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2024-07-17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精选11篇)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1

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电力的稳定、安全和充足的供应。作为经济发展发动机的电力行业发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并且影响着城市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 本文根据供电系统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 形成一套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方法。

1 城市10k V电网供电系统工程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1.1 设备管理不规范

对工程设备进行铺设的时候管理不够规范和对设备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管理不规范是设备管理不规范的两个方面的集中体现。城市10k V电网供电系统的铺设工作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配网网架的搭建、如何选用配网网架导线、控制配网网架结线、配网开闭所设备的选用。在铺设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由于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没有对所要进行的铺设工作做好认真细致的考虑, 选择设备时没有以当前城市的电网负荷和实际使用的需要作为重要的一个参考因素而是主观或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相关设备。然而在对日常设备维护的过程中, 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因素, 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出现的一些小问题, 而是让设备处于故障状态, 从而导致已发生故障的设备持续工作, 进而降低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1.2 人员管理不规范

人是供电系统的直接参与者, 工作人员出现任何问题都会表现在供电系统中并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的状态, 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用电质量。人员因素是电网供电系统管理的直接因素。供电技术人员一定要非常熟悉业务, 有足够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很好的掌握国家的施工规范要求等, 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电网要出现的故障, 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如果只是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 没有实践和专业的知识作保证, 这就使电网发生故障的风险提高了, 更有可能造成大范围停电。其次, 线路在运行过程中, 人员的操作不当, 会对设备造成损耗, 使线路设备出现故障, 造成频繁停电, 影响到居民正常的生活。

1.3 有关体制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 没有完善的10k V电网供电系统工程管理体制机制, 从而会导致各种相关的问题接踵而至, 主要表现在:各个部门的权利责任不能十分明确, 不能认清自己职责范围, 经常会发生出现问题相互推卸的现象;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 即使分配下去也不能很好的去落实下去;没有采取严格的奖惩机制, 员工对于工作缺乏一定的热情。正因为这样, 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不高, 不能很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 城市10k V电网供电系统工程管理相关措施

2.1 规范设备管理

规范设备的管理, 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好现有设备, 适当采用新设备, 这样有助于降低设备的损耗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第一, 10k V电网供电系统铺设一定要按照施工的环境要求与本工程的项目特点进行铺设。为了达到较好的供应效果, 可以在离用户较近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配网开闭所设备的设置。一般而言, 对于10k V主干导线, 选择横截面积为120~240mm2的导线为架空线, 选择横截面积185~300 mm2以内的线为电缆线。对于网架结线的控制, 最好将开闭所的设计的简单明确, 这样不会产生因为设计复杂而带来电路可靠性降低、日常工作人员维护不便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二, 注重工作的整体性, 电网是一个系统工程, 整体最优才算是最优。工程中一定要谨慎考虑整体性这个问题。选择设备时, 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 按照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进行选择, 这样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第三, 做好设备的点检工作, 检修时按照供电部门要求的进行检修, 认真做好对设备的重点范围检查, 可以采用多项的检测措施, 进一步强化检测工作。要善于发现问题, 并且能够做到有效及时的解决问题。最后, 一定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 要从供电系统的各种电缆、电气设备入手, 平时工作要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 加强落实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注重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将设备故障扼杀在萌芽当中, 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连续平稳运行。

2.2 规范人员管理

首先要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养, 只有职工的能力与素养提高了, 相应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定期组织员工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做到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实际的统一,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员工有要有责任心, 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并且做好工作总结。其次, 适当采取一些措施, 以考试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考核, 对于成绩优秀者进行表彰, 增加员工外派出去学习的机会, 不断调动员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员工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不断发展企业核心力量,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后, 要让员工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可靠的操规程, 加强规范员工的日常管理,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3 健全管理机制

供电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其中的管理是相当庞大与复杂的, 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性, 完善健全管理机制体制则非常重要。我国对于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技术规定是供电企业严格参考的标准, 供电企业各个部门一定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做好相互之间的配合, 各部门的工作一定要分配明白, 做到权责明确, 相关的责任一定要落实到位, 不断地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保障各个部门顺利完成工作。

结束语

综合上述的一些情况, 我们国家在对于城市10k V电网供电系统工程管理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无论是从人员、设备和相关的体制等一些方面说都是存在不足的, 只有解决处理好这些制约我国供电系统稳定性的问题, 我国的供电系统稳定性的才会有长足的提高与发展。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就要不断地通过加强设备的规范管理, 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与自身的素质, 建立健全高效、有序、完善的供电企业管理机制, 从而改善当前现状, 保障供电的可靠与稳定, 从而真正实现城市10k V电网供电系统工程管理的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新.浅议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J].电子制作, 2013, 19 (5) :23-25.

[2]黄先武.电网基建工程管理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3, 16 (1) :53-54.

[3]杨冠星.浅谈10kV供电系统的故障及应对措施[J].科学实践, 2013, 4 (2) :302-303.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2

【关键词】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五个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不但直接关系到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居民生活用电的畅通,而且涉及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的运行。

一、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位置

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由于其覆盖的地域极其辽阔、运行环境极其复杂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电气故障的发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在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处发生事故,都有可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当系统中的某工矿企业的设备发生短路事故时,由于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电动力效应,往往造成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致命损坏还有可能严重到使系统的稳定运行遭到破坏。为了确保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

二、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类型

城市电网10kV系统中装设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缩小事故范围或预报事故的发生,来达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供电的安全和不间断。

可以想象,在10kV系统中利用熔断器去完成上述任务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为熔断器的安秒特性不甚完善,熄灭高压电路中强烈电弧的能力不足,甚至有使故障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同时还延长了停电的历时。只有采用继电保护装置才是最完美的措施。因此,在10kV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成了供电系统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利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各物理量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如在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反映电流变化的电流保护: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负荷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等,还有既反映电流的变化又反映电压与电流之间相位角变化的方向过电流保护;利用故障接地线路的电容电流大于非故障接地线路的电容电流来选择接地线路,一般均作用于发信号,在部分发达城市因电容电流较大10kV配网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此时零序电流保护直接作用于跳闸。

三、几种常用电流保护的分析

(一)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有关,短路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短路电流越小,动作时间越长,这种保护就叫做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虽外部接线简单,但内部结构十分复杂,调试比较困难;在灵敏度和动作的准确性、速动性等方面也远不如电磁式继电器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这种保护方式目前主要应用于一般用户端的进线开关处保护,不推荐使用在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处。

