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

2024-07-17

名师(精选12篇)

名师 篇1

今年暑期, 我又幸运地读到了于永正老师主编的《名师课堂经典细节:品读名师课堂119个经典魅力 (小学语文卷) 》。这本书汇集了全国多位著名特级教师119个课堂经典细节, 采撷了名师课堂上的最亮点, 定格成一个个特写的镜头, 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这些经典细节所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人格魅力, 融入更多老师的心中, 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

一、课前交流, 点燃快乐课堂的火种

于永正老师被称为是“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天使”。他曾说过:“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幽默与爱升华了他的课堂, 他的课堂教学以“爱”为立足点, 以“情”为纽带, 以“趣”为氛围, 以“美”为手段, 着眼“新”、“活”、“实”, 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而孙双金老师以他睿智的头脑和风趣的语言为学生们树立了自信, 让他们找到了自我。名师的课堂教学虽风格不同, 但对教育教学的炙热追寻是相同的, 对课堂教学的透彻解读也是共同的。名师们仿佛都有一种魔力, 他们几句简短的话就可以很快地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能放松自己, 以愉悦的状态进入课堂, 尽快进入课堂主体的角色。这种魔力我觉得应该是名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朋友或妈妈的角色,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呵护与关爱。他们善于选择一个很恰当的角度开始交流, 让每节课在一开始就激发孩子的兴趣, 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二、新课导入, 开启精彩课堂的序曲

名师的每一节课都犹如一曲激荡人心的乐章, 而导入环节就是这一乐章的序曲。窦桂梅老师在《难忘的一天》的导入环节, 用自己最难忘的事引出学生最难忘的事, 引发了学生的共鸣, 学生顿时兴致高涨, 产生了与课文主人公的共鸣, 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会讲课的教师, 必然熟知学生心理并加以引导。孙双金老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导入就更独特, 以一曲《好汉歌》开始, 让学生在音乐中列举自己最喜欢的水浒人物, 再到让学生解释好汉的含义, 最后在齐声朗读中列出了课文的标题。

三、课堂提问, 掀起思维冲突的高潮

名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 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 教学效果越好, 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进课堂教学高潮的出现。名师的课堂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认识矛盾之中, 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和学习的兴趣, 使学习成为学生强烈的精神追求。在《二泉映月》一课的教学中, 孙双金老师用语贴切, 一个个问题层层深入:“为什么阿炳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的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难道是阿炳的父亲说错了, 还是阿炳没有长大?拿起笔到课文里去找找关键词句。”这一句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提出疑问, 同时设下一个选择疑问句, 给同学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

名师告诉我们:当老师在课堂上, 用心灵去拨动学生的心灵, 我们的课堂也会如流淌出音乐般美妙的旋律!

名师 篇2

感受名师魅力

刘蕊

听了黄利华老师的课,感受颇深,本节课围绕“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精心设置情境,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我的心中也荡涤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要的知识准备,即学习任务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学习本课知识前,学生已掌握了比的知识以及分东西等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准备是解决问题并使学习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课的开始黄老师先谈话提问孩子们的年龄,再让孩子们猜自己年龄,然后给出老师的年龄和学生年龄的比是3:1,孩子们自然就根据这个比算出黄老师的正确年龄。

二是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黄老师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如本节课中,“你能根据20000元投资合理分配奖金吗?小组讨论一下分配方法”和 “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三是教师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黄老师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教学中,黄老师先是向孩子们介绍北京的冰糖葫芦,然后再由这一话题引出商家合资20000元办厂,让孩子们计算奖金如何合理分配。然后设计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深化学生对“按比分配”的认识,比如“两个人合租一间房屋如何按比分配房租费”,“三人坐出租车不同时间下车,如何按比分配90元车费” 等。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黄老师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四是适当地运用了“延迟评价”教学策略,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急于对策略的优劣和对错作出评价,为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保护了学生探究问题策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本节课,黄老师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

听名师讲课,如同与大师对话。听了黄老师这节课,使我深切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聆听名师讲课

感受名师魅力

——听名师讲课有感

丰南实验小学 刘蕊、12

名师 篇3

在此我也略谈我的一点理解.和建议: 首先我要解释一下,我所认为的何为名师,名师者,不但在传道授业上高于别人,有新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而且在思想上、品格、行为上也能成为别人的表率楷模,这样的老师才能称之为名师,两者不可缺一。面对缘何“名而不能长鸣”现象,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有些地方职能教育部门和学校忽视了对那些在教学上很突出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很长时间都滞留在农村偏远的地方,在改革大潮中,这些教师不能很好及时跟上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条件跟不上,思想闭塞,理念方法逐渐落后,这样在大潮中逐渐被大浪淘沙一样陶掉。再无声迹。

第二:投入与结果差距大。在生活中没有能给这些教师适当的优越待遇,在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工资下,天天努力钻研教材、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可是待遇最终和别的老师一样,甚至有的学校在评比中还没有一般的有关系老师待遇好,心中怎能平衡。正如人所说的会教的不如会说的受青睐,在行的不如外行的提的快,敬业的不如忽悠的受宠爱。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真正地投入与得到的不成正比,怎能不让很多老师泄气,只好在人情世故的大潮中随波逐流,而被改革的大潮所淹没。

第三:没有先进的科学评比制度。对每年的评比、提拔、奖励、优待,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有的学校所评比出来的名师不是靠真正的本领,而是论资排辈,讲的是人情,靠的是作假,所以那些所谓的名师”只能是昙花一现,一鸣后而不能再鸣啦。

第四:受到社会的影响:在生活中教师的待遇还不如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打工挣的钱多很多人下海做生意,我干了15年现在的工资实际每个月拿到的工资还没有1300元,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看到别人的挣钱自己怎么能没有想法呢?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在教书上下功夫。

第五:老师的个人因素。个人的思想、品格、理想、目的、追求,也是导致有的名师“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原因。有的人成名时是为了升迁,一但自己成名就脱离了第一线,摇身成了领导,从此只专研政治。有的人努力成名是为了名利,一但看到自己的努力还不如别人不努力来的有名有利,就放弃了原来的雄心勃勃的理想和追求,剩下的就是不满和牢骚,自然心不能安静,自暴自弃。有的人是为了一劳永逸,一但成名了、得利了就睡在名利中生活,去享受了,不思进取。而有的人能“永鸣”不但在教书上能一直追求着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而在思想上也一直在人生的追求上没有因外界的诱惑而发生变化、变质,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追求一时的名利,而是人生的事业和自己的理想,不管在设么样的社会环境中都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人之道,不被名利所累,没被权利迷惑,没被世故所缠绕,而是默默的追求着、探寻着。这样的老师不管什么样的环境都遮挡不住他的锐利的光芒,这样的老师才不愧为真正的名师,才是我们的表率和楷模。

所以,我想:要想成为名师,且“名师永鸣”,主要是两点:一是主要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二是自己能否把一切名利荣辱放下,放下思想负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真正的名师。

