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出版服务模式(通用12篇)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1
摘要:大数据为数字出版行业的服务模式带来重大变革,包括准确的推送服务、多介质的资源服务、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细粒度的个性化服务。数字出版行业应采取对应措施,迎接大数据带来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出版,服务模式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全球数据量呈现前所未有的爆炸性增长,也让海量、复杂、多结构数据的即时获取、精确分析、深度挖掘成为现实,为数字出版行业的服务模式带来重大变革。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
大数据(Big Data)描述的是随着数据量和数据类型激增而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不仅包括大规模的体量、多样化种类的数据集,还包括对这种数据集进行高速采集、处理与分析以提取价值的技术架构与技术过程。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 Kinsey’s Global Institute)将大数据定义为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1]。这个定义得到普遍的认同。具体来讲,大数据具有4V的特征———Volume(数据体量巨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
大数据之所以可能成为一个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个可以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而不仅仅是少数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种种迹象表明,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深受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大数据为数字出版服务模式带来的变化
1.准确的推送服务。目前,数字出版的选题策划和推送服务往往没有考虑到读者需求,而是根据出版机构所提供的内容资源进行推送。在数字阅读领域,通过对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全面分析,数字出版机构可以掌握读者的阅读行为趋势和偏好。数字出版凭借大数据技术,将各类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精准编辑后,形成为不同阅读目的服务的个性化、多样态的出版物,并可以准确地将图书推送到真正需要它的读者手中。甚至可以设想,在开放共享的大数据分析服务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系统自组织性的数字内容主题策划。
2.多介质的资源服务。目前的数字出版所提供的资源形态相对较为单一,一般是文字或者图片,且资源之间的关联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大数据环境下,需要聚合优质资源提供给用户。优质资源也可能不是正式出版物,可能是来自很多渠道的各种介质的由“草根”创作的有瑕疵的东西,这就需要编辑加工将其提纯,把这些内容从一般性资源变成优质资源。根据用户的阅读需求,将传统的编、印、发模式变为利用数字出版技术、信息技术、知识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完成资源的进化,实现知识的提纯,内容的关联,资料的拓展和链接,综合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软件模拟、数值模拟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学习与研究产品,为用户提供多介质、立体化、动态化的资源服务。
3.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数字出版将改变以往以书、文献等为单位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而形成以知识要素为单位的数据化生产模式,强调科研全过程发表,新知识传播,跨学科、跨行业、多角度应用,以及多媒体展现。数字出版2.0 模式应该是大数据出版,数字出版机构将从出版图书变为出版数据,并提供深入的知识服务,帮助读者解决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变。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帮助出版社解决问题,为读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若出版者非研究者,在面对很多需要回答的专业问题时,往往难以确定选题,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出版。对于传统出版方式下出版者和作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将海量资料提供给人们作为研究的素材,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工具。
4.细粒度的个性化服务。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基于系统通过分析读者阅读行为、喜好,从而获得对用户需求的感知,为读者建立灵活的个性化档案。灵活性表现在大数据技术能够自动监控读者行为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自动调用不同层次、类别的数据智能式推送给读者,为实现细粒度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可能。大数据对读者最大的好处是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参与感、互动感得到增强,这些显然会大幅度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三、数字出版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对策
1.树立基于大数据的出版理念。数字出版行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数字出版只有融入时代发展大势才能随之成长。数字出版企业应重视各类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数据驱动型决策比重将不断加大。大数据时代出版的商业模式必须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2],消费者需求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出版产业内的业务流程和企业组织结构均会围绕积极而灵敏地响应消费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数字出版需要放弃以往单纯以内容增值为目标的二次出版模式,强调在真正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追加知识,深入挖掘各类用户的需求,把出版看成是对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
2.组建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分析能力的团队。大数据并不是一个充斥着运算法则和机器的冰冷世界,仍需要人类扮演重要角色[3]。身处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出版企业一方面需要对自身已有的数字产品、运营数据库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需要实现企业内部现有网络运营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对接,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技术素养。较高的技术素养、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深谙数字出版业务和市场运作成为这一时代对数字出版人的要求。因此,需要现有从业人员更新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培养新型人才,才能推动出版产业的创新升级。
3.调整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出版业务流程也将发生变化。“用户需求导向”将成为数字出版业务流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将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更加贴近、深刻理解并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数据分析在数字内容创意之前就成为整个业务流程中的首要环节,而且以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决策贯穿整个业务流程的始终。数字出版企业的业务流程平台均可直接与互联网联结,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协作、创新来实现数字内容产品的个性化定制[4]。
4.加强与数字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分工合作。一般地,出版社有内容和产品策划的优势,但可能短于技术研发与平台运营;数字平台运营商有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优势,而可能短于内容编辑与媒体策划;网络书店有庞大的用户资源,而可能短于编辑出版。各自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有合作的必要性,在一个产业体系中,合作是丰富产品、优化市场配置的有效手段,合作与共生内含差异化,是产业发展繁荣的一种体现。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2
2、需求培育机制是指在现有文化需求的技术上,通过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的光度和深度,激发公众对文化的内在渴望,从而培育出新的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相强发展。文化需求培育的主题是各类文化服务提供单位,对象是文化服务对象。P8
3、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反馈是湖东的双向反馈。不同服务对象所习惯采用的表达渠道也有区别,在被动反馈时也应考虑道不同对象的不同表达习惯,构件多渠道、多层次的多为反馈机制,使意见征询对象更全面,反馈信息更客观准确。P9
4、需求反馈回复与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主题和监管部门对信息提供人的回复及公共文化服务监管部门对服务主体的评价。P9
5、畅通公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均衡化
形成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多渠道反馈,针对不同人群设置有针对性的反馈渠道,通过社区、学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各种媒体征集反馈意见。如设立公共文化服务意见正极的热线、网站栏目,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层文化站点内设置意见箱,并设领导接待日,定期开展公共满意度调查等。对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孤寡病残等弱势群体设有专门的需求反馈渠道,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P10—11
6、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包括事前反馈和事后反馈。事前反馈指的是实际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反馈,是未来导向的,即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前提出需求;事后反馈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反馈,是指某件事情发生之后作出的反映,即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后针对需求满足情况作出的反应。
对各渠道收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信息,各文化服务供给单位和监管部门有专人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并形成制度,使反馈信息能力有效地转化为工作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P11
7、市县两级政府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实行城乡统筹,通过以城补乡、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不断完善重大问题设施体系,充分发挥市、县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馆、青少年管、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龙头作用,把建设的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中心镇要在按标准建设好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组建集体数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心镇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农村社区建设采取1+X模式,即1是根据“15分钟文化活动圈”建成一个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X是在15分钟以外的偏远农村建立文化服务分中心。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设施要达到“五个优”的标准,即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有不少于800平方米的问题广场、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公共电子阅览室、有文化活动设备和体育健身器材。P27
8、送戏下乡、送数进村等有限的文化服务,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却是缩小城乡文化鸿沟的一个有效载体,有效地突破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瓶颈。随着农村年轻网民的大量涌现,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农村文化的面貌,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当互联网成为农村青年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农民文化生活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农民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才有可能实现。在互联网时代,农村综合文化站的工作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转型,改变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顺应农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将群众文化工作向互联网延伸,让互联网助推农村文化工作的蓬勃发展,这在沿海发达地区更是迫在眉睫。P55
9、在农村文化活动中,农村里的年轻人参与热情明显不高,长期以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缺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但是互联网不一样,农村网民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成为主题。如果乡镇文化站立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组织发动网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青年网民的文化创造性,那将深刻地改变当前农村文化活动主题人群的构成,改变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态势,对农村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P57
10、农民日常文化生活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电影广播时代,邹忌了电视时代,看电视、参与健身和娱乐活动,成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海量的网络信息,丰富的文化娱乐,网络成为农村年轻一代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新的新闻动态,电影在线观看,娱乐即时进行„„农村网民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全新文化生活。互联网突破时空的限制,缩小城乡文化的鸿沟,对当前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品质,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P57
11、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民俗逐渐衰微,一切依托于民俗节日这个平台的民间传统文化处于消亡的边缘。电视等现代传媒进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对乡村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一定的冲击。农耕时代传统民俗节日里盛大的民间艺术狂欢的场景,已经很难寻觅了,民间老艺人只有在黄昏中寂寞地回味着曾经属于手艺人的时光。然而,在互联网进入乡村社会后,作为一个崭新的传播载体,互联网可以承载起乡村民间艺术现代传播的使命,其具有的超越时空性的特点,为乡村社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提供了极为有效的传播平台。P57—58
12、互联网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推广,将不断拓展特别是青年农民日常生活空间,改变过去地域闭塞带来的生活单调的现象,为青年农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提供新的渠道,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方式,有利于乡村社会公民一时的培育,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年轻的网民开始上市着网络购物,在往上推销农副产品,寻找感兴趣的经济信息,以互联网为平台,从事经济事物和经营活动。P58
