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设计

2024-08-20

医疗建筑设计(精选8篇)

医疗建筑设计 篇1

医疗建筑工程是指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医院(医疗机构)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查、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建筑工程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

随着居民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近几年,新建及改扩建医疗建设项目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据统计,2009-2011年仅各级政府对医疗建筑工程的投入就达到850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相对于医疗服务市场迅速发展而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仍大有潜力可挖。

首先,我国医疗资源仍相当紧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20%的大城市,老百姓看病都集中在大医院,导致看病等待时间长,住院床位紧缺。2010年,我国各类医院床位利用率达86.7%,公立医院床位利用率达90%。同时,由于在医疗设备、医疗检查等环节的管理与对接存在严重浪费,使本来就紧缺的医疗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其次,我国老旧医院数量多,面临大规模的改建扩建。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约82.78%的医院建于上世纪,超过半数以上的医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早期建设的观念所限,缺少总体规划与发展构想,医院建设一直处于见缝插针的状态,在长远发展运营过程中,不断地暴露出如规划设计不合理、建筑陈旧、功能匮乏、环境杂乱、用地紧张、建筑密度高等诸多实际性问题,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的品质和医院的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国家对医院新建、改扩建也给予了不少政策支持。《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医疗建筑工程行业研究小组认为,我国医院势将必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供应,缓解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低于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预计国内80%的医院存在改扩建需求,其中20%需要新建,因此,医疗建筑工程前景相当可观。

本文作者:朱茜(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医疗建筑设计 篇2

一、医疗设备对建筑规划布局及空间要求

(一) 选址

医疗设备与医疗建筑相辅相承、互相依存, 共同构成现代医院的硬件设施主体。医疗设备用房必须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人流、物流、医疗功能布局和医院的长远发展需要, 以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 达到方便患者诊疗的目的。因此, 广泛听取设备制造商、使用科室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才能在总体上满足整体性、区域性、合理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从医院的布局合理性考虑, 在交通便捷, 最大限度地满足设备安装和使用的环境要求, 减少对非诊疗人群影响的前提下, 医疗设备选址应尽可能地为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便利和温馨的环境。另外从相关科室的相对集中性考虑, 如门诊设备宜放在门诊区, 医技设备宜放在医技区, 放射设备因门诊和病房患者都要使用, 且日常工作量大, 宜选择放在门诊和病房之间。

为便于运输、安装, 一些大型医疗设备应考虑安装在低层。直线加速器、Co60等设备应远离办公区、病区和生活区。

(二) 功能布局

功能布局要充分了解设备所需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功能和要求, 如设备间、操作室、工作室及辅助设备室等, 然后还要充分考虑工作用房的要求如医生办公室、登记室、示教室等。布局要合理, 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及担架、轮椅的进出。

(三) 空间要求

应保留足够的设备安装和使用空间, 预留设备运输通道和维修空间, 充分考虑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诊疗便利。

1. 尺寸。

大型医疗设备一般比较笨重, 不易移动, 在设计时应考虑预留一定的空间便于维修, 要便于工作人员和患者甚至推车、担架的出入。有的机房顶部需要安装吊臂, 若高度不够, 安装吊臂时可能与其他物体碰撞, 甚至发生伤害患者和损害设备的危险。为了适应医院的发展, 设计时一般应有预留室, 以备添加新设备。

2. 地面及顶棚。

地面要求平坦、光洁、无尘, 水泥或磨石地面即可。但为了有效地防潮、防电击, 最好选用木质或高级PVC地板。地面要留有电缆槽, 便于布线。地面的承重能力应符合设备的要求。如果设备安装在有地下室或者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 特别要考虑安装设备楼板的承重能力。房顶结构应牢固, 能承受悬挂设备 (如X光机的吊轨、手术室无影灯等) 的重量和使用时产生的扭力。

3. 设备运输及报废通道。

为方便大型设备安全、顺利搬运, 室外至机房应有平坦、通畅的运输通道, 设计时应考虑门窗、走廊的高度和宽度。若设备安装在二层或二层以上, 必须考虑吊运通道及吊运设备的进出及停放位置, 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搬运。

4. 人性化考虑。

一些特殊检查需要患者全裸或脱去上衣, 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 应配备有更衣室或屏风、布帘等设施;患者候诊区可考虑安装背景音乐等设施;检查室的色调应以素淡为主,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二、安全防护及电磁屏蔽

(一) 安全防护

国家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对各类具有放射线设备的防护, 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如加速器机房混凝土防护墙的厚度、防护门的铅当量、防护门与治疗室之间的“迷路”、治疗室通风换气次数、治疗室外面的辐射警示以及穿过防护墙的导线导管对防护效果的影响等, 都要认真考虑, 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 电磁屏蔽

由于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高频电磁波, 为避免电磁波的相互干扰, 确保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 必须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电磁屏蔽。核磁共振和一些电生理设备如肌电图、脑电图、听力检查设备等对电磁屏蔽的要求相对较高, 应采用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作屏蔽体, 如铜皮、铜网等。

三、电源及地线配置

(一) 电源配置

供电系统包括设备主机及其配套辅助设备工作所需的交流电源, 有条件的医院最好为大型设备配置独立的专用电源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应大于该仪器设备的最大功率。如不具备该条件, 变压器分配给设备的电源容量则必须大于设备的最大额定功率。从电源变压器至机房必须铺设独立的电力电缆 (铜芯线) , 且在此电力电缆上禁止接入大功率电感性负载, 如空调、电梯、冷冻机等, 以避免其它大功率负载设备在起动、停止时产生对医疗设备的干扰。同时为保证电源内阻要求, 电缆线径须足够粗, 其截面视电缆总长度而定。电缆线进设备机房后必须有专用的配电箱, 配电箱装有电源总开关、合适的熔断器或过流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交流接触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设备用电和其他辅助用电有独立空气开关, 以免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电源供电线路布线要合理、避免电源干扰。电源开关位置要设置合理、便于操作, 同时在机房墙壁的适当位置配置一定数量的插座、便于安装和维修时使用。要尽可能地采用双路供电、自动切换方式。机房须配备专用电源净化稳压器。

