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质量

2024-09-10

学校生活质量(精选10篇)

学校生活质量 篇1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各种挑战, 教师的职业价值感等重要心理因素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职业的影响, 了解中等职业教师生活质量特点, 探讨其主客观差异, 完善职业教育研究理论体系, 对于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象和方法

(一) 对象

河北石家庄、秦皇岛、邯郸、邢台4个城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20名教师。

(二) 程序及方法

对于随机整群抽取的420名教师以工作单位为一组, 由调查者使用统一指导语统一施测。问卷由一般情况和GQOLI-74组成 (1) , 采用自填式无记名形式, 由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 15-20分钟后现场收回。最终收回问卷405份, 有效问卷390份。按问卷要求计分, 导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分特点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客观总分、主观满意度分、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维度得分与普通人群体 (2) 比较存在显著意义 (见表1) ;生活质量客观总分与主观满意度分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2) 。

注:*为P<0.05, **为P<0.01

(二) 不同性别、区域、年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分特点

如表3所示, 不同性别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功能及心理功能客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女教师心理功能及心理功能客观得分高于男教师;不同区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总分、客观总分、躯体客观、心理功能、心理客观、物质生活及物质客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教师生活质量客观总分、主观满意度分、躯体功能评分及躯体功能主、客观评分均高于青年教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 不同职级、学历、岗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分特点

不同职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躯体功能、躯体客观及躯体主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LSD多重比较 (见表4) , 躯体功能, 躯体主、客观方面初级职级教师低于中、高级职级教师。

注:采用LSD检验, 表中为均差值;*表示P<0.05

不同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客观生活质量总分、物质生活及物质客观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LSD多重比较 (见表5) , 中专学历教师在客观总分、物质生活、物质客观方面低于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

注:采用LSD检验, 表中为均差值;*表示P<0.05

不同岗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总分、客观生活质量总分、物质生活及物质客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LSD多重比较 (见表6) , 生活质量总分、客观总分、物质生活、物质客观方面教学岗教师高于工勤岗教师, 物质生活、物质客观方面管理岗教师高于工勤岗教师。

注:采用LSD检验, 表中为均差值;*表示P<0.05

三、讨论

(一)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特点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客观总分、主观满意度分、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维度得分普遍高于普通人群;主观满意度分显著低于生活质量客观总分。说明该群体教师生活质量普遍高于普通人群, 不仅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躯体健康、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 这得益于我国近年来提倡尊师重教, 使得教师的普遍地位和待遇得到提高;该群体教师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主观评价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 应针对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强化中等职业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 不同性别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分特点

女教师心理功能及心理功能客观得分高于男教师, 不同于普通女性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维度的主、客观评分、社会功能维度的客观评分低于男性的研究结果。分析原因, 认为女教师作为有稳定、较好收入的女性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另外, 受传统“养家糊口是男性固有责任”思想的影响, 女性一般承担较小的责任压力, 因此, 女教师可以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感、控制感, 有更高的满意度、幸福感。

(三) 不同区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分特点

乡镇教师生活质量总分、客观总分、躯体客观、心理功能、心理客观、物质生活及物质客观方面低于城市教师, 没有出现对普通人研究中存在的主观满意度分、社会功能分均显著性低于城市的现象 (3) 。可能由于乡镇教师所处环境中有较低的社会比较对象, 对于客观环境有较低的需求和较低的心理期待。

(四) 不同年龄、职级、学历、岗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分特点

中年教师生活质量客观总分、主观满意度分、躯体功能评分及躯体功能主、客观评分高于青年教师;初级职级教师躯体功能及躯体功能主、客观评分低于中、高级职级的教师;中专学历教师在客观总分、物质生活、物质客观方面低于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教学岗教师的生活质量总分、客观总分、物质生活、物质客观分高于工勤岗教师, 管理岗教师物质生活、物质客观分高于工勤岗教师。

本研究中, 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初级职级教师与中高级职级教师的差异都表现在躯体功能方面的主客观评分上, 而不是研究者预期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方面, 这与一般生理规律及以往对普通人、高校教师 (4) 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不同, 两个不同比较因素上表现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理解为青年教师多为初级职称, 中年教师多为中高级职称。可见, 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初级职级的教师与中高级职级教师的生活质量差异在于躯体化功能方面, 而在工资待遇、物质生活、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物质生活水平和满意度并没有差异。普通人群中中年人心理、社会功能客观评分低于青年人, 主观评分高于青年人, 物质客观、物质主观评分都高于青年人的现象也没有出现。中等职业学校的青年教师、初级职级的教师没有表现出心理、社会功能客观评分高于中年人的特点, 说明青年教师在心理、社会功能上的不成熟, 而中年教师与普通中年人比较表现出较高的心理、社会功能水平。

学历所造成的只有客观、物质生活质量的差异, 出现在中专学历教师与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之间;教学岗教师的生活质量总分、客观总分、物质生活、物质客观方面高于工勤岗位的教师, 管理岗教师的物质生活、物质客观方面高于工勤岗教师。说明受教育经历、岗位只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资待遇、物质生活, 没有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社会、躯体功能的水平。

物质生活质量评分反映的是我们现行的工资、福利分配制度的特点, 河北省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以职称、职级的评定为基础的。一般认为教育工作者年龄越大、学历越高, 在本职工作、专业领域的业务水平应该越高, 职级越高, 所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应该越高。另外, 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 在工资待遇管理中应该向教学岗位倾斜, 鼓励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发现年龄 (5) (6) 、学历 (7) 、岗位 (8) 作为职称、职级评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对中等职业教师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中青年教师间工资待遇、物质生活没有显著差异, 学历所造成的物质生活质量差异只发生在存在较大学历差距的中专与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之间, 教学岗与管理岗教师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上现象都说明现行的工资、福利分配制度不够科学, 没有形成应有的梯度, 在今后的教育行政管理中应加强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拉大不同职级、岗位间的梯度, 保障劳动报酬的充分性和公平性, 达到激励教育工作者不断开展科研、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目的。

另外, 学历通过影响职称、职级评定, 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物质和客观生活质量, 却不能影响不同学历教师的主观满意度和任何维度的主观评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低学历教师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低, 从观念上比较接受高学历高待遇的现实, 而学历高的教师往往学历和压力成正比, 始终追求更高的事业和生活目标, 而且教师对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较多来自于与社会他人的比较, 而不是与本单位他人的比较。

