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兴趣

2024-11-29

课外体育兴趣(共12篇)

课外体育兴趣 篇1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与“课堂为中心”思想观念的影响, 学校体育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课外体育的倾向, 使大学生课外体育处于可有可无、可抓可放, 无关紧要的地位。尤其是高年级的课外体育锻炼更是放任自流, 无人问津。课外体育萧条、萎缩, 学生体育参与率低, 课外体育成为高校体育最薄弱的环节。这导致学生的体能普遍下降, 肥胖学生增多, 近视眼居高不下, 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力劳动减少, 体育锻炼不足 (包括时间和强度均不够) 。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也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研究的问题。2006年12月,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教体艺[2006]6号) , 并举行了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笔者以为, 要推动阳光体育工程, 提升青少年素质。还须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入手, 因为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锻炼,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兴趣培养起来了, 那么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就会增强, 素质的提高指日可待。

一、课外体育兴趣与“阳光体育工程”

课外体育兴趣指学生力求优先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2002年8月12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显然, 已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新的课程体系。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体育课为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身体和技术基础, 为课外体育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课外体育锻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检验体育课学习效果的活动条件。有关体育知识技能要靠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去检验、运用。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需要学生通过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去磨练和培养。从素质教育方面看,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而课外体育锻炼正以素质教育为目的, 通过课外体育锻炼, 养成了好的体育习惯, 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提高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阳光体育工程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教体艺[2006]6号) 中提到的, 旨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 促进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可以看出, 让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正好是对这一精神的落实。目前, 在大学校园里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较少,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弊端, 为了扭转现在的形式, 不能不借助外力使学生们认识到锻炼的必要性和辅助于行动的迫切性。创造条件, 创造机会, 大力发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业余体育锻炼, 通过锻炼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陶冶情操, 丰富文化生活。改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状况已迫在眉睫, 如何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建设, 除了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外, 还必须切实加强课外体育的改革。因此重视课外体育的工作, 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

二、推动“阳光体育工程”开展

要推动阳光体育工程, 应以培养大学生的课外体育兴趣作为切入点。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参加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1. 大力宣传锻炼优势, 强化终身体育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网络、体育讲座、条幅宣传等形式大力加强体育宣传工作,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激发参加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大学时代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转折点, 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推动“阳光体育工程”开展。

2.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优化体育育人环境。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学校领导要把体育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的规划中, 切实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配套服务, 真正为大学生着想, 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氛围。因此, 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有关规定, 不断改善体育场地、器材和配套服务设施, 尽可能满足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优化体育育人氛围。

3. 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在实践中培养兴趣。

避免传统的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组织的优势和特色,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 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 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和较高水平运动队训练,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学生性别、体质状况, 积极探索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形式, 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并对达到合格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 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4. 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易到难地安排教材内容。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想的效果, 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既有直接兴趣, 又有间接兴趣。在教学中要加强体育活动的保护与帮助, 特别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 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因为学生一旦发生对运动的恐惧情绪, 就很难再培养出运动兴趣来了。教学方法应避免呆板、放羊式教学, 将游戏、竞赛等方式综合运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J].体育教学, 2001 (1) :36-37.

[2]董伟.体育教师如何开展体育活动[J].科学时代, 2007 (10) :53-54.

[3]李振聪.阳光体育让校园活起来[J].中国学校体育, 2007 (7) :16-18.

[4]赖小玉, 刘海金, 刘尚礼.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及抑制措施[J].体育学刊, 2007 (8) :125-128.

课外体育兴趣 篇2

为致力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学校通过开展班级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施原则

1 、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 、全面性原则。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 、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

4 、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5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活动内容:

1.班级兴趣小组:开展“美文欣赏”的兴趣活动。

2.活动项目确定要符合:一是“美文”多样性,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趣味性;三是学科性;四是渗透性,活动项目的开设要渗透和结合学校的特色教育;五是教育性,所有的的“美文”都要经过教师精心挑选,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活动时间

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五、活动要求:

为确保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做到计划、组织、辅导、活动内容的落实,学校从人员、时间、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兴趣小组的活动的开展坚持“六定”。

一定活动项目,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兴趣小组;

二定活动目标,各个兴趣小组要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学年活动计划,以每个学年为一个小周期,逐步形成参加学生梯队,最后确定大循环周期,形成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持续性;

三定活动内容,每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随意更改;

四定指导老师,平时的活动都由组内指导老师进行辅导,可采取主辅、分组、轮流等方式进行辅导,必要时可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指导;

五定活动时间,每组每周都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时间,不得随意变动;

六定活动地点,学校确保各兴趣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2、科学管理,追求实效。

(1).每个兴趣小组要有活动计划,每节课外活动,都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做到有组织,有实施。每次活动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要齐全。主要包括活动内容、活动效果、活动经验、学生对活动的评价等四方面的内容。