(二) 接地

各种医疗设备都需要进行保护接地和信号接地, 有些设备还需要屏蔽接地。通常大型贵重设备的接地要求很高, 接地电阻通常要求小于4欧姆, 精密仪器设备的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为保证接地电阻的低阻抗, 可以采用缩短接地线长度, 增加接地导线截面积, 多点并联等方法实现, 接地线一般为35平方毫米以上的多股铜线。具体可采用铜板、钢板、钢管、角钢等材料作接地体, 尽可能地选择湿润的土壤, 间隔1米左右多点深埋, 并用饱和盐水浇灌, 以增大导电率。

四、设备运行环境及排放系统的要求

(一) 设备运行环境

大型医疗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很高, 由于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并不鲜见。应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配备空调、除湿、加湿机以及除尘设备, 并配有温度、湿度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 确保仪器设备机房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机房内严禁出现冷凝水现象及空调管道的滴水现象, 应设计好空调风管走向和送风口。机房通风口应安装空气过滤器, 以免灰尘颗粒从外面进入机房, 有条件或有特别需要的可采用恒温恒湿机。如需开展心脏介入等无菌要求高的治疗项目, 还应按层流手术室洁净要求设计。

(二) 供排水、供排气、汽系统

有些仪器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需要水 (自来水、纯净水) 、高压气体 (氧气、空气等) 、负压气体、高温高压蒸汽, 必须配备相应的供排水、供排气、汽的配套管道及设施。

1.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要考虑适合于仪器设备工作需要的压力、流量、水质 (p H值、硬度) 、洁净度 (无杂质、装有过滤装置) 。如血液透析机进水要求很高, 必须安装反渗水系统。

2. 供气系统

目前大型医院使用的主要气体如氧气、空气、氮气、CO2、氩气等都已经实现了中央供气, 气体供应系统要考虑到气体的压力、流速、流量、无灰尘杂质 (安装有过滤系统) 、纯度等。

3. 供汽系统

医院中各类蒸汽压力灭菌设备都要使用高温蒸汽, 因此需要预留进汽管道。蒸汽供应应考虑蒸汽的压力、蒸汽质量 (含水量少的饱和蒸汽) 、无杂质 (安装有过滤装置) 等。

4. 废气、废水等排污管道系统

一些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物、废水、废气及有毒气体, 如病理科标本处理后产生的污物、污水, 环氧乙烷消毒的环氧乙烷气体、内镜消毒后产生的污水;核医学科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污水、激光相机产生的污水等。相关的设备用房设计时应有通畅的污物清运通道及废气、废水等排污管道系统, 排污管道应密封且牢固不易发生腐蚀, 以免产生泄漏, 引起环境污染、人员中毒和设备损坏。废气、废水应统一进入医院的中央污水处理系统, 做无害化处理。核医学科的污水需要经过衰变处理后才能排放。

五、通信网络及远程服务工程

通信网络及远程服务系统指为实现仪器设备系统之间、医院科室之间、医院网络之间、远程医疗会诊 (如PACS、HIS等) 以及医院的计算机管理而铺设的通信网络 (如果要求较高, 安装所网络线采用光纤, 反之可采用普通的网络线) 。一般要求连接安全可靠、传输速度快, 网络布线原则上要求强电 (动力电和照明) 和弱电 (通信网络) 分开布线, 同时网络通信线采用金属管屏蔽, 以免外界干扰引起网络瘫痪。

六、医疗设备与医院建筑的整合

医院建筑的部门空间愈细化、功能愈趋多样、机电设备愈趋复杂, 系统整合的必要性即愈突显重要。病房空间的系统化、现代化设计, 建筑与医疗设备的密切整合, 既满足了医疗现代化功能, 又可提升空间品质。

(一) 建筑医疗设备

建筑医疗设备是指与建筑一体化, 不可分割, 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医疗设备是建筑技术、医疗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与其他医疗设备相比, 它具有如下特点:机电一体化、强弱电一体化, 系统庞大、管理任务繁重, 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目前医院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建筑医疗设备有:洁净手术部、特殊病房 (层流病房、ICU、睡眠呼吸监测病房、成组套装化的听力检查室、康复治疗室等) 、中央呼叫系统。大型医疗设备及其机房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已经越来越不可分割, 正逐渐上升为建筑医疗设备。另外, 医用气体供应系统 (包括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 本身是医疗设施, 随着系统化、集成化程度的提高, 从储罐、机组到应用终端已经实现了全程监控, 严密地形成了一个整体, 因此也可以视为建筑医疗设备。

(二) 发展趋势

在形态上, 医疗设备朝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一为大型化, 二为小型化。由于高能物理的应用, 各种大型设备纷纷被开发出来, 最典型的就是核子医学和放射部门的MRI、CT、PET、DSA、DR、CR等;另一方面, 为作业方便或分散布置需要, 同时微型机械、电子化、数字化科技的发展, 使医疗设备向小型化、轻便化、精致化发展, 如手提X光机、便携B超、电子式血压计、腹膜透析等。