根据以上的原因我想提出我的建议:

第一作为我们为人师者要清楚我们的理想追求是什么?是求财求利,还是求官、求名,还是求事业,我们必须清楚。

第二作为教育机构及学校要端正对名师培养和评选,建立科学的管理激励机制,关心那些名师的生活及了解名师的心理

第三要及时对偏远的落后的地方的教师及时充电,让他们能跟上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

第四要改变地方学校的某些坏风气,好让那些名师心中能安静、能放下。

名师 篇4

名师是什么样的老师?成尚荣先生认为名师的基质有四条:追求职业价值的动力;安静不安分的心理;文化与才情的优势;敏锐独特的见解[1]。

第一, 关注学生。名师不一定是样样精通, 完美得无懈可击, 却一定是非常爱学生, 在教学上能得到家长、学生和同行们的认可, 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一些相对优秀成绩的老师。他们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第二, 有教学研究意识。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使教学提升, 二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为教师成长起重要作用, 因此, 能否高效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准。接受访谈和问卷的每位贵阳市名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 有校本教材的研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堂教学的研究, 学生学法的研究, 教学设计的研究等, 并取得显著的效果, 有的已经出书成册并在省内、国内进行推广, 供广大同行参考探讨, 并以此为榜样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做教育教学研究非常必要, 不仅使教师自己总结经验, 提升自己的能力, 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发展, 还可以帮助一部分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带动一部分老师一起教学研究, 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 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第三, 有能力指导和影响年轻老师。名师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有丰富的经验, 有能力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待成长的年轻教师, 他们谦虚平和, 不觉得自己是名师而有任何优越感, 而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帮助年轻老师成长。有位数学名师工作25 年了, 至今他非常感谢那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的道理教给他, 现在他也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和引导年轻老师, 影响着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 指导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成长、突破自己、精益求精。

第四, 总结反思。如下表所示, 我们调查中, 所有填写问卷的名师们都有反思的习惯, 83.3% 的名师经常会写教学日志和体会,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的反思使教学工作更公平, 自由, 对课堂教学乃至教育工作都与重要意义[2]。在我们的访谈中, 一位生物老师说, “学生是最好的镜子”, 老师要想快速成长要时刻把眼睛放到学生身上, 关注学生的需要, 不断反思自己。杜威认为反思性教学的构成要素是:反思性思维+ 态度+ 行动[3]。名师们善于在课前和课后从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情方面反思自己, 寻找和发现问题, 并及时做好总结与调整。不少老师都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 对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位物理名师说, 教师要充当媒体的角色, 对教学内容和题目进行“炒作”, 比如, 对解题方法的“炒作”, 让学生意识到这个方法用起来解题很方便, 让学生重视, 自然就会喜欢并灵活使用。这样的说法独到又耐人寻味, 仔细想来, 确实如此。

二、名师成长阶段

研究发现, 从创造到成才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如下表所示, 名师们大多认为26 岁到35 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期。

我们访谈中, 名师们根据自己的成长, 结合自己的经验, 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几个阶段如何提升自己, 快速成长。

1. 多跟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沟通, 请他们指导, 在老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复习考试等常规性的教学工作;关注学生, 了解学情;熟悉教材, 认真备课, 多听课, 上课锻炼, 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做题总结, 多反思, 积累知识和经验, 摸爬滚打, 不断磨练, 打好基础, 尽快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转变, 在讲台上“站住脚”。

2.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再提升,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 分析和了解学生、学会管理学生;多看教学杂志, 适时更新教学观念, 丰富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教学研究,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反思如何上好一节课。这是成长发展阶段, 在教学中“站稳脚”。

3. 然后, 要不满足于现状, 并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大胆进行教改实验,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观念, 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完胜“高原期”。

4. 年龄约在40—55 岁左右的时候, 经过从教20 多年的工作历练, 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点和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 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模式, 引导和带动一部分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上快速成长, 成为一名成熟、有经验、受欢迎的老师。

总结

名师的成长是在教师在教学岗位上不断学习, 形成独特教学观念和价值取向, 提升教学专业技能的过程。新入职的老师们应该戒骄戒躁, 多向名师们学习, 在教师岗位上迅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名师的基质.人民教育, 2008 (08) .

[2]张务农.反思型教师.教师成长发展研究[M].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访名师体会:感受名师的魅力 篇5

4月下旬我们以xx一中支队的名义采访了xx一中的党委书记——李xx。其实对于李书记我们并不陌生,早在xx实习培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领略到了李书记的风采,讲起话来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滔滔不绝,颇有一种大家风范。

当时在培训期间他就讲到,打算在xx一中打造一种“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力图改变“满堂灌”这种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当时听了李书记的这番理论,感觉颇为惊讶,一个小小的县级中学在教学理念上能够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真是不可思议。

我实习的学校恰巧就是xx一中,能在这样一位有远见的领导带领下工作,真是万分荣幸。而且我也有意识的在观察李书记是如何将自己的“高效”课堂理念向全校推广的。

学期之初,在全校的教研会上,李书记拿出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大家介绍“何为高效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并不理睬,只有少数几位教师不时地做笔记。散会后,大家一笑了之。在以后的半个多月里,李书记的“高效”课堂便成了办公室里的话题,但没有几位老师肯接受他的新理念,还是照样用最传统的方法讲课。

后来几次学校例会,没有见李书记再谈什么新教育理论,我以为他是见大家都不接受知难而退了。可是没过几天,李书记通知大家,刘君老师要在班内上一节英语公开课,并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于是大家带着一种怀疑和好奇的心情来班级听课。只见刘老师用几句流利的英语把大家带入教学情境,在学习某个场景时,刘老师没有一句一句的给同学讲解,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不同场景,编出一些对话,并通过小组向大家展示成果。从整节课来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得非常快乐并且印象深刻。可以说,在传统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的较量下,传统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它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以其高效、自主和具有探究性等优点正在登上教育的历史舞台,展示它独有的魅力。

刘老师讲课成功后,在学校获得巨大反响,许多老师都来向李书记取经,探讨“高效”课堂新理念如何应用到课堂。半个学期过去了,“高效”课堂在一中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了,许多老师都陆续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小组教学了。

现在,李书记打算在初一年级进行“高效”课堂的阶段性验收,这也就意味着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在教师中得到了肯定和施行。从最初的一笑了之到现在的深入人心,这其中的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但李书记没有放弃,正向他曾经所说:“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可能成为名校,但那要看它有没有那个决心和那份坚持。”也许这就是一位名师所应有的魄力与勇气。

“名师霸权”何时休 篇6

首先,是时间霸权。纵观本次教学观摩活动,除贾志敏老师是用标准的两节课(各40分钟)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外,其余名师都是两节连上,用时60分钟(活动安排表如此,实际教学有的更长)。我总在想,现实的课堂明确规定40分钟为一节课,这不管是从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来说,还是从教学特定规律来讲,都是有章可循的。可是,包括这次观摩活动在内的很多大师上课,都有“时间霸权”的嫌疑。如果仅仅因为是名师,就可以洋洋大洒,上课时间任由自己做主,我们真的很羡慕;如果能用60分钟完成我们80分钟(两课时)的教学任务,这就更让我等小辈望尘莫及。如此,观摩课的示范引领作用会大打折扣。再者,动辄1个多小时,孩子们不累吗?回到我们的课堂,能这样去做吗?

