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共8篇)
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 篇1
随便翻开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刊物, 大量的课例实录、教学设计、文本解读, 都愿意钟情于经典的文学文本, 研究的文章连篇累牍。在各类公开课的讲台上, 语文教师愿意选择文学类文本, 因为文学类文本教学往往能收获潸然泪下, 怦然心动, 掌声雷动的舞台效果。相比之下, 一些新闻稿、说明文之类的非文学类的实用文本, 却不受待见, 常受冷遇。非但公开课上鲜有教师愿意献课, 平常教学中教师们常常觉得主题解读单一, 语言文字难以有煽情效果而简单地处理, 更有甚者, 迫于应试而把课文肢解成考题来分析讲解, 只见“说明”不见“文”, 只见“新闻”不见“语文”。
显然, 语言文字的运用, 绝不仅仅在于阅读文学作品, 创作文学作品。学生将来走上社会, 既需要阅读文学类作品来修身养性, 又需要阅读法律文书、产品介绍、浏览新闻等非文学类文本, 以适应工作和生活需要。文学作品的功能, 往往是审美的、感性的 ;而非文学类作品的价值往往是实用的、理性的、客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审美的还是理性的实用, 都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载体。
非文学作品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其文体特征教学, “学生要做的是获悉所提供的信息”, “目的主要是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 也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新知识、新技能, 构建新的语文能力”, 教出其语文味。
一、解读“文味”, 在咀嚼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所谓“文味”, 也即要咀嚼、玩味、体会、学习这些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比如说明文, 不仅有“说明”, 而且有“文”, 有文章、文学、文字、文化的含义在里面。只要我们愿意带着学生去细细品味, 就会发现非文学类文本中也有不可小觑的语言和形式上的魅力。
比如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原本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新闻稿, 发表于1949年4月24日的《人民日报》, 其“原生价值”在于向全世界宣布, 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国民党政府已面临着最后的失败, 揭示了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记录。显然, 这一篇当时的新闻, 在过去了几十年后, 已经不再是“新闻”了, 如果语文教学还是用来读出新闻中的信息, 也即所谓的陈述性知识, 实在是时过境迁的炒冷饭。这里的教学价值, 就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把这一新闻事件写出来, 也即所谓的程序性知识。因此, 教学时, 不仅要考虑到新闻文体的写作格式, 如标题、导语、主体等谋篇布局等, 也要考虑到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容, 教出文本中“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
A教师在教学时, 先让学生分别用几段话概括新闻, 用一段话来概括新闻,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 然后顺势讲析三种表达形式即“标题”、“导语”、“主体”, 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新闻的这几个专用术语。
B教师在教学时, 整节课以题目为抓手提挈全文学习 :渡江——渡长江——解放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新闻写作中的详略安排, 整节课意脉连贯, 文脉清晰, 既学习了新闻的知识, 又注重了语言形式训练。
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都不只是领着学生在“看新闻”, 而是用新闻材料“学语文”。王荣生指出 :“在新闻作品中学习表达技巧, 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的写实技巧, 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避免滥用形容词, 避免滥用大量副词修辞动词’, ‘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 ‘在直接引语和转述中寻求平衡’等。”这番论述, 应该说指出了新闻类文本教学的内容。
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 以第一幅浮雕为例,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文路:
【浮雕标题】销毁鸦片烟
【浮雕内容】鸦片战争前夕, 1839年6月3日, 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 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 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 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 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 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
【浮雕含义】画面上人物的形象, 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写作顺序】由实到虚, 先描述画面, 再写画面的含义。
但是, 10幅浮雕所写的内容都是这些, 而写作顺序上则不拘泥于一格, 有所变化, 这就使得行文灵活而不呆板。比如, 在第二幅画面“金田起义”, 则是由虚到实, 在揭示了题目后, 先写其含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 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再描述画面内容 :“在这幅浮雕上, 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 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 正从山坡冲下来, 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有些非文学类文本的语言, 也有着深刻的意蕴, 非得细细咂摸不可。教学《核舟记》第二部分时, 在学生明确了这一部分是写核舟的船舱后, 教师请学生说说文章是如何来说明的。
师 :在这里作者怎样把“奇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呢?
生: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具体而言, 列了哪些数字?
生 :在写舟首尾长和高时, 用了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这是“言小”;在写窗户的数量的时候, 用了“左右各四, 共八扇”, 这是“言多”。
师:还有一个隐性的数字是什么?
