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结构差异分析(共10篇)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 篇1
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现状
近年来,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认清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顺序和消费支出比例方面存在差异的现状, 从现象中深入分析出本质,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 城乡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存在明显差异。
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 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20世纪九十年代,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转变为食品、衣着、文娱、用品、居住、交通、杂项、医疗, 消费热点从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逐渐转向文娱、住行等领域;农村文娱支出上升到第三位, 是支出结构变化中最明显的部分, 其他各项顺序不变。进入21世纪, 城镇居民文娱、居住支出位次进一步前移, 消费结构序列转变为食品、文娱、衣着、居住、用品、交通、医疗、杂项。同时期农村居民消费序列为食品、居住、文娱、衣着、医疗、交通、用品、杂项。
(二) 城乡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存在明显差异
1、居民食品消费比较。
在人均主要食品消费方面,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用2006年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3, 476.34元) 与1995年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3, 892.90元) 的食品消费进行比较, 农村居民营养性、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远不及城镇居民。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猪牛羊肉、家禽、鲜蛋及制品、水产品的数量分别是同一收入档次下城镇居民的75.5%、76.6%、82.1%和88%。
2、城乡衣着消费比较。
从支出额来看, 城镇低收入户衣着人均消费额为237.80元, 而农村高收入户同期人均支出额为231.71元, 城乡支出额相差悬殊。此外, 衣着消费质量档次上也有显著差别。城镇居民衣着消费以中高档为主;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在向成衣化转变中, 也开始由低档向中档转变, 但总体上仍以中低档为主, 更注重衣着的结实耐用、经济实惠。
3、城乡居住消费比较。
首先, 从居住支出比重看, 农村远高于城镇。城镇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明显偏低, 而农村住房支出比重有所偏高。这主要受城乡消费观念不同的影响。其次, 从支出额来看,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 农村居住支出额上升缓慢, 年均增长速度为9.8%;而城镇居住消费年均增速达到19.6%。再次, 从居住面积和居住质量来看, 农村居民面积大, 而城镇居住质量高。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97年的1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25.0平方米, 农村人均从22.5平方米提高到27.9平方米。但是, 城镇居民住房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内部装饰考究甚至豪华, 而对于农村居民, 住房建设大多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农村居民尚有近25%的草房、土坯房,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仅为砖木结构的1/2。
4、城乡居民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和文教娱乐支出都在逐步增加, 尤其是文教娱乐支出在城乡跃居第三位。但是,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差距以及消费环境的差异, 城镇居民这两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均高于农村居民。对于家庭设备用品, 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从1997年的4, 186元增加到2004年的7, 18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最高仅达到2, 185元, 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在文教娱乐支出方面, 农村居民2004年人均现金支出比例与城镇居民2000年的水平基本持平。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原因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问题由来已久,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质是农民的消费结构相对城镇居民来说不合理, 他们的消费还停留在比较低的阶段和档次上。如果农民收入较多且增长较快, 那么他们在基本的生活消费上的支出比率就会大大降低, 他们就有实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消费。
(二) 消费观念的差别是造成他们消费结构差异的又一原因。
农民消费观念的不优化是农民进行更高层次消费的思想上的阻碍, 影响着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造成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别、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这与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文化素质的低下不仅对农民脱贫致富有制约作用, 还会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在文化素质上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使得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强烈, 对发展消费的渴望也不如城镇居民高涨。
(三) 消费环境的差异也会造成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城乡居民所处的消费环境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城镇的建设基础好, 交通条件便利, 公共设施发达, 市场体系发育良好, 居民的消费环境舒适方便, 消费条件明显优于农民。农村大多处于地域条件偏僻的地方, 交通不发达, 公共设施建设不力。具体来说, 大多数农村没有自来水和煤气的供应, 电力的供应也不如城镇的及时方便, 而且电价偏高。农村很少有像城镇那样的大商场和超市, 医疗机构也没有城镇的发达, 文化娱乐设施更是离城镇有较大的差距。在目前的现实消费环境条件下, 农民的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必然受环境的制约而造成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三、解决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对策建议
(一)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稳定农民农业收入。
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向农业倾斜,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并逐步增加对农业灾害保险的补贴;二是建立和健全主要农副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和储备调节制度, 以避免农产品价格随农业产量的变化而大起大落, 将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三是建立农村信贷制度, 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比重, 增加农业投入, 扶助一些市场看好、风险较小、见效较快的产业;四是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国家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落实, 使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低于化肥、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
2、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
目前, 农村二三产业欠发达, 农业尚有1.2亿余劳动力堆积在日益锐减的耕地上。今后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合理调整乡镇企业布局, 实行城乡一体化, 将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业,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二是认真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 使城乡居民在户口管理、就业机会等方面真正平等和公平竞争;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培训机构, 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
(二)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改善农民消费观念。
农村消费者教育, 是指对广大农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技能, 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 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我国现阶段,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消费者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不仅应该包括有关消费经济理论知识的普及 (如消费知识、信贷知识、法律知识、商品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等) , 还应包括农民现代消费观念的形成、农民消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等。
(三)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基本条件。
首先, 农村地区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 如果国家加大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将会快速增长, 可以消化掉我国家电产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其次, 目前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农村消费的特点和农民的偏好, 农村市场商品销售网络发展不健全。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农村市场的重视, 研究农民的需求发展趋势和特点, 并和供销商联手拓展销售网络,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连锁经营、代理制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入农村市场, 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 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也蓬勃的发展起来,并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这种区域性的差异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越来越强。而对于这种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国内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主要的观点包括东部旅游市场差异、区域资源条件、市场客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的自然、人文因素、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因素与之相关的差异考虑。在以上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产生原因的探讨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我国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旅游业区域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差异的存在。
关键字:区域旅游 区域差异 制度经济学
一、区域旅游发展差异产生的背景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旅游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来已久,而对于形成这种区域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基本上要从差异产生的几个背景进行分析:
1、我国旅游业发展特点
我国旅游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初期东西部的差异化并不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执行,旅游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从而使得中东西部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学者的数据和计量分析结果说明,我国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仍在继续扩大。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也就是旅游的天然条件,许多的旅游资源也都分布在西部,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经济严重落后,当地交通不便,技术落后使得当地旅游业开发力度和资源丰度之间极不相称,西部地区这样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着政策上的优势,技术先进、交通便利,使得当地有限旅游资源能得到最大的开发,能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就必然造成了我国东西部的旅游资源出现严重的区域性差异。
2、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
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经济发展的适当刺激,形成最终需求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也要依赖与其他产业的巨大投入,这样也就使得其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厉以宁将我国分为四类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第一类直辖市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三类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第四类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这种经济发展地区分类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于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的巨大差异,也就必然的造成了东西部旅游经济出现差异。
3、旅游动机与经济发展水平
理论上我们认为,旅游动机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动机也是促成旅游行为发生的关键。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东西部人们旅游需求的差异,从而导致东西部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
4、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变动的情况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建国后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西部地区的三大产业结构中农业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有的农业主导转化为现在的工业主导,同时第三产业也保持着高比例的快速增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占消费行业的比例较大,这就需要工业的带动,东部地区在工业发展中占有优势,这样也就能极大的拉动旅游的需求,同时产生相应的旅游供给。而旅游业自身的强关联性使得东部地区其他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对的西部地区农业的较大比重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能力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只能单纯的依靠旅游资源来提供,这种单一的结构也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充分发展,长期下来的积累必然就造成了东西部旅游区域的差异越来越大。
5、政策优惠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东部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在人、物、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比西部多的多的国家支持,东部先发展后带动西部发展的格局使得东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我国建国后设立的五大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的实施形成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沿海开放地带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而在我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式的格局,这就使得东西部的旅游经济也必然会在这种格局下产生巨大的差异。
综上,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国家政策倾向东部产生的必然结果,国家政策倾向是正是制度的最终实施表现;产业结构是国家政策在经济领域中的布局,涉及到产权制度与所有权制度问题;国家优惠政策其实质就是制度,它是国家
在某一区域特殊的制度表现。因此,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因素差异。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新制度学派的学者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根据这一观点,分析我国东西部旅游区域经济差异有着更合理的理论基础。哈罗德·德姆塞茨指出,制度引起经济绩效的改变。制度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是造成我国东西部旅游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下文将具体分析制度因素是如何导致我国东西部旅游经济的差异,并同时根据制度的组成部分的相关内容对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进行客观剖析。
1、制度因素中观念、习俗等因素影响旅游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诺斯认为,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观念、道德等意识形态。而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长期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观念、习俗、价值等方面都产生了差异,长期的发展使得意识形态所受到的约束程度也就存在差异。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基调,东部地区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了与各地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形成了融通的整体文化,这种主流的文化基调能强烈的促使东部人们在价值观、金钱观、竞争观发展上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相对的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整体文化相对封闭、滞后。两种不同文化基础也就使得东西部人们对待旅游业的发展上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意识。东部人们从分利用自身的开放意识发展经济并带动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却还在为如何发展农业而思考,同时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全方位的规划和布局。上文提到过,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发生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观念上的滞后也就必然会影响到西部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的绩效。
