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路段(精选3篇)
养护路段 篇1
摘要: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内容, 简要阐述了封层罩面类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并结合沥青路面养护实例, 分析了路段以及最小路段的划分方法, 指出通过划分路段可以极大的改善路面养护的效果, 降低养护的成本。
关键词:沥青路面,封层罩面,养护措施,路段划分
0 引言
就沥青路面封层罩面类预防性养护而言, 划分路段实施养护措施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养护人员工作量, 也能提高养护工作实施的效率。其中进行最小路段的划分, 有助于精确分析沥青路面的病害及其损坏程度, 进而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养护工作。路段划分后, 也能就沥青路面中同样或者相似的问题进行统一解决或处理, 从而使预防性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
1 沥青路面封层罩面类预防性养护措施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涉及到许多具体工作细节, 包括路面不同路段、路面养护技术、养护设备准备等等, 总之它有一个养护体系[1]。预防性养护措施和技术也涉及到许多层面, 下文就封层罩面类的预防性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1.1 沥青路面封层养护措施
在众多公路、高速公路等不同的路面中, 其表面的封层材料大多以沥青为主, 当然也含有沥青与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封层表面。这些材料形成的表面封层可以很大程度的延缓路面的老化, 并且能够避免集料散失[2]。
沥青路面封层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改善和恢复路面抗滑能力;
2) 填充路面中细小的裂缝;
3) 防止水渗入路面结构层。
而关于沥青路面封层养护, 可以采用雾封层方法、稀浆封层方法等[3]。以雾封层技术方法为例, 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 其采用油剂型的雾封层材料以及铁钢砂均匀洒在沥青路面上, 从而达到以上提到的三点效果。可以说, 封层养护措施对路面的养护的确有很大的作用。
1.2 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措施
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在沥青路面养护中比较常用, 这种养护措施涉及到的技术层面介于“传统磨耗层”与“厚表面处治”之间[4]。薄层罩面养护措施对路面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水渗入造成的路面损坏, 减少水雾提高行车的能见度;
2) 降低路面与行车之间产生的噪声;
3) 对路面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使路面更加平整。
薄层罩面在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当中, 除以上三点养护效果外, 还具有许多其他的作用。就薄层罩面的具体施工技术而言, 它需要借助摊铺机的进行, 再经过压路机碾压, 可以解决路面中常见的一些病害[5]。薄层罩面由两部分构成, 即磨耗层和防水层, 其结构厚度非常薄, 但是可以与原路面实现无缝接合。总之, 这项技术也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 沥青路面路段及其划分方法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势必会涉及到不同的路段, 涉及到路段的划分, 下文则主要对沥青路面的路段及其划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2.1 沥青路面的路段
所谓路段主要指的是具有相同路面属性的道路部分, 路段划分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路段实际上是道路系统中最小的单元[6]。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当中, 沥青路面养护单位或部门需要划分路段,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养护。
2.2 沥青路面的路段划分方法
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 由于路段中路面属性具有相同之处, 因此路段养护需求也大致相同。在划分道路段落当中, 可以依据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而正是如此才导致路段的划分过于细化, 致使具体的养护工作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人员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的路段划分方法, 即聚类分析方法、基于剩余寿命指标的分析方法等进行路段的划分。对此, 本文就提到的前两种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1) 聚类分析法划分路段。
聚类分析法主要运用的是统计学的原理, 先将整个的路段大致划分为有限的几个类别段, 其中每个段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特征, 如此就能从中看出路面中大致的病害情况[7]。具体来说, 聚类分析主要针对不知道分多少类别的情况, 然后借助统计学方法对已知的情况进行大致分类, 聚类分析法的本质是试图找到能够反映路面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的统计量, 进而更为准确的进行分类。
