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产品设计

2024-10-25

医疗保健产品设计(共12篇)

医疗保健产品设计 篇1

1 引言

近几年,我军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部队卫生装备不断更新,医疗保障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各个干休所还存在着卫生资源匮乏,自身不能形成保障能力,保健对象就医体系单一,手续繁琐,不够方便快捷,老干部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1]。建立医院与干休所之间的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医院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查房、为老干部建立个人医疗健康档案已成为干部保健管理的发展方向。

设计与研究干部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目的和目标是在医院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延伸到为部队服务的区域和领域,更大限度地发挥医院职能和功效,为新时期提升军队卫生医疗保健水平提供新的平台;其次,面对新时期医疗保障任务的特点,提高军队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管理质量,推进管理的层次和深度;第三,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使信息化走进医疗、走进部队卫勤保障,为新形势下的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探索新的途径。

2 系统设计

干部医疗保健系统分为医院端和干休所端两大功能设计。

2.1 医院端的功能设计

医院端的功能设计包括医疗保健数据采集、医疗保健远程查询预约、医疗救治辅助信息提供、干部医疗保健统计分析和系统数据管理5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1.1 医疗保健数据采集

医疗保健数据采集功能模块承担实时从“军卫一号”工程中提取相关干部的自然信息、住院信息、病历信息、治疗信息的任务,同时具有院外治疗信息的录入、在线存储功能,如图2所示。

2.1.2 医疗保健远程查询预约

医疗保健远程查询预约功能模块主要实现医院与干休所的联网互动,使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可以全时段、全天候开展,实现医疗保健信息全方位的查询、共享;使干部住院登记、审批,门诊挂号、排队在干休所完成,实现干部就诊直接进诊室和住院直接进科室,如图3所示。

2.1.3 医疗救治辅助信息提供

医疗救治辅助信息提供功能模块完成医院和干休所两级的合理用药检测及院外用药指导的任务,通过此子系统使干休所直接观察患者病情、医院指导家庭病房的治疗成为可能,如图4所示。

2.1.4 干部医疗保健统计分析

干部医疗保健统计分析功能模块完成干部医疗保健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医疗管理部门通过此子系统功能模块可以对病种、病情、费用等信息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并展示干部在线医疗情况,如图5所示。

2.1.5 系统数据管理

系统数据管理功能模块负责“军卫一号”工程与本系统、本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交换的管理,具有系统使用日志、设置操作权限及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

2.2 干休所端的功能设计

2.2.1 干休所内人员的数据处理

干休所端主要由基层医疗机构(干休所)使用,其中包括门诊就诊、家庭病房、费用查询等功能。门诊就诊用于对本所人员的门诊就诊信息进行录入,包括门诊诊断、现病史、药疗医嘱、检查检验医嘱等。家庭病房用于对开展家庭病房的患者进行诊疗记录的填写,包括病程、检查、检验、首页、体温和医嘱等[2]。

2.2.2 干休所端与医院端数据交互共享

干休所端与医院端程序联用,通过网上查房和网上会诊使老干部在家休养期间可获得医院和干休所两级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护理保健。将转院老干部的住院申请传至上级医院,以便上级医院及时安排床位,做好接诊工作。数据通信完成中心医院的数据接收,通过网络从上级医院获得老干部的在院诊断治疗信息;完成干休所医疗数据上传,将干休所采集到的医疗数据上传给中心医院。干休所端具体功能模块如图6所示。

3 实现途径

3.1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采用C/S二层结构,服务器端为Windows 2003及Oracle服务端,客户端为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及Oracle客户端。在开发工具上采用了Delphi 7,该产品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具有高效的开发功能和易用性,同时通过将VBA自动化技术与Office组件相结合来完成各种复杂的统计报表要求。

3.2 后台结构与安全验证设计

系统的开发以提高军队老干部保健管理为前提,按照“军卫一号”平台的总体要求[3],创建GXS表空间,在表空间内建立系统所需的表和视图;新建角色role_gxs,并对用户进行授权,保持相对于“军卫一号”的独立性;同时,为了保证上报数据与“军卫一号”数据的无缝接收,数据结构的设计采用与“军卫一号”相同的表结构,如老干部的自然信息以账户的形式存放(insurance_accounts),人员的主索引(pat_master_index)、住院记录(pat_visit)等所用到的表结构均与“军卫一号”相同,便于数据的上报及下传;建立医疗过程数据库,包括医嘱、住院记录、门诊、急诊等[4],存放住院患者的医疗信息,这部分也采用“军卫一号”的数据结构,使数据的使用保持在同一标准上。

系统安全验证采用C2级的安全应用模式,分别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3个层次来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其实现采用Oracle数据库角色和系统用户字典的方式,将系统后台结构中的相应表、视图等模式对象的查询修改等权限授予role_gxs角色,然后将此角色授予指定用户。不同的系统权限是通过用户字典、单位字典等进行身份验证,确定其身份后由系统自动为其分配的,无需单独调整。

3.3 系统采用网络构架

由于数据库服务器建立在干休所本地,因此网络传输数据量不大,可使用拨号方式进行数据的上传、下载,同时医院内部建立了以网管中心为核心的星形网络结构,连接机关、各临床科室、门诊、急诊、远程会诊中心等地方,使医院在线的部门能够实时为院外的干部服务。

数据传输原理:从FTP服务器上读取最新的压缩数据(根据时间判断新旧),解析解压缩得到的文本文件,得到SQL语句组。启动事务,如果不成功则回滚,成功则在服务器的serverstatus.txt文件中写入最新文件的时间,读取服务器上的LastUpLoadDateTime.txt文件,获取上次的更新时间,读取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将上次的更新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数据写入文件,压缩后上传至服务器的upload目录中。

4 结论

干部医疗保健系统于2006年设计完成,并在解放军210医院所保障的十多家干休所进行了试点应用。

过去干休所对老干部的保健信息全部依靠手工记录,在日常工作中需填写“干部保健病历首页”、“历次住院记录”、“治疗记录单”、“干部保健病历”等多种表格,不仅查询麻烦,而且易造成信息的丢失及填写内容的不规范。通过本系统将手工记录改为计算机记录,使治疗信息可查询、费用数据可统计、病历及首页可打印。

老干部在出院后可以将医院出院小结、病历等信息下传到各干休所数据库中,便于干休所掌握老干部的患病情况;老干部在干休所办理家庭病房,医院通过远程查房可为干休所提供在线医疗支持;同时,远程预约可以为老干部提供住院预约申请。

由于各干休所均采用了干部保健数据库管理,因此老干部在干休所的治疗信息也可以采集到医院端的数据库中,实现了医院“军卫一号”数据和干休所数据的共享,不仅可以掌握“军卫一号”中相关老干部的健康信息,还可掌握老干部在院外的治疗信息,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为机关提供统计数据,便于机关进行决策。

干部医疗保健系统提高了军队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管理质量,实现了医疗合作及患者健康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冯宗顺,胡昌益.新时期军队干休所“两高”老干部医疗保健探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3):32-34.

[2]黄美良.加强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医院,2008(6):67-69.

[3]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4]刘志敏.Oracle数据库应用管理解决方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医疗保健产品设计 篇2

2006年02月23日 发布

一、项目名称:保健食品审批

二、许可内容:(国产)保健食品产品注册

三、设定和实施许可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二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31号)、《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四、收费:不收费。

五、数量限制:本许可事项无数量限制

六、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目录:

(一)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

(二)申请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三)提供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通用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数据库中检索)。

(四)申请人对他人已取得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五)提供商标注册证明文件(未注册商标的不需提供)。

(六)产品研发报告(包括研发思路,功能筛选过程,预期效果等)。

(七)产品配方(原料和辅料)及配方依据;原料和辅料的来源及使用的依据。

(八)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及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检验方法。

(九)生产工艺简图及其详细说明和相关的研究资料。

(十)产品质量标准及其编制说明(包括原料、辅料的质量标准)。

(十一)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

(十二)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及其相关资料,包括:

1、试验申请表;

2、检验单位的检验受理通知书;

3、安全性毒理学试验报告;

4、功能学试验报告;

5、兴奋剂、违禁药物等检测报告(申报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功能的注册申请);

6、功效成份检测报告;

7、稳定性试验报告;

8、卫生学试验报告;

9、其他检验报告(如:原料鉴定报告、菌种毒力试验报告等)。

(十三)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十四)其它有助于产品评审的资料。

(十五)两个未启封的最小销售包装的样品。

以上申报材料具体要求详见《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七、对申请资料的要求:

(一)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

1、申报资料首页为申报资料项目目录,目录中申报资料项目按《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中“所附资料”顺序排列。每项资料加封页,封页上注明产品名称、申请人名称,右上角注明该项资料名称。各项资料之间应当使用明显的区分标志,并标明各项资料名称或该项资料所在目录中的序号。整套资料用打孔夹装订成册。

