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2024-07-16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精选11篇)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篇1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 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情景来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重组、体验与审视是生活数学化教学的重要方法。

一、重组数学教学内容

即以学生生活重组数学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倡要科学、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教材成为学生起飞的平台和基地;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 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活素材来重组学习内容, 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对于教材中一些不大适合学生的内容, 要彻底地改;对于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路的因素, 要有深度地挖, 不浪费任何一个可以让学生发展的资源。

如教学“1”的认识时, 先请学生说出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 如: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人、1个班级……接着数数我们1个班级有几个人?学生数出有30个小朋友后, 教师拿出1串葡萄, 在黑板上写一个大一点的“1”, 再一颗颗摘下来送进学生嘴里, 并写一个小一点的“1”。问:从1串葡萄里摘下1颗放进了你的嘴里, 同样是1, 为什么意思不一样?学生边吃边思考, 同时体会:“1”可以表示1个个体 (1个人、1颗葡萄) , 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 (1个班级、1串葡萄) ;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 (1个星球) , 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1粒种子) 。

[反思]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对一年级学生来说, 面对熟悉的情景、直观的事物, 他们的知觉活动便能较自觉、顺利地开展。这些题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呈现的形式多样, 符合学生好奇、好思、喜新的心理特点, 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我们用课堂生活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 传递给学生的东西就会更贴近他们的现实心理。

2.引入生活中的数学

对有探索意义、能发展学生思维的材料, 要没有顾虑地增加。如:为了让学生感应信息数字化, 教师构建一个活动平台:学生课前写出自己及父母的出生年月、父母身份证号码。课堂上小组比较和讨论, 发现:出生的年份、月份越大年龄越小;而身份证的前面几位数相同。学生的疑问自然产生, 教师适当点拨使用身份证的意义及身份证每个数码代表的含义, 学生对不同情景中数的大小关系就能吃得透、把握得准。当明白了身份证每个数码所代表的信息后, 请学生当一次校长助理, 仿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 为学校设计全校学生的学号。

[反思]通过了解身边事物来为学校设计全校学生的学号, 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感受、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问题的解决中对数留下了全面深刻的印象, 强化了对数的感受性,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3.组合生活现象进行教学

对于一些抽象概念, 可以组合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来进行教学。如训练符号感时, 就可以用生活问题来组织教学。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出示一组题目:

(1)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36人, 到站后下车a人, 车上还有几人?

(2) 松柏朗市场有一种大米, 每千克3元, 如果购买x kg, 应付多少元?

(3) 东莞至广州的路程是c km, 一辆汽车从东莞开往广州, 用了2 h, 求汽车速度?

学生列出算式:36-a, 3x, c÷2。

教师引导:到现在为止, 你对“用字母来表示数”已明白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分别阐述了对“用字母来表示数”的理解, 并提出:字母可以代表哪些数?教师因势利导: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题目进行讨论:这里的a, x和c分别代表什么?学生纷纷展开讨论, 气氛非常热烈。在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适时点拨:a代表小于36的数;x代表任何数;c代表一个固定常数。使学生感悟到字母因具体情景的不同可以代表不同的数, 有时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数”、有时代表“固定的数”、有时代表“任何数”。

[反思]这样处理教材真妙!教学内容来自于生活, 问题来自于学生, 解决问题也来自于学生。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感悟、体验得出取值范围, 看似随意, 实乃刻意, 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知识, 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也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强调课程的开放、强调拓展、强调延伸, 但必须建立在对文本扎扎实实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说, 要找准教材与课程目标、学生发展的结合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在学习知识的体验中成长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 应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在富有生活体验的情景中学习, 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这样的学习结果不仅有利于保持, 而且容易迁移。

1.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

数学问题, 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 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 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沙子的圆锥形容器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反复实验;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盛的沙子总是圆锥体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底或高不同, 则结论不成立。这样, 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教师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的过程, 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萌芽的过程。再引导学生重新“平移”一次, 以加深理解变化前后两种图形的联系、区别, 同时思考什么变了, 什么不变, 最终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确实是“听过了就忘记了, 看过了就记住了, 做过了就理解了”。在设计教学时, 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认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当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非懂时, 用学具摆一摆、动手试一试就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 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 却绝对是创造。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

