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变更

2024-08-07

林地变更(通用5篇)

林地变更 篇1

1 变更对象

林地变更调查对象是地类、管理属性发生变化的地块, 包括森林采伐、植树造林、占用征收、林业案件、自然灾害、造林未成林地等变化原因, 其中变更调查的重点是林地与非林地、森林地类与非森林地类之间的变化。

2 技术方法

2.1 技术路线

工作主要包括资料收集和处理、外业核实调查、成果生成3个主要技术环节, 其工序如下:第一步是资料收集与处理, 如林业经营管理资料、遥感影像图等, 对这些资料处理后进行判读区划并对比分析;第二步是核实调查, 通过资料的对比分析, 确定需要核实调查的图班并进行外业核实;第三步是成果生成, 将确定变化并经核实的变化图班形成本期林地数据库存并进行编制, 形成调查成果。

2.2 工作步骤

2.2.1 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准备。

基础数据与资料包括: (1) 林地落界“一张图”成果数据; (2) 前后2期遥感影像; (3) 调查期内各年度林业经营管理资料; (4) 前后2期公益林调整数据库。

2.2.2 变更调查。

变化图斑数据包括2部分。 (1) 遥感判读区划:将本期遥感影像叠加到前期林地数据库及前期遥感影像上对比分析, 判读区划林地发生变化的图斑。 (2)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矢量化2011年至2013年度森林采伐、植树造林、占用征收、林业案件、森林灾害等变化图斑, 录入对应属性数据库。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根据调查内容可采用内业核实与现地核实2种方式。首先通过遥感影像与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内业核实变化图斑及其属性因子, 内业无法核实的再进行现地核实调查。 (1) 与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对应的判读变化图斑。根据资料可以确定的属性因子, 直接记载相关因子;根据有关资料无法确定的属性因子, 必须进行外业补充调查。 (2) 与林业经营管理资料不对应的判读变化图斑。根据遥感判读以及林地数据库可确认的属性因子, 直接填写;根据资料无法确定的属性因子, 特别是林地转变为非林地的图斑, 现地补充调查, 记载相关属性因子。 (3) 遥感影像未反映的变化图斑和没有遥感影像覆盖地区的变化图斑 (包括因遥感影像时相与林地年度变更时点不一致而没有反映的变化图斑) , 可以参照有关设计或验收资料, 进行补充调查, 记载图斑形状、位置及相关属性因子。

2.2.3 管理属性变更。

管理属性变更对象是指森林类别、事权等级、权属等管理属性发生变化的图斑。通过叠加最近经国家林业局或省厅审核批准的重点公益林成果数据库和权属调整的图斑需进行变更, 使两者范围一致。

2.2.4 成果数据制作。

在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中, 通过林地落界成果、变化图斑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 提取图斑的前期地类、森林类别、事权等级等字段信息, 同时更新变化图斑的其它属性因子, 形成本期林地数据库。对本期林地数据库进行图形检查、属性数据检查, 更新得到林地变化数据库。通过报表统计得到各类统计表。

2.3 变更关键技术

2.3.1 遥感技术。

借助更新期内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通过森林训练样本自动提取算法 (TDA) 进行林地变化遥感自动检测, 提取林地变化图斑边界, 在GIS支持下采取“卷帘法”目视检测、修正, 得到林地变化图斑。

2.3.2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利用信息管理平台, 技术人员录入各个专题数据, 生成变更成果数据和报表。

3 变更成果

3.1 地类变化

全市在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4年间, 林地面积净增加2.6万hm2, 其中:新增林地面积4.6万hm2, 减少林地面积2.02万hm2。

3.2 公益林地变化

2011年公益林修编成果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形成后还进行了部分调整, 造成上述2个成果矢量化图层的部分小班界有出入, 因此公益林地的空间布局、规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公益林地总量净减少45503.73hm2, 其中:新增公益林地面积16134.45hm2, 原公益林地减少61638.18hm2。

3.3 商品林地变化

昭通市间隔期内商品林地净增7.2万hm2, 新增商品林地9.9万hm2, 原商品林地减少2.75万hm2。

3.4 净增林地地类转换

昭通市间隔期内有2.02万hm2的林地转化成非林地, 有4.6万hm2非林地转化成林地。

4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4.1 林地变化原因

全市11县区有11.6万hm2林地发生了变化, 其原因是造林更新2.0万hm2、规划调整2707.22hm2、森林采伐2100.72hm2、占用征收6993.51hm2、毁林开垦536.57hm2、灾害因素1939.58hm2、自然因素6823.42hm2、调查因素7.46万hm2。

4.2 林地保护等级变化原因

全市共有17.3万hm2林地的林地保护等级发生了变化, 其原因有造林更新1.2万hm2、森林采伐557.38hm2、占用征收5807.89hm2、规划调整1055.25hm2、毁林开垦49.51hm2、灾害因素285.44hm2、自然因素1674hm2、调查因素5.5万hm2, 管理因子9.7万hm2。

5 存在问题和建议

5.1 存在问题

5.1.1 林地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各县区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情况, 在林地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体现在林业主管部门对林地“一张图”的使用和管理重视力度不够, 林地经营管理资料不规范, 造林、采伐、工程建设使用林地的资料与林地“一张图”管理衔接不够, 主动管理能力不足, 及时掌握林地变化的工作仍不到位, 造成林地调查困难。

5.1.2 各类规划相互冲突不衔接。

各县区均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县域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 这些规划各自为阵, 互不衔接, 造成规划的重叠与矛盾, 对土地的利用缺乏综合考虑与布局, 加大了林地确认工作的困难度。

5.1.3 乡镇林业站力量薄弱, 监管能力不够。

在机构改革中, 由于乡镇基层林业站的归并, 使专业从事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指导的林业专业人员不能专业从事林业工作, 使本就力量薄弱、又是林业根基的乡镇林业站的监管能力被大大削弱, 造成监管部分缺失, 导致部分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违法采石、采砂等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制止。

5.1.4 法律法规宣传不够。

昭通市林地面积大都为林农交错, 农民对涉林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 导致部分地区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特别是林权制度改革后, 对自己的林地如何使用和管理都存在随意性, 非法变更林地用途的情形时有发生。

