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

2024-10-11

新型消费(精选9篇)

新型消费 篇1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 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门正在着手小额手机支付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5.会展经济。会展经济是各种类型交流会、洽谈会、

挖掘内需, 就要拓展新型消费业态, 完善新型服务消费。本文试对新型消费业态及发展前景作简要探讨。

新型消费业态的主要表现形式

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 是典型的日语汉字词汇, 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业态形式就是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通俗理解, 就是指店铺经营者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消费业态就是指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式。传统的消费业态主要是在实体店铺, 买卖双方运用现金面对面进行商品流通。这种消费方式包括:食杂店、折扣店、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等。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些无店铺消费、第三方支付消费、家庭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开始涌现, 丰富和拓展了消费方式。新型消费业态主要有:

1. 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作为一项近几年兴起的新型消费方式, 对于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百姓可以通过网络订机票酒店, 买衣服鞋子, 买沙发家具, 甚至可以租房买车, 找人装修房子等。由于其方便、快捷, 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等优点, 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

2. 银行支付。

银行卡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银行卡不仅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 而且使银行业务由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银行卡自动结算系统的运用, 使一个“无支票、无现金社会”的到来不久将成为现实。

3.第三方支付卡。这种模式最早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05年左右开始进入中国。其主要经营模式就是将卡片作为中间服务商, 整合商户资源, 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简单来说, 就是联系足够多的商场、超市、餐饮企业等商户来支持卡片支付, 从而吸引有需求的客户购买这种卡片当做现金来使用。

4.手机支付。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 (通常是手机) 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继卡类支付、网络支付后, 手机支付俨然成为新宠。2010年4月工信部科技司在“2010第二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透露, 工信部有关部展览会、博览会的总称。它是利用一定的地域优势、经济特色、资源优势, 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 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 举行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6.家庭消费。包括家庭旅馆、家庭餐馆等。家庭旅馆, 早年流行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是指拥有条件的房主将有闲置的商品房进行装潢, 配备全面的住宿设备, 持有治安证、卫生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 将家庭房间作为旅馆经营。家庭餐馆是指对自家住宅结构进行简易改造, 并从事餐饮营业。近年来, 有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已经将这种餐馆一并纳入管理序列。

7.租赁消费。不变更商品的所有权, 支付一定的费用, 获得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如结婚礼仪用品、汽车租赁、儿童玩具等。

当然, 除了以上新型消费业态外, 还有电视购物、邮购、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其他新型消费业态。

新型消费业态的特点

新型消费业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 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科技化。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今天消费业态的发展都是科技发展的成果。网络购物、手机支付等消费业态是随着计算机和芯片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 融入了世界最先进的电子技术, 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2. 动态化。

消费业态都是变化的, 今天是新型消费业态, 若干年后就会成为普通的消费业态, 比如, 大型购物中心、超市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新型消费业态, 但是现在, 属于普通消费业态, 而网络购物现在来说是新型消费业态, 随着电脑和宽带网的普及, 它也会成为普通的消费业态。

3. 个性化。

由于消费者主体的不同, 消费业态也显示出了个性化, 年长者还是喜欢在商场面对面购物, 年轻人则喜欢用新型消费业态消费。就是同一群体因为自身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也会选择充满个性的业态方式。个性消费是人们要求自己所使用的产品能够打上自己的烙印, 让产品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志趣和心情, 或者虽不能自主设计产品, 但至少产品的某一部分可以自由地设计和变化。

4. 多样化。

现在, 新型消费业态和普通消费业态在消费市场中并存, 小杂货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并存, 第三方支付和现金支付并存, 专卖店和综合店并存, 为消费者创造了便利、舒适的购物环境。

5. 生态化。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资源消耗, 消费业态都在向低碳消费发展, 新型消费业态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不仅保护消费者健康, 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人的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改善新型消费业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新型消费业态的出现, 确实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但是, 伴随着新型消费业态的出现, 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在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的同时,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 调整好产业政策、消费政策, 新型消费业态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1.完善准入制度和营运商认证制度。应建立严格的产品销售商准入制度和营运商认证制度, 从企业注册资金、货源组织、公司信誉、网络信息内容等方面进行严审, 否则不得进入市场。要完善技术标准、突破接入瓶颈。比如, 手机支付必然涉及通信技术标准, 但目前三大电信网存在难于兼容、难于自由无缝接入等问题。如果没有统一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软硬件协议, 各电信营运商和金融单位都各自做自己标准, 不仅浪费资源, 也不利于手机支付方式的普及。

2.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消费者。新型消费业态的产生, 使得现有的法律法规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表现为针对性差、适用性不强。因此, 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就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合同模式、权利与义务、纠纷处理机制、赔付途径等作出明确规定。当然, 消费者自身应提高维权意识, 购物时, 尽量选择规模大, 信誉好的运营商;当发生纠纷时, 应保留证据, 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

3.增强消费安全性。新型消费业态是新生事物, 消费者对此不是很熟悉, 运用这些消费业态时会出现安全问题。比如, 网络购物、银行支付、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卡都属于第三方支付模式,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安全。如何切实保障第三方支付的安全, 让消费者放心是摆在产业链各个厂商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4.扩大城乡居民消费。要培育国内消费需求, 调整产业结构, 开辟农村居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要完善社保制度, 强化消费信心。要开拓消费市场, 正确引导购买力的流向。深入掌握消费者需要的变化和购买力的流向, 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引导。对可能形成热点产品的消费业态市场, 要增加供应, 以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

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 是指在消费活动中, 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还要满足以后的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其基本要求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 不造成环境污染;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 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 注重环保, 节约资源, 实现可持续消费。发展新型消费业态, 也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1.消费者增强绿色消费意识。在运用新型消费业态时, 必须确立绿色消费意识, 不断学习有关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的知识, 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内涵, 充分认识到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生命健康, 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使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尤其是新型消费业态形式大都无污染、资源消耗少, 在选择消费业态时更应作为首选项。

2.经营者要生产绿色产品。新型消费业态运营商应由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型, 及时改变技术攻关方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绿色产品的开发, 在原材料采购以及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保管和运输等方面坚持绿色标准, 加强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控制, 注重对垃圾的处置, 不造成环境污染, 为消费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产品。

3.政府要培育和倡导新型绿色消费业态。应制定更有效的政策, 推进新型绿色消费业态发展。将新型绿色消费业态列入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 增加对新型绿色消费业态的投资, 提高新型绿色消费业态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 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鼓励投资新型绿色消费业态, 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设备;完善奖励政策, 使新型绿色消费业态企业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等政策。

新型消费业态现在总体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 其真正普及和成熟需要消费者、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 (NGO) 的共同努力。当现在的新型消费业态成为我们的普通消费模式的时候, 更新的消费业态还会出现, 但其发展路径必须也应该是安全舒适便利的可持续性、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模式。

新型消费 篇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村居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它重点是解决农村居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这项以百姓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医院得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惠及千百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这项制度自2003年实施以来,参合农民逐年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快速推进,筹资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朔州市共有98.2305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2.5%。我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县区有怀仁县、平鲁区、应县、朔城区、右玉县,各县区均有办公场所,并配备了电脑和交通工具。县区财政按每个参合农民1元/每人/每年的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现绝大部分已经到位。朔城区和右玉县是2007年的新试点县,各级领导对合作医疗工作非常重视,朔城区拨付启动资金50万元,右玉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付启动资金25万元。五县区根据要求均设置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可以满足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要。各县区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广泛的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基本得到了解决。

截止09年6月底,朔州市新农合各类补偿共189838人,补偿金额达3102.1494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9596人(含对2008年进行的二次补偿),补偿金额2544.8385万元,住院分娩补偿1943人,补偿金额59.31万元,地、慢 1 病补偿2676人,补偿金额123.6753万元,门诊家庭账户补偿165623人,补偿金额374.3256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当“新农合”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参与农民越来越多时,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民医疗消费市场。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主体地位,虽然目前看农民的医疗消费水平很低,但如果算算医疗消费总账,其数额就会非常巨大。

