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空间圈

2024-10-30

个人空间圈(精选10篇)

个人空间圈 篇1

都市圈地域空间结构是都市圈经济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都市圈发展通常有两种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机制,包括行政规划与管理、制定产业政策、出台融资扶持政策等; 二是市场主导机制,包括产业转移、建立区域性专业市场、促进区域内企业间的相互合作等。政府起宏观调控与指导的作用,对整个都市圈内的空间结构、产业组织形态、 交通网络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市场主要发挥微观主体的作用,合理分配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优配置。根据组成结构的不同,都市圈可分为 “单核心都市圈” 和 “多核心都市圈”两种。其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受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产业布局、城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东京大都市圈:多中心的分散型网络发展模式

东京大都市圈既是日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是世界级大都市圈。东京战后的经济复兴和人口的恢复增长使得日本人口和大企业纷纷向东京集中,日本的国土构造形成了 “一极 ( 东京都) 一轴 ( 太平洋沿岸轴) ”结构。这种 “一极”结构导致东京功能过度集中、城市过度拥挤而且无序蔓延,城市竞争力下降,东京的空间规模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向外扩张。为了抑制城市规模无限扩张,控制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中心区继续集中,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转变成为必然,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多中心结构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由于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制度,东京大都市圈的规划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配合五次 “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而展开的。1955年首都建设委员会制定了东京大都市圈规划,设定首都圈的城市结构分为内圈市区地带、近郊地带和周边地带,在周边地带培育以已有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市。日本政府根据对细分的这些区域和次中心城市的职能分工和产业布局,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投资。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主中心区域—次中心区域— 郊区区域—较边远的县镇区域等多核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模式,各区域形成一个内在相互联系和结合、协同发展的有机体。东京大都市圈已逐步形成各级中心城市发挥自身特色, 既分工承担不同职能又强调合作,互为补充,有效弥补了城市经济空间对生活空间的破坏,共同发挥出整体集聚和联动效应。

2纽约大都市圈:从“点”到“面”的轴向扩展的空间扩展模式

1870年前,美国只有在沿海的重要港口聚集少数经济中心,由于各城市间的联系较少,显现出彼此独立发展的状况,呈斑点状分布。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横贯大陆铁路网的形成,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各城市的建设区也基本成型,形成了单中心城市体系。1920—1950年是美国社会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各城市的建设区已经成型,中心城市规模较前一阶段继续扩大,城市发展不断向周边郊区扩展,超越了建成区的地域界限,整个区域逐渐形成了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由最开始的斑点分布扩展到轴线辐射结构。在极化和轴线的扩散作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 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慢慢连接起来,形成了都市圈的雏形。 1950年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交通和通信革命随后而起, 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加速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出现,次中心区域的形成,沿海交通主干线将各个中心城市及区域连接起来,且大量的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在干线两侧。圈内各城市的形态演化以及枢纽功能逐渐走向成熟,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沿着以纽约、费城两个超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方向向外扩展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纽约为核心的都市圈。整个都市圈区域建立了具有联系密切的功能性网络,纽约都市圈的空间扩展模式已经从 “点”连续地扩展到 “面”的轴向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一体化。

3巴黎大都市圈:轴线引导的多中心空间扩展模式

19世纪初,巴黎就是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到19世纪中期,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在巴黎过度集中, 引发了交通拥挤、住房短缺、郊区扩散、区域蔓延等城市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法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区域规划探索,并把城市发展规划调整作为保持巴黎国际城市地位的有效措施之一。1958年,规划部决定在城市轴线西端紧邻巴黎城的近郊区拉德方斯建设新的商务区,并加强娱乐、居住等功能,使巴黎城市发展沿轴线自卢浮宫小凯旋门—协和广场方尖碑—凯旋门伸展到拉德方斯大拱门向西延伸。1960年,巴黎地区规划部出台 《巴黎地区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城郊划定4个近郊城市极核,建成 “多中心巴黎”,重新整合无序蔓延的城市化空间。1965年和1976年的 《巴黎地区城市发展与管理总体规划》 在空间布局上主张沿交通干线开发8座新城,形成若干发展轴线, 总体上体现了轴线—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布局。20世纪90年代的巴黎空间规划仍然延续了70年代的思想和原则,只是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潮流,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在1994年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以及巴黎大区整治计划的引导下,将大区划分为建成空间、农业空间和自然空间,强调实施战略措施保护自然空间,建立绿化带,确立自然保护区,制订城市扩展计划,使三类空间协调发展。现在巴黎城的外围地区,沿塞纳河、马恩河、卢瓦兹河河谷方向共建设五座新城承担部分功能,并形成了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控制城市扩展。这种通过轴线引导规范城市的空间增长,建设副中心和新城分布城市功能,为经济进一步发展释放了增长空间。

4上海大都市圈:圈层发展模式

上海都市圈在经济密度和经济联系上呈现里三层、外三圈的空间布局结构。所谓里三层,指的是中心城市上海本身在经济密度上呈现的3个圈层。根据地均建筑面积、三产能耗、地均产出、人口密度、房价、地均就业等9个指标的计算,可将上海市分为3个圈层,即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外部圈层。而所谓的外三圈,则是指大上海都市圈,围绕着上海这个经济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可分为3个圈层,联系紧密度从里向外逐渐减弱。第一圈即上海本身,是整个大都市圈的核心所在。第二圈则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这一圈层与上海的空间和实际交通距离最为接近,与上海的经济社会联系也十分紧密。第三圈是南京、镇江、南通、宁波、绍兴、扬州、泰州和舟山。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都市区的交通系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设施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一直在增加,每年在100亿元左右,其中轨道交通投资占近一半的比重。已经形成了由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道路以及部分轨道交通组成的城市 交通系统,基本完成 了由内外 环线间 “环线” + “射线”状、内环线内 “网格”状构成的路网形态布局,有利于核心城市扩散效应的发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核心城市扩散效应逐渐加强,空间发展逐步由轴向扩展转为圈层扩展,在地域上形成圈层空间模式。这种空间发展模式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区域核心城市综合功能突出,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了管理决策职能、商业和研究创新职能,集聚了大型公司或集团总部,并且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围绕核心城市而展开,增加核心城市的通达性。

个人空间圈 篇2

朋友圈想念一个人的说说1

1、想你润了我的眼,念你痛了我的心,如若爱一个人就是要他幸福,那么我愿用千年的等待换你。

2、无论相隔多遥远,对你思念的心,永不停歇。

3、我用尽一生的思念,只为等你出现。

4、每当夜深人静想起你的时候,眼泪总是忍不住的.往下流。

5、我对你的每一次思念都是一粒沙,所以世界上有了撒哈拉。

6、苍白的思念,一味的坚持,只是伤痕累累的结局。

7、也许你走出了我的视线,却没走出我的思念。

8、曾经以为,拥有是不容易的;后来才知道,舍弃更难。

9、等待,不是为了你能回来,而是找个借口,不离开。

10、我没有很刻意的想念你,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你。

11、思是一种痛;念是一种苦;想见又不能见是一种痛苦!

12、终有一天,我也可以放下你;终有一天,我也可以再对你微笑。

13、好的爱情,战得胜时间,抵得住流年,经得起离别,受得住想念。

14、亲爱的你在哪里,寂寞的我在家里,想你念你,就是见不到你!

15、我不能给你全世界,但是,我的世界,全部给你。

16、我好希望我会忘记说再见的是你,我不再回忆,不再伤心。

17、我不孤单,孤单只是情绪泛滥;我不孤单,孤单只是不够果断。

18、就算世界荒芜,总有一个人,他会是你的信徒。

19、当我很想你时候,觉得全世界那么多背影都像你。

20、有一种思念,叫牵挂,有一种思念,叫想你,每次想你的时候,我都会默默地祝福你,想你的滋味真的很美,很美……

21、每当夜深人静想起你的时候,眼泪总是忍不住的往下流。对你的思念是如此的浓烈,对你的情却是如此的纠结,好想抱着你,就这样不分离。

朋友圈想念一个人的说说2

一、幸福的时刻,一半是同你在一起,一半是在梦里;痛苦的时刻,一半是分离,一半是默默地想着你。

二、追忆逝水流年,无论过去多久,你依旧存活在我的记忆里

三、春天会用感性的语言写下温暖的句子,花瓣会用有型的色彩烘托浪漫的背景,我会用任性的心跳许你一生的爱恋,不变,亲爱的,想你。

四、思念是一种纯净;思念在那朗月下;思念在那黄昏里;思念在那秋雨中;伴随着无尽思念的是漫长的等待、关于思念的句子-有关思念的句子

五、然后一起慢慢变老,直到生命的终结不完美的我需要同样不完美的你,携手共创完美的未来

六、想你的时候,总是了勾起过去的点滴,因为有你存在我的记忆,才能给想你写一个幸福的概念。

七、找一个雅致的茶座名字叫“缘”,摆两把旧藤椅分放两边,倒两杯清酒,望空轻祝“干杯”,让思念伴酒香飘远

八、你是我日夜思念深深爱着的人。

九、在平静的生活中除了激情有时还要听一些特别特别有内涵的歌回应我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思念不听话自己跑出来···啦啦啦啦心里是不是也平静了呢

十、欣赏落叶的唯美,期待归根的思念。

十一、要是有一天你回头发现找不到我,你会不会发了疯一样的找我。

十二、寂寞层层包围,我再也没有力气走出这片重围。

十三、想你,眉心紧紧一皱,才知道我用思念剪断了这个时光,陷入了一种屹立的悲凉,看记忆把时间穿乱,留我独自彷徨,不知道起点,终点,只是在每个思念的站点,总是对往事回首,看我悸动的心凄然一笑。

十四、缘分让我遇见你,感觉让我钟爱你,时刻让我爱上你,思念让我记住你,心痛让我想起你

十五、不是不死心只是死不了心。从现在开始,聪明一点,不要问别人想不想你?爱不爱你?若是要想你或者爱你自然会对你说,但是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别人会很骄傲的不在乎你。

十六、总是想念着你,虽然我们无法共同拥有每分每秒。

十七、千万个思念,在空气中凝固。扬起风吹向你,带着我的祝福,寂寞我不在乎,你快乐我就满足,想你是我的幸福!

十八、今天穿了一双老是想去找你的鞋

十九、每一天醒来,你的清影就在我眼前转。不管手里干什么事,一会儿,准走神儿了,呆呆的只想你,算着你什么时候回来。

二十、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开满梨花的树上,永远不可能结出苹果。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高挂天边的彩虹,永远无人能够触摸。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火车的轨道,永远不会有轮船驶过。我想你了,可我,真的不能对你说,怕只怕,说了,对你,也是一种折磨。

二十一、亲爱的你不会知道,我突然好想你,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朋友突然地关心;最怕回忆突然翻滚绞痛着不平息;最怕此生已经决心一个人却又突然听到你的消息。

二十二、快乐有很多种,见到你是第一种

二十三、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孤独的感觉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为太想你。

二十四、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心疼过我的执著。

二十五、不和我聊天是怕我偷你表情包吗

二十六、有些人会永远想念着,有些事会永远藏在心里。人要学习并领悟珍爱自我,不是谁都有永远的,就算会站着痛的撕心裂肺,也不想再跪着讨你的爱,第三次,太多却还是少了最重要的一份真情!

二十七、思念,是江南婉约曲折的小桥流水,是关外天高云淡的广阔草场,是苗疆连绵不绝的重山峻岭。是大地上奔流不息的血脉。

二十八、我连今天喝的奶茶里有几颗珍珠都想告诉你

二十九、如果你想我你就会找我,如果我想你我就会想你找我。

三十、也许不是常人理解的爱,人生得一知己,是件不易的事。

三十一、想你的时候,我会仰望天空,那白白的云,那蓝蓝的天,那空中的飞鸟都会带去我对你的眷恋。

三十二、想你太美,念你太难!当心痛的感觉划过心房,我好想能够长眠,拥着这一份美好的期盼,无悔的缠绵……

三十三、记忆像是倒在掌心的水,无论你摊开还是握紧,总会从指缝中,一点一滴流淌干净。

三十四、每个人都有他的宿命。相遇,偶尔乍喜,交流,再擦肩,又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没有谁,会在同一个角落,永远的寻找唯一的心灵慰藉;现实中太多的失意,太多的惶恐,太多的无奈,稀释了,掩饰了,明白了,剩下的只有暮然回首的感慨和尘封无悔的思念……

三十五、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相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三十六、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还在为了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执着。

三十七、想你,是因为不想你成为生命的过客。

三十八、闪烁的信封是充满幸福的期待,珍藏的回忆是永不褪色的水彩,心灵的快乐是因为有你的存在,深深的思念凝聚真挚的情怀!