5.1.5 林地一张图仍有部分问题未得到解决。

一是林地的定义仍模糊, 二是非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与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界定困难, 三是线性地类的变更与数据库存在不匹配的情形, 四是林地变化的原因分类与定义还不完善。

5.1.6 林地一张图与资源一张图融合困难。

由于林地落界的地类划分体系与资源调查的地类分类不同, 导致要在林地一张图中装入森林资源十分困难, 出现小班数量激增、线性复杂等状况, 制约了林地一张图向资源一张图的转变。

5.2 建议

5.2.1 努力提高基层林业部门的管理能力。

要求从事林地管理的人员:一要及时掌握林地变更的信息;二要掌握和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 使得林地“一张图”的管理确实落到实处。

5.2.2 开展“多规合一”工作。

开展“多规合一”工作, 使各类规划相互衔接, 保障林地边界清楚、利用方向明确, 使政府的各类规划能全面落实, 促进林地的有效保护与利用, 确保林地的稳定性。

5.2.3 加强乡镇林业站的建设。

建议加强乡镇林业站的建设, 恢复独立的站所设置, 从站房建设、能力建设方面给予扶持和加强, 确保乡镇林业站职工的稳定性。加强职工培训, 提高基层林业站队伍素质, 增强管理能力, 确保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落到实处。

5.2.4 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

进一步加大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专题讲座、墙报专栏、标语、印发资料等形式, 加大宣传力度, 让群众、企业知法、懂法, 并自觉地遵守林业行业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刘忠诚, 张学勇, 蒋宇, 刘洋.基于GIS的林地“一张图”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四川林业科技, 2013 (4)

林地变更 篇2

前言

按照《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3〕82号)和《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关于规范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有关要求的函》(资地函〔2013〕49号)的要求,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对林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此次变更的时段为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调查范围为南京市高淳区,面积合计801.8 km2。此次调查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探索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建立县(区)级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机制和检查机制。

高淳区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内容包括:

(一)全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处理。

(二)收集、处理林业经营管理资料。

(三)林地变化地块遥感影像判读。

(四)变化地块核实调查。

(五)林地“一张图”数据库更新,林地变更统计分析与成果编制。

第一部分:工作概况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工作组织:

我省林地变更调查扩大试点工作,由省林业局统一部署安排,森林资源管理处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分工:

局森林资源管理处: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经费筹措,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协调、处理试点工作相关事务,掌握控制工作进度,组织收集有关资料,研究提出重大问题初步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局主管领导汇报等。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编制《江苏省林地变更调查扩大试点技术方案操作细则》,承担技术培训工作;配合局森林资源管理处指导试点单位开展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及时解决试点工作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更新全省林地“一张图”数据库。

试点县(区)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力量,承担本县(区)内林地变更调查任务,开展资料收集、调查核实、上图入库等试点工作,编制本县(区)林地变更调查统计表;及时报告试点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配合国家林业局华东院做好林地变更调查扩大试点的抽样核查工作;编写试点工作成果报告和工作报告,对试点进度和成果质量负责。

(二)工作开展情况:

表1 江苏省林地变更试点单位-高淳区工作安排

序 号 1 试点工作启动会

2013.10

省资源监测中心、省市林政处、区林业局 变更调查影像图处理

2013.10

省资源监测中心 内 容 完成时间 负 责 单 位 遥感影像背对背判读区划 2013.12 省资源监测中心、区林业局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收集 2013.12 区林业局 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矢量化

在调查底图上转绘 经营管理资料

2014.01 区林业局 2014.02 省资源监测中心、区林业局 华东院、省资源监测中心、区林

业局 7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 2014.02 8 更新成果制作 2014.02 省资源监测中心

华东院、厅资源处、省市林政处、区林业局 9 更新成果研讨会 2014.02

(三)调查成果质量

一、成果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流程

1、提高遥感影像判读质量

使用真彩色遥感影像图,降低判读难度;判读时比例尺不得低

于1∶1000,通过培训、练习,提高人眼对变化图斑的识别度;双轨制判读,2人

各自判读,对有疑问的地方共同商定,宁愿多判不能漏判;

2、确保核实调查真实性

全面收集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分、类别、乡镇整理归档;对照资料记录的坐标点和面积等信息,完成变化图斑的内业核实;外业实地调查时真实、详细记录属性,对变化图斑的位置、界限进行确认。

3、保证逐级检查严格性

采取区级自检、省级检查和国家级核查的组织方式,实行分级检查。区级林业局对林地变化数据进行全面检查。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对林地变化数据内业进行全面检查;外业抽查比例为地类变化图斑总数的3%。

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负责江苏省林地变更成果国家级核查,编制核查报告。对林地变化数据内业进行全面检查;外业抽查比例为地类变化图斑总数的1%。

二、问题的处理方法

1、修正2011年的底图数据

使用全国林地更新软件对2011年的底图数据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属性因子填写不正确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进行了修正、填写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完善,确保2013年的林地更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2、修正林地落界数据

使用全国林地更新软件对林地落界的底图数据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存在细碎的问题进行了修正,确保2013年的林地更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调查质量检查结果

表2 质量检查结果

序号 1 2 3 检查时间 2014年1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检查单位 区林业局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华东院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合格率

内业 96% 96% 95%

外业 94% 95% 96%

二、工作量及资金使用情况

(一)投入工作量

表3 投入工作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计 工作内容 林业经营资料收集 2011年林地数据库检查、修正

2012年遥感影像图处理

遥感判读区划 林业经营资料矢量化 内业核实调查、属性因子记录 外业核实调查、属性因子记录 本期林地数据库生成、检查 本期林地变化数据库生成、检查

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统计 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撰写

省级数据检查 国家级核查

工作单位 区林业局 区林业局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区林业局 区林业局 区林业局 区林业局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区林业局

省林业局、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华东院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工作量 5人日 7人日 7人日 20人日 16人日 16人日 12人日 6人日 16人日 6人日 15人日 10人日 10人日 146人日

(二)资金使用情况

表4 资金使用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计 工作内容 林业经营资料收集 2011年林地数据库检查、修正

