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追溯系统(精选12篇)
安全追溯系统 篇1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开发背景
食品安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如何提高生产工艺, 规范行业标准等都将对产品品牌或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随着物联网技术日渐成熟, 对应的应用领域也将更广阔, 将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食品安全管理与规范中, 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技术相结合, 可以自动处理很多以往不便完成或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而且集成的系统可靠性高, 应用到生产物流各环节也将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数据不是仅仅保存到数据库作为追溯, 更重要的是能有一定的实时分析, 当采集的数据不在正常值范围时可以实时预警, 做到预防重于追责。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设计原则
因为系统涉及从生产到用户各个环节, 而众多环节中, 部分需要使用到物联网设备, 单纯采用B/S结构, 在需要连接设备的环节会存在驱动、连接识别等问题。因此, 笔者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Web Service方法进行通信, 即解决了设备连接问题, 也解决了数据同步问题。
各传感器采集终端分散且需要长期提供采集服务, 因此需要采用低功耗采集及网络通信模式。对于成本较高的射频卡及标签应该设计为可重复使用模式, 一般的射频卡或标签都支持重写, 这里就需要建立有效的重复利用机制, 在生产完成时回收射频卡或标签, 重写, 进入下一生产周期。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环境搭建
为节约成本, 除了无线射频部分, 其他采集部分接口都选择支持zigbee通信的传感器, zigbee选用支持IP连接的中控段, 这样就只需要网线连接即可采集数据, 不用为采集数据配备额外的电脑终端。将各个传感器通过zigbee连入internet, 云端服务通过internet记录并分析各终端采集的数据。RFID设备采用C/S结构, 终端连接可以采用串口或USB接口, 主要用于人员考勤、材料记录、物流运输等环节。
食品安全智能追溯系统设计实现
系统充分采用物联网技术, 实现高度集成、自动化和实时性。安全生产部分采用传感器, 通信部分采用互联网加zigbee, 自动识别部分采用rfid技术, 成品标记采用二维码, 后期查询通过手机app扫描加联网数据同步实现。这里将各个核心技术实现的方法步骤和关键点进行说明。
传感器部分
不同的传感器, 供电、捕获数据和通信的方式都不一样。在安全生产部分, 由于传感器安放位置较为分散, 因此系统采用的都是低功耗, 支持zigbee传输的传感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开启后, 因为捕获的数据格式不尽相同, 因此连接的zigbee需要烧写不同的适合该传感器的数据传输格式和信道的hex文件。具体的数据格式从厂家提供的开发文档中查询。
zigbee通信部分
使用Smart RF Flash Programmer烧写zigbee通信协议, 主要分为终端和中继器。烧写过程一定要注意选择正确的采集和中继程序并且采集模块的ID一定要输入正确, 否则会导致烧写失败或后续通信连接不成功。常用的采集和中继程序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后直接烧写, 如果需要自己编写, 可以通过软件IAR新建一个工程, 使用C语言进行底层编码, 实现自主网络建设。
RFID部分
无线射频卡的使用依赖射频卡标签读写卡器。读写卡器作为硬件需要相应的操作系统提供读写接口, 采用嵌入式系统集成的读写器卡功能单一, 不便于系统扩展且成本较高, 因此笔者选用普通的读写卡器, 使用PC、android终端驱动连接, PC、android终端再接入网络实现功能。采用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可以根据具体环境需要自己编写业务逻辑, 而且后续升级扩展功能也不存在问题。
要使用PC、android终端连接的方法, 首先需要添加驱动支持 ( 厂家提供) 引用, PC端的一般为dll文件 ( 通过vs开发工具, 项目名右击添加→引用→浏览文件添加) , android端的为jar文件 ( 通过右击项目Properties → java build path → Libraries → Add External JARs添加) 。添加引用后根据说明文档找到主要的以下5 个方法完成业务逻辑:
string catchusb Divces () ;// 查找设备, 函数将返回设备号
int Iso_open Divces (string cbb HIDs) :// 打开设备, 函数返回设备连接句柄
void Iso_close Divces (int m_hreader) ;// 关闭设备连接
string Iso _ inventory (inthreader) ;// 寻卡
int Iso_Write Data (int hrdr, string uid, string data) ;// 根据连接句柄, 卡号写入数据, 写入成功返回1, 否则返回0
string Iso_Read Data (int hrdr, string uid) ;// 根据连接句柄, 卡号读取卡存信息
不同厂家提供的支持函数名可能会有不同, 但处理流程和结构基本如此。
系统对卡存信息采用SHA1 散列的方法进行验证, 系统中秘钥统一为”mytest”, 如需提高安全性可以通过云端数据库为每个工作节点设计秘钥, 但此方法将增加网络连接次数和网络流量通信负担。
二维码部分
系统二维码部分需要支持中文和批量生成, 因此大部分底层转码和解码无法满足, 笔者选择QRCode.dll进行生成, 并设置编码测量度为4, 版本为默认版本, 其他版本可能导致中文编码出现乱码, 如下所示:
Encoder.QRCode Scale=4;
Encoder.QRCode Version=0;
识别部分通过手机APP完成, 根据识别信息是否中文需要进行必要的判断和处理:
UTF_Str=new String (scan Result.get Bytes ("ISO-8859-1") , "UTF-8") ;
Is Chinese Or Notion = new Is Chinese Or Not () ;
is_cN=ion.is Chinese Character (UTF_Str) ;
booleanb = ion .is Special Character (scan Result) ;
if (b) {is_c N=true;}
if (!is _ cN ) {GB _Str = new String (scan Result .get Bytes ("ISO-8859-1") , "GB2312") ;}
如果有中文存在, 则采用GB2312编码并显示结果。在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调用web服务, 获取云端的详细信息。
web方法部分
C/S端和手机android端通过web service完成数据通信和同步。采用NET平台开发web方法, 对需要提供查询和同步的方法加上[webmethod] 关键词。C/S端通过项目右击添加→服务引用→输入web服务地址查询添加, 并调用方法完成通信。而android端则需要添加“ksoap2-android-assembly-2.5.2-jar-with-dependencies.jar”包支持, 通信部分需要在新建线程中完成核心部分需要注明web服务地址、web方法、参数等, 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在xml格式的字符串result中。具体设置参考下面编码:
final String SERVER_URL ="http://183.250.162.23:8081/Service.asmx";//web服务地址
String soap Action = "http://tempuri.org/Inventory";// Inventory命名空间/ 方法名
Soap Object request = new Soap Object ("http://tempuri.org/", "Inventory ") ;
request.add Property ("actor", txt_actor.get Text () .to String () .trim () ) ;// 调用web方法的实参
Soap Serialization Envelope envelope = new Soap Serialization Env elope (Soap Envelope.VER11) ;
envelope.dot Net = true; // 设置.net web service
envelope.set Output Soap Object (request) ;// 发送请求
Http Transport SE and roid Http Trans port = new Http Transport SE (SERVER_URL) ;
and roid Http Transport .call (soap Action, envelope) ;
Object result = (Object) envelope.get Response () ; // 这里是服务器端返回的操作结果
趋势展望
从长远来看,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用前景广阔。从近期来看, 由于发生太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已经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健康, 因而食品行业特别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广可以解决食品行业监管复杂, 追溯困难的困局。当然笔者的目标主要是用于预防, 对于不合格或违规的操作能做到及时预警和纠偏。
结语
由于篇幅有限, 本文仅对课题项目背景、设计原则、环境搭建和技术实现的核心部分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对于基本的传感器数据捕获、底层数据分析, 详细的功能代码, 功能界面等在这里就不详述了。近年来, 由于发生太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希望本系统可以提升食品生产质量, 规范行业标准。
安全追溯系统 篇2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无论对企业还是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企业来讲,追溯系统能解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对于社会来讲,追溯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品质量监管,防止产品质量问题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在不断加大力度推动生产、流通领域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从长远来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用前景广阔。从近期来看,由于医药、食品、农产品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健康,因而这些行业特别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首先在这三个行业推开。
一、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概述
系统概念及功能
简单地说,质量安全追溯指的是通过相关记录来追溯产品的历史生产过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适用于企业采购、生产与销售的各类产品,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混淆和误用物料,更好地分析失效产品并采取纠正措施,一旦发现问题实施必要的产品召回和追溯。本文提及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要是以现代自动识别技术为基础建立的追溯系统。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要由管理软件、信息标签和信息采集器构成,主要应用于原材料追踪、产品生产过程追踪与产品流通使用过程中的追踪(如图
1、图2所示)。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高级工程师文向阳介绍,目前,追溯系统中的信息标签绝大多数都采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标签)主要用于猪、牛、羊等活体牲畜,而同位素、DNA等技术仍以实验研究应用为主。
系统构成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尚未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行业为医药、食品与农产品。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要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或条码技术,针对食品生产、制药行业的工艺技术特点,建立企业原料—生产—仓储—市场等环节的基础关键追溯数据库系统,实现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主要分为原料系统、生产系统、仓储系统、供应链系统、追溯查询系统五部分。追溯过程主要如图3所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目前主要应用于牲畜养殖与肉制品的追溯管理,追溯链条主要为“饲养—屠宰—加工—消费者”。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
二、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用状况与市场需求
国内应用现状
据文向阳介绍,追溯系统大约从2002年开始在国内出现,2004年以后应用逐渐增加。代表项目为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于2004年6月承担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条码推进工程”中“EAN/UCC编码体系在蔬菜安全可追溯性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目前,药品、食品以及农产品作为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三大类产品,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发展较快,社会效果较好。
在医药行业,2007年1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决定对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2008年,全国范围内的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及第二类精神药品等重点药品的生产、经营情况全面实施了电子监管。从2009年起,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被要求纳入电子监管范围。目前,不仅大多数制药企业已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相关政府部门也主导建立了很多区域性的行业追溯系统。例如,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初曾公开表示,北京市已完成300余家药品批发企业药品追溯系统的建立,药监部门对这些企业的药品基本实现了全程追踪。今年药品追溯系统将向全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扩展,先期启动200余家零售药店的追溯系统建设。3年内北京市将建成全市药品生产追溯系统,市民凭购药票据就可在线查询所购药品的生产经营及服用提示等信息。
在食品行业,国家《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其中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与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政府不但从法律上规定食品企业必须建立追溯系统,自身也在主导建立社会性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例如,商务部、财政部于2009年5月启动了“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选择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湖北、四川、青岛、厦门和广州作为试点,建设屠宰监管和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通过建立追溯系统,让消费者在菜市场和超市购买肉品时,通过电子称上打印的电子标签和查询终端,查询到所购买肉品的生猪来源、加工企业、生产日期、以及检疫检验、流通环节、经营者等信息。据商务部2010年初公布的信息,仅上海市建立的信息追溯系统就已覆盖了15家生猪屠宰企业、9家肉类批发市场、13家肉类配送中心、630多家大卖场和30多家外省市肉类加工厂,今后这一网络还将继续扩大。
农产品包含产品范围广,种植养殖分散,属于较难追溯的产品,但在各地区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我国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为例,该市质量技监局对蔬菜生产基地实行档案化管理,从定苗、生产、加工等环节均记入档案,并对全市40万个大棚统一编号,做到有据可查,能够追溯。国家蔬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驻寿光市蔬菜批发市场检测站挂牌成立后,该市质量技监局又把责任检测追溯制度引用到蔬菜批发市场。消费者购买蔬菜时,只要将蔬菜上携带的条码标签在查询机上轻轻一扫描,即可获取包括蔬菜种植、管理、生产、加工以及蔬菜施肥、农药残留等信息,从而实现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存在问题
尽管追溯系统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就社会总体而言,目前还处于各自为政、分散发展的状态,仅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就有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近10个部门参与管理。专家认为,如果不尽早统一归口管理,将不利于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此外,产品召回制度在很多领域还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以食品行业为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06年所做的“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建立研究”课题显示,截至2005年,我国已有各类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3680项,其中,在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食品卫生标准484项,质量标准1298项,基础标准170项,方法标准1418项,管理标准30项。尽管标准不少,但仍缺少有些食品召回所需的标准。
“完善的食品溯源系统是食品召回真正实施的基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副所长李洁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缺陷食品召回制度之所以能够有效实施,完善的食品溯源系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已在某些领域开展了食品追溯试点,搭建了食品追溯信息体系和网络交换平台,如《出入境水产品追溯规程(试行)》、《牛肉制品追溯指南》、《牛肉质量跟踪与追溯体系实用方案》等,但这些只是个别领域的追溯系统,全行业的食品溯源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未来起码要在重点食品领域中强制实施溯源制度。据专家分析,我国食品企业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并遍布城乡各地,且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食品原料收购、初级加工领域。如果不具备完善、顺畅的追溯源头数据条件和检测技术条件,行政部门很难在事态发展不严重的时候启动召回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各行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不仅需要各方力量的强有力推动,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
