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的哲学理论(通用10篇)
物理学中的哲学理论 篇1
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基石是量子力学、相对论和规范场论。规范场论是继麦克斯韦 (James Maxwell) 的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的引力场理论和狄拉克 (P.A.M.Dirac) 的量子理论之后的最为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目前来看, 规范场论是物理学领域内已成熟、被公认、最前沿的理论, 其深层次的根本属性使得它处在一个最为独特的位置;比规范场论更进一步的发展是弦论, 但是弦论目前还没有得到公认, 还处于有待证实的研究阶段。从规范场论到弦论的发展, 几乎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理论物理学发展的主流。
规范场论的观念“给人类对宇宙基本作用力和自然规律提供了理解”[1], 被丁肇中 (Samuel C.C.Ting) 赞誉为“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作, 不但成为今天粒子理论的基石, 并且在相对论及纯数学上也有重大的意义”。弦论迫使物理学家们改变关于实在的观念, 迫使物理学家重新审视事物最深层次的本性, 迫使物理学家修正宇宙和时空的概念, 等等。规范场论和弦论在哲学领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 20世纪50年代之后物理学的统一之路
20世纪50年代之后, 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以规范场论理论为重要物理学理论基础的大统一之路表现着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发展历程。
1954年,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物理学统一之路上迈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规范场论的思想最早由韦尔 (H.Weyl) 于1918年提出, 当时规范场论的思想还没有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古老的电动力学可以被视为是基于U (1) 规范对称性, 但这并不是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展量子电动力学时所采用的观点。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发表了划时代经典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广义的规范不变》和《同位旋守恒和同位规范不变》。杨振宁和米尔斯构筑的规范理论所基于的不是电动力学中的简单U (1) 规范群, 而是同位旋守恒中的SU (2) 规范群。他们希望这会成为强相互作用的理论。虽然当时很少有物理学家对此感兴趣, 甚至有的物理学大师 (例如泡利) 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 但是, 循此开拓的路向, 为规范场论恢复名誉起到关键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 物理学家发现微观世界存在的“对称破缺”。这一发现为以规范场为核心的物理学的统一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最初,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理论并没有被物理学家们运用于任何已知相互作用中去;直到几年之后, 物理学家们才开始将杨-米尔斯的想法用到弱相互作用中去。但是, 杨-米尔斯方法无论应用到弱相互作用还是强相互作用中去, 所遇到的主要障碍都是质量问题。质量项都是人为加入的, 但这样做破坏了规范理论的逻辑基础, 因为一旦加入质量, 促成这些理论的定域对称性原理就被破坏了。20世纪60年代, 物理学家发现拉氏量可能具有一些真空所不具有的对称性, 这种特征被称为“对称破缺”。许多物理学家以为如果描述自然的场方程中的一个严格对称性自发破缺, 那它将在实验上表现为近似对称性。[2]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不同的适应范围造成的冲突只是表面的, 其更根本的冲突还在于两大基础理论和新思想的冲突。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场通过空间的弯曲表现出来, 在这里空间是光滑的集合概念;而量子力学里量子涨落通过周围空间越来越强烈的扭曲表现出来, 这种小距离尺度剧烈的量子涨落使得空间表现出凸凹不平。
(3)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线性、非线性的对立。正如格林 (Brain Green) 所说,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突只是发生在宇宙相当隐蔽的地方。物理学家在典型尺度远远超过普朗克长度的问题上快乐地运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另外一些物理学家则深信, 这两大块物理学基石根本搭配不起来。
这个冲突目前成为物理学的中心问题。到了80年代中期, 弦理论带来了一种解决办法, 缓解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弦理论中, 由于弦的延展性 (一维而不是一个点) , 引力和光滑的时空观念在比弦尺度还小的距离下失去了意义, 时空量子涨落也由“弦几何”代替了。在弦理论中,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但不是对立的, 而且是“相互需要的”[2]。“根据超弦理论, ‘大’定律与‘小’定律的结合, 不但是幸福的, 也是躲都躲不开的”。[2]
为了一个能把所有的自然力、所有的物质编织成一幅锦绣图画的统一的物理学理论, 爱因斯坦曾追寻了30年。今天, 超弦给我们宣称了一幅迷人的统一图景。弦理论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黑洞量子力学问题的一些疑难, 但是用它来说明宇宙大爆炸的初始奇点仍是一个未解决的大问题。在超弦理论获得实验证实之前,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冲突还是相融的呢?
笔者认为, 目前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种“冲突”是暂时的。我们相信, 科学的发展没有尽头, 但是科学理论会逐渐走向统一。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 17世纪, 伽利略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 打开了通向近代物理学的大门。牛顿“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 揭示了天上地下一切物体的普遍运动规律, 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18世纪, 经过迈尔、焦耳、卡诺、克劳修斯等人的研究, 经典热力学和经典统计力学正式确立, 从而把热与能、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与微观机制统一起来,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19世纪, 麦克斯韦在库仑、安培、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 经过深入研究, 把电、磁、光统一起来, 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三次大综合。至此, 经典力学、经典统计力学和经典电磁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典物理学体系, 一座金碧辉煌的物理学大厦巍然耸立。20世纪,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统一性、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动量和能量的统一性, 完成了新的统一。20世纪, 科学家在物理学统一之路上艰难地探索, 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超弦理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说, 从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 我们还不敢说, 规范场论和超弦理论哪个是统一的归宿, 这都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实验的进一步证实。
(二) 物质组成的最终单元:“点状粒子”还是“一维线圈”?
公元前5世纪,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 大量的物质都应该是少量不同的基本材料组合的结果, 这种基本的组成成分, 是坚硬的、固态的、看不见的、彼此之间只有形式和排列方式不同的微小粒子, 这种基本粒子被称之为“原子”, 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毁灭性”。2000多年过去了, 尽管那些最基本的物质单元已经经历了无数认识的转变, 但是, 人们依旧认为它还是正确的。
20世纪30年代初, J.J.汤姆逊 (Joseph John Thomson) 、卢瑟福 (Rutherford) 、玻尔 (Niels Bohr) 、查德威克 (Nick Chadwick) 的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原子还不是什么最基本的物质成分, 它有一个包含着质子和中子的核, 核外还绕有一群旋转的电子。曾有一段时间,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质子、中子和电子就是希腊人所认为的“最基本的粒子”。“基本粒子”的概念初次得到更新。