还是贾志敏老师说得好:“每节课40分钟,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不能因为是所谓的大师,就延时、超时。一节课的时间只能相差秒数,不能相差分数。”

其次,是语言霸权。教师语言霸权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角色歧视;二是教师对学生的语言专制。

在观摩课、公开课上,无一例外,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往往发言次数多。大师上课也一样,为了让课堂出彩、有亮点,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展示机会留给前面发言较好的学生;而对一些第一次发言表现不完美的孩子,授课老师则象征性地给他示范,让他再读一读、说一说,然后表扬他“有进步,很好”,后面的教学,这部分孩子往往只能沦为默默的听众。

语言霸权的另一个表现是将自己的规范语言强加给学生,要求全体学生遵循这样的格式“规范表达”。诚然,教学中应该提倡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纠正,但我们也应该允许孩子从小学会语言的多种表达方式,引领他们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那种动辄“不对!应该这样说——”的评价,尽管老师满面春风,甚至流露着调侃般的和蔼,比如“噫!又错了吧,是不是应该这样说呀”,(有人称之为幽默)是不是会一定程度地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并有可能禁锢学生的思想呢?

再次,是对课堂引入的思考。无可厚非,观摩课上,学生往往不是授课者平时面对的教育对象。因此,为了“拉拢”师生距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必要的课前游戏、课前谈话是合理的。然而,包括本次观摩活动在内,部分授课教师的课前引入显得冗长且耗时较多。这就为名师教学的时间霸权埋下了伏笔。再者,部分教师的谈话、活动等引入,似乎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不多,引入环节的时效性也有待思考。

比如某教师这么引入——

“大家都认识我了吧,应该叫我——”

“x老师!”(其实,老师课前已经和孩子见过面,原班教师大多也会在课前给孩子们作简单介绍。)

“对,你们很有礼貌。我从xx来,……(介绍老师自己的家乡)我已经喜欢上你们了,因为……”

试想,这样的谈话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但是不是省時高效呢?与本课的教学又有多少实实在在的联系呢?

再如另一名师的习作教学——《童话写作》。为了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并初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和魅力,老师安排了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环节。然而故事讲完以后,老师并没有对童话的特点和魅力(赋予动植物以人的生命和灵性,通过一个故事表达某种情感和愿望等)作简要介绍,而是直接过渡到“今天我们也来写童话。首先请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五句话,大家试着用它们编一个简短的故事”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们讲故事为什么不可以选择一个更加简短、有童趣的故事呢?这样一来可以为后面的课内习作留下充裕的时间,避免课上“由于时间关系,请快一点”的尴尬;再者,选择更简短、更有新意、更有童趣的故事做铺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高。总之我认为,谈话要精炼,引入要简短,内容安排应该切切实实为本课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白羊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名师 篇7

教育信仰彰显了教育者的价值实践和价值追求, 是教育者专业自觉的一种无形建构。每一个名师的专业成长, 不仅体现在自身专业成长自我突破的不断追求和超越上, 更体现在对专业发展目标的自我建构上。

1.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

名师们不仅有明确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并且具备超越一般教师的角色意识。他们始终对自己保持一种高度的专业自觉, 能自我调控专业发展的方式及方向, 以达到心仪的专业发展水平。

扬州教育学院的名师夏心军认为, 信仰是教师对自己所崇尚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的一种尊崇。首先要信仰“爱”, 要做到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教师的“自爱”, 对学生的“关爱”三爱合一。也正是这种爱, 引领名师们建构出充满人性的教育文化, 展示出了独特的教育魅力。其次, 信仰“理解”。夏老师认为, 名师总能以理性的思维、宽容的态度走出自己所遭遇到的教育困境, 而新手教师却很难做到, 因而他们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历练。

李吉林老师刚踏上教师岗位, 总是绞尽脑汁尽量把课上得活泼有趣, 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天堂。在这个过程中, 她同时也懂得了一个老师的责任。正是基于她从小就有当好老师的人生追求, 她才有如此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她曾说:“作为语文老师, 不仅要让孩子学好语文, 还要给他们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让他们懂得爱祖国, 懂得给别人带来快乐。”正是几十年来追求这样一种完美的教育境界, 在遭遇文革十年浩劫后, 李老师都没有裹足不前, 而是破浪前行, 终于创立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这就是教育信仰给她带来的不竭动力。

2.明晰的专业发展目标。

目标导引发展, 名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名师本身的自我专业定位。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把自己的专业追求定位于做一个“好教师”, 而且这个目标在随着他阅历的增加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初期, 他就确立了自己做“好教师”的目标:每次上完公开课, 都能听到同行的赞扬。几年教师岗位的历练, 他对教育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认为好教师还应该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 (1) 爱学生, 真心诚意地爱学生; (2) 上好课, 力求每一堂课都精彩; (3) 有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随着教学视野的开阔, 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育理念的更新, 孙双金不再满足于现状, 他把成为著名特级教师作为自己更高远的追求目标。他朝着自己的定位, 不断努力, 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鲜明的教学风格, 成为小学教育界新生代特级教师的杰出代表。

孙老师正是因为有了明晰的专业发展目标, 才能开启不断求索的专业发展之路。

二、教育实践———专业发展目标的执着行走

目标需要付诸实践, 才能走出“坐而论道”的泥淖, 而不少科班出身的、底蕴深厚的教师, 往往由于缺乏磨剑十年的意志, 面壁十年的耐心, 以及找寻人生最大“麦穗”的敬业精神, 只能“泯然众人矣”。但是, 不少名师却能“板凳甘坐十年冷”, 修得“正果”。

1.积淀深厚的理论素养。

名师和普通教师相比, 专业知识更加系统、精确和有深度, 他们能在某个教育领域内出类拔萃, 无疑, 深厚的专业素养是成功的基石。

名师们大都来自教学一线, 平时也有着繁重的工作, 教育实践过程中, 也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曾暴露出自身在教育教学理论上的缺陷。但是, 他们并未因缺乏理论而止步不前, 而是开始其不懈追求的学习历程。他们通过“啃”理论书籍, 与同事探讨, 利用会议研讨、交流等机会向专家学等途径, 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例如, 于永正老师从教以来, 曾大量阅读孔子、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许多教育名家的著作。“创新、发展必须植根于借鉴、学习的沃土之中, ‘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于老师这样说, 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年订阅各种报刊, 坚持每天阅读, 并在精彩处必留下自己阅读的痕迹。由此可见, 名师要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 要让自己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就要给自己加装一个“发动引擎”, 而这引擎就是教学理论。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行为, 方向更明确, 方式更科学, 效果更明显, 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才会有更快的速度。