如:教学“元角分”。在认识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 创设一个模拟商店: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 其他小朋友是顾客, 用复印的人民币来买东西。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里, 学生愉快地巩固了知识, 进一步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在情景中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数学

如“吨的认识”案例:

【片段一】课间在教室里请人放一大袋沙子, 放的时候, 学生已经议论纷纷。上课时, 教师一进教室看见这一堆东西, 故意大声说:“谁把这袋沙子放到教室里?影响我们上课。”学生纷纷告诉老师。教师继续说:“我们班谁力气最大?把它搬出去。”一个学生来试搬不动, (当然是搬不动) 请两个学生搬, (还是搬不动) 于是再引出下面的教学。

【片段二】请学生猜一猜这袋沙子大约有多重?告诉学生这是100 kg, 而1 t有这样的10袋。请学生试写:1 t等于多少千克。接着, 教师请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抱一抱老师, 估一估, 大约多少个老师这样体重的成人质量有1 t?同桌合作, 先问一问同桌的体重, 再背一背或互相抱一抱同桌, 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最后再估一估或算一算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 t?

【片段三】交流家里每月用水情况。想一想, 把1 t水放在正方体里, 大概有多大?然后出示边长1 m的正方体, 告诉学生里面放满水就是1 t, 那么1 t水能流多久?教师课件演示在流水的水龙头, 告诉学生, 照这样的流速, 1 kg的水约7 s流空, 思考:1 t水多长时间流空?

[反思]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情景, 这个情景与学生的体验是紧密相联的, 也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起来, 注意力牢牢地被吸引住了, 并且将以往枯燥的数学概念学习课变为由学生自己活动、体验,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自己总结提炼的课。这样注重孩子的生活体验,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当然体验课也应注重落实的问题, 这在以上的案例中已有所体现, 那就是以学生的作为基础, 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将“说”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符合孩子的认知、感悟、发展的。

三、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

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 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 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1.看百科全书学数学

如动物中的数学家: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 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 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 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蜘蛛结的“八卦”形网, 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 人们即使用直尺、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 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 这其间也有数学, 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 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 也能学到很多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 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因此, 在学完新课后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 突出练习的实用性。如在教学“搭配方案”时, 将这个知识跟生活实际及学生的切身感受相结合进行教学。 第一步, 先做一个调查, 请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四种荤菜和四种素菜, 然后请学生进行搭配, 可以有多少种搭配方案?第二步, 在上述四种菜的基础上再加上两种爱吃的水果, 又有几种搭配方案?第三步, 出示这么一个练习:我和我的12位同学说好星期日去我家玩, 结果我临时有事, 要通知他们改天去玩, 请你帮助我想一想, 可以怎样打电话通知?

[反思]实践证明这样的设计是成功的, 提供的内容具生活性。学生有兴趣, 练习设计可谓层层递进。在日常的生活以及众多的事物中, 经常会存在一些有多种答案的问题, 只是有的容易被发现, 有的不易被发现, 有的便于探索, 有的不便于探索。练习的设计, 尤其是第三步的设计, 开启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智慧之门, 又顺利突破了搭配这个抽象概念理解的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改变了过去课堂上学生茫然、教师一筹莫展的教学氛围。这些练习使学生产生一种急于投入、主动参与的亲切感, 而且又能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

教材及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 使学生倍感亲切, 给学生们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创设情景、设计练习, 则把学生带到生活中,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摘要:新课改非常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让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教学, 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重组数学教学内容, 包括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引入生活中的数学、组合生活现象进行教学;第二是体验, 即在学习知识的体验中成长, 包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和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第三是审视, 即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生活,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反思,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人们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与特征,从课堂氛围、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引导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生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和生活的热爱。

一、教材的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第一手资料是教材,但是现有的教材并不能满足生活化教学的要求,教学内容也没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鉴于此,教师需要把生活化元素融入教材,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为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如在教学《百分数》时,笔者会先问学生:“你们是否看过商家打折出售衣服,请比较九折、八折、一折,你们觉得哪种折扣的价格最低呢?”用常见的生活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后,笔者接着问:“在逛商场时,老师买了一条裙子,花了150块,是打了八折后的价格,那么,这条裙子的原价是多少?”这样的例题把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二、探究的生活化