三十九、如果没法忘记她,就不要忘记好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在爱情的世界里,总有一些近乎荒谬的事情发生,当一个人以为可以还清悔疚,无愧地生活的时候,偏偏已到了结局。如此不堪回首的不只是爱情,而是整个人生。

四十、我将感情养成一只候鸟,天天追逐与您相聚的旧梦。我借蓝天上驰过的白云告诉您:“归来吧,我的亲人!”

四十一、想你的句子,尽管很长时间未和你见面说话,但走在熙攘的街道上,总想在人群中分辨出你,有时回想在学校的`那段日子,不经意就想到了你,这种感觉很奇妙。这种介乎于友谊与暗恋之间的情感总是萦绕着我,有时我想让这份感情只成为我一面的相思,独自体会这淡淡如雾荷之诗的意境。

四十二、早晨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想你,中午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更加想你,晚上我吃不下饭,因为我疯狂地想你,夜里我睡不着,因为想念你。

四十三、我在楼上想你时,你突然出现在楼下,然后鞋带开了,感谢那鞋带,让你在我的眼眸中,多停留了几十秒,这样真好,我想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哪怕是我们都老的弯不下腰那一天,你可以把腿翘到床上,我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为你系好鞋带,那就是我今生最想要要的幸福

四十四、这几天,我真正知道什么叫坠人情网,那种思念那种渴盼那种迷乱那种不安,是怎样的缠人撩人折磨人啊。

四十五、原来,我们什么都战胜不了,之前是命运,之后是回忆。

四十六、时光若是可以带走你,请也一并带走我的思念。

四十七、冰封的泪,如流星陨落,跌碎了谁地思念。轮回之间,前尘已烟灭,梦中已模糊容颜。昆仑巅,江湖远,花谢花开花满天,叹红尘,落朱颜,天上人间。情如风,情如烟,琵琶一曲已千年。

四十八、想你,是不经意的一瞬间,让淡淡忧伤跨过矜持惆怅的边缘,透过每个罅隙的空间,在心头暗暗滋长蔓延。

四十九、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五十、我和我家的猫都很想你骗你的我没有猫

五十一、每天早起,抱最大希望,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持最好心态,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成事实的,太阳总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

五十二、有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想念;有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感情;有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念想,最后凝结出一个你一个在我脑海中永不散去的你的脸。

五十三、所有的一切,我无力诉说,更无力改变,只能沉默

五十四、爱情句子-寒流冷却不了我的热爱,飓风吹不走我的思念,喧哗掩不了我的心声,黑夜盖不了我的深情,我真的好想你!

五十五、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五十六、难怪父母一直不让我们早恋,原来那种痛苦是我们不能承受的

五十七、不想和你看同一个月亮了,只想和你一同看月亮。”

五十八、习惯了偷偷打开手机里你的相片,我们的回忆若隐若现;习惯了等你挂断之后再让手机默默失眠,因为不想你听到另一端冰冷的搁浅;习惯了把手机放在身边,因为怕错过了你的某一次思念;习惯了手机24小时为你忘记时间,因为怕你需要我的时候不能及时出现。

五十九、思念,是秋雨缠绵时,屋檐洒落的滴答声,是春风乍起时,湖面泛起的微波。

六十、在这静静的夜里,在这涓涓流淌的浪漫音乐声中,想对你说说我早就想说而一直没有对你说的心里话,好吗?夜很安静。无法安静的,可能就是我想你的心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的想你……

六十一、一个你,一个我。经一次殉后,幻一世幸福。

六十二、想你了,即使现在见到你还是很想你。

六十三、小姐不好意思,这个男人是我的,请你管好自己的大腿和春心。

六十四、你的心已不属于我,可我却还期待你的回应,明知不可以,却还是被牵引。

六十五、尽管我们那时不懂爱情却处处留着真心

六十六、有一种成功叫细节,有一种策略叫忍让,有一种恋叫暗恋。

六十七、思念,是如水的柔情,又如晨曦中缕缕漂浮的雾。

六十八、在希望落空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人品尝失落。

六十九、不要那么相信自己的回忆,里面那个人不一定同样想念你。

七十、在寂寞的时候,我在想你,我想你此时正舒展着玉臂一路欢歌,一路曼舞吧,我想你,是因为我想化解我的寂寞,排解我的烦闷与忧思。

七十一、不想告诉别人我很寂寞因为他们知道我一直都是独来独往的。

七十二、晚上,对着孤灯,我陷入不可名状的思念之中,实在排解不开时,我徘徊在我俩散步的海滩、草地,对着星星、月亮,声声呼唤着你!

七十三、今天的奶茶没有那天和你一起喝的甜

七十四、如果可以,可以陪你千年不老,千年只想眷顾你倾城一笑;如果愿意,愿意陪你永世不离,永世只愿留恋你青丝白衣。你的容颜在我心中如莲花的开落,残阳徽墨,细语微澜,几首仰天,一瞬间开遍漫天的烟火。你是否还端坐在一里的长亭,芊芊玉指,卷着和风的温润,画青天一角,起湄水之滨。

七十五、真正的善良不是软弱更不是退让,而是从不去主动伤害别人,不会纠缠不休,懂得适可而止。为人处世以诚相待,不欺骗,不撒谎。以诚恳善良的心去面对所有的人

七十六、我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为什么一想到你就像傻子似的笑。

七十七、说片面是熬夜,说实在是失眠,说真的是想你

七十八、清风舞明月,幽梦落花间。一梦醒来,恍如隔世,两眉间,相思尽染。只身天涯,独醉贪欢。揪心的思绪无边无沿。独依窗前,任风吹,看花落,黄花树下,你是否又在轻拂玉笛,醉拔情弦?遥望千年,繁华散尽,我却痴心未改。可惜几度徘徊,走不出的,仍是那梦里花间的蜜语甜言。

七十九、你和他的一幕一幕,都炸碎了我的心

八十、一枚枚凝聚着深情的邮票,一封封散发着温馨的信笺,一张张表达真挚问候的贺卡,都是这笔财富的内容。

八十一、喜欢就喜欢了,心被牵动,无须理由,爱上你是我的自由,请打开窗口,让我的灵魂与你的灵魂相拥。

八十二、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八十三、假如您心里还有一个微小的我,请你回我一封信,痴心的我,苦等着您的回信!只有您的信,才能把我援救。

八十四、你的眉毛是杀死我的柳叶弯刀,你的嘴唇掏干我的钱包,你的魅力让我倾倒,你的爱让我无处可逃,情海把我们永远套牢。想你天天在煎熬,爱你在心乐逍遥!

八十五、有些歌,不是因为好听才听,是因为唱的好像是我们的故事

八十六、那夜的月亮特别美,我想不到可以告诉谁

八十七、哦,这思念之河,是条永不枯竭的河!它日夜地流,不停地流,都流向你的心田,都流向爱的大海!

八十八、今天跟你说了这么多中心思想就是我想你了

朋友圈想念一个人的说说3

微信朋友圈20句想念一个人的说说句子

一、你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吗,就像喝了一大杯冰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流成热泪。

二、山川河流可以使人与人互相阻隔,却无法将心与心阻隔,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我的心永远陪伴着你。

三、虽然只分别了两个星期,可是对我来说,好像是几个世纪了!我在这里,看见和你差不多的女孩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你,并且偷偷地和你比较——放心,还没有一个能和你比的!

四、好久没见面了,我想你了。明天是周末,有空出来聚聚?放松放松心情,把生活的烦恼忘掉,来和快乐紧紧拥抱。怎么样?有时间吗?

五、就像无一例外,所有的女人都必然经历恨嫁的阶段。只是不知从何开始,这个时代已经进化到还没恋爱就开始恨嫁。你也许也是会有一个时期疯狂地想要找个人嫁了,那个时候遇到一点安定和温暖就很容易投降。

六、这诗一样的音乐不属于我,这蜜一样的月光不属于我,这飞旋的舞步不属于我…你可知道?比星星更遥远的相思属于我,比风儿更匆忙的脚步属于我,比夜晚更深沉的眷恋属于我…

七、前进的理由只有一个;后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证明他是一个勇士。---李敖

八、尽管很长时间未和你见面、说话,有时回想在学校的那段日子,不经意就想到了你。

九、此刻,我多羡慕那只飞在云端的雄鹰;如果我是那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不就可以看清你的容颜,不就可以飞到你的身边…

十、只因有了你,世界才变的美丽,只有了你,每天晚上我才不寂寞。网上的`你永远是个谜,在我心中却是如此美丽。为了心灵相知的你,我已经迷失了自己。思恋你,我终身不移!

十一、如果累了,就选择忘掉,不要让思念变成毒药,不要让记忆斩断心肠,让我一个人哭到天亮,把我一个人埋葬在泪水的海洋。

十二、你把事情做成了,放个屁人家都觉得很有道理,你失败了,说得再有道理人家也觉得是个屁。

十三、有一种路程叫万水千山;有一种约定叫天荒地老;有一种拥有叫别无所求;有一种思念叫望千秋水;有一种遥望叫天涯海角;有一种向往叫日日相守;有一种想念叫肝肠寸断;有一种爱情叫至死不喻;有一种幸褔叫天长地久;有一种心痛叫刻骨铭心;有一种感受是,有你真好。

十四、也许有人生活窘迫,也许有人工作失意,也许有人学业失败,也许有人爱情落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艰辛难熬的时候,熬过来了,一切都会豁然开朗,所以你不必害怕,生活并不只是针对你。如果生活一开始就是简单的,那还要那么长的人生干什么?

十五、人生苦短,无谓去担心别人怎么想你怎么说你,做你想做的,快乐点。

十六、想你的时候,电话就是我的依恋,我在这头,你在那头,中间连着长长的电话线,将送去我们互相诉说的蜜语甜言。

十七、想你的时候,回忆是伴我渡过漫长黑夜的唯一药方。砌一杯浓茶,思念便溶进了苦涩的茶水里,那轻盈飞舞的绿色叶片便是我飘飞的思绪。只有在这样的夜里,在这样的苦涩里,我才知道原来思念也是苦的。

十八、年轻的时候,连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惊天动地。长大后却学会,越痛,越不动声色。越苦,越保持沉默。---夏七夕

十九、做一艘小船,让它载着我思念的心,划向远方的你,送上我温柔的吻,解开你眉间的忧,赶走你心中的愁。

二十、我的存在,就是为了想念你。

朋友圈想念一个人的说说4

1、你又不是我的美瞳,我凭什么把你放在眼里?

2、你哭,生活不会流泪;你苦,生活不会烦恼。

3、心跳与不跳它都会动,动与不动都是心

4、我不屑与任何一个人去争。

5、如果天堂很寂寞,请你想念峩。

6、没有你烦我,我就开始烦我自己。

7、时间就像一块橡皮,擦掉彼此的浪漫,留下彼此过往的回忆

8、为什么幸福总是擦肩而过,偶尔想你的时候。就让回忆来陪我。

9、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那些每天能见到你的.人听到你声音的人能跟你说话的人。

10、这个世界很小,我们就这样遇见,这个世界很大,分开就很难再见。

11、赐我一场相遇,却不赐我一场爱情。赐我一场爱情,却不赐我地久天长。

12、留不住的东西就使劲往外扔,没准碰到啥东西弹回来了。

13、那些腐烂潮藉的往事和无人共鸣的文字还不如一并寄给孤独。

14、[悄悄进你空间,只有一次忘记删访客记录,下一次就没有了访问权。

个人空间圈 篇3

参与嘉宾

施旭东 唐玛(上海)国际首席设计师

张慧勇 品川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华武 HID华伍德设计咨询(福建)有限公司董事、设计总监;

福建国 广一叶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设计师

李川道 福州东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张开旺 福州大于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时间 2014年6月11日

地点 福州闽台AD创意园唐玛国际

在室内设计领域探讨企业文化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它既具有企业的商业共性,同时又体现出该行业的特殊属性。以创意思维著称的空间设计师,自由似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表征,但企业向来崇尚“无规矩不成方圆”,人才的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建构已然成为设计企业发展的内核。对企业运营者而言,这是一场生动的“博弈”,同时也是发自内心的最纯粹的思考。在讨论及调研中,参与嘉宾既有设计管理平台构建的先行者,也有独立设计事务所的运营者;既有业务领域跨涉至工程项目、产品项目的综合体,也有纯粹的设计型公司……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对当下行业关注的几个问题的深入讨论,观点鲜明,视域开阔,对中国室内设计企业的文化建构将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人员始终是设计型公司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因为公司的生产力就来自于设计师,来自于人才。

主持人:无论是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还是景观设计,空间设计公司都是以创意为主。而在这其间,人又是最难管理的。从人的要素延伸至整个企业文化,涉及到情感管理、员工的晋级机制,相信这都是在座的设计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座各位的公司是否都开设微信号?在微信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吗?作为公司运营者,各位认为哪个条件最能吸引应聘人员?