2012年遥感影像图处理

遥感判读区划 林业经营资料矢量化 内业核实调查、属性因子记录 外业核实调查、属性因子记录 本期林地数据库生成、检查 本期林地变化数据库生成、检查

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统计 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撰写

省级数据检查 国家级核查

资金来源 局森林资源管理处

区林业局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区林业局 区林业局 局森林资源管理处 局森林资源管理处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局森林资源管理处 局森林资源管理处

省林业局

华东院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经费数量(元)

12500 13500 53500 15000 8000 18000 86000 8000 8000 8000 12500 15000 45000 303000

三、主要经验和问题与建议

(一)主要经验

一、工作机制

平时应做好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在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过程中,用GPS仪测量到的地块范围需要保存。这对提高林地变更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十分重要。

各类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的收集和矢量化工作建议先于遥感判读工作,特别是平时的造林验收资料与林政资料(采伐与林地征占用)的详备性,最好上图。其

优势有二:首先判读好的图斑地块叠加遥感影像图之后,相当于建立了一部分判读标志,可以给判读人员一定的先验知识,以增加判读精度;其次可以降低部分工作量,避免了后续对有资料对应判读图斑的剔除工作及可能引起的错误。

二、调查方法

针对判读区划后形成的数据库,我们只需对其中没有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的小班进行外业核查。

建立高淳区林地变更工作专用QQ群,加强与各乡镇、村的负责人的联系,外业调查时首先将小班以乡镇为单位归组,依靠各乡镇农服中心主任、各乡村主任等对当地林地变更情况熟悉的人员填写小班变化情况,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对经营资料中的图斑与判读图斑差异较大的,可能涉及非法砍伐和占用的小班,应在实地调查中确认。

三、技术创新

图层设置时建议直接在落界“一张图”数据上作经营资料的矢量化和判读图斑绘制,在矢量化过程中即按原有小班界线分割,判读图斑因子记录表中所要求的字段可以通过添加字段的方式实现,如图斑编号、判读面积、判读地类。这样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是在矢量化的过程中即控制了因各种原因可能产生小碎班的问题;二是通过分割落界图斑的方式保留了原小班属性信息,仅需修改变化部分,如地类等。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基层技术人员缺乏问题

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年龄分布出现断层现象,老同志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积极性有限,年轻同志培训的机会有限,对Arcgis软件和全国林地更新软件不能灵活高效的使用。同时,林地变更涉及到林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植树造林、林木采伐、征占用、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工作人员的协作。建议更加注重技能操作,确保培训到位。一是以会议明确任务,分析问题统一标准。不仅在试点工作启动大会上对工作任务和质量进度要求进行了明确,而且在工作开展中多次召开会议,对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分析,再次统一认识、统一标准,确保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跟踪技术指导,提高操作技能。邀请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在调查前进行操作细则和电脑操作技能集中培训,在调查中现场跟踪指导,通过现教现学,现学现用,增强操作技能,掌握调查技术和方法,确保调查质量与进度。

二、变更时点准确性问题

2013年开展的林地变更的影像图分别是2011年10月和2012年10月拍摄的,在林地变更调查过程中,我们依据影像图来判读变化小班,建议能够提供变更当年的影像图片。

三、遥感判读时的漏判问题

遥感判读时,可能会发生漏判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两点:

1、影像图的分辨率限制,提高了判读难度;

2、图像的色彩限制,干扰判读;

3、影像图的划分,建议能将新一期的遥感图分割成若干小图,以免在判读时将局部地区漏判。

四、现地核实时小班的提取问题

对需要进行现场核实的判读小班,我们通过手动录入小班的中心坐标点来定位,工作量比较大。建议能增加自动提取小班中心位置坐标点的软件功能。这样通过excel表格的输出,可以直观的看到坐标点。

五、软件属性检查的问题

在使用全国林地变更软件进行属性检查时,对每一项属性修改好之后,需要验证修改结果。建议软件能对每一项属性都设置检查按钮,这样子,不需要每做一项修改都从头检查一遍,特别是对性能不好的电脑来说,检查耗费的时间较长,容易造成死机。

六、林业管理经营资料矢量化问题

林地变更调查工作需要依靠平时资料的积累,林地变更工作涉及到林业工作方方面面,如造林、林木砍伐、林地征占、林权变更、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建议召开区林业局的林地变更的专题会议,邀请不参与林地变更的林业工作人员参加,了解林地变更的工作内容和作用。从而完整保留变更小班的矢量坐标和属性因子,并及时上图,为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要让林地变更工作成为无米之炊。

七、林地变更所需物资的保障问题

林地变更工作需要安装Arcgis软件和全国林地变更软件,对电脑的性能要求较高,基层电脑硬件配套比较薄弱;在进行实地调查时,由于调查地点多是山岗和丘陵,乡镇公交不方便到达,公车改革后用车受到限制,这些都给林地变更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建议能落实林地变更工作的专项资金和审核制度,保证林地变更的顺利推进。

第二部分:调查成果

一、林地资源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据2013年高淳区林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高淳区林业用地总面积8106.07公顷,其中有林地3876.73公顷、灌木林地1880.47公顷,疏林地20.35公顷。

(一)各类林地面积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3876.73公顷,占林地用地总面积的47.83%;疏林地面积20.35公顷,所占比例0.25%;灌木林地面积1880.47公顷,占23.20%;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655.3公顷,占20.42%;苗圃地面积446.28 公顷,占7.16%。

图1

各类林地面积分布图

有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面积3287.19公顷,占84.79%;竹林地面积589.57公顷,占15.21%。

灌木林地面积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1019.15公顷,占54.2%;其他灌木林

861.46公顷,占45.8%。

(二)林地面积按起源划分

高淳区林地面积8106.07公顷,其中国有林地面积687.55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8.48%;集体林地面积7418.52公顷,占91.52%。

(三)林地面积按分类经营体系划分

林地面积按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类经营体系划分:(1)生态公益林地面积

高淳区现有生态公益林地3785.59公顷,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46.7%。公益林地面积按保护等级划分:重点公益林地3382.62公顷,占公益林面积89.35%;一般公益林地402.97公顷,占10.65%。按事权等级划分:省级公益林面积3382.62公顷,占公益林总面积的89.35%;市级公益林402.97公顷,占10.65%。(2)商品林地面积