2、制度因素中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合理度影响旅游发展
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差异将会影响区域制度,即区域制度会受制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而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合理度将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变迁,并进一步的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旅游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匹配的合理度较高,一旦需求出现,就会相对应的随即出台制度供给,部分地方政府甚至会在国家的制度安排前就在自身管辖的区域内实施制度供给,这种超前的制度供给能够极大的满足东部一些地区的制度需求,目前这种地方政府自主创新的行为也就已经基本上被国家默许。而相对来说西部地区,观念、意识不但影响了西部人们,同时也必然的影响了西部的地方政府行为,长期的非正式约束造成西部地方政府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固步自封的思想使得西部根本无法制定出高效的甚至超前的制度供给规划,这就使得西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严
重不足。一旦西部的旅游需求变得极为强烈时,地方政府根本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匹配的制度供给。
3、制度因素中制度安排的及时度影响旅游发展
在我国,由于长时间的受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强制性制度创新成为我国制度变迁的主流。而制度安排本身也属于公共产品,很难通过诱制性制度创新过程建立,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促进,制度安排将很难在社会中存在,而合理、高效的制度安排也将会决定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效果也就与当地政府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旅游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于此同时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却严重制约着我国整体产业的优化升级,要消除这种差异就必须要在制度安排上做出切实合理的布局。东部地区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在高效的制度安排下发生的,每出现一种旅游需求,就会出台合理的制度安排,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甚至会在国家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保证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支撑。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制度安排的节奏与步伐明显落后与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已经进行了制度革新的同时,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却还是在旧的制度安排下缓慢的前进,西部地区的诱导性的制度供给动力存在严重不足,这就使得西部的制度安排的合理程度十分低下。制度安排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帕累托改进,但由于制度安排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以及官僚机构的问题、集团利益的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新制度的实施总会遇到障碍,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正如我国东部地区在实施一种制度安排时,所遇到的阻力必然比西部要小的多,这也是西部地区旅游经济严重落后于东部的原因所在。
三、总结
制度因素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也就是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一方面,制度因素将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度因素也将会限制或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制度因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制度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但并不是说制度因素都会对生产力发展有利,只有那些高效率的制度因素才能真正的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东西部制度因素差异,西部地区的差在于有效的制度因素供给不足,无效率的制度因素供给过剩,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制度因素的制定不是数量的多少问题,而是要重点考虑制度因素的质量和性质。
参考文献:
[1]王汝辉,杨辉.西部旅游区域市场的弱根基性[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2, 11(3)
[2]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 2006, 32(3)
[3]王颖.中国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研究[D].硕士论文, 2007
[4]朱俊杰,丁登山,韩南生.中国旅游业地域不平衡分析[J].人文地理, 2001, 20(1)
[5]万绪才,丁敏,宋平.南京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J].经济师, 2004, 3(1)
[6]王文瑞,伍光和,曹忠祥.甘肃省旅游业区域差异性分析及发展建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11(3)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 篇3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消费结构 区域差异分析
一、平均消费倾向的地区差异比较
鉴于数据的完整性与可得性的考虑,本文选取《山东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出2001—2010年四地市城乡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见图1与图2)。
消费倾向的大小标志着居民收入转化为实际购买力的程度,统计消费倾向一般使用两个指标,即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收入水平、消费理念、消费环境、经济周期等。
第一,2001—2010年间,从整体上看四地市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平稳下降趋势,各地市的变动幅度也大致相同。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次序上看,青岛最高,临沂最低,济南与菏泽呈现黏合趋势。
第二,2001—2010年间,济南、青岛和临沂三地市的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变动趋势大致相同,而菏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现周期性和阶段性的波动,但是2007年之后也都出现下降走势。其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受经济周期性影响更为显著。菏泽是山东的三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周期性影响,进而影响农民的消费信心。同样经济周期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大于城镇居民。
第三,四地市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一直低于城镇居民。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消费结构的转变,城镇居民住房、汽车等十万元级商品的消费增加,而农村居民在住房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变化不大从而使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另一方面是城乡消费环境与消费观念不同,随着信贷消费在城市的展开,城镇居民有机会使消费升级提前,而在农村还是沿袭“高储蓄、低消费”的传统消费模式。
二、边际消费倾向的地区差异分析
基于同样的考虑,本文选取济南、青岛、临沂与菏泽四地市2001—2010年的人均收入与各类商品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借助于SPSS16.0软件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与通讯、教育文娱及服务、医疗保健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方程总体通过F检验,应该说从整体上讲模型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绝大多数都在0.95以上。各类商品或服务的t统计值,除了少数类别的拟合优度不理想外(不显著的类别表中均用?鄢号标出),其他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通过计算整理得出表1和表2。
1、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地区差异分析
2001—2010年四地市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次序由小到大依次是临沂、济南、菏泽、青岛,其中青岛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618,济南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0.543。需要指出的是,临沂市城镇居民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最低,比菏泽与青岛分别低16.9与8.9个百分点;在经济欠发达的临沂与菏泽地区,家用设备的拟合优度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像家庭设备这样的耐用品只是集中在一个时段内购买与更新且支出波动较大,而等这种耐用商品趋于饱和时,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就比较低。
由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可知:食品边际消费倾向在四地市都是第一位,菏泽最高,青岛第二,济南与临沂相差不大。交通与通讯边际消费倾向在济南、青岛与临沂是第二位,在菏泽是第五位。衣着边际消费倾向在菏泽是第二位,在济南、青岛是第三位,在临沂是第四位。在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边际消费倾向上,菏泽最高,临沂最低,济南与青岛近乎一致。在医疗保健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边际消费倾向上,济南、青岛与临沂相差不大,菏泽最低。在居住边际消费倾向上,四地市相差无几,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2、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地区差异分析
2001—2010年四地市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次序依次是菏泽、青岛、济南与临沂,其中菏泽最高达0.747,临沂最低为0.544。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菏泽农村居民将新增收入中的74.7%用于消费,但有超过一半的新增收入用于食品消费。
由各类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可知:食品边际消费倾向在四地市均占首位,菏泽最高,其次是青岛,济南与临沂相差不大。交通与通讯边际消费倾向在济南与青岛是第二位,在临沂是第三位,在菏泽是第四位。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在济南与青岛排在第三位,在临沂与菏泽是第二位。在反映消费升级的衣着、家用设备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即期消费率不高。这是由于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部分农民进城居住购房的费用在增大,导致其他消费支出的相对减少,而济南与青岛整体经济水平较高,城镇与农村生活水平差异相对较小,农民无需非要在城市居住购房。如果将四地市农村居民衣食住三方面边际消费倾向数据相加,则济南、青岛、临沂和菏泽分别为32.4%、37.6%、37.4%以及55.8%,说明前三地市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而菏泽农村居民新增收入有很大比重是用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三、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
在分析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时,同样选取济南、青岛、临沂和菏泽,并结合四地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分析。
1、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
(1)2001—2010年间,济南、青岛、临沂与菏泽四地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济南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不大,始终在32%左右浮动;青岛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只有2001年与2002年在40%以上,2006年最低为36.44%;临沂与菏泽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幅度不大,分别在30%和38%左右。其中,2010年济南、青岛、临沂与菏泽四地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60%、37.38%、26.58%和36.24%,若按联合国划分富裕水平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位于0.39以下,已属富裕型。
(2)2001—2010年间,济南、青岛、临沂与菏泽四地市城镇居民衣着、居住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大致相同,而医疗保健和交通与通讯消费支出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特征。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呈单调增加分布,这是因为随着老年化的加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发达地市城镇居民更加注重健康和保健。交通与通讯成为四地市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居民交通与通讯消费支出比重增长速度更快一些。这说明近年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产品的发展不断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不发达地区延伸,山东半岛内陆及不发达地市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逐步提高,也逐步追求生活层次的提高。
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
(1)2001—2010年期间,济南、青岛、临沂与菏泽四地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幅度差异较大。过去十年间,济南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41.43%降至33.63%,降低了7.8个百分点,只有2003—2004年间和2006—2007年间出现了2个百分点的小幅上升。青岛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轻微波动趋势,上下年间上升与下降幅度均在1个百分点之内。临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由43.26%下降到37.71,下降了5.55个百分点。菏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维持在41%左右,变动幅度不大。如果将2010年四地市农村居民衣、食、住三项合并计算,则它们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分别为56.47%、61.72%、66.47%、60.87%,说明各地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还是主要用于解决温饱及居住问题。
(2)2001—2010年期间,从交通与通讯消费支出看,除了菏泽维持在11%,济南、青岛、临沂三地市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比重逐年增长,济南从7%增长到18%,青岛则由8.6%上涨到14.5%,临沂从6%增长到13%,说明四地市农村居民逐渐注重交通的便利和信息的获取。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可见四地市为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而引起的消费需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2001—2010年期间,四地市农村居民的衣着、居住与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的消费支出比重相差不大。青岛市和临沂市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的支出绝对数虽有缓慢增长,但支出比重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济南和菏泽的支出比重却恰恰相反,出现缓慢增长态势,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制度存在地区间差异。2010年,四地市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分别为10.28%、4.81%、4.76%、6.90%,济南支出比重最高,其次是菏泽,青岛和临沂比较接近,但与济南相差较大,相差5个百分点左右。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收入水平两个因素相关。
四、缩小城乡消费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四类地市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消费结构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分析,表明2001—2010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不同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区域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大且结构不是很合理。通常,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区域经济由不发达到发达必须经历的阶段特征。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应该努力提高山东省居民的消费水平,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充分发挥消费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力。
首先,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收入,为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动力支持。一方面,要着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运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措施,增加财产性收入。此外,要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工资监控等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其次,合理规划与布局,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能帮助居民的消费欲望便利地转换为实际消费。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现代流通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电网电信设施的完善和升级等,为农村新现代流通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因地制宜发展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业态。第三,制定流通产业布局战略,通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吸引国内大中型流通企业向本省农村地区延伸,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与优化现有农村流通商业网络。
最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消除不确定因素。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进而使农民的即期消费增加,增强消费信心,减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开支,缩小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1] 张锦宗、朱瑜馨:山东省各地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对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8).