注释

1[1]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手册》, 载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年增刊, 第109页。

2[2][3]李凌江等:《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Ⅱ生活质量问卷 (QOLI) 的编制》, 载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年第5期, 第227-231、136-139页。

3[4]朱焱、张业勤:《255名高校教师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分析》, 载于《中国学校卫生》, 2002年第4期, 第314-316页。

4[5]张云:《芜湖市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载于《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 第155-157页。

5[6]向征:《重庆市高校教师生活质量现状调查研究》, 载于《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6期, 第164-168页。

6[7]臧运洪、赵守盈:《贵州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载于《中国科技博览》, 2009年第33期, 第192-193页。

7[8]俞爱月、王琼瑶:《医务人员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载于《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第14期, 第2674-2676页。

学校生活质量 篇2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发展和生存,教学质量是其生命线。只有强化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在今后激烈的意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下面就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学校组织领导,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实施学校管理的决策者、管理者,一支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领导机构,有利于凝聚广大教职工,有利于协调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完善的制度保障。

学校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备、教、辅、批、考、评、奖等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制度和质量标准。这些制度不仅使教学工作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能使教学质量有机的渗透到各学科所有教学环节之中,体现于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之中。这些制度应整理汇编发至每位教师手中,使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便于教师主动、自觉的将教学质量扎扎实实落到各自教学活动中去。以制度管人,实行民主管理,可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合理性建议,对学校领导和办学实行民主监督。

三、施目标管理,完善教师业务跟踪机制。

实行目标管理,不仅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还可使得学校复杂的工作体系能够沿着管理目标的轨道“令则行,禁则止”,有条不紊的健康运转,使学校的工作纲目清晰,政令畅通,管理更加到位。

建立教师业务跟踪制是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收集教师专业学习的成就和进步证据,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历程,是教师师德、教学、教研、继续教育等全方位的记录和展示,真实而全面体现教师专业发展脉络,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培训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加大常规抽查力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可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各校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但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有质量,学校才能生存。有高质量,学校才能发展。

深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明确学校各教学环节(如备课、上课、辅导、考试、听、评课、集体备课等)对教师的要求。完善师生评价细则,狠抓教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加大常规检查力度,除定期进行检查外,便应加大平时的常规抽查力度,踏实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避免各种临时抱佛脚现象,及时掌握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弱点,不断调节教学策略。

五、加大教研和集体备课力度,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建立的新课标相适应的“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职工研形式,是适应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积极倡导教学研究、教学法观摩、教学讲座、集体备课和随机听课制度的建立,通过教研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提倡教师进行教学法反思,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回顾、分折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及时与同教师交流、探讨、总结和反思,不断调节个人教学习惯、角色定位和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学水平在以后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最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发展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六、大力开展学科抽考和学科竟赛活动。

“生活的质量”讲评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衡量生活质量好坏有两个标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和自然相处的时间。

——西雅图的雪

我始终不放过两个最重要的标准,一是看有无健康的身体,二是看有无高尚的精神追求。

——网友微博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生活的质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延续了2011年浙江卷“材料+命题”的形式,既有新材料作文的丰富内涵,又有标题作文的直观表述,是真正意义上的“标题+炼意”的新标题作文。它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这道作文题直接而鲜明地介入生活、指向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每一个人都真实地生活着,面对生活,应该人人都有话可说。

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认清什么是“生活的质量”。生活的质量是指人们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评价,这里包括劳动与休闲生活的满足程度,劳动与日常生活的舒适程度,饮食质量与获取食品的条件,服装质量与时髦程度,住房与环境质量,交往需求的满足程度,受教育的满足程度,社会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自身的创造性、社会参与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等等。生活的质量集中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不同人之间生活质量的差距正是体现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上。拥有高质量物质生活的人,并不代表其精神生活质量也高;反之,物质生活贫乏的人也会有极其富裕的精神生活。其次,要领会所供材料的含意。材料虽然只有两句话,却代表了对“生活质量”的两种理解:一是家庭与自然,二是健康与精神。为此,提升生活质量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此外,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描述曾经或想象中的生活状态,而应该表现进行时的思考和感悟。如果写议论文,写作的重点应该是“感悟和联想”,但最好也应当落脚现实,回归自我心灵;如果写记叙文,也不能单纯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叙写旁人的生活,而必须将生动形象地演绎自己的“感悟和联想”。

【考场佳作】

生活的质量吴佳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有灵性的人,就会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每一个人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不同的追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有妻儿相伴是小农社会最完美的生活。没有每天鱼肉锦衣,但求吃饱穿暖,那一份不受外人干扰不担心祸乱灾害的淡泊宁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工业革命打破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喧嚣却带来了繁华,忙碌却带来了富裕,紧张却带来了充实,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因此提高。

何为质量?是物质的满足?抑或精神的享受?灯红酒绿中,物质丰富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却也空虚了人们的内心。因为物欲在心中膨胀,它让人们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让人无日无夜地拼命工作,让人陷入赚钱与花钱的单调循环中不可自拔。房子越来越奢华,名牌将人包装得光鲜亮丽,然而这就是所谓的生活质量吗?在攀比财富,装裱外在的同时,人们付出了多少沉痛的代价。精神的空虚让人在这个繁忙世界中无所适从,张皇失措。

于是,有人放下了汲汲利禄的心,隐身于山林之中,徜徉于山水之间,徘徊于花草之间,那一种宁静让他们不再惊惧,不再为寻觅不到人生的真谛而不知所措。就像弘一法师,放下物欲,回归宁静,让心在自我精神追寻中得到满足,得到安定。享受自然的真切美好,徜徉在书中的博大世界,让心安定,让自己得到安定的满足,这就是最高的生活质量。

生活,在于让自己的心得到一种舒适的满足,这不是贪婪的满足,而是追寻到自己所能寄寓情感的处所的一种自得。就如漂泊在外的旅人终于回到家乡的欣慰,就如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

有一名贫穷但志向高远的普通工人张五一,自小双亲去世,学历浅,生活在最低微最平凡的世界中。然而他心怀梦想,他梦想成为全国首富。梦想让他不再平凡,他执著地投入于研制潜艇,这在周围的人看来简直就是做梦。然而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一次次失败后,他成功了,卖出了自制的第一艘潜艇,他还梦想着建成中国第一家民用潜艇公司。他目前的生活并不宽裕,然而他执著地追求梦想,他的生活质量就在他高尚的人生追求中得到提升,他的心在追梦与圆梦中得到满足。

