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改建

2024-10-07

生态改建(共3篇)

生态改建 篇1

1 生态改建的概述

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周代就萌发了“因任自然”的发展理念;以荀子为代表的改造自然的思想和以《易传》为代表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都是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哲学和发展理念的最佳体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 人类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干预能力和规模日益扩大, 而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出现误区和局限性[2], 一味的索取或者用过度大量消耗资源来获得经济发展, 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 生态失衡, 使人类越来越多的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报复。再者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人与人交流越来越紧密, 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汇大融合, 而对于一些弱势的民族, 人口不多, 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单一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民族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处在一个尴尬的发展局面中。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模式的变更势在必行, 国家在发展战略上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而在原有的生态环境因素受到改变甚至破坏的前提下, 有必要对现行的发展模式进行生态改建, 使得各区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 (MAB) 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生态市”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生态改建的含义, 所谓“生态市”就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 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 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 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1]。所谓生态改建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根据区位环境的具体情况及特点, 改善或合理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因素, 以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自我经济的一种理念。所以生态改建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 以改善或合理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因素为手段, 以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 以达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2 白土村现状分析

白土村是一个比较原始的村寨, 一直以来村民习惯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 人们更多的习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能取就取的思维, 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利用, 环境破坏也越来越明显, 人们要生存发展必须面对环境问题带来的种种因素, 运用生态学原理, 通过生态改建, 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区位因素, 积极合理建设和发展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2.1 面临的问题

2.1.1 传统的思维模式阻滞作用不可忽视。

村里人口不多, 祖辈习惯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方式, 那通俗的说法就是“刨食”。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可惜的是他们只出不进, 他们关注的是尽快融入外界的环境, 而不是为村里的改变做些努力。所以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是生态改建的前提条件。

2.1.2 水土流失加剧。

水土流失在整个红塔区都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白土村并不例外, 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近年来这一问题造成的危害加剧, 一是土地负荷过重, 全村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 而且坡度比较大。坡耕地大部分土层薄, 单产低, 满足不了全村的粮食需求, 加之不断出现新的陡坡开荒, 造成坡耕地有增无减;顺坡耕作, 促进了地表径流和固体径流的形成, 加剧了土壤侵蚀, 人为地助长了水土流失潜在因素的发展。二是长期的生产方式落后, 导致水土流失。耕地的使用上, 长期以来只重视用地, 忽视养地, 土壤质地变坏, 肥力降低, 地力减退, 水土流失逐年加剧。三是人们一直用木材生火, 而柴火是从村子附近的山上直接砍伐获得, 这样一来, 越来越多的树木被砍伐, 大片的植被被破坏, 使得泥石流灾害在雨水多的年份里剧增, 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甚至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威胁, 可以说水土流失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2.1.3 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白土村位于山区, 而山区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传统的广种薄收, 弃荒轮歇, 串坡集材等生产方式较普遍, 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种植结构和农业经营单一, 主要种植玉米和烟草, 有少量的水稻和小麦。

2.1.4 交通不便。

白土村是所在村委会三个山区自然村之一, 离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镇9.8公里, 通有两条土路, 横贯于山峦之上, 分别通向大营街镇和洛河公路, 由于是土路加上后天维护保养工作迟滞导致路面凹凸不平, 道路通行能力不强。

2.1.5 民族文化有消融现象。

全村人口不多, 七十余户, 近四百, 绝大部分系属彝族, 多少年来与外界的交流过程中汉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传统的语言文化, 歌舞文化和生活习俗不断被消融, 民族文化亟待保护和发展。

2.2 潜在的资源条件

2.2.1 森林资源蕴藏量较高。

虽然很多植被被破坏, 但白土村所属区域内仍然有可观的森林资源, 如原始树木, 野生的菌类, 药材等, 近几年来开采处于失控状态下, 从政策制度上确立适用的法规条例, 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森林资源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2.2 农耕地较多。

常年的开垦使得大量的土地可以种植各式作物, 种植特色经济作物, 发展优势产业将是最有前景的道路。如发展烟草种植基地, 花卉药材种植等。

2.2.3 交通尽管不便, 但有两条路可通行卡车。

村子离乡镇不远, 往返城镇大约一小时, 通过政府补贴, 人民集资的方式改建成的水泥路面, 勤加修护便可以让来往交通更加便利。

2.2.4 水资源丰富。

村东南有全镇人民赖以生存的全镇最大水库--合作水库, 修缮水利设施后, 将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3 生态改建的方案设计