全区现有商品林地4320.48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的53.3%。商品林地面积按地类分:重点商品林面积2324.86公顷,占53.81%;一般商品林面积1995.62公顷,所占比例45.74%。

(四)林种结构分布

高淳区现有林种结构分为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3大类。根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纳入各林种范围,上述三项合计面积5777.55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的71.3%。另有2317.3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等,未纳入林种结构的面积范围,占全区林地面积的28.7%。

二、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一)林地范围变化:

全区各类林地面积为8106.07公顷,比2011年新增389.15公顷,其中:淳溪镇新增集体林地36.39公顷;东坝镇集体林地新增40.35公顷;古柏镇新增集体林地0.95公顷;固城镇新增集体林地58.23公顷;漆桥镇新增集体林地54.38公顷;桠溪镇集体林地新增 181.11公顷;阳江镇减少集体林地3.41公顷;砖墙镇减少集体林地0.32公顷;晶桥镇新增集体林地11.47公顷;傅家坛林场减少国有林地0.27公顷;荆山林场减少国有林地0.86公顷;实验茶场新增国有林地13.66公顷;团结圩农场新增集体林地3.85公顷。

图2

各镇、场圃林地面积变化图

(二)地类变化:

全区各类林地面积为8106.07公顷,比2011年新增389.15公顷,其中:有林地

减少116.37公顷,疏林地新增6.1公顷,灌木林地减少34.8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新增115.88公顷,苗圃地新增375.44公顷,无立木林地新增41.32公顷,宜林地新增0.62公顷,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新增0.98公顷。

图3

各类林地面积变化图

(三)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变化:

(1)生态公益林地变化:

高淳区现有生态公益林地3785.59公顷,新增163公顷,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46.70%。其中,重点公益林地3382.62公顷,减少22.54公顷,占公益林面积89.36%;一般公益林地402.97公顷,新增185.54公顷,占10.64%。整体来看:淳溪镇新增生态公益林17.23公顷;东坝镇新增生态公益林9.78公顷;古柏镇新增生态公益林0.21公顷;固城镇新增生态公益林5.73公顷;漆桥镇新增生态公益林5.19公顷;桠溪镇新增生态公益林125.13公顷;阳江镇减少生态公益林2.33公顷;砖墙镇新增生态公益林0.18公顷;傅家坛林场减少公益林0.27公顷;荆山林场减少生态公益

林1.16公顷;实验茶场新增生态公益林2.95公顷;团结圩农场新增生态公益林0.36公顷。

(2)商品林地变化:

全区现有商品林地4320.48公顷,新增321.09公顷,占全区林地面积的53.3%。商品林地面积按地类分:重点商品林面积2324.86公顷,减少50.97公顷,占商品林的53.81%;一般商品林面积1995.62公顷,新增277.12公顷,占商品林地的 46.19%。整体来看:淳溪镇新增商品林19.16公顷;东坝镇新增商品林29.74公顷;古柏镇新增商品林0.74公顷;固城镇新增商品林52.5公顷;漆桥镇新增商品林49.19公顷;桠溪镇新增商品林57.66公顷;阳江镇减少商品林1.08公顷;砖墙镇减少商品林0.5公顷;实验茶场新增商品林3.78公顷;团结圩农场新增商品林3.49公顷;晶桥镇新增商品林地11.47公顷。

(四)林地保护等级变化:

前期保护等级为二级,后期变为三级的林地有0.56公顷,变化原因为灾害因素;前期保护等级为二级,后期变为非林地的有23.57公顷,因为占用征收的为17.89公顷,因为调查原因而导致的为5.68公顷。

前期保护等级为三级,后期变为非林地的有37.38公顷,因为占用征收的为18.68公顷,因为调查原因而导致的为12.68公顷,灾害因素导致的为2.19公顷,规划调整导致的为3.83公顷。

前期保护等级为四级,后期变为非林地的有14.76公顷,因为占用征收的为7.85公顷,因为调查原因而导致的为4.4公顷,灾害因素导致的为2.51公顷;前期保护等级为四级,后期变为三级的有50.79公顷,因为造林更新的为33.46公顷,因为调查原因而导致的为10.94公顷,灾害因素导致的为6.39公顷;前期保

护等级为四级,后期变为二级的有6.93公顷,因为造林更新的为6.93公顷。

前期为非林地,后期变为二级的有87.14公顷,因为造林更新的为87.14公顷;后期变为三级的有354.06公顷,因为造林更新的为354.06公顷;前期保护等级为四级,后期变为四级的有23.66公顷,因为造林更新的为20.68公顷,因为调查因素的为2.98公顷。

三、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高淳区2012-2013年林地发生变化的面积为784.1公顷,其中,造林更新引起的变化面积为612.36公顷,占比为78.10%;森林采伐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3.4公顷,占比为1.71%;规划调整引起的变化面积为3.83公顷,占比为0.49%;占用征收引起的变化面积为44.42公顷,占比为5.67%;毁林开垦引起的变化面积为0.11公顷,占比为0.01%;灾害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73.63公顷,占比为9.39%;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05公顷,占比为0.13%;调查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35.30公顷,占比为4.50%。综合来看,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为:造林更新>灾害因素>占用征收>调查因素。因为自然老化、树种长势差等因素,会导致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降,而对林木采伐后,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重新种植其它树种,能够较好的提高林木成活率、提升林地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因此,造林更新是导致林地变更的最主要因素。灾害因素,主要是因为天气异常导致的干旱,马尾松的松材线虫病,还有在西部圩区因地势较低,导致的水淹。占用征收,主要是新建拓宽道路和安置房,而调查因素主要是在林地落界过程中和2011年林地变更调查中出现的人为错误。

图4

引起林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分析

图5

引起林地变化的各类原因占比分析

四、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成效

(一)实施用途管制,林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高淳区林业局积极介入涉林项目的前期工作,认真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把征占用林地审查审核关,严格执行征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对非法占用林地的查处力度,有效控制了林地逆转。进入新世纪,高淳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林地肩负着供地、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林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尖锐,高淳区在做好林地保护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使林地得到了持续有效的保护。另外,通过开展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沿海防护林体系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区位的林地得到严格保护,森林综合效益得到有效发挥,林地保护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