(2).要切实加强安全、卫生教育,认真落实安全卫生措施。指导教师要自始至终在活动室指导学生,不得干与活动无关的事情,师生不得随意离开活动活动室。

怎样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篇3

(小博士)

无论做什么事,兴趣都是首要的。因为,兴趣是从事任何一项活动、克服任何困难不竭的动力。有了兴趣,再苦的事也是乐事,同学们进行课外阅读也是这样。

有了阅读兴趣,同学们就会产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就会主动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到校外的图书馆寻找课外读物,或主动向他人借阅圖书。有了阅读兴趣,同学们就能自觉克服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查阅生字,一遍读不懂就再读一遍……

如何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诵读古诗词

古诗词是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每天坚持诵读几首,每周背诵几篇,这应该不算是一件难事。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语感加强了,朗读水平提高了,语文素养、审美情趣提升了;与此同时,自己也会悄悄地喜欢课外阅读。

二、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课外书

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不但能加深自己对读物的理解与记忆,丰富和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自己还会从中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于是,这种喜悦与自豪又会化作动力,促使自己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去读更多、更好的书。

在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课外书时,顺便简要介绍一下这些读物的特点、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后的体会等。这样,就把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去了,就找到了与同学交流的共同语言。这种交流是十分有益的,既能启发别人,又能锻炼自己。

当然,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课外书,又会激发更多的同学、好友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积极投身到课外阅读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三、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

你可以向家长和老师展示、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成果,让同学看看自己的读书笔记,同时真诚求得对方的帮助。别人的褒奖是对自己的热情鼓励,会转化为更强的阅读动力;别人的指点会帮助自己改进方法,以便更加合理、高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护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校2003级、2004级和2005级3届129名本科护生, 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

1.2 方法

根据当今护生价值观念与社会行为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自行设计、编制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涉及2方面内容, 共72个项目。本调查问卷经SPSS11.0软件分析有良好的信度、重测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经χ2检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护生课外阅读动机调查 (见表2)

由表2可知, 3个年级护生课外阅读动机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个年级课外阅读动机中均以消遣娱乐所占人数最多。

2.2 护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 (见表3)

由表3可知, 3个年级的护生除了科技读物的阅读兴趣有显著性差异外 (P<0.05) , 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各年级均以娱乐休闲类读物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是生活实用和文学艺术类读物, 而专业类、时政、科技、财经和法律等读物所占比例均较低, 这一结果与余昭芬等调查结果基本一致[1]。

3 结论与对策

调查的意义在于将理论研究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 通过对护生价值观与社会行为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 就护生课外阅读兴趣得出如下结论。

3.1 结论

3.1.1 课外阅读动机方面

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阅读并使得阅读活动朝着一定阅读目标进行的心理动因和心理倾向[2]。通过调查发现, 护生普遍的阅读动机是消遣娱乐, 而增长知识、完成作业和提高素质所占比例均偏低。

3.1.2 课外阅读主体与主选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 护生课外阅读的主选是娱乐休闲、生活实用和文学艺术等比较轻松的读物, 而忽视了补充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的读物。

3.1.3 阅读兴趣严重失衡

3个年级的护生对娱乐休闲类读物的阅读兴趣最浓, 2005级达到67.50%。而对科技类读物的阅读兴趣, 2005级比例是0.00%, 对时政类读物的阅读兴趣2003级比例是0.00%。说明护生课外阅读主次及侧重点出现极大偏差, 造成阅读兴趣严重失衡。

3.1.4 阅读兴趣广泛[3]本次调查研究发现, 除了娱乐休闲、生活

实用和文学艺术外, 护生对卡通动漫、专业类、两性情感和生活、教育励志、人物传记、社会科学和人文历史读物均比较关注。

3.2 对策

3.2.1 采用课堂引导法

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将课外阅读的导向性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教育护生开拓视野, 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补充, 而且要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素养。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导向性地介绍读物, 鼓励护生积极阅读;或者布置课外作业, 让护生查阅资料, 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2.2 培养专业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护生毕业后将要成为护士, 专业技能和道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而单单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医学进展非常迅速, 教材明显滞后于临床实践, 因此在课外阅读专业读物非常必要。而且课外阅读专业读物不仅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还可以了解临床最前沿的知识。

3.2.3 合理选择内容, 纠正阅读失衡[4]

大学阶段是综合素质的养成过程, 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 而且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 要在保证有侧重点的同时, 随时补充各方面知识。

3.2.4 加强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应加大力度对不良阅读倾向的危害作出分析、说明、评论的宣传报告,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方向[5]。另外, 要侧重对学生阅读倾向的导向性教育, 如制作一些宣传画或给予借阅读物的良好建议。

参考文献

[1]余昭芬, 黄德彬.医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2 (14) :181~182.