李川道:我们公司比较小,总共十来个人。成立一年多了,到目前为止没有做过招聘广告。我们公司需要人也是顺势而为,譬如最近需要加入了就会在圈子里释放信号,靠朋友介绍。一家公司能吸引应聘者,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他的价值在团队中可以得到体现。这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符合其价值观及追求。二是满足了收入需求。事实上,收入是一个前提,具有实际意义,满足了才能谈其它的。今天公司新招了一个员工,半个月前就通过公司同事跟我联系。在面试时他带来了一些作品,我们看完后觉得还不错。入职后,公司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在此期间薪资待遇会降一级,因为我们考察时不仅看应聘者的表述或作品,更要看他的具体工作情况。

主持人:在试用期的过程中,考察员工的价值观和公司是否契合。李总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最终的招聘。施总所在的唐玛国际人员多,又会如何应对?

施旭东:人员始终是设计型公司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因为公司的生产力就来自于设计师,来自于人才。目前很多设计公司存在人才流动,它已成为业内的普遍现象。从我个人来看,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它是由设计师本身的个性所决定的。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决定了这样的流动性,让他能对整个设计行业产生不同的声音。我们鼓励个体创业,只是对一家设计公司而言,如何让有共同价值观的设计师在资源整合的平台中真正发挥出优势是我们做这个平台的初衷。如果这家公司的平台真正能够给这些设计师足够的空间,省去需要自己打理的许多事务,比如管理、商务洽谈等等,那么,这批有共同价值观的设计师归自然愿意呆在这个平台上。之所以设计师会流动,去创业,一是金钱因素,我个人认为发展到现在阶段,金钱已经不是他们最重要的因素。不管在设计公司还是自主创业,其实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他们正常的开销。在设计公司里,只要是比较优秀的设计师,收入绝对不低,钱已经不是最重要。二是他们有自我发展的需求,有想法、创造力及拓展性思维,要成为顶级设计师。让这批人留下来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公司从启动到现在只有一年多,我们不敢说未来会怎么样,但至少到现在,整个团队还是比较稳定的。企业的黏着性是要能给员工自由的空间,无论是创作还是自我发展。

张慧勇: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提三点:第一,薪资待遇;第二,企业文化;第三,办公环境。

针对企业文化,我的观点是它是一门系统、复杂的学问。从对美好事务的追求,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包括团队之间的相互尊重、工作上的相互认同以及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做好了,才是留住人才最有吸引力的板块。我希望我们能做有品质的空间设计。在共事的过程中,我们能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去带动员工对高品质的理解,以实际的言行举止影响他,让他感受的同时,从内心慢慢地认同,这是未来平台所需要发挥的价值。假设我是个人设计师,从洽谈到现场工地测量、制图、后期跑工地都需要一个人操作,时间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很难接更多的业务,做更好的设计。如果公司做大了,团队之间就需要不同专业板块进行协同作战,可以让设计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自身强项的专职工作,这是平台的优势之处。我个人还是认为,比较软性的东西像公司所呈现的气质、经营等需要得到入职者的认同,愿意在这个平台上一起向前发展,并可以让他明确感受到在未来他具有个体的发展空间。否则,平台公司发展再好,没有个体的晋升也不行。

何华武:我们的人员更新频率比较低,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现有员工,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职业生涯的规划,在新同事入职后,我们会预先告诉他成长的周期,并以标杆作为引导。我们的招聘方式是,只要你热爱,我们给你机会。只要你肯学,我们愿意培养。这是我们的原则,我们愿意在你身上做尝试,只要你努力。面试时我们可能没有太在意他现在的水平,零状态是我们更渴望的。当然,他对设计一定得有追求。

主持人:很多设计师朋友会说,公司不太愿意仅仅成为培养人才的通道。若他在这个平台成长了,又离职走了,那前期的培养就可能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何华武:人跟人之间的相处都需感恩,感恩会让我们很幸福。我们跟员工的沟通也是这样,只要在一起,路能走多远都无所谓。在一起的路程一定要让我们很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平时我们也会跟他们交流,因为我是在第一线做设计的,经常会把同事讲哭了。为什么哭?因为他觉得我的话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很多公司说现在的毕业生不好带,其实只要你发自内心跟他们交流,告诉他们自身的经历——我也是来自农村的,是怎么成长的。不管现在处在什么阶段,至少我都一一经历过。我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知道,这个行业要成功必须要努力,不能存有侥幸的心理。

nlc202309020129

有些员工碰到挫折会跑来跟我聊天。其实,他们需要心灵导师帮自己找到归属。我们可以通过职业生涯的3、5、10年的规划去引导。我们团队的员工大多数都是从毕业做到现在,有8到10年,都是通过情感的交流留下来的。张开旺:我的公司团队也比较稳定,来到我的团队,主要看他是否有责任感,是否热爱这个行业。我们的招聘主要通过圈子的介绍,一旦达成共识,他进入公司就会相对稳定。留住员工5年、10年,我觉得情感很重要,包括了你的人格魅力、团队的框架结构以及公司的发展方向。在我的团队下工作,拿到同行基本水准的薪酬是前提,在这基础上最终体现的才是团队价值。

主持人:刚才几位都提到薪资待遇很重要,如果你不能够满足员工,可能员工就要离职了。但现在创办一家设计公司成本真的不算高,这也是单干在空间设计业成为常态的原因。在人员流动方面,我很赞成合理的良性流动,如果流动过快就易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身为企业经营者,大家对单干是否会特别担忧?

何华武:我个人觉得国广一叶还是间温室,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大致的前景,所以思想上也相对稳定。在未来,也许也存在一些风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观察,并输出我们的思维,告诉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建立“华伍德”,就是想带他们朝着这个理念往前走,让他们觉得团队是共同体,是共同利益的集合,在将来都有机会成长为“华伍德”的合伙人。

施旭东:我是2000年开始创办公司,到前一年跟合伙人成立了唐玛设计机构。企业起来以后必须面对人员流动的问题,无论是薪资待遇、情感交流、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及晋升通道都非常重要。但是这个话题没法每个部分都展开来谈。我们之所以打造一个设计管理公司平台,就是希望让更多愿意做设计的设计师能够承载他们的梦想。

在唐玛他们可以有每个梯级的晋升机制,不单单是为他画一个饼,而是放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从初级职员到专案设计师,再到设计总监、合伙设计人,每个级别必须有良好的规划,有阶段性的目标,这个饼只要垫起脚尖就可以拿到。但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可能有的设计师不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他可能就要流动,要被淘汰。首先你要给予他足够的薪酬待遇、抽成体系。第二,我们不断地用心打造综合环境,不单单指办公环境,因为它只是硬件,还要更多投入到软件上,即所谓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未来企业在社会上的黏着等等。

我们有七个在一线工作了这么久的合伙人,所带来的考察成果也好,研发成果也好,可以不断输出给二三线梯队。我们不怕人才流动,优秀的人离开了,二三梯队已经成长起来了。对设计师而言什么是核心生命?这个平台必须有创造生命的拓展,能够不断地创作作品,我想这是所有设计师都愿意接受的。

张慧勇:目前品川公司的合伙人比较多,我们目前能做到的是相对核心的成员队伍的基本稳定。人员流动主要出现在基层,存在的流动性比较大。这跟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特别是薪酬策略的调整思路过快有关。因为设计行业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表现出的形式也是多样化。我们会不断尝试合作方式,在没有寻求到合适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机制之前,变数还是比较大的,这会造成基层人员的流动。

品川的薪酬体系跟市场上不太一样,我们有不同的分成机制,根据碰到的具体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慢慢接近统一,尽量少一些分成机制模式,减少管理上的精力花费。另外,在中层人员的架构上,变动相对比较科学,没有太大的流动性。在高层核心这块我还是比较自豪的,非常稳步。在未来,我们会针对基层这块开展工作,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接受公司的经营理念。在分成机制上也给到他们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很多设计师朋友在跟我们交流时提及人员流动,说碰到最严重的状况是一走走了整个项目组。大家很困惑,也找了很多解决方式,无论是情感疏导,还是改进分成机制,但似乎收效都不大。

张慧勇:整个行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这家公司的规划是否可以满足平台中的每个人,认可公司规划,并与公司共同成长。第二,无论是合伙人还是基层员工,是否给到他们充分的尊重,在他们工作做到位时,给他们充分的认同。在日常开展工作事务这块,这是管理层要去关注的事情。但不可避免存在另外一个情况,如果他认为公司未来并不朝着他希望发展的方向,或者可能存在合作间的不够尊敬,或者在很多经营理念上有很大分歧,分开是必然的。对一个集体而言,大家一起做事,相信都是希望集体利益至上。本着集体利益至上的态度去开展工作,很多事情是可以相互理解、包容。但若个别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我觉得这种离开是好事。

施旭东:关于人员流动和团队走人的问题,我认为设计行业20-25%的流动是非常健康的,而且也必须。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问题,我认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如果人员都没有流动也不是很良性的企业,因为需要新鲜的血液或不同价值观的磨合。作为一家设计公司,关键是管理层要有预见性。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设计应该走向何处?我始终认可两种:一种是非常优秀的个人设计师的成长,像明星一样耀眼。另外则是资源整合模式。它可以是核心的合作,边缘的合作,甚至是资源的叠加,为了共同的项目或一个目标进行资源整合或项目合作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李川道:我们公司比较小,跟大公司的PK要学会差异化竞争,所以我们定位于某一个板块。我不把设计行业看成纯创意行业。我认为有60%是技术活,可能40%才是创意活。在我们公司内部,我们是进行技术细分的。比如有专门负责动线,负责功能性的设备设施,还有专门负责专业性的、美学创意的。公司成立时,我们就希望将技术层面打造成“铁打的营盘”,只要技术团队是稳健的,新进的人完全可以融入这个角色。

最近总结了公司用人的方法,其实我们并不在意人员的流动,而在意为什么流动。怎么找优秀的员工,就是找更优秀的员工;怎么留住老的客户,就是做更好的客户,就是这么简单。新进的人给的薪酬待遇是超出预期的,当然我个人也比较严苛,工作不适合可以随时调换工作岗位。晋升机制没有特别建立,只要有能力就会晋升,没有就自然淘汰。好的员工要想留住都可以留住的,更好的办法是再邀请更优秀的人加入。

nlc202309020129

去年有两个员工提出辞职,其中一个男生跟了我六年,他在公司是比较重要的,在敏锐发觉他有辞职的意愿之前,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道他有工作压力的困扰,调整了方式,现在又留下来了。另外一个女生也提出辞职,我马上就同意了。其实我们主观上不希望请任何人离开,因为大家能在一起都不容易,我们都会尽量挽留。但这个女生情绪很不稳定,高兴时事情做得很好,不高兴就很不稳定,我们尽量以公司正能量的氛围感染她,实在感染不了,就只能等她主动走。

张开旺:以前有很多同事我非常怕他们走,会不断给他们加工资,最后我发现这样反而让我更怕他们离开了。现在我做的工作很简单,方式也改变了,首先我希望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或者他只做方案不做其他的,就是做细分。这样,工作量轻了,另外他们要走对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主持人:中国室内设计成长的时间不算长,很多设计师都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大家对空间设计企业文化都持有怎样的印象?

