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之间(共12篇)
俯仰之间 篇1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 其书法集前人之大成又开一代之新风, 被尊为“书圣”。具有传奇色彩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这一书法作品只能从古人的摹本中窥其一斑, 可谓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兰亭集序》备受世人尊崇, 不仅是因为其书法艺术带给人龙腾虎跃、溪流瀑奔的视觉享受, 而且这一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感召。在语言文本的依托下, 书法艺术充满了无限的视觉想象空间。余嘉锡先生说:“盖右军亦深于情者, 读《兰亭序》足以知其怀抱。”现虽书法真迹失传, 但语言文本更让我们感受到王羲之的悲乐, 从而推及人类的悲乐。
在《兰亭集序》中, 王羲之以一种姿态来看待世界和人生, 这就是“俯仰之间”, 如“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俯仰之间”我们感受到了王羲之“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的容貌和“江左清真第一”的风神。“俯仰”不仅是王羲之观看山水自然的一种潇洒风姿, 而且反映了其对生命悲喜的态度和超越生死的洒脱, 也饱含着对人类历史长河的感叹。本文从“俯仰”这一姿态来论述《兰亭集序》蕴含的悲乐情感。
一、俯仰之间, 饱览山水之乐
人们在天地之中要很好地存活下去就必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 俯察地、仰观天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原始方式和基本途径。《周易·系辞下》言:“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此俯仰之观体现了古人思维的独特性。汉末魏晋时期, 由于纷乱的政治斗争和残酷的杀戮征战, 许多士人不再对政治抱有希望, 退而在山水自然中逃避黑暗的现实以保全性命, 在隐逸山水和清谈玄学中曲折地寄寓情志。“三玄”即《周易》、《老子》、《庄子》。《周易》把外在的宇宙自然作为人们行事的依托和思想的基础, 由天象推知人事, 形成天人同构、物我感应的观察思维模式。老庄更是把宇宙自然视作心灵栖所和精神家园, 达到天人合一的忘我、无我、大我的天地境界。魏晋时期, 士人逐渐通过“俯仰”赋予天地万物精神观照和审美体验。孙绰《答许询诗》言:“仰观大造, 俯览时物。”王羲之《兰亭诗》:“仰观碧天际, 俯瞰绿水滨。”“俯仰”已成为士人对宇宙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方式。王羲之出身于显赫的琅琊王氏望族, 但王羲之不热衷于仕途, 起身秘书郎, 后至右军将军、会稽刺史等, 目睹了官场的动荡和黑暗, 又因性情骨鲠, 多受排挤打压, 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 多次有归隐之意。他把政治上的苦闷转化为书法上的至美追求, 在游山玩水中排遣内心的抑郁。
“俯仰”这一动作首先表现在王羲之对山水自然的欣赏。会稽山阴在今绍兴西南, 离城约13千米, 这里层峦叠嶂, 山翠水绿,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 山川自相映发, 使人应接不暇。”顾长康从会稽还云:“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草木朦胧其上, 若云蒸霞蔚。”王羲之诗云:“山阴道上行, 如在镜中游。”在兰亭修禊中王羲之尽情地俯仰天地, 沉醉于兰亭美景。“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急湍, 映带左右”。王羲之沐浴在三月暖和的春风中, 远望雄伟俊俏的高山, 近视浓密挺拔的竹林, 身傍清澈急促的溪流, 顿觉身心舒畅。在俯仰观赏中, 游目骋怀, 眼睛饱览山川之美, 思绪尽情飞舞, 达到目极四荒, 心接八方, 神游千里的自由之境。“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所以, 正是俯仰之潇洒自由使王羲之徜徉山水, 尽享天地自然之美, 乐以忘忧、洗涤精神, 真是一件乐事啊。
二、俯仰之间, 感知人生之乐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人来到这个世界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生。俯仰一世, 表明了一种生活态度。人通过不断俯仰来观宇宙之大、品类之盛, 积极探察外部世界, 展示生命力量。俯仰一世还是为了更好地审视经营自己的人生。俯仰把外部世界和自己的人生相连接, 成为情感爆发的契合点和扩散点。俯仰这一动作还显示了强烈而短促的时间感, 一世在一抬头一低头之间就恍然而过, 人的一生是多么短促啊。士人朝夕不保生死无常的际遇使之在灰暗、卑屈、痛苦的有限生命中通过各种方式来舒展挤压的人生, 来创设快乐的情境, 来凸显生命的力量。如何度过这短促的一生呢?王羲之列举了两种生活态度:一种是“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 即向内心深处探求精神的清远。这实指清谈之风, 士人沉迷于玄理之中, 每每聚会高谈玄理, 品评人物, 以逸远高清为鉴, 以心斋坐忘来涤除欲求, 达到宠辱不惊无哀乐无我无待之境。《晋书·王羲之传》记:“会稽有佳山水, 名士多居之, 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 并筑室东土, 与羲之同好。”这些名士好老庄喜清谈, 王羲之经常与他们一起谈玄论道饮酒赋诗。王羲之《答许询诗》云:“争先非吾事, 静照在忘求。”在清幽寂静中景观玄览, 以领悟宇宙人生的玄妙。另一种是“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即寄情于外物, 放浪形骸, 向外展示不凡的气度。士人不愿受到礼教的束缚, 追求“越名教, 任自然”, 如饮酒醉卧、开怀行散、雪夜访戴、抚琴赴死等, 真性情支配着躯体的行使, 不受理性和规范的约束。这是一种放纵, 更是一种对抗, 士人在用身体的放浪不羁来排斥对抗被政权压制的苦闷, 来疏散不得志的愁郁。王羲之心怀山水而寄情书法, 把内心的郁结通过放浪山水、挥洒笔墨来疏散。山水神韵与书法线条天然合一。前人评:“王羲之书, 如壮士拔剑, 壅水绝流, 头上安点, 如高峰坠石, 作一横画, 如千里阵云, 捺一偃波若风雷震骇, 作一竖画, 如万岁枯藤, 立一倚竿, 若虎卧凤阁, 自上揭竿, 如龙跃天门。”蔡邕称:“书者, 散也。欲书先散怀抱, 任情恣性, 然后书之。”书法成为王羲之寄寓情思的外在媒介, 是其突破形制、神教自然、寄托怀抱的途径。在书法中, 王羲之淋漓挥洒、萧散率性、放情恣肆, 书法成为其另外的一个自由无束的精神场。无论是向内寻求安宁淡远, 还是向外寻求狂放不羁, 都以期达到暂得与己, 快然自足。那么暮春之初、兰亭雅集、群贤毕至、曲水修禊、流觞赋诗、畅叙幽情, 信可乐也。俯仰之间, 显示出生命的精神状态和情志追求。
三、俯仰之间, 感慨生死之悲
俯仰不仅仅是一种舒展洒脱的生命状态, 更反映了一种短暂急促的生命时间。“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快乐是一时的, 生命是短暂的, 在俯仰天地万物之际, 感叹宇宙之博大永恒, 反观自身之渺小短暂。无论怎样的快乐愉悦都不能阻隔岁月的沧桑、时光的流逝、死亡的到来。死是人们想逃脱却无法逃避的生命重点, 人可以抗拒权贵、任性而为, 却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清人袁宏道在《兰亭记》中写道:“羲之兰亭序, 于死生之际, 感叹尤深, 晋人文字, 如此者不可多得。”在写《兰亭集序》时, 王羲之已年过半百, 疾病缠身, 但他敏感清醒地意识到欣喜和自足的短暂。那种“欣与所遇, 快然自足”只是一时, 稍纵即逝。这种快乐会因时光的流逝, 死亡的到来而终止。王羲之由山水自然之乐、悟言寄托之乐转向了生死之悲。