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基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要求,追溯系统必然会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其市场容量巨大,难以估量。以目前应用较多的药品、食品和农产品为例,可以粗略估算出追溯系统的市场容量。
(1)制药行业
以行业平均情况来看,一家中型药厂拥有4~5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均需要一套产品赋码系统,平均价格在8万元左右。根据《关于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165号),国家计划从2009年起,逐步将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全部纳入电子监管。除了赋码系统,企业还需要购买GMP监管软件,每套GMP监管软件市场价格平均为20万元。目前进入政府监管的制药企业约有4000家,据此测算出:全国制药行业电子监管赋码市场规模为128,000万元,GMP监管软件市场规模分析80,000万元,两者共计208,000万元。
市场容量趋势预测
据最新消息称,2011年所有基本药物都将被监管,意味着制药全行业将被监管。根据2008年、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的产值情况,医药行业年增长率28%。据此可以推算出制药行业追溯系统市场容量趋势,如图5所示。
市场容量趋势预测(2)食品行业
食品种类繁多,细分行业也很多。下面以乳制品行业进行推算。
伊利股份2009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122.17亿元,同期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销售收入794.60亿元,由此计算得出伊利的市场份额约为15.38%。2009年,伊利投入360万元建设高端奶制品防伪防窜货系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就乳制品行业管理答问得知,目前全国乳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743家,由此可预测出,全国奶制品防伪防窜货系统市场容量大约为267,480万元。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2009~2010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报告》显示,2009年,糖酒食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698.71亿元,其中,乳制品行业销售产值占比为3.32%。由此估算,食品行业2009年防伪防窜货追溯系统市场容量约为8,358,750万元。2009年食品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7.86%,若未来5年总产值年增长率18%,食品行业追溯系统市场需求增幅也按年增长率18%估算,未来5年我国食品行业追溯系统市场容量预测如图6所示。
(3)农产品行业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不经过加工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通知,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增加值35,47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
2009年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牛肉产量636万吨,羊肉产量389万吨。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全国畜牧站长工作会议上表示,2009年全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有望超过36%。
目前,农业部在畜牧业启动了溯源项目,其项目建设主要涉及两方面——自动识别终端系统和动植物溯源信息管理系统。深交所上市公司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农业部溯源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在倍新资讯对新大陆的调研中称,动物溯源系统项目是农业部的全国性建设项目,市场规模约240,000万元。由此可估算,2009年,整个农产品行业溯源系统的市场规模大约为666,700万元。
市场容量趋势预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年增长4.2%,未来几年的市场规模可以按年增长率4.2%保守估算。若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市场规模同样按年增长率4.2%保守估算,可以得出未来几年农产品追溯系统市场容量如图7所示。
三、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
供应商的总体发展概况
追溯系统在国内发展只有短短数年时间,多数供应商都脱胎于自动识别企业。而自动识别行业在我国已有大约20多年的历史,其行业发展和产品应用相对成熟。目前供应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企业:
一是信息采集终端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以生产手持终端设备为主。据了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对于手持终端的年需求量超过300万套,供应商主要为美国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原Symbol)、HHP、Metrologic、Intermec等少数几家外资企业,国内供应商主要有深圳远望谷、新大陆等。二是打印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目前国内流行的打印设备品牌主要为外资品牌,比如美国斑马、Datamax、Intermec,日本的TEC、SATO,以及台湾的GODEX、TSC等。三是设备代理商,比如早期的北京科创京成、上海椰城电子等。四是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比如北京爱创、香港兴华科仪等等。
追溯系统由软件和硬件构成,硬件主要为自动识别类设备,如打印设备和识读设备等;软件主要为管理系统。因此,能够提供追溯系统的企业主要由这两类企业演变而来。目前市场上的追溯系统供应商主要有三种,其一主要是由传统的自动识别企业发展延伸而来,如北京爱创;其二主要是国外的供应链软件企业,如infor;其三为国内的大型软件公司,如用友。
在食品、药品追溯系统市场上,尤其在制药行业,爱创居于市场主导地位。据了解,截止到2009年底,医药产品电子监管全国试点药厂大约有250多家,爱创签约了200多家,占有近80%的市场份额,拥有哈药集团、通化东宝、中生集团、广药集团、神威药业、贵州益佰、武汉马应龙、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等全国众多大型知名制药企业成功案例。
农产品行业分为畜牧业和蔬菜瓜果两大领域。在畜牧业,深圳新大陆与远望谷由于取得了农业部活体牲畜追溯项目,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农业部动物溯源项目应用进展逐步加快,新大陆在2009年1~6月获得订单数量超过24,000台。截至2009年6月30日,新大陆的识读设备订单总数累计已经超过6 万台,占农业部动物溯源系统识读设备订单总数的70%以上。
在蔬菜瓜果领域,追溯系统的建设主要以各地标准化院为主导。据文向阳介绍,其中,山东标准化院较为突出,设计了多种农产品的追溯管理系统;此外,新疆标准化院在哈密瓜追溯上比较强,四川标准化院主导了很多茶叶的产地追溯项目。在设备提供上,美国斑马是较为突出的企业。据美国斑马追溯项目经理隋旭东介绍,公司在国储粮的大米追溯项目中,首期已经提供了1200多套打印设备;公司还参与了农业部的蜂蜜追溯项目和中华全国供销总社主导的棉花追溯项目,前者粗略估计应该有4000多台设备的容量;后者设备的最终保有量应该在5000台左右,每年采购量大概为500~1000台。
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从目前的企业类型分析,由自动识别企业演变而来的企业最具竞争优势。原因在于:
一、国外的供应链软件企业虽然有实力和能力提供追溯系统,但苦于不够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中国企业的生产流程,比如各家制药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内部环境,因此市场占有率不高。
二、国内的大型软件企业有能力研发追溯系统,但由于追溯系统相对于整套企业ERP甚至供应链管理系统来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与动辄上千万元的ERP系统相比,一二十万元的追溯系统带来的利润不足以打动大型软件企业重视该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
三、自动识别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发展这一、二十年来,基本上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近年来在思考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时,企业各自寻路,有强调服务的,有开拓行业应用的,也有参与到追溯系统开发推广的。由于开发追溯系统的自动识别企业基本上围绕原有的行业领域和产品基础拓展市场,对客户需求有深刻的了解,因此推出了针对性强的追溯产品。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爱创”)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具体体现在:一是爱创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及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的应用解决方案,包括食品/药品质量监控及安全追溯解决方案、零售业无线信息管理解决方案、钢铁行业无线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等。二是具有丰富的追溯产品线,旗下产品涵盖软件产品、行业标准解决方案、物联网SaaS服务、供应链管理咨询、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及移动计算应用等,公司自主研发的“爱创TTS双向追溯系统”在业界反响良好,其技术水平不仅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导地位,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该产品在制药、食品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追溯系统应用领域广泛。
文向阳表示,虽然目前追溯系统尚未在社会各行业全面推广,但基于其重要作用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必然会广泛应用起来;并且未来数年内,追溯技术的应用仍以条码技术为主,射频技术比例也会相对提升。
第一,追溯系统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监控产品质量方面作用巨大,使得企业内部对追溯系统有自发的需求。没有有效的追溯系统,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容易出现漏洞,产品出现问题没人主动承担,或是找到责任人后,由于没有证据而无法追究责任。不论是为了减少自身的质量损失、完善管理制度,还是为了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企业都有充分的需求建立内部追溯系统。
第二,追溯系统的应用关系到国计民生。从2006年安徽华源药品“欣弗”致人死亡却难以召回,到2008年全国乳业出现三聚氰胺事件,直到今年初爆发的海南毒豇豆事件不断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时刻刻刺激着广大民众的神经。如何保障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此种意义上讲,追溯系统的应用不仅仅是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三,追溯系统的应用处于政府的强制监管和要求中。《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将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升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领导多次在不同场合指示,要切实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审评、审批权力的内外部监管监督制约机制。
在追溯系统的应用项目中,社会也多次看到了政府的身影,比如农业部农垦局的“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项目”。特别是2007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和商务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7月1日起,食品、家用电器、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化妆品9大类69种产品要加贴电子监管码才能生产和销售。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今后会逐步对涉及安全并实行行政许可的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的产品实行强制入网监管。由此可见,追溯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总体市场容量巨大。
基于以上分析,追溯系统在社会全面推广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其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追溯系统的应用将从面向企业转型到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
SaaS是未来软件行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是追溯系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SaaS将为追溯系统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SaaS(Software-as-a-service)就是“软件即服务”,它是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全新应用模式,即,软件由客户内部运营的模式转变为在线租用的模式。在传统的应用模式中,软件产品交付给客户后在客户内部IT系统中安装、实施、运营及维护;而在SaaS模式下,软件以托管的方式由SaaS服务提供商运营维护,客户通过Internet租用软件。相比较传统服务方式,SaaS模式在软件的升级、服务以及数据安全传输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参见图8。
SaaS的市场空间巨大,将为包括追溯系统在内的众多软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易观国际《中国SaaS市场趋势预测2008~2011》研究,预计到2011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528亿元,年市场增长率为63.5%。参见图9。
图11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追溯系统将融入社会物联网的应用。
据称,物联网已经成为后3G时代最大的市场兴奋点。追溯系统作为物联网的具体实践者之一,一起带上了兴奋的情绪。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参见图10。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成为了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包括标签、阅读器、其他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等在内,已从2007年的49.3亿美元上升到52.9亿美元。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发布的《中国RFID与物联网2009发展报告》称,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已达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居全球第三位,仅次于英国、美国。
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参见图11。
安全追溯系统 篇3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信息追溯;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051-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食品安全事故,比如“瘦肉精”事件、“有毒奶粉”事件。人们开始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隐患显得迫在睫。尽管我国加强了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措施,但是依旧无法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质量。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步出现了一些可行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可以对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追查责任人,从而逐步解决食品安全隐患。
二、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不断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普遍提高。然而随着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人们都希望吃到放心、安全、绿色的食品。但是却频繁地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人造鸡蛋、染色橙子、有毒奶粉等,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民生问题是大事,老百姓在买东西之前都要认真地审核商品生产日期,仔细查看商品的生产材料及成分。
三、物联网技术
1、物联网
物联网主要是依据约定的通信协议,将无线射频识别设备、红外传感设备、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设备、物品等关键的设施、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信息交换和传输,从而实现通过这个网络对网络中的设施、设备进行自动识别、定位、跟踪、管理、监控。物联网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网络,它的核心基础依旧是互联网技术。
