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2024-11-28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共8篇)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1

结构在建筑物内部同样起着与外部表面相类似的作用, 譬如修饰功能、图案功能以及提供纹理。在对内部空间的增强能力上, 结构的空间布置要比表面布置更胜一筹。在一些建筑中, 结构通过其密度和小尺寸元素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在另外一些建筑中, 大尺寸元素的使用能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

1 表面结构

内部外露结构通过对内表面的修饰和组织作用, 为建筑学特质的表达提供有益的帮助。其中, 任何与建筑物内表面相连接或是直接安置在表面附近的内部结构被统称为表面结构。

与大多数外露结构元素相比内部外露结构, 特别是在低层建筑中的内部外露结构, 更多的是采用木材而非其他建筑材料。这是因为, 在没有阳光直射和潮气侵袭的情况下, 木材及其连接件非常适于室内环境。下面我们看一个实例, 这是由卡拉特拉瓦为韦伦中学所设计的一个屋盖结构。该屋盖位于学校入口门厅处上方中心部位, 其下为圆筒形建筑。这个结构在概念上是很简单的, 它是由倾斜的椽成辐射状将中心部位的天窗支撑在外围的环状混凝土梁上。尽管如此, 不同类型结构的融合展现了一种构造和视觉上的复杂性, 修饰了内部屋盖表面, 营造出一种奇妙的风格。

Calatrava将由椽表现出来的两种结构功能分隔开来。第一种功能是对天窗的支撑并作为屋顶的中部构件, 第二种功能则是将屋盖的质量以剪力和弯矩的形式传递到椽的端部。木制细长压杆起着支撑的作用。在椽的底部采用锥形金属连接件将V形椽与一个由3根金属杆组成的圆形拉环相连。当压杆的竖直部分通过薄片状椽的外端向上偏移时, 这个拉环能够承担其所造成的水平方向的冲力。在屋盖上设置的钢短柱支撑于外围环形梁上, 为中部天窗鼓室提供了足够的高度。由于受到玻璃天窗的约束, 从顶部进入的自然光将结构的辐射状格调进一步增强。而屋顶表面的花瓣状拱腹及下部结构让人联想起绽开的花朵。

位于Sumvtg的圣本尼迪克礼拜堂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有关内部表面修饰的很好例子。在这个案例中, 相关结构主要是指屋顶和墙。该教堂位于阿尔卑斯山谷一个陡峭的斜坡上, 它在水平面上呈泪珠状或叶片状。从外部看来, 浅屋顶下面是竖直的百叶窗带, 其下方是鹅卵石覆盖的木制墙、。这样设计所造成的视觉效果给屋顶以脱离下部围墙而“腾空”的感觉。

从内部来看, 该教堂屋顶的支撑情况便一目了然。沿着木板墙整齐设置着36根方形柱, 每一根柱子都通过三个金属螺栓巧妙地与墙相连。这种简单而又直观地将柱从墙中抽出并将它们暴露在外的做法, 极大地影响着内部的设计。作为一种视觉冲击, 它们修饰了内墙表面, 同时也增加了内部空间形状的清晰度, 并与屋顶上的肋梁一起营造出一种四周围绕的严肃气氛。

屋顶的结构采用对称的形式, 简单明了。从下方看, 屋顶下部带肋的掾让人联想到树叶的叶脉。在一般情况下, 屋顶结构一般都包含上下两个层次, 即由上部横向的椽搭接在下部的纵向脊梁之上。但是在这个小教堂中, 所有的屋肋, 包括跨度小于教堂总长的脊梁在内, 都是处于同一高度处。而且从脊梁处伸出的每一根分支都分别支撑在外围的木制柱上。另外, 木制层压板中被插入一些焊接薄钢板, 从而达到一种双向结构的目的。由于被很巧妙地掩饰, 这些加强措施并没有对这个胶合板建筑产生不良影响。而在脊梁自身的形状设计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更进一步的细节处理。

2 空间结构

比如说一根独立柱, 对其周围都有着切实的影响。Ching对此是这么说的:“当一根柱子被安置于某一限定的空间范围之内时, 它会在其周围形成一个领域, 并与其空间周围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而且“当柱子位于某空间的中心时, 它将维护自己的中心位置, 并在自己与周围的墙平面之间划分出一块相等的空间地带”。但是这并不是说空间结构就肯定会为建筑空间的形成发挥有利的作用。

3 充满表现力的结构

这部分主要讲述结构的表现功能。在关于外墙面和内部空间结构的例子中, 结构表达了广阔的概念范围。首先, 实例中的结构体现了对外部水平荷载的抵抗能力, 而此后实例中的结构则与建筑使用与几何外形等相关方面有关。

里昂的法国罗马文化博物馆总共有5层, 它位于一个靠近古代竞技场的山坡上。除了一个主要人口以及接待处之外, 其他从外部可见的部分就是两条观光走廊和位于最底层的车库入口。这两条走廊从山坡的坡面处凸出而成, 游客能够在此俯瞰山下的古代竞技场。

这个地下空间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结构感。走廊中布置了许多大尺寸的梁和柱, 它们一起修饰着这些空间。幸运的是, 它们那恰当的细部设计避免了任何不利的结构情况的发生———梁与柱、板与墙之间的曲线型连接方式, 以及梁与梁交叉部位所采用的锥形化设计, 都大大地柔化了混凝土结构的视觉生硬感。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来进行支撑, 而作用在背面墙上的岩土侧推力则是由最外层柱和中部柱的倾斜通过框架元件的重力来抵抗。这些柱的倾斜度与外面山坡的坡度相一致, 它表明结构支撑也常常需要抵抗土的侧向压力。

位于伦敦地铁纪念线的威斯敏斯特车站其外露型结构同样体现了外部土压力的存在。在人口隧道和火车站台周围, 一系列的曲形金属管道、板和螺栓向人们展现着一种独特的地下建筑语言。不过, 结构最能直观地展现外部土压力的地方是在主厅处。主厅被设计得十分开阔, 35m高的大厅内安置了17座电梯, 并设置了众多楼层来便于各种管线在车站内的铺设。为了增加其空间复杂性, 18根直径为660mm的横向金属杆在上空越过大厅, 并从中央一排立柱当中穿过。这是另一个辟兰乃西式的空间。

建筑物的外表和空间结构都体现了外部土压力的存在大厅的边墙是由水平梁和短柱所组成的竖向格栅。在格栅的凹陷处的墙面上呈现出一种粗糙的喷射混凝土状的外观, 这往往与土体本身的表面有关。这种厚重的外墙结构对保护厅内墙体来说是不利的, 因此设计师采用实心圆钢柱对其进行支撑。

结束语

内部结构的表达能力是无限的。本文中所提供的例子只初步说明了结构所能表达的不同风格的范围。我们可以看到结构反映了建筑物内部居民的情绪气氛的程度, 并保证他们能够处于“结构的拥抱”之中。最后, 内部结构还有助于表达与强调具有更加丰富效果的建筑物外形。

参考文献

[1]张晓军.浅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J].建筑设计, 2007.[1]张晓军.浅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J].建筑设计, 2007.