3.1 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

村民求富裕谋发展的希望是迫切的, 有这样的思想动力, 提高思想意识就不是难事。首先, 要形成人人有责、树立尊重自然规律, 珍惜自然资源, 爱护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 努力为生态改建提供根本保证。其次, 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村民认识到生态改建的重要意义。

3.2 改变传统木材取火方式, 开发沼气资源

现在村子里已经零星的建成数十个沼气池, 但沼气池的作用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薪材依然是村民们的主导能源, 大量的木头仍被砍伐, 所以开发沼气能源, 提高沼气的作用, 减少柴木的砍伐势在必行。一户3~4口人的家庭, 修建一个10m3的沼气池, 只要发酵原料充足, 并管理得好, 就能解决点灯、煮饭的燃料问题。据专家测算, 一座8m3沼气池每年可节约薪柴1200kg, 相当于保护3亩林地, 节约标煤600kg, 减排二氧化碳1.6t, 减排二氧化硫13kg[3]。正因为传统的烧火观念没改变过来, 灶仍是主导, 现在村子里的沼气池没发挥效用。发酵原料不充分、疏于管理, 使用重视程度不够, 发酵原料只进不出。另外沼气池可沤制出大量优质有机肥料, 能够扩大有机肥料的来源。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不仅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 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 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 也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

3.3 发展特色农业

要抛弃传统经济增长的价值取向, 根据生态改建要求调整生产方式, 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 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畜牧业。以烟草、花卉、药材种植打造经济基础, 同时开展人工菌和野生菌的开发工作。大量的荒山和耕地可以部分退耕还林, 联系农科站的技术支持, 依托全镇生态公园建设的大好时机, 种植适宜的经济苗木, 建立苗圃林场, 多种类多数量, 形成规模,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 而且可以改变原有的森林覆盖率, 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水土保持力;同时可以套种药材发展药材种植业和借用玉溪卷烟厂的资源优势发展烟草种植, 形成基地规模。现在政府扶持发展项目, 借助政策优势大力加强畜牧养殖业, 引进优良的牛羊品种, 建造猪鸡养殖场。

3.4 开发民族特色经济

鉴于彝族村寨的现实条件, 可开发本民族的文化产业, 恢复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活风俗习惯, 同时和镇政府协议转移汇溪公园的民族旅游资源, 采用引进的手段丰富原有的民族文化内容, 打造品牌, 吸引游客。传统彝家人的祭火神, 驱邪灭虫, 祈祷吉祥, 篝火跳锣, 踩花灯等仪式需要挖掘和恢复, 并且进一步的引进多元文化, 吸引外来人员, 同时发展民族服装及工艺, 打造附属文化产品。

生态改建项目是一项具体实际的庞大工程, 只有符合生态学原理, 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政府扶持帮带组织项目才能最终取得成效, 盲目的“蜻蜓点水”只能带来浪费和失败。

参考文献

[1]俞国伟.建设生态玉溪构建和谐社会[J].决策参考, 2008 (3) .

[2]高昆谊等.玉溪市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构想与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 2006.

[3]郭明新等.沼气工程创新生态农业模式年可减排16万吨温室气体[N].烟台日报, 2008-6-16.

生态改建 篇2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为了提升邻封镇集镇形象,推进集镇发展,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旧房改建的相关事宜,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自愿将居住在邻封镇_____________________街_____号门市及住房,交给乙方进行整体改建。

二.整个改建工程修建概况:

1.按照政府有关规定改建为商住房,改建的商住房为砖混结构,楼板和梯间为现浇混凝土,底层为门市,其余为住房。

2.屋面及外貌,均按政府规划的要求进行施工。

3.供电系统主线为暗线,安好供、排水主管,室内水、电不安装。

4.室内为搓沙(天棚除外),地面不找平,进户安铁门,住宿房为铝合金窗,梯间、阳台为铁栏杆,门市安奥式卷闸门。

三.改建后还给乙方房屋要求:

1.甲方在拆房之前将该房相关手续交给乙方在政府办理改建的相关手续。

2.甲方原有的水、电、气户头保持不变,改建后恢复;没有水、电、气户头的,乙方不负责办理时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3.在改建完工后,甲方所得房屋的位置在本单元内进行抽签取得。