[2] 李逢高:武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3).
[3] 张翠平、张翠翠: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J].价值工程,2009(12).
[4] 孙晓燕、吴学花: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8).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结构差异分析 篇4
一、英语和汉语在总体结构和语法上存在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系统的思想意识控制下得以发展的, 不同语言体系有着不同发展环境和思维系统。语法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规则, 是思想意识的结晶, 因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区别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讲究明确具体, 汉语强调模糊抽象
意识和思想具有紧密的关系, 中国人喜欢用比较含蓄的言辞来体现深刻的韵味, 用较为熟悉的事物来解释新鲜事物, 中国语言中多运用暗喻、明喻等方法, 表现出汉语独到的模糊性。而西方语言却恰恰相反, 他们强调语言的明确性、具体性, 表现为动态上以及词语的准确适用上, 每个单句之间的关系特别明确。
2、英语注重形合, 汉语注重意合
经过研究证明, 中国人思维方式是直觉式, 在语言表达上重视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 因此汉语语法灵活多变, 并不是那么死板, 经常只要改变一个词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也会有所改变。虽然语序对于汉语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汉语语法结构和词序是相对固定的, 以主谓宾为主要结构, 一般中心语在后而修饰词在前。因为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古代使用的汉语就特别重视用简练的词语描述事物, 表现言简意赅的特点, 并形成灵活多变的结构形式, 在意境上, 人们更加追求用复杂的语言进行表达, 表现出深远的韵味和丰富的情感。汉语经常会使用多个短语或者词, 以话题为中心进行语境的描写和渲染。
二、句法和词法构成的差异
句法和词法是语法的结构形式。句法是指句子和短语等范围的变化和构成规律。词法是词性、词形的变化和词顺序的规律。所以语法结构能够从他们句法和词法的变化上找到差异所在。
1、句法
语言之间句法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 详细对比两种语言之间的句法差异特别复杂, 我们仅从句法的特点上进行简单的对比说明。
(1) 主语:英语用名词词语作为句子的主语, 而现代汉语大部分短语和大部分实词都能够作为句子的主语。例如勇敢强于软弱, 是形容词为主语;明天有雨, 是时间作为主语;一丈就是十尺, 是量词作为主语等等, 这些主语都不能应用在英语结构中。
(2) 谓语:英语主要由动词来担任谓语, 而现代汉语中谓语在主语后边, 形容词和动词都能够充当。例如:他能力很强, 是用动词作为谓语;成绩良好, 是用形容词作为谓语;人的人品怎么样?是用代词作为谓语, 这些都不能应用在英语语法结构中。
(3) 兼语句, 通常是指本句话谓语连接的宾语成为下一句话的主语, 例如我推选他当组长, 我欣赏他睿智。他既能做主语也能做宾语, 这种用法经常出现在汉语中, 但英语会选择用介词来代替谓语。
(4) 连谓语:汉语谓语部分是由两个以上的连续的谓语组成。例如我打开房门走出来, 就是此类用法。然而在英语语法中, 两个动词间一定要加上表示连接或者方向的中间词。
2、词法
按照吕叔湘、丁声树等专家的看法, 汉语词性可以分为象声词、语助词、连词、副词、形容词、动词、量词、数词、代词、名词等十类。英语词性也分为十大类:冠词、感叹词、连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从对词性名称看汉语有独特的象声词、语助词和量词, 而英语比较独特的是冠词、感叹词和介词。英语和汉语都比较重视名词, 它是描述事物整体特征, 在构成名词时, 对事物的表达方式是汉语、英语的主要区别。英语事物的名称和另一个事物是没有关系的, 而汉语从宏观出发, 用比较熟悉的事物对名词进行联系和表达。汉语中特殊的是拟声词和量词。赵元任认为量词能够分为九大类, 例如把、张、面等等, 量词的应用更加有利于表达汉语的意境。汉语中量词应用频率较高, 表述特别丰富, 例如一辆车、一头猪、一把剪刀、一口人等, 这些语法都是英语所不具有的。
汉语中比较善于使用虚词, 汉语的结构和表达的意义与虚词的加入, 会产生明显变化, 例如我的妈妈与我和妈妈, 其结构就存在差异, 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词音节的数量对语法形式有一定影响, 即使是单音节也不可以独立使用, 一些双音节后边需要双音节的词联合成为短语使用。古代汉语中使用单音节的情况比较多见, 现代汉语中词句结构的主体是双音节词。例如古语中的目, 现代汉语称之为眼睛等。这些在英语上是难以解释的。英语使用介词较多, 分为复杂介词和简单介词, 简单介词数量就有70多个。另外还有冠词, 冠词是对名词进行限定, 冠词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
三、结束语
英语和汉语语法上的差异, 是不同文化下形成的不同风格。汉语意境朦胧、语法结构复杂, 不同结构的句子可以表达同一思想主题, 而英语语法讲究简单明了。所以, 了解汉语语法就要通过了解它的表达语境分析其内在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文化底蕴, 因此汉语语法要得到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正确区分和把握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差异, 能够利于两种语言的发展, 现代人不要武断的用英语语法去理解汉语语法, 更要尊重各自的特点, 并加以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吴静.试论英汉语法的区别性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 (03) .