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种奋发努力的人生追求。自豪而满足,这就是生活的质量。

【点评】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开头提出问题,“每一个人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不同的追求”,接着概述不同时代对不同生活质量的追求。文章的中间主体部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重点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质量”,为使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作者还举了普通工人张五一的事例,论证真正的“生活质量”应该是“在高尚的人生追求中得到提升”,“在追梦与圆梦中得到满足”。结尾部分照应开头,同时回扣标题,点明主旨,简洁而精炼。全文思路开阔,谈古论今,叙议结合,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

生活的质量王昕瑜

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海德格尔

自东晋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以来,中国人便将桃花源当做一个最理想的栖居之地,那里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而在物欲横流、喧嚣而浮躁的现代,除了想象这样的世外桃源外,我们是否还应赋予生活一些更高的追求,来增加生活的质量?

拿破仑曾说,他一生拥有过无上的权力、荣耀和金钱,却从未过过一天快乐的日子。尘世中,芸芸众生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以为通过财富便能使生活变得美好,却忽视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散步郊野的闲适,以及强身健体的重要。物质的充裕最多不过是生活的表层,它像一个包装精美的纸盒,外表华丽,而用手指轻轻一戳便破。我们只有在盒子里装上爱与希望,装上高尚的精神追求,才能增加它的重量和质量,才使它成为一份人生中真正的大礼。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刘禹锡的《陋室铭》能够成为千古绝唱,不是因为他所居住的房屋简陋,而是因为他在清贫的环境中仍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安贫乐道,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不阿谀媚俗。这样一个心灵纯净的人,才能在陋室中看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美好景致,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无穷乐趣。他用他芬芳似花的美好品德与精神追求,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也成了千百年来人们竞相效仿的榜样。

学校生活质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 年3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 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49 例,女31例,年龄58~81 岁,平均(68.4±7.5)岁,组织病理分型:鳞癌47 例,腺癌33 例,分型情况:周围型45 例,中央型35 例。 临床分期:Ⅰ期56 例,Ⅱ期24 例。

纳入标准:肺癌患者均为早期肺癌病例,没有合并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通过检查其没有病灶转移,可以完成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肝、肾、脑、心的重大疾病患者、排除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排除不能参与本项调查患者。

1.2 方法

1.2.1 收集肺癌患者80 例临床资料, 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病理学、临床分型、临床分期情况。

1.2.2 参照QLQ-C30 问卷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7,8],功能型维度主要包括5 个,主要是躯体化、情绪化、认知水平、角色转变、社会支持,每项评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低,质量越差。 患者单项评分主要包括5 项,主要是失眠、气促、食欲减退、腹泻、便秘,每项评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低,质量越差。 症状型维度包括3 项,主要是恶心呕吐、疲倦、疼痛,每项评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低,质量越差。

1.2.3 抑郁自评量表(SDS)[9-10]:按中国常模结果,抑郁评定的分界值总分为80 分,通过计算抑郁指数情况,指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高, 抑郁指数小于0.5 表示正常,抑郁指数在0.5~0.6 为轻度抑郁,抑郁指数0.61~0.70 为中度抑郁,抑郁指数大于0.70 为重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SAS)[11,12]:采用4 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按照中国常摸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 分, 其中53~62 分为轻度焦虑,63~72 分为中度焦虑,73 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3.2 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 首先对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从而掌握量表的使用方法。

1.3.3 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 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化疗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化疗前肺癌患者躯体化、情绪化、认知水平、角色转变、社会支持、失眠、气促、食欲减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疲倦、疼痛评分均优于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

化疗前肺癌患者焦虑、 抑郁情绪均优于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3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

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P < 0.05)。 见表3。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目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攀升[13,14]。 化疗时临床常用的,治疗肺癌和控制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化疗药物多数是细胞毒性的药物,其不仅杀伤癌细胞,同时杀伤机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病情的变化、 化疗均可能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造成肺癌的恶化、转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5,16]。 化疗的肺癌患者的心理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其不仅关系到患者能够建立对抗肺癌的自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也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生存时间。 人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是相互作用的,乐观向上的心理情绪可以提高机体协调和代偿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肺癌康复效率,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17,18]。 不良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是肺癌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情绪,其对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均有不良影响,对肺癌的治疗和康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均有不利影响[19,20]。

本研究通过分析肺癌患者80 例临床资料,通过QLQ-C30 问卷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SDS和SAS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化疗前肺癌患者躯体化、情绪化、认知水平、角色转变、社会支持、失眠、气促、食欲减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疲倦、疼痛评分均优于化疗后(P < 0.05),提示化疗反应对于患者的不良影响可能造成躯体症状、 角色功能和社会支持功能逐步的变差,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进而影响整体的生活质量。 化疗前肺癌患者焦虑、 抑郁情绪均优于化疗后, 说明化疗之后, 肺癌患者对于病情和化疗的关心程度进一步加重,有焦虑、抑郁程度更加严重的倾向,此时需要家属、医护人员加强对于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同时还要增加患者的营养, 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21,22]。

本研究通过以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变化作为基线,比较已确定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的危险因素关系,将上述基线调查结果的各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作为因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每一变量的贡献大小并得到回归系数β,β的意义为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对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对危险度,选有显著意义的变量建立模型。结果表明,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焦虑、抑郁均是心境低落的一种情绪反应,肺癌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原因也比较复杂:①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一种不良性的心理应激反应;②肺癌的不断进展和变化,可能合并抑郁、焦虑等精神类疾病[21,22];③肺癌化疗过程带来的不良反应,会进一步引发情绪上的障碍。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会造成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衡,出现儿茶酚胺分泌过量、脂类代谢失衡、促凝血、促血管收缩血栓素A2释放、心率和血压升高等生理病理性变化,从而加重肺癌患者躯体化症状[23,24]。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还可能会造成患者对于病情的认知程度降低或者对于病情认知有抵触,从而无法完成角色的转变,更加拒绝社会支持,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空间之内,不愿意与外界接触,也不愿意倾听外界的意见,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有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恶心呕吐及周身不适症状,一方面可能来源于肺癌病灶本身,另外一方面来自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了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程度,再加上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造成了一种心理应激,导致了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疲倦、疼痛等症状,对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化疗后加强肺癌患者心理疏导,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情况。方法 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通过QLQ-C30问卷对肺癌患者躯体化、情绪化、认知水平、角色转变、社会支持、失眠、气促、食欲减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疲倦、疼痛评分情况,焦虑抑郁情绪变化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化疗前肺癌患者躯体化、情绪化、认知水平、角色转变、社会支持、失眠、气促、食欲减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疲倦、疼痛评分均优于化疗后(P<0.05),化疗前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优于化疗后(P<0.05),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化疗前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OR=0.538、0.524,95%CI:0.352~0.748、0.313~0.734,P<0.05)。结论 化疗后加强肺癌患者心理疏导,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学校生活作文 篇5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生活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生活作文 篇1

