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2024-10-16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共12篇)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篇1

1 既有社区的老龄化背景

在银色浪潮席卷全国的今天, 既有社区作为城市的“空巢”区, 适老化改造的呼声日渐高涨。既有社区是在1998年房改停止福利分房之前的住宅小区[1], 其户外空间因年久失修、配套不足、管理不善等, 适老能力极差, 环境品质亟待提高。据统计, 既有社区中老龄化程度大多在18.6%~21.3%之间, 普遍高于全国平均老龄化程度的15.5%, 老年增长速度也高于新建小区[2]。但是, 目前既有社区的改造并未关注到适老化层面, 使老年人作为户外空间的最大使用群体, 其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影响居家养老的推进。

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和社会职能改变, 对空间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行为需求和社会需求[3]。然而, 当前户外空间的适老化改造, 关注点大多局限于生理需求上, 对于体现老年人交往、安全及健康等心理需求和就业、互助等社会需求方面考虑的较少。因此, 如何创造体现人文关怀、社会交往的户外空间, 细化空间要素, 才是适老化改造的核心问题。

2 户外空间的适老化现状

既有社区户外空间大多存在设计不合理、安全性差、缺乏适老化的考虑等问题, 空间的障碍极大地限制了老年人的邻里交往和社会参与, 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2.1 公共空间滞留性弱

既有社区的户外空间普遍具有三种年代特征: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以单位宿舍为主的小区, 规模小, 户外以流动型的交通空间为主, 无滞留型公共空间;七八十年代开始注重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概念, 公共空间具有一定规模, 但无参与性、差异性和细节性设计, 空间无吸引力, 滞留性弱;90年代我国进入了商品房时代, 住宅品质逐步提高, 公共空间增多, 但缺少面向老年人的交流空间、经营空间和商业服务空间等滞留型空间。空间的滞留性弱使老年人的活动局限在自发型的“遛马路”“晒太阳”等, 而不能形成组织型的复杂社会活动, 制约了老年人的社交范围。

2.2 交通空间安全性差

既有社区多为人车混行的交通模式, 不能创造纯粹的步行空间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 例如, 经常在小区车行入口广场见到老人带孩子玩耍, 或在停车间缝见到老人下棋聊天。另外, 缺少机动车停车位而引起的停车占道现象日益突出, 且停车适老化意识缺乏, 如机动车位不能满足轮椅老人的使用, 非机动车停车位无防雨通道等。同时, 由于缺乏管理, 私自扩建房屋、圈占菜园、一层任意改商业用房等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使得小区很难形成完整的交通系统。

2.3 绿化空间利用率低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生态、健康的绿化空间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关注。但既有社区的绿化空间的老年人满意度较低, 除了一些规模小的小区无绿化空间外, 近半数的社区绿化面积充足, 但却因设计、经济、管理等问题而使用不足。例如, 石家庄青园小区中, 绿地空间只是草坪覆盖而无法进入, 周边稀松的布置了一些阔叶树, 还因长期无人管理而成为枯枝烂叶, 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地。

2.4 无障碍空间理念缺失

无障碍设计作为保证老年人室外活动安全性的最有效措施, 在既有社区的外环境中缺失严重。1) 室外出入口、路缘、广场边缘等高差处存在无坡道或者坡道损坏严重已不满足使用等问题。有些社区加建无障碍升降台, 但因管理问题而多半荒废, 使得带孩子的老人和轮椅老人“出门难”成了一大困扰。2) 公共活动场地铺地不平整、无轮椅辅助设施。活动场地多为加建, 虽形式、规模较好, 但细节处理不够。以铺地为例, 如采用小块面砖铺地, 长期踩踏使表面凹凸不平, 常常积水、磕绊 (如图1所示) , 而采用过大的石材铺地, 防滑效果不足。3) 人行道的盲道破损严重。由于人们对盲道认识不足, 停车占盲道、破损无人修等问题使盲道已失去了交通指引作用, 反而成为坑洼不平的绊脚石。

2.5 节点空间设置不合理

户外空间的步行空间节点距离应控制在10 min的步行范围内, 使老年人有足够的休息缓冲空间, 称为节点空间。1) 节点位置不适宜。很多既有社区中补充设置了座椅供老年人休息, 但老人出行仍以自带板凳为主。究其原因, 被闲置的座椅或者布置在相对偏僻阴冷的支路旁, 或者布置在无绿化覆盖的广场中心, 或者布置在楼间的风口处, 成为“冷板凳”或者“风板凳”。2) 桌椅设施不适宜。桌椅材质、形态、围合性等细节化设计都能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 但既有社区中的桌椅常见单个冰冷的石墩, 使老年人望而却步 (如图2所示) 。3) 公用厕所数量不足。调查中85%以上的老年人对公用厕所不满意, 有些老年人甚至“出门前不敢喝水”。

2.6 活动设施参差不齐

各类活动设施, 包括健身设施、儿童活动设施、文艺活动设施, 在既有社区配套问题各有不同:规模较小或年代较久的小区几乎没有活动设施;规模较大的小区活动设施服务半径小、年久失修;某些小区加建活动设施, 数量较多却因位置、布局不合理而被闲置。另外, 在活动设施周围配备的存储辅助设施不足, 使得老年人在活动时的随身物品不得不随处挂放或者提在手里 (如图3所示) 。

2.7 室外软环境配套不足

相比硬件建设, 老年人对户外软环境关注度还不是很高, 软环境建设几乎为零。如处于城市中心区的既有社区常常受到交通、商业等带来的噪声干扰, 而既有社区建筑封闭不严、绿化稀少, 无法形成隔音屏蔽。同时, 由于缺乏物业管理, 多数小区的照明条件差、监控设施不完善, 对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另外, 商业、医疗等电子辐射范围小, 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较弱。

3 户外环境适老化的改造策略

3.1 因地制宜, 拓展空间

既有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无固定模板可参考, 应基于小区的原有条件, 充分利用边角空间及闲置用地, 使既有社区旧颜换新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拆除临建、闲置用房, 腾退宅间用地, 增加可用面积[4]。2) 清理住宅外墙凸窗等不安全因素, 架设安全顶盖等措施, 利用建筑外灰空间, 创造小型邻里交流空间。3) 改造绿化空间, 通过合理规划, 增加停车位或结合绿化布置休息空间, 提高其利用率。4) 对于内部用地紧张的小区, 可与市政空间相结合, 增加公共活动、停车、绿化空间规模。

3.2 以人为本, 追求细节

既有社区户外空间的改造不仅限于增加健身场地的狭义范畴, 而应将其作为满足老年人肢体活动、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心理等多层次体验的“整体性”空间来改造, 以弥补老年人逐渐衰退的各项身体机能,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5]。1) 完善无障碍设施, 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安全防护措施。2) 对空间环境进行技术分析, 保证改建空间的各项指标, 增加老年人的使用率。3) 健身、座椅等设施考虑障碍老人的参与, 在高度、布局和通行宽度上考虑轮椅老人的正常使用和参与交流。

3.3 老有所为, 注重参与

户外空间不同于住宅室内空间之处主要体现在其社会属性上, 让老年人走出来享受阳光、空气和人文关怀, 是改造户外空间的初衷和结果。因此, 除了生理和行为需求, 户外空间更应该着眼于社会需求,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 使老年人摆脱身体困境, 实现自我价值。因此, 在改造中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创造不同规模的交往空间, 探索不同形式的职业空间和经营空间。

3.4 软硬兼顾, 完善设施

相较硬件环境而言, 软件环境是我国养老问题发展的短板, 与日本、欧美等国家有较大差距[6]。户外空间改造不应仅仅停留在硬件环境上, 软环境的发展极大影响了老年人生活的便捷与安全, 是智慧型城市进程的标志, 应作为户外空间适老化改造的下一个重点任务来对待。如噪声隔绝、照明体系、网络服务和监视系统、电子标识系统的逐步完善, 将大大提高户外空间的环境品质, 保证老年人健康、安全出行。

4 结语

2015年1月29日, 北京市人代会通过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并将于5月1日起实施。作为我国首个居家养老的地方法规, 对旧小区的养老设施和无障碍环境建设都做了文字性规定, 开启了我国居家养老法制时代的篇章。作为规划人员, 对现行的既有社区改造工作做出适老化引导, 提高人们对公共环境适老化的意识, 并用规范、标准的形式制约改造的发展方向, 是我们下一步的任务。通过营造良好的户外空间, 开展丰富的社会活动, 带动良性的社会参与, 让老年人在居住多年的既有社区中更好地安享晚年, 才是居家养老的出发点和目标。

摘要:基于老年人的空间需求, 对既有社区户外空间公共空间滞留性弱、交通空间安全性差、节点空间设置不合理等适老化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有效的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 以期对现行的既有社区改造做出适老化引导, 推进居家养老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既有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空间需求

参考文献

[1]建住房[2007]109号, 建设部关于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的指导意见[Z].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经济的人口图谱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N].北京商报, 2015-01-21 (4) .