[2]周红.大学生读者阅读心理初探[J].晋图学刊, 2001, 1 (66) :48.

[3]暨群霞.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引导措施[J].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 3 (24) :74.

[4]刘敬霞, 侯中伟.从阅读的性别差异论中医院校学生悟性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3 (5) :253.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5

2015-2016学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耗时多而效率低,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块心病。造成学生学习的高消耗低效率的症结何在?我以为,除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与滞后等诸多原因之外,主要是不少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所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办事者的兴趣。同样的道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关键在于广大教师如何开启学生的兴趣大门,充分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对学习兴趣盎然,欲罢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教师要千方百计开拓学生思路,拓宽兴趣渠道,使学生对学习能经常保持持久而稳定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朗读能力应居首位,学生如果不完善地掌握在个工具,就不可能地 完成各科的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任务,大量的心理学家研究和实践表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尤其男孩对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在学习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导致他们学习能力、效率和学习成绩下降,同时造成了对学习的畏难和厌倦的情绪,长期

下去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如何改变现状,就要多渠道的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本学期中我校兴趣小组就开展的很好。

活动开展的经常性。我校兴趣小组每周最少活动一次,全学期共开展活动十七次,学生的兴趣爱好广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

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能够通过乒乓球,书法,画画等各种形式来习得跟多的课内课外知识。

学生通过兴趣活动掌握了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成绩。

兴趣小组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其核心是“兴趣”,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也能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就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确有成效,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通过努力,兴趣小组教育办出了特色,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兴趣小组的活动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要让每一个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校园。

牵手童话,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课本童话 引导阅读 拓展延伸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础。让学生将阅读当做自己对知识的渴求行为对他们来讲十分重要。课外阅读固然重要,但是很多小学生并不愿读书,他们认为读书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不仅浪费时间,还获取不到应有的知识,即使教师布置了读书的任务,也只是寥寥草草地完成,无济于事。教师应当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将课堂变成阅读的小天地,将阅读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怎样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灵活运用课本童话,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怎样让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一种渴求性的行为,需要教师善于利用小学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通过课本教育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必不可少,但有些孩子忽略课外阅读,认为只有课本才是最重要的阅读工具。教师应当怎样灵活运用课本中的童话进行教学,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晨读。“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对于语文的学习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应当善于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读一些优美的诗句和情节感人的童话。生动曲折、栩栩如生的童话故事,能够深刻地感染学生进一步地深入了解。比如《小熊住山洞》这一课内容,本课就通过“小熊住山洞”引出一系列的故事,在学生晨读的过程中,加上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以吸引学生的目光,鼓励学生热爱书籍。

2.背景阅读。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童话是学生十分仰慕的,所以教师可以以此入手,多给学生讲一些类似的童话故事,让他们爱上书籍,从书籍中汲取到更丰富的精神营养。比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学生对这个故事已经烂熟于心,并且十分感兴趣,关于“公主”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是《灰姑娘》还是《拇指姑娘》,里面都有“公主”这一角色,所以教师可以从语文课本中的“白雪公主”入手,将故事背景阐述出来,让他们自己寻找这些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3.丰富活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喜欢童话故事,有的喜欢科幻故事,有的喜欢散文、杂记等。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前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可以在课前抽出来十分钟,让学生交流读书内容,这正是一堂课快乐的开端,学生因此而获得更大的阅读兴趣。另外,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可以举办故事会、读书笔记展示、读书报告会和读写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二、课堂教学引导阅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鲁迅曾说:“读书必须如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又香又浓的蜜来。”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对于不同的学生应当“因材荐书”,内容不仅可以涉及儿童的生活,还可以涉及科学常识和历史故事等。当然,也可以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小说,只要是积极向上的教育性内容,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博览群书。

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群鸟学艺》等多种题材的童话故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感受温柔童话之时,也希望自己像老师一样多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的时候寻找几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其他学生听。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自己应当有充足的积累,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拓宽自己的阅读面,这样才能推荐好的书籍给学生,课堂上才能信手拈来。

三、课后拓展延伸阅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课后的拓展延伸性阅读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关键举措,在每一堂课的小结之后,教师都可以要求学生围绕课文的内容及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相关的文章或者书籍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引导方式相对前面讲的而言更直接,能够引导学生及时地培养阅读兴趣。

比如《唯一的听从》这一课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位善良的音乐人的帮助下,从无自信的拉小提琴到最后敢于在万人面前演奏,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音乐人的爱心和善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被简单质朴的语言打动和吸引,因此,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外国的质朴文章,例如瑞士的《小海蒂》和日本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样的书籍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兴致盎然,读完了会有深刻的感受,教师可以对此而开展阅读课,让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感想。这种书籍的阅读与语文课本的内容差不多,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细腻的情感和细致的人物描写,也能在童话故事中感受到童年的美好。

