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组织

2024-08-13

优先组织(精选12篇)

优先组织 篇1

中央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十九条”在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机制,规范农地流转行为,强化农户承包地权益保护的同时,特别强调了集体组织成员的土地流转优先权 (以下简称土地流转优先权)。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承包法》) 对集体组织成员的这一权利也明确作了规定。近年来,农地流转进程加快,一些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不少地方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对农户承包地“反租到包”,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严重损害农民利益,集体组织成员主张、请求保护其优先权的要求日益强烈。为稳定农村土地结构,引导土地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培育职业农民,有必要对这一权利加以研究。

一、土地流转优先权的法律属性

土地流转优先权是指农地发包或者流转时,法定优先权人在同等条件下和法定期限内享有承包该土地的优先权利。传统理论上的优先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也称优先受偿权。土地流转优先权是基于集体组织成员权而派生的一项法定权利。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共同共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共有,表现为集体成员集体所有。土地流转虽应按市场原则进行,但出于在同等条件下保护本集体组织成员的土地权利,照顾组织成员的利益,法律赋予其优先权。关于土地流转优先权的性质,我国《民法通则》没有明确规定, 理论界说法各异,概况起来,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债权说,此观点认为, 相对其它债权,优先权是具有优先性的债权。第二种是物权说,有的认为优先权虽在本质上是债权,但因法律规定而具有物权效力,是债权的物权化;有的认为优先权是权利保护的一种方法,应归担保物权范畴。第三种是折衷说,认为优先权既有物权性质,又有债权性质,兼具两权效力。前述观点,虽均从民事权利内涵的不同侧面对优先权的属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合理的一面,但各自的缺陷比较明显。依笔者之见,从民事权利的作用分析,土地流转优先权既不是债权,也不是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应定为一种形成权,权利一经行使即可发生债的主体变更,而优先受偿权则是对财产价值分配结果的优先。也就是说,权利人可依据这一法定权利,无须义务人承诺,以自己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使权利发生、变更、消灭或者产生其他法律效果,形成以所有权人与第三人同等条件为内容的合同,在所有权人与优先权人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排除所有权人将财产处分给他人的可能。具体而言,可从该项权利的以下特征进一步认识。

1.创设的法定性。土地流转优先权是立法赋予集体组织成员的一种权利,并非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基于意思自治,当事人虽可约定一定权利的享有,但约定的内容不能改变或限制集体组织成员的优先权,否则,该约定无效。

2.主体的特定性。土地流转优先权是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即集体组织成员资格而产生的,具有成员权属性和特定的人身属性,只能由集体组织成员享有。集体组织成员是生产或生活在集体组织中,与该组织依法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自然人,通常表现为农民个体。土地流转中的农户也称农村承包经营户,以家庭为单位,是经营性非法人组织。虽在诉讼中两者均可成为独立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但在优先权享有上不同。所以,优先权的主体只能是集体组织成员,而不包括农户。

3.物权的绝对性。从本质上讲,物权是权利人在法定范围内对物的支配及其权利的实现方面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土地流转优先权体现了物权绝对性的特 点,具有对抗权利主体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在土地流转中,同等条件下,相对人取得承包权应以优先权人放弃或丧失权利其权利为前提。反之,发包方或流转人无视优先权与相对人形成的土地流转关系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4.内容的实体性。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看,土地流转优先权的主体包括发包方或流转方与集体组织成员,双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客体是这一民事权利义务指向的物权关系,即发包或流转的土地,并非民事诉讼中案件争议事实;内容是实体法规定的法定的权利、义务。

5.类型的创新性。从历史渊源看,在古代欧洲日耳曼时期,实行土地权利总有制度,耕地为公社所有,各家庭从公社获得分配的土地使用权,土地只能卖给本公社成员,不能擅自转让他人。这一制度虽与我国农村土地成员集体所有相类似,但本质不同。近代以来,西方大多国家的土地归个人所有,在其民事法律中自然不涉及土地流转优先权问题。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农地所有权归成员集体, 农户享有承包权和经营权,土地流转优先权的设定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民事权利。

二、土地流转优先权的表现形式及 取得

(一)表现形式

按承包方式和流转主体不同,可将土地流转优先权分为三种。

1.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经营权流转的优先权。流转是财产权利经济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法定方式流转其经营权。但按照《承包 法》33条第5项和47条之规定,转让方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即如果受让方中有本集体组织成员,那么在流转条件同等情况下,组织成员优先取得受让权。为了使该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第19条中又作了补充规定,从价款、期限等主要流转条件上进一步充实了优先权的内容。

2. 外来承包者以转让方式流转时的优先权。这种转让是对通过家庭承包以外的方式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一方面,法律赋权经营权人可以协商或招投标的方式将其经营权有偿转让他人,解除原承包合同关系,由受让方与发包方重新建立新的承包合同;另一方面, 按照《承包法》第48条的要求,在外来承包者以转让方式流转土地时,本集体组织成员如有承包意向,在同等条件下,应享有优先权。

3. 外来承包者以租赁方式流转时的优先权。依照《承包法》第49条规定,在承包期内,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将经营权依法租赁他人。这种租赁形式没有改变原土地承包关系,与《合同法》第224条第1款规定的有关转租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如果发包方不同意转租,则组织成员就有行使优先权的可能性。

(二)取得要件

依权利是否已经实际取得为标准, 可将民事权利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土地流转优先权是将来可能取得的一种权利,应属期待权的范畴。

1.有明确的流转行为。民事行为是一种表意行为。当事人明确的意思表示是民事行为的重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发包方或流转方作出真实的流转意思表示 时,优先权人才有主张行使优先权的可能。同时,流转行为的内容必须适法,不能违反强制性规范,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否则行为无效。

2.流转条件同等。按合同法一般原理,同等条件的主要内容可理解为合同成立必备的主要条款。《合同法》第12条所列举的内容是合同的一般条款,具体合同的主要条款应按法律的直接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确定。就承包经营权流转来说,判定条件同等可参照《承包法》37条第2款中所列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一般条款,重点从流转土地用途、价款及支付方式、期限等方面来衡量。

3.在合理期限内主张。《承包法》没有明确优先权行使的期限,《解释》第11条第2款规定了除斥期间。因此,一般而言,优先权人主张优先权的期限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如果采取书面公示形式流转土地,权利主张的提出要在公示期内;二是未公示的,必须在他人使用承包地后两个月内提出主张请求。以其他方式发包的,发包方应预先通知本集体组织成员参加,否则,本集体组织成员可诉请法院宣告发包行为无效。

4.以明示方式提出请求。从意思表示形式的角度看,民事法律行为有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默示方式的效力是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交易习惯或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结合优先权的法定性特点和土地流转实践,优先权人向发包方或流转方主张优先权利时,必须以口头、书面等其他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进行。

三、土地流转优先权适用中的几个 问题

尽管立法对土地流转优先权的行使作了较为清晰的规定,但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优先权的限制。优先权虽是法定权利,但其行使与保护有一定限度的。农村“四荒”地属特定集体组织成员集体所有,且在一些贫困山区,往往也是组织内部成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释》第19条同时规定,以其他方式承包“四荒”地时,鼓励组织外部的单位和个人参与,这并非排除组织内部成员的承包权利。

2.优先权的丧失。优先权不是优先权人的绝对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优先权人如有下列行为,则权利丧失。一是未在合理期限内向发包方或流转方明确主张自己优先受让的;二是以明示方式自愿放弃权利行使,不论相对方是否收到该意思表示;三是严重违约或擅自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对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被解除承包关系。优先权丧失后,权利人请求保护,法律不予救济。

3.优先权竞合的处理。实践中,经常出现数个组织成员均主张行使优先权的事实。这一竞合实际上是同体同权的并存现象,它不同于民法上通常讲的责任竞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现行相关立法规定不明确。大多数人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应遵循《民法通则》所确定的民事活动基本原则和《承包法》第33条规定的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原则具体加以处理。第一,初次流转时,若有上述竞合情形,应从平等、自愿要求出发, 尊重发包方或流转方的意愿,由其自主选择其中一个优先权人为受让人。第二,再次流转时,如果原受让人也同样享有为优先权,且都主张权利,通常应流转给原受让人,这样,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维护原受让人的投入利益, 实现流转的目的。

摘要:集体组织成员土地流转优先权是一种形成权。随着农地流转进程加快,组织成员主张、请求保护其优先权的要求日益强烈。文章着眼于促进农地合法有序流转,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对这一优先权的法律属性、表现形式、取得要件及适用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集体组织成员,土地流转优先权,法律适用