2、申报资料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中文不得小于宋体小4号字,英文不得小于12号字),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3、新产品注册申请应提交申报资料原件1份、复印件8份。复印件应当与原件完全一致,应当由原件复制并保持完整、清晰。其中,申请表、质量标准、标签说明书还应当提供电子版本,且内容应当与原件保持一致。

4、除《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及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外,申报资料应逐页加盖申请人印章或骑缝章(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应加盖所有申请人印章),印章应加盖在文字处。加盖的印章应符合国家有关用章规定,并具法律效力。

5、多个申请人联合申报的,应提交联合申报负责人推荐书。

6、申报资料中同一内容(如产品名称、申请人名称、申请人地址等)的填写应前后一致。

7、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标签与说明书及有关证明文件中的外文,均应译为规范的中文;外文参考文献中的摘要、关键词及与产品保健功能、安全有关部分的内容应译为规范的中文(外国人名、地址除外)。

8、已受理的产品,申请人提出更改申报资料有关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

(1)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试验报告以及其它可能涉及产品安全和功能的内容不得更改。

(2)除上述内容外,如需更改,申请人应向原受理部门提交书面更改申请,说明更改理由,注明提交的日期,加盖与原申请人一致的印章。申请人应提供更改后该项目的完整资料。

9、未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产品,其申报资料及样品一般不予退还,但已提交的《委托书》、产品在生产国(或地区)生产销售一年以上的证明文件、生产国(或地区)有关机构出具的生产企业符合当地相应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文件及《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原件(再注册产品除外)除外,如需退还,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不批准意见的3个月内提出书面退还申请。

(二)申报资料的具体要求:

1、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

(1)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表可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网站()下载。

(2)填写前应认真阅读填表须知,按要求填写。

(3)申请表内容须打印填写,项目填写应完整、规范,不得涂改。

(4)申报的保健功能应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名称一致。申报的新功能除外。

(5)申请人为法人或其它组织的,申请人名称、地址应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登记证》中单位名称、地址完全一致,并与印章一致;法人代表签字应与《独立法人资格证书》中法人代表名称一致;申请人为合法公民的,申请人名称应与身份证一致,并将申请人身份证号码填写在申请人名称后。

(6)产品名称应包括品牌名、通用名和属性名。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

2、申请人身份证、营业执照或者其它机构合法登记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提供的复印件应清晰、完整,加盖印章。

3、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通用名称与已经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网站数据库中检索)。

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通用名(以原料名称命名的除外)与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报告, 由申请人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库中检索后自行出具。如:经检索,“益肝灵片”是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牌益肝灵片(口服液或胶囊等)”就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名称。

4、申请人对他人已取得的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由申请人自行做出声明,并对声明做出承诺,“如有不实之处,本申请人愿负相应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5、商标注册证明文件(未注册商标的不需提供)。

商标注册证明文件,是指国家商标注册管理部门批准的商标注册证书复印件,未注册的不需提供。商标使用范围应包括保健食品,商标注册人与申请人不一致的,应提供商标注册人变更文件或申请人可以合法使用该商标的证明文件。提供的复印件应清晰、完整,加盖印章。

6、产品研发报告(包括研发思路,功能筛选过程,预期效果等)。

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包括研发思路、功能筛选过程、预期效果三方面内容,各项内容应分别列出,缺一不可。

7、产品配方(原料和辅料)及配方依据;原料和辅料的来源及使用的依据。

(1)按规定配方表示格式列出原辅料名称及其用量。

(2)产品配方(原料和辅料)、配方依据应分别列出,内容应完整。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卫生部公布或者批准可以食用的以及生产普通食品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和辅料。保健食品原辅料的使用和审批暂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执行。

(4)野生动植物类保健食品应符合《野生动植物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

(5)真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应符合《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

(6)核酸类保健食品应符合《核酸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

(7)氨基酸螯合物、使用微生物发酵直接生产、褪黑素、大豆磷脂、芦荟、蚂蚁、以酒为载体、甲壳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动物性原料、红景天、花粉、螺旋藻、石斛应符合《氨基酸螯合物等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

(8)营养素补充剂类保健食品,应标出产品每种营养素的每人每日食用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每日参考摄入量》和《矿物质、维生素种类及用量》中相应营养素的每人每日推荐食用量一道对应列表表示。应符合《营养素补充剂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

(9)缓释制剂保健食品应符合《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补充规定(试行)》。

(10)保健食品原料与主要辅料相同,涉及不同口味、不同颜色的产品应符合《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补充规定(试行)》。

(11)增补剂型的产品应符合《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补充规定(试行)》。

(12)不得以肌酸和熊胆粉作为原料申请保健食品,暂不受理和审批金属硫蛋白为原料申请的保健食品。

(13)以舌下吸收的剂型、喷雾剂等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剂型。

8、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及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检验方法。

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及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的检验方法三方面内容应分别列出,不可缺项。

9、生产工艺简图及其详细说明和相关的研究资料。

(1)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生产工艺简图及其详细说明和相关的研究资料三方面资料应分别列出,不可缺项,内容应一致。

(2)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应符合《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

10、产品质量标准及其编制说明(包括原料、辅料的质量标准)。

(1)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

(2)企业标准中涉及到申请人名称,应与申请表中申请人名称一致。

(3)企业标准中附录按规定逐项列出,内容应完整、齐全。

11、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

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种类、名称、质量标准及选择依据四方面资料应分别列出,不可缺项。

12、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及其相关资料。

(1)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

(2)出具试验报告的机构应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保健食品检验机构。

(3)试验报告有效期为自检验机构签发之日起的2年内,超过有效期的试验报告不予受理。

(4)试验报告按下列顺序排列:

①检验申请表(附在相应的试验报告之前);

②检验单位的检验受理通知书(附在相应的试验报告之前);

③安全性毒理学试验报告;

④功能学试验报告(包括动物的功能试验报告和/或人体试食试验报告);

⑤兴奋剂、违禁药物检验报告(申报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功能的注册申请);

⑥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试验报告;

⑦稳定性试验报告;

⑧卫生学试验报告;

⑨其他检验报告(如原料品种鉴定报告、菌种毒力试验报告等)。

(5)试验报告中产品名称、送检单位、样品生产或试制单位名称、样品批号应与检验申请表中相应内容一致。

(6)试验报告的检验依据应按照现行规定执行,目前执行的是《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

(7)营养素补充剂保健食品的注册申请,不需提供功能学试验报告;不提供安全性毒理学试验报告的,必须书面说明理由。

13、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

产品标签、说明书样稿应按《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试行)》提供该项资料。

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注意事项应根据申报的保健功能和产品的特性确定,按《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补充规定(试行)》提供该项资料。

14、其它有助于产品评审的资料。

(1)包括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GMP、HACCP)证明、原料供应证明、原料供销合同、委托协议、原料检验报告或出厂合格证书等证明文件以及产品配方、工艺、功能、安全等有关的研究、参考文献资料等。

(2)提供的外文资料,应译为规范的中文。

(3)首页应当提供注明该项下各项文件、资料名称和类别的目录,并使用明显的识别标志对各项文件、资料进行区分。

15、两个未启封的最小销售包装的样品。

提供的样品包装应完整、无损,应贴有标签,标签应与申报资料中相应的内容一致。样品包装应利于样品的保存,不易变质、破碎。样品应在保质期内。

八、申办流程示意图:

九、许可程序:

(一)受理:

申请人向样品试制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照本《须知》第六条所列目录提交申请材料,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决定。

(二)省局审查与申请资料移送:

自受理之日起,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15日内对试验和样品试制的现场进行核查,抽取检验用样品,并提出审查意见,与申报资料一并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向确定的检验机构发出检验通知书并提供检验用样品。

(三)检验:

自收到检验通知书和样品之日起,检验机构在50日内对样品进行样品检验和复核检验,并将检验报告移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抄送通知其检验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申请人。特殊情况,检验机构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检验工作的,应当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门报告并书面说明理由。

(四)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的审查意见、申报资料和样品后,应当在80日内对申报资料进行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查,并作出许可决定。在审查过程中,需要补充资料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一次性提出。申请人应当在收到补充资料通知书后的5个月内提交符合要求的补充资料,未按规定时限提交补充资料的予以退审。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交补充资料的,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补充资料时间不计入许可时限,其审查时限在原审查时限的基础上延长30日。准予注册的,向申请人颁发《国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不准予注册的,向申请人发放《保健食品未获批准通知书》。

(五)送达:

自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10日内,SFDA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将行政许可决定送达申请人。

十、承诺时限:自受理之日起,95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十一、行政许可实施机关:

实施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受理地点: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十二、许可证件有效期及延续:

《国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长有效期的,申请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申请再注册。

十三、许可年审或年检:无

十四、受理咨询与投诉机构:

咨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

投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局监察局、政策法规司执法监督处

医疗设计不止于“设计” 篇3

医疗设计,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医疗行业的建筑设计。由于行业特殊,它在考量美观的同时还需要非常重视体验、功能性和实用性。随着前沿科研成果的大量出现、临床创新的不断增多和通讯技术的持续革新,医疗设计本身也在不断完善着。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NBBJ长期关注医疗设计领域。作为NBBJ医疗合伙人和医疗设计领域的专家,Joan Saba认为,医疗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而已,它还能够让人更为健康。医疗设计涉及到人们生命的广度,与日常有着很多深刻的感情上的联系,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设计,从病人的病床到顶尖的手术室都充满了高技术。在他看来,医疗设计十分重要,对于病人来说,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够在这里住得更舒适;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医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C:在你看来,究竟医疗设计是怎么定义的?