[2]苏欣.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存在的问题[J].建筑施工, 2008.[2]苏欣.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存在的问题[J].建筑施工, 2008.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2

关键词:内部审计;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作用分析

一、内部审计运用到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建筑行业环境并不健全,很多企业都存在着盲目拿地签约,企业内部欠缺有效的项目风险评估及管理措施,这就导致建筑行业逐渐步入恶性竞争的环境中,使得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引而出成为了建筑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同时,环境的复杂会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各种风险,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向前发展。引进现代的内部审计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中,用以及时迅速的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应对,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笔者就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风险进行系统分析,阐述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重要作用,确保建筑企业能真正做到财务风险有效管理,为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内部审计和会计风险管理的内涵

(一)内部审计

所谓的内部审计,指的是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具有独立监督、评价、审查功能的经营活动,是相对外部审计而言的。之所以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内部审计,目的是要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确保企业的会计流程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并且要求会计相关信息要真实合法。通常来说,企业的内部审计有如下几种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经济账目的审计,可以采取抽样调查或者专项审计的方式进行账目的核对和审查;对企业正在进行的经济项目的审计,包括对经济项目的成本、开支以及所有管理活动的调查审计;对企业的某一经济项目的主要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方面的审计;对企业所正在进行或者将要进行的重大投资或者经济危机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内部审计,是独立于企业其他各项管理业务的经济活动,有助于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完善自身的会计管理。

(二)会计风险管理

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一般将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风险,另一种是会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压力,而会计风险大多是指建筑企业在投资、筹资等活动中使财务收支出现严重不平衡,从而导致出现经济出现亏损的现象。在建筑企业的实际的经营活动管理中,通常会遇到的会计风险有项目启动资金不够、工程款调拨不及时、利润分配不均衡等。而会计风险管理便是针对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给予调查、分析、评估的一系列措施,最终确保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能够正常平稳运行,使企业的资金周转能支持企业正常的开支,促进建筑企业经济目标的达成。

三、内部审计在建筑企业会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能够及时辨别会计风险

由于风险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会计风险无时不在,任何的经济活动都可能遭遇风险的威胁。所以需要将内部审计活动贯彻到建筑企业的每一项施工项目当中,及时发现项目管理过程中隐藏的风险。依托现代高科技的会计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并针对风险等级给予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将会计风险的危险降到最低。

(二)为建筑企业的会计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作为建筑企业来讲,其要进行内部审计必须要经过相关上层管理层的讨论决定,要在考虑建筑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内部审计。按照建筑企业的职责划分来说,内部审计部门是下设在董事会、总经理之下,但同时又区别于其他的普通部门,所以在其开展工作的时候具有灵活性和独立性。

(三)加强了建筑企业内部管理

内部审计作为建筑企业的一种经营活动,在整个建筑企业的日常经营的业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还是有关会计管理的资料搜集和施工现场所需实物的核对等方面都离不开内部审计。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导致出现物料消耗高,工程项目成本费用大,经济效益低的状况。例如:在劳动力使用上存在不按岗使用,低工高用,非专业用工及临时工闲时留用的现象,从而人为扩大人工费开支;无计划采购或者采购计划随意,结果导致材料的积压、超支;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往往不能按操作规程办理,造成机械费用成本偏高。

针对上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近年来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大宗材料采购、主要劳务分包、专业工程分包等实行统一采购、招标,运用竞争机制促使厂家及劳务队在公开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使项目部获得价格优惠、质量合格的材料及人工,有效的减少了项目的开支,降低了工程成本,为项目提升效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招投标工程项目受益匪浅,并得到了工程项目的拥护和执行。对实际发生的人工费、大宗材料、机械费用进行备案制度,由内审部的预算部门将实际发生的人工、大宗材料、机械费用通过与投标预算的对比随时掌握材料、人工、机械费的实际采购价格的高低变化及成本超支情况。实行资金计划审批制度,可对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成本计划的执行完成情况及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对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审计1、业主方风险,评估判定业主方的实力与信誉,做好风险控制,为此集团公司建立了源头风险防范机制,采取了严把投标关,严格筛选工程对象,对存在的风险的工程甄别利弊,防范虚假工程信息,骗取保证金等。2、经济合同风险,合同是建筑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建筑企业在承揽工程时涉及面广,合同履行、贷款担保、债权债务、内部分包、质量安全、用工用人等等,都会涉及法律诉讼问题。所以说内部审计部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职能部门,必须要客观公正的对建筑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进行科学系统的审查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便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能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四、加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提高会计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始终独立

要想建筑企业的内部审计真正切实落实到经营活动中,需要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只有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独立的特性,才可以保证审计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真实客观,具有非常

高的准确性。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的现状观察所得,我国的建筑企业的职能部门结构比较混乱,没有严格清晰的职能权责划分来作为内部管理的依据。因此应该明确内部审计部门在建筑企业当中的重要地位,保持其独立性,将其置于建筑企业的独立董事的领导下,尽量不要同企业的高层管理或者会计管理混为一谈。

(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权责

内部审计部门要想真正实现在建筑企业中的职责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转变工作的内容和管理手段。改变原来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科学化管理和控制方面转变,利用现代的审计方法来武装内部审计,并且拓展内部审计的途径,就建筑企业今后的会计管理工作给予更好的建议。

(三)密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对于发挥好内部审计在会计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很有必要。要对会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需要加强同会计部门的的协作,提前对被审计部门或者被审计人员进行通知。当然对于个别需要临时进行突击检查的业务,可以酌情考虑,也可在审计的过程中再通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不断的经营发展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风险,经济的发展促使建筑行业取得长远发展,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加剧了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风险程度。因此需要发挥好内部审计的作用,将其运用到会计风险管理中,为其更好地指导企业经营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针对建筑企业的各项施工项目活动,有效地进行资金、物质等资源的整合,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树立较高的安全忧患意识,为建筑企业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进而取得建筑行业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4(02)105+107.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3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提升供给质量、调整资源配置结构,以达到有效应对需求的灵活性的目的,进而提升生产效率获得经济长效持续的发展。实际上,“供给侧”是通过对生产端发力,经过优化资源要素进而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供给侧”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理论,这与凯恩斯的需求刺激理论恰好相反。自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呈现出疲软状态,原来一直得益于“三驾马车”的经济拉动,在这之后开始乏力。在2012-2014年这种疲软表现的愈加明显,我国的经济回落分别为4.9%、2.4%,净出口开始对GDP出现负向拉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供需间出现矛盾。2015年“供给”一词开始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讨论当中,并逐渐的开始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的相关措施。2016年提出通过创新实现“旧常态”到“新常态”的转变,这也标志着实施供给侧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内部审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自从我国1982年出台审计监督制度以来,审计工作质量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人大监督、党内监督等八种监督方式共同纳入审计监督体系,审计机关的责任越来越大。“供给侧”改革是由“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的重要途径,新常态要求不断发挥审计的推动作用,创新审计模式,提升审计质量,推动审计转型升级。2016年2月5日审计署下发《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这份文件直接要求审计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深化审计改革,借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的进行审计转型升级,以获得高端审计产品。此外,审计可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推剂”,“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的配置;审计也是结构性改革的“平衡器”,“供给侧”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审计的转型升级。