例如针对某沥青路面路段进行划分, 聚类分析则主要可以从路面中的裂缝、坑槽等所占比例进行统计计算, 由计算出的数据形成的数据图以及表格可以得出路段分类的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的实践, 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运算量相对较小, 并且非常方便;
b.可以有效验证沥青路面路段数据之间的关系;
c.聚类分析的测验数据量大时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基于剩余寿命指标的分析法划分路段。
剩余寿命指标上AASHTO设计方法中的内容, 其应用于路段的划分主要涉及到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SSI) 、路面状况指数 (PCI) 等, 从这些指数中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例如, 路面相关的指数比较优良, 则表明该路段的剩余寿命比较高。除此之外, 剩余寿命指标也可以反映出路面及其结构层的轻度, 从而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路段划分。
3 沥青路面封层罩面类预防性养护措施最小路段的划分
根据以上两大方面的分析, 在沥青路面封层罩面类预防性养护措施当中, 路段划分非常重要, 并且路段的划分越小就能够更加准确的知道路段中路面存在的病害, 采取的养护措施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 如果路段划分的太小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养护人员施工不方便, 主要是相关的养护设备不能在较小的空间中施展操作。因此, 我们在进行封层罩面类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时, 尽量要结合二者情况进行最小路段的划分。
本文结合前人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相关实例进行分析, 在进行最小路段划分之前, 先对高速公路施工路段进行划分, 以100 m为单位进行分段, 共分为9段, 每段的施工长度以100 m为范围, 例如第二段的范围为150 m~250 m, 第三段范围为250~350, 而后以此类推进行施工检测。针对封层罩面类预防性养护效果中涉及到的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等, 检测的数据则主要可以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车辙深度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检测数据如图1, 图2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以及具体的施工检测, 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不同路段的性能数据对比, 依据数据显示, 得出结论如下:
1) 封层罩面类预防性养护措施可处治15 mm以下的车辙病害, 对车辙改善而言, 不同长度分段对其影响不大, 其改善值均在12 mm以上。
2) 封层罩面养护能够改善路面平整度, 并且路面的长度分级超过300 m时, 平整度则相对稳定, 路面的行车能力提升, 最终根据封层罩面类养护方法的使用性能, 提出其最小分段长度为300 m。
4 结语
沥青路面预防性的养护措施多种多样, 其中封层罩面类的养护措施与技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 例如沥青封层中的雾封层、稀浆封层等, 薄层罩面养护措施等, 这类的养护措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可以充分改善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减小渗水造成的路面裂缝等等。而关于对沥青路面养护中路段的划分, 也涉及到许多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了聚类分析以及给予剩余寿命指标的两种方法。就沥青路面养护的最小路段划分, 本文主要结合的是前人的实例以及数据调查,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沥青路面封层罩面类养护路段最小长度为300 m。由于笔者实践经验比较有限, 就该课题的论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敬请路面养护相关专业人士能够给予指正, 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为路面养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郝孟辉, 王瑞, 郭军, 等.沥青路面封层罩面类预防性养护措施最小路段划分[J].中外公路, 2014 (3) :64-68.
[2]古红兵, 李金明, 黄海明, 等.沥青路面养护路段划分指标合理性研究[J].中外公路, 2015 (2) :312-314.
[3]侯芸.基于沥青路面剩余寿命指标的养护路段划分方法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5 (3) :50-53.
[4]胡义辉, 段群苗, 齐辉, 等.宁波绕城高速公路最佳预防性养护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 2013 (5) :7-9.
[5]蔡荣坤, 陈志展.惠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综合设计方案[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13-17.
[6]王笑风.沥青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决策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 :7-12.
[7]金鑫.聚类分析原理在高速公路养护路段划分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 2016 (5) :90-94.