新农合医疗监管制度尚需加强,一项制度的推行过程中,势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面对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有专家提醒说,不能过高地估计农民就医需求的释放。因为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实施“新农合”仅仅意味着农民个人的医疗费用支出比例减少了,农民就医仍有顾忌。当前的保障水平只有30%,农民生病住院还是自己拿大头,普遍认为保障水平较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在一些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宽裕的地区,农民虽然希望有合作医疗,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人又不是经常生病,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识,没有一种固定的医疗消费投入意识。

由于合作医疗在总体发展思路上没有主导模式,长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一直未能形成各个方面都能接受、可广泛推广的合作医疗模式。各地目前的合作医疗由于过多地强调因地制宜,因而在举办形式上多种多样,给管理、操作、推广上都带来困难。由于形式多样,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宏观上无法对合作医疗筹资、补偿结算、监督管理等主要环节进行规范,不能体现出合作医疗要解决的重点内容。靠一个区县自行摸索出来的合作医疗,管理水平低、工作效率低下,没有权威性,达不到科学管理的要求,同时监督服务体系也不配套,医疗机构、参保者、2 合作医疗管理组织三方没有制约,造成诊疗服务不规范、参合农民总想捞回交出的钱,管理不严格,合作医疗费用超支或资金沉淀。

专家们建议,在推行“新农合”过程中,必须尽快地完善“新农合”的运作机制,防止过度商业化侵袭农村合作医疗,让有限的“新农合”基金在为农民防病、治病上发挥出最大效益。首先,必须建立监管制度,以抑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其次政府还应加大投入,加快农村特别是乡、村两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挖掘农村医疗消费市场潜力。

索引1:朔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当下服装设计与消费者的新型互动 篇3

关键词:服装设计 消费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34-02

一 人与设计互动形式的变化

传统的时装发布会会在服装工作室或设计师的家中举行,新品的发布会将邀请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客人参加。这是时装这一概念诞生以来,消费者与设计最原始的互动方式。直到今天,这种“发布和订购的方式”仍然得到保留。而现在与以前唯一不同的是,在发布会结束之后,这些刚刚展示的衣服会以当年几十倍几百信的速度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互联网时代,服装品牌除了举行更加别出心裁,更高规格的服装发布会外,更需要多渠道的与消费者互动。从过去的找裁缝“做衣服”到90年代,我们从百货大楼里挑选、购买衣服,再后来有了大型的商城,我们购物的环境变的多样化。自2003年后阿里巴巴的淘宝网的问世,国内线上购物的兴起揭开了中国的网络购物时代的序幕。从此,服装行业的实体销售与在线销售同步进行,并积极地与消费者互动成为了未来的方向。

20世纪是国际时尚品牌最繁荣的时期,一直延续以设计师个人才华和设计师的品牌团队为主导的流行趋势,影响人们对服装的购买倾向。1947年2月12日,刚刚创立的迪奥时装店的首届作品发布会一炮而红。而当时正值战后恢复期,期待回归女性化与优雅的服装的女士们迅速爱上了迪奥的设计。巴黎市民多数没有经济能力支付迪奥新系列服装昂贵的价格,但即便如此,仿造的“新样式”时装同样受到欢迎。后来,迪奥推出了Z形与翼形服装系列,同样受到了热捧。

二 传统纸质媒体的暗淡

过去,服装设计师运用大量广告和技巧和媒体使其品牌和发布会受人关注,包括电台、电视,还有一些专业的时尚杂志。著名时装杂志的读者往往是时装的消费者、商店的采购员、行业内的专家、时装杂志的记者。时装杂志为这些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当年CK在Vogue杂志中曾发布了长达40页的广告,足以说明有影响力的时尚杂志对服装公司的销售有多么重要。

纸质媒体是永远无法取代的,可是随着数字媒体的出现,它的宣传效力越来越弱。数字媒体拥有即时更新的速度,更大的信息承载量,遍布各种数码设备的便捷性优势。如何保持与消费者的互动?是服装品牌当下要思考的新问题。

三 体验式消费的兴起

“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而消费。那时候,当用户要买一块手表的时候,这块手表是上海牌还是北海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准确看时间。”——《参与感》

超级市场和在线销售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百货商店。食物好不好吃7得先尝尝。衣服好看不好看?得先试试。然而如今繁忙的消费者无法如从前一样便捷的了解产品,产品的体验感、与消费者的亲密互动成为了重中之重。

服装品牌用各种方法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体验感与忠诚度。开通公共主页宣传品牌的设计理念、通过有趣的互动提高消费者的兴趣、通过公共平台宣传产品的折扣信息等。

如今,很多服装品牌因为忽视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忽视了消费者的快速变化的需求而一味的扩大产量,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库存”是如今很多品牌面临的严重问题。在饱和的时尚零售市场中,品牌策略需要涉及各个领域。擅长运用多渠道互动、多方法强化消费者的体验感的设计会更加受到欢迎。

1 智能试衣系统

网购省时省力又可比价,不过无法逃避衣服始终需要“上身”的需求,如何让线上消费者更好地想象出产品穿在身上的样子是一个难题。

虚拟试衣间服务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用户这棘手的问题。Metail公司刚刚获得约420万美元融资。基于Metai13D可视化技术,用户只须上传自己的照片、勾选三围就可完成个人模特儿、创建,甚至还可以对面部特征美化、美妆。用户只需提交一次照片,只要在Metail合作电商购物都可直接“试衣”。

阿里巴巴淘宝团队透露,手机淘宝团队有望在今年推出“360。商品展示”、“360°虚拟试衣”功能。简单来说,用户可以在淘宝上看到一件“三维”的衣服,可以360°旋转视角,可以拉近放大,从各个角度查看细节。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卖家用普通的智能手机,围绕商品转一圈拍上20-40张照片,上传照片到淘宝的云端,经过算法分析,即可形成商品的三维模型数据。

其实一些电商已经在尝试“虚拟试衣”技术了,但“虚拟试衣”技术具有相当的技术门槛。在优衣库的“虚拟试衣间”里,用户只能选择和自己相近的模特儿,“换上”不同款式的衣服(图1)。京东商城从2014年初开始推“虚拟试衣间”,用户能拍摄照片,调整身高、体重、肩宽等指标,在网上形成一个虚拟的“自己”,但这项功能还是不能完全复制用户的“身形”,并且只能展示正面。

360°商品展示、试衣实际上是通过SFM(Structure from Motion运动求取结构)技术实现的。SFM技术能够从二维的图像中恢复出相应的三维场景,Google全景地图和Facebook的全景视频都是基于这个技术开发的。

2 线上平台互动

由于购物的渠道和模式产生了变革,消费者不像以前那样只在商城购买服装,所以如何“留住”消费者,成为了互动性线上品台出现的契机。

Alexzander Wang今年推出了与H&M的合作系列,除了官方网站与实体销售门店上做了详尽的宣传外,他们在各自品牌的移动客户端上也醒目的对此次活动做了多渠道的宣传与互动。(图2)

在线购买与实体店之间应该不存在差异,顾客使用的设备也不再决定顾客与品牌的互动形式。如今界定性因素在于,品牌实现与顾客的持续互动。

麻省理工大学的报告《beyond the cart》指出:80%的商店购物者在线查询价格,而33%的顾客在店内通过移动设备获取信息。该报告反映了消费如何进行购物体验预计如何与信息和产品进行互动。当今消费者在不同设备上与品牌进行互动,线上和线下体验之间的界限模糊。所以制订全方位的策略以保持连续性的互动是尤为重要的。

如同销售员在店内与顾客建立关系一样,如今,大数据帮之品牌在无形中培养与顾客的关系,通过社交网络汇总的信息能够更好地帮助品牌建立个性化互动,从而进一步强化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设备和屏幕上为顾客提供一致的体验。这项技术确定某一项活动何时停止、何时在另一设备上再次展开。