张慧勇:行业内有各种形态存在,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对品川而言,我们是定位更大更强,大的公司可以做大一定有共性,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目前整个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做得特别大的公司不多。

施旭东:我最崇尚的是一种自由,包括我自己、我们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以及唐玛,要的是一种自由的空间。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不同的企业“掌门人”会让不同的企业变得不同,气质是很难复制的。

张开旺:我们参加过全国设计师的大大小小论坛,发现所有的公司不管大小,知名与否,都在谈员工的培养、离职、企业文化等等问题,这是所有公司都存在的,只是在什么阶段会呈现出怎样的问题。我之前很在乎,很怕团队管不好,后来觉得大家只是存在的点不同而已,所以发展型公司只要做适合自己的就挺好的。

张慧勇:反向思考下,其实,每个人的定位不一样,不同公司的经营定位就有不同的学习或借鉴的模式。假设只是想把公司做精,把作品创作好,而不是考虑做强做大,可能我提的借鉴公司的形态及对象也要发生转变。正如之前强调的,企业文化没有本质上的好和坏。

施旭东:企业文化这块,我认为在设计行业大家都希望打造比较完美的企业文化,但是很多企业也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可以立足都会有自己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同时会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我跟港台及其他城市的设计机构做过交流,所谓纯设计行业就是在创意链条板块做纯粹的设计。我认为他们归根到底有一个总的共识,就是不要把设计和创意看得太高。因为,设计公司实际上是帮业主解决问题的。作品做给谁看,给谁用,这才是最重要的。基于这样的认知,企业文化的打造是要围绕这个核心做的。所有好的企业都不把创意和设计放在第一位,打造的都是系统解决问题的综合体。至于创意,是唯美的,是加分的。

主持人:企业文化这个话题要展开来说,每一项都可以说得很透彻,就以上的讨论之外,大家觉得在增加企业黏着性方面是否有其他需要补充的?

何华武:日本比较好的设计事务所,他们将作品和设计理想捆绑,比如我们跟隈研吾交流,他的时间非常紧凑。但他的状态很让人喜欢,合理的工作安排对这样一个设计机构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他们可以合理地让自己保持状态,有时候甚至因为工作压力而放弃一些东西。

施旭东:我非常欣赏他们这点,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所有人都很浮躁。整个企业的黏着性不是靠虚的,而是靠设计的理想,工作的激情,个人的魅力。隈研吾先生的工作安排紧凑,行程包括参加论坛、传播设计理念,个人的品牌价值也为整个企业的黏着性产生了影响。他成为了一个榜样,他的工作状态完全是为建筑本身思考的,其他的都回归到质朴的状态,这可能是做设计型公司终极的追求目标。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客户解决问题。至于国内的企业应该如何在这样的状态下既不急进又不迟钝,保持中庸的状态行走,这是每个人要思考的。既要让企业有一定的黏着性,又适合快速发展的节奏,太多的安静沉稳和低调可能也不太适合。在这个时候去平衡就很重要。

李川道:设计行业企业的黏着性,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公司的架构,具有合理性和可持续延伸的空间。另外一个是公司要有灵魂人物,树立代表人物作为精神领袖,以他的个人精神增加企业凝聚力,增加大家对团队的期望值,以此起到黏着目的。说到公司两字,它首先是商业行为,合理的体制、合理的架构、合理的晋升机制等等一系列的内容构成了企业员工黏着性的重要因素。另外,设计行业又不是传统的商业行业,学术性、专业性也很强。

张开旺:对于十几个人的公司,公司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和公司交流更密切,刚才提到的情感回报之外,像我经常会做的就是让员工参与到所做的项目中。我们有一个微信群,所有的工作在里面谈,大家都可以发表观点和讨论,让大家都知道项目的进展情况。

个人空间圈 篇4

一、朋友圈与社会交往

建筑学大师扬·盖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强度从低到高分为被动式接触、偶然的接触、熟人、朋友和亲密的朋友五类。他指出:半公共的、亲密的、熟悉的空间,能使人们在住宅之外形成一种更强的安全感和更强的从属意识,并能使人们更好地相互了解。[2]微信自身的传播特性,使用户之间的接触强度大都在现实中的熟人、朋友、亲密的朋友的水平上,这样朋友圈其实是在个人的社会关系基础上构筑了一种倾向于私密的半公共空间,这就如同现实世界中的客厅会客,安全感和可控感以及场所的隐私性保证了深入交流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们既可以通过选择屏蔽部分好友等功能控制隐私性,又可以通过发布和分享信息在半公开的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交互动巩固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圈。

(一)圈子文化

微信朋友圈集QQ好友、手机通讯录、“附近的人”和摇一摇等功能为一体,拓宽了交友层面,以强连接为主、弱连接为辅,使虚拟社交圈与现实社交圈相融合。朋友圈由于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屏蔽部分好友或只对部分好友可见,为形成各种差异性的社交圈子提供了可能。用户通过审查成员的身份,形成紧密连接的圈子,圈子中的成员基于相似的动机、兴趣、知识、表达来进行信息共享,共同的好友互相可以看见评论、点赞,从而达到高度的共享性与互动性,不是共同好友的则无法融入圈子。这种圈子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虚拟社区,不受困于时间、地点和物质环境,每一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活动、社会组织、互动的语言和模式,还有独特的文化和身份。[3]圈子可以使属于某个“圈子”的成员形成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随之而来的互动也会促使个体积极地参与。然而,这种“圈子”所带来的稳固联系也会使成员间的观点越来越趋向同质化,它会增强圈子内部成员都感兴趣的信息,过滤大多数成员都不关心的信息,进而变得固化、激进或保守,难以容纳新的观念,不利于信息流通。

(二)私密空间

有学者认为,私密是对他人接近自我或团体时进行有选择的控制,私密不一定意味着要把他人赶出去,而是个人用以控制与何人互动,以及何时和如何发生互动的边界控制过程。朋友圈通过排他性的信息传递、屏蔽其他用户可见以及添加好友的验证控制,构建出了一个突破时空限制的较为私密的空间。受这种私密空间的引导,用户之间的交往方式也会趋于私密化,与平时在陌生人面前的表现有所区分。朋友圈大多数好友都是熟人或亲密的朋友,个人在其中塑造的自我形象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朋友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这一虚拟的私密空间中,用户更注重表现,把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自己,展示自己最有魅力、最吸引朋友的一面,而圈中好友作为这种“表演”的“观众”,会配合主角给予点赞和评论。假如“表演者”的“角色形象”与某些朋友对他的了解相去甚远,他也可以通过屏蔽这些朋友来获得其他人的赞美和尊重。

二、朋友圈与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虽说由西方学者率先提出,但我们并不会对此感到陌生,在中国这样的传统社会里它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人情”“关系”。一个拥有丰厚社会资本的人通常掌握着丰富的信息和人脉,而且处于社会关系结构中较为关键的位置,他拥有着一定的社会身份,并且能对他人施加影响。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人们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并且可以由行动者相互借取和使用。[4]这激发了人们对投资社会资本的热情,驱动他们在使用朋友圈进行社交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加强他们的人脉,并营造自己的形象与身份,扮演属于他们的社会角色。

(一)人情社交与微信红包

2015年春节成了全民抢红包的狂欢节。实际上微信红包的火爆正是人们追逐社会资本、联络人情关系的产物。适逢中国农历新年,个人在拜年的同时通过给亲朋好友派发微信红包联络感情,不仅能毫不显唐突地向久违的亲友表达问候,从而激活旧有的社会关系,巩固新的社会关系,还能通过朋友圈讨红包、晒红包来增强社交互动,在朋友中获得身份认同感。微信群中的发红包、抢红包活动,使得即使是平时极少参与讨论的个体也能融入群组的共同话题,并从中获得一定经济利益。这种群体间的互动、互惠与共享让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与群组成员的感情,从而培育社会资本。

当社会学家谈论社会资本时,常常先区分结合型资本和桥接型资本。结合型资本是一个相对同质的群体内部联系与信任的加深,而桥接型资本则是相对异质的群体间联系的增多。通过派发红包给亲密的朋友,个体加深了朋友之间的信任和感情,增加了结合型资本,而微信作为核心平台,利用红包把不同圈子、不曾联系的陌生群体联系起来,从而填补了不同群体间的“结构洞”,获得了桥接型资本。

(二)信任与朋友圈营销

经济行为是通过信任这一机制镶嵌在社会关系中的,嵌入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经济现象受到非经济现象的影响,如信任。朋友圈中的熟人代购、微商等现象,就是利用朋友圈这种强关系的社会网络中人们具有的社会信用,通过给熟识的朋友介绍产品、提供渠道,从中谋利。在朋友圈中,人们倾向于自己信任的朋友,在购买时无形中考虑到了朋友的社会信用,于是会比在其他平台上购买时更为放心大胆。就算没有发生消费行为,仅通过朋友圈的文字、图片、视频进行产品的展示,进行口碑营销,吸引购买或使用过相同产品的朋友来进行互动交流,也能获得高效而有力的宣传效果。另外,朋友圈营销者还能利用强关系网络进行病毒式的传播扩散,朋友越多、扩散越广,从而获得了更多潜在消费者。朋友圈能够直接把广告和宣传传达给目标受众,实现了一种深入消费者团体的“直邮”。

三、结语

作为电子媒介,微信朋友圈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构建了新的社会场景,即私密的社交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们通过近乎娱乐的方式自导自演,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加强社会关系,培育、积累社会资本。诚然,这只是朋友圈的一部分功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用朋友圈传递正能量,共享知识,孕育文化,就如许多年前电子媒介还未兴起时,人们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社区和社会组织里进行的活动一样。

摘要:空间会对人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空间的舒适度、开放程度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本文受社会网络理论与建筑学著作《交往与空间》的启发,把微信朋友圈看做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认为朋友圈基于人的社会关系形成,同时又以特殊的互动方式联结社会关系。人们通过朋友圈进行社会交往,经营自己的形象、身份,积累社会资本。

关键词:朋友圈,私密空间,虚拟社区,社会交往,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31.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30.

[3]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67-203.

个人空间圈 篇5

一、自我分析

1.好友数量

微信上要有一定的微信好友,如果只有几十个,是无法做微信营销的,前期至少要有200个以上,必须还是高质量的好友,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后期的一些努力增加你的微信好友。

2.好友印象

你也许会说,不就卖个东西,跟你的个人品格有毛线关系啊?如果是这样,那你就错了,如果你是摆地摊,或者是在淘宝上也许不需要,现在微信上卖东西,可能就有关系了。也就是说你平时和朋友、客户、同学等关系处理的如何,你在朋友里面的口碑是否好;大家对你评价如何,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的生意都是先从身边的朋友开始,如果朋友对你都不认可,都不支持,你怎么说服其他人? 3.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需要一定的阅历,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工作几年的朋友,你除了自己的同事以外,还没有认识和结交一些其他的朋友,如客户、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一定的社会人脉资源,对你这个微信营销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社会的主流,有钱,有人脉,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

4.文案功底 微信营销都是靠你的文字打动人,如果你不会用文字描述,只发图片,根本无法打动别人。一个好的产品,是需要一个会说话的文字去支撑它,这样才有生命力。如卖衣服的朋友,你直接将衣服图片和衣服的颜色、款式、码数放上去,你觉得会有效果吗?你经常这样,你的朋友都厌烦了,关系好的朋友还好,如一般关系或者不认识的朋友,他们肯定会把你拉入黑名单。所以,做微信营销,必须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不需要你的文案有多好,至少你要把这个产品描述清楚,说得明白。

5.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也是一个不可无视的,小米为什么能成功,就是他的营销能力强,在网络上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说了是做微信营销,所以当然离不开营销二字。

二、前期准备

1.好的名字

一个好的名字,方便传播,可以让你的知名度提升几倍。如买米的富哥,微信名叫富哥卖米,一看就知道是卖米的;如农味网的啊文,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做农产品的。微信的名字建议是你所从事的行业或产品加你的个人名称,不建议名称用什么微店、英文名称、很难识别的。此外,微信号不要太复杂,建议用数字,或者简单英文字母,方便人家加你微信。

2.选好产品

做微信营销,选品非常重,建议选品最好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毛利高:保证有50%的毛利,甚至越高越好。

②竞争少:如地方特产,衣服,鞋子建议不要在微信上销售,因为太多了。③质量好

④大众需求:大家都可以有需求,如吃的产品,人人都愿意尝试,如果是衣服,鞋子,要不不满意款式,要不就是不合适等。

⑤易传播:在微信上不方便写太多字,放太多图片,所以产品能再200个字以内说清楚是最好的,也方便大家记住。

3.熟悉产品

在卖产品之前,你自己要非常熟悉产品,并且能够把产品的卖点提炼出来。如我家板鸭,它的卖点是什么?我把它提炼出来主要有几点:

①散养土板鸭,健康、安全、好吃。②传统工艺制作,无任何添加有害物质。③高档礼盒包装,送礼高大上。4.产品载体

微信上有个缺点,就是不方便下单、付款,那怎么办呢?所以你要做以下的准备:

①开家淘宝店;②申请微信公众号;③请专业的公司开发微店;④准备多个银行账户。

5.其他问题

①发货问题:产品包装、寻找快递等。②售后问题:售后流程、售后问题等。③产品的素材:文字、图片等。

三、营销策略

1.个人品牌 既然能和你成为朋友,能够加入你的朋友圈,肯定是认可你这个人,或者是想和你成为朋友。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所以你要别人知道你是怎么的一个人,知道微信背后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做销售,首先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所以你的微信不仅只发产品的宣传内容,还要把你的个人生活、生活感悟、其他分享,让人家知道这个微信后面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分享的东西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塑造你的个人品牌。

2.情感策略

大家知道了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你产生了好感,这个适合你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人家对你的好印象,进行一些产品的推销,要慢慢的,循序渐进,不要一天发很多产品的宣传,这样很容易让人家反感。

3.分享技术

当朋友购买你的产品之后,你要第一时间分享出去,让人家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人购买,并且还有一个不错的购物体验,购买后和收到货后都要分享出去。分享的时候一定要把订单信息、对话内容截图放上去,显得更真实,这是一个刺激其他朋友购买的有效方式。如某个朋友帮你买了,你分享了,而另一个朋友和你,还有这个购买的都是朋友,他看到后,觉得应该要支持一下你。

4.互动环节

在朋友圈里,你要让朋友圈好友知道你的存在,如你的好友发了一些不错的内容或者信息,你要给予评论,如果不知道评论什么至少也要点一个赞。其实发威胁你的朋友,无非是想知道有多少人是在关注他,如果你经常和人家互动,自然会对你产生好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为。经常发布一些违心和你的朋友进行互动,如点赞送礼等。5.强推技术

这个是要根据不同的朋友而定,一般是比较好的朋友,开玩笑的方式进行销售,这个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不要太强求,适可而止。

6.学会感恩

不管是哪个朋友买了,买了多少,你都要感谢人家,并且要当着全世界的人感谢,人家支持你,也许不是因为你的产品好,而是认可你的人,所以你要知道,他的这次购买,我们是欠他们一个人情,记得哪天你要偿还。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得到人家的尊重和继续的帮助。

四、增强信任

1.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不要装逼

在微信上,尤其是你的个人微信,你尽可能展现你的最真实的一面给你的朋友。为什么鬼脚七这么多人关注他,喜欢他,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所写的文章有一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真实故事和生活感悟,让人感觉很亲切。所以我们在微信上要多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点滴,个人喜好,不要装逼,越真实越好。比如是如何生存的等。当你的朋友圈好友知道他背后的一个人事,对你慢慢的产生了兴趣和信任后,一切就变的简单。

2.真心的对待你的每位新朋友,多与他们交流

如果有人加你,一是要向你学习,二是想和你合作,三是喜欢你。不管哪一种,你对每位朋友都要好好对待,不要摆架子。人家找你沟通,你再忙都要回复人家,不管是评论还是留言,都要做到不要遗落,让人感觉他的存在性和对他的一种尊重。其次,加了之后,没有交流的朋友,不算是有价值的朋友,凡是愿意和你交流和沟通的,都有机会成为你的新好朋友,有机会和你合作,所以建议不要放过一个和你聊天的朋友。

3.定时分享干货,让他们觉得关注你觉得有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业的一面,也就是你的专长。你既然想通过微信打造你的个人品牌,打造你的粉丝圈,你就要在某个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或优点。比如说你懂电商,会打扮、写文章等特长,你最好定时与他们分享你的观点和干货,一般关注你的人都是因为你的某个优点而去关注你的。

五、如何增粉

1.将QQ好友、手机通讯录的朋友全部加上,这些一般都是认识的朋友、同学、同事、客户等。

2.在微博、QQ空间、QQ签名上发布你的微信号,并且隔段时间就宣传一下你的微信号,微博上的朋友都是一些同行朋友。

3.多加QQ群,根据你的产品特性加入不同的群。

4.根据你自己的特长,还有你的产品,写一些分享类的文章,发布到一些论坛,如果网友觉得你写的不错,自然会加你的微信,想和你交流和学习;如做内衣产品的,可以在女性论坛上发布如何可以保养身材等,总之要让你在网络提高曝光率。

5.你把产品送给你一些在微信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朋友,免费送给他体验,他会帮你分享,可以起到一个宣传你产品的效果,还可以帮你增加好友的一种方式。6.看到你微信上的好友有人推荐他的朋友微信的,你就加,在网上看到和你有关联的微信号,你也加,反正能加就加,因为有人就会有机会销售,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7.这一种方法也是常见的,最简单的,就是用微信搜附近的人,如果是特产这种产品,在你的当地用这种方式加朋友是非常有效的。

8.多参加一些培训、论坛、讲座、交流会等,来这里的朋友都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的,所以是一个增加好友的地方。

9.互推,找一些关系好,粉丝多的朋友让他帮你在他的微信圈上宣传你,帮你做推广,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增加新朋友的方法。

六、注意事项

1.切勿刷频:这里所讲的刷频是只发一种形式的微信,如发布产品的微信,只有衣服图片、尺码和颜色介绍。在十分钟内连发多条微信,建议一小时内不要超过两条微信,并且要不同形式的微信内。

2.只发广告:在微信上除了宣传你的产品外,没有其他的微信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忌讳,尤其是个人微信。应该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个人的和产品的都要两兼顾。

3.没有互动:从来不和微信上的好友互动,不评论人家的微信,也从不和任何朋友沟通,完全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也是一个大忌。

4.内容空洞:一天要发布很多款产品微信,就没有时间去用心的编辑每天信息,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发布,再发布的一个重复工作。如衣服的就是图片、尺码、颜色的介绍,其他就没了,很死板,就可以用心的去编辑每天微信,每天不同的花样,不同的形式,朋友们都觉得有意思,有趣,不会鼓噪无味,甚至认为关注你的微信很有意思,很有价值,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七、其他要点

1.时段分析:这个也是本人的一个观察和总结,一般是分为三个时段。①早上7点-9点:这个适合正好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②中午12点-2点:很多朋友趁中午休息的时候看看微信。

③晚上8点-凌晨:这个是最高峰,最活跃的时段,几乎很多朋友都是在这个时段上微信,吃晚饭,睡觉前都是微信的高峰期。

掌握了以上几个时间段,大家可以在这个时段发些广告,和大家多做互动。2.广告形式多样性:广告内容不要太死板、太单

一、应该多样化,可参与性、娱乐性等。

3.活动营销:点赞送礼品、晒单有礼、建议有奖等,尽量让你的朋友活动起来,让他们一起参与起来,形成互动。

4.坚持:微信营销刚开始一般都没有什么效果,你不能做了一个星期,就放弃,要坚持下去,一点点积累。不要看到人家一个月能做这么多,这是他们在之前有很大的一个积累和沉淀。

总结:

个人空间圈 篇6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优势,QQ空间,对比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传统媒体逐渐退居二线。新媒体、自媒体层出不穷, 百花争艳。比如近几年来兴起的微博、微信、QQ空间、陌陌等, 这些新兴的自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往扮演着重要角色。

QQ空间 (Qzone) 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个性空间, 具有博客 (blog) 的功能, 自问世以来受到众多人的喜爱[1]。根据腾讯公司公布的数据, 截至2012年底, 腾讯QQ空间的月活跃用户量已达6.03亿, 是中国用户数最大的社交平台。[2]微信始于2011年1月21日, 历时433天用户量就突破1亿, 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已达到3亿。如今, 根据工信部日前宣布, 2013年上半年, 我国微信用户已超4亿, 微信已是目前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通讯应用。2012年朋友圈功能出现, 作为微信的主要功能, 朋友圈承载着传播平台的作用。

一、微信朋友圈是QQ空间的简化版

1、沿袭

即主要功能的沿用, 主要体现在发送, 转发, 分享, 定位, 评论以及点赞等功能上。用户通过QQ空间可以发送说说、照片、日志, 微信沿袭了其全部功能, 发布的文字内容目前不限字数, 因此没有说说与日志的绝对界限, 只有纯文字, 纯图片或文字+图片的模式。如图1, 创作者占到超过朋友圈总数的1/2, 发布的三种形式, 文字+图片占到了37.03%, 彰显出朋友圈以文图为主的发布功能的魅力。

在发送状态时, 可附加使用定位功能, 让朋友们知道你此刻的方位。状态一经发出, 评论、点赞功能就会派上用场, 这一些均是朋友圈对于QQ空间重点功能的延续与继承。对于QQ空间的转发与分享功能, 朋友圈也能做到歌曲、文字、视频、网站链接等所有形式的分享。对于QQ空间优势功能的继承, 确保了朋友圈的基本品质。

2、简化

微信朋友圈着重于分享以及抒发感受, 少了其他眼花缭乱的附加功能, 诸如QQ空间的各色应用、游戏以及各种认证空间推送的或商业化, 或专业化的信息, 这使朋友圈用户得以抓住重点, 只看自己朋友圈子分享的信息, 是对当前网络信息爆炸的解脱之策。

微信的简化还体现在分享的快速便捷上。QQ空间是以单独的板块体现分享功能的, 如果想要分享部分链接, 还必须点开“分享”这一单独的功能板块, 如若长期不使用分享板块, 用户无法直接分享;而朋友圈分享链接或者其他内容均是一个通道呈现, 当用户看到什么, 仅需直接分享即可, 而无需在进入分享版块进行。

朋友圈分享功能的简化有非常好的效果。简化即合理, 根据传播学家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需要的程度。而“费力的程度”则指得到这则信息内容以及使用途径的难易情况。从以上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在“报偿保证”相同的情况下, 受众获得信息费力程度越低, 所选择这种媒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功能指引性强的界面在众多的社交方式中具有优势微信的界面尊崇“少即时多”的设计理念, 功能设计较为简洁清晰, 规范统一, 使所有功能都能保持在“点击三步”以内。综上微信的简化的确更易使用户更好地体验分享功能。

二、微信朋友圈更是QQ空间的增强版

(1) 传播的信度、效度的提高。由于微信用户的来源基于已有的腾讯用户, 同时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已经开通微信业务的熟人, 这使微信朋友圈的私人圈子的性质增强。微信是公开性通讯工具, 用户大都使用真实头像与资料。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也基本真实, 侧重与熟人的互动分享。这种人际网络是一种熟人网络, 基于此的内部的传播为一种小众传播, 使传播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再加上朋友圈的无痕阅览, 转发时原作者的匿名性, 以及只有共同好友才会显示其评论内容以及点赞情况, 这些都为维持朋友圈的私人圈子属性打下了基础, 而这种基于共同好友的小众化的传播能够较好地保护用户隐私权, 这些都是QQ空间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

(2) 朋友圈的商业化优势增强。朋友圈传播的有效性能够增强朋友圈的商业化优势。朋友圈小众传播, 熟人网络使商业营销的可信度高, 更适合朋友或熟人, 熟人的熟人之间的交易。而微信自身的公众号功能, 更像是为目标受众量身定做的一样, 将一部分具有相似审美, 共同需求的受众集中, 进行个性化精准定制。而微信平台支付功能的加入, 为微信朋友圈的商业化打下了现实基础。

例如近期微信代理营销模式兴起:个人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 赢得微信销售代理权后, 以批发价甚至低于批发价的价格向厂家拿货, 再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相关产品信息, 好友或熟人通过朋友圈下单, 从中赚取差价的营销方式。由于朋友圈中基本为熟人, 或是通过摇一摇功能添加的本地人, 朋友圈功能是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的。因此So Lo Mo概念营销就有了用武之地。

(3) 朋友圈的其他功能与特性也使之成为QQ空间的增强版。朋友圈与QQ空间的信息可以交互发表, 但二者交互的方向不可逆。朋友圈发表带有图片的状态可以同步到QQ空间或腾讯微博, 而QQ空间、腾讯微博的状态不可同步到朋友圈。这对于朋友圈是有利的, 也是其亮点特性之一。当用户想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同时分享自己的照片状态时, 定会首选朋友圈, 按下同步按钮即可;而不必大费周折, 将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平台分别发送。在微信开发出天天酷跑、爱消除、打飞机等游戏功能后, 用户跃跃欲试, 争夺游戏排名, 将战绩分享至朋友圈, 得到更好的战绩直至争夺第一成为向朋友“炫耀”的资本。这无疑是朋友圈之于QQ空间的又一大优势。在用户体验方面, 微信朋友圈的记录性更强。打开朋友圈相册, 界面简洁清晰, 哪天做了什么一目了然, 有记录册、回忆录之感。朋友圈发送延续了QQ空间的多选择按钮:有公开、私密、分组等选择, 更有利于个人私密化记录。而空间的记录的内容更加纷繁复杂, 界面也不如微信朋友圈简洁明了, 因此记录效果不如朋友圈。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微信朋友圈延续了QQ空间的优势功能, 简化其他功能, 对QQ空间已有的功用进行了“扬弃”。在此基础上, 又努力发展自身特色, 使朋友圈成为基于微信的颇受欢迎的传播平台。与QQ空间相比, 朋友圈确有自身的传播优势。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QQ空间,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_JXbXJcFHIFjgZKRn3KY0ICq9D3PE-E8TWbwXNxjhnC-5iyxc9keooLOwrwxI_-