(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时间是恒定的,时间是靠时间继电器的整定来获得的。时间继电器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可调的,这种保护方式就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2.继电器的构成。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是由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限元件)、电磁式中间继电器(作为出口元件)、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电磁式信号继电器(作为信号元件)构成的。它一般采用直流操作,须设置直流屏。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简单可靠、完全依靠选择动作时间来获得选择性,上、下级的选择性配合比较容易、时限由时间继电器根据计算后获取的参数来整定,动作的选择性能够保证、动作的灵敏性能够满足要求、整定调试比较准确和方便。这种保护方式一般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变配电所,作为10kV出线开关的电流保护。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两相两继电器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它是由两只电流互感器和两只电流继电器、一只时间继电器和一只信号继电器构成。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只决定于时间继电器的预先整定的时间,而与被保护回路的短路电流大小无关,所以这种过电流保护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4.动作电流的整定计算。过流保护装置中的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整定原则,是按照躲过被保护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考虑的。也就是只有在被保护线路故障时才启动,而在最大负荷电流出现时不应动作。为此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在正常情况下,出现最大负荷电流时(即电动机的启动和自启动电流,以及用户负荷的突增和线路中出现的尖峰电流等)不应动作。即:

Idz>Ifh.max

式中Idz:过电流保护继电器的一次动作电流;Ifh.max:最大负荷电流

(2)保护装置在外部故障切除后应能可靠地返回。因为短路电流消失后,保护装置有可能出现最大负荷电流,为保证选择性,已动作的电流继电器在这时应当返回。因此保护装置的一次返回电流If应大于最大负荷电流Ifh.max。即:

If>Ifh.max

因此,定时限过电流装置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z.j为:

Idz.j=(Kk.Kjx/Kf.Nlh).Ifh.max

式中Kk:可靠系数,考虑到继电器动作电流的误差和计算误差而设。一般取为1.15~1.25

Kjx——由于继电器接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方式不同而引入的一个系数。电流互感器为三相完全星形接线和不完全星形接线时Kjx=1;如为三角形接线和两相电流差接线时Kjx=√3

Kf:返回系数,一般小于1;

Nlh: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三)动作时限的整定原则

为使过电流保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各相临元件的过电流保护应具有不同的动作时间。各级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是由末端向电源端逐级增大的。可是,越靠近电源端线路的阻抗越小,短路电流将越大,而保护的动作时间越长。也就是说过电流保护存在着缺陷。这种缺陷就必须由电流速断保护来弥补不可。

(四)过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

过流保护可以保护设备的全部,也可以保护线路的全长,还可以作为相临下一级线路穿越性故障的后备保护。

四、电流速断保护

(一)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无时限或略带时限动作的一种电流保护。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切除短路故障,减小故障持续时间,防止事故扩大。电流速断保护又分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两种。

(二)电流速断保护的构成电流速断保护是由电磁式中间继电器(作为出口元件)、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电磁式信号继电器(作为信号元件)构成的。它一般不需要时间继电器。它是按一定地点的短路电流来获得选择性动作,动作的选择性能够保证、动作的灵敏性能够满足要求、整定调试比较准确和方便。

(三)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原则和保护范围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与过电流保护的区别,在于它的动作电流值不是躲过最大负荷电流,而是必须大于保护范围外部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当在被保护线路外部发生短路时,它不会动作。

(四)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基本原理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基本相同。只是由一只电磁式中间继电器替代了时间继电器。

(五)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最大的优点是动作迅速,但只能保护线路的首端。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虽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但动作时限太长。因此,它的保护范围就必然会延伸到下一段线路的始端去。这样,当下一段线路始端发

生短路时,保护也会起动。为了保证选择性的要求,须使其动作时限比下一段线路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时限级差,其动作电流也要比下一段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大一些。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可作为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

五、三(两)段式过电流保护装置

由于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作为线路的主保护,而只能作为加速切除线路首端故障的辅助保护;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可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但不能作为下一段线路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既可作为本级线路的后备保护(当动作时限短时,也可作为主保护,而不再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还可以作为相临下一级线路的后备保护,但切除故障的时限较长。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为简化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同时对线路进行可靠而有效的保护,常把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两段式电流保护。

六、结语

在城市电网10kV配电系统中,各种类型的、大量的电气设备通过电气线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随着电网规模的发展,为了确保10KV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装置并准确整定各项相关定值。

【参考文献】

[1]崔家佩,孟庆,陈永芳,熊炳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2]方大千.实用继电保护技术[M].人民邮民出版社,2003.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3

关键词:电网损失;节能变压器;无功补偿;节能降损;电力企业;农村电网;技术线损;管理线损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122-02

1 概述

国家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是电网电能损耗率,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经营水平的前提下,在农网的区域,变电站的数量太少、供电距离太长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负荷量过小,是不可能投资建设过大线路路径的,阻抗大、损耗大,造成地段的电压不合格。电力部门没有做好电网节能,所以产生了极大的损失,势必会间接地提高电价。这样一来,农村用户的用电积极性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努力找到提高电力企业效益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2 产生线损的原因

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是组成线损的两大部分。在电流流过时就产生了电能的损耗,电能在电力的运输和交变的过程中都有技术的线损产生,这就是技术

线损,技术线损包括负载损失、空载损失和电能损失。

2.1 节能的措施

降低线路的损耗和降低配变的损耗需要在配电变压器的补偿中,高能的变压器损耗可以得到有效减小。在电压质量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虽然其他措施是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但是目前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压器改变损耗,在运输相同的电力功率下,无功补偿的负荷功率因数的提高,可以使设备容量减少,节省其能量,使电网无功补偿取得最佳的效益,规划、布局和补偿等都得到平衡。采取先补低压的方法,达到平衡,高压补偿时,达到高压的先补交变,再补线路。这样的损耗改善是有效的,也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的结合,要以分散补偿为主,集中补偿为辅,降损和调压结合,输网补偿的结合,同时也要以降损和配电网的补偿为主,把所有的补偿做到位就可以达到平衡。利用电价政策的功率因数考核,可促使用电户自觉进行无功补偿,有效提高分散补偿的

效果。

2.2 节能变压器的合理采用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了达到空载的损耗降低,主要使用的是S11配电变压器。长期使用运行状态的变压器时,应该尽量使用合适的变压器,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这样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要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变电站也要考虑变压器的运行经济,及时进行调整,在最佳状态下,进行节能变压器的合理采用和使用。

2.3 改善线路和采用多功能的电子表

只单方面追求能够满足最小的截面道路,而选择小的截面导线是不经济的,我们如果选择了相对大一点的截面,在降低损耗的方面就会做到节省费用和减少投资。精度高和耗能低的多功能电子表,都可以分段进行计费,也可以记录下不同时的电能使用参数,以往的机械表有很多缺陷,现在的电子表弥补了这些不足,所以现在一些家庭使用了这些电子表,这些多功能的电子表是降损的最好设备。在家庭中也可以使用一些节能的设备,而在共同场合使用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等。

