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参加

2024-10-02

高效参加(共4篇)

高效参加 篇1

2014年的3月份, 我参加了上级相关部门组织的为期一周的高效课堂影子培训。在安徽省铜都双语学校这几天的实际考察和学习, 让具有二十多年教龄的我心潮翻涌, 内心受到全新的洗礼, 重新又燃气我当年的那份激情与灵动。

一、心灵的震撼与洗礼

多少年来多少教师循环往复, 今天又重复昨天的故事。许许多多的教师对工作一丝不苟, 兢兢业业, 可他们换来的是学生的谩骂、愤恨与不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学违背了正常的教育规律。我们有太多的强制、要求、替代、包办, 而缺少对孩子的信任、放手、激励、点燃。教育必须从学生出发, 一旦离开了对学生的研究、认识和发现, 则无法称之为教育!一味地研究书本而忽视“人”的存在, 让教育失去“人性”, 让教学失去了“情感”。马加爵考入高校, 却心理扭曲以致犯罪, 又有多少孩子承受不了各种压力自杀……所以我们要培养的应是身心健康、敢于担当、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并服务于社会的人。

在这培训的五天里, 我的心理负担很重, 因为我是带领七人的小组长。我从小生活在农村, 性格内向、胆怯, 没经历过这么大的场面, 所以我前怕狼、后怕虎。我害怕在很多人前发言, 担心给学校丢脸, 本来组织好的语言, 可站起来脑子里全是空白, 只能语无伦次, 草草了事, 事后又悔恨自己无能。但转念一想, 自己不就是传统教学的产物吗?上学时, 学校没给我提供这样的平台, 根本没有锻炼自己的机会。高三时, 有的时候因心理压力过大, 寝食难安, 久而久之患上了脑神经衰弱。睡眠、饮食、学习一切都乱了, 这就是不会调节、不会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 这难道与传统课堂没有关系吗?难道还让孩子们走我们的老路吗?教师的观念转变迫在眉睫。我们不是在课改, 而是在呼唤人性、良知的回归, 从而让我们的人生、职业有意义。

二、环境文化润泽生命

当我们迈进安徽省铜都双语学校的校园, 那挺拔的绿竹和碧绿的植物, 那绽放的花朵, 那寂静的长廊……周围的景色吸引着每一位来学习的人。这样的环境有谁不想坐在长凳上读书消遣呢?这环境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柱子上有考入重点学校的学生的照片及介绍, 外围的墙上有班级文化建设的展板, 有弘扬雷锋精神的展板等, 各班风格独特, 设计美观大方。

班级门上有班名, 进入班级, 墙上布满了丰富的文化:有小组文化, 有组名、组号、组规及组内的奋斗目标等, 有每一期的班务论坛……

三、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令人钦佩

早上七点半左右是早自习时间, 校园里书声琅琅。有的班级还把学生带到室外读书, 他们像是自己跟自己较量, 是那样的投入、专注, 我以为是有老师看自习呢!巡视一番, 哪有老师的踪影?好几个班才能看到一个老师, 他们好像在巡视。我感慨他们是怎么把学生培养得这么自觉, 没有老师就像有老师一样。观摩课时, 外地老师出出入入, 照相、浏览班级文化, 面对这么多老师, 没有一位学生走神, 没有一位学生东张西望, 都在投入地做自己的事, 当你看到学生们自学、对学、群学是那样自然;展示时, 学生板书的字迹、板书设计那么优美;口语表达、动作、表情是那样自信, 彰显个性, 你能不被他们折服吗?我们总是怀疑或抵触新鲜事物, 试问我们培养出这样的学生了吗?为什么他们的纪律这么好?是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导生, 培养出了能力强的学科组长和副组长等。这样的课堂, 让我感觉到培养导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班主任不在时, 导生可以组织课堂, 组长和副组长可以辅助导生。

四、实践课、体验式培训以及一系列的讲座使我进一步明确每一步的落实

2014年3月20日, 我们每人按要求上一节实践课, 那节课使我身临其境, 感受到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是那么强烈, 感受到了哪些知识该讲, 哪些知识不该讲, 展示时间怎样把握, 怎样评价等。鱼—渔—欲, 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究、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 是我们当前的研究主题。亲身实践了一节课, 两天下午的体验式培训, 两天的专家讲座, 使我明确了五大环节的具体操作。每一步老师该做什么, 学生应做什么, 如:自研时, 教师的站位要看到全班学生状况, 便于了解学生, 关注学习进度 (主要关注写字慢的、不认真的、进度慢的、基础差的) ;教师要做到巡视到位 (教师要走路轻, 尽量不说话) ;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学法指导, 避免学生直接做题。对学生的要求, 要做到静、专、思。静:听声音。专:看眼神。思:看表情和随堂笔记的书写和完成。教师在这一环节还要关注边缘生, 适时指导, 如多数学生完成了便可进行下一环节, 不必等学生都完成, 因为还有下一环节的对学可进一步完成。总之, 对于每一环节的处理, 我心里明朗了许多。