[2]QQ空间月活跃用户达6.03亿同比增长9%, 中关村在线, 2013.04.19, http://soft.zol.com.cn/367/3679376.html

[3]腾讯微信用户量突破3亿耗时不到两年, 腾讯网, 2013.01.15, http://tech.qq.com/a/20130115/000179.htm

[4]中国:微信用户超4亿, 中国互联网信息网络中心, http://www.cnnic.cn/gcjsyj/qyjsyj/hlwzcyj/qqdt/201308/t20130802_40863.htm

[5]阿丽艳, 微信朋友圈, 真的要变成吐槽工具了吗, 中国互联网调查社区 (http://h.cnnicresearch.cn/)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空间专业化演进 篇7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地区专业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快速崛起,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产业空间集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现有研究主要以地区专业化指标来体现。地区专业化是指一些产业集聚在某些地区,而另外产业则集聚在其他地区。对地区专业化进行测度主要采用专业化水平指标,又称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的差异性。

随着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武汉城市圈正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第4个经济增长极。在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制造业的空间配置与集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测度方法与数据

1.1 测度方法

1.1.1 地区专业化指数

常用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进行,即

其中,i、j、k分别为城市i、城市j、行业k,Ejk为城市j行业k的从业人员数,sik等于

1.1.2 制造业中心值

制造业中心值指标为

vjk、vik分别为城市j和城市i行业k的就业占整个区域该行业全部就业的份额;δij是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欧式直线距离,δii为城市i的内距离,其计算公式为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历年的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从2003年开始采用新的行业分类(即GB/T 4754—2002),该标准与之前所采用的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94)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2012年再次使用了新的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保持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各年份行业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将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与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机械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合并为橡胶塑料制品业,共选取18个行业制造业进行分析。

2 地区专业化测度

根据公式(1),计算城市圈2000—2013年的专业化指数,结果见表1。

注:均值为当年各城市制造业专业化指数算术平均值,年均增长率为2000年和2013年间专业化指数的几何平均值。资料来源:本表结果根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历年统计年鉴计算。

从表1中不难看出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尽管在考察期间城市圈部分年份专业化指数值出现了波动,但从整体上看专业化指数的均值从2000年的0.6838上升到2013年的0.7456,年均增长0.6678%,表明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其次,从2000年专业化指数看,作为中心城市的武汉市其专业化指数不高。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和历史基础,使得其拥有城市圈大多数的制造业行业(即所谓的“大而全”),从而导致其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而黄冈市的专业化指数值最小,这可能由该市行政区域面积较大,制造业行业“小而全”现象突出,与其他城市间的制造业行业分工不明显造成的。

最后,与2000年相比,到2013年各城市的专业化指数出现了普遍的提高和分化。武汉的专业化指数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该市凭借其技术、资金上的优势,大力发展诸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与其他城市行业发展差异化明显;另一方面,还可能是由于其利用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优势,发挥强大的集聚功能,集聚了更多的制造业行业,从而使得其专业化指数增加。而少数原来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城市,如仙桃和潜江,其专业化指数有了很大的提高,制造业行业结构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差异化有了一定的提高。

3 制造业中心值测度

根据制造业中心值公式(2),对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注:均值为该年份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的算术平均值,年均增长率为2000—2013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的几何平均值。资料来源:根据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2000—2007年制造业中心值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整体上,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的均值在考察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是趋于下降的,年均下降幅度达到了1.004%,表明了城市圈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在整体上有分散的趋势。

第二,从历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来看,武汉、鄂州、黄石和黄冈4市的指数在大多数考察年份都领先于其他城市,这4市与其他5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心—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格局模式。

第三,以2013年各城市制造业中心值的大小来看,武汉城市圈9城市可以分为四类。其中,武汉和鄂州领先于其他各城市,其制造业就业的规模较大,成为城市圈制造业的中心地区;黄冈和黄石则处于制造业的“次中心”位置;孝感和仙桃属于第三梯队;而咸宁、天门和潜江则处于城市圈制造业的最“外围”地带,属于制造业最不发达地区。

4 主要结论

从地区专业化考察发现,整体上城市圈各城市间的专业化程度是提高的。但加入空间因素后,中心值则得出了各城市间专业化程度较少的结论。尽管两个指标大小有所差异,但均发现城市圈9个城市制造业出现了相互分化的两个集团,即形成了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等4个制造业产业集聚较为密集的“中心”地区,而另外5个地区为制造业产业集聚度较低的“外围”地区的典型的制造业集聚“中心—外围”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

[2]何雄浪,李国平.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6(1).

[3]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2).

[4]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5]刘军,徐康宁.中国制造业地区集聚的决定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

[6]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4).

[7]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12).

个人空间圈 篇8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区域范围内城市功能空间或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和现象的区位关系、分布形式、集聚规模和程度[1]。一般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微观的内部空间结构、中观的外部空间结构和宏观的群体空间结构[2],而城市功能空间属于微观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经典的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三大模式奠定了研究城市功能的空间基础。随后迪肯森的三地带理论、埃里克森的折衷理论、塔弗的理想城市结构模式、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穆勒的新大都市空间结构等都从不同角度阐述和发展了城市功能空间理论,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同时对方法运用、模型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3,4]。

国内对城市功能空间的研究成果较丰富,如王永超等基于可达性计算方法对沈阳经济区中心地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5]; 陈菁等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论,对中国典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6]; 王磊等基于GIS平台,利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测度了1985 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演化历程和集聚特征[7]; 郭付友等基于重心法、圈层分析、轴带扩展度等方法,对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的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8]; 晁恒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2000 年、2005 年、2010 年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变进行了研究[9]; 杨斌等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方法对西昌市空间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10]。由此可见,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宏观层面下,以地理学的视角研究城市功能空间特征的成果较多,而以景观生态学方法探析都市圈功能空间的关系研究不多。

国外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的研究现阶段多是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征[11]、城市景观梯度分析[12]、城市发展与景观变化的互动分析[13]等方面。国内对此研究相对较晚,且多是在引进国外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特定地区的具体分析。如董明辉等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研究了长沙市不同时段土地覆被及其景观格局特征[14]; 徐建华等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尺度效应[15]; 全泉等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研究了北京市城乡景观格局梯度时空变化[16]; 关小克等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理论,全面分析了生态用地空间的演变规律[17]; 李俊祥等研究了上海市景观结构及其在城市化梯度上的空间特征[18]; 齐杨等研究了中国东西部24 个中小城市的景观格局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内部的驱动力[19]。以上学者均是在宏观层面研究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对城市内部功能空间景观异质性特征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长春都市圈功能空间的景观特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都市圈功能空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化关系特征,揭示长春都市圈功能空间演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优化城市功能空间与布局、制定城市空间良性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1 研究区域概况

长春市位于43°05'—45°15'N、124°18'—127°02'E,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与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幅员总面积20604km2。长春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春市下辖朝阳区、宽城区、南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九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农安县、德惠市和榆树市等3 个县级市。截止2013 年,全市总人口772. 9 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003. 17 亿元。

本研究区域特指长春市市区,即包括南关区、朝阳区、绿园区、二道区、宽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净月高新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开发区。虽然双阳区和九台区分别于1995 年和2014 年并入长春市市区,但由于距离长春城市中心较远,并未构成同一日常生活圈,长春城市功能的空间扩展远远未涉及至本区域,所以本研究区域特指长春市除双阳区、九台区以外的五个建制区和四个开发区( 图1) 。

1. 2 研究方法

描述景观格局特征的景观指数很多,且相关性较强[20]。综合考虑总体性原则、常用性原则、简化原则,选取斑块密度( PD) 、最大斑块指数( LPI) 、边缘密度指数( ED) 、周长—面积分维数( PAFRAC) 、景观形状指数( LSI) 、蔓延度指数( CONTAG) 、香农多样性指数( SHDI) 等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与生态学意义为:

式中,Nf为某景观斑块类型的斑块数目,A为该景观类型面积。可用斑块密度指数比较不同类型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及整个景观的破碎化状况。比值愈大,破碎化程度愈高,景观的异质性程度愈强。由此可见,运用斑块密度指数可揭示出城市各类型功能空间的空间分布情况,比值越大,说明该类型景观在研究区域内具有全域分布的特征。

式中,Max( a1,a2,…,an) 表示某类型景观斑块的最大面积,A表示该类型景观总面积。最大斑块指数可确定景观类型中的优势种、种群丰富度等生态学特征,其数值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干扰的方向和强弱。用最大斑块指数可确定在城市功能空间中起主导作用的功能空间类型,以及通过其值动态变化情况揭示出人类作用方式的强弱。

式中,表示所有不同景观斑块间的公共边长,A为该景观类型面积。景观边缘密度指数是景观要素斑块形状及斑块密度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景观中异质斑块之间物质、能量、物种及其他信息交换的潜力及相互影响的强度,对景观边缘密度的分析可说明景观要素动态变化特征[21]。其值越大,表示斑块与外界物质能量的交换程度越高,斑块内部越稳定。通过边缘密度指数可确定整体城市功能空间和各类型城市功能空间的内部稳定程度,以及城市功能空间之间的隔离程度等特征。

式中,PAFRAC表示景观分维数,P表示某类型景观斑块周长,A表示某类型景观斑块面积,C为截距。PAFRAC∈[1,2]、PAFRAC = 1 表示形状最简单的正方形斑块,PAFRAC = 2 表示形状最复杂的斑块,PAF-RAC值变化情况可反映出某种类型景观空间扩张方式的变动情况。即PAFRAC值变大,说明该类型景观以外部扩展为主; PAFRAC值减小,说明该类型景观以内部填充为主; PAFRAC值不变,说明该类型景观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22,23]。

式中,E为景观中所有斑块边界总长度,A为景观总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可有效测度景观类型斑块聚合或离散程度。LSI越大,该类型景观越离散; 反之,则愈集聚。所以,运用景观形状指数可定量测度城市功能空间整体聚合或离散情况或单个类型城市功能空间的空间离散程度。

式中,m为斑块类型总数,Pij为随机选择的两个相邻栅格细胞属于i与j的概率。蔓延度指数可揭示景观中不同类型斑块的聚合程度或发展趋势。一般而言,其值越大,说明景观中某种优势类型斑块聚合程度较高; 反之,则表明景观中某种优势类型斑块的破碎化程度较高。

式中,n代表斑块类型数,Pi代表i类型斑块所占比重。SHDI = 0,说明仅由一种类型斑块构成了整个景观格局; SHDI增大,说明在整个景观格局中斑块类型增加或各类型斑块呈均衡化趋势发展。由此可见,对SHDI的测定可反映出城市内部各类型功能空间的整体镶嵌分布情况和城市功能空间的优势度情况等。

1.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于1995 年、2003 年、2008 年三期1∶ 10 万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3 年长春市卫星影像。首先,从长春市1∶ 5 万地形图中选取10 个均匀分布在研究区域的地面控制点( GCP) 上,运用ERDAS软件对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卫星影像进行图像配准。其次,运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对控制点进行筛选,并且结合双线内插法完成像元的重采样,使图像校正的总误差都控制在两个像元之内。根据相关研究成果[24 - 27],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综合考虑城市景观特点、研究区域的尺度特点和资料的可获得性,将研究区域功能空间景观类型划分如下: 1居住空间,主要是指城市居住小区、成片居民点等。2工业空间,主要是指各类工矿企业、仓耽及其附属设施等。3服务空间,主要是指邮政电信、批发零售、旅馆住宿、餐饮娱乐、金融保险、商务服务、教育业、公共服务设施等。4绿地空间,主要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公园、防护绿地等。本文主要采用目视解译法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中的居住空间、工业空间、服务空间和绿地空间信息,借助现场勘探和比对历史资料进行精度检验,最大程度上保证解译结果的准确性( 图2) 。

2 测度结果分析

依据式( 1) —( 7) ,本文借助Arc GIS9. 3 软件和Fragstats3. 3 软件,从区域水平和景观水平两个层面定量分析长春都市圈功能空间的关系特征。