对时间流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已成为魏晋士人的心结。早在《古诗十九首》就出现了对生死无常的感叹:“人生忽如寄, 寿无金石固。”“人生处一世, 奄忽若飚尘。”“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曹操发出“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的感叹, 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处一世, 去若朝露晞。”阮籍《咏怀诗》:“人生若尘露, 天道邈悠悠。”生死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终极问题, 谁也无法逃脱。俯仰之间越是感受到了肉体的短暂, 越是发出痛哉、悲哉这样无奈的哀叹。王羲之意识到“老之将至,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而感慨“死生亦大矣, 其不痛哉”。人所面临的终极问题之一便是生死问题。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但人类总想通过各种途径超越死亡, 获得永生。人生只是短短的几十年光阴, 老庄走出了一条精神上的超越之路, 在俯仰之间, 精神弥漫于天地万物, 达到天地与我为一, 万物与我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境, 这种精神上的漫游就使人超越了肉体上的有限和渺小, 从而不再为实际的生命长短而耿耿于怀, 以博大宽广的心胸容纳万物, 以高远清逸的精神遨游天地。王羲之在《兰亭诗》中云:“悠悠大象运, 轮转无停际。”“相与无相与, 形骸自脱落。”所以, 王羲之在痛过之后理性地意识到“修短随化”, 生命的长短就顺其自然, 听任造化吧。
王羲之从人类审美同构的角度, 把个体放在历史长河中来看待, 由此“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共同的情感, 共同的临文嗟叹, 共同的俯仰感叹, 使古往今来的人们相沟通, 相延续, 肉体虽灭迹, 但精神之流水滚滚而东, 永不停息。那么, 兰亭集序也将永留史册, 超越时代和个体的限制, 成为永远的精神财富。这样, 王羲之就从横向的天地万物到纵向的历史长河, 超越了个体生命, 而走向了永恒的精神不朽。
正因为兰亭集序所蕴含的终极关怀精神, 在俯仰之间, 关注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 关注生死超越的永恒途径, 才引起了各个时代人们精神的共鸣。读之临文嗟叹, 兴怀一致, 悲喜交织, 使人走出低迷的人生困境, 而以俯仰天地的洒脱, 游目骋怀的自性, 把握短暂的生命, 驱散浮华之物的遮蔽, 使生命放射出本真自然的荧光, 使个体获得充分的发展, 做出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 从而获得精神的永生。
俯仰之间 篇2
我这里的人性也许是狭隘的,生活浩如天宇,我只能窥探到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见义勇为和无视冷漠。
这源于我看到的两则截然相反的新闻:一名年轻妇女当街被抢,被砍下左臂,而围观者数十人,无一援助;一名残疾民工,奋不顾身抢救素不相识的落水妇女,以至殒身不恤。
当我看到第一则时,我愤慨,既而有了悲哀,我实在不想用鲁迅先生的话形容他们说他们是“示众的材料,麻木的看客”,然而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的。当代的人戴着“文明”的帽子,披着“道德”的外衣,嘴里滔滔不绝地讲着“五讲四美”、“雷峰精神”,而这些都那么地不经不起考验,一遇邪恶就被碾地粉碎。对于这些,我都觉得不配我的俯视,我宁可折断自己的.目光,去寻求点别的。
仰望,那正是,奋不顾身,殒身不恤,平凡而又伟大。没有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他自己身有不便,明知跳下去再上来的希望是渺茫的,但我想他跳下去的那一刻,头脑里绝对没有这些,只是如救火一般急切地救人,他的躯体上残缺的,而灵魂却异常高大,人们几乎都不敢正视他,因为它的光辉无比璀璨。
俯仰之间 篇3
曾经的他凭着一腔热血想大战歌坛,却因为公司的规划,无奈变成了演员。不过既然有机会就要好好抓住,于是有了《夜店》、《我11》等作品,他不但把演员这个新身份做好了,并且靠着演戏的积累,重新回到了热爱的舞台。这也许就是这个介于男人和男孩之间的乔任梁,懂得妥协,但对梦想又有着想象不到的执著。
当他重新勾勒上眼线,画上烟熏妆,秀出他的摇滚魂,那份投入让人不禁想起上一次他带着满脸倔强说的那句话:“我现在是演员,但总有一天还是要做回歌手,没有人肯为我出唱片,那我就用演戏的钱去唱歌!”
在维也纳街头“卖唱”
时间倒退至去年4月,地点鸟巢,王力宏北京演唱会正激情上演,台下的乔任梁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当晚,他与华纳音乐大家长陈泽杉第一次见面。被誉为歌坛“传奇推手”的陈泽杉曾一手打造了蔡依林、林俊杰、萧敬腾等诸多天王天后。为了这次见面,乔任梁紧张不已,还到处向身边的人打听见陈泽杉的注意事项,可很多事却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再多的准备,也许都不如一件印着约翰·列侬的衣服来得有用。约翰·列侬打开了两人的话匣子,如今在他加盟华纳后第一张专辑的签售后台,陈老板坦言,见到乔任梁的第一眼,就被他对音乐的渴求给“电到了”。
而音乐仿佛就是乔任梁生命中的魔法,有音乐他就能来去自如。
这次为了拍摄专辑中《You are Beautiful》的MV,乔任梁远赴维也纳,没想到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意外。
那天他穿着光鲜,背着吉他在有轨电车上拍摄唱歌的场景,当他以特别帅的姿势按下电车门铃后,不料车门就真的“啪”的一声关上了。然后语言不通的司机大叔一脚踩下油门,车就开走了!
“当时真的吓到了,心想出大事了,手机、钱包、钥匙全在工作人员那里,我甚至连酒店名字都不会念。”
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找到自己,他在下一站下了车,站在空旷的街头,想着要是没人来接自己要怎么办。左看看,右看看,最后看到了自己的吉他。本着随遇而安的乐观性格,他打开吉他盒,站在路边,开始自弹自唱,想着也许唱几个小时,还能买张车票回到前一站。
可惜一首歌还没唱完,心急火燎的工作人员就出现了。“他们真是急得火烧眉毛了,看我还在优哉游哉地唱歌。我说我还能干吗呢,说不定生意还不错。”
而在音乐之都的这段意外也成了这张专辑录制过程中的美好回忆,“在异国他乡能遇到这样的意外,多美啊!”
用“接地气”的心态做演员
虽然一心只想做歌手,但误打误撞得到的演员身份,如今对他来说也很重要。
这次专辑宣传语上经常能看到“乔任梁‘被演戏’三年,再度回归”的字样,我们问他到底怎么看待演员这个身份?他说,“音乐是原配,演戏是有机会摆在面前就努力尝试一下,却打开了另外一片天。”
这另外一片天空甚至延伸到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亲身参与了国际电影节,他带着一脸沾沾自喜又有些暗爽的表情说:“感觉真不赖!”
那时他还在赶着拍其他的戏,为了参加电影节,一路经过北京、香港、荷兰、法国,抵达西班牙后再坐车到圣塞巴斯蒂安,简直就是一日几地游。
当天走完红毯后,所有演职人员坐在最后一排和观众一起看电影,电影结束一束光追打在身上,近2000名观众起立,转身鼓掌,那一刻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作为演员的尊严,他发现自己可以爱上表演。
在乔任梁心中,歌手需要光环,需要万千人的欢呼。而演员则要抛去那层光环,才能融入有血有肉的角色中。而如今的他正在慢慢爱上这个没有光环的自己。
接拍王小帅导演的影片《我11》时,由于拍摄地偏远,连网络信号都没有,微博也上不了。一时间好像真的时光倒流回上世纪70年代,只能靠面对面的交流。一段时间下来,让乔任梁觉得生活更真实,感情更真挚,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所以当你某天遇到一个收敛了自己的气场,并不那么闪亮的乔任梁时,也许他正认真地做着“演员”的角色。
找对象,“软件”更重要
虽然出道5年,但乔任梁才迈入25岁。有人说他成熟了,但他却说自己还是一个大男孩,就像宠物一样,有时要故意闹闹脾气来寻求存在感。在他的眼里,男人要到28岁才能真正开始有成熟的感觉。
比如同样是从叛逆少年起家的谢霆锋。“从他的眼神、戏里可以感受到他的经历,以前他也会在舞台上摔吉他,而现在就特别的稳重。”
聊到男人的话题,就免不了要聊聊爱情。在他刚刚杀青的新剧《胜女的时代》中,扮演高帅富标准情人的乔任梁身边被为了梦想拼搏的职业女性、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还有乐观的女屌丝环绕。那他自己到底喜欢哪一款?乔任梁坦言,“软件”比“硬件”重要!