前行火把照亮了我内心的迷茫, 高效课堂影子培训学习, 给予我无穷的动力, 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们为真正打造“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的课堂而携手奋进, 为我们终身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效参加 篇2

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我们科组有幸参加“魅力体育,生本课堂”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暨 全国校园足球、校园篮球、校园排球“三大球”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峰会,邀请全国足球领导小组专家及体育学科的全国领军人物季浏教授、陈雁飞教授、庄弼教授、刘晋教授,以及全国体育特级教师、一线青年名师以及全国校园足球、校园篮球、校园排球“样板示范校”,联袂英国足球专业教练,推出6个专家学术报告、9节中小学名师优质示范课、6节校园“三大球”样板示范课、3个校园三大球经验介绍、6次名家深入点评以及英国校园足球教练专场,全面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年段的六大专题课堂教学的各种课型,研讨多角度、多元化,名师云集,优课荟萃,诠释校园足球和高效课堂的创新方法与途径,是专门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高规格高品质盛会,是推进校园三大球的阶段成果展示与优质教学成果汇报的活动。此次盛会,纵深推进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活动的主题围绕“魅力体育,生本课堂”展开。何为生本?如何生本?成了我们这次听课的主要任务。

来自全国各地15位专家分别就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进行专题示范课,通过“示范教学—专题讲座—听众即时微信评课反馈—现场辩课答疑”的形式给在场的老师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体育课堂。陈大宁老师的小足球,情景导入教学生的向小企鹅走路,解决学生脚尖外翻,课堂上能渗透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的重要性,大大发挥学生的兴趣、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为孩子奠定了终身体育的意识;向宏钊老师的微报告中展示他们学校“四位一体”,发展学校特色篮球教学各个年级的篮球教学,给我们能深刻思考如何能将学校特色体育持续性发展;韩铮老师还让现场体育老师下场参与法式足球的教学,亲身体验足球魅力,让在场的体育教师们学益匪浅,对学校足球训练队的训练注入新的教学模式。刘晋老师的《高低运球》一课,最大的亮点是,在课中没有看到一个学生是无聊站着听的,都是由内容练,哟事情做,全程积极参与。根据该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各种教学内容,有趣且有效。也许学生的积极、全面的参与就是其生本教学的体现吧。陈大宁老师的足球实践课。本人蹩脚的足球技术在陈大宁老师的课堂中玩的不亦乐乎,从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展现了足球教材的特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快乐学足球的本质,陈老师把技术、组合、运用三者结合的非常巧妙和合理。“快乐学习、积极参与”就是“魅力体育,生本课堂”的体现之一。“河马老师”、“大象老师”这些情切的称呼是专家老师们要求学生喊的。就喊了几声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再一次验证体育教师上课激情和个人魅力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尤其是“河马”老师,圆圆的肚子让我们不经为他上肩肘倒立倒吸一口气,老师要如何示范?观看了整节课后突然得到了释怀,还得到而来启发。作为体育教师总有因为身体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亲力亲为的示范,那教师该如何示范,如何教学,河马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趟很好的肩肘倒立课。用小鸡蛋——小鸡破壳这样一个情景故事,引导学生从体验、尝试倒立,抓住关键的手掌撑背夹肘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初步学会了肩肘倒立。不仅课堂设计巧妙,教师的语言引导更是精彩,“河马”老师愣是一个示范都没有做,就让学生学会了技巧动作。让我感悟到:成功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形式,更要延生到课堂传递给学生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