由于医疗设备的这些发展变化, 为增强医院建筑的应变能力, 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建筑理念将有助于提高建筑自身的“宜变性”。

1. 机电系统灵活性。

相关机电系统配套应有较佳的灵活性, 以适应医疗设备的变化需求如地板线槽、设备管沟、设备裙板、设备柱、设备层、设备廊、管道井、维修式管道间等合理布置, 这些都有利于医疗设备的安装或维修更新。

2. 结构系统柔软性。

为适应不同医疗设备的安装条件, 建筑结构应有较佳的柔软度, 在系统上尽量避免选用墙式结构系统, 而以框架系统较适宜;在结构荷载能力上, 则宜适度提高设计参数, 有利于重型设备的安装需要。

3. 建筑空间开放性。

为便于不同医疗设备的安装或增设, 并整合建筑空间, 空间计划应保持较高的开放性;如相邻部门空间属性的相容性与排他性区分定位, 尽量采用轻构造组装式隔间墙及适度加大建筑层高等设计方式。

随着医疗设备渐趋精密复杂和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医疗设备对医疗建筑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如何整合医疗设备与医疗建筑资源, 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设备采购及建筑建造前需要组织各相关使用部门、建筑设计、医疗设备管理等专业人士参与, 以便对医疗设备系统作深入了解与合理选择, 确保设备系统的正确运作及稳定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及医疗建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兆岳, 赵文干, 田巨龙.建筑医疗设备是信息时代的产物[J].医疗设备信息, 2003 (12)

[2]齐超美, 谢玄, 苏世荣.解析现代医院建筑的发展与目前医院的发展趋向[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04 (6)

[3]罗宏, 秦文俊.医疗设备机房设计原则[J].医疗设备信息, 2004 (4)

医疗设计不止于“设计” 篇3

医疗设计,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医疗行业的建筑设计。由于行业特殊,它在考量美观的同时还需要非常重视体验、功能性和实用性。随着前沿科研成果的大量出现、临床创新的不断增多和通讯技术的持续革新,医疗设计本身也在不断完善着。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NBBJ长期关注医疗设计领域。作为NBBJ医疗合伙人和医疗设计领域的专家,Joan Saba认为,医疗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而已,它还能够让人更为健康。医疗设计涉及到人们生命的广度,与日常有着很多深刻的感情上的联系,与此同时,它也是一种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设计,从病人的病床到顶尖的手术室都充满了高技术。在他看来,医疗设计十分重要,对于病人来说,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够在这里住得更舒适;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医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C:在你看来,究竟医疗设计是怎么定义的?

S:一方面,医疗设计涉及到人们生命的广度,与日常有着很多深刻的感情上的联系,比如人们在医院获得孩子出生的喜悦,在这里挣扎和保卫着自己的健康。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设计。从病人的病床到顶尖的手术室都充满了高技术。所以想要平衡病人的感受、他的家庭、他的病友、医生护士这些方面的需求已经非常困难,而将技术与私人生活协调起来就更是一个挑战。举例来说,声音是医疗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噪音会严重干扰医生和护士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又是最吵闹的公共空间之一,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它变得清静一些。在实际的设计中,我们会在同一楼层用不同的颜色划分出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功能区域,在被定义为“思考区”的区域中,医生可以安静地思考工作而免受打扰。同时,医院也是一个学习场所。病人会在这里和他的主治医生沟通下一步的医疗方案。所以我们也会将病房布置得更像一个学习室而不仅仅是一间类似旅馆的房间。

C:医疗设计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们为什么需要医疗设计?

S:首先,它满足了我们体验上的需求。对于病人来说,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够在这里住得更舒适;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医院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休憩和各种规模的工作环境。我们知道这样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设计室内灯光的时候会帮助病人或者长时间工作的员工分清白天和黑夜。其次,我们的时代飞速发展,IT、高精尖技术和最新的医疗成果都在改变着医院。因此我们就需要顺应变化来设计医院。15年前我们的医疗设计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也会研究“大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在了解了病人和医生对于医院的期望后,我们会借助计算机的协助进行精细设计。比如,我们会设计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日光的楼层、楼层任意一处到咨询台的距离都是合理的长度、到电梯都不超过数分钟 等。

C:国内外最新的医疗设计趋势是什么?

医疗器械GMP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篇4

1.目的:

本办法依据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条款,规范了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控制,以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及有关标准的要求。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系统设计开发过程控制。3.术语: 3.1 术语 3.1.1设计开发:

将要求转化为产品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3.1.2输入

规定了开发的目的,开发要求,并形成记录的过程。3.1.3输出

规定了产品的性能和特点,形成图纸及技术要求等一系列文件的过程。3.1.4评审:

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3.1.5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3.1.6确认: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已得到满足的认定。3.1.7转化 4.质量目标

产品合格率100% 6.人员及部门管理职责: 6.1总经理

对是否立项、产品设计方案、原理、阶段评审结果等重大问题的最终确定权。参与设计开发过程中重要节点的评审。对立项有关文件的批准。对设计开发技术文件的批准。对设计开发过程中问题有放行权。6.2管理者代表 对立项有关文件的审核。

对设计开发有关文档的审核。

对所管辖范围内所承担项目的部分评审结果进行审核与批准。参与所管辖范围内产品设计开发所有阶段的公司评审。协调设计开发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接口。确定项目组负责人及项目成员。6.3设计工程师

指设计开发过程中进行设计实现的工程师。负责项目过程中按要求进行设计实现,也是项目核心成员,包括硬件、软件、结构、测试工程师。

6.4 项目经理

将客户端的需求信息转换为详细的技术规格和要求,编制《产品需求说明书》 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按时按质达到项目目标