四、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当将童话故事灵活运用,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更有质量,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童话之时,还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要让学生扑在书籍上就像扑在面包上一样,教师就要根据小学生特点制订科学的阅读教学计划,从生活到课堂,无时无刻都要以阅读为重心。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未来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在增长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为了让语文教学更有质量,为小学语文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

参考文献:

[1]胡丽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高智红.谁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姜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

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强化阅读能力

1.从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中,让学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千古绝唱。我们知道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进行读书;凿壁偷光进行读书;手不释卷进行读书。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不但热爱读书,还善于收藏书,珍惜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

2.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吸引学生读书。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戏剧故事等特别感兴趣,并且十分爱听。我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频繁地给学生讲故事,结束之后暗示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它的时代背景,出自哪部作品以及作者和时代。学生信心十足地寻找该作品,进行阅读,除了阅读教师所讲的部分外,还阅读完了其他部分。

3.结合课内阅读,让学生拓展视野,进行阅读。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有它的出处,可以让学生随着兴趣,展开阅读,探索作家、作品成功的奥秘。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

1.精读法。小学生对某一篇文章,某一部作品产生了兴趣。我们如果让他全部阅读,会耗时、耗神,并且收益甚微。要想让他对这篇文章,这部作品的精彩章节,有代表意义的,发人深省的部分进行精读,而且一遍又一遍地读,从读中感悟,从读中提炼,从读中升华,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

2.浏览法。小学生对一篇文章或一部新作品刚接触时,对它的内容或意义了解得不深刻,这就要粗略地浏览一遍,对作品大致有所理解,然后确定自己是否要读这部作品。如果需要,对自己有益处,就要精读,否则粗读,或不读。

3.摘录法。我们读书时,对文中好词、好句、好段可以勾、画、圈、点,也可以作记录,特别是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过渡句,点明中心的段落,或精彩的景物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场面描写等,都可以记录下来,多加引用、借鉴。

4.选读法。这种读法,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或写作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不是什么文章、什么作品都可以阅读的。删除一部分后,然后进行细嚼慢咽,从中品尝出味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给学生创造有利条件,进行广泛阅读

1.动员学生,家长买书阅读。我对学生和家长讲清了书籍使我们终生受益,并且推荐了诸如《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城南旧事》、四大名著、近现代散文作品集等,家长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同程度地购买了图书,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方便。

2.组建班级图书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家庭的图书室和教师添置的图书集中起来,组成班级图书角,设在教室的一角,由专人负责借阅,保护好书籍。教师也可以首先将收集的图书进行展览,推荐有阅读价值,并且对学生有益的书籍先读。然后让学生借阅、归还,防止丢失。

3.教师可以检查读书笔记,督促学生阅读。学生读书后,必须写读书笔记,对自己感兴趣的好词、好句、好段可以进行书写记录。自己深有体会的心得,可以记录在读书笔记上,教师可以抽查该生的读书情况,还可以详细询问学生所阅读的某些书某一章节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了解,以便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读书竞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边问边答,看哪个学生阅读面广,阅读面大,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四、持之以恒,不断阅读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同学们坚持不懈。才能有良好的效果。要想激励学生长期坚持阅读,教师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要采取一些促进学生阅读的办法。

1.举行书中的诗歌朗诵会、故事会。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书中,或图书角书中的诗歌朗诵会,或故事会。然后评出优胜者,进行鼓励或奖励。评选出成绩优异者,让学生感觉到取得成绩的快乐。

2.定期检查评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记笔记。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班级形成,读书的氛围浓厚了,教师对此应该常抓不懈。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篇8