3 管理的损耗

3.1 管理线损和计量

线路的理论计算和实际的计数都是按照下线来进行指标确定的,每年的指标都在于抄表计数人员和运行人员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供用双方的产权界点上是用户的计算点,管理方便也会使线损降低,轻载计量准确度的问题是现在用户面对的问题之一。计量的方式也有许多,高供电的计量和低供量的计算,经过互感器的电路和不互感电路的接入,在农村小型的用户使用这些不互感的传感器,减少误差,而在用电量较高的用户上,使用互感电路和高压的计量,降低使用的误差和损耗。计量的选择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正确的使用是现在重点的问题。互感器的使用和电表的选用,都是满足计量的要求并和电压相符的,依据负荷电流的选择进行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在使用正常的负荷,在负荷范围下正常的电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有一定的范围,我们要依据用户负载的发展,使电能在正常的范围误差下活动,小用户的计量装置使用低电量的计量和相应的传感器,而对于大的电量用户,则应选用相应的设备。由于现在家庭居住的方式,所以分散安装和集中安装都是目前经常使用的方法,集中安装是为了管理方便和防止电量的偷窃,但是有的地方还在使用分散式的安装,是为了安全和方便。

3.2 计量装置的维护

电力的安装和计量的维护是需要做的事情,确保设备的质量能达到应有的程度,避免工作的失误,也要注意变比和极性的错误接线,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可以加大释压装置和失压装置。按照相关的计量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也要不断地在现场进行巡检,当有问题时及时地进行维护,使装置达到准确计算,使故障降到最低,避免误差的产生,使用户安心使用。我们现在有许多方案,集中安装电表和计量设备,禁止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尽量使用双向计量的电表和正确的线路接合,用户要用有防窃的电表,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这些计量的设备和装置。

3.3 管理制度的加强

目前的抄写都是人工进行的,有时会出现人为的误差,现在的远程网络控制已经得到应用,但是还没有普及,所以现在还没有完善的制度,我们要加强抄表人员的素质和道德素养,防止人员人为的关系或者一些情感的因素,而不能正确地记录电量的使用。我们要加强各种岗位的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避免工作人员抄错和漏抄类似情况的发生,同时坚决杜绝对盗窃电事情不顾和不管,而且没有较强的意识去判断和分析这些错误的行为,这些都需要改进。

线损的考核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根据线损电网参数的分析,对计量的仪器进行改进,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结合先前的使用结果,制定可行的制度,实行指标考核。国家也在制定约束的条例,防范的措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中,减少漏抄的复合抄表制度,对电量的核算要同时安排几批人进行,比较是否有错误,假如出现错误再进行对整,尽量减少一些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也要对那些偷窃人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对那些不明线路进行改善。在年度结束时,统计今年使用的电量,并把那些有错误的地方更正,对出现错误的人员进行教育。要加强电力部门的管理和监察,及时进行调查,加强管理制度。

4 结语

在电流流过时就产生了电能的损耗,电能在电力的运输和交变的过程中都有技术的线损产生,降低线路的损耗和降低配变的损耗是电力部门的重要工作。目前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变压器改变损耗,考虑变压器的运行经济,及时进行运行的调整,使变压器得到合理采用和使用。改善线路和采用多功能的电子表,计量的选择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正确的使用是现在的重点问题。电力的安装和计量的维护是现在要做的任务,确保设备的质量能达到应有的程度,避免工作的失误,也要注意变比和极性的错误接线,在高量使用的用户中,可以加大释压装置和失压装置。

参考文献

[1] 何炳先,黄沛.浅谈电网节能降损的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

[2] 甘立新.浅谈农业电网节能降损的几项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3] 李学洪.县级电网中压线路损耗分析及节能降损措施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

[4] 杜继伟,张剑廷,彭虎.基于地区电网节能降损的优化调度[J].四川电力技术,2008,(5).

作者简介:冯森贤(1975-),男,广东佛山人,广东电网公司南海供电局供用电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供用电工程。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4

我国农村电网覆盖面积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完善农村110k V和35k V电网结构,重点建设10k V及以下工程,优先安排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危及安全的线路改造。然而,农网改造工程特别是10k V及以下工程相比较35k V及以上工程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单位造价低。二是技术含量低,规范性不足。三是此类工程点多、面广、战线长。四是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2 10k 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10k 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此类工程一直以来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问题,给电网建设企业以及电力施工企业造成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根据以往管理此类工程的经验,10k V及以下电网改造工程经常因前期工作不到位、计划性差出现以下三个失控:一是工程造价失控。二是工程质量失控。三是工程进度失控。

3 对加强10k 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前期管理的几点建议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据分析,项目前期工作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为70%-90%,设计和计划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为60%-70%,项目施工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还不足40%.而前期工作费用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2‰,[摘自:张海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对投资的重要性》,《中国工程咨询》2004(12):21-22]正是这1‰-2‰的费用却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由此可见,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是何等重要,对于如何开展好10k 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笔者有如下建议:

(1)加强农村电网前期规划和项目储备工作。结合当地县城和村镇的发展规划计划,分析下一步农业结构调整和用户负荷增长趋势等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农网现状调查,找出电网薄弱环节。在每年编制当地电网发展规划时,与当地县城、村镇各项规划以及上级电网规划紧密配合、协调,并同步实施。制定和完善电网发展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实施工程项目,以满足用电需求和安全标准。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将10k V及以下工程以台区为单位进行项目储备工作。因为10k 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设计要求是一阶段设计,即:不需要可研和初步设计这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因此此项工作如果具备相应的人力、物力条件,可以将项目储备工作的深度直接做到施工图设计的阶段,这样到上报工程实施项目计划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为了便于工程现场管理在制定上报后续的工程实施项目计划时,还应该以乡镇为单位按片区逐步进行改造计划上报,这样既方便工程实施全过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的集中管理,也便于电网运行管理单位在同一行政地域实施相同的电费收取、运行维护、优质服务等管理模式。

(2)提高工程设计深度和质量。10k V及以下农网电网改造工程设计工作主要的实施主体还是基层电电网运营管理单位,因此要提高工程设计深度和质量,首先,是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编制统一的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通用图集和规范要求,让基层的电网管理单位在规范和标准方面得到制度层面的支撑;其次,因为各单位负责设计工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需要上级单位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教育培训,必要时应统一制作下发一些设计资料的范本,使各单位的设计工作得到技术层面的支持;再次,针对此类工程的特点,设计主管单位需要严格审查各单位上报的设计资料,在设计资料层面把关设计深度;第四,除了审查设计资料外,设计主管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还应进行设计资料现场核实工作,即:安排各基层单位负责设计的人员交叉到对方的设计现场进行设计资料与现场的核实,及时发现设计资料中不合理、不准确的地方,给予及时的纠正、指导和考核,以提高设计质量。