课堂教学的严谨是否跟教师对该教材的理解是否深透息息相关,如何突破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的投掷动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方法。有其是器材的设计相当巧妙,通过课后俞老师的讲座中,知道了这个器材的制作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通过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摸索才制作出来。非常巧妙、合理、好用、好玩。专题示范课中,教学理念具体、生动,设计思路新颖;专题讲座中,梳理思路,整理框架;现场辩课中,碰撞思维火花,引发深度思考。很多课程给我校的每位体育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认真总结和反思。老师们表示:观摩了专家教授的授课,对自己设计课会有很多的帮助,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启发,希望能有更过的机会去参加这种学习,提升自己,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争做教学中的“最好的自己”。科组通过此行收获很大,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体育盛会,它的权威性、前沿性是不言而喻的,观摩研讨会,顾名思义:一部分是观摩,另一部分是研讨,针对现在的体育教学,大会组织了一次专家讲座。我们颇有收获,受益匪浅,见识到全国各地的优秀课例,每一节课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较为实用、操作性强,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形式方法多样化,教学的各个步骤环节相当紧凑。

以人为本,着眼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生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总之要实现生本课堂,都必须建立在教师优质的课堂教学基础上。以生为本,以生教学。让我们继续探索、继续前行。

学习成员:刘瑞明、王奇、潘隆栋、陈峰、徐永岩、李树垣、黎春晖

体育科组

高效参加 篇3

一、以先进的理论武装研训活动及研训教师

教师继续教育要重视对教师理论的引领与实践, 加强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理论知识的培训, 帮助广大教师树立理论指导实践的理念。因而, 任何研训活动都要渗透理论知识的培训, 以先进的培训理念武装研训活动, 提升研训活动的深度, 进而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 为教师将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服务。有学者认为教师唯一的财富是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们缺乏并抵制理论知识。笔者认为教师抗拒的只是枯燥的、不结合实际教学的理论讲解, 实际上他们需要和渴望理论的指导。我们研训教师在组织研训活动过程中, 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指导教师教学行为, 并且为教师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浅出, 达到理论实践化、简单化、案例化, 并引领教师进行更为深度的探索, 在实践中得以理解与应用, 体现引入先进的理论和理念的根本宗旨。同时, “研训一体”培训机制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研训队伍来支撑, 保证教师教育的高质量, 因此研训教师理论学习是素质提高的重中之重, 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素质, 才能带领教师走进理论知识层面, 实现理论的指导作用。

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学院聆听刘儒德教授的《学习科学与艺术》讲座过程中, 他提到了很多对教学有帮助的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并且借助案例使听众不仅能理解内化理论知识, 还能及时运用这些理念解释现象和指导实践, 如我们学习到沉锚效应、认知负荷等理论知识, 在后来的培训活动中就得到了运用和消化, 并且迁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案例中。刘教授还谈到学习理念转变过程中要注意外显理念和内隐理念的结合, 即我们在组织培训活动中注重研训形式与教师的个人化理论相融合, 使二者相得益彰。在学习王建宗教授的《以专业理性促进教研和教师发展》讲座过程中, 王教授谈到理性修养的提升的问题时, 提到了本学科的理论、跨学科的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科学支持理论——心理学、课程管理组织理论——教育学、教育支持理论——哲学等, 使我们对学科理论及学科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而且从刘教授和王教授的讲座中可以领略到两位学者深厚的理论功底。笔者认为, 让学习者折服的学者的讲座才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才会有更好的培训效果。

因而我们研训教师在组织研训活动过程中, 要注重教育理论和学科理论的渗透和引领, 要善于引用教师可以明了的教学案例, 渗透生活细节, 并把其引入教学常规中, 让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内化理论知识, 使教师的实践行为更有理论内涵和实施底气。我们研训教师要能够从简单概念提升到理论层面, 带动教师们对理论学习的热情, 使实际教学更符合理论要求, 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引领我们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以开放的理念提升研训活动的质量