2. 1 区域水平下都市圈城市空间总体特征

从表1 可见,PD值从1995 年的2. 642 上升到2008 年的17. 075,然后下降到2013 年的13. 075,说明斑块破碎化情况经历了绝对增大到相对减小的趋势。LPI值则在不断变小,ED值不断增加,说明斑块与外界物质能量的交换程度不断升高,斑块内部的稳定性相对增加。PAFRAC值从1995 年的1. 253 下降到2003 年的1. 235,后又上升到2013 年的1. 302,说明1995—2003 年阶段城市空间以内部填充的发展方式为主,2003—2013 年阶段城市空间以外部扩展的发展方式为主。LSI值则呈现出波荡起伏的状况,由1995年的27. 788上升到2003 年的36. 927,后下降到2008年的26. 122,最后上升到2013 年的39. 503,说明斑块的离散程度经历了“离散—聚合—离散”的空间变化过程; CONTAG值不断下降,说明斑块内部形成了多种要素或景观类型密集的格局,斑块的破碎化程度较高;SHDI值则呈现出先逐渐升高,由1995 年的0. 581 上升到2008 年的0. 724,然后下降到2013 年的0. 643,但总体为净增,说明斑块类型首先呈现出均衡化趋势,但异质化程度在逐渐加深。

以上分析说明,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长春都市圈城市空间的扩展总体呈现出快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具体分析可知,人为因素对都市圈城市空间的扩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如1990 年以后长春市相继成立四大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开发区、净月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 ,引导了城市空间的外向扩展,导致整体城市空间的离散化、外向化和破碎化。

2. 2 景观水平下都市圈功能空间特征

居住空间特征: 从表2 和图3a可见,居住用地PD值、LSI值、SHDI值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其中,PD值、LSI值具有一致性的变化特征。即1995—2003 年阶段和2008—2013 年阶段均处于快速上升趋势,说明该阶段居住用地的破碎化和离散化程度加剧。这从CONTAG值变化情况可反映出CONTAG值1995—2008 年阶段下降,2008—2013 年阶段上升,但整体处于净减趋势,说明居住用地的团聚程度较低,延展程度相对较强。 PAFRAC值在1995—2003 年阶段和2008—2013 年阶段上升,而在2003—2008 年阶段下降,说明居住用地扩展方式经历了外扩发展、内部填充和外扩发展历程。ED值历经了上升和下降阶段,说明居住用地被其他功能用地分割,且居住用地斑块边界开始从复杂化走向简单化。LPI值不断下降,说明居住用地的扩展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这与20 世纪90年代以后实行的“退二进三”土地置换政策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受地租机制的作用,核心区的居住用地纷纷迁往郊区或城市边缘区。此外,在“解密外疏”规划理念指导下,1996 年《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采用“分散组团”布局模式,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转移到城市边缘地区,客观上引导了居住空间外部扩展[28]。同时,为了适应居住空间发展的需要,《长春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年) 》和《长春市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确定了居住用地重点向城市南部、西部和北部发展。以上分析说明,一是居住用地的扩展类似于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二是居住用地的扩张主要源于外生动力,由此导致居住用地的破碎化和离散化。

工业空间特征: 从表2 和图3b可见,工业空间LSI值上升,LPI值不断下降,说明人类活动对工业空间的影响程度加剧,导致工业空间离散化。PD值和ED值在1995—2008 年阶段上升,2008—2013 年阶段轻微下降,说明工业空间不断向周边扩张,斑块边界逐渐复杂化,总体呈现空间破碎化特征。PAFRAC值上升,CONTAG不断下降,而SHDI值不断上升,说明工业空间以向外扩展为主,导致工业空间团聚程度较低,斑块多样性和非均匀性增加。以上印证了长春都市圈城市空间的发展主要是工业空间外扩的推动作用,导致现阶段工业空间总体呈现出破碎化、离散化和复杂化加剧的特征。

服务空间特征: 从表2 和图3c可见,服务空间PD值一直增加,说明服务空间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加剧。LPI值1995—2008 年阶段下降,2008—2013 年阶段上升,但其总体趋势是减小的,说明服务空间斑块面积在不断缩小,且服务空间被工业空间和居住空间所阻隔。LSI值在1995—2008 年阶段上升,2008—2013 年阶段下降,说明1995—2008 年阶段服务空间呈现聚合状态; 2008—2013 年阶段服务空间离散化程度加剧,这与CONTAG值变化情况具有一致性。PAFRAC值在1995—2008 年阶段上升,2008—2013 年阶段下降,说明1995—2008 年阶段服务空间以向外扩展的发展方式为主,而2008—2013 年阶段服务空间呈现出以内部填充为主的发展方式,从侧面说明了服务空间的扩展滞后于居住空间和工业空间的扩展。ED值在1995—2008 年阶段上升,2008—2013 年阶段下降,但总体呈增长趋势,说明服务空间斑块边缘趋于复杂化。通过以上分析说明,目前服务空间向外扩展速度与强度较低,郊区化特征较弱,说明现阶段城市核心区仍是服务空间分布的主中心。

绿地空间特征: 从表2 和图3d可见,绿地空间PD值呈现出减少—增大—减少的趋势,但总体呈现净增加,说明20 世纪90 年代以后绿地景观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增大。LPI值总体占据较大比重,说明绿地空间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ED值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总体呈现净增趋势,说明绿地景观斑块边缘趋于复杂化; 而PAFRAC值在1995—2003 年阶段和2008—2013 年阶段出现下降,在2003—2008 年阶段出现上升,说明绿地景观在1995—2003 年阶段是以内部填充为主要扩展方式,2003—2008 年阶段进入快速扩展阶段,而2008—2013 年阶段又变为内部填充的扩展方式,与CONTAG值呈现相反的变化情况,整体导致绿地景观的团聚程度较低,延展程度较高。LSI值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说明绿地景观斑块的离散化程度加剧。各年份的SHDI值均较小,且总体呈现出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说明优势景观份额降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增加,斑块类型逐渐向复杂性和均匀性过渡。但从整体分析可知,绿地空间斑块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波动性较小,说明建成区内绿地空间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都市圈功能空间关系特征: 从表2 和图4 可见,四个时期服务空间PD值高于居住空间、工业空间和绿地空间,说明服务空间发展具有相对集中与绝对分散的特点,可能一是由于高校等科研院所占据较大的用地,二是服务业发展需要一定的门槛效应和一定范围的腹地作为支撑,三是说明服务空间发展的外扩特征不明显。此外,工业空间LPI值高于居住空间,且LSI值和PD值均低于居住空间,说明工业空间集中发展的特征比居住空间更显著,居住空间的发展更破碎化,主要是由于成本效应的影响( 工业空间集群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 、历史发展路径的依赖( 1951 年编制《长春市初步城市轮廓规划》明确指出长春市东部、北部和西南部工业区的位置,奠定了长春市工业空间相对集中发展的基本格局) 、政府调控作用等因素。绿地空间LPI值最大,说明在长春都市圈功能空间中,绿地空间具有集中分布的特征。居住空间、工业空间、服务空间和绿地空间ED值、LSI值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四大空间复杂化和离散化程度加剧。

注:a、b、c分别表示1995—2003年、2003—2008年、2008—2013年阶段长春都市圈功能空间景观各指标变化。

四个时期从四者PAFRAC值可知,目前长春都市圈工业空间的扩展具有主导作用,引导居住空间、服务空间和绿地空间的扩展,与西方国家郊区化的特点有所不同。但这种都市圈功能空间的扩展方式类似于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说明长春都市圈城市空间扩张具有一种相对无序发展的特征。CONTAG值中服务空间整体呈现增加趋势,而其他功能空间均为下降趋势,印证了服务空间扩展具有滞后的特点。总体上,四大城市功能空间的SHDI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长春都市圈功能空间呈现出均衡化和异质化特征,空间表现为镶嵌分布的特点。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法,对1990 年以来长春都市圈功能空间时空演化关系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长春都市圈城市空间处于快速扩展的发展趋势,但这种发展方式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政府的调控作用。其次,不同城市功能空间演化特征不同。居住空间的发展受人为作用的影响较大,呈现出扩张“冲动”行为特征。工业空间一直处于快速向外扩展阶段,导致工业空间呈现破碎化、离散化、复杂化的特点。服务空间外扩强度与速度较弱,郊区化特征不明显,且服务空间的扩展滞后于居住空间和工业空间的扩展,说明现阶段城市核心区仍是服务空间集中分布区域。绿地空间破碎化、离散化和复杂化程度加深。但从整体上分析,绿地空间具有集中分布和镶嵌分布的特征,导致绿地空间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长春都市圈工业空间的外迁引导了居住空间、服务空间和绿地空间的外迁进程,但其迁移情况具有时序性特点,即工业空间外迁> 居住空间外迁> 服务空间外迁> 绿地空间外迁,显示都市圈功能空间扩展类似“摊大饼”式扩张,无疑会加剧城市低效益的扩张程度。

个人空间圈 篇9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中,宋河发等[1]在对区域创新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熵变模型对我国创新资源的布局进行了研究; 章杰宽[2]从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等三方面构建了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以多层次交互式方法进行了实证评价; 金凤花等[3,4]通过界定都市圈创新能力概念,结合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构成,并对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极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 李恒[5]结合R&D研究经费投入和3种专利申请数等数据,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也有些学者利用变差系数、赫芬达尔系数、克鲁曼专业化指数、泰尔系数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均衡性进行了研究[6,7,8]。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对创新活动要素进行分析,Stefano等[9]利用都市圈专利数据分析了都市圈知识和高新技术人员的空间流动模式;Siham Hamidi等[10]从多方面分析了高绩效技术对摩洛哥的经济只产生有限影响的原因; Mercedes Bleda等[11]基于创新系统框架分析了市场失效原理与系统失效原理之间的关系,为调整创新政策的干预力度提供依据; Richard[12]验证了魁北克地区的创新活动与地理位置具有关联性; Eric等[13]构建了初始区域增长模型,分析得出创新活动与经济绩效的空间分布状态; Jeffrey等[14]、ivind Strand等[15]分析了国家层次的创新系统具体构成。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为对单个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创新系统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等方面的内容,更多地表现出各城市如何凭借现有创新系统促进城市自身的发展,较少有学者针对都市圈这样的城市群体发展模式,研究在地理因素、经济基础、城市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下都市圈各城市的创新能力如何实现相互促进发展。本文将以此为研究目标,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状态,为促进都市圈城市间创新能力的互动提升提供新的途径。

2 研究方法

分析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侧重反映的是组成上海都市圈的各城市的创新系统如何在相似的发展环境中产生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哪些城市间的互动程度更为突出,城市间创新互动的格局如何分布等。国内外一些学者针对研究对象的特征,尝试过对万有引力模型进行参数重构分析研究对象间的吸引程度,本文将借鉴这种研究思路重构万有引力模型为都市圈创新引力模型,如式( 1) 所示:

式 ( 1) 中,Fij表示城市i与城市j间的创新引力,i、j分别表示隶属都市圈的不同城市; I表示各城市的创新能力; Dij表示城市i与城市j间的距离;G为常数系数,由于此系数对创新引力结果的分析没有影响,因此对其取值1; r为距离衰减系数,大多学者对其取值为2[16]。即模型最终表达形式是Fij= IiIjD- 2ij。

3 实证分析

上海都市圈由上海、南京、苏州、南通、无锡、常州、扬州、泰州、镇江、宁波、嘉兴、杭州、湖州、绍兴、台州、舟山等16个城市组成,这些城市在都市圈的框架下发展着各自的创新能力,即在空间上密切联系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复合体,能够利用群体资源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推动城市复合体经济整体发展的能力[5]。对创新能力的描述,本文从给予创新能力经济支持的经济环境、给予知识支持的教育环境、反映创新系统自身产出水平的创新产出、给予技术扩散和信息扩散支持的信息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具体描述指标如表1所示。

注: 专利统计数据因南通数据的缺失,未选择国外学者常采用的 “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

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城市统计公报数据,将表1中各指标的2001—2011年数据运用软件SPSS18. 0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各城市创新能力的综合值。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因子符合特征值大于1和方差累计百分比大于85% 的原则,所提取因子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原始数据信息。由于因子的原始载荷信息不利于解释,因此采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4次后获得收敛结果,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数据如表2所示。

因子1的载荷数据中,创新产出中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教育环境中的知识资源载荷比较突出,将因子1解释为创新能力的资源投入因子; 因子2的载荷数据中,部分经济环境的指标和创新产出中专利申请、授权的载荷比较突出,将因子2解释为创新能力的综合产出因子; 因子3的载荷数据中,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载荷比较突出,将因子3解释为人均知识资源因子。结合因子载荷及方差百分比,计算得出上海都市圈各城市2001—2011年创新能力综合值,但由于部分结果为负值,不利于运用式 ( 1) 分析创新引力,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正值化处理[17],如表3所示。