2、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一般简称为电子标签,它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自动识别信号范围内的目标,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读写数据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RFID技术目前是物联网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基础。RFID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等部件。
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
4.1 构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重要意义
食品跟踪与追溯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早已经盛行,他们各国对出口到当地的食品都必须进行跟踪,以确保安全,为人民的餐桌送上一份份绿色、原生态食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就倡议建立一种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即食品可追溯体系。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水平有些滞后,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实施一种被称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从产品生产与销售、安全运作两个方面入手,以确保食品问题从根源上被消除,就算根源上没有被扼杀,也能够在运输过程中被发现,从而在销售环节将问题解决,真正地做到了保证食品安全。
4.2 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应用
在物联网技术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基于RFID技术的非接触式识别模式给食品追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次,RFID系统的后台信息系统能够对问题食品的处理做出安全的管理。毋庸置疑,RFID技术的应用必将会为无论是生产商还是消费者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甚至环境效益。因此,如何更大程度上降低电子标签成本,构建完善的食品监管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4.3 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的优势
RFID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在最大程度上依赖于RFID技术的解决:首先RFID系统给食品供应链提供了非常高质量的数据交流,其次所应用到的食品追溯解决方案一般都是从源头做起,所以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了透明度十足的追溯,最后RFlD技术非接触式快速读写、可数据加密等一系列优点使得实现统一管理、高效流通、协调动作成为可能。
4.4 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解决方案
4.4.1 系统流程分析
采集器首先通过RFID技术自动识别食品信息,包括食品状态特征,食品所处环境等信息,并且以一定的格式将这些信息存取,然后通过网络及数据库技术形成有效的食品供应信息链。
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贯穿于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始终,形成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控制体系,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通过RFID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自动识别解决方案支撑,从而实现追溯。后台信息系统提供给消费者透明的食品追溯及食品状态的评估信息。
过程追溯其目的是为了追查出现漏洞、消除食品运输或储存环节的安全隐患,根据对现存系统问题的分析,RFID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业务流程图如4-1所示。
4.4.2 技术方案设计
通过上文对食品流通安全追溯过程的需求分析,可以了解到完全可以使用RFID技术来追踪和管理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下面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总体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环节。
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电子标签、上位机软件系统、读写器。其中读写器包括:天线、射频芯片及外围电路、主机接口及控制电路、人机交互外设,本文主要侧重于食品流通信息追溯及追踪系统中的读写器的设计。本系统中,射频收发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射频电路模块、单片机电路模块。其中,射频电路芯片使用的是奥地利微电子公司的AS3991射频芯片,而MCU使用的是C8051F340单片机。
4.3.3 RFID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中的工作过程
实际应用系统中,采集器按照如下工作流程工作:
(1) 系统管理模块先生成惟一的采集器ID认证编码,并在系统平台中注册,然后将此编码被固化到采集器中。
(2) 在各个现场环节中,现场采集器在写入食品安全特征信息时,将该采集器的惟一ID认证编码写入到标签中。
(3) 采集器读取含写入采集器ID认证编码的标签信息后,将标签信息和该读取采集器的惟一ID认证编码相结合,通过加密算法使编码融合成一条信息。
(4) 再将此融合信息传输到RFID中间层。
(5) RFID中间层首先对信息分拆,获得读取采集器的ID认证编码。
(6) 判断此ID认证编码的有效性,如果为已在系统平台注册的采集器,则转到步骤7,否则此采集器为非授权的采集器,系统拒绝此次安全信息登记请求,登记相应的审计信息,转到步骤10。
(7) RFID中间层对步骤5分拆后所得的标签信息进一步分拆,获取写入采集器的II)认证编码。
(8) 判断此ID认证码的有效性,如果为已在系统平台注册的采集器,则转到步骤9,否则表明此标签已被非授权的采集器所改写,系统拒绝此次安全信息登记清求,登记相应的标签编号,转到步骤10。
(9) RFID中间层将步骤6所得的食品安全信息登记到系统平台的数据库中。
(10) 完成一次数据采集。
五、结语
RFID是物联网中的核心技术,具有快捷、高效、安全、准确度高等优势,是目前的重要科学技术,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联网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国政府开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研究RFID技术,大大促进了物流供应链系统的发展。尤其在食品流通领域,RFID技术为了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相信在未来,物联网技术将会逐步改善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玫,李世革.认识RFID技术[J].包钢科技.2010(01)
[2] 莫锦辉,徐吉祥.论食品追溯体系现状及其作用[J].科技信息,2010(12)
肉用猪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网络体系架构,RFID,追溯系统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例如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的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的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的口蹄疫以及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三氯氰胺奶粉事件等,都反映出研发食品安全质量跟踪与追溯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肉类总产量已连续16a跃居世界第1位,其中2006年猪肉产量达5 197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9%。但受肉食品安全因素的制约,中国在世界肉食品出口市场所占的份额却相当低。目前,发达国家可追溯系统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主要在养牛业,它们大都采用统一的电子耳标或DNA作为个体标识,价格昂贵,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为此,本文引入“RFID+条形码”技术,对猪个体及猪的各部分分别进行标示,并将肉猪生长各过程采集得到的数据和猪肉分割、加工与销售各过程采集得到的条码上传到由“.NET+MSSQL 2005”设计的网络数据库中,可以实现让消费者购买猪肉食品后追溯到肉的生产全过程,保证了猪肉食品的质量安全。
1 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肉用猪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Web服务器端选用WindowsServer 2003Enterprise操作系统,负责Web站点的管理与信息发布。数据库服务器端选用SQLServer2005。根据肉用猪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的区别,将整个追溯系统划分为客户层、中间层(其中包括Web层与业务层)和企业信息系统层等3层结构,如图1所示。各个应用层分别配置在不同类型的应用服务器中。
客户层用于用户与追溯系统进行交互以及根据特定查询规则显示的信息结果。基于.Net规范的客户端可以是基于Web的,也可以是不基于WEB的独立(StandAlone)应用程序。在基于Web的客户端应用中,用户在客户端启动浏览器后进行交互;在不基于Web的客户端应用中,独立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一些基于网络的系统中,比如RFID阅读器或手持设备等。这种类型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在不经过Web层的情况下直接访问部署在Intranet内部数据库服务器。
中间层包括Web层和业务层。Web层主要用于连接生猪饲养场、屠宰加工厂、超市和销售点的网络连接,保证数据在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下传输。在基于.Net规范构建中,业务层主要用于从客户端应用程序中接收数据,并按照规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再将处理结果发送到企业信息系统层进行存储,具有从存储系统中检索数据以及将数据发送回客户端等功能。
在整个追溯系统的逻辑层划分中,企业信息系统层通常包括管理工作站、办公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其他在构建分布式多层系统时Intranet内已有的应用软件。
整个肉用猪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共连接4个模块,即生猪饲养场、屠宰加工厂、超市和销售点以及企业信息系统Intranet。由于整个追溯系统连接范围比较广,在各模块内部主干网以单模光纤连接,网速为千兆,以充分满足今后发展对各模块带宽的需求。中心交换机采用千兆3层交换机,这将为用户的实时交互、信息查询以及今后的多媒体应用等服务提供充足带宽。整个追溯系统的网络采用混合总线型结构,各模块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可根据具体需要划分出多个功能子网(VLAN),从而进行通讯或隔离。由于网络不与Internet直接连接,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网络运行的安全。
2 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硬件电路主要由CC 2510射频模块、8051单片机、接口转换芯片CP2102和天线等4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CC 2510射频模块主要是接收和发送数据,与其他射频设备交换信息,并把信息反馈给单片机。8051是硬件电路的核心,通过对其编程,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接口转换芯片CP2102主要完成从USB到8051的电平转换和数据传输。USB是本系统与PC进行通信的接口。
2.1 射频模块CC 2510
本系统采用的CC 2510射频模块是TI公司生产的2.4GHz全集成无线收发芯片,嵌入高性能和低功率8051型微处理器,内置32k字节快速闪存、4k字节的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安全的AES编解码处理器、8-14位模数转换和8个输入端口。CC 2510符合超低功耗系统要求,工作电压很小,只有2.0~3.6V。本系统电路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件,并且所有的元器件都是低成本型。
应用CC 2510设计的主动式RFID系统,充分发挥了射频芯片的高集成度、低功耗和工作频率稳定的优点,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可扩展性好。RFID系统的硬件设计图如图3所示。
本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分为两个基本的功能模块,即射频模块和控制模块。射频模块由CC 2510和少量的外围电路元件组成,控制模块是由基于低功耗的8051MCU组成。在CC 2510芯片中嵌入8051MCU,阅读器和电子标签都采用CC 2510芯片,分别提供接收和发送的功能。CC 2510芯片中的8051可以稳定地提供8/16/32kB的ROM,1/2/4kB的RAM,无需外接EPROM,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降低了系统功耗。8051MCU内置“看门狗”定时器,可有效避免程序跑飞,使系统抗干扰性大大增强。
2.2 接口电路设计
本系统的接口电路设计主要采用芯片CP2102,它是美国Silicon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USB转UART专用芯片。CP2102用最简单的外部电路、最少的外部器件和最小的电路板面积实现USB 2.0到UART的转换;内置USB 2.0全速功能控制器、USB收发器、晶体振荡器、EEPROM及异步串行数据总线(UART);支持调制解调器全功能信号,片内电压调节,可输出3.3V电压,内含512字节接收缓冲器和512字节发送缓冲器,无需任何外部的USB器件。接口硬件电路图如图4所示。
CP2102通过驱动程序将PC的USB口虚拟成COM口,以达到扩展的目的。虚拟COM(VCP)的器件驱动程序允许一个基于CP2102的器件以PC应用软件的形式作为一个增加的COM口独立于任何现有的硬件。PC与CP2102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USB完成的,无需修改现有的软件和硬件就可以通过USB接口向基于CP2102的器件传输数据。
3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安全追溯系统采用WindowsServer 2003Enterprise+SQLServer2005进行开发设计,管理Web站点的信息发布,并将采集到的肉用猪的相关信息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并通过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实现肉猪质量安全信息的查询和追溯。
3.1 系统结构分析
基于RFID技术的肉用猪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由RFID构成的硬件系统和基于.NET框架下的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生猪饲养场、屠宰加工厂、超市和销售点”等3大部分组成。网络架构下RFID部署如图5所示。
3.1.1 生猪饲养场信息管理子系统
生猪饲养场信息管理子系统是整个RFID系统的数据源头,主要实现生猪饲养过程中各关键控制点的数据监控。基于电子耳标详细记录生猪个体的饲养信息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信息,饲料使用信息、药物使用信息、防疫检疫信息以及迁徙信息等。饲养场信息管理系统是肉用猪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子系统,主要完成对生猪饲养的日常监管和对生猪身份的全程跟踪,做到了生猪饲养信息的透明化,方便了消费者对信息的查询以及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
3.1.2 屠宰加工厂信息管理子系统
屠宰加工厂信息管理子系统是整个RFID系统的核心,主要实现生猪屠宰分割过程中的标签替换和对肉制品的质量监管。其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屠宰信息、分割信息、肉品检验信息、药残检疫信息以及包装储运信息等。宰前用阅读器读电子耳标,确认屠宰信息(检疫合格与生猪出栏数据)后,屠宰加工厂才实施屠宰。在屠宰加工时,对猪屠体(pigbody)用屠宰加工厂内部的塑料一维条形码对生猪饲养场的电子耳标进行替换。生猪屠宰放血去毛后,再用标签打印机分别打印出头、蹄、尾、内脏(offals)和二分胴体(halfcarcass)等各部分的标签(EAN-13码),用以替换加工厂内部的塑料一维条形码。每一步的条码替换信息都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的条码数据表中,在蹄、尾和内脏(offals)进入副产品加工间(by-productsprocessing room)前进行同步检验(synchronousinspection);在清洁区(hygienicarea)对二分胴体(halfcarcass)、心、肝和肺等进行加工、修整或暂存,并准备发货。
3.1.3 超市和销售点信息管理子系统
超市和销售点信息管理子系统是整个RFID系统的终端,主要包括储运、进货、上架、预警以及销售等信息。用条形码阅读器读屠宰加工厂条形码后,确认包装信息,并用超市内部一维条形码对宰加工厂条形码进行替换,再将条码替换信息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的条码数据表中,最后上架销售。
3.2 系统功能分析
本系统设置超级管理员、模块管理员(饲养场管理员、屠宰场管理员、销售管理员)及信息浏览员,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限,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拥有不同权限的管理员可对数据库中的不同数据表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等操作。其中,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对整个网站做所有的操作;养殖场管理员、屠宰场管理员和销售管理员可以实时地管理本企业的数据;信息浏览员只能查看录入的数据,不能删除和修改,方便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进行监督。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基于.NET框架下的肉用猪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运用微功耗单片机和射频芯片的主动式微波射频识别(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猪的饲养※屠宰※加工※分销※零售全过程监控追溯管理,能为用户提供更快捷和更灵活的识别服务,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宽广。在实际应用中,本系统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Mousavi A,Sarhadi M,Lenk A,et al.Tracking and tracea-bility in the meat processing industry:solution[J].B ritishJournal,2002,104(1):7-9.