(3)重视施工图技术交底环节。首先我们先谈一下对工程管理部门的施工图技术交底,其目的一是要使工程管理人员了解项目工程的概况、技术方针、质量目标、计划安排和采取的各种重大措施。除了以上所需正常进行的交底外,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的关于对物资管理人员和供货厂家(主要是铁附件厂家)的交底工作,这块工作往往被忽视,其实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如果能对物资管理人员和供货厂家进行详细的说明,使之能够深入掌握技术人员提供的材料清册中的材料配套构成和一些关键部位加工尺寸的要求,在物资收货验收和发货过程中就会大大减少物资材料到配到现场后出现不匹配而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

其次,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是要使施工人员了解其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内容和特点、施工目的,明确施工过程、施工办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环保措施、节约措施和工期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这里笔者想谈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实物技术交底方式,即将当地10k V及以下农网改造工程中所大量使用具有代表性的杆型集中起来组立、架设、安装成一个样板工程。以实物的形式对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交底,这一新的工程技术交底模式将会为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以下几个促进:一是促进工程管理人员在图纸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程的技术方针、质量目标、要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便于今后工程过程管理;二是促进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的深度。工程管理单位可以随时安排施工单位到实物模型现场学习,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做到心中有底;三是促进工程物资管理。安排物资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同步到现场学习,可使我们的物资管理人员对今后自己所要验收和发出的物资有一个具体的实物概念,最大限度避免工程过程管理过程中因物资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发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束语

好的工程前期管理工作带来好的开始,好的开始则为好的结果打下好基础。相信。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关注工程管理前期工作中的“足下”,做好前期工程管理工作中的“每一步”,切切实实的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每一分钱用到实处,做好精细化的工程管理,就一定会达到工程管理目标的彼岸。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自身的一些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列举了一些在实践中的有效做法,强调此类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前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5

为了确保今后电网改造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更好地在今后工程项目中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现就该35kV变电站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存在的几个问题作如下分析。

1 工程的工期控制

由于建设单位对相关手续办理的重视不够和工程管理经验不足,走了不少弯路,耽搁了不少时间,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征地手续办理过程漫长,从2008年开始办理该工程征地手续,期间几经周折,到2009年年中才具备土地使用条件,到2009年年底才拿到土地证,究其客观原因为政府的土地使用手续办理流程缓慢,主观原因为建设单位事先和政府沟通不够,应该在项目立项后就和政府取得联系,并提请政府对项目建设用地做用地性质调规并提前预留土地,以便于项目下达后能够及时办理完土地手续。

(2)现场施工进度控制方面,存在施工单位施工力量不足,进度缓慢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工程项目中一方面需要从选择施工单位方面加强控制,选择实力较强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施工进度控制,制订相应的工程进度考核管理办法,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管控。

(3)工程勘测设计深度不够,造成实施中工程设计变更过多,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往后的电网工程建设应该从实力强、信誉好等方面加强对设计单位的选择,及进一步强化工程设计预审的力度。

2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1)好的方面: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建设单位的职能,严格审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三措、安全文明组织措施等。该工程全过程没有发生一起人身伤亡类事故。

(2)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安全措施不规范、文明施工程度不够的情况,在今后的工程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工程管理办法做到施工现场规范化、标准化。

3 工程质量控制

(1)好的方面: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工程质量项目法人制,严格执行上级单位下发的工程管理办法,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了检查,按闭环管理要求开展“回头看”,确保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杜绝不合格工程。

(2)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该工程设计标准偏低,造成该项目所选用的设备档次偏低。在今后的工程项目规划上报之初,应充分估算项目资金,提前考虑选用比较先进、档次较高的设备,以便满足未来发展使用的需要。

4 需要列入二期工程实施完善的项目

(1)站内没有配备“五防系统”的问题,由于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计划资金有限,设计中没有考虑“五防系统”。该问题需要列入二期工程中解决。

(2)站内35kV进线侧无进线断路器及35kV母线采用单母线的问题,由于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计划资金有限,设计中没有考虑35kV进线断路器及35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问题。该问题需要列入二期工程中解决。

5 其他方面

该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基本能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建设单位未能及时督促、配合施工单位对工程结算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工程结算,延缓工程竣工验收日期。

(2)设计单位:①设计资料交付迟缓。②整个设计还存在欠缺的地方,如土建设计中考虑生活间的使用面积过小,没有考虑“五防系统”,35kV进线侧没加装断路器,35kV母线没有考虑采用单母线分段,10kV出线隔离开关没有考虑采用带地刀的设备等问题。

(3)施工单位施工力量不足,首先表现在施工技术力量不足的方面,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理解不到位,经常需要建设到位和设计单位对设计图纸进行讲解才能看懂设计图纸;其次施工单位施工工人少,造成不能按计划同时统筹开展多个作业面来有效控制工期。

(4)生产运行单位过程管理不到位、生产准备不够充分,造成项目移交生产运行时不能及时掌握相关运行维护的基本技能,一段时间内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5)监理单位监理人员不到位,工程建设监理人员所管理的项目过多,造成工程停工待检等待监理人员到场的情况时有发生。

(6)设备厂家供货时间迟缓,由于近年设备厂家生产任务较重,设备不能及时到位,经常导致因设备不到位而影响工期的情况。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6

区域电网的发展需求不仅源于电力行业的自身发展要求, 也是政府和公众对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的发展要求。目前, 许多区域的电网都在进行打破垄断, 不断统一标准, 建立与电力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电网标准化配置, 目的在于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促进电力工业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是, 区域电网标准化的建立对电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的配置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 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的运营系统已经基本建立, 其功能也已经初步完善, 并且运行较为稳定。而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的运营系统还有待完善, 特别是现今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开关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开关设备的质量和标准化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对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 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研究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配置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运行, 维护用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以及电器设备的安全与寿命, 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对于促进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电网的电力管线资源分布混乱

区域电网主要分布在城市发展中心区以及工业聚集区域。未来这些区域负荷密度高, 单体地区负荷总量大, 而现有地区架空线路供电能力有限, 不能满足地区负荷增长需求, 需大量采用传输容量大的电缆供电方式, 故地区对于电缆通道需求多。但是, 目前这些地区整体电缆隧道与管井资源相对偏少, 地区现状电缆隧道和管井资源相对匮乏, 很难满足新城地区快速发展对电缆通道的要求。

通过调研发现, 由于各区域分别管理配电网, 且相对独立, 没有统一规划, 区域配电设施基础管理薄弱, 普遍存在设备陈旧老化、型号不统一, 部分小区配电室过负荷以及高、低压电缆走线混乱、私接乱挂等问题, 缺陷隐患多, 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给供电服务和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同时, 由于设计等原因, 低压配电设施装置性违章较为普遍, 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 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方面有待提升。