生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共十六个字。
生:列出这些数字, 写出了奇巧。
师 :列出这些数字就可以表现奇巧了吗?如果是一艘20万吨巨轮上有这些窗、栏杆、文字, 你还会觉得奇巧吗?
生笑。
生 :这里就是用了船舱上的东西“多”和桃核之“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个反差才突出了奇巧, 体现了王叔远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师 :再结合课本上的资料介绍, 以及文章内容, 想想雕刻者为什么雕刻这十六个字呢?换上别的诗句行不行?
生:左右对仗工整, 形成对称。
生 :核舟上刻写这两句诗, 使得小小核舟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 可谓情景相合。
生 :从课本页下注中可知, 这两句诗分别出自《赤壁赋》、《后赤壁赋》, 作者都是苏轼, 可见雕刻大师王叔远的匠心独运, 与人物活动相得益彰, 与前文所述“盖大苏泛赤壁云”相应, 巧妙地表明主题。
师 :不要小看了核舟上的这十六个字, 其中奥妙无穷。
如果认真研读文本, 我们会发现, 不少说明文采用生动说明, 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语言中也往往蕴藏值得咀嚼玩味的含义, 具有可读性和文学味。这就需要教者善于从中解读出来, 与学生分享, 让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感染领悟到“原来也有这样的味道”。
二、品读“情味”, 在玩味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很多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 写得也很生动活泼, 并不晦涩难懂为通俗可读, 本身就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小品文。通过语言品析, 我们会发现, 作为动植物学家、科学家、记者的作者, 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 热爱科学、解开科学之谜的精神, 而且他们本身也是一位对生活充满情趣的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 在开篇即言明“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万分崇敬”是直抒胸臆, 而巍峨、雄伟、庄严, 则是表达了心中的敬仰之情感 ;文中的十幅浮雕也一一照应着这种情绪情感 ;文章的结尾又一次升华了情感 :“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 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新闻类文本《“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中, “快看, 我们的航天员来了……”这句普通的话语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 一个限制语“我们的”, 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教学说明文单元, 笔者经常请学生把教材的说明文改写成“百度体”;又根据“百度体”, 用说明文来写自己喜欢一种的动物植物。同一种文体, 在说明文与说明书之间转换, 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灵活的姿态沉浸于语言文字中, 增长知识, 体会说明文中的特殊情感。
比如, “松鼠”在百度词条中是这样注释的——
松鼠, 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 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 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 以草食性为主, 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 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 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 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 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而教材中《松鼠》一文的情趣与这段文字大相径庭, 作者不吝褒义情感的词语来表达赞美和喜爱之情, 表现了这位博物学家眼里小动物的可爱。作者开篇即写道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驯良, 乖巧, 很讨人喜欢。”“漂亮, 驯良, 乖巧”带有情感色彩, 作者还直接说“很讨人喜欢”。教学时, 我们抓住这个情感脉络, 以问题“作者是如何围绕三个词语介绍松鼠的”便可以串起整篇文章的教学。
如《凡尔赛宫》的第四段中就有一段文字 :“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 帆影点点, 两侧大树参天, 郁郁葱葱, 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富有诗情画意, 注入了作者赞美的感情。这表明, 优秀的说明文并不像有的人所想象的那样呆板枯燥, 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我们在教学时, 目光不能只盯住“特征、顺序、方法”之类干巴巴的术语, 对这些蕴藏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视若不见, 否则, 文本呈现出来的信息只是没有血肉、毫无生气的木乃伊。
教学阎伯理文言文《黄鹤楼》时, 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悟情感”的教学环节, 与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对比阅读, 看看三篇文章“同题异构”, 所表现不同的情感。崔颢登楼远眺, 面对眼前异乡美景, 涌起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触发日暮思归的情感。一个“愁”字, 尽可表现 ;李白则是对故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情深意眷, 依依不舍。而阎伯理的《黄鹤楼》则表现了对黄鹤楼的赞美、欣赏、喜欢之情。作者为了表现黄鹤楼的雄伟巍峨, 连用几个四字短语“耸构巍峨, 高标巃嵸, 上倚河汉, 下临江流 ;重檐翼馆, 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 俯拍云烟”, 以排比对偶的句式, 令人读来极富节奏, 一气呵成, 酣畅淋漓, 与黄鹤楼的雄伟气势非常吻合。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补充了被编者删减掉的原文结尾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 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意思是“没有必要去濑乡的老子祠, 去东阳的八咏楼, 这里就可以观赏景色、会集神仙了”。) 通过比较, 更加突出作者对黄鹤楼的赞美。
三、体验“趣”味, 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涵育语文素养