S:一方面,医疗设计涉及到人们生命的广度,与日常有着很多深刻的感情上的联系,比如人们在医院获得孩子出生的喜悦,在这里挣扎和保卫着自己的健康。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设计。从病人的病床到顶尖的手术室都充满了高技术。所以想要平衡病人的感受、他的家庭、他的病友、医生护士这些方面的需求已经非常困难,而将技术与私人生活协调起来就更是一个挑战。举例来说,声音是医疗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噪音会严重干扰医生和护士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又是最吵闹的公共空间之一,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它变得清静一些。在实际的设计中,我们会在同一楼层用不同的颜色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功能区域,在被定义为“思考区”的区域中,医生可以安静地思考工作而免受打扰。同时,医院也是一个学习场所。病人会在这里和他的主治医生沟通下一步的医疗方案。所以我们也会将病房布置得更像一个学习室而不仅仅是一间类似旅馆的房间。

C:医疗设计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们为什么需要医疗设计?

S:首先,它满足了我们体验上的需求。对于病人来说,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够在这里住得更舒适;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医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休憩和各种规模的工作环境。我们知道这样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设计室内灯光的时候会帮助病人或者长时间工作的员工分清白天和黑夜。其次,我们的时代飞速发展,IT、高精尖技术和最新的医疗成果都在改变着医院。因此我们就需要顺应变化来设计医院。15年前我们的医疗设计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也会研究“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在了解了病人和医生对于医院的期望后,我们会借助计算机的协助进行精细设计。比如,我们会设计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日光的楼层、楼层任意一处到咨询台的距离都是合理的长度、到电梯都不超过数分钟 等。

C:国内外最新的医疗设计趋势是什么?

医疗保健产品设计 篇4

1 Trinseo公司简介

Trinseo是一家新型的全球性材料公司,是塑料、胶乳和橡胶生产的领导者。

2010年之前,公司隶属陶氏化学(“陶氏”)旗下,各方面能力卓著,包括市场和技术领先地位、世界一流的生产设施和独创理念。分离之后公司曾用名斯泰隆(STYRON)后于2015年更名为盛禧奥(Trinseo)。盛禧奥涉足塑料、胶乳和橡胶业务,这里着重介绍塑料业务中的医疗行业应用。

2 Trinseo医疗聚碳酸酯简介

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Trin- seo医疗PC是符合医疗相关认证和标准要求的高性能聚碳酸酯,其在生产、包装、运输环节中,均采用了医用级别标准,故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等产品。

Trinseo医疗PC主要包括:CALIBRETM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Resins;CALIBRETMMEGARADTM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Resins;EMERGETM高级树脂Advanced Resins; MagnumTM医疗ABS树脂ABS Resins。其中CALIBRETM聚碳酸酯树脂适用于环氧乙烷和高温蒸汽消毒的医疗产品; CALIBRETMMEGARADTM适用于耐伽马射线和电子束消毒方式的医疗产品;EMERGETM材料则主要为合金改性,用于手术器械和仪器外壳。

3 Trinseo医疗聚碳酸酯应用

输液系统:输液系统中的透明接头、转向、肝素帽、连接器等广泛使用Trinseo PC 2061-15,其中在特定溶剂输液中出现开裂情况,使用耐开裂规格2060-6得以解决。

血液净化系统:透析器、血液过滤器、血浆分离器等血液净化耗材,广泛应用伽马射线消毒,Trinseo PC中的2081-15在领域应用较多,其中在透析器外壳和端盖材料上,Trinseo还提供医疗预染色服务。

外科器械:外科器械中,在吻合器、穿刺器、内窥镜等手柄和功能部件,较常见Trinseo玻璃纤维增强规格5101和5201。 该规格在产品使用中提供了更好的硬度和强度。

检测仪器:血糖仪、核磁仪等为代表,主要是要求材料良好的表观和耐化学试剂擦拭,常规推荐Trinseo PC/PET合金材料9500CR和医疗ABS 8391MED材料。

4 Trinseo医疗材料的品质保证

符合ISO—10993标准检测

符合美国药典USP Ⅵ级认证

优异的抗伽马射线黄变的颜色补偿技术

专用医疗生产线的品质稳定把控能力

专业医用色母提供稳定的医疗染色服务

医疗器械产品追溯制度 篇5

一、目的为了应对医疗器械突发事件或召回事件,以便在第一时间找到使用患者。

二、范围

追溯器械:外科疝气补片、骨科内固定植入器材等

三、定义

可追溯性是指通过记录来追溯产品的历史。

四、职责

1供方:负责对提交给我院的产品进行标识;

2设备科:负责监督供方对提交给我院的产品进行标识;负责标识购进物品的产品属性;

3器材仓库及使用科室:仓库负责产品验收;仓库负责做好完整的验收记录;仓库负责追溯产品购进过程的形成;使用科室负责追溯产品使用过程的形成。

五、管理方法

1、产品标识的内容:医院药库对产品进行标识进行入库验收登记,主要标识以下内容: 产品名、规格、型号、来源(生产厂商、供货单位)、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注册证号、购进日期、数量等。

2、验收质量状态:可包括:待验或合格或不合格或待定、验收人员、验收日期、数量等。

3、医院使用科室应对使用的产品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存档。

医疗保健产品设计 篇6

1.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以及自我护理保健产品现状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会出现各种问题,病因一般不明确,生病的过程比较长,恢复得比较慢,有突然恶化的风险。在临床上初期表现不明显,当症状出现后,会呈现多样化,不同的老年人在同一种病上的表现可能不同。而且,一个老年人可以同时患有几种病。在这些老年病上,暂时没有一针见血的对症方法,不仅要依靠医生和护士的的治疗,家人也要紧密配合,在产品上应该尽可能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保健,提前预防,减低病症的危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部分器官会老化,甚至出现问题,他们比较容易得高血压与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与股骨骨折等。而当我们知道这些疾病的类型,还要知道它们的特点,从而更好的认识老年人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现市场上老年人自我护理保健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一些药箱,药盒,电子测试仪器等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操作步骤还有待提高,应该尽可能迎合老年人的使用心理。

2.老年人使用自我护理保健产品的心理特征

(1)老年人心理特征的形成

老年人心理特征的形成跟他们生活的环境有直接的影响,老年人交际圈大都为同龄人,而老年人基本已不用参加工作,生活的节奏会很平稳,在社会飞快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会被边缘化,他们会在生活中显得很孤独,与此同时,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下,生理同样也会让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发生改变,他们的记忆力,思维逻辑能力都会受到限制,行动迟缓,让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接手能力差。情绪的调节能力也会比年轻人要弱,当出现产品用户体验不舒畅,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2)老年人心理特征与实际产品两者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我们要求的产品实用性强会有一定的矛盾,而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就要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实用性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追求产品的易用性,老年人的逻辑意识能力会随着年龄升高而降低,认知和操作的能力比较差,要尽量减少需要记忆的步骤,操作不要太复杂,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习惯,加入人机工程学,让老年人无障碍的体验。在产品的情感上,要考虑到老年人通常会比较自卑,敏感的心理特点,让老年人感受到产品不是一件冰冷的工具,让老年人对该产品有足够的好感,在使用过程中能感受到病情会得到缓解,自我保健是有疗效的,要坚持的做下去。

2.老年人自我护理保健产品交互设计分析

(1)产品功能

老年人可以同时患有几种病,在身体各方面系统逐渐衰老的过程中,会伴随着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老年人自我护理的保健产品,倾向于单独检测一种数据,如果病者有不同种症状,则需购买不同医疗保健产品。对于一个老年人,在使用上会增加他的记忆负担,需要他的学习不同的产品使用情况,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购买这些产品的费用,在功能整合上,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交互界面在产品操作上的应用