优先组织 篇2

——XXXXXX 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XXXXX党支部位于XXXXX,距离XXXX20公里,总人口XX人,总户数XX户,职工总数XX人,现有党员XX人。耕地面积XX亩,以打瓜、油葵、哈密瓜、食葵等农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牛、羊、猪及各类家禽为主,存栏数达XXX余头只。2011年人均纯收入XX千元,我单位集体经济创收XX万元。

强化基础,规范党员发展程序。XXX党支部有党员25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在发展党员工作上,党支部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三培两带”原则。一是自2011年我支部培养勤劳致富能手XX成为党员以来,有牛20余头,鸡200只,购买354农机一台,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他带动了职工王有才等两名困难职工发展畜牧业,通过一年的努力使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二是争创致富能手,党员XXX以前种植57亩地收入一般,在支部的引导和帮扶下,他由2011年的12只羊新增到现在的80余只,年增收3万元,明天计划发展150只,三年发展成牧业大户,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党支部成员每年有3—5户联系户,做到党员致富带头干,职工跟着干的良好氛围。为发挥好党员带头作用,在旅游业上,党支部为XXX职工XXX垫付1万元资金,发展农家乐餐饮,现在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带动了职工创收的积极性。为抓好XXX的设施农业和设施畜牧业发展,XXX党员骨干带头在XXX70%农田铺设农业滴灌技术。为了让职工发展设施牧业,党员带头搬进了牧业区,目前新区9户已完成了暖圈的设施,养殖区牛羊存栏数由2011年的120头只发展到现在的960余头只,为XXX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强领导,注重班子素质建设。作为一个基层XX党支部,他是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XXX的各项工作开展得好不好,经济发展速度快不快都与党支部领导的管理能力,支部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息息相关。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里,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带头坚持联系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研究部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在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勤政,互相支持不拆台,支部民主决策氛围好。研究重大事项能充分发扬民主,通过“三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了职工群众的监督。全面开展落实“支部、党员一句话承诺实现制”活动,职工群众对支部、党员承诺的49承诺完成情况给予了97%的好评,确保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在学习中严格“三会一课”制度,讨论XXX建设,共商发展大计。此外,我支部还十分重视自身水平的提高,从基层组织摸底调查到分类定级,从梳理问题到制定整改,各项工作都能够提前完成,2012年被XX评为一类党支部。

争当标兵,提高党员队伍质量。党员XXX,是XXX的工会主席,每次连里给的各项工作都能出色完成,他能带领并带动XXX尤其是河南新职工,在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上,每年清淤工作上,都能圆满完成。在打扫卫生方面,达到各个角落到位。在召开职工大会的工作中,他所通知的片区,都能按时到会,认真听讲上级指导精神。签定合同工作他所通知的片区,职工到的齐,积极性高。因XXX地少,每年都得到外XXX承包剩余的赖地,因他管理到位,按时管理,按时补种,不能挣钱的地,他只要一种都能获取丰硕的回报。并带动了XXX所有的河南新职工都能发展畜牧业,都购买了牛、羊,购买了摩托车、四轮车,树立了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感,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你追我赶争先锋,经济发展逐年上升。并帮助发展经济而又缺乏资金的职工借款1万多元,XXX河南新职工王红才,因资金短缺3千元,他从帐面上给他拨了3千元,解决了王红才的燃眉之急。为了贫困的职工早日脱贫致富,常给他们送科技种养殖技术,从精神树立致富志气。2011年刘建宏被十师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XXX涌现出了一批党员标兵,党员带头干,职工群众跟着干,都很好地体现了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在群众中营造了浓厚的团结和谐发展氛围。模范带动,协力争先发展经济。一是发展XXX集体经济,促进职工收入。XXX积极鼓励职工群众积极参与XXX建设,与职工XXXX合作购买了一台1076联合收割机,共投入23万元,XXX出资15万元,职工投资17万元,职工苟某每年给XXX分红3万元。XXX党支部为了调动XXX职工扩大农机发展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双赢,在秋季收获季节,XXX主动联系本XXX和相近XX的油葵、食葵等农作物进行收割,使机车忙个不停,2011年,XXX联系收割面积共计6千亩,纯收入在15.6万元,对于这个收入,即鼓励了职工,又增加了XXX的创收,由于收入可观,XXX得到分红4.05万元。为XXX职工发展农机具创收带了个好头,XXX今年共引进大型施拉机福田1654两辆,联合打瓜收获脱籽机5台,为职工创收增添了门路。二是加大XXX的畜牧业发展,年初XXX党支部鼓励职工大力发展畜牧业,在今春的肥育羊上大下功夫,XXX党支部以合作的方式为牧业新区三户职工贷款15万元,自2011年以来,XXX与职工共同在周边收购育肥出栏数达1200余只,职工本人可以获得100元,XXX可以创收50元。同时在全连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例宣传和动员,目前,XXX牧业区发展育肥户16户,家禽养殖户41户,2011年内畜牧业户均创收3000元以上。职工的收入明显提高了,在今年农作物受到气候和市场的约束下,XXX职工通过多种渠道增效创收,职均收入达到了1.62万元。

党员帮扶,拓宽脱贫致富门路。我支部每年都要确定党员帮扶结对人员,对贫困职工帮扶情况进行公示、公开,得到了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近两年支部党员结对贫困户6家,为周春兰、严福寿、何国平、李积福等贫困职工垫付资金1.5万元,引导他们在畜牧业上拓宽发展思路,为他们引进了小尾寒羊、生产母牛200余头只,在我支部一班人的共同帮扶和引导下,使XXX贫困职工逐渐脱贫致富,低保户由往年的16户减少到现在的6户,职工群众的增收创收意识不断增强。

把握时机,促进XXX全面发展。今年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在迎来了“十二五规划”、“第三次新疆工作会议”等好政策的同时,XXX党支部将抢抓机遇,把握时机,将基层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起来,搞好党风民风建设,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制度,密切党群关系,大家齐心协力,使XXX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XXXXXXXXX党支部 二0一二年

创建先进党组织 促进XXX大发展

—— XXX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材料

优先购买权也有未优先时 篇3

2003年10月,A公司、王某、刘某签订了关于共同开设B公司的《合作协议》,约定:三方共同出资设立B公司,其中A公司出资150万元,出资比例为75%,股份比例为63%;王某和刘某均出资25万元,出资比例均为12.5%,股份比例分别为24.5%和12.5%。合作期限为10年,在此期间,未经董事会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撤资、撤股,转让股份必须经董事会通过,原股东有优先受让权;合作期间,任何一方不得自行投资或从事与B公司业务相同或相竞争的业务活动,如有违反本规定者,应视为本人主动放弃在合作企业的投资股东权利,其股份由其他股东按其比例进行分配。

2004年2月25日,A公司、王某、刘某签订B公司章程,约定:B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其中A公司出资37.5万元,出资比例为75%,王某和刘某均出资6.25万元,出资比例均为12.5%;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2月28日,B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4月2日,B公司召开董事会,决议:同意王某和刘某自愿出让股份。8月8日,王某与刘某在未通知A公司的情况下召开B公司股东会,会议决议:王某、刘某向第三人夏某转让股份。同日,王某、刘某与夏某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王某与刘某将其合计持有的B公司25%的股权转让给夏某,转让价款为50万元。9月25日,王某、刘某又召开B公司股东会,会议决议:同意王某、刘某将所持B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夏某;同意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原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相应职务作相应改变。2004年12月17日,B公司召开全体股东会,股东会决议载明:王某、刘某将各自所持股权一并转让给第三人夏某,价格为50万元。

A公司认为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东权利应该是清楚、完整,并且该股东在事实和法律上不存在任何瑕疵;王某、刘某因严重违反合作协议,已经丧失其应有的股东权利,所以A公司不同意王某、刘某转让股权,因此也不存在《公司法》规定的内部股东优先购买的权利。

法院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2004年4月2日,B公司召开董事会,决议同意王某、刘某可自愿对外转让出资,这说明全体股东已知晓王某、刘某要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出资一事;2004年8月8日和2004年9月25日召开的股东会,因A公司没有参加,也没有发表关于同意王某、刘某转让出资以及A公司是否参加竞买的意见,导致两次股东会在程序方面有瑕疵,但该瑕疵并不必然导致夏某与王某、刘某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归于无效,如果事后A公司对此问题发表了意见,则将会补正这些程序瑕疵;2004年12月17日,B公司全体股东召开股东会,对王某、刘某转让出资一事进行决议,其中两位股东同意该出资转让事宜,A公司虽然提出不同意的意见,但其并没有购买王某、刘某的出资,本院视A公司也同意王某、刘某转让出资,该次股东会议完成了对外转让出资的合法程序;2004年12月17日的股东会决议明确了王某、刘某转让出资的数量和价格,使A公司有条件行使优先购买权,由于A公司不愿意购买该股份,应认定其实际上放弃了优先购买权。因此法院确认《股权转让协议》合法有效,驳回原告A公司诉讼请求。