内部审计是审计中最具基础性的监督机制,对国家审计具有补充和辅助作用,对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具有保障作用,对我国企业适应新常态具有监督与推动作用。

1、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一直是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产业

“十三五”规划要求调整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产业链的位置,对外要优化产品结构和贸易,对内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内部审计保障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性与有效性,同时内部审计也完善国家审计在保障产业链构建过程中的不足,深化目前我国经济改革审计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我国国企改革,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制度,必须加强内部监督,规范市场秩序,适应“供给侧”改革新形势,减少国有资产不当流失。

2、“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

有效供给的实质是创新驱动,目前创新驱动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竞争市场与内部控制优化,而内部审计正是内部控制优化的最重要的手段。我国的低端产业占据比例重大,资源消耗量大,供给侧改革使我国开始注重供给端,但我国供给端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资源消耗成本大,因此必须有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这样强有力的内部结构优化保障措施。例如,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实现自身的职业化,使低端产业产能化解、淘汰僵尸企业、上端价格调整。

3、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有效供给的增加,但是归根结底是创新的供给

供给侧改革可以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曾经的“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的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旧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很多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这种无效的供给使我国资源浪费严重,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开始无效消耗。因此,我们必须营造一种具有保障性的经济发展与转变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减少无效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革除旧有的产出决定企业收入的管理理念,要转向有效产出刺激需求市场,进而创造收入的管理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内部审计对我国适应新常态的保障与推动作用表现突出。只有在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这样的监督与纠偏环境下,才能由原来的“三驾马车”经济拉动(转化为外需)转变为供给侧改革消费拉动(转化为内需),这是一种经济驱动力与管理理念的创新。

因此,内部审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主要体现于环境保障、推动转型升级与深化监督、规范秩序四方面。同时这四方面是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相互辅助与相互支撑完成的,这对我国经济驱动转型、适应新常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挥内部审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的途径

1、引入战略审计

引入战略审计是提升内部审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的业务与财务层面的审计重点非常熟悉,这为内部审计评价企业战略风险奠定了基础。

首先,内部审计产生于19世纪末,最先以财务导向审计的形式实施的,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变迁,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风险导向审计,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供给端逐渐成为受力域,风险导向审计也逐渐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战略审计是继风险导向审计后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是由“为管理”转变为“对管理”的审计模式。实际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即降低成本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就降低成本而言,即去产能。战略审计的高效在于其形成了战略审计-业务审计-内部控制-财务审计的闭环资源分配模式,这样的模式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源,处理掉无效或者闲置资源,这正是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另一方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战略审计不再是企业的“医生”,而是企业的“警察”,更多的是对企业战略的监督、评价与诊断,间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提升经营效率;二是战略审计已经成为董事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需要更多以审计视角关于战略方面的信息做出更加有效地决策。

其次,根据以往文献可知,战略审计与其他审计模式相比,实现了局部到整体、监督到咨询、独立性到增值性、专业化到系统化的转变。这种内部审计模式与目前互联网环境极具融合性,可以实现数据+内部审计(战略审计为重)+国家审计的审计模式,通过数据动态监测达到企业诊断与评价的目标,这也是新常态经济、分享经济的必然趋势。

2、保持审计独立性,提升审计产品质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审计是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催化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安检员”,强化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对审计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地方审计机关经常会受制于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因此保障地方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转型首先要完成的。一方面要积极的推进省级以下的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改革;另一方面要根据国家出台的《审计工作意见》对审计相关的问题进行细化,并赋予审计部门独立权利,实现省级上下审计部门的联动机制。

其次,提升高端的“审计产品”的供给能力。审计实际上是一种专家行为,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工作成效的评判因素,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改进审计的技术方法,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强化审计人员的胜任力、责任感以及审计的公信力。此外,要完善审计职业化的管理制度与审计人员的招聘机制,建立健全审计职责明确机制和人员的晋升机制;而且可以改进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推进审计管理模式的结构改革和技术方法创新。

四、结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通过去产能、促创新、降成本、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内部审计是我国监督与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研究内部审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极具必要性。本文主要解释了“供给侧”改革和内部审计在其中的作用关系及其提升其作用的策略,但是限于“供给侧”提出时间短暂,仍然需要时间检验其实践性,建议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

摘要:随着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十一次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内部审计作用逐渐引起政府、企业及理论研究的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高生产效率、消耗产能过剩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纵观目前理论研究,鲜有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对内部审计作用及发挥途径研究。内部审计作为保障政府、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供给侧”背景下研究其作用和发挥途径极具必要性。实际上,“供给侧”改革益于审计工作的转型升级,提升审计的工作质量,转变其工作模式。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阐释,着重分析内部审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内部审计作用的途径。希望本文研究的作用分析和途径选择能为政府、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有所启示。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内部审计,新常态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肖林、钱智:新供给经济学实践: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举措[J].科学发展,2016(4).

[2]李岩:新常态下推进审计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理财,2016(5).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4

点菜单也称取菜单或出品单,是餐厅服务员根据客人点菜的内容和要求开立的用于到厨房、酒吧拿取菜肴、酒水等食品的书面凭证,同时也是餐饮营业点收银员开具账单、收取餐饮账款的依据,是餐饮收入发生过程中所需的第一张单据。

1 点菜单设计

设计点菜单的内容时应精心设计,使点菜单能记录宝贵的原始记录,以增强点菜单在餐饮经营中的管理作用。

1.1 点菜单的内容

1.1.1 基本信息

在客人的点菜单上要有日期、时间、桌号、服务员姓名(或工号)、客人数(在客人数的记录中除了传统的记录客人总数外,应加上男、女客人数,可进一步发挥点菜单的作用)。这些信息不仅便于服务员向客人服务,帮助辨别点菜单和餐台服务由哪个服务员负责,而且还可用于管理决策,汇总这些信息能统计出每天服务的客人数、各时段的客人数以及每个服务员服务的客人数。

1.1.2 订菜信息

客人点菜单要包括客人订的菜品和价格。点菜单上的菜品是客人要求订的菜,是对厨房下达的指令,其金额是向客人收费的凭证。订菜信息也是产品销售信息。汇总产品销售额可统计出餐厅每日的营业收入,并在销售过程中起着核算和控制营业收入及现金的作用。在做经营管理决策时,可利用点菜单上各菜品的销售量的汇总信息,帮助确定菜品的生产计划和人员的配备安排。

1.1.3 宣传和服务信息

点菜单上还应有餐厅的名称和店徽、电话号码和需加的服务费等。这些信息起宣传和提示作用。

1.1.4 存根

有的餐厅的客人的点菜单的下方有一联做存根,存根上有点菜单的编号、日期、服务员姓名(或工号)、点菜单总金额、收银员签字。服务员向收银员送交点菜单和客人的账款后,收银员在存根上盖上“现金收讫”字样,并交由服务员保存。此存根可证明服务员已将点菜单和收取的钱款交给收银员。

2.2点菜单的制作要求

点菜单作为最初的控制信息的载体对其本身的制作和填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以便提高点菜单销售控制的力度。有关要求如下:

2.2.1点菜单必须统一印制,不得用便签、小纸块来代替。

否则,势必无法整齐划一,失去凭证的正规性和严肃性,不利于分类整理,不利于核对检查,也不利于对点菜单采取比较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2.2.2如果酒店有多个餐厅和酒吧,应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以便于分辨、归类、管理。