[3]汪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4]王雯雯.北京既有居住区适老化改造建筑策划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大学硕士论文, 2012.

[5]周燕珉, 刘佳燕.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设计[J].建筑学报, 2013 (3) :60-64.

[6]王竹, 楼瑛浩, 裘知.日本养老体系对我国城市既有社区适老化更新策略的启示[J].华中建筑, 2014 (11) :46-50.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篇2

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它的生存、发展必然受到大社会的制约和影响.这不仅是因为社区与社会之间一种自然的包属关系,是社会结构中的区域层面.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社区人与社会人尽管分属两种场域意义,但是毕竟是同一个自然体,是同一个自然体的两个互相关联的属性,反映着人的`不同场域的多重性特征.人的社会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 者:王 王卫红 杨少飞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刊 名:浙江统计英文刊名:ZHEJIANG STATISTICS年,卷(期):“”(9)分类号:F2关键词:

社区媒体:开辟地市报盈利新空间 篇3

而作为市场空白点的社区报在新媒体大唱主角的形势下,更需强化和利用从报纸到网站、移动客户端、小区LED屏等社区全方位传播渠道,采用平台化社区媒体战略,方有望为报纸赢得新市场。

一、社区媒体的发展空间

对于社区媒体而言,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事件无疑是投资之神巴菲特于2012年5月花费1.42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Media General旗下的63份社区报。在我国,尽管社区媒体还处于摸索阶段,但仍可以看到其发展的可能和宽广的前景。

1.“母报”的支撑。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地市报多年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报道,拥有多方社会资源,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报社内部的采编、经营和发行等力量,完全有能力在“母报”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地域特征、规模、成熟度与人口素质等因素,在社区开办“二级媒体”,并通过与“母报”的互动,提升品牌影响力,将细分市场做足、做透。

2.广告市场的支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高端社区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些社区除了拥有共同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业主收入状况、消费特征与综合素质等无形中为广告商提供了细分的目标受众,被广告客户所看重。同时,社区报在社区发行,又举办社区活动,能获取大量住户读者资料,由此建立数据库,可以吸引更多的社区广告的投入。

3.大型社区的需求。社区媒体的内容主要是报道和服务特定社区居民,从而填补大报的死角,提供使用贴近的资讯,充分反应民意,倡导正当娱乐及活动,产生共通的认同及参与感,促进小区健康文化的形成,塑造高端良好的小区形象。这正是当前一些大型社区的开发者和管理者所需要的。

二、全媒体形态进入社区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使得社区报发展战略不仅拘泥于报纸本身,而必须以社区报为核心和切入点的社区全媒体平台化运作,包含社区网站、移动客户端、LED屏和社区楼道公告栏等。

内容定位上,坚持其他报纸无法替代、拒绝共享的原则,满足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相关新闻与资讯的强烈需求。即在新闻报道内容上需要专注于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报道和服务信息,以“家”为中心,以“贴身贴心”为特色,以“互动性”为手段。

采编构成上,除依靠必需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发动社区居民来提供新闻线索、素材或直接供稿,成为网站版块版主。让社区居民成为新闻的生产者,继而让生产者成为自发的推广者。

广告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包括大量開辟分类广告版面,发布插页广告,刊登零售企业的促销信息,随报赠送优惠券与代金券等。另外,可为社区居民刊登付费的个人信息,像生日祝福、聚会活动与二手商品的买卖等。在拓展广告的赢利空间上,还可以策划社区活动带动广告,谋求报社、社区居民与广告商“三赢”的效果。

总之,创立社区媒体,尽早占据渠道,创新内容与形式,与前所未有的亲近性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可,与社区居民共同成长,成为社区居民接触率最高的媒体,以此确立广告投放的优势地位,是当前形势下实现地市报突围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孙佳《浅论社区报纸的发展及前景》,《金融经济》,2008年8月5日。

(2)俞灵晓《社区小报“活”得有滋有味》,《新闻记者》,2006年6月5日。

“借景”社区资源,拓展教育空间 篇4

一、社区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教育已经逐步向多元开放式发展, 强调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 强调走向自然和社会。 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不仅能丰富学校课程, 而且能让孩子关心生活、关注社会, 使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更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 学校所处的彩虹和双虹社区, 资源丰富, 有彩虹苑、社区活动中心、苏大附二医院、非矿设计院、检察院、中学、幼儿园等, 临近区手拉手援助中心、革命博物馆、苏州市体育活动中心, 学校和居民小区毗邻而居, 交通方便, 银行、饭店、超市俱全等, 可以说社区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 天天都在发生变化。 两个社区文化各有侧重, 双虹社区有科普特色长廊, 彩虹社区有健康教育园, 这些社区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能大大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二、开发与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1.依托社区专业人才, 开展社团活动。

2015年我校在 “七彩文化”建设中, 尤其关注社团建设, 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翼。 但是学校缺少专业教师, 社团建设缺少源头活水。 面对制约发展的“弯道”, 学校要积极想办法, “借景”社区资源促进学校学生社团自主发展, 让学校体验到“借景”的喜悦与成功。 依靠社区的力量, 学校请来昆曲老艺人石坚贞口传身授, 学校定期与彩香中学昆曲班的学生切磋技艺, 上半年, 小昆班在市民活动中心表演《游园惊梦》。 2015年十月, 小昆班的部分同学在苏州市评弹学校进行了公演, 把昆曲著名曲目《长生殿》选段演得有声有色。 同时, 石老师还指导教师学习昆曲, 丰富教师的学校生活;学校请来祝嘉书画院的老师教孩子们书法、绘画, 下半年有十八名学生进行市书法考级, 全部过关, 在双虹社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的活动中得到展示, 获得社区工作人员及参观来宾的赞赏;红舞鞋舞蹈团派老师指导学生扎实舞蹈基本功, 在区各类活动中亮相。 2015年11月, 在金阊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帮助下, 金阊区首个“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在我校揭牌, 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更科学的、专业化的指导。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音乐老师坚持来校对阳光合唱队予以指导。

2.挖掘社区有效资源, 丰富主题教育。

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参观社区中的环境、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可以扩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 为此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主题教学活动, 有的渗透在其他主题活动中, 有的形成一个独立的主题。

如主题活动:综合实践《水果拼盘》中, 为了让学生认识了解丰富的水果大家族, 周老师特地带孩子们去华润超市参观, 并请超市的售货员为学生详细讲解各种水果的名称、产地及特点。

在“交通安全在心中”大型主题活动中, 学校利用有效的社区资源, 就近观察学校附近路上的车辆, 让学生从感性上有进一步的亲身体验, 很自然地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深化教育内容, 扩展教育空间, 同时邀请社区法制副校长来校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

在“弘扬健康文化, 倡导健康行为”系列活动中,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更为密切。 在“垃圾分类回收”中, 社区成为学生进行调查实践的活动场所, 学生从中了解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实施和宣传状况等。 在口腔如何护理中, 苏州附二医院的医生来到学校进行卫生知识讲座, 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和护理。 彩虹社区健康园成为学生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 在顾主任的穿针引线下, 今年, 学校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团队进行沟通, 为学生进行系列教育, 包括“创伤护理”、“用眼卫生”、“脊柱侧弯”、“口腔卫生”、“预防吸烟”、“洗手卫生”及“急救护理”七个方面, 活动形式多样, 在学习卫生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开展实践活动。

自从确立借助社区资源、 带动学校文化蓬勃发展的方向后, 学校学生多次走出校园, 来到社区进行实践活动。 上半年, 学生走进苏州市革命博物馆, 不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还参加双虹、彩虹社区举行的红歌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 观看革命影片, “读好书”活动, 法庭观摩。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 学生走进新村, 宣传低碳生活、低碳出行, 为小树挂牌, 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下半年, 学生走进苏州市体育中心, 参观体育中心内部的各个场馆、设施, 九九重阳节, 为老干部带去温暖, 开展护绿小卫士活动。 学生还走进了金阊区消防大队、污水处理厂……