20世纪60年代末, 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实验家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探索了物质的微观层次, 发现质子和中子也都不是基本的, 反过来, 证明它们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 (夸克有两种, 一种叫上夸克, 另一种叫下夸克) ——构成的。似乎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电子、上夸克、下夸克的组合形成的, 从实验上还看不出它们还由更小的东西构成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雷恩 (Frederick Reince) 和柯万 (Clyde Cowan) 发现了的实验证据, 被认为是第四种基本粒子。
令人惊奇的是, 物理学家凭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力量, 不断地用越来越大的能量将物质击碎, 不断地发现新粒子, 粒子的清单越来越长, 以至于物理学家将它们成分组, 构成三个“族”。每一族包括2个夸克和一个电子, 或者电子的伙伴, 以及1个相应的中微子。到目前为止, 我们所遇到的每一样事物——不论是自然出现的还是人工将原子粉碎后产生的——都是由这三族粒子和它们的反物质伙伴组合成的粒子组成的。“根据现代思想, 可能称得上‘根本’的粒子是轻子与夸克 (皆为费米子) , 及光子、胶子、引力子和一些与弱相互作用有关的粒子。”[5]
需要强调的事, 粒子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疑, 德谟克利特肯定是认不出它来了。新的粒子观念丧失了原来的每个最重要的标准属性:永恒性和个体身份。所有的粒子都可以产生与消灭, 这是粒子最基本、最普通的性质, 这早在70年前就发现并从理论上认识到了, 这意味着粒子不再具有永恒性。另一方面, 物理学家发现许多粒子成双成对地出现, 反粒子会随着正粒子的湮灭而湮灭, 粒子的个体性不复存在。一些粒子的永恒性和个体性的丧失, 最起码还是稳定的;更有甚者, 一些粒子连稳定性都丧失掉了, 它会衰变而成为其他的粒子。
弦理论带来了强有力的概念。弦理论认为, 如果以更高的精度去考虑粒子, 会发现他们并不是点状的, 而是由一维的小环构成。每个粒子像一根无限纤细的橡皮筋或一根振荡、跳动的细线, 被称之为“弦”。弦理论的弦小得可怜, 平均大约是普朗克长度的尺寸, 所以即使用仪器来检查, 也显得像点一样。弦理论在物理学史上第一次提供了一个能揭示宇宙赖以构成的所有基本特征的框架, 因此有时人们说它可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或“终极理论”。
如果弦理论是一个最深层的理论——是其他一切理论的基础, 不需要也不允许有更基本的理论来解释它。那么应该认为“弦”就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 在古希腊人本来的意义上, 也就是不可分的基元。绝对的最小的构成万物的基元的弦, 代表着微观世界数不清的亚结构层次走到了尽头。“从这点看, 弦即使在空间延伸, 问他们的组成也是没有意义的。弦就是弦, 没有比它更基本的东西, 所以不能把它描写成别的任何物质组成的东西。”[2]如果弦理论不被认为是一个极限, 那么, “弦”有可能还是由更深层的粒子构成。如果弦是由更小的事物组成的, 他们就不会是基本的, 相反, 如果什么东西构成了弦, 它就当然可以取代弦的位置, 而成为更基本的宇宙基元。这种观点基于目前现实情况, 我们还不知道弦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大自然的最后理论。而且, 历史告诉我们, 每当对宇宙的认识深入一步, 总会发现物质还有更微观的层次, 还有更小的组成元素。弦理论像提出了这种可能性, 但还没有确实的证据。既然弦理论证明了传统的零维点粒子是一种数学的理想化, 而不是真实世界的再现, 那么无限细小的一维弦圈会不会是数学理想呢 1995年惠藤 (Edward Witten) 等人发动第二次超弦革命, 提出弦理论还包括着二维的膜、三维的体, 甚至更奇异的怪物等等。到底哪一种才是“最基本的粒子”呢?“要么一定有少量至今尚未发现的粒子是真正的基本粒子, 实验室中看到的粒子皆由他们所构成;要么就是整个基本粒子概念没有任何意义。”[5]
简言之, 物质组成的最终单元到底是“点状粒子”还是“一维线圈”?根据目前的理论发展来看, 大家姑且认为是“点状粒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真理。我们期待着超弦理论被证实的那一天, 一旦超弦理论获得实验支持, 我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将会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三) 真实生活时空:“11维”还是“4维”?
牛顿理论构建了三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 空间和时间相互独立, 空间是平直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鼓励我们把时间看成另一维, 一起构成宇宙的四维时空, 二者相互联系。宇宙的这个特征是基本的、一贯的, 也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似乎不成什么问题。
然而, 1919年, 波兰的数学家卡鲁扎 (Theodor Kaluza) 向显然的事实提出了挑战——宇宙也许不只有3个空间维, 而是有更多。卡鲁扎的建议变革了我们物理学定律的体系, 以至于至今还为他的远见感到震惊。但是, 这个建议如何能与我们看到的三维空间这一显然的事实相协调?这个问题在卡鲁扎的理论中没有明确的回答。
1926年, 瑞典数学家克莱茵 (Oskar Klein) 把理论更具体化了, 答案也明确了。那就是, 我们的宇宙空间结构既有延展的维, 也有卷缩的维。延展的维很大, 能直接显露出来;卷缩的维很小, 很难看到。
“弦理论动摇现代物理学基础是从宇宙的维数开始的——那个我们认为不是问题的数, 现在正发生着戏剧性的而且令人信服的改变”。[2]弦理论“要求”宇宙有更多的空间维。
那些看不见的维多小才算“小”呢?格林声称, 我们最先进的仪器能探测小到百亿亿分之一米的结构。如果那些维度卷缩得比这个尺度还小, 我们就看不见了。1926年, 克莱茵结合卡鲁扎的原始想法和量子力学思想, 计算结果表明, 卷缩的维可能小到普朗克长度, 是实验远远不可能达到的。
弦理论学家计算表明, 弦能在9个独立空间方向振动。我们熟悉的3个展开的空间维以外还有6个卷缩的空间维。“多维的存在, 不仅是一种假定 (如卡鲁扎、克莱茵和他们的追随者那样) , 更是弦理论的要求。为了让弦理论有意义, 宇宙应该是10维的:9个空间维, 1个时间维”。[2]
20世纪90年代, 惠藤根据本人的发现和前人的一些结果, 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说明弦理论的近似计算实际上“丢失”了一个空间维。惠藤的结论令多数弦理论家大吃一惊:弦理论实际需要11维, 10维的空间和1维的时间。
这样一来, 自然就会有人问:为什么其中的3个空间维和1个时间维是大的展开的维, 而其余6个维或7个维是小的卷缩的维?为什么它们不都展开或卷缩?弦理论需要那么多空间维, 会不会有更多的时间维呢?那样不正好与多维空间对应吗?多维的空间和多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呢?
进一步讲, 牛顿理论的时空是平直的, 爱因斯坦理论的时空是可以弯曲的, 但是, 它们的空间结构不会破裂。从广义相对论来看, 广义相对论的方程牢牢植根于黎曼几何, 其基本的数学形式要求空间背景是光滑的——这是一个有严格数学意义的概念, 不过从它的寻常意思也能把握某种基本特征:没有褶皱, 没有针眼, 没有一小块一小块“粘”起来的痕迹, 当然也没有破裂。
随着量子力学与引力论的融合以及弦理论的发现, 第一次确定地证明某些物理背景下空间结构可能破裂。惠藤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说明空间破裂不会产生灾难性后果的微观原因, 而且暴露了空间破裂时点粒子理论和弦理论间的差异:在破裂处弦有两种运动形式, 而点粒子只有一种。
毕竟空间就是空间, 不论它卷曲成卡-丘形式, 还是展开成我们在星光灿烂的夜晚所感觉的茫茫宇宙, 也无论卷缩的维与展开的维之间有多大区别, 值得肯定的是空间破裂一定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所以, 空间能破裂而不产生物理学灾难, 但是空间破裂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这样的破裂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也会发生吗?
笔者相信物质世界的奥妙, 我们生活的真实空间不会简单的是4维, 因为任何理论都不会是“空穴来风”, 现在既然有人提出了10维或11维时空理论而且能够风靡一时, 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当然, 这种看法仅仅是一种信仰而已, 物质世界的新的面目有待新的科学革命给我们展示。
总之, 规范场论和弦理论都是划时代的创作。在从规范场论到弦理论发展的进程中, 萌发了许多哲学方面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这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仅仅丰富了我们的哲学观, 而且发展了哲学观。在物理学统一之路和理论物理学进一步发展之路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挑战被提出, 这些都是哲学观新的意蕴和内涵。
参考文献
[1]转引高策.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5.
[2][3][4][6][8][9]格林.宇宙的琴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23, 4, 4, 135, 178, 196.
[5][7]罗杰.G.牛顿.探求万物之理[M].李香莲译.杨建邺校.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212, 210.
[10]桂起权, 贺天平.超弦——大自然的琴弦[M].科技导报, 2003 (3) .
[11]贺天平, 郭贵春.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J].哲学研究, 2004 (10) .
[12]贺天平.哈金的实验实在论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2) .