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有原型的,教师应以生活化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为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学习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也更为显著。如在教学《比例》时,笔者问学生:“上学路上共经过多少个红绿灯,停留时间是多少?”调查学生对红绿灯的认识情况。有的学生提出某个红绿灯的等待时间明显长于其他红绿灯,于是笔者围绕红绿灯停留时间的长短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结束后,笔者会集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时间段、车流量等,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红绿灯停留时间的设定需考虑哪些因素”“怎么收集数据”等问题。讨论后,学生均认为红绿灯停留时间的设定要考虑具体的车流量,而数据可通过调查的方式获得。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加生活化问题的探究讨论,提升教学生活化的程度,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

三、情境的生活化

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必须强化自身意识,把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小红爸爸开了一家便利店,过节时,赵叔叔到便利店里买了好多饮料,果粒橙、可乐、营养快线等,一共花了76元,赵叔叔身上带了138元,其中50元1张,20元2张,1元2张,5元3张,1元3张,赵叔叔问小红他应该怎么付钱,大家都来帮小红算一算吧。”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思考,提出意见,互相学习,积极讨论,找到了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四、方法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侧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所以教师应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师可向学生求助如何购置新房,初次面对这一类问题,学生虽然不知从何下手,但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买几个人住的房子。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确定户型,并引入地段因素,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最终完成购房方案。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把数学知识贯穿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五、结语

实际生活是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叶亚军,周虹,彭志敏.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

[2]仇桂霞.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篇3

一、 数学生活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得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 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一) 数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数学课中, 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例题教学, 或者教师自编一些习题给学习作练习。而“旧教材”这些事例往往又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学生不熟悉, 使得学习与生活脱离。为此, 我在备课时经常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教学题材, 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这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持新鲜感、亲切感。

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 有这样一题:松树苗281棵, 杉树苗312棵, 杉树苗和松树苗比, 哪一种多?

教材中这种索然无味的语言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森林里的杉树娃娃和松树娃娃在争论不休, 都认为自己的同伴要多一些, 你能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吗?”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

在解决完这个问题后, 我又增加了商场购物这样熟悉的例子, 选用了本地的两家大商场“五星电器”和“文峰大世界”, 购买同样质量品牌的电风扇, 五星电器204元, 文峰电器206元。向学生抛出问题:“你认为老师去哪里买好呢?”这样的体验并不陌生, 而且是帮老师解决问题呢!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这样设计无疑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而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等重要学习方式”的理念。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充分展示, 学习已成为其内心的一种需求, 因为学习的材料来源于身边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空前高涨。

(二) 数学教学情境化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生活的故事来创设情境, 模拟生活, 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 变抽象为具体, 变无味为生动, 变恐惧为亲切, 使其主动、乐意探究数学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 主动求知。在教学“我们认识的数“这节课时, 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再让学生把这句话中的数去掉, 感受一下两句话的不同, 学生感觉到这样的表达是不具体的。如“我家有3口人”变为“我家有人”, 就没有把原来的意思表达清楚。学生很快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借助生活经验, 感知新知。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 我组织学生进行切土豆的活动。切下第一刀, 摸摸切过的地方, 感觉是平的, 滑的, 来感知“面”;切第二刀, 指两个面相交的一条边, 感知“棱”, 切第三刀, 指三条边相交的点, 感知“顶点”。这样的活动, 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突破了“感知面、棱、点”的难点, 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乐趣。

模拟生活情境, 强化认识。学生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有自己的知识背景。许多学生都与父母一起购过物, 因此, 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后, 可以模拟超市进行购物。当课堂中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情境发生关联时, 学习更像真实的生活, 学生能从真实生活的体验中构建起对数学的理解, 就能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

二、 生活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对聋校 (小学阶段) 的数学教学来说, 数学的深奥感更多的是由脱离实际的数学教育造成数学与大众的隔阂导致的。现时的数学教学就应该打通数学与生活的界限, 把课内的知识结论向现实生活中延伸, 做到学以致用。这方面主要是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

如教学“认识方向”后, 布置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并在班级内交流。此次作业后, 一位学生根据路线图, 居然找到了好朋友的家。这样的活动, 既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情。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 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加强了数学与艺术的联系,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有, 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 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等。通过上述活动, 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 巩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特别是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 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

