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阅读

2024-12-03

诗文阅读(共12篇)

诗文阅读 篇1

综观我们现在的教材, 小学六年古诗的总篇数不足40篇。要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扩大学生古诗文阅读的信息量, 必须得拓展古诗文的阅读, 增加阅读量, 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 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鉴于这一认识, 我在古诗文教学中采取了课内“举一反三”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引导学生走进古诗, 达到丰富儿童古诗文积累, 使其感受古典文化内涵之目的。

一、以课本为载体举一反三, 进行古诗文拓展阅读

语文不是靠教师教给学生的, 而是靠学生自己读出来的。我们的教学往往过多地拘泥于教材, 课堂容量过小。课本是教学的凭借, 但不是唯一的凭借, 我们不能过多地受教材的约束, 应将本该属于课外阅读的材料带进课堂, 融入教学过程。从作者或诗词的情感出发选择阅读材料, 是一条有效的拓展途径。

如, 在学完了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后, 我在课内组织了一次小小的朗诵赛, 让学生来背诵诗人的其他诗篇。如果是教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就在黑板上写下来, 集体读一读, 背一背。这样的环节设计不局限于一节课、一首诗, 而是以点带面, 扩展了学习的内容,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如, 在教学《示儿》一诗时, 我先介绍作者及背景, 而后课件出示《题临安邸》, 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然后再告诉学生, 这些事发生在民不聊生的南宋时期, 那些“游人”是南宋的统治者, 学生的愤懑之情油然而生。接着, 我紧扣“悲”字, 引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及其他诗句, 如“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一闻战鼓意气生, 犹能为国平燕赵”……在学生心目中一个立体的陆游站立起来了, 其他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就水到渠成, 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 将课文与阅读材料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能够达到耗时少、效率高, 开开心心学语言的境界。

二、从学生兴趣出发, 进行古诗文拓展阅读

有人担心, 小学生能背诵, 不能理解, 这种做法好吗?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我提倡先“吃”下去后“消化”, 应允许学生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消化以至顿悟。因为对于古诗文, “少小”时读, “老大”时会有自然而然的理解与诠释。有一次我外出旅游, 夜间坐车, 看到车窗外新月一轮, 山野清静, 顿感“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之语不虚。正如不登泰山不知“齐鲁青未了”, 不到西湖不知“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从兴趣出发, 在课外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利用各种方式保证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爱阅读”“会阅读”, 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学校制定有考级计划:学生每学期背15首诗为三级, 背25首诗为二级, 背30首以上为一级。这一计划不仅要求学生背诵, 还要求师生共读。我采取多种手段营造了开放的、有趣味性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如在教室里张贴一些学生的古诗文书法作品, 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 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凡此种种, 旨在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诗香氛围, 使学生置身于其中, 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诗文阅读 篇2

新课标《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考情透析

本考点在高考各省试卷中是必考内容,分值一般为10分。高考有17套卷都以主观题的形式涉及本考点,分值为6~12分。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真题体验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2分)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 ,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 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 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 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解析] C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举:兴起,发动。

考点精讲

考点一 翻译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考试说明》对高考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必考的一个项目,值得我们关注。

文言文翻译的考查方式是:命题人从文言文阅读语段中选取两个或三个句子,要求考生将其译为现代汉语。

考点二 断句

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 篇3

春夕酒醒

□皮日休①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②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注]:①皮日休:晚唐诗人,半生坎坷。本诗为其中年所作。②酃醁(línɡ lù):美酒名。

本诗前两句有何作用?

答: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请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简要分析。

答:

与浩初上人

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注]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此诗写作之时,作者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

1.此诗的后两句独具艺术魅力,请简要分析。

答:

2.诗人借“山”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史将军①二首(其二)

□杜 牧

壮气盖燕赵②,耽耽③魁杰人。

弯孤五百步,长戟八十斤。

河湟④非内地,安史有遗尘。

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

注:①史将军,生平不详。②古称燕赵多慷慨之士。③耽耽:形容神态威武。④河湟:现今的甘肃、青海地区,唐肃宗时,吐蕃乘安史之乱占领其地。

1.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了“史将军”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从全诗来看,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千秋岁①

□秦 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答: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答: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

答: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选自《史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B.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C.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D.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B.封邑:即封地,古代国君赐给卿、大夫等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官职,位于士之下、卿之上,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

D.四维:指礼、义、廉、耻等,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牙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牙却一直很好地对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来。

nlc202309091420

B.鲍叔牙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

C.文章第二段饱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赞颂,表达了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D.文章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译文:

(2)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译文:

杜预传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

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预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预旬月之中又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帝乃许之。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吴之男女降者万余口。(周)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于是进逼江陵。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晋爵当阳县侯。