现下,大部分的老年人自我护理产品界面比较单一,信息反馈不够直接,分辨度比较低,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对信息的感知能力弱,理解能力不强,应该在设计该产品的时候,适当加入界面的颜色模块代表不同的信息,不用的色相和文字有相应代表的信息,在听觉上可以加入语音的引导,让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提示,提示老年人在操作过程中,无障碍,并且有效的得到他要检测的数据,从而引导他更好的自我护理,而且,在这过程中,加入情感化设计,让用户不会产生操作疲倦,失去耐心,给老年人感受到产品的人文关怀。

小结

老年人自我护理保健产品,随着社会信息科技的进步,需要我们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老年人护理保健产品,以老年人为用户中心,增加交互设计系统,提高他们的用户体验。在界面的设计上,要尽可能迎合老年人的审美需求和信息传达需求,让老年人比较容易上手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无障碍,并且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一次身体健康的检测。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创新型保健产品设计调研浅析 篇7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慢性病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慢性病问题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关注的重点医疗问题之一。尤其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休息时间降低、工作压力大等问题, 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伴随而来的是诸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视力减退、以及“三高”现象。此时则需要就医进行治疗, 而以目前的工作节奏, 除非病症严重, 现代人往往选择服药、锻炼等保守的方法缓解病症而放弃到医疗机构进行就医治疗。而目前的保健品以及保健类产品种类繁多, 功效不一, 盲目使用无法缓解病症甚至加重病症。而对于药品而言, 有时因为多种并发症, 需要一次性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安排满等现实问题, 导致人们无暇顾及自身健康问题, 常常出现没有定时服药、服用剂量不准甚至服药错误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 目前市场上对于解决此类问题的产品有明显的需求量和期待值。

2 关于保健产品的调研分析

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应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因此在调查之前, 设计者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有的放矢才能进行明确的创新设计。对于产品的调研方案应该进行优先考虑。通过调研方案的设计导入正确的设计理念, 才能做出满足人们需要, 符合市场规律的优秀产品。产品调研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便是正确的调研方法和明确调研目的。针对保健产品进行调研, 必须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存在于市场上的相关产品的发展如何?目标群体的接受度是怎样?这些实际问题都必须要进行调研, 同时也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虑。

根据调研方法种类, 系统的调研方法有很多。而针对于目前保健产品, 应根据受众的心理接受范围而有针对性的采用特定的调查分析方法。依据调查研究方法的不同, 可以将调研方法分成两种。首先是按照调查客体而应用的方法进行划分, 例如, 文献调研法、观察归纳法以及最常见的问卷调查法。另一种则是依据所选取的调研对象进行的划分, 例如:抽样调查法、普遍调查法已经特定调查法。而由于调研成本和调研方式的问题, 问卷法和访问法是最适合也是成本低、针对性强的调研方法之一。

根据问卷形式不同, 问卷法可分为自填问卷以及访问问卷两类。前者是由被调查者本人填答的问卷;后者是由访问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的问卷。二者同为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工具, 同是依托问答形式而构成的。也都是由一系列问题和答案所构架而成的。区别仅在于目标客体不同, 问卷形式和操作程序也略有区别。对于保健产品设计的问题, 我们选用问卷法进行了由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根据所患病症的不同, 应用问卷形式对目标群体进行调查, 用以掌握和了解患病人群对于创新保健产品的接纳程度。共进行调查问卷1000份, 回收921份, 调查有效率92.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640名受访者对保健品以及保健产品的概念有混淆, 排斥保健品, 但对保健产品持观望态度, 占受访总人数的67.3%, 215名受访者对保健品有排斥情绪, 但对创新保健产品有浓厚的兴趣, 占受访总人数的23.3%, 而对保健品和保健产品都产生兴趣的有66人, 仅占受访总人数的7.2%。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 目前我国的保健品以及保健产品市场的不规范, 以及得不到人们的认同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另外, 通过访问法对目标客体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调研目标围绕患有慢性病的公司白领进行, 调研问题主要为: (1) 是否对定时服药产生困扰? (2) 是否对药剂使用量有清晰的概念? (3) 如果有解决该类问题的产品出现是否有兴趣购买? (4) 对于价格方面, 和接受的范围为多少合适?根据随机选取的对295名受访者的回答, 有243名受访者经常对定时服药产生过困扰, 占受访者人数的82.4%, 有的甚至完全忘记按时服药。另外, 169名受访者对药剂使用量没有清晰的概念, 认为除非医生指定用量, 自身无法对药量进行争取评估, 占受访者人数的57.3%。针对此类问题出现的产品有需求的为200, 占受访者总数的67.8%。认为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在100~200元之间最为合适占受访总数的85.3%。

3 调研分析的结果

通过问卷法以及访问法对目标人群的调研结果显示, 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保健品以及保健产品的概念是混淆不清的。因此, 设计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加大力度进行宣传与走访。此外, 还可以在此类问题上进行创新保健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通过结合时尚与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按时提醒功能以及药剂定量分配功能。同时, 通过调研发现, 对于创新保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企业来说, 目前人们对于创新保健产品的价格接受范围偏低, 因此在确保产品功能的同时应该尽量节约生产与销售成本, 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可通过简单的造型降低设计成本, 以及高度集成化降低生产运输成本等。另外, 通过宣传, 提高人们对于创新保健产品的认识, 并促使随着该类产品的不断完善, 使人们重视亚健康问题的危害性, 并使该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正确的生活方式等问题, 我国的慢性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 针对慢性病的患者进行走访以及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此类人群有着定期服药的行为特征, 且男性的慢性病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女性。调查还发现, 慢性病人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定期服药、服药剂量、服药方式等方面。与此同时, 有研究表明, 人体内激素以及酶的活动有明显的周期变化。而药物的效用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强与弱的功能性。这些都对创新保健产品设计的方法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老龄化现象,慢性病,定期服药,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小勤.市场调查的理论与实务[M].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医疗康复机械设计 篇8

随着医疗器械的高度发展和在医学临床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国外医疗器械的产值已接近药业;随着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改善,卫生健康事业迅速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大大提高,采用物理方法的医疗保健技术受到格外重视;“入世“给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使我们从此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平等的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总之,医疗器械产业已经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1 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帮助脑瘫,偏瘫等身体不能自理病人进行身体机能康复医疗运动。由于病人在身体神经系统全部或部分瘫痪,身体长期不能活动而导致身体肌肉发生萎缩,从而使病人永久性失去运动能力。所以需要在其失去活动能力时,通过医疗器械使其肢体或者身体各其他部分发生运动而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当病人身体能够轻微自理时,可以将此器械转化为病人加强锻炼进一步康复的工具。本机构包括几个构成部分,脊椎康复运动部分,上肢多自由度运动部分,站立式髋骨康复运动部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康复保健床,它由床架、座板、座箱、支撑座、轴杆、套筒管、倒钩架、绑带、把手、微动开关、手动或自动升降装置等部件组成,根据人体上重下轻特点,利用身体自身重量,采取固定踝关节后头低足高式进行牵引,达到医治脊柱疾病目的。它具有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易接受,不会造成负损伤,治疗安全可靠、疗效高等优点,还具有结构简单,一床多用,成本低廉,便于家庭普及推广应用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牵引医疗器械。

2 方案设计

2.1 医疗床各部分运动结构分析

对病人的脊椎进行康复式运动治疗如图1: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使得轮盘运动从而让第一部分可以上下往复运动,可以达到锻炼病人脊椎的结果。

对病人髋骨及腿部,脚部分的康复治疗:可以通过电机(气压,液压等)驱动千斤顶是床身部分直立,病人可以通过床沿绷带直立,手扶支撑杆。然后下面一部分的髋骨运动机构运动。该运动是由小型步进电动机驱动使得圆盘成一定角度旋转,往复运动。从而使病人的要不与髋部得到锻炼,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如图2所示。

在该康复医疗装置中共分为三个主体部分:脊椎康复部分,液压动力系统,足部以及腰部康复运动装置。

布局方案的设计:整个构架以床为基本骨架,床板共分为三部分,每部分连接以旋转轴为核心,中间板块用一个轴连接基本构架,后面一块板安装腰部康复系统。在下面安放一块板并加上电机安装台以及液压系统固定装置,置放在床的前半部分。

2.2 医疗床传动方案设计

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应满足机器的工作要求,如所传递的功率及要求的转速。此外,还应保证机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高的传动效率、工艺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构紧凑和使用维护方便等。但同时达到这些要求是不容易的。因此采用如图4所示传动方案。

2.3 医疗床结构方案设计

在腰部康复驱动系统的空间放置中图5所示方案体现出柔性处理思想,可以随时安装和取下该装置,并且能够体现出整体性思想和全局方案配置上的更加优化。

3 部分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及验算(包括弯曲刚度、扭转刚度、花键键侧挤压力及危险断面的强度等)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选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查表可知:

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1)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1=195mm;(2)求转矩:已知T2=198.58N·m;(3)求圆周力:得Ft=2T2/d2=2×198.58/195=2.03N;(4)求径向力:得Fr=Ft/tanα=2.03×tan200=0.741N;(5)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48mm

轴承支反力:FAY=FBY=Fr/2=0.74/2=0.37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MC1=FAyL/2=0.37×96÷2=17.76N·m

截面C在水平面上弯矩为:MC2=FAZL/2=1.01×96÷2=48.48N·m

求其合弯矩:

求其扭矩转矩:T=9.55×(P2/n2)×106=198.58N·m

求其婉拒当量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α=0.2,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Mec=[MC2+(αT)2]1/2=[51.632+(0.2×198.58)2]1/2=65.13N/m

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所以该轴强度足够。

3.2 主轴的计算及验算(包括轴径的选择、合理跨距的确定、刚度验算等)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选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查表可知:σb=650Mpa,σs=360Mpa,[σb+1]bb=215Mpa,[σ0]bb=102Mpa,[σ-1]bb=60Mpa

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最小直径,单级齿轮减速器的低速轴为转轴,输出端与联轴器相接,从结构要求考虑,输出端轴径应最小,最小直径为:d≥C。

查表,45钢取C=118,则d≥118×(2.64/473.33)1/3mm=20.92mm考虑键槽的影响以系列标准,取d=22mm。

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单级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轴承对称布置在齿轮两边。齿轮靠油环和套筒实现轴向定位和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端轴承靠套筒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轴通过两端轴承盖实现轴向定位,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初选用6206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30mm,宽度为16mm。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则取套筒长为20mm,则该段长36mm,安装齿轮段长度为轮毂宽度为2mm。

按弯扭复合强度计算:(1)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2=50mm;(2)求转矩:已知T=53.26N.m;(3)求圆周力Ft:根据式得Ft=2T3/d2=2×53.26/50=2.13N;(4)求径向力Fr根据式得Fr=Ft/tanα=2.13×0.36379=0.76N;(5)因为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50mm

求支反力FAX、FBY、FAZ、FBZFAX=FBY=Fr/2=0.76/2=0.38N

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MC1=FAXL/2=0.38×100/2=19N.m

截面C在水平面弯矩为:MC2=FAZL/2=1.065×100/2=52.5N.m

计算合成弯矩:

计算当量:取α=0.4,Mec=[MC2+(αT)2]1/2=[55.832+(0.4×53.262]1/2=59.74N.m;校核危险截面C:σe=Mec/(0.1d3)=59.74x1000/(0.1×303)=22.12Mpa<[σ-1]b=60Mpa。所以此轴强度足够。

4 技术经济分析

4.1 技术、经济与政策相结合

在国家大力扶持机械制造业的背景下,发展创新则是未来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也是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利益。该康复装置则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实现了技术,经济与政策的结合。

4.2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设计该装置即使当前利益使然因为目今市场上该项产品并不够成熟,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对该系统装置的需求,可以预见,在将来这种需求将更加旺盛,所以尽快开发出该项产品并使其技术成熟则是重中之重。

4.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首先满足的系统性能需求的情况下,更实现空间的紧凑和合理配置,运动的更加精确与成本的节省则是发展的方向。同时柔性化的设计则更能高效合理的利用该装置以及见很少成本。使得该项技术更加灵活与成熟。

5 结论

本文论述了一个医疗康复器械的设计过程,由于篇幅有限,只将此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在此作一个综合概述,一个完整的机械方案设计涉及到建模,计算仿真分析,尺寸材料选用以及加工工艺等,本文主要将一些核心部件的简图,核心零件的计算,以及主要结构方案和模型方案的设计给出,望能给读者相应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庆玲等.上肢康复机械臂交互式康复训练控制策略[M].机械工程学报,2008.

[2]王东岩,李庆玲,林志江,孙立宁.穿戴式康复机器人控制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

[3]刘珊,何际平,王勇冀.基于MATLAB上肢康复机械臂鲁棒控制研究[J].仿真系统学报,2009.

[4]车仁伟,吕广明,孙立宁.五自由度康复机械手臂的设计[J].机械设计,2005.

[5]吕广明,车仁伟,孙立宁.五自由度上肢康复机械臂的雅各比矩阵[J].机械设计,2005.

[6]宋伟.旋转类康复器具的内部结构分析与改装设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验,2005.

[7]刘建军.脑瘫患儿常用康复机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8]黄培秋,关锦州.康复斜床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广东省康复医疗医院,2001.

[9]濮良贵,记名钢.机械设计[M](.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医疗建筑表皮设计初探 篇9

医疗建筑, 作为最复杂的民用建筑形式的一种, 长久以来, 建筑师更多地将精力用于对建筑功能的研究。对业主来说, 对建筑功能的重视也远甚于建筑形式, 建筑表皮长期处于一种完全服从于建筑功能的状态。随着国力的兴起, 国内掀起了一轮医疗建筑的建设浪潮。在当下的医疗项目设计中, 在一如既往地重视功能的同时, 对建筑形象的热衷也与日俱增, 身披各种形式外衣的医疗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很多项目与一些其他公共建筑相比, 在外皮上并不逊色。在大开眼界的同时, 这不得不引起医疗建筑设计师们的思考, 在热闹繁荣的表象之下, 是不是应该对医疗建筑表皮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笔者力图结合近年的医疗建筑实例, 探讨关于医疗建筑表皮设计的方向。

一、定位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决定医疗建筑表皮的设计

医疗建筑是公共建筑的一个分支, 在设计手法及空间处理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对一些公共建筑来说, 由于功能相对简单或弹性较大, 可以以一种“形式决定功能”的设计方式来完成设计。诚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对城市更负责任、更积极的一种设计态度, 但对微观呢?功能可能更多地要妥协于建筑表皮。传统的建筑设计理论告诉我们:“平面是发生器”, 虽不尽然, 但对医疗建筑的设计者来说, 强调功能优先是医疗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也是由医疗建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同时也要兼顾建筑形式, 如何取舍、如何权衡, 是在目前每个设计任务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 医疗建筑表皮应具备公共建筑的特点

医疗建筑与社会的密切相关, 每天大量的人流穿梭其中, 其流量远大于一般的公共建筑, 其建筑形式的可识别性、唯一性及地标性是首先要具备的。在宏观上, 应以公共建筑的设计手段来控制表皮设计。

(二) 医疗建筑表皮设计与一般公共建筑的区别

医疗建筑的功能复杂性决定了其表皮处理的复杂性。与一般公共建筑不同, 医疗建筑功能房间繁杂, 各自要求不尽相同, 相邻层平面、层高往往差异很大, 如果只从功能角度出发, 立面效果会杂乱无章。相反, 如果只从立面效果来考虑, 往往内部功能要做出让步, 在使用上带来不便。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的同时, 应对立面效果加以考虑, 尽量保证统一与和谐。在实际操作中, 需要花相当的精力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没考虑平面功能, 内隔墙窗户收口于窗洞中间, 封堵困难, 门窗既不好开启, 房间隔音及私密性也难以保证。如不可避免, 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对于大型的医疗建筑, 其建筑形体较多, 体量各异, 同时又相对紧密地联系, 在处理其建筑立面时把握难度较大。在处理中应尽量减少设计手法, 相同的建筑元素要在不同的建筑体量中变通体现, 使整体建筑群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二、处理好建筑设备的要求与医疗建筑表皮的关系

医疗建筑的机电设备的复杂性远远超越普通的建筑类型, 尤其对于暖通专业, 多个系统及特殊处理的单独系统较多, 对建筑表皮影响较大。净化手术部的设备层较为普遍, 层高及开窗方式等均有其特殊性, 在设计中尤其要注意, 可以弱化处理, 也可以作为裙房与主体病房的过渡层处理。

由于功能的需要, 医疗建筑的外窗通风口也较多, 许多房间需要单独进行排风或进风, 因此对于医疗建筑表皮来说, 如何合理组织通风口, 是立面设计需要注意之一。各层垂直方向通风口应尽量对齐, 风口标高应尽量在窗洞内, 对于凌乱的小洞口, 应进行统一整合, 创造完整的立面效果。有时甚至在功能上并不需要设置风口的位置设计假风口, 以体现一种和谐的设计效果。风口百页应与窗框颜色一致, 弱化其形象。

在医疗建筑的屋面上, 同样有大量为建筑而服务的建筑设备。在进行表皮设计中, 其也是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尽量将建筑设备设置于正常人视点看不到的部位, 如果处于建筑外围, 应对其加以遮挡, 作为建筑表皮元素加以设计, 不破坏建筑表皮的整体效果。