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适合各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 并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透彻, 对学校教学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论文 篇4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可是数学这门课程注重推理性和逻辑性,它的特点是理性化的,这就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比较困难。而教师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将这一个问题解决,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活实践跟数学知识有效地统一起来,一是能够使得教材上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和直观化;二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以使学生体会到应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满足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从生活当中来,再回归到生活当中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当有效地贯彻这种思想,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一些数学问题,然后启发学生应用所学对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活当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数学学问,因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恰恰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启发学生探究实际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探究数学规律,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加法意义的时候,设计了一个习题:小红家里有4条黄狗,2条黑狗,请问一共有多少条狗?学生会迅速地回答是6条,教师再要求其他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从而启发学生对加法的意义有一个明确的理解,最终也使学生学会了加法的规律性知识。再如,教师在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时候,先为学生呈现情境图:小刚家盖了两个养鸡舍,鸡舍的长都是8米,宽分别是5米与7米,要在鸡舍里面铺上地面砖,请问小刚家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面砖呢?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教师再对乘法分配律进行归纳和概括,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探究数学规律的技巧,体会了一种快乐感,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改革家庭作业的模式,注重作业的应用性和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实践 篇5

“同学们注意,在中国酒都仁怀拍摄的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听了这话,同学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一个劲儿地催我:“老师,快点放吧!”电影开始了,影片名为“我们的一天”。镜头从学生早晨进校开始,以时间为线索,从上课到课间操,到中午午餐、休息,再到下午的课外活动,放学回家,演的是同学们一天的在校生活。同学们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同学,惊奇中掩饰不住兴奋。

电影结束了,正当同学们兴奋之时,我提出了问题:“在刚才的影片中,你看到了哪些我们曾学过的数学问题?”话音未落,同学们的小手早已举得高高的,纷纷发言。

“老师,我看到我们每天上午7时半到校,快到10时上课间操,中午12时整吃午饭,下午4时刚过放学回家。”带着几分惊喜同学们复习了有关时间的知识。

“我看到课间操时有5名同学在拍皮球,有8名同学在做丢手帕的游戏,有2个同学在跳绳。”我追问道:“从你看到的图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用一步加或一步减来解答的问题,甚至有的同学出乎我的意料,提出了用两步才能解答的数学问题。

平时最胆小,不爱发言的许庆也试探地举起了小手,我抓住机会,让她说一说,“老师,中午休息时同学们看的动画片中蓝猫拼搭的小车、机器人、小桌子是用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成的。”“许庆同学观察得多仔细呀!”我的鼓励使她的小脸上多了几分自信,挺直了小身板儿。“那我们帮蓝猫统计一下,他拼搭这些图形各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好吗?。”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重温了统计的初步知识。

放学回家排队同样有数学问题,同学们在影片中找到了自己,并用学过的位置与顺序的知识来介绍自己。

课已接近尾声,当我问到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时,有的说:“老师这节课太有意思了!”有的说:“我们看了电影,又复习了前面学过的时间、位置和顺序的知识。”有的说:“原来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数学问题。”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篇6

一、充分利用课本的背景材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以下简称“教材”) 在每一章的开始都给出了本章内容的背景材料.但有些教师认为本章内容还没有学习, 章前的实际问题还没法解决而忽略这些难得的素材, 直接进行教学.最后最多把背景材料当作一道应用题来解决, 这种处理方法包含着许多应试的成分, 使背景材料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正确的方法是学习本章内容之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背景材料, 带着疑问学习本章内容, 使学习有了目标和意义, 不再是为了做题而学习.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最终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背景材料的使用应贯穿本章学习的始终.

二、把公式、例题、习题改造成实际问题

在进行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大小关系的教学时, 我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一台坏天平, 两臂长不等, 其余均精确.某人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将物体放在左右两盘内各称一次, 取两次称量结果之和的一半作为物体的质量.问他得到的是物体的真实质量吗?为什么?