物理学中的哲学理论 篇2
Keywords: Song Dynasty,science,philosophy
一.宋代理学
(一)何谓宋代理学
宋代是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哲学思想另一个繁荣的时代。
宋代理学的产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中叶的韩愈和李翱,甚至隋代的王通。
所谓“王通之学诚然粗浅,仍不失为唐代中叶学术风气变化的前驱”。
王通自诩圣贤,续作六经,今已不传。
其弟子拟《论语》所作《中说》,可以窥见“王通之学”的大要。
《中说·周公篇》称“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世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
《易》不云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这种袒护儒释道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通其变,天下无弊法”,《中说·问易篇》提出“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的感叹。
实际上,王通关于诚意治心、心性即理、危微精一等命题的思考,已触及宋代理学家的心脉。
直到韩愈、李翱时代,才打开了魏晋南北朝玄学和宋代理学之间的沟渠。
理学,又称为新儒学、道学、宋学,是宋明儒家的.学术思想,他们不再遵循以往那种侧重于章句的樊篱,而着重于阐述义理。
他们认为,合乎自己愿望的事物就是“理”,就是一种自然。
宋代理学所探讨的主要课题,是要发明先秦儒家所指出的天道、性命、理气、心性之旨,并欲以此治本安邦、化成天下。
围绕天道、性命、理气、心性,理学家在本体、实践功夫上都有深入和系统的论述,展现出相当的理论深度与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一般认为,从“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到“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世称二程)以及朱熹理学思想的确立对宋代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宋代理学中的哲学思想
在宋代理学中的哲学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系。
一系是以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另一系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
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主张“性即理”,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心即理”,认为“心无外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周敦颐号濂溪先生,他指出:“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将生成论与本体论相结合,认为太极作为天地万物之始基,在阳变阴合之中化生万物,有作为天地万物之本体,构成了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
邵雍号康节先生,他在《皇极经世》中写道:“天生于动者,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
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
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一刚一柔交而地之用尽之矣。”他还提出“以物观物,性也。
以我观物,情也。
性公而明,情偏而暗”的唯物辩证思想。
继周敦颐、邵雍之后,张载、程颢、程颐真正奠定了宋代理学中哲学的坚实基础,被称为“北宋五子”,成为理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
张载,陕西人。
他为进一步实现自然原则与人道原则的沟通,建立了一个“以《易》为宗,以《中庸》为本体”的思想框架。
并在《易传》的基础上提出宇宙发生论,他力图把对于人文价值理想的追求建立在对宇宙本体的深刻认识之上。
不过他更强调“气”,认为太极就是气。
认为自然之本体即为“太虚”,“太虚”的实体是“气”。
自然之道不过是“清虚一大之气”流行变化的产物:“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
”程颢、程颐最先提出“天理”这一理学的核心观念。
他们认为“天理”为宇宙的终极本体。
“天理”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又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准则。
二程所说的天理,既包括物理(支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包括性理(事物的本质、本性);既指“所以然之故”,也指“所当然”之则。
二程把作为规律和规范的理作了实体化的理解,使之成为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源,建立起 “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体系。
理学发展到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
朱熹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朱子语类》中。
他指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
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不仅理在器上,而且理在物先,即是说在具体的事物存在之前,已经有理的存在了。
朱熹将这种“理”就是宇宙之本源的理论推向至高无上的位置,并运用其他哲学范畴来构建其哲学体系。
他发现了《太极图说》探讨“性命之理”的价值。
他强调“太极”是万物之理的总和,是万物之理的最高概括。
此外还有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家。
与朱熹不同,陆九渊否认“理”的外在性,也不同意朱分心性为二、心理为二的作法。
在他看来,“心即理”,“人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所谓“心即理也”,即心与理的直接合一。
在为学工夫上,陆九洲反对朱熹的“格物穷理”说。
他认为“心外无理”,“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时,自然发强刚毅”。
认为:人只要“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三.结语
宋代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是儒学复兴的必然要求。
理学的产生导致礼治秩序的重建和“内圣”路线的高扬。
由于理学是以伦理为本体的哲学体系,所以它对“内圣”人格的积极倡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立舟《从学派林立到理学独尊——空前活跃的宋代思想学术及其影响》
[2]曹顺庆.《中华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曹志平.《周敦颐理学思想探析》.《湘南学院学报》,(4).
[4]赵兴勤.《赵翼“向来嫌理学”思想的内蕴——赵翼文史哲新探之九》.《河池学院学报》,(4).
[5]高予远.《阳明学与宋代理学的关系及其定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6]吴珍平.《宋代儒学者学佛经历对理学的影响——以张九成为例》.《山西大同大学学报》,(6).
[7]尚力.《宋代理学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影响》.《医古文知识》,2002(1).
[8]金生杨.《理学与宋代巴蜀《春秋》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9).
[9]张树俊.《胡媛的理学创新》.《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0]邓莹辉.《“有德然后有言”辨——论宋代理学家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三峡大学学报》,2009(7).
[11]房昱辛.《浅谈宋代理学之文道观的嬗变》.《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篇3
一、理想化模型: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理想模型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高中物理理想化模型的应用很多,如质点、无内阻的理想电源、理想气体、理想变压器、点电荷、弹簧振子、真空等。这里体现的哲学思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二、参考系、空间和时间:相对性和绝对性
高中物理第一节课,关于参考系问题的探讨,是要让学生知道:宇宙中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我们也只能“暂时指派”某一系统作为参考系,但参考系一经“指派”,它便承担起“标准”“公正”和“静止”的临时角色,它就是中心,万物围绕着它。它就是可立足的观察者、评论者。这其中,要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思想,体现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在经典力学与量子论初步中,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探讨表明:空间和时间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空间和时间的绝对性是指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之外不可能有任何物质的存在,运动着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空间和时间的相对性是指空间和时间的具体性、可变性。
三、最大静摩擦力:质变和量变相互关系原理
水平面上放着一个静止的物体,给它一个水平不断增大的外力,物体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随着外力的不断增大,物体开始做加速度运动,不断增大外力,最终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先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若每天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学习障碍,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最后会产生质的飞跃。
四、牛顿第二定律: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在牛顿第二定律a=F/m中,内因为物体的质量m,外因为外力F,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原因的基本观点。
学生的学习和接触到的人及环境也存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学校的科任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约束、告诫是学习成功的外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内因。学生要取得成功就得靠自身的努力,以及老师、家长等的帮助,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哲学思想教给他们的是如何做人,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看待生活,分析生活中的真善美。哲学与物理、生活息息相关,它决不是哲学家们闭门造车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物理学和哲学是两门互补的学科,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教师在授课时,应把哲学的理论融汇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懂得学习、生活与哲理同在,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物理课堂中的哲学之美 篇4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观点
高中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 大到宇宙天体, 小到电子、质子、中子、光子等基本粒子;从有形物体, 到无形的电场、磁场、电磁场、引力场等各种形式的场, 都是物质的。人们根据对宇宙射线的光谱分析以及对陨石和从月球取来的岩样分析, 证明其他天体同地球上的物质一样, 都有一定的物质结构, 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中, 六十年代3k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 进一步证明星系际并非空无一物, 而且充满了有“光”有“热”的物质。现代物理学还证明, 充满宇宙太空的实物粒子和场在物理特性上虽有差异, 但场和实物粒子一样是客观实在, 场和实物粒子是自然界物质已知的两种基本形态。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对物质的认识是没有尽头的, 二十世纪初以来, 人们认识到基本粒子并不基本, 科学正在探索系一个层次———夸克 (层子) ;并利用高能加速器正在核反应中制造出了反氘核和反氦核等反物质, 反物质同样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
2.物质是运动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中物理学所研究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地球不仅在自转, 而且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 围绕太阳公转。太阳又带着所有太阳系的星体, 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 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转动。整个银河系又在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中疾驰。不仅如此, 恒星的结构形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北斗星座七颗星的排列位置, 在五万年前和五万年后, 都与现在的北斗七星图形不同。在微观领域, 一切事物内部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也都在不停的运动着, 有许多基本粒子, 从出生到“衰变”或“湮灭”, 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 运动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 实在称得起“瞬息万变”。即使是电磁波都无法从其中逃逸出来的“黑洞”, 在其内部也并不是一切运动都停止了, 近代“黑洞”理论认为:“黑洞”的温度会升高, 蒸发会加快, 以至引起爆炸。
3.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
在高中物理学的学习中抽象思维就是集中突出这一哲学思想的重要表现。抽象思维在物理学中的集中应用是理想化的方法:建立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力学上所研究的只有一定质量而没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质点”, 在任何外力作用下都不能发生任何形变的、绝对硬的“刚体”, 以及“理想的摆” (即“单摆”或“数学摆”) , 流体力学中所研究的没有粘滞性的、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 分子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气体”, 电学上所研究的没有空间大小的“点电荷”, 光学中所研究的能够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无任何反射和透射的“绝对黑体”, 研究的溶质与溶剂混合时, 既不放热也不吸热的“理想溶液”, 这些都是“理想模型”。
4.矛盾的同一性和对立性原理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 高中物理中的楞次定律便是这一原理的范例, 楞次定律的表述可归结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结果与原因产生了矛盾。这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和统一在物理学中的具体表现。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双方相互依存, 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双方在原磁通量的变化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双方相互贯通, 即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双方包含着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趋势。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没有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就没有这种效果和原因的同一性, 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的同一性中包含着反抗性;反抗性寓于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的同一性之中。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绝对的, 而感应电流的效果和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同一性是相对的。