13、互联网进入乡村社会,给乡村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与城市相比,农村永远不可能有大剧院、大型图书馆等优质的公共文化设施,没有中外经典的文艺演出,城里的影院可以同步放映好莱坞大片,而乡村电影放映与城里的影院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但是互联网给农村网民带来的文化选择性却是多样的,可以与城市网民共享共同的网络资源。在互联网上,城里的市民与乡村的农民浏览的网页,点击的电影,听到的歌曲,网络上的购物,论坛上发帖,却是同步的。互联网是逐渐缩小城乡居民之间文化差距的有效路径,在互联网世界里,没有城乡的分界,只有开放和共享。P58
14、根据互联网的丰富性特点,开展互联网知识普及配云,为青年农民开启通往互联网世界的入口
互联五王使人类迈进信息化时代。巨大的信息量和及时的更新,使农村网民走上信息的高速公路。农村网民最初接受互联网知识,大致有集中途径,一是中小学里的电脑教育;二是从城乡的王八接触互联网,二是村民间的手帮手喘息。沿海发达地区乡村学校里对学生的互联网启蒙,对于日后成为王敏有着积极的意义。比较而言,从网吧里接触互联网,可能更会收到网络上的亚文化影响。乡镇综合文化站应该承担起普及互联网知识的重任。一方面,在一切发达乡镇具有客观的条件,信息共享工程建设购置了一定数量的电脑设备,中小学电脑资源可能共享,乡镇政府机关和学校里有懂电脑的人才。另一方面,农村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人对互联网普及存在着需求。乡镇综合文化站应该站在信息时代的制高点,开展互联网基础知识、电子商务、优秀网站推荐等普及培训,额早就沿海发达地区的新一代农民。P59
15、根据互联网的图动性和即时性特点,增强虚拟空间与现实文化工作的湖东,扩大乡镇文化工作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互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使恩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向互联网延伸,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建立网站或网页。乡镇综合文化站应该在当地乡镇政府网站下,建立文化站网页,通过论坛发帖、站长信箱等形式,了解恩恩当地网民以及群众的文化需求,使群众文化工作有的放矢,提高群众的文化参与度。二是建立文艺团队QQ群。„„三是文化活动的网络化。乡镇综合文化站通过组织往上的摄影大赛、网络征文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将比赛信息、作品战时、王敏投票等,在互联网上进行,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影响。P59
16、根据互联网开放性特点,实现网络文化资源共享,突破农村文化空间的封闭性这一传统瓶颈。
在互联网时代,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中,要充分重视互联网信息量大、文化资源丰富,以及高度的开放性、边界性特点,组织开展家片欣赏活动、举行网上展览、网上群众文艺辅导等活动,突破农村文化空间的粉笔性,共享网络丰富的文化资源。综合文化站定期推荐观看优秀影视作品,欣赏网络上精采的文艺演出,听取网络上的人文讲座和文艺辅导,引导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学演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强化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以优秀的文化来抵御亚文化和庸俗文化的侵袭。P60
17、根据互联网的超时空性特点,推动传统文化战时的网络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互联网具有越时空性,信息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在网站或者网页上保存与传播,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进行远距离传播。根据互联网的雪时空性特点,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互联网这个记号的信息载体,建立当地文化网站或网页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包括退出传统地域文化的食品,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P60
18、根据互联网的个性化特点,引导青年农民建立个性化的文化博客,战时新一代农民的文化创造和精神追求
互联网使人们的个性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农村电脑普及率的不断攀升,农村网民群体的日益扩大,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沿海发达地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应该以文化自觉,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组织乡镇的博客大赛、建立乡镇的文化博客圈子等形式,发挥博客的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青年农民建立个性化的文化博客,展示信息化时代农民的文化创造和文化自信。P61
19、乡镇群文创作一致是群文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余杭鼓励群文创作,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拨专款为广大业余群文创作者大件一个创作平台。各乡镇都设有文艺创编室,都编印自己的乡土刊物。P74 20、余杭明确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全区“文物守望者”队伍、乡镇文保员队伍、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有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非遗普查中部分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立的普查员队伍,协助开展大量的普查工作,普查出5774个非遗项目,很好的摸清了余杭的家底,为后续申报各级目录打下扎实基础。P74
21、制定公共文化工作目标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民情民俗展开。各地的自然条件、人口情况、经济条件等不一样,文化工作的重点就应该不一样。因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继承与延续,各地的民俗风情,与文化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适合当地民情民俗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发展的轨迹,而不是对其他模式的照抄照搬。P93
22、公共文化服务不能仅仅依据市场变化而变化,还必须遵循自己的使命提供特定的服务内容,在服务对于的长期和转其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因为,这更加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与服务对于加强交流。实现交流机制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使公众只消机构运营、发展、举行活动的各项信息资料,可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公共文化信息,让公众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等相关信息。P76
23、任何一种价值观和道德信仰的形成,都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有效的传播途径,被广大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的。P97
24、抓紧建立完善工艺文化事业保障、文化市场管理、电视剧和电影事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流通的准入机制、监督简直和约束机制。加强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引导,完善项目申报、扶持、考核、奖励办法,特别是政府采购公共文化产品时,产品要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加强各种社会创作基金、发行基金、传播基金的管理,实现依法管理、有效管理。P99
25、着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投入增加、资源整合等,现阶段公共文化产品传播途径不断增加。除了原油传统报刊图书、广播影视、戏剧言粗等传播途径外,还增加——了数字报刊、手机网站、手机报刊、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而新兴传播再来也恰恰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放松对新兴传播途径的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影响力就会大大弱化。一定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形传播载体中的宣传推广。另外,还要关注公共文化服务对于躯体,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对于的具有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分类别、多层次提供各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使广大群众各取所需,各想所爱。要根据城市居民、农民群众、青少年学生、外来务工者、残疾人等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特点,加强针对性调查研究和创作生产,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产品多样星、丰富性和差异性。P100
26、一方面要深入开展“送”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种”文化活动。“种”文化是在“送”文化基础上的观众创新和创造。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题作为,把丰富与普及文化生活、弘扬与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创作与传播大众文化产品、培养与壮大农村问题队伍、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的任务,以经济、比赛、表演、展示等为主要形式,举办农民文化节、运动会、猜疑展示会、文艺调演等各类问题活动,大件各类战时“种文化”成果的平台,开展群众性“种文化”竞赛,充分战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果。P101
27、要注重对春秋文化的净化进行现代禅师,跟随时代步伐进行氧气和更新,按照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和语境进行解毒,运用信贷春天技术进行推广,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走进现代生活,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健康生活的“催化剂”,成为人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领悟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助推力”。P102
28、曾经有人对武力图书馆读者量少坐果调查,人们不愿去图书馆的原因之一是资源比较陈旧和馆员服务条件冷淡,缺少对大众的吸引力。从这一点看,如果图书馆仅仅是免费敞开大门,大众同样不会亲近图书馆。只有通过多方努力,建立服务标准,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在理念以人为本,环境上舒适幽雅,资源上全面系统,项目上综合多元,服务商友善到位,设施上职能易学,才能形成西印度者有时,给每一位用户最好的服务和最大的尊重,使图书馆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P124 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获取提供了可能,用户对信息存取的开放性和全天后需求也随之上升,“泛在图书馆”、“泛在知识环境”等概念的出现将信息数字化服务又上升到新的层次,大枣网络、电视、手机的多为一体的服务平台,通过不断发展的移动终端设备让数字信息服务嵌入百姓的生活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网络图书馆、电视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服务的触手可及。P124
29、实现服务资源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均衡配制,让老百姓在自己居住的区域周边也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服务。一方面通过保证边缘区域的正常投入,逐步缩小与中心区域的差距,另一方面鉴于各级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资金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差异,积极倡导不同区域间的合作与共享。传统文献资源通过图书馆联盟机制或区域服务网络体系将文献送往或流通至边缘区域;数字资源则以中心区域图书馆建设为主,充分利用其网络传播的特点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自由地享用;高层次文化产品(活动)可以由中心区域主动送往边缘区域,边缘区域也可以组织百姓前往中心区域与那里的百姓共同享受文化大餐,图书馆开出的“文化大巴”就是这种合作的一个创新,值得进一步探索。P125 30、长期以来,唱歌、跳舞、扭秧歌、鼓乐五对、送演出等传统群众文化活动方式是各地文化馆(站)的主要活动形式,对于主要以中老年和妇女为主。内容的单一,服务形式的陈旧,势必导致受众群的萎缩和占一化。调研中发现,当下的文化馆(站)普遍后续文化资源匮乏,内容缺少创新。尤其对一大批比较年轻时尚的公众和相对成功的人士,文化馆站的吸引力并不大。对外部公众的访谈得知,有些公众从未去过文化馆(站),根本不知道所在区域的文化馆在哪里,有些人尽管知晓,但认为文化馆(站)完全是老年人去的地方,与自己没有关系。P163恩
31、现场调研中发现,普遍的文化馆(站)缺乏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包括信息告知栏、印刷品等并不完善,随机抽样了部分文化馆(站)的网站,发现网站建设也存在信息单薄、更新落后、使用不便等诸多问题。这势必影响文化馆站免费服务的开展。所以,一方面要借助社会主流媒体进行政策宣传,另一方面文化馆站也要结合自己的服务项目做好多种传统,从而最大程度实现自身职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P163
32、文化活动中心在项目设置上应集图书、上网游览、健身、娱乐、团队活动、展览陈列、放映电影、文艺表演、联谊活动于一体。同时,要不断开发新的娱乐服务项目,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使娱乐场所成为低消费、高品位、群众参与性强、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文化活动中心功能配制“1+N”子模式中的“1”,是指图书馆建设,这是文化站功能配制的主题部分,是开展知识传播、科学普及、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农村群众终身学习的学校,是农村公共分五最直观、最外在的表现形式。文化活动中心功能配制“1+N”子模式中的“N”,是指在办好数的同时,开设健身房、多功能厅、展览厅(陈列厅)、辅导培训教师、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P167
33、随着免费开放的展开与推进,地级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如培训模式向主办方、组织者定向安排变为电话或网上约选;讲课变为沙龙由授予变为讨论。P180
34、现行开放向立体开放的转变。
通过网络或电话的自主选择方式,文化馆的服务呈现出立体的构架,多方位、多渠道、多样式、多角度的服务模式构件了一个立体的开放态势态。P181
35、艺术培训向技术培训的转变
免费开放背景下,地级文化馆陶的培训内容与方向发生了较大转变,逐渐承担和展现了地级馆的指导职能,对县级的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相关业务和活动的开放进行技术层面的指导和培训。P181
36、数字文化自选生产与服务的特点是:文献数字化主要集中在上层文化部门,呈现倒金字塔形;而具有的服务实践体现在基层,为金字塔形,两者并不一致。P187
37、构建整个体系,应该明确各级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是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主要责任单位,数字数是具有建设平台。责任单位对本系统的文献数字化,地域内的数字文化资源使用便利度、开放度,数字数的平台的资源整合度和利用率负有目标责任,并积极推动区域内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网络剧场等的建设。P191
38、“任何长远的战略都必须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加强教育、读写能力和文化发展,以及最重要的——提取信息获取渠道”。从服务边界来说,这应该是边界内的诗经。文化部门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乡镇全部建成电子阅览室,但是没有具有的考核约束机制,在此文化上显得力不从心。
在体系构建具有要求中,应该明确电子阅览室建设是乡镇图书(分)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当地政府重要的民生考核指标,结合乡镇图书分馆建设,五年内全部建成中心镇电子阅览室,逐步覆盖全部乡镇。内容上接受上级的资源辐射,建立全区域统一的网络过滤和监管软件,增加开发适合未成年人益智、互动平台。P192
39、从体系构建角度来看,应积极提倡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数字文化资源。在具有操作时,既可接受资金的捐助,也可以接受资源的赠送,从立法层面规定社会文化事业接受的捐赠享受红十字会同样的待遇,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P192 40、根据体系建设的要求,必须整合文化部门资源,链接网络免费工艺资源,开放当地资源传送后台,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单位,统一标准,建立统一的网站,在统一的表示下开展宣传服务,对每年的服务成果开展考核、评估、奖惩、加大对基层的资源、资金扶持力度。P194
41、首先要加强宣传,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培育民众表达诉求的意识。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能力受到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所以,要向达到提高公众公共服务能力的目的,必须从改变观念意识抓起。
其次,公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的配套制度建设。要向真正达到提高广大公众表达能力的目的,仅从公众自身改进是不够的。在对公众自身完善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P200
42、政府应该逐步建立有效的反馈评价机制,这样既能见度政府部门关注公众的意愿表达,又能加强公民对政府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共治的局面。再循环反复的交流过程中,公众参与经验不断增多,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提升。P201