4.沐浴社区慈善爱心, 关爱感动学生。

2015年 “六一”儿童节, 苏州体育活动中心一行十多人, 带来体育器材和慰问金慰问学生们。 暑假期间, 苏州革命博物馆免费带部分孩子开展了“红色之旅”。 开学初, 社区送来了两百多本新图书充实各班图书角, 附二院的施书记、葛处长将1200元助学金送到了困难学生家中。 在社区的联系下, 寒山寺慈善中心来到学校, 为学生送来了各种学习用品。 面对六年级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小张, 援助中心免费进行心理疏导。 我校孩子因各种条件限制, 上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很少, 2015年学校主动与妇儿中心联系, 把学校社团活动中的优秀学员送到妇儿中心, 进行免费培训与指导, 有近20名学生免费参加其双休日开设的各类技能培训班。 寒假前, 社区单位还会开展“新年心愿——为学生圆梦”活动。

了解上司的活动空间 篇5

这些期望和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不现实的。在以往的命令控制型公司里,经理人会被告知“上司总是对的”。现在,聪明的经理们奉行这样一条新理念:“上司并不总是对的,但是他有错的权力。”一旦你掌握了其中的玄机,就可以着手解决上司的缺点所造成的问题,从而在其缺点无法改变时找到高效而快乐的管理模式。

聪明的经理人会给上司留足空间,从而给自己创造回旋的余地,他们不会挑剔上司的语言错误或观点错误。相反,他们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周围的人们都成功,当然也包括上司。

在企业内,快乐的上司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稀缺品。当他快乐的时候,歌声会出现,空气中会有香味,食物也比平时更加可口。所以,经理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学会如何让上司取得成功。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采访过很多位经理,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难以找出上司的需求。美国在线公司的前任主席、Dendrite公司(一家市场营销咨询公司)现任总裁和首席运营官乔・里普(Joe Ripp)曾提出过一些好的建议,

他认为:如果你能够帮助自己上司解决他上司的问题,那么你的直接上司就会面上有光,并且取得成功。让比你层级更高的人工作轻松,最终也会让你工作轻松。

请注意乔・里普话里的关键点:起因是你的上司,但要站在上司的上司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你帮助自己上司在他的上司那里取得成功(注意不要绕过你的上司而是与他合作),你就走对路了。你所关注的事情正是公司高层关注的事情D这些事情能够为你带来知名度和权力,并能让你实现自己的其他梦想和目标。

你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的思路。为了找出你上司的需要,请尝试从上司的角度来画一张经理人活动空间图。将上司放在中间,画出对他成功非常重要的几种关系。根据你对他们的观察,标出这些关系的重要性分值与质量分值。从上司的角度分析这张图:哪些是关系网中最重要的节点?哪些关系存在较大问题?然后将这些答案与自己联系起来,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善上司与这些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我怎样做才能使他看起来更有智慧、更高效、更有创造性、更有能力、更成功?

按照这条规则行事,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让上司感到高兴,最终使你和自己的团队直接受益。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篇6

社区公共空间对社区人文环境具有很强的塑造功能。首先,公共空间为公共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离开了公共生活,个人就不可能拥有理性和伦理。社区公共空间为组织公共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其次,社区公共空间对居民自治和社区组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讲,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组织,如果缺少基本的物质空间,社区组织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次,社区公共空间对居民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公共空间既是展现居住环境的“橱窗”,也是丰富社区生活的“舞台”。在城市各类公共空间中,社区公共空间最为贴近居民,不仅为公共生活提供了空间条件,对于促进居民参与和培养公共精神也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与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相比,北京市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管理相对薄弱。在居住区规划和建设中,开发商占据主导地位;在社区各类设施管理中,物业公司又处于支配地位。由于受商业利益诱导,居住区普遍存在公益性服务空间供给不足的问题,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空间也存在分散布局的问题。建设人文社区、宜居社区,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居民对各类服务设施的实际需求及变化趋势,引入新的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模式。

一、社区公共空间“千人指标”规划管理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社区服务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对公共空间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北京市强化了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指标管理力度,新建居住区公共空间供给仍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社区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引发的投诉、冲突数量仍较多。

(一)“千人指标”规划管理制度

为保证居住公共设施合理设置,提供适宜的社区公共空间和居住生活环境,北京市对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实行指标化管理,即根据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变化,以每千居民为单位来计算居住区各项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控制标准。

1980年,国家建委发布《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提出对居住区级及小区级公共设施实行定额指标管理。1985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要求集中开发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必须配套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公共卫生等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服务设施,并提出具体定额指标。1993年,建设部现(住建部)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各类公共设施用地千人控制指标做出明确规定。1994年,北京市修订了《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北京市于2002年、2006年对旧的指标进行了修订。

目前,北京市执行的居住公共设施配建“千人指标”是2006年修订的“2006指标”。该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旧城危旧房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的居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行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标准。“2006指标”规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福利、交通、市政公用等八类,分别制定配置标准。

在居住区各类公共设施的具体布局上,“2006指标”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规划部门负责审核各类公务设施规划的具体指标,而具体布局由开发商和设计师决定。在实际运作中,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开发商在空间布局上往往优先安排盈利性的商业服务设施,而对公益性服务设施采取见缝插针式布局安排。其结果是,北京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尤其是公益性服务设施)普遍采取分散式布局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受居民楼、道路、绿地的分隔,形成若干个分散点。

(二)现行规划管理制度的问题

我们选择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小区,海淀区曙光街道时雨园小区,昌平区东小口镇、回龙观镇进行了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观察方式获得问题信息。根据调研结果,社区公共设施规划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千人指标”管理制度难以适应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先后两次修订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千人指标”。这种指标化管理便于确定各类设施的面积和分级配套,不足之处是按人口定量、弹性较小,不能适应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千人指标”规划管理过于刚性,一经设定就无法修改,也不预留土地用于居住区未来发展。在这一制度下,不仅老旧小区存在公共设施配套落后问题,新建小区投入使用后,也存在原来的设计规划不难满足现实需求的问题。

第二,新建居住区的商业设施配套存在超大型化趋向。为谋求更高的利润回报,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偏好于配建大型商业服务设施,而对社区性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北京曙光街道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开发商把超大型居住区需要配套的商业设施部分集中在一起,建设了号称亚洲最大的单体购物中心,其规划目标是覆盖10公里范围内的消费群体,辐射整个北京地区。在建设超大型购物中心的同时,开发商却缩减了各个居住小区的便民利民设施配置。由于社区商业设施配套面积不足,一些居住小区的生鲜菜场存在价格偏高问题。

第三,各类服务设施分散布局降低了综合利用水平。在现行“千人指标”规划管理模式下,规划管理部门只管各类公共设施的指标总量,而具体布局由开发商和设计师确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发商优先安排商业设施,采取沿交通干道或人行道两侧展开,公益服务设施的布局相对偏远。这种分散布局模式致使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设施各自为政,不利于综合规划和统筹利用。

第四,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供需缺口较大。在新建居住区,与商业设施供给相比,社区自主支配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常存在供给不足问题。一些居委会普遍反映办公用房面积不达标,社区服务和居民活动场地紧缺。一位居委会主任在座谈时提出,“现在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我们组织唱歌、跳舞、锻炼、艺术、文化、娱乐活动,最大困难是找不到场所。在小区露天搞活动容易扰民,而经营性场所收费太高,社区组织付不起。”回龙观镇城管科一位干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是因为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和移交不到位。“很多公共场地、公共设施和活动用房,在规划的时候有,区建委验收的时候有,交付使用的时候就没有了”。

二、邻里中心: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新理念

邻里中心(neighborhood center)一词脱胎于邻里单位,顾名思义,是指邻里单位中的公共中心,包括超市、零售店、餐饮、医疗、图书馆、娱乐、健身场所等开放性空间。作为社区公共空间,邻里中心这个概念最早由新加坡引入居住区发展规划。邻里中心定位为综合性社区服务,它对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设施采取集中布局,形成一个社区的大会所,不仅能够节省建设投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就近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不断提升,人们往往需要一种既能满足各种需求、又能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办公为一体的邻里中心应运而生。新加坡的邻里中心是城市公众服务中心等级结构中最低级的中心,也可理解为社区层次的集中配套型公共空间,主要功能包括商业项目和公益项目,着眼于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邻里中心提供的服务立足于本地居民需求,提供最常用的商业和公益服务。