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

预身不跨马,射不穿孔,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选自《晋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B.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C.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D.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常用来陈述心意;后也用于陈述对重大事件的见解。

B.太康:年号,是晋武帝司马炎继位后给自己纪年的名号。

C.牙门: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这里指武将名號。

D.传:传记,在文中指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著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灭吴的方略上杜预与皇帝持相同的意见,但在灭吴的时机上,他不同意皇帝的意见,在他的请求下,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主张。

B.太康元年正月,杜预率领部将开始讨伐吴国,一路攻城略地,还活捉了吴都督孙歆,于是进逼江陵,吴国州郡都望风归命,奉送印绶。

C.杜预作为一员儒将,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可是每当委以大事的时候,却列将帅首位,所有的将帅对他都谦恭而有礼貌。

D.杜预不仅帮助国家建立了灭吴的功勋,这是立功;还为《左传》作集解,成为《左传》研究的大家,这是立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

译文:

(2)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

译文:

[参考答案见下期]

诗文阅读 篇4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正式出版。这套书分为六册, 内容包含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论语、孟子、道德经、格言警句, 还有一些经典的古文等, 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载体。但是, 如何恰当地运用好这本教材, 让学生在读古文、诵经典中不断地积累知识, 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呢?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诵读小误区

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的确, 学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 使学生对经典诗文有了更多接触, 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拓展了视野。但是,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有的教师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步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1. 诵读指导不科学

教材拿到手, 可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逐条逐首背诵, 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引领, 学生囫囵吞枣, 不能很好地吸收和积累。而有的教师却又教得过多、过细, 把校本课程当做学习的教材, 失去了原本教材编写的本意, 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2. 诵读时间不充分

为了节省时间, 有的教师采用填鸭注入式的串讲方式, 往往会在一个早读课上一口气学好几首, 致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而有的教师为了不打乱教学进度, 就把诵读经典诗文全部安排在了课外或是放学后的作业。缺少一定的检查和督促, 对于一些原本在学习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 这套教材就形同虚设。

3. 诵读示范不重视

语文教学没有读书就没有一切, 读书可以使学生走进书的境界, 走入作者的心灵, 达到“书我一体”的境界。学习课文如此, 诵读经典更是如此。我们经常看见教师让学生自己一遍遍地读诗文, 却很少有老师给学生做示范, 带领学生诵读。而在我们的古诗文中, 生僻字、通假字比较常见, 特别是一些古文的学习, 如果教师事前不做任何示范就放手让学生自读, 那么学生读错字音, 读断句、破句的情况就会不断出现, 这样的诵读效果就不容乐观了。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诵读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应讲究几个小策略。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策略的中心是激发兴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 切忌让学生望而生畏, 而应该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诗文里有丰富的知识, 有动人的故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如诵读《三字经》时,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李, 弟于长, 宜先知……”这里面所蕴含的一个又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 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 诵读也就变得特别有趣了。学习岳飞的《满江红》时, 适时插入有关岳飞抗金的影视资料, 学生心中那种壮志豪情顿时被激发出来, 还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诗人的情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被古诗文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所吸引的时候, 经典诗文诵读就是一个挖不尽的宝藏, 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捧起它, 诵读它。

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此策略的中心是探求意蕴。古诗文的诵读, 须由浅入深, 步步为营, 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置身其中体味作者情感,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其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之以入情。”体会了诗的情感, 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 将诗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主要的小技巧有: (1) 想象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 可以感受古诗画面的意境氛围。 (2) 音乐渲染。播放一段符合诗情诗境的乐曲, 并配乐诵读, 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领会诗的意境是大有裨益的。

3.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此策略的中心是合理拓展阅读的边界, 整合教材, 拓宽内容。具体的方法是进行诵读课单元辐射学习:以教材出现的古诗为基点辐射, 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 就把《经典诗文诵读》中苏轼的诗词都进行统一的归纳, 感悟诗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际遇中不同的情怀;学习白朴的《天净沙·秋思》, 就回顾《经典诗文诵读》中马致远的《秋思》, 或是插入其他《天净沙》的词进行教学。这样把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结合在一起, 既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效率, 又让校本教材成为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利辅助, 真是一举两得。

古诗文阅读教学 篇5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是零碎分散的,学生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好比较归纳工作。让学生把应掌握的知识整理归类,温故知新,因新忆旧,相互印证,这就能使学生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会应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指导学生做比较归纳工作,教师先要示范,然后再指定内容让学生自己做,可以指导学生做成卡片或编制表格。归纳什么内容,从什么角度归纳,达到什么要求,教师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有步骤的进行。比如,七至九年级的古诗文名句积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写景类、抒情类、哲理类多个角度归纳,也可以从写月亮、山水、花草、雨雪、四季、思乡、送别等多个专题进行整理归纳。如送别诗,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开阔,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惜别,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乐观,通过归类与比较,学生既明白了其中的细微差别,又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与记忆。