四 不同媒介与形式的展示

服装展示的途径与媒介不再局限在T台上,会更加多元化。展示的目的也呈现多样化特征,不单一以直接销售服装为主要目的。

前不久,网站Nowness.com与纽约导演Barnaby Roper合作,拍摄了一部互动式时尚电影。在这部取名为《The Future Catwalk》的赋予用户控制时尚体验的电影中,模特儿在无限长的T台上行走,观看者通过击键可以选择不同风景。每次点击键盘上的不同的字母,背景设置和模特儿的步伐都会发生变化。从迷幻图案到黑暗不祥意味的森林,每种风景都包含了不同的氛围和节奏。最终创造出充满视觉冲击性且引入入胜的互动故事。

尽管手机互动性有限,用户仍然能能够通过特别定制的小电影进行体验。

5月,Nike在纽约低调开启一家名为“Nike 45 Grand”的健身俱乐部,仅开放给受邀人士入内。该运动装品牌邀请时尚名流和指标人物参与开幕,让嘉宾有机会参与世界级训练鞋的设计,预览当前及特别版女士系列中的单品。尽管尚未对大众开放,Nike's 45 Grand获得极高的关注;他们将身着Nike装备健身的照片分享到Instagram上。

Hermes最近与法国著名的数码视觉艺术家Miguel Chevalier合作,Miguel Chevalier自1978年便开始使用点做进行艺术创作。Chevalier使用动作操控技术赋予数字印花现代感。体验者可与这些装置进行互动。体验者可通过触摸屏探索8中不同的领带印花。整个装置宽8米,被放置于一个玻璃黑凹室中,加强浸入式体验效果。该装置灵感来源于Chevalier之前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通过用户动作操纵图案来完成使用体验。

五 因用户改变设计

在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环境,服装产业的设计环节应该同样有消费者的参与。良好有效的互动方式使消费者在购物时产生更好的购物体验,对于设计者而言,可能更多的益处在于更准确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与习惯,更加有的放矢地做设计。

用户改变设计的鲜活例子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Zara就是一个。它的柜台和店内各个角落都有摄影机,Zara的工作人员会随身带着可记录的设备。当客人向店员反映他们对产品发出评价时,这些看似随意的评价,很快被会汇报给了分店经理,经理则通过Zara内部全球信息网络,每天至少两次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总部设计人员,总部做出决策后立刻传送到生产线,改变产品样式,或者调整销售策略;

女生喜欢看街拍,是因为她们想寻找自己某件衣物的搭配灵感,那衣服也许在柜子里很久,却由于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搭配方法而被搁置。Chicisimo网站在为人们提供衣服搭配平台的同时,利用由此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用户行为生成统计数据,由此获知时尚品牌市场状况、各时尚单品之间的关系,生成“Street Fashion Reports”。在大数据背景下,这些数据成为了服装设计方向的指南针。

结语 消费者的声音日趋关键

随着消费者与设计的多渠道互动,其中产生的大数据开始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如今3D打印的出现,则标志着当今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从前完全的手工劳作,到现在的机械化批量生产。3D打印代表了机器生产的个人定制化,标志“尊重个性”的时代的到来,虽然现在3D打印的服装材料方面仍然没有达到成熟和丰富的程度,却不影响3D打印概念本身——实现了个体设计思想到实物制作的直接输出的前瞻性思维。

新型消费 篇4

党的十八大指出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为此需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自2009年以来,每年的“双十一”前后,天猫、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掀起网购高潮,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42亿元,无线成交占比68.67%,这一方面显示出我国网购人群强大的购买力,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国内居民在一定程度上的消费异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正确认知消费目的,秉承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提高消费品质,以期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和谐的生态消费,以便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双十一”购物节现状

自2009年以来,每年的“双十一”前后,各大电商大都以“光棍节”之名,掀起国内的网购高潮。购物节狂欢过后,国内民众是否应该进行深思:我们应如何做到生态消费,避免消费异化从而能够进行理性分析,在这琳琅满目纷繁复杂的商品中适度购买自己的“生态”商品。下面我们从近几年的数据分析一下“双十一”狂欢购物节的销售数据:

纵观2015年天猫交易量,我们来回顾一下自2009年起历年来天猫的交易量,以便做出对比分析:2009年天猫的交易量只有0.52亿元,2010年的交易量增长到了9.36亿元,令人瞠目结舌的是2015年的交易量最终定格在了912.17亿元。2015年相比2014年增长了34个百分点。虽然2015年“双十一”到来之际已有相关部门的专家对当年的交易量做出了预测,但最终公布出来的“双十一”的交易量结果,数字依然让国内民众震惊,这惊人的数字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国网购人群强大的购买力。

在“双十一”期间国民消费的实际金额比预期高还是低,互联网金融平台挖财的记账大数据显示,对比记账用户预算数据和实际网购金额数据,数据截至11月12日,有16.28%的用户购物金额超过了自己的预算。咨询公司尼尔森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部分网络消费者今年“双十一”的支出将高于去年,尼尔森10月对中国逾1,000名网络用户的调查中,56%的用户称他们会在今年的“双十一”花更多钱。33%的人称消费可能与去年持平,仅6%表示将减少花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异化。今年的“双十一”,各大商家在促销的策略上也尽显所长。电商巨头在今年比往年还创新式地推出了赊购服务,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其中蚂蚁花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这月买、下月还”赊购服务,即可以使用“花呗”先付款,待确认收货后的下个月的10号再进行还款,从消费日到还款日这段时间内免息,这不仅促进了网民的“放心消费”拉动了经济的增长,而且也造成了消费异化。

二、消费异化的内涵和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的表现

(一)消费异化的内涵。异化一词最早用作政治学概念出现在西方哲学思想家卢梭和霍布斯的著作当中。后经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学者的发展,异化才逐渐成为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异化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对立面并逐渐过渡为自己的对立面,最终变为与自己本质相反的东西的过程。马克思继承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社会大生产模式会造成人与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而这种异化的结果是人把劳动不再当成自由的活动,人们在劳动中感到压抑、不自在,劳动成为一部人受另一部分人强迫和压制的工具。于是在异化劳动中,人由社会活动中的积极主体转变为被动的客体。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发展现实,我国的学者也基于中国语境来界定消费异化的内涵。一般来讲,中国语境下消费合理与否的标准就是指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是生态角度,消费主体过度地对消费客体的占有、消耗和使用,导致生态及自然环境损害并失去恢复能力,使得消费主体受制于消费客体的发展,消费主客体间关系不再协调,消费异化现象产生;另一方面是人的角度,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没有得到发展,人的需要、能力及人的主体性没有在消费活动中得到满足或提升,消费活动没有促进主体的再生产活动,则这样的消费现象及活动就是异化的。

(二)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的表现。中国人在日常生活领域发生了消费异化现象,西方学者所批判的符号消费、奢侈消费、盲目消费在我国经济社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并结合中国特殊的环境呈现出诸如盲目性时尚消费及奢侈性浪费消费等现象。这些消费异化现象并非泾渭分明、截然分开,而是相互混杂甚至依存在一起,在实际生活中居民的某种消费行为中往往隐含着多种消费异化现象。商品竞争越来越从传统的方式走向电子商务,这从苏宁易购2014年销售额高达1,089亿元从而有力推动“苏宁”进入电商行业三甲就可略见一二。网络销售凭借便捷、便宜、省时省力———“鼠标轻点,货物数日到手”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然而,网络消费的优势也使得一些人渐渐沉溺其中,在商家推波助澜的宣传下,网络消费的目标往往省钱,可结果却常是盲目地过度消费。以促销为目的的各种购物节,经过商家的鼓吹和包装成为了一种新时尚。消费者在购物节上“败”了多少钱和多少商品成为自己“新潮和品位”的证明,如果不知道“双十一”是什么或并没有消费多少钱,就会被人嘲笑落伍和背离时尚;在中国每一个人都被这种消费观念支配着:时尚就是好的,就是应该被追求的,消费时不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是要选择最流行的和最时尚的。显然这中背离需要的时尚是异化了的。像“双十一”这样的新型网络消费购物节,很多国民狂热追风也加入到购物的大军中来,其中狂热追风的人群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一些中老年人受“80”、“90”后的影响也加入进来),这样不仅占据了大量时间而且还花费了大量金钱,疯狂过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如投诉率和退货率的问题,我们有理由可以得出国内网民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是不是应该做到生态消费的论断。