新加坡国土总面积7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00多万人,其中86%的人口居住在住房与发展局(新加坡负责公共住屋规划建设的法定机构)开发的政府组屋内,14%的高收入阶层居住在开发商建造的商业住宅中。新加坡实行全域规划制度,形成区域中心—新镇中心—邻里中心—邻里组团中心四个服务等级,分别配套公共服务设施:(1)区域中心。新加坡把全国划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区域中心,设有大型商业、图书馆、公园、公交转换站、诊疗所等服务设施,并预留公共机构用地、地铁站用地、道路用地。5个区域中心均衡地分布于全岛,有效缓解了市中心区的交通和活动压力。(2)新镇中心。目前新加坡已建成27个新镇,每个新镇都有镇中心,新镇的配套公共设施主要有:学校、办公、商店、餐饮、娱乐、邮政、诊疗所、图书馆、民众联络所、安老院、游泳中心、室外体育场、室内体育馆、宗教设施、新镇公园、公交转换站等。(3)邻里中心。邻里中心一般以3000-9000户为单位进行设置。一般建有一栋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的综合楼,由住房与发展局建设后租售给商户。邻里中心将商业和公益项目有机结合,以12项必备功能(超市、银行、邮政、餐饮、洗衣房、美容美发、药店、文化用品、维修、文体中心、生鲜菜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中介服务、礼品鲜花店、书店、彩扩店、饰品店等功能为补充。(4)邻里组团中心。一个邻里中心一般包含6-7个邻里组团;一个邻里组团一般由4-8栋组屋组成,约500-1000个住户,邻里组团中心设有儿童游乐场和小型商店。

新加坡和中国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借鉴了邻里中心的规划思路。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建成湖东、玲珑、翰林、新城、贵都、师惠、沁苑7座邻里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实行规划在先,有序发展,即先把整体框架规划好,然后再建设邻里大厦。邻里中心实行商业服务和公益服务有机结合,不仅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服务,还提供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设施。邻里中心把所有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

邻里中心摒弃了沿街为市的分散型社区商业形态,不同于开发商自行规划或者居民自发形成的零散商铺,也不同于区域性的购物中心。邻里中心立足于社区,依赖于所在社区获得自我发展能力。邻里中心实行商业服务、公益服务与公共服务相结合,既可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也有利于形成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

三、邻里中心模式的优势分析

邻里中心模式通过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集中布局,形成了一种集多元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公共活动中心。与公共设施分散布局模式相比较,邻里中心模式的优势在于:

第一,统筹安排公益性设施和商业设施,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希望获取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社会交往为一体的社区服务。邻里中心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集中布局,引入超市、银行、邮政、餐饮、洗衣房、美容美发、药店、文化用品、生鲜菜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本服务,可以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使居民不仅能够就近享受各种服务,还能增进社会交往和交流。

第二,集中布局形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建筑拥挤,改善人居环境。邻里中心从宏观选点到微观布局都体现了节约用地的精神。通过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将各类公共设施集中到邻里中心,可根据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噪音扰民问题。目前,北京市居住区大多设置围墙实行封闭式管理,社区服务中心采取临街布局,一个组团设置2-3个出入口,这种布局增加了住宅楼到公共设施的通勤距离。邻里中心的布局安排选择敞开方式,住宅区和邻里中心都不设围墙,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

第三,邻里中心转变社区商业沿街布局模式,有利于减少交通拥堵问题。邻里中心集商业服务、公益服务和公共服务于一身,在居住区内采取集中布局,使交通干道两侧不再有路边商店,保证了城市交通的快速和流畅,有利于化解沿街商店停车难和消防隐患多等问题。新加坡和苏州工业园区通过规划和建设邻里中心,减少了路边小店,扭转了社区商业服务“小而散”的问题。

第四,邻里中心模式有利于打破开发商主导社区服务布局格局。基于公共活动中心集中布局理念,通过规划和建设邻里中心,可以打破开发商主导居住区建设规划格局。邻里中心模式为政府规划管理部门介入居住区发展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可更好地保障政府掌握社区发展的规划权。邻里中心集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于一体,可通过一定的公有产权安排,形成政府补贴公益服务模式。

第五,邻里中心模式有利于培育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新加坡城市人口高度集聚,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实行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和建设邻里中心。邻里中心以服务于居民日常活动为主,明显区别于CBD的功能定位。通过规划和设置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中心,有利于培育居民的归属感,积累社会资本,增进社会和谐。

四、对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建议

新加坡社区治理的实践表明,邻里中心模式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一种成功探索。借鉴新加坡经验,北京市居住区建设可引入邻里中心理念,改进社区公共空间供给。对于新建改建居住区来讲,可直接规划、建设综合性社区中心;已建成居住小区推进社区发展,可在分散布局的基础上采取相对集中的布局形态。

引入邻里中心理念、推进邻里中心建设,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制定邻里中心规划设计指标。邻里中心是政府调控下的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模式,集商业服务和公益服务于一体。为强化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有必要制定邻里中心规划指南,明确规定邻里中心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明确规定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标准和具体指标。

第二,坚持公益服务与商业服务并重,保障公益服务设施供给。邻里中心建设既可由开发商配套建设,也可通过招投标途径确定投资者。邻里中心建成以后,公益服务设施和建筑空间无偿移交给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法定机构。商业服务设施则由投资者所有,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经营者。

第三,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预留邻里中心建设用地。邻里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要求,分期实施在实际操作中又有实际困难。新加坡住房和发展局进行组屋建设的基本做法是,先建住宅,预留邻里中心用地。在居民入住达到相当规模以后,再建设邻里中心。邻里中心建设也会预留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为增设公共服务项目或增加服务网点创造条件。

第四,适应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变化,满足家庭延伸服务需求。邻里中心以满足家庭延伸需求为功能定位,着眼于更便捷地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失却了这一点,邻里中心就失去了生命力。为此,邻里中心的公共设施群要紧紧围绕就近满足居民各类服务需求,及时调整公共空间用途和服务业态。

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篇7

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 60岁以及以上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13.26%, 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相比较上升了2.9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多数家庭是以4—2—1模式生活的, 再加上当今社会的城市化, 很多子女都和父母是一种异地生活的状态, 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独自度过老年生活。在这种社会形势下, 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的不断进步, 养老机构有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其中养老社区这种有着完善性、综合性优点的养老机构可以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服、安全的生活。

二养老社区

所谓“养老社区”是指以普通家庭为核心、社区提供一些老年人日常生活以及精神方面需求的内容, 主要有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两种形式, 这种养老方式是对养老机构专业服务的一种改良。

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实现, 多种新型养老模式应势而生, 其中, 养老社区让老年人在其熟悉的社区中养老, 保持原有的邻里关系, 不需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避免老年人出现孤独感。此外, 养老社区还为老年人提供了多种服务以及场地设施, 从而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养老社区这种集居住功能、学习功能、医疗康复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等为一体的、有着良好环境的养老场所和传统的养老场所相比有着更齐全的功能、更完整的配套设施, 因此, 它更加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

我国养老社区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 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 我们应该对其建筑空间进行深入地分析了解。

1.养老社区的内部功能空间设计。养老社区的内部功能空间包括多方面的, 比如说居住空间、服务空间、娱乐活动空间、学习空间、医疗康复空间等。下面我们就分开探究不同空间的设计需求:

(1) 养老社区最基础的一个功能是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 比如说一居室、两居室等, 形式的选择要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主。此外, 居住空间应该保证良好的通风、采光、取暖等条件, 对于一些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应该提供有着公共交流区域的居住空间。

(2) 就养老社区的服务空间来说, 主要有餐厅、洗衣房、浴室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的房间, 这些空间的设计应该尽量安排在底层方便老年人到达的地方, 还要避免和其他区域分离。此外, 就餐厅这种场所, 不仅仅是老年人进餐用的, 还可以将其设置成老年人交流沟通的场所。

(3)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 娱乐活动空间的设计应该有动静之分。老年人经常使用的娱乐活动空间应该设置在整个养老社区的中心区域, 方便各个区域的老年人到达。