总而言之,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古诗文的教学,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语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古诗文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谈谈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古诗文;阅读教学;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是一个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一种审美教育。中国古诗词里蕴涵着极为丰富“美”的因素。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使用祖国文字——汉语,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要传承民族文化。然而,由于大多数人的急功近利心理、高考压力以及教师自身的一些原因,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一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定位。“课程目标”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就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文化”底蕴。

一、古诗文中饱含着热烈的家国情怀

“楚臣去境,汉妾辞宫”,表现了对乡土的眷恋,对国家的执着深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到新停浊酒杯”是杜甫的家国之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的无门报国之忧;“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苏东坡壮志难酬之愤;“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用世之愿……它们无不存留着爱国、报国的情结,这是民族自豪、自爱、自信和凝聚力的心理基础。

这些以乡国之情为主题的古诗文,正是我国文化精神的再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积累和运用这些古诗文,进而领悟作品内涵,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解读出什么是中华民族,什么是炎黄子孙,把这种基于民族土壤中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放眼世界,胸怀祖国,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真正教好古诗文阅读就是架构民族精神,培植民族生命。

二、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世界

爱情、友情和亲情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对美好人生追求的又一主题,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凝聚力的润滑剂。加强对学生人与人之间的高尚情趣、崇高的爱情观和纯洁的友情观的教育,让他们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最令人牵肠的爱情;“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磬石无转移”是最感天动地的爱情。这些古诗文都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美好追求,都能给我们精神的震撼,让我们为人类纯洁的感情而感动流涕。

教《项脊轩志》,体会“庭院凄凄诉兰竹寂寂,桂影斑斑映血泪涟涟”之悲,追怀“枇杷树下思亡妻,爱亦渺渺,恨亦渺渺;项脊轩中听足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物是人非之痛。教《声声慢》,读“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体会黄花憔悴、落叶萧萧的超越个人感情的大悲大痛。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是李密在祖母“日薄西山”之际的真情眷恋;“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张籍对亲人言之不尽的牵挂与嘱托。对亲人的牵挂、对亲情的眷恋使得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那么多经典的古诗文留待后人研读、体味。

三、古诗文中凸现着人生感悟

我国文化传统,有着天人一体的思想,反映到古诗文作品中,就有生命虽短促而宇宙永恒的感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哀人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些对历史,对人生的思索,实际上是对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作为个体的生命,最终总要逝去的,但“人”却是永生的。教《兰亭集序》,引学生追寻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感傲岸不屈的大丈夫精神;教《五人墓碑记》悟“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社会责任。这些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都是学生所需要的文化积淀。

在古诗文阅读教育中,我们要深入挖掘“语文”的内蕴,理解本土文化中凝重的精神,这也正是理解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础。在文质兼美的,悲壮激越的本土文化中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本土精神文化教育。

加强古诗文朗读提高阅读效率 篇7

一读:正字音, 明句读, 合语调。

接触文本后, 首先要做到朗读流畅, 正确, 流利。为此, 扫清字词障碍尤为重要。学生试读几遍后, 指名读, 共同纠正, 同桌再读, 比较文本读音的不同, 从而有针对性的正音。初读时, 可以结合文本下面的注释中的注音进行正音, 如:跬 (kuǐ) 步;苌 (cháng) 弘;知 (zhì) 明;或不 (fǒu) 焉;木直中 (zhòng) 绳;贾 (gǔ) 人等, 或是生字, 或是通假字, 或是多音字。只要阅读注释, 就能解决。新教材的古诗文注释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根本无须老师一一正音。如果有生字, 学生可以查字典解决。下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断句, 这样对理解句意有很大的帮助。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连词“而”前面停顿, 句子之间的关系为并列。再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在“也”后面停顿, 可以表现作者对世风难转的感此时再播放名家的朗诵,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语调, 更有助于理解文本。如网上下载的著名话剧演员孙道临朗诵的《琵琶行》, 铮铮的琵琶乐曲, 抑扬顿挫朗诵语调, 很快把学生带到了诗歌意境当中, 诗意的理解, 迎刃而解。

二读:用工具, 释字词, 析句意。

正确流畅的朗读文本后, 再读文本, 疏通文意为背诵奠基。本环节以小声朗读为宜, 学生一边读文本, 一边读注释, 同时小声用自己的话口述文本的意思, 并自觉地与同桌讨论, 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如果不理解, 可以向老师提问, 也可以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查阅。例如:“彰———清楚”“暂——忽然, 一下子”读文本下面的注释即可解决;“须臾———片刻, 一会儿”等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也可以查字典解决。要全方位, 多角度地利用学习资源析句意, 疏通文意。注意此学习环节从大处着眼, 只求大致理解, 不求一一对应的翻译, 更不必从细微处计较句式、活用等语法现象。至于字词的记忆, 可以利用学习活动中的“制作文言词语卡片”进行, 并且将这一学习活动贯彻到学习所有文言文的过程中。