编制《立项开发建议书》、《项目详细计划》、《项目总结报告》及项目过程必要文档。

跟进、跟催项目进展情况,实时协调和处理各种问题。

确定评审点并组织评审。对项目评审资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进行审核。对评审意见进行跟踪。

客观真实提供实施考核的数据。7.工作程序

7.1 设计开发策划和输入

7.1.1项目来源

参与市场投标,中标后与招标方签订施工合同。进行产品调研,分析产品需求,形成《产品分析报告》。内容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 总结市场、行业、顾客的相关信息。 公司决策提供的信息输入或要求。 合同要求,技术规范。 行业内新技术发展动向。 甲方提出的要求。7.1.2立项程序

由项目经理提交《立项开发建议书》至总经理,通过审批后确定立项。立项必须有《立项开发建议书》,否则不认为是公司项目设计开发工作。7.1.3 项目启动会议

立项审批完成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启动会议,明确项目的目标,组建团队,分派任务,并输出《项目任务书》。7.2 设计开发输出

项目组根据项目的要求和输入文件开展设计工作,并按照本程序的要求按阶段编制并输出相应的“设计文件” 7.2.1 需求分析及评审

根据《产品分析报告》,收集项目相关的技术条件和项目需求信息,由项目经理统一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并组织研发技术中相关方进行评审。

7.2.2 设计评审

a)生产服务部制定施工计划,选用关键部件,产品限制性因素(尺寸、材料、应用环境等)。

b)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技术中相关方对甲方提供的设计图进行评审。7.2.3 制定项目详细计划

a)方案评审完成后,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范围,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人员配置、进度安排、费用预算、设备计划等)、设置评审点、项目必备文件、结项方式等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组织项目成员讨论,最终输出《项目详细计划》并获得各方签字确认。

b)项目经理应按照此计划跟进,计划中的延迟或异常及时进行通报并进行记录,如有其它情况导致项目的计划需要较大变更时,由项目经理提交书面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可重新制定计划,计划的落实以最后签字生效的计划为准。7.2.4 设计实现

设计实现过程,输出设计文件初稿。如:物料清单、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检验规程、产品使用说明书等。7.3设计开发的评审

a)公司规定开发设计评审的方式为审核、会签、会议评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式。

b)总体要求:在每个阶段完成时必须召开会议进行评审,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项目分为五个阶段(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样机阶段、验证阶段、确认阶段),软件系统项目则没有样机阶段。c)评审的目的是评价满足阶段开发要求,满足总体设计输入要求的充分性及达到预期设计目标的程度;识别和预测问题,提出纠正或改进措施,以确保最终开发结果满足顾客的要求。

d)当评审未获得通过时,项目组应根据评审的内容分析原因,重新编制、补充、完善开发的设计文件,必要时重新制作样机,重新提交测试,重新进行评审,直至通过。

e)除非对所有制定的纠正或改进措施都有明确安排并能有效控制,否则不准许带入开发的下阶段。

f)对于评审未通过项,由项目经理进行记录,根据整改情况,根据评审的意见确定是否重新评审。

7.4设计开发验证

7.4.1检验批产品验证 7.3.1.1检验批产品制作与测试(1)检验批产品制作

a)设计阶段完成后,由项目经理提交设计图纸、物料清单、产品技术要求、施工方案、产品检验规程等必要设计文件至生产技术部。b)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检验批产品制作,按要求完成。并将检验批产品制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纪录,输出《检验批产品制作记录表》,反馈给项目组。(2)检验批产品测试

a)检验批产品由工程师进行初步调试,调试完成后,提交给测试工程师进行测试,测试负责人应按《产品测试方案》进行测试。

b)检验批产品测试分基本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根据开发计划需要,出具不同阶段测试结果和报告。发现问题以《测试反馈单》形式反馈和处理回复。

c)全部测试完成后,出具《检验批产品测试报告》。7.4.2系统产品验证 7.4.2.1系统测试

a)系统由工程师进行初步调试,调试完成后,提交给测试工程师进行测试,测试负责人应按《产品测试方案》进行测试。

b)系统测试分基本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全项目测试。根据开发计划需要,出具不同阶段测试结果和报告。发现问题以《测试反馈单》形式反馈和处理回复。

c)全部测试完成后,出具《系统测试报告》。7.4.2.2系统评审

a)项目经理组织系统的评审,当评审未获得通过时,项目组应根据评审的内容分析原因,重新编制、补充、完善开发的设计文件,重新提交测试,重新进行评审,直至通过。

b)除非对评审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有明确安排并能有效控制,否则不准许带入开发的下阶段

c)若有专利申请,提交专利申请资料到文控处理。

7.5 设计开发的确认

7.5.1设计开发确认方式

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以下方式进行开发确认: a)完成生产并经质量检测合格。b)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c)产品送交客户,客户认可满意即完成开发的确认。7.5.2设计开发确认评审

a)项目经理组织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等项目相关方设计开发确认会议,《设计开发确认表》由项目相关各方签字生效。

b)当所规定的确认方式、不同阶段的结果表明符合时,可以视为开发确认通过。

c)在确认过程有不合格时,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组采取相应的纠正或改进措施,并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

d)当确认未获得通过时,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根据确认结果分析原因,重新编制、补充、完善开发的设计文件,必要时重新进行试生产,重新提交检测,直至通过。7.5.3项目总结

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对项目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过程,处理结果编制成《项目总结报告》,管理者代表参与总结报告会。