养护路段 篇2
养护管理工作报告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七日)
韶关市交通运输局、韶关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大广高速公路(粤境段)在韶关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5年12月31日顺利建成通车。本项目全线长182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3.5米(其中,与规划的粤湘高速公路共线段约22.5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41米)。全线共设置14处互通式立交,4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1个管理中心。主线桥梁总长50492.75m/145座(折算为双幅),桥梁比例为27.74%;隧道总长13457.50m/13座(双洞,左右线平均计),隧道比例为7.39%;桥梁、隧道总长63950m,总体桥隧比例为35.13%。其中韶关路段K3261+780-K3298+830长约37公里的路基、桥涵和隧道工程。
本项目通车试运营八个月以来,各项管养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保洁、小修保养等养护工作不断程序化、规范化,服务区、加油站服务质量稳步提高,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明确管养目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日常养护管理突出“预防性养护、早期养护”的工作重点,贯彻“预防为主、反应快捷、保障通畅、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方针,以制度完整化、管理规范化、计划科学化、施工精细化、安全标准化、档案信息化推进养护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养护管理工作水平,持续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良好技术状况,为司乘人员提供顺畅、安全、舒适、美观的行车环境。小修养护工程以保障公路及其沿线设施技术状况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为工作目标;专项养护工程管理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贯彻“强化管理、改革创新;反应快捷、保障通畅”的方针,实现“顺畅、安全、舒适、美观”的养护目标。同时,我司通过认真学习高速公路养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编制了《大广高速公路综合养护管理制度(试行)》和《大广高速公路综合管养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对养护单位的管理行为。
二、2016年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今年第一季度,项目沿线经历了历史罕见的严寒天气;二季度雨水增多,尤其是持续强降雨天气频繁。我司克服了种种不利天气的困难,想方设法保畅通,确保了项目正常安全营运通车。
(一)对抗严寒保春运
春运期间,养护工程部督促养护单位共投入人员约60人次,储备和洒布融雪剂约15吨,施工车辆使用约30车次,洗扫一体车上路清扫约12车次及相应配套工具和安全设施等,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温度接近0度时,对地势较高路段及桥梁加强了夜间巡查。1月24日凌晨全线多处大桥(黄龙带大桥、大芒斜大桥、下茅田大桥、书房特大桥、镰子角大桥等)桥面出现结冰现象,在公司领导指挥下,养护部人员与交警、路政、监控中心密切配合及时洒布融雪剂,防止桥面继续结冰,保证了后期车辆的安全通行。
现场洒布融雪剂
(二)日常巡查和经常性检查管理:
要求各养护单位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日常巡查和经常性检查,巡查/检查过后应及时填写相关的巡查/检查记录表,并将数据录入相应的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公路、桥涵、隧道及高边坡等检查资料档案,系统掌握其技术状况,做好数据库管理和信息维护工作。建立沿线绿化苗木养护管理档案,定期进行巡查,详细记录和统计苗木数量、种类和规格。检查的频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1.日常巡查:主线巡查每天1-2次(其中至少1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巡查),匝道巡查每周至少2次(其中至少1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巡查)。
2.经常性检查:
(1)检查频率为2次/周:五类构件或五类桥梁;(2)检查频率为1次/周:路面、四类构件或四类桥梁;(3)检查频率为1次/月:路基(含上、下边坡及桥下排水和防护工程)、三类构件或三类桥梁、绿化工程;隧道工程;
(4)检查频率为1次/季:
一、二类桥梁、涵洞、房建工程。3.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定期检查是对公路基本技术状况进行的全面检查。路基、路面、隧道不少于1次/年,桥梁不少于1次/3年。
特殊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的结果,或者桥隧构造物发生如火灾、撞击等其他非常事件后,对结构进行详细检查和检测。
(三)开展桥梁、隧道、高边坡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及质量缺陷修复治理工作