式 ( 1) 中还涉及到城市间距离参数Dij,本文利用谷歌测距工具测量上海都市圈各城市间公路的通达距离,将距离数据和表3数据代入式 ( 1) ,获得2001—2011年上海都市圈各城市间创新引力。将创新引力数据按照F≧90、40≦F < 90、20≦F <40、10≦F < 20、5≦F < 10、F < 5的标准依次划分为超强、较强、强、弱、较弱和超弱6个等级。由于篇幅所限,较弱和超弱结果未列出,具体如表4所示。

注: 2001 年与 2002 年格局相同

结合表4数据,利用CAD软件绘制2001—2011年上海都市圈创新引力的分布,由于篇幅所限,仅列出2002年、2003年、2010年和2011年的格局图。

4 对策建议

本文从空间的角度构建了都市圈创新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2001—2011年上海都市圈各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格局。2001—2011年间,城市间创新引力表现出略微的波动,但上海都市圈创新引力总体格局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着以“上海—苏州”为界的对称模式,隶属江苏省的城市能更好地与核心城市产生创新联系。为了促进都市圈创新能力的互动发展,以创新引力更好地实现创新系统的整体提升,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 1) 继续以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保持城市间创新引力的持续增强。结合城市间创新引力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大部分城市间的创新能力表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而且一部分城市尽管在产生创新引力的城市对中并非主导城市,但其创新能力值的变化对创新引力仍然表现出很明显的影响程度。无论创新能力的高与低,都对创新引力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若要保持城市间创新引力的持续增强,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综合发展是其关键要素,尤其是通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提高现有的创新产出水平等途径。

( 2) 应为都市圈外缘城市提供融入引力格局的条件。上海都市圈外缘城市以台州市为例,除了与宁波的创新引力值在2008年、2009年、2011年能够跃入较弱等级,其余的以及与其他城市的创新引力值只能列入超弱等级。由于台州的地理位置在上海都市圈空间不仅位于外缘地带,而且与浙江省其他城市的距离也较远,能够获取的创新引力随着空间距离拉大而被快速削弱,因此需要为这类外缘城市提供促进创新联系的各类“通道”条件,如政策、信息平台建设、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

( 3) 在群体优势中汲取有利因素,在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基础上促进形成与其他城市的互动。列于创新引力超强等级的城市对主要是扬州 - 镇江、无锡 - 苏州、上海 - 苏州,而且其中的扬州 - 镇江始终列于超强等级中。尽管扬州和镇江这两个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不突出,但是受惠于空间距离的临近,使得其城市间创新引力非常突出。说明城市自身创新能力的快速发展不能决定与其他城市间创新联系的发展,都市圈发展模式中,单一城市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若无法实现与其他城市的创新服务、产品、技术等方面的联系,即创新无法形成互动产出,则此城市仅能凭借自身创新竞争力发展,无法汲取到“群体优势”的能量,其发展势头仅能获得短期优势。例如上海的创新能力在上海都市圈中非常突出,但仍然无法实现与所有城市都形成强引力状态,若上海长期以这种方式发展,则其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将非常有限。

( 4) 充分利用与核心城市的临近性促成创新引力的增强。分析结果中,列于“强”等级的城市对大多分布在上海都市圈的中部地区,如无锡、苏州、常州、上海、湖州和杭州之间,侧面反映了核心城市上海所带来的都市圈核心效应在上海都市圈中发挥了领导作用。上海相对其他城市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而且促动了与邻近城市间创新能力的互动发展。在都市圈模式中,应扩大创新能力较强城市的价值,由内向外逐步扩大对外围城市的影响,促进都市圈整体创新实力的提升。

摘要:为分析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发展,借鉴引力模型在经济吸引研究的应用成果,通过构建都市圈创新引力模型,结合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描述,对上海都市圈2001—2011年城市间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果将都市圈创新引力划分为超强、较强、强、弱、较弱和超弱等6个等级,并从促进创新能力综合发展、为外缘城市提供融入引力格局条件、以汲取群体有利因素促进互动、充分利用与核心城市的临近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个人空间圈 篇10

2015年9月19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博导孙家洲通过微信公众号“点墨轩艺术空间”发布《为断绝本人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告学界朋友与弟子的公开信》。 此后, 题为“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宣布断绝与一新生师生关系, 斥其狂徒”、“人大学生朋友圈批前辈导师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等消息被各大网站转载, 并在论坛、社区等新媒体空间持续发酵。之后郝相赫也在朋友圈发表说明。

事发一个月后, 百度关键词搜索到65.9万条相关信息, 微博话题“导师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有3997.9万人次阅读、 7603条评论、503个粉丝, 可见此事在社交媒体发酵的程度。 “烂尾”新闻虽然可能已被媒体和受众遗忘, 但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此事的传播过程, 思考此事件暴露出朋友圈的相关问题。

二、朋友圈若干特征

(一) 朋友圈的媒体属性

2015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互联网+ 微信”的分论坛上, 最新公布的微信官方用户数据显示, 整个9月份微信的平均日登录用户数为5.7亿。[1]微信用户的活跃度在社交媒体中占据很高的地位。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 用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用户创造内容 (UGC) 是社交媒体的最大特点。作为社交媒体的朋友圈正在不断影响用户的生活, 如今, 用户不再甘于做一个被动的信息受众, 他们通过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发言, 成为改变其传统传播行为和传播习惯的重要因素。

在朋友圈的发言中, 不仅存在着知识、观点等形式的“信息流”, 也存在着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影响流”。[2]用户通过朋友圈的功能, 发布各类信息、阐发各种观点、转发来自公众号或其他网站的内容, 传递不同性质的信息。同时, 由于信息使人们对外界不确定事件的模糊性减少或者消除, 因此其还影响着朋友圈好友之间关于不同问题的认知。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微信公众号 (简称“公众号”) 和用户自己生产的内容即朋友圈UGC (User-generated Content) 的概念。公众号, 本身就具有公共空间大众传播的性质, 具有媒体属性;而朋友圈UGC是用户的自我表露。高度开放的微博作为社交媒体, 具有高互动、强传播、大范围的特点, 相比之下, 微信公众号的性质更加类似于微博的性质, 而微信公众号加上朋友圈UGC就更类似于一个完整的微博形态。公众号、 朋友圈UGC都属于微信的内容, 二者无法割裂开来, 所以有必要把朋友圈当作“类公共空间”来看待。

(二) “朋友”的强弱关系区分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研究社会关系时提出 “强弱关系理论”。他认为,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相当亲密的朋友, 如亲人、同学、朋友、同事等, 这些密友之间往往也是朋友, 这构成了“强关系”;同时, 也有一些不经常交往的、不太亲密的朋友, 个体与这些人则构成了“弱关系”。[2]朋友圈是由亲朋好友的“强关系”和一面之缘的“弱关系”联合起来的人组成的, 并不完全符合传统的“朋友”的定义。深思微信的功能, 扫一扫、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 都增加了我们与陌生人成为“朋友”的机会。

郝相赫对于朋友圈的定义, 是有“强关系”和“弱关系” 区分的。孙家洲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 公开信本来是发在私人的朋友圈, 公开是有一个范围的, 并不想把它公开在社会上。事实上,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与朋友圈用户自我生产的内容在性质上是有所区别的, 孙家洲显然混淆了两者的概念。从孙家洲的言论中, 可以发现他对朋友圈性质的认定方面和郝相赫的认知具有一致性, 都承认朋友圈的私密性。

三、朋友圈:带有媒体属性的“类公共空间”

(一) 朋友圈:跨界传播风险

咖啡馆里的人再也不是从前相对较小范围的单纯的信息交流者, 他们身上具有更明显的社交属性, 其交流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随着交流的结束而结束、不再被传播的内容, 相较以往, 他们的社交网络在谈话时可能仍在刷新, 但这并不妨碍轻松的聊天氛围, 于是谈话的内容抑或感悟等, 就随着聊天被不停地推送到网上。[3]雷蔚真描绘出了一个真实的社交媒体的现状。本该属于小范围的告知, 最后变成了大范围的扩散, 其中蕴含着不同于以往的传播理念。

融媒时代, 微信群相当于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公众号相当于大众传播。用户通过人际传播即朋友圈UGC分享内容, 通过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将内容扩散。网络连接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出乎用户意料, 社交媒体中存储、截屏、复制、 转发等功能让人际传播具有跨越朋友圈的传播风险。每个人的朋友圈中好友数量和复杂程度都不同, 自我认定的规则也不同。因此, 彼此之间的错位认识就可能导致把很多属于朋友圈中隐私性的东西流传到大众的公共空间。

(二) 朋友圈:隐私保护

感受到阳光的事物, 必然有影子相伴。既然朋友圈是类公共空间, 那么其在为用户提供发言场地的同时, 也必然会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威胁。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中, 信息交流与分享, 势必以让渡一定的隐私为代价, 而隐私正是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最重要的工具。[4]在发表朋友圈的言论之前, 用户要谨慎考虑内容是否具有私密性, 如在公开信事件中, 线下师生之事被放大到整个大众媒体上传播也并非他们所愿, 从该事件足以看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公共性。所以, 在自我表露的时候就应该把握好尺度, 在自我一端做好防止隐私被泄露的准备。在融媒时代, 每个人都有一个麦克风。 既然社交媒体赋予用户手拿麦克风的权力, 用户也应谨记作为发言者的责任和义务。

联系此前“毕福剑酒桌事件”, 就是私下交流的言论被传播到公共空间中, 并对其本人带来了严重影响。大众在持批评态度的时候, 也不能忘了斥责将不雅视频传播到公共空间的“参与者”。在舆论场中, 用户容易因怀有不同观点而进行站队。需要注意的是, 在斥责当事人的同时, 不要忽略将言论扩散到互联网上的“参与者”, 这也是网络传播的关键所在。只有意识到朋友圈是类公共空间, 才能很好地平衡朋友圈的隐私性和公共性。

四、媒介素养亟需提升

卢峰在“媒介素养之塔理论”[5]中提到了媒介安全素养、 交互素养、学习素养、文化素养。本文借助该理论, 分析如何正视和使用朋友圈, 并合理发挥其作用。

认识到社交媒体的危险性。朋友圈作为社交平台的一个发言窗口, 在使用它的时候, 应该认识到它作为一个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危险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融媒时代, 截屏技术、录音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的低准入门槛, 也增加了隐私暴露的几率。

圈子传播谨慎互动。朋友圈倾向于圈子或部落化的传播, 人们在圈子中互动交流时应更加谨慎。因为用户的媒介素养高低不一, 甲认为是私人的言论, 乙可能会有相反的理解。人们不应忘记背后链接的不是机器, 而是具有千差万别的思想的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 人们见惯了“标题党”, 熟悉很多 “炒作”的手段, 在缺少媒介素养的前提下, 容易把原本属于私人空间表达的东西放到公共空间中, 而忽略了这样做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社交媒体文明发言。缺乏媒介文化素养的用户, 在社交网络中不顾其公共性的一面, 随意发表带有恶意, 甚至肮脏不堪的用语, 给网络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 文明发言是整个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理性传播也是不容忽视的责任。

五、结语

《融合新闻学原理》中的这段话能够给深处“类公共空间”的朋友圈用户一个提醒:你的想法必须有根据, 必须有证据支持。我们的目标是说一些有趣的、有见地的话, 这样人们才会积极设法去阅读你后面要说的话。培养这种技巧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6]朋友圈为“类公共空间”, 具有半公共空间、 半私人空间的性质。用户在使用朋友圈的时候, 应该认识到朋友圈“类公共空间”的性质, 认识到朋友定义的宽泛性, 不能完全将只适合在真实的朋友关系下发表的言论发布到这个场合中;要注意朋友圈用语的文明性, 注意朋友圈隐私的界限, 做到保护自己, 尊重他人。

参考文献

[1]数据报告腾讯公布2015年最详细的微信白皮书[DB/OL].搜狐网, http://mt.sohu.com/20151024/n424061830.shtml, 2015-10-24.

[2]陈雪奇, 刘敏.微信场域中的意见领袖[J].当代传播, 2015 (3) :93-94.

[3]雷蔚真.跨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66.

[4]申琦.自我表露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4) :12.

[5]卢峰.媒介素养之塔: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媒介素养构成[J].国际新闻界, 2015 (4) :134-137.

上一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论文下一篇:反思型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