7.5.4 项目结束

项目经理发《项目结项通知》,解散项目团队,上报贡献大的优秀成员并表彰。

7.6 设计开发更改

a)当产品设计和产品运营阶段(包括生产阶段、用户服务阶段),当有关人员对设计的产品如原材料使用、生产的可行性、产品的可靠性、生产成本、标准要求、性能、结构等方面发现有不合理或达不到要求或可以做得更好时或客户有要求时,提出变更。

b)项目经理应将更改的原因、内容、技术参数等记录于产品的《工程变更单》中。

8.风险管理

适用《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9.相关表单

《产品分析报告》 《立项开发建议书》 《项目任务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 《设计方案评审表》 《项目详细计划》 《产品测试方案》 《测试反馈单》

《检验批测试报告》 《系统测试报告》 《总结报告》 《设计开发确认表》

医疗建筑设计 篇5

【发布文号】京医保发[2002]17号 【发布日期】2002-05-21 【生效日期】2002-05-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北京市建筑工人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有关事项变更的通知

(京医保发[2002]17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各局、总公司劳动处,各计划单列企业:

为加强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根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医发[2001]11号)及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医发[2001]12号)和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关于下发《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变更程序》的通知(京医保发[2001]10号)的有关规定,经市、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现决定对北京市建筑工人医院等33家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怀柔、平谷两县撤县改区后所属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有关项目予以变更,特此通知。

本通知自2002年6月1日起执行。

附件1: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项目变更名单

2: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项目变更名单

3: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编码变更名单

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

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1: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项目变更名单

1、北京市建筑工人医院,名称变更为北京市健宫医院,所有制形式变更为股份制,经营性质变更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2、北京市管庄医院,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医院;

3、北京市第三城市建设工程公司医院,名称变更为北京市城建青年沟医院;

4、北京市怀柔县怀北医院,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怀柔安佳医院(北京铁路分局怀柔北铁路医院);

5、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医院,名称变更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地址由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变更为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4号西门,服务对象由内部变更为社会;

6、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乡医院,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医院;

7、北京电子管厂门诊部,名称变更为北京东电实业开发公司门诊部;

8、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医务室,名称变更为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卫生所;

9、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二街坊门诊部,名称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二街坊门诊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心医院(721医院)(海淀区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变更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心医院(721医院);

11、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医务室,名称变更为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医务室;

12、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七三一医院,名称变更为航天海鹰中心医院;

13、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第一处职工医院,服务对象由内部变更为社会;

14、北京市第四城市建设工程公司职工医院,服务对象由内部变更为社会;

15、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医院,医院等级由二级变更为三级;

16、北京建筑机械厂卫生所,因企业搬迁,卫生所撤消,终止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17、北京市东城区长安医院,因并入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医院,终止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18、原平谷县所属定点医疗机构名称及地址中含有“平谷县”的,变更为“平谷区”;

19、原怀柔县所属定点医疗机构名称及地址中含有“怀柔县”的,变更为“怀柔区”。

附件2: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项目变更名单

1、北京市朝阳药店,名称变更为北京三九朝阳医药有限公司;

2、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同仁堂药店,名称变更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药店,所有制形式变更为股份制;

3、北京宏年堂药品有限公司,地址由丰台区菜户营中桥下变更为丰台区右外玉林里4号楼商业裙房;

4、原平谷县所属定点零售药店名称及地址中含有“平谷县”的,变更为“平谷区”;

5、原怀柔县所属定点零售药店名称及地址中含有“怀柔县”的,变更为“怀柔区”。

附件3: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编码变更名单

为适应信息系统建设需要,现决定对下列定点医疗机构编码进行变更:

1、中日友好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1变更为01110002;

2、北京市市政二公司白云路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4110014变更为02141001;

3、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医院(崇文区体育馆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编码由03110006变更为03153001;

4、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5变更为05110061;

5、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朝阳区酒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9变更为05111004;

6、北京京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棉分厂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7变更为05111005;

7、北京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化工二厂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3变更为05111006;

8、北京第三城市建设工程公司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5变更为05111007;

9、北京市城建健德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6变更为05111008;

10、北京化工实验厂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05110058变更为05111009;

11、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医疗机构编码由12154002变更为05154001;

12、清华大学医院(海淀区清华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编码由08110032变更为08111003;

13、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医院(海淀区青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编码由08110033变更为08153002。

规范医疗行为 保障医疗安全 篇6

ZHZHDY 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相关的医疗改革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跟不上卫生事业与时俱进的改革步伐,医疗管理措施与卫生事业改革不相配套,而带来了一些弊端。从卫生部对我省“百日安全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检查情况来看,暴露出部分医疗机构、部分医务人员仍然对医疗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医院管理松懈,存在较多的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患者作为消费者,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由于科学的进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效果期望值增高,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及环境设施等不满意引发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客观来说,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医院要完全杜绝医疗纠纷是不可能的,但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值得或可控的纠纷是完全可以的。

一、医疗纠纷的分类

(一)医疗过失纠纷: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

(二)非医疗过失纠纷。除了由于医疗过错和过失引起的医疗纠纷外,有时,医方在医疗活动中并没有任何疏忽和失误,仅仅是由于患者单方面的不满意,也会引起纠纷。这类纠纷可以是因患者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自然转归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医疗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而引起的,也可以是由于患者的毫无 道理的责难而引起的。亦有人称之为医疗侵权纠纷,即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对医疗行为及其后果是否侵权及侵权责任的争议。