小学六年匆匆就过了五年,那些年经过的酸甜苦辣的事情被我深深的记在脑海里。小学时代它给了我们启发、给了我们帮助、给了我们梦想、给了我们希望!

在一个风高秋凉的日子里,那时我四年级,我的语文老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我们,她在我们放假回来后再也不能与她在课堂玩儿成语接龙了,我们都不明白她因为什么离开我们?在全班沉默之中我心里涌上了阵阵伤感和对老师的不舍。当我听说新来的老师是专门带毕业班时,我心里想她是不是会带毕业班的学生?当我又听说新来的老师是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时,我的内心又对她充满期待。

上了几节课我感觉新来的语文老师讲课有时非常幽默风趣,有时又非常严厉,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又掌握新的知识。我慢慢的习惯了这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从现在我突然发觉以前的语文老师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记忆中了。

我的生活方式也变了,用老师教的方法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感觉很轻松。我虽然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这是小学生活中关键的一年,我们会跟着新的老师一起迎接新的挑战。

我希望自己永远记住只能让世界选择你,你不能去选择世界!

学校生活作文 篇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爷爷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让我在这个暑假里才体会到他的真正含义。我们中小学生每年都有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我们离开了老师的辅导和家长的看管,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来管好自己。然而,我们的一些同学离开了老师和家长,就像一匹脱缰的小野马,无拘无束,有的同学整天泡在游戏机房、电脑房里玩游戏,有的还夜不归宿,把家长急得心慌。而还有的同学却非常懂事,他们利用暑假时间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他们积极地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学游泳,学打乒乓球,既学会了本领,又锻炼了身体。在这个暑假里,我也学会了自己洗头、梳头,我还可以帮妈妈烧饭、洗衣服和收衣服。这些本领都是爸爸、妈妈教我们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名言是陶行知爷爷送给我们的。我们应该牢记心中。伙伴们,你们在暑假里学习了什么吗?

学校生活作文 篇3

学校生活丰富多采,不少看起来十分平凡的小事,仔细一琢磨却挺有教育意义,就拿我们班主任徐老师来说,有些不上串的小事,开始都不理解还很反感,可实实在在的是对我们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有一天上午,上完了一节数学课,我们都埋头做着老师布置的课外习题,争取早点完成,回家时可以多玩一会儿。

忽然一只手在我肩头上轻轻地拍了拍。我抬头一瞧:原来是徐老师!只见他笑着合上我的作业本,说:“课间不要做作业,活动一下吧!”

我无可奈何,只得放下了铅笔。同学们也纷纷离开座位,在教室里嬉闹起来。徐老师又说:“请同学们到教室外面休息一会,看看远处,散散步,还有两节课呢!”

真是!我嘀咕着来到走廊上。

“你们知道吗?”徐老师摆出了道理,“活动以后,教室里会扬起灰尘,有害身体健康……”

我是独生女儿,所以非常娇。常常嫌早饭太烫嘴或菜不好而不吃饭就到学校。往往到了上第二节课肚子就“咕、咕、咕”叫起来。有次,妈妈赶到学校给我送点心,徐老师知道了,就“大惊小怪”找我谈话,还在晨会课上讲:不吃早饭来学校,既影响正在发育成长的身体,又干扰专心学习,我听到,想起肚皮“咕咕”发叫时,的确没有心思听课了,老师讲得不错。这还不算,她竟一连十多天,天天问我吃了早饭吗?惹得我的同伴们也学她那样,一见我面就问“吃了早饭吗?”还打电话问我在社办厂工作的妈妈,证实我“吃好了”的`回答是否可*。

我们的教室是地板地。扫地时教室里满是灰尘,我们懒得洒水。徐老师就不声不响地过来帮我们洒,几天以后,我们怎好意思老让老师洒,就自觉洒了水再扫地。

透过这些平凡的学校生活,我们看到了老师一颗慈母般的心!多可敬爱的老师啊!

[点评]

这个题目可写二件事,也可写三件事。写的时候,可以一件事详写,另二件略写,也可以二件事写具体,另一件略写。一般,不宜三件事平均使用力量。

本文叙述的三件事,都是学校学生中极其平常的事,但小作者却从这些小事中,“看到了老师一颗慈母般的心”。

在材料安排上,第一件事——劝阻“我们”课间休息不要做作业,不要在教室内嬉耍,并说明道理,作为详写;第二件事——“我”早上常不吃早饭到学校,徐老师知道后,认真教育,“天天问我吃了早饭吗”,还打电话问“我”妈妈加以证实,也作为详写;第三件事——教室里扫地坚持要求洒水,作为略写。做到了材料集中,中心突出。

学校生活作文 篇4

校园如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家人都如此幸福。特此摘录日记两则。

——题记

X年X月X日,晴

春风料峭,阳光正好,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踏进学校。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要不我怎么会如此高兴?我的闺蜜过生日,必须开心哪!礼物我都准备好久了,大概是从她上一次生日以后开始的吧?我忙活了这么久,一定得喜欢啊!我掂着包装精致的一大袋东西,霸气十足地往她桌子上一放,在她惊讶的眼神中说道:“给你的!生日快乐!”呃?怎么没反应?感动傻啦?却听她幽幽地说:“我生日是明天……”“什么?你生日不是X月X号?”“对啊,可今天是(X-1)号……”我语塞,又连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我没记错你的生日,我是弄错今天的时间了,别误会啊……”她轻轻一笑,把我抱了个满怀,说:“没事,反正早晚都要送啊,谢谢你。”

闺蜜,明天再祝福你生日快乐吧,当然也祝你每天都开开心心!