初中生处于从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过程中, 对科技制作发明、程序设计之类的活动非常有兴趣, 这是因为他们从中能够品味到快乐, 感受到趣味。非文学类文本, 如说明文, 相对于文学文本而言略显枯燥, 尤其是一些专业术语, 常常令人觉得乏味。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 打通语言文字与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也能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教学《松鼠金龟子》时, 文中有一段话, 阐释松鼠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 :“你把食指浸湿, 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 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 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 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 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如果简单地归纳, 当然也可以说出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 但是从文字到文字的抽象概括, 学生需要极强的理性思考, 其难度不言而喻。于是, 笔者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具, 依照课文中的文字说明, 依次动手做一做实验, 果然获得了直观的感受, 理解了“差不多”、“一模一样”、“没有区别”三个短语的层次感与区分度, 说明了发音相似度上的由浅入深, 越来越逼真直至完全一样, 体会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最后, 再请学生来概括松树金龟子的发音为“腹部与鞘翅的后翼有节奏的摩擦”的原理, 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 寓说明文知识于趣味中。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中的《录音新闻》时, 笔者请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播音员”、“记者”、“工作人员”, 相互配合, 理解了录音新闻中“混播”的效果。教学《国宝大熊猫》时, 笔者让学生结合文本,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做大熊猫的自我介绍, 教学效果不错。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说明文, 都会穿插一个历史故事轶事, 比如, 《巍巍中山陵》中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生前夙愿, 《凡尔赛宫》中的历史故事, 《国宝大熊猫》中关于大熊猫将错就错的命名等典故轶事。教学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涉及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以激发学生对作品内容的学习兴趣。
概言之, 非文学文本的教学, 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绝不是一潭死水, 教师善于从文本中挖掘中“趣味”, 课堂教学也会摇曳生姿。
摘要:语言文字的运用, 绝不仅仅在于阅读文学作品, 创作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功能, 往往是审美的、感性的;而非文学类作品的价值往往是实用的、理性的、客观的。无论是感性的审美的还是理性的实用, 都是以语言为媒介、发生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载体。本文认为, 非文学作品的教学, 不仅要重视其文体特征教学, 也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新知识、新技能, 构建新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非文学类文本,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第二版)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305-308.
[3]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354.
[4]百度百科.松鼠[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1582/8431894.htm?fr=aladdin
用语文的方式亲近哲学 篇2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师:哲学家都什么样子啊,在你们的眼里?生1:狂人,疯子,说自己是太阳的尼采。生2:行为古怪,康德、黑格尔。但也有引领人类思维的,比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师:哲学家形形色色,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哲学家?生3:思考。师:苏格拉底说了,想成为一个哲学家,要娶一个强悍的妻子。看来妻管炎有哲学家的潜质。此人怕老婆跟陈季常有得一比,苏东坡不是说他“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吗?一茫然,就思考;一思考,就成哲学家了。生笑。师:生活是哲学的基础,思考生活,过一种有追求的生活,就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在经典文本与学生的体认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觉到认识经典并不是那么艰难,这是实践人文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情境的创设,既可以是让学生在生活里发现哲学的影子,也可以从经典中,看到生活的痕迹。
二、寓言说理,形象生动
在讲解“觉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时,引入这样的故事:有人问三个泥水匠在干什么,一个答道“在砌砖”,第二个答道“在挣钱”,第三个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的大楼”。后来,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师:明白什么是“觉解”了吗?生:我觉得是一个人做事的目的和动机。师:对啊,苏格拉底说了,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桥梁,除了要从生活出发之外,还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从通俗的故事或生活中的故事入手,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引入到哲学思考的境界中去。所谓“道不远人”,对生活,对故事,只要抱着一种思考的态度,就会发现哲学的影子。
四、深化思想,认识自我
师:打个比方,你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吃饭是为了什么?一切的一切目的是什么?
生(议论纷纷):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
师:这就是境界,目的不同,“觉解”不同。为自己是出于本能,应该是自然境界,为家人是功利境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自然是道德境界。大家属于哪一境界呢?
生:功利。
师:在中国,个人私欲从来都被主流价值观所鄙薄、唾弃。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理想主义旗帜之下,虽不乏“虽九死其犹未悔”、“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道德实践者,更多的却是脱离俗世人生的虚假和伪崇高,“私故人财”、“纳其尼女”的大儒朱熹,投水殉国时突觉“水凉”的钱谦益,看起来还比不上“宁可我负天下人”、“人皆诈恶,我独诈善”的真小人来得真实,因为功利主义伦理观以人的现实生活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赋予功利、幸福、效用以美德和善的意义,突出道德的现实性和功利性。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忽视人们的“利”和“欲”会堕入伪善的陷阱,忘记“义”和“理”又会让我们道德迷失,二者之间该如何取舍?