5.原因和结果的普遍性原理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的前后相继、彼此联系的哲学范畴, 因果关系是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一个现象存在另一个现象必定出现,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 由原因的作用引起的现象是结果。例如, 月球对地形万有引力的作用是海洋发生潮汐的原因, 海洋潮汐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引起的结果;触电使人窒息, 触电使人窒息的原因, 人窒息是触电的结果;耳膜的振动能引起听觉, 耳膜的振动是引起听觉的原因, 引起听觉是耳膜的振动的结果;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形成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是结果;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场是引起相互作用的原因, 磁铁间的相互作用是磁场产生的结果, 加热是水变成蒸汽的原因, 水变为蒸汽是加热的结果;重核裂变是产生新物质的原因, 产生新物质是重核裂变的结果。在电磁感应现象中, 磁通量的变化产生了感应电流, 磁通量变化是原因, 产生感应电流是结果。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两种表现形式, 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而且普遍存在。例如, 恒星从形成到毁灭, 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 但要经过引力收缩、主序星、红巨星、致密星等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都有部分质变。最后发生质变, 即发生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 或成为黑矮星, 或成为黑洞。而原子核裂变时的链式反应则是质变中量的迅猛扩张, 核聚变过程也是如此, 三个氘原子聚变为氦原子, 放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同时放出21.6百万电子伏的能量;当氘的等离子体达到一亿度并被约束一秒以上时, 聚变就能连续发生, 这时大量的氘迅速变为氦, 氦的量迅速增长, 同时放出大量能量。又如, 宇宙中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 能引起运动轨道的质变, 从地球上抛射物体的速度小于每秒7.9公里时, 只能在地面上沿弹道飞行;当运动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每秒7.9公里) 时, 则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 成为地球卫星;当运动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每秒11.2公里) 时, 抛射物体便离开地球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一个行星;当运动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每秒16.7公里) 时, 抛射体就可脱离太阳系在宇宙太空中遨游。
总之, 高中物理学中的哲学思想及相应例子还有很多, 希望我们继续挖掘, 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 为培养文理兼长、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而高中物理学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很多的定理都有着哲学的魅力。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入哲学的思想, 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问题, 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掌握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哲学方法。本文将高中物理学教学内容和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起来, 用确凿的事实资料和丰富的典型例子介绍了哲学思想在高中物理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物理学,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韩树英.通俗哲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
物理学中的哲学理论 篇5
时代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埃特加博登海默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和整个法律理论归结为三个基本假设,即:法和法律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力量的产物;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较低阶层的权力的工具;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法和法律将会逐渐减少其作用并最终消亡。之后,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所有上述假设是否代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或者其中的一些观点是否必须被看作人们后来对马克思理论所作的教条性增改”。实际上,博登海默这里所提出的也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法哲学遗产问题,也就是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有何当代意义的问题。当代德国法哲学家赫尔德?克伦纳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留下了什么?”的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的问题,确实不是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今天不得不对此作出回答。
一、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已被历史所遮蔽
毫无疑问,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为什么会陷人被历史所遮蔽的命运?归纳起来看,主要原因是:
第一、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人现代性的话语,从而抹煞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性质,也混淆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看成现代性理论,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实证主义化。所谓实证主义化就是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降低到近代市民社会的水平,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实证科学。实际上,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与近代法哲学之间是有原则界限的,马克思对近代法哲学进行了根本的批判,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哲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纳入现代性话语并作实证主义化的解释,就必然混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也必然放弃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立场,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二、把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教条主义化,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伦理主义的批判,同样曲解了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本质及其目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其目的不是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本身,而是要批判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彻底颠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就是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而一旦把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教条主义化,就必然造成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必然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沦为一种与空想社会主义无异的乌托邦学说,这同样造成了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缺失。
第三、按照传统的解释方式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必然造成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的脱节和疏离,从而使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缺失。因为,教条主义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等同于对现代法权本身的否定,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形而上学基础的颠覆等同于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从而造成了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和拒斥。然而,无论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自由、平等等现代法权体系大有复兴和发展的趋势。国内外有许多学者甚至提出,当今的时代已经进人了“权利时代”。按照传统的尤其是教条主义的解释方式,是无法解释这种状况的,这就必然使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与现实脱离。而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一旦缺乏了对现实的解释力,它的当代意义和价值也必然迷失。
第四、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在法治和民主政治实践上的失误,加剧了人们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误解,使人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现实存在根据产生怀疑,有人开始否认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甚至从根本上取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仅仅限于对现代法权的批判和否定,仅仅限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理论,而缺乏关于自由、民主、平等等法权体系的理论。例如R?海尔布隆纳就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自由”、“平等”这样的主要战场上“打了败仗”意大利学者L?科莱蒂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少一个真正的政治和法的理论”;于尔根?哈贝马斯在1990年写的一篇反思东欧剧变的论文中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一个令人满意的法学传统,是左派应该牢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当代德国法哲学家阿图尔?考夫曼则说得更加直接,他认为,“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确实没有留下什么,尽管马克思作为哲学家无疑将与世长存”。
二、如何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
无论如何,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被历史遮蔽了。诚然,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从来不是现成的东西,因此,既然它的当代意义是被历史遮蔽的,那么也必须在历史和时代中才能得到重新呈现。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以下方面不可忽视。
第一,“划定界限”是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根本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感性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澄清了近代法哲学以及现代法权的前提,并且由此划定了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一句话,“划定界限,’指的是既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形而上学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又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乌托邦形态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原则界限。传统的实证主义和教条主义解释模式所造成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遮蔽,主要根源于这种界限的不清。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最根本的理论任务是要“划定界限”。
一条界限是马克思法哲学与作为现代性形态的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在马克思看来,近代法哲学从私有财产的既定前提出发,但是它们从来没有考察这个前提,更没有批判这个前提,因此,它把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范围内的权利冒充为普遍的权利,把历史的暂时的权利看成是自然的永恒的权利,把市民社会中利己主义的权利说成是“人权”,最终陷人法的形而上学。如果说在私有制和分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及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法的形而上学不可避免,那么,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私有制和旧分工的消灭,随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实现,法的形而上学的基础必将被颠覆。马克思的法哲学与近代法的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是异常[楚的。在“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立场上,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成了否定和批判的对象。
法的形而上学批判,或者说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否定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来的中心工作,它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马克思法哲学著作的始终。“德法年鉴”时期对公民权与人权之间矛盾的揭示,对“政治解放还不是人类解放”的说明,对无产阶级所实现的“人类解放”的诉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对市民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初步解剖,对扬弃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初步展望;《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以后在社会存在理论基础上对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和扬弃,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证,如此等等,马克思所要达到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正是要彻底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要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进行批判和否定,以便与法的形而上学划定界限。毫无疑问,马克思从理论上完成了这个任务。“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创立意味着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彻底颠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在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
