长的正确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校必须坚持以德治校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遵循德育领先原则, 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 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三、坚持以德治校, 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主要基地, 也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实践证明, 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因此,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的指导思想, 加强对学生进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 以民主法制教育为保障等内容, 不仅可以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促进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而且随着学生一批批毕业走向社会, 必将对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四、坚持以德治校,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需要

和谐校园是指学生主体内部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和谐发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校园环境整洁优美, 人文气息浓郁;校内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学校与社会和谐相处。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原则, 注重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的价值观。其次要了解青年学生, 深入青年学生中, 研究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掌握青年学生的规律和特点, 这样, 德育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具有针对性。再次要适应青年学生, 要善于掌握青年学生喜欢的语言, 用青年学生习惯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 使思想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最后要尊重青年学生, 要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 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性, 相信他们, 依靠他们, 调动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内在积极性, 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把青年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引导青年学生对个人成长、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关系具有正确的认识, 真正使青年学生认识共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从而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 我们要着眼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与建设要求, 引导青年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心态, 教育他们爱党爱国、爱校爱家、尊师敬友、诚信重诺、遵纪守法、力行民主、保护环境, 使青年学生对社会有真实的了解。

通过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 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总之,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键在人才的培养, 而人才成长的关键在教育。因此, 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坚持以德治校, 不仅是学校教育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更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客观需要。

摘要: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贯彻以德治校的重要思想, 对于我们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德育,治校,论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8号.

[2]胡茂成.入世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以德治校探讨 篇3

康德曾说:“道德的行为不是产生于强制, 而是产生于自觉, 达到自律道德。”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优良的内外条件, 但内因起决定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需要高校教职工在廉洁自律上下真功夫, 将公序良俗和师德师风要求内化为道德观念和自觉行为, 提高自身修养, 增强自身素质。高校广大教职员工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熟知国家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 特别要掌握“六个严禁”, 切实践行“红七条”。高校广大教师员工应深知自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实施者、推动者, 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者, 是社会知识和正能量的传播者, 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是科技知识和高深学问的创造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教师员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切实做到自觉自律, 不说任何有损师德话、不做任何有损师德的事;要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要经常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查反省, 严禁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严禁向学生及家长索要和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广大教师员工只有树立高度的廉洁自律意识, 坚持慎独慎行, 自觉发挥师德修养的主动性、能动性, 才能切实将师德规范践诸于工作和生活的实践当中。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在以学生为本上下深功夫

“以学生为本”是高等教育深入发展的核心, 是高等院校科学持续发展的根本。高校广大教师员工作为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实施者, 在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 不仅要对学校、上级领导负责, 更要对广大学生负责。要切实以我们的教育和服务是否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工作成效是否让学生高兴、让学生满意作为我们教育和服务的考核目标, 而不是将学校、教师员工、管理者与学生对立起来。把自己的教育和提供的服务当作对学生的恩赐, 认为我们教育了、服务了、管理了, 学生及学生家长就应对我们感恩戴德, 听不进社会、家长及学生的意见。如果学校和教育者、管理者以这样的态度、理念去教育学生、去做学生工作, 那么我们教育的时间越长、做的学生工作越多, 就会离学生越远、就会让学生越不满意。因此, 学生工作者、管理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宗旨, 始终做到爱学生如儿女、爱学校如家庭, 通过邮箱、微博、微信、QQ、短信以及深入学生寝室谈心等各种沟通方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与配合, 密切关注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 对发现异常的学生, 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 以期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此外, 学生工作管理者应经常深入学生课堂, 与任课老师和学生导师保持沟通和联系, 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缺点, 善于发现学生优点, 对学生多激励、多表扬, 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自信心;要真正做到深入学生、真正了解学生需求,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高等院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性别、专业, 结合学生的特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区别对待;教师要带着爱心、恒心、细心、耐心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寻找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创造和谐融洽、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够精神愉悦、心情舒畅的接受教育、学习专业知识。高等学校要通过网络媒体、思想培训、集中教育等方式大力宣传“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在广大教职员工头脑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各部门、各单位, 要将任何工作都以学生为中心去开展, 真正把学生的利益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把“以学生为本”思想和观念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切实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各项规章制度, 努力为学生提供和搭建实践平台, 不断提高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始终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在求真务实上下苦功夫