一、用课文架起学生和课外阅读爱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 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 深刻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一日之功, 它得益于课内, 更依托于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让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他们的心灵, 充实他们的头脑, 开阔他们的视野。 所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非常重要。要想让学生有阅读兴趣, 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爱上阅读, 就像儿童爱上游戏一样。 只有认识了阅读, 了解了阅读的魅力, 学生才能真正喜欢上阅读, 才能对阅读产生兴趣, 进而培养起阅读习惯。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第一步, 就是教师要在学生和阅读之间搭建爱的桥梁。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搭建学生和课外阅读沟通的桥梁。 比如,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 》时, 学生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 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深深同情。 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把文学名著《安徒生童话集》推荐给学生:同学们知道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个童话故事, 在这本童话集里还讲述了许多更有趣的故事: 丑小鸭的故事、拇指姑娘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安徒生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受到全球一代又一代小读者的挚爱。 一百多年过去了, 安徒生童话仍在世界各国流行, 儿童爱看, 成年人也爱看。 安徒生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 篇童话, 他立志要通过这些故事教育孩子, 使他们热爱生活, 喜欢读书, 追求真、善、美, 成为诚实向上的人。 安徒生童话故事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走过了快乐的童年。 那么这部童话集到底还记载了哪些更有趣的故事呢?希望同学们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 我给大家一周的时间, 大家每天向小组长汇报阅读进度, 本周比赛速度, 最先阅读完的前十名将被评为阅读小能手。 下周我们举办讲故事大赛, 看谁记得牢讲得好, 并评出讲故事冠军亚军。 这样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将《安徒生童话》巧妙地介绍给学生认识, 并选读里边一些有趣的故事片段, 让学生对这部童话名著产生想走进其中畅游阅读的兴趣, 并及时提出阅读任务、要求, 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以课文为引子, 抛砖引玉, 引出课文后面的名著, 同时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指导, 运用课文这个桥梁, 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一部又一部名著, 日积月累, 学生的课外阅读日渐丰富。 时间长了, 常常会出现课文还没有学, 学生己提前阅读了和课文有关的名著。 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

二、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学生课外阅读, 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 容易偏离目标。 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的持久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切实完成课外阅读计划, 每次周要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 其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调查统计学生阅读篇目、数字、笔记、卡片等。 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 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体会、评选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 检查评比要以正面导向为主, 积极诱发学生的主动性, 不断优化阅读的方法, 注重提高阅读的能力, 建立阅读指导平台。我把全班学生分成4 人一组的多个阅读小组, 每天由组长负责统计本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进度, 负责检查读书摘抄及读书笔记。 利用板报一角公示各组阅读成绩, 一日一总, 一周一评, 对阅读任务完成较好的小组给予小红花奖励。每周进行读书心得讲述比赛、讲读书故事比赛, 由学生担任主持人, 全班学生进行点评投票, 评出读书心得冠军、讲故事冠军。 定期举办读书摘抄成果展, 对得到全班好评的读书摘抄获得者, 给予“读书摘抄冠军”称号。 此外每个读书小组每周要办一期阅读小报, 并张贴在板报一侧的墙上, 起名为“学生阅读园地展”, 对被评出的最佳小报给予“读书小报最佳小组”称号。 夯实读书效果的活动很多, 不管开展什么形式的阅读活动, 都是为了将课外阅读变成一种看得着摸得着的量化成绩, 在评比中激发学生争相阅读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进而使学生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之,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进一步培养起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充分利用语文课内文章为学生搭建喜爱课外阅读的桥梁, 使学生喜欢上阅读, 爱上阅读, 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争相阅读的积极性, 进而使学生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中, 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量化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至关重要。用课文为学生架起和课外阅读的桥梁, 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进而使学生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新课标下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9

课外阅读是语文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项目,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学生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此, 教师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那么, 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积极引导

新课标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教师, 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向学生讲述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提出有选择性地看一些课外书的建议。那么, “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呢?余应源教授在其主编的《语文教育学》 (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为教师定出了一个一般标准: (1) 思想内容好, 教育价值高; (2) 语言文字好, 堪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3)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便于学生独立阅读; (4) 适当照顾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需要; (5) 尽可能和课内阅读教学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

有了这些目标和标准,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开出一个书目, 以供他们在课外去进行有计划的阅读。特别强调的是, 看课外书要有节制, 不能影响正课学习;要鉴别思想内容, 不能“全盘吸收”。为了保证学生有课外读物看, 教师须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订一种杂志, 还应规定每人订阅的品种。

二、规定任务

在高中阶段,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阅读新课标推荐的书目。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即《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必须要求学生阅读。阅读建国以来的优秀长篇小说以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主, 如《平凡的世界》等。选读外国文学名著, 可以让学生选读与高中课文有关的名著, 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等。教师平时要规定学生看各种类型的读物。思辩类的如《杂文选刊》等;散文、诗歌类的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散文选刊》《散文诗》等;素材、知识类的如《读者》《资料卡片杂志》等, 鉴赏类的如《名作欣赏 (中学鉴赏版) 》等;作文类的如《中学生优秀作文 (高中版) 》等;考试类的如《语文报 (高考版) 》等;青年思想修养类的如《傅雷家书》等;其他类的如《青少年书法》《世界军事》《体坛周报》等等。

三、开展活动

为了配合课外阅读,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

1. 作辅导报告。

有一些图书是有关部门规定的青年寒暑假读物之一。为了提高阅读效果, 教师可向学生作相关的辅导报告。

2. 举办故事会。

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既能培养学生的组织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又能起到交流阅读内容的作用。

3. 编课外阅读小报。

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外读书笔记本上的内容选摘下来, 编一份语文小报。最后, 教师可将这些小报全部贴出来, 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评出优秀奖, 予以奖励。这一活动既能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又能培养他们编报的能力。