Y年Y月Y日,阴转小雨

自古逢秋悲寂寥啊,绵绵秋雨也来嘲笑我,讨厌。

我背着轻飘飘的卷子和沉甸甸的愁,抬头望天,天低不睬,俯身看地,地湿不理。哀叹出口,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我在家门口正找钥匙时,熟悉的口哨声响起:“回来啦,考挺好啊?”我回头凄凉一笑:“别闹了,砸了。”邻居家哥们儿有点意外:“哟,看你这样儿不像开玩笑啊,这么久不进去是不敢啦?”我丢给他一个漂亮的白眼儿:“回你家吧,找钥匙呢。”他潇洒地开门,伴着一声“拜~”砰地关上了门。哼,拽什么拽嘛,我考砸了都比你强。下午到学校,我惊奇地发现桌子上放着一个蛋糕。同桌眨眨眼:“一帅哥儿送来的。”谁啊这是。我打开准备开吃,看见张卡片,这字迹一看就是对门那位的杰作。“考砸了怕啥,吃块蛋糕心情就好了哈!”温暖啊,要不要这么好,感动得要泪奔了好嘛?

哥们,我也不知道说啥了,谢谢你吧。

我们的青春都在这个校园里度过,我也不知道友爱的确切定义,我只知道,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很幸福。

关注教师情感生活质量 篇6

一、从平淡的生活中汲取情感力量

教师的生活比较平淡、琐碎, 甚至会有些单调枯燥, 但这并不能遮蔽生活中蕴含的那些美好、真挚、深刻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平淡情感生活的点滴积累与回味汇成了温暖的情与爱, 不断地渗透与浸润着教师的生活, 让师生的情感生活得以和谐持续。那些收获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师们最大的共通点是, 在生活中情感自觉—善于自觉发现蕴含其中的情感力量, 积极汲取情感的价值转化成生活中的“别有滋味”, 促使生活越过越有意义, 生命越活越有道德意蕴。

对生活情感体验的敏感性与自我悦纳, 甚至可以促使他们在艰苦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贵州偏远山村学校调研时, 我们走访了一些优秀的乡村教师, 当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守于此时, 他们的回答几乎都与自身情感体验有关:浓浓的师生情谊、父老乡亲的深沉寄托、家人的鼓励与支持、自我的认可与满足。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内化成他们教书育人的动力, 不断生成抵御平庸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支撑教师坚守岗位的巨大力量, 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同样可以成为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在一次题为“教师专业成长中难忘的片段”的话题访谈中我们发现, 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 他们的记忆中都有一些难忘的“疼”与“痛”, 而这些“疼”与“痛”往往发挥着积累经验、助力成长的作用。我们需要深度理解不同情感体验的价值, 拥有情感智慧, 正视并悦纳那些有助于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 欣赏教师成长的过程之美。

二、致力于优质情感生活的创造

要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 教师应学会在匆匆前行时回望来时的路, 不忘教育“初心”。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职业的本质描述是, “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 对忧愁, 对令人担心的事, 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 他们就会信任他”。因此, 教师只有经营好自己的情感生活, 成为真诚的人, 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收获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与价值感。

教师的情感生活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幸福与生命质量。那么, 什么样的情感生活是优质的?优质的情感生活, 是以丰富、细致的体验感受力为前提, 教师应对生活持有热爱、积极、开放的态度, 具有自觉自主的情感意识, 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有较高的敏感性, 善于在生活中体会、回味美好的情绪情感, 积极转化负面的情绪情感, 于生活细微之处洞见生命的价值。优质的情感生活还体现在与他人共处、建构情感型关系之中, 关系顺畅了, 情感生活自然就会安顿怡然, 教师心情就会舒畅惬意, 工作就会充盈着创造力。

教师如何才能创造出优质的情感生活呢?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需要在完善情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讲究适宜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 对情感经验的反思与回味是提升情感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发现, 拥有优质情感生活的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实践反思能力, 他们坚持用反思体验的方式不断地积淀自我, 为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其次, 情感素养较高的教师, 他们的情感生活自然也是优质的。情感素养高的教师更容易生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情感素养是在关系中建构的, 也就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 教师能够认知具体情境并且知道该怎样去识别、表达、调适的情感能力。教师情感素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是教师的实践反思与情感人文修养不断积淀的结果。

最后, 教师还应该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自主练就较为成熟的情感能力。比如, 创造美好情感体验的能力, 营造积极情感氛围的能力, 善于把握情感关键时机的教学机智等。总之, 情感生活的营造是需要教师付出智慧和精力甚至是勇气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引导下, 对生活充满希望, 愿意用心去体味生活的意义, 善于观察教育情境, 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三、关注情感生活的道德价值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 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优质的情感生活方式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在情感交往中求真, 在道德生活中导善, 在情感行为中尚美。如此看来, 情感生活由情感价值观指导, 并与道德意义紧密相关, 顺畅的情感生活彰显了道德价值。借用梁漱溟先生对道德的表述, “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所谓生命的和谐, 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 亦是我的生命与其他人的生命的和谐。”①道德不是额外的事情, 道德存在于寻常生活中, 它能够使生命和谐, 使生活充实有力。

情感生活调节得好的教师, 他的生活是有道德意蕴的, 他的情感生活不仅可以呵护自己的精神, 促进身心灵的统一, 而且还可以惠及他人, 这种利他主义的情感生活是生命自然顺畅的表现。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②, 珍视生活中点滴情感力量的积累, 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将积极的情感力量汇聚成自身情感生活的源泉, 在教育教学中养成情感自觉的习惯, 保持情感生活的常态:在平淡之中见真情, 平凡之间见不凡, 平静之余有心动。情感生活顺畅了, 教学工作自然也就顺畅了, 教师的身心就和谐了, 道德生活自然也就生成了, 人生也可以有滋有味地过下去。

注释

11梁漱溟.我的人生哲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5.