对于调和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的比较大小, 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两位汽车司机两次共同到同一家加油站加油, 张先生每次都加a升油, 李先生每次都加价值b元钱的油.两次油价不同, 问两位先生加油的平均价格哪个较低?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所包含的数学模型正是所要证明的两个不等式, 但是实际问题比起单纯的证明题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把课堂上讲过的问题以应用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在研究双曲线的性质时, 我们曾经研究过这样的问题:设F是双曲线x2-y23=1的右焦点, 定点A (-2, 2) , 点P在双曲线上, 求|ΡA|+12|ΡF|的最小值.椭圆和抛物线的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对本章内容进行综合测试时, 我把此类问题改成:B地在A地正东方向4千米处, C地在B地北偏东30°方向2千米处, 河岸PQ (曲线) 上任意一点到A的距离比它到B的距离远2千米, 现要在河岸PQ上选一处M建一座码头, 向B, C两地转运货物, 经测算从M到B修建公路每千米要用a万元资金, 从M到C修建公路每千米要2a万元, 那么修建这条公路的最低费用为______.

以这种方式对问题的考查新颖别致, 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导致学生凭记忆做题.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训练.

四、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

在教学中, 教师应随时随地和学生一起关注身边的数学, 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进行立体几何的教学中, 教室的空间就是一个绝好的教具, 在学习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时, 每次都是学生先找出两个元素平行、垂直、相交的例子以及他们的夹角.学校召开运动会, 我趁机组织学生讨论推铅球怎样用力才能推得更远, 为什么出手时以45°角斜上抛最好;长跑时为什么沿着弯道的切线抢道路程才最短……借助身边的数学能够弥补常规媒体的不足, 还能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研究身边的数学简单易行却能发现深奥的数学原理,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矛盾”和“神奇”

利用数学与生活的“差距”, 故意制造“悖论”, 极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展开辨析和探究.学习条件概率的时候, 考虑到学生对条件概率问题了解得很少, 我在引入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一门高射炮打中飞机的概率是60%, 那么同时用两门高射炮打一架飞机, 打中的概率是多少?有好几个学生回答说是120%, 但转念一想不可能, 学生相互笑了笑后便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数学方法的严谨和巧妙离开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是难以被人们感受到的, 因此我们需要给抽象的数据和公式赋予实际的意义, 才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神奇和数学的美.学习等比数列之前给出国际象棋发明人要求国王奖赏麦粒的故事, 学生并不能感受到所需的麦粒的总数“264-1”究竟有多大, 只有估算出这些麦粒的质量, 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把这些麦粒装进的麻袋排成一队将绕地球好几圈的结论, 他们才会为这个数字的庞大而吃惊.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篇7

一、生活化数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一)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客观而言, 数学课程存在不可避免的枯燥性, 许多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此, 教师应当采取将生活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高度重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例如, 在讲解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一内容时, 以往的经验往往是让学生背诵公式, 而后进行联系运算, 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而且枯燥乏味, 效果较差。 笔者设计兔子和乌龟在赛跑比赛后, 进行刷墙比赛的情境, 使得学生很快被吸引其中, 纷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墙壁的面积, 而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效果极为理想。

(二) 加强数学意识的培养。

应当从小处注意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帮助其建立对于数学正确的认识和思维, 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 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比橡皮”、“比书本”了解长度的含义, 而对于“位置”这一内容, 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座位和自己好友的座位进行联想, 从而掌握“位置”的含义。

(三) 教学应当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 秉承生活化的原则, 可以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 在对于“ 利息和利率” 这一课程进行讲解时, 笔者便创设了 “ 去银行存钱”的情境, 从而使得学生自主地思考“利率的含义”、“为何不同期限存款利率不同”的问题,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观察, 亦能学会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在其心中树立将现实和知识相结合的认识。

二、对于数学和生活结合的有效途径探究

(一) 有效联系生活, 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中, 必须树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宗旨, 并且以此原则为中心进行相应的实践, 根据学生所处环境的客观情况设计合理的情境, 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培养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生活化情境的设置不能过于复杂, 如果创设证券公司投资的情境, 那无疑是不合时宜的, 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例如, 在进行克、千克等重量单位相关知识的讲授时, 教师可以用学生经常食用的“可比克薯片”举例:包装袋上显示, 整个包装100克, 薯片重量98克, 由此, 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到, 整个可比克薯片包装的总量大概为2克。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 为了避免枯燥无味的计算,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模拟超市的情境, 鼓励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零食“开超市”, 并且对“商品”进行定价, 例如矿泉水1.5元、苹果每个2元、橡皮每块3块……而后, 学生向同桌处购买两件“商品”, 并且自主计算“价格”和“找零”。 这种方式极为灵活, 学生欢迎程度极高, 而且可以轻松地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进一步增强“数学就在我身边”的认识。