三、生态消费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生态消费,就是指一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节制自己的发展实践,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人类生活消费的约束。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极大的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由低档次向高档次依次递进,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

生态消费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等特征。从根本上说生态消费是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经过理性分析和选择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相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这是生态消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实现物质方面的需求还要实现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有满足这两方面需求并把两者恰当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条不紊地实现生态消费。消费生态伦理学是生态消费的理论基础。消费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确立人对自然的行为规范的学科,在理论上,它要求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在实践上,它要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基本原则和规范去指导和约束人类的行为,以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因而,我们理应倡导生态消费,使科学适度的生态消费知识大众化、通俗化,从而使人民大众内化并且认同生态消费,以此来引导消费者进行健康科学的生态消费并改善相应的不良消费环境,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的消费素质,使得人类自身和自然、社会的发展能够达到和谐的消费。

四、生态消费的意义

构建生态消费这一新型消费观,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十八大后,在国内外条件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由外转向内,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需求以此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一方面要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兼顾发展消费经济。扩大消费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力。发展消费经济不仅需要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且还需企业的创新,进而能够引导消费者,推动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消费业态的扩展,消费模式的调整。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要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促进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在当代,国民的消费行为主要受个人的收入情况、商品的价格变化以及个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消费异化。为了把全体国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纳入到适度的、生态化的可持续消费的轨道,使全体国民树立起生态消费的意识,形成“绿色消费”就必须建立高生活质量的生态消费模式。生态消费作为一种文明的消费观念,它倡导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不仅有助于满足国民的需求,而且也体现了人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了人们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不仅利于提高国民的思想觉悟,改善社会心理及社会风尚,而且还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条件和奠定基础。此外,生态需要得到了满足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能发散人们的思维,开拓人们的视野,这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从而使人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和优良的发展。

(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构建生态消费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的需要。需要说明的是,消费问题毋庸置疑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生态消费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协调绿色共享开放发展,所以生态消费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生态消费的首要选择。它使人们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社会,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共享发展,最终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消费不仅对提高全民的消费素质、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摘要:“双十一”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大型购物促销狂欢日。这不仅让电商热衷于促销,就连运营商也开始搞促销活动。2015年11月12日,第七个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落下帷幕,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这表明一方面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背景下一系列不断兴起的网络购物节的网络销售模式的迅速崛起;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异化。本文从全新的视角对“双十一”期间商家的销售模式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模式进行研究,并浅析从当代的新型网络消费模式来构建生态消费观。

内蒙古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策略研究 篇5

基于此,对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新型消费业态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探索提高城乡居民新型消费业态的水平,是升级消费、效拉动内需、保持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新型消费业态的内涵及特点

1.1 业 态

业态一词源于日本,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原本意思为店铺的营业形态,后扩展至经营形态。日本安士敏先生认为:“业态是定义为营业的形态”,它是形态和效能的统一,形态即形状,是达成效能的手段。萧桂森的《连锁经营理论与实践》中,给业态下的定义是: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我国的《商业零售业态》的国家标准,将零售业态定义为经营形态 (业态划分的标准为“目标顾客”+“营销要素组合状态”)。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业态的定义,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就是做什么样的商业的问题。

1.2 新型消费业态

“新型消费业态" 是基于消费学衍生出来的概念。消费学认为:居民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变化可分为初级阶段、抑制阶段、发展阶段和高消费阶段。也就是说,居民在收入较低时,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温饱等问题,这时,消费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也不再满足于生存型消费,而是更高层次的享受型消费。

那么不难看出,新型消费业态就是指“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旅游和体育休闲”等方面的体验式消费。说白了,新型消费业态就是人类保暖之后的享乐消费,属于高消费阶段。如果说“提袋式消费”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那么“新型消费业态”是满足人类精神层面的更高级的需求。

相关研究认为在人均收入进入4 000美元至2万美元之间时,居民的消费层次就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旅游、体育休闲、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特征日益突出,此时,新型消费业态便应运而生。

1.3 新型消费业态的特点

新型消费业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具有以下特点:

(1) 科技化。新型消费业态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成果。网络购物、手机支付、微商等消费业态是随着计算机和芯片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融入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2) 动态化。消费业态都是变化的,今天是新型消费业态,若干年后就会成为普通的消费业态,比如,大型购物中心、超市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新型消费业态,但是现在,属于普通消费业态,而网络购物现在来说是新型消费业态,随着电脑和宽带网的普及,它也会成为普通的消费业态。

(3) 个性化。由于消费者主体的不同,消费业态也显示出了个性化,年长者还是喜欢在商场面对面购物,年轻人则喜欢用新型消费业态消费。就是同一群体因为自己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选择充满个性的业态方式。个性消费是人们要求自己所使用的产品能够打上自己的烙印,让产品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志趣和心情,或者虽不能自主设计产品,但至少产品的某一部分可以自由地设计和变化。

(4) 多样化。现在,新型消费业态和普通消费业态在消费市场中并存,小杂货店和大型购物中心并存,第三方支付和现金支付并存,专卖店和综合店并存,为消费者创造了便利、舒适的购物环境。

(5) 生态化。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消费业态都在向低碳消费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不仅保护消费者健康,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的生活消费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 内蒙古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现状分析

2.1 文化产业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着规模小、活力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兴起,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不断加大。以首府城市呼和浩特为例,2013年前三季度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达2 249元,同比增长9.11%。呈逐步上升并继续扩大趋势。从产业情况上看,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新闻出版也初具规模,出版实力明显提高;影视剧产业有新的突破;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如绘画、书法、雕刻、民族工艺品制作等,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光大。

但是,内蒙古文化产业消费也存在着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活力不足等的问题。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呈现出小、弱、散等现状,产业程度不高,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的运营企业少。同时,内蒙古各盟市、旗县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较大,没有形成全区同步发展的模式。呼、包、鄂三市由于比较发达,措施得力,市场发展很快。而像阿盟、兴安盟等经济比较落后的盟市,各种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没有实力抓住机会合理开发,文化产业相对落后。还有,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信息化、数字化等新兴产业如影视业、软件业、会展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等机构不合理的现象。

2.2 居民旅游消费意识浓厚,但需开发新型旅游资源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以及居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的上升,旅游消费成为居民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的重要选择。旅游业也已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据调查资料显示:2012年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人均旅游花费511.29元,同比增长86.19%;人均参观游览78.3元,同比增长17.59%;人均团体旅游217.37元,同比增长8.66%。可以看出,内蒙古居民旅游消费意识悄然兴起,旅游业将挑起新型消费业态的大梁。

但是,在满足城乡居民旅游消费方面,内蒙古旅游产业仍需努力,多开发符合居民旅游消费意识的新型旅游资源,如乡村度假游、休闲旅游、主题公园、农家乐、商务会展、休闲房产游、医疗旅游等。

2.3 网络购物热情高涨,但受制于区域网络大环境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应用,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购物方式迅速发展起来,通过网络人们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居民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人们享受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下,网络购物越来越受到内蒙古地区人们的欢迎,据统计,2013年“双11”期间,内蒙古地区支付宝成交额达到5.74亿元,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位列第22位。

但是,内蒙古居民网络购物消费的发展却受制于网络大环境。内蒙古互联网发展差强人意:网络大环境不景气,内蒙网民上网最常做的三件事是:聊天、找房、找工作。互联网虽说是也有发展,但不是很快,相比较其他城市而言简直可以称得上很慢。同时内蒙古地区网络购物的发展还受制于安全、诚信、规模、物流等方面的影响。