[2]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05-110.
[3]郎为民.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白云峰,陆昌华,李秉柏.肉鸡安全生产质量监控可追溯系统的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326-330.
[5]曹世华.主动式RFID车辆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30-31.
[6]Pettitt RG.Traceability in the food an imalindustry and su-perm arket chains[J].Rev SciTech off Int Ep iz,2001,20(2):584-597.
[7]刘青,史小卫,尹应增.主动式微波识别系统及其通信模块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6(3):39-44.
安全追溯系统 篇5
(食品安全)软件手册
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3月29日
第1章 前言
新大陆“物联网智能追溯实训系统(食品安全)”(以下简称:本实训系统)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肉类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动物养殖、运输、屠宰加工及流通的信息相关联,形成完整的信息追溯链。通过建立动物养殖、道路运输、屠宰加工、肉品零售、市场监管、追溯查询等子系统,并建立市级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数据中心,实现从动物养殖、屠宰加工到零售终端相关信息的正向跟踪;肉品零售到动物养殖防疫等相关信息的逆向溯源;肉类食品流通的监管与综合分析。
本实训系列是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联网应用部分,结合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等进行浓缩和典型化设计,非常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物联网专业。
学生通过本实训系列,可以进行体验性实验、操作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学生通过体验性实验的学习,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业务和物联网技术概念性知识,了解各种典型的物联网业务模型。在有了对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业务和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性了解之后,学生通过操作性实验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物联网各种设备管理维护和软件开发技能,具备基本的物联网应用模型分析、管理和开发技能,并能借助实训系统搭建来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模型。通过前面两部分实验的学习,学生进入最后的设计性实验的学习,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物联网知识和技术实践真实的技术活动,让学生在物联网设计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2章 环境配置
2.1 服务端
2.1.1 操作系统Win7 2.1.2 关闭Win7防火墙
进入“控制版”->“Window防火墙”界面,在左侧列表选择“打开或关闭Windows防火墙”,如图1-1所示。
图1-1 控制面版-Window防火墙
将“关闭Windows防火墙”全选上,按确定,然后关掉“控制面版”,如图1-2所示。
图1-2 关闭防火墙
2.1.3 安装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打开“控制面版”->“程序和功能”,点击左侧列表的“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如图2-1所示。
图2-1 控制面版-程序和功能 在打开的界面中,将“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可承载的Web核心”选上,将“Internet 信息服务”里面所有能选的的全部选上,直到“Internet信息服务”前的框出现的是“√”,如图2-2所示。
图2-2 Windows功能
点击“确定”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关才控制面版。
2.1.4 安装Microsoft.NET Framework 4 点击.Net安装包“doNetFx40_Full_x86_x64.exe”安装.Net,如图2-3所示。
图2-3.Net安装包
2.1.5 安装并配置软件SQLServer2008 点击安装包里的Setup,如何3-1所示。
图3-1点击setup 如图3-2所示兼容性问题,选择“运行程序”开始SQLServer2008的安装
图3-2 兼容性问题
进入SQL Server安装中心后选择左侧列表的“安装”,如图3-3所示,进入安装列表选择。
图3-3 安装中心-安装
选择“全新SQL Server独立安装或向现有安装添加功能”,再次出现兼容性问题提示,如图3-4所示。
图3-4 兼容性问题提示
选择“运行程序”后进入“安装程序支持规则”界面,安装程序将自动检测安装环境基本支持情况,需要保证通过所有条件后才能进行下面的安装,如何3-5所示。当所有检测都通过完成后,点击“确定”进行下一步安装。
图3-5 安装程序支持规则
进入“产品密钥”界面,选择输入产品密钥,输入PTTFM-X467G-P7RH2-3Q6CG-4DMYB,如图3-6所示。
图3-6 产品密钥 点击“下一步”进入“许可条款”界面,选中“我接受许可条款”才能继续下一步安装,如图3-7所示。
图3-7 许可条款
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程序支持文件”界面,检测并安装支持SQL Server2008安装所需要的组件,如图3-8所示。
图3-8 安装程序支持文件
点击“安装”,当检测都通过之后才能继续下一步安装,如果有出现未通过错误,需要更正所有失败后才能继续安装,如图3-9所示。
图3-9 安装程序支持规则
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类型”界面,默认选择“执行SQL Server 2008的全新安装”,如图3-10所示。
图3-10 安装类型
点进“下一步”进入“功能选择”界面,点击“全选”,“共享功能目录”保持默认,如图3-11所示。
图3-11 功能选择
点击“下一步”进入“实例配置”界面,选择“默认实例”,如图3-12所示。
图3-12 实例配置
点击“下一步”进入“磁盘空间要求”界面,会显示磁盘使用情况,如图3-13所示。
图3-13 磁盘空间要求
点击“下一步”进入“服务器配置”界面,这里比较弄易出错的地方,只要选择“对所有SQL Server服务使用相同的账户”,输入此PC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通过检测,如图3-14所示。
图3-14 服务器配置
点击“下一步”进入“数据库引擎配置”界面,“身份验证模式”选择“混合模式(SQL Server身份验证和Windows身份验证)”,并在“输入密码”和“确认密码”里输入“newland”,点击“添加当前用户”到SQL Server管理员列表,如图3-15所示。
图3-15 数据库引擎配置
点击“下一步”进入“Analysis Services配置”界面,点击“添加当前用户”到账户管理权限列表,如图3-16所示。
图3-16 Analysis Services配置
点击“下一步”进入“Reporting Services配置”界面,选择“安装本机模式默认配置”,如图3-17所示。
图3-17 Reporting Services配置
点击“下一步”进入“错误和使用情况报告”界面,这里不选择,如图3-18所示。
图3-18 错误和使用情况报告
点击“下一步”进入“安装规则”界面,这里将根据功能配置选择再次进行安装环境的检测,如图3-19所示。
图3-19 安装规则
点击“下一步”进入“准备安装”界面,当通过检测后,会列出所有配置信息,最后一次确认安装,如图3-20所示。
图3-20准备安装
点击“安装”进入“安装进度”界面,安装过程可能持续10-30分钟,如图3-21所示。
图3-21 安装进度
如图3-22所示,当安装完成后,SQL Server将列出各功能安装状态。
图3-22 安装过程完成
如图3-23所示,此时SQL Server 2008完成了安装,并将安装日志保存在了指定的路径下。
图3-23 完成安装
从“开始”菜单找到SQL Server 2008软件,如图3-24所示。
图3-24 开始->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进入“连接到服务器”界面,身份验证选择“SQL Server 身份验证”,登录名输入“sa”,密码输入“newland”,如图3-25所示。
图3-25 连接到服务器 点击“连接”,在左侧列表右键点击“数据库”,选择“还原数据库…”,如图3-26所示。
图3-26 还原数据库
打开“还原数据库”界面后,在“目标数据库”里输入“Edu_TraceSource”,在“还原的源”选择“源设备”,点击后面的按钮,如图3-27所示。
图3-27 还原数据库
打开“指定备份”界面,添加要还原的数据库文件“Edu_TraceSource_20120330”,如图3-28所示。
图3-28 指定备份 按“确定”,在“选择用于还原的备份集”里将要还源的数据库选上,如图3-29所示。
图3-29 还原数据库 按“确定”完成“还原数据库”操作。
2.1.6 发布WebServer服务
准备好服务端的文件“WebServer”,里面包含9002、9003、9004、9005、9006文件,复制到服务器的D盘,打开“控制面版”->“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如图4-1所示。
图4-1 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点键点击“网站”,选择“添加网站…”,如图4-2所示。
图4-2 添加网站
“网站名称”按添加的服务端口命名,例发布9002服务,在“网站名称”输入“9002”,物理路径指向WebServer存放的位指下的9002文件夹“D:WebServer9002”,端口输入“9002”如图4-3所示。
图4-3 添加网站
按确定完成添加,其余的9003、9004、9005、9006的发布以此类推。
2.1.7 安装服务器端监控系统
打开“服务器端监控系统”安装包,按默认选项完成安装,修改NetClient.exe.config配置文件,将指定的IP修改成相对应的摄像头的IP,保存关闭,然后打开NetClient.exe。2.2 客户端
2.2.1 操作系统Win7 2.2.2 关闭Win7防火墙(参照2.1.2步骤)
2.2.3 安装Microsoft.NET Framework 4(参照2.1.4步骤)2.2.4 安装“实训系统”客户端
打开“实训系统”客户端安装包,按默认选项完成安装。
2.3 PDA安装
打开PDA电源后,将PDA用数据线连接上客户端的PC,PC会自动安装好PDA的驱动,驱动安装完成后会弹出“Windows Mobile 设备中心”界面,如图5-1所示。
图5-1 Windows Mobile 设备中心
点击“接受”进入“Windows Mobile 设备中心”主页,选择“不设置设备就进行连接”,如图5-2所示。
图5-2 Windows Mobile 设备中心主页
打开“文件管理”->“浏览设备上的内容”,如图5-3所示。
图5-3 Windows Mobile 设备中心主页快速连接 将PDA的安装包“Breed.CAB”复制到该磁盘内,如图5-4所示。
图5-4 复制PDA安装包
拔出PDA数据线,打开PDA界面上的“我的设备”,双击“Breed”,点击“OK”安装并完成。
2.4 操作流程
2.4.1 食品加工
打开“实训系统”软件,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已输入,如图6-1所示。
图6-1 实训系统登录界面
按“登录”进入“实训系统”界面,选择“养殖管理”->“二维码生成”,如图6-2所示。
图6-2 二维码生成 打开“二维码生成器”界面,“二维码值”默认随机生成,点击“校验”按钮验证数据库是否已有该“二维码值”,如图6-3所示。
图6-3二维码生成器
点击“生成二维码”,在“二维码预览”框里会出现二维码的预览图片,如图6-4所示。
图6-4 二维码预览
点击“打印”,将从标签打印机上打出这张“二维码”,将这张“二维码”纸贴在“耳标”上,然后将“耳标”放在相应的RFID位置,然后在“实训系统”点击“RFID写入耳标”,写入成功后完成“二维码”的操作,点击“退出”。
打开PDA的WIFI,在“无线信息”界面选择网络名“newland”,双开打开“无线属性”界面,输入“网络密钥”后按“OK”,然后点击“连接”,网络连接成功后,打开之前安装好的“Breed”客户端“MobileClient”,出现“登录”界面,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已有,点击登录,用PDA扫描贴在“耳标”上的“二维码”,输入相应的信息后,按“确认”完成PDA的操作,此时摄像机会拍下这次的操作记录在数据库。
2.4.2 冷链物流
将称扛放在第一个和第二个RFID位置,第一个RFID对应的是黑色的标签,第二个RFID对应的是“耳标”,将商户的IC卡放在读卡器上,打开“实训系统”界面的“生猪屠宰”->“宰前检疫”,如图6-5所示。
图6-5 生猪屠宰宰前检疫 打开“宰前检疫”界面,点击“新增”,弹出“宰前检疫—新增”的窗口,如图6-6所示。
图6-6 宰前检疫—新增 点击读取后,在白色框后标注了红色星号的部分填上相应的数据后,点击“确定”,完成“宰前检疫—新增”的操作,此时摄像机会拍下这次的操作记录在数据库,关闭“宰前检疫”界面。
将称扛移动到“称重传感器”和第三个RFID相对应的位置上,打开“实训系统”界面的“生猪屠宰”->“出场检疫”,如图6-7所示。
图6-7生猪屠宰出场检疫
打开“出场检疫”界面,点击“新增”,弹出“宰前检疫—新增”的窗口,如图6-8所示。
图6-8 出场检疫—新增
点击读取后,在白色框后标注了红色星号的部分填上相应的数据后,点击“确定”,完成“出场检疫—新增”的操作,同时标签打印机会打印出一张含有一维条码的纸,此时摄像机会拍下这次的操作记录在数据库,关闭“出场检疫”界面。
2.4.3 食品零售
将商户的IC卡放在电子称头上,在电子称键盘上输入“12312”,电子称会读取商户IC卡上的信息,将生猪肉放在电子称上,输入单价,用“扫描枪”扫猪白条上的贴的1维码条,按“总计打印”,此时电子称会打印出一张含有追溯码条的零售票,完成销售步骤。
2.4.4 溯源查询
追溯肉菜安全 篇6
如何监控食品安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指出,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制,如今已成为各国保障食品安全的通行做法。
2010年至今,我国商务部开始分4批支持全国50个城市开展试点,建设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开展“餐桌到田间”肉菜产业链追溯,在市场上买的一根葱、一头蒜,都能清楚地查到种植、批发、销售的各个环节。
2013年底,全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已悄然在全国布下了3007个追溯节点,众多屠宰场、批发市场、菜市场、大型连锁超市被纳入“可追溯”的罗网之中。
这个保障我们食品安全的体系究竟建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效果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本专题30—33页)
从田间到餐桌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全国3000余家超市门店进行调查发现,近九成超市人员认为食品安全的关键在源头,一是生产环节,二是流通环节。这份报告指出,对超市而言,供应商的管理是最重要的,选择哪家供应商销售什么商品,直接决定超市的食品是否安全,“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超市抽检出来的”。