[2]李玢.汉英对比分析下的对外汉语教学量词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 2013 (04) .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 篇5
关键词:泥蚶;地理种群;形态学标记;微卫星标记;遗传变异
中图分类号: S968.31+4;S91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183-04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属于广温广盐性贝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以南沿海[1],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目前人工繁、养殖的泥蚶种质是未经遗传改良的野生型,已出现了种质退化等制约泥蚶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迫切需要对泥蚶种质进行改良[2]。杂交育种是遗传改良和良种培育常用的有效方法,通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杂交,其杂交后代不仅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增加变异性,还有可能产生超越双亲的杂种优势[3]。关于海洋经济贝类良种培育方面,已有不少杂交培育成功的先例,特别是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远距离杂交”。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远距离杂交”可克服种间杂交后代生殖和发育障碍,具有比较明显的性状表达等优点[4],在海洋经济贝类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5]、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6-7]、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8]、文蛤(Meretrix meretrix)[4,9]、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10]、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11]等均开展过不同地理种群的杂交,而关于泥蚶杂交育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然而开展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远距离杂交”的前提是找出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判断是否为远距离杂交的良好材料。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形态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低等方面,因此对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结构差异分析成为开展泥蚶“远距离杂交”的首要任务。
目前,国内外已用形态学标记[1,12]、同工酶[13]、线粒体COⅠ[14]、RAPD[15-16]、AFLP[2,17]等手段对泥蚶不同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但是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还未见报道。本试验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间的表型和遗传差异,可望为下一步开展杂交育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从韩国釜山引进泥蚶种群,从浙江奉化自然海区取本地泥蚶种群,给予同样的养殖环境,同时进行人工繁、养殖。随机选取同批2龄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样品,活体带回实验室,用于形态学分析;每个群体随机各取样30颗,活体解剖取闭壳肌,无水乙醇固定,置于-20 ℃冰箱中保存,用于基因组DNA提取。
SSR分析所选用的引物来自周小龙等[18]、顾晓英等[19]已开发的序列,序列信息见表1。PCR反应所用Taq酶、dNTP、Buffer等购自TaKaRa公司,琼脂糖、聚丙烯酰胺胶等均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 bp marker购自美国 Thermo Scientific公司。
3 讨论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评价生物遗传变异的方法也逐步更新,如形态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等。形态学标记即肉眼可见的或仪器可测量的特定生物外部形态特征,如生物体的形态性状、生理性状、杂交特性等表型特征,是最早被使用的一类遗传标记[20]。形态特征是生物品种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洋经济贝类研究中,如以贝类“壳色”这一重要形态性状为研究对象,培育出“蓬莱红”栉孔扇贝[21]、“中科红”海湾扇贝[22]等。关于泥蚶形态学标记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关报道,如张永普等利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我国山东、浙江、广西和韩国4个地理种群的泥蚶形态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测定了不同群体的壳长、壳高、壳顶宽等9个形态参数,结果表明泥蚶贝壳性状(壳宽和壳高)是决定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主要性状[1];蒋涛涛等定量分析了泥蚶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的影响,分别测量了壳长、壳宽、壳高、活体质量和软体部质量等数据,发现壳宽和壳高是影响泥蚶活体质量、软体部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泥蚶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12]。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本试验利用形态学标记来研究泥蚶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的形态差异,发现韩国种群的壳型比奉化种群更加鼓胀,且韩国种群的软体部含量相对较高,即出肉率高,说明韩国种群较奉化种群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
然而形态学标记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生物的形态及表型性状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研究表型变异不能完全或真实地反映遗传变异[20],因此须与其他手段相结合来更真实地反映种群间的遗传差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区分不同的种群或个体,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与形态学标记相比,具有不易受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多态性高、分辨率高等优点[23]。截至目前,已相继出现了RFLP、RAPD、AFL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泥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如李太武等[15]、徐义平等[16]用RAPD技术研究了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郑文娟等[14]利用线粒体COⅠ基因测序技术评价了我国沿海7个泥蚶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姚韩韩等[2]、董迎辉等[17]利用AFLP技术对泥蚶不同选育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而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来研究泥蚶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与前述几种分子标记相比,SSR标记具有数量丰富、共显性、多态性高等优点[24]。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泥蚶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选用6对高度多态的SSR引物对这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PIC>0.5),种质资源处于良好、稳定状态。从各项遗传参数来看,奉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要稍高于韩国种群,这有可能与韩国种群的引种有关,即引进的韩国泥蚶种群有可能对我国的养殖环境不适应,造成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这2个种群的遗传距离为0.1367,特别在GTG2、TMP18、ETG7等位点中这2个种群的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这2个种群的遗传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
nlc202309022337
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的遗传变异,对下一步泥蚶优良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韩国种群具有壳型鼓胀、出肉率高等优点,奉化种群遗传多样性稍高且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势,可充分利用这2个种群的优势,进行泥蚶韩国种群和奉化种群的杂交选育,以期培育出出肉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泥蚶优良品种。
参考文献:
[1]张永普,林志华,应雪萍. 不同地理种群泥蚶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J]. 水产学报,2004,28(3):339-342.
[2]姚韩韩,董迎辉,林志华,等. 泥蚶4个快速生长家系的遗传变异分析[J]. 水产学报,2011,35(3):350-357.
[3]燕敬平,孙慧玲,方建光,等. 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J]. 海洋水产研究,1999,20(1):35-39.
[4]董迎辉,林志华,柴学良,等. 文蛤山东种群与江苏种群杂交及自繁子代的遗传差异分析[J]. 水产学报,2009,33(4):557-564.
[5]Hedgecock D,Davis J P. Improving pacific oyster brood stock through crossbreeding[J].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2000,199:614-615.
[6]刘晓林,常亚青,相建海,等. 栉孔扇贝中国种群和日本种群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发育[J]. 水产学报,2002,26(5):385-390.
[7]刘晓林,常亚青,相建海,等. 栉孔扇贝不同种群杂交效果的初步研究——Ⅰ. 中国种群与俄罗斯种群的杂交[J]. 海洋学报,2003,25(1):93-99.
[8]张国范,王继红,赵洪恩,等. 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的自交与杂交F1的RAPD标记[J]. 海洋与湖沼,2002,33(5):484-491.
[9]肖国强,林志华,董迎辉,等. 文蛤不同地理群体自繁和互交F1代的早期生长性状[J]. 水产学报,2010,34(2):255-263.
[10]王爱民,丁小雷,邓凤姣,等. 马氏珠母贝大亚湾和三亚野生种群内自繁及种群间杂交一代的RAPD分析[J]. 海洋水产研究,2003,24(4):19-25.
[11]李家乐,董志国,郑汉丰. 三角帆蚌三种群F1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J]. 水产学报,2007,31(6):848-852.
[12]蒋涛涛,施育彦,姚韩韩,等.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壳形态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部重的影响效果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200-202.
[13]吕振明,李太武,苏秀榕. 泥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高技术通讯,2005,15(12):104-110.
[14]郑文娟,朱世华,沈锡权,等.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探讨泥蚶的遗传分化[J]. 动物学研究,2009,30(1):17-23.
[15]李太武,李成华,宋林生,等. 5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生物多样性,2003,11(2):118-124.
[16]徐义平,孙开练,杨桂梅,等. 温州乐清湾三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5(2):234-238.
[17]董迎辉,姚韩韩,林志华,等. 泥蚶生长性状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筛选[J]. 水产学报,2012,36(6):825-831.
[18]周小龙,董迎辉,林志华,等.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基因组SSR和EST-SSR的开发及比较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3,44(2):467-475.
[19]顾晓英,曾庆国,尤仲杰,等.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6个微卫星引物的分离和鉴定[J]. 海洋与湖沼,2008,39(6):661-664.
[20]朱东丽,林志华,董迎辉,等. 文蛤遗传标记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2009,33(10):119-123.
[21]包振民,陈 刚,胡景杰,等. 高产抗逆杂交扇贝品种的育成方法:中国,CN1895037A[P]. 2007-01-07.
[22]张国范,刘述锡,刘 晓,等. 海湾扇贝自交家系和自交效应[J]. 中国水产科学,2003,10(6):441-445.
[23]孙效文,鲁翠云,贾智英,等.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水产科学,2009,15(6):981-990.
[24]董迎辉,姚韩韩,边平江,等. 泥蚶34个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在格粗饰蚶中的通用性检测[J]. 水产学报,2013,37(1):70-73.