法理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王某、刘某是否有权向夏某转让股权,A公司的优先购买权能否对抗第三人的权利。笔者认为其实质是如何平衡受让人夏某与A公司的利益冲突,对此应结合《公司法》与《合同法》来分析。

1、股东在违反股东之间的约定对外转让股权时,其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是否有效实际上是如何在受让人和公司其他股东之间平衡利益的问题。由于我国《公司法》对此没有作出规定,因此,只能适用《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来解决。由于债权不具有追及效力,股东不能以其内部约定对抗对第三人(受让人),因此,如果《股权转让协议》有效,则受让人的利益就应优先获得保护,其他股东只能依据其内部约定寻求救济。

根据《合同法》第52条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在该条规定中,只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这一项涉及了如何平衡合同当事人与第三人的利益问题。依该规定,只有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的情况下,才能宣布合同无效,从而优先保护第三人利益,否则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将优先获得保护。就本案而言,只有A公司能够证明夏某与王某、刘某恶意串通,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帮助王某、刘某逃避A公司与王某、刘某之间约定的竞业禁止义务时,该《股权转让协议》才应归于无效。否则,夏某有权依据《股权转让协议》获得王某、刘某转让的出资。

2、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对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必须经公司二分之一以上的股东同意并由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因此,本案中的《股权转让协议》只有在获得B公司股东会批准的前提下才是合法有效的。由于夏某处于第三人的地位,其无法也没有义务去查明B公司股东会决议的真实、有效性,因此B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作出了同意该次转让的决议后,《股权转让协议》即可生效,夏某有权依据该协议获得王某和刘某所转让的出资。但是,有权取得股份与实际成为股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股权转让协议》有效并不等同于夏某已成为B公司股东。在王某和刘某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之前,夏某有权请求王某和刘某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但还不能以B公司股东身份行使权利。笔者认为,夏某此种请求权并不能优于A公司依据《合作协议》要求将王某和刘某的股份归为己有的权利,此时同样存在夏某与A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易言之,在《股权转让协议》实际履行完毕,夏某取得股东资格之前,如果A公司请求法院推翻了B公司股东会决议的效力,那么《股权转让协议》将因违反《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而归于无效;如果A公司依据《合作协议》率先将王某和刘某的股份归为己有,那么《股权转让协议》将无法履行。此时,夏某只能请求王某和刘某承担违约责任。与此相反,如果《股权转让协议》已经履行完毕,夏某实际取得了B公司股东的资格,则A公司无权依据《合作协议》对夏某受让的股份主张权利。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定夏某或A公司已实际取得该部分股份呢?笔者认为,应以工商登记为准。首先,工商登记资料是公开性资料,第三人可以通过查询来防范风险,确认工商登记的权威性有助于保障交易安全,节约交易成本;其次,工商登记资料具有中立性,争议双方均无法擅自篡改,有利于法院的认定,节约司法成本。就本案而言,在判决做出之前,夏某与A公司都没有完成股权转让手续,但都享有对王某和刘某所持股份的请求权,但是由于A公司并未依据《合作协议》起诉王某和刘某,主张对该部分股权的权利,因此,法官在审判本案时并无义务考量A公司的请求权,而只需要判断夏某本身的请求权是否成立。由于A公司并没有提出有力依据来推翻夏某的请求权,因此法院支持夏某请求权的判决是合法的,正确的。

如果A公司改变策略,在本案诉讼过程中依据《合作协议》另行起诉,在合并审理的情况下,法官就需要判断:在两个债权请求权发生冲突时,应该支持哪一个请求权?由于债权不具有对抗效力,因此,虽然夏某的请求权是建立在支付对价的基础上,而A公司获得请求权并没有支付对价,夏某的请求权仍然不具有优先效力,此时,只能基于公平原则,将争议部分的股权判由夏某和A公司平等分享,夏某和A公司可以各自追究王某和刘某的违约责任。

综上,有限责任公司的私人公司性质对股东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股东有互相约定较法律更为严格的义务,以保证股东能够专心经营所投资的事业;另一方面,在股东退出公司时应遵守较为严格的程序规定,以保障其他股东的投资安全,两者互相配合,保障着投资者的投资安全和投资收益。因此,法院在裁判有限责任公司纠纷案件时有必要从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性出发,遵守投资者的自由约定,恪守法律的程序和实体规定,以保障投资安全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稳定。在股东违反股东之间的约定,擅自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依据内部约定享有的权利同样应该得到法律的承认,但这种权利并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反之亦然。

相关链接:

优先购买权:是一种特殊的物权,具有法定性、权利行使的不确定性、同等条件认可、顺位优先性、不可转让性等特点,其目的是保护优先购买权人获得某种财产的特殊利益。我国法律规定了具体的优先购买权,还没有优先购买权一般规定,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完善。

优先组织 篇4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是山西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总体方案》在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两大任务里, 都涉及到完善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问题。尤其是推出一些有山西特色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 体现了山西省对生态文明建设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

《总体方案》体现了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全省人民创造更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产权制度, 主要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恢复治理责任机制和补偿机制, 要使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努力做到“边开发边治理”, 将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三是健全资源节约机制, 运用技术进步、产业准入、价格杠杆、产权交易等多种手段, 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在山西尤其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四是创新完善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机制。以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为着力点, 推动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迈上新台阶,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以及节能环保装备。

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篇5

创先争优促发展

——福海县赫勒社区党支部

赫勒社区成立于2002年6月,北距福海县城17公里,依傍乌伦古湖、吉力湖、省道318纵贯其中,素有阿勒泰南大门之称。辖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社区共有居民235户,785人,居民人均收入2000元;社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个,商业网点3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4人。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社区结合实际,整合辖区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努力解决辖区居民民生问题,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了全体党员和居民的广泛拥护。社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获得了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抗灾救灾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坚强堡垒聚民心

2008年以前,社区阵地面积只有100平方米左右,办公条件差,并且距离较远,居民办事不方便、党员开会学习很困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总投资70万余元,建筑面积达520平方米的新办公阵地终于在2008年底投入使用,居民办事方便了、党员、干部开会议事有阵地了、居民活动有地方了。在良好的办公条件下,社区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居民当成“亲人”,做到“民思我想、民需我办、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注重把基层组织工作融入到日常服务之中,把推行公共事务代理、扶持创业就业帮扶等公共服务平台作为社区工作的主要抓手,整合优势资源,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努力让服务更加贴近居民。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社区干部实行分片包户民情联系制度,主动上门听取居民意见、了解居民心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民情日志登记。同时社区党支部制作民情联系卡,把包片区干部的姓名、联系电话,分管工作情况都统一制成一张小卡片,发放到每一户手中,一张小卡片,方便了群众办事,拉近了群众与干部之间的距离。

党员带头促和谐

为提高党员的管理服务水平,社区党支部狠抓党员和服务,针对无职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状况,党支部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共设臵了政策宣传岗、治安维护岗、党员双带岗、文明新风岗、民情民意岗、保洁护绿岗等6个岗位,并对每个岗位具体职责作出了统一规定。通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在自荐、互荐的基础上,党支部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选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立岗位。除长期卧床不起等特殊原因不能定岗的党员以外,社区已有20名党员“上岗”履行职责。老党员廖斌被安排上了“治安维护岗”,上岗后,他工作热情高,邻里乡亲有什么纠纷,他主动去解决,尽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使党员“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党员的思想、信念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支部书记任宋良兴无不感慨地说:“现在社区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员多了,漠不关心社区发展的党员少了;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党员多了,漠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党员少了;带头建设和谐新社区的党员多了,漠不关心建设美好家园的党员少了。”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组建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并结合创先争优党员承诺活动,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社区72岁老党员刘炳乾体弱多病,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社区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给老人测量血压,解决生活困难,为其打扫房屋积雪,每逢重大节日,都为他送去面粉清油等物资。刘炳乾激动的说道:“感谢志愿者对我的无私奉献,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真是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为民助民促增收