三年前开始,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高女士发现,从市场上购买的肉菜购物小票上除了显示时间、地点、分量、金额等常规数据外,多了一串20位数字。卖家告诉她,这串数字叫追溯码,是肉菜的“身份证”。把追溯码输入青岛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能查询到它们的“前世今生”。
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从而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简单来说,通过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百姓可以用追溯码,从一块猪肉,查到对应的生猪源。也可以从一棵菜,查到其生产地。
将无序的小生产纳入到规范的大市场,这原本是一个悖论:让分散的小生产者自觉重视产品质量是很难办到的事。但是,通过追溯系统,分秒之内就能查到源头及相关经营者信息,一旦发现问题产品,可以立即采取封存、销毁等措施,保障百姓食品安全。
“这一系统应用在流通领域,由于可以精确定位责任主体,故意制售有害食品的不法分子也不敢肆意妄为,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会严格把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表示,追溯系统的建设,可以倒逼小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
散装蔬菜追溯为什么难?
简单地说,通过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百姓可以用追溯码,从一块猪肉查到对应的生猪源,也可以从一棵菜查到其生产地。然而,真正实现流通领域的全程监控并非易事。“从各个试点城市的经验来看,严格对流通领域的管控,尚能追溯猪肉源头,然而对蔬菜的追溯则难上加难,特别是散装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流通环节长、个体经营者多,如果遇到有经营者中途调换、以次充好的情况,监控难度很大。”长期从事农业领域研究的分析师赵琳表示,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追溯很难一通到底,中间会出现很多岔路。
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农产品追溯体系的推进比较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市场对追溯农产品的认可度不高。一方面,实施追溯的产品是否真正安全,消费者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追溯产品因其追溯所提高的成本远超过企业可承担的范围,使得很多追溯产品价格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向记者表示,建设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的方向是对的,在日本,几乎所有上架商品都带有条形码,条形码与商品一一对应,简单一照就能知道商品的生产商,甚至能追溯到哪个车间哪个小组。但具体到中国而言,我们现在大面积普及追溯体系时机尚不成熟,一方面部分地区流通体系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另一方面部门的分头监管使得追溯很难一通到底。
“很多菜市场都是露天的,摊贩推着车,或者干脆在地上铺块布卖农产品,还有大量的早市、集市、机动市场,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很常见,推广溯源秤连电都找不到。”商务部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各城市市场流通条件还相对落后,若不改善流通体系条件就直接推广追溯体系这样的先进技术,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
此外,赵琳坦言,许多市场追溯体系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猪肉这一领域,由于蔬菜品种太多,包装太过“细碎”,体系的建立不会像肉类那样快捷。未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会把粮油、果品、水产品和酒纳入追溯体系,但需逐步推进。“要对流通节点从业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管理人员等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据赵琳介绍,有些城市已经在探索追溯体系运行指挥中心建设、批发交易智能溯源终端机研发应用、超市二维追溯码规模化应用等方面的配套信息化系统,利用最新的技术,简化流程,提升监管效率。
追溯体系“深度”的关键问题在于突破“分段监管”的制度障碍
2013年,“镉大米风波”引发广泛的食品安全之忧。不仅是湖南,国内多个省份出产的稻米被查出镉超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特邀专家魏益民表示,之所以产生镉大米,是因在镉污染土壤上种植水稻,才导致出产的大米镉超标。
对于肉菜食品种植、养殖环节出现的安全问题,追溯体系可以在食品进入流通环节后快速跟踪,防止其流向餐桌,为追回有问题农产品提供必要的依据。然而专家提醒,要想真正在源头杜绝食品安全的隐患,还要对农产品的种植、饲养环节加强监管,防控生产源头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我国食品安全实行的是“分段监督”模式,商务部、农业部、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是“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追溯产业链中,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控,商务部则负责流通环节的监控责任。
然而在现实中,产销的紧密结合使得监管很难分家,“分段监督”的模式,为类似于追溯体系这样需要贯穿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监控机制带来了挑战,常常会引来“九龙治水”的困扰。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然而据了解,目前各部委监控数据沟通仍然尚有不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冯力更表示,追溯体系目前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蔬菜生产基地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还缺少详细记录,不能有效指导生产,改善蔬菜供应环境。例如以蔬菜农残为例,中间商到产地收购蔬菜,现场仅以比较简陋的方法粗略检测农残。
冯力更指出,这种办法受制于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检测操作者个人的技术水平及诚信,忽略了蔬菜种植过程灌溉、施肥、杀虫的原始生产记录,如果将这些记录文件,例如使用杀虫剂名称、用量、时间、采收时间、责任人等,作为蔬菜收购依据之一,再以现场农残鉴定抽查,才是比较完善的追溯体系。
在冯力更看来,当前应支持对农业生产环节建立追溯体系,但是有些农民劳作辛苦,文化水平低,不了解生产记录的重要性,往往疏于进行生产管理记录。建议采购农产品的机构或个人,在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的同时发放生产记录表,一方面可方便农民填写,简单快捷;另一方面也督促农民,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并可通过定期抽查监督效果。
此外,追溯体系并不能完全替代对各环节的监管。冯力更指出,从食品供应链角度,追溯体系非常重要,但每个节点还需有各自的配套规范,如食品原料的种植、养殖过程要遵循的良好农业规范;加工企业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或ISO 22000);根据流通领域特点,健全管理规范等等。从业人员的诚信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要明确标准法规,违规必究,违规必罚。
“我们现在应用的这些体系都是从发达国家学来的,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最好的经验之一就是工作细致,执行度高,法规严明。”冯力更说。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作为民航客运售票人员,需要与旅客进行面对面最直接的交流,航空公司服务好不好、效率高不高、运作规范不规范都将直接体现在售票人员的一言一行上。在努力提供专业、细致、全方位售票服务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持续提升旅客体验,发掘解决旅客细微的、深层次的需求,做到“客粗我细、客细我耐”。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飞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旅客开始第一次坐飞机、买机票,随之而来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和需求需要民航售票人员去解答。福州路售票处的所有员工每天在接待旅客时都会察言观色。 2013年10月6日上午一位中年女士带着自己的小孙女来到青岛福州路售票处咨询飞机票业务,通过她提的一些问题能看出她一定是第一次乘坐飞机。在售票办理过程中,对于旅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售票人员一如既往地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包括什么是打折票、如何乘机、在哪里乘坐机场巴士等等。在这期间,她的小孙女一直百无聊赖地站在女士身旁,不厌其烦地缠着奶奶嘀咕着什么,很明显她对购票这件跟她毫不相关的事情丝毫不感兴趣,细细观察才发现她的注意力一直在大厅里那架飞机模型上,可以看出她很想去摸一摸玩一玩。这时旁边的同事王笑楠看到了这一幕,也看出了小姑娘的心思,于是主动上前开逗她,并在征得孩子的奶奶同意后把她领到了飞机模型旁,小姑娘顿时喜笑颜开,这看看那摸摸全然没有了刚才无所事事的不耐烦,王笑楠后来还拿了几颗糖果给她,更让小姑娘兴高采烈了。没有了小孙女的纠缠,这位中年女士也可以安心地问询各种乘机疑惑,并很快就办理完了相关手续。看着自己的小孙女在售票人员的陪伴下玩得很开心的样子,自己也很欣慰的笑了,连连夸赞我们服务周到耐心细致。
安全追溯系统 篇7
奥运食品安全 (RFID) 追溯管理系统特点
凭借丰富的经验及对奥运食品安全特点的了解, 航天信息为2008北京奥运提供了奥运食品安全 (RFID) 追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RFID技术并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 实现了信息融合、查询及监控, 为生产、分销到最终消费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供针对每件货品、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合理决策, 进而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该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奥运食品安全管理中心;奥运食品专用仓库系统;奥运食品加工中心系统;奥运食品物流企业系统;奥运食品生产、养殖基地系统;奥运食品销售点系统;奥运食品运输监测点系统。由于在不同环节采用了统一的应用集成和数据交换平台, 因此系统确保了不同阶段的数据可以实现无缝对接。但是在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信息不同, 因而不同子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种养殖环节, 采用的电子标签主要记录养殖场编号、运出时间、运送批次等系统种养殖相关信息, 而这些信息需求与生产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相联系, 以便查询生产过程的细节信息。通过在各个食品生产企业都设置RFID读写设备, 可以实现食品信息的写入。
在加工环节, 系统采用的电子标签内含有与企业当地数据库相关联的信息, 如加工企业编号、加工日期、加工批次等食品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及加工环节中添加的信息, 便于奥运食品管理中心的查询。奥运食品供应商和食品进口企业都配备了RFID读写设备, 便于通过电子标签对食品进行追溯。
在运输环节, 集装箱运输采用的电子标签数据内容包括与物流企业本地数据库相关联的集装箱内食品信息、食品温度信息、车辆位置信息、运送车辆信息和运送时间等。
在仓储环节, 对于没有安装RFID电子标签的食品, 可以在奥运食品仓库为食品安装写有与食品相关信息标签, 并记录安装时间和批次。在仓库内部叉车或工作人员身上都佩带内有员工或叉车ID号的RFID电子标签, 便于有效的利用资源, 使仓储更加高效、快捷。
在食品配送环节, 配送车辆电子标签内容与运输过程基本相同。
奥运食品安全 (RFID) 追溯管理系统的后续应用
2008北京奥运是一届前所未有的体育盛会, 航天信息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在此次盛会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从项目的整体规划到方案细节的设计直至项目的具体实施等, 经历了反复的探讨、深入分析到成功应用的过程。通过此项目的成功实施, 航天信息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2008北京奥运之后, 该系统将继续在食品安全管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航天信息将为各类食品企业制定相应的标准化RFID解决方案, 作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企业端系统, 通过实时采集相关信息并传输到局端管理系统, 实现各相关部门对各类食品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但是这一完整追溯监控体系的建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应用的RFID电子标签成本较高, 如大量应用会给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负担;二是食品安全追溯的实施会涉及到政府 (制度供给者) 、食品生产经营者 (具体实施者) 和消费者 (主要受益者) , 他们对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从而影响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实施。
安全追溯系统 篇8
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大事, 如今, 国内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而我国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技术的落后, 一直是制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瓶颈。食品企业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控制。产品追溯系统由于可以记录原料的来源, 产品的加工历史, 产品配送过程中的流通和位置, 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采用定性和定量方式来跟踪产品, 在供应链中将信息流和实物流系统相互联系, 从而可有效地帮助企业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市场管理和加速问题产品的有效召回, 并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进行防伪, 从而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