2.4 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识增强,体育产业发掘潜力巨大

据调查显示,对“花钱买健康”的体育健身消费观念在内蒙古城镇居民中得到了85.12%的赞同率,这说明大多数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观念是积极的。同时,由于收入水平、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内蒙古地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在不同年龄、性别、地区、职业上表现出不平衡的消费水平,虽说总体上已经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但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与全国城乡居民年均体育消费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重要意义。让体育产业强健人民体魄,让大众健身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3 内蒙古提高新型消费业态的策略

3.1 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更新居民消费观念

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高档需求转变,由重视生活水平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提高转变,加快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扩大服务性消费、文化教育消费、卫生保健消费、旅游娱乐等休闲消费,促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积极拓宽消费领域。通过加强宏观调节、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等措施,保障居民住房条件。通过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满足居民健康医疗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民间办学等各类教育,抑制教育收费过快增长。加快旅游业发展,倡导积极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提高人们精神生活质量。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完善法定节假日休假制度。积极促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定居城市,壮大城市消费群体的规模。更新居民消费观念,倡导新的消费理念。提高消费者素质,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积极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消费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把消费结构引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方向。加强消费政策引导,着重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通信、教育、医疗、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家庭服务、咨询等服务行业及计算机网络、软件等高科技信息产品产业的发展,为居民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条件。

3.2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娱乐和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产业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消费却比较落后。但是目前我国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旺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大繁荣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的迫切需求。因此,要抓住机遇,把文化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扩内需、增就业、调结构、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把服务业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扩大居民服务消费就要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娱乐、大众健身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鼓励旅游、健身、娱乐休闲等消费,抓好节假日消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按照其内在要求,寻求有效的发展途径。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新阶段、新形势下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资金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产业发展。IDC预计,电子商务服务业有望成长为信息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同时在网购带动下,物流、支付、软件等一系列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必然会带来消费规模的快速增长。

虽然不同产业发展对策不同,本文也不再详细论述每一产业的发展的策略,但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娱乐和网购等新型消费业态产业,必然会带来新型消费业态的发展。

3.3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成立相关机构,解决多头管理的体制问题

新型消费业态现在总体来说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真正普及和成熟需要消费者、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培育和倡导新型绿色消费业态。应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推进新型绿色消费业态发展。将新型绿色消费业态列入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增加对新型绿色消费业态的投资,提高新型绿色消费业态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鼓励投资新型绿色消费业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设备;完善奖励政策,使新型绿色消费业态企业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等政策。

同时,政府要牵头,成立相关机构,解决多头管理的体制问题。

发展新型消费业态,要高度重视新时期广大群众消费模式发展的变化,组织力量深入调研新型消费业态的内涵及特点,制定促进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规划。内蒙古可以成立专门领导和指导新型消费业态产业发展的机构,对居民的消费热点进行专题调研,结合‘十二五’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型消费业态发展规划,促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相关机构的成立,也可以解决新型消费业态多头管理的体制制约因素,可成立能够统筹文化、体育、旅游、商业以及财税等部门的指导机构,统一协调解决影响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有关问题,并从税收、用地和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新型消费业态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促进新型消费业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3.4 培育新的消费亮点,优化消费环境

当现在的新型消费业态成为我们的普通消费模式的时候,更新的消费业态还会出现,因此要适当培养新的消费亮点,例如,针对“停车难”和“养老难”的社会现状,我们可以考虑“庭院式停车场服务”及“家庭式养老康复服务”两个新型消费业态。在比如,提供消费便利同样是拓展新兴消费业态的有效手段,内需潜力的挖掘往往需从便利入手,将绝大部分“非必须消费”实现为现实的消费。比如在出租车上应用拉卡拉电子支付平台。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的一个必要条件,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新型消费业态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存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这就要求商家大力提供绿色服务、绿色产品来挖掘绿色消费潜力;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维权意识,选择信誉高、有保证的运营商,懂得在发生纠纷时保留证据。首先是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其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最后还要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为我国发展新兴消费业态创造有利环境。

摘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消费、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充分发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措施。文章首先诠释了业态及新型消费业态的含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其次对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内蒙古发展新型消费业态的策略。

新型消费 篇6

一、大学生新型消费方式及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大学校园里也添加了新鲜的血液, 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带着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消费方式进入了大学校园。他们不再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吃饭只去食堂、购物只去商店,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讲电话订餐、网络购物成为主流, 他们不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生活方式, 同样, 他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呈现出新的特点。

1. 消费原则主流化

在校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 消费活动不具有持续性。为弥补自身的消费缺陷, AA制这种以最小的自身代价获得最大的集体利益的消费形式成为大学生聚众消费方式的主流。同学一起聚餐、出游、健身, 参加教育培训, AA制消费在校园中无所不在, 甚至很多情侣在一起时都会采用AA制来共同承担恋爱消费。AA制可以促进同学间平等的经济来往, 保证友情长期持续发展, 减小在消费时的经济压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消费体验。由此可见, 绝大多数学生中理性的独立消费促进了独立思想在校园的社会环境中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深度。

2. 消费方式网络化、电子化、超前化

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网络消费作为新兴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小到零食、文具, 大到电脑、手机, 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网站采购到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商品。相比于柜台式传统意义的现金消费方式, 大学生网络消费具有以下几种优势:一是大学生生活节奏较快, 网上购物是大学生寻求生活便捷化的途径;二是大学生闲置资金较少, 而通过网购, 可以找到比市场上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

随着网络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 信用卡消费亦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网上消费时的支付手段的首选, 大学生信用卡持卡用户越来越多, 通过信用卡消费, 大学生用户可以得到与正常信用卡同等的积分与折扣, 并可以运用信用卡得到初级理财经验, 积累信用等级, 为今后步入社会的金融信用奠定基础。“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消费方式使大学生捉襟见肘的购买力得以提高, 获得更多的消费体验。

3. 人情消费平常化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礼尚往来, 在大学校园这个“准社会”里人情消费在大学生消费支出中所占到的比例越来越大。大多数同学认为老乡相互请客吃饭, 迎来送往, 互赠礼品等人情消费活动是增进同学间交流与沟通, 加深人际交往深度和广度的有效途径, 可以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活中积累人脉资源。更有同学认为在大学校园内评优、入党、评奖学金、获取科研项目等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活动是靠平时与同学联络感情, 交流思想, 交换资源等人情消费来维护实现的。这也反映出学生在人情消费中强烈的功利色彩。

二、大学生新型消费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消费缺乏有效规划

大学生的生活经费来源于家庭供给, 大多数家庭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并不要求他们了解或分担家庭的经济状况, 这就造成大学生对金钱的来源和价值认识不足, 对消费行为控制能力较弱, 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自我意识强烈, 只注重自身感受, 忽略了对经济能力的规划, 从而造成一味满足个人私欲而进行冲动消费, 铺张浪费和盲目购买等存在超出自己基本的需要, 走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形成依附于家庭的消极消费行为。潮流、时尚、品牌等特性对消费的引导作用早已超过商品的实用性, 往往为追求名牌, 追赶潮流而一掷千金, 奢侈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这些都是消费缺乏有效规划和控制的表现。

2. 攀比行为严重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 “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 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 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在大学校园的小社会内, 大学生深受这种消费符号价值的影响。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家庭经济条件千差万别, 消费水平各有不同。虽然在一起生活学习, 却不会改变原有的消费观念, 这就必然会造成大学生消费层位落差, 产生以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评价其经济能力及社会地位的错误的消费标准, 从而演变成模仿和追随的攀比消费。而集体认同和从众心理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最新的电子产品时并不知晓新产品的具体功能, 只是因为“别人有而我没有”的心理在作祟, 以达到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