(4) 养老社区中的学习空间设计是为了满足一些身体健康而且好奇心较强的老年人的需求,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 老年人不仅可以很好地打发时间, 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养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此, 学习空间的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 需要有配套的学习设施和空间。

(5) 医疗康复空间也是养老社区中必不可少的, 由于老年人大多面临着生理机能的衰退、疾病的困扰等, 医疗康复空间的设计可以及时解决突发状况。其设计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保证环境的温暖, 从而降低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

总之, 养老社区中内部功能空间的设计应该从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出发, 为他们提供更加优秀的居住环境、服务态度, 使他们拥有更加舒适的老年生活交流环境。

2.养老社区的室外环境空间设计。养老社区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室外活动空间, 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 对他们的身体以及心情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其室外环境空间设计中, 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空间设计, 将室外环境打造成为更加适合老年人散步的场所, 合理地规划路线, 将整个社区的主要建筑、活动场地、绿化空间等有机地串联起来, 室外环境空间路线的设计应该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为主。

养老社区室外环境空间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景观, 为老年人提供有欣赏价值的景观, 可以选择多栽树, 树的品种应该选择无刺激性、无飞絮的。此外, 还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多种颜色叶子的植物, 为老年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室外环境空间还应该增加一些供老年人休息的场所, 常见的有小亭、长椅等。

四总结

在当今老龄化不断加速的社会背景下, 我们要尽可能保证每一位老年人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我国养老社区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五有”, 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养老社区要想得到更长久的发展, 在其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其各个功能, 保证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朱莹.谈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 2012 (20)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篇8

在我国城市建设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城市居住用地开发和居住区建设日益表现为市场行为主导的格局下,传统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模式正不断受到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

1、相关控制指标粗糙。

相关国标中基础教育设施的服务范围基本都是按照指导服务半径或者千人指标来计算。忽视了“不同的城区特点”,进而使得规划的指标控制缺少弹性,在实际中操作中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设施布点与城市社区之间的空间组织问题未受重视。

由于基础教育设施质量的实际差别,以及设施的微观规划缺陷,造成若干城市空间组织上的问题。单纯从规模、服务半径方面出发的指标控制,难以解决该类设施与周边其它城市用地之间的空间组织问题。

1 余姚基础教育设施概况

随着余姚中心城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的拓展,城市基础教育设施越来越显得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居民对设施服务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主要表现在:

1.1 设施分布不均衡。

老城区基础教育设施密集,覆盖范围重叠,而新区基础教育设施匮乏。城市发展初期,老城区人口密集,基础教育设施也相应集中。在当前居住不断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加重了居民家庭生活和城市运行的成本。

1.2 部分既有设施质量难以提升。

首先,老城区内部由于用地规模限制,旧有设施难以扩容升级。其次,优势资源分布不均,服务功能较差的设施难以吸引使用人群,进一步加重少数优质基础教育设施的运行负担。

就这些问题的成因来看,尽管最根本原因是基础教育设施投入不足,但也存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未能提前预留设施发展空间,以及既有设施运营未能优化组织的问题。

2 设施的空间配置绩效评估

2.1 服务半径的确定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版)(简称国标)中,规定基础教育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国标中“教育”类设施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四项。中学为居住区级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小学和幼儿园为小区级设施。《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和国标中都规定中学绝对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绝对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后者规定幼儿园绝对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

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标中“绝对半径”优化,分析纳入城市道路因素后的“相对时空半径”。确定15分钟作为适宜的出行时间,结合各交通方式的行驶速度,得出针对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的相对时空服务半径标准。

2.2 空间覆盖度分析

2.2.1 幼儿园

余姚的幼儿园总体服务水平尚处于较低阶段,短期内难以达到全覆盖的目标,因此今后设施布局应当首先满足在自行车和公交车相对时空半径下的服务全覆盖。分片区比较结果显示,幼儿园服务覆盖率存在很大差距,层次分布较明显。中心片区的幼儿园服务覆盖率较理想,步行相对时空半径下覆盖率达到62.86%,自行车、公交车覆盖都近100%;西南片区公交车相对时空半径覆盖尚可;其他三片区都处于较低水平。

2.2.2 小学

全区范围内,小学在绝对半径下小学的覆盖率为35.25%,在步行相对时空半径下小学的覆盖率为30.66%,在自行车相对时空半径下小学的覆盖率为76.27%,在公交车相对时空半径下小学的覆盖率为85.22%。小学覆盖率较为理想,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应该着力提高步行条件下的覆盖率,提升服务便捷性。5个片区的小学覆盖率呈三个梯度。第一梯度中心片区服务较理想,步行达到58.97%。西南片区和东北片区次之,东南片区和西北片区服务覆盖相对较弱。

2.2.3 初中

余姚初中的服务水平处于较低层次,自行车相对时空半径下仍存在较大覆盖盲区,同时存在较大面积的服务重叠区,有限的资源在空间上未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下一阶段的应当着力进行布局调整规划,首先实现自行车、公交车出行的全覆盖。比较结果显示,初中服务水平呈三个梯度(图3-7)。中心城区覆盖度较高基本能够满足自行车出行和公交车出行需求,城东、城南、西北片区覆盖水平相当,东北片区初中发展水平低,服务盲区较大。

3 空间配置目标

根据各类设施服务覆盖率现状值与理想状态的差距,确立设施服务水平的量化指标,即设施在不同服务半径下覆盖率的近期(2010年—2015年)、中期(2015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三级目标体系,设定相应的覆盖率目标值(表2)。

近期目标(2010年—2015年):实现全区教育设施在公交车或自行车相对时空半径下的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步行相对时空半径下的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中期目标(2015年—2020年):实现设施在公交车或自行车相对时空半径下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步行相对时空半径下的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远期目标(2020年—2030年):力争实现设施公交车或自行车相对时空半径下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在步行相对时空半径下的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4 规划应对与相关政策

4.1 弹性设置服务半径

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应在“幼儿园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下,使服务半径更具弹性和灵活性,分级、分期、分区做出选择。

余姚各分区分类基础教育设施的服务覆盖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根据发展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分区发展政策。基于不同地区的设施发展现状,将主要引导的教育设施使用出行方式分为:以步行为主,车行为辅;以自行车、公交车为主,步行为辅;以公交车为主三类。以便得到综合效益最优的服务半径,进行有针对性的现状设施布局调整,达到实现设施服务覆盖率最大化的目的。

4.1.1 引导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车行为辅

中心片区:主要问题在于区域内幼儿园、小学分布不均衡,存在大范围服务重叠区。建议以步行交通方式为导向,结合城市发展更新,通过合理的布局调整规划,促进区内教育均衡布局的同时,积极向片区外围扩散优质教育资源。

4.1.2 引导出行方式以自行车、公交车为主,步行为辅

东南片区:幼儿园和初中相对时空半径覆盖率都较低,短期内难以达到步行覆盖的目标。应该加大投入,加快区内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结合农居点整合,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平衡设施布点,提高覆盖率。西南片区:步行覆盖率相对较低。初中服务覆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区内居住人口迅速增加产生的需求。建议增加支路网密度,提高可达性,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合理设置教育设施规模,并积极实现共建共享,近期实现自行车和公交车服务半径全覆盖,远期争取实现步行范围全覆盖,以达到高品质宜居的需求。

东北片区:幼儿园和小学整体服务水平处于较低阶段,同时考虑高铁综合站建设对区域开发的带动作用,预期现状教育设施将难以满足未来高品质服务的需求。建议加强高铁站建设、公交网络优化布局以及居住区开发三方面的联动发展,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在充分利用未来交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统筹城乡,近期倡导以公交车出行为主,配合自行车及步行作为辅助方式。

4.1.3 引导出行方式以公交车为主

西北片区:由于区内现状分布着大量的农居点,布局分散,且对服务设施投资不足,导致幼儿园、小学、初中服务覆盖率都较低。综合考虑城西未来发展趋势,区内社区主要结合工业产业设置,建议结合社区发展配套服务设施,并充分考虑分散农居点的服务需求,通过公交联系实现设施服务共享。