2.建构丰富的实践知识。

没有课堂教学实践就没有名师。尽管每个名师成功的具体途径各异, 但他们总能通过教学研究更新专业知识……形成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在教学实践的舞台上, 名师常常锤炼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形成别具一格的教学特色, 获得学生、社会、同行的认可和赞誉, 真正成为“大师”。如果一个教师空有教学思想和理念, 至多是一个在理论型的、学者型的教师, 但不能算是一个名师。名师, 不仅要有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更要能将实践和理论实现无缝对接, 上得课堂, 做得研究, 写得文章。李吉林、窦桂梅等名师, 就是在实践中形成深厚教学功底的典范。

3.开展扎实的课题研究。

课堂是教学研究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研究是课堂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教”“研”相长, 已成为不少老师的共识。而名师们更是深谙此道, 他们依托自身深厚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学术素养, 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研究课题, 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再认识, 并使之反哺于教育教学实践, 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建构“诗意语文”理论的王崧舟, 开创诗化语文先河的周益民、倡导简约语文的薛法根……如果没有突出的科研能力, 试问他们又怎么能拥有如此累累硕果?

三、反思调控———专业成长过程的自我完善

反思性实践与学习是名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 经验 + 反思。名师们就是因为能不满足于已有经验, 主动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不断完善自我, 适应新的环境, 战胜所有的困难, 在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和创造中, 突破其教育人生的瓶颈, 从而获得成功。

同时, 基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重建,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通过这些反思, 教师将能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正视自己的发展空间, 获得更真实的自我更新。积极地涵育生命情态, 觉醒生命意识, 教师自身的观念及思维方式才能不断更新, 从而完成“凤凰涅槃”的自我提升。

管建刚老师在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 就是通过自我反省, 把所思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 以此来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 并写下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等多本教育著作。在实践中, 他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提炼教育思想, 形成了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 这正是他长期进行反思调控教学实践的结果。

名师成功个案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不同的名师由于内外诸多因素的不同作用, 成功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教育信仰, 真正做到了自主建构目标, 并且付诸实践, 不断反思调控, 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这鲜明地体现了自我导向学习的特征。由此可见, 青年教师要在专业上快速成长, 需要学会自我导向学习, 这样才能让专业成长之路更加坚实。

摘要:名师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阶段, 是许多普通教师成长的典范和专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对大量名师成长经历的解读和研究, 我们发现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具有自主性、内在性等近似于自我导向学习的一些鲜明特征。名师的专业成长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现重点从自我导向学习这个角度, 探寻名师专业成长的“奥秘”, 从而帮助其他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探寻发展路径, 明确职业规划, 获取专业成长的力量。

名师 篇8

东港市位于黄海之滨, 市直乡镇学校共26所, 乡镇学校18所, 村小114所。为了促进城乡教学均衡发展, 提高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成立了数学名师工作室。我们把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批业务水平和能力较高的骨干教师组织起来,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充分发挥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 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最终带动我区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鉴于以上想法, 我们从全市1000多名教师中选拨了工作成绩突出, 喜欢小学数学研究, 在教学上肯吃苦、善钻研, 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了“东港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首批工作室成员由10名一线数学教师和3名基层学校主抓教学领导构成, 2010年9月, 由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市数学工作会议上给名师成员颁发了名师聘任书, 标志着这个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团队正式挂牌。

工作室成立以后, 制定了的规章制度, 拟定了工作目标,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稳定名师的个人教学水平;2.更快、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学校, 带动全市数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室工作实施策略

随着工作的开展与开拓, 数学工作室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着, 在实践中丰富了最初的工作目标, 付出与获得都远远超过了原有的预想。

(一) 内修素质, 外塑形象, 打造名师队伍

1. 职业定向, 以压力促动力。

首先给名师进行职业定向。作为名师, 要学科知识渊博、教育教学功底丰厚、教研教学能力较强、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等。让其懂得, 全市有一千多名教师在期待着他们的引领。让名师坚信自己拥有这个实力, 把压力变为动力, 自我调整, 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2. 团结协作, 增强凝聚力。

团队内部建立QQ群, 创建公共信箱。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随时交流的平台, 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 创造一个“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空间。

3. 内外兼顾, 潜质与外力相统一。

根据名师的个人素质, 我们首先对名师进行了“高效课堂”课题研究理论层面的培训, 要求全体成员要在高效课堂教学思想、模式下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并布置第一阶段的团队内部研训工作就是名师间集体研课。我们对每位名师班主任进行跟踪听课, 名师、领导参与听评课, 就近地区集中到一处, 大家同听共评, 彼此交流, 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容易沟通, 教研员对名师成员的发言进行点拨, 同时解疑释难, 挖掘他们的潜质。这些老师都是数学教学的精英, 个个聪明、悟性高, 所以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确实在短时间内使名师的独立备课能力、上课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的飞跃。

4. 铺路搭桥, 请进来走出去。

由于经费问题, 一些名师的眼界只限于本地区。鉴于此, 我们除了组织名师参加本地相关培训外, 还主动与基层校长直接交流, 为名师争取去省外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在提高自己的同时, 心里充满自豪, 更好的工作。基层领导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把难得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给了名师。在一起学习的时候, 白天听课, 晚上我们就在一起讨论交流, 与我们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取其所长。名师们也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归来后把学习感受、心得体会通过邮箱与大家资源共享, 在本校做观摩。2011年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一周, 我们就推选6位名师参加。

(二) 点面结合, 辐射引领

在各项活动中为名师搭建展示舞台, 以点带面, 以面促进整体, 充分发挥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

1. 以课题为媒介, 研究实践出成效。

名师工作室在教研员的带领下, 扎实的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双主体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把数学新授课细化为“概念课”“以计算教学为主的课”“以应用题教学为主的课”等课型, 并对每一种课型的基本特点加以整理, 形成基本模式;对“双主体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研究出“有效备课法”, 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文化”, 并初见成效。带着这些研究成果, 带着最新的课改信息, 名师团队通过观摩课、专题辅导, 及时传播、辐射给全市的数学老师。

2. 上各类教研课、观摩课, 做专题辅导。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有计划的组织教研活动, 也要承接上一级研训部门的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名师们活动的土壤。如不同领域、不同课型研讨会、新教师培训会、各项专题研讨会, 名师们把最新的教学信息、思想融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 让其他教师学习观摩;听完课之后及时开展评课活动, 先由执教者说课, 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 总结提炼其教学特色和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切磋、相互学习, 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的活动既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 又能给年轻教师以启发和思考, 而且也锻炼、提高了名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往的县级培训, 都是我们教研员坐在前面, 基层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都是受训者。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就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培训格局。名师成员中有优秀的基层主抓教学的领导, 我们给了他们一定的培训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也作为全市教师培训者。这样的培训, 给了名师压力, 促使他们多方收集资料, 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反复斟酌培训材料, 采取多种的培训方式。因为他们来自于一线, 与一线教师感同身受, 所以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了他们, 更有益于广大基层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 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 这些骨干教师又带动所有的一线教师共同提高。