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就不能模糊这条界限,否则,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就会被遮蔽,就会沦为与近代法哲学无异的、仅仅是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马克思之所以是马克思,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他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高举了批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旗帜,建立了不同于近代法哲学的法哲学形态。我们强调不能把马克思的法哲学沦为实证主义,强调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近代法哲学之间的原则界限,强调马克思的法哲学是一种作为批判形态出现的法哲学,其用意和根据正在于此。
另一条界限存在于马克思的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如果说,近代法哲学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是无批判的,那么,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只是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抽象的批判和否定。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在对私有财产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的理解中包含着肯定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法学观点和近代法哲学在本质上是同构的,即都离开现实的基础和物质前提,抽象和形式地谈论现代法权。差别仅仅在于近代法哲学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肯定,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是对现代法权进行抽象地否定。
马克思在对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和现代法权进行批判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这条界限也是异常清楚的。大致说来,马克思对“本质的矛盾”或“市民社会的现实矛盾”的强调,对“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作为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的前提的强调,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和“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的强调,对“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和经济性质”的强调,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走向消亡的具体条件与途径及其长期性的强调,对“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的承认,对蒲鲁东等人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如此等等,都显示出了马克思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
因此,要呈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也要划定马克思法哲学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一旦模糊这条界限,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批判理解为一般地反对现代法权,把马克思对现代法权所进行的历史的辩证的批判理解为抽象的批判和否定,那么,必然陷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曾经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灾难,如何抵制和肃清它们的影响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第二,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境域,在“返本”、“创新”、“对话”中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
归根结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是我们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归宿点。我国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和马克思当年的设想有明显差距。马克思当年设想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过渡时期的国家,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人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即包括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之后将不断走向消亡。而当代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代法权体系在中国现阶段还将得到不断的支持和培植。加上我国封建传统特权的残余在目前仍然存在,如何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法权形式,以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来彻底摧毁封建特权的任务仍很艰巨。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境域来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当然,“建构”并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要抛弃马克思主义,相反,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仍然焉我们最重要的资源。马克思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同路人。因此,这里就有一个“返本”的问题。所谓“返不是说处于顽强的崇古意识而退回到马克思的原典上去,而是说要抛弃掉传统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实证主义化和教条主义化的解释模式,要揭示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所具有的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马克思实现了法哲学史上的真正革命,他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的基础、本质及其历史,批判了现代法权的异化性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或法的形而上学批判理论仍具有当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返本”说到底,就是要借助对马克思法哲学“文本”的重新解读,认清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性本质及其引起的法哲学革命,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
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也离不开“创新”。“创新”当然不是简单刷新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论断。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当代意义是在历史中迷失和遮蔽的,就必须在历史中才能生成。因此,“创新”就是要联系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具体历史境域,具体说来,就是要联系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境域,使马克思法哲学的当代意义在这种具体的历史境域中得到呈现。
此外,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还离不开“对话”,即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的对话。当代西方法哲学学派林立,虽然它们总体上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为解决自由和平等的对立紧张状态而提出的各种法权体系方案,但是,它们提出的许多合理的观点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吸纳。例如,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提出的关于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的设计,尤其是他在《正义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某种认肯,就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法哲学与当代西方法哲学对话的可能性。
当然,“对话”不是在马克思法哲学和当代西方法哲学之间强行寻找共同点,更不是回避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以及它们对马克思的责难。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与它们的对话,呈现出马克思法哲学理论当代意义的地平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任务。
第三,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批判精神,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体系
“认真对待权利”这是美国当代自由主义者罗纳德?德沃金重新提出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展开,“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将不断得到复兴。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也有一个如何“认真对待权利”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要“认真对待权利”就必须坚持马克思法哲学的批判精神,坚持用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对待现代法权。马克思哲学本身就包含着极为重要的反思批判精神。马克思强调,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强调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批判,并且反对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一句话,体现新哲学原则的反思批判精神是马克思所一贯坚持和强调的。
马克思这种反思批判精神在法哲学领域体现得更加突出。反思批判精神也是马克思法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基础上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法权的现实基础、本质及其历史,彻底颠覆了近代法的形而上学基础,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立场上成了批判和扬弃的对象,从而与作为现代形态的近代法哲学划定了界限。当然,马克思对现代法权的反思批判又不是抽象的形式的批判,而是历史的辩证的批判。因此,对待现代法权也应该坚持马克思的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在对现代法权进行否定的理解时也要对它进行肯定的理解,既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否定,?也要避免对现代法权的抽象崇拜。在建构具有当代意义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时,这一点是必须坚持的。
三、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
那么,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究竟有什么当代意义?换言之,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究竟能够从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中得到什么启示?作为结论,归纳性的指证以下几点是必要的:
第一、走出现代法权的神话学,要从存在于我国现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中去考察法权关系
马克思对法的形而上学的批判过程,也就是破除现代法权的神话学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法权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中,存在于现实的人们的经济关系之中,经济关系产生法权关系,法权关系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和法的现实基础,法只不过是物质生活关系的“一种征兆”、“一种表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依照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和整个唯物史观来审视我国现阶段的法权状况,我们也应该“经验的观察”我国现实中出现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法权体系,要根据“经验”来揭示法权关系同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联系,要走出法权问题上的神话学。这里主要有两层意思:(1)如果离开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像改革开放以前那样抽象地谈论现代法权的消亡,拒斥一切现代法权关系,那么,这就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后果不言自明;(2)如果离开我国的具体国情、现有的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产生对现代法权关系的盲目迷信和崇拜,那么,这也是把现代法权神话化了,其危害也是我们应该蒈惕和避免的。
第二,作为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但并不是无价值的,因此,对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吸纳”和“超越”的双重任务。
在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看来,在市民社会和政治革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确实是不充分的,是具有异化性质的,但并不是无意义无价值的。这样的话,我国现阶段应该 如何对待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现代法权体系,就有了一个较明确的答案。一方面,由于中国是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未充分发展的背景下进行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因此,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是在现代民主制度和现代法权关系未获得典型发展的较落后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这种状况以及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反对封建特权的任务决定了,现代社会结构里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按劳分配”等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被消除,也不应该消除。相反,这些现代法权体系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有被吸纳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又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对于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发展起来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现代法权体系必须实行“反思”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简单地套用西方市民社会模式和法权体系标准,来作为建构中国社会主义法权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据。换言之,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情以及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的法权体系的建构以及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肯定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即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元分裂和截然对立的老路,而只能走国家与社会、国家与个人、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之良性互动关系的路子。