1.2 区域电网的建设容载力薄弱

目前, 各国制定区域电网标准的方式一般采用 (N-1) 原则, 建设完善的网络结构, 采用可靠的装备和配电自动化, 提高供电可靠率。而我国区域电网建设容载力薄弱, 主要原因是:电网结构薄弱, 容载比偏小, 未达到导则规定要求;线路载面细, 互供能力差, 设备过负荷或检修造成停电影响很大, 检修停电时间占全部停电时间的比重最大;城市市政建设、道路拓展等工程施工, 要求电力配合移址或改造, 造成停电, 这在大城市尤为突出;一些城网管理上比较粗放, 有的检修安排节约时间没抓紧, 有的中低压带电作业没有普及;配电网改造及自动化等科技进步没形成规模, 四遥、自动化装备技术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潜力。

1.3 区域电网的电厂接入点较少

我国多数地区电源点主要包括地区电厂和地区220 kV变电站两个组成部分。从目前电厂接入来看, 电厂接入数量相对较少, 且电厂一般为分布式电源接入, 单体发电容量相对较小, 很难满足有些地区的负荷需求。当发生重大电网事故情况下, 地区电网很难独立运行, 保证地区自身重要负荷的供电需求。从220 kV变电站电源情况来看, 220 kV变电站电源点相对较少。由于220 kV变电站缺乏, 导致现状部分220 kV变电站超过自身供电能力为110 kV变电站供电, 部分地区出现220 kV变电站主变发生N-1故障情况下过载现象, 形成地区电网安全隐患。随着新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快速增长, 110 kV变电站对220 kV电源点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地区220 kV电源点矛盾将日益突出, 形成地区电网供电瓶颈。

2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的建设对策

2.1 加强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规划建设

随着城市用电量的急剧增加, 区域负荷密度的迅速增高, 变电所已逐渐深入城中心, 且布点数量越来越多。而城中心用地的日趋紧张, 选址困难和环保要求, 使得改变变电所过去通常选用的体积大、用地多的常规户外式结构型式, 推行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 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 在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的条件下, 通过改进布置方式, 简化接线和设备选型等措施, 实现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 电网建设城市化、小型化, 可以达到减少占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区域电网10 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的建设, 力求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使电网建设不仅实现减少占地, 而且还尽可能地满足建筑的多功能要求, 使其除了作为供应能源的工业建筑外, 还作为城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立面造型风格和使用功能上, 充分体现城市未来的发展, 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同时, 在规划建设区域电网10kv开关成套设备标准化时还需考虑有良好的消防设施, 按照安全消防标准的有关规范规定, 适当提高变电所建筑的防火等级, 配置有效的安全消防装置和报警装置, 妥善解决防火、防爆、防毒气及环保等问题。

2.2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标准管理体系

要结合对标、追标、创标活动, 建立完善配电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 制定详细完善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 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做到制度完善、监督有力、考核严格。本着“安全可靠、简便操作、实用实效”的原则, 按照“全面推进、积极实施、逐步改善”的工作方法, 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卡) 》, 使一切生产和施工都向标准看齐, 做到“凡事有人负责, 凡事有章可循, 凡事有据可查, 凡事有人监督”。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为平台, 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明确岗位职责,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全面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管理, 方便操作人员安全、正确操作, 需规范配电设施生产现场安全标识, 制作统一的双编号和标牌, 以便进一步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卡, 推行检修作业标准化, 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2.3 突出以人为本, 营造全员重视标准化的氛围

区域电网10 kV配电设施是电力企业为广大客户提供电力保障的重点生产部位, 关系到客户能否安全可靠用电, 也关系到电力企业资产及职工安全等, 必须引起各级管理部门及运行维修人员高度重视。当前从事区域电网10 kV配电维修人员, 大部分是从社区移交来的人员, 对推行标准化管理认识不深, 缺乏应有的重视。针对此情况, 要加大推行配电设施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化工作对区域电网10 kV配电设施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配电维修人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学习, 以学习标准化操作、违反习惯性违章为突破口, 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活动, 强化职工的标准化意识, 使标准化深入人心。要加强基层班组的建设, 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养成自觉按照标准开展工作的良好习惯, 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国泉, 王春, 张福伟.电力负荷预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56-60.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7

1.1 无功补偿技术的意义

无功补偿技术是在电网安装过程中, 为了提高供感性电抗消耗的无功功率, 安装一些无功补偿设备, 例如安装并联电容器等。利用无功补偿技术降低了电源对感性负荷的提供, 减少了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1.2 10k 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和原则

1.2.1 10k 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

纯电阻在交流电路中, 其元件中电压与电流具有相同相位, 但是纯电感负载与纯电容负载相对电压各有相反的相位差, 两个相位差正好相互抵消。当电源供电时, 感性负载为实现能量互相交换, 会对外释放能量, 此时, 感性负荷为达到无偿目的可以借助容性负荷传输的无功功率得到补偿。

1.2.2 10k 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的原则

a.因为配变励磁存在无功损耗的情况, 所以通常采用固定模式来补偿, 在补偿的同时也要注意电容器自身的性能的维护。每个配变无功补偿的位置应控制在三处以下, 尽可能保持在两处。b.无功补偿应按照就近原则, 以防止因为线路上无功功率不断流动导致有功功率的损耗。c.感性负荷的客户端常因变压器的组绕及感性负荷产生许多无功损耗, 因此一定要从客户端的位置进行无功补偿。如果没有出现过补偿的情况, 那么功率的补偿越高越好。

2 无功补偿的方式

2.1 变电站集中补偿方式

本方式主要用于在保证无功功率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工作, 主要是通过改善功率因数使配电网的功率因数达到平很。变电站直接联系着输电系统与广大用户, 变电站的无功电压管理是电网无功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变电站无功电压管理水平高, 才能提高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减少流动, 降低损耗, 提高供电质量。这种补偿方式的优点在于降低了管理难度, 减少了维护成本, 其缺点在于造成损失时直接对母体造成了损失, 对整个配电网的降损并没有太多的具体作用。

2.2 低压侧分散补偿

此补偿方式主要是使用电容器对配电网中低压侧的固定电流容量进行分解式补偿, 对电流涌流量大的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可以减轻同一电线上的负电量, 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减少了很多配电线损失的现象。这种补偿方式操作方便灵活, 在某段电量过大或过小时, 能够通过手动停止工作, 以防止对用户用电设备造成破坏。这种补偿方式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效果也很好。但是, 由于这种方式对人工依赖较高, 人工操作水平对补偿效果的影响很大, 很可能出现, 调试不准确, 人力耗费大的情况, 在使用这种补偿方式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情况。