曾经他也和许多男生一样,对身材好脸蛋漂亮的女生没有抵抗力。但现在不会了,“现在会觉得女孩的性格魅力和气质越来越重要。她要有唯一性,哪怕一个礼拜没有洗澡,都有一种没法比的味道。”
有些优雅是天生的,比如他心目中的女神汤唯。若有一日女神出现,“那一定是奋不顾身地去追,要‘拼’。”
眼前的乔任梁万事围绕着“拼”,不论是拼事业,还是拼感情。而等到真正成熟时刻,或许是10年后,他说那时的他应该只会有一个身份,“我不会一直既做歌手又做演员,35岁时会扎根在一个领域。但到那时我应该还有一重身份,希望那时我能用成熟的肩膀担起工作和家庭的责任。”
俯仰之间 篇4
首先, 诗作被赋予了强烈的哲理思辨色彩, 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的存在特别是人的生与死的探讨。在《与母亲书》中, 诗人通过与过世的母亲对话式的自言自语, 表现了自己对于人的存在问题的疑惑:“你当初生下我/肯定也同时给了我一个想要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却不是我想要的/这说明你没有生下我”, 人从何处而来, 人要到哪里去, 人是不是可以不在世界上存在, 在诗人的笔下变得主观而善变。这样的诗句表面上看来有一些拗口的逻辑, 要我们仔细推敲后, 却能够展现新知, 获得启示。在诗人看来, 存在也成为了一种辩证的事实, 却并非是绝对的, 赐予我生命的人对于我生命初衷的未能实现, 意味着生命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可疑的存在。与存在相关联的, 是诗人对于“虚无”的思考, 标题所示的“盈虚之间”, 其意义即在于此。在《虚无之诗》中, “虚无”成为了一件“美好的事物”。时间与空间在对峙中此消彼长, “昨日之我是小的, 明日之我/是更小的/今日, 我就在小与更小/之间。”“我”爱上的是“更小的人间”, “因为爱上了人类/我把自己抛在了一边”, 当我之于我成为他者的时候, “虚无”由此而生, 我成为“无”, 被自己抛弃了。哲思在组诗中得以充分展现, 在“有”与“无”、“我”与“他”的辩证关系中, “盈”“虚”自转而形成一个圆体。
其次, 诗里所蕴含的感情内敛浓郁, 深遂广阔, 集中体现在《与母亲书》与《写给孩子》这样的两封家书式的诗作里。《与母亲书》似乎是“孩子”在与“母亲”絮叨, 有时埋怨“南风一遍遍地吹, 原谅你/没经允许就把我生了下来”, 有时无奈“妈妈, 这都是些让人没有办法的事”, 然而藏在背后的, 却全是抒情主人公的深爱与思念。在诗的前段情感一直被压抑, 直到最后得以释放:“把你种在地里都31年了, 到现在/还没有长出来”, “妈妈, 你走后, 没有一个怀抱/值得我崩溃……”母亲离世已经31年了, 然而诗人并没有忘记, 反而总是日夜思念而不得已。诗句表达的正是一个孩子对于母亲最诚挚的思念, 最刻骨铭心的感怀。从中可以发现诗人的真性情, 对亲人的深爱。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此我们可以又读出真情的淙淙泉水, 与诗人一起同感同念。
最后, 组诗独到地表达了诗人融入生命体验的对于自然山水的认知。诗人尤其喜欢使用“木字旁”的意象, 以及种种“树”的意象。在《写给孩子》中诗人说“我给你的祖国全是木字旁”;而在《静坐》中也有“总有一个声音在喊我/叫我柳树, 杨树, 松树/而我是一片小的不能再小的森林”。“天空”意象也是很有意义的:天空时而是“使用无数次了” (《写给孩子》) , 时而又是“新崭崭, 仿佛从没被人看过” (《虚无之诗》) 。地理基因根植在诗人的作品里, 从而让诗情与自然山水相结合, 从而展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独特的生命体验。诗人所表现的并非全是自然山水本身, 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对于母亲与孩子的深情, 从自我出发的关于我与他、虚与实、生与死的思考, 但是如果没有种种“树”的意象,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森林”、“天空”意象, 诗人之“思”也没有基础。
《盈虚之间》说明诗人具有强烈的个性气质, 其哲思、情感、山水等全都体现在种种具体的意象里。诗人将对“有”与“无”的辩证思索融入了自我感情的抒发中, 将对自然山水的感知融入到了自我生命的体验中, 所以所有的诗句能够于质朴间见真知, 于平淡间见真情。自然轻松的诗句里拥有的是沉重的感情, 质朴而平淡的话语里表现的是哲学的深思。最大的哲学是对于自我的“小”与人间的“大”关系的探讨, 人到中年的诗人人生观与哲学观的改变, 是此组诗值得关注的最大亮点。
俯仰之间 篇5
一篇《兰亭集序》,我们读到了王羲之俯仰间的人生咏叹;几则课堂镜头,我们看到了老师们优秀的语文学养和不俗的教学追求。课堂的精彩,其实也在俯仰间闪烁。
朱瑜冬老师的课堂,不经意间走出了我们习惯性的抓“乐”“痛”“悲”三个情感点的教学线路,紧扣“俯仰” 谈文章思想论人生境界,很有新意。不是学生的质疑,朱瑜冬老师是否会因着“俯仰”二字另辟蹊径直入文本核心,我自不敢说。但细想,“俯仰”既指动作姿态,又喻人生短暂,既可联首段兰亭盛会,又能接下文生命感慨,课后朱老师若能就这一精彩生成而重新设计教学,《兰亭集序》一课就会全新在“俯仰”间。其实,课堂的精彩多半在于学生不肯被诱入你我彀中,而是拥有充分发表意见、敢于撞击的自由。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感悟,然后平等地对问题进行探讨,才能在互相交流中逐渐走进文本深厚的意蕴。朱老师如此,高老师也是这样。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赞同教师,“固”字“不如解作‘确实、的确’更通顺”,这正是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敢于大胆参与讨论的成果。俯仰之间,精彩来敲门,而高老师贵在紧紧抓住了这一瞬间,“乘势鼓励”,辨析一字而深入文旨,终借一“固”解出新境界。若问秘诀何在,高老师镜头第一段中的一句“我习惯性地问:‘大家还有别的疑问吗?’”,耐人寻味自可解释。只有教师俯下身去,抓住课堂思维俯仰间的电光火石,学生和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有仰起的姿势。
谜面与谜底之间 篇6
世界是一个谜,我们渴望解开这个谜,这是人类的终极关怀,也是学术(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全部意义所在。在一边面对未知,一边探索而行的时候,我们需要谜底,更需要通向谜底的路。然而,在中国人既达观又保守的思维模式里,相信“天下一理”,相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一通百通”的圣人。似乎,谜底是已定和单一的。从“天下一理”到“天下一尊”,从“通”到“同”再到“统”,这其间,我不知道有没有联系,但确乎知道,直到西方用机械生财打仗的时候,中国社会犹为二千年前的初民宗法社会。我要说的,其实是一个并不“时髦”的话题,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决定着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也就决定了生存的状态。
也许,正缘于此,我深感刘衍文先生多元论学术思想的珍贵。
刘衍文先生,是严格意义上的学者。五十年代后期,曾以《文学概论》一书,蜚声海内外;接着在“反右”与“文革”中却遭到无情打击,精神与身体都受到了莫大的创伤,数百万字的笔记、文稿毁于一旦。改革开放后,他才又重新拿起了笔。正如他借许地山《缀网劳蛛》的话说,他的“网”“结了就破,破了又结,结了又破,破了还结”。他的“网”终于一张张地“结”成了,限于精力与身体状况,许多是与他的哲嗣刘永翔先生一同“结织”的:《文学的艺术》、《古典文学鉴赏论》、《袁枚<续诗品>详注》等等。这些论著,论数量,仅仅是早年笔记的一小部分,举1985年出版的《文学的艺术》而言,是他当年一部巨著的构思内容的五分之一。历经坎坷,先生犹保持着赤子般纯真的心灵,严谨、热忱、客观、公允。