社区党支部以扶持党员创业就业为载体,带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大力开展党员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引导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新型模式,力促居民增收。

党员张文生在党支部的帮扶下,带头闯出致富路,依托党支部提供的场地设备,建立禽类孵化基地,主要进行皖西大白鹅、红嘴雁、鸡的孵化和育雏。年育雏量达到10000羽,直接年经济收入达到6万。根据辖区地理环境优势,张文生在党支部的帮扶下,又进行禽类养殖,建立社区首个禽类养殖基地,主要进行皖西大白鹅、红嘴雁等禽类养殖,通过几年的努力,养殖基地已初显规模,年出栏达到10000羽,为其直接经济创收3万余元。社区党支部在扶持张文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社区养殖产业,着力扶持帮助4户无业居民开展特禽养殖,并争取3万元扶持资金帮助养殖户修建圈舍,建立水面养殖一条线。社区养殖户田彦伟激动的说:“感谢党组织的帮助和扶持,使我有机会有能力自主创业,现在有事做了,收入比以前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社区党支部为解决社区下岗工人就业,建立了社区阳光再就业服务站,目的在于解决民生,拓展居民就业渠道。党支部积极与驻区单位做好共驻共建工作,多方联系岗位,利用冬季大拉网、芦苇采割、春季烤鱼、秋季螃蟹捕捞等诸多渠道为社区下岗工人、困难居民寻求大量季节性就业岗位,每年累计为居民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平均月收入可达3000元,即解决了居民就业难的问题,又实现了居民创收的双赢局面。

为民谋利暖民心

社区党支部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近几年社区受到严重洪水灾害,部分居民的房屋有的被洪水冲毁,有的受地下渗水影响频临倒塌。为保证受灾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解决受灾居民住房问题是社区一项重大任务,党支部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努力,在县委政府出台的惠民安臵政策的下,社区70多户受灾居民得到妥善安臵,居民住进了新楼房,生活环境好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优先股盛宴 篇6

优先股究竟会带来哪些利好?优先股又能否拯救疲弱的中国股市呢?我们认为,尽管优先股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和股市的基本面,但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任何有助于股市制度完善的政策都可以视作利好。短期来看,其有利于蓝筹股的企稳,也为2000点保卫战增添了重要的筹码。

何为优先股

所谓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一般来说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优先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通过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被公司赎回,但是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分红。

在成熟的海外证券市场,优先股作为一种特殊的股票形式,一直充当普通股有力补充的角色。美国优先股快速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据统计,美国优先股市场规模从1990年的53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1930亿美元。相对于同期美国股市9.5万亿美元的市值,和4万亿美元的公司债市场,优先股的规模相对来说还是较小的。

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优先股的作用有了充分的体现。资料显示,为了拯救美国金融业,2008年,美国政府宣布用1250亿美元购入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9家主要银行的优先股,稳定了当时的资本市场,也让各大型金融机构渡过一劫。此后的结果是美国政府因为持有优先股获得了丰厚的股息,金融公司仍然自主经营没有控制权旁落之虞。优先股在美国的发展不能不说也是时势所致。

根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的介绍,此次发布实施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共9 章70 条。《办法》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上市公司可以发行优先股,但不得发行可转普通股的优先股。非上市公众公司可以非公开发行优先股。

二是三类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其普通股为上证50 指数成份股;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收购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以减少注册资本为目的回购普通股的,可以公开发行优先股作为支付手段,或者在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后,可公开发行不超过回购减资总额的优先股。

三是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可以申请一次核准分次发行。非公开发行优先股,可以采取储架发行的方式。

四是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仅向本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发行,每次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 人,且相同条款的优先股的发行对象累计不得超过200 人。

五是优先股交易或转让环节的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应当与发行环节保持一致;非公开发行的相同条款优先股经交易或转让后,投资者不得超过200 人。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来看,优先股发行条件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更为放松,但发行类型较《征求意见稿》有所缩减。

高盛高华董事总经理索莉晖表示,开展优先股试点是在注册制的思路下监管部门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工具,增加企业长期资金来源,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固定收益产品,满足投融资双方多元化的需求。

对市场整体偏正面

对于此次优先股试点出台对A股市场的影响,各方看法不一。但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的确对股市产生了短期的正面刺激。至于后续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认为,优先股试点利好A股市场,特别是大盘蓝筹股,主要逻辑有四点。第一,优先股试点为大盘蓝筹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既有效缓解了大盘蓝筹股的融资压力,又不对股票二级市场造成明显冲击;第二,引入优先股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为国企特别是金融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模式;第三,优先股的引入增强了银行、保险等行业龙头公司实力,有助于加快行业整合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第四,优先股介于股债之间,增加了投资者的选择,对于保险、养老金等稳健的长期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认为,上证50发行优先股,无疑激活了沉睡的蓝筹股,涉及并购、回购相关企业能发行优先股,证监会向来也是支持企业并购和回购股票,这三方面对市场都是重大利好。“优先股政策是一个转折点,是激活蓝筹、垃圾股泡沫破灭的分界线。价值投资机会才刚开始。”

从资金层面影响来看,尽管优先股有助于吸引养老机构等长期投资者入市,构成利好。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优先股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融资的方式。因此,对A股市场仍存在增加供应压力的负面作用。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就指出,从《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定位来看,优先股主要还是定位成了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虽然投资者与一些业内人士曾对优先股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在IPO环节引入优先股制度,让优先股能成为改善IPO公司股权结构的利器,把IPO公司控股股东过多的持股转化为优先股,但遗憾的是,市场的这个美好愿望并没有成为现实。优先股最终还是以再融资工具的面目出现。”

对此,高盛高华董事总经理索莉晖表示,优先股在发行方式上有公募和私募之分,公募发行会在交易所市场交易,而私募方式,将在机构之间交易,如果采取私募形式将不会对A股二级市场产生明显冲击。

大蓝筹将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发行优先股有利于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增强偿债能力,且不会稀释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公司估值水平可能会因此而提升。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公司有望成为成为优先股试点,因此大蓝筹在本轮反弹行情中的表现明显强于小盘股。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风格转换,大蓝筹走出估值修复行情可期。

开源证券认为,优先股的推出将将利好大盘股,特别是金融业和一些面临兼并重组、结构调整的行业。优先股一方面改善蓝筹估值,另一方面满足低风险客户投资需求,将为2000点保卫战增添力量。

nlc202309020140

不过,也有分析师并不认可蓝筹股的估值水平会因此提升的论调。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就表示,公司的估值由其能产生的现金流及资本成本决定;而公司为了产生现金流而承担的系统性风险决定了公司的资本成本。现金流以何种融资方式产生,及不同投资者之间如何分配公司收益,均与估值无关。

但即使相对悲观,洪灏也认可,优先股短期将成为小盘股向大盘股风格转化的催化剂之一。“若我们非要下一个非常短暂的赌注,我们会押注短期内大盘股跑赢小盘股。”洪灏如此表示道。

银行、券商、地产、周期等板块受益明显

从行业与板块的受益来看,银行、券商、地产、周期性行业等板块可能受益最为直接和明显。

上证50 成份股中,最多的是金融业股票,共有19 只,其次为制造业股票,共有14 只。除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和方正证券在2011 年出现亏损外,其余46 只股票均满足公开发行所要求的连续三年盈利的条件。尤其对于银行、券商等业绩与净资本挂钩的行业而言,优先股作为股权融资工具既可以为其提供多样性的资金来源,又可以丰富其可投资品种,将有效提升银行券商等金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

冠基投资投资总监胡祖荣就表示,推出优先股对银行来讲可谓是及时雨。“目前,银行融资能力已经很弱,有些银行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跌破净资产,优先股募集资金的方式可以增强银行融资能力,况且融资成本较低,还能提升资本充足率,从而使银行业绩会有新的改善空间。”

事实上,大型银行已经做好了发行优先股的准备。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在日前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就表示,农行一直在跟踪研究,并已经做好了发行优先股的准备。“目前还在等待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作为一级资本补充的管理规定,一旦该规定出台,包括农行在内的各家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条件就具备了。”李振江表示。

此外,优先股的推出,也将会利好券商投行业务结构的改善。东兴证券分析,如果优先股发行量达到350亿元左右,可以为券商贡献业务收入达10亿元左右,提升投行业务收入6%。同时,优先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并且有利于资管产品端的创新。

地产作为高负债率行业也将受益优先股的推出。这将给房地产投资增长提供向上空间,并带动水泥需求的改善。同时,优先股的发行将修正前期过度悲观的需求预期。在此作用下,周期股有望形成向上修复的动力,特别是低估值公司。