43、畅通诉求渠道机制
需求表达渠道确实和补偿是公共文化服务结构性失衡的症结之一,因此公共文化生产和供给的组体应该创造条件、构建渠道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平等地接近公共文化决策。一般来说,根本表达或信息搜集的目的,需求表达或信息沟通通常分为两类:一是仅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公民表达技术;二是以获取公民对政策的认可和接受为目的,富裕公民一定影响权力的表达。
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公民表达可以选择关键公众、公民信访、投诉接触渠道、公民调查、网络交流平台、电话互动平台等有效途径。而以获取公民对政策的认可和接受为目的的信息收集,根本具有情况,可以通过公民会议、公民听证会、咨询委员会、协商调节等渠道。P201
44、信息公开机制指公共文化服务生产者和提供者通过公众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运作过程,公开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文化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享用信息。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公开不仅是一种服务提供者和享有者之间沟通的方式,更是一种监督约束服务提供者的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可以利用信息公开方式有:一是听证会。在公共文化基础事实项目和涉及较多人数的公共政策出台时,听证会是公开信息的一种叫好的方式。二是新闻发言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公共文化实践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不部门的观点立场,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体温。三是电子平台。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更快捷地获得所需知识信息,通过网络公开信息,可以使信息各职能部门之间开素传递和恢复,让公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开的速度查阅最新的信息。P204
45、要利用研究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来影响和引导社会文化活动的路径,通过文化形式和文化历年影响和引导社会发展。高校的校园社会文化活动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以构想和打造我们整体的、系统的和良性的社会文化活动体系为目的个。高校的校园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层部分,既反映社会也反应社会。所以,研究高校校园的社会文化活动,不仅为研究社会的社会文化活动找到和提供了一个案例,也为如何影响和引导社会的社会文化活动找到和提供了路径。高校的校园社会文化活动不仅每年把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毕业生输送到社会,并用他们调节了社会的风气和氛围。P214
46、文艺表演信息不对称和供需对接难成为困扰演出市场的一大难题,群众自发性文艺团队演出市场就更是如此。信息化,成为群众自发性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成。建议采用信息卡技术,构建互动信息平台,为政府部门、文艺表演团队或个人提供信息搜索、信息发布、信息互动等融为一体的信息服务模式,在信息互动中,建议采取菜单式实时更新模式,加强文化陪送服务的研究和实验,使群众自发性文艺团队和需求对于之间实现供与求的无缝对接,以加强团队与群众的互动性,提高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P293
47、政府的需要与大学和谐发展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一对同一体,在大学生文化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需要与政府政策实施三者之间找到充分的联系点,从而实现三者的有序衔接。P307
48、政府部门需要进可能地调动各方力量进行文化支援者服务的宣传,塑造一支富有活力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形象;在社会上弘扬支援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时期精神,以此不断提高文化支援者的品牌影响力,志愿者自身的团队凝聚力。P307
49、政府需要不断挖掘社会潜在的文化价值,发现社区、城郊中的文化能人,将他们吸纳成为文化志愿者的一部分。文化志愿者除了服务外,自己本身也可以成为流动的文化感染力,诸如在博物馆,文化志愿者可以担当“讲解员”;在主题公园担当“导游”;在仿古茶楼展现“茶道”等。这些可以进一步推动与必胜诚实的文化精神,借助文化志愿者招募的奇迹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P308 50、公众只有更完全地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者只有真是、客观、全面地了解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才能提供公众真正需要的、感兴趣的公共文化服务。P322
51、信息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公众参与来实现,其中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是最为便捷的渠道。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进行工作公众评价的实践经验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以公众为导向的电子政务和政府在线服务,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对提高政府收集、处理、反馈、回应均有很大帮助。P322
52、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
第一,公共文物服务信息公开,唯有志青,放能评价。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状态或称标准应该公开发布。将政府应做到的公之于众,让公众在评价公共文化服务的时间心里有谱,有个比对的标准。惟其如此,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才能有据可依,才能切中时弊。
第二,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过程应该公开。比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公开述职活动,让公众对其工作作出评价。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再现温正活动,对网民再现提出的问题,诚恳交流、开门纳谏,取得公众的支持理解;通过电话民意调查、第三方评价等方式,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构件“多元化、立体化、开放化”的公众评价渠道。第三,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评价的结果应该公开。
第四,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看法、观点、思考,应能在主流媒体上发表。P328
53、要利用一切平台,创造一切机会(比如,网络、调查问卷、热线电话)等让人们充分表达各自的文化需求。在充分掌握人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整合资源,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普照人民大众,让人们在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P329
54、(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站
通过建立网站公布所在地区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场馆、活动等详细情况。此举益处有二:一是通过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督促政府查漏补缺,建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财政收入丰厚和不足的地区,采取“学风天故”的财政支付方式,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公益性、全民性。二是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可以更好的保障和扩大公众的文化权利,让公众知道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详细情况,以便更好地享受文化惠民的福祉。P330
(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数据库
包括政府公共文化政策/法规数据库、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据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数据库、公共文化服务社团法人数据库、文化民办非企业单位数据库、评估报告数据库、典型评估案例数据库等。以便政府在决策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P330
(三)设立相应的奖惩与资源分配机制。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3
[关键词] 新闻出版 公共服务 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53-05
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积极行动狠抓落实,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出版单位、城乡基层服务网络为骨干,以重大新闻出版工程和活动为载体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检验多年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产出成果,更好地促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事业快速、可持续发展,2012年7月,本课题组申报的新闻出版总署重点课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及绩效考核办法研究”正式启动,为推动我国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事业向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进行积极的探索。
1 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的内涵
评价是对人或事物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任何评价过程都必须明确三个基本问题:“由谁评价”、“评价什么”和“怎样评价”。这三个问题包含构成评价过程的六个基本要素,即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清楚地界定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的六个基本要素,是本项目研究必须首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1.1 评价主体
领导我国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部门主要是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和广播电视总局及其下属的各级机构(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视总局现已合并组成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并与中宣部、教育部、工信部、全国总工会等多个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密切相关。本课题由新闻出版总署立项,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评价主体,决定本项目评价的对象、目标和具体内容。
1.2 评价对象
本项目研究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是政府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对自身和下属各级机构工作能力和效果的自我评价工具,其评价的对象是与实现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职能相关的各类组织机构,主要是政府部门自身,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确定评价对象的关键之处,在于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清楚地界定出来,从而找到履行职能的具体对象。
1.3 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代表着评价活动的基本思路和价值取向,通常由评价主体的主观预期确定。本项目研究的评价目标,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总体规划和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制订的公共服务建设目标为基本依据,结合当前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以管理绩效为核心价值,按照“投入—产出—管理—效益”的思路设置目标框架。
1.4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而产生的特征性概念。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的最终结果是对新闻出版总署及其下属各级机构主导的各项公共服务职能及其履行对象逐一评价后得出的综合性判断,指向这些职能或对象的概念构成评价指标。
1.5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评价指标指向的对象进行判断的依据,包括在数据采集、指标选取、权重分配、数据分析等一系列评价过程中使用的规则和标准。本项目研究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当前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开展公共服务绩效考核的各项标准,听取各级领导、技术专家和基层群众的指导意见,制订具体的评价标准。
1.6 评价方法
本项目将具体研究政府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实施公共服务评价工作所依照的程序规范,以及得出评价结论采用的分析技术,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合上述内容,本项目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的内涵界定为:对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公民提供新闻出版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效率和效益,以及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行政能力和管理绩效进行的评价。
2 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职能的界定
理论界关于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观点认为,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为社会提供的管理和服务都属于公共服务,如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国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狭义的观点认为,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对非管理类公共事务的处理才是公共服务,如社会福利、救灾消防等。由此引申出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概念,专指为满足公民的社会文化直接需求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而不包括以一般市场方式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及政府对文化领域提供的文化管理服务。
这里的公共产品是相对私人产品而言,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以图书、报纸、期刊为代表的出版物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就其载体而言具有私人产品属性,就其内容而言体现公共产品属性,因此有关出版物的生产消费和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本身就带有部分公共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性质。但是,作为制订评价指标的依据,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概念指向性更明确,操作性更强。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当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被公共需求所购买时,它的身份才被确定为公共产品,其生产费用完全由政府负担,其生产成本由政府和受益的企业或个人共同分担。基于以上的判断标准,我们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为: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通过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满足公民的社会文化直接需求提供的新闻出版公共产品和服务。只有满足以上标准的政府新闻出版工作,才纳入本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评价范围。
3 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nlc202309022212