三读:理思路, 明主旨, 能成诵。

充分利用学习资源, 疏通文意后, 理解文本的思路, 明确文本的主旨, 是背诵文本的关键。只有理解的内容, 才能快速的背诵, 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本环节仍然离不开反复的朗读, 可以采取小声朗读, 同桌讨论, 教师点拨的方式理清文本的思路。如学习《劝学》《师说》, 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找出文本的论点, 即“学不可以已”“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论证中心论点。《劝学》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全面论述中心论点。学习《琵琶行》, 反复诵读后, 再理解诗的思路, 即先讲述江边送客闻琵琶, 再讲述舟中聆听琵琶曲, 然后是琵琶女倾诉身世, 接着是诗人同病相怜伤迁谪, 最后讲述自己重闻琵琶青衫湿。全诗表现了白居易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此时再去背诵, 较为容易。

四读:鉴名段, 品滋味, 赏全文。

如果上述环节体现的是积累与整合, 思考与领悟的话, 本环节的文本品读, 应重点指导学生在感受与鉴赏, 应用与拓展, 发现与创新等方面获得发展。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通过点拨、讨论, 对文本的再次亲密接触,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例如, 《劝学》中比喻排比的运用对说理的作用, 及对自己的启发;《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比喻, 使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也可以讨论探索:《劝学》讲了哪些道理?“学不可以已”与“终身学习”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师说》提出了哪些观点?如何看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学习了《琵琶行》后, 有的学生在鉴赏全文时为琵琶女指了一条明路:发挥特长, 创办女子琵琶乐队, 与现代女子十二乐坊抗衡。跨越时空的思维,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的确进行了富有个性化的解读。

古诗文自主阅读教学指导 篇8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阅读在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积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很重视这种作用, 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课程目标·总目标)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80篇。” (课程目标·阶段目标7—9年级)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施建议·评价建议)

教材的编排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学生初始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教材中, 每单元5篇阅读课文中有一篇为古典诗文, 八、九年级教材中有两个以主题为线索的古诗文单元, 每册教材在附录中推荐课外背诵古诗词10首。这种编排形式改变了以前以文言文知识为线索编排、集中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可以在阅读体验上推陈出新。由此可见, 新课程中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要求要突破知识型教学模式的框架,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阅读体验, 养成习惯和培养能力, 最终形成文化积累。然而, 传统的古诗文阅读讲读解译的教法, 又造成了古诗文阅读教学“少、差、慢、费”的现状:少, 课堂容量少;差, 教学效果差;慢, 学生形成积累慢;费, 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改变这种现状,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种“自主阅读”教学法,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意识,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古诗文教学中, 我进行了“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这种模式以学生有组织、有步骤的自主阅读为主要特征, 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般有以下几个教学流程。

1.正读。所谓“正读”, 就是学生初步接触课文, 旨在扫清语音、句读障碍。

这一步骤可采用“录音带 (或教师) 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正音——学生再读课文——教师纠正语调、句读——学生顺读课文 (效果检测) ”的教学流程。

2.译读。所谓“译读”, 就是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读、自译课文, 读读译译, 译译读读。

这一步骤旨在让学生在读懂课文注释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意。可采用学生个人自读自译、小组内读译听评的形式。

这一步骤只要求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不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文白对照, 否则又落入了传统的文言演绎白话的费时费力的窠臼。

3.品读。所谓“品读”, 就是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创作背景等内容作简单的介绍, 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 (场景或景物) 、笔法的理解, 还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每组由一位主讲人谈谈理解, 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4.理读。所谓“理读”, 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词汇的学习, 用“整理”的方式, 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这一步骤旨在学生对所学的文言词汇进行清理、梳理、整理, 从而形成知识板块, 以提高积累的效率。教师可提供提纲让学生参考。

5.背读。所谓“背读”, 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这一步骤是学生最终形成积累的关键。前面四个步骤到位后, 这一步骤似乎水到渠成, 但要对学生的诵记读背作精要的指导。这一步骤要尽量避免单调枯燥, 可采用个人表演读、小组分角色朗读、各组之间比赛背读等多种形式。

6.移读。所谓“移读”, 就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 利用所积累的语言和掌握的方法阅读课外难易相当、意趣相近的古诗文,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一步骤可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