优先组织 篇7

(一) 优先购买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优先购买权, 法国、德国、瑞士称为优先购买权, 台湾地区的立法则称为优先承买权、优先承受权等, 是指特定人与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而享有的于出卖人出卖标的物于第三人时, 得以同等的条件优先于他人而购买的权利。

以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为例 (出租人、承租人、第三人) , 依目前的通说认为优先购买权就是在出租人意欲出卖房屋与第三人时, 在与第三人协商好的同等条件下, 将其通知承租人, 承租人在此情况下有优先购买权。

(二) 优先购买权疏漏及其完善

对于目前的优先购买权的解读不能说是种错误, 但是确实存在着不足, 这种仅仅单一的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优先购买的某一方面, 并不能包含所有的情况。对于优先购买权定义本身并不怀疑, 至于其定义在理论解释与实践的运用上却有很多疏漏。我们说, 理论是来自实践, 我们对于理论定义的解释应该也是以实践中的存在为前提的, 而不是一味的以莫须有的理论去改变实践。

还是以承租人优先购买权为例, 这里其实应分情形处理, 并不是上面表现的那样笼统。第一种情形是出租人意欲出卖房屋但是还没有第三方买家, 这时他可能有两种做法, 可能去寻找第三方买家也可能去找优先购买权人商量出卖事项, 对于寻找第三方买家的情况, 只有其寻找到并出卖时才会产生优先购买权的问题, 对于找优先购买权人商量, 在出卖人说出心理价位并且优先购买权人同意的情况的并无问题, 但当其不同意, 并且出租人继续寻找到了下个买家并以此条件出卖给了买家, 此时难道说优先购买权人没有享受到优先的权利吗?很显然他是享有了优先的权利, 只是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不一样我们就觉得没有享有, 以为出租人侵害了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当然在出租人继续寻找买家并以比刚刚给优先购买权人的条件更为优越的情况下, 必须再通知承租人, 这样才没有侵害其权利。也就是说在出租人在先与出租人协商出卖不成时, 再寻找其他买家所提出的条件不能比给出租人的更为优越, 若更为优越了必须再通知承租人。第二种情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 出租人将房屋出卖与第三人, 必须将其同等条件通知承租人, 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对于这里提到的第一种情形, 在理论解释中并没有提及, 对于国外也没有相关的规定, 但是近年来有不少外国学者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优先要约权, 即需要财产所有人让权利人出价购买财产, 如果权利人拒绝以该出价购买, 财产所有者可以向第三方处分该财产, 其价格高于权利人出的价格[1]。对于优先要约权是否属于优先购买权, 学者也提出不同的看法, ———认为优先要约权应属于优先购买权, 就从目前理论与实践来看, 没有必要把优先要约权单独分割出来,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优先要约权与优先购买权在实践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硬是将其分割开往往不利于实践中全面整体的把握, 同时还要考虑什么情况下赋予优先购买权什么情况下赋予优先要约权, 就是要把优先要约权与优先购买权做一个彻底的区分, 事实上并无必要。将优先要约权统归于现行的优先购买权之下弥补了实践中的漏洞。

二、优先购买权的性质

在对优先购买权全新认识后, 我们会发现若以之前的方式去认定定优先购买权的性质是不可行的。因为现在的优先购买权还含有优先要约权的内容。显然为了显示其是一个整体也可以以分阶段的方式来分析, 这种优先购买权具有阶段性[2]的说法, 之前夏志泽教授也提及过, 只是并不是对优先购买权作出新的阐释的基础上论述的, 还是立足于通说所认识的优先购买权, 虽然文章中也能隐约看到优先要约权的影子但是并没有明朗的提出来, 并且夏文章中优先购买权的阶段性质所分的三阶段所论述的并不完整, 这种阶段不是都会发生的, 事实上这种更倾向于分情况。要具体搞清楚优先购买权在每一阶段的性质必须知道优先购买权何时产生, 在理论界存在两种认识, 一是自基础法律关系成立时产生;二是自出卖人打算出卖标的物时产生。关于此两种说法, 第二种应该更具合理性, 若属于第一种情形那么优先购买权在此种情况下的性质应是什么?在优先购买权成立后出卖人尚未表示出卖标的物前的这一阶段有不少学者认为此时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期待权。“期待权说”认为, 标的物所有权人未将标的物出卖, 则优先购买权人的权利尚未现实化, 只处于期待状态, 因而优先购买权是一种期待权。王泽鉴先生关于对于期待权给出了两点判断标准:一是, 此种地位是否已受法律保护;二是, 此种地位是否有赋予权利性质之必要。[3]对于此两点愚钝的认为并不能确切的说明何种权利属于期待权。申卫星教授关于期待权的构成提出了三点判断标准:一是, 对于未来取得某种权利的期待;二是, 已经具备了取得权利的部分要件 (是指权利主体已确定, 并且所期待的特定利益的内容或范围已经确定) ;三是, 期待权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地位。[4]对于以上申教授提出的三点构成我觉得在判断何种权利为期待权上更明晰, 尤其是第二点构成要件上比较具体, 越是具体实践操作上会更容易。我们就以申教授的视角来分析优先购买权是不是期待权, 优先购买权人, 由于出租人出卖标的物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权利人取得标的物没有任何保障。所以说优先购买权在此阶段的性质是期待权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支撑的。连期待权都不是更谈不上不上实质的权利了, 因而此情况下优先购买权并没成立。从以上的推论, 我们很自然就得出优先购买权性质实际上存在两个阶段:一是出租人意欲出卖房屋, 未有第三人参与时;二是, 出租人与第三人达成了买卖协议后。

(一) 优先购买权第一阶段的性质

在出租人意欲出卖房屋, 但是还未有第三人参与时可能存在着两种情况, 一是承租人主动要求购买, 二是出租人主动向承租人发出要约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优先要约权) , 对于承租人主动要求购买的情况下, 还是出租人向承租人发出要约的情况, 对于出租人并没有实质的约束力, 双方都有可能经历协商阶段, 此时承租人享有的也就是订约请求权。

(二) 优先购买权第二阶段的性质

出租人可能直接寻找第三方买家与其达成买卖协议而无视优先购买权人, 此种情况学术界对于优先购买权性质是否为形成权争议最大。我国有学者认为优先购买权只需要权利人一方之意思, 无须出卖人之承若, 何来契约?契约为法律行为之一种, 因当事人互相意思一致而成立。此种互相意思表示一致的两个意思, 其在前者称为要约, 其在后者称为承诺。就逻辑而言, 要约在何处?承诺在何处?既无要约, 又无承诺, 契约又在何处?出卖人作为当事人, 其契约自由又在何处?同时我们知道形成权具有不可侵害性的特点, 但是在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 当优先购买权人主张权利时, 出卖人可能会不履行其相应的责任, 这种情况下又应该作何解释呢?对于此点理论界也有人提出了, 形成权行使并不是形成契约关系, 而是形成了责任也不会影响买卖关系[5], 但是我们必须了解何为买卖关系, 买卖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契约何来买卖关系, 这样一分析, 我们就不难看出此种理论的缺陷。

形成权, 指权利人依自己的行为, 使自己与他人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其主要功能在于权利人得依其单方之意思表示, 使已成立的法律关系的效力发生、变更或消灭。[6]从形成权的定义我们也可以分析即在于判断权利主体是否能仅凭自己单方意思表示即可使相关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优先购买权与形成权都有基础法律关系, 但是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并不能使既存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例如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既存的法律关系为租赁关系, 并且这种关系也是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基础法律关系, 但是租赁关系是因租赁合同而产生的与优先购买权并无关系。优先购买权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可能存在两种法律后果, 一为符合法定的同等条件的要求, 与出租人订立了买卖合同;二是没有与出租人订立买卖合同。在前一种情况下, 从客观后果来看, 由于承租人通过买卖合同获得了出租标的, 所有人与承租人混同, 自然不存在租赁关系之说, 所以原来作为基础法律关系的租赁关系自然归于消灭。但是这种基础法律关系的消灭, 实质上并不是优先购买权人行使权利的结果, 优先购买权人行使权利的后果是使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订立买卖合同, 只有在买卖合同得到履行的情况下, 承租人方能得到出租标的物所有权, 进而产生承租人与所有人身份混同的法律后果, 致使基础法律关系消灭。所以, 基础法律关系的消灭是买卖合同履行的直接结果, 而不是优先购买权行使的直接结果。在后一种情况下, 承租人根本就不可能与出租人就标的订立买卖合同, 其也无法得到标的物的所有权, 故不可能产生基础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后果。这样一来若优先购买权是形成权, 那么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对于当事人之间既存的法律关系的影响就只剩下变更一种, 根据前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行使优先购买权也不可能直接变更当事人之间原存在的法律关系, 最多也就是在法律关系之外再创设一种新的法律关系, 但是这种创设与形成权并不必然存在联系。