学校生活质量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随机太原市三所三甲医院258例在职临床医师为研究对象, 年龄在20~60岁。共发放问卷280份, 回收问卷273份, 回收率为97.5%, 其中有效问卷258份, 合格率为94.5%。

1.2 方法

调查表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 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1社会人口学情况 (性别、年龄、学历等) 。2生命质量的测量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 它包括36个条目, 8个维度和1个健康变化自评, 反应心理及生理健康水平, 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前4个维度归属为生理健康, 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后4个维度归属为心理健康。分数在0~100之间, 0分为最差, 100分为最好。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本研究量表是在洪静芳得到台湾荣总医院宋素真主任授权后, 使用其在原Pender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基础上修订的中文量表, 共保留36个条目, 由自我实现, 运动保健, 均衡饮食, 职业安全, 人际支持发展5个分量表组成。采用0~3级评分, 总量表得分由0分至108分, 得分愈高代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愈好。

1.3 统计方法:

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 录入过程采用双录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 医师生生活方式与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2.1.1 生活方式评分:

总量表平均得分62.87分。标准差15.74分。每个分量表得分见表1, 得分后经排序, 以自我实现最高, 其次是职场安全, 人际支持发展, 均衡饮食, 最低是运动保健方面。

2.1.2 生活方式与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注:与 (1) 组比较, *P<0.05, 与 (2) 组比较, ▲P<0.05, 与 (3) 组比较, ■P<0.05, 与 (4) 组比较, ●P<0.05

经t检验分析得:内科医师的生活方式好于外科, 女性好于男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婚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硕士及以上生活方式好于其他;不吸烟、不饮酒的医师生活方式好于吸烟、饮酒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在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收入方面, 生活方式存在差异, 且随年龄、工作年限的增加, 职称、收入的升高, 医师会采取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满意度较高的医师其生活方式较好,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 太原市三甲医院医师活质量现况调查:

经t检验分析得:内科医师的生活质量好于外科;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医师好于本科及以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年龄方面, 医师随年龄增加, 其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 心理健康得分呈上升趋势, 生理健康得分呈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医师职称及收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随职称和收入的提高, 其生活质量呈上升趋势;医师的生活质量在工作年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随工作时间延长, 其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对工作满意的医师好于对工作不满意和一般的医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对工作感觉一般及不满意的医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3 生活方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 除运动保健维度外, 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及各个维度存在正相关性, P<0.01, 相关系数由0.184到0.541, 其中自我实现、人际支持发展、均衡饮食与生命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511和0.415。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医师生活方式总量表平均得分为1.75分。低于我国Wai-Hing[2]、Sung[3]和洪静芳[4]的研究结果 (Wai-Hing:香港护生2.24, Sung:台湾护生2.06, 洪静芳:我国护生1.87) 。究其原因, 可能内陆医务人员对健康生活方式重视不够。5个分量表得分以自我实现最高, 运动保健为最低, 这与杨玉兰[5]研究结果一致, 医师文化素质高, 事业进取心强, 但三甲医院工作繁忙, 休息、饮食没有规律, 还有进修、加班、晋升等压力, 医师常感身心疲乏, 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锻炼身体。

注:与 (1) 组比较, *P<0.05, 与 (2) 组比较, ▲P<0.05, 与 (3) 组比较, ■P<0.05, 与 (4) 组比较, ●P<0.05

注:*表示P<0.01

生活方式方面, 除婚姻外, 其他人口学变量在生活方式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科医师好于外科, 可能因为内科医师的生活方式较外科医师规律, 工作强度不大, 能有规律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女性、年长者、工作时间长、学历高、职称高、收入高、满意度好、无不良嗜好的医师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较好。年龄高, 工作年限相对较长, 身体健康呈下降趋势, 思想上较会注重养生及健康。徐娟[6]对护士生活方式的研究中发现, 年长的、高年资的护士优于年轻的、低年资的。职称和收入一般呈正比关系, 当事业己小有成就, 经济收入也随之改善, 他们有精力关注自身的健康。满意度较高的医师, 其工作心态好、积极性高, 同时折射在生活当中, 因此他们乐观, 积极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质量方面, 随年龄增加, 医师总体生活质量呈下降趋势, 这与国内研究相一致[7]。随年龄增加, 心理健康得分较高, 可能与其心智较为成熟, 工作经验丰富, 受人尊重, 人际支持较高有关。医师职称与收入紧密相关, 职称高, 收入高, 在经济和精神得到满足的同时, 工作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因此生活质量也越高, 身心能较为健康的发展。

由Pearson相关分析得知, 除运动保健维度外, 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及各个维度存在正相关性。说明生活方式越健康, 其生活质量越高, 这与刘兆娥[8]研究结果一致。Yannis[9]调查希腊医院职工的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发现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健康行为好于医疗及辅助科室的员工, 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好于医务人员。Hou[10]调查中国政府官员生活方式和体检结果与生活质量关系, 发现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付英秀[11]调查不同生活方式对肿瘤患者日常活动功能及生活质最的影响, 发现采用运动加营养的生活方式可提高肿瘤患者日常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画妍[12]调查西安市364例老人生活方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发现不同年龄组内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年龄越大, 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越密切。

因此, 我们建议可以从生活方式开始对临床医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调整营养结构、规律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培训社交技能、定期心理督导等措施来加强医师的健康管理, 采用多种方式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健康水平及生命质量。查考文献

摘要:目的 调查医师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为改善其生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 选取太原市3家三甲医院258例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 应用36条目简明量表 (SF-36)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医师生活方式得分62.87±15.74, 以自我实现最高, 运动保健最低;2不同科室、学历、年龄、职称、收入、工作年限、满意度的医师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得分有显著差异 (P<0.05) 。3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r=0.499、P<0.01。结论 生活方式是影响医师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生活方式越健康, 其生活质量越好。

学校生活质量 篇8

关键词:胃癌,化疗,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位于消化道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并辅以术后化疗。由于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及化疗对机体的副反应,病人较易形成一系列的异常心理状态,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继而引起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改变,如何改善胃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目标之一。本实验通过对85例胃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进行调查,探讨其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我院诊治的胃癌化疗病人,共85例。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②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病人;②近期应用精神类药物的病人;③有精神病史的病人;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人;⑤有沟通障碍的病人。本组病人中,男49例,女36例,年龄42岁~79岁,平均56.4岁。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为正常的成人8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评定方法 生活质量的评价参考美国医学研究所研制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评价,SF-36有36个条目,8个维度,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得分范围为0分~100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睡眠质量评价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分数范围为0分~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调查均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完成,应用盲法进行分析。

1.2.2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均经Excel表格整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AS 6.12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共84例完成调查及评价,对照组均完成调查及评价。观察组的评分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病人PSQI评分比较(见表2)