3. 名师送教, 受益一方。

东港市乡镇学校多, 偏远地区的教师几乎没有机会走出本校学习观摩, 我们就组织名师们送教到村, 把名师效应延伸到最基层单位。每一次送教活动, 她们都会精心准备, 不但准备上课, 还要准备与基层教师之间的交流, 要解答教师们的困惑。对于大山里的教师们, 这样的活动无异于雪中送炭, 与这些名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就是她们最渴望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每一年, 我们都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让这些村小的教师与名师牵上手, 结上对子, 很有效地带动了落后村小教师的进步,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4. 赋予团队不同层次活动, 更好的发挥名师效应。

(1) 每年, 教研部门或者教育行政部门都会举行不同类别的教学大赛, 一般情况下评委都是由我们教研部人员担任。名师工作室成立以后, 我们让名师成员任大赛评委。在这样的活动中, 这些名师评委能够互相交流, 在客观公正的给出判断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能力。 (2) 组织他们积极参加上一级部门的研究活动。市里的、省里的各类活动, 名师们都是走在最前沿:在丹东市网络教学设计活动中, 我们的名师共完成了1~12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部分所有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3) 组织名师参加市里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 参加省里优秀课的评选, 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等等。这些活动, 更加促进了名师的业务发展, 也很好的展示了我们东港市名师的风采。

三、工作室成员的业绩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 每位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省级课题奖项奖2人次, 课题结题2人次, 丹东课题成果奖1人次, 丹东市综合荣誉4人次, 东港市综合荣誉6人次, 省级优质课8节, 丹东市级东港市级优质课多节。

四、工作室的未来展望

“名师赋闲”探因 篇9

一、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不完善

目前, 许多地方用量化法考核教师, 各学校出台量化评价方案, 用分数给所有教师排名, 以此作为评优、晋级、晋升的依据, 但由于评价指标不完善, 导致名师名不符实。真正的名师不但“德高”“身正”“艺精”, 而且“术业有专攻”, 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名师更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拥有一定的学术成果。这样的名师, 其人格魅力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 吸引教师向他靠拢, 教师们会觉得与这样的名师共事是莫大的幸福!真正的名师是在教育园地里自由成长起来的。于漪、李镇西、窦桂梅、霍懋征等名师, 无一不是把教育当做自己的终身追求, 以教书育人为乐, 在全身心享受教育乐趣的过程中, 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 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实践, 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 用智慧和汗水, 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出版了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教学著作, 并且获得了教育专家和同行们的认可。如果客观地审视一下许多名师, 就会发现他们离这样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今, 绝大部分名师都是评出来的, 评选的主要依据是教育教学业绩、发表或获奖论文、课堂教学水平、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时的参评名额, 也是打分确定下来的, 有了参评名额后, 许多教师就能“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顺利闯过评审关;而在全国、省、地各级教学竞赛中, 奖牌除了凝聚着参赛选手的汗水和智慧外, 更多的则是“智囊团”创新与设计的结晶。

二、教师任用与激励制度有缺陷

一旦“名师”到手, 如果名师们不“激流勇退”, 让“后起之秀”也有机会“脱颖而出”的话, 就会受到同事或明或暗的指责。名师们虽想继续奋进, 但人言可畏, 只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同时, 这些名师长期名列前茅, 成为其他教师步入名师行列的“拦路虎”, 时间一长, 名师与其他同事之间就积聚了严重的矛盾冲突, 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内耗。

于是, 又出现了所谓的“捆绑式评价”, 小组里的所有成员都“荣辱与共, 利益均沾”。在这样的“利益共同体”里, 那些非名师们即使不怎么努力, 也会沾名师们的光而获得相同的利益;而名师们即使再努力, 最终获得的利益也与其他人一样。时间一长, 名师们的激情也就一落千丈了。

三、相关制度缺失

其一是名师管理制度缺失。目前, 中小学名师很多时候是一次评定就终身享有, 像国家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特级教师等都是终身荣誉, 还有高级教师, 也是终身制——只要上级认定了, 即使这些名师今后的工作再随便、业绩再平庸, 其相应的待遇也丝毫不受影响。说到底, 就是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促进名师发展。

其二是名师再成长制度缺失。这也导致获得国家级荣誉后, 名师们的追求目标不明、动力不足。

其三是名师使用制度缺失。人最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名师, 学校往往只注重于“树”, 而不着力于“用”。没有以名师为中心, 打造专门的教研团队, 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优势和示范作用;甚至在课题研究、学校重大的活动中, 有的学校往往让名师靠边站, 不但全市性的竞赛课不让参加, 在分配教学任务时也带有照顾性质了, 这看似照顾, 其实是对这些名师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大大伤害了名师们的尊严。

由于教师评价不完善, 名师不敢大显身手;由于名不符实, 名师不能大显身手;由于激励不到位, 名师不想大显身手;由于相关制度缺失, 名师不会大显身手。笔者相信, 找到了原因, 就能找出解决“名师赋闲”的好方法。

(作者单位:1.湖南省汨罗市二中2.湖南省汨罗市教育局)

名师速写 篇10

提起吴正宪老师, 很多人会想到“友善”, 吴老师有一颗孩童般纯净的内心, 她的心与孩子的心相通, 她能读懂学生的需求, 她能给予学生需要的尊重, 她能点燃学生内心的希望……所以, 孩子们视她为真诚的朋友。

提起吴正宪老师, 很多人会想到“智慧”二字。回味吴老师的课堂教学, 她的课在简约中蕴涵着丰富, 在简单中呈现着深刻, 在删繁就简中凸显数学的本质, 把数学“冰冷的美丽”与“火热的思考”有机融合, 使学生既体验着学习数学的快乐, 又感悟着数学学习过程中理性的思考, 使数学的科学性与教育性完美地结合, 让我们体验着智慧课堂中简约的美丽。

与吴老师接触过的人, 最深刻的感觉是, 她如此平易近人, 如此简单真实。也许正是吴老师的简单豁达, 才铸就了今天的她: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督学, 全国模范教师、数学特级教师, 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她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她还著有多部教育著作和教育丛书, 如《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等, 并主持多项教育部教师培训项目, 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这就是吴正宪老师。