通过前面的论述可以发现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属于形成权却有不妥, 优先购买权对于权利人而言, 是一种购买上优先的权利, 但对于出卖人而言, 只要不侵害优先购买权人在购买上的优先即可, 出卖人并不当然具有将标的出卖的义务, 自然也不具有必须承诺的义务。[7]有学者提出了优先购买权是请求权的主张。反对者提出, 请求权说显然弱化了优先购买权的效力, 不足以保证优先购买权人获得出卖标的物的所有权。仅仅赋予优先购买权请求效力, 在义务人不去履行权利人请求的内容时, 权利人的权利肯定会受到侵害的, 这样又得转而实行权利侵害的救济, 在优先购买权受到侵害后既使救济也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使得优先购买权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但是若其为附强制缔约的请求权, 就可以很好的保障优先购买权人的权利, 并且可以克服以上所提到的不足。最高院关于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也定为附强制缔约的请求权。综上对于优先购买权的在此阶段性质规定为附强制缔约的请求权具有合理依据。

三、结语

为了更好的使优先购买权能够在实践中落实, 在正确理解优先购买权的情形下, 赋予优先购买权新的理解, 即优先购买权存在两个阶段, 每个阶段优先购买权的行使也做出新的理解, 优先购买权的阶段性更利于协调优先购买权人与出卖人之间的关系, 使得优先购买权在实践中更容易落实。

参考文献

[1]马塞尔卡汗.优先购买权的经济分析[EB/OL].http://papers.ssrn.com/paper, 1999.

[2]夏志泽.先买权新论[J].当代法学, 2007, 21 (2) .

[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85.

[4]申卫星.期待权研究导论[J].清华法学, 2003.3.

[5]史浩明, 张鹏.优先购买权制度的法律技术分析[J].法学, 2008 (9) .

[6]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66.

优先战略保民生 篇8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我国来说, 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面是年复一年的就业难, 一面是再度出现的招工难, 看似相互矛盾, 却又“两难”并存。面对这种情况, 很多人不禁疑惑:当前的就业形势到底应该怎么看?

★解析“两难”局面:招工难难掩就业难

先看招工难。据对16个用工大省的调查, 招工难, 主要难在用工需求较大的东部沿海地区, 难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 难在薪酬待遇较低的企业和岗位, 尤其在春节前后的特定时间段表现得更加明显。可见, 招工难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季节性等特点, 而不是全局性、普遍性的难。

出现这一现象, 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比如,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用工需求普遍增加;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增多, 吸引了一批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不少劳动力返乡务农;部分企业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权益没保障, 拴不住心, 留不住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预期提高, 对工作比较“挑剔”;一些农民工自身条件、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符;等等。

权威声音

就业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

尹蔚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十二五”时期, 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最近几年中国一些地区出现的招工难, 主要发生在制造业、服务业的一线, 这主要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人口红利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结束。

实际上, 招工难反映的是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在某些方面的“不匹配”, 而不是劳动力总体上的短缺, 更不意味着就业形势已根本好转。总的来看, 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岗位缺口大。据预测, “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 为9.97亿。城镇平均每年需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 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300万以上。此外, 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每年需转移就业约800万-900万人, 可以说就业压力是长期存在的。

供需有错位。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仅总量供大于求, 而且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矛盾。一边是有人没事干, 一边是有事没人干;一边是有事不会做, 一边是有事不愿做。比如, 不少大学毕业生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也不愿到有“用武之地”的广大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

服务不完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 中介组织不规范, 信息渠道不通畅, 一方面很多岗位“虚席以待”, 另一方面很多劳动者“求职无门”。就业指导和培训不到位, 使劳动者求职能力和职业技能难以提升,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政策不健全。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还没完全打破, 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各种不合理的“土政策”、潜在的就业歧视、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 抬高了就业门槛, 限制了劳动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 造成部分劳动者难以就业。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 党和政府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 用更大的力气, 想方设法解决好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深度解读

就业优先战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明确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 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 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 创造平等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质量,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政策“领航”: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对于劳动者来说, 能否找到工作, 首先取决于岗位是否充足, 岗位越多, 就业的机会越多。要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 政策是关键。只有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才能为促进充分就业提供保障。近年来, 我国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初步建立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 形成了一整套稳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570 0万就业人口, 接近法国人口总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十二五”期间, 我国需就业劳动力比“十一五”期间每年多出100万。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地位, 推出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不断推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在支持企业发展中创造更多岗位。企业是经济活动和吸纳就业的主体。要继续积极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稳定在岗劳动力, 建立失业预警等机制。同时, 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设立新的岗位, 并根据吸纳劳动力的数量给予相应奖励。目前, 中小企业承接着80%左右的新增就业人口。应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 切实贯彻《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加大财税、融资、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解决其吸纳就业不稳定的问题。

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拓展岗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 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应以最大化就业为重要依据, 处理好调结构与保就业的关系。制造业改造提升, 必须考虑充分就业的要求, 尽量减少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培育新兴产业, 应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产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弹性最大的部门, 发达国家70%以上的就业在服务业, 而我国仅为34.1%。近年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提高服务业比重, 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

在帮扶困难群体中“订造”岗位。对于大龄下岗人员、残疾登记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 可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保障其就业。积极开发城市环保、绿化、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公益性岗位, 并优先安置符合岗位要求的困难人员就业。

专家点评

扩大就业必须倚重服务业

蔡昉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从投入产出效果看, 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 重工业是400个, 轻工业是700个, 第三产业是1000个, 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极大。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 接近30%的就业人口, 可能是工业吸纳就业的合理能力, 而中国工业目前的就业人口正好和这个水平接近, 无法再接纳大规模的劳动力。扩大就业必须倚重服务业。

★自主创业“启航”:就业天地更宽广

创业创造岗位, 就业源于创业。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身就业, 还具有带动他人就业的“倍增效应”。近年来,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扶持自主创业。2008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对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培训、健全创业服务等方面作出明确部署。从2009年开始, 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85个城市开展创建首批国家级创业城市工作。要进一步落实有利于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切实提供服务保障, 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

加大政策扶持。创业是从无到有, 白手起家, 创业者面临的障碍、风险远大于普通就业者, 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扶持。应清理和消除阻碍创业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 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向各类创业者开放。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 为创业者提供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和减免。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 开辟创业“绿色通道”, 帮助创业者“轻装上阵”。

强化创业教育。创业难, 成功创业更难, 我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 这与创业者缺乏相应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应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 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培训, 广泛采用案例剖析、考察观摩、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 帮助劳动者掌握、提高与创业相关的各种能力。在大学开设创业教育、创业案例讲解、创业投资等创业课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 纳入教学主渠道。2011年, 将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通过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等一系列举措, 引领15万名大学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营造良好氛围。当前主动选择创业的劳动者比例偏低, 城镇居民有创业意愿的不到5%。应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及相关政策, 使更多的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发挥社会各方面支持和推动创业工作的积极作用, 普及创业知识, 弘扬创业精神, 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加强舆论引导, 大力宣传创业典型, 特别是面对失败不屈不挠成功实现再创业的典型, 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

优先股综述 篇9

关键词:优先股,投资

一、优先股的起源

优先股在国外是比较成熟的金融工具,优先股的融资方式与债券有所不同,债券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公司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债券是公司的负债,他的多少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而优先股是以认购的形式发行的,优先股的股息获得不计入企业的成本,优先股的发行可以调整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优化,激励公司发展。优先股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中国对优先股的了解在不断深入。要想深入了解优先股,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优先股的本质和起源。

优先股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从初期优先股的建立,到中期的完善,最后到现在优先股的大发展时期。西方国家已经对优先股的发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与体系。深入了解西方国家优先股的制度,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帮助我国不断完善优先股发行的制度。优先股的发展主要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1.优先股的初期发展。最早发行优先股的国家是在英国。在19世纪初期,英国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为了满足这样的资金需求,英国的公司发明优先股这样一种融资工具。美国的优先股发展也是在19世纪初期,由于当时美国正在大量建设铁路系统,这样大型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普通股的融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美国通过发行具有固定股利的股票来满足资金短缺的问题,优先股的雏形慢慢形成。