广大高等院校应当借中央求真务实东风, 支持、动员、鼓励学校教师、管理者、服务者, 深入研究当前学生工作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不适应的问题。在教育、服务和管理的过程当中, 要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 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 适当地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充分发扬民主,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纳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 以及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的能力。要树立服务即管理、教育即服务的理念, 积极为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助学岗位, 真诚的与学生交朋友、为学生送温暖;帮助有思想异常的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鼓励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 努力践行和贯彻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思想。要加强自身学习, 学习和掌握心理、思想、言语交流等方面的理论和技巧, 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教育学生、服务学生、管理学生的实践当中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丰富服务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 深入学生寝室、学生课堂、学生食堂和学生活动中去, 了解学生集体、个人的特点, 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切实增强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真正把学生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在淡泊名利上下实功夫

新世纪新阶段, 绝大部分老师志存高远、甘为人梯, 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勤勤恳恳, 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忠贞不渝;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能够用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 始终做到淡泊名利, 廉洁从教、廉洁从政, 充分体现了为人师者之风范。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 近年来, 在高等院校教职员工当中仍然存在损害教师形象的现象, 如学术不端、学术造假、论文抄袭、行政人员贪污腐败;违反校规校纪, 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管理进行校外兼职, 让学生代课等情况时有发生;在考试过程、考试成绩评定、考研、论文答辩、毕业设计、评奖评优等教育教学管理环节当中做文章、动手脚, 收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 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伤害师生之间的感情, 而且严重损害了老师的高尚声誉, 损害了学校宝贵的名誉, 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要培养高尚情操。首先, 应当树立廉洁自律、淡泊名利、甘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信念, 牢记自己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 并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其次, 广大教职员工的人格、品质将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老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言教, 更要注重身教。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周围的同事, 去教育自己的学生, 成为学生和社会尊重的人。再次, 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要不怕吃亏、善于吃亏、敢于吃亏, 不计较个人得失;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作为服务者的身份, 要以学校、组织和学生的全体利益为重;凡是吃亏吃苦的工作和事情, 要善于承担、勇于承担, 要走在前面,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摘要: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培养, 师德师风为先。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增强以德治校水平和提高以德治校能力的关键, 是贯彻落实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

以德治校探讨 篇4

一、校长的“三有”

1. 校长要有思想

有思想是指校长的治校思想。治校思想包括教育思想、教学思想、管理思想、教师思想、学生思想以及所有的关于发展学校的思想。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统帅, 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校长的治校思想运转的, 校长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 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发展主题有理论支撑地确立学校的发展思想, 用自己的思想指导师生开展学校日常事务工作。当前, 教育发展的主旨是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整合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等, 针对这些教育发展要求, 校长就要统筹兼顾, 既要确立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 又要确定努力的阶段目标, 让学校师生沿着校长治校的思想轨道前进, 避免学校师生在前进的道路上茫然困惑。校长的办学思想看似是简单的一句话, 但却蕴藏着深刻的教育理念。

2. 校长要有声音

有声音是指校长在学校的各种集会上要善于讲话。校长的治校思想, 不能只写在学校的章程、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的工作计划里, 因为没有声音的推动就无法转化成行动的指南和动力, 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的各种场合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这样, 校长的思想才能得到贯彻实施。校长应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传递自己的声音, 反复提醒师生按照既定的治校思想轨迹不断前行, 从而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不过, 由于校长的声音代表着学校, 校长的一切声音都应该代表广大师生的共同利益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 校长的声音应该谨言慎行, 应遵循师生的意愿和学校的发展规律, 绝不可以放纵自己, 凭自己的喜恶而独断专行。

3. 校长要有身影

有身影是指校长的身影在学校应无处不在。校长的身影应该活跃在校园、操场、教室、食堂、教师办公室、各功能室以及需要校长的地方。校长要对学校各处存在的各种情况都了如指掌, 进而对学校师生的需求或诉求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对学校的发展胸有成竹, 而不至于对问题的分析、决策失之偏颇。在教室, 校长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在教师办公室, 校长可以倾听到教师的心声, 与教师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在各功能室, 校长可以了解各功能室的器材情况和器材的使用情况。这样活跃着的身影有利于校长对各种情况进行筛选分析和深度研究, 然后制定出治校的策略和方案, 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 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校长的身影长期缺位, 校长就会瞎指挥, 学校管理就会陷入一片混乱。