这时对学生应适当加以引导:功利是正常的,即使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底线是不可损人利己,读书是利已、利人、利社会的行为,很多人主观上是为了自己,但客观上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上多一个读书人总比多一个混混好。功利与理想并不矛盾,有了更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当然就会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勤奋,对社会的贡献当然会更加突出,与之对应的是社会的公平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回报也会相应的增加,相信学生们会有自己的正确选择。这样,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来引导学生,不仅为现在的学习,也为将来完善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从而真正体验到来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的活动,所以激发兴趣成为教学哲学文本的关键。解读教材时,采用寓言的说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际上哲学只是社会生活抽象,利用轻松幽默的故事还原抽象为形象,哲学不再板着面孔说话,在轻松的对话中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人文性阅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质兼美的文本阅读,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教学手段的人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用语文的方式教 篇3
其实, 当一篇文章入编语文教材以后, 就具备了“语文”学科性质要求下的学科教学任务。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语文学科的教学必须指向“语言”本身, 有自己的学科追求, 唯其如此, 才能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找到属于自己的“家”。
因此, 教学中要以文本富有个性的语言教学点为凭借, 通过对语言涵泳、揣摩、比较、辨析、判断、创生不仅获得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意义, 而且要对语言这个存在的“寓所”有所关注和思考, 理解并掌握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若是无限纠缠于文本意义, 热衷于事理上的论证和探究, 势必会模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边界, 弱化语文学科的语言教学功能, 使语文变得不像语文。
语言本身很奇妙——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 像一条小溪流, 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 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 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 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 它不多不少, 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 刚好能够润湿脚板, 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马朝虎《水》中的这段文字, 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水流过全身的奇妙感受, 这感受是作者用心体验生活的结果, 而且它已经“大于”生活本身, 传递着生活本身以外的诸多意义。读着这样的文字, 我们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 还会积极参与意义的再生, 觉得美妙、舒服起来, 心灵也因阅读而变得细腻、敏感和丰富。
类似这样的语言, 无疑要引导学生潜心涵泳, 细心揣摩品味, “你觉得哪里写得好”“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哪里写得特别有味道”“这句话有什么特色”“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要引导学生品读语言, 体味用词造句的和洽、巧妙、奇特;感受排比的气势、比喻的生动、拟人的可爱、夸张的神奇, 感受汉语特有的韵律节奏和视觉审美功能;吸纳语言的文化气息, 触摸语言褶皱中的思想意味、人物品格、人性温度, 在语言中听声音、辨色彩, 在与语言的相遇中, 新鲜着, 有趣着, 舒服着, 快乐着。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篇4
一、前置学,巧设计,实实在在为语文。
现在我们的前置自学已形成了固定模式。即: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词的读音。2、标:标出自然段,标出文章生字词。3、划:划出文中优美语句。4、写:抓感受深的语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5、思:文中需要合作交流的问题。6、查:搜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
这样无疑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支架。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是前置学习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学生手中资料较多,把资料书中的内容密密麻麻抄下来,但缺少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很担心长此以往,学生滋生惰性。
也担忧前置自学的面面俱到,让学生在课堂上反而没有了新鲜感,没有了思维的碰撞。听了徐美花上的一堂课,给了我设计的灵感。《花的勇气》,徐老师课前让学生积累了描写花的成语,这样的做法一箭双雕:既积累了词语,同时也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其实我们的前置自学在设计时就应该少而精,适当设计些开放并有价值的内容,不能简单地为学文章内容而设计,应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前置学习实实在在为学语文服务。
二、抓主线,敢取舍,简简单单教语文。
在教学中,抓主线设计教学,牵一发而动全文,这样设计便于引导学生总揽全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准确领会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在执教《夜莺的歌声》时就抓住了“夜莺是怎样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这一问题展开交流,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地从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夜莺的机智勇敢。这样课堂就简洁了许多,直奔重点,不旁逸斜出,不面面俱到,而且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夜莺的形象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就是适时点拨,评价,鼓励,老师的思维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抓主线,敢取舍,这样的教学流程既简洁,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我们课堂就应该大刀阔斧,大胆取舍,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简洁朴实。