(二) 活跃气氛。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 都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创设情境, 将教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利用游戏

小学生生性好动, 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游戏中, 例如在进行有关周长的讲授时, 教师可以选取两位学生, 演绎“龟兔赛跑”的故事, 从而非常自然地引入有关周长的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活泼、 有趣, 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从根本上保证知识的传授, 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问题。

2.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 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采取各种措施,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的顺利展开, 以期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的开展, 因此, 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从而营造合适的意境, 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强化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 在讲解8、9数字时, 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拟人化的数字, 让数字自己开口“说话”, 讲解相应的知识, 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吸引,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 以数学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应当积极地鼓励和指引学生利用数学解决身边的问题, 从而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数学对自己生活的作用, 最终确保学生能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学习积极性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 这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计算的教学后, 笔者在下课时布置作业, 学生自由分组, 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教室、黑板、门窗的长宽进行测量, 而后设置问题:如果教室需要粉刷, 那么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在对统计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 可以让学生分别统计自己所坐的一排学生的情况, 例如笔的数量、每天回家的次数、每周运动的次数……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统计技巧的同时, 真正了解统计的含义, 对学生与他人交流能力的提高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生活化数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小处注意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促进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观察, 帮助其建立对数学正确的认识和思维,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掌握数学的应用能力, 将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数学相结合, 从生活中发掘数学因素,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明.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 2013, (6) .

[2]黄慰凤.心理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表现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11, (23) .

[3]李永强, 张娟娟.心理学教学中的育人策略[J].黑龙江史志, 2013, (11) .

[4]吴雪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20) .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篇8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当数学知识不再是简单的呈现时,学生就会去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当老师出一道计算题时,学生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式子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更还原于生活。

2.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生活中,老师应该主动发现生活的数学问题,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挖池塘算面积,银行利润等问题,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的意识就会增强。

3.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一群数字一对符号的学习,而是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来自他们的生活经验,数学就切切实实地发生在他们身边。 老师可以在教学时采用一些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答案,这样学生就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当问题被解决时,学生会有很高的成就感,这样就会更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学习。

二、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1.数学教材生活化

现在小学的数学教材经过几次的修订, 较上世纪的数学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贴近生活的数学例子也越来越多,但是有些例子很是很抽象,感觉像是把数学与生活绑在一切而不是很好地融合。 但是也有一些很好的例子,比如“ 2年级的小明和小红帮妈妈买水果,小明买了一个苹果一个梨子共五元钱,小红买了一个橙子一个梨子一个苹果八块钱,请问一个橙子多少钱? ”这样的题就很贴近生活,小朋友经常会陪妈妈去买水果,所以他们也会结合当时的场景运用数学并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所以,教材更生活化改进会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2.老师教学方式生活化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知识灌输式教学,首先老师要明白知识的传递并不只是对课本的照本宣科。 当老师在教小朋友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情景模拟的方法,比如,选出10个小朋友,让小朋友排成一排,问10个人减去4个人还剩几个人, 就可以找小朋友上去数,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更深刻。

3.提升家长生活化教学的意识

孩子在幼年的学习, 对他们最重要的影响人物就是他们的父母,很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无意识的,所以,他们也会忽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因为他们缺乏对孩子生活化的教育,所以,提升家长生活化教学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因为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比如,要教孩子加减法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拿实物教孩子, 比如“ 小明和妈妈比赛跳远,小明跳了1米,妈妈跳了1.6米,问小明比妈妈少跳了几米? ”这样的问题就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真的会去跳远测试。

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篇9

一、教才内容生活化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和处理教材,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有关统计知识的教学,为了把统计作为一个过程来教,我组织学生在早晨7点到7点半,对学生的到校情况进行统计,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整理,再对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选用适当的统计图表来说明问题。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从而轻松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识。

二、课堂导入生活化

教学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教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时,我创设让学生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情境,要求学生在玩游戏中记住自己赢的次数和输的次数,然后导疑:“5可以表示赢了5次,如果输了3次又应该怎样?”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议论纷纷,我则适时点拨,接着存交流讨论中选取大部分学生认可的方法,输的次数表示“-3”,这种从熟悉的小游戏导入,让学生探讨如何记录输赢的结果,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有了迫切需要学习负数的欲望,最后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表示意义相反的例子,感知负数在生活中实例的意义。学生就是这样借助生活经验,亲身体验了负数的产生过程,体验到了学习负数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实际情景下学习,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语言生活化