早在2005年, 多米诺就提出了基于标识的产品追溯系统集成 (IS, 简称标识系统集成) 的概念, 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防伪防窜、产品追溯等功能。标识系统集成是对供应链全过程的每一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标识, 建立各个环节信息管理、传递和交换的方案, 从而对供应链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进行妥善处理。具体实施过程中, 利用产品各级包装的标识进行追踪有两种方法:一是从上往下进行跟踪, 即从农场/食品原材料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销售商-POS销售点,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另一种是从下往上进行追溯, 也就是在POS销售点的食品发现了安全问题, 可以向上层层进行追溯, 最终确定问题所在,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产品召回或下架。
假冒伪劣产品使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都蒙受了严重的损失, 且大大破坏了产品的品牌形象;企业面临的窜货问题, 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很多利润流失。标识系统集成不仅可有效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 还可以是企业进行防伪防窜的有力武器, 帮助企业在捍卫自身利益的同时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多米诺标识系统集成, 可与现有的生产线及系统相结合, 综合运用喷墨、激光、热转印、自动贴标、RFID等标识技术及相关系统和软件, 帮助企业在物料准备、生产制造、仓储运输、市场销售、售后服务、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信息管理, 进而帮助用户实现全方位的产品追溯、防伪防窜、提高整体物流效率等功能。
多米诺为食品企业提供出色解决方案
全球标识行业的领导者多米诺多年来一直引领着标识技术的发展和革新, 以最前沿的专业技能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不断设立并提升标识行业的标准。多米诺已经帮助Friesland等知名企业建立了从奶牛到货架, 从农场到餐桌的追溯系统。
案例一
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荷兰Friesland Foods借助多米诺优秀的标识系统集成技术在产品质量追溯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为帮助Friesland Foods实现全程的产品质量追溯, 多米诺在产品生产阶段对每个产品标识唯一的随机码, 并进行信息存储以掌握产品的生产情况、相关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实现对产品控制和跟踪。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还需要对随机码进行加密, 而且标识码从小包装到中包装及大包装之间能形成一个关联关系, 方便互相查询。多米诺还特别为Friesland Foods定制了利用双头系统的A+系列喷码机在产品上喷印包括产品编号、产品信息、生产情况以及相关责任人等超过4行的信息。多米诺C+系列高清晰外箱喷码机也可以根据产品规格自动产生一个外箱条码, 将产品编号和外箱条码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这样就可以通过产品编码、外箱条码以及生产情况等信息, 实现从奶牛到货架的产品质量跟踪。
Friesland Foods在更新其标识方案的时候, 关注点主要侧重于先进的技术、稳定可靠的设备以及优质的服务。多米诺领先的技术以及在相似生产线上丰富的应用经验获得了Friesland Foods的青睐。Friesland Foods的产品经理Ludger Ketz说:“Friesland Foods Group旗下的其他公司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都给予多米诺极高的评价, 我们确信, 多米诺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在食品卫生要求方面, 多米诺A+系列喷码机提供食品级的墨水, C+系列也采用密封的墨水容器, 达到了食品生产企业对卫生的严格要求标准。无缝集成于Friesland Foods生产线上的多米诺A+系列连续式喷墨喷码机及C+系列外箱喷码机帮助其实现了从农场到零售货架的产品质量跟踪追溯。
案例二
西安某国际知名乳品生产企业也采用了多米诺标识追溯系统。该企业成立于2006年6月, 拥有两条生产线, 分别生产袋装和罐装奶粉。为了防止窜货问题, 企业需要在袋装和罐装产品上分别用激光机和喷码机标识唯一的防窜码, 并根据包装数量, 系统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外箱条码, 由人工贴在包装好的产品外箱上。
根据该企业两条生产线的情况, 多米诺为其度身定制了一套解决方案, 罐装产品线选择喷码机对罐装产品进行标识, 以避免激光机可能对罐装产品的氧化膜造成破坏;袋装产品线则采用标识内容不易破坏的激光机。两条生产线由两套独立的系统控制, 一条由防窜销系统控制, 喷码机对单个产品进行唯一的标识, 并对罐装产品喷印系统自动产生加密的防窜码, 当罐装产品标识的数量达到装箱数量时, 系统将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外箱条码。另一条生产线由激光机对每个袋装产品进行唯一码的标刻并自动产生防窜码, 然后根据产品类型、批号、日期等自动生成加密防窜码, 当生产线经过的产品数量达到装箱规格时, 系统也会自动产生一个唯一的外箱条码, 由条码打印机打印。产品销往各地后, 企业能根据产品上的防窜码, 通过语音、短信、网络等查询方式进行防窜货和其它信息的查询, 这样不仅对各地经销商进行了有效地监管, 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的总体生产效能。
安全追溯系统 篇9
沃尔夫集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压力
沃尔夫 (Wolf) 集团是德国肉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年产各类肉食品和香肠制品约2500种。每天, 公司要向零售商直接供货, 并通过自己位于全国的100家分店组成的分销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
由于沃尔夫产品种类繁多、生产加工和营销体系庞大, 沃尔夫集团在质量管理上决不敢掉以轻心。尽管如此, 仍旧不能保证产品得到100%的安全监督。另一方面, 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加强食品安全, EU VO 178/2002条例规定食品企业必须对产品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实施监管。
面对政策的驱动和自身发展的需求, 沃尔夫集团开始考虑建立一套实用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鉴于CSB在欧洲肉类行业的实力和深远影响, 沃尔夫集团最终选择了CSB系统的ERP管理软件 (后文中用CSB系统表示) 。
引进CSB系统, 保障食品安全追溯
CSB系统采用的技术和功能
条码模式的多样性和条码设定的灵活性使追溯成为可能。CSB系统支持多种条码模式, 如EAN 8, EAN 13, EAN128, 二维码, Code 39, Code 128、UPC-A等。另外, CSB系统有着非常灵活的条码设定, 系统中存有搭建追溯系统所需的数据变量和数据标示符, 前者跟CSB系统内部应用紧密关联, 后者用于决定相关数据类型。数据标示可将数据变量连接在一起, 然后即可根据企业对追溯信息的要求进行组合或拆分。
CSB全程追溯解决方案可实现全程追溯。CSB全程追溯解决方案是CSB系统中一个子系统, 该方案具有很强大的优势。它综合采用了RFID技术、条码技术和人工编码等多种技术, 可实现待宰牲畜和屠宰加工后的牲畜胴体及其分割部分的一一对应, 从而实现了从收购待宰到屠宰分割全过程的追溯。
计算机集成、分级系统和信息自动导入等使企业高效生产成为可能
将行业的实践经验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相结合, CSB系统开发了原料投放比例控制系统、与流水线之间连接的自控系统、实验室管理及质检系统, 它们为企业高效的生产提供了可能;另外, 针对猪肉及牛肉的定级, CSB系统还研发了分级系统, 可以帮助企业脱离人工定级, 使得定级更准确、更迅速, 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 CSB工业计算机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环境中有效的采集信息;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 (EDI) 的形式将客户所提供的信息自动导入系统, 以避免人为错误的产生;针对供应商可能会提供不同于系统内定义的物品信息, CSB系统可将外部供应商的产品信息与CSB系统内部定义的物品信息进行有效关联, 从而将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与系统内部信息很好地统一起来。
CSB全程追溯解决方案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 CSB系统可以使每个追溯批次和批号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合理的配置。此外, CSB系统还考虑到了企业的所有用户和供货商的接口, 使追溯不仅涉及原料肉, 还涉及到添加剂。
CSB系统在沃尔夫集团内延伸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 以及分布在外的分店和代理处。所有与产品追溯有关的重要信息都被在线收集到CSB系统中, 经过系统内的评价和分析, 系统将对整个生产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验证, 以使生产符合行业标准。
采购
沃尔夫集团在进行采购时, CSB系统通过其连接的手持读写器对牲畜的RFID耳标进行读写操作, 把养殖过程的重要信息, 如饲养场名称、地址、规模、场主、牲畜来源等基本信息, 以及用料情况、用药情况、防疫情况、健康状况等饲养信息读取到CSB系统中。系统可以自动为每个供货商分配一个代码, 企业也可以对供货商的代码进行指定。根据这个代码形成一个供货商批号, 并且分配到每一个产品上。该供货商批号将被打印到标签上, 随生产过程融入到任何环节。这样可有效地保证产品原料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便于企业有效地追溯源头。
屠宰分割和深加工
生猪采购后, 进入屠宰分割、深加工单元, 在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点, CSB系统不仅对加工成的产品进行标识, 还要采集所加工产品的原料上已有的标识信息, 并通过相关信息的载体条码将其全部标识在成品上, 以供后续加工环节或消费者使用, 从而便于对供应链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 一旦发现问题, 可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仓储、物流运输
当成品进入仓储、物流运输阶段, CSB工业计算机将通过扫描设备来读取条码信息, 并将其传输到设立在仓储和发货区的CSB工业计算机中, CSB工业计算机将详细记录下产品的仓储位置、运途、时间、销售点名称等信息。这将使得产品一旦产生质量问题, 无论是在运输过程中, 还是已经在销售中, 都能得到有效、快速、高效的召回。
整个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无需太多的手工记录, 数据会以不断累积的方式呈现在产品条码上。操作人员通过手持读写设备将数据传输到分设在屠宰、分割、加工等车间的CSB计算机上, 然后被CSB系统读取。对于没有RFID耳标的牲畜, CSB系统可以通过与电子秤无缝连接的方式, 将称中所显示的牲畜采购日期、重量、批次等信息读取到计算机中, 以减少人工输入, 提升生产效率。
CSB系统引进的意义
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统研究综述 篇10
1 食品安全与可追溯系统
1.1 食品安全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对食品安全给出的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使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它主要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没有但到危害程度的一定剂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加入,从而保证人体按正常剂量和以正确方式摄入这样的食品时不会受到急性或慢性的危害,这种危害包括对摄入者本身及其后代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也有学者将食品安全分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安全三个部分。食品数量安全定义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是从数量上反映食品消费需求能力和保障供给水平。食品数量的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食品数量安全的研究多为粮食的安全供给问题。食品质量安全是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品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食品可持续安全是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技术和管理方式,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在不损害自然地生产能力、生物系统的完整性或环境质量的情况下,达到所有人随时能获得保持健康生命所需要的食品。以合理利用食品资源、保证食品生产可持续发展为特征。在食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食物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问题,甚至也是政治问题。
1.2 可追溯系统(Traceability System)
目前,关于食品可追溯性(Traceability)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权威定论。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给出的定义是指能够追溯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任何指定阶段的能力;欧盟委员会(E C178/2002)关于食品可追溯性的定义是指在食品、饲料、用于食品生产的动物或用于食品或饲料中可能会使用的物质,在全部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发现并追寻其痕迹的可能性[1]。
食品可追溯系统(Food Traceability System)是在以欧洲疯牛病危机为代表的食源性恶性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爆发的背景下,由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在C A C生物技术食品政府间特别工作组会议上提出的一种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主要包括记录管理、查询管理、标识管理、责任管理和信用管理五个部分。根据食品可追溯体系自身特性的差异,美国学者Elise Golan设定了衡量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三个标准:宽度(breadth)、深度(depth)和精确度(precision)。其中,宽度指系统所包含的信息范围,深度指可以向前或向后追溯信息的距离,精确度指可以确定问题源头或产品某种特性的能力。