3. 透支消费扩大化量入为出, 不合理消费

自从2004年我国发行首张大学生信用卡起, 信用消费早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熟悉的消费方式。很多大学生理财能力短缺, 自控能力较差, 对金钱的责任感不强, 而刷卡透支这种方式减弱了同学对金钱的控制感, 很多同学用信用卡消费时要比现金交易时轻率得多, 从而错误地将本属于债务范畴的信用额度, 作为自己已有的经济实力, 而忽略了还款时的支付能力。这时的信用卡, 如同一张卖身契一般将大学生控制在头疼的账单中。学生为了还款, 不得不日日奔波忙于打工、家教等兼职工作中, 有的学生不惜牺牲学习时间, 逃课来挣钱。这样为了一时消费的畅快, 不仅透支了金钱, 更透支了精力和体力, 透支了未来, 实在得不偿失。

三、大学生新型消费方式的正确引导策略

1. 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对正确消费观的认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主导作用, 在面对大学生新型消费方式的问题时, 要承担起引导和调适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责任。坚持深入大学生的消费生活, 了解大学生消费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改变教科书式直白空洞的说教方式, 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大学生理想、前途、家庭义务、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力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在进行个人消费时要以“科学适度, 量入为出”为标准衡量自身的消费行为, 倡导节约风尚, 提倡科学健康的消费观, 强化消费自律,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消费倾向, 使个人消费活动既符合家庭的实际情况, 也与国家和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

2. 以理财能力教育培养学生消费控制能力

经过本文的研究发现, 大学生新型消费方式中的负面消费倾向的根源在于对商品价值规律认识不足, 缺乏对金钱的认知能力和正确利用金钱的能力, 这就要求高校在坚持传统的德育教育的同时, 要加大对大学生财商与理财能力的教育力度。“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有关系, 它测算的是你能够留住多少钱以及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不能再单单是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单一思路, 要与时俱进, 重视校园中经济环境的发展, 将理财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密切相连。大学生财商教育要分为三个层面:其一, 要将“消费、理财、投资、金融”等系统的理财内容引入课堂, 了解基本理财概念以及基本理财知识, 以形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其二, 理财课程要传授证券、保险、利息计算、信用评估、投资预算等理财方式, 让学生亲身参与理财实践, 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其三, 将理财理念与学生的人生规划相关联, 让学生根据学习、就业、成家、创业、养老等人生不同阶段, 制定不同的理财计划, 鼓励学生将大学时期消费的侧重点放在有利于个人素质提高和技能水平强化的发展性消费上, 让学生根据自身客观实际和消费能力制定有助于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消费规划, 以独立的人格和自强的品质来加强对金钱的控制能力, 平衡消费行为的取舍, 纠正奢侈浪费的不良现象, 弱化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 做金钱的主人。

3. 以校园实践活动促进校园和谐消费环境建设

高校要以校园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重要平台, 在对大学生开展消费观教育的同时, 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专业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辛勤的劳动付出, 是消费享受的前提条件, 从而在心理上抵制奢侈浪费;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个人能力和社会定位做出评价, 从而感悟生活, 感恩家庭, 感恩社会, 承担起应尽的家庭义务与社会责任, 在社会实践中锻造自我毅力和品格, 完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成立社会实践机构, 挖掘校内及社会上勤工助学、志愿劳动岗位, 鼓励同学参加实践活动, 体验生活的艰辛, 从而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 积极进取。要加强校园健康消费环境的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文化活动, 如成立金融理财社团, 开展消费知识竞赛, 消费道德辩论赛, 设立校园二手旧货市场, 培养大学生对健康消费行为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引导大学生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 理性消费, 勤俭理财, 为今后步入职场, 深入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卢嘉瑞, 吕志敏.消费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2]卢嘉瑞, 吕志敏.消费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学生消费者”的视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3]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费研究——基于“学生消费者”的视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刘芸, 袁方.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问题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11, (2) .[4]刘芸, 袁方.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问题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11, (2) .

新型消费 篇7

湖南如何实现收入翻一番,需要正确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做大蛋糕”,注重消费拉动,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分好蛋糕”,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科学把握扩大居民消费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需要已不止于直接属于他的人的本性的那些需要”。即居民的消费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至少包括转变消费理念、扩大消费规模、改善消费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科学”破解湖南居民消费难题,已经不单单只是强调消费“量”的扩大,而且要求消费“质”的提高。

(一)转变消费理念

经济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消费对生产有极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是决定作用,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所以,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只有消费了,才能刺激企业更大的激情去生产。但要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是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转变消费理念应提倡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二)扩大消费规模

消费的实质是一个消费能力问题,只有货币持有人才是实际的消费者。这种极不均衡的持币结构,给湖南扩大消费需求带来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最庞大的消费群体、最能拉动消费需求的群体消费能力很弱;而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规模又很小。因此,对三大类消费群体(即高净值人群、拥有较多储蓄的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很弱的农民的消费的信心、消费理念、消费能力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制定出拉动消费的有效措施,以取得扩大内需的实效。湖南当前面临消费率不高、消费规模偏小的困境。扩大消费规模,需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改善消费环境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消费环境要在满足传统意义的吃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后,还要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满足较高层次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在消费后有愉悦感,而不是上当受骗、强龙不敌地头蛇的无奈。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形势下,服务业拉动消费的优势非常明显。如果国内消费环境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那么消费者自然会舍近求远,远赴国外旅游和购物。果真如此,无论出台什么政策,拉动内需的效力就会打折扣。让居民消费愿意花钱,重点需提高消费品产品质量和消费环境质量。这些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顿市场秩序、加强政府监管和建立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二、湖南科学扩大居民消费的困难

(一)绿色消费理念缺失

“四个湖南”中第一张“两型名片”是“绿色湖南”,绿色消费指适度增长的消费水平、合理的消费结构、资源节约的消费方式和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的有机统一,基于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充分保护环境的一种新型消费模式。

由于绿色消费理念的缺失,社会当中存在一些畸形消费。

1、资源浪费型消费。一些消费者缺乏资源节约意识,过度用水、用电、过量耗油,过度使用天然资源包装的商品,比如常见的如食物浪费,2012年,长沙县餐饮企业收入约5亿元,其中,浪费数额约占5000万元左右,相当于倒掉830万公斤大米。

2、环境破坏型消费。我国电子垃圾高峰已来临,每年报废冰箱4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电脑100万台,如不及时组织回收,将造成许多难以解决问题;过度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用品特别是包装用品,将造成长久的环境污染;过多食用野生动物,破坏了自然平衡的生物链;过多消费天然木材,造成乱砍滥伐,减少了森林面积。

3、盲目攀比型消费。盲目攀比、过度浪费,更为甚者,攀比建造坟墓。这种消费不仅违背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不良影响。在农村,房屋是家庭地位的最主要标志。张三家修三层漂亮新房子,李四家也要修三层大房子,甚至再加一层修四层,即便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比别人家差。

(二)居民消费能力较差

1、居民收入水平低。从收入水平来看,湖南目前仍是个中低收入地区。近10年来,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绝对差距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公布,1990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全国平均水平高81元,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湖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570元,相差2274元;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489元,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060元,相差429元,均低于全国水平。可见收入水平之低。

2、收入分配差距大。从全国看,收入分配情况不容乐观。基尼系数高位运行,基尼系数是用来测量收入分配差距的一个主要指标。2003—201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0.46到0.49之间,高于0.的国际警戒线。从湖南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长沙与湘西不同地区城乡收入差为28402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6.4倍,株洲同一地区城乡收入差为15790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2倍。

3、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保障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近年来,湖南虽然对民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仍然较多。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人们对自己一生的消费作出计划,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大满足,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会减少储蓄的欲望,增加消费。具体体现在“养命钱”养不起老——退休金制度不健全,湖南是农业大省,超过5000万的农村人口,基本上靠“养儿防老”;“安居钱”不够安居——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不高;“救命钱”难以救命——医疗投入不足。

(三)市场消费环境不优

有消费愿望,无消费能力(低收入者多,贫困人口多);有能力,无产品(高收入者更青睐国外高档或高品质的产品);有产品,无信用(落脚到消费环境不优,产品的质量差等)。——实在是内需市场的悲哀。消费环境不断恶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层出不穷,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深受影响,消费能力自然会缩水。只有用完善的规则理顺消费秩序,用品质提升消费动力,营造有责任心、可信赖的消费环境,才能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1、产品质量差。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柴(煤气、石油)之外,其他6样均与吃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2、政府监管不力。自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以来,奶粉问题被推到了浪尖上,国家对相关企业、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可谓不大,涉及面不可谓不广。无利不起早,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约束将变得脆弱不堪,总会有人经不住诱惑,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干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因此,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为脆弱的民生保驾护航。

3、消费者维权难。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还有3大困境:其一,消费时常常未被告知基本事实。其二,无法真正做到选择自由。有的垄断行业“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并没有充分竞争,根本不怕消费者“用脚投票”。其三,普遍存在享受不到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追回一只鸡,耗掉一头牛”的现象较为常见。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27

[3]张培源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3(4).