语言是情感交流、启发思维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在信息时代,数学的语言功能尤为突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使低年级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简单而有趣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易懂。

四、数学作业生活化

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如学习分类时,我事先布置学生到超市去了解物品的摆放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知道什么是分类,学生学起分类的标准也就得心应手了。又如认识了线段后,我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画,画要全部由线段组成,这样让学生巩固了对线段的认识,再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后,我让学生回家后量量自己的身高,书桌、电视机等的高度,既巩固了新知,又为学习“米”作准备。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得到发展。

五、数学思维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是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意识的创设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的情景,即有:“我和妈妈带着199元到商店购买衣服,先买了一件衬衫79元,再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双99元球鞋,你们想一想?妈妈带的钱够用吗?还可以找回多少钱?怎样算比较简便?”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自然把学生带入生活的空间,在生活中悟理,显得轻松。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广泛运用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这样就大大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会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篇1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语文论文

”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必须悉心寻求小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课堂上,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以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奇妙之处,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生活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引入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用20元去菜市场买菜准备今天的晚餐,你准备怎么去买?这时学生要首先要根据家人的喜好开出菜单,通过各种蔬菜和荤菜的价格,估计买菜的总价不能超过30元,还要懂得货比三家,在买卖时注意要讨价还价,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商,使学生感到数学具有情感,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又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我利用已有的知识“厘米”。让学生动手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在测量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用“厘米”做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了运用较大单位的想法。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打好了基础,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旧知识”。在他们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数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仅仅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在学习“三角形分类”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去测量三角形中各个角的度数,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测量,有的记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正是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之所以会产生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数学学习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同他们谈心,讨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于新鲜事物都存在着好奇心理,都想亲自去试一试,教师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去做、去想、去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例如,学习“统计初步”时,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自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自己去收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数据;课堂上,让他们根据课本上的例子,自己去处理、去统计,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从中学到了许多统计的基本知识,并学会了统计数据,从而对以后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当实际生活中与此有关的情境再现时,学生就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又如:学校想用正方形的彩色地砖硬化地面,这时正好有几名学生在旁边看,我问师傅为什么用正方形的地砖,怎么不用其他的呢?师傅想了想说:“可能是有空隙把。”这时旁边的学生说:“正方形的四个角之和正好是360度。”我又问这个学生:“还能用其他的正多边形吗?”学生说:“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就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并逐渐养成了用数学的思维习惯。

探寻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篇11

一、把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中科院研究员张梅玲老师曾经说过:“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能从生活中引入尽量从生活中引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合适的生活情境切入数学问题,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支点, 设计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学习也将显得轻松、愉快。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学生们都熟知其中的故事情节, 笔者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就引用故事中的小片段, 创设“西天取经的路上, 孙悟空让八戒把18块西瓜, 平均分给4个人, 而且每人分到的要尽可能的多”的童话情境。设计了八戒3次分西瓜的过程:每人分2块;每人分3块;每人分4块。在分西瓜的三次过程中, 每次都及时提问学生: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这样, 让情景尽早与数学挂钩, 在第三次分西瓜之后, 根据板书的三个算式让学生比较这些算式中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教师适时提问:“3次分西瓜的算式, 哪一次分对了?为什么?”

这个案例在为学生创造乐学的情境后, 由于注意及时抽取算式, 把童话 (生活) 情境转化为了数学情境, 学生自然地联系“10块西瓜还可以分”来思考“为什么余数10比除数4大就错了”, 数与景结合让学生很轻松地悟出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为防止学生过分“纠缠”于生动愉悦的具体情节而“流连忘返”, 教师尽早地将情景与数学内容结合, 在几次分西瓜中抽取算式, 及时把这个对数学教学有用的信息以对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把童话 (生活) 情境转化成了数学素材, 学生联系“分西瓜”情景悟出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 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 符合了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积极的引导孩子到生活中观察、实践、猜测、验证——学习与生活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 这样的情境教学, 将本来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题材趣味化、生活化, 启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开启了创新的闸门。

二、从生活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在生活中提炼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学习数学且具有生活的情趣, 又能充分发挥数学的魅力, 就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选择从生活问题中提炼数学问题,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如在教学“认识千克”一课时, 笔者从生活节水的问题入手,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开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的流掉多少千克水?同学们一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类似的事情, 于是兴致盎然地展开讨论:有的猜测5千克, 有的猜测10千克, 还有猜测20千克的, 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笔者紧接着问:照这样计算, 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 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 学生不觉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 笔者又提出新的要求, 算一算一栋楼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 一年要白白浪费多少千克水?