1.加强事前排查
汛期来临前,我司多次组织养护人员对所辖路段的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系统进行了疏通、清理、小修补,对桥梁、隧道、高边坡开展专项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安全隐患及时组织监理、养护单位到现场勘察,确定处理方案,通过覆盖彩条布等临时措施,防止雨水再次冲刷,防患于未然。
2.加快事后处治
对全线进行系统性、有针对性的质量缺陷排查,对发现的大小质量缺陷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勘查现场,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按照“保安全、保畅通”的原则分轻重缓急安排原土建标和养护单位及时修复,避免缺陷扩大。在上半年项目营运收入不理想养护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了全线各桥涵、隧道、路基、路面等结构物无发生重大安全隐患,为项目正常营运收费保驾护航。南行K3278+300右侧上边坡雨水冲刷滑坡(修复前)
南行K3278+300右侧上边坡雨水冲刷滑坡(修复后)
北行K3297+300左幅挡墙锥坡冲毁(修复前)
北行K3297+300左幅挡墙锥坡冲毁(修复后)
南行K3298+700沥青路面坑槽(修复前)
南行K3298+700沥青路面坑槽(修复后)
(四)养护保洁和小修工程
针对日常保洁清障工作,要求养护单位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两个方针,并确定日常保洁的巡查频率、质量要求等规定,确保路面平整、整洁,发现病害及时修复。为保障大广高速公路(粤境段)安全、畅通、舒适、美观,我司督促养护单位对所辖范围内对路面碍障物或垃圾,及时安排人员或机械设备进行清理。对节假日期间或恶劣天气状况,增派人员和车辆加强巡查,清理路面垃圾或积水,确保路面行车安全。
扫路车上路作业
清理路面杂物或垃圾
清理路侧堵塞的排水沟
(五)服务区、加油站管理
编制大广高速服务区、加油站管理办法,每月联合公司各部门组织对服务区进行月度监督检查,协调及解决服务区、加油站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服务质量。
服务区干净整洁
(六)高度重视施工安全
我司着力加强对养护单位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要求项目部落实对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在安全前提下,进行养护或维修作业,确保养护作业人员自身人身安全。
项目部对各班组安全教育
现场安全围蔽工作
(七)加强地方关系协调
我司全面接手项目建设时期遗留的工程建设问题和“三改工程”问题,通过深入现场、梳理排查、协调解释等办法化解地方矛盾,并组织现场勘查确定遗留问题的责任主体和解决方案,合法合理地处理地方遗留问题。
专此报告
广州大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
养护路段 篇3
对于公路养护来说, 想要提高施工的效率, 确保交通的安全, 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全部车道封闭, 但是这种方式耗资巨大, 而且仅仅适用于大规模的修整。而有些养护工作需要施工和通车同步进行, 对于这种情况, 就要科学的设计养护方案以及车道的关闭, 这样才能让养护工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会给交通造成太大的影响[1,2]。
2 工程概况
本高速公路路段为京张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整个京张高速公路连接了冀京界和张家口市宣化区, 其中经过了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 并且在宣化区和丹拉高速、宣大高速相连, 可以说作用极其重要, 其全程都是封闭式的立交设计结构, 双向四车道, 每一侧宽度均为3.75m, 高速公路经过的一些山区道路时速限制为80km/h, 平原微丘区的设计时速是120km/h。此外, 该高速公路还是西北各省与北京之间的交通枢纽, 也承载了蒙煤和晋煤向外运输的任务。京张高速公路已经投入运营十年时间, 而这十年是国家经济转型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京张高速公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尤其是使用该高速公路的车辆越来越多了, 车流量在近几年更是与日俱增, 其中自然车流量更是保持不断增长的状态, 而重载车辆在各种车辆当中, 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车流量越来越大, 特别是重载车辆越来越多, 对公路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京张高速公路很多路段的表面层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疲劳界限, 2011年时, 终于完成了中修罩面工程。这项工程的进度为:7月中旬开始补挖, 9月下旬完成了全部的该路段工程施工, 其中所用到的沥青混凝土总共涉及到了152.5×104m2。
对于本工程项目来说, 主要从事的作业任务就是对于该路段的路面病害进行综合治理, 例如桥梁桥头跳车、车辙、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以及路面沉陷等, 对整个路段施行预防性中修罩面, 施工过程不会影响到车辆通行。图1代表养护现场。
3 研究内容
3.1 研究范围