当前理论界对于整个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评价的研究成果很多,但针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方面的专项研究成果有限。关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评价体系大多按照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有机构成来设计,例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划分为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生产运营体系等九大系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能够较全面地覆盖评价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清晰地界定各个子系统的评价范围,对于理论研究很有益处,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其原因在于该思路无法从工作流程和环节上明确界定各个指标项目对应的评价对象的权利和责任,当我们需要根据评价指标来衡量评价对象的工作绩效时,这样的指标体系就缺乏操作性,难以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对应的问题根源。因此,本项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是按照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环节来设计目标层,按照各个环节的工作项目设计准则层,按照工作项目的具体内容设计指标层,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性的三层指标体系。
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总体上而言可以划分为投入、产出、效益和管理四个基本环节。其中,投入是指政府投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项目的人、财、物的总和,将物资和劳务折算成资金之后的总额。产出是指由投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项目的各项资金直接产生的各种建设成果,如基础设施、产品服务等。效益是指通过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产出成果的利用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公众满意度提升、社会风气改善等。管理是指政府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和表现,贯穿从投入、产出到实现效益的全过程。
按照投入、产出、效益和管理的基本框架设计指标体系的好处还在于能够很好地帮助指标体系向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各个层级延伸,从而保持总体指标与分项指标的一致性。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这一指标框架对某个省或市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总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也可以用来对农家书屋这一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项目工程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尽管二者在评价内容上有很大差别,但在评价目标和维度上能够最大可能地保持一致,从而降低评价过程的工作量,提高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4 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按照上述思路,本项目初步设计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框架及其指标集如下。
投入评价度。主要从投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的资金规模与结构、资金使用的基本状况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在投资规模上考虑到评价对象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分布方面的差异,采用的是均量指标;在投资结构上强化对农村人口、少数民族和盲人等弱势群体的投入指标评价;在资金使用上全面评价资金投入的数量、时效和落实情况。
产出评价度。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投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事业的全部资金、物资和人员,最终将转化为以设施、产品和服务为存在形态的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的具体种类非常复杂,因此需要选取最有代表性,同时又最利于统计分析的典型类别作为分析样本。在基础设施方面选择的是以农家书屋、社区公共阅览室和城乡阅报栏(屏)为代表;在产品方面既评价产品供给的总体特征,又评价“三农”出版、民文出版等典型产品供给状况;在服务方面则兼顾服务供给的数量、质量,以及公共服务的普及性、公平性特征。
效益评价度。投入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产出的设施、产品和服务,只有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这种效益大多是间接的、长期的、主观的和潜在的,主要表现为社会生活总体状况的改善、公共服务事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经济效益是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能够间接提升经济效益,但并非公共服务的直接目的,本项目没有专设指标进行评价。管理度评价。对政府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指导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履行公共服务事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和成果进行评价,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本指标体系不仅评价政府管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事业的结果,而且评价政府的管理过程、管理技术和管理监督。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4
一、现状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益出版的终端, 公共出版体系是覆盖到各个群体涉及各个领域的, 据有关媒体调查, 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 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 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 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而农家书屋工程在取得一定公共服务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如应对完上级检查就关闭书屋, 缺乏管理员而造成开发时间不固定等等问题。
我国现在的公共出版服务体系的模式如下:
政府主导。公共出版服务的现在运行模式主要是由政府组织倡议发起, 通过项目资助、国家采购、政府加工订货的方式予以扶持。但是政府也有调节失灵的时候, 因此会出现政府与市场均忽视的公共服务漏洞, 而不能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正常开展。
公共财政。所有的公共服务所需费用皆是由国家财政承担, 虽保证了公共出版工程资金稳定性, 但与此同时也对资金来源进行了限制, 增加了财政负担。
公益性出版单位为支撑。公益性出版单位重在保证公共出版物的制作、出版、发行上, 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宣传和策划上还存在不足。
以重大工程为载体。如五大惠民工程等, 但由于工程庞大而存在细节管理上的疏忽, 造成部分工程质量的不完善, 管理不到位等。
二、公共服务模式存在困境
国家在公共服务上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 但收获的效果却与投入不成正比。对于农家书屋的建设, 几年来, 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45亿元, 地方投入30多亿元, 并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 但是依然存在管理和运行上的漏洞。全民阅读工程开展以来, 各地逐步出现读书日、读书周、读书月等活动, 但是民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却不容乐观。
笔者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
宣传不到位。农家书屋工程旨在解决农民朋友借书难。但一部分农民朋友并不知晓此事, 没有形成农民看书的良好风气, 成为彰显业绩的摆设。
工程质量不契合。大部分的公共出版服务是以传统的纸质图书、报纸、杂志作为内容支撑的, 但是纸质图书更新较慢, 且服务模式传统单调, 又因为电子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 偏爱寓教于乐的形式, 因此无论是在信息提供方面还是服务模式上或者电子阅读设备上都不能够跟上民众在新时代阅读的需求。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对于公共服务工程, 国家多是以项目资助、国家采购、政府加工订购的方式进行扶持的, 面对庞大的惠民工程其财政支持力度还是比较欠缺, 加上公共服务工程财务的不公开、不透明, 易造成专款没有专项使用, 衍生腐败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瓜分了工程资金, 因此一些惠民工程仅仅是停留前期建设中, 要想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下去, 国家财政还需加大投入力度。
管理不健全。公共服务工程多是政府文化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在基层管理的随意性更加凸显出来, 没有专人负责, 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 惠民工程的惠民服务时有时无, 如农家书屋经常出现开发时间不固定, 农家书架成摆设等现象。
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工程的提出、开展、实施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评体系, 一些所谓的考核多是上级领导视察, 并未从民众角度进行有效性的监督和考评。
三、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创新
1. 筹资主体的多元化。
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筹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 但是较为单一的资金来源, 不仅限制了资金来源也限制了资源渠道。笔者建议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社会组织为辅助, 以公益营销的理念将经营性出版社以及与文化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纳入到公益出版公共服务的事业上来, 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不仅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 又汇集公益出版资源;于企业事业单位, 既为公共事业做出了贡献, 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又在受惠民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增强了企业社会组织的品牌认同。
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
当前的公共出版服务多是由政府承担和实施的, 其工程效用和效率并不能适应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探寻一条新型的服务模式。源于欧美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并逐渐成熟, 因此我国可以就此借鉴, 逐渐实践政府购买形式, 以提高公共服务模式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形式是指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外包给社会非营利组织或者专业的出版机构, 由非营利组织全面负责服务工程, 最后政府进行工程考核进行服务购买。这种形式具有多种优势, 如服务专业性, 政府的项目多是广而泛, 专业度不高。而购买形式是外包给专业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公共服务的, 因此非营利组织的专业性和服务相关性能为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服务贴近性, 政府工程的多而杂不能保证此类公共服务完全贴切和保证老百姓的阅读需求, 而非营利出版机构因为其责任可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调查, 听取民意, 深入了解百姓阅读需求, 以增强其服务的贴近性。服务形式的丰富性, 政府服务形式较为传统单调, 百姓参与度低, 而非营利出版机构可进行活动策划和宣传, 以多元的服务形式和宣传最大化地吸引百姓参与。思路的前沿性, 政府思维较为严谨缜密, 往往会放弃新思维的使用, 而非营利出版机构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民意调查和意见整合, 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水平, 并适时地与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相结合, 以增强全民阅读的数字化。
3. 扩大公共服务的参与主体。
出版社改制进行得如火如荼, 一部分出版社已经转为经营性、市场类出版企业, 一部分出版社定位为公益性出版机构。但是作为生产文化产品的出版社是不能完全脱离公益和社会责任的, 所以要充分利用经营性出版企业的产品市场化意识和策划意识, 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对此政府可采取减税、免税的税收优惠措施进行鼓励。
此外, 随着电子化网络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公共出版文化体系逐渐暴露出电子化阅读服务的缺失。农家书屋工程、全民阅读工程等惠民工程之所以没有到达预期效果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数字化阅读的到来分流了一部分的民众, 电子阅读、手机阅读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阅读方式, 传统的读书方式和阅读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时代需求。因此, 笔者建议政府加快与移动电信等通讯服务公司和网络电子公司进行合作, 在占领各个阅读群体、各个领域的同时也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输出渠道, 不仅契合了现在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形式, 也实现了公共出版的电子化、数字化。
4. 提高行业协会的监督评价功能。
部分惠民工程之所以会因噎废食, 多是因为缺乏监督和评价体系。专款专用未公开透明, 考评体系以上级视察代替项目评估。笔者建议构建以行业协会为主体, 以民众考评为核心的监督评价体系, 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功能, 并实现受惠人群自主评价服务效用的模式, 然后就监督考评结果给予该公共服务工程负责机构政策奖励或依法进行惩办责罚。
四、小结
单一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不能契合当下的公共文化及民众的阅读需求, 因此由单一转为多元管理和服务模式将是可行之路, 无论是保证公告出版服务的质量还是满足民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政府扶持样态多元化, 实践购买公共服务形式, 拓宽参与主体, 提高监督评价体系都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刘声.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十二五完成七项任务.[N].北京, 中国青年报, 2011年03月04日05版
[2]江翠平.国外出版业公共服务模式探析.科技与出版, 2009年第11期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5
摘要: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与推进,我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节目质量进一步提升。但是,目前“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使得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单一,资金实力受到限制;二是政府单一垄断,效率水平低;三是存在乱收费现象,公共福利减少。要想大幅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方向,建立“质”“量”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资金投入具体数额以户为单位测算投入,根据新的服务标准和农民需求变化来测算政府资金规模和投入力度;三是建立政府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确立政府资金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入金融资金、国内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建立社会资金投入的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并以法律的形式确保资金的稳定投入,从而全面优化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关键词:农村公共管理论文
到,我国各省市已经对第二阶段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行验收,也就是对我国“十一五”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一次成绩总结,以“村村通”工程为代表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十二五”以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在实现“户户通”①。作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是长期以来的“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广大农民需求等。对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较为薄弱的农村来说,对现有供给模式进行优化,建立“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多元供给模式,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广播电视的需求,而且也是完善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步骤。
一、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分析