三、抓词句,细感悟,真真切切读语文。
课堂上抓文本,品语言,与文本展开对话,抓住语言进行细细品悟,这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如果只是让学生在那里一味泛泛而谈,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波澜。全县语文优质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上课伊始,一直到课堂结束,高老师一直牢牢抓住文本中的词句,让学生细细品悟。从题目入手,老师范读,让学生交流听出了什么,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自然听出重读的词语,这样再引导学生读出标题的味道,为整堂课真真切切读语文做好了铺垫。而且高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朗读的层次。如在理解奇丽的景色时,师生抓住了关键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然后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唤起情感的共鸣。第二层读学生带着惊奇,读出美丽。第三层,老师把文字转换成诗行,读出诗一般的韵味。第四层,老师引读。读出意境,读出耐人寻味。这几层朗读,都是在反复叩问、反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情感朗读。只有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地潜入文本,才能实现与文本的直接对话,真真切切的感情朗读就应运而生了。
四、析文本,抓双基,扎扎实实学语文。
连续听了几节课,感触颇深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在老师的课堂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语文的工具性有所忽视。以学生为本,以语言训练为本,紧抓“让学生学语文”这个牛鼻子,不好高骛远,不旁逸斜出,切实落实“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这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核心。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应接不暇”这个词语时,先让学生说出词义,告诉同学们,在预习课文时,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在理解了词语后,老师不失时机地问: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是应接不暇的呢?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生词,然后学生再在具体语句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词句融为一体,扎扎实实学习语文,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只有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实实在在、简简单单、扎扎实实、真真切切教语文,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才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摒弃浮华,回归本真。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篇5
一、前置学, 巧设计, 实实在在为语文。
现在我们的前置自学已形成了固定模式。即:1、读:读课文, 读准生字词的读音。2、标:标出自然段, 标出文章生字词。3、划:划出文中优美语句。4、写:抓感受深的语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5、思:文中需要合作交流的问题。6、查:搜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
这样无疑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支架。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是前置学习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但在使用过程中, 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学生手中资料较多, 把资料书中的内容密密麻麻抄下来, 但缺少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很担心长此以往, 学生滋生惰性。
也担忧前置自学的面面俱到, 让学生在课堂上反而没有了新鲜感, 没有了思维的碰撞。听了徐美花上的一堂课, 给了我设计的灵感。《花的勇气》, 徐老师课前让学生积累了描写花的成语, 这样的做法一箭双雕:既积累了词语, 同时也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其实我们的前置自学在设计时就应该少而精, 适当设计些开放并有价值的内容, 不能简单地为学文章内容而设计, 应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前置学习实实在在为学语文服务。
二、抓主线, 敢取舍, 简简单单教语文。
在教学中, 抓主线设计教学, 牵一发而动全文, 这样设计便于引导学生总揽全文, 从大处着眼, 从细处入手, 准确领会文章主旨,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在执教《夜莺的歌声》时就抓住了“夜莺是怎样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这一问题展开交流, 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地从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 体会夜莺的机智勇敢。这样课堂就简洁了许多, 直奔重点, 不旁逸斜出, 不面面俱到, 而且在理解文本的同时, 夜莺的形象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而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做的, 就是适时点拨, 评价, 鼓励, 老师的思维跟着学生的思维走, 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抓主线, 敢取舍, 这样的教学流程既简洁, 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我们课堂就应该大刀阔斧, 大胆取舍, 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简洁朴实。
三、抓词句, 细感悟, 真真切切读语文。
课堂上抓文本, 品语言, 与文本展开对话, 抓住语言进行细细品悟, 这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如果只是让学生在那里一味泛泛而谈, 课堂就像一潭死水, 没有一点波澜。全县语文优质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上课伊始, 一直到课堂结束, 高老师一直牢牢抓住文本中的词句, 让学生细细品悟。从题目入手, 老师范读, 让学生交流听出了什么, 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自然听出重读的词语, 这样再引导学生读出标题的味道, 为整堂课真真切切读语文做好了铺垫。而且高老师在教学中, 注意朗读的层次。如在理解奇丽的景色时, 师生抓住了关键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然后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唤起情感的共鸣。第二层读学生带着惊奇, 读出美丽。第三层, 老师把文字转换成诗行, 读出诗一般的韵味。第四层, 老师引读。读出意境, 读出耐人寻味。这几层朗读, 都是在反复叩问、反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情感朗读。只有学生的思考由浅入深地潜入文本, 才能实现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真真切切的感情朗读就应运而生了。