“正读、译读、品读、理读、背读、移读”这一教学流程, 不仅是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新型课堂模式, 而且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臻于更高境界。

三、“自主阅读”教学的指导艺术

“自主阅读”教学, 以“对话”理论为基础, 以学生大密度地直接接触文本为特征,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做到课堂活而不乱、大而不散?这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艺术主要体现如下。

(一) 设计合理

首先, 教师要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 为学生每一步骤的读提供一个准确的目标性框架, 如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的具体化。

其次, 教师要从学科思维训练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一个深浅难易相宜的方法性框架, 如朗读、默读、通读、精读等方式的选用, 对比、交流、归纳、概括等方法的选择。

再次, “移读”的内容, 教师要作精心的设计。设计既要有梯度、难度, 又要使学生在已有语言积累和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从而有成功阅读的体验。

(二) 调控有度

学生的自主阅读有时呈一种无序状态, 随意性很强, 每一步骤都需要教师做好实时调控。教师在实时调控时, 要做到三个“有度”:文言知识要难易有度, 问题探究要深浅有度, 思维训练要收放有度。总之, 既要肯定学生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发现, 又不能偏移既定目标, 费时费力过多。

(三) 点拨到位

学生的自主阅读有时会遇到困难, 需要教师作精准的点拨, 如《木兰诗》中对“互文”句的理解, 学生往往有知识上的障碍, 教师就要作出适时的举例点拨, 让学生充分了解句式特点而去寻找相应的文句加深理解。

高考古诗文阅读鉴赏题应试策略 篇9

学□校张

玉, 甘冰肃

兰州

7300) 30

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看, 全国卷的古代诗文考题分值为32分, 其中文言文阅读题19分, 诗歌鉴赏题8分, 古诗文默写题5分。文言文阅读与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考生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 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 现笔者将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古代诗文阅读鉴赏题应试策略总结如下。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的应试策略

文言文堪称当代学生学习语文的头等难题, 而高考试题中这部分最难的就是文言句子翻译题。文言句子翻译题是按“点”给分, 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本着一个“细”字认真答题。

1.把句子放到原文中了解大意, 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

2.看看句子有无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如果有, 按还原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后的意义用法翻译。

3.逐字翻译句子, 句中不理解的词语要根据上下文, 借助已有的词汇储备为该词选一个恰当的解释。

以2009年全国高考II卷的文言文阅读翻译题为例, (1) “自以不能广施, 至使此人颠沛, 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 令足通行。”句中要注意的词是“施”、“颠沛”、“乃”、“立”。首先, 把整句话放到原文中了解其大意;其次, 发现此句无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第三, 逐字翻译全句, “施”可译为“施舍”, “立”可译为“建立”、“树立”等, 再根据语言习惯, 确定为“建起 (小桥) ”, 虚词“乃”套用它常见的两种用法:一承接, 一般译为“于是”、“就”, 这里应该是表承接关系。则全句译为:自认为不能广泛施舍, 致使这人跌倒, 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 让人足以通行。 (2) “若以其贫老邪, 耋齿甚多, 屡空比室, 非吾一人而已。”句中要注意的词是“其”、“耋齿”、“比室”。“其”是指代自己的用法, 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学过“而予亦悔其随之”。“耋齿”则可以联想“耄耋老人”一词, 可以判定此处意思为“老人”。古人习惯用“发”、“齿”一类的词表示年龄, 比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 《祭十二郎文》中的“而视茫茫, 而发苍苍, 而齿牙动摇。”“比室”的“比”在《促织》一文中学过“纳比笼中”, 意思是“并在一起”, 还有“比肩接踵”、“天涯若比邻”等, 那么“比室”就是“在一起的人家”。则全句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 老人很多, 家家户户经常贫困, 不止是我一人而已。

二、古诗词鉴赏题的应试策略

下面笔者谈谈古诗词鉴赏题的选材规律和应试策略。

(一) 选材规律

1. 体裁以诗词为主, 兼有元曲。

2. 朝代多以唐宋为主。

3. 大多为名家的非名作或非名家的名作。

(二) 鉴赏步骤

第一步, “五读”。“五读”要读细读准。

1. 读诗歌题目。

仅仅是题目就能提供给考生很多重要信息, 如诗歌类别、主要内容、诗人的思想感情等。2009年的考题《军城早秋》, 从题目上可以得到两个信息:时间和地点。地点表明了作者诗情所起———“军城”, 要写军旅生活;而“早秋”一词与下文的“秋风”照应, 反映秋高马肥季节边关的紧张意味。由此考生能够初步判断本诗的题材和主要内容, 进而确定该诗的题材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读作者。