三、节能与环保对医疗建筑表皮的影响

医疗建筑是能耗最大的建筑类型之一。作为医疗建筑的核心部位, 病房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同时各种大型医疗设备自身的能耗及对环境的苛刻要求都需要较高的能源要求。建筑表皮在满足视觉要求的同时, 很重要的一点是承担建筑的围护作用, 这在建筑节能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创造节约型社会的大形势下, 从经济学观点, 一次投资与运行费用二者之间的衡量与分析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在保证使用质量的前提下, 人们寻求较低的投资与较低的运行费用。这就要求医疗建筑设计者有必要在建筑表皮的层面上对减少建筑能耗做出贡献。比如减少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减少透明屋顶面积, 减少建筑凹凸等, 并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来支持表皮设计。在这里有必要强调医疗建筑的功能性, 其不必强调太多的建筑艺术的独特性及建筑文化的责任感, 在设计中应找出一个契合点, 通过合理的搭配, 以一种内敛节约的表皮处理方式来完成医疗建筑的自我价值体现。

结合当地地域气候特点, 有针对性地通过建筑表皮处理来实现建筑能耗的节约。如粤北人民医院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 公共大厅等空间不设维护结构, 通过穿插的院落实现自然通风, 有效地节约了能耗。

四、建筑表皮与医院文化的体现

医院从始至终一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进行变革。长期以来, 我国的医疗建筑形式几乎千篇一律, 丝毫没有体现出个体特色。随着近年来医院建设的浪潮, 各种形式各异的医疗建筑层出不穷。透过表面繁华的背后, 我们应当深思, 在医疗建筑中如何体现个体医院独有的建筑文化, 并能够在分期建设中得到延续。医院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大多数医院需要分期建设, 坚持并贯彻自己的建筑文化, 狭义理解为建筑风格是必要的。医疗建筑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人的一生, 也许从出生到结束都会在同一所医院中, 因此其建筑表皮的应与生命一样具有延续性、可识别性、唯一性。

例如,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作为一所百年老医院, 近年来也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建设。就其第二住院部来说, 外科病房楼竣工于2002年, 内科病房楼竣工于2008年。就建筑表皮来说, 两栋建筑很好地衔接, 浑然一体, 很好地创造出了属于北大医院独有的建筑风格。

中日友好医院, 于2002年开院, 由日方设计, 医院建筑风格为白色墙面搭配方窗。在医院后期的建设项目中, 没有追求新潮的建筑形式, 一直坚持原有建筑风格, 整个院区和谐统一, 形成中日友好医院独特的建筑性格。

五、重视医疗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

屋面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 很多时候被设计者所忽视。作为医疗建筑来说, 建筑形式大多为建筑群, 高低错落, 一般来说, 最高建筑为病房楼, 患者、医护人员长期活动居住场所, 对较低建筑屋面一览无遗。在城市内多数医院用地紧张, 将屋面利用为屋顶花园也较为普遍。因此对医疗建筑的较低建筑的屋面进行表皮设计, 尤为重要。

对医疗建筑来说, 屋面上往往会有大量的机电设备、如风机、冷却塔等, 如不进行屋面的合理规划, 各个设备散落于其中, 很难形成成片的有效使用面积。因此在设计中, 第一步就是对屋面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分区, 尽量集中, 形成较大的空地, 并对机电设备与空地间进行一定的遮挡, 对噪音及视觉进行阻隔。

六、从建筑感知的层面上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

作为为患者服务的医疗建筑, 创造人文化、亲切的医疗空间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作为与患者接触最直接的建筑元素之一——医疗建筑表皮的设计应当区别于一般公共建筑, 不应追求高大雄伟的建筑气势, 应在处理的尺度、手法及材料上表达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 减弱由于建筑体量、建筑表皮给患者带来的紧张压迫的不适感。如减小构件尺度, 在接近人群的部位采用能让人们感到亲切的建筑材料等。

七、结束语

建筑表皮只是一个表象, 通过它可以折射出与建筑核心功能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我们应当以一个最恰当的建筑表皮来配合医疗建筑空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医疗建筑仍将大踏步地发展, 这对医院的领导者、设计人员是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需要在探索中前行。现代医疗建筑是一项繁杂的工程, 各学科、各种理念交叉其中, 在一如既往地注重医疗建筑内部功能的同时, 管理者、建筑师们也应当从更多的角度地探讨医疗建筑的内涵。

摘要:本文以城市中医疗建筑的表皮语言为研究对象, 从医疗建筑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宏观至微观, 结合医疗建筑的特殊功能性, 对医疗建筑表皮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一些工程实践及案例分析, 对我国目前医疗建筑表皮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

移动医疗救援系统设计 篇10

医疗救援是部队医院的重要职责。在现代战争卫勤保障中,信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伤病员信息的及时采集、传输、处理、追踪和利用已成为分级救治卫勤保障的重要内容。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卫勤保障特点决定了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网络在战场医疗救护方面的广泛应用。现代化战争对战场救护的方式、效率、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大量高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对人员的杀伤率大大增强,战场上伤员的伤类更多、伤情更复杂、伤势更严重[1]。战场的随机性使得战场救治范围不断扩大,也加重了救治工作任务。另外,由于战场救治工作与和平条件下的救治工作不同,必须在运动的环境下进行,是救治、护理、转送的一体化,这对医疗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外许多军事发达国家都针对现代战场特点研制了高技术医疗装备,探索新的医疗救援方式。我国在这一方面和国外军事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所差距,为了提高我军的医疗救援能力,为打赢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化战争做好准备,亟需对目前的医疗救援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将对如何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移动医疗救援系统进行研究, 重点对构建移动救援系统的目标、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1移动救援系统实现的目标

移动救援系统构建的目标是利用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野战环境生命体征的自动化采集、传输与处理,为实现官兵、卫生所等基层医疗单位与大型综合性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实时交互提供有效的平台, 最终实现应急环境下随时随地的、便携的移动诊疗,使得野战和应急环境下官兵医疗服务随处可得。 具体有以下2个方面:

(1)实现官兵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单兵活动区域,士兵佩戴可以实时监测体温、血压、脉搏、血氧等重要生理指标的可穿戴无线传感器设备,设备获取数据并在本地进行简单处理后,利用基站传送到战地营救所或者战地医院, 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如果发现异常或危险,能够报警并快速采取救护措施,同时可以提供士兵的实时定位跟踪等辅助功能。

(2)实现远距离移动环境下官兵的及时救治。充分发挥军区总医院在军队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医疗网络覆盖体系单位的基层医院、部队卫生所、边哨卫生所、干休所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在应急环境下,战地营救所或者战地医院利用网关, 通过卫星系统、卫勤指挥系统或移动通信网传送到后方医疗机构和指挥机构,实现远程会诊、咨询等卫勤保障功能,使伤病员能够及时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卫勤保障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实时性,提高现代化战伤的救治速度和救治水平。

2移动医疗救援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1设计思想

当今信息化战争对单兵作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在野外环境下为士兵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着眼于实现动态化、实时化、精确化的卫勤保障,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降低战士的伤亡率,利用物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先进技术,开发设计具有移动化、全天候、全方位的士兵生命体征监测、远程诊疗等功能的移动医疗救援系统。

2.2系统架构

系统的实现采用“Linux+ Apache+ My SQL + JAVA”开源架构,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2.3主要功能模块

移动医疗救援系统主要由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和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所构成的平台来实现其功能,将移动化和数字化2大特征融入到医疗救治过程中,突破了医疗受时空限制的缺陷。

2.3.1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

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包括移动生命体征监测、 远程会诊、智能诊疗等。

首先是通过传感器获取生理参数信息。通过佩戴在患者身上的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生理参数,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采集获取生理参数信息,进而实现远程医疗和监护,给野外活动的官兵较大的自由,官兵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得到监护中心的监护。

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通过为基层卫生机构提供远距离的医疗咨询和指导,能够充分发挥大型综合型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为提高应急救护点、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提供有效的渠道[2]。目前,远程医疗通过对医疗数据、医学图像和语音的综合传输,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患者与医生、基层医院与综合型医院搭建了沟通的平台。远程医疗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

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还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疾病样本进行学习,实现疾病的智能诊断,为患者自诊和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将所有疾病症状进行分类、总结和概括,建立主要症状集合,作为机器学习的经验数据;针对疾病描述的不确定性,利用粗糙集理论,对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信息进行处理,运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获取疾病知识,提高疾病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综合运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疾病智能诊断系统模型,引导用户对自身的疾病情况有初步的了解。

该子系统能够实现专家与伤员、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诊疗,使伤员在原地、原医疗机构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为紧急状态下的救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3.2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