(二)加大林业建设力度,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林地的主导功能为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自2003年起,高淳应建设绿色南京需求,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包括荒山生态林工程、江河湖生态防护林、绿色通道工程,河道绿化工程、林业产业工程、郊野公园建设工程、城市生态林工程、绿化新村工程、资源安全工程,同时,农田林网也基本形成,宜林“三荒”绿化率90%,沟渠路绿化率95%,村庄绿化也取得较大进展。目前,以丘陵山区生态、用材林为主体,平原圩区防护林带为骨架,农田林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为脉络,城郊森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绿色村庄为嵌点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

据统计,自2011-2013年绿色南京建设第11年间,全区植树造林500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18.7%提高到20.9%,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同时,通过营造阔叶林、混交林和套种珍贵树种等措施,培育树种多样、层次复杂、结构稳定、优质高效和正向演替的森林群落,森林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三)科学经营管理,森林培育成效显著

2012年-2013年,高淳区致力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力度,提高林地生产力,为构建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供森林资源储备。通过良种壮苗、工程造林、营养配方、森林抚育等措施,不断提高营造林科技含量,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全市森林资源后备资源进一步增加,林分质量进一步改善,森林资源培育取得可喜的成绩。

(四)加强林业执法,林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

高淳区森林公安、林政管理等执法队伍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强化对破坏森林行为的打击力度。一是加强了森林采伐管理,特别是针对无证采伐、越界采伐、批少多伐等突出问题加强管理和督查,切实做到有计划、按指标、按地点依法采伐;二是严格林地征占用管理,通过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督和服务,依法查处违法占用林地案件,有效减少市内未批先占、不批也占、少批多占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完善护林防火巡逻队伍建设,加强巡护,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确保林业建设成就。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建设项目对林地需求量大,保护与利用矛盾日趋突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十分迅猛,各项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园区、城镇、道路、旅游等建设项目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高淳耕地资源十分有限,需要林地承担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供地责任。而全区林地中,受地理环境、生态区位重要性等用地条件的限制,可供建设项目征占用的林地面积较少。因此,林地既要承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任务,又要承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任务,林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趋突出。

(二)林种结构、林龄结构不尽合理

林种结构、林龄结构反映了林地的利用状况,林种结构、林龄结构的合理分布,能充分发挥林地的利用效能。高淳区在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体系结构上是基本合理的,为47比53。但二级林种结构不尽合理。林龄结构上,全区乔木林优势树种龄组以幼林、中龄林为主,占有林地面积60%;近、成、过熟林合计面积仅占乔木林面积的40%。

(三)林地保护利用需要统一的规划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只注重管理、不注重基础性工作,高淳一直没有编制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致使林地管理无法做到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定量控制、定额管理,突出重点、强化效益。由于缺少统一规划,林地保护利用存在顾此失彼,不合理的征占用林地,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事件时有发生。随着高淳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加强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林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从源头抓起,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法履行林地资源管理,科学合理的规划林地保护与利用,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影像情况说明

在影像对比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国家林业局提供的影像存在以下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地变更调查遥感判读的精度。

(1)影像偏移问题。国家林业局提供的高淳区遥感数据的分辨率大部分为2m,按照《森林资源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技术规程》(LY/T1954-2011)要求,该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平地、丘陵地区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能超过5m,在具体判读过程中发现,国家林业局提供的部分影像误差非常大(很多为10-15m,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5m),超出了规程要求,截图见附件。

(2)云量覆盖问题。《森林资源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技术规程》

(LY/T1954-2011)中,明确了数据源的要求:云量覆盖面积少于5%,且不能覆盖主要工作区。其提供的一幅影像明显不满足要求。

(a)

(b)

图6影像偏移和云量覆盖情况截图(a)1比1万航片截图中,小班位置(准确)(b)国家林业局提供的卫片截图,小班位置(偏移)

(a)

(b)

图7(a)1比1万航片截图中,林地落界小班位置正确,无需变更

(b)国家林业局提供的卫片截图中,影像偏移,小班需要变更

林地变更 篇3

关键词:娄烦县,2013年度,林地变更,分析

娄烦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吕梁山区腹地, 距太原市区97km。东依古交市, 西邻方山县, 南毗交城县, 北与岚县连接, 东北与静乐县接壤。境域总面积1 289km2, 境内西北部群山环绕, 东北部丘陵起伏, 山脊与毗邻县 (市) 成天然分界线,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最高海拔2 708.90m, 最低海拔1 030m。全县辖3镇5乡、144个行政, 总人口12.35万人。是一个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县。

1 林地资源现状

娄烦县是山西省的重点林区县, 有太原后花园之美称。根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统计, 全县总面积128 927.36hm2, 其中林业用地92 388.44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1.66%。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6.70%。

在林业用地面积中, 有林地面积21 572.29hm2, 疏林地面积4 377.92hm2, 灌木林地面积22 406.14hm2,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9 847.75hm2, 宜林地面积28 995.29hm2, 其他林地面积5 189.05hm2。

2 林地年度变更概况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 是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础上, 按年度开展的林地范围、林地保护利用以及林地管理属性变化情况的调查分析, 是提高林地监管能力, 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 深化宏观决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任务是收集当年林业经营管理等原因导致林地变化的资料。通过遥感判读区划, 并与林业经营资料进行对比分类分析, 辅以现地调查核实等技术手段, 掌握林地变化的空间分布与管理属性变化信息, 完成林地范围和林地利用状况、林地管理属性变更与核实调查, 产出林地变更调查成果, 变更林地“一张图”数据库。

3 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娄烦县林地落界基础数据图班数量18 454个, 2013年度林地变更总图班20 031个, 变更图班数为5 325个。

3.1 林地范围变化分析

娄烦县林地变更林业用地总面积92 388.44hm2, 增加林地总面积2 509.28hm2, 减少林地总面积549.45hm2, 净增林地面积为1 950.83hm2。

3.2 林地范围内地类变化分析

有林地增加2 197.26hm2, 减少608.29hm2, 净增面积1 588.97hm2, 增加来于造林变更150.64hm2、规划调整 (种植结构调整) 1 400.74hm2、自然因素101.19hm2、调查因素 (错划) 544.69hm2。有林地减少主要调查因素 (错划) 552.57hm2, 占用征收43.78hm2, 其他11.94hm2。