第三,坚持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的消除与现代法权的发展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的原则,走发展现代法权与消除现代法权之异化性质相统一的路子
生理学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篇6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来源于实践, 同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就是说, 我们既要坚持实践, 又要坚持理论学习, 要把2者辩证地统一起来。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其理论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理学理论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保证足够的实验开出率, 用理论指导实验, 并在实验中验证、补充和完善理论。
认识论还认为, 一个正确的认识, 需要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回顾血液循环的发现史, 从中可以感悟到认识发展的规律。17世纪, 英国医生哈维 (Harvey) 在西班牙人塞尔维特 (Servetus)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定量的动物活体解剖实验方法, 第一次科学地阐释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规律。他纠正了古罗马盖伦 (Galen) 关于血液循环研究的谬误, 提出了自己的血液循环新理论:血液在动物体内不断循环运动, 即从心脏流入动脉, 再经静脉流回心脏。血液不是由肝脏利用食物不断合成, 而后沿静脉血管流向全身而消失的。推动血液循环是心脏运动的惟一目的。为了使这一理论能够成立, 哈维还大胆提出了“血管交织网”的假说。之后, 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 (Malpighi) 利用显微镜发现了连接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网, 哈维的假说得到证实。“血管交织网”假说的提出, 表明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实践的发展阶段, 预见未来。
2 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及外因作用的效果大小;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双主”模式, 即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内因) 无疑是正确的, 但学生“演戏”, 并不能忽视教师的“导演”作用。教师通过巧妙的“导” (外因) ,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 还可以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某些生理功能, 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关键在于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和保持 (内因) , 同时也取决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 (外因) 。
3 生理学教学中体现出的矛盾原理
3.1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这种辩证统一性具体表现为2个方面:一方面, 普遍性、共性存在于特殊性、个性之中;另一方面, 特殊性、个性总是同普遍性、共性相联结的。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不懂得它,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2]。
如可兴奋组织兴奋时的外部表现不同, 有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 但它们共同的、最先发生的变化都是在受刺激的局部细胞膜出现动作电位, 而兴奋时的外部表现都是由动作电位进一步触发引起的。由此可见, 研究兴奋不能仅仅停留在其外部表现上, 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也就是需要研究包括动作电位在内的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再如比较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 2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者不同的作用是因为它们与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不同。2者对心脏均有正性作用, 并能收缩阻力血管, 但前者舒张骨骼肌血管, 对心脏作用强, 临床上常用作强心药;后者升压作用突出, 临床上常用作收缩血管的升压药。
3.2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事物中各种矛盾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它对事物的发展起主要作用;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产生作用, 不可忽视。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为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另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并且正确处理了各种矛盾的关系, 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生理学教学中要紧扣教学大纲, 集中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要注意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即突出重点, 照顾一般, 有主有次, 主次结合。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 心血管反射是重点, 而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应重点把握全身性体液调节以及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心钠素对心血管的作用。但局部体液调节对心血管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而在冠脉血流量的调节中, 局部体液调节 (如腺苷) 的作用最为重要。这说明, 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是固定的, 条件的变化也会促使主次矛盾之间相互转化。
3.3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具有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合作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限制、互相否定的性质。2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 “无独必有对”, “相反相成”, “物极必反”。如进入胃内的食物促进胃排空, 进入十二指肠的食糜延缓胃排空。正是这2种情形的存在及此消彼长, 才有了间断性的胃排空, 从而较好地适应了十二指肠内消化、吸收的速度, 也防止了酸性食糜对十二指肠的损伤。
在生理学教学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机体与环境、兴奋与抑制、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收缩压与舒张压、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等。
4 从量变到质变
老子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荀子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这些观点闪烁着朴素的关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思想, 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 即没有物体的量的变化, 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3]。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和场所的变化, 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 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例如, 任何刺激只要能使膜从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 便能触发动作电位, 引起兴奋。
5 辩证的否定观
黑格尔认为, 矛盾运动的结果并不是单纯的否定, 而是否定中有肯定, 是“扬弃”[4]。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因革”关系的讨论, 包含着辩证否定的思想。因, 即因循、继承;革, 即变革、更新。扬雄说:“知因不知革, 物失其则;知革不知因, 物失其均。”
辩证的否定是客观的自我否定, 是既克服又保留, 既批判又继承。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对血脉系的描述到哈维彻底摆脱盖伦医学体系的束缚, 出版其巨著《心与血的运动》, 有关血液循环的理论不断得到保留、纠正和完善。血液循环理论在哈维之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直到今天还在不断深化, 如丹麦的克罗赫 (Krogh) 通过动物实验揭示了毛细血管控制血流的机制。再有, 对神经递质的认识过程, 即从单一递质到递质共存, 从递质到调质, 从递质的顺向传递到逆向传递, 从传统递质到非传统递质, 无一不是对这一哲学原理的印证。
6 一分为二的观点
主张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并不是要摒弃或忽视“合二为一”的观点。矛盾理论要求观察问题要一分为二, 但矛盾理论同时也要求合二为一[5]。黑格尔指出:“不能把对立面结合起来, 不能达到统一, 那就是空洞的辩证法”[6]。如在生理学教学中, 应将具有直观、生动特点的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和传统的板书以及教具有机结合, 互为辅助、互为补充。再如, 胃酸、胃蛋白酶在食物的消化中有重要作用, 但它们是“双刃剑”, 当胃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削弱时, 它们就是“攻击因素”, 可引起消化性溃疡。这是用“两点论”、“两分法”看问题的实例。
7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这些观点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永恒运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生理学许多知识点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知识点的前后衔接、相互渗透, 使学生能够完整、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生理学与前期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学科既有联系又相互影响, 它还是后续的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等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应使学生认识到生理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 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
生理学的研究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和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发展。前者强调树立整体观, 重视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后者乃是由表及里, 透过事物现象逐步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生理学还不断发展出分支学科, 如运动生理学、劳动生理学、航空航天生理学等。此外, 生理学的不断发展, 对教学也是一种启示。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墨守成规, 应增强情报意识, 密切关注生理学发展动态, 养成主动地、自觉地更新知识的习惯。
总之, 将哲学原理运用于生理学教学实践, 能够使教学思路更清晰, 育人目标更明确。教师要善于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领会其中的辩证法思想, 给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生理学蕴涵着非常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将哲学观点渗透到生理学教学中, 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理学知识,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哲学思考,辩证法
参考文献
[1]王翠英.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4]袁先莉.试论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J].天府新论, 2000, 1:45~47.
[5]马中柱.“矛盾辩证法”辨析[J].学术研究, 2007, 3:5~8.
物理学中的哲学理论 篇7
马克思在著作中从多重含义上使用人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得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这段论述中, 马克思使用了“人类”、“人们”、“个人”不同概念表述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马克思同样从整体的人、集体的人、个体的人几个不同层次使用人的概念。
二、《手稿》的写作背景
《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间, 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手稿》是体现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 但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 直到1932年才首次公之于世。
这部《手稿》因为是在巴黎完成的, 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转折时期。《手稿》是由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第一手稿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地租、异化劳动等, 其核心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对私有财产的关系作了考察, 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第二手稿应该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手稿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 《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色彩, 尤其是与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较, 《手稿》的思想观点是不完整的。
三、手稿中的人学理论内容
1, 在《手稿》的第一手稿异化劳动章节中有讨论人学的部分。
“首先, 对劳动者来说, 劳动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这句话意在说劳动应该成为人的本质的东西。
“因此,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 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 劳动不是需要满足, 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 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者其他强制一消失, 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此处马克思批判劳动的外化来说明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
“结果, 人 (劳动者) 只是在执行自己的动物机能时, 亦即在饮食男女时, 至多还在居家打扮等等时, 才觉得自己是自由地活动的;而在执行自己的人类机能时, 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 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此处意在说明动物的本质东西反而成为人的东西。