2.3 在配电网变压器380V侧进行集中补偿

这种集中补偿技术在我国运用比较广泛,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掘变压器的潜力, 提升变压器负载电荷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变压器经过这种补偿后, 功率可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更有益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这种方式的操作一般是将电容器柜进行低压并联, 再根据电网负载电荷确定其容量的大小。这种补偿方式也是有利有弊, 其优点在于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大的电量, 但是, 在补偿过程中会造成配电网的不稳定, 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4 就地补偿

就地补偿方式就是直接将用电设备和电容器并联, 并联后两者同开机, 同关机。同时这种补偿方式不需要其他的放电装置, 电容器直接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要的无功补偿, 降低了能量交换过程中的损失, 减轻了对线路的损伤。这种补偿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电流的分解速度快, 而且成本投入较少。其弊端也同样存在, 电容器操作频繁加大了电容器的损坏率, 但有时候却不能够及时对电容器进行维护, 导致电容器寿命下降。

3 对主机装置的选择

3.1 选择主机

由于诸多外力因素的存在,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 常出现用户变更, 线路改造的情况, 使得配电网运行时电流呈不稳定状态。如果这样的话, 在补偿装置的使用上应使用一种动态管理模式, 同时也要注意对动态信息进行收集储存。

3.2 选择电流互感器

功率因数因素是放置无功补偿装置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放置前要将电流互感器装在导线上进行检验。电流互感器一般包括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和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在选择时根据需要而定。

3.3 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一般安装方法分为有补偿区域负荷中心和分支线点两种安装位置。安装在补偿区域的补偿装置, 在进行无功功率输送时, 补偿因数超前的补偿效果更好。第二种安装位置, 主要是对无功补偿装置功率下的符合补偿, 以达到补偿目的。这种补偿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灵活。在实际运用中,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4 补偿电容器的控制与保护

补偿电容器的控制与保护过程中, 首先要考虑选择何种补偿常量以及安装地点等等。自动化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的合理与否也十分重要, 它直接决定着补偿效果和补偿装置利用率。控制原理要根据负荷的性质、网络的结构以及配电线路负荷的变化和线路导线的粗细来选择不同的控制原理。控制原理主要分为两种:a.功率因素的功率因素的控制原理:控制电容器组的方法是设置功率因素的上下限以及无功的返回值。这种控制原理主要适用于线路负荷较重场, 对于线路轻载场不太适用。b.电压无功的控制原理:同样是为了达到控制电容器效果, 先设置好电压因素的上下限及电压的返回值。这种控制原理主要用在负荷变化频繁和波动较大的场合。

结束语

电力体系的分布合理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能质量的高低, 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无功补偿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只有踏实做好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工作, 掌握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和原则, 运用合理的无功补偿方式, 正确选择主机, 才能有效降低电能损失。在进行无功补偿时, 要科学的进行无功补偿应用布局, 从整个10k V配电网络出发, 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无功补偿技术, 切实做好无功补偿工作, 从源头上解决配电不稳定, 波动大的问题, 降低供电损耗, 节约能源, 保证配电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赵芸.浅论智能电网中的电力无功补偿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21) :135-136.

[2]魏云丽.浅论配电系统中智能低压无功补偿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 2013 (15) :112-113.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8

1 10k 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分析判断

由于接地形式不一样, 接地电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变电所的高压侧发生故障, 此故障电流经过与变电所外露导体连接的接地体, 造成了低压系统的对地电压普遍升高。往往会导致低压系统的绝缘击穿或伤及触及外露导体的人员。

(1) 10k V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 接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形两端的继电器, 发生接地故障的信号。值班人员根据信号指示应迅速判明接地发生在哪一段母线, 并通过电压表的指示情况, 判明接地发生在哪一相。 (2)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故障相电压指示下降, 非故障相电压指示升高, 电压表指针随故障发展而摆动。 (3) 弧光性接地, 接地相电压表指针摆动较大, 非故障相电压指示升高。

2 10k 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的原则和步骤

2.1 10k V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查找原则和步骤

10k V架空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一般应在值班调度员的指挥下进行接地故障的查找, 其步骤如下。a.在接地的10k V母线段中, 采用接地选线、保护点跳、重合发出等方法确定接地线路。其中, 以接地故障选测器选出的线路优先试停。b.在找出接地线路后, 一般采用分段试发的方法确定线路故障区段。分段试发要从电源侧到负荷侧依次进行分段试发。直至找出故障区段。c.故障段确定后, 一般先进行倒闸操作, 将故障区段隔离, 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d.当故障段线路查不出故障点时, 可短时恢复送电, 借助接地探测仪进行查找。e.若故障区段仍未发现故障点, 故障点可能发生在架空线路连接的配电室或电力用户中, 需要拉开所有的配电室和电力用户的进线隔离开关, 再逐个试发直至查出故障[2]。

2.2 10k V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查找原则和步骤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的配电线路出线断路器均配有零序保护装置, 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会因零序保护动作跳闸。接地故障的查找原则和步骤基本上与短路故障查找方法类似。

3 10k 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中包含有谐波分量,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发电机转子的磁通密度不可能完全按正弦分布, 所以定子电压不是绝对的正弦波, 含有一定数量的谐波电压。另外, 由于变压器一般在额定电压下已经饱和, 故其励磁电流中会包含高次谐波分量, 高次谐波电流流经发电机绕组和线路电抗, 就产生对地的高次谐波电压。

高次谐波分量中以三次、五次谐波分量最大。由于三次谐波方向一致, 相间没有三次谐波分量, 加上三次谐波受变压器接线组别限制, 故一般来说高次谐波分量最大的是五次谐波。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接地电容电流和消弧线圈电流中都含有一定数值的五次谐波分量[3]。

3.1 接地监视

利用配电网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后出现零序电压这一特点, 可以监视是否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一般是在配电网的母线处装设接地监视 (又称绝缘监察) 继电器, 接人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口三角形绕组端子上的零序电压, 在出现零序电压后, 继电器延时动作于信号。

由于同一母线上的线路任何一处发生接地故障, 都将出现零序电压, 因此, 这种绝缘监视方法不能检出故障线路, 没有选择性。要想判别故障是在哪一条线路上, 还需要由运行人员依次短时断开每条线路, 当断开某条线路时, 零序电压信号消失, 即表明故障是在该线路上。

3.2 零序电流保护

利用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大于非故障线路的特点选择故障线路, 动作于信号或跳闸。当某一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时, 非故障线路上的零序电流为本身的电容电流, 因此, 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应大于本线路的电容电流。零序电流保护不适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 因为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与接地电容电流相互抵消, 可使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小于非故障线路[4]。

3.3 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利用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功率方向不同的特点构成保护, 其实质是测量母线处零序电压与线路零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 如果线路的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 则判断该线路是故障线路。由于不需要躲开本线路零序电流, 这种保护的灵敏度要高一些。零序功率方向保护也不适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受消弧线圈影响, 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很微弱, 保护灵敏度很低, 并且配电网一般是工作于过补偿状态, 单相接地后故障线路零序功率方向可能与非故障线路一致, 使保护失效。

4 结论

配电网线路存在串联电阻和对地电导, 接地故障电流中含有有功分量。根据接地故障零序等效电路, 故障线路感受到的零序有功功率是所有非故障线路零序有功损耗以及消弧线圈有功损耗之和, 方向由故障点 (零序电源点) 流向母线;而非故障线路的上零序有功功率是线路本身的有功损耗, 方向由母线流向线路。因此, 故障线路零序有功功率远大于非故障线路, 且方向相反, 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构成小电流接地保护。

参考文献

[1]黄正琼.山区35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类型判别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13:124-126.