名师培养三境界 篇11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当前,全国各地的名师培养工程可谓风起云涌,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一校之长们都认识到了名师培养的重要性,纷纷结合本地区或本学校实际启动了“名师工程”,每年都会评选、表彰一批名师。因此,不少学校三年五载下来,就会造就几十名不同级别(校级、县市级、省级)的名师。但我们都知道,各类名师的评选都有一定的“门槛”,并不是哪一个人想评就能评上的;再者,由于每所学校教师的素质、能力不尽相同,即使学校的领导们想多造就几位名师,那也是很难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名师培养的困苦阶段,正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但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或校长要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气魄,敢于独辟蹊径,理性分析,能结合自己学校或教师实际,扬长避短,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名师培养工程,这也是到达理想境界所必需的。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名师的培养要有长远考虑,一定要有个平缓的培养计划。名师的补充必须是连续性的、分层次的、小批量的。首先,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名师培养工程中,要锁定目标,不断完善名师培养办法。切忌一暴十寒,今年重点培养一大批,明年、后年就不再培养了。因为这样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人才没有层次;由于同一年龄层次的人太多,当机会只能降临在一小部分人身上时,会使同期的很多人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并且又会同时面临职称评聘,给管理者造成极大的负效应。作为学校要注意学科、教师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尽量避免人才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以免形成学校人才资源的“木桶效应”,制约学校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名师资源,发挥名师的带动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分年龄、分学科确定好自己学校的名师培养梯队,切不可患得患失。只要连续不断、坚持不懈地把名师培养工程深入实施下去,就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应。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厚积薄发是自然规律。培养一个名师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窦桂梅的脱颖而出源于她几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随笔和她所听的一千多节课,这就是她的积累。名师成长的过程也是其知识、能力积累的过程,积累是孤独的,就像山谷中的野百合,独自默默地积蓄能量,缓慢成长;积累是艰苦的,仿佛是一个辛勤劳作的农民,忙碌得无暇欣赏风景,要放弃许多人生享受;积累是长期的,如同攀爬一座没有顶峰的高山,永远都不得懈怠停步;积累是快乐的,当他(她)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日渐成熟之日,正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时。

何为名师 篇12

一、气概

人们评判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往往是由对其气概的感受入手的,如果一个人有昂扬的气概,我们基本可以想见他的努力与向上。 孙双金老师说“: 人性,总是向善的。 ”他与陶继新老师对话时,陶老师说自己的成名秘诀是“ 无他,只是天天向前走一点而已”,孙双金对此十分激赏,因为这样的回答也说出了他自己的体验与心声。 有着向善、向前的人生姿态, 是一个好的职场人,自然也是一名好教师最为重要的人生底色。

每次与双金老师聊天,每次听他在一些公众的场合慷慨陈词, 总感到他斗志昂扬, 总觉得他又有了或正在产生新的想法。 我想,这是他的人生底色,是他的“ 生活的微笑” 的基本态度使然。 有了这样的态度, 教育人还应该有梦想, 有追求,还应该有些理想的色彩。 《 孟子》 曰:“ 夫志,气之帅也。 ”巴尔蒙特的人生宣言是: “ 我来到这个世界, 是为了看太阳。 ”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大合唱! 孙双金老师就是一个教育追梦人,这使得他的人生进行曲铺就了向善、向前的音程。

他做学生,就努力做一名好学生。 中学毕业前,全乡中考他是第一名。 进入丹阳师范后,他是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尖子。 学校为了打消毕业生实习前的紧张和担忧,从300名学生中选出两名上“ 示范课”, 其中就有孙双金,绝对的百里挑一。

他做教师,梦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他说“: 我的梦想中常常出现上课的情景。 我梦中的课堂,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 学生思接千载、 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 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 诗的境界、 爱的怀抱之中。 这就是我苦苦追寻的教学境界吧。 ”他上课, 花的是水磨功夫,正是一节一节精彩的课成就了孙双金的人生高度。

他做校长,梦想做一名好校长,“ 努力让学校充盈人文的光芒,让每一位师生在校园里幸福成长”。 他说: 为了梦想,“ 我曾呕心沥血,我曾披星戴月,我曾上下求索”。 柳斌同志曾在孙双金老师履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之前,为这所学校题词———“ 含爱生情怀, 有育人智慧” 。现在看来,这更像是对孙双金的评语。 孙双金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有着向善、向上的人生姿态和教育追求, 有着积极昂扬的气概,这是成就名师的第一要素。

二、气质

在心理学家那里,人格可以按照一定的维度,分成不同类型,比如艾森克提出人格划分为两个维度:人格的内倾与外倾; 人格的稳定与不稳定。 根据这两个维度,他又把人分成四种类型,即稳定内倾型与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与不稳定外倾型。 这些类型分别对应于黏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 这些类型的人有各具特色的气质。 具体的人则可能是某些类型的综合。 气质是具有先天倾向的,但环境与教育又可能影响一个人气质的形成。 借用心理学的性格理论分析孙双金,揣测他大概是稳定内倾型与稳定外倾型的综合, 这表现在他的镇定、沉稳、开朗、乐观、善于克制自己、反应比较敏捷等方面。 由于“ 腹有诗书”,由于长期浸润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由于他注重交往艺术,一直能在学科前沿和教育前沿的圈子里参与对话,他养成了自己的气质特点。

我特别推崇他的, 第一, 是书卷气。 孙双金儒雅沉稳, 举手投足之间, 都是书生本色。 今年春节前我碰到他,他告诉我,这几天出去淘了1000多元钱的书,准备春节假期好好读读,可见这个春节他是多么充实。 孙双金老师的阅读由语文,而教育,而文化,当然后者对前者都是一种包容,其中可见他的人生境界是在不断拓展和提升的。 孔子曰“: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如果说“ 质” 是人生的先天禀赋气质,那“ 文” 就是后天书卷气息的熏染。 孙双金读书很杂,他读语文专业书,读文学书,读心理学书, 他还特别爱读哲学、美学书籍。 他说,40岁以后读得最多的书是哲学类书籍。 他还涉猎军事、政治、经济、管理等诸多方面。 他自称争取做个“ 杂家”, 其实, 他的专业素养十分丰厚,我认为专家加杂家方能成为大家。 有的学者主张人要有一部自己的大书,这部书是要反复阅读的,它可以成为一个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对于孙双金来说,这部大书就是“ 论孟”,这不仅在于他对于“ 论孟”可以应邀去做报告,更在于他的思想和实践常常让人感觉是深得夫子之道的,譬如他“ 文质彬彬”,他“ 学而不厌”,他“ 一以贯之”,他“ 仁者爱人”。