马汉武、王善霞在《食品安全环境下的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中指出构建的可追溯信息系统有以下功能:
(1)可以快速发现问题产品及其所在位置,确定相关责任体,实现快速响应,从而保护公众健康,保障食品安全;
(2)可以加强生产控制能力,有助于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要素,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感染;
(3)可以使生产加工厂商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产品召回、销毁导致的损失,及时控制问题,降低顾客的流失;
(4)可以快速实现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检验、检疫;
(5)可以通过快速识别疾病源控制动物传染病[2]。
2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关键技术
近几年来,食品可追溯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产品个体或批次的标识方面,需要具备成本低、易识别、易收集及易将标识信息录入数据库等特点。目前,针对动物个体,在饲养场常用的标识有:文身、耳标、射频标识和抗体等。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RFID技术,包括项圈电子标签、纽扣式电子耳标、耳部植入式电子芯片以及通过食道放置的瘤胃(网胃)电子胶囊等。在屠宰加工厂常用的标识有:条形码(纸质和塑料)、分子标记、微波雷达和智能托盘等。在蔬菜等种植业产品上,主要运用条形码技术。在众多编码系统中,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 A N 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UCC)共同开发、管理和维护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系统编码应用最为广泛,已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构建可追溯系统的另一个技术要素是中央数据库和信息传递系统。基于纸张的记录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食品体系和快速追溯的需求,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必须记录到中央数据库或者与数据库框架无缝联接。网络是将所有分散的个体及各环节的信息连在一起的桥梁,能实现数据集中存贮、管理,数据输入后可立即查询。
2.1 GS1系统
GS1系统(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以前称EAN·UCC系统)是对贸易项目、物流单元、位置、资产、服务关系等的编码为核心,集条码和射频等自动数据采集、电子数据交换、全球产品分类、全球数据同步、产品电子代码(EPC)等技术为一体的,服务于物流供应链的开放的标准体系。这套系统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制定并统一管理,目前,已在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贸易、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尤其是日用品、食品、医疗、纺织、建材等行业的应用更为普及,已成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万家的公司和企业采用GS1系统。
EAN·UCC系统对食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的优点在于这套系统目前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零售业和物流业已得到广泛应用,能避免众多系统互不兼容所带来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快速、准确地无缝链接。EAN·UCC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编码体系,包括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位置、服务关系等标识代码,EAN·UCC编码随着产品或服务的产生在流通源头建立起来,并伴着该产品与服务贯穿流通全过程,是信息共享的关键。二是数据载体,包括条码和无线射频标识。三是数据交换,为了使供应链上的相关信息能够在贸易伙伴间自由流动,EAN·UCC系统通过流通领域电子数据交换规范进行信息交换[3]。
文向阳在《GS1系统与产品追溯》中指出采用GS1系统对产品追溯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整个供应链内沟通和提供信息,克服供应链各环节不规范、不统一、不兼容从而形成的孤岛,使企业对信息追溯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阻止问题的蔓延防止再次发生。
2.2 条形码技术
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一维条码,如UPC码、EAN码、交叉25码、39码、Codabar码等,这些一维条码共同的缺点是信息容量小,需要与数据库相连,防伪性和纠错能力差。一般一维条码每英寸只能存储十几个字符的信息。扫描器在读取条码信息后需要再到与之相连的数据库中查找具体的信息。这样,一维条码对于数据库依赖性就比较大。同时,一维条码码制比较简单,防伪性差。1987年,第一个二维条码49码(Code49)问世。它是一种多行的、连续性的、长度可变的字母数字式码制,且采用多种元素宽度。它的字符集包括数字0~9、26个大写字母、七个特殊字符、三个功能字符和三个变换字符,共49个字符。
随后出现的另外几种二维条码主要有如Code16K、PDF417(Portable Data Fil以17,简称p DF417)、Super Code、Data Matrix码、Maxi Code等。code16K码是1988年研制出来的,其编码规则与一维条码128码类似。1990年,讯宝科技公司推出了PDF417码,它的出现给条码技术注人了新的活力,是条码技术发展的里程碑。随着人们对二维条码研究的深入,信息容量更大、保密性更好、纠错能力更强的条码不断产生,二维条码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陈孝庆在《商品条码在茶叶制品安全溯源中的应用》中在对茶叶制品物流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对产品安全溯源的实际需要,选择种植、收购、初加工、精加工、内包装、外包装、成品检验、分销共8个环节作为溯源控制点,拟定各控制点的溯源标识,采用中国商品条码标识系统对各溯源标识编码,通过扫描容器、标签或包装物上的标识名称、数据结构、数据载体及可追溯的主要信息项目[5]。
2.3 RFID技术
在RFID系统中,可以将一个带有独特的电子商品代码的数码记忆芯片植入到单个牲畜上,接收设备能激活RFID标签,读取和更改数据,并将信息传输到主机上进行进一步的处理。RFID技术的优势在于:(1)消除了手写所出现的数据记录错误,数据准确可靠;(2)可以快速地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3)节省劳动力并减少了处理数据所需要的文书工作;(4)由于信息更精确,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肉类食品供应链;(5)可以在潮湿、布满灰尘、满是污迹等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6)免接触、感应距离远且抗干扰能力强,可以识别远距离物体;(7)用无线电波来传送信息,不受空间限制。
目前,对食品供应链安全管理的手段还不是很多,传统的方法无法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追溯管理,食品行业中广泛采用条码技术进行安全追溯,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条码技术发展得也很迅速,并已在原有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二维条码。但是一维条码尺寸相对较大,不适宜在较小的物品上使用,而且不具备容错能力,磨损或脏污情况不可读取。二维条形码耳标,属于电子标识范畴,提高了身份标识自动获取能力,但其获取前端属于光学信号读取装置,易受光线、雾气、血污和粪便等物理环境的影响。同时条码技术只能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近距离的读取,无法做到实时快速的获得大批量食品的质量信息,而且其在流通环节上也无法提供食品所处环境信息的实时记录。与条码技术相比,由于RFID电子标签具有唯一识别编码、数据可重复擦写、标签数据存储量大、识别响应速度快、标签使用寿命长、可以在高温、高湿和户外等恶劣条件下使用,因此更加适合于食品供应链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应用RFID技术不仅可以对个体进行识别,而且可以对供应链全过程的每一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标识,从而对供应链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2.4 可追溯信息数据库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另一关键技术是可追溯信息数据库。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产品外包装上的唯一标识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它是进入数据库获取产品相关信息的关键字,该数据库可分为多数据系统和单数据系统。多数据库系统可以追溯,也被称作“一上,一下”追溯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供应链间的每一个实体都要在输入记录和输出记录中及哪里链接,但对信息不负责任,其缺点是每个企业需分别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每一个环节要了解食品信息,必须到上游供应商的数据库查阅,透明度不高,加大了可追溯的难度,降低了可追溯系统对食品安全的保障;采用单数据中央信息,食品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和物流商共用一个中央数据库,任何一个环节需要了解该产品的信息,输入该产品的代号,从中央数据库即可得到,追溯速度很快,透明度高。必须指出的是,行业中共同数据库的建立,不能由企业建立,而应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为食品企业建立一个共同的网络平台。然而现实中合作为基础的“一上,一下”可追溯系统模式多为常见,这主要因为“中心”追溯模式实施起来又很多障碍,比如商业机密问题、数据标准问题等等[6]。
3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应用
陈雷雷,金淑芳,李俊在《基于RFID的水产食品可追溯体系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食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针对水产食品生产和流通的特点,在分析水产食品可追溯体系所要涉及的环节及相应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RFID系统为基础的水产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框架体系[7]。
张兵等在《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将网络信息技术与蔬菜种植业实际相结合,应用EAN·UCC条码为蔬菜产品标识,构建了一套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实现对蔬菜产品质量的追溯管理。该系统为增强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手段和监管效率,提高生产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竞争力,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提供了技术保障[8]。
陶松滨在《GS1系统与RFID技术在畜牧养殖和肉制品追溯中的应用》中以猪肉制品为例,介绍了GS1系统和RFID技术在畜牧养殖和肉制品追溯中的应用。提出建立猪肉食品追溯系统要抓好以下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养殖,要给每头猪挂上RFID耳标,使其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猪的来源、饲料及健康状况等信息一一对应。屠宰之前将耳标摘下,利用RFID读写器扫描耳标信息就可查找数据库中养殖阶段相关的追溯信息。第二个环节是屠宰分割,在这一环节是屠宰分割,在这一环节中进行换标,将猪的耳标信息用多个GS1条码标识,并将相关信息如包装、规格、型号等,采集到管理软件中。第三个环节是物流与市场查询,在这一过程中利用GS1条码对产品的流向、存储等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在销售环节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查询相关供应链信息,也可以查询终端上扫描GS1条码,追溯产品相应信息,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可实施产品召回[9]。
4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展望
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消费信心,以及应对食品出口面临日益加高的技术壁垒,我国已积极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食品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低;食品生产者对建立可追溯体系的需求不足;国内食品可追溯体系配套技术不成熟;分段管理的监管体制不利于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为了加强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分享可追溯体系建立和运行的经验;(2)鼓励开发用于记录和报告数据的技术和工具;(3)制定信息记录的标准和协议;(4)政府和行业加强合作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摘要:随着禽流感、疯牛病等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出现,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用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恢复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信任的食品可追溯体系逐步出现。为推进和优化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开发,文中对可追溯系统的内涵、关键技术和系统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为相关系统开发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GS1系统,条形码,RFID
参考文献
[1]于辉,安玉发.在食品供应链中实施可追溯体系的理论探讨[S].农业质量标准,2005,(3).