(一)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经过两阶段“村村通”工程建设,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农村广播节目覆盖、农村电视节目覆盖和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等三个方面的进展情况。
(二)农村广播节目覆盖情况
作为农村传统的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农村广播节目的覆盖率从全国来看,都比较高(具体见表1)。例如,截至年底,我国农村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已经高达97%,这就意味着我国农村未被广播节目覆盖地区只有3%,与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相比,农村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
(三)农村电视节目覆盖情况
电视作为广大农村接受信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目前在全国各地都比较普及,农村电视节目覆盖率已经超过了广播节目覆盖率。到20年底,我国农村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已经高达97.86%,基本上实现了农村电视节目的全覆盖,全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之间差距也不到1个百分点。
(四)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情况
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比传统的无线电视信号明显稳定和清晰,能给广大农民带来更好的视觉文化观感,因此最近几年随着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尤其是“户户通”的实现,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在全国广大农村逐步推广。不过,由于技术原因和资金、费用等问题,目前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的入户率还不是太高,有些地区也才刚刚开始试点,总体来看普及程度还比较有限。到年年底,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为8911.32万户,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的38.92%,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占农村家庭总户数比重为35.29%。
二、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完全是政府单一的供给模式,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供给主体单一,资金实力受到限制
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单一的财政资金实力毕竟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资金的需求。第二阶段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中平均每村投入财政资金只有1万元,较小的财力投入与单一的财政投入模式紧密相关。目前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主体只有政府一个主体,还没有引入民间、金融以及境外投资主体。从公共产品理论角度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主体可以是多元化的,单一的政府的财政投入,既制约了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限制了资金供给渠道的拓展,也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对资金的需求,不利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质”的提升和“量”的普及。
(二)政府单一垄断,效率水平低下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往往为其所垄断,是一种权威型的供给方式,公共财政是其唯一资金来源。对政府来说,由于财力有限,往往供给量不足。此外,由于政府的垄断管理,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经费投入产出效率不足,使广播电视节目数量较少,质量水平低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单一提供,难以有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加上政府管理效率一般不高,缺乏监督,使得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都存在很大问题,甚至出现闲置浪费。这与广大农民期盼的高质量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背道而驰。
(三)存在乱收费现象,公共福利减少
由于政府作为对有线电视及数字电视收费的主体,其定价的垄断性造成广泛的寻租活动存在,使农村群众的公共福利减少。政府在管理上将此类收费交由下属的各个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支配,因其不是专门从事收入活动的税务部门有可能会造成出于自身利益而增加收费项目,改变收费标准,导致乱收费现象。当政府在财政资金供给相对紧张而放松对此类部门收费的管制时,或是默许此类部门以收费来补充资金来源时,就会造成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可以收费的部门会向社会收费,还会导致一些本应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利用自身行政职权进行强制性收费,造成公共福利减少。
三、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形成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机制,与西方国家广播电视体制中的公共与商业二元格局有很大区别。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所经历的经济、社会不同发展背景,也决定了我国不会存在西方意义上的独立与政府架构之外的公共广播电视结构。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府单一供给模式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共产品属性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点建设工程,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即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广播电视节目信号通过无线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一个或一些农村居民享用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每位使用者享受该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必须依靠政府主导调控,对公共服务进行有效供给。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为每一位农村居民提供均等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机会,满足其基本需求,并使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得以建立。
(二)农村居民价值偏好
鉴于政府提供的服务质量特性具有保证性、经济性、便捷性等,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依赖政府供给。因为对于大多数农村居民来说,价值偏好的存在使其认为,政府的服务供给保证性是第一位的,也即可确保公共服务可以顺利享受到,至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经济性和便捷性,则不是农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就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来说,既可以政府单独提供,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私人部门的服务,提供给农民。由于中国农民对公共服务的经济性比较敏感,因此,农民可能更乐于选择政府单独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明显拉大,农村群众获得文化知识的途径与能力极为有限,他们对文化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鉴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广播电视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必定不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则会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在农村居民对文化信息的强烈需求与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有责任与义务在农村地区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诉求。
四、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的主要对策
未来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将从数量增加,即提高覆盖率,向提高质量的目标转变,即不断提高农村广播电视信号质量;从注重资金的投入向兼顾提高资金效率方向转变。从单一政府供给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向多元化供给模式转变,是基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因此,本文仅从资金投入多元化角度,提出建立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多元化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也必须相应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政府资金支持规模和力度也要相应扩大和增强。在确定未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时,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确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标准的基础,满足农民对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方向。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还只是实现“村村通”,仅仅是公共服务“量”上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之下是依赖于国家的政府资金的单一投入。未来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将提高为“量”与“质”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从“量”上来说,就是从实现“村村通”到实现“户户通”;从“质”上来说,就是大幅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建设城乡统一质量标准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单一的政府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建设需要,需要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二)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如前所述,“村村通”工程中20户以上“盲村”建设资金投入每村投入资金只有1万元,投入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今后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资金投入具体数额应该以户为单位测算,而不能以村为单位,这是因为,以户为单位能更准确地测算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实际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建立满足于广大农民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资金投入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财力、政策导向和政府执行政策的主管意愿和实际效果。这些主客观因素决定了目前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有限,不能满足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需要。因此,未来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提高后,政府资金投入的决定因素不仅依赖于政府财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服务标准和农民需求变化,测算我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需政府资金规模和投入力度。
(三)建立政府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6
同方知网等国内新兴的数字出版公司多以数据库为主要产品,力求实现学术文献的电子化和网络传播,但由于其不具备纸质出版物的一次出版资质,在其文献资源获取、版权合作、产品设计与运营、产品销售等过程中,也一直在从事已出版文献的整合与加工,实现知识资源的增值,为合作方和客户提供与出版相关的信息服务。施普林格等国际化公司编辑出版能力很强,影响力很大,但因政策等原因迄今未能取得国内实际出版资质,所以,其在中国从事的业务主要是与出版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这两家具有国内、国际不同背景公司的经营范围都涉及“出版服务”这一特定领域,而鉴于国情、体制、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原因运营模式却迥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版权意识及运作方式的差异
近年来,在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已初步形成了保护知识产权,尤其是保护署名权和财产收益权的社会气氛和共识。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相关行业和从业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对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对智力创新所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认识不深。在实际的市场版权交易行为中,这种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的表现为对版权合作模式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简单、死板,甚至还保留着一些计划经济体制下无偿占用著作权的习性和做法。比如,同方知网学术资料的来源相当一部分是国内硕、博论文,是通过与高校科研单位签订打包合作协议,由管理部门强制要求著作人答辩之前必须签订“自愿”同意其论文可以被无偿使用的授权书。这样做,虽然不花钱集中了大量资源,但不利于提炼和再次开发。而斯普林格等国外出版商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即使从已发表论文中抽印几页学术资料给客户,也要保证著作人的版税权益,所以,能够以丰富多样的版权合作模式对已有文献内容进行加工整合,提供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出版服务。
二、市场意识与经营方式的差异
对于出版服务业来讲,产品原材料是各种优质原创的有版权约束力的知识或信息资源,需要创造性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加工,以符合客户的多样需求,实现知识资源的增值利用。在这方面,国内公司与国际出版服务商有明显差距。
(一) 学术资源与合作对象细分不足的差距
一直以来,学术界的学术资源水平良莠不齐,不同的期刊、专著、会议论文、学术报告等质量千差万别,如果对所有的学术资源无差别看待和使用,从商业运营角度是不明智的。同方知网等国内公司在选取文献进行数据库收录时虽然也有所取舍,但往往对已收录的文献一视同仁,仅按照学科领域和来源类别对文献资源进行粗分。在合作模式和下游产品开放方面,优秀文献和普通文献、权威机构与非权威机构等实行的是无差别对待,这样一来,优秀文献资源本能够创造出的市场价值反而被压抑了。与国内公司相反,施普林格对于其代理的版权方则采取了非常灵活的合作方式,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产品形式商定版税,尽可能将优秀文献资源的利用潜力发挥到最大,不仅原版权方非常愿意与出版服务公司合作,而且优秀学术成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二) 对客户需求及相应内容细分不足的差异
同方知网等国内公司虽然在销售渠道上也下了颇多功夫,针对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销售对象的不同特点,成立了相应的销售部门进行针对性营销,但由于其在文獻内容上过于追求大而全,对内容质量划分不够科学精细,对于不同需求的客户并没有在文献产品性质上予以差别化对待,因此未能提供真正贴合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达不到应有效果。与此不同的是,施普林格常常根据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司的不同属性、不同需求客户开发定制化的出版产品服务,而非仅根据专业领域把大量文献进行简单打包销售,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三) 再加工、再创造能力的差异
将纸质文献电子化,进行数据库管理和网络传播,仅仅是知识资源出版服务整合的第一步,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条件下,对知识资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深入开展符合客户具体需求的多样化服务,是出版服务业大有可为的新领域。以施普林格Healthcare服务项目为例,往往通过对已有的论文、期刊、专著、会议论文、会议视频等进行系统整合和专门梳理,主动寻求符合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形式,开发出种类繁多的系列产品。实际服务过程中,则灵活采取文献再版抽印,国外优秀期刊的中文版、会议视频直播有偿观看,学习讨论工作坊、专家论坛等方式。总之,只要有相关的客户需求和资料来源,都可以积极灵活地进行整合和再加工,努力实现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增值。
三、运营组织模式创新的差距
在这方面,施普林格等国际出版集团公司有两个突出的经验做法。