服务员填写点菜单时,必须使用圆珠笔或其它不易擦除字迹的笔。点菜单如果书写失误或需要更改,应划去重写,不得涂改或挖补。

2.2.3点菜单必须连续编号,并对点菜单实行编号控制。

编号控制能规定服务员对哪些点菜单负责。编号控制的最大好处在于能缩短查找点菜单的时间。

2 点菜单的内部控制作用

控制是一种基本的管理职能,餐饮销售的内部控制是指餐饮内部对餐饮销售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监督。酒店对餐饮销售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点菜单这一控制要素进行的。销售活动涉及钱、单、物三个方面,在钱、单、物三者之间,物品是前提,货币是中心,单据是关键。从经营控制的角度看,点菜单是餐饮销售控制作用的起点。因此,加强对点菜单的控制,是酒店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只有充分认识点菜单对餐饮销售的控制作用,才能有效地加强对点菜单的控制。

2.1 点菜单的传递

点菜单作为连接客人、服务员、厨房、收银员之间的纽带,必然要传递。传递的途径由“三线两点”连接而成,所谓“三线两点”是指把钱、单、物分离成互相独立的线进行传递,在三条传递线的终端设置两个核对点,以联络三线进行控制。其运作程序如下:

2.1.1 物品传递线

餐厅服务员根据入座客人的要求开出点菜单。点菜单一般为一式三联。餐厅务员把一式三联的点菜单交给收银员检查无误后,加盖其印章。收银员留下一联,用于收银机打印向客人收取费用的餐饮帐单,其它两联退还给服务员。服务员自己留存一联点菜单(备查之用),把厨房联(出菜联)点菜单送至厨房。厨房根据点菜单制作菜品,由送菜员将其送至餐台上。每班结束后,厨房和酒吧主管把出菜单按餐厅名称及编号顺序汇总整理好交送会计部。

2.1.2 账单传递线

收银员根据点菜单打印出帐单,并把点菜单附在其后,按餐台号码的顺序整理好,等待客人结账。客人结账时根据账单向客人收款,并把结完账的账单按顺序整理好。每班结束时,根据账单编制本班收银报告,并打印出本班的收入情况记录,连同账单一并交到夜间稽核处。

2.1.3 货币传递线

收银员根据账单向客人结算收款。收银员下班时,按币种、票面清点现金,填写交款信封,将现金投进指定的保险箱内。总出纳与监点人一起打开保险箱,点收后送存银行。根据银行回单编制总出纳报告,并把回单附在报告上,送交日间收入稽核员审核。上述三条传递线最终形成三个终端,在三条线的终端设置点菜单与账单、账单与货币两个核对点,从而将三条传递线对接控制起来。

2.2 点菜单的传递控制

点菜单的控制作用是餐饮销售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其作用点在点菜单的三条传递线上。点菜单按规定路径传递,在各个传递的节点上,完成其相应的控制作用,具有即时性。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显然,事中监督具有即时性,而事后监督具有滞后性。

2.2.1 事中监督

事中监督发生在物品传递线上。收银员检查服务员交来的一式三联的点菜单,监督其是否具有一致性,其目的是防止服务员在点菜单上的舞弊行为。比如,厨房联点菜单的订菜信息多于收银联点菜单的订菜信息,就会出现客人消费的菜品式样多、而结算付款少的问题。在餐饮服务人员的亲朋好友用餐时,此类作弊尤易发生。厨房根据盖有收银员印章的厨房联点菜单出菜,如果没有收银员的印章,则不出菜。这就有效地防止了服务员私自送餐予亲朋好友,而不收银入账的舞弊现象。建立在物品传递线上的监督机制,是收银员、厨房对服务员的一种有效的制约。

2.2.2 事后监督

有效的监督机制应该是相互的制约机制,如果说事中监督实现了收银员和厨房对服务员的单方面的制约,那么在另一方面就要对收银员和厨房进行制约。餐饮的服务工作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对餐饮销售控制不可能都具有即时性。事后的监督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对餐饮销售进行滞后性的控制,这种控制应该是建立在前面控制基础上的最终控制,体现出点菜单的内部控制具有连贯性。事后监督是针对收银员和厨房实施的一种有效控制,而它的控制手段还是通过对点菜单的控制来进行的。对点菜单最严密最有效的监督的方法是将厨房联点菜单与餐饮帐单逐项校对。这是堵塞餐饮收入漏洞、防止舞弊行为的一个关键环节。如果缺少厨房联点菜单与餐饮帐单的检查,就难以搞清应记入餐饮帐单的项目是否准确、完全地记入,亦难发现走单的舞弊行为。但在现实工作中,实施这种控制难度较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点菜单数量多,核对起来工作量大,所需的人力物力也多;另一方面点菜单分散,一个餐厅的点菜单往往分散到几个厨房。因此,在现实工作中通常采用一些易于实现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1)印章审核法———只审核厨房联点菜单上有无收银员印章的方法。厨房应凭印章出菜。审核时,只需逐张检查点菜单有无收银员的印章即可,无需繁琐地与餐饮帐单后面点菜单逐项核对。

(2)页数审核法———只核对厨房联点菜单与收银联点菜单的页数是否相等,不核对每页内容的方法。页数相等,则不必再作详细检查。如果页数不相等,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收银联点菜单多于厨房联点菜单。一种可能是厨房发菜后遗失了点菜单;另一种可能是服务员没有把点菜单送到厨房,厨房没有发此单的菜,而收银员则把菜单的内容记入了餐饮帐单,多收了客人费用,这两种可能未给酒店造成损失。收银联点菜单少于厨房联点菜单。一种可能是收银员把点菜单计入餐饮帐单后遗失了该点菜单,这种可能未给酒店造成损失;另一种可能是收银员未收到点菜单或收到了但在记入餐饮帐单之前遗失了该点菜单,这种情况可能会直接给酒店造成损失。检查的方法是把多出的那几张点菜单找出来,逐一检查点菜单上有无收银员的印章。如果厨房联点菜单没有收银员的印章,则应该追究开单服务员和厨房出菜人的责任;如果没有收银员的印章,则说明收银员把收银联点菜单丢失了,然后进一步查明有无记入餐饮帐单。如果没有记入餐饮帐单,就可以追究造成损失的收银员的责任。

(3)抽查法———对厨房联点菜单只抽出其中一部分,与相应的餐饮帐单逐项核对。如果抽查中发现问题,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抽查的数量,扩大抽查的范围。点菜单的内部控制作用,可以杜绝餐饮销售活动中出现的绝大部分的舞弊行为。

3 利用点菜单的统计作用进行TC分析调查顾客的结构

点菜单,为餐厅积累了大量的经营数据,直接的有就餐人数、日期、时间、所点的热菜、凉菜、主食、酒水的品种和数量及台号、服务员号等,间接的有原材料领用量、使用量、库存量,以及采购、加工等后台作业部门的表格单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可及时地反映餐厅的营业现状,有效地指导未来的营业走势,协助管理者进行人员调配。点菜单的统计作用带动的经营管理作用举不胜数,在这里我主要探讨一下利用TC分析调查顾客的结构。