这样的教学没有琐碎的要点分析, 没有机械的内容概括, 更没有无趣的逻辑演绎, 有的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的实践, 从生活化入手, 从数学化的角度进行教学, 有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适时建立起数学模型, 并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悟, 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可以说, 立足生活内容, 提炼数学问题, 可以轻松解决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会使教学更具时代内涵和生活的活力。数学离不开生活, 因为它使数学更生动;生活离不开数学, 因为它使问题解决起来更科学。

三、从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规律

生活产生智慧, 经验生成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知识层次并不高, 甚至从没上过学的人, 在菜场、超市购、销物品时, 分文不差地快速计算金额, 可以说其中隐藏了很多数学简便计算的思想、方法和智慧。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善于从生活场景中发现数学规律。

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 理性的思考使笔者觉得, 应调整 (264+96, 351-96) 的教学策略, 依据学生的经验, 以问题解决的游戏形式建构计算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就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264+96、351-96的计算结果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根据264+96=264+100-4=364-4=360及351-96=351-100+4=251+4=255的简算思想, 创设了探索生活中“借”“还”钱的操作情景, 组织学生探索、交流, 从而发现计算方法, 得出简明思路。具体操作如下:

出示两个分别装有264元、351元钱的信封, 请一位学生合作, 把其中放有351元钱的一个信封给那个学生, 向这位学生提出:请你借给我96元钱, 学生看了看信封, 为难地说:老师, 信封里只有3张100元、1张50元和1个1元的, 没有正好的96元, 要么借给你100元。 (教师) 我只要借96元, (下面的学生) 让老师找4元, (教师) 就听你们的 (同时给那位学生4元钱) 。 (教师) 那现在他的信封里还有多少钱? (下面学生) 255元。说说你们的思考, (生) 信封里原有351元, 借给老师96元时先拿出100元, 减掉100还有251元, 多借给了老师4元, 再加上老师找回的4元, 一共255元;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 “开始我的信封里有264元, 刚才向这位同学借到的96元又放在了里面, 现在信封里共有多少钱?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 360元, 原来有264元, 借96元时先拿了100元, 这样就有364元, 减去多借的4元还掉, 正好有360元。上述教学活动, 就是根据生活原景, 依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把抽象问题形象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在“多借要扣”的情景体验中, 感知、内化和建构“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简算思想方法。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展开研究,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并不神秘;同时, 也激发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

四、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说得好:“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记住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 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学会把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 先让学生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视频。自然美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从四季更换、周而复始和自然现象中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周而复始, 无穷无尽。像这样依次不断, 重复出现的现象, 我们叫它循环现象。你们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循环现象吗?”学生说:“每个星期, 从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 过了星期日, 又是星期一, 星期二……这样周而复始, 无穷无尽, 就是循环”……老师顺势接着说:那么, 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让学生试算32÷6、2.7÷11, 在计算和讨论中, 学生掌握循环小数这一概念, 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 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 为“循环小数”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学习基础。

五、把生活意识转化为数学意识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了水平数学化 (将日常真实情境数学化) 和垂直数学化 (将数学内容在形式化数学范畴中数学化) 思想, 认为数学应该被看待为人类的一种活动。“小课堂大社会”, 数学教学生活化, 它让课堂“活”起来;“让讲台成为舞台, 让课堂成为社会, 让学生成为演员, 让老师成为导演”。把学生带进充满智慧的生活中去, 尽情领略、享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比例”时, 先向学生介绍人体上存在的有趣的比, 像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脚底的长与身高的比;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这些比有什么作用呢?原来, 买袜子时, 只要将袜子在自己拳头上绕一周, 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一名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 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教师如能充分利用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 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六、基于生活的数学化教学要把握好“度”

上一篇:平原区高速公路下一篇:启发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