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分析 篇6
一、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比较
1. 青海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水平比较
首先,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等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青海省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335.9元增长为2007年的10276.1元, 年均增长率为39.4%;农村居民1990年、2007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59.8元、2683.8元, 年均增长率为22.3%, 比城镇低了17.1个百分点。在收入迅速增长的基础上,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1990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117.0元, 2007年增至7512.4元, 年均增长率为33.7%;而农村居民1990年、2007年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74.8元、2475.8元, 年均增长率为24.8%, 城镇高出农村8.9个百分点。从2008年青海省统计年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 1990年、1995年、2000年、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9%、30.5%、28.8%、26.1%, 完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世界银行认为, 农村居民收入应为城市居民收入的66%或更多一些较为合适, 说明青海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由于城乡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比由1990年的2.4∶1扩大为2007年的3.0∶1。
2. 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收入水平的不同必然导致消费结构的差异。通过表可以看出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异如下:
(1)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较
居民的食品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收入的高低来决定的。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反差, 所以在人均食品消费方面,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低很多,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803.4元, 是农村居民的2.55倍;同时1995年~2007年间农村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的年增长速度却与城镇居民的相当 (城镇居民7.2%, 农村居民7.1%) , 说明食品消费还是农村的主要消费;另外在主要食品消费量中,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鲜菜101.2kg、家禽3.9kg、鲜蛋7.3kg、水产品4.3kg, 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4倍、3.9倍、10.4倍、14.3倍, 城镇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质量明显优于农村居民。
资料来源:《青海统计年鉴2008》
(2) 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比较
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在衣着方面的支出也逐渐增加, 但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一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是相同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898.5元, 比1995年增长2.2倍, 而其消费比重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2007年人均购买衣着支出191.8元, 比1995年增长2.2倍, 而其消费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下降的幅度大于农村居民。
(3)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额都在逐步增加, 但是城镇居民的该项支出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从消费支出比重来看, 城镇居民该项消费支出比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同期农村居民却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家庭设备用品在城市已基本趋于饱和, 而在农村则具有一定的潜力, 成为农村消费增长的主渠道。
(4)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较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绝对支出额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趋势,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绝对值远远高于农村, 但是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大于城镇居民。绝对数值的增加一方面说明城乡居民对自身健康倍加重视;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保健意识也有所提高, 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比例已经高于城镇居民。
(5) 城乡居民交通通信支出比较
尽管该项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低, 但增长速度较快, 消费热点已经形成。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增长的幅度大于城镇居民, 这主要还是与农村居民以前在这方面的消费太少起点低有关, 如1995年农村居民的该项支出只有22.5元, 而实际上从绝对值来看, 城镇居民的交通通讯支出额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并且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交通通讯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还将继续提高。
(6) 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消费的比较
自1995年~2007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消费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 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 在温饱基本解决后的消费顺序上, 城镇居民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而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生活还维持在满足温饱阶段, 对文教娱乐的支出很有限。
(7) 城乡居民居住支出的比较
从支出额来看, 城镇居民1995年和2007年的居住消费分别为102.7元和641.4元;而农村居民同一时期的居住消费分别为88.8元和359.7元, 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同时,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 农村居住支出额上升缓慢, 年均增长速度为25.4%;而城镇居住消费年均增速达到43.7%, 其次, 在总的消费支出中, 农村居民住房支出比重明显高于城镇居民,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基本上一直是自建房, 住房建设须全部靠自己投资, 居住消费占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一直较高, 而城镇居民享受了房改政策带来的好处。
(8) 城乡居民杂项商品与服务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支出额都在逐步增加, 但是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该项消费支出增加的幅度都不大, 而且城镇居民的该项支出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的增长幅度。从消费支出比重来看, 城镇居民该项消费支出比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家庭设备用品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已基本趋于饱和。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目前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快于农村, 主要表现为受改革影响较大的各项消费支出比重上升 (住、行、医) ;而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相比,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相对平稳, 食品和衣着支出的比重下降, 但总的变动不大。这一方面反映了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较慢,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青海省农村正处于由低消费水平向高消费水平过渡阶段。
3. 青海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较
研究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时, 必须引入恩格尔定律, 定律所揭示的对比关系称之为“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粮农组织在70年代中期提出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状态的消费结构;50%~59%为温饱型消费结构 (勉强度日型) , 40%~49%为小康消费结构;20%~39%为富裕状态的消费结构, 20%以下为极富状态的消费结构。
从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 青海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2007年间虽然个别年份有上升情况, 但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 2007年青海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3%, 比1995年的51.4%下降了14.1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95年的65.0%下降为2007年的44.4%, 下降了20.6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幅度大于城镇居民, 说明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以来存在较大差距, 从上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到, 历年来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远远高于城镇居民, 不过这种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1995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额为13.6%, 2007年降为7.1%。
同时从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到1996年青海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开始低于5 0%,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测算标准评价, 此时青海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了2002年才开始低于50%, 说明青海省农村居民2002年才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对策建议
1. 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民的收入长期处于偏低水平状态, 且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水平。因此, 要加速农牧民经济发展, 提高农牧民收入, 当前提高农牧民收入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加大农牧业的科技投入, 对待农牧业要象对待发展工业的思路一样, 以市场为导向, 实行集约化经营, 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 只有农牧民收入切实提高了, 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得以实现, 生活质量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2.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改善农民消费观念
农村消费者教育, 是指对广大农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的消费知识和技能, 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 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现阶段, 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村消费者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不仅应该包括有关消费经济理论知识的普及, 还应包括农民现代消费观念的形成、农民消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等。
3.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基本条件