4. 展览课外阅读笔记。

教师可利用一课时, 让学生分组交换、评阅笔记, 然后开班会, 让学生发言, 表扬记得好的学生。

四、督促检查

督促检查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一环, 同样, 开展课外阅读也必须加强督促检查。目的是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与收获, 发现存在的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具体方法如下。

1. 检查读书笔记。每月收阅、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一次, 写出评语, 充分肯定, 择优表扬。

2. 填写课外阅读调查表。根据调查目的制定表格, 人手一份, 让学生如实填写, 以便于了解情况。

3. 召开阅读心得交流会。让课外阅读搞得好的学生发言, 谈收获体会, 相互启发。

4. 指导学生写课外阅读总结。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儿童文学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儿童文学。如我们熟知的儿歌《两只老虎》《小燕子》, 儿童诗《静夜思》《小星星》, 童话《白雪公主》《丑小鸭》, 寓言《刻舟求剑》《拔苗助长》, 故事《王二小》《小兵张嘎》都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是接近儿童心灵的文学, 能走向儿童的心灵世界。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需要是一种天性, 有效地开展课外儿童文学的阅读, 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镶嵌在孩子们的心灵中, 不但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知识视野, 还能打开他们通往外界的窗口。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兴趣的培养十分紧迫

小学阶段是孩子积累知识的重要起步期, 除了课堂和书本上已有的阅读内容外, 还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去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活动。当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却不乐观, 主要是一些漫画、鬼怪、游戏之类的书籍, 对于那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却不感兴趣。小学生还受到阅读兴趣、年龄、知识、爱好的制约, 即使喜欢阅读或被父母强迫阅读, 也会因缺乏技巧拿起来却不会读。因此,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 要用适应他们的方法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就变得十分紧迫。尤其是对优秀儿童文学毫无兴趣的小学生而言, 更要抓紧时机积极地去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兴趣的培养方法

为使小学生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儿童文学的习惯, 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活动, 在活动中进行诱导培养。

1. 读书小报评比

读书小报评比是一种高度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的活动形式。孩子们为了制作一份精美的读书小报, 在整个活动中,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收集各种读书图片, 摘抄优秀的儿童文学内容放在小报中。教师还要鼓励和表扬他们, 将优秀的读书小报进行展览, 让他们在课外坚持多读书, 这样就能带动起其他学生在课外自觉开展阅读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定期组织, 小学生的干劲儿十足, 有的孩子在第一次的评比中可能做得不太好, 下一次就可能会认真地去准备。

2. 影视欣赏活动

静静地阅读或许对部分小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 开展优秀儿童文学影视欣赏活动, 将由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优秀电影、动画片播放给他们看, 能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让阅读的形式变得更直观。通过这样一个视觉和听觉进行冲击的欣赏过程,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会欣然地被他们所接受。教师还要和家长做好沟通, 欣赏的方式可以尽量灵活一些, 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欣赏, 可以是在家里, 也可以是在电影院。而且还不能只简单地看, 家长可以顺势引导他们说一说或者写一写欣赏后的感受, 这样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还能训练写作, 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影视欣赏习惯。

3. 改编儿童文学剧

让孩子们观看由优秀的儿童文学改编的电影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 如果能让孩子们也当小演员再演一演, 那孩子们一定会欣喜若狂的。不过, 要当好小演员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对孩子们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孩子们阅读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 了解里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以及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阅读后还要引导孩子们讨论, 将看的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然后引导他们进行排练, 最后组织孩子们汇报演出。有条件的学校, 教师可以将改编后的儿童剧拍摄成视频, 这样更好地保存和传播孩子们的劳动成果, 让孩子和家长们觉得阅读非常有意义。

4. 作家主题活动

小学生有的时候喜欢上某本书或者某个故事, 往往是因为喜欢这位作者才开始的, 所以偶像的作用不可小看, 必然会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重要影响。通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一般都是出自一位优秀的文学作家之手, 适时地开展走近作家的主题活动, 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进作者过去的生活, 让他们与作者拉近距离, 使他们受到这些作家优秀品质的影响, 一种强烈的榜样作用、崇拜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小学生一旦喜欢上这位作家后, 他就会主动对这位作家的作品展开阅读。就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有的孩子就十分崇拜他, 就有很多孩子买了他的书来看。

5. 网络读书交流会

如今大部分小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网络交流手段, 如QQ、博客、空间、微博等。教师利用网络组织孩子们开展读书交流会, 可以互相学习和讨论。教师可以预先安排学生们在课外一起阅读同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然后大家及时地利用网络对该作品进行讨论, 内容和形式都可以丰富一些, 可以是在QQ群发起讨论, 也可以在空间、博客或者微博及时发表读书感想, 既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想法, 也可以是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评论, 某一个画面乃至某一句话的评价或理解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学们之间通过交流, 能将作品理解得更加深刻, 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表达能力, 同时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