二、校长的“五勤”

1. 校长要勤学习

校长要勤于学习。首先, 要学习相关的教育政策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和法律。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校长仅凭自己的经验或仅凭自己的热忱去组织学校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应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和依法治学的校长。其次, 要学习管理理论。管理是一门艺术, 校长应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管理经验, 将学到的经验内化成为自己的管理理念;还应多学习教育教学管理专著, 时刻掌握当今教育信息, 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思路, 与时俱进。再次, 要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 即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理论。校长应该是教师的教师, 要懂教育、懂教学, 打铁先要自身硬。当然, 也不是说校长必须“门门通”, 但对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 必须要学得精通, 应站在教学前沿, 不管校长的工作有多忙, 也应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 以自身的行为感染教师。

2. 校长要勤思

思, 即思考。校长应当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品牌定位, 以及教师福利待遇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校长思考的办学理念要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 切不可好高骛远;思考教学质量的提高应该切合实际, 切不可违背教育教学内在规律;思考学校文化建设, 要立足本土, 立足高远, 切不可舍本逐末, 画蛇添足;思考学校品牌定位, 要高瞻远瞩, 切不可模棱两可, 随波逐流, 急功近利;思考教师的福利待遇, 要量力而行, 切不可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思考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要立竿见影, 切不可得过且过。总之, 校长应顺应潮流, 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要把思考的考量建立在师生的主体之上, 凡关乎到师生的利益问题, 校长绝不能熟视无睹或漠然置之。

3. 校长要勤写

校长要勤写, 至少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写和记。一是写好学校发展规划或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二是写校事日记, 把每天学校的重要事情记录在案, 并就在案的事情进行分析研究;三是要写管理心得体会与反思, 总结管理上的经验和教训;四是要写学校教育教学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 寻找学校发展出路和治校的方法手段;五是要写师生个例分析, 分析影响师生情绪的因素, 找准沟通良策。此外, 校长要坚持写和记, 但凡该写的东西, 最好动动笔, 把它们全都书写记录下来, 有道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坚信, 写下来和记下来的东西对自己是一定会有好处的。

4. 校长要勤走

作为校长, 早、中、晚都应该到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校内和校园周边的人和事, 这有利于校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校园内和学校周边的情况, 发现问题并及时在第一时间处置, 防止学校意外事情的发生。校长每天到学校走一走, 看一看, 主要看些什么?一是看校舍和附属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二是看学校财产是否安全, 有无被盗被窃迹象;三是看学校水电设施是否安全,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四是看学校周边环境, 是否存在可疑情况。走走看看, 把学校安全放在工作首位, 警钟长鸣, 自然而然地就能让自己安全地度过每一天。否则, 灾难临头, 措手不及, 悔之晚矣。此外, 校长勤走, 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那就是走工作关系, 即:校长要经常走主管部门, 经常走邻里单位关系, 经常走学生家庭, 经常走教师门户。走这些关系, 校长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学校的各项工作就会充满活力与生机。

5. 校长要勤察

治校八策 篇5

一是愿景。愿景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一种设定,作为学校的领路人,校长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校情,科学规划发展愿景,做好一至两年的短期目标,以及三至五年甚至十年的长期规划,给学校发展以方向和希望,从而集结教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学校美好的愿景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给每个人带来正能量。

二是立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制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合理的制度首先要实用,杜绝假大空,应在有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经全体职工研究探讨通过后方可确立实施。制度一旦确立,要牢牢把握轻易不得擅改的原则,以树立权威,发挥使命。

三是落实。再好的制度得不到落实也是一纸空文,很多情况下学校领导的“健忘”程度决定教师的“健忘”程度,或者说领导自己对布置的事务都不重视,又怎能去奢望教师重视?所以无论大小事项一旦安排,最好制定出相应的督查计划和进度表,从校长到中层再到普通教师,层层抓好落实,这样才能在保障工作落实到位的同时,端正集体的工作态度。

四是强师。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故校长要有一双伯乐慧眼,甄别选拔优秀的教师进来,及时补充新鲜血液。要创造一切优厚的条件,把本校优秀的教师紧紧留住,让他们从内心拒绝离开。要舍得投入,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增长新知,开阔视野。要扎实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要树立身边的典型,培养自己的名师,通过传帮带,促进教师集体进步。