4.2 推行校车制度

校车制度解决的主要是交通安全和孩子教育环境的公平问题,免费校车制度,是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基于余姚经济实力以及城市增长模式,余姚有能力也有必要走在同等城市之前,率先完善校车体系。校车制度运营本身不可能做到收支平衡,但正规的校车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可大幅度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等。建议校车公私合营,在政府管制下,由私人提供。管制包括准入管制(车的类型、司机素质)和价格管制,同时给私人运营补贴以及一些政策优惠和补助。

校车线路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尽可能直接连接学校和社区,同时考虑校车与公交车免费换乘,通过公交车到达社区。

4.3 微观空间设计导则

学校应该结合社区布点,选址应综合考虑安全性和可达性。幼儿园尽量布置在社区内部,小学的设施应避免学生上下学穿越城市干道和铁路,不宜与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医院等场所毗邻,初高中要注意公交车的可达性。

校园出入口的道路和附属设施。基于不同类型教育设施使用引起的交通流不同,周边的道路设计应当更具针对性。幼儿园和小学应充分考虑家长陪同出行,在接近校门的道路扩大非机动车道以及步行道的宽度,此外应布置一定的休憩设施,并考虑接送家长临时停车的需要。初中具备生有独自出行的能力,应考虑初中生公交出行的需求,故中学应接近公交车站布置。

参考文献

[1]曾萍,沈陆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设施规划的失灵、重整与预警──谈汕头市龙湖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的实践[J].规划师.2001(5)

[2]刘保亮,李京生.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标准的现状及课题——以广州、上海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J].规划师2001(02)

[3]杨震,赵民.论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J].城市规划.2002(05).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篇9

1.1 大型商业建筑“社区化”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市民从基本的物质消费转向物质、精神双重消费。购物是商业空间的主体行为, 但其“物”的内涵被扩大了, “物”可以是购买的商品、可以是享受的场所、也可以是消费的时间。大型商业建筑包含了若干个零售行业销售商店, 如百货店、饭店、酒吧、影视厅、溜冰场、艺术展览厅以及迪斯尼乐园等。本文所指的“大型”是以其服务范围界定规模, 意指城市区域型及超区域型的商业建筑, 面积在1.6万平米以上, 出租店户在100户以上。

在此大规模的前提下, 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向复合化和聚集化发展, 这促使建筑不再以简单的单体形式存在, 而形成群体或复合化的单体形式。社区化的建筑并非是建筑和外部空间 (空地) 的简单相加, 而是以社区化的方式将建筑单体或群体以及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让参与其中的人形成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其空间形态表现出类似于社区的特点, 我们称之为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形态的社区化。

1.2“社区化”的研究意义

传统商业建筑 (如小商铺、零售百货商店) 主要是单纯从事商品售卖活动。而当今大型商业建筑涵盖面非常广, 往往将百货销售与餐饮、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社区化的商业空间。从城市角度来说, 商业空间的社区化可以弥补由密集交通带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缺失问题, 成为高度聚集的城市生活的载体;从建筑角度来说, 商业建筑规模扩大并不是传统商业建筑单体的简单放大, 它在发展中形成多种空间布局形式。社区化的商业空间在良好社区氛围的引导下, 很容易把人流吸引到气氛活跃的商业环境中, 在此以购物为基础引发一系列社区活动;从人的角度来说, 现代人渴望交往, 社区化的商业建筑是交往的载体, 其公共空间成为与外界接触的媒介。

2 区域空间形态的社区化

舒尔茨认为, 要获得环境, 就要将环境结构化, 并分割成各个领域。“领域在存在空间中具有某种统一作用, 它使形象“充实”, 使形象形成一个紧密的空间。”大型商业建筑划分了不同功能的区域, 这种区域的划分类似于社区清晰的等级层次, 构成由基本销售单元整合而成的连续统一。

2.1 层次分明

所谓区域, 林奇认为: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 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 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正是因为大型商业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和消费群体、商品的细分化, 所以必须将混杂在一个容器内的区域进行明确的划分。

就作者调研的大型商业建筑来分析, 首先将其划分为几个子系统, 例如购物、餐饮、娱乐等, 自成区域;区域再细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 例如购物分为服饰类、电器类等, 当然还可以根据类别的复杂性再进一步细分;每个类别又由多个品牌的消费单元构成。但如果项目的商业面积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 (如广州正佳广场商业面积约为30万m2) , 首先会形成区域组团, 再层层细分。区域的层次关系肯定了不同层次空间的区域属性, 在消费者心理上建立认知感与归属感, 强化社区意识。

2.2 主题连续

区域要建立区别于同一层次其他部分的连续性主题, 它包括很多种物质表现形式。首先商业建筑作为一个系统有区别于城市其他区域的特征, 比如总体布局形式、公共空间形式、立面造型等;大型商业建筑划分子系统区域, 在明确不同商业功能或主题的前提下, 建立各区域物质特征的连续性主题。比如同一区域采用相似的立面形式和材质、相同的铺地、开窗方式等细部特征以及连续的区域外轮廓线。通常区域要有一个突出的线索以被识别, 如日本福冈博多水城, 五个区域分别采用“从地球表面演化出来”的一套颜色, 但又都统一于整体的水平彩色条带的大前提下, 整体统一谐调而区域又相对独立。

2.3 中心明确

区域要具备向心性, 即一个强烈的中心和明确的边界, 在区域内沿中心向外辐射开来, 区域应该围绕一个强烈的中心。在单体式商业建筑中, 区域组群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是一级中心;各个区域的中庭或特色廊道又是区域的中心, 如日本福冈博多水城, 用一条人工运河作为组群区域的柔性边界, 单体连续的墙面和外走廊肯定了区域的边界。强化大型商业建筑在城市中的边界是十分必要的, 能改善以机动交通占主导的城市空间, 排除干扰, 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和人性化的社区环境。

2.4 社会意义

区域要建立社区的社会意义。“在许多情况下, 环境通过提供线索作用于行为, 人们靠这些线索来判断或解释社会脉络或场合, 并相应行事。”驱动行为的是区域表达的意义, 而提供意义的线索则是区域内的物质环境。各功能区域根据自身要表达的意义突显其商业氛围或社区文化等, 或动或静, 或公共或相对私密, 以便消费者选择符合需要的场所。

3 交通空间形态的社区化

环境经过结构化的组织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场所, 交通空间 (路线) 和节点空间 (场所) 则是结构化的手段。交通空间, 主导消费者的移动方向, 同时能诱发消费者的行为, 市民正是在路线上移动的同时体验商业环境。根据路线在大型商业建筑中的不同作用, 社区化意义也不同。

3.1 区域的骨架———层次分明

大型商业建筑以路线展开布局, 路线的功能之一是区域的骨架, 像枝干一样贯穿商业空间。我们知道在住宅小区规划中道路常被分为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前道路三级。大型商业建筑中, 作为骨架结构的路线也有层次之分。商业建筑与城市干道的关系和在城市中的区位关系非常重要, 直接影响商业销售额, 这层路线是第一级;商业建筑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路线是第二级;第三级是区域内各单元之间的路线;如果区域功能复杂, 还会做次一级的划分。

设计中, 有时路线被两侧的建筑突出, 发展成“街”的形式。它可能是串联商业群体中所有单体的最高级道路, 也可能是某区域内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的支路, 比如饮食街;它可以是室外商业街, 也可以是室内街道。

3.2 区域的边界———凝聚的缝合线

路线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区域的边界, 经常以外廊或平台的形式表现。它明确地划分了两个区域, 但又保持了视觉上的联系。“许多边界是凝聚的缝合线, 而不是隔离的屏障。”作为边界的路线要有连续性和可见性, 边界的立面形式、材质等保持统一。另外, 城市中的街道原本就是生活的媒介, 只是现实生活里逐渐被机动交通取代, 所以在大型商业建筑中, 可将边界的线性要素扩大为尺度适宜的逗留场所, 设置长椅、咖啡小座、绿化等社区设施, 重塑“街道的美学”。一方面提供休闲场所, 另一方面在边界繁荣商业氛围、吸引人流。

3.3 场所的连接———停留的意义

路线的第三个功能是连接场所。大型商业建筑中不能缺少商业功能空间以外的节点--消费者停留的场所。路线以节点为原点展开, 既非布局的主要骨架也非区域边界, 而主要作用是引导通过有意义的场所为消费者所体验。如广州正佳广场中的“桥”, 丰富步行空间层次并避免线型空间的路线过于迂回。还有的路线既有骨架功能, 又作为场所中震撼的中心体量和丰富空间的元素。