熟悉作者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诗词的语言风格及创作背景。

3. 读诗前小序和诗后注释。

2009年全国I卷中《次石湖书扇韵》一题对石湖、姜夔的注释不但让考生了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 还让考生大致了解到诗歌中的人物范成大归隐的思想倾向。

4. 读正文。

绝句要一句一句读, 律诗要一联一联读;词要先分上下片, 然后按句号读。

(1) 判断每句的表达方式 (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 。 (2) 分析诗词中意象的声、色、度以及各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3) 分析诗词意境, 把诗词中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 感受诗词意境。 (4) 根据以上分析, 总结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

5. 读考题题干。

首先, 要明确每题涉及几问, 问的是什么, 题干中有没有提示语;其次, 要明确考题是单考一个知识点还是综合考查。

浅析中心意识在诗文阅读中的作用 篇10

一、联系中心, 明确诗文的阅读方向

例如清代诗人黎简的《小园》这首诗:“水影动深树, 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 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 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 新月似新霜。”我问学生, 第二句为什么用“窥”字时, 许多同学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迅速回答说, 因为“好奇”。单独看这句诗, 当然不能算错, 因为生活中一般都是因为人们有“好奇心”, 才会去“窥”探嘛。但仔细思索一下, 至少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 即, 事物的神秘、精彩也会激发出人们心中的好奇心, 从而引得人们去“窥”探。两种可能性, 是两种不同的角度, 也是对“窥”字理解的两个不同方向, 方向不同, 对诗歌的理解就会逐渐出现偏差。

那么, 在这首诗的语境中, 哪个方向才是正确的呢?从诗句本身来看, “窥”的动作发出者是“山光”, 因此, 作者用“窥”字似乎要表现的是“山光”的好奇、调皮与可爱。然而, 我们发现, 这首诗的题目是“小园”, 这意味着“小园”是本首诗所要描写的对象, 即本诗的“中心”, 因此, 应从“小园”这个方向或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即“山光”竟然会“窥短墙”, 足见“小园”中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 充满了诱惑力, 从而表达作者对小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学生由于没有确立中心意识, 以致于方向有误, 导致理解有所偏差。

二、联系中心, 解除诗文阅读的困惑

例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夜直》这首诗:“金炉香烬漏声残, 翦翦春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干。”注释:按照宋代制度, 翰林学士每夜轮流在学士院值班。因此写本诗时, 宋神宗决定采纳作者意见, 实行新法。

许多学生在理解这首诗时非常困惑:从注释来看, 这首诗应该表现的是作者由于意见被宋神宗采纳, 新法即将实行时内心的喜悦;可是, 诗中却用了“香烬”“漏声残”“阵阵寒”“恼人”“眠不得”等这样一些在他们看来表现伤心、难过的词语。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同时, 在诗中也有“春风”“春色”这些美好的词, 不也与上述那些词不相和谐吗?

其实, 如果确立了中心意识后, 这些困惑就不成其困惑了!注释已经表明了这首诗的基本感情倾向, 即喜悦。这就是这首诗的“中心”, 它是理解这首诗的统帅、核心, 诗中字词的理解必须以此为基础, 而不能让这个“中心”去迁就字词的理解。古人说“说诗者,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 我们知道, 第一句中“香烬”的含义是金炉中的香已全部燃尽, 变成灰烬。“漏声残”的含义是记时的铜壸滴漏之声行将结束。它们都告诉读者, 夜晚将尽, 天色将明, 它表明作者整夜难眠, 反映了由于意见被宋神宗采纳、新法即将实行时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在“喜悦”这一中心的统帅之下, 我们可以明确知道, 第二句中“翦翦”“阵阵寒”, 一定不是表现人物内心的悲伤, 可为什么会有“寒”呢?只有一个解释, 即此时正处于初春时节, 春寒料峭, 当然会“春风阵阵寒”。彻夜难眠的作者步出香雾氤氲的卧室, 进入庭院, 此时, 轻风吹拂, 晓寒微侵, 带给作者以清新的春的气息。

三、联系中心, 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在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到了自家的房外,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对划线句子, 老师们往往是这样分析的:这个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宏儿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如果老师的分析仅限于此, 那么, 一些疑问就会产生:

《故乡》是小说, 人物是虚构的, 那么, 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宏儿塑造成一个“活泼、可爱”的人呢?是否可以把宏儿塑造成一个“内向、羞怯”的人呢?如果既可以把宏儿塑造成一个“活泼、可爱”的人, 又可以把宏儿塑造成一个“内向、羞怯”的人, 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宏儿这个人物可有可无呢?如果人物可有可无, 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这篇小说内容太随意, 构思太散漫了呢?很明显, 作为大家, 作者鲁迅是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如果是这样, 《故乡》也不可能成为名篇, 长久存在于中学课本中。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既然作者虚构了宏儿这个人物, 那么这个人物“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就有其必然性了。而这种必然性一定体现在对小说“中心”即主题思想的强化上了, 毕竟, “中心”是诗文阅读的核心、统帅。那么, 这个人物的存在是如何强化主题思想呢?