五是不紊。此项相当考验校长的治校能力。常有校长忙得焦头烂额,累得筋疲力尽,工作还是一团乱麻。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抽丝剥茧,做到井井有条,主次分明?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对本校情况有全方位了解,对教学、安全、卫生、师生生活、教师特点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等有一个尽可能充足周密的准备,对教育最新动态、上级文件精神领会吃透,工作要有前瞻性,避免在人后亦步亦趋。每周做好事项备忘录,每日做好当日事项计划表及总结完成情况。锻炼中层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培养好自己的工作助手,从而保障每一天的工作顺利进行,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六是践诺。为人应言而有信,为领导者更要一诺千金,因为你面对的是全体职工,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众人监督,每做出一个决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集体利益。这就要求校长在决定做出之前,要慎重其事,一言既出,即便有诸多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去落实,给教师一个圆满的交代。人无信不立,树立好自己的威信,才能为日后工作中决策的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是担当。担当是一种品德,一种魄力。作为学校的总负责人,不仅要做到率先垂范,更要有“困难来了我先上、出了问题我来背”的责任意识,做好教师的坚强后盾。当然,也有一些人恰恰相反,工作出了问题不是推给分管领导,就是推给客观原因,总之,自己毫不负责,这种推卸责任的习惯不仅会遭到下级员工的鄙视,上级领导也会对你的工作能力提出质疑。因此,无论在哪个团体里,能担当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工作顺。

八是忌术。这一点同样是针对领导品德而言,某些校长在职工管理中喜用驭人之术,或恩威并施或左右制衡,殊不知,这种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搬石砸脚,因为学校是人员相对稳定的一个机构,大家共事多年,领导若卖弄一些小聪明,时日一久,自会被人识破,最后只能独吞自己酿造的苦果。以诚待人远胜机关算尽,校长以自己的真心换取教师的真心,以诚心换取教师的信任,才是最高明的“驭术”。

以德育人 弘毅创新 篇6

一、身正为范, 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和魅力

班主任要有威信和魅力, 这样学生才能信服你, 并接受你的管理和教育。怎样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 打造良好的人格魅力?我认为需要从这么几个方面做起:

1. 学高为师。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懂得班级管理的艺术, 还要做学科的带头人, 这样才能让学生由衷地佩服。很难想象如果班主任没有真才实学怎么能让学生信服, 又怎么去让学生认真地学习。所以班主任要不断充电, 做所教学科知识的富有者, 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2. 身正为范。

班主任要想正学生, 必先要正其身。学生都有一定的向师性, 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 不论是从生活上, 还是学习上, 都必须从自身做起, 以身作则, 为学生树立起好的榜样。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旷课,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按时上班, 上课前两分钟就要到教室候课;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就要求班主任在学校不能随地吐痰, 不能乱扔垃圾;要求学生注意仪表, 班主任也就要从穿着打扮上注意自己的形象。时刻给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才能遵守好校规校纪, 班级正能量上来了, 一切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3. 关爱学生。

对学生的关爱要体现在行动上, 如有的同学的生活费不够了向我借, 我二话不说就会借给他, 但是也不忘了提醒他:带来一定要还哟, 所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涉及信用方面的教育;有的学生生病了, 我会及时地送他到医院, 治疗后再通知家长, 免得家长着急;有的学生犯了错误, 我也不会去大声地斥责, 毕竟高中生自尊心都比较强, 但我会给他分析错误的后果, 直到他意识到错误, 心服口服并保证再也不犯为止。对学生的关爱, 学生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不需要老师的自夸, 学生也能体会得到。

二、自主管理, 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班主任需要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如果我们还像小学、初中那样事必躬亲, 自己累不说, 学生也会烦, 且不能使学生得到成长。

1. 民主选举班干部。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选拔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队伍, 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班干部的选拔不能是由班主任自己任命的, 而应该是由学生共同选举产生的。因为高中生年龄不小了, 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如果班主任自己任命班干部的话, 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那样将不利于班级的管理。民主选举能够选出广大学生都能接受和认可的班干部, 这样既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也能够让学生信服。这样的班干部既能对班主任负责, 又能为同学们服务, 真正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