2.优先股黄金发展期。20世纪初期百废待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经济萎靡不振,这个时候经济需要振兴发展。这样正好促进了优先股在这个时期的大发展,在1928年的时候优先股的发行量已经占到了总发行证券的20%左右,可见优先股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大发展。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由于优先股制度的不够完善致使在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优先股遭到了重大打击,股息不断下降。为了保证优先股的发展,稳定金融市场,美国对优先股的种类进行细化,与普通股出现了明显的区别,美国规定优先股不具有表决权。在优先股种类上出现了可转换的优先股这样更加丰富了优先股的种类。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先股的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3.21世纪优先股得到空前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优先股的发展活力不减,成为公司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2003年日本的瑞惠金融集团发行了5000亿日元的优先股,来提高公司的资本充足率。

二、优先股国内理论研究状况

近几年,我国对优先股的引入讨论日趋激烈,如何引入优先股迫在眉睫。优先股的制度问题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股利分配、股东权利、股东收益等方面。李波与单漫与在金融研究上发表了关于《国有银行治理结构与管理层激励—多项任务委托代理、经理人市场和优先股》中关于优先股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主要是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对公司发行优先股进行了阐述。优先股在公司治理中处在一个特殊的地位,优先股是不享有公司的表决权,但是会获得公司固定的收益,因此如何让优先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优先股的分类

进一步了解优先股制度,首先要深入了解优先股的分类形式,优先股具有很强的契约性,不同的优先股在公司股权结构中充当角色也不同,不同公司的优先股,权利也是不同的。经过公司内部不同股权之间谋求权利平衡的反复博弈,优先股的权利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块。这些模块不同的组合渐渐形成了不同种类的优先股。

1.累积优先股与非累积优先股。累积优先股是指在公司当年盈余不足的时候,在股息分红时不能保障优先股的股息分红,不足的部分在其后的年度对优先股的股息进行补足。非累积优先股主要是指在公司当年盈余不足的情况时,没有满足优先股的股息,不足的部分在其后的年度不再补足。目前由于非累积优先股的支付方式不合理,现在的优先股发行已经很少使用非累积优先股。

2.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指的是按照事先约定的条款优先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成为普通股或者是债券。不可转换优先股,是条约规定了不管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转换成为普通股或者是债券。由于可转换优先股在股权管理上可以灵活变化,所以通过公司设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优先股。

3.参与优先股与不参与优先股。参与优先股是指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股息的分配之后,可以参与公司盈余的分配,可以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超额盈余的分配。不参与优先股指的是按照公司原定的比例对股息进行分配,但是公司超额的盈余不能再参与盈余的分配。参与优先股获得股息始终会比普通股股利要高,对投资的权益有一个很好的保护,因此优先股的发行一般采用参与优先股的发行方式。

四、结论

通过,对优先股的起源、优先股的理论、优先股的分类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关于优先股制度的基本框架。优先股的发行首先了解优先股的本质和核心内容,通过对理论的深入了解对优先股发行提出了理论依据,对不同的优先股发行才用不同的策略。通过不同优先股种类的组合,可以很好的调整融资策略,降低公司融资的成本。

参考文献

浅谈公交优先 篇10

1 公交优先的地位

1.1 公交优先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

城市公交的正常营运,直接支撑着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有序运转,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也可以说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局紧密相关,没有大运量的、快捷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城市想要达到理想的空间布局几乎是不可能的。伴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建立区域公共交通体系,能更好的联系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可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的需要,而且也是优化城市布局,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1.2 公交优先是实现道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公共交通本身的优越性(人均占用道路面积小、污染指标低、能耗小)决定了其优先发展的地位。据统计,每20辆自行车或4辆小汽车所占用的道路面积与1辆公共汽车所占面积是一样的,而后者的载客量是自行车的100倍、小汽车的30倍~40倍。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相比,可节省土地资源3/4、建筑材料4/5、投资5/6,而空气污染只是小汽车的1/10,交通事故是小汽车的1/100。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城市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公交优先无疑是克服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拥挤堵塞等基本矛盾和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的首选。

1.3 公交优先是老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保障

公交优先不是公交企业优先,不是部门优先、行业优先,其实质是百姓优先,大众优先,多数人优先。在目前城市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空间狭小、环境污染严重、大多数人收入不高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市场管理的规范程度,经营服务的文明程度等,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为保证普通群众方便、快捷、舒适地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2 国外发展公交优先的经验借鉴

2.1 美国:乘公交有奖

在美国,一些公司规定,员工在两个月内累计乘公交车上班15次以上,可获得50美元奖励。而公交公司也规定,市民累计乘坐公交车45次以上,同样可获得50美元奖励。这样做既节省了汽油,又能获得奖励,不少年轻人开始加入乘坐公交车的行列。

2.2 韩国:公交车开在路中央

在韩国首尔,有8条主干道设有公交专用道,总长达73.5 km。与我国一些城市不同,首尔公交专用道是设在路中央的双向通道,沿线公交站点也随之移到马路中间,呈“私车—车站—公交—车站—私车”的布局。据介绍,实行这种公交专用道后,公交车辆行驶速度至少提高了18%,乘客数量增加了15%~38%。在两侧小轿车的“敬让”下,公交车快速驶过、优先拐弯,这样的“公交优先”,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2.3 巴西:采取快速交通(BRT)模式

快速公交系统(BRT-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它独有的运营模式主要体现在拥有隔离的专用道。巴西库里蒂巴为解决市民出行,在建设公交换乘枢纽时充分考虑到市民换乘方便。他们用颜色区分不同类型的线路运行方向:到市区为红色、环线为绿色、郊区为黄色、区域交通为白色,方便市民识别乘坐,而且市民不出这个枢纽就不用再买票。

从世界各国大都市的实例可以看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才是城市交通的基石。应该看到,与世界发达国家公交出行率普遍达到70%~80%的比例相比,中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缩小这种差距,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公共交通显得尤其重要。

3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举措

3.1 规划上的优先

在城市规划上以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并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科学合理的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战略,确定交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关系,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用地需求,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法定规划之中。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调整和城市道路建设,以超前的思路、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精神,调整、完善、优化公交优先的道路网,改善和提高公交服务薄弱地区的服务水平,充分尊重民心、体现民意,更好地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3.2 建设上的优先

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是落实公交优先的基本条件。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城市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按照有利于优化公交网布局、有利于场站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场站功能与人性化服务相一致和场站风格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在交通设施建设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对公交车辆和基础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要坚持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3.3政策优先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给予公交企业优惠政策,并可协调利用其他的交通方式来补贴公交发展。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城市,北京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行“公交优先”战略。此次改革最具含金量的政策包括:公交月票取消,实行刷卡4折优惠,学生2折;大幅度增加公交专用道;财政每年投入公交40个亿。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监管、经营权的特许等措施系统地进行体制创新,进一步放开搞活公共交通行业,完善支持政策,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3.4理念优先

公共交通是一个“公共的品牌”,也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到伦敦就会想到它与众不同的地铁,提到苏黎世就会想到它鲜明的蓝色优质电车和巴士。要营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创优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树立品牌意识,赢得市场。实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构建高效、和谐、节约型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经济的腾飞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呼唤现代化的公共交通,“安全、迅速舒适、方便”的出行方式将是21世纪对中国城市公交的展望。为此,我们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摘要:针对城市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发展公共交通的成功经验,对未来的公共交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指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优先,交通可持续发展,举措

参考文献

[1]陈学武.城市公交优先的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交通,2004(1):25-28.

[2]李振福.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06(5):12.

[3]王凤武.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5(2):11.

[4]张厚红.也谈“公交优先”[J].科学管理,2006(4):53-54.

[5]孟庆华.谈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公交优先战略[J].山西建筑,2005,31(22):34-35.

美丽中国 生态优先 篇11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字字铿锵的郑重宣誓。

“美丽中国”,温暖着亿万人;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写在了自己的行动纲领上,也刻在了13亿人民的心坎里……

一个将“天人合一”化入脊髓的文明,正在由一个“以人为本”的伟大政党改造和创新着,它必将缔建出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奇迹、又一幕盛景。

文明形态:从掠夺开发到自律发展

一段文明的零落成泥,有多少是自然之力的游戏?一段文明的风雨飘摇,有多少是自食苦果的悲歌?