第一,通过“产品线”模式组织有效运营。国际出版服务公司在对出版内容、客户性质和产品形式精细化区分的基础之上,常常采取围绕一个系列产品来组织独立团队的办法,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和编辑、制作、销售,构建有利于产品开发和系列服务的组织模式和组织结构。相比之下,同方知网则仍然沿用国内传统的事业单位组织形式,采取的是以总编室为编辑协调中心和把采编中心作为版权合作的实际洽谈部门的办法,技术制作团队和销售团队过于独立,与采编中心联系分散。显然,这样的组织模式与国际出版服务业细分市场服务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方向相悖。
第二,积极保持和加强同业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由于存在认识不足和实施策略误区,在国内,众多出版服务公司往往各树藩篱、互不往来,像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超星图书馆等几家大公司之间开展合作的情况非常有限,与施普林格、爱思唯尔、威科等国际背景出版商在华机构合作则更少,大大限制了其发展空间。而在国际诸知名出版服务公司之间,各种各样的合作活动非常广泛。一家公司拿到了某个版权方的独家代理权或销售权,并不意味着单打独斗,与其他公司没有任何合作的空间,而是存在许多灵活版权合作的机会。如SpringerLink、PubMed等国际知名文献数据库常常也只是提供题录,点击后跳转至相应版权方的网站进行付费下载。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以同方知网为代表的国内出版服务机构虽然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成熟的市场,收录文献之多、涵盖学科之全、中心网站点击量之大都在全球占据一席之地,但与以施普林格为代表的国际大牌出版服务商在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出版服务市场的持续扩大,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摒弃追求大而全和垄断经营的传统模式,构建以版权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重视资源、客户和市场精细划分,提升资源再加工能力,创造多样化、定制化的知识信息产品,构建以“产品线”为中心的高效组织结构,加强与竞争者的竞合博弈,应当是中国出版服务行业积极改进的方向。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模式初探 篇7
一、社区文化中心
自90年代以来, 上海公共文化建设开始将重点转向基层社区文化建设, 并将此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来主抓。2004年, 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以非营利性为运营宗旨,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 上海市信息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建设, 该中心将自身工作职能定位为指导全市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并提供内容支撑和文化资源。从本质上看该中心可以认为是以往旧有形式街道文化站的改良创新。与旧街道文化站相类似的是, 新型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仍以街道、乡镇为覆盖区域, 为辖区居民提供以文化为主, 辅以体育、教育、科技、娱乐等多项服务项目。与旧有文化站相比, 旧文化站服务相对陈旧、单一, 且旧文化站的设置、选址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往往以硬件标准是否达标为主要衡量标志而没有将“服务于民”“便捷于民”的宗旨真正贯彻落实。硬件设置不够合理、选址往往偏僻、设备使用率低下往往成为旧有文化站不可回避的三大硬伤。
新型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尽可能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使政府投资真正做到高效、便民, 上海市要求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要设置在人口稠密地区, 每5至10万居民聚集地均成立该中心。以便民、利民为宗旨, 各项硬件设施建设也均考虑到居民的使用便利性以及设施利用效率。每个中心有多功能厅、展示厅、排练厅、活动室、图书馆、信息服务苑、音乐教室等21项基本配置, 使用面积在3550平方米左右, 居民在文化中心内可享受到“一站式”的文化综合服务。截至2008年底, 上海已先后投入30.5亿元人民币, 建成了135家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按照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 到2010年, 全市19个区县220个街道乡镇将建成200个多功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实现“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 纵横交错, 全面覆盖”。届时, 其服务功能也将不断向居委会和行政村延伸。
上海市的新型文化中心建设, 在全国大型城市中走出的先行先试的道路, 对全国其他同类型城市均具有较强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 上海力图在机制上找到公益文化事业的建设、运营、管理、拓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思路。上海的尝试是有效果的, 新型社区文化中心广受居民欢迎, 也印证了这一点。
二、东方社区信息苑
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立在社区、面向社区居民的新型信息化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东方社区信息苑可以理解为是由政府指导下的“社区绿色网吧”。
迄今, 上海市已建设东方社区信息苑300家, 东方农村信息点1200家, 覆盖全市19个区 (县) 所属街 (镇) 及行政村。每个苑点可覆盖2到3万居民、5000个家庭, 单点区域有效覆盖率达40%左右。
三、文化资源配送系统
文化资源配送系统是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新型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享受的机制, 其操作程序是:百姓“点菜”, 国家购买服务, “统一配送, 连锁管理”送货上门。文化资源配送系统首先成立了面对全市的文化配送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对全市优秀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 包括资料采集、制作以及文化活动策划组织。通过文化配送中心, 全市文化资源变成了文化产品, 并由配送系统发送到遍布全市的各个服务网点。经服务中心的搜集整理, 目前的文化产品库其来源主要为三大类, 第一类, 是各类型出版物 (书籍、报刊、音像制品) 、可移动展览以及部分带有免费赠送、免费观摩性质的各类型演出, 第一类资源以物质化文化资源为主, 服务中心已经与全市多家出版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资源库中拥有书刊、碟片等出版类产品2000余种;第二类, 是各类型文艺演出、文化讲座及相类似的非物质化综合文艺类资源, 演出提供者不仅有上海各专业文艺院团, 还包括本体民营剧团、业余文艺爱好者团队、部队、企业等社会单位所拥有的文艺团体, 仅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演员就有600于人, 文化讲座更是涵盖了器乐、戏曲、曲艺、摄影、书法、美术等多个门类;第三类为健身舞蹈、拳操等健身体育类培训资源。通过配送系统, 居民在社区内既可享受到“基本、必需”的文化生活, 作为资源的提供者, 文艺工作者也可借此接触社会、寻找创作源泉, 同时文艺新人也通过这一舞台得到艺术的实践与锻炼机会。
上海市为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保障水平, 重点设计和实施了具有主流价值和引导功能的“东方系列”公共文化内容生产和配送辅助系统, 包括东方宣教中心、东方大讲坛、东方社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方社区学校等。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志性品牌项目, 东方讲坛在文化资源配送方面更以连锁式发展等运行机制, 围绕文化艺术等专题, 提供菜单式服务, 五年多来已推出1500多个主题系列, 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所需的精神食粮。东方讲坛惠及海内外知名学者, 每隔十天在《解放日报》和网上发布一次讲座信息, 对社会开放率达到94.33%。市民可以就近参加自己喜好的讲座。平均每天能够听到6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东方讲坛电视版、广播版受众更是达到1.5亿人次。
经过短短几年发展, 上海除了“东方系列”已经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显示出领军风采和品牌影响力之外, 还出现了一批由国内知名社会力量举办的专业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就是较为突出的案例, 该中心目前以政府委托或托管方式管理着6家社区公共文化机构, 与上海特有的文化品牌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基层文化阵地
目前, 上海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 完成了区 (县) 、乡镇 (街道) 和村 (居委会) 三级梯度配置网络构建, 并开展试点, 逐步推进区、镇、社区、村四级文化阵地网络建设, 为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近年来, 上海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提高图书馆覆盖率、增加图书馆馆舍面积与图书数量、新建和扩建社区文化中心 (站) 。在优化和完善区县和街镇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心又进一步下移, 建设了一批村 (居委) 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室。
为普及群众文化, 上海市还开展了创建群众文化活动特色项目和特色区域的工作, 搭建了“上海之春”群文新人新作展示平台和“上海国际艺术节”群文建设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在全市10个郊区、区 (县) 基本形成“一区一品、一区多品”的鲜明特色。此外, 他们还积极探索“文化下乡演出”的长效机制, 根据郊区文化发展的实际和农民文化需求, 10个郊区整合资源, 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 基本上做到天天有团队活动, 月月有广场活动, 每年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据《2008上海文化统计概览》, 至2008年中期, 上海已建成社区文化中心108个、东方信息苑300个、农村信息点1200个, 使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数达到2510个。初步形成布局优化、覆盖城乡、设施先进、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天津和上海同为直辖市, 并且地处渤海之滨与上海有着相近的地理优势。但在与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的立意、宗旨似乎在天津市的发展现状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首先, 上海文化资源配送系统独具匠心, 推出了“百姓点餐, 统一配送”的菜单式服务, 将百姓的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 使建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出发点与预期效果有机结合, 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其次, 借助经济优势, 上海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投入居全国首位。经济上的有力扶持保证了上海公共文化具有较完备的硬件配套设施, 良好的公共文化活动设施既能激发文化主管部门、协办单位的工作热情, 又可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到各类活动当中;第三, 上海市特别关注社区文化建设, 以东方社区信息苑为代表, 将公共文化的设施和服务平台直接面向社区居民。这种做法不仅加强了公共文化的覆盖密度, 还充分利用了社区的有效管理范围和丰富文化资源, 从而更加集中地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工作, 使社区居民充分受益。
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经验固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思考, 但天津面临着不同于上海的实际情况与需要, 如起步稍晚、资金投入与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地域文化特色等。因此切不可一味照搬上海模式, 而应在总结中不断创新, 走出适合天津公共文化发展规律的新路来。
参考文献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陈威著,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模式探析 篇8
1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措施
1.1 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提升科研人员综合素质
1.1.1 建立市、县两级人才培养机制。
县局普遍存在气象核心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核心技术力量缺乏是困扰气象服务开展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以市级技术力量为核心, 培养县级气象部门科研创新人才, 带动县级气象科研发展, 全面提升全市县市两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1,2]。
1.1.2组建研发团队。
一是与市级联合组织研发团队;二是加强与行业单位协作, 针对行业用户需求, 研发行业气象服务指标, 形成不同行业气象服务产品, 提高服务技术含量。
1.1.3建立市级综合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整个平台由公共服务、决策服务、为农服务和专业服务四部分组成。健全服务功能, 实现服务技术创新。建立以预警信号类、天气监测类和天气预报类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系统。内容丰富细致, 涵盖卫星云图、雷达图, 气温、降水、风等实况以及预警信号、短时预报、一周预报、重要天气预报等[3,4]。
1.1.4 为农服务平台日趋专业化。
建立集大田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为一体的综合为农服务平台, 集气象信息实时采集、农业天气预报产品释用、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农业气象科普等于一体, 实现市、县业务实时共享, 实时浏览、下载指导产品, 并结合当地特点进行释用, 制作、发布服务产品, 为地方提供农业点对面、点对点的气象服务。
1.1.5 专业服务平台突出专业性, 服务更加细致快捷。
会同行业部门合作研发行业气象服务系统, 建立“行业气象服务平台”。内容丰富细致, 产品专业科学。服务产品可直入行业部门业务系统与界面, 便于及时收看收听, 遇有重要天气及时采取措施防范, 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并同步实现点对点客户端同步服务。
1.2 创新专业服务, 提高技术应用科技含量
1.2.1 重视服务新技术应用。
利用Web GIS技术, 将气象要素实时直观地展现, 并实现产品信息一键式、智能化发布至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主要通过Web服务方式提供服务, 决策服务、为农服务和专业服务可根据各自需求, 勾选所需服务内容进行点对点服务。
1.2.2 研发高危行业气象服务指标。
根据高危行业气象灾害临界点标准, 制定高危行业灾害性气象指标。一旦达到临界点, 立即启动提示, 系统会提前发送预警通知。实现有效预警, 及时提醒, 及早防范。
1.2.3 创新推广模式, 加强合作推广。
气象部门从安全高度出发, 以行业应急安全为出发点, 以各生产部门减少灾害损失为宗旨, 由市安监部门统一协调组织生产单位, 各行业部门参与, 气象服务部门跟进服务, 共同完成气象灾害性服务过程。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趋利避害, 避免和减少生产单位经济损失, 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5]。工作重点放在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发电供电等重点企业。具体实施可根据当地实际而定。总体原则为联合安监职能部门, 合作潜在用户单位形成综合气象服务体, 以政府或集团购买服务和企业市场运作等方式实现气象经济效益最大化。气象部门与安监部门或应急部门要组成联合工作组, 进行督导, 各企业要在生产调度中心、安全监控场所等关键部门岗位安排专人负责, 以确保气象服务落到实处。
1.2.4 优化直通车服务方式。
气象信息系统接入用户单位业务系统和界面, 直传至生产单位安全调度中心显示屏, 根据气象信息合理调度生成, 更加直观与及时。
2 服务预期效果
2.1 突出为农服务影视平台作用
与当地广播电视台联合, 通过该综合平台为市大型为农服务节目提供农业信息播出, 增强气象服务的覆盖面。
2.2 公共服务效果明显
实行气象预警信号发布及推送服务功能, 公众、生产单位、农业种植户等可快速获取气象预警信息。服务范围达到各阶层、多领域、全受众, 实现气象服务从“部门气象”到“社会气象”的根本性转变, 从而提高了气象服务在政府和公众中的影响力。
2.3 为农服务信息市、县资源共享
为农服务产品实现市、县业务实时共享, 对县级为农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4 加强合作, 推广效果好
联合行业部门开展高影响天气行业气象服务, 共同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避免和减少生产单位经济损失,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 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下一步还需对服务监控进行研发, 实现服务产品流程全监控, 并把产品运行状态显示在大屏幕上, 从而便于跟踪服务。同时进一步拓宽合作思路。目前, 气象服务领域正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需要在如何改变目前业务支撑体系和组织模式上进行思考和创新, 尝试在技术合作基础上, 进行数据和产品支撑合作、气象App终端商务合作等多种模式, 以适应社会公众和市场发展所需。
参考文献
[1]李玉平, 高由信, 张军, 等.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4) :296.
[2]毛予晖.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 2012 (8) :145-147.
[3]林杰星, 刘丽华.浅谈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J].农业与技术, 2012 (9) :150.