[2]李应举.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与故障查找分析[J].科技风, 2014, 4:38.

[3]李寒望.6-10kV电网中性点经中电阻接地的单相接地保护[J].技术与市场, 2014, 7:73+75.

10kV及以下电网线损的研究 篇9

关键词:10kV,电网线损,降损措施,研究

线损是供电企业电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线损程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反映着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还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10k V及以下电网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网建设进程的加大, 其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 导致10k V及以下电网经常出现线损问题, 因此, 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线损管理, 认真了解导致线损出现的原因, 并采有效的降损措施, 以此确保10k V及以下电网的正常运行。

1 造成10k V及以下电网线损出现的原因

1.1 技术线损影响

技术线损是造成10k V及以下电网出现线损的原因之一, 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受技术线损的影响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电抗器、消弧线圈等电气设备的损耗;配电线路和电力用户专线的线路损耗;电缆、绝缘等电气介质的损耗以及电晕损失等。二是技术线损控制存在的问题。存在严重的电气设备陈旧、老化情况;配电线路线径不合理;设置的电源点不足;一些陈旧、高耗损的配电变压器仍在运行;电力用户不断增多, 导致用电负荷快速增长, 配电变压器无法满足供电要求, 区域配电网无功补偿不足, 从而严重影响功率因数。

1.2 管理线损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是供电企业提供的电能计量装置出现问题, 例如电能计量装置精度出现问题, 造成计量误差;电能计量装置在安装工艺和安装位置上出现的问题;造成计量损失。二是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电费抄核收工作中出现差错引起的损失等。三是供电企业在供电管理过程中, 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而产生的损失, 例如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一些电力用户经常做出偷电、不规范用电的行为。

2 加强10k 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2.1 建立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

为了避免电网线损, 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 以此为实现电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保障。供电企业的高层应关于电网线损问题达成共识, 从而成立一个由供电企业的高层直接领导的专项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成员应囊括供电企业各个部门, 例如供电企业高层领导人员、供电企业管理部门、营销部门以及相关的线损管理人员等, 以此形成一个有效的线损管理组织体系, 促使线损管理工作做到全面统一协调。此外, 供电企业还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管理方案, 以此确保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

2.2 规范线损精细化管理

2.2.1 加强基础档案管理

供电企业应为10k V及以下电网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 以便能够及时对电力用户的档案资料进行更新。线损损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就是加强对设备台账的管理, 以此确保设备台账与电网的一致性。加强基础档案管理, 以动态管理和闭环控制的方式管理基础档案, 不仅能确保记录资料与电网建设及电气设备变更的一致性, 还能保证基础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

2.2.2 重视理论线损计算

理论线损计算是评估电网自然线损程度的重要依据,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对理论线损计算的重视, 将理论线损计算当作降低线损的管理工作来完成。在工作中不仅应严格审核计算过程与结果, 还应对技术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进行总结, 以便为后续降损措施的制定提供保障。

2.2.3 建立并明确线损指标责任制

供电企业应建立并明确线损指标责任制, 通过采取对供电企业的各部门及下属分公司进行考核的方式对线损责任指标进行落实, 还应采取对供电企业的所有部门、班组及个人进行内部考核的方式, 将线损责任指标层层分解并落实。

2.3 引入信息技术

供电企业在进行10k V及以下电网线损管理时, 应引入信息技术, 以此提高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例如采取大量应用多功能电子表、大量安装环网计量点的方式以及定期轮换电能计量装置的方法, 以此来提高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还有就是利用远程智能化抄表系统, 以此实现对于广大电力用户的远程抄表, 利用智能化抄表系统, 能有效避免人工抄表引起的错抄、漏抄等问题, 从而提高供电企业抄表工作效率和抄表管理水平。

3 降低10k V及以下电网线损的有效措施

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电网线损管理工作, 以此避免人工失误, 做到及时发现线损异常, 迅速进行正确分析并处理, 从而有效降低电网线损。二是加强电能计量管理, 大量应用和推广自动化电能计量装置, 以此避免计量差错, 提高计量准确度。三是加强电费抄核收管理, 通过采制定科学的电费抄核收管理方法, 来提高电费抄核收工作效率与质量, 以此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加强电力稽查管理, 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以此提高电力稽查管理工作效率, 防止电力用户偷电、不规范用电行为的出现。

4 结语

总之, 本文对10k 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实现10k 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降低电网线损, 还有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促进供电企业的升级与转型。

参考文献

[1]李姝, 龚佳怡, 莫颖涛.10kV及以下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供用电, 2009, 03:65-68+77.

[2]韦晓初.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机电信息, 2013, 09:15-16.

10kV电网建设工程管理 篇10

关键词: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06-01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只有积极做好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控制与管理,才能提高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只有积极探索施工管理的新理念和新路子,才能找寻更多现代化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方法以及施工技术。为了科学有效地规划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需要加快管理理念的转变,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才能确保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

1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管理理念,积极发挥10 kV配网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作用,促进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国家对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尽管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呈现一片良好的趋势,但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1  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管理人员是电力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有很大关系。在电力企业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对各种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管理人员队伍比较薄弱。

当前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准备工作往往都比较仓促,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其专业技术水平都比较欠缺,尤其是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繁重的任务与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配备数量、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不相符,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缺乏实际经验,同时,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及主人翁精神,尤其是当前的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先进的10 kV配网电力工程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管理人员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1.2  施工管理团队的内部问题突出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团队是10 kV配网电力工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团队很容易与电力企业的其他部门之间出现矛盾,比如与运检、物质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不及时,导致一些实际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比如工程项目立项、资金下达及施工中碰到的新工艺与运检部门的沟通不顺畅,使得电力工程实施起来进度难免缓慢;又如在具体施工前期甲供材料采购供货时限出现问题,导致工程的进度受到很大影响。

1.3  工程材料的质量把控不到位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材料分为主材与辅材,采购到货一旦验收不到位而出现主材或辅材有问题,对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势必也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1.4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不够完善