站在顾客的立场,几乎没有人愿意和陌生人坐在一起,但以店方而言,当然希望尖峰时间不相识的顾客也能同桌,以提高营业效率。在此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改变桌椅的分布与位置,以便容纳更多的顾客,或是诱导顾客同桌。

经营餐饮店一定要仔细分析顾客的结伴组数,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效率。因此,各桌点菜单除了作结账用途之外,便可以利用作为顾客分析的资料。其做法如下:

首先在点菜单设计时设计顾客分析资料栏,资料栏包含就餐时间、顾客人数及男女人数,然后指导服务员在填写点菜单时养成顺便记录这一项顾客分析资料栏的习惯。只有如此设计点菜单,顾客分析工作就很简单了。

将以上资料做固定性的分析-TC分析(Time Custom)必定能大有收获。最有效的方法是连续每天实施;若有困难则每周实施。TC分析的整理可依分析表做详细的分析,并且藉此分析表可以达到下列四项成果:认知顾客结构;认知顾客组数;认知尖峰与清淡时间;认知商品动向。

经营者只要善于用TC分析即能充分掌握经营。下面将根据这四点再做深入的说明。

3.1 顾客结构分析

将点菜单上顾客资料分析结果填入TC分析表,首先应该做顾客结构分析。顾客结构分为:(1)男性单独顾客;(2)女性单独顾客;(3)男女成对;(4)男性成群顾客(二人以上);(5)女性成群顾客(二人以上);(6)男女成群顾客(三人以上);(7)带小孩顾客。

由以上七项分类可清楚地分辨出顾客结构的情形。并且运用TC分析表,可将时间差、销售额、顾客每人消费额及喜好的菜式等营业重点一览无遗地显现出来。

3.2 组数分析

调查顾客结伴人数以何者较多的情形,对业者具有莫大的功效,可依据分析结果,作为座位调整的根据。

在此列举某酒店咖啡屋的实例以解释组数分析的结果。这家店在尖峰时间内的组数分析结果为:(1)单人顾客———四人;(2)双人顾客———四组;(3)三人顾客———三组;(4)四人顾客———二组;(5)五人顾客———一组。

但是该店座位的配置情形为双人座仅一桌,其他均为四人座,计有十二桌。可见单一客人及双人顾客占据了大部分的四人座。换句话说,本来可容纳五十人的座席,却仅容纳了三十个人便告客满,座位利用率仅60%,由此可知,此家咖啡屋必须增加双人座。

3.3 时间分析

由TC分析表可知当天尖峰时间与清淡时间的状况。经营者不妨仔细检讨时间分析结果,提高人事效率。

3.4 菜单分析

运用TC分析表可以彻底分析菜单。由TC分析表中首先可以发现商品销售种类将依不同的顾客结构而发生变化。主要顾客对象是谁?是否有必要配合主要顾客结构调配菜单?菜单的项目可否维持现状?价格是否适当?如何增加顾客的消费额?

综而观之。只要将点菜单稍加设计,便可以做到各种分析了。因此,建议各位从现在起立刻进行TC分析吧。

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与TC分析调查顾客的结构的角度阐述了点菜单的作用,餐饮经营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点菜单的作用,才能使得餐饮前台营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翻台率和上座率,提高餐饮销售收入。本文研究提出的有关方法和结论对酒店餐饮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点菜单,内部控制,TC分析

参考文献

[1]孙涌涛.酒店财会内部控制策略与技巧(1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4.

[2]李勇平.餐饮服务与管理(1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5

关键词:建筑英语,名词化结构,主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因为建筑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因译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对建筑知识的专业性而导致翻译过程中表述不够正确, 容易导致翻译内容差强人意。而名词化结构广泛存在于建筑行业的科技信息、法律条文规范、施工措施及质量认证标准等文件中, 建筑英语因其建筑专业性强, 信息传递量较大, 逻辑关系严密、名词化结构应用频繁等特点, 需要使人在建筑英语的阅读或翻译过程中充分了解其名词化结构, 以保证自身翻译或阅读的正确性[1]。

1 建筑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的主要特点

建筑英语在广泛的应用过程中, 逐渐被发现其两大显著特点:名词化结构的广泛使用及被动语态的大量使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大量地使用动词或形容词来结合名词与名词组等用以充当名次语法成分, 在建筑英语中往往应用这种语法成分进行整合, 使得名词化结构也具备相关的形容词与动词意义, 能够使建筑英语在表达过程中更加直观、简洁, 便于与另一方进行信息交互过程的完成。建筑英语因其自身的专业性较强、使用面较窄, 因此在名词化结构的表达中必须要能够表述准确, 将建筑英语的特定概念表达出来。建筑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广泛使用, 能够客观准确的传递信息。

名词化结构在建筑英语中要能够表述准确。在建筑用英语的资料中, 每篇文献都含括了大量的名词化结构, 这就使得建筑人才在实际的著书过程中要能够对名词化结构的知识进行准确的表述, 以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在表述的过程中因局限于专业技能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表述翻译错误不在少数, 因建筑英语涉及面较广, 使得名词化结构能够对事物进行准确地描述, 从而表达其中的意思[2]。

2 建筑英语中名词化结构的主要作用

在建筑英语中, 名词化结构是以名词及名词组与动词不定式短语或介词词组所形成的后置定语进行连用的句子结构, 将复杂的句意用一个句子结构表达出来, 使得建筑英语在表达过程中更加简洁。

2.1 名词化结构能够准确的客观传递信息

在建筑英语的基础叙述中, 往往不包括主观感受, 其叙事的是以客观事物的具体内容进行叙述, 能够传递客观的信息, 这就使得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将日常英语中用形容词或动词描述的内容将其进行专业的名词化结构整合, 能够有效地体现叙述的专业客观性。详见例1。

例1.During curing, certain press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fluidity and wetness of glue solution, ensures the uniformity and density of the adhesive-layer and squeezes bubbles out of it.

固化时, 通过施加压力能够有效地促进胶液流动、湿润, 从而保证胶层均匀致密, 将气泡从胶层中挤出。在例1中所使用的“certain pressure”、“the fluidity and wetness”等名词化结构的使用, 通过所陈述的客观事实, 能够将建筑事物的信息进行准确地阐释, 达到叙述准确地表达目的。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 有些特殊的名词化结构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被大众所接受, 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反而不妥[3]。

2.2 名词化结构能够使逻辑更为清晰

名词化结构能够利用名词短语进行单个短句的含义表达, 通过对句式的简化, 用更为直截了当的逻辑关系表明句子其中的含义, 能够有效地避免句式逻辑混乱, 表述不够清晰。利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达到简洁的表达目的, 能够有效地减少日常英语中所存在的赘述情况, 便于书面表达。通过严谨的句式结构, 将建筑信息进行浓缩, 利用名词化结构使句式之间的表达更为丰富和谐, 能够有效地避免信息截取而出现的句意混乱或理解分歧等。通过对建筑文献各阶段的英文词汇进行合理表述, 用以客观说明名词化结构所表述的意思。

3 结语

在实际建筑英语学习应用过程中, 要能够系统地学习建筑英语的语句构成及表述习惯。通过名词化结构的学习, 能够有效地从实际应用过程中把握建筑英语的主要结构体系。通过对专业性较强的英语进行研究性学习, 能够充分了解建筑英语的表述习惯, 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建筑英语重要信息的阅读及翻译,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友生, 蓝培华, 李中林.土木工程英语翻译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 2014, 7 (04) :17-24.

