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主体会计问题

2024-08-31

结构化主体会计问题(精选3篇)

结构化主体会计问题 篇1

结构化主体又称可变利益实体,最早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提出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结构化主体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引起会计学界的注意。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界都加强了对结构化主体的研究。IASB和FASB先后对结构化主体的合并和披露进行了规范,并颁布了相应准则,我国则于2014 年在会计准则中对结构化主体的合并和披露进行了规范。由于在会计领域对结构化主的研究较晚,加之近几年我国金融创新呈加速之势,各种结构化主体工具层出不穷,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一、结构化主体定义

结构化主体指的是在对控制方是否具有表决权、或是相似权利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确定,从而以此为决定性的因素,进行主体的设计。例如部分投资基金、资产支持融资、证券化工具等。在结构化主体当中,具有很多方面的忒但,例如限定设立目标、限定活动等。此外,在向投资者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采用了多想基于合同相关联的工具,因而容易造成其它风险、信用风险的集中。如果次级财务支持不存在,对于所从事的活动,其所拥有的权益在融资中还存在着不足。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关于合并财务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合影安排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其他主体披露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准则的发布,针对所有的主体,制定了单一合并的模型,其基础就是控制。无论被投资者具有何种性质,主题控制是通过其它合约安排形成的,还是通过表决权形成的,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在准则当中规定了,如果投资者通过涉入了被投资者有权利获得变动回报,或是承受了变动回报的风险,同时,对于被投资者的权利,能够对变动回报的金额产生影响,就说明被投资者被投资者所控制。具体来说,入股被投资者能够受到投资者的有效控制,投资者需要对主导被投资者的权利进行获取,通过这种现行的权利,对被投资者回报能够产生影响的活动进行主导。通过涉入被投资者,对变动回报的权利进行获取,或是对变动回报的风险敞口进行面对。此外,通过对被投资者权力产生的影响,对投资者回报金额进行影响。权利的存在,产生了权力,例如投票表决权的简单权利,或是嵌入合同安排的复杂权利等。

二、结构化主体会计合并

(一)对控制进行分析

从结构化主体的定义来看,投资方针对被投资方所具备的权利,就是控制。通过参与到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当中,对可变回报进行获取,同时应用能够影响被投资方权力的回报金额。企业应当基于对控制的详细分析判断是否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到合并报表。判断控制的过程也是明确结构化主体的设计方式、目的,以及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权利义务在主体中的详细约定。

(二)合并判断

在明确了控制关系后,对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还有一个合并判断的过程。例如,结构化主体的发起人和设立人是甲方,其拥有的股权为35%,乙方拥有的股权为65%,结构化主体对外同时发行债权,债权控制方为丙方。其中,甲方拥有资产管理权,能够对收益进行分配,并且对剩余收益加以享有。如果出现了损失金额不超过股权投资额的情况时,甲方和乙方共同承担损失。如果发生的损失额大于股权投资额,则由丙方负责对超出的部分损失进行承担。同时,丙方拥有指定该实体的第三方托管机构的权利。

此时,如果按过去的准则判断,应当在股权投资人乙方的财务报表中对该主体进行合并。但是,如果按照新的准则,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在具体的合并判断过程中,乙方虽然拥有65%的股权,但由于其对结构化主体的相关活动并没有参与,不符合控制的定义,因此,其并不具有实质性的控制权利。如果损失大于股权投资额,债权人丙方通过对相关活动的参与,能够获得可变回报,与控制要素内容相符,因此能够对结构化主体进行控制。而甲方拥有的股权虽然只有35%,但甲方拥有资产管理权,能够对收益进行分配,并且对剩余收益加以享有,符合控制的要素,因而对该投资工具也能够进行实际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对该结构化主体,乙方不进行合并,而实际控制人可以为甲方,也可为丙方。更进一步,对于结构化主体的设立目的,相关活动,以及可变回报风险敞口等进行综合性分析,此时实际控制方就是能够对回报产生更大影响的一方。甲方作为股权投资人,能够分配收益,同时享受剩余收益权利,因而与债权人丙方相比,甲方能够对回报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可以判断实际控制方为甲方,应当将该结构化主体纳入甲方的合并财务报表中。