1、因服务态度、医疗费用、后勤服务等方面引致的医患矛盾。服务态度生硬或解答询问态度粗暴引起的纠纷:有的医务人员不体谅病人的焦虑心情,对病人的询问很不耐烦,或出言不逊,恶语伤人,造成病人和家的不信任。一旦病情复杂多变出现意外,如做过敏试验致死、心律失常发生突然猝死或注射一支链霉素致耳聋等,本来构不成医疗事故,但由于医患关系紧张而引起纠纷。

2、在医患之间拨弄挑起的医疗纠纷:有少数医务人员为了泄私愤,图报复,抬高自己,压制别人;或为了个人利益利用某些同行出现的失误,有意歪曲事实,妄加评估,到处游说;或为了病员及家属出谋划策,传递信息,甚至将病员病历私自窃走或复制,造成假象借以挑起事端。在遇到的部分难处理的医纠纷中,一定程度上与这些不负责任的卑劣行为有关。这种行为危害极大,要坚决严明纪律,严加惩处。

3、对医疗事故不做实事求是的处理激发的医疗纠纷:当发生了事故差错,如果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开检讨错误,承担责任,取得对方谅解,就有可能使将要发生的纠纷消除。如果回避矛盾,推卸责任,蒙骗病员,推出不管;或怕家属无休止地纠缠,怕影响医院声誉,怕失去个人的尊严,而对应负的责任遮遮掩掩,结果使事态扩大,矛盾激化。

4、乱开诊断证明书引起的纠纷:医院个别工作人员,由于老同学、老同事、老相识,或受他人之托,开人情假,出具假诊断证明书。如 有的因交通肇事被轧伤,托人情在开诊断证明时把伤情写重,长期不上班,给肇事者造成长期经济负担;有的伤势很重,而肇事者或单位托人把伤情写得很轻。一张不实的诊断证明或人情假条,往往给医院造成不可解脱的纠纷。

一旦医疗纠纷形成,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医院或科室,一是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二是在社会上造成负面效应,三是直接经济损失造成医疗资源的无效耗费。

二、抓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把重点放在预防,并重视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安全预防,防患于未然

第一、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素质,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务人员是接触患者的首要当事人,提高了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就从源头上堵住了纠纷发生的漏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使医务人员把“救死扶伤”奉为天职,做到理解、同情、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该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努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包括礼貌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安慰性语言、保护性语言;定期征询病人意见,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来信、来访、电话等投诉,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各个服务环节大力开展“四心服务”,即解释耐心、检查细心、治疗精心、听意见虚心。对医务人员收红包、捞回扣现象要发现一个,查出一个,处理一个,决不手软。

第二,加强法制教育,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患 者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应熟知相关法律来保护自己要加强学习《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广大医务工作者明白怎样工作才合法。第三,强化安全意识,定期安排医疗纠纷防范知识讲座,组织典型病例分析讨论,做到医疗事故、差错标准人人皆知。第四,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同时也应有优良的技术。医师的技术水平提高后,许多并发症可避免,许多危急病情可平安度过。

(二)健全医疗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是科学管理的结晶,是各级各类人员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因此,要求各级各类医护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在医疗活动中得以执行。完善和加强急诊患者首诊负责制,危重患者报告与管理制度,死亡病例,疑难病例,术前病例讨论制度,疑难手术审批等制度,保证医疗过程按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行。

(三)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

急诊科、门诊、儿科、妇产科等重点科室有的属于窗口单位,有的急危重患者较多,发生纠纷的机率也较大,对此这些科室重点防范,加强检查督促。

(四)狠抓病历书写质量及管理

病历作为医疗档案,是整个医疗行为的真实记录,具有法律效应,当纠纷或事故发生时,它是医疗事故鉴定及司法鉴定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举证责任倒臵的今天,病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病历重要性的学习,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每份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和法律意义,严格按规范书写、及时完成,并且各类文书要完整。同时还要加强病案管理,对病历的收集、整理、归档一定要专人负责保管,严格病历借用制度,保证病历的安全、客观、真实、完整。

(五)认真履行必要的告知、签字义务

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也是在保护医护人员自己的医疗行为。病人入院后须进行一系列告知、签字,如入院告知、病情告知、治疗风险告知、特殊检查、病情危重、等,而且须让患者签字为证,通过告知,遵循了知情同意原则,同时在医疗纠纷发生时,是帮助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书证,有利于“举证责任倒臵”。

(六)强化医疗安全的部门管理

医疗安全作为医院质控的重要内容,职能在医务科。医务科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投诉的接待工作,健全医疗投诉、纠纷登记制度,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同时在接待各类投诉和纠纷时,工作人员要能识别事故的性质、纠纷的“苗头”,及时客观地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及时汇报院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方式使纠纷消除在萌牙状态。

(七)抓重点防范环节

在医院的运行中,虽然医疗纠纷无孔不入,但风险发生的概率迥然不同,因此对一些纠纷的高发点或关键环节,如总值班、急诊科、输 血科、妇产科、骨科等高风险科室要重点防范,严把入口关、技术关,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护送制、抢救制、会诊制及报告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八)实行医疗质量奖罚制度

每月对医院各科室的医疗质量,根据检查结果,写出总结并反馈到科室,奖罚条款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对质量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质量不达标者给予罚款。凡是因医疗缺陷造成的医疗纠纷给予患者经济补偿者,当事科室必须承担一定的费用,并和个人晋升挂钩,由此加强各级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

谈康复中心医疗建筑设计 篇7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学专科医院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 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 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诊疗空间, 并负责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康复医学专业咨询、培训和技术指导。