2.3 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总体健康评分与PSQI总分的相关性

对观察组病人中生活质量的总体健康评分与PSQI总分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评分呈负相关(r=-0.38,P=0.038)。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2]。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早期胃癌常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根据与其他消化道吻合方式分为毕氏Ⅰ式和毕氏Ⅱ式。晚期胃癌由于病变侵及周围组织和有较多的远端转移,再行胃癌根治术已经失去意义,一般对肿瘤进行姑息性手术,以解除目前的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胃癌术后化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但是术后及化疗的并发症以及化疗的毒副反应均给病人造成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PSQI睡眠质量量表由Buysse博士于1989年编制,在国外经信度与效度检测,应用较广,国内由刘贤臣等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适合国人应用[3]。生活质量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可以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融洽、家庭幸福、情绪饱满及身心健康的各个方面。SF-36是评价生活质量的一种简明量表,可应用于各种疾病及各种人群生活质量的调查,其有36个问题,共8个角度,可以对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进行综合评价[4]。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术后辅以化疗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二者具有负相关性,形成这一结果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面对癌症,人们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5],这些负性情绪将伴随整个治疗的始终,给病人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其次,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胃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食欲不振和吸收不良以及倾倒综合征[6]。胃大部切除后胃的容积减小,病人很容易发生腹胀、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等,这些给病人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不适。另外,不同分型、不同分期的胃癌预后不尽相同,致使病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感[7],这种不确定感会使病人的情绪低落,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降低。还有,胃癌术后化疗并发症的影响。胃癌术后化疗并发症主要有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泌尿系毒性、心脏毒性、静脉炎、脱发等[8]。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不但使病人承受着躯体上的折磨,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自我形象,使其心理负担日益沉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心理变化,并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增强治疗疾病的依从性,重塑病人的生活方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总之,胃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差,睡眠质量差,二者具有相关性,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以更好地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所引起的继发影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艳,陈桂英.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0):2584-2585.

[2]刘爱东,刘士生,许志萍,等.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07,28(11):1806-1807.

[3]孟水云,刘淑英.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支患者自尊、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76-77.

[4]庞久玲,肖红双,刘悦.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8):2389-2390.

[5]俞义益.整体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的心理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06.

[6]邓明杰.胃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216-217.

[7]高森,刘纯燕,闫玲.社会支持因素对胃癌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11C):3030-3032.

学校要根植于社会和生活 篇9

适应和引领教育新常态,需要涵养教育生态。过去一个时期,教育发展更注重指标的增长,如规模、普及率、办学条件;教育改革更从属于外部规律,如把市场机制引入学校内部,又把学校推向市场获取资源。这种外延式发展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迅速普及,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和机会短缺的问题。然而,在表层指标、外在规律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体系却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开放性,学校与社会、社区、家庭脱节,成为闭门应试的工厂。新常态下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品质和内涵,更加注重遵循教育规律,需要回归社会、回归自然。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根植于社会、根植于生活,教育才是人性化的、多样的、鲜活的,这才是正常的教育生态。培育和涵养这种教育生态,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需要强调:

一是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观念层出不穷,让学校、教师应接不暇。然而,不管教育理念如何变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最朴素、也最重要;不管教育方法和技巧如何更新,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在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学生心智成熟进度不一样、学前教育的基础不一样;在中学阶段,则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兴趣特长的差异。避免过早把孩子置于残酷的竞争中,提前造成一批失败者。天真烂漫的孩子就像一粒粒种子,教育者要“陪伴成长、等待花开”。

二是要让学校回归社区、教育回归生活。“教育即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是违背人性的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学生都被绑在应试战车上一路前行,教育失去了本应有的从容。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宗旨,就是吹散弥漫在学校上空的应试雾霾,恢复健康的教育生态。社区、家庭是生活要素的源泉,教育回归生活的前提是学校回归社区并与家庭教育整合。随着中小学招生改革效果逐步显现,学校回归社区、家庭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建立社会和社区支持学校教育的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应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在教育实现这种回归的过程中,各地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教育模式。

三是需要教育的良政善治。在需要提高质量、提供多样化教育的新常态下,如果仍然沿用外延式发展思维和方式,大包大揽、大开大阖,运动式提高质量,就可能伤害教育生态。教育品质是校长带领教师团队,经过专业劳动创造出来的。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这个劳动过程的自主性、连贯性,给学校以休养生息的时间空间。为此,政府需要做的是提供资源、选好校长、善用督导。同时,把关注的焦点由“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转移到“重点扶持薄弱学校”,对它们注入更多的支持和动力,让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

学校生活质量 篇10

一、强化管理, 快速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

1.调整校长队伍, 夯实提高薄弱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力量

2008年校长队伍的大调整, 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调整, 而是在落实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社会突出矛盾——择校问题的背景下出台的一个强化学校管理的一个重大举措。校长聘用包含五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二是要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三是要有一定的学校管理专业知识和突出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四是要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在学校教职工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五是要有强的学习能力, 观念、知识、工作技能与时俱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不到三年, 全县学校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特别是原来较为薄弱的学校有了质的飞跃, 迅速提高了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局抓住了关键, 找到了突破口, 为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创新目标管理机制, “一校一标”增添学校的管理活力

近几年来, 教育局推出的“一校一标”对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激发薄弱学校的管理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校一标”是指县域内各学校在教育局的指导下, 各校依据近几年的管理实绩和现有的办学环境自行确定年度管理目标。“一校一标”具有全县《目标管理》的目标和自我既定目标的双重属性, 其特征是打造学校特色, 形成学校亮点。芭茅溪小学距县城80余公里, 95%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学校将教职工分为教员、保育、后勤三支队伍, 学校管理井井有条, 享誉县内外, 乡里乡外的家长都争先恐后地将孩子送到该校读书;澧源镇中学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在全国航模等大赛中, 学生多次获得一、二等奖, 为学校争得了非常好的名誉。