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具体的管理流程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进度有很大影响。比如10 kV配网电力工程必须竣工并验收合格送电后,经编制结算书送审合格然后才能向施工单位支付余款。

2  提高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策略

2.1  加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训

在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要通过各种手段以及途径提高10 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在挑选管理人员的过程中,要对其技术能力、管理技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详细的考核,确定工程管理人员的技能满足具体的管理要求才能让其担任管理人员。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的机会,让管理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培训,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将通用的管理理念与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本着柔性化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施工人员日常状况的关注程度,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从业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两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10 kV配网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在基础技能方面,包括配电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配电作业的基本知识等,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积极践行各种配电施工安全管理规范,采取安全的操作手段进行操作,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2.2  改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团队的沟通与交流

随着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变得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管理越来越重视,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否顺畅,对于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项目职能部门、物质部门等多种部门之间的联系,做好工程的施工与安全交底工作,对于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人力、物力以及人力资源,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资源,满足施工过程中的要求。比如加强项目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材料等及时进行上报,到货经过审核之后可以拨款给采购部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物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此外,还应该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应该要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按照网络化信息采集的要求设计管理制度方法,掌握10 kV配网电力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从而不断解决当前信息管理工作中的指标不匹配的问题,建立统一的管理指标、管理体系等,对电力施工的质量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最终促进电力企业领导者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加强各种资源的配置,提高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效率。

2.3  提升10 kV配网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具的安全性能

针对传统的人工施工而言,其安全性较低,对施工人员的存在的潜在威胁也比较大。随着机械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在10 kV配网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各种机械进行施工,尽量避免施工人员与各种危险的设备直接接触,提高10 kV配网工程的安全性。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各种高性能的施工工具的配备,让10 kV配网工程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用机械化操作,加强各种电力工具的使用,对10 kV配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当前,在10 kV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比较多的工具是UC-6免换模压接钳、1-006间接带电绝缘棘轮切刀等,应用这些先进的施工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安全性。

3  结  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10 kV配网工程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10 kV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成为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前10 kV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对此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以提高10 kV配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卢伟斌.10 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

[2] 农定军.10 kV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10).

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篇11

1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类

1.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可以定义为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设置电感线圈, 以达到保护电网的基本方式。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零序电压则会在电网出现, 电感线圈为此提供感性电流作为补偿电容的电流, 降低了故障点残余电流的数值, 从而达到了灭弧的效果, 消除了故障。

电网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后, 一旦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 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得到了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的补偿。如果能将故障点的残余电流降低到5A左右, 这样的话电弧不易重燃。因此, 可以自动消除电网的瞬间单相接地所发生的故障。

1.2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系统指中性点与大地之问不设置任何的连接。但是在实际系统中的三相电与大地之间却是存在电容分布的。在正常运行时, 中性点对大地之间没有电压, 单相接地故障一旦发生, 有电容电流通过设备的故障点, 可以同时保正不发生掉闸现象, 而且还可以使系统可带故障再运行2小时。这种接地方式优点是可以连续性供电, 有较低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弱电设备的损坏率, 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人身及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指的是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引符合标准阻值的电阻。与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相对比而言,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避免因为谐振过电压或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时。接地电阻可产生感应电流来启动零序电压达到保护的作用, 并且与此同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切断发生故障的线路。不会发生故障相的电压出现较大的升幅现象。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这种故障不论是否是永久性故障.此线路系统均产生跳闸, 降低了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产生较高的接地电压。零序保护失效, 产生关联性故障导致相邻铺设电缆、设备均受损坏。

2 10k 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与选择

2.1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参考因素

第一, 电容电流的数值作为参考因素。电容电流影响过电压的倍数, 以及消弧线圈动态补偿的程度。当电容电流大于100A的时候, 就适合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当母线总体电容电流较大时,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或网架结构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时, 电容电流的变化范围也较大, 此时就需要对消弧线圈的动态补偿范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则应考虑向小电阻方式过渡。第二, 以电缆馈线条数在总数中所占比例, 以电缆长度所占比例作为参考因素。考虑到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电缆回路比越大, 说明架空线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比例越少, 中性点改小电阻接地方后, 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较小, 电缆回路比越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可能更加合适。第三, 以电网设备的绝缘水平和承受过电压的能力作为参考因素。发生单相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 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系统一般出现3.5、3.2、2倍的最高过电压。对于那些相对较旧的设备, 绝缘水平较差, 它的承受过电压能力比较弱, 如果在大面积改造设备的情况下, 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成为考虑因素。第四, 将电网结构与电网发展状况作为参考因素。主要包括变电站10k V馈线与其他站馈线是否存在关联, 能否立刻转移负荷, 有否双回路或者多回路供电, 有没有充足的备用容量等一些条件, 如果负荷能够及时、方便转移, 则中性点改为小电阻接地方式后, 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较小, 在满足其他条件下, 可以适时进行改造。

2.2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和选择

分析和和比较10k V电网中性点三种不同接地方式的, 在本文中宜采用快速调谐消弧装置。它主要是由接地变压器, 控制柜、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的消弧线圈和中心屏构成。快速调谐消弧装置采用的是大功率可控硅技术, 通过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可控消弧线圈,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与故障检测装置相配合。及时准确采集中性点电流幅值、相位和电压, 适时地自动跟随系统变化情况, 从而得到合理控制。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依据电网系统电容量变化数值合理调控可控制消弧线圈的电感值, 可以及时将感性补偿电流传输, 能有效控制单相接地放电电流的升高。由于快速调谐消弧装置不但具有普通消弧线圈的补偿功能, 而且还具备无级调整补偿电流的功能, 适用于变压器供电母线和发电机直接配置的母线, 可以得出采用快速消弧装置是合理的接地方式。在进行补偿后可产生较低的电流残值, 同时可以在接地后的1/4工频周波内开始进行补偿, 以达到对稳定电容电流的补偿, 弧光过电压的现象可以被有效的遏制, 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重燃率, 产生的感应电流加在故障点能够切断故障线路, 有效降低绝缘老化强度, 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周期, 调高了运行安全可靠性, 基本可以满足电网10k V供配电系统的要求。

结束语

10k 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到电力系统许多因素的综合性的大问题, 每一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各有其特点和优缺点, 在选择中性点如何接地方式时, 就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例如企业配电网特点、地区特点、电网的结构特点、供电可靠性、设备与线路的绝缘水平、人身安全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 对这些因素通过综合的技术和经济比较, 以发展的眼光去选择一个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参考文献

[1]卓少伟.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34 (5) :15-18.

[2]李国龙.浅谈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32 (12) :53-54.

[3]胡传亮.10kV配网中性点接地分析[J].科技研究.2014, 9 (2) :58-61.

上一篇:儿童与成人思维下一篇:胰岛素的不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