第二,是朝气。 林庚先生在论述盛唐文学现象时,提出了“ 盛唐气象”这个概念,并把盛唐气象的本质归纳为“ 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 一位名师、一所学校,活力和朝气是必不可少的。 孙双金老师的朝气首先在他的童心、 童真、童趣。 在参与“ 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活动时,有的学者提出, 做一名好教师, 要想象童年, 回归童年。 我们和双金在一起讨论时还提出,要把“ 好玩”作为评价一个人、一节课、一篇文章的重要标准,而我们所说的“ 好玩”,就是童心、童真、童趣。 孙双金热烈地响应着这些主张, 生动地实践着这些主张。 在他看来,在校园里,在课堂里,“ 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听到孩子们发自赤子之心的天籁之声,内心的儿童情怀就不由自主地流淌出来, 真的就变成一个长不大的儿童”。 其次,孙双金老师的朝气在于他的校园里、课堂里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以他的“ 四小课堂”说,“ 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真是如禅宗言,“ 活泼泼的生命”。 再次,孙双金的朝气表现在教学的创造性,这是由“ 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的特质决定的。 孙双金说“: 我读古今教育家的著作,颠过来倒过去,在字里行间读出两个字,那就是‘ 创造’。 ”孙双金上课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就在于他注重创造。 七八年以前, 我为双金老师的一本书写序, 便是就着他的实践讨论了创造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第三,是大气。 大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也许有的跻身名师行列的教师也达不到这种境界,难能可贵的是孙双金有。 我在私底下曾对他说过, 你最宝贵的是有了些大气, “ 养吾浩然之气”,要特别珍惜之。 从孙双金老师来看,他的大气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他是一名思想者。 文学界有人说,三流作家拼积累,二流作家拼技巧, 一流作家拼思想。 我以为教育界完全可以套用这样的话,一流、超一流的教师必定都是思想者,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主张。 孙双金老师就是靠情智教育的主张立足于教育界的。 这样的思想, 使他超越了功利化,追求人的真正发展,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 人”。 其次,他是一名艺术家, 教学艺术家。 他的课大气磅礴, 收放自如。 无论有什么样的意外,他都能“ 淡妆浓抹总相宜”, 顺其自然,再上层楼。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靳家彦先生在听了孙双金执教的《 黄河的主人》 后,激动地评说:“ 当前的某些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文化品位缺失。 而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 《 黄河的主人》 一课,则诗情洋溢,大气磅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那么和谐自然,水乳交融,让我们回味无穷。 ”再次,他是一名探路人。 他努力站在学科前沿, 提出“ 12岁以前的语文”,为母语课程的构建努力探索。 他经营自己的学校时不断追问,我们的学校未来是什么样子? 我们往哪里走,怎样走? 这些前瞻使他能超越当下,于是他有了大追求、大格局、大手笔。

三、气脉

气脉,指一个人的血气和脉络。 论及诗文,气脉指的是气势、结构、脉络。 一位名师, 为人、思想、作文、上课,都是要讲究气脉调和、 生气贯注的。 以孙双金老师为例,首先, 应该关注的是内在精神世界的谐和。 作为一名教师,自我内部景观十分重要,教师有了自身认同, 就会有内心的力量。 帕克·帕尔默认为:“ 自我认同在于构成我生活的多种力量的汇聚,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使我的自身完整协调, 生机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气沉沉。 ”按照帕克·帕尔默的观点, 这里的“ 多种力量”指的是认识自我———通过智能的、 情感的、 精神的内在统一,完美交织成自己的内部图画; 认识学生, ———倾听学生内心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自信地表达自我;认识学科———在个人意义上出神入化地理解学科。 我想,孙双金老师的力量很重要的是来自他内心世界的完整,他的为人,就是情智互生、和谐统一的;他善于触摸学生情感脉络的跳动,并且注意在课堂上适度地“ 隐藏”自己,把学生推到课堂的前沿, 推到思维的中央;他对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他说“: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 是暂时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反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 ”他说:“ 知识分种子知识和叶的知识两类。 叶的知识再多再繁茂,也不能生长出新的知识;而种子知识能生根发芽, 生长出茁壮的枝干, 开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因此我们在学生的心田要多播下种子知识。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种子知识就是经典文本。 ” 情智语文已经成为他独树一帜的教育主张。 正是在这些地方,他的智能、情感、精神已经融会在一起,完美地交织成美好的图画。 其次,孙双金老师的思想体系也是脉络清晰、生气贯注的。 孙双金围绕情智教育,提出情智教学、情智校园、 情智活动、情智课程,构成了学校文化完整的结构。 他的情智语文每一点深入进去,你都感到自成体系又是相互贯通的。 如对情智语文的实施策略,他提出:课堂富有画面感、 场景性;披文以入情;课堂向学生的问题打开;教学是挑起矛盾的艺术;教学要运用故事思维。 在这里,既有情智的交融,又有前后的贯通,可见气脉的通畅与生动。

四、气度

气度, 指的是气魄和度量。 这两个方面都是作为名师不可缺少的。 先说气魄,我想就是有想法、能坚守。 昆德拉说,一个有信念的人,是一个被限制的人。 在当下这个应试教育猖獗的年代, 自我限制、 自我约束, 就是一种大气魄, 坚守信念、努力践行又是一种大气魄。 孙双金提出情智教育,直指现实社会“ 半人教育” 的弊端,其实,知识教育的“ 半人” 的完整性也是大打折扣的。 我们应该关注所有学科的知识,但事实上得到重视的只是考试学科的知识;即使考试学科,我们也应当关注全部知识,但事实上我们只是关注考试说明明确的那些“ 点”,于是我们教学的是知识的碎片;即使是这些知识点,我们也应该关注知识的整体性,比如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明确知识和缄默知识,但事实上我们只是关注纸笔测试可以呈现的那些知识;即使是纸笔测试的知识,也应当常常回到知识产生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也应当关注知识的应用,但事实上知识已经被题目所代替,以至在有些学校,已经没有知识教学,只有讲题目、做题目、考题目了; 即使是题目的教学,也应当以基础题为主,关注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但事实上有些老师已经把高难度题目的讲解和练习当家常饭了, 以至我们的学生缺少了生活的必需品,面对的是他们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我在这里呼应孙双金情智教育提出的意义, 其实只是强调情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能可贵的是,孙双金不仅提出了,而且生动地实践了,这就有些气度不凡了。曾记得十年前,孙双金提出情智教育的时候, 教育界有些学者持怀疑的态度。 他在虚心倾听的基础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他曾说过:大凡一些杰出的人物,总是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负, 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自己认定了的路,就坚定地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十年过去了,情智教育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赢得了它应有的地位和影响。

再说度量。 会谦让,能容人,是名师应该具有的重要禀赋。 有些老师也很聪明,起点也很高,但走不出来,难有影响,很重要的可能就是缺少度量。 于漪老师说,她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同事,发现和学习同事的优点;另一把尺子量自己,发现和检讨自己的缺点。 名师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 和孙双金老师聊天,经常听他如数家珍, 说起他的同事们,他夸陈静书记思路清晰,做事干练;他夸唐隽菁副校长低调沉稳, 是一位老黄牛式的好领导;他夸张齐华副校长天资聪明,点子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夸朱萍主任性格温婉, 外表优雅,内心坚强,做事执着……可见他对同事的优点是事事注意、时时留心的。 孙双金老师对自己上的课成败得失是非常清醒的,他总是能冷静地审视自我。1989年孙双金参加全国大赛荣获一等奖之后,全国各地的邀请纷至沓来, 但他没有被荣誉迷惑,他很清醒。 他说“: 不久我发现自己的教学存在问题: 什么问题? 同一篇课文教学设计,为什么会在此地上得生动甚至轰动, 而到彼地就上得沉闷, 甚至很吃力? 经过一阵的闭门沉寂和反思,我发现原来我追求的是教师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而忽略了对儿童主体的研究。 倾听儿童的问题,倾听儿童的见解, 倾听儿童的心声,让我的教学又走入了新的天地。 ”波斯纳概括的“ 经验+ 反思”这一成长公式对于他也是完全适用的。