“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的自然界, 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 (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来对待) 的自我确证。诚然, 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 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 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想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 人也按照美的律来塑造物体。”意在说明全面的生产关系绝不是个人所能实现的, 而只有同别人合作才能进行, 所以人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 即类的存在物。
2. 在第三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部分中关于人学的内容。
“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作为抽象物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 他的生活表现——即使它不直接采取集体的, 同其他人共同完成的生活表现这种形式——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说明人在社会中之中, 并非对立存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死似乎是类对特定的个人的冷酷无情的胜利, 并且似乎是同二者的统一相矛盾的;但是特定的个人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类的存在物, 并且作为这样的存在物是必死的。”这里说明每个个体的结束并不能代表是类的结束。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 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 正像那些在形式上直接作为社会的器官而存在的器官一样, 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 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 而对对象的占有。对属人的现实的占有, 属人的现实同对象的关系, 是属人的现实的实际上的现实;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 因为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 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这一段意在批判私有财产, 理解人的受动即是被动。
“我们知道, 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属人的对象, 或者说成为对象化了的人, 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而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 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 而社会对人说来成为这个对象的本质, 这种情况菜市可能的。”这说明社会是人的本质属性。
“因为不仅是五官感觉, 而且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 (意志、爱等等) ——总之, 人的感觉、感觉的人类性——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的存在, 由于存在着人化了的自然界, 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人的物质需要, 而且受费尔巴哈的影响, 借用了很多概念。这段提到了“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是说我们对现象界的研究揭示了世界的历史, 对世界的认知是感官提供的, 历史赋予人的感官某些特性。
3. 在第三手稿《货币》部分中, 有关人学的内容。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 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 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等等。”说明在未来社会, 人的本质力量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们从物得统治下真正解放出来, 到那时每个人将获得全面发展而成为完全的人, 真正的人。
四、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对于我们的当代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看, 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才能实现。不论对象性活动的形式如何多样, 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在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质的实现。为此,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充分调到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 激活人的潜力, 努力建立创新型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论述显示了人道主义是个开放的体系, 因此, 我们在倡导人道主义价值观的时候,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为指导, 一方面, 我们要看到人道主义实现的有利条件, 看到人道主义得以实现的成绩, 不能搞人道主义的泛化和政治化;另一方面, 要看到人道主义实现的不利条件和不足,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一方面要根据我们的国情, 结合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具体情况, 积极吸收我国固有的人道主义思想, 密切联系我国人民对人道主义的理解;另一方面, 在人道主义的实行上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 世界一体化的今天, 我们要放眼世界, 积极吸收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 努力提高我国人民工作、生活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云峰.马克思学说中人的概念[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胡潇.马克思的解释[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王浩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学构建逻辑[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郑剑, 贾晓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过程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物理学中的哲学理论 篇8
关键词:海明威,《老人与海》,“冰山”理论,美学内涵哲学本质
一、冰山理论
一部短小精悍的小说为什么会有如此辉煌的价值?它一定有散文的流畅和朴素,有诗的意境和简练。关于创作,海明威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好的作品要像海上漂浮的冰山,有八分之七应该在水下。”在这里,海明威所谈的乃是创作艺术手法上的藏露虚实问题。“水上”为“露”,“水下”为“藏”;“水上”为“实”,“水下”为“虚”。海明威自己也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和尊严。”对此存在着两种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写作风格,有人批评他的过分简洁。这可以说是海明威的创作经验之谈,我们姑且称之为“冰山创作理论”。这一理论体现了海明威的艺术审美追求———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英国小说家贝茨(H.E.Bates)曾说:“首先,海明威是个拿着一把板斧的人。在这之前,在好几代人的岁月中几乎可以说有一百年有增无已的变得日益浮华、罗嗦———他满载着一大堆不起作用的字,现在终于到了和这堆字割爱的时候了。”本文试图从美学和哲学这两个视角解读《老人与海》中所展现的冰山理论,目的在于展现这篇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二、美学内涵
冰山漂流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壮观而雄伟,令人望而生畏。然而八分之一露于水面的朴素却蕴藏八分之七的雄壮美丽。它的象征意义、内在之美、画面之美无不清晰而深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1. 象征意义
所谓象征手法,指的是“用事物、符号、记号等表现或象征某种意义”。采用象征手法的目的是把人们的视线从外部物质世界引向内部精神世界。这些“事物、符号、记号”往往用来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表达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象征手法在《老人与海》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在《老人与海》中,很多地方就有着很复杂的象征意义。故事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生命英雄”的象征。他敢于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向人的生命的极限挑战并超越它,以生命换荣誉、换尊严,从前所未有的角度震撼人心地展示了人的生命价值。《老人与海》中的大海、鲨鱼都富于象征意义。大海象征人生的搏斗场,是人类社会的剪影,象征着不可捉摸的命运。鲨鱼主要代表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掠夺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界的各种破坏性恶势力的象征。孩子和梦中的狮子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象征着人类的精神支柱和不可战胜的未来。正是这些象征手法的使用,把读者带入一种若明若暗、扑朔迷离的意象之境,引向广域的艺术想象空间,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2. 内在之美
冰山创作理论体现了海明威的艺术审美追求———追求一种内在、凝练的意境,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仅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的冰山却让你感受到它的八分之七没于水中的内在之美。这就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这就是海下八分之七的冰山里所蕴涵的深刻思想。海明威使用简洁的文字和鲜明的语言,将一个个物体、场景结合起来,把各种各样的环境、人物形象串联起来,发人深思,使读者身临其境。这方面的例子在《老人与海》中比比皆是。一个对生活绝望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悲观的人。老人的童年梦就是能够在海边嬉戏狮子。在梦里,那美丽的傍晚,那美丽的沙滩上,老人嬉戏狮子,幸福而快乐,甜蜜而美好。的确,那些水泡是虚无缥缈的,但它们却是老人的梦,反映出老人美丽的心灵。美是人内心世界的反映,而老人正有这样的心境。老人在钓鱼时,会让钓绳精确地保持上下垂直,仿佛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味。老人尽管不幸运,但他却从不悲观、从不绝望,继续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有耐心、有恒心地等待着。这正是老人的精神和性格的真实写照。尝过千辛万苦后,老人由失望到充满希望。这些看似无足轻重、一笔带过,但实际上却是老人性格最为细腻而深刻的刻画。
3. 画面之美
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对象之间、对象和读者之间直接相通,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是挤到对象和读者当中去碍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老人与海》是由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画面构成的长卷,他给读者留下了生动的意境。海明威的这一手法在《老人与海》中得到了完美的发挥,他非常客观、真实地描绘了老人捕鱼的全过程,从出海前的细致准备工作,到出海后如何投饵,鱼上钩后如何跟它周旋,最后如何杀死它并把它绑在船边,以及如何和一条条鲨鱼搏斗的整个过程,都丝丝入扣地用白描手法细细道来,使这些外在的事件———老人、海、动物(马林鱼)、阳光和星星———表现出的内在涵义构成了一幅幅大自然与人有机结合的美丽画卷。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人显得如此的渺小,然而相形之下老人与大自然的战斗精神、与生活的战斗精神却在画卷中辉映出来,生命之美、生命之力在老人和鲨鱼斗争的画面中展现出来。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老人不可战胜的精神才能被直接而简洁地展示出来。另外,还有一幅画描写了一群饥肠辘辘的鲨鱼围攻老人的情景。此时的老人已精疲力竭,丢了武器,被一群“邪恶”的鲨鱼围攻。生命在此时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这些画面给人的是一种触动心灵、令人肃然起敬的震撼力。
三、哲学本质
从哲学的视角来分析《老人与海》也别有风味。在整个故事中,老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老人眼中的事物无不体现了哲学的本质。这是“冰山”的哲理。从老人的尊严,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得到证实。
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在《老人与海》中一直隐晦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人不断征服自然,自然同时也制约着人的活动。人究竟如何战胜自然?其实,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存在于人与自然的相互冲突之中,这一冲突同时也体现了二者是一对矛盾与统一体。生活本身充满了矛盾。老人与大海是一对矛盾,老人依赖大海而生存,因此敬畏她,不能冒犯她,同时,老人又要征服大海,战胜恶劣的海上环境,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换言之,二者是统一在一起的,人和自然都是客观存在的,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海洋,人类便无法生存,正如捕不到鱼老人就不能生存一样;没有人类,大海也就失去了灵性,人类也是大海的保护者。老人驶入远离海岸的深海去捕获“尊贵”的马林鱼而惹怒了大海,所以,他受到大海的报复和惩罚。老人热爱大海、敬畏大海,认为马林鱼也是“尊贵”的,但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为了更多人的生活,他不得不去捕杀。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但也正是老人的哲学观,更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原则。这同时也警告人类要正确妥当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人类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2. 公平竞争的原则与人类尊严的捍卫
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人类又必然与自然进行不折不扣的抗争,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的生存,更是为了人类的尊严,人类不能在大自然面前失掉自尊,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尊严。这就是为什么老人为了捕获大鱼不得不冒险来到遥远的深海,这就是为什么老人认为84天一无所获对他来说是一种耻辱,在这种抗争中人的尊严是不能被毁灭的。在这一抗争中,欺诈或背叛的行为是卑鄙的,如鲨鱼对筋疲力尽的老人和已经死亡的马林鱼的攻击。而杀死“尊贵”的生物必须干净利落,否则也是一种犯罪,这就是为什么当鲨鱼把马林鱼身上的肉一块块撕掉时老人有一种负罪感。但在遥远的深海捕杀或许也是一种欺诈或背叛,老人一直重复着这样一句话:“I went too far out.”或许这正是老人未来的征兆,他最终还是历经了海上的磨难。这就是竞争的原则,也是竞争的法则。
四、结语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运用深刻的象征涵盖了整部作品丰富的思想主题,赋予老人圣地亚哥、大海、鲨鱼、群狮、小男孩等以丰富的象征和寓意。简洁而深蕴的表达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完整体现。简练的语言风格使读者于平淡处感到新奇,所谓“言犹尽而意无穷”,让读者透过纸面表象去努力追求、解释、咀嚼。因此,海明威给读者奉献了一个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永恒的美学内涵和哲学本质。掩卷沉思,海明威独特的创作风格所塑造出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艺术欣赏的能力,欣赏由动情到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 1989.
[2]董衡.海明威谈创作[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5:140-143.
[3]马振方.论表意小说的超验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91, (1) :116-125.
[4]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1.
[5]朱维之, 赵澧.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445-447.