3.工作位置下移, “一线工作法”加大对学校管理的督导力度

教育局党委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 要求局机关干部及各学校校长要走进一线, 在一线发现问题, 在一线解决问题。制定了“三个制度”, 建立了“三层督察网络”, 提出了“四个重点关注”。“三个制度”:一是领导干部包片到校制度, 即将全县中小学校按一定原则分成若干个工作联片, 然后将局领导对应在某一个片中, 全面负责该片内各个学校的指导督察工作;二是局领导“周听课日”制度, 即要求局领导干部每周要安排一天的时间走进教师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三是校长进教室制度, 即校长要把“办公桌移到教室中去”, 督促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三层管理网络”:一层是县级层面的管理网络, 即来自于教育局领导及其机关干部的“直接管理”;二层是以“联片研训”为组织单位组成的区域级的管理力量;三层是学校层面的直接管理。“四个重点关注”:一是重点关注学校德育工作, 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二是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重点关注学校安全工作;四是重点关注学校亮点工程建设, 建设特色学校。“一线工作法”, 促进了干部作风的大转变, 特别是促进了薄弱学校的发展。

4.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新质量观”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教育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背景, 大力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推行“新教育质量观”,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促进了学校的均衡发展。改革的思想是: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核心标准, 注重学生终身发展的多元多向评价。改革中坚持的质量观:以服从于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 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养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为基础, 不唯分数论, 注重学生良好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养成;以人的成长历程检视教育效益, 注重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和效益的统一。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淡化分数, 强调质性评价。把质性评价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列入“教师岗位大练兵”的活动内容, 把质性评价纳入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之列接受教育督导。

二、“三措”并重, 快速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素质

1.抓实校本培训, “五个活动”增添了教师校本培训的活力及实效

为了快速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育局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实效非常显著。主要进行了五个活动:一是大力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大量读写”活动。这五个一是:每年要读完一本专业著作;每年要订阅一本以上的专业期刊;每期要写一个学科的完整导学案;每周要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日至少要对五名学生的作业做出较高水平的质性评价。二是大力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教育局颁发的《桑植县中小学“十二五”期间教师岗位大练兵工作方案》, 促进了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研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大练兵活动。三是大力提倡“教研兴校”, 开展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在全县形成了“校校有课题, 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活跃局面。四是坚持在每一个培训周期都要举行一次教师专业文化知识考试, 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五是大力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不到两年时间, 就走出了“责任状”式的压力驱动模式, 形成了教师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的良好局面。

2.重视联片研训, “四个制度”保障联片研训组织运行的高效益

桑植县的大部分学校规模小、布点分散、经济条件差, 给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对此, 教育局创造性地提出建立“联片研训”机制, 以加强教师研训及学校管理工作。联片研训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把邻近的几所学校组织起来共同开展教师研训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1] 为了提高联片研训组织的运行效力, 教育局建立了四个保障制度:一是联片研训工作制度。该制度主要由县级管理制度如《桑植县中小学联片研训指导意见》、联片研训组织制度和校级联片研训工作制度组成;二是联片研训督察制度。督察工作主要由教育局相关职能部门及联片研训组织进行;三是联片研训指导制度。如“局领导听课日”、职能部门“指导月”、教研员“指导量化”等制度;四是联片研训奖励制度。四个制度相互依托, 共同促进了联片研训的发展。

3.强化薄弱学校教师支持机制, “五措施”强注薄弱学校“新鲜血液”

快速促进薄弱学校发展, 教育局加大了对薄弱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的力度, 采取了五条措施:一是抓住国家“特岗教师”政策, 积极向上级争取特岗教师计划, 积极为到岗的特岗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 促使他们在薄弱学校中全力工作;二是抓住国家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政策, 动员优秀学生积极报考, 学成后返乡服务教育;三是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 由教育局自主从全日制大学生中招聘一部分教师, 及时补充薄弱学校中的教师力量;四是强化“送教下乡”制度。《桑植县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促进了“送教下乡”工作的常态化;五是坚持校际间“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桑植县有许多县内、县外的“联盟校”“姊妹校”, 在这些联盟校中经常进行着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方面的交流, 为薄弱学校输送优质学校的先进管理思想、经验和教学方法。

三、力推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薄弱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1.建立“三主”理念, 解决观念问题

新一轮课改中最主要的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2] 教育局在落实“双主”的实践中, 充分认识到了“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练”不是题海战术, 而是重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实验技能、思维品质的养成, 不仅在课堂上要“练”, 在课外、校外都要“练”,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练”是实现“双主”的重要外在实践形式, 为了让教师理解“三主”理念, 教育局从“狠”字上下工夫, 强力强行, 促使全县三千余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近几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局长经常走进学校了解教师培训情况, 亲自主持“三主”理念讲座, 三年内共举行了《以“三主”理念为指导, 强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十余次讲座;其次是教研室、师训站等相关业务部门的积极响应, 全面开展“三主”教学理念培训;再次是抓好校长队伍的“换脑”工作。通过校长培训班、校长会议、校外观摩等形式, 促进校长转变教育观念, 带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2.建议“五步教学法”, 解决方法问题

如何把“三主”理念快速地落实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首先要从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做起。快速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 确立一个正确的“模式”至关重要。首先研究他人模式。目前, 课堂教学模式百花齐放, 其中不乏具有“范式”意义的典型模式给人以启迪和引领作用, 如山东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模式等。为了研究这些模式, 教育局组织大量教师前去参观, 吸其思想, 研其精神;其次创建自我“模式”。教育局在“拿来”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县情, 提出了“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巩固提升”“五步教学法”建议。经过多所学校的积极实践, “五步教学法”成效显著。目前, 由“三主”理念主导的“五步教学法”已经获得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普遍认同, 并形成了以“三主五步”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新型课堂模式。

3.“三主五步教学”模式, 大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12年2月, 《湖南教育》刊发《以课改“撬动”山区教育》的长篇通讯, [3]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桑植县“三主五步”教学模式对推进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效果。“三主五步”教学模式的普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打造“样板课堂”和“样板校”。这是普及“三主五步”教学模式的前导性工作, 局长亲临课堂研究“样板”, 并多次邀请校外“名士”走进课堂共策“样板”, 打磨“样板”;第二个阶段, 全面推广阶段。课改是全县教师的整体行为。教育局通过骨干引领、联片研训、学校联盟、送教下乡等形式,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 全县所有教师的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第三个阶段, 深化“三主五步”教学思想,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大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 并不是阻碍优质学校的发展, 而是通过快速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 达到缩小与优质学校教育质量差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庭键, 钟秋生.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机制——联片研训[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 (10) :61-64.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6:21-24.

上一篇:发展趋势展下一篇:I的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