新型消费 篇8

一、建设消费性经济, 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消费不仅是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 而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增长水平、结构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模式与质量。为了消除协调和持续增长中的隐患, 我国应依托国内因素实现经济多元化和振兴经济的发展新战略即主要通过提升国内居民消费与投资需求替代资源出口驱动依赖, 增强经济增长自主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根据在2006年5月11日IMD最新出炉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排名中中国从上年的第31位升到第19位, 但报告同时指出, 中国面临着继续保持经济飞速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期望的严峻挑战, 并警告,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有可能造成经济和社会的失衡, 破坏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稳定而旺盛的国内消费需求有利于减轻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保持经济增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大国经济安全、健康的重要支撑。扩大居民消费是增进人力资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消费水平提高是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的基础和保证。发达国家劳动者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远高于欠发达国家, 源于其消费水平远高于后者。因此, 保证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较快增长, 正是居民分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要求, 也自然促进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持续提高。

二、建设服务型经济, 优化经济增长方式

服务型经济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由瑞士的工业分析家Wal t er St ahel和德国化学家Mi chael Br aungar t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商品被制造出来然后出售, 而是让消费者通过租借或借用商品得到服务, 消费者不是用现金去购买商品, 而是购买产品生产公司提供的服务。国际上一般认为, 服务型经济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 或者是指服务业就业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服务型经济一般具备以下特征:服务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服务产品成为满足人民需要的主要产品;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演进等。

服务型经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用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用上:知识密集与技术密集的特性决定了发展代服务业可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信息集的特性决定了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推动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糅合发展同时改进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和织形式, 形成新的、劳动生产率较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 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和服务半径的扩大;人口密集的特性决定了发展教育、文化产业, 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结构, 足由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带来的大人才需求, 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支持。

三、建设创新型经济, 增强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

知识经济改变了经济发展主体动力, 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背景的创新型经济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乃后工业化转变, 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要尽快实现转变和跨越, 关键是对发展路径的选择和经济形态的取舍。坚持创新驱动, 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并通过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 逐步建立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实现经济发展的真正转型。

创新型经济不同于单纯依靠引进设备和技术, 以照搬外来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模仿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智力资本为动力、以智慧创意和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经济形态。创新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不同, 开放型经济是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来发展自身的经济, 隐含的内容是自身的发展层次低于发达国家, 因此需要通过开放来获取国际先进要素。而创新型经济是在已有的开放型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不同于照搬外来技术的“模仿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注重培育本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 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是以自主创新为目标和主要推动力的经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建设消费型、服务型、创新型经济,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推动科学发展, 以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面对新的经济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行战略式创新,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设消费型、服务型、创新型经济,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创新型经济

参考文献

[1]闵乃本:《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挑战》, 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26次会议论文集, 2009。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 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6年版

新型消费 篇9

此次问卷主要是针对微商模式下消费者的相关问题展开的, 以期了解微商的相关问题, 发展利弊, 现状等, 为微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份可靠的数据。

1 研究方法

此次问卷调查我们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随机抽样的方式。线上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微信、腾讯QQ、微博等社交平台发放, 简单、速度快, 统计起来容易, 且调查位置来源广;线下问卷调查则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 虽然比较麻烦, 但回收概率高, 且在线下调查中可听取更多的直观意见, 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498 份, 均为有效问卷。问卷收回后, 发现调查的微商模式下的消费者的分布较广泛, 江苏、山东、安徽、河北、浙江、上海、北京、湖南等, 这说明此次问卷调查的消费者涉及全国各地, 有普遍性, 也可看出通过社交平台所建立的朋友圈子的强大威力。

本次问卷共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消费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第二部分是消费者的行为调查, 消费平台选择、消费经历、购买的产品种类、购买产品的因素分析及原因、遇到问题的种类、次数及处理方式、对于风险规避的认识。通过这些针对消费者的问题, 我们统计分析可得出在微商存在的风险, 从而寻求解决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 微商消费者的年龄集中在21-30 岁, 比例高达40.16%, 年龄段在20 岁以下的比例也较高, 占33.73%, 年龄段在31-40 岁、41-50 岁的分别占12.45%、11.45%, 51 岁以上的微商消费者仅占2.21%。从图1 数据中可看出微商消费者的年轻化现象显著, 主要原因有微商是一个新型的移动电商平台, 年轻人对于时尚潮流以及新鲜事物的追求和接受度高, 对于这种消费模式更加容易迅速地适应;而且选择微商消费无时间地点限制, 支付手段也在线多样化, 消费品也大多适合年轻人选购。但同时由于调查对象的局限性, 此项调查结果不可避免存在偏差, 但总体而言, 微商消费者群体在年龄上是较为年轻的一群人。

2.1.2 消费者群体性别构成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发现被调查对象中超过半数 (57.03%) 的消费者是女性, 男性消费者则是占42.97%。女性微商消费者相对来说比例较高, 其实从在微信的社交媒体上女性相较于男性来说活跃度更高的现象就可以看出女性微商消费者数量会更高, 一般来说女性更加喜欢消费, 购物, 而且对于这种方便快捷的消费模式女性会更加倾向。但是在微商消费者的性别构成中并没有存在严重的性别失衡现象, 男女比例只是有相对小幅的差距, 男性消费者比例也是接近半数的。说明男性对于微商这种新型的移动电商消费模式也是较接受的。

2.1.3 消费者职业构成

从这次调查的数据中, 统计可得微商消费者占比例最高的是学生, 高达64.66%, 而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比例占12.25%,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占8.43%, 其他占比8.84%,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则占比很少, 分别仅占3.41%和2.41%。微商消费者的职业大多是学生, 验证了微商消费者年轻化的现象, 但是由于调查对象的局限性, 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消费者群体的职业主要就是由前四类组成。

2.2 消费者行为的调查分析

在对中国新型移动电商———微商模式下的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微商模式下消费者的行为态度以及对微商的风险, 在问卷中设置了消费者的行为态度调查的这一大部分, 希望通过这一部分的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 进一步对微商模式下的消费者和风险有更深入的认识。

2.2.1消费者在微商模式下的消费平台选择和消费经历

经过调查统计, 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平台时有大趋势的集中, 其中微信、QQ、微博所占的比例都超过半数, 分别为88.76%、77.51%和53.61%, 尤其是微信比例最高 (如图2 所示) 。而消费者在其他的社交平台消费的选择则相对较少。也由此可见, 微商在微信、QQ、微博这三大社交平台上的产品广告及宣传很广泛, 其中微信为首要平台, 微商在微信上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发布朋友圈, 其客户为熟人或经朋友转发扩大的客源, 这类消费或者说选择微商进行消费属于一种“信用经济”, 即通过对熟人进行宣传, 再由熟人扩大宣传, 选择购买微商产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朋友间的信用度, 消费的是信用。腾讯QQ和微博也是如此。但在这些社交平台上销售产品面临着遭受反感的风险, 如何巧妙合适地宣传自己的产品也是微商销售模式的一大难题。