[2]黄登峰, 张振霞.建筑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11, 9 (12) :12-16.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6

1 扭转反应的概述

1. 1 扭转反应的概念

扭转反应是指建筑主结构的各个子结构需要通过严谨的计算方法得出相应的结构扭距, 计算子结构的配筋, 建筑的梁类结构。扭转效应值的计算方法是高层建筑的中层极限位移与两侧层位移的平均值。对于扭转效应值有一定的范围约束, 超过标准数值显示出建筑结构不符合抗震性能要求, 在震中可能发生较大的扭转反应。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 需要控制好建筑的扭转效应值使其建筑结构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加大建筑的配筋比例建设, 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1. 2 改进高层建筑扭转反应的原则

控制高层建筑扭转反应的原则分为如下几点: 楼层剪力最小。这时需要约束好楼层间的扭距系数, 扭距系数偏小合适即可, 不能超出底限范围值。同时楼层侧向结构刚度需要达到建筑抗震性能要求, 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尽可能的减少了楼层间的负重, 弱化震中扭转破坏力;楼层间的层高与位移合理。做好楼层间的位移控制结构设计, 使得中层楼层的极大位移与两侧的位移平均值可以达到理想状态, 建筑的扭转反应就可以发生在可控范围内, 整体建筑还是处于安全范围内。因此,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 控制好建筑的分层位移, 做好建筑的竖向构建任务, 避免施工过程造成的建筑扭转变形现象的发生。

2 控制高层建筑结构扭转反应的理论基础

根据建筑器材的力学理念,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扭转反应搭建过程中, 建筑结构的离心距离可能变大, 整体建筑的抗扭转的刚度和强度就变大。因此, 在实际建设施工中最大化地利用高层建筑外围空间, 增加抗侧力建筑结构的搭建任务来增加结构主体的抗扭矩刚度, 提高建筑的侧力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降低芯筒内的灌风力度来体征结构主题的周期比, 剪力墙的有效设置可以使建筑的刚性分布更加均匀, 提高整体建筑的稳定性。

3 高层建筑结构扭转反应控制措施

3. 1 加强或削弱结构抗侧刚度

建筑结构的离心率得到合理规划设计时, 建筑的抗扭转反应需要调整好结构抗扭刚度和抗侧刚度的比例分配, 使得建筑结构间的扭距值达到理想可控范围内, 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抗扭转性, 满足周期比要求。抗侧刚度与位移角的范畴设置往往联系密切, 如果位移角设置合理, 这时候就需要加强抗侧刚度建设。相反, 建筑的抗侧刚度达到要求, 位移角设置失误, 需要根据两者的平衡状态, 调节建筑结构的抗侧刚度。

3. 2 小高层采用框架结构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 一般会出现贯穿整体建筑的结构, 建筑长度较长, 尽可能对其进行伸缩缝脱开的方法来控制结构的抗扭转反应。如果建筑条件不允许, 需要加大端部开间抗侧刚度强度来实现, 需要适当调整边框架结构, 截面增大, 距离延伸, 数量增加, 从而达到增强结构抗扭转的刚度。

3. 3 周期比控制

所谓的周期比主要是指抗扭转主体建筑结构振型周期和平均振型的周期两者的比值。结构对称的建筑, 周期比与建筑质量与刚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周期比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建筑结构属性, 如抗扭刚度, 抗侧刚度等。周期比小说明建筑的抗扭刚度较好, 周期比大说明建筑的抗扭刚度较弱。所以从建筑的周期比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的抗扭转性能; 建筑结构分布不均, 耦连周期比可以反应出抗侧刚度和扭曲刚度的关系, 实现建筑的抗扭转反应设计。

3. 4 位移比控制

位移参数涉及到了扭转效应值的计算, 即建筑中层的位移极大值与两侧建筑的位移的平均值。位移比反映了建筑楼层的扭转比例, 各个楼层的极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控制好建筑的位移比, 可以实现建筑的均匀分布, 减弱震中扭转反应带来的损害。建筑结构设计时涉及到了离心距, 位移比, 周期比等建筑数值的规划。建筑结构的离心距较短, 建筑的分布规格符合要求, 位移比设置一般都在可控范围内, 如果周期比偏小或偏大, 建筑性能结构可能出现问题, 抗扭转度不够, 建筑刚度分布不均, 建筑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建筑结构的离心距较长, 建筑的分布规格不符合要求, 但位移比设置在可控范围内, 周期比设置适中, 说明结构不规则导致了扭转效应的存在, 需要调整位移比来提高建筑的抗扭转反应。位移比调整数据分布, 高层建筑的底层建筑, 位移比控制在< = 1. 5, 特殊的结构, 位移比处于> = 1. 6 且< 1. 8; 高楼层建筑, 位移比控制在1. 4 ~ 1. 5 之间。

3. 5 布置抗震墙

在满足建筑设计任务的前提下, 可以在建筑外层设置抗震的建筑结构。钢筋水泥抗震墙在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墙体设置要分布均匀且连续, 墙体高度需与建筑主体相结合, 顺势而上, 高楼层的建筑墙体刚度需要减少。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有效的实现钢筋水泥抗震墙的抗扭转反应与抗侧力的目的, 减少主体建筑的弱势部位。此外, 还可以进行剪力墙的抗震设置。为了增加底层建筑的平面刚度, 控制好底层建筑的位移比, 可以增加底层建筑的耐压性, 增大储存力度, 这时就涉及到了周边墙体的布置问题, 剪力墙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剪力墙的设置也需做到均匀, 连续且对称, 即上下竖直, 墙体不间断。如果出现墙体设置间断, 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会减弱, 震中的扭距会变大, 墙体刚度减弱, 降低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具体执行过程中, 剪力墙的设置需要避免主体建筑开孔, 如窗口, 门等, 提高建筑侧刚度。对于楼层相接的部位, 可以增大平面刚度。分布在建筑主体的剪力墙, 需要呈现L形或T形, 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墙体间的互相支撑, 提高建筑的刚性, 抗扭转性。在进行剪力墙设置时, 剪力墙的长度, 方位都需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主体建筑考察, 做好剪力墙的均匀分布设置。

3. 6 设置抗震防线

建筑搭建过程中不同建筑结构的材质性能要求不同, 抗震防线的设置, 不仅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还可以使建筑在地震中产生良好的抗震延缓性, 具有极高的建筑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就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反应展开论述, 根据扭转反应的概念与改善高层建筑扭转反应的原则, 阐述了控制扭转反应的涉及到的理论思想, 同时也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扭转反应控制措施。为了提高震中建筑的抗扭转反应, 需要控制好周期比、位移比、抗侧刚度、抗震墙、框架结构等结构建设。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提高建筑的抗扭转建设, 避免震中发生严重的建筑破坏, 减少震中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刘雄美.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反应分析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 2016 (02) :42-45.