疏林地增加89.81hm2, 减少293.07hm2, 净增面积-203.26hm2, 增加来于调查因素 (错划) 89.81hm2。减少主要调查因素 (错划) 146.96hm2, 造林变更132.29hm2, 其他13.82hm2。

灌木林地增加1 158.12hm2, 减少1 226.8hm2, 净增面积为-68.68hm2, 增加来于调查因素 (错划) 1 118.91hm2, 造林变更22.38hm2、规划调整21.5hm2;减少由于造林变更920.77hm2, 调查因素193.90hm2, 占用征收51.18hm2, 毁林开垦49.95hm2, 其他11.0hm2。

未成林造林地增加5489.96hm2, 减少525.76hm2, 增加来于造林变更4 759.85hm2、规划调整 (种植结构) 340.28hm2、调查素 (错划) 332.59hm2;减少由于调查因素419.54hm2、自因素进界99.17hm2, 其他因素7.05hm2。

宜林地增加261.64hm2, 减少3 742.11hm2, 增加调查因素 (错划) 261.64hm2;减少来源于造林变更2 784.15hm2、调查因素768.01hm2、占用征收122.16hm2、毁林开垦49.95hm2。

3.3 管理属性变化分析

管理属性变化主要是指:权属、林种、事权、工程类别、森林类别、起源等发生变化的变更。娄烦县地处汾河水库一级水源地, 其国家公益林面积较大, 尤其是2012年重新核定了国家公益林, 因此本次变更国家公益林面积有较大的增加, 变更小班涉及到3 014个。

公益林总面积89 698.11hm2, 其中国家公益林总面积45 684.63hm2, 占公益林面积50.90%;一般公益林总面积44 013.48hm2, 占公益林面积49.10%。

国家公益林45 684.63hm2, 其中新增国家公益林22 545.47hm2, 减少国家公益林206.78hm2, 净增国家公益林22 338.69hm2, 这主要是2012年对国家公益林增补造成的。

商品林面积新增1 593.08hm2, 减少5.82hm2, 净增1 587.26hm2, 主要原因是种植经济林造成的。

4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娄烦县2009年至2012年底通过工程造林、农田经济林等林业工程使林地结构发生了变化, 林地面积增加, 非林地面积减少, 林地变化总面积为9 730.96hm2, 这也充分说明近三年来娄烦县林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4.1 造林更新

主要是近年来的国家重点工程和县级工程, 其中有林地 (经济林) 增加150.64hm2, 灌木林地增加22.38hm2, 未成林造林地增加4 759.85hm2, 总面积为4932.87hm2, 占总变更面积的50.70%。

4.2 规划调整

主要是农地中实施的一些经济林工程, 如退耕还林巩固工程、县级经济林工程等, 其管理类型多为非林业部门管理。其中有林地增加1 400.74hm2, 未成林造林地增加340.28hm2, 灌木林地增加21.50hm2, 总面积为1 762.52hm2, 占总变更面积的18.10%。

4.3 占用征收

主要为铁路、公路、开采等有证占地造成, 面积234.36hm2, 占总变更面积的2.40%。

4.4 毁林开垦

大户购地自主经营, “推地”现象严重;另外也有非法开采等原因, 面积114.70hm2, 占总变更面积1.20%。

4.5 自然因素

未成林地年限达到成林年限, 并达到有林地标准, 属自然过渡, 面积为101.19hm2, 占总变更面积的1.0%。

4.6 调查因素

由于落界时地类误判, 本次林地变更时进行了修正, 总面积为2 585.32hm2, 占总变更面积26.60%。

5 林地变更中存在的问题

5.1 林地纠纷, 界线不清

娄烦县地处汾河中上游, 有容量7.30亿m3的汾河水库, 生态区位特别重要, 林权管理单位有省直国有、县属国有和集体。由于多年存在管理界线不清, 权属争议较大, 特别是在划分国家公益林中存在争地块等现象, 使林地变更中有些地块无法正确地反映出权属的变化。

5.2 林业工程设计图质量不高

林地变更渠道主要有二部分, 一是通过二期影像的对比分析, 二是通过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应用二期影像数据对比分析更多解决了林地落界时错划地类和变更期内一些林地征占用, 而一些林业工程引起地类和界线发生变化还主要是依照林业工程设计图和外业核对。由于工程设计图质量不高、位置和面积不准确, 导致林地变更外业核对工作量加大和变更数据不准确。

5.3 林地保护落界数据有误差

林地落界数据的成果, 直接关系到年度变更的难易程度。林地落界是最基础的底图数据, 小班界规范而准确、属性因子填写正确, 在林地变更时会减少很多工作量。娄烦县林地保护落界时由于时间紧、落界人员有的缺少应有的林业专业知识, 使林地落界成果质量不高, 从而造成林地变更时工作量加大, 修改前期林地落界数据占据了很多的时间。

6 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提高管理和调查水平

建议设立林地管理专职部门, 对林地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查、统计、监测, 建立林地地籍档案, 办理林地权属变更登记、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调处林地权属争议。及时变更林地档案, 保证档案精度, 充分发挥档案在林地管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为林地变更打下良好的基础。

6.2 定位长远, 夯实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础

林地变更 篇4

在林地年度变更工作中, 由于西藏2012年二类调查矢量数据和2009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矢量数据在时效性、空间位置、属性数据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需将二者融合形成林地年度变更本底数据库以减少外业现地的核实工作量。

随着二者的叠加分析后需消除小多边形。目前常见的GIS软件中普遍使用的处理方法是按相邻最长边界线合并到临近多边形中去, 或按照相邻最大面积合并到临近小班中, 然而这些方法都是针对由几何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小多边形而提出, 没有考虑属性数据的差异,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笔者在此引入了基于模糊集的小多边形处理方法, 综合考虑矢量数据几何位置融合和属性数据融合。

2 实验数据

本次研究采用巴宜区 (原林芝县) 2012年二类调查矢量数据和2009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矢量数据作为研究数据。

其中2012年二类调查矢量数据更新至2012年年底,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西安80坐标系, 信息量大, 调查大部分为实地调查, 数据可靠。