《寄庐杂笔》是先生应上海书店之约,于去年年底出版的一本学术随笔。该书穿越传统,澄清旧说,针砭现实,屡树新义,灵动的情致与深邃的哲思相映生辉。如果说大大小小的论题,是谜面,那么长长短短的论断,就是对谜底的探索,穿梭于谜面与谜底之间的,是先生多元论的学术思想。
二
走进《寄庐杂笔》,我觉得,在先生的笔下,古人与今人,“大人物”与“小人物”,“正统”与“非正统”,“左”与“右”、雅与俗,都会得到平等的待遇。这样做,并不是刻意抹杀或藐视什么,如有,那抹杀和藐视的是,人为的、世俗竖起的屏障和壁垒。在《现代作家书信集珍序》中,关于收录作品的范围,先生写道:“昔之谈艺者,惟以诗文为正宗,置小说、戏曲等于郐下而不顾;而今之论文者,恰好一反古则,惟认小说、戏剧、新诗、语体散文的撰写者为作家,而弃旧体诗词、古骈散文的作者如敝屣而不道。”“处于这个大变革、大冲击的时代,应该注意到各类文体各自赖以存在的基础及其影响之所至。因此,我们必须破除各种各样的门户之见,不惟被新作家斥为‘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文人的书信要选,即曾为大多数人所鄙夷不屑的那些作家,诸如剑侠小说家、鸳鸯蝴蝶派等,也当网罗勿失。”“学人中那些文采风流之士,或于文学别有会心之人,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当然,专攻学术而质木无文者,我们也不当去强攀同道,赠以‘作家’的头街。”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者,“则不论篇幅长短,文言语体,一视同仁,决不受林琴南、胡适之等文言、白话此优彼劣之争的影响”。即少数难免带有一些矫饰成分的书信,也能得到先生别样的宽容:“要是能知人论世,得孟子‘知言’之微,其装腔作势之处,言不由衷之态,观之亦自是一乐。”这样的人间至文,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大学者的旷荡胸襟,直欲扫尽我们心中的一切狭隘和卑琐。
人世间有一件最易也最难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显现人与事的本来面目,让世人看到“真”。先生的许多文字,是冲着这个“真”字来的。这些文字,看似轻松自在,谈天说地,而其实,先生骨子里非常执拗,执拗地做着“精卫填海”一样的“傻事”。从事这类文字写作时,先生反对“苛于近今,而宽于远古”,或“苛于无名者,而宽于盛名者”,也绝不反其道而行之,他的心中自有天平。《“小说气”漫议》一文,在《寄庐杂笔》中属篇幅较短者,而评说古今名文、史籍,游刃有余。先生首先超越古人,重新定义“小说气”:“所谓‘小说气’,不仅指志异书奇,举凡虚构夸张而失实的记载皆属之。”先生列举大量事实后指出:“好像为纵横舌辩之士树碑立说的《战国策》,小说气味就很浓。深受其时代感染的《孟子》,其叙议也很难尽信。”再推前一点,《左氏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亦尝酌采小说家言”。读之令人警醒,也令人叹息,“史”尚且失真如此,人间言语,又有多少可信处耶!何况目前的广告词、鉴定书语,或某种立场“鲜明”的媒体语、宣传品?
从某种意志或情感出发,“故意”这样写那样说是一方面,真的“缺乏历史常识”或无意疏忽,又是造成“障碍”的另一因素。《漫话缺乏历史常识》、《失记、误记、失检》诸文,所列实例,多涉古今名流,有时真令人骇然而又忍俊不禁。如萧统《文选》中的粗疏,史学家张采田对纪晓岚的误毁,梁启超错认龚自珍诗为谭嗣同诗等等。
心胸狭隘的人,也许以为先生喜欢苛责于人;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先生在“借古讽今”,对目前“学术专著”中屡出常识性错误,乱人视听,痛切不已,不“苛”不行。这是一面,而另一面,恰恰相反,让我们获得了一种真实与平等,真实地看待自己,真实地看待一切,那怕是所谓“专家”和“泰斗”。人无完人,不迷信自己,也不迷信“一尊”,我们的思想才能走出一切有形无形的桎梏,走出片面!而现在的知识界,许多人犹抱“定于一尊”的情结,“服膺权威”的心理,大大妨碍了学术的民主。先生于《天下诗人谁第一》文末,又进一步直陈其意:“诗人不是梁山泊的头领,非得要排出个座次不可;也不像拳击比赛,非得打出个冠、亚军方休。不争那无聊的名义上的先后,意义岂不更大一些吗?”放眼当今“文坛”“学苑”,人们在这无聊的“名义”上,做的文章,耗的精力,真不知几何!这种愈来愈偏离学术本质的舍本逐末的现象,不知何日是尽头。
先生的读者很多,他们也许以“孤愤”之作,看待先生《打油诗的油气》及续篇、《屁与诗文》及续篇、《鬼的文学与文评》、《钝贼不钝》等。我认为,以先生的身份,以如此认真的态度,写这些文章是很不讨巧、也很不讨好的,“正人君子”之流肯定视为“不屑”,但我却十分喜欢这些篇章。先生把目光投向那些社会下层的诗人、世俗目为“怪才”“偏才”的作者作品,不是居高临下的垂怜,而是抱以欣赏和兴致盎然的态度,不是拔高他(它)们,而是珍惜他(它)们!
三
先生的学术著作,文字的背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这个力量来源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切关爱。只不过与时下的文风大相径庭的是:先生从不发无根据的感慨与议论,从不让自己的这种情绪浮泛于文字的表面,而是以大量的严谨的学术探索,显现内力的深沉与博大。探讨先生学术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从两方面来感悟。
第一,剖析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对现实社会和学术研究造成的危害,探索全新的思想方法。我们不妨先把话题放远点说。1789年英国立《人权法典》,仅列举若干君主侵犯议会的事情,以禁其再犯。其用意,务求把一件一件的事做到了、落实了,“典”才是“典”。中国的传统呢,往往与之相反,先设一理论框架,再去或“硬行”或“软行”地实施。前者从事到理,后者从理到事。“实事求是”一语,最易明了,也最难做到。学术上也是如此。
先生《谈今文学的殿军廖季平大师》一文,在充分考评了季平先生学术成就的价值和地位后,先生有极深入的思考:“纵观季平先生学说的‘六变’,不论是哪一变,都是先从观念出发,先定一说,然后搜集各种有利于此的证据以证成之、或辗转附会之。”“凡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呢,避而不道可也。”“这种从先验的观念出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积淀在国人的血脉里,一直不断地得到传承,甚至变本加厉。”从建国后到“文革”中,再到拨乱反正后,先生列举目睹之社会怪现状,告诫我们:“这种思想方法,至今并未成为‘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往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后事如何,亦当可逆推前事之失。”
当然,如果强求一律,“以左反左”,又会走向另一极端,所以先生认为:“《易》之从象到数再到理,是愈来愈向高层次发展的,但认识问题,仍不能抛开象与数而不管,有时论理,可直接与数联系,不一定是阶进的,也可从理到理地向前向上推进。”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先生欣赏孔颖达的“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也欣赏释氏“多缘生法”,“须知世界、社会、历史和个人,都不是凭藉个人所推演或设想出来的简单公式可以包揽无遗的。”
第二,正视社会前进中的“二重性”,呵护人性的深层资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许多负面效应伴生而出,高度的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一天天地同化着人类的生活习惯和情感节奏,人类原本多姿多彩的天性和才智,不得不面对一次次大规模的“统筹安排”,如升学统考、就业统考、晋级统考等等。我们要问,个体的生命,以及孕含在这生命中的不同资质和灵性,是应该得到释放和弘扬,还是应该浇铸成统一的模式?!