4.还房条件:甲方原有门市序号不变,尽量保持门市面积,如不能保持原有门市面积,住房补足;住房若有超出原有面积的,甲方按乙方售价优惠200元/㎡付给乙方;住房若不足原有面积的,乙方按修建成本价800元/㎡补给甲方,互补在交房时算清结现后,交钥匙给甲方。

四.房屋拆迁补偿:

1.搬家费:1000元/户。

2.过渡费:每月按当地租房标准计算。即:300元/月、户。

3.施工期间:门面损失费。8000元/年、间。______间,计人民币__________元。

4.青苗赔偿:按当地政府赔偿标准________元/亩,实际______________亩,折合人民币___________元。

5.树苗赔偿:按每棵树苗直径大小给予赔偿,直径在5CM以内的20元/棵,计______棵,折合人民币_____________元。直径在10CM以内的50元/棵,计______棵,折合人民币______________元。直径在10CM以上80元/棵,计_______棵,折合人民币______________元。赔偿后树苗归原主所有,并自行运出场地。

6.其他赔偿:如水井、沼气池等当面协商赔偿。折合人民币_____________元。

7.以上费用以甲方出具的票据为准。

五.甲方原房屋建筑面积门市为__________㎡,住房为___________㎡,非住房___________㎡,折合人民币___________元。

(以签定协议时确定为准)。

六.乙方在取得原政府旧房土地开发权后,立即通知乙方在十日内搬迁。如不搬迁者,对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均由甲方负责赔偿。

七.交房时间:在乙方拆房之日起,壹年内交房,如延期一月,乙方每月赔偿给甲方过渡费上涨20%。

八.签定协议后,甲方因各种原因造成乙方经济损失或不能修建时,甲方赔偿乙方人民币壹拾万元整。乙方在取得政府土地合法手续后而放弃修建,应赔偿甲方人民币壹拾万元整。

九.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十.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另一份备用,双方签字后生效,并具备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身份证:身份证:

电话:电话:

改建工程涵洞设计体会 篇3

关键词:改建工程,涵洞,设计

1 概述

涵洞主要是为渲泄地面水流 (包括小河沟) 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 是修筑在路面下的排水构造物, 与桥的作用相同, 通常有较小的孔径, 类型也较多。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01-88) 规定:单孔标准跨径L0<5m或多孔跨径总长L<8m (圆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 均称为涵洞。

涵洞按照建筑材料通常可分为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砖涵, 按照构造形式可分为管涵、盖板涵、拱涵、箱涵, 按照洞顶填土情况可分为明涵、暗涵。

以下结合繁昌县荻港镇境内一项公路改建工程, 谈谈路网改建工程中涵洞设计的体会。

2 涵洞型式的设计选用原则

涵洞设计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 按照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应适当考虑农田灌溉的需要。靠近村镇、城市、铁路及水利设施的桥涵, 应结合各有关方面的要求, 适当考虑综合利用。

繁昌县荻港镇境内一项公路改建工程, 拟设计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 设计车速60Km/h, 路基宽度15米, 路面宽度12米。该项目基本为新线, 在向当地群众进行调查, 认真搜集各项有关资料, 并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的同时, 结合外业勘测时调查的水系情况和洪水调查结果, 以及路线平纵面设计要求, 综合分析确定涵洞的类型。

3 涵洞构造型式的选择

在江淮片区路网项目的改新建工程中, 涵洞通常选用钢筋混凝土涵, 沿线涵洞主要起排水及灌溉作用, 常采用管涵或盖板涵。

钢筋混凝土涵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 主要优点为:结构型式简单, 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性能良好, 造价低, 而且便于工厂批量预制;缺点:过水能力较小, 接缝处的防水构造措施复杂, 常常会因接缝处的漏水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管涵一般适用于有足够填土高度的小跨径暗涵 (暗涵指洞顶填土大于50cm的涵洞, 适用于高路堤、深沟渠) , 对基础的适应性及受力性能较好, 不需墩台, 圬工数量少, 造价低。

盖板涵适用于要求过水面积较大时, 低路堤上的明涵 (指涵顶不填土的涵洞, 适用于低路堤、浅沟渠) , 或一般路堤的暗涵, 构造较简单, 维修容易。跨径较小时用石盖板, 跨径较大时用钢筋混凝土盖板。