三、结构化主体的披露

在准则当中,对于未予合并主体中,合并主体的涉入,做出了更多的披露要求的规定。在这一准则当中,主要是对相关信息的提供提出了要求,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在进行评价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更为良好的基础。限制负债、合并资产等,对未予合并的结构化主体,进行涉入所产生的风险敞口,还有合并主体活动中,非控制权益持有人的涉入。

(一)披露主体

经济组织活动,如融资、销售、采购等活动,在对企业自身产生影响的同时,还会对股东、客户、供应商等其他主体产生影响。在一定的时期之内,通过财务报表,能够系统、全面的反映出经济组织的信息。结构化主体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其经济利益往往与社会多个主体相关。因此,在考虑结构化主体的信息披露时,应当将其作为单独会计主体进行披露,从而能够让与其相关的社会主体都得到有用的信息。

(二)资金循环与风险揭露

资金循环分为资金流入、资金流出和资金池等。作为金融工具,结构化主体资金循环同样存在,但在实际情况下,往往只对结构化主体较明确的资金循环加以披露,而对隐藏在未来各类不确定性事项中的资金循环则没有或不进行充分的披露。为了使结构化主体信息使用者能够对合并主体所有的重要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在合并财务报表当中,除了对结构化主体的运行方式、组织结构等进行披露以外,对于结构化主体资金的支出时间、支出规模、支出方式、主体投资、主体投入,以及未来的不确定风险因素等信息加以详细披露。

(三)对合并财务报表整体影响的披露

将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后,合并财务报表可能会受到结构化主体的潜在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对于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如果这些影响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就应当在合并报表范围内,对结构化主体潜在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详细的披露。应当对结构化主体的表外项目进行评估,揭示其潜在的风险,以使信息使用者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四、结束语

结构化主体作为社会创新金融工具所出现的新产品、新事物,正越来越引起会计学界的重视,其所引发的会计问题也将层出不穷。在对结构化主体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之后,尚需研究如何将其纳入财务报表和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以使相关信息使用者能够作出相应的决策,从而有助于结构化主体的发展。

在基于控制这一核心思想基础上,在处理结构化主体会计问题时,还需辨别实质控制与形式控制,判断合并过程与方案,进行潜在的风险揭示,以及表内表外信息的充分揭示等,使结构化主体的会计信息更全面、更准确。

参考文献

[1]张竑天.关于结构化主体和投资性主体的辨析[J].商场现代化,2014,28:221-222

[2]涂必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也谈2014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结构化主体”概念[J].财会学习,2015,02:27-30

[3]赵序海.基于多维会计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研究[J].财会通讯,2015,15:3-8

[4]廖萍.结构化主体及其合并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5,10:100+102

[5]邹德军.结构化主体信息披露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3,07:29-31

[6]王丽杰.会计职业判断质量问题研究[N].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437-442

[7]莫磊,李月娥.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J].财会月刊,2008,17:18-20

结构化主体会计问题 篇2

会计核算对象的空间范围论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主体假设主要是设定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即限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所谓会计核算主体,是指会计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对此,企业会计制度明确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是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表明,会计核算是反映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既不包括企业所有者本人,更不包括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