记得当初,先生的《袁枚<续诗品>详注》问世,遭人诋毁说:“取法乎下”“为无聊的帮闲文人立说”。这曾引起了我的思考:先生深知“袁枚的学问,在那崇尚博学的乾隆盛世,比起那些著名的文学家来固为逊色”,也深知“他作诗也只能凭其聪慧,能肆不能醇”,更深知“他对某些诗篇的激赏和剖析,多属皮相之见,有的简直令人喷饭”,为什么先生全然不顾这一切,不能稍减对袁枚的“无限倾倒”?其深层原因,在于对袁枚“性灵说”的激赏(先生前言中对“性灵”的解析有“一名三训”)。因为,由“性”至“灵”,是人之为人的最可宝贵的资质之一。先生在《袁枚<续诗品>详注》中引袁枚的话说:
“我阅历人世七十年,尝见天下多冤枉事:有刚悍之才,不为丈夫,而偏作妇人者;有柔懦之性,不为女子,而偏作丈夫者;有其才不过工匠、农夫,而枉作士大夫者;有其才可以为士大夫,而屈作工匠、村夫者。偶然遭际,遂戕贼杞柳为,殊可浩叹。《中庸》先言‘率性之谓道’,再言‘修身之谓教’,盖言性之所无,虽教亦无益也。”
读着这样的文字是否觉得人性有待更深的揭秘?我们应该向这个世界妥协还是应该向她争取些什么?
上上下下之间 篇7
每一天都市人都会穿梭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 享受着上上下下间电梯时代的便捷。但很
多时候人们在感受电梯高效率生活的同时, 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电梯按钮失灵、运行中门突然打开、变速运行、瞬间停运、噪音骚扰、轿厢自由坠落等等, 渐渐地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电梯安全遭质疑维护保养莫轻视
据统计, 近年来我国电梯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急剧增长, 是世界上电梯增幅最快的国家。仅以太原为例, 现有电梯8 000台, 并以年均1 000台的速度增长, 每天有70多万人乘坐电梯。如此庞大的数量, 其安全性不能不引起重视。
山西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业务技术科科长吕文斌说, 电梯的安全系数是较高的。有专业人士曾做过统计, 电梯的事故率远远低于步行上下楼梯的事故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 电梯从开始安装就有着严格的把关程序, 要向质监部门登记、报检, 经过对生产单位、安装单位的资质审查以及电梯相关技术指标的检测, 合格方可进行安装。投入使用后, 每年还要进行一次质量、安全年度检查, 将检验情况登记备案。经过层层把关的电梯质量是相当可靠、安全的。而对于电梯时而出现的停运困人等故障问题, 绝大多数原因是由于维护保养不力和使用不当导致的。电梯是非常特殊的一种电器设备, 国家还没有严格的使用年限规定, 它的寿命取决于使用者的安全管理和维保单位的维修保养。
有数据显示, 在众多造成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 维修保养和使用不当所占高达80%, 可见维修保养对于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电梯安检部门的业内人士指出, 勤检修、勤保养是一部电梯能长时间使用的基本条件, 而疏维修、欠保养是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正如驾车一样, 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 就得例行检查和保养, 电梯亦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对电梯的维保有明确要求,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照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但现实中, 电梯维护保养状况却并不乐观。一般而言, 电梯安装投用后, 电梯厂商会提供1~2年免费维保, 此后就由物业公司与电梯厂商续签有偿的维保协议书, 或聘请其他电梯维保公司进行维保。然现在大部分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安全意识淡薄, 为节省费用, 压低养护成本, 减少了维修保养次数, 如此一来必然牺牲了维保的质量保障。此外, 电梯维保行业近年来呈恶性竞争的态势, 很多维保公司采取低价策略承揽业务, 打开了价格战, 利润的过低使企业难以承担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完成检验项目, 后果只能是偷工减料, 用非正品配件以次充好, 聘请技术水平不合要求的技术人员等, 为电梯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太原市某电梯维护保养公司的负责人说, 在维保次数和质量上打折扣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了。
乘客安危有保障救援系统待健全
毋庸置疑, 维保不力最终后果就是故障的频发, 影响电梯乘坐安全。去年以来, 我省110报警平台接到电梯困人等故障类警情上百起, 山西晚报新闻热线平台同样接到电梯困人事件上百起, 其中不乏伤亡事件, 有的小区电梯甚至频频困人, 很多居民为此不敢再乘电梯。
吕文斌解释, 从技术角度讲, 还无法保障完全杜绝电梯故障的发生, 我国相关法规也有电梯故障概率的允许值。通过近几年的检测情况来看, 我省的电梯质量是安全的, 达到了国家要求的“零事故率”。至于电梯困人现象, 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安全的现象, 不过这里有一个误区。电梯处于静止状态, 将人困入其中是对乘客的一种有惊无险的保护。电梯中有一个安全保护装置, 在遇到故障时就会发生作用, 让电梯滞留在某一个地方, 将乘客保护起来。至于发生伤亡事件完全可能是由于使用不当, 随意扒门等错误操作造成的。因此, 乘客如遇被困的情况, 不必惊慌。此时的您是安全的, 只要按动电梯中的报警按钮等待救援即可。
另据了解, 当前我省电梯的紧急救援工作基本完善, 大多数是由维保单位的救援队伍承担, 这些救援队伍都经过了专业培训, 具备了实施紧急救援的能力, 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但是, 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相比,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有差距。缺乏技术力量雄厚、人员固定的专业的独立救援单位, 并且电梯110联动远程报警系统尚不健全, 还未与110报警平台联网, 当乘客被困电梯拨110报警时, 无法及时转给电梯110紧急救援中心, 而是直接转为火警, 由消防人员实施救援。消防人员对电梯专业技术不甚了解, 常常是先用现代化抢险工具破坏电梯层门, 再展开救援, 事实上这样较危险, 易引发更大的事故。
新实施的电梯远程报警系统国家标准为电梯远程报警平台的完善提供了技术依据。今后只要电梯发生故障, 通过远程报警就可直接传输到救援组织, 实现了准确监控, 及时救援,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太原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监处处长雍志杰说, 我们将尽快与110报警平台联网, 健全电梯远程报警系统, 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心的乘梯环境。
上海三菱电梯是全国最早研发电梯远程服务系统的企业之一, 对所安装电梯24小时集中监视和管理, 每一部电梯的运行状况都通过网络系统直达上海总部, 任何小小的故障均逃不出远程监控的“火眼金睛”。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孟毅飞谈到, 这套远程监控系统成本较高, 目前还没有普及, 只有南方一些城市在使用, 山西的三菱电梯用户基于费用的考虑, 还没有安装该系统, 咱老西儿期盼着这一贴心的服务。
标准严把安全关部分缺憾需完善
新实施的电梯系列国家标准, 从电梯的技术、远程救援、火灾情况下的特性等方面为安全性全面把关, 同时更加突出人性化, 在舒适程度上也加强了改善。标准特别提出, 制造电梯不应使用石棉等有害材料;电梯轿厢内应设置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 该装置应采用一个对讲系统, 能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如果电梯行程大于30米, 在轿厢和机房之间也应设置紧急电源供电的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对于客用电梯的安全条件, 新标准还专门规定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度 (电梯轿厢底面与楼层底面的平整度) 应控制在正负10毫米范围内;电梯在正常运行时, 层门必须紧闭不能打开;电梯的信号显示必须清晰、正确等。标准的实施为乘客打开了一扇安全之窗, 有望推动电梯领域步入一个更安全的时代。
针对电梯新国标, 上海三菱等几家国内大型电梯企业均表示, 新的标准对小电梯企业是个考验, 但对于成熟的企业并无太大影响。标准是针对整个电梯行业制定的, 为了照顾大多数电梯企业, 许多技术参数都是最低限值, 而大型品牌电梯企业的制造标准要严于国标。
新标准对电梯行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能进一步加强对电梯安全和使用的监管, 推动电梯整体质量的提升。然而,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憾之处, 在某些方面仍待加强。
虚实之间 篇8
就目前经济的发展前景来看, 社会产品的选择的渠道多种多样, 消费者的各种不同的需求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再加上消费者本身所受到的生活、教育、消费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像那种以往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已不能让消费者得到满足了, 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以网络的形势的实体店, 而且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了, 企业要发展虚实结合的这一经营方式已经不是一个个案了, 在这个网路不断发展的今天, 它已然成为了整个经济市场发展的趋势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虽然许多单纯的网络企业中也有很多很好地企业, 但还是有很多的企业利用网络这虚假的世界来骗人, 发生这种原因就是企业者的诚信问题, 还有的就是要花费大量的运输成本来交换商品, 所以才会建立出许多实体的店面出来, 这也就是虚拟的企业向实体的企业迈进的体现。
企业不断的向着虚实结合的营销方式去迈进, 但是企业者们还是不要盲目的去跟从, 还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以前传统的经营模式中往往只是看重销售和消费者的关系, 而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路说, 他们通过网络与消费者建立更好的销售关系, 然而在“虚实结合”的渠道创新中, 企业要关注的就是多方面的, 那就是实体、虚拟的企业与消费者三者间关系。这种经销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这样也能让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起来。