当设计流量在10m3/s左右时, 一般宜采用圆管涵。但当路堤高度过低, 圆管涵涵顶填土高度不足时, 宜采用盖板涵 (先考虑采用暗涵, 当盖板涵顶填土高度不足时, 再考虑采用明涵) 。当设计流量在20m3/s以上时, 宜采用盖板涵。对于圆管涵, 在不至于造成淤塞的情况下, 农田灌溉用涵洞的跨径可采用0.5m, 一般涵洞跨径应不小于0.75m。

在荻港项目中, 所经路线基本为农田、小河沟等, 涵洞结构类型的选用在满足流量需要的情况下, 根据路段的实际情况, 采用造价低、施工方便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水流量较大的沟渠处设置盖板涵。

4 涵洞洞口类型的选择

一般正交洞口的建筑类型有八字式、端墙式、锥坡式、直墙式、扭坡式、平头式、走廊式及流线型等。在平原微丘区的路网改造项目中, 我们常用八字式洞口建筑和端墙式洞口建筑。

八字式洞口建筑为敞开斜置, 两边翼墙墙身高度随路堤的边坡而变。适用于平坦顺直, 纵断面高差不大的河沟, 广泛用于需收纳、扩散水流处。八字墙的工作量较小, 水力性能好, 施工简单, 造价较低, 因而是最常用的洞口形式。

端墙式 (又称一字墙式) 洞口建筑为垂直涵洞纵轴线, 部分挡住路堤边坡的矮墙, 墙身高度由涵前壅水高度而定。适用于平原地区流速很小、流量不大的河沟、水渠。一字墙的构造简单, 造价低, 但是水力性能不好。

荻港项目的涵洞洞口形式按地形、水流情况, 结合其功能及路基情况而设置, 采用最常用的八字式和一字式。

5 涵洞孔径的确定

涵洞孔径大小的设计应根据当地可能发生的洪水流量大小, 河床地质、平均流速等综合考虑。涵洞孔径的大小应该满足以涵内流速不致冲刷河床或结构物、设计洪水流量, 并保证涵前壅水不致过高。一般要求涵洞长度为15m~30m时, 其孔径大小应大于1.0m。

由于荻港项目地处圩区, 雨季降水量较大, 结合周围村庄、农田对于排水的要求, 根据汇水面积、流量、沟渠性质及断面尺寸、设计流量及灌溉情况, 圆管涵孔径采用φ1.0m、φ1.5m。盖板涵采用2.0×2.0m、3.0×3.0m。

6 涵洞沿线布设

涵洞沿路线布设的位置分为以下几种:一般沿路线纵断面设置于路线的凹向竖曲线底部;跨越明显的排水沟槽处;通过农田灌溉渠处;平原区路线通过较长的低洼或泥沼地带;傍山路线暴雨时径流易集中地带;公路立体交叉等处。

依据以上布设原则, 结合路线平纵面设计要求, 对于项目K0+567处原有一道φ0.60m圆管涵, 在设计中与K0+600处圆管涵合并。另有两处沟渠水流量较大, 设置2.0×2.0m、3.0×3.0m盖板涵, 其余采用φ1.0m、φ1.5m圆管涵。

7 材料的选用

涵洞主要材料的选用也很重要, 荻港项目中的圆管涵主要材料规格:φ1.00m、φ1.5m管节为C30混凝土。螺旋形主筋及纵向钢筋为HPB300钢筋, 端墙、端墙基础、洞口翼墙、翼墙基础、洞口河床铺砌及隔水墙均采用C20片石混凝土, 管节基础及帽石采用C15混凝土。

盖板涵的主要材料规格: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涵台台身及基础采用C25混凝土, 翼墙墙身及基础、隔水墙、洞口和洞身铺砌均采用C20片石混凝土, 块石和片石的强度分别不得低于30号, 钢筋混凝土盖板采用C30混凝土。主钢筋根据填土高度的不同采用Φ14-Φ22HRB400钢筋, 其抗拉设计强度为340Mpa。

结束语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中, 涵洞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方便施工, 一段道路上不宜设计采用多个涵洞类型。明涵或填土较少的暗涵一般选用盖板涵, 对排水量及冲淤较小的暗涵, 一般选用圆管涵。涵洞的形式、位置、规模、与附近沟渠的衔接情况等问题, 对于公路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周边灌溉系统的畅通性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中必须予以注意, 在充分考虑全局的基础上做好这些细部设计。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S].

[2]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上一篇:商业行业下一篇:制度创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