首先, 农村地区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 如果国家加大对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将会快速增长, 可以消化掉我国家电产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其次, 目前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农村消费的特点和农民的偏好, 农村市场商品销售网络发展不健全。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农村市场的重视, 研究农民的需求发展趋势和特点, 并和供销商联手拓展销售网络,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连锁经营、代理制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入农村市场, 同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摘要:本文以历年青海省城乡居民统计资料数据为基础, 对青海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纯收入) 、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进行定量分析;为优化青海省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海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统计出版社, 2008
[2]王德文:如何避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2)
竖井工程支护混凝土结构差异分析 篇7
1 竖井工程设计
竖井设计是矿山开拓工程设计之首要。设计单位根据矿山开采所需性能和深度选择竖井位置、断面大小、确定凿井深度、选择竖井支护结构;施工单位根据合同、设计图纸、规范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1.1 断面形状
一般的矿井, 设计断面均为圆形, 从应用实践看处于稳定状态。随着采矿深度不断延深, 竖井也越来越深, 在地应力大的矿区, 一些学者曾经建议将深竖井断面改为椭圆形, 即:椭圆长轴方向与第一主应力方向相一致, 可改善竖井井筒的稳定性状况。对此建议, 笔者在2002~2004年度间以某1165m深井为研究对象, 对竖井井筒断面进行了监测, 历时两年进行跟踪分析, 取得实质性成果。圆形断面是竖井最佳选择, 圆形断面可承受不同方向的应力, 适应变化复杂的岩体构造, 具有支护体受力后结构应变能力强、施工方便、断面利用率高和马头门易于开凿的优点。
1.2 支护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竖井支护, 就是对开挖后岩体的封闭, 以防止各种浸蚀。但对岩体破碎、地压活动频繁的矿区竖井, 支护形式的设计必须与工程地质条件相联系, 主要目的是承压, 而后才是封闭作用。由此展开支护形式选择、井壁结构的确定以及开挖对策的设计。
以前的竖井设计, 受作业设备、井筒深度、作业面空间限制, 支护形式以低等级混凝土为主, 大都以工程类比法设计混凝土支护结构及其支护强度。
尽管近十多年竖井施工工艺装备发生了质的变化, 成井速度加快, 但竖井深度也因采深而大增, 超千米深井越来越多。井深增大, 原岩应力也相应增大, 使得井筒围岩的塑性变形增加, 竖井开挖后围岩常呈蠕变或流变状态, 导致支护成本剧增。工程地质, 甚至水文地质情况的变化, 增加了在确定合理支护结构、支护强度、支护工艺和支护时间等方面的难度。金川镍矿也不例外, 由于竖井开挖前很难按规范要求完成工程勘察, 初始条件不确定, 支护设计只能继续采用工程类比法;施工中变形监测又难以开展, 就不能采用动态设计。因此, 只能依据深度比照同类工程经验, 进行支护设计。即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以调整混凝土强度从C30到C60之间变化, 辅之以单筋或者双筋增加混凝土结构抗剪力。
2 金川矿区竖井混凝土支护结构
2.1 金川矿区竖井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主要材料在20世纪获得很大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 在所用的材料上和配筋方式上有了很多新进展, 从而拓宽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范围, 矿山开拓竖井建设便是钢筋混凝土应用最广泛、效果明显的工程范例。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锚网喷射混凝土结构、锚网喷+混凝土结构普遍采用, 金川矿区竖井建设因竖井深度变化, 混凝土结构支护也随着发生变化, 由过去平均井深500m以素混凝土结构为主变更为平均井深1000m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护为主。
金川矿区竖井混凝土支护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即采用单层钢筋或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混凝土厚度为400~600mm, 钢筋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在竖井工程中一般为横向钢筋与井壁间的距离) 40mm。
2.2 作业现场钢筋布置调查
2.2.1 某井筒双筋混凝土结构
某矿井井筒, 设计井壁为双层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 (横向钢筋) φ20, 间距300mm;副筋 (竖向钢筋) φ14, 间距300mm;双层钢筋间距420mm;拉接筋φ8, 间距500mm;混凝土厚度500mm。钢筋工程绑扎施工完毕后, 隐蔽前验收随机抽检横筋 (主筋) 保护层和外圈竖筋位置如下:
(1) 内圈竖向钢筋保护层厚度, 见表1。
mm
保护层平均厚度undefined
(2) 外圈竖筋距井壁表面距离, 见表2。
mm
undefined
undefined
显然, 施工时混凝土内实际钢筋布置与设计布置有较大差异, 也即混凝土实际内结构与设计结构有较大差异。
2.2.2 某井筒井壁设计为单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筋 (横向钢筋) φ20, 间距300mm;副筋 (竖向钢筋) φ14, 间距300mm;混凝土厚度500mm, 钢筋保护层40mm。钢筋工程绑扎施工完毕后, 隐蔽前验收随机抽样, 测得竖井保护层厚度如下:
第一次:190 120 120 120 110 170 160 170 120 200
undefined
第二次:100 100 170 70 170 170 180 200 100
undefined
实际保护层位置比设计位置深:104mm。
3 混凝土结构施工差异分析
3.1 竖井混凝土结构实施差异
结构实体检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是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的前提条件,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检查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 实体质量又反映在工程的检查、检验记录之中。
在竖井施工中, 由于作业空间、作业对象、支护段高、振捣条件的影响, 相关人员隐蔽前仅检查主、副筋的间距, 而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方法、检测手段均不规范, 检验记录真实性较差, 甚至于一些人对保护层不清楚;对于钢筋在混凝土中位置不同, 受力差异明显不同并不知情。由于井筒结构的特殊性, 竖筋是支护体上下连接筋, 圈筋是水平方向受力钢筋, 且绑扎于竖筋内侧, 保护层厚度是指主筋 (圈筋) 在混凝土中的位置。
矿山支护体设计强度是指井壁混凝土成型后, 井壁混凝土必须达到的强度;在实际操作中, 井壁混凝土强度是在混凝土搅拌站制备时取样并在标准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因为, 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检验的局限性, 通常专业人员以混凝土试块报告强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质量合格与否的判别条件, 而对保护层厚度未做认真检查、记录。
竖井作业工艺循环中, 保护层厚度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1) 成井段高 (3.3m左右) 较长, 竖筋 (副筋) 与上模预留筋搭接后柔性较大, 不易固定;
(2) 井筒围岩与竖筋空间距变化很大, 水平方向不易固定;若设计固定锚杆, 时间与费用增量较大;
(3) 竖井模板分项工程中, 只有内模即只有整体模板或组合模板, 而无外模, 外模均用井筒开挖后的原岩来替代, 凿岩爆破控制若较差, 则原始井壁成型就差, 井壁支护体空间变大, 钢筋绑扎空间相应增大, 钢筋绑扎的准确性变小;
(4) 浇注混凝土时, 混凝土料管放料时冲击钢筋, 造成钢筋移位;
(5) 振动棒振捣时也容易使钢筋受振, 造成钢筋偏移;
(6) 人的因素, 管理、操作人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认识不清, 管理不到位, 操作不规范。
3.2 存在混凝土结构差异, 采取的措施
(1) 加强设计、管理、施工、监理等从业人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关知识、规范以及矿井建设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能力, 是保证钢筋混凝土质量的基本保证。
(2) 抓施工前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人员要了解本工程的特点、施工要点。交底中要明确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作业标准和要求。
(3) 抓施工过程要素控制, 工程施工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 而不是最后检验出来的。施工人员要严格按设计、规范施工, 钢筋间距、保护层须达到设计要求, 对钢筋的固定要采取有效、可靠的固定方式。
(4)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预控制度, 完备工序、工艺管理, 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现场记录。
(5) 监理人员要把钢筋工程设置为质量控制点, 采取旁站监理或重点监控, 加大预验收力度。对钢筋混凝土工程, 不但要查混凝土工艺, 还要检查钢筋分项工程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才能判断合格。
摘要:竖井工程是矿山开拓的主要工程, 也是矿山生产期间服务周期最长的工程, 竖井支护的混凝土结构是形成人工井壁的核心, 关系井筒寿命周期内的安全使用。通过竖井工程设计理念诠释, 支护结构施工调查分析, 对竖井井壁实际状况给予了记录, 并进行了结构差异分析。
关键词:竖井工程,设计,支护结构,混凝土结构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
[1]夏才初, 李永盛.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誉.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 篇8
关键词:农民收入,收入分配,聚类分析法,结构分析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只有农业得到了发展才能保障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但是随着我们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 不同地区尤其是东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也逐步扩大。
因此, 分析各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差异产生的原因, 有助于我们缩小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从而拉动农村居民稳步快速地进入小康生活, 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要寻找差异的原因所在, 不能仅局限于从人均纯收入的总量上来分析, 还要剖析收入结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如何充分利用这四部分收入的结构关系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进行分类, 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二、实证分析
(一) 基本特征分析
本文使用的是2006年全国31个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组成 (数据来源于《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
首先, 我们将2006年我国各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分配状况展示如图1。
据图1进行如下分类:北京、上海和浙江三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超过6000元, 分为第一类;天津、江苏、福建和广东农民收入总水平略低, 在5000元左右, 分为第二类;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收入水平明显偏低, 在2000元左右, 分为第四类, 其余可分为第三类;称此分类结果为聚类一。
其次, 将2006年我国各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状况展示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 上海市的农民收入结构中, 工资性收入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占74.68%,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也属于各地区中较大的, 只是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最小只有9.4%, 比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还低一个百分点, 比北京低将近15个百分点。如果结合绝对数值进行观察, 就会发现, 上海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总量、转移性收入都高于其他地区, 财产性收入仅次于北京市, 但也平均高于其它地区两倍左右。可以说, 上海市的农民收入状况, 无论从总量上, 还是从结构上来看, 都应自成一类。
再次, 考虑到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则观察到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四个地区, 工资性收入明显高于家庭经营纯收入, 可分为第二类;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新疆六个地区则是以家庭经营纯收入为主的, 分为第四类, 其他为第三类;称此聚类结果为聚类二。
以上是根据对数据的直接观察分析得到的结果, 然而同一类的城市之间的真实距离是不是足够小呢?非同类城市之间的真实距离是不是足够大呢?这就要靠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二) 聚类分析
在进行聚类分析的过程中, 会面临各种距离计算方法的选择, 和最终类别数目的确定。这两者是影响分类结果的关键因素。按照不同的变量对样本进行聚类时, 不同的方法也会有相差悬殊的结果, 所以要经过多次的实验与比较, 结合经济意义的分析, 选择最符合经济事实的分类方式。