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子设计自动化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等智能终端为医生、护士提供床边记录的方便途径,实现医院电子病历的全程管理。面向临床医疗监测,以患者为中心、以基于医学知识的医疗过程处理为基本管理单元,实现伤员在医院内的诊疗过程的精准化、高效化、便捷化[3,4]。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及技术标准、全程实现电子病历的业务流程标准、结构化医学文档标准格式、建立医学字典库集等。无线临床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门诊和病房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医学图像存基站档与传输系统、检验信息系统、放射病房科信息系统等。

2.4生理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方式

2.4.1常见的生理数据

医疗常见的人体生理参数需要通过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感器,通过不同的信号进行采集。各种被测基本生理参数被分为2大类:一类是电信号,通常用电极直接提取,如脑电图、心电图等;另一类是非电信号,要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获得,如血压、呼吸等。目前,采集体温、血压、脉率/心率、呼吸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常见的生理数据的无线传感器设备已比较成熟,正在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其载体也朝着人们更容易接受、适合长期使用和不干扰日常生活的方向发展[5],为移动医疗救援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2.4.2数据传输方式

应用场景不同,传输方式也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远程医疗子系统和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应用的不同场景,以野战环境下和院内临床监测2种场合分别说明:

(1)野战环境下。野战环境下数据传输相对比较复杂,考虑到要获取士兵的定位和生理参数2种信息,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采用Zig Bee作为传感器网络组网协议,并通过3G传输生理参数至军队网络,中间设置3G网关和防火墙,防止恶意、 非法的数据传入军网系统。

(2)医院内部。由于在医院内部临床监测的数据传输范围距离不大,一般情况下网络覆盖一层或者一栋楼即可,因此,采用IEEE 802.11g标准作为无线WLAN组网协议。以我院建成的无线镇痛泵网络为例,患者通过佩戴无线镇痛泵实时采集生理数据,并由病房内的基站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测台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向基站返回指示,无线镇痛泵从基站接收返回的信号,根据信号作出判断(如图2所示)。

2.5接口设计

2.5.1可穿戴式医疗设备接口设计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与医院已有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是实现医疗数据完整、准确的重要条件。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种类繁多,为实现设备与系统的有效对接,购买具有开放接口的设备,根据医院HIS的数据结构对可穿戴式医疗设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设计, 重点是与医院门诊系统的对接。根据系统功能流程和数据流向,接口软件的主要功能为患者基本数据的交换,如患者姓名、年龄等基础信息以及动态生理数据等。

2.5.2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与HIS接口

无线临床监测系统重点实现与住院临床诊疗数据的交换。把采集数据传输拆分开来,将用药信息、 费用信息、检查信息、药品信息等封装在多个动态链接库中供医院HIS调用[6]。系统采用中间件技术屏蔽操作系统和系统接口的异构性。

3应用效果

移动医疗救援系统的主要模块已在我院成功运用。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中的远程视频模块已在我院应用多年,在远程医疗教学、搭建远程医疗会诊车[7]、 救治汶川地震伤员[8]等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专家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卫勤保障能力。其中的移动生命体征监测和智能诊疗模块已准备在汤山疗养区建立示范基地进行试用。在无线临床监测方面,我院已投入运行了无线临床护理信息系统,实现医护移动查房和床前护理、患者药品和标本的智能识别、人员和设备的实时定位、 患者呼叫的无线传达功能等。该系统可以与HIS有效对接,不仅可以帮助医院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同时可以帮助医院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4结语

本文对移动医疗救援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临床出发,满足野战、应急环境下医疗服务管理和业务的信息化需求,探讨集成应急环境下以伤病员的生理数据跟踪采集、实时监控、智能判断、远程医疗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的构建,为应急状态下制定及时、恰当的诊疗方案和便捷的转诊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微型、智能、数字化人体穿戴式多参量医学传感终端采集患者的体温、血压、 心跳、脉搏等生理参数,实现人体多生理参数的微创/无创、实时、准确获取;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远程医疗监护中心;监护中心负责实时保存、处理、统计和显示监护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为医生提供治疗和护理依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远程在线跟踪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医疗监控、会诊等,完成对生命的无缝隙监护和健康管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疾病智能诊疗方法可以模拟医生临床诊断时运用直觉和模糊推断的功能,按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分类,对患者输入的疾病症状进行判断,自动生成诊断结论,为不能及时到达医院的患者自诊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与训练提供了辅助参考。患者入院后的监控、信息传送通过无线临床信息系统实现,将患者信息作为各个业务部门信息共享的核心,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管理。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移动医疗救援系统,实现远距离移动环境下官兵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及救治。方法:采用Linux+Apache+My SQL+JAVA的开源架构,设计移动远程医疗子系统和无线临床监测子系统,并根据系统应用的不同场景选取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结果:该系统可以与HIS有效对接,帮助医院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效率。结论:该系统是集成应急环境下伤病员的生理数据跟踪采集、实时监控、智能判断、远程医疗的综合信息系统,可为应急状态下及时、恰当的诊疗方案和便捷的转诊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家用医疗设备的安全设计研究 篇11

关键词:家用医疗设备;安全隐患;用户模式;本质安全;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167-02

随着HHCE(家庭医疗保健工程)在国内迅速发展,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家用医疗设备进入到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病人在家里就能实施监护、治疗、康复和保健等等。这些医疗设备和医院的医疗设备相比,操作更简单、更方便实用,为多种慢行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带来了便利。但是,相对于我国医疗设备产业每年15%的超速发展态势,我国医疗设备设计和制造的水平总体要落后国外20年左右,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还不到5%,总体性能比较落后,安全性可靠性比较差,寿命或平均无故障时间短,工艺水平、外观及包装也较落后。多年来,由于设计不良引起的医疗事故或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安全性是医疗设备设计不断提升和改进的主要任务。

一、家用医疗设备的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国外最新的安全理论是“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人的不安全行为——用户操作或使用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

由于家用医疗设备的使用者都是普通人群,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产品的认知、使用和维护上都不专业,而企业在产品说明书对如何正确、安全使用其设备讲的不够详细,或表述不甚清晰,有的用户根本看不懂,结果导致误操作的发生。例如,血糖仪(见图1)是目前很多家庭常用的一种检测血糖的设备。血糖仪的使用从调试血糖仪代码、皮肤消毒、采血、检测,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误操作都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偏差,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又直接关系到使用者能否正确用药。服药不足或过量都会产生恶劣的后果,会引发一系列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还会引发死亡。

图1 血糖仪

此外,大多数使用者是在生理状况不适时使用医疗设备的,人在生理状况不佳时会影响到他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如果医疗设备的显示设计和操作装置设计不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也容易发生误操作。

2、物的不安全状态——医疗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问题

现在很多家用医疗设备都有电子显示屏,但是其产品信息反馈弱、模糊,使用模式区别不清,操作程序过于复杂且顺序模棱两可,操作上的警告信息含混等等,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者误操作的概率。以血压计为例,家用血压计有三种类型:水银血压计、弹簧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由于水银流出引发的安全问题,政府已于2013年全面禁止使用。弹簧式血压计主要是根据收缩压舒张压来判断血压,使用者往往存在听诊不准,放气过快等操作失误,且体积偏大不便于携带。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电子血压计(见图2),其体积小、携带和使用方便而最受欢迎。但很多电子血压计的显示屏显示的数字较小,对于视力不佳的老年人要想准确的识读数字较为困难。有时因为一些误读而自行增减药物,使得血压难以合理控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图2电子血压计

二、家用医疗设备的安全设计向度

1、安全的含义

《牛津英文大辞典》(第二版)对安全解释为:1.安全的状态,免于受伤或损伤,不接触危险;2.解除保护或限制;3.安全的手段和方法,保护,安全装置,安全措施;4.不太可能导致和引发伤害或损伤的状态,免于处在危险之中,安全,不存在危险或冒险的情况。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安全解释为:为了减少或消除可能伤害人体的危险条件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安全预防措施主要分为两类:职业安全和公共安全。其中,职业安全涉及到办公室、车间、各种商业环境等;公共安全则涉及到家庭、各种娱乐场所及公共环境。

根据英国伦敦1998年的一项调查,在工业化国家,家庭、工作场所、农田等是35岁以下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是科技的迅猛发展超过了人类发展的速度,科技带来的产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一系列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安全问题应运而生。

2、家用医疗设备的安全设计向度

产品设计的安全向度,是指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产品对人类健康、安全的影响,以此作为产品设计的主要方向。此外,产品能使人应对外来的一些危险。产品的结构稳定,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自行解体。或者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没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材料。