这是个与时间赛跑的社会, 我们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快速的社会中生存, 就应该要减少时间的浪费, 而网络营销的发展, 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 让我们能一边做工一边逛街, 我们只要坐等着送货上门的服务, 还有就是消费者若对这商品不满意, 还可以随时向售后服务中心反映, 可以提供退换、修理等服务。
“略”与“不略”之间 篇9
一、“教”可略, “学”不可略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 每组课文中都安排有一到两篇略读课文, 这些篇目与精读课文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或文章的体裁相似, 或文章的内容相关, 或思想主题类同。有了这些“共性”, 教师就可以把精读课文中教学的方法加以总结、提炼, 运用到略读课文的教学中, 使“教”的过程“简略”一些。但是, 对于学生来说, 每篇课文都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平台, 略读课文更可以说是检阅其阅读能力的试金石。因此, 学生对待略读课文的“学”决不能草草了事。
以人教版四下第五单元的课文来说,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 《触摸春天》和《生命生命》是精读课文, 《永生的眼睛》和《花的勇气》是略读课文, 这4篇课文都 有一个共 同的主题———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基于这种共性, 教师在处理《永生的眼睛》和《花的勇气》这两篇略读课文时, 的确可以“略”一些, 引导学生以自学探究的形式对“生命的内涵”进行讨论。
然而, 课文之间虽有共同的思想主题, 却也存在不同的内涵。在《花的勇气》中, 重点突出的是“信心”与“勇气”, 如果要让学生对课文的思想主题有不同于两篇精读课文的深刻体会, 就必须在自读中潜心感悟、认真品读、讨论交流, 才能收获真切的感受。也就是说, 学生对略读课文的学习过程应当与精读课文一样, 是完整的、丰满的, 效果也应当等同于精读课文, 甚至超越。
二、“讲”可略, “读”不可略
在精读课 文的教学 中 , “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即便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也一样, 而“读”更是一种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那么到了略读课文, 只有一节课的时间, 师生该怎样面对与精读课文具有同等容量的略读课文呢?笔者认为, “讲”可忽略, 甚至省略, “读”却应当倍加重视。
这里的“读”专指学生的朗读、默读。朗读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 略读课文中, “读”不能“略”。请看吉春亚老师在《花的勇气》中的教学设计片段:
1.师:课文用美好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花在风雨中怒放的勇气, 展示了作者美好的情感变化。
2.自主研读。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圈画出精妙之处, 反复品味, 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 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3.美读入情。
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 遗憾———惊喜———震撼, 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读出声, 读出形, 读出情。
2举办朗读比赛, 评出优胜者。
从以上案例来看, 吉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的默读感悟、感情朗读上, 这就抓住了阅读教学的根本, 也把握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精髓。事实上, 如果教师有充分的自信, 也完全可以参与到这种朗读中来, 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的内心。我上《珍珠鸟》一课时, 就为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 文中描写的那种境界通过我的朗读完全征服了学生。听完我入情入境的朗读之后, 学生不由得发出感叹:“真想养一只珍珠鸟”。我相机追问:“为什么想养呢?课文中的哪些描写征服了你?”于是, 学生便展开了对课文的学习, 谈感想, 练朗读, 一篇不短的课文, 学生在一节课里学得有滋有味。
可以说, 抓住“读”字做文章, 才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上策。
三、“考”可略, “练”不可略
众所周知, 略读课文内容在考试中是不会被重视的, 甚至常常被“省略”, 这无可厚非。然而, 有许多教师由此推论, 略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也可以省略。这是比较危险的, 其一, 这种比较功利的想法会让教师走入受“考试指挥棒”控制的歧途;其次, 教师的忽视更易导致学生对略读课文的轻视。况且, 教材存在的价值是不会因为“精读”“略读”而有所区分的, 更不会因为是否“有考”而改变。只要学生认真阅读, 其价值就能被挖掘, 它就能教化人, 培养人。因此, 笔者认为,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 也需要精心设计一些语言文字训练, 既能牵引学生的读, 又能带动学生的写。
吉春亚老师在《花的勇气》教学中,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以下训练展开的:
师:这些花却在凄风冷雨中怒放, 而在这以前呢?我们再读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投影出示, 请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 感到 _______, 因为 ________;
扒开草后看见躲着的小草时, 感到 ______, 因为 ______;
离开维也 纳前 , 感到_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 感到_______, 因为 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 心头 _______, 因为 ________;
这个训练的主要目的, 是让学生随着训练走入课文, 然后循着作者的感情走入花的世界, 走入人的内心。同时, 这样的训练也为学生下面的感情朗读做好了铺垫, 更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 培养了学生概括表达的能力, 一举两得。
四、“收”可略, “放”不可略
其实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难免走进另一个误区, 就是把略读课文上成了精读课文, 课堂上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积累运用、多元理解……“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实践中, 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对于大部分的略读课文, 在教学中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即可, 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生怕少了这个, 丢了那个。略读教学的课堂要把主角让给学生, 教师要适时放手, 让学生自主阅读, 运用已经获得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懂, 并且在阅读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上《祖父的园子》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回忆、总结前面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的读书方法。经过引导后学生概括为:要抓住课文描写的主要场景, 在具体的描写中体会情感。接着, 我鼓励学生运用这种读书方法自主阅读《祖父的园子》, 而学生在阅读中, 就比较容易地找出了课文中劳动、玩耍、园子美景等场景描写, 进而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味, 从不同角度理解了课文, 丰富了自己的认识, 同时也读出了文本蕴含的情感。
下之上,形之间 篇10
每次从偏远的地方回来, 都滞留着一点恍惚的情绪, 汽车在红绿灯的支配下走走停停, 经过一个又一个, 走过了, 就不再理会后面的灯光变换, 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 都是这几十秒钟的事情, 城市里的记忆是瞬间的, 只有异国他乡风尘仆仆的陌生, 还在那一刻残喘地延续着, 雾一般散在熟视无睹的回家路上, 思绪无语地切换着氛围, 让一切在迷迷糊糊中平静下来, 一种对不了焦, 按不下快门的无奈, 让自己放下手中的相机。
从喜欢画画, 到后来喜欢上摄影, 并不是移情别恋, 而是换了一种画法。我的第一台120相机, 是高二的时候从父亲那里偷偷拿出来用的, 我的二姐是我的第一个模特, 第一次拍摄是在南京明孝陵的小溪边, 当时的激动心情, 现在还记忆犹新。后来去杭州读大学, 出去玩, 最吸引我的, 是拍照, 回来之后就忙着冲胶卷, 洗照片, 不亦乐乎。寝室里有位杭州本地的同学, 他家里那台相机, 被我们用足了4年, 就在那几年, 开始有了彩色胶卷, 上瘾入迷都是彩色胶卷惹得祸, 整天就想着拍照的事情。
2.犀牛逗趣图
3.手机摄影作品
经常会站在一幅画前面, 想着摄影的事, 而摄影的时候, 又想着画画。原以为镜头好比画笔, 光影好比颜料, 快门就像泼墨一样, 能瞬间把自己的心情凝固在纸上, 后来才发现不是这么简单。摄影无法像绘画一样, 把自己想要的色彩和图案, 任意地挥洒在画面上, 自然界那些固化的关系, 很难用相机任意移动, 想要的, 不想要的, 总是纠结地缠织在一起, 精彩每每在取舍的犹豫中瞬间消失。那扇快门, 经常残忍地把思想和情绪都拒之门外, 只留下骷髅一样的原形。或许, 改变不了的话, 只能赋予它新的意义, 才能生动起来。矛盾有时竟是快乐的源泉, 改变不了的形, 可能改变它的影, 光影的投射, 动静的融合和虚实的配比, 总有一条通往灵魂的路, 让我们得其意而忘其形吧。越是得不到的越会迷恋, 摄影就是在追逐中把自己越带越远。
另一方面, 情绪、氛围和回忆, 都是无形的。如果说突破有形的约束是困难的, 那更难的是把那些无形的知觉唤醒到我们的视觉中来。真希望相机能像眼睛一样, 由心、由大脑的化学来感受它、支配它, 而不是把我的触动, 单纯地变成一张张物理的片子。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灵感通过意向和抽象, 把我们拉入与灵魂对话的气氛中, 靡生一种直面它的情绪。虽然感觉摄影总是落后于绘画, 但这算不算是一种提示, 只有打破光影、动静、虚实的勾勒, 才能在世界的另一面, 找到我们散失的心绪?每一次按下快门, 都是有理由的, 不是简单的捕捉和复制, 它都能留下一种存在, 留下一种叠加, 直到分不出此时和彼时意义, 没有失去的遗憾, 才能领悟到“空中没有翅膀的影子, 但我已飞过”的境界?