首先, 只按照人均纯收入一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即从总量上来反映各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状况的差异。这通常是许多研究者使用的方法。在SPSS13.0的分析过程中发现最佳分类方式是使用ward分类法, 将31个地区分为4类。结果是:第一类:上海、浙江、北京;第二类:广东、福建、江苏、天津;第三类:山东、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重庆、四川、内蒙古、海南、江西、湖南、湖北、吉林、黑龙江;第四类:青海、甘肃、西藏、陕西、云南、贵州、宁夏、新疆、广西、安徽;称此聚类结果为聚类三。可见, 仅按照人均纯收入一个指标的ward聚类结果, 与聚类一十分相似。说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只利用了数据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征, 还有些特征是仅凭直观挖掘不出的。所以在聚类分析中只使用一个指标不能发挥聚类分析法的优势, 不利于剖析研究现象的本质规律。
其次, 从分析各地区农民收入的结构性差异的角度, 使用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五个指标, 共同进行聚类分析。比较试验结果, 仍然选择了ward分类方法, 将31个地区分为6类, 结果是:第一类:上海;第二类:北京;第三类:广东、福建、江苏、天津、浙江;第四类:山东、辽宁、河北、内蒙古、海南、吉林、黑龙江、新疆;第五类:山西、河南、重庆、四川、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安徽;第六类:青海、甘肃、西藏、陕西、云南、贵州、宁夏。称此聚类结果为聚类四。
(三) 聚类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的分类, 我们得到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的四组分类结果, 其中, 最后一种聚类结果最为理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上海单独作为第一类。上海市的农
民收入状况正如上文分析所示, 人均纯收入总量总高, 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水平和比重均较大, 但家庭经营纯收入水平和比重最小。
2、第三类中, 广东、福建、江苏、天津、
浙江五个地区, 人均纯收入总量处于中上等水平, 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相对其他地区也比较高, 且前者所占比重多于后者。这些地区都是属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沿海经济区, 而且工业农业经济都比较发达, 自然经济环境及交通运输状况良好, 但是这些地区的人均纯收入总量, 财产收入比重和转移收入比重, 远低于作为政治中心和经济枢纽的首都北京。这也是将北京划为高于这五个地区的第二类的原因之一。
3、前三类与后三类的本质区别在于
家庭经营纯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比例不同。前三类工资性收入比重超过了家庭经营纯收入, 而后三类恰好相反。这也反映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快速崛起, 农民外出务工者居多, 它们从集体中获得的工资, 从企业经营中获得的收入多于他们的农业收入。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不高, 劳动力流动性差, 其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较大。
4、第四类和第五类地区的人均纯收
入总量均处于中等水平, 但前者财产性收入比重和转移性收入比重远远大于后者。表明相对两类地区而言, 第五类地区更需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
5、将新疆归入中等收入区, 而非西部
低收入区。这一判别结果与一般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分类的结果差异明显。这是因为新疆的家庭经营纯收入为2140.76元, 远远高于其他西部地区, 与第四类的其他七个中等经济水平地区的平均值2248.34元最接近, 而且这七个地区的农民收入都是以家庭经营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是, 新疆的人均纯收入总水平为2482.15元, 远低于该类中的其它七个地区, 应属于低收入区。另外, 第六类中的七个西部低收入区也均以家庭经营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又考虑到地域特点, 所以需要对新疆进行调整, 将其归入第六类。
6、广西和安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
都比较低, 在2500左右,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 比同类其余七个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0%。但是由于这两个地区的转移性收入少, 说明它们虽然经济欠发达, 但并没有比其他地区更依赖政府补贴与财政支持。另一方面, 这两个地区的财产性收入比重都很低, 这是山西、河南、重庆、四川、江西、湖南、湖北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所以将这两个地区划入第五类是合理的。
7、第六类中的七个地区, 以及上文已
作调整的新疆, 均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最低的八个地区。工资性收入水平很低, 以家庭经营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其转移性收入的平均比重为5.8%, 比全国各地区转移性收入的平均比重高1个百分比。可见这些地区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
三、总结
本文通过统计图表法, 聚类分析法, 分别从农民收入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交叉分析, 得到四组聚类结果。经过对此结果深入细致的剖析, 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分析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异性, 可以将全国31个地区分为六类, 分别是:收入水平高, 家庭经营纯收入少的地区;收入水平高, 结构合理化的地区;财政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少的高收入区;以家庭经营纯收入为主的中等收入区;以家庭经营纯收入为主的低收入区;政府扶持性低收入区。
我国农民收入分配依据人均纯收入总量和结构状况分为六个层次。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有所区别。这表明, 分析农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 要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比, 才能发现收入分配自身的区域性特点, 从而能针对每个地区制定积极的发展规划。
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地区状况进行分类, 不是仅凭人均纯收入的简单分类。要考虑地区间的结构差异。总量水平相当的地区, 可能在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比如北京和上海。属于非同类的地区之间的差距, 也不仅是因为总量不同, 也可能是由于结构的不同, 比如北京和广东、福建、江苏、天津。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然在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较小, 但分析其地区间的差异, 是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地区状况进行分类的重要因素。而且增加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调节其在各地区间的分配比例是我们制定发展规划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蔡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2]、孔泾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3]、张建杰.农民收入结构变动:成因及合理性[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4]、王放.河南省农民收入差异趋势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 2007[6].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 篇9
一、致使移动汉英表达的认知语义基础
(一) 致使移动的意象图式
在现实世界中, 我们会有这样的共识:物体发生移动, 一定要有力的作用。于是, 在我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经验模式, 即意象图式, 我们称之为“致使移动图式”, 即一实体在另一致使主体的影响和作用下, 发生了位置的改变, 并沿着一定的路径移动。致使移动图式是人类经验中常见现象的完型结构:即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会移动。它包括四个基本语义要素和两个事件。四个基本语义要素是:力的来源 (致使者) 、力的作用对象 (被使者) 、致使者作用于被使者使之移动的力 (致使力) 、被使者移动的路径或方向 (路径或方向) 。两个事件是:致使者通过致使力作用于被使者 (即致使事件) 和被使者在致使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 (即移动事件) 。致使移动的核心是致使力的传递和移动结果的产生。致使移动图式表现了致使事件与移动事件之间的致使移动关系, 突显了致使者和被使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象图式是人类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体经验形成的初始的认知结构, 它先于语言发生作用;意象图式不断抽象概括, 逐渐形成语义结构, 语义结构无法独立存在, 它依存于语言;语义结构投射到句法层面就形成了句法结构” (周红, 2005) 。
由意象图式、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的这种关系可知, 致使移动图式是致使移动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的认知经验基础, 是人们组织和提取有序事件的一种认知模式, 而致使移动结构正是致使移动图式语义上的抽象概括和句法上的投射。如: (1) 珍把撕碎的照片丢入垃圾桶内。 (2) Tom drives the horse into the stable.
(二) 汉英致使移动结构的隐喻表达
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空间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 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域之上, 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 (蓝纯, 2005) 。空间位移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最常见形态, 因而其运动的内部结构最先为人们所感知, 并不断被抽象化通过隐喻的方式变成语言表达。致使移动图式也不仅限于物理空间位移, 它还广泛应用于抽象概念的空间位移, 从而使得隐喻表达广泛存在于致使移动句中。例如下列句子中发生的路径并非是现实存在的, 而是被隐喻延伸为时间、事件、心理状态或其它抽象意义。 (3) 他们帮我摆脱了困境。 (4) 服务员把菜端到客人面前。 (5) He led us into the cave. (6) People saved him out of the fire.
有些句子的被使者状态的改变, 而非位置的改变。如: (7) 他把妈妈气得要死。 (8) She drove him to a mad.这些句式所表现的空间位移图式认知结构本质上相同, 它们都是致使移动句形式, 突显的是实体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性状改变的过程。
二、英汉致使移动结构中动词特点差异分析
由于致使力不同以及致使者和被使者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 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致使动词和不同的致使移动类型。Goldberg (1995) 认为致使移动结构有一个核心意义和四个引伸意义。核心意义表达的是实际操作致使和现实移动, 即“X致使Y移动Z”是现实发生的。如: (9) 安迪把他的书放进书包。 (10) He kicked the ball into the goal.这类句子中的致使动词都是原型致使动词, 即动词本身表示致使移动动作或行为, 如:拖、拉、投、掷、踢等。
致使移动结构第一种引伸意为“X阻止Y从Z移动”即致使者设置障碍, 使想移动的被使者原地不动。属于这一类的动词有阻拦、拘留、锁等。如: (11) 警察把他拦到了路边。 (12) He locks himself in his bedroom.
致使移动结构第二种引伸意为“X帮助Y移动Z”即致使者帮助被使者向某处移动。如: (13) 我送他去了医院。 (14) Joan gets him back into his wheelchair.
致使移动结构第三种引伸意为“X致使Y移动Z”即谓语动词所指的动作行为得以落实后才会有被使者移动到某处的语义。属于该类的动词均有“交流行为”即致使移动者不是用动作行为而是用言语手段促使被移动者改变位置, 从而发生移动事件。如: (15) 经理要求吉米加入这个团队。 (16) Mike invite me into his home.
致使移动结构第四种引伸意为“X使Y能够移动Z”。这类句子中的动词一般都含有“消除障碍”的意思。如:让、允许、释放等。如: (17) 他让人们重新走进他的生活。 (18) The boss allows Mary out of office.
以上对致使移动结构动词类型的区分是汉英语所共有的属性。
三、导致英汉致使移动结构差异的认知根源分析
如上所述, 汉语中表示致使移动的动趋式和动介式“把”字句, 是“把”字句的基本表达结构和原型。而英语中的致使移动结构[NP1+V+NP2+PP]也是Goldberg所划分的三类表致使结构中最主要的表达结构, 其它结构是其主观化隐喻性表达 (梁晓波, 2003) 。这说明汉语和英语都倾向于把致使移动视为表达致使的原型, 这也说明汉语和英语的致使移动范畴, 在语义上基本相同, 反映出人们在看待客观世界的致使移动事件时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知是相同的, 并不会因为语言不同而导致认知不同。但二者还存在细微差异, 该差异是不同的语言系统差异及其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结果。
认知语言学认为, 人们对同一事件的观察角度、方式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图式, 进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扫描是意象图式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人类在建构一个复杂情景时做出的认知处理, 或者说是对复杂情景的不同阶段的感知。人类建构同一情景时, 具有不同的扫描方式。周红 (2005) 认为“扫描是对复杂情景所包含要素的感知、处理和组合。人类观察致使移动的扫描方式主要有次第扫描和组元扫描, 次第扫描是指对情景的各个组成元素一个一个地按着现实发生顺序扫描, 组元扫描是指对情景的某些组成元素进行重组、‘打包’”。致使移动的发生顺序是:致使者→致使力→被使者→移动方向, 因此, 组成元素依此进行线性排列的是次第扫描, 英语致使移动结构就是这种扫描方式, 如: (19) Bob threw the ball into the basket. (20) Jackson pushed him out of job.