6. 编印读书作文集

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编印读书作文集, 因为小学生很崇拜能出书的作家, 他们十分期待着自己的作文也能编印成书。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们要编印读书作文集的事情, 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们在课外去阅读, 然后将阅读后的感受形成文字, 写成作文。学生们一想到自己就快要出书了, 他们自然会欣然接受, 不但阅读的热情倍增, 而且阅读的效果也会比平时要好。如果在孩子们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再顺势进行一些写作技巧和评改技巧的指导, 就更是一举多得。作文集配图和封面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们自主参与设计, 最后编印成书, 孩子们一定会爱不释手, 由此就会觉得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综上, 要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镶嵌在孩子们的心中, 就要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积极主动地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 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视野。

参考文献

激发兴趣 多方施教 课外实践 篇11

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词

有的同学认为几十个字的诗词一下子就能背出来,也就等同于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对古诗词不感兴趣。这时,作为教师,就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

1.教师范读法。

古诗的朗读,由不同的人来朗读,完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深情并茂的朗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古诗词的意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故事讲解法

在教学《题李凝幽居》这首诗前,我设置了这样一个小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的来历吗?这个词就来自于《题李凝幽居》中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贾岛正琢磨着一句诗,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诗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这个字的运用,是不是可以换成是‘敲。于是他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发愁之处说了出来,韩愈听了,对贾岛说用‘敲好。贾岛听了韩愈的解释后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那到底韩愈说了什么?‘敲又比‘推好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学了古诗就知道了。”

通过这一故事的引入讲述,学生对本首诗的学习兴趣就更浓厚了,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追求情趣中组织教学,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3.插图悬疑法

文本中的插图很好地描绘了古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悯农(二)》的课文插图,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的场景。学生汇报后,我说:图上的农民们挥汗如雨辛苦地在地里劳作着,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很多的粮食,但是这农民一家人个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服,那位妇人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说出了大多数孩子心中的疑问,接下来的古诗学习,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多种方式,学习古诗词

1.借助“魔棒”,分清节奏感。

诗词是一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的文学样式,特别适合朗读教学。

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是指导学生读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接着应指导学生把握好诗词的正确节奏,把诗词的节奏感读出来。教师可以使用节奏线这一小“魔棒”来划分诗歌节奏,从而达到琅琅上口的效果。《春雨》这首诗,很多同学会读错第3句的节奏,教师只要在古诗中间加上节奏线就行了,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又如汉乐府民歌《江南》的正确节奏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节奏线的使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只要读准了诗词的节奏,那么再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就显得事半功倍了。

2.媒体参与,理解诗词意。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古诗词中的一些不常见的事物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化抽象为具象。如:“茱萸” 这一事物,通过图片和补充资料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中国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会佩带插着的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从而更深地体会诗中作者所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内心的惆怅。

把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引入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使得古诗词教学的很多难点都能迎刃而解,化解了古诗词与学生之间的沟壑,学生也能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诗词意。

3.发挥想象,提高审美感。

诗词往往语句精湛,不可能长篇大论,而这也是诗词的魅力所在——用简短的语句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和画面。教师可以在诗词的一些留白处做文章,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诗中意境,依靠想象力去联想、补充构想诗词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外实践,积累古诗词

古诗词课堂教学完成后,开展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外延伸拓展,提高古诗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激发学生的诵读古诗词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古诗词所描摹的美丽画面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对具有较强叙事性和故事性的古诗,如《游子吟》、《寻隐者不遇》等诗,可举行情景剧表演活动,再现古诗情境,加深理解,丰富感受。如让学生扮演孟郊,在与母亲的话别中,体会母恩的伟大。还可以利用学习园地,黑报报等阵地,开展专题知识集锦,如“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等,积累古诗词知识。

古诗词犹如一条浩瀚的大海,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去发掘。我们只有运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让古诗贴近学生,走进心灵,才能让古诗词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江苏】

课外体育兴趣 篇12

一、俄语课外读物阅读材料特有的优势

1. 俄语课外读物题材宽泛, 信息超前

俄语课外读物涵盖了社会政治热点、校园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风云人物、历史地理、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不同的方面, 为课外阅读提供了全方位的材料。中学生通过阅读俄语课外读物能够最迅速及时地了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学生在进行俄语课外读物阅读时选择余地很大, 哪怕只是随便翻翻, 也总会有适合自己的文章可读。俄文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 大量的泛读又为培养阅读能力和掌握俄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俄语课外读物语言精练, 词汇丰富