消费者在微商模式下的消费经历通过统计, 一次及一次以下的占比44.78%, 可见消费者的微商消费经历也并不是很多, 甚至有些人没有在微商处购买过产品。这种微商消费模式, 也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新型移动电商模式, 它存在的比如说信用、监管问题等都未得到解决, 消费者对于这类模式的选择还是慎重的。

2.2.2 消费者在微商处购买的产品种类分析

通过得到的数据分析, 消费者选择在微商模式下消费的产品主要有服饰鞋包、化妆品及护肤品, 这类产品也是大多数微商选择销售的产品, 主要原因有消费者中女性比例相对较多, 女性在社交平台 (如朋友圈、QQ空间) 的活跃度也相对较高, 对于这些种类的产品需求量及品种多。除此电子数码产品、零食酒水、书刊资料也是消费者常选购的产品。总之, 微商模式下,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售后保障、价格都是较注重的。

2.2.3 消费者在微商处购买产品的因素分析

通过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微商模式下消费时,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先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 再进行选择购买, 可见消费者对于第三者对于产品的评价是很注重的, 这也是出现商家“刷好评”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有不少数消费者会和商家沟通后了解产品信息在进行选择购买, 这类做法是属于比较保险的做法, 可一定程度上避免遭遇选购了与自己理想的产品不同的状况。而直接点开进行选择购买的消费者是少数, 可能是对于商家有一定的了解或者之前有过消费经验, 才会选择这种做法。选择直接忽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产品宣传的人也不在少数, 可见对于微商模式, 还是存在不接受的群体。

而选择在微商模式下消费的52.61%的消费者会因为是熟人而选择购买其宣传产品, 这也验证了微商是一种“信用经济”的说法, 消费者对于朋友的信用度越高, 则选择购买的概率越高。但如果微商透支消费者的信用, 导致信用破裂, 则产生的后果也会十分严重, 个人的商业信誉甚至个人名誉会毁,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会遭受考验。

如果消费者选择在微商模式下购买产品, 关注的较多因素依次是产品评价 (69.68%) 、产品外观及功能 (55.62%) 、商家资质认证 (54.42%) , 消费者对于这些因素的注重决定了是否购买产品。这类因素主要就是集中在产品质量及商家信用, 即消费者在微商模式下消费存在的风险。产品评价一直处于首要位置, 这是消费者可以相对客观了解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消费者所关注的因素也是对于产品质量保证的要求。

同时根据我们的问卷数据, 可将微商吸引消费者的因素归结于以下四点:

2.2.3.1有保障的产品质量

在对微商“产品质量”的统计数据统计分析显示, 认为微商销售的产品质量一般占到了44.18%, 产品质量比较有保障紧随其后, 占到了25.3%, 从这样的结果来看, 消费者对于微商模式下销售的产品比较有信心。微商是一种信任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微商模式下产品质量的信赖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信任经济的深层次的发展。

2.2.3.2 支付方式的集中和多样化

为了了解消费者在购买微商产品时对于支付条件的选择, 设置了“支付方式”的一项调查, 结果表明 (如图3 所示) , 集中在支付宝 (含微博) 支付, 比例高达86.14%, 网上银行和财付通 (含微信支付) 的支付方式的比例分别为36.75%、24.9%, 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倾向于大的、广为人知的、易于操作的支付平台, 主要原因有2 个, 一是越是大的支付平台, 其背后的运作资本就越大, 支付安全的保障程度越高;二是越是广为人知的支付平台, 其信誉度越高, 发展的潜力越大, 技术含量高, 操作起来更简单。但是, 从调查结果中也表明了随着微商的发展, 支付平台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 这也给微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支付手段的不统一, 管理的难度就会增大, 资源的整合相较于淘宝电商相比就会困难。

2.2.3.3 较快的发货速度

在对微商“发货速度”的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 有将近80%的消费者认为微商的发货速度是比较快的, 只要消费者购买, 微商基本上就能做到当天发货, 而淘宝等电商在发货的问题上一般是批量处理的, 有的时候消费者在购买后, 有些商家并不能做到当天发货。“发货速度”也成为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微商的原因。

2.2.3.4 相符的产品与商家的宣传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在微商处购买商品的原因, 设置了消费者“收到的产品与商家宣传是否相符”的问题, 调查的结果表明, 有87%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微商宣传的产品与收到的产品是相符的, 其比例高的原因有2点:一是微商是一种信任经济, 做微商的前提是与消费者建立关系, 通过好友申请是信任关系的第一步, 好友对你所发的内容产生兴趣是第二步, 与好友评论、互动、交流是最后一步, 关系的强度也从弱变强。陌生朋友也会基于对你个人人品的肯定上升到对你的产品的肯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保证了微商商家的宣传与实物是相符的。二是影响力决定吸引力, 从事微商行业的大部分都是专业的达人和意见领袖, 他们在某些方面更有影响力, 作为消费者更容易相信他们, 影响力决定吸引力。影响力发展到最后就是产品人格化的具体体现, 和产品打交道亦是和人打交道。相较于淘宝移动电商和物品打交道而言, 这就提高了微商的产品与宣传相符的可能性, 也让消费者更加信赖于微商。

2.3 消费者对微商的风险认识的调查分析

2.3.1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的种类及次数

在对消费者在微商处消费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时, 设置了“从业商户资质无法保障”、“个人信息泄露”、“支付存在安全隐患”、“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销售模式类似网络传销”、“缺乏监管和法律保障, 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选项, 在实际的调查中, 发现每一个问题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都有遇到, 有的问题的比例甚至高达70%,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在微商处出现的频率, 设置了“消费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的次数”的问题, 统计数据发现大部分的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这些问题, 反映出微商虽然现在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还没有发展, 还是可以把这些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2.3.2 消费者在微商模式下处理问题的方式

针对消费者怎么处理在微商处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置了“自认倒霉、不再光顾”、“找微商沟通说明情况进行解决”、“通过媒体、网络的力量来维权”等选项, 在实际的调查中,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 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会选择找微商沟通说明情况进行解决, 而我们正常的维权的方式如“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只占了20%不到, 比例很低, 反映了很多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只能自己解决, 并不知道去找谁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有将近50%的消费者选择“自认倒霉, 不再光顾”, 从这个数据中分析出消费者对于在微商处遇到的问题很多都选择了一种消极的态度, 从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微商不信任, 这也可能会成为阻碍微商发展的一个因素。

2.3.3 消费者对于微商模式下风险规避的认识

在了解消费者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后,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消费者对与微商的风险规避的期待, 设置了“消费者对未来移动电扇 (如微商) 行业的风险规避方式有哪些期待”的问题, 数据统计显示有69.68%的消费者认为对于微商而言提升产品质量是风险规避较好的方式, 紧随其后风险规避的较佳的方式是制定行业行规, 加强统一监管和改善售后服务。从消费者对微商模式下风险规避的认识, 可以发现, 微商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同时对于出现的风险怎么规避, 我们认为可以从微商、从政府、从移动电商平台、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如果单单从微商自身是很难进行风险规避的, 这同时也给微商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3 调查结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认为中国新型移动电商———微商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尤其是青年消费者。同时消费者也不仅仅从产品质量这一单一因素来选择在微商处购买商品, 而是在考虑多种因素情况下才选择购买, 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意识在增强, 但同时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应该看到, 微商模式下依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风险和问题, 如产品质量的不过关, 微商商户的资质无法确认, 支付安全得不到保障, 售后服务难以提供, 消费者维权困难等, 这些是微商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瓶颈。也是需要我们寻求有效的途径加以解决的。

摘要:市场的不断发展, 使中国新型移动电商——微商逐渐成为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对于微商这个行业来说十分重要。笔者运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微商模式下的消费者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后, 提出了当前微商模式下消费者的行为态度的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新型移动电商,微商,消费者

参考文献

[1]公衍梅.微商、微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新闻知识, 2015 (11) :69.

上一篇:循环作文下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