四、析文本, 抓双基, 扎扎实实学语文。
连续听了几节课, 感触颇深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在老师的课堂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语文的工具性有所忽视。以学生为本, 以语言训练为本, 紧抓“让学生学语文”这个牛鼻子, 不好高骛远, 不旁逸斜出, 切实落实“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 这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核心。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应接不暇”这个词语时, 先让学生说出词义, 告诉同学们, 在预习课文时, 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在理解了词语后, 老师不失时机地问:在生活中, 什么时候是应接不暇的呢?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生词, 然后学生再在具体语句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词句融为一体, 扎扎实实学习语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课,方法
一、目标——定准语文味
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笔者曾听过几位教师执教的《桥之美》这一课,目标大都定位于“了解桥的知识;说说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品味生动、准确的语言”,这也可能是受到单元提示的影响(单元提示: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务,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既然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注定要走进死胡同了。
了解桥的知识不应该作为一个主要教学目标,因为它不应该真正算作是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历史,或者地理课的任务(其实了解桥的知识,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做到)。作为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语言、文字。正像王尚文老师说的“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所以,我只把“1.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2.能够欣赏桥的美,并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定作本课的目标,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介绍桥的美的,从欣赏的角度来看桥美在何处;这对学生的观察问题、写作都有一定意义;再者,作者是如何运用语文的语言来表现桥之美的,这是真正的对于语言文字的品味、学习,这样的目标定位才有可能教出语文味,才真正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二、朗读——读出语文味找出朗读的亮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桥之美》虽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但是比起语言优美、抒情浓郁的散文、诗歌来说可读的文字少而又少。但既然美读有那么大的效益,而且语文课就要时刻充满读书声的,所以,设计美读是不可少的。
课堂伊始,用艾青的诗《桥》导入,教师深情的朗读这首诗,一方面是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营造出诗一样浓浓的诗意氛围、语文意境。让《桥之美》首先浸入了学生的心里。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导入,这也是很多教师常用的,就是出示各种各样桥的图片,让学生产生一种视觉的美感。或许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但是当和把诗和桥连在一起的导入进行对比,而且有教师美美地读出来的时候,哪个更适合学生呢?更能体现语文味呢?接下来的几个环节仍然没有丢掉美读。第二个环节学生放声读课文;第四个环节品味语言。让学生深情地朗读“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最后,还是以一首诗和一段话作结,师生共同朗读。
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沉浸在桥之美中、沉浸在语文之美中,只觉浓浓语文之香扑面而来。
三、品味——品出语文味
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课的美,不仅仅是感官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个跳动的字符,一串串的精美句子体会蕴含在其中的韵味。
本课的第四个环节重点让学生品味这篇小品文与众不同的语言之美。教师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并结合朗读让学生沉浸在细柳飘丝、游丝拂石、晓风残月、湖水苍茫、水天一色的意境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一个“拂”字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如果换成“碰”,则境界全无。“游丝”柔性十足,“坚硬的石块”则阳刚有余,细弱的柳丝拂着坚硬的石块,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与不变之别,令读者美不胜收。如此之类的语言品味还有几处。
由此,我想到了本单元的《苏州园林》虽然是说明文,我们在品味说明语言准确的时候,为何不去把生动也品出来,只一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喜悦,可是没法说出来”就给人无限遐想;不仅品出园林的精美,更能品出匠师们的用心。
余应潮老师在教另外一篇小品文《说屏》时,也是引导学生抓住词句进行品味,从而品出了“用词的雅致之美、虚词的情感表达之美、赞叹话语的运用之美、引用诗句的手法之美”。
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 篇7
【教学片段一】
品味:小时候, 我对无论什么花, 都不懂得欣赏, 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 这是凌霄花, 这是叮咚花, 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 最喜欢的还是桂花。
师: (学生找到了文本的“神”或“文心”———“桂花, 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后) 一个你不喜欢的东西, 会天天想着它吗?
生:不会。
师:是呀!写桂花就写桂花, 说那么多花干吗?我们把“还是”拿掉好吗?
生:……
师:这么多花, 哪一种更叫人念念不忘, 哪一种更让“我”魂牵梦萦?
生:桂花。
师:对了。
师:那么, 就用“我除了记些名称外, 最喜欢的还是桂花”这一句话, 能不能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生:其他的花是用来陪衬的。
师:所以, 我们读的时候, “最喜欢的还是桂花”重一些, 用来陪衬的轻一点。
师:如果这段话中拿掉“尽管父亲指 指点点地 告诉我……”有什么感觉?这里出现了父亲, 父亲很重要, 有爹才有家。父亲指指点点是叫“我”欣赏, 可是“我”不懂欣赏, 只记些名称。这样写, 干什么?