[2]王墩, 吕西林.平面不规则结构非弹性扭转地震反应研究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0 (02) :51-58.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脉动风压,结构振动

0引言

高层建筑上作用的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风的作用是不规则的,风压随着风速、风向的紊乱变化而不断的变化。风荷载是随时间波动的动力荷载,对高度大且较柔的高层建筑,必须考虑其动力效应影响[1]。对高层建筑而言,动力荷载是引起结构毁灭性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安全性评价时,进行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为简化起见,某些结构设计规范或结构动力反应分析中的抗风分析采用一些拟静力计算方法[2],如风压采用等效静力形式,但仍必须进行结构的动力分析。

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动力反应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考虑:

1)由风振产生的惯性力在结构中引起附加应力;

2)建筑结构振动加速度会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产生不舒适感[3];

3)由于风振反应发生的频度较高,有可能使结构产生疲劳效应[2]。

文中通过介绍我国高层建筑结构风荷载设计方法、风荷载的作用形式及由风荷载引起的结构振动,详细论述了结构在顺风向、横风向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和二者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扭转作用的处理过程和引起结构振动反应分析的最新研究。

1风荷载在高层建筑结构上的作用

风的作用是不规则的,通常把风速的平均值看成稳定风速或平均风速,使建筑物产生静侧移;实际风速在平均值附近波动,风压也在平均风压附近波动,称为波动风压,因此实际上建筑物在平均侧移附近摇摆,见图1[1]。

来风在建筑物周围形成湍流风场,引起建筑物一定幅度平面内弯曲振动的同时也产生其他形式的振动,见图2[4]。

在来风的风压脉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高层建筑结构会诱发风致振动。脉动风压是由于大气的湍流运动形成的动荷载。建筑物周围脉动风压作用见图3[4]。

2高层建筑结构风荷载的确定方法

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对多数高层建筑按垂直作用于建筑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确定风荷载。《混凝土高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宜按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1]:

1)高度大于200 m,且平面形状不规则、立面形状复杂,或立面开洞、连体建筑等;

2)规范或规程中没有给出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建筑物;

3)周围地形和环境复杂,邻近有高层建筑时,宜考虑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可将单个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缺乏该系数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

3高层建筑结构风振反应计算

作用在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上的脉动风荷载分为横向与顺向两种类型,分别由横风力和顺风力引起,在风振反应分析中采用的方法不同。

目前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结构风振问题的简化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将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简化为等效悬臂梁,采用广义坐标法解决这一问题。

1)横风向脉动风荷载作用的计算。

横风向脉动风荷载是一种动力荷载,由于空气的粘性和流速,在结构的尾部会产生流体旋涡脱落。它的产生与结构的截面形状和雷诺数有关[5]。不同的雷诺数范围,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流体旋涡脱落和结构的风致振动。一般认为由横风向脉动风荷载引起的横风向振动有涡激振动、涡激随机振动、湍流、驰振、颤振、抖振等几种形式。在高层建筑结构中,主要出现前三种形式的振动。

对于横风向荷载,我国的设计规范只对烟囱、电视塔等高柔构筑物有相应的规定,而对高层建筑结构还没有考虑其影响,但是相关的研究已经受到重视。目前解决的方法一般是采用风洞试验与原型观测,风洞试验主要采用高频测力天平、气动弹性模型和刚性模型多点测压风洞试验来分析、建立高层建筑横风向动力风荷载和风振反应求解方法。最新研究得到的横向脉动风压互谱密度函数如下:

S(2+3)pipj(xi,xj,zi,zjω)=2πqΗ2CL2B2Η2FL(ω)coh(r,ω)ω0Η0Η0D0DΦ1(Ζ1)Φ2(Ζ2)[Ζ1Η]2α[Ζ2Η]2αcoh(r,ω)dx1dx2dz1dz2[ΖiΗ]2α[ΖjΗ]2α

其中,各参数含义详见文献[5]。

2)顺风向脉动风荷载作用的计算。

根据脉动风压与脉动风速之间的关系,距地面z高度处顺风向点脉动风压互谱密度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Sp(n,z)=ρ2μs2U¯2(z)Sv(n,z)

其中,各参数含义详见文献[5]。

3)二者联合作用下的扭转振动计算。

由于作用在建筑物外表面上的风荷载不是同步达到最大或最小值,所以其合力存在着偏心矩。因此从理论上说单一的顺风向脉动风压或横风向脉动风压都会引起结构的扭转振动,二者联合作用产生扭转振动更是理所当然。

a.高层建筑扭转振动运动方程。

根据结构动力学理论,并采用振型分解法,同时利用主振型的正交性进行处理后得到扭转振动方程如下式,式中各参数含义详见文献[4]。此式是不考虑建筑物的质心、刚心、几何形心偏心及平扭耦合振动的影响,而只考虑脉动风压对结构风振扭转的影响,且将悬臂梁看成是均匀截面。

η¨j(t)+2ξjη˙j(t)+wj2ηj(t)=Μj

b.脉动风压扭转力矩。

如图4所示,矩形建筑的迎风面宽度是B,顺风向的深度是D。在如图4所示的坐标系下,力对转动中心(轴) 的合力矩为:

Μ0(t)dz=p(x,y,z,t)rLdldz=0B(y-B2)p1(0,y,z,t)dydz+0D(x-D2)p2(x,0,z,t)dxdz+0D(x-D2)p3(x,B,z,t)dxdz+0B(y-B2)p4(D,y,z,t)dydz

4算例分析

某高层钢结构办公楼,高度68 m,宽度48 m,长度35.7 m,单位容积重0.18 t/m3,单位长度质量308.45 t/m,自振频率0.604 Hz,阻尼比0.007 4,地面粗糙度指数(B类)0.16。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设该建筑物基阶振型近似按直线分布,并取10 m高处的来风速度,用Newmark法计算建筑物的扭转风振反应时程。

计算结果见表1。

5结语

1)风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形式复杂多变,且极其不规则。目前,风对结构的静力作用研究基本上已经成熟,但对高柔结构考虑风的动力效应的研究还是初级阶段,研究方法主要是风洞试验和湍流风场。

2)风荷载对建筑物的作用是紊乱的。目前,只对一些特大型结构和重要的建筑物进行风洞试验,但风洞试验成本较高,试验复杂。因此,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简化计算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目前,对高层建筑结构顺风向脉动风荷载研究的比较多,但对横向风荷载的研究还比较少,我国的设计规范只对烟囱、电视塔等高柔构筑物有相应的规定,在高层建筑设计规范中尚未涉及横风向的风振影响和扭转风振反应。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横风向的风振影响和扭转风振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

[2]王光远.建筑结构的振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T.Ohkum,H.Marukawa.Full scale measurement of wind pres-sure and response acceleration of a high building[J].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 Aerodynamics,1991(3):31-33.

[4]葛楠,侯爱波,周锡元.矩形高层建筑结构扭转风振反应时程的分析计算[J].建筑科学,2007,23(5):30-31.

[5]黄本才.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6]木建强.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3):68-69.