2. 科学培养班干部。

在选举班干部之后, 班主任要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集中或个别的培训, 包括工作思路、工作权限、责任和义务等方面。让他们在班级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相互配合, 相互协作, 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班主任在以后工作时就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权, 学生能够组织的活动, 则由班干部自己组织即可。用民主管理的方法管理班级, 可以发挥集体的最大智慧, 自主管理, 能把班级管理得更好。

三、师生同心, 坚持德育的一如既往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决定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正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五育并举, 德育为先, 因此德育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 坚持能够养成习惯, 坚持能够培养风气, 这是作为班主任的责任。在班级管理时, 要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注重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得到教育。每周一的班会课班主任都要确定一个主题, 如高一刚开学时的《我们的大家庭》, 让学生意识到进入高中, 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家庭中, 我们都是家庭的一员, 我们要为家庭而奋斗。高三的《路在脚下》, 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如何选择人生的方向, 是考入大学继续深造还是进入社会打拼, 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针对特定主题外, 我还根据节日等设计不同的主题, 如教师节时的《老师, 你辛苦了》, 国庆节时的《祖国在我心中》, 五四青年节时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父亲节母亲节时的《感恩父母》, 等等。同时还安排一些像《安全就在我们身边》、《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等方面的班会。同时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时刻都能处于德育的氛围中, 受到德育教育。

少年成才 以德为先 篇7

当今的学生, 大多受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影响, 大多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喜欢梦幻般绚丽多彩的都市生活, 容易对各种带有暴力、淫秽等色彩的游戏或文化所着迷。可是他们尚处在青少年时期, 头脑比较简单, 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健康有益的东西他们会接受, 同时也很容易接受庸俗有害的东西。这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 无疑是有害的。一个学生, 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 国家投入了那么多经费, 父母花了多少心血, 学生本人又下了多少工夫, 到头来不明是非, 做了有害社会的事, 成为社会渣滓, 这几年的教育不就付之东流了吗?即便他自己不伤心, 他的父母呢?而这对于国家又是多大的损失, 不仅仅是钱财的浪费啊!这样的学生对得起谁呢?教育他的每一位老师心中会有多么的遗憾。又如, 当今社会上泛滥的网络犯罪, 这是高智商、低素质的一种典范, 我们对学生的每个成长过程如果能够孕育德育色彩, 能很大程度地减少高智商的人走上欺骗社会、欺骗人民, 甚至欺骗亲友的犯罪道路。所以, 如果在某一段时间的德育断层, 会导致很多青少年很容易走弯路。所以, 德育工作应该从青少年起抓好, 只有抓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 对提高学业成绩是有积极影响的。往往对学生德育要求比较高的学校, 在学习成绩方面也会名类榜首。只要将德育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知名度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 德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阶段性的工程,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材施教的长期工程, 只要常抓不懈, 定能硕果累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 一名专会搞歪门邪道、不务正业的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绝不会很好, 相反, 知道自己身负重任的学生, 平时乐于助人、尊重老师、热爱劳动, 很容易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比如, 著名的黄冈中学、杜郎口中学等著名学校每年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真正成才, 他们的“魔方”就是一手抓智力因素, 一手抓非智力因素。“德才兼备”, 德育在先。记得在微博中黄冈中学的一名教师说, 中学生心理比较脆弱, 遇到狂风暴雨易受挫折, 教师要精雕细刻, 悉心扶助, 首先要把它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平常注意点燃火种, 帮助他们树雄心大志, 让其奋发图强, 为国争光。

我们作为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 就应该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 要做到进一步深化德育课程改革,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作为学生, 就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听从教师的教导, 学校实行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措施, 总是有它的道理的, 最终目的就是使整个学校秩序井然有序, 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待教师的批评和教育, 我们应该虚心听取,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要理解当教师的苦衷, 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所以, 德育是一所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一所学校, 不仅要有勤奋严谨的优良学风, 还要有修心养德的德育氛围。教师要掌握将品德教育和智能教育的培养完美地融为一体的高超的教育艺术, 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拔尖人才。

摘要:学校应该进一步深化德育课程改革, 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新时期的教师要掌握将品德教育和智能教育的培养完美地融为一体的高超的教育艺术, 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 德才兼备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拔尖人才。作为学生, 要认真履行新时期的党的教育方针, 把握将来, 力争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上一篇:颗粒制备下一篇:室内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