生:为了说明“我”最爱桂花。
师:你来读读?
(一生读)
师:你一点都没魂牵梦萦嘛!衬托的地方读得舒缓点, 直接靠近“文心”的地方要读得有感情。读出想啊想啊, “我”好想的感觉。
(生齐读, 有滋有味。)
教这一部分时, 教师一般会这样教:先直接问:“写桂花, 为什么要写凌霄花、叮咚花、木碧花?”然后抓“最喜欢”“除了……还是……”等词语品味从中体会感情。而陈教授没有“一般”, 他采用了逐渐“删”的策略, 将改过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品味, 从而让学生体会琦君文字的美妙。最令人称道的是陈教授细致入微地指导学生朗读:不是笼统地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而是将品味语言与指导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 在学生明白为何要写其他花之后, 教师顺势指导:“‘最喜欢的还是桂花’重一些, 用来陪衬的轻一点。”这样的朗读指导巧妙、高效。
【教学片段二】
品味:“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 但我宁可俗, 就是爱桂花。
师: (生读后) 猪八戒说“我就是爱吃桂花”, 你觉得奇怪吗?
生:不奇怪。
师:优雅的诗人说“我就是爱吃桂花”, 你觉得奇怪吗?
生:……
师:琦君在大学教古代文学, 女教授, 研究唐诗宋词。要吃桂花, 她俗吧?俗不可耐!她怎么说?
生:“我宁可俗, 就是爱桂花”。
师:“我”宁可所有的人说“我”俗, “我”就是爱桂花。这叫———
生:痴情。
师 : 正因为爱 桂花 , 所以———
生: (恍然大悟) “我宁可俗”。
师:大家能不能把它读读?
(一生读, 读得不太好。)
师:“但”, 狠狠地停, “宁可俗”, 要读得“咬牙切齿”!这样读是为了突出———
生:“就是”两个字。
(师范读。生再读, 读得很到位。)
陈教授风趣、智慧。他在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时, 拿猪八戒说事, 意在告诉学生“俗人做俗事”很正常, 接着“故弄玄虚”:琦君, 雅人做俗事, 真俗啊, 意在让学生误以为琦君真的俗不可耐。但教学并没有就此而止, 而是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处:她, 一位诗人、教授, “宁可俗”的背后是什么?是爱桂花, “就是爱桂花”, 这种“执拗”原来是因为深爱桂花。至此, 陈教授的“宝葫芦”卖的是什么“药”, 学生才心领神会。我欣赏的不仅仅是他睿智地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欲扬先抑”的“曲”表达, 我更欣赏他指导朗读:“‘但’, 狠狠地停, ‘宁可俗’, 要读得‘咬牙切齿’!”如此形象、生动的朗读指导, 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
【教学片段三】
品味:“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 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 没开足, 摇不下来的。”……我就喊:“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
师:将“嘛”换成“呢”“吗”读读看, 好吗?
生:不好。感觉没有原句语气强烈。
师:不要“空洞”, 你从“嘛”中体会到什么?
生:感觉“我”很想摇桂花。
生:“嘛”有求情的味道, 为了突出“我”想摇桂花。
生:“嘛”感觉“我”有假装生气的味道。
师:求情时假装生气, 用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词叫———
生:顽皮。
师:顽皮吗?是卖———
生:卖萌。
师:对, 卖萌, 或者叫发嗲。你能不能把小女孩发嗲的样子读出来?我们叫女同学一起读读看。小女孩发发嗲, 发得好不好, 就看你们理解没有, 我就知道桂花有没有在你心里魂牵梦萦。
生: (读) 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将“妈”托一点腔, 读读试试看。
生: (读得有情有趣)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 (高兴地) 这就对了嘛。在这个场景中, 作者最高兴的那句话是什么?
生: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
师:“我”终于有桂花可以摇了, 高兴吗?于是这个场景真叫“我”———
生:魂牵梦萦。
师:在这个场景中作者快乐吗?
生:快乐。
师:那读一读, 表现出孩子般的快乐。
生: (读) 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
“摇桂花”是琦君记忆中最诗意迷人的场景, 而陈教授的教学亦诗意迷人。此处, 陈教授采用了“换”的策略:将“嘛”换成“呢”“吗”比较品味, 让学生感受“嘛”的情味、意味、韵味。很欣赏他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朗读,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将一个小女孩急切摇桂花之情状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学生的朗读毫无矫情做作之感, 有的是个性化体验式的别开生面、气象万千。
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 篇8
一、关注典型字词, 提高感悟能力
片段一:
(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的批注时, 陆老师适时板书“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
师:同学们看, “一声令下”, 纪律严明;“一条长龙”, 众志成城;“一个念头”, 奋不顾身;“一道人墙”, 勇往直前。就看这四个“一”, 你有什么感觉?