仔细研读文章, 我们发现, 小说中存在三组人物:少年闰土和少年的“我”, 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以及水生和宏儿。

少年闰土和少年的“我”, 何其纯真, 充满生气, 富有热情。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 是前者的未来, 经过二十年的变迁, 他们有的是成年人的麻木、愚钝以及对生活的无望,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如何被扼杀了, 这让人何其痛心!这就是小说要表现的主题。

水生和宏儿呢?他们是中年闰土和中年的“我”的儿子和侄儿, 是他们的未来, 也是中国的未来。他们会变成怎样的人呢?中国的未来会怎样呢?作者虚构这样一个人物, 也将这一疑问设置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引起他们的思考与忧虑。这个人物的设置使主题得以深化, 令人回味。怪不得作者在文中借“我”的内心表达了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的愿望, 也正是如此, 作者在小说的结尾为读者再次描写了儿时故乡的美景, 这也是作者理想中未来中国的美好愿景吧!

因此, 只有与中心联系起来, 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才能准确, 深刻!这既是遣词造句、修辞手法, 也是小说的精巧构思。

摘要:在诗文阅读的过程中, 中心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引导学生明确诗文阅读的方向, 能辅助学生解除诗文阅读的困惑, 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篇11

要让学生喜欢,就要培养学生喜爱古诗文的感情。学生喜爱古诗文,就为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高了内因条件。因为喜欢,就会减轻疲劳感,学习压力就会变小。

要利用多种形式。努力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教《<论语>六则》,放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的一段视频,问学生“刚才视频里所唱诵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是谁说的?”,这样,自然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自然就会积极配合老师,我会告诉学生们孔子是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论语〉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书,人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部书。“同学们,想不想学?”这使得我也兴奋起来了,带领学生们诵读。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大部分的学生就都能把《论语》背诵下来了。在这一阶段,我并没有把词句的意思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再问,想不想听孔子的故事?故事就在《论语》里。到了第二天,学生们就搜集了不少的有关孔子的故事,抄录了很多孔子的话,抄的抄、写的写、说的说、背的背,不亦说乎,又是一节课。一课《〈论语〉六则》我用了4个课时才平息下来。

我任教的学校地处江南乡村,山清水秀,翠树叠叠,溪水淙淙,与《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所述情景极为相似,我让学生拿着书,走出校门,对着青山、泉水、溪流、翠树、青藤大声朗读,学生们的神情是如此的专注,那画面竟让人不忍心打扰。

古诗词字句凝练,韵律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定要在学生大量诵读后再教诗词。我经常和学生们一起仿照原诗进行创作,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学生有仿“读书学校里,草绿玉兰香,晨兴记单词,披霞唱歌回”,有仿“插秧永红塅,苗盛杂草稀,晨兴扯野草,待月驾车回”……有时并不会整首全仿,仿两句、四句都行,不求唯美,但求意味,久而久之,学生们慢慢爱上了诗词课,并有意识地去仿造,有时下课了还意犹未尽。在这种仿造过程中,学生们对原本的诗句会有一个更深的印象,而且锻炼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感叹“诗句是可以这样的啊,真有意思!”。

我教古诗文,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到轻松快乐。一般的做法是先扫除障碍,学生们交流,教师并不过多讲解,由学生们提出疑问,再让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做出解答。虽然学生们的认知水平不高,理解的也会比较肤浅,老师不要在意,诗文读熟了,能背诵了,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一个学期的古诗文学完后,回过头来由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学生们有了实实在在的体验,在不知不觉的中难题解决了,学习的兴趣也就增强了。

教师要率先垂范,我在教古诗文时,都会先很流畅的背,特别是长的诗文更应如此,大纲中不要求背的也要能背。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古诗文的热情,情不自禁地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一个没有生气的课堂上,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很难实现的,轻松、活泼、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课堂上我会把自主权交到学生们自己手里,你来翻译我来讲故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在此时也是非常敏捷,有时还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样的一节课难道不是享受?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感到满足。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还注意拓展学生们的视野,与之相关的诗文尽量多介绍些,学《观沧海》,我还讲曹操的《神龟虽寿》《短歌行》;教《记承天寺夜游》,还讲苏轼的《赤壁怀古》。这些并不要求学生们掌握,只是想让学生们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以致用非常重要,对联就是一个很好的游戏,课余之时,与学生们一起玩玩,既能增加与学生们的感情,又能学到东西。春天来了,“大地回春,家乡千般美;日暖神州,幸福万年长”;新婚之时,送上一副“喜鹊喜期报喜讯;新婚新春闹新房”;过年啦,“家家喜过幸福年;处处春催桃李花”。