俄语课外读物语言生动地道、精练简洁;内容通俗新颖, 深入浅出, 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活教材。阅读俄语课外读物, 不断接触到大量的新词汇、新短语, 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 增强了语感。通过俄语课外读物阅读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和新用法, 积累和丰富了他们的俄语词汇, 因而也提高和增强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俄语课外读物内容新颖, 时代感强

统编俄语教材通常比较规范, 内容一般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成不变, 某些内容相对来讲有些过时和陈旧、与现实脱节, 跟不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步伐, 这样就很难迎合中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 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俄语课外读物大都每天一期或每周一期, 周期较短, 保证了阅读材料的时效性, 从而避免了重复使用年复一年的过时的语言材料, 而且俄语课外读物时尚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猎奇心里需求, 文章的长短、难易程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这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俄语的自信心。

4. 俄语课外读物图文并茂, 版面鲜活

俄语课外读物文章体裁多样, 内容丰富, 科学漫画、明星追踪等无所不有, 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而且, 俄语课外读物排版式样各异, 配有大量图片, 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为了能更好、更持久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俄语课外读物还经常不断改变排版形式、栏目、色彩, 去迎合学生的口味。由于体裁不同, 形式各异, 加之灵活的版面和生动的插图, 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也激活了他们对俄语学习的兴趣。

二、俄语课外读物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

俄语课外读物图文并茂、内容新颖、贴近生活、时代感强,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扩中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上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了解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并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还可以阅读到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法律、宗教、文教和科技等方面的词语, 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西方国家乃至全球的、外交、科技等各领域的最新动态与信息;有利于扩充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写作能力, 他们可以模仿俄语课外读物上的美文, 游刃有余地把自己积累的一些素材信手拈来, 体验学习俄语、使用俄语的妙趣。

三、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俄语课外读物的做法

1. 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提高俄语阅读水平的关键。对于中学生俄语阅读兴趣的培养, 笔者认为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 把俄语课外读物作为一种必要的阅读材料, 通过阅读俄语课外读物使中学生对俄语阅读产生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并使这种情绪不断的发展, 进而使学习者得到成长。

2. 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

图书馆员和俄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宣传栏, 对学生还不了解的而我们又希望推荐的俄语课外读物给予重点介绍, 通过揭示俄语课外读物内容和主题引发学生兴趣点而促进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开始阅读的。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好处,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3. 积极引导

用学生身边的热衷俄语课外读物阅读的先进典型影响教育鼓励广大的学生, 让真实生动、形象感人、易于对照、便于仿效的榜样形象成为他们的示范与楷模, 以此帮助中学生提高认识、增加阅读兴趣。如上一届的, 或是已经毕业的俄语成绩较好的毕业生为典型, 影响教育鼓舞在校的学生。俄语教师要持之以恒, 率先垂范, 自己要做阅读俄语课外读物的典范。俄文课外读物中新的词汇、词义和用法不断涌现, 教师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业务, 同时, 为指导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

4.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优美、和谐、健康和人性化的阅读环境, 对阅读者的阅读质量和优良素质的形成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因此, 学校图书馆要开设专门的俄语课外读物阅览室, 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同时, 还应为读者提供一些自由交流的空间, 交流读书心得, 形成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和谐互动, 一起分享阅读的感受和体会。

5. 有针对性的订阅课外读物

学校图书馆都要订阅若干种俄文课外读物, 满足学生阅读。但由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生阅读会有种种不便。因此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和需求, 俄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班、以宿舍或学习小组为单位订阅俄文课外读物。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费用, 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订阅报刊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推荐订阅不同的俄语课外读物。值得一提的是, 国外的俄文课外读物电子版数不胜数, 网上阅读已逐渐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网上虚拟的读书网, 设立读书论坛, 指导学生网上阅读, 引导和解答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6. 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俄语课外读物阅读方法的指点和辅导, 是增强阅读效果的重要举措。首先要让中学生认识到阅读课文读物的重要性, 重在积累, 贵在坚持。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等情况, 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出有一定弹性的个性化计划, 量力而行, 以使阅读活动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首先要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 学会阅读技巧。学生在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后就可以随心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就可以扩大知识背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阅读水平。

总之, 在中学俄语阅读教学中利用俄语课外读物阅读,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证明, 将俄语课外读物阅读引入俄语教学, 不仅使传统的中学俄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而且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

摘要:在中学俄语阅读教学中利用俄语课外读物阅读,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俄语课外读物阅读引入俄语教学, 不仅使传统的中学俄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而且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笔者就此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俄语教学,课外读物,优势,作用,运用

参考文献

[1]高浮雕.浅谈俄语课外读物在俄语教学中的运用[Z].俄语学习, 2006 (5) .

[2]杨贵开.俄语教学阅读的探讨[Z].中学俄语, 2007 (5) .

上一篇:品德与生活同行下一篇:增收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