物理学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9
物理学中的分子运动论是热力学基础理论,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掌握了此理论, 其原理讲述是物体是由微观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 物体的温度变化会导致物体内部——分子 (原子) 间距发生变化, 且分子 (原子) 运动速度产生相应变化。一般情况下物体温度越高, 分子间距越大, 分子运动速度也就加快;相反, 温度降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减慢, 分子间距缩小。由于分子间距和速度差异性实现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变化。在地理教学中, 我们讲解热力环流时, 从单一地理理论分析, 学生难以理解, 无法从成因方面掌握。但在地理教学中灵活运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 讲解大气环流章节中的热力环流, 学生好听且易懂, 达到难以预料的效果, 热力环流指接近地面空气受热不均匀, 导致空气环状运动。如图中近地面A地受热, A地近地面空气分子数量减少, 气压降低, 密度减少, A地形成低压环境, 与此同时A地高空a大规模空气到达, 分子数量增多, 分子间距减少, 密度增大形成高压环境。在近地面B、C两地受冷;空气温度降低, 分子之间的间距减少, 分子运动速度减慢, 在垂直面, 分子大规模下沉。B、C两地近地面分子数量增多, 密度增大, 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环境B、C两地上空b、c空气分子数量大规模减少, 密度减小, 气压降低。B、C上空b、c形成低压环境, 导致近地面A与B、C两地由于温度差异形成气压差, 上空由于分子大规模运动形成气压差。平行气压场被打破, 等压线发生弯曲, 高气压等压面向上凸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凸。便形成地理学温压场原理, 由于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 由于气压梯度形成以致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它迫使空气分子在同一高度大规模由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动, 这样在近地面形成大气分子由B、C流向A地;在上空, 大气分子由a流向b、c形成典型力环流。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大规模整体运动就形成了风。
在地理教学中, 灵活运用物理理论阐述地理学中相关地理现象,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地理基本理论,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分子运动理论也易理解城市风、山谷风、与海路风。
不仅如此, 灵活运用物理学中比热容知识,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学中季风环流。物理学中物体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C吸收热量。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物理体比热不同, 温度变化存在许多差异, 物体的比热越大, 升温慢、降温也慢。相反, 升温快、降温快。在物理教学中, 运用这一物理理论, 即可搞活课堂气氛复习旧知识, 也可增强地理教学效果。讲解季风环流时, 运用物质比热差异, 也发现夏季、北半球、大陆增温比同纬度海洋增温快, 大陆比热容小于海洋。夏季大陆近地面形成低压环境 (印度低压) 。近海面形成高压环境 (夏威夷高压) 便产生气压梯度, 形成风, 北半球夏季风由海洋吹向大陆,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夏季风是偏南风, 同理, 冬季, 北半球同纬度, 大陆比同纬度海洋降温快, 在大陆近地面形成冷高压 (蒙古高压) 海洋近海面形成热低压 (阿留申低压) 受地转偏向力与气压梯度力作用下, 冬季风是偏北风。因此、夏季风温度湿润, 冬季风寒冷干燥。这种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改变叫季风环流。
迁移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篇10
创设积极的迁移氛围, 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 旧学习之所以能对新学习有迁移效果, 主要在于新旧学习之间存在共同要素。两者相同要素越多, 则迁移分量越大。某些物理概念和物理方法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类同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比相似的学习情境, 挖掘它们的相同成分, 以创设积极的迁移氛围, 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正迁移。
1. 物理量的迁移
物理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一些物理量 (比例形式的表达式) , 如电场强度:E=F/q、电容:C=Q/u、磁感强度:B=F/IL、重力场强度:g=G/m等等。在这里, 电场强度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它的教学成败直接影响后几个物理量的教学, 除要提出“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的特征”、“它与q和F无关”之外, 对学生来说, 重要的是应提出一种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 即这些量都是用两个可测物理量的比值来定量地研究和定义的。
2. 物理概念的迁移
如圆周运动的频率、周期两个基本物理概念是在“机械振动机械波”、“交流电”、“电磁振荡电磁波”、“光的波动理论”这几个物理概念的教学中起了奠基作用。因此, 在圆周运动中必须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概念的物理意义。
3.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迁移
学生学习物理应学些什么?按照新的教学思想, 学生必须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规律和研究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这两大部分中, 后者的价值并不小于前者。从某种意义讲, 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不变的, 而方法则是灵活的、活跃的、富有创造性的。伽里略已死去三百多年, 他所发现的自由落体规律在物理学知识的长河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小, 但他研究问题所创造的一套科学方法, 却不断为后人所继承、发扬, 创造了比自由落体规律高出千百倍的财富。实践证明, 如果仅仅让学生学懂了自由落体规律当不了科学家, 但是, 如掌握了伽里略研究问题的方法, 那将受益不尽。如在讲“质点”、“刚体”、“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等概念时, 重要的要给学生强调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并要提高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4. 物理规律的迁移
如学生学习了力的合成和分解之后, 学习速度、位移、场强等的合成和分解就轻松了, 因为它们的共同因素都是矢量, 矢量都可以合成分解, 合成、分解法则都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而速度、位移、场强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善用正迁移, 促使学生知识结构化
在物理教学中, 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 调整认知结构。对重要概念、规律不应只是简单地重复, 而要变通角度, 延伸深度, 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联系,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观点、新解释,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 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 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 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 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 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如:在重力场中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减小, 迁移到电场中电场力做功, 电势能减小。又如力和运动是物理的一条主线, 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 可用牛顿运动定律, 也可用功能关系来分析, 还可用动量定理分析, 形成知识网络, 从而形成一知识体系。
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现代心理学表明:新旧知识相关联部分之间的可辨别性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教会学生如何辨认各种问题的本质特征, 是我们寻求克服负迁移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信息交流,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避免或减少在学习中出现知识的负迁移, 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 掌握认知规律, 防止负迁移
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之所以发生障碍或错误, 常常是未能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所致。例如, 有些学生擅自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而有的学生常常忽略概念中的某些条件, 特别是隐蔽的重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反复强调, 强化训练。例如, 在讲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时, 如果讲清其内涵, 多举实例, 对于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非常有益。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防止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生负迁移的重要措施之一。
2. 激发认知冲突, 防止负迁移
当学生出现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有片面性时, 老师可有意将之推向极端, 以暴露出其中的谬误, 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激发认知冲突。通俗来讲就是要设法让学生先上当, 增加悬念, 再解脱。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举出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重球和轻球捆在一起下落, 比原重球下落得更快, 还是更慢呢?并从中引伸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1) 重球与轻球捆在一起更重了, 因此下落更快了; (2) 因为重球下落快轻球下落慢, 轻球拖住了重球, 因此下落比重球慢了。通过此论证, 引导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是不对的, 激发认知冲突的关键在于先设法引出悖论, 激发了认知冲突, 然后再用事实和理论去否定它, 从而澄清了错误, 真正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概念。
3. 通过实验教学, 防止负迁移
物理实验具有容易吸引学生注意、真实可信的特点,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信息交流, 准确把握学生中错误观念产生的原因与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的放矢, 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的, 对学生有强烈震撼的实验, 使教材上的知识具体化, 形象化, 可防止负迁移。
4. 运用对比分析, 防止负迁移
对比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对相似, 相近或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 不仅能使知识本质更加清楚, 而且能确切地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从而有利于防止或消除知识的负迁移。对比分析的方法有:相似对比法, 新旧对比法, 系统对比法, 正反对比法, 正误对比法, 结果对比法等等。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交叉进行。例如在学习静电场一章时, 应和重力场进行比较和分析, 介绍波的图像时应和振动图像进行分析和比较等等。
5. 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建立正确的模型可以建立正确的解题情景, 防止负迁移的发生。要清楚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物理模型。要确切地了解题意, 注意模型应用的条件, 运用适当的理论模型, 并在头脑中保持清晰的思路, 以促进正迁移, 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总之, 物理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追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 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变异迁移。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而且要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教会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彭云雄.利用对比法使思维定势对物理学习产生正迁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 (02) :98-100.
[2]鲍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迁移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4:1-58.
[3]齐冰.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06) :11-12.
[4]高迎浩.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 2008 (04) :108-109.
[5]张洪峰, 蔡广宇.大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现状及培养措施探讨[J].高教论坛, 2010 (02) :54-56.
【物理学中的哲学理论】推荐阅读:
物理学与哲学的关系06-04
物理哲学读书笔记08-09
理论物理10-14
中学物理中的物理模型10-29
物理学中的障碍08-29
理论物理教学07-16
物理学中的科学美08-31
大学物理理论教学10-26
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06-16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思想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