[4]皮艳萍.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J].北京农业, 2013 (3) :99-100.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模式探讨 篇9
1 治理模式的理念变革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体现了一种“大政府”的理念,即认为政府是“贤能”而“仁爱”的,民众将众多的社会事务全部交给政府负责。这时,人们认为政府应该且能够有效提供所有的公共服务,管理社会各个层面的主要事务,甚至参与市场和管理私人领域的一些事务,以使政府能较好地调控整个国家的运行,体现出强大的行政管理效能。在这种理念下,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模式治理社会。
然而,现代社会中该理念逐渐偏离现实情况。大政府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本身权力边界不清,权力不受约束,容易侵犯私人领域,并导致资源使用的不公平和低效。
20世纪最后25年,伴随着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在新兴工业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各个阶层、各种社会群体的日趋成熟,也逐渐出现了服务型政府和“小政府”的理念。新公共管理理论总结了这种政府治理改革趋势,政府治理理念转为“如无必要,勿增公共”,即尽量缩小政府管理范围,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和公民团体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能力,并在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新的理念认为政府作为行政科层制的官僚体系,对社会事务天然地反应迟钝、效率低下,倾向于权力的扩张和滥用,所以应尽量将社会事务交与民众。
美国学者黄宗智提出了第三领域的概念,认为可以将社会事务分为私域、公域以及政府、社会、私人都参与其间的第三领域,倡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第三领域的公共事务。政府仅仅作为政策制定者、重大事务裁判者,以及某些主要的纯公共服务提供者。
“小政府”理念在缩小了政府服务范围的同时更加清晰地厘定了政府职能,加强了政府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监管方面的职能。并且在公共服务方面由政府垄断提供转向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格局。
2 两种治理模式的分析
图1显示了两种模式及其配套政策的差异。行政管理模式中,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是政府直接组织提供。政府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卫生事业单位实行财政补偿,双方可以签订目标责任书,以业绩目标考核为主要监管手段。
合同规制模式中,以政府购买为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签订双方权责对等的服务购买合同,对合同签约的公共服务提供机构采取合同支付的支付方式,以绩效考核为主要监管手段。政府可以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将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评价、管理咨询等服务外包,从而将政府职能缩小到最核心的控制功能。
3 两种治理模式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比较
3.1 政府提供模式
服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隶属于政府,管理上缺乏独立性,人财物由政府统一把关,缺少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容易沾染官僚体系的工作作风。支付方式:采用财政补偿的方式,以维持服务机构生存为主要目的。不仅难以激励事业单位控制成本,同时需要通过另外的行政压力促进服务质量。当前卫生需求越来越高,开展的服务越来越丰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复杂,推动财政投入随之逐渐膨胀。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财政补偿方式就无法有效承担现代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技术指导、支付等工作,在成本管理和效果评估上更显粗陋和低效。考核方式:由于提供者和政府同属一个体系,相互制衡性差,考核容易流于形式,往往无法客观、透彻地考核服务过程和结果。适宜环境:(1)社会结构简单,不存在多个有资质的第三领域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管理与提供比较单纯,如村落修桥等一次性的公共服务。(2)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涉及社会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公共服务,如司法、警察、突发应急工作。(3)在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政府管理一切的威权主义社会多实行政府提供模式。
3.2 政府购买模式
服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可以由政府、社会公益基金会、民间资本等渠道注资成立,自主经营,拥有较为独立的管理权。因其在公共服务市场上竞争,而有较强的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能够为适应公共服务需要而灵活高效地改善管理效能。同时,政府有自由选择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的权利,可以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上好中选优地运用财政资金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刺激多个服务供方产生竞争,达到让纳税人健康水平最大化的目的[2]。支付方式:以合同支付为主,通过合同明确约定支付额度和支付依据,以及考核评估方式,对服务效果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考核方式:政府利用考核较好地调控服务机构,服务结构、过程、产出与成本控制等各方面的考核机制对卫生服务机构有约束作用。适宜环境:社会结构复杂,存在多样化的第三领域社会组织,政治上允许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公共服务对象、技术要求、服务过程、管理等较为复杂,且需要长期开展。
现实中,一个社会的公共服务具体是以哪种模式为主并不只取决于客观的社会状况,也取决于社会现实存在的治理理念。“大政府”理念影响下的社会中,政府集聚了几乎所有的社会信任,而社会组织缺少社会信任。此时,全社会共同认为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承担,即使理论指出它们也可以交由其他提供方。当社会文化和治理理念的逐步转变,社会组织逐步取得更多的社会信任之后,他们将获得资格去承担如健康促进、传染病防治等公共服务。
4 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的社会功能分析
为了达到较高的成本效益,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必须在适宜环境下开展。社会人群分化较为简单且社会规模较小时,公共服务对象较为单纯,公共服务复杂性较低。这时,政府直接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能够减少整个社会的服务成本。政府提供模式中,服务机构是政府部门或下属单位,服务机构固定,服务责任由政府全力承担,服务对象只需与政府互动。
然而现代社会已经不适合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模式。因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利益群体需要政府承担庞杂的行政服务,如果公共服务依然归拢给政府,那么行政机构将无比庞大,管理效能随之下降,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将引发社会普遍不满。
虽然现实情境下,合同规制的政府购买模式的实施需要艰难的政府职能转型,需要政府提高自身的监管、规制、宏观设计的能力,但是坚持实行政府购买模式最终会给社会、政府、群众带来多赢的局面。
4.1 加强政府治理能力
政府购买能够缩小政府权力界限,使权力归核化即在更小的范围内发挥更加精密、高效的治理效能。购买模式成熟后,政府不负责提供服务和对机构的具体管理,而且服务效果考核、服务过程评估等责任也可以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社会组织,政府只需控制和管理好各参与机构,进行经费管理,保证服务效果,并支付合理价格。因此,政府购买模式引导政府权力的配置状况从全能主义大政府模式中脱离出来,缩小了其在第三领域中的活动范围,摆脱了过于庞杂的社会责任,可以专注于更加核心的法治维护、产权保护等其他非政府不可的纯公共服务。
4.2 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服务方在长期的购买模式下能够建立良好的自律能力和他律习惯,培养了卫生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和合同管理风格,提高了专业服务水平。政府购买模式利用了市场机制,能积聚和优化了资源配置,催生了财务审计机构、卫生评价机构、研究机构、卫生公益服务组织等周边产业的成熟。卫生服务机构的身份逐步从单一的事业单位转化为事业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社会组织等多元化的提供者集群;从主要与政府互动,变为与各种周边产业、与整个社会更为紧密地互动合作。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也会更加精细化,比如卫生需求调查、健康效果测定等。
在政府购买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资质考核机制,并过渡到只要符合资质的机构都可以参与单项服务竞标,各种所有制的医疗卫生机构都可以参加在政府购买模式中公平竞争,扩大了政府选择权范围,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使机构加大了自我改善的动力和压力。
当政府购买机制长期运行后,为了使事业单位与私营机构公平竞争,政府应减少对事业单位的非合同补偿,而大部分经费将纳入合同支付的范围。同时向社会开放更多的包括医疗、研究、监管外包等在内的政府购买项目,多个项目和多个竞标机构互相选择,使得大部分机构能得到不同的卫生项目。
5 破解公共服务提供的“出身论”
当前社会的治理理念依然在“大政府”的支配下,人们倾向于相信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统一管理。由于缺少可靠的政府购买经验,缺少公共服务改革的顶层设计,缺少对理念模式的透彻分析和一贯坚持,因此公共服务提供模式改革缺乏持续性,某些地方乡镇卫生院、医院产权反复变更,最后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机构依然回归到政府事业单位的老路上。
是否私有机构就不能提供公益性的公共服务,是否公立机构就一定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答案是否定的,公共服务的提供并不与身份相关,也并非要捆绑于所有制的两极。公共服务上不会只有“附属政府—脱离政府”的两极模式,这种模式折射出人们对公共事务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凡是公共,必归政府”的大政府思维定势中。全社会应该更深入地解放思想,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公共服务逐步引入第三领域内,尽可能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提供、辅助提供、监督等过程。
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宜实行政府购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多样、内容丰富,政府统一组织提供效率较低,应确立政府购买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改革方向。首先要理清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卫生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关系,提高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与政府的谈判地位,保证基层服务提供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否则作为听命于政府的机构,是难以要求政府履行购买合同义务的。当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实行政事分开,就是因为只有在政事分开后事业单位取得较独立地位,才有可能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合同规制的治理工具,实行公共服务合同购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合同规制: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规制改革新趋向[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92-95.
[2]王俊华.变财政投入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体制的新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2(12):52-54.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10
2003年以来,国家开始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为明确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助范围、内容以及规范补助方式,2006年财政部等三部委《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三项补助内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离退休人员经费等经费补助和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是对服务内容的补偿,后两项补助为对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补偿。《意见》规定“地方政府要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社区服务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相关成本核定财政补助”。2007年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2008年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达2.4万个。但是,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投入与管理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共卫生服务产出计量困难、经费在区县划拨过程中未明确用途、评价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绩效难度较大,因此许多地方仍然是简单按照服务人口进行补偿。这一投入模式容易以下情况:一是相对于机构承担的工作,财政补偿偏低。“公共卫生服务是一个框,什么工作都可以装”,加之地方政府配套经费不及时、不足额到位等因素,增加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的经济负担;二是补偿经费绩效偏低。“大锅饭式”的补偿既较少考虑城市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与需求,也无法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使得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产出效率低,造成浪费。因此,通过探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模式,对于改善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提高社区公共卫生财政补偿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探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模式的几个问题
由政府承担基本卫生服务的投入责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1997年世界银行提出政府“核心使命”中的最基本责任之一是“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基础设施”,因此,“改善健康”理所应当成为政府在法律上和道义上的天然责任,是公共财政支持公共卫生发展的根本依据[1]。未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社区卫生服务将成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具有提供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两大功能。基本医疗服务是通过财政和收费补偿,其中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而公共卫生服务由于社会性和公益性很强,又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全部由财政经费负担。政府财政补偿资金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最终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图1),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何提供这两类不同补偿模式的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各项投入经费的管理情况。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模式,首先要了解投入主体、投入主体与服务提供机构之间以及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之间的关系,研究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模式中存在的特殊规律和矛盾。
2.1 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与经费管理责任
各级政府承担了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与经费管理的主要责任。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各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关系到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的界定。根据《意见》精神,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主体分为中央、省、市、县(区、市)四级,各级政府之间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划分其投入责任。县(区、市)承担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的主要责任,不仅要按规定在预算中安排公共卫生服务的配套经费,还要承担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以及日常经费。同时,县级(区、市)政府部门又是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和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的实际管理者。管理权限下移的模式容易导致对管理者监督的失衡,比如个别地方出现挪用财政转移支付经费、不按标准配套专项经费或者进行假配套等现象。因此,除了要明确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投入与管理责任外,还要通过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各级政府及机构的监督。比如通过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作为指导工作和绩效评价的依据。
2.2 政府与机构之间的责任与权利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按照举办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举办和社会力量举办,其中由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模式中(图2),各级政府是服务的付费者,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服务的提供者,社区、家庭和居民是服务的直接消费者[2]。这里有两重受托责任关系:一是政府对社会公众承担“健康改善”责任,是以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补偿履行;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财政补偿,并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一服务模式实质是供方决定模式,付费者不是最终消费者,因此缺乏对服务提供者的直接评价,只能通过社区居民接受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体现。由此决定了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模式必须建立在服务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根据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效果进行补偿。
2.3 协调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同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卫生资源在不同服务间的配置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一方面[3],“重医疗、轻公卫”的倾向容易导致基本医疗挤占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情况,抑制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反之,如果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负担过重、补偿太少,就会增加机构的风险。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特别是保证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有效地使用好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
3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政府购买”模式
解决目前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建设,另一方面是采用“政府购买”的模式。购买服务的实质就是绩效补偿,通过明确购买双方-政府与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在“补偿标准”、“服务内容、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和 “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约定,并严格按照契约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偿。核心内涵是尊重交易规则与契约精神。
3.1 合理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购买服务的对象。
“政府购买”的公共卫生服务要从内容、数量、质量和效果上进行界定,即明确购买对象的内容、性质和特征。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政府财力的差异,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具体要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包括政府有补偿能力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提供能力和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依据和绩效考核的标准。
3.2 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用途,开展成本核算提供补偿依据。
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是购买服务的资金来源,其用途是弥补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中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将专项经费用弥补日常经费拨款不足的做法并不合适,因为这些日常经费开支的用途既有公共卫生服务也有基本医疗服务。因此,通过专项资金专账管理、开展成本核算等方法,以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耗费作为财政补偿的主要依据。
3.3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建立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的财政投入模式
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的绩效评价是以政府为评价主体,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方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过程、结果和投入产出的衡量,包括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情况、机构主观努力程度和居民满意程度的衡量。绩效评价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绩效优先的原则,绩效考评的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并作为政府划拨专项经费的依据,同时建立激励、惩罚及绩差机构的退出机制。
摘要:通过探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主体、投入主体与服务提供机构之间以及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以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模式,政府购买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公共支出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54.