情景中各个组成元素之间有亲疏远近, 不可能总是等距离的, 人们在观察情景时, 不可能对每个组成元素总是平均用力地关注, 而是根据它们之间结构关系的紧密程度进行重组和‘打包’。组元扫描不再是一个一个地按着现实发生顺序进行扫描, 而是依据人们的主观认知以及组成元素之间的紧密程度对组成要素进行重组排列”。汉语致使移动结构多用组元扫描。组元主要表现为动结组元, 即致使力与致使移动结果的组元, 在句法上表现为动词常与表目标、方向、路径的非谓语动词 (如“向、往、进、出”等) 连用。如: (21) 迈克把箱子搬出了门。 (22托尼把宗教带进了我的生活。
可见, 汉语多用“把”字句, “把”突显被使者及其移动或变化, 以上句子中的“搬出”“带进”都是将表致使力的动词和表移动的词组合在一起, 突显了致使动作与致使移动结果的密切关系, 因而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英语致使移动结构只是客观地描述致使移动事件, 基本不带感情色彩。若根据类似英语的次第扫描来表达为以下句子则不符合汉语的习惯表达。即●迈克搬箱子出门。●托尼带宗教进我的生活。
四、结语
以上差异分析表明, 英、汉语致使移动结构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两者的句法实现形式、整合方式、整合程度和语用差异如:汉语用把字句、使字句、使令句、得字句等, 而英语则经演化已形成特定的整合程度较高的致使移动句式。汉语用趋向动词补语来表达受事移动的“路径”, 英语则用介词短语表达;汉语的句式表达形式比英语多一些, ;汉英致使移动句生成中语法整合操作不一致, 英语致使移动句式整合程度较高;汉语有“把”“使”“得”等形式标记, 而英语无任何形式标记;汉语的把字句等更具认知上的主观性, 而英语则是较为客观的描述。汉语和英语中致使移动结构的相同点反映了人类基本认知的共性, 然而, “当人们要把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用语言来表达时, 语言确实会影响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 不同的概念化反过来造成不同语言描述同一事件在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 (Pinker, 1989) 。两者之间的差异正是源于语言系统的不同及认知方式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Goldberg, 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5.
[2]Pinker, S.Learn ability and cognition:The acquisition of argument structure[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89.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 篇10
一、引言
自1986年国家863计划实施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历经了20余年持久快速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大国。1995-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4098亿元增长至60430亿元,增长了14.75倍。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为28.7%,比美国高出1.6个百分点,居世界第一。***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过大。2008年,在全国54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东部地区占32个,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的71.73%。****此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出的内部结构中增加值率过低。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3.61%,远低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40%左右的水平。研发方面,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额占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08%,而2006年,美国和英国该指标值分别为16.45%和9.38%。*****正确认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区域差异与结构失衡问题,不仅有利于准确判断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而且有利于合理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学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区域差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产出、技术和人员三个方面。本文选取总产值、专利拥有量和高新技术产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等指标来分析上述特征。
1.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向东部地区高度集聚
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为51 590.52亿元,占全国的85.37%,为中部和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之和的5.84倍,如图1所示。并且,2009年,仅广东省一省的高新技术总产值就为17161.94亿元,占全国的28.4%,相当于中部和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之和的1.94倍,相当于青海省的893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向东部高度集聚和区域差异过大的现象。
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首先促使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1]东部地区拥有开放的经济环境和丰富的经济资源,改革开放政策与863计划在东部地区的率先实施促进了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集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后产生了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如此反复,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要求进一步加大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三大优势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度和整体竞争力,继续做大、率先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在东部的高度集聚与快速发展。**与之相对,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等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又难以获得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形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向东部高度集聚的现象。[2]除了产出的集聚之外,技术方面也呈现了高度的区域分布不均现象,本文将以专利拥有量为例进行地区间技术差异的分析。
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与研发的地区间差异分析
与产出类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各区域间技术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专利拥有量为34 927件,占全国的84.84%,而中西部专利拥有量之和仅为6 243件,仅占15.16%。特别地,200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专利拥有量为18 991件,青海省仅为14件。***专利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间技术水平差距过大。以专利拥有量最多和最少的三个省份为例,如表1所示。
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间产出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的差异,产出越多,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越大,规模效应对于人才集聚和研发投入的积累具有积极影响,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3]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大的三个省份广东、江苏、浙江的研发人员活动和研发支出也最多,以R&D人员全时当量(单位:万人年)和R&D经费内部支出(单位:万元)为例,如表2所示。
东部地区研发人员和资本的积累促进了研发专利成果的高产出,2009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有R&D活动的企业数分别为1 152、1 291、1 073家。与之相反,2009年,甘肃、内蒙古、青海三省有R&D活动的企业数仅为21、19、9家,R&D人员和R&D经费内部支出水平都远低于东部,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效应尚未形成。*此外,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有利于该区域内技术的模仿学习和创新要素的流动,进而对于研发水平的提高和研发成果的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的溢出具有空间局域性,即随着距离的增加,这种知识溢出不断减弱,甚至消失,因此中西部地区并不能够获取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的收益。[4,5]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间的人才差异
人才匮乏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阻碍之一。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年末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6.5%。除了数量上短缺之外,各地区人才结构差异明显,本文以中西部三省和东部三省为例,选取高新技术产业大专以上人员数和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大专以上人员数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大专以上人员数的比重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和占全国的比重相差较大。200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大专以上人员数466 450人,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12.21%,而青海省为2 637人,占全国的0.0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各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和占比相差较大一方面由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地域分布不均,东部地区高校数量较多,并且大专以上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在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工作;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拥有较大规模和良好条件,能够为大专以上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比例,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
除了区域间的差异之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在这一部分,本文也将从产出和研发两个方面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的典型特征。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加值率过低
增加值率即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如图2所示,2001年以来,虽然个别年份有回升的现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3.61%,比2001年下降了1.6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益水平的体现,过低的增加值率意味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质量并不高。[6]而2006年,美国、英国、日本三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分别为42.82%、41.44%和36.8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中的增加值率过低主要是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导致的。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位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主要从事加工、组装制造活动,上述生产活动的增加值率低。并且,由于价值链低端锁定产生的路径依赖等原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短期内将继续维持在低水平。增加值率过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缺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高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产业购买专利和技术的中间投入过高,增加值率过低。[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2002-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料加工贸易占其出口额的比重平均为74%,高新技术产业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其出口额比重平均为12.79%。*如图3所示,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中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份额有上升的趋势,但是进料加工贸易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仍占有绝大多数份额,2009年,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类贸易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1.5%,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增加值率提升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8]
如前所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落后,因此,在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部结构失衡的情形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是否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来源结构失衡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来源方面,政府财政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微弱。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地,2007年7月出台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指出要加强金融机构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政府投入等。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筹集额的各来源所占比重为例,如表4所示。**
如表4所示,2004~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比重逐年上升,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等原因,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并不积极给予信贷支持。2004~2008年,企业自筹资金一直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经费筹集额的主要组成部分,五年平均占比为87.76%,但企业自筹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引导和杠杆效应,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等将有利于充实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活动的资金来源。
(单位:%)
四、政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差异过大和结构失衡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规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 逐步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由东部向西部的梯度转移
由于溢出的局域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差异过大并没有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相反使得地区差距有进一步的扩大趋势,因此,国家应适时逐步引导东部高新技术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并且,应加强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如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做好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准备。
2. 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是改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和出口结构失衡问题的唯一出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过低的增加值率和过多的出口组装制造活动根本上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过高。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应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高端研发人才引进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把自主创新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企业应注重引进技术后吸收再创新,在我国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优势领域着重进行突破,赶超发达国家水平。高新技术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逐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由组装制造活动向研发活动、服务活动转移。
3.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是金融机构贷款缺乏的主要原因。要加大信贷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要首先进行高新技术产业重大专项投资,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并且,政策性银行应给予重点倾斜,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成果转化方向特别给予优惠贷款等。最后,国家应制定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保险公司在高新技术产企业财产保险方面给予支持,并且地方政府应担当一定的担保作用,保证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生产资本的积累。
4.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最为缺乏的是核心技术,对于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其发展。具体而言,政府应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激励政策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中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并且政府可以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积极运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在制定政府采购目录时,注重加大政府对核心技术产品的采购力度,将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纳入优先采购范围。政府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创业版上市,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考察了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区域差异与结构失衡问题,认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差距悬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向东部地区高度集聚;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过低,出口中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绝大多数份额,此外,高新技术产业中研发投入和人才结构也不合理。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逐步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差异,结构失衡
参考文献
[1]何雄浪,李国平,杨继瑞.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7,(6):43-46.
[2]史及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李新春,宋宇,蒋年云.高科技创业的地区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7-19.
[4]吴玉鸣.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符淼.地理距离和技术外溢效应——对技术和经济集聚现象的空间计量学解释[J].经济学(季刊),2009,(4):1550-1556.
[6]沈利生,王恒.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J].经济研究,2006,(3):64-65.
[7]杨万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5):75-77.
【发展结构差异分析】推荐阅读:
广义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动态分析09-11
金融发展结构06-14
钢结构发展06-09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要实现协调发展09-26
钢结构建筑发展10-21
高层钢结构发展06-03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07-11
金融发展结构不平衡07-24
钢结构发展设计09-22
低结构材料幼儿发展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