我们研训教师不仅要将理论与理念渗透于研训活动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中, 更要注重研训过程中的策略理念的转变与实施。因为教师培训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培训的内容, 也取决于培训的形式。[2]因而, 转变研训形式, 树立开放多元、互动、参与式的培训理念, 才更能提高研训活动的效果。教师培训实质是成人的在职学习, 只有实施符合教师成人教育特点的研训活动, 才能彰显教师特性, 提升教师素质。作为成人的教师, 具有较多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善于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 也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迅速转化为工作能力。因而我们要明确“成人所具有的经验是成人参与学习活动的依托, 是作为成人的教师参加培训的基础”。[3]鉴于成人学习的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实践为导向, 以经验为基础, 以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 我们提倡开放多元化的参与式培训方式理念, 如案例研讨、角色扮演、问题咨询、游戏感悟、现场访问、课堂观摩、集体设计、小组竞赛、话题征集、有奖问答、经验交流、拉手结对、导师协助等。以多元化的开放培训理念指导研训活动, 不仅使教师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培训学习中, 而且通过相互的合作解决各自具体的问题, [4]以期达成研训活动的预期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为我们聘请的专家们采取的即是开放多元的参与式培训, 这种开放多元的培训理念, 不仅是对我们学习者的尊重和关注, 而且是基于我们学习者实际工作展开的研讨式培训, 使我们在培训中感到时光飞逝而又受益匪浅。赵德成教授的《如何听评课》讲座没有枯燥地讲解听评课的原则与方法, 而是从我们研训教师熟悉的一节公开课案例入手, 使我们回到了工作情景, 激发我们主动参与了问题的讨论, 并且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种开放式培训理念使学习者的思维迅速自动打开, 并且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 当大家还在争论孰是孰非的时候, 赵教授话锋一转, 对我们的思维走向进行了总结性概括, 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赵教授讲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开放的培训理念, 尊重成人学习特点, 了解学习者工作性质, 并且使学习者与以往经验建构联系, 激发了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思维碰撞, 最后再通过理念引领而使学习者的认识得到升华。

我们研训教师在设计研训活动时, 首先要有开放的胸襟与能力, 不但要思考应该设计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还要思考通过怎样的形式才能将教师的已有经验与研训内容相结合, 使教师将研训内容理解和内化为工作能力。当然作为研训教师要储备足够的知识量与阅历, 才能在教师参与辩论中引导教师思维的走向, 使教师在开放思维争辩中回归到科学认识上, 并且能够有效指导实践行为。同时我们的研训活动要注重参与式培训倡导的平等参与、共同合作的原则, [5]使教师在开放思维的碰撞中得到尊重, 即使教师在交流和争辩中出现错误, 我们研训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和引导, 而不能伤害教师成人应有的自尊。教师自主参与交流与合作, 研训教师引导教师思维航向, 才能促使研训活动的高效生成, 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

三、用激情点燃教师参与研训的热情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 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 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 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这一理念迁移到我们研训工作也同样适用。教师参加培训就是期望在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到有用的东西。[6]因而我们研训教师也要改变严肃、不苟言笑的培训观念, 应该在培训中释放自己的工作热情, 进而激发和感染教师参与活动的激情, 形成一种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研训气氛, 使教师的经验与智力不再受氛围的阻碍, 在激情释放过程中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经验, 促使教师们在研训中主动接受新知识、新理念, 使研训教师在激情理念的引导下, 突显个性, 展现个人魅力, 激发教师专业有特色的发展。

通过聆听北京师范大学研训班专家们的讲座, 为创造有激情氛围的研训活动, 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努力:首先受赵德成教授吸引听众的激情表现方式启发, 我们不要做坐着读课件式的讲座, 而是要走到教师中间, 从大家经常关注的话题入手, 与大家进行谈话交流, 同时启发教师积极思考, 为大家的学习创设思想活跃的学习环境, 使教师在思想碰撞中得以升华, 最后再为教师提升到一定理论境界;其次借鉴赵希斌教授运用浪漫式讲座的方式, 比如诗歌朗诵, 感染教师融入研训状态, 让教师能够快乐参与进来, 并带着愉快的心情愿意参与研训内容。还要吸收马健老师幽默的方式将知识以轻松自如的方式传递给听众, 我们研训教师也要学习用幽默方式吸引教师本就不敏感的听觉, 使教师全身心地进入知识的接受和传输的状态。在激情四射、思想互动的研训理念指导下, 研训教师在研训活动中要展示我们的个人激情魅力, 有力地吸引教师参与理论的吸收过程。运用激情魅力开展研训活动的方式有很多, 研训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激情展示方式。研训教师不但自己要有研训的激情, 而且要激发教师参与的激情, 因为激情能够感染人, 更容易与培训者产生共鸣。当然我们研训教师在研训活动中, 在保持激情的基础上, 还必须给激情注入理性的内核, 以理性驾驭自己的激情, 形成既积极热情、又冷静踏实的工作作风, [7]这样的研训活动才会既有成效, 又有内涵。

我们要借鉴北师大专家先进的培训理念, 提高研训教师的理论素养, 在激情高昂、开放多元的培训氛围中, 引导教师与理论相融合, 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与动力, 使“研训一体”培训模式更有成效, 进而推动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靳雁涛, 孙宏安著.研训教师的专业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冬凌.构建高效教师培训模式:内涵与策略[J].教育研究, 2011 (5) .