[2]马汉武,王善霞.食品安全环境下的肉类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构建[N].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1)4-7
[3]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商品条码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窦勤颖,姚青.条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3,25,(5):50-52.
[5]陈孝庆.商品条码在茶叶制品安全溯源中的应用[J].条码与信息系统,2008,(2):8-10.
[6]柴毅,牛楠,屈剑锋,王嘉骐.基于RFID和条码技术的猪肉加工链可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物流技术,2009,(4).
[7]陈雷雷,金淑芳,李俊.基于RFID的水产食品可追溯体系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
[8]张兵,等.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食品科学,2007,(8).
浅谈区域消毒供应追溯信息系统 篇11
【关键词】区域;供应;追溯;信息;管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813-01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又叫超级消毒供应中心(Super CSSD),对其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的全部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统一的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它为医疗、保健、科研、护理、教学、安全提供保障。
江阴市人民医院是一家三级医院,于2013年开始在江阴市卫生局指导下筹建以江阴市人民医院为主体,涵盖周边11家二级医院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以区域卫生网络为载体,采用条形码、无线网络、、扫描枪、PDA等技术管理手段,对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灭菌、消毒、清洗、配送,解决了供应室目前传统灭菌包流程缺乏可视化、信息化、可追溯管理的问题。同时对使用情况进行追溯。其各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无菌物品的终末质量,在节约了运营成本的同时,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综合应用新兴技术手段,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完成对医院无菌物品流转全过程进行可追溯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数字化手段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管理之中并形成可追溯管理是如何实现的呢?
1、数字化手段的硬件装备:一个优秀的系统构建,硬件是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必需依赖相应的硬件装备,概括起来说,主要有:服务器、终端电脑、数据采设别(如:扫描枪)、网络(无线、3G网络、有线)、条码打印机、环境检测器等。必要的硬件设备是保障数据化追溯管理平台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2、流程的设计:一个系统的构建,软件是最重要的灵魂。离开了软件,一切的硬件设备都不过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和摆设。在当下中国,一套好的流程设计,一套灵巧软件的诞生,必须要前瞻国际(尤其是欧洲)上最先进的地区和国家的成功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同时,必须精研、谙熟卫生部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尤其是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3个强制标准的规定;直面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的差异性现状。在上述三个立足点之上充分兼顾、包容、变通、提炼,才有可能完成一套实用、新颖、友好并可持续升级的软件。否则,软件的设计者要么设计的是一套无纸化办公软件;要么只是简单地堆砌功能模块,以至于无法可持续升级而怠害使用者。笔者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浪淘沙、去粗取精、殊途同归,优秀的流程设计一定会脱颖而出,软件流程本身最终也会成为一个标准。
3、唯一性身份认定和标记:数字化手段的基础是对于需要追溯管理的“目标”(无菌包、器械、设备、一次性物品、人员、科室等)进行唯一性的认定和标记,这是建立高水平数字化平台的基础,离开这一基础,一切便无从谈起。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方法是采用条形码技术(一维码、二维码),或采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对于“目标”进行身份的唯一认定并标记。
4、即时性、录入性:数字化手段的优势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即时性地采集到任何一个实践动作的4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此处的即时性,包含实时性,指既不是事前,也不是事后,而是当时。录入性,是指既不是预先的计划、预测,也不是事后的追记、补记,而是一个必须即时完成的规定动作,是不以人的意志、情感为转移的标准动作。
5、综合技术手段的采用:看似简单的消毒供应中心可追溯管理系统其实是一个采用多方面、多领域技术手段的结晶。按照目前国际主流的应用现状来说,主要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条码技术、印刷技术、图像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探测感应技术,甚至声控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
6、智能化的交互界面:一个专业化的软件,其专业程度越高,商业应用价值越大,就必须有一款友好、人性化的交互界面。方便使用者的录入、输出、标记、查询;同时,方便管理者的调阅、查找、分类、汇总、甚至远程传递信息;使得使用软件的人上手快、操作便捷。以便于将责、权、利,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有机地控制起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颜色等,友情地干预人的随意性行为,温馨地提醒人的疏失行为,客观地阻止人的失误行为,成为强制标准的监督者、提醒者和管理者的助手。
区域性消毒供应信息系统的应用,使传统手工作业向计算机化转变,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手工记录差错。实现对器械包再生过程的全程跟踪管理与信息的精准记录。提供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与报表,为供应室管理提供数字化依据。该系统对供应室内部是工作平台,对外是各科室与供应室沟通、协同工作的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同事也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保证流程强制执行。
區域性消毒供应追溯信息系统。即时地录入每一个关键环节的数据,便捷地查找每一个环节的原始数据,精准地为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提供分析依据和图标,优雅地面对监管者地验收和考察。让我们用信息化的收段,创建一个崭新的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可追溯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东兵《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2009年5月 《中华护理教育》。
[2] 林 霞,华卓君,沈燕娟,王 丽《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与探讨》2011年10月《护理研究》。
[3] 林 霞《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2012年12月 《中国护理管理》。
[4] 黄浩 成翼娟 赵自勤《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创建》2007年1月 《中国护理管理》。
[5] 林惠烦《医院区域消毒供应中心(CSSD)建设的必要性》2012年11月 《健康必读杂志》。
[6] 寻凌福《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2011年1月《现代医院》
安全追溯系统 篇12
肉类食品消费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的国家大事,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商务部已经开始部署实施全国性肉类食品消费安全与追溯体系工作。但是,由于肉类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从源头到餐桌”涉及的环节众多,要实现肉类食品的质量管理控制,必须对肉类食品供应链进行优化重组,对肉类食品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监控,以建立肉类食品供应链追溯体系。
1 基于可信计算的信息流划分
信息流的无干扰的思想是可信安全体系结构的核心思想,它最早由Goguen等人提出,其思想是:对于系统中的安全域u和v,如果域u中的操作造成系统状态的改变,从域v的角度来观察系统,在域u的操作发生前和发生后,域v所观察到的系统状态是相同的,那么就认为域u对于域v是无干扰的。
基于信息流的无干扰理论模型从动作和运行结果的角度建立系统安全可信策略模型,研究了基本的无干扰理论模型,给出无干扰模型的3个性质,即单步一致性、结果一致性和局部一致性。借鉴以上思想方法本文以无干扰和可信传递的为理论指导对猪肉食品信息安全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分成养殖、屠宰、销售、核销四个域。这四个域满足信息流无干扰的原则:任何一个域中的操作不会造成另一个域状态的改变(如图1所示)。
为了更进一步细化整个肉类食品信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本文引入了原子操作的概念。如图2所示,原子操作{耳标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养殖过程管理系统}表示耳标信息采集管理系统通过箭头指向养殖过程管理系统,表明耳标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会对养殖过程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在这个访问过程中访问者称为主体,被访问者称为客体。借助原子操作的概念得到更为细化的信息流动图。
2 肉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可信安全体系结构
在需求分析得到的数据流动的基础上,根据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可信体系结构:以可信安全管理平台为中心的三层可信体系结构。第一层是现有的各个子系统,第二层是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与可信管理平台层的边界访问控制和信息流安全交换功能。第三层是整个可信体系结构的核心层。它包括:客体可信状态控制、完整性状态控制、保密性状态控制、风险预警控制等功能模块。可信安全管理平台是对整个肉类食品信息系统中信息流动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如图3)。
一次原子操作管理平台执行过程(如图4):
(1)通过客体可信状态函数实现客体可信状态控制;
(2)通过Hash函数、数字签名等实现客体完整性状态控制;
(3)通过保密性函数实现保密性状态控制;
(4)主体成功访问客体后将访问记录,保存在记录中;
(5)风险预警指撤销求并非法入侵。
3 肉类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可信体系结构实现
中间层的边界访问控制主要是通过数字证书向可信安全管理平台提交数据访问申请,通过可信管理平台层具体的数据访问操作后,实现信息的安全交互。而底层是现有的信息系统不需要的进行任何修改。以下重点介绍可信安全管理平台功能的实现。
3.1 客体可信状态控制
基于现有的计算平台可信证明方法,可以保证信息在分布式系统流动中的安全可信。其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识别并防止由于远程计算平台用户的无意识行为导致的安全事件(比如木马、病毒等恶意代码或错误的安全配置)对其它系统产生影响。(2)通过分析与平台状态可信直接相关的系统行为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证明平台是否可信,避免度量和验证大量无关要素所带来的隐私保护和计算可行性问题(如图5)。
客体可信函数构造=:match(主体ia安全策略预期,客体bj行为记录)
函数返回值:0表示符合要求,1表示不符合要求。
3.2 完整性状态控制
其中Hash()表示Hash函数,Sig访问请求表示访问者的对请求的数字签名,PK表示访问者的公开密钥,完整性状态控制的流程(如图6)。
3.3 基于Lampson安全模型的保密性状态控制
安全策略是一套用于规范组织如何管理、保护以及分发信息的法律、法规与行为准则,访问控制依据用户制定的安全策略对系统发生的访问事件进行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资源。1971年,Lampson首次对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问题进行抽象,建立了访问矩阵模型,模型中主体(subject)代表发出访问请求的主动实体;客体(object)代表受保护的系统资源;访问矩阵(access matrix)以所有主体为行,所有客体为列,列举每个主体对每个客体的所有访问权限,以表示管理员对访问控制的具体要求,即安全策略。因此,本文提出的肉类安全追溯系统中的安全策略也采用这种(主体,客体,权限)三元组的抽象方式,描述系统的访问。
保密性函数构造=:(原子操作∈or∉访问控制矩阵)
函数返回值:属于返回0不属于返回1。根据细化的信息流图(见图2),可以得到以下为访问控制矩阵(如表1)。
描述:访问控制矩阵行元素:一次原子操作中的客体(objectj)元素:养殖过程管理系统、屠宰过程管理系统、码分配与控制系统等等。
访问控制矩阵列元素:访问客体的主体元素:检疫台账生成系统,耳标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等等。
访问控制矩阵成员集合:表示操作权限Mi,j={1Z=:新增add,Z2=:显示show,Z3=:修改update,Z4=:删除delete}
3.4 审计预警控制
针对客体可信状态控制、完整性状态控制、保密性状态控制中的出现的非法入侵记录并通知到相关的责任人。
4 结束语
实现以可信计算和安全体系结构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建立肉类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有效防止各类假冒伪劣肉类食品流入消费市场,提高肉类食品安全保障程度。包括源头防护、中间控制、最后可追溯与审计的可兼顾的控制体系。减少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和发布渠道,公示经营者的信用档案和政府部门监察的记录,提高信息服务完善群众监督的环境。有助于推动我国肉类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规划和发展。
参考文献
[1]Koen Yskout,Bart De Win and Wouter Joosen.transforming security audit reauirements into a software architecture.IBBT-DistriNet.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Belgium.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vailability,Reliability and Security,2008IEEE DOI10.1109/ARE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