会计核算对象财产所有权归属论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主体假设的实质是界定会计核算、控制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而不是界定会计核算对象、控制对象的空间归属。这一实质无论是在会计主体假设的形成初期,还是在网络公司兴起的今天,都未发生改变。他们认为,会计主体假设起源于经营主体概念。这一假设的形成与经济组织的独立发展,特别是与经济组织要求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独立核算,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欧洲的中世纪初期,由于地中海沿岸各国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兴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高度发展,出现了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经营组织,尽管它们是以独资或合伙形式组成的企业,但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将企业视为独立于业主之外的经济实体来反映、控制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业主往来帐户,用以记录业主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事项,将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分开。13世纪地中海沿岸各国的会计活动中广泛采用的复式簿记就已经有了‘会计主体’的萌芽,甚至复式簿记本身就假定了经营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假设的本意,是指从事会计工作不仅要将一个会计主体和其他主体相区别,还要将这个会计主体同业主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任何会计主体不仅独立于其他会计主体,而且也独立于其本身的业主之外。这样,无论是对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也无论是对于特定的企业,还是企业的特定部门,会计所处理和反映的乃是一个特定独立报告主体的经济业务,而不是业主个人的财务活动,更不是其他主体的任何业务。但是,这种区分的标准并不单纯是经济业务发生的空间范围,而是会计工作所反映、核算和控制的经济业务背后所隐藏的财产所有权归属。事实上现代会计实务中对会计主体假设实质的把握也是强调会计所反映、核算和控制对象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而不是这些对象的空间归属。比如说,会计工作中对收入确认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即只要报告主体对交易中商品所拥有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而不论该商品是否还存放在本报告主体的空间范围内,当其他必要条件同时符合时,该报告主体就必须确认该项交易已经完成,即确认收人的发生和资产的减少。很明显,这种会计处理违反了会计主体假设的‘财产空间归属’的形式约定,但它却符合会计主体假设的‘财产所有权归属’这一实质的要求,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会计人和组织论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主体就是会计人。“我们知道会计既是一门经济科学,更是一门管理科学,从广义上讲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时的一种实践活动。管理的主体是人,撇开作为管理者的人而将被管理的人和事作为主体,未免本末倒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是主体,客观是自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的假说,违背了管理学的原则,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主体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给实际工作造成了混乱。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总则》的制定,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中都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上述内容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会计主体假设做出了规定,但写法却很客观,只以指出会计核算范围、对象为止,并不涉及主体的概念,这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会计主体的基本思想最早是由意大利人唐安杰洛彼德拉在1586年撰写的《会计人员有规则地记录复式账簿的指针,即最有秩序的教育》。

一书中最先提出的。他‘明确地将所有者和经济活动主体分别看待’。但在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以后,生产的社会化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愈来愈密切,出现了大量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客观上要求财务会计将这些组织视为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经济实体来核算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西方会计学家将这一观念称之为Specificseparateentityassump- tion.Specificseparate意指‘实体、单位、机构’,assump-tion意为‘假设’,整个短语原意为‘独立实体假设’,并不包含主体意思。如果把需要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并独立经济业务的单位,称做‘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用以界定其经济业务核算的范围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恰如其分的。可见,西方财务会计所指的‘独立实体假设’起源于经营实体的概念,在我国却普遍将‘独立实体假设’与‘会计实体假设’混淆,这种提法既不符合科学概念,又与其他相邻科学无法形成共语。目前我国基础会计学与行为会计学对会计主体的解释各执一词;管理科学与会计学的对主体的解释和认识也大相径庭,这严重阻碍了学科间

结构化主体会计问题 篇3

1 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实施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 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其一, 在进行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 必须与建筑功能需求、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方式等结合起来, 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功能适用、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 同时还应该确保新的技术、工艺和材料等能够得到充分应用;其二, 在实施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结构选型以及结构的基本构造, 通过选择抗震和抗风能力强的主体结构体系、立面和平面结构, 并保证构造件的相互连接。同时, 在抗震设计工作中要重视建筑结构整体的抗震, 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等得到保证。

2 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2.1 屋面梁与配筋问题

(1) 屋面梁配筋较少。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 部分设计人员为了方便, 直接将下层梁的结构设计直接复制至屋面梁。他们以为屋面梁在应用过程中其载荷较小, 计算得到的配筋数较少, 采用下层梁的配筋是偏于安全的。实际上未考虑屋面温度应力作用, 屋面梁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 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因为配筋率偏低而出现裂缝等问题。 (2) 受扭屋面梁没有设置腰筋。对于普通梁而言, 为了确保整个钢筋骨架的刚度, 同时为了其能够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温度应力载荷以及收缩应力, 避免由此而带来的梁腹裂缝较大的问题, 通常需要在板下梁高超过450mm时设置腰筋, 且保证腰筋的间距小于200mm之后通过拉筋勾连的方式提高腰筋的整体性, 而部分设计人员并没有关注这点。对于设置有悬挑檐口的屋面梁, 部分设计人员在主体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直接将之等同于一般梁的设计, 没有进行对应的配筋设计。