五、气象

气象, 说的是情景和气派。 作为一名名师,本身就应是学子健康成长这种气象的创造者, 以孙双金老师为例, 在他这里,至少形成了三幅图景。 第一,课堂上“ 活泼泼的” 气象。 孙双金认为好的课是“ 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他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打开了, 有的同志认为, 自由的思想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是赞同的。 孙双金老师总是能创造出民主、 平等、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激活、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活力,让学生在不断接受思维的挑战中前行。 正是由于他着眼于人的发展,所以这种学生“ 活泼泼的”生长的课堂,学生所得就不仅是知识,一定是情智和谐、共生共长。 曾听孙双金说过这么一个小故事:2010年, 江西南昌市请他去上课,他给孩子们上了《 走近李白》 一课。 课上完之后,学生们要离开教室。 这时,只见一位女生走上讲台, 对着孙老师说:“ 孙老师,我要授予您一枚奖牌。 ”孙老师一愣,心想,学生要授我什么奖牌? 只见小女孩双手呈上一张纸片,是一枚用练习纸剪成的五角星,上面用钢笔写着四个大字———最佳教师。 此事让他感慨良多,他说一生接受过很多金光闪闪的奖牌证书,唯有这枚学生用纸片剪的奖牌最为珍贵! 它是纯真孩童发自赤诚之心的赞美啊,这是最高的奖赏! 特别要提及的是,孙双金灵动的课堂,不是一个平面的展开,而是“ 登山型”的。 是的,学习就是登山, 不是代步式,而是自己一步一步地登攀,一路上如行林荫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此一乐;在多条路径中选择,有个体的体验和探究, 此二乐;路途上合作互助, 相互提携,此三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享受审美的高峰体验,此四乐。 孙双金活泼泼的登山课堂正是如此,学生在这里得到了知性的充实和诗性的升华。

第二,教师群体相互映照的气象。 孙双金深知,好教师就是好教育,身为校长的孙双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道德共同体, 引导老师培育爱生情怀,以情智教育培育情智共生的学生;引导老师们研讨经典名著,提升专业素养;组建北小导师团, 开设名师讲堂,为年青老师的成长给力;在生活细节上留心, 常常有一束鲜花、一张贺卡给老师带来感动和感激……孙双金在对教师提出要求时, 努力先走一步。 2009年,他给自己定下的指标是读20本书, 发表10篇文章。 年底一盘点,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竟有34篇。 北小的老师是个积极上进的群体,现在已经呈现整体跃升的状态。“ 你读书了吗? ”成了大家见面的问候语,团队共同学习时的如切如磋常常会令大家流连忘返。 近几年在江苏省最高级别的论文大赛中,学校教师取得的成绩令同类学校刮目相看。 一批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如陈静的“ 享受数学”、 张齐华的“ 数学文化”、唐隽菁的“ 公民道德”,唐文国的“ 和谐语文”、 朱萍的“ 作文教学”,等等。 学校已有特级多名,教学能手占教师总数一半左右。 更重要的,他们都是那样阳光、开朗、积极向上。 老师与校长、年青老师与导师,老师们内部,都让人有一种相互映照的感觉。 孙双金言及此, 总不免有些激动,他说,这正是他追寻的境界:“ 万类霜天竞自由”,“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第三,学校校园“ 五色为文”的气象。 《 礼记》 云:“ 五色为文”, 罗素说:“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孙双金的校园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座书香校园, 学校有校本教材“ 12岁以前的语文”, 有北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有书香家庭、 班级小书迷评选活动, 有作家进校园报告会、读书故事大奖赛、 读书笔记、剪贴大展示等活动。 这是一座畅想的校园,学校进行了“ 想象作文”的实验,低年级以创作童话故事为主,中年级以创作儿童故事为主,高年级以创作儿童小说为主。 每个孩子都有几本自己的作品集,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足迹。 这是一座缤纷的校园,学校根据“ 追求心心相印的情智共生教育”这一办学理念, 设计了红色为底、白色蝴蝶翩翩起舞的校标;在一楼大厅摆放着一只三角钢琴, 每天由一名学生弹奏,以优美的旋律迎接师生们进校;设计了三层水景,喷泉涌动,层层递进, 给人生机和灵动的美感;三层楼道分别引领学生回味经典,亲近历史,走近名人。 这是一座创造的校园,学校还成立了“ 娃娃科学院”“ 娃娃电视台”“ 娃娃书报苑”“ 娃娃参议院”等,经常举办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更是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 正是这些主导性与丰富性统一的文化实践,使北小呈现出了云蒸霞蔚的生动气象。

六、气场

气场,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是他的能量所产生的感染力、 影响力、凝聚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场,而名人自然会有较大的气场。 孙双金的气场,第一是他在课堂上的影响力。 孙双金的名气, 首先在于他的课上得好,“ 跟随孙双金学语文”,是许多学生家长送孩子上学时的期盼和渴望。 日积月累的充实感和升华感,使许多学生在他的课堂上生成更高的预期。 “ 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的客观判断与期望”。 而学生的这种自我效能感常常源于老师高质量的教学,学生由此对老师产生深切的渴望,又成为老师工作的推动力。 这样形成的气场大概是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的。 孙双金的气场,第二是他在校园里的影响力。 孙双金校长非常注重以文化人,他提出情智教育的主张,又建构了学校的实践体系, 注重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使得“ 走情智教育之路, 育情智共生之人” 成为师生们的共识,成为北小人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状态。 气场的形成正是文化立人的重要佐证。 孙双金的气场,第三是他在校园之外作为名人的影响力。 借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孙双金老师有自己的“ 粉丝团”。 一位名师,要从风格走向流派, 从个体走向群体,从地域走向全国,一定的粉丝量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粉丝可以是有组织的, 也可以是自发的,一些年长的教育家型的名师,学习者、模仿者、研究者众多,正在形成流派或学派。 孙双金虽还年轻,但他的粉丝也绝不在少数,他在各地的公开课已有400多节,可见孙双金的课已经成了一些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招牌。 孙双金提出“ 12岁以前的语文”时,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也可见他在小语界的影响力之大。 当然,随着孙双金教育思想的更加成熟, 教学艺术的炉火纯青,教育成就的更加突出,他的气场自然会越来越大。 这样的事情只要假以时日,自然会水到渠成的。

上一篇:图书自动化论文下一篇:沙棘总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