浙江新市古镇池塘边的小路旁, 有一家开了几代人的小面馆, 只供应葱油肉丝热拌面和茶水, 上次和朋友一起去拍照, 不经意经过此店, 早上七八点钟, 里面坐满了人, 直觉告诉我们这是一家好店, 大家都饿了, 就进去找点吃的。坐下来, 点餐、煮面、倒茶添水, 一位40来岁的夫人, 不急不慢的, 等大家点完, 我说我不吃肉, 面里不要放肉丝, 同时千万别放鸡精味精什么的, 等朋友们都快吃完了, 老板娘才把我的面端上来, 满脸堆笑地说, 你这碗是没有肉丝, 没有味精的, 不会难吃, 但你这是毁我的名誉啊!如果按照我的做法, 我保证你吃了永远不会忘记。我感谢老板娘的真诚, 将信将疑, 接过碗, 吃了两口, 哇, 这叫美味, 这碗面, 简直就是一件艺术作品!不加思索, 又点了一碗。这时, 环顾四周, 才注意到在座的都是小镇上的街坊邻居, 都是来吃这碗面的, 吃着面、喝着茶、聊着天, 没有都市餐馆的大声喧哗, 更不是庙宇殿堂的群体膜拜, 但呆望、窃语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仪式感。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 接下来就是停不住的拍摄, 虽然快门声像刀切一般, 划过小店的每一个角落, 但居然没有人回头探视, 一切像平常没有我们这帮人出现时一模一样。如此陌生和熟悉的浑然一体, 实在是相机无法表达的氛围。一张张照片, 此时就像是一个个故事的封面, 虽然不知道每一个表情正在述说什么, 但我不再纠结我拍什么, 怎么拍, 只是享受着此刻的沉浸, 瑜伽冥想般的排空, 只有按动快门的手, 留在空气之外, 牵动着我的意识。这也许就是摄影的乐趣, 即所谓大成成于乐?
我对自己的心境是肯定的, 对自己的摄影作品还很不满意。好在方向日渐清晰, 差距成为坚持的动力。记得那年在美国阿拉斯加的Denali国家公园拍摄野生动物, 半途招手上车, 坐在我旁边的, 是一位看上去65岁上下的老先生, 只见他红光满面, 虎背熊腰, 佳能500毫米的定焦, 厚重的摇臂三脚架, 巨大的摄影包, 估计得有20公斤吧。几个小时, 颠簸的石子路, 我们一边警觉着窗外山梁溪谷间随时可能出没的动物, 一边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打发时间。老先生曾经是洛杉矶一家大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话语投机, 递过来他的名片, 以便日后保持联系, 名片上习惯放职位的地方, 写着“退休中”, 格外亮眼。他是专拍野生动物的, 每个季度都要去一次阿拉斯加, 我问他这么辛苦, 累不累, 老先生笑着说, 以前出门, 前呼后拥的, 身子不累, 心累, 现在正好相反, 放松自如。不谈老先生的成就, 就可以算出触动我的面积有多大!我心里暗暗琢磨着, 上帝能看懂每一个人, 你有多少事情要做, 上帝就会分配给你多少时间, 多少精力。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是指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 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道, 抽象的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器, 有形的存在, 是道之载体。在道与器的上下之间, 思想的深邃、悟性的高低, 也许是在描述人的精神与天堂的距离, 其中充满着人文精神的成像。摄影和其它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 都是“始于兴”, 进而走过漫长的“立于理”的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最终才能达到“成于乐”的境界。可能因为摄影更加依赖对“器”的利用, 才把多数人挤压在物质的层面中, 麻痹于技巧和视觉的快感, 而忘记了“下”之上的人文精神的缔造。不过, 话说回来, 只要不沉迷于此而失去自我, 熟能生巧的过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6年9月于上海远雄悦来
梦想与现实之间 篇11
雪压青松
1987年11月10日,中州铝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近万名建设者在一片乱石滩上,建成了当时被称为“有色宝钢”、“五0工程”的一期工程。
由于中州铝厂诞生在计划经济时代,投产于市经济的转轨时期,再加上一期建设投资全部为银行贷款,以及一期起步规模较小等原因,中州铝厂于1993年投产后,便陷入了大马拉小车的局面。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即使在不计建设贷款利息、不提折旧的情况下,仍出现了严重的经营性亏损,尤其在“等二期、盼二期、越等越盼越无期”的传统观念束缚下,中州铝厂犹如山巅一颗幼小的青松,被一场大雪重压,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
1994年,临近年关,可职工的工资还没有着落,当时的厂领导班子成员心急如焚,此后的一段时间,中州铝厂几次濒临破产。危难之时,他们得到了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长城铝业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厂长张宝琦的带领下,中州铝厂以“奋发图存”的悲壮与豪迈,即使职工在连续三个月没有领到工资的情况下,做到了“生产不停!人心不乱!队伍不散!”,正如1996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视察中州铝厂时评价:“中州铝厂的干部和职工是好样的!”。
云开日出
江泽民同志的视察,再次使中州铝厂干部职工坚定了“艰苦奋斗、争创一流、自加压力、奋发图存”的信心和决JbO
1997年9月17日,在党的十五大召开期间,中州铝厂召开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党委扩大会议,会上,各位成员认真学习了十五大的会议精神,达成了“世上没有救世主,走出困境只有靠自己”的共识,并找出了一条适合中州铝厂生存发展的道路,提出了“两年达产、三年扭亏、自加压力、奋发图存”的奋斗目标。此后,他们投人1400多万元作为技改资金,对制约产能提高的各个环节进行更新改造,并加大管理力度,使职工的指标意识、技改意识大大增强。
苦心人,天不负。在距1998年底还有37天的时候,中州铝厂实现了一期工程设计的年产18万吨氧化铝的目标,又在年终提前3天闯过了年产20万吨的大关。河南省副省长张以祥听到消息后高兴地称赞:“中州铝厂奇迹般地扭亏,给河南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树立了榜样,他们最可贵的是精神,这种精神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在此期间,中州铝厂的职工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张金陵,原是氧化铝厂三车间的支部书记,退休后,坚持与在车间钳工班的年轻人一起干活,并且不计报酬,这位闲不住的老书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他心中的梦想一看到中州铝厂兴旺发达起来。青工张小备,在爱女夭折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生产,他强忍悲痛,直到任务完成才赶回了家。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中州铝厂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敬业爱岗的好职工,才使中州铝厂一步步走出了困境,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铸造辉煌
胜利成果,让中州铝厂的干部职工尝到了“科技兴企”、“规模兴企”的甜头,几年来,他们投入少量资金盘活了大量的固定资产,先后高速、优质地建成了3号、4号、5号、6号“窑磨工程”’,使中州铝厂的氧化铝产量每年以10万吨的产量快速递增,目前的年产量已达到了80万吨。