建筑内部结构作用 篇8

1. 1 围护结构或附属结构风灾破坏分析

钢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或附属结构风灾破坏形式, 一般表现为钢结构的主体结构保持完好, 只是房屋的屋面、墙板、天沟等围护结构和广告牌面板发生局部或整体破坏, 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 比较容易修复. 破坏形式具体表现为: 房屋的四周钢天沟部分或全部发生严重变形, 屋面、墙板发生局部破坏;房屋的屋面、墙板广告牌的面板全部破坏, 被风刮落, 墙梁和广告牌钢骨架上出现拉铆钉被拉断或拉脱现象, 檩条和墙梁发生变形;灯箱广告牌因与柱子连接的螺栓的抗风能力不够而被刮落, 只剩下钢骨架。

造成上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钢天沟的刚度小或不锈钢天沟固定支架间距过大, 抗风能力差, 在风荷载作用下发生扭曲变形。

(2) 由被风吹下的其它损坏物砸坏所产生的次生破坏。

(3) 由于屋面板、墙板、广告牌面板与钢骨架的连接, 一般采用螺栓和拉铆钉连接, 在风吸力作用下, 由周边支承变为点支承, 屋面板、墙板、 广告牌面板发生冲剪破坏或螺栓、拉铆钉拉断或被拔出而破坏。

(4) 卡扣式压型钢板屋面在风吸力作用下, 发生脱卡现象而被风吹走。

(5) 在风吸力作用下, 屋面檩条的下翼缘和墙梁的内侧受压, 由于在屋面檩条的下翼缘和墙梁的内侧没有加劲肋和侧向支撑, 致使檩条和墙梁发生失稳破坏。

1.2 主体结构或基础风灾破坏分析

钢结构建筑主体结构风灾破坏形式一般发生在轻钢结构中, 主体结构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 柱子出现折断或被拔起, 基础被拔出, 致使结构无法修复,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破坏形式具体表现为:整体门式刚架倒塌;柱子变截面处或柱底因扭断或折断而破坏;柱子与底板的焊缝被拉开, 地脚螺栓被拉断, 底板发生翘曲;采用埋入式柱脚的柱子因埋入基础的深度不够而被拔出;基础的埋深不够或基础重量偏轻, 导致基础抗拔能力不够而拔出。

造成上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主刚架柱和山墙刚架柱以及广告牌墙架柱之间无柱间支撑或支撑强度不够, 导致结构的整体刚度小, 抗风能力差, 致使结构整体倒塌。

(2) 柱截面变化不合理, 刚度突变过大, 造成在柱变截面处发生扭断或折断。

(3) 柱脚构造不合理.主要体现为:采用埋入式柱脚时, 柱子因埋入基础的深度不够被拔出而失效;采用外露式柱脚时, 柱底板太薄, 刚度不够, 抗弯能力不足, 在受弯时柱底板发生翘曲而失效;地脚螺栓数量少或直径小, 在剪应力和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被拉断而破坏;底板焊缝设计不合理, 柱子与底板的焊缝用单边角焊缝, 焊缝质量不合格, 强度不够, 有虚焊、漏焊和未焊透现象, 导致柱子与底板的焊缝被拉开。

(4) 基础的埋深不够或基础重量偏轻, 导致基础抗拔能力不够而失效。

(5) 风荷载计算有误, 取值偏小。对于轻钢结构, 在以往的设计中, 取风振系数为 1, 只考虑了基本风压, 而台风瞬时风力过大, 由于其脉动效应产生的瞬时风压比基本风压要大得多, 风荷载设计值取值偏小, 钢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基础的抗拔能力不够, 导致轻钢结构在台风作用下发生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钢结构建筑风致破坏的主应对措施

2.1 考虑阵风系数

台风破坏力极强, 作用范围小、周期短, 具有明显的紊乱性和随机性, 属于脉动风。我国基本风压采用的是10min 的平均风速, 其周期远大于台风周期。在设计时, 若取风振系数为 1.0, 就没有考虑台风脉动效应的影响。所以, 在台风多发区, 不考虑风振系数时, 须考虑风压脉动的阵风系数, 以求得准确的风荷载.

2.2 屋面、墙板接缝

宜采用可靠连接尽量减少屋面、墙板的接缝, 不宜采用抗风能力较弱的拉铆钉或卡扣式连接, 应采用自攻螺丝.加强屋面板和檩条、墙板和墙梁的连接, 增加面板对檩条、墙梁以及柱的蒙皮效应, 从而增加结构的刚度, 提高结构的抗风性能.屋面板、墙板、广告牌面板的连接计算, 应按风吸力作用下点支承计算确定, 对面板进行抗冲剪验算, 对连接件进行抗拉和抗拔验算.

2.3 采用可靠柱脚节点

采用埋入式柱脚时, 柱子埋入基础的深度不能太浅, 建议采用3倍的钢柱截面高度或直径;采用外露式柱脚时, 柱底板不宜太薄, 要保证底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弯能力, 在受弯时不至于使底板发生翘曲而失效。为了更好地保护柱脚, 在柱子施工完成后宜用混凝土包裹;为了防止地脚螺栓在剪、拉复杂应力作用下发生破坏, 不宜使地脚螺栓承担柱底水平剪力, 水平剪力可由板底和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或设置抗剪键承担, 使地脚螺栓只受拉力作用。适当增加地脚螺栓数量或增大其直径, 对地脚螺栓进行抗拉能力验算;柱子翼缘与底板的焊缝采用剖口焊, 柱子腹板与底板的焊缝采用双边角焊缝.不宜采用单边角焊缝。

2.4 增加结构刚度

增加结构整体刚度。在厂房、仓库的主排架柱和山墙排架柱, 以及广告牌墙架柱之间设置柱间支撑.屋盖设置屋架支撑和刚性系杆, 以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 有必要时可以设置柱间水平支撑, 以减小柱子的计算长度, 提高柱子的稳定性和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

2.5 严格施工质量管理

在风灾事故中, 施工质量不合格, 也是导致结构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程进行, 不得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 以劣代优. 要加强对设计和施工的监督和管理, 防止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按国家的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规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3 结束语

钢结构建筑由于风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居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之首, 特别是轻钢结构的抗风设计比抗震设计更重要. 所以, 在台风多发区, 轻钢结构的抗风设计应引起有关设计人员的重视, 要对本地区以往风灾造成钢结构建筑损坏的案例进行充分分析, 对可能发生的风灾要有合理的预估, 要对钢结构建筑预留安全储备。在建筑设计时, 采用合理体型, 结构设计时, 考虑阵风系数及尽可能增大结构的整体刚度.围护结构节点采用自攻螺丝连接, 施工管理时严抓材料及焊缝质量等措施, 提高钢结构建筑的抗风性能, 把风灾损失减至最小。

摘要:本文对钢结构建筑风灾破坏形式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为钢结构建筑抗风设计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钢结构,风灾,破坏,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弓晓芸.轻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及发展[J].工业建筑, 2000, 30 (1) ∶13 17.

[2]汤德英.广告牌抗风设计和加强措施探讨[J].建筑结构, 2000, 30 (9) ∶26 27.

[3]弓晓芸.台风灾害中轻钢结构建筑的破坏及分析[J].工业建筑, 1997, 10 (27) ∶51 55.

[4]张相庭.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上一篇:质量不平衡下一篇:病毒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