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主线路段K142+035--K147+114中向北京方向的一条车道的养护, 这条路段长约5.04km, 利用4cm沥青混凝土进行罩面, 同时排除绕行交通量的影响因素。
3.2 优化方法
这篇论文优化总费用模型时采取的是顺序搜索法, 施工区i的总费用主要包含道路使用者费用 (CU i) 、人力设备闲置费用 (CL i) 以及养护费用 (CMi) , 工期PDi一旦固定, 那么通过计算可以得到CMi、CUi, 而决定养护间歇持续时间的因素是下个施工区养护开始时间, 这样也可以得到人力设备闲置费用 (CLi) 。最适合的施工区长度可以开始于一个较短的长度, 并且逐次增加, 从而计算出总费用。对比总费用之后, 就可以得到最合适的施工区长度以及最小总费用。利用同样的方式, 可以得出任意一个施工区的最适宜施工区长度, 同时, 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开始施工情况下的最小总费用确定整个养护工程的最适合开始时间, 这样就找到了最适合的养护施工方案。
3.3 参数确定
根据数据可知, 京张高速公路在2011年7月日均自然交通量为2.95万辆, 8月为3.27万辆, 9月为3.08万辆, 其中, 重载车辆在各种车辆当中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 因为在养护阶段货车载重不能超4t, 所以在这个阶段平均交通量大概是50000pcu/d。
对于该路段而言, 其单向两车道的标准应该是3 800pcu/h, 经过相关研究发现:施工区单向单车道的通行能力是1400pcu/h。该高速公路路段要求车速为80km/h, 在施工区域进行限速处理, 要求时速为50km/h。需要2h的时间处理一个施工区, 所需费用是2000元;各个施工区养护间歇期是每小时2000元。如果罩面工程是4cm沥青混凝土, 单位长度养护的时间与费用可以通过表1来表示。
4 优化结果
工期PDmax=64h, 日交通量AA, D, T=5000pcu/d是给定的, 通过Matlab7.0计算, 以各种养护开始时间为基础, 计算出结果, 明确了48种方案。现在分析其中两种方案。
4.1 优化方案一:养护开始时间0:00
通过表2可知, 全部养护工程时长为51.5h, 把养护路段分成五个区域来完成, 其中1, 5, 9施工区处于交通率较低的时段, 3, 7施工区处于交通量中等的时段。为了不在高峰期施工, 避免迟延以及减少道路使用者的损失, 在养护阶段确定了4个养护间歇期 (具体时段如表2所示) 。最后实现的最少总费用是535 827元, 其中人力、设备闲置费是32 000元, 道路使用者费是21 325元, 养护施工费是482 502元。
4.2 优化方案二:养护开始时间19:00
通过表3可以得出, 该段公路进行养护工作所需要的总时间为42.8h, 为了更好地进行施工操作, 在具体施工中我们把整个路段分为了4个区域进行施工, 其中1、5两部分交通流量较少, 3、7两部分交通流量中等, 因此, 为了有效地避免交通流量的高峰期, 避免出现延迟, 同时减少道路使用者损失, 在养护阶段确定了三个养护间歇期 (具体时段如表3所示) , 最后实现的最小总费用是522 899元, 其中人力和设备的闲置费用是19 000元, 道路使用者费用是23 398元, 养护施工的费用是480 501元[3]。
4.3 两种优化方案的对比分析
深入分析这两种方案在具体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上的差异,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方案比较起来, 方案二要更好一些, 在19:00进行施工, 最后得到的最低总费用是522 899元。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方案二仅确定了4个施工区, 比方案一少1个, 所以具体的施工成本就减少了。对于一些交通量大的路段, 我们一般不采取养护间歇而是设定更多的较短工区, 是可以灵活的避开高峰期的[4]。在这种方式下, 可以用减少的延误费来弥补增加的施工区费。不过, 如果设定一个施工区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施工区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总费用。
5 结语
采取手段进行优化, 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区发生交通事故, 减少养护施工带来的交通干扰, 缓解交通堵塞, 减少燃料的额外消费, 减少施工区车辆延误, 减少道路使用者需要支出的费用。本项研究可以作为公路养护施工区交通管理以及控制的借鉴资料, 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小稀.长平高速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分析3[D].长春:吉林大学, 2012.
[2]吴泽.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组织管理的特点及管理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 (7) :132.
[3]孟凡琨, 陈广交, 巨永锋, 等.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与管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1) :83-86.
【养护路段】推荐阅读:
事故路段08-22
路段速度09-09
施工路段01-04
公路危险路段10-04
包联路段整改方案05-19
交通路段整治处理方案08-17
填石试验路段施工总结09-08
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总结11-30
路段收费员上半年个人鉴定07-03
关于驾校实际道路训练路段的申请报告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