“生态文明是人类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演进而来的高级文明形态。” 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看来,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践,既是文明的延续升级,又正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个和谐、美丽、幸福的现实和将来,必将见证生态文明的巨大感召力。

牛文元指出,原始文明表现出的最大优点可以概括为“淳朴”二字,局限性也可用三个字概括,即“盲目性”;农业文明的最大优点可概括为“勤勉”二字,局限性为“依赖性”。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其优点可用两个字“进取”来描述,有能量、有机器、有工具,可以有效实现自己的欲望,更强地放大自己的能力,但这个文明形态也有相对负面的东西,就是具有“掠夺性”和“不可持续性”,这里面包括了对于自然资源的贪婪,对于生态环境的盘剥,对于子孙后代的占有。

生态文明希冀用“自控、自律、自觉”来约束个人行为,用理性和智慧去克服盲目性、依赖性、掠夺性等,让社会进入到一个适应新时代、新观念的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这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必须提升的文明要求。从未来层面解读,人类总是在不停地寻求科学理性的生产行为、简约健康的生活行为、讲求公序良俗的社会行为。因此生态文明更具有先进性和规范性。

生态理念: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与自然关系却是歪曲的,甚至是对立的。

生态文明带来了新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它倡导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人应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人类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人类不能随意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

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和落脚点

作为一种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发展形态,“两型社会”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基本形态。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重要途径之一。要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各项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人才优先”面临六大挑战 篇12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 我国人才战略思想不断发展, 人才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人才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贯彻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关于科技人才地位问题

要落实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一个重要前提, 就是要进一步解放人才, 真正提高科技人才的实际地位。如果科技人才的地位不提高,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只能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 不会很好得到落实。

现在我国科技人才地位的实际情况, 可用八个字概括:成绩巨大, 问题巨大。所谓“成绩巨大”, 是指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尊重”的方针正在逐步落实,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人才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所谓“问题巨大”, 是指这支队伍的整体状况, 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并不高, 科学家没有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敬仰的人, 相反行政化、“官本位”意识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久前, 中科院对1180名中小学生调查, 询问未来做何职业, 结果科学家职业排第5位, 排第一位是公务员。又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科技工作者队伍总体稳定, 但潜在的职业忠诚危机不容忽视, 科技工作者愿意子女将来从事自己职业的仅19%, 不愿意的达51%。不少科技人才, 偏重行政管理职务, 轻视学术技术工作。这种发展趋势, 对中国发展阻碍很大,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改进。

2003年以来, 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在五次重要会议上提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这预示, “官本位”意识需要进一步摒弃, “人才本位”的理念需要进一步确立。笔者认为, 重点要突破两个问题: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 真正把他们摆在国家发展的第一位。韩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韩国过去和我们一样, 排位是官员、企业家、科技专家。后来通过立法, 把科技专家放第一位 (有些专家的工资可以超过部长级) , 企业家放第二位, 官员放第三位, 韩国现在已经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 二是较大幅度地提高科技人才的经济地位, 通过分配制度改革, 真正建立一套“人才优先”的福利待遇政策, 让千军万马不是去考公务员, 而是去当科学家、工程师。通过这种导向, 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使科学家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敬仰的人。

二、关于人才投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 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时期。在我国, 现在讲人才工作不重要的领导几乎没有了。但是不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领导还大有人在, “见物不见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令人敬佩的是, 江苏提出“人才优先主要坚持人才优先投入”的思路, 2010年江苏省各级财政引才资金达到26亿元, 各类重点人才培养专项资金达到60亿元。这体现了领导的智慧和魄力, 因为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事实上,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人才等方面仍占优势, 主要是人力资本占优势, 人力资本优势实际上都是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结果。最近, 在“低碳经济与人才战略”论坛上, 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分析, 根据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S) 研究, 第二次亚洲最佳200所大学排行榜中, 香港占据前4个位置中的3个, 排在第一的是香港大学, 第二是香港科技大学, 第四是香港中文大学。丁教授认为, 1991年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能进入第2位, 主要是全校470位教师来自全世界80多个国家, 这些大师大都是花钱“买”来的。这说明, 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 目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理念十分落后, “人才是第一资源”还是喊口号多, 实际做得少, 这种人才建设严重滞后的现象必须改变。主要措施是:大力宣传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理念;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可以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投资人才开发项目等。

三、关于人才开发问题

在计划经济下, 我们不太讲人才开发, 而是讲人才管理, 这种观念必须改变。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发:

增量开发, 就是改革与发展教育, 为国家培养人才。笔者认为, 中国教育主要矛盾不是发展不够, 而是改革不够, 这正如温总理在听取人才规划汇报时说的, 从人才工作角度讲教育工作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不能很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很好培养创新的人才;不能很好培养技能人才;不能很好培养杰出的人才, 这给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研究了世界两个人才高密区, 他们的人才教育培养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两个人才高密区, 一个是美国人群, 一个是犹太人群, 他们的主要做法有5条:高等教育国际化;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全社会注重人才的思想道德养成;整个民族具有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和开放的心态, 这5条经验, 都是我们目前教育中最缺少的, 是中国教育的“短板”。必须改革我们现行教育制度, 在思想道德培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方面, 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这里讲的“实质性”, 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落实在会议上, 而是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 而且落到实处, 这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

存量开发, 坚持“以用为本”, 开发现有人才。就是对现有1.14亿人才进行“再加工”, 这是一项伟大人才工程, 目的是有效盘活现有人才存量,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几年,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改革实践, 在上海有震撼, 对全国有借鉴作用。现在这个学院的院长是全球招聘的, 2004年以来, 先后有7位“海外院长”接受了上海财经大学的聘任, 他们被赋予人、财、物实权, 且不需全年在国内服务———这打破了国内高校一直以来的聘用原则。他们还打破陈规, 参照北美著名大学师资管理模式, 对聘任的海外教师实行“常任轨”制度 (常任轨教师年薪最低30万元, 现行教师年薪最高18万元) , 并按照国际学术标准对他们进行考核管理和使用, 使教育、科研收到了明显效果。他们的经验可以在全国推行。

四、关于人才结构调整问题

中央提出“转方式”“调结构”, 但落实一直很困难, 什么原因?笔者以为, 最根本的, 是我们的人才有问题。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的, 经济转型说了27年, 转不过去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我们没有人才, 另一个是我们吸引人才和发现人才的环境有问题。事实确实如此, 在世界产业结构中, 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力资本上不去, 是人才的素质上不去。据分析, 我国现有人才结构存在三大失衡:人才的产业结构失衡, 人才的区域结构失衡, 人才的专业结构失衡。人才结构优先调整的历史任务, 很现实地摆到了我们面前:首先, 根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 实现人才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其次, 针对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问题, 实施人才结构调整, 要适应产业结构发展变化, 重点推进人才在三次产业中的合理分布, 支持人才流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同时, 要适应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功能区建设的需要, 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流动。

再次深化教育改革,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进行学科、专业调整。这些, 在人才规划中都作了充分阐述, 现在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

五、关于人才国际化问题

笔者以为必须确立两个人才新理念:一是解放思想, 解放人才, 解放科技生产力。这“三个解放”, 切中时弊, 实际上讲的是制度安排, 即从制度上解放人才, 这是我国未来人才发展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问题。因为世界人才的竞争, 说到底是体制机制的竞争。哪个国家人才制度好, 人才就会层出不穷;哪个国家人才制度不活, 人才就很难脱颖而出。二是人才国际化。实际上,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第9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就讲过人才国际化。他强调:“贯彻党管人才原则,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 推进人才国际化, 努力满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才需求”。如何巩固和扩大我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加快人才国际化是一个良策。实际上, 人才国际化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人才国际化, 一种是主动的人才国际化。上世纪的“上海租界”有6万外国人, 那是被动的人才国际化;我们今天讲的国际化, 是利用国外人才和智力, 实际上是一种主动的人才国际化。国际人才竞争已经是一个国际热点问题, 国际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最终命运。然而, 中国在国际人才战略、制度和政策上出现了“盲点”, 国内相关学术研究几乎是空白。李源潮同志最近在杭州的一次人才座谈会上说, 引进国外人才, 我们连“边”都还没有沾。笔者认为, 千人计划必须拓展, 吸引人才应有三个层次, 一是国外的杰出人才, 二是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 三是华侨特别是新华侨中的人才。令人欣喜的是,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在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部分, 明确提出“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 探索实行技术移民”, 看得出中国正在日益重视国际人才竞争, 打造我国人才竞争的国际比较优势。

六、关于人才制度创新问题

上一篇:政治课导入的常用方法下一篇:气象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