2.2 楼层平面刚度问题

当前建筑结构主体设计工作多采用计算机程序设计来完成, 在没有特别的要求情况下, 可以将之设计成为刚性楼面层。这种设计方式的合理性在于其不但能够将复杂的结构设计计算进行简化, 而且能够得到完整、真实的主体结构受力数据, 能够有效的保证结构的整体合理性和安全程度。但是, 在对部分有特殊要求的楼层平面刚度设计时, 例如变形楼板设计过程中, 该种设计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讲, 该种设计方式也能够满足变形楼板的设计要求, 但是在计算具体的变形程度时, 却难以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若以此不准确的结果作为后续结构设计计算的依据, 则将得到不合理的设计结构, 导致出现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2.3 楼板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 结构设计过程中为了便于计算或者对楼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 简单的将双向板视作为单向板进行设计计算。导致计算假定与实际的承载工况不符, 造成了在单一方向配筋过多, 而在另一方向配筋不足的问题, 使得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 (2) 计算楼板承载线性载荷弯矩过程中的问题。民用建筑计算过程中, 经常需要在楼板上布置对应的非承重隔墙, 因此在楼板设计过程中通常会将该部分线性载荷换算称为等效的均匀载荷分布在楼板上, 然后进行楼板的配筋计算。但是, 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简单的将隔墙的总在和直接除以楼板的总面积。而且在处理楼板板上隔墙顶部问题时, 采取立砖斜砌的方式进行上部楼、屋面板等的设计, 使得楼板上部结构增加了一个认为的中间点, 导致楼板设计时没有考虑该问题, 而使得楼板出现裂缝。 (3) 双向板高度取值过大。双向板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方向都会产生弯矩, 因此双向板的跨中正弯矩钢筋通常采取纵横叠放的配置方式, 而短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则置于下层, 长跨方向的跨中钢筋则设置在短跨钢筋的的上层, 计算时应该对两个方向的有效高度进行分别取值。通常, 长向高度小于短向高度d (d为短向配筋直径) 。但是部分设计人员为了方便或者对受力情况不了解, 导致两个方向的有效高度取值一致, 使得长向有效高度取值偏大, 配筋过低, 导致建筑主体结构出现安全隐患, 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

3 建筑结构主体设计问题应对策略分析

3.1 保证配筋合理性

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 经常存在与外墙垂直的钢筋混凝土内隔墙,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这些内隔墙与外墙板连接起来, 或者将具有相对较大面积的外墙扶壁柱采用双向板的方式进行配筋操作, 其他的外墙则使用纵向单向板的方式进行配筋, 从而使得连接部位的承载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对于承受较小纵向力的外墙扶壁柱而言, 应该适当增强其外侧的主筋。对外墙进行横向配筋布置时, 要参考扶壁柱的实际截面面积, 通过适当增加短筋的方式来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配筋得到优化。

3.2 合理提高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水平

地下室对于建筑主体结构, 尤其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因此, 必须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予以重视。在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 依据当地相关规定完成对应的详细测算后, 对建筑墙体等相关细节进行设计, 例如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外墙厚度应该超过250mm。而对于普通建筑的地下室设计而言, 其强度也应该精准把握, 不能使用过高的混凝土等级, 以免因为水泥使用过量而造成收缩裂缝问题, 而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等级可以适当提高。在设计高层建筑地下室配筋过程中, 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

3.3 保证变形楼板的整体抗变形能力

为了使得计算得到的结果能够完全真实的反映建筑主体结构的受力能力, 缩小设计与实际使用误差, 应该尽量保证变形楼板的抗变形能力。而这要求对楼面的刚性进行合理设计。

这要求在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应该尽量避免变形楼面层的出现, 不会因为过分追求外观而导致质量隐患。其次, 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设计过程中, 必须对建筑的结构布局以及配筋进行合理设计, 在提高建筑的功能实用性的同时, 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再次, 在设计时可以近似采用刚性楼板作为变形楼板的设计参数, 从而提高楼板的安全裕量, 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摘要: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实际情况, 详细分析了建筑结构主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 分别从配筋、地下室结构设计以及变形楼板刚度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结构设计,主体结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梁阿彬, 孟琳.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J].房地产导刊, 2013 (26) .

[2]高杰.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3) .

上一篇:肿瘤因子下一篇:报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