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致力于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中。大多数的古诗文都饱含着浓厚的感情,如果我们不在阅读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学生们就不可能对古诗文感兴趣,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印象,更谈不上去学习它们了。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一套更完善的方法,做好古诗文的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洪山一中)

诗文阅读 篇12

从此文中颇能看出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我们通过它认识欧阳修, 认识欧阳修的散文,认识古人的家国情怀。下面就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体会。

一、从“呜呼”看文章感情强烈的特点

承唐启宋的五代,是一个黑暗混乱、灾难深重的时代,文章用 “呜呼”感叹开头,是深感于五代这黑暗的乱世,是深感于庄宗不能修明政治以致失败,是深感于伶官祸患以致身死国灭,而发出的深沉的感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感叹成败的原因都由于人事,由于人事不修致使招致覆亡。 作者开头的感叹一直灌注到这里。最后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感叹庄宗不能修明政治,反而溺于伶人,因而失败,并以此劝诫后人。从开头到结尾一直充满着他的感叹。感叹中一方面是强调人事,因为“天命”难测难明, 而“人心”“人理”可揣可测,他感叹的侧重点就落实于人事:另一方面也在于劝诫后人,希望后人从这一国一君的兴亡教训中,领悟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他怀着经世济时之诚,对此衰世深有感触, 不忍不言,“不言无以惩于世”(刘熙载的《艺概》)。是深沉而强烈的感情,也是“深得畏天悯人之旨”。(刘熙载的《艺概》)。

二、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看文章结构严密的特点

欧阳修文章结构严密,富于逻辑性。开头感叹词“呜呼”后, 即用“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一句是全文的主旨, 也是领起全文,在一篇之中反复说明,申明“盛衰,在于人事”, 可以说是“一篇之中三致志”(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可谓壮哉!”写庄宗接受遗命,受矢,藏矢祖庙,用兵则请其矢负而前驱,凯旋后则纳矢,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后还矢先王。庄宗确实是无忘其父之志,其作为足以让晋王含笑九泉,其志,其意气气脉灌注,盛到极致,于是大事可成。“及仇雠已灭……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对比何等强烈,仓皇出逃, 士卒离散,庄宗与群臣相顾失措,断法而誓,泣下湿襟,已经和之前用兵之时不能比了,晋王有知,此时当掩面而泣了。其狼狈,其惨烈,衰到极致,父子一生事业付之流水。“一盛一衰,皆自于人”, 照应前文,第二次申明文章主旨。“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这一个对句又是一盛一衰,第三次申明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全文以盛衰二字作为线索,最后归本于人事,结构极为严谨。

三、从“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看文章婉转含特点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一句是文章第一段的继“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后的第三句话,用庄宗的得失这一事实来论证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而对庄宗之盛的叙述,可以说是通过“赐矢,受矢”这一个极为典型又极为婉转含蓄的细节来表现的。晋王赐矢,庄宗受矢,藏矢, 请矢,负矢,纳矢,还矢,不管是赐,还是受,对晋王和庄宗都有特别含义,此处写来显得含蓄而不直露,和“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直接明确地表达主旨不一样。首先,以可以待引而发的矢赐予庄宗,矢是兵器,是在表达于战事解决问题,三矢就分别指向了三件事情。“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王禹偁《五代史阙文》记载为:“一矢讨刘仁恭”“一矢击契丹”“一矢灭朱温”,一矢代表一事,明白无误。其次,“矢”代表的是先王的遗志,“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于是,“赐矢”是父亲以未竟遗业授予儿子,期待儿子完成自己的事业,大有完成吾业方为吾子之意;“受矢”就是儿子接受了这一遗命,有子承父业之意。“赐矢,受矢”表达的就是最为传统的子承父业。第三,《尔雅·释言》解释为“矢,誓也,” 指的是父子相约的誓言,文中借指父子相约,而且此父子相约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是晋王临终之时,以国事寄于儿子,而儿子“受而藏之于庙”就是接受了这一誓约。一“矢”字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不尽之意。

而且,“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三句话就是文章开篇第一段,即第一段就明确题旨,就明确全文行文思路。这样的文章会比学生手头上的范文强得多,这就是最好的范文。

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不重视文本解读的问题。阅读中急功近利,急于从标准答案里去解读文本,却忽视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文学素养、阅读审美的培养,致使一篇文质皆美的古代散文在学生那只剩下枯燥的字词意思的背诵,学生厌倦了读古文。 编者想借此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想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就付诸东流。

上一篇:学生阅读下一篇:黑龙江大学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