4 结语

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让城市生活的各要素相互分离, 彼此割裂。城市仿佛被公式化, 等于建筑加空地, 索然无味。传统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聚会场所逐渐为机动交通做出巨大牺牲, 变为“受侵蚀的城市”和“被遗弃的城市”。我们从社区化的大型商业建筑重新建立“复兴的城市”, 成为城市生活的舞台。

摘要:当今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商业建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商业空间逐渐发展成规模庞大、功能复杂、形态多样的复合空间。作者认为社区化是大型商业建筑的普遍趋势之一, 并从构成要素总结空间形态的社区化特点。从社区化的角度研究如何将复杂的功能空间组织起来, 形成统一而有秩序的商业体系, 并为人们提供空间体验感和社区归属感。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社区化,区域,交通

参考文献

[1]拉普卜特.阿摩斯.黄兰谷译.环境建成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凯文.林奇.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3.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篇10

1 国内外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空间布局的现状比较

1 . 1 国内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空间布局的现状

伴随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设施,大型的体育赛事也随着不断出现,进而促进了城市的体育设施建设。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体育设施得到了完善,但是在中小型城市中,尚还缺少相应的体育设施。

从宏观角度讲,国内的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空间布局有了一定的规划布局。从微观角度来看,城市社区健身设施,只是分布在一些居民居住小区的简单健身路径和一些公益性的公园。只有在极少部分的高端成熟居民社区才会有一些例如:体育馆、游泳馆、健身俱乐部等配套设施。由此可知,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缺少便于大众健身、娱乐的体育设施,且许多居民小区中的体育设施也相对比较欠缺,具有体育设施的小区其规模结构也缺少相应的合理性,这对人们进行体育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使国内城市、社区中的健身设施空间布局实现合理化、规范化,必须将体育设施的建设重点放在大多数居民所需的地方,如小区内、一些小型的体育活动场所或健身中心中。

1 . 2 国外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空间的布局现状分析

在美国城市社区健身的设施建设体系中,占据最主要地位的是社区公园中健身设施的建设。美国的国家公园服务机构与森林服务机构在1956到1966年,对其社区公园的健身设施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具体规定如表1所示。

日本在1989年同样也建立新的城市社区健身设施建设的具体标准。(1)社区体育健身中心体育设施建设必须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层社区、市区町村、都道府县。且还对各个层次的城市社区健身中心提出不一样的规定、要求。(2)其新标准中强调应建设可以进行多种体育活动的球场、运动场,进而才有利于各种体育项目的有效开展。(3)新标准还对城市社区健身中心的附属设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比如规定基层社区健身中心必须建设相应的更衣室、护球网、会议室、健身房等开展体育项目所需的设施。另外,还要要求社区体育中心、市区町村级体育中心应建立观众席、保健咨询室、资料室、研修室等所需的附属设施。(4)该标准中还强调社区健身中心建设应结合文化活动来进行。

2 国内外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空间布局的比较分析

2 . 1 国内外城市社区健身设施功能运用的比较

通过上述现状的调查,国内的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由早期的露天篮、排球场和简易运动场,逐渐有了如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这些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健身需求。但在功能运用上相对比较单一和独立,相关配套设施缺乏,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不高,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的区域没有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因此,对城市社区居民健身方式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在国外,健身设施的功能复合化是国外当前的一个主要趋向,其与体育设施的建设方法相关。对体育活动设施的内容、规模及选址进行综合考虑后,在建设体育设施时不但要让其服务于各种比赛,而且还要兼顾到社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年轻人的参与,进而以此来活跃社区体育、生活氛围,使社区健身所需的设施需求得到满足。

2 . 2 国内外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设计模式的比较

国内的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设计分三个环节,包括设计、投资、使用。但长期以来,这三个方面没有协调统一起来,脱节想象非常严重。投资部门往往只重视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资金投资,却没有充分调查市场需求,且没有了解建成之后的具体使用情况,致使投资的目标缺少明确性。另外,设计者对投资者的要求言听计从,通常都是将满足投资人员的要求当作设计的目标,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因此,新建的居住区中虽然配置了相应的健身房、运动场,但是其根本就没有根据具体的规划、使用需求来进行设计、建设。

国外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的设计阶段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策划和设计,且策划工作通常是由工程师、建筑师、体育学家等相关人员共同协商完成。首先由策划小组了解、分析工程概况之后,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并和建筑师共同商讨,找出工程中存在的限制,分析出工程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程度。再由建筑师与工程施工的专业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最终的策划方案,交由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进而才可以使设计成果合理性得到保证。

2 . 3 国内外城市社区健身设施相关法律法规的比较

现阶段,国内已有保证体育设施建设达标的法规,如国家体委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机构1986年11月29日所颁布的相关条例规定中,其明确规定根据各个城市人口密集的程度,首次对城市的所有训练房、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的用地定额、占地面积、规划标准、人均面积、观众规模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监督及保护措施,进而导致体育设施的建设达不到相关达标。

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也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此配套的还制定出了一些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这就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城市社区健身设施整体布局的规划、设计、建造等,以及投入使用后的有效可行性。

3 结论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 篇11

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正确地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荆州市城市社区内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设计原则,引导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活动高效进行,为儿童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筋水泥逐渐取代了花草树木,儿童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小区、公园内固定的游戏设施已成为他们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户外空间环境的变化也引起了儿童活动方式的变化。他们的活动内容从曾经的对抗类、追逐类游戏转变为攀爬类、动作类游戏。由于这些设施活动方式的局限性,它在提高了儿童身体柔韧性与协调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儿童身体在爆发力与耐力方面的锻炼。

从现有的儿童活动空间地点设置来看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在老社区中,情况更为明显,活动位置多位于机动车道旁边,楼体下,周围杂草丛生,无遮阳,这些现状也都不符合儿童空间少噪音、无污染、要安全、可遮阳的设计要求。

儿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行为能力和控制力较弱,所以其安全问题也成为户外活动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调查中有近65%的监护人反映,儿童在户外活动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使得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户外活动感到不放心,随之就出现尽量限制儿童户外活动的现象,这种情况在7岁以下儿童中尤为突出。

2.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人对自然有着本能的归属感,儿童更是如此。在户外活动中,他们可以享受绿叶、空气和阳光,还可以和其他儿童玩耍,这些都对促进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户外活动空间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对于设计者来说,我们有义务为他们创造优良的户外活动空间,结合前面研究出的儿童行为特征与户外空间问题,在未来的规划中至少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自然性原则

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在谈到幼儿成长过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她说“人本身就是自然地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儿童时期,他必须从自然中汲取自身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力量”。现在许多儿童由于长期远离自然环境,普遍都缺乏对自然美的感受与爱护环境的意识,所以在规划城市社区里为数不多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时候,应尽量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泥土、石块、木头、水体与植物等,为儿童营造出一个蕴含自然风貌的活动环境。

首先在空间设计上,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依据儿童天性与场地特征来构筑。如在游戏区域,可在局部加强现有地势高差变化,添加斜坡与土丘来创造起伏变化的游戏空间,其中再布置浅水池(10cm-20cm)、砂坑、圆木桩等自然元素来丰富游戏内容与场地自然性。

其次在植物配置上,可以选择常绿类草种为主要基调,在乔木与灌木配置上宜选择四季特征明显的植物,如迎春、丁香、红枫、银杏、柿树等,多层次搭配,景观上做到春夏观花,秋观叶果,冬观枯枝,从花色、叶貌、果形上满足儿童对植物的需求,在增加儿童感受大自然机会与开拓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多样性原则

儿童的创造力与好奇心往往超乎成年人的想象,他们不仅可以嬉戏于提前设定好的器械中,还善于在空间里主动发掘未知的活动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户外活动空间的多样性设计非常关键。在活动空间里,我们不仅要安装滑梯、跷跷板、秋千等主题鲜明的游乐设施,还需要巧妙的布置一些轮胎、木头、沙地以及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有机形或几何体,这些看似平常的元素,常常会激发儿童的组织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该为儿童提供地形多样、宽敞的活动空间,增加奔跑类、跳跃类、竞争类等各种活动方式的几率,通过多样性的游戏方式,达到多样性的儿童身体机能训练目的。