2009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矢量数据更新至2009年年底, 是在2002年二类调查的基础上补充区划加实地验证而得,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西安80坐标系, 该数据的属性数据更加符合林地年度变更要求。

两种数据坐标系一致, 不存在空间基准的融合[1~3]。

3 研究原理

3.1 矢量边界适宜性判别

假设矢量数据有x种属性, 对于每个矢量面, 其属性值则可能与这x个属性值有关。取各属性值与矢量面相吻合的程度为其隶属度, 表达式为[4~6]:

其中rik表示第k种属性与第i个面要素属性符合的程度;i表示第i个矢量面;j表示矢量面的第j个特征;Ikj为第k种属性类型的第j个特征准则值;ωj则为第j个属性特征的权重。

如果矢量数据是通过n种矢量数据叠置所得, 那么叠置后的矢量面属性与n种类型的属性有关, 由式 (1) 可得

由于n=2, 从而得到叠置图上地理边界适宜性判决函数为:

其中Δrij表示两相邻矢量面属性模糊集对应元素的差值。架设各叠置层上各属性值的权重系数相同, 令各叠置层的权为ω1, ω2, ……, ωn, 其中, λ′ 为参数, 应该适当选取, 使得0≤u≤1;则有:

为了简化计算, 令所有属性值权重系数都相同, 则式 (4) 可以转化为:

参照相关文献参数λ′ 的确定方法[7,8], 可以得到:

因此, 式 (5) 可以转化为:

3.2 属性不确定性的度量

将小多边形进行合并时, 必然引起属性数据的变化, 即小多边形合并之后模糊属性值调整为面域模糊属性值时, 与原模糊属性值的差异。使小多边形在合并前后属性值变化最小的是最理想状态。分析 (3) 式和 (4) 式可知, 此时u取最小值。因此, 进行小多边形合并的时候, 应选其边界中u值最小的边界作为消除边界, 从而达到小多边形在合并前后属性值变化最小的目的。

3.3 小多边形的处理

图1为2012年二类调查矢量数据和2009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矢量数据叠加分析后产生了小多边形C, 其中A、B、D、E为其相邻的多边形, 关键问题为C与哪个多边形合并最合理。对于C的四条边界ab、bc、cd、ad选其边界中适宜性最小的作为消除边界, 与邻边边界合并。

由于二调数据与林地保护规划利用规划矢量属性数据较多, 如果对每种属性都定义其与矢量面的隶属度工作量巨大, 而且实际意义不大。为了简化计算, 结合叠置后矢量面的实际情况, 以及两种矢量数据的特征, 作如下处理。

从两种不同矢量数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属性字段。选取相关属性字段为林地保护林用规划数据的“地类”、“面积”、“林地保护等级”;二类调查数据的 “地类1”, “图形面积”、“小班蓄积”。选取“地类”是因为它们是区划小班的主要属性, 选取“面积”和“蓄积”是为了跟踪小多边形 (进行相交后, 被切碎的细小多边形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字段和属性) 。

对于每条边界对应的两个不同矢量面的属性模糊集, 定义模糊集相对应元素的差值。若边界对应两矢量面属性一致, 则认为Δrij=0, 若边界对应两矢量面属性不一致, 则认为Δrij=1;涉及到行政界线, 不可合并, 认为Δrij=1。以边界ab为例, 矢量面A和C对应的属性如表1。

由式 (7) , 可知:

同样的方法计算bc、cd、ac的边界适适宜性判别值为0.25, 0.75, 1。其中边界bc适宜性判别值最小, 所以应该消除边界bc, 将矢量面B和C进行合并, 并取B的属性为合并后多边形的属性。

4 批量处理方法

实际操作中, 如果对每个多边形进行不同边界的适宜性判别, 工作量巨大, 可行性不高。下面结合实际, 介绍一种批量处理的方法, 对关键步骤作如下解释。

4.1 转换为coverage格式

Coverage是ArcInfo workstation的原生数据格式。它将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分别存放在两个文件夹。cov-erage可以存储拓扑要素类, 支持高级要素类对象:比如多点和多线等。通过小多边形由“shapefile”格式转换成为“coverage”将相邻面的属性赋到公共边界上提供了条件。

4.2 去伪节点

由面转成线后, 在很多线与线交叉的地方存在伪节点, 使得原来一条边界变成了两条, 在国产软件geo-way3.6中可以批量处理该类伪节点。

4.3 计算value值

Value值即为前文提及的边界适宜性判别值。

具体操作流程详见图2。

5 结果与分析

处理完小多边形后重新计算面积, 分地类统计面积变化, 同时按照传统方法“最大边长合并”与“最大面积合并”2种方法进行小多边形的自动处理, 分地类统计不同方法的两种矢量数据面积的变化, 以各树种与原始数据的差平方和为方差, 反映处理前后, 数据的波动。为突出处理前后, 以及不同方法的效果, 面积统一采用“公顷”, 保留两位小数。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 无论是二类调查数据, 还是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 用基于模糊集的方法进行合并, 方差都远远小于最大面积合并和最大边长合并的方差。从表中可以看出, “基于模糊集的方法”优于“最大边长合并”, 效果最差的是“最大面积合并”的方法。

6 结语

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基于模糊集的小多边形处理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最大边长合并、最大面积合并两种方法。基于模糊集的小多边形处理方法在精度损失方面是最小的。但同时也会相应增加数据处理工作量, 根据实验结果, 处理一个县的数据大概要增加工作量一个工日。

随着林地年度变更的全面铺开, 西藏自治区2016年度将有65个县 (区) 需要进行林地年度变更工作, 基于模糊集的小多边形处理方法能明显提高融合数据精度, 减少外业工作量, 能够较好的适合林地年度变更的需求, 提高林地年度变更工作效率。

摘要:以巴宜区为例, 在融合2012二类调查矢量数据和2009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矢量数据时引入基于模糊集的小多边形处理方法, 对原理和可行性操作步骤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叠加分析后不同处理方法对处理结果精度的影响, 阐述了基于模糊集的小多边形处理方法在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林地年度变更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矢量数据融合,模糊集,小多边形处理,林地年度变更

参考文献

[1]郭黎.空间矢量数据融合问题的研究[D].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3.