在科技兴企方面,中州铝厂制订了《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对有突出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按成果转化的1%一5%进行奖励,形成了具有中州特色的科技兴企的奖励机制,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和国际占有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比如:属国际首创的“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新工艺、第一套国产化“管式降膜蒸发器”、国产化率超过90%的“气态悬浮焙烧炉”、国家级新产品“M一75特种氢氧化铝”、“回转窑自适应控制技术”等一大批令氧化铝行业为之瞩目的先进技术与装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仿佛一只只利剑,开辟了中州铝厂通向辉煌明天的道路。
15年来,中州铝厂的干部职工凭着“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坚定信念,使企业荣获了多项荣誉:先后获得了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工会”、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等称号。
《声声慢》里说“俯仰” 篇12
《声声慢》全篇暗含词人或俯或仰的情感视角, 并以此抒写其人生遽变, 其中自有世事无常, 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王羲之《兰亭集序》) 的喟然长叹。此等遽变, 猝然而降, 以致词人恍兮惚兮, 颠兮倒兮, 心已凉透而极难调养, 即词中所言“最难将息”。整首词围绕这四字, 层层铺叙, 最终归结于“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撕心裂肺的呐喊。凄惶、孤独的抒情形象, 跃然纸上。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起调三句, 十四叠字, 写词人“俯视”寻觅之秋思情状。从表层来看,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生理上的动作; 就里层而言, 也是一个极有含情量的心理动作, 意蕴颇深。该心理动作产生的时间, 从情态来判断, 好像是梦回之际。也就是说, 词人已经略去梦境不表, 直接从梦醒后的情形写起, 如此便有劈空而至的突兀感和迷惘感。明确地说, 这时间应该是某一秋日之晨。这既符合生理实际, 又符合情感况味。人之晨起, 常残梦萦怀, 故倍觉迷茫。再引申联想, 此处似有“失向来之烟霞”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意味, 只有失去了, 才会有寻找之举。那么, 词人究竟失去了什么呢? 不太清楚, 或许是美的人事景物, 或许是美的情怀。生活中的美, 是稍纵即逝的,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不甘心这种美梦易逝的现实。因此, 词人才“寻寻”, 找了又找, 相信那生活的美还在, 然后又细察究竟, 觅了又觅, 结果呢? 一切成空, 万事如幻, 这回只能直面惨淡的现实了。走出残梦之后, 故觉“冷冷”, 这外感之“冷冷”有醒脑功效, 使词人清醒地认识到昨日之梦、梦之昨日皆已逝去, 故觉“清清”, 这才真正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内心与现实一经比照, 发现任何聊以慰藉的东西都没有, 故倍觉“凄凄惨惨”。这种心理感受在无限地滋长、膨胀, 以至不堪, 故声嘶力竭地逼出“戚戚”二字———“我”忧苦到了极点啊! 实在是受不了啊! 这七个叠词构成的句子, 前人从音韵效果、情感层次的角度, 多有评析。我的理解是, 词人在以声传情, 藉俯视沉思的情感视角, 将情感由残梦之留恋、寻觅, 演进到现实之孤独无聊、凄寒无依。要说读这三句的感受, 那就如同置身凄清凛冽的早晨, 在蒙蒙寒气中, 听到了传自空谷幽壑的一声声绝望的嘶喊! 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 词人是在以无所顾忌的情感状态, 用既尖且细的嫠妇之哭, 引起我们读者的注意, 其笔力豪纵, 情之“昊天罔极”, 可谓古今独步。心境悲凉, 总得想点办法调养才是, 然而,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在这刚刚有了一丝暖意, 但仍然寒气逼人的秋日的早晨, 最难调养, 最难扶持啊! 于是, 词人一改先前俯首低眉之态, 强打起精神, 摇摇晃晃地摸起酒杯, 欲把盏御寒, 借酒消愁, 无奈,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晓 ( 通行本作“晚”) 来风急”! 外界的秋寒, 原本就顽固地保持着其透心砭骨的寒意, 哪知强劲的秋风又起, 几杯淡酒, 又如何抵御得住呢?! 这“淡酒”, 若从实的层面理解, 当指“扶头卯酒”———古人晨起于卯时所饮的保健、调养之酒 ( 参见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 其实, 这里更应该从虚的层面来理解, “淡酒”并非真的很淡, 而是因为心境太过凄寒, 晓风太急 ( 这“风”并不仅仅指自然之风, 还隐喻着社会、人生的遽变, 故曰“急”) , 以致酒力显得太淡、太弱。旨在表明, 此心怕是暖不过来了! 这正好说明其心也凉透, 失落、伤感之至, 其情感状态被逼至不吐不快的强烈程度。词人在以淡酒之“淡”反衬愁情之“浓”, 反衬现实处境之困厄, 这情形是说连酒都不管用了, 还能用什么来暖心呢? ———“最难将息”呀!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这三句变为“仰视”的情感动作。这一视角也包含了极复杂的心理活动: 正感叹“最难将息”, 好伤心的时候, 秋风里传来缕缕嘹唳的雁叫声, 词人习惯性地仰首而望, 但见鸿雁是北方飞来的鸿雁, 雁字是旧时的雁字, 好熟悉的, 曾经的浪漫情怀, 曾经的温馨画面, 曾经的良人, 曾经的一切, 纷至沓来。这是词人从痛苦中冒出的记忆, 如微弱摇曳的火苗; 但即刻便熄灭了, 因为企望的旁边就是失望, 乃至绝望, 当企望无意中被激活, 闪现了一下的时候, 绝望竟被彻底激活———现实告诉她, 鸿雁已无书可传。“仰首望飞鸿” ( 《西洲曲》) 是经典的忆郎盼郎的动作, 而今郎君安在哉? 家国安在哉? 想忘却, 偏又记起; 已记起, 偏想忘却———“最难将息”! 这是由秋雁引发的更深的愁绪。
词的上阕, 依次含有“俯”“仰”这两个情感视角, 由秋思而秋风而秋雁, 如此步步写来, 层层递进, 且种种情形都是“最难将息”。
及至过片三句, “似承而又似转” ( 夏承焘注张炎《词源》语) , 所谓“承”, 是承上阕之秋风、秋雁写来, 继续铺叙“最难将息”; 所谓“转”, 是指情感视角由“仰”而变为“俯”。“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秋风裹挟着肆无忌惮的秋寒, 强劲而至, 庭院中的秋菊又将如何? 敏感细心的词人, 不由得又俯首低眉, 但见园中秋菊如堆似积, 盛开依旧, 毕竟还只是初秋, 因为后之“梧桐更兼细雨”表明桐叶 ( 梧桐叶, 初夏生, 早秋落) 未落, 远非深秋。即便如此, 词人在俯首而视的过程中, 仍是心比天寒, 连眼前之秋菊都还能暂且抵御这秋风、秋寒, “我”却早就承受不了自己的“心寒”。少妇时的词人尚有“东篱把酒”的情致, 一边饮酒赏花, 一边试图解除离愁, 折下花来, 毕竟还有所期待; 如今呢? 词人倍感憔悴, 人不如花, 过去还可以勉强道出“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 现在应该是“人比黄花苦”! 即使摘得花来, 馨香盈袖, 然而, 此花遗谁? 良人已去, 无心赏花, 摘花也无趣! 故曰: “如今有谁堪摘?”秋菊引发的仍是今昔俯仰之思, 在这一俯视的情感动作里, 目之所遇, 莫不伤怀; 心之所想, 有若天壤———仍旧“最难将息”! 屏蔽这眼前所见, 又将怎样呢? 时间过得太慢, 慢得让词人备受煎熬, 便自然而然地引出“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的内心独白。更糟糕的是, 目之所遇的问题还未解决, 耳之所闻的烦忧, 又缠上心头: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秋雨霏霏秋风狂, 从早到晚, 一整天的风声雨声 , 持续、长久、缓慢地影响着词人的心境。尤其是点点滴滴的雨声, 滴滴点点地让词人的孤独潜滋暗长, 以至如寒流涌动。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词人内心倍受折磨, 还是归于“最难将息”。
词的下阕, 由秋菊而秋雨而秋声, 写得是步步惊心, 层层生寒, 无论是俯视所及, 还是耳之所闻, 皆“最难将息”。词人在百无聊赖的情状下, 只能以“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姑且收束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