(3)安全性原则

在调查中,监护人普遍表示对儿童户外活动的安全表示担忧。因为儿童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天性好奇、好动,喜欢冒险,再加上户外空间的设计与使用不规范,所以会导致活动时意外频发。为提高安全性,首先要提高对设施与场地的细节设计重视,所有的儿童活动设施要以安全为基本要求。

在地点设置上,场地的位置选择要尽力避开机动车道、人流量密集区、楼体正下方、街道角落等危险区域。视觉上强化空间的通透性与交通上强化区域可达性,因为视野开阔的空间往往可以减少某些犯罪心理的产生,从而抑制危险事件的发生,确保环境的安全。

结语

与传统的自然活动空间相比较,现代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虽然设施更丰富,功能更全面,但从人性需求的角度来看,他们却正在远离蓝天、白云、小鸟以及花草树木,逐渐失去了对大自然美的感悟与体验。对于设计师而言,想创造出良好的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不仅要把握当前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还要充分利用场地环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片充满童趣与活力的空间。

社区户外活动空间 篇12

关键词:新农村,空间,传承,发展

1 项目背景: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集中居住社区的建设是农村土地集约化使用的重要手段,是农村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途径。江苏省徐州市2006年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在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实践中,江苏省探索出来的集中居住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第二类是就地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第三类是中心村建设、农村居住示范点的方式。徐州机场搬迁安置房项目属于第一类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是徐州市新农村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地处江苏省徐州市黄集镇,地块以西0.5 km为黄集镇核心区,即黄集镇政府、派出所、邮局、中小学及孙凤鸣纪念碑所在地,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和城市的关系十分密切。

2 前期研究:村落空间和文化的传统延续

居住形式是居住者行为的空间载体,而居住者行为又是其文化的直接反映,农民集中居住区,意味着原始的居住空间的完全解体和新空间的全新建设。但是,物质形态的解体并不意味着心理认同感的崩溃,住居形态的变化仍然不能阻止传统习惯的延伸。人们会试图从新的构建形式中寻找熟悉的、认同感强烈的场景,因此,传统村落空间的传承在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由于建设上是由政府统一建设,各类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因此,和城市居住区有着比较相近的建设条件。在以往的建设实践中,该类社区的建设规划对基础建设、房屋亮化等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规划设计手法上往往沿袭了城市居住小区的规划布局,忽略了对使用者行为模式的传承性的考量,对村落空间形式和文化的延续研究不足,割裂了二者的关系,使得“新农村”突变成为“新城市”。

为了避免跳跃性的空间巨变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传承性和文化的延续性的矛盾,在徐州机场搬迁安置房项目前期研究中,首先对所谓“新农村”所反映的文化、行为模式———包括背后的欲望、动机和感情进行了解,整理出目前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的不足;同时,我们试图从村落空间和农村文化的层面进行分析,梳理出形式沿袭与文化传承的脉络,抛弃传统,同质化简单复制的建设模式。实现有特色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设计。

3 规划思考:物质空间和非物质因素的特点

1)徐州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村落形态南北差异较大,苏南、苏中地区村落形式灵活,结合地形以团聚式、条带式、街道式等为主,空间层次丰富,村落景观多样;苏北地区布局形式较为单一,格网式布局占主导,空间均质,与苏北坦荡的平原景观相对应。此种规划布局在形式上颇为规整,平面形态上接近于方形。此外,苏北地区的建筑群落十分注重朝向,整体上多呈正南北布置,部分群落因地形原因而朝向略有变化,但也保持了群落整体朝向的一致性。徐州地处苏北地区,苏北大部分地区为低洼区和黄泛区,农村建筑风格属于苏南向北方过渡型,既有江南文化的渗透,亦有北方建筑特有的厚重,南北交融是其一大特色。徐州古民居作为中国古民居的分子之一,除具有中国古民居的一些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南北兼融的建筑风格,显示了徐州作为我国南北交汇地产生的文化交融与共生。徐州农村住宅单元形式单一,由正南北朝向的住屋与若干辅助用房组成,绝大多数都有院落,由围墙围合。农家院居住单元多是对外完整的矩形空间,但是没有苏南高大的院墙,多是低矮的围墙,因此,主体建筑与庭院分界明显。从外部看,是庭院低矮舒展的横向线条与主体建筑竖向线条的结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2)传统村落空间的文化特性。首先,农村的交往空间和城市的交往空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传统村落的形成往往依赖于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关系社会,居住者之间较为熟悉,交往也较为频密,交往空间多在村落中比较宽敞或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如村口、巷口等,空间序列从大到小,丰富有序、尺度和距离感拿捏恰到好处、功能空间灵活多变,给居民以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农民集中居住点的规划设计中,村落交往空间的缺失使得农村传统的交往在新建社区中无法实现。类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往往流连于整齐的规划图形,中心大广场的布置格局,忽略了农村交往的随意性,交往行为被人为中断。

村落的构成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重要的变化就是人口结构的改变。随着打工人群的增加,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日常的农村生活中占了绝对多数位置。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此外,村落的人居活动也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特点,其中宗族和节事活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多以宗族关系为核心,宗族文化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白喜事等节事的举办空间是村落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于对村落传统的重视,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设计中也应该对该类空间进行考虑,才能延续村落的特性,有助于村落空间的改良和发展。

传统农村住宅因周围有农田而没有集中设置绿地,村落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缺乏居住所需要的公共绿化空间,尤其是缺乏组团间的中小型公共绿地空间。现在,由于城市近郊的农村多实行土地集中化,这造成了农村的居住用地与农业用地相分离,这时设置集中绿地就是十分必要的了,以便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绿化景观环境。同时,组团间和组团内的绿化空间的设计应力求自然化,高渗透性,从而还原村落的原始景观特点,真正体现新农村的新空间。

4 设计概念:空间重塑与文化传承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建设新的农村生活方式,而从现代规划设计角度结合传统文化为村民提供新型的邻里空间,文娱空间,宗族活动空间,尽可能避免单一复制模式,完善配套设施,考虑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探索。

1)交往空间的营造。充分考量了传统交往空间的特点,从小组团到大社区,规划了层层递进的交往空间布局,同时,改进空间的环境质量,力图不仅从空间上还原交往传统,而且提升交往的质量,满足交往行为的发展需求。

2)服务空间的延伸。设计需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不仅顾及了传统的农村生活与习俗,而且考虑了服务空间的延伸,以满足村民多样性需求。首先,设计借鉴传统村落形态中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将公共服务中心作为村落的核心空间进行布局,住宅围绕其呈组团化布置。在生活服务空间方面,建筑考虑提供文体娱乐场所、卫生保健室、社区会议室、老年人活动室及幼儿园等,并设置日用消费品超市、农业生产资料和农贸市场等,并将该类空间与住宅紧密结合,形成村落所特有的街巷式的服务网络。

3)村落景观的渗透。景观空间设计方法采用嵌入式的绿色生态空间,穿插在组团之间,以丰富的植物种植层次体现村庄特点。在绿化设计中,以中心景观绿化、带状绿化和点状绿化,点缀在公共服务空间、成组住宅间和小型的交往空间中,塑造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空间,还原农村原始的居住氛围,在环境上延续村落空间的建筑意象,从而保持和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化。

4)地域文化的反映。新民居的改造与建设中,保存并很好体现出来的传统民居特色及其文化内涵也能够成为传承村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受汉文化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风格上:建筑粗中有细、疏密结合,简单不失大气,粗犷不失优雅。设计中采用了多层次的围合性布置,充分考虑了户户间的交往,组团和组团间的交往,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5 结语

理想村落空间的规划设计有别于传统村落的各个方面,但是最核心的文化部分,甚至是某些文化符号的抽象再生都会对现代新农村的规划特点和形态特点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设计中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紧紧围绕着“村落空间”这个命题,深入研究了传统村落空间的布局,同时从文化层面上解读和设计村落空间,注重农村实际、融入传统村落的精髓,赋予文化内涵规划的设计方式才是适合现代农村生活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方式。

参考文献

[1]拉普卜.住屋形式与文化[M].第2版.张玫玫,译.台北:境与像出版社,1976.

[2]汤蕾,刘宇红,姜劲松.新农村建设中村落空间格局传承的思考与实践[J].小城镇建设,2007(11):14-18.

[3]李欣,单鹏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延续[J].小城镇建设,2011(3):99-102.

上一篇:内侧副韧带断裂下一篇:项目带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