对家用医疗设备而言,安全设计主要考虑人的安全和物的安全设计。

(1)人的安全——以用户模式为设计的安全导向

不同的人对产品有不同的认知方式,从而会形成自己的产品使用概念模式。一方面,设计师会按照自己的概念模式去设计产品,这就是所谓的设计模式。另一方面,使用者又会按照自己的概念模式去使用产品,这就是所谓的用户模式。产品最终是给使用者来使用的,这一点现在所有的设计师都明白,都知道要按照使用者的概念模式去设计产品,但如何去获取使用者的概念模式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在设计中就要具体分析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征,以此建立使用产品的正确方式。进而明确使用者是何时何地怎样使用该产品。甚至可以在产品大批投放市场前先给一些可信的用户试用,以获得一些产品使用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调整设计,使之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2)物的安全——以本质安全为设计的安全原则

物的安全设计,一方面是指设备自身不能伤害到人,能保证人的健康安全。例如,设计师要考虑设备的运行方式是否会伤害到人,即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实践证明,很多在医院环境使用良好的医疗设备,在家庭环境中却屡屡出现意外的使用事故。例如一些家用电磁波治疗仪,由于使用不当,出现皮肤灼伤的情况。

另一方面,设备的显示信息清晰准确,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准确性和宜人性。让使用者对产品的功能有正确的判断,是产品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安全原则。可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产品的可用功能在产品外观上有明显的显示。其次合理的使用显示屏,增强产品与使用者的可视性互动。再次,声音和震动提示,也可以作为特殊的识别判断的装置。

第三材料的安全。材料自身的安全也可能导致产品的安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材料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塑料是制造各种家用设备的最常用的一种材料,这些材料有的是原材料对人体有害,例如聚氯乙烯(PVC)由于质轻、隔热、保温、防潮、阻燃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医疗产品。聚氯乙烯本身无毒,但它的原材料氯乙烯会引起人体四肢血管的收缩并产生疼痛,还会致畸、致癌,对人类的生殖、发育都有害。还有,塑料在加工成膜时必须添加大量的抗氧化剂、增塑剂和稳定剂,这些添加剂本身就有毒性。目前还没有一种材料可以在所有特性上具有良好的表现,设计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主要运用材料的哪种特性,以保障产品的安全。

三、家用医疗设备的安全设计原则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好的产品安全的解决方式是本质安全设计,即通过产品自身的设计就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不需要再通过额外的设计来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能。这种设计原则充分体现了人与物的安全关联:通过物的功能(理性)到外观(感性)的延伸,最终达到人的本质安全。所以,家用医疗设备“本质安全设计”的原则如下:

1、强调用户模式——提升产品的感性安全

产品的安全感主要是指产品可见、可触摸和可感受的部分带给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包括心理的抚慰、有趣、亲切、温暖感,以及使用时的心理安全感。目前,很多家用医疗设备还不能摆脱常规医疗设备带给人的使用感受:让人觉得冷漠、有距离感,缺乏亲和力和安全感。安全的产品设计首先是提供了一个易理解的概念模式,这个概念模式的出发点是在人们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创造温和,没有距离感的医疗设备。例如Lunar Baby(见图3)是一款针对小朋友对腋下或其他方式测量体温不配合状况,而设计的一款非常好的家用体温计。这款体温计有了一个新的测温的方式:只需要把夹在手里的体温计轻轻地按在孩子的额头上,感应式LED显示屏立马就可以将体温显示出来,既节省了传统体温计等待的时间,简单的操作模式还还原了爸爸妈妈关切的用手掌测试孩子额头温度的温馨画面,孩子自然也不会对测量体温会有抵触和害怕情绪了。

图3 Lunar Baby

2、增加产品的可视性——加强产品的理性安全

增加产品的可视性,一是设备的可用功能在外观上有明显的显示。二是更加科学合理的使用液晶屏,增强设备与使用者的可视性互动。产品应该给予使用者明确的信息,让他们对产品功能有正确的判断。产品语意学的目的就是让产品容易被使用者识别判断,使用者很快就能理解其使用方式。例如欧姆龙血压计(见图4)的屏幕,文字简洁清晰,少装饰,色彩以低纯度的中性灰色为背景色,文字与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非常适合老年使用者阅读。

还有Body Cycle(见图5)女性生理周期监测仪,是由一个连接到镜状显示屏上的温度计,与系统其他部分配合使用,帮助女性检测、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生理周期:排卵期、孕期和经期,并能够在特定的日子指导如何应对。对女性而言就像有了一位私人医生一样。

图4欧姆龙血压计图5Body Cycle

第三,设备的声音和震动提示,也可以作为特殊的容易识别的判断装置,例如语音提示器。“In Shape”(见图6)是一组包括体重器、显示屏和“虚拟”教练的家用健身设备,“虚拟”的教练在健身时会随时配合屏幕上的动作基于语音指导,甚至会及时的奖励,这种方式会很有趣的帮助使用者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并减少在健身者由于不正确的动作对身体的伤害。

图6 In Shape

四、结语

家用医疗设备直接涉及

到人的健康与安全,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实现产品的物质功能,更重要的是

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提供足够的安全,这种安全是在充分考虑了人与物的安全关系后谨慎的提出的。强调“本质安全设计原则”是希望能探究其本源,揭示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应考虑的角度,而得出更为精准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红杰主编 安全人机工程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6

[2] 金龙哲宋存义 安全科学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 比向军 医疗器械的人机工程学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孙佑元 谭杰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2期。

医疗保健产品设计 篇12

对于一件新产品来说, 统计数据通常都只能是事后用来证明预测的成功或者失败, 而实质性的新产品若想从统计中总结, 那可能在统计学科应用于市场经济的早期还能奏效。而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细微而真实的“待开发的机会”, 我们需要的是先找到它, 进而再证实它。如何找到所谓的“待开发机会”, 其实也就是要求我们设计师以生活型态的研究为保健产品设计的指导方向, 对不同族群的生活型态进行研究探析, 并通过分析消费者生活形态与保健文化理念的发展及其保健产品设计趋势的关系, 预测未来保健产品设计的方向, 将人—机—环境三者紧密联系起来, 对保健产品设计要素进行关联探求。

准确来说, 研究消费者族群的生活型态模式的目的首先也就是分析使用者的行为模式, 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特性。通过生活型态而反应出来的消费者因素和环境因素能够规范保健产品的设计全过程。同时, 通过对生活型态的调查研究, 可以了解使用者对保健文化、养生理念的认识, 以及他们的购买动机、使用需求及操作模式等, 借以来设定更合理的产品结构和功能构造及其使用情境。其次, 可以针对各种生活型态族群的特性, 分析出各自对于产品的不同诉求, 从而设计出合适的人机操作介面, 使保健产品的操作系统更具有指示性、简洁性和导向性, 更符合人性化。另外, 通过生活型态的调查研究发掘保健产品设计潜在的可能性, 帮助设计师理解除常见的使用模式之外的其他一些特质, 用以发掘保健产品设计上潜在的需求、使用因素。由此可见, 生活型态的充分把握和了解对于我国保健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生活型态的研究对设计师的帮助是非常大而且重要的。对于生活型态的调查研究不应该只是用地理位置或者外界环境来区分族群, 更应该是从人们的各种生活型态模式中去发掘生活族群独特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活动, 以此来作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客观判断, 并提供产品开发上重要的依据。再加上“族群”的观点并未被设计师包括企业去真正理解和认识, 更不用说将其应用到具体的产品开发设计中去, 设计师只片面的理解了设计是人的设计, 是为“人”而设计, 而忽视了“人”作为设计的核心和关键尺度来说其实他们是不一样的人群, 他们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 不同的生活型态下的族群都有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健康的渴望程度以及对于产品的消费习惯。因此, 如果没有对生活型态的充分调查、研究和对不同族群的行为模式的细分, 保健产品的开发设计从一开始就只能注定是不成功的结局。

生活型态设计的观念, 主要是在了解与掌握可能的消费族群动向, 然后针对他们的生活需求, 创造设计出新产品, 建立市场新商机。整个过程透过生活型态来作具体分析和企业策划, 针对不同族群进行具有实质性的市场定位, 并通过市场定位来明确具体的产品定位, 让产品在市场中能确实迎合人们的消费主流和消费习惯, 使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产业化的现代产品设计必须以调查研究不同族群的生活型态为介入点, 通过对其在不同的生活形态模式下对于产品的不同诉求, 去挖掘产品价值机会的缺口, 找到设计的突破口, 增强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这不只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追求流行时尚, 更重要的是从中培养消费者的品味, 创造流行文化新趋势, 并且让我们的保健产品成为广大消费大众心目中认为有用的、好用的、并且想要拥有的产品。我们作为产品设计师, 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 必须把生活型态设计相关理论考虑在内, 包括使用者的生活背景与特征、社会动态、文化冲击、使用需求以及使用环境变化等因素, 这样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才会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更能符合多样化消费的生活时代新指标。1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新世纪出版社, 2001年版

[2]杜瑞泽生活型态设计[M], 亚太图书出版社, 2004

[3]丁玉兰, 人机工程学[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上一篇:IT培养下一篇:多品牌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