康复医学科主要处置神经系统相关伤病、骨与关节伤病、心肺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病变、儿童神经骨骼发育迟缓与先天性缺陷等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以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等。其诊疗对象包括上述伤病急性期、亚急性期出现身体结构与功能异常、个体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的患者。

(一) 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

纳入国际功能分类范畴的标准化评定和实验室检测项目, 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疼痛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 临床康复处理

针对功能障碍和疼痛的医疗技术、药物治疗以及其他以功能恢复为目的的临床医疗手段。

(三) 康复治疗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 由康复治疗师、医学工程以及相关专业人员所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包含:物理治疗 (含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矫形器制作及训练。

二、项目概况

某省康复中心新建项目工程 (图1) 位于交通便利地段, 与城市中心及机场均有地铁相连, 环境舒适, 便于患者修养康复。其建筑面积47000㎡, 地上建筑面积35600㎡, 地下建筑面积11400㎡, 基底面积7000㎡。地上9层, 地下1层。主楼高45 m、裙房高18m。容积率1.7, 建筑密度27%, 绿地率45%。

康复中心四周用地为规划路, 南侧规划路以南约100m处为城市干道 (下通地铁) 。用地南临城市绿化用地, 其余周边均为现状耕地。院区地势平缓, 地形平坦, 东侧略高。院区北、西、东侧功能绿化起到减弱城市噪音对医院影响的作用, 改善医疗环境。康复中心南侧设置的大面积水景园林与用地南侧的城市绿化用地连成一片, 并通过台地状阶梯绿化与建筑内部庭院沟通, 为住院患者提供良好的休闲康复环境。

康复中心周圈设置不小于4m宽的消防道路;门诊及住院入口前设置广场, 便于集散人流。在首层周圈设计了以下9个出入口:门诊出入口位于北侧偏东部位, 门诊患者及家属由此进入;康复出入口位于北侧偏西部位, 康复患者及家属由此进入;住院出入口位于西侧中部, 住院患者及家属由此进入;货物入口位于西侧偏南部位, 主要用于厨房所需货物的运送;餐厅、报告厅出入口位于南侧偏西部位, 主要服务于就餐人员及报告厅;办公出入口位于东侧偏南部位, 办公人员由此进入;疏散出口共三处, 分别位于北侧中部、西部及报告厅东南角, 专供消防疏散使用。

三、单体设计

康复中心地上9层, 地下1层, 针对其特殊的康复医疗性质, 对其平面功能布局、立面效果及无障碍设施, 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一) 平面布局

地下一层:地下车库、太平间及冷冻机房、职业康复、管理用房、康复工程、机电设备用房等。

首层:公共空间 (图2) 、康复门诊、普通门诊、门诊治疗、社会康复、检验科、放射科、出入院办、餐厅厨房、报告厅及附属用房。

二层:功能检查科、心理科、言语科、运动治疗、理疗区。

三层:作业治疗、手术中心、供应中心、针灸推拿区、亚健康中心。

设备管道夹层:功能为管线转换及布置净化空调机组。

四~八层:病房。

九层:行政办公区及附属用房。

机房层:电梯机房及设备用房。

(二) 外形设计

外装修以干挂石材为主, 裙房部分局部设置玻璃幕墙。主楼以断桥铝合金带型窗为主。层间装饰铝合金线脚, 以简洁、明快、大气的装饰材料和手法营造现代化医疗建筑的形象 (图3) 。

(三) 无障碍设计

由于康复中心主要接待各类因伤肢体残疾及慢性病患者, 所以其无障碍设计尤为关键。住院出入口、门诊出入口、康复出入口、VIP出入口均为无障碍出入口, 坡度不大于2%。无障碍出入口平开门选用小力度弹簧门。主要出入口与室外广场设置的无障碍停车位及城市无障碍系统之间设盲道相连。首层以上各层均设有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其他各层公共卫生间设助力拉手, 病房卫生间设安全抓杆, 门锁可双向开启。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及病房卫生间均在低位 (距地约0.5m处) 设置防水型呼叫报警按钮。设置无障碍电梯, 应具有呼叫、控制、语音系统、扶手及盲文提示等符合残疾人使用的各项功能。门厅、电梯厅、主要楼梯间等设置盲文标识牌及扶手、地面设盲道;公共服务台、公用电话、出入院接待、吧台、导医台等处设750mm高的满足无障碍设施要求的低位台面。另外各层病房均按照无障碍病房标准设置。

四、结束语

浅谈医疗建筑智能化 篇8

[关键词] 医疗建筑 智能化

智能化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大楼内的设备、设施和管理都要以病人为中心,要体现人性化,为此,我们应该在做医院各类用房设计时,根据医院各专业特点和功能,为医院的各类建筑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环境,真正使医院建筑成为高效率、高功能、高舒适性的大楼,能对结构、系统、服务等进行全面地综合并达到最佳效果的组合。如何进行智能化医院的设计,首先应从医院的使用功能要求出发。

一、医疗建筑智能化的功能要求

医院有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它的管理系统是根据自身特点而设的,一般包括门诊、药品、病案、病房信息、临床检查诊断、医学教学、科研、设备、器材等,有些医院还要求能够进行图像传输和远程医疗。因此,它对计算机网络有较高的要求。此外,一些新建、改建的医院大楼本身功能多样、系统复杂,一般都有空调、冷热水、多种照明、集中供氧、电视广播等。大量的建筑设备给日常维护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靠以往的常规管理已无法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也提出了智能化要求。如对楼宇内设备进行监控的楼宇自控系统(BAS),消防自动报警系统(FAS),医院安全保卫系统(SAS),综合多种系统的结构化布线系统(PDS),通过电话总机设备的电话、数据通讯以及计算机网络、卫星传输等的综合通信控制系统等。这是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筑师和医院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以下对主要系统的功能作一介绍:

(1)自控系统(BAS)主要功能是对建筑物内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设备进行监测、控制、管理,以达到节约能源、节省人力、方便操作,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能源的途径主要有:冷冻机组的节能群控,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的节能控制,风机盘管温(湿)度控制,公共照明定时控制,通排风机定时控制等,一般可节约能源15%以上。节省人力主要是通过对分散在大楼不同位置的设备实现自动起停来体现,如对不同楼层空调机与新风机的自动起停、集水井自动排水等。提高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实时记录运行参数(如设备使用寿命、参数历史运行趋热、设备完好率等),为运行管理、维修管理提供量化数据;各种能耗的计量,控制设备的运行成本等。

(2)布线系统(PDS)主要充当“神经网络”或“信息高速公路”的角色。在功能选择时,对于要将多少专业系统纳入PDS,应有合理选择。理论上讲,所有弱电系统的数据信号、模拟信号以及小电流低电压的电源都可以由PDS承担。但在实际使用时,除各系统的通讯数据总线可考虑纳入PDS外,其他信号的纳入应慎重考虑。这是因为在设计PDS时,除应对传输速率、距离、搞干扰等参数注意外,还需考虑到PDS的耐压(一般在100V以下)、载流量(一般为0.75A以下)、带宽(40MHz以下)、耐温特性等参数。原则上,为节约投资,一些相对固定的系统,如保安系统、消防系统、CCTV系统、病床呼叫系统、PAS系统等非通讯数据总线的信号,一般不必纳入PDS。

(3)通信网络系统主要由电话总机(或虚拟交换机)、计算机网络、卫星传输等系统构成。电话总机的功能应对今后的数据通讯业务多一些考虑,尤其是进入电信主干网的传输速率,一般采用铜缆专线方式,可满足2MBPS(比特数每+-秒)以下的要求;若有大量动态图像传输,则需配置光端设备;采用光纤专线传输。计算机网络平台的配置可根据使用功能进行选择,一般在动态图像传输较多的场合,以ATM(异步传输模式)为好;如考虑经济性,可采用快速以太网形式;对于要求使用功能成熟可靠的,可采用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形式等。卫星传输主要考虑图像传输、远程医疗等功能的需要,主要为通讯不发达或有线通讯无法传输的地区服务。此外,医院内部的BP机传呼系统、小型无线对讲系统、小型无线医疗与诊断系统、视教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播放系统、病床呼叫系统、紧急广播寻人系统等也是医院通信网络特有的组成部分。

(4)消防系统(FAS)主要包括报警、灭火、逃生三大功能。报警系统主要任务为检测火灾发生、发出报警信号并在火灾发生、发出报警信号并在火灾确认后启动灭火设备和逃生系统;灭火系统一般由自动水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隔断(防火门、水帘)等组成;逃生系统一般由正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应急指示灯(牌)系统、紧急广播系统、警铃系统等组成。此外FAS还应完成电梯迫降、门禁解锁、切断电源、关闭空调等功能。

(5)安保系统(SAS)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一是对公共场所实时监视,主要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和对防盗取证功能进行补充。二是防盗监控,主要对财务及收银场所、贵重仪器设备、药品仓库、停车场等进行设防报警、监控取证。三是对通道的监控封锁,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一般在公共场所和非公共场所交界处、高级病房进出通道、重要场所进出通道等地布点,实时监视,连续记录。此外,汽车库管理系统、巡更系统、磁卡门禁系统等也都属于安保系统。

二、智能化建筑环境设计

智能化系统的实现必须依赖建筑环境,一个智能化建筑在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步考虑智能化的要求。在智能化的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计算机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各种高技术设施,对供电、配线、空调、防火以及结构等设计都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常规的新要求。建筑设计必须符合智能化要求,为其构筑好建筑平台,否则必将在施工中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无法实现智能化功能。在建筑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增大电缆管线空间,增设弱电竖向管井以及弱电线槽的空间。在平面布置时,还应考虑增设各种智能化设施专用房间。在美国,智能化大楼管井面积战友标准层面积的2%,层高要求不小于4m,室内净高不小于2.6m,以保证横向管线的布设。

(2)建筑结构设计对智能系统一些设备的荷载应统一考虑。如UPS的荷载,卫星接收器的位置及其基础,大量管线线槽穿梁、柱、楼板的预留孔洞等问题。

(3)轻质墙体材料的选择应便于管线走向和安装。因为增设结构布线系统将大大增加墙内管线、插座的娄量,而目前大量使用的JIC板和轻质砌块既不方便穿管,又很容易开裂。希望有关部门能组织生产可满足这种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

(4)解决好智能化系统和水、电、暖专业设备的配套问题,是做好智能系统工程的关键。如结构布线系统的计算机插座与相配套的不间断电源总是电气控制柜与智能系统的接口设计问题;其他系统与智能化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如电梯的楼层显示、消防迫降、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的切换,变电设备、暖通设备与智能化系统的数据交换等;还有智能化系统控制策略和设备工艺流程相匹配问题以及智能化系统自身供电问题,如应急广播的电能储备时间,智能系统控制器的后备电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水、电、暖专业设计阶段应配合解决好,在实际施工中,还应进一步协调各专业管道的走向和排列,以避免相互交叉和影响。

(5)各智能系统对接地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对接地要有统一的设计。还有,对智能设备的防水、防火及运行环境问题等都应给予重视。

三、结束语

上一篇:微笑的面对作文下一篇:优秀项目经理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