[3]刘强.破解中小学教师培训低效性难题之路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8 (8) .

[4]李瑾瑜.有效教师培训须多方关注务实操作[N].中国教育报, 2010-04-09.

[5]徐巧英.帮助与建构:教师培训的真正意义[J].中国教师, 2010 (8) .

[6]孙晓雷, 牛金成.现代成人培训理念与培训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8) .

参加全国高效课堂现场会有感 篇4

参加一项活动,提高一次认识,深化一次改革,成就一批教师

平原二中副校长

董信章

2010年4月13日,在县教研室同志的组织和带领下,我和徐振勇、任金峰两位学科组长及其他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前往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现场会。

可以说,我校每次派出教师学习归来,都会认真总结,提炼优点和成功经验,并注重联系学校实际,应用于教学和教科研,对我校教学教研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前,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多边互动”教学模式,就是2007年11月份,我和各位学科组长到杜郎口学校考察学习后,认真总结,反复论证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推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已经证明,这种模式已经被老师和同学们接受,并取得显著效果。另外,在全市已经引起广泛影响,并引起外省兄弟学校关注的“随笔化写作”教学活动,也是我和王校长、李主任以及徐振勇、李晓平等老师到邹平县明集中学、黛西中学、九户中学和魏桥中学学习考察后推行的作文教学改革,随后,我们邀请了成浩主任及邹平的教师到校示范、指导,随笔写作有声有色。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甚至超出了我们当初的设想,老师们不仅教有所依,同学们更是积极参与,感情真挚,笔下生花。随笔写作课已经成为学生们的至爱。目前,已经有12名教师在县级以上活动中执教随笔写作课,获得广泛好评,多名学生参加的作文评选活动获奖。参加一项活动,提高一次认识,深化一次改革,成就一批教师。二中人都深深的认识到:把学校有限的资金和老师们宝贵的时间,花费到有益的学习活动中,转化成教师巨大的教学创造力,推进学校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在济阳竞业园学校举办的现场观摩活动,为期三天。期间听取了五场由著名专家学者做的报告,还穿插听取了语文、数学学科的高效课堂展示课,休息时间还观摩了竞业园学校的课间操,参观了校园文化,带回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为了将其精华加以提炼并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我在全体干部会上作了简要汇报,并明确表达了我的学习感想:

一.参加本次学习的领导、老师,从各自的角度每人写一篇报告,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向大会作出学习汇报,帮助外出学习的老师反复思考品味学习过程,提炼学习心得,让老师么共同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

二.全员赏析精品教育资源。活动期间,我们全程录下活动实况,回来后要精选学习材料,制成专题音像资料向老师们推荐。组织教师认真观看、分析研究,进入课堂、会场从中汲取各自所需的养料,整理编辑成文交教科所,形成指导性意见,作为推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干部必须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中间去。作为干部,特别是在教学一线的干部,必须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多读书、多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到课堂上去,就是要真正了解学情,只有如此才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才会指导教师如何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深入教师,才会了解一个真正的教师,清楚教师最需要什么,是知识、方法、理念还是信心和决心。当我们走进学生,就会发现孩子们性格不同、爱好不

一、各有所长。就会看到、感受到他们天赋异禀,就会惊现孩子们成才的宽阔天地。我常想:不是孩子们缺少才智,而是我们缺少促进孩子们成才的办法。于是,我们就会努力工作,朝着让每一个孩子成才的方向。读书和学习可以更新观念,激活思维和创新灵感,形成新的理念,找到灵丹妙药。只有把他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东西,才会最大限度的体现它的价值,才会转化成教学中的“生产力”,才会带动教师向着成功的殿堂一步一步迈进。

四.作为教师,要把学习当做追求幸福的良机。当我们总结工作的时候,在发现自己进步的同时,也会看到自己的发展点,找到了发展点,才会去思考改进和提高的方法。比如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只有听其他教师的课,用找问题的观点去提建议,你就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并力行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解决方案,就会取得进步。多听名家讲座,多听名师讲课,就会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和理论结合起来,就会找到理论依据,就会升华自己的一些做法,就会有成就感,增进幸福感。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他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这次学习虽然短暂,虽然还不够深入,但是收获不小。我会尽快把它转化成促进我们工作的动力,提出方案、细化要求、改进工作,使这次学习活动成为推进教学、成就教师的助推器。

上一篇:诗歌中的二元一次方程下一篇:3D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