[2]郭黎, 崔铁军, 王玉海, 等.多源空间数据融合技术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 2007, 5 (1) :62~66.

[3]崔铁军, 郭黎.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方法探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07, 24 (1) :1~4.

[4]杨伦标, 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5]毛定山.基于计算几何的矢量数据叠加分析分析算法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 2007.

[6]唐文静.海陆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7]Sholokhov A.V, Liventsev V.A.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determining coordlinates in navigation systems correeted for digital road Maps[J].Measurement Techniques.2007, 50 (5) :509~515.

林地变更 篇5

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要求, 2013年江西省启动了全省林地年度变更试点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旨在探索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技术与方法, 为该省开展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提供动态森林资源数据。

1 开展林地年度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去年江西省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10个省级林地变更调查试点单位。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同意, 该省将2014年启动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提前至2013年开展, 与林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相结合, 启动林地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其近期目标是建成全省林地“一张图”, 并过渡到建设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一套数”, 为建立全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最新的全省森林资源数据;远期目标是探索以年度林地更新为核心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技术方法和组织形式, 形成科学实用的全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技术规程, 建立上与国家, 下与市、县互相联动, 职责明确、高效运转的森林资源更新调查工作机制, 实现森林资源年度出数的目标。

开展林地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是江西省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一次重大创新, 是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年度出数的一项重要前瞻性、基础性工作, 对提高该省森林资源管理数字化水平、奠定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数据基础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 林地年度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的主要做法

2.1 工作思路

江西省林地年度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主要通过“三个核实”, 即以2009年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 核实全省林地变化情况、公益林更新情况和小班森林资源情况, 获取最新的全省森林资源数据。

应用遥感技术手段, 重点摸清林地变化情况。依据2010年以来植树造林、森林采伐、占用征收林地、森林灾害, 以及工程建设和其他规划调整等资料, 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地块判读分析结果, 对因改变土地用途增加和减少的林地地块, 以及林地范围内地类发生变化的林地地块, 逐块上图入库, 同时更新林地权属、森林类别、林种、工程类别等信息。结合林地“一张图”建设, 调查核实更新公益林。依据公益林档案、经营活动及区划调整资料, 进一步核实林地“一张图”中公益林小班边界及属性信息, 并更新发生变化的公益林小班信息。

通过森林资源补充调查, 核实小班森林资源数据。按照“全面复核、重点调查、模型修正”的方式, 开展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全面复核”是指以林地一张图为基础, 对每个小班进行实地复核。“重点调查”是指对2010年以来植树造林、森林采伐、占用征收林地、森林灾害, 以及工程建设和其他规划调整的小班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未成林地小班、疏林地小班、幼龄林中大部分林木不够检尺的小班;以及与小班属性数据库地类、树种、胸径等明显不符的小班进行实地重点调查。“模型修正”是对森林资源未发生重大变化的小班, 特别是没有人为干扰的公益林小班进行模型修正。

2.2 具体做法

该省林地年度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 需要统筹各方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工作保障。江西省林业厅成立以分管副厅长为组长, 办公室、造林、林政、计财、防火、野保、工作站、规划院、信息中心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以及5个工作督导组, 采取半月一调度, 一月一督导, 一月一通报的做法督促进度和质量, 以及“一约谈、三停止”机制推动后进县工作。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承担了这项工作的组织和技术支撑工作, 制定了该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操作细则和森林资源补充调查操作细则, 举办了公益林复核、资料上图和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各2期技术培训班, 培训人员计1 500余人, 并加强过程指导, 确保调查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技术标准。各市、县 (区) 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 落实专项经费5 000余万元, 全省组建公益林复核组、资料上图组和外业调查组3支队伍共4 047人, 保障了工作的稳步推进。

2.3 工作进展

这项工作于2013年7月正式启动, 2013年8~11月全面完成江西省113个调查单位的遥感判读、林业经营管理资料上图和调查工作底图的制作打印。2013年11月~2014年2月底, 113个调查单位全部完成了外业调查, 调查面积约1 113.33万hm2、小 (细) 班数153万个, 其中86个调查单位完成了内业上图的一一对应, 60个单位完成了小班因子数据库逻辑检查。目前, 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正在对各市 (县、区) 提交的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数据库的空间拓扑、属性数据逻辑检查和图斑边界与最新遥感影像的吻合程度进行逻辑检查。预计于2014年4月上旬向国家林业局提交林地年度变更试点成果材料, 6月底前全面完成全省森林资源内业整理与统计汇总。

3 关于开展森林资源年度更新的几点建议

江西省林地年度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为该省森林资源更新提供了新的可借鉴模式。但是, 要真正实现全省森林资源年度监测, 还有大量基础性工作要做, 还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并积累经验做法。笔者从该省实际出发, 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加快调研和制定江西省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办法。借鉴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经验, 调研江西省崇义、安福、浮梁等单位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由江西省林业主管部门牵头, 召开专家论证咨询会, 结合实际编制出台《江西省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管理办法》, 为江西森资资源年度更新体系建立, 以及各级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的常态化、动态化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2) 按照《江西省森林资源档案更新管理办法》有关要求, 省、市、县三级要相应成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机构, 落实管理经费, 促进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纳入规范化、实时化工作轨道, 以此加快实现森林资源年度更新、年度“出数”步伐, 以及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提供基础性、权威性数据。

3) 根据江西省数字林业和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部署要求, 制订《江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规范》, 在实现针对人为经营活动林分调查更新的同时, 应加快全省五大林区林分生长模型研建, 对未进行人工干扰等自然生长林分实行模型更新, 最终实现全省森林资源年度更新。以此数据库为基础, 及时推进建成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手段, 提高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Z].北京:2013.

[2]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林地年度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方案[R].江西南昌:2013.

[3]江西省林业厅.关于明确全省公益林复核过程中有关事项的通知[R].江西南昌:2013.

【林地变更】推荐阅读:

林地纠纷05-14

林地调查06-06

使用林地06-26

林地林权07-23

林地栽培08-01

林地资源08-15

林地土壤08-19

林地恢复09-08

林地规划09-12

林地改造09-24

上一篇:图像处理的常用方法下一篇:爱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