(没有学生举手)
师:再读一读。感觉没有对或错, 只要真实就行了。说说你的第一感觉。
生:我觉得这些词能够表现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生:他们不顾个人安危, 只想着保大堤, 救群众。
生:他们为了人民, 不惜一切代价。
生:他们的心中只有人民。
师:同学们, 第二自然段有几百个字, 而这几个词语, 我们读过后就能看到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自己读读看, 是不是?
师:只用了四个“一”, 就能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善于去发现文中特殊的字眼。请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
赏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但与其他例子不重复才能称其为例子。陆老师挖掘这个“例子”的个性特征, 抓住个性化的语言现象, 在学生未发现之处及时点拨, 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体察、领悟四个“一”这一语言特例上, 通过感悟和想象, 使学生顿时明白四个“一”的秘妙。如此训练, 学生拿到文本就不再是简简单单地理解内容, 而是关注语言形式, 关注用得精当贴切的字词, 反复推敲、潜心斟酌, 从而感悟字词的气息, 触摸字词的温度, 体会字词的奥妙, 积累对话的素材。
二、关注典型句式, 提高积累能力
片段二:
师:你觉得第五自然段有没有值得背诵的地方?
生:我觉得“哪里有洪水, 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 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里写得很好, 也容易背。
师:你喜欢这个对仗的句子, 好。再看这段话, 有没有发现还有哪些句子与众不同?
生:有排比句, “汹涌的激流中,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 飞向漂动的树梢, 飞向灭顶的房屋, 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
生:“滔滔洪水中的群众, 看到了红五星, 看到了迷彩服, 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也是排比句。
师:你觉得这一段背诵起来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先背排比句和对仗的句子, 然后背剩下的内容。
师:真是个好方法, 自己试试看。
赏析:学习语言要靠良好的语感, 良好的语感要靠丰富的语言积累, 背诵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陆老师问学生“第五自然段有没有值得背的地方”, 实际上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情境中自由呼吸, 在特色鲜明的文字中自主发现。背诵课文曾经使不少学生感到头疼, 而陆老师在课堂上体贴学生, 用自己的智慧唤醒和激发学生语言的潜能, 让学生自主发现背书诀窍, 主动积累典型语言, 有效落实课后习题, 使学生增强了学语文的信心。他让我们看到, 把课堂建立在倾听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呼应学生的召唤, 满足学生的需要, 就会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幸福地成长为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语文人”。
三、关注典型写法, 提高表达能力
片段三:
师:现在假如让你送一两个词语给黄晓文, 你准备送什么?
生:坚忍不拔、舍己为人、奋不顾身、铮铮铁汉。
师:可是这些词语第四自然段里有吗?
生:没有。
师:没有这些词, 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从他的这些动作看出来的:咬牙、拔、扯、捆、转身、扛、爬……
师:是呀, 他的形象之所以让我们感受真切, 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刻画的关键之处———一系列的动作, 如果没有这些细节, 黄晓文的英雄形象怎么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不过, 老师有一个疑问, 平时我们写人物会写到动作、语言、神态, 为什么这里写这么多黄晓文的动作, 却只写了黄晓文说的一句话?
生:因为他正在跟洪水作斗争, 如果他说那么多的话就会浪费时间。
生:因为无声的动作胜过一切语言。
师:说得太好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 是重点写语言还是重点写动作。
片段四:
师:第四自然段写保大堤, 第二自然段也写保大堤, 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全体人民子弟兵的英勇表现,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这几十万解放军中的一个典型。
师:刚才他说的一个词大家特需要听, 哪个词?
生:典型。
师 (板书“整体、个体或典型”) :先整体再个体, 以后咱们写作时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赏析:“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陆老师紧扣高年级段的语文课程目标, 将学生的阅读视角智慧地牵引到“写”的层面上来, 引导学生去关注“言语表达方式”, 领悟这一篇通讯报道的典型写法, 如根据实际情况抓住动作来突出人物形象、点面结合等。这些所指向的, 都不是纯粹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是学生在习作中语言表达的需要。他的的确确是在用课文来“教语文”, 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样的课堂能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
【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推荐阅读:
如何转变语文学习方式05-16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07-24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方式10-01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01-11
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07-31
语文教学的几种方式01-20
语文教学方式的多样化11-29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11-26
从改变教学方式谈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