[2]景琳,李玉强,张媚等.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偿绩效考评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4):42~44.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11
关键词:服务设计 设计思维 接触 点体 验公共服务
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设计的发展,已经从注重产品设计而转向注重功能服务设计的发展阶段。而公共服务设计则是服务设计的重要领域,也是一个特殊领域,它更明显地与社会文明建设的阶段性需要有关。国内城市现有公共服务系统的失缺与不完善,与整体缺乏细致而规范的服务设计有着直接的关联。随着服务范围扩展之后,抓好公共服务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工作的重点,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表明了政府服务的重心向公共服务的转移。
一 什么是服务设计思维
服务设计是一种设计思维方式,为人且与人一起创造与改善服务体验,这些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在不同接触点上。它强调合作以使得共同创造成为可能,让服务变得更加有用,可用,高效,有效和被需要,是全新的、整体性强、多学科交融的综合领域。服务设计不仅承认服务是不同,而且也是在这个前提下,通过采用以协同创造、持续重构、多学科合作、能力建设和持续变化为特点的方法来行动的。
服务设计是基于系统整合跨专业协作的新兴设计领域;服务设计通过创新或改良手段,为顾客或组织创造有用、好用、高效且希望拥有的服务;服务设计是有效的计划和组织—项服务中所涉及的人、物料、信息、组织操作、呈现形式等相关因素,旨在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创新思维和方法。近十年,服务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学科,来在欧美国家迅速拓展,众多知名院校相继开设服务设计专业,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早在2005年为设计给出的定义中已将“服务”包括在内。
二 服务设计接触点
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服务接触(service encounter)的概念,指用户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与服务供应者之间的互动,或者用户与服务传递系统(service delivery system)间的互动。
而服务设计中进一步提出服务接触点(Touch Point),接触点描述的是在服务过程的前、中、后,用户、消费者、雇员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与产品、服务或品牌的交互点。我们可以把服务接触点看作是用户在路径与节点上的“真实瞬间”,接触点建构服务程序与系统,触发服务瞬间进而连成服务线,是服务流程的主要关键点,其核心的服务与价值是需要通过与用户不同接触来获得沟通与体现。
接触点的价值在于为服务系统提供了如何将核心服务与价值有效地传递给用户,无论是零售业、公共服务等,顾客都是通过接触点来获得服务。这种接触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环境、产品、视觉平面等。
接触点的设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有接触点优化;另一种是创新的接触点。通过对整个服务过程接触点的罗列分析后,不仅要查找出现有接触点的问题,还要洞察用户潜在需求并创建新的接触点。
1)现有接触点优化,通过梳理现有服务流程,分析服务组织与顾客之间原有存在接触方式,针对用户新的需求和期望做出适应性的设计,称之为现有接触点的优化。
2)创建新的接触点通过洞察用户潜在的需求与界定服务系统核心价值后,重新创建或增加顾客与服务系统新的互动关系,称为创建新的接触点。
接触点的作用在于提供服务组织与顾客之间的一种时间、地点的媒介互动行为,则需对服务过程的接触点进行归类分析,洞察,甄别,定义需求,然后通过现有接触点设计的优化与创新点的接触点来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
三 公共服务设计及模式
各地政府开始意识到为市民提供及时、充足、公平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从“经济建设型”转为“公共服务型”的必然趋势。目前各级政府正在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比较凑巧的是,这一指标与“工业设计”这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今年初温家宝总理代表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2010年政府需要大力推动的八件重要工作里,第二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不仅强调了要大力发展包括“工业设计”在内的“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而且还强调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按照政府工作内容划分,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科学研究、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社会救济等,更专业的观点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疑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其规定的是一定阶段上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设计史教授、设计史家维克多·马格林(Victor Marqolln)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去重新发明一种设计文化以便明确地区分有价值和容易被理解的方案。当其它职业开始在可持续文化中寻求谋生出路的时候,设计师也同样应该这样做,去创造一种新的实践形式。”……而是要从中看到这个“出口”连接着一百多年来现代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拐点。
服务设计能够帮助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效率从而节约成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服务设计对问题的服务化解决方案减少了有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使用。能够更好地控制服务所提供的内容,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回报。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设计涉及到政府机关、医疗、教育、交通及其他社会组织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众的公共利益,这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的迫切现实需求。
四 如何通过接触点提升服务体验?
服务设计通过整合利益相关人的关切,设计良好的服务系统和接触点。在公共服务过成中有两个价值——用户(民众)价值与提供服务机构(政府)价值。然而是用户的价值比较重要还是提供服务的机构价值比较重要呢?
民众感知公共服务质量是指民众作为单位代表或个人到政府机关办理审批、交付税收等事务过程中,所感知到的行政服务表现和实际绩效水平,是公众对服务质量的直接评价。它包括便利性、响应性、透明性、守法性、实效性和保证性六个维度。良好的服务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系统的服务设计;另一个是用户中心的服务传递;服务设计是指将服务要素整合到服务过程中;服务传递是真实瞬间,是服务接触,是个性化、异质性强的服务接触。1985年,美国著名的服务营销研究组合PZB(Pa rasu raman,Zeithaml,Berry)认为公司对顾客期望缺乏准确的了解和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是影响顾客感知质量的主要原因。卡落里·肯格瑞母等(Carole.Congram,Michael Epelman,1996)认为,导致服务质量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好的设计,服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是否找到,是否有标准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是否培训好了员工等都属于服务设计的问题。
有效的接触点为民众提供价值的机会,无效的接触点可能增加负面情绪,因此,必须通过界定、改进、创造移除来控制接触点,必要时剔除无价值接触点,特别是有损民众价值的,因此,服务组织清楚了民众的需求后,设计以一种易接近性的、友善的、民众喜欢的方式来与民众接触,并利用多样化的渠道与情境渲染来更好地传播与民众沟通互动。由此可以看出,服务设计实际是一种体验,核心是一种关系,最终体现为用户行为学。服务设计除了通过研究服务过程中各个接触点,还需洞察顾客的真实需求并转化为服务体验。
五结论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 篇12
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背景研究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我国公共图书馆受到了起步较晚、预算经费限制等因素的影响, 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 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 在社区的普及率不高,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呈现地区性失衡。 (2) 管理体制落后。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独立自主性较差, 在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 出现了运行效率低下、馆员积极主动性不够等问题。 (3) 服务内容单一, 服务模式落后。由于管理体制的落后和经费不足, 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 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滞后, 使得公共图书馆形同虚设, 无法吸引较多公众进入图书馆进行知识性阅读和分享性交流。这样, 公共图书馆对全民文化事业的推动也会大打折扣, 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要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2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背景
随着国内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具体表现为: (1) 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各级政府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 纷纷出台了公共图书馆事业扶持政策, 从政策引导、经费投入、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同时, 这也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2) 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人们的文化需求、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升, 公众希望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各文化机构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 科技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服务创新的手段和工具, 各种网络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 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2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2.1 转变服务理念
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直接决定了服务理念, 服务创新工作必须以服务理念的创新为起点。具体来讲,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创新应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1) 树立“用户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服务流程中, 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应从用户的角度设计和考量, 尽一切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想用户之所想, 急用户之所需, 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服务观。 (2) 强化公共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兴馆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馆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 以实现其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水平的提告。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体系, 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全馆服务理念转变和服务质量优化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3) 积极促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融合, 大力发展移动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项目, 以高科技为支撑, 发挥图书馆在科研工作中的辅助作用, 积极推进产学研三位一体化, 以实现科技兴馆的战略发展目标。
2.2 创新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是图书馆服务的直接表现形式, 精彩纷呈的服务内容不但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 提升图书馆的使用率, 还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促进社区居民和谐相处, 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 (1) 立足地方文化, 展现特色优势。新时期, 图书馆要结合本地文化和馆藏特点, 提供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 努力打造自身文化品牌效应。 (2)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内容, 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 实现其他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的本土化发展。 (3) 积极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 调动公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 树立公共图书馆在公众心中的品牌意识。
具体来说, 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以下形式的活动: (1) 开展基于阅读的社区居民活动, 比如新书推介、各种读书节和亲子阅读活动等, 不断激发居民的阅读兴趣。另外, 还可以尝试一些真人图书馆项目, 通过真人图书的讲授让用户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 以达成共识。 (2) 定期、不定期开展一些讲授生活技巧、专业知识的讲座, 比如理财讲座, 传授人们一定的财务知识;母婴讲座, 教育父母如何抚养、教育小孩;针对老年的健康讲座等。 (3) 举办一些基于阅读的竞赛, 比如有奖知识问答、阅读积分累计换奖品活动和绘本舞台剧表演等。 (4)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社交场所, 比如在馆内设咖啡吧、游戏区, 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自我的舒适空间, 或是将游戏和阅读相结合, 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使其不知不觉地爱上阅读。
2.3 变革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即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服务方式的现代化、服务程序的细致化、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2.3.1 服务管理的规范化
服务管理的规范化表现为: (1) 服务制度的规范化。各项服务规范都是以一定的制度为依据, 无论是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是在服务流程方面, 都有相应的文件予以指导。 (2) 服务流程规范化。它是指馆内服务流程符合图书馆相关的行业标准, 能够为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
2.3.2 服务方式的现代化
服务方式的现代化表现为: (1) 制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各项规章制度都能够体现新时代下对公共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 (2) 馆内服务和新技术、新工具相融合, 科技和服务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
2.3.3 服务程序的细致化
服务程序的细致化表现为: (1) 设置人性化的服务流程。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每一个服务环节都应真正考虑用户的服务体验。 (2) 服务流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将人性化纳入服务流程设置的考虑因素中, 更多地考虑该流程设计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化, 判断流程设置是否灵活, 是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或是满足同一用户在不同状况下的使用需求, 流程设置是否能够实现馆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2.3.4 服务对象的个性化
服务对象的个性化表现为: (1) 定期开展用户需求调查, 随时掌握用户的需求; (2) 细分用户群体, 研究不同群组用户的需求偏好, 从而提供符合其需要的服务; (3) 推送用户定制化服务, 利用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不同用户专业量身打造个性化服务。
2.3.5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是指公共图书馆能够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 以不同的形式提供服务, 比如到馆服务、上门服务、网络一对一服务等。利用各种科技、应用工具, 为用户提供各类线上/线下、面对面/虚拟形式的服务。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因此, 在新时期, 图书馆必须要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改善服务管理理念,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推动图书馆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摘要: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简要概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背景, 并对新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作了系统的研究, 以期能为有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背景,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公共出版服务模式】推荐阅读:
公共服务模式05-29
出版模式转型08-21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的思考07-25
出版人才培养模式06-25
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07-06
公共图书馆延伸社区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索09-28
三馆合一模式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公共服务论文06-19
公共治理模式08-09
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07-23
公共危机基本模式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