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学(通用10篇)
中国武学 篇1
前言
中华文明历来为世界瞩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其成就的日益辉煌,整个世界正再次掀起一场持续而不断深入的中国文化研究的热潮。许嘉璐先生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演中说:“纵观人类的和中国的文化发展史,文化的兴盛总是伴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出现的,也总是因其博大的胸怀、清醒的头脑和宏远的眼光而出现的。”汉学研究历经发轫、确立、发展,现已进入全面繁荣并日趋火热的时期。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学以其特有的魅力亦日益为世人所关注。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中国武学远远没有像其它中国文化形式那样被拉近与汉学研究的关系。因此,探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内在关系并思考如何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相互促进、共得弘扬,值得被作一尝试。概念是人为思考得来的,故无绝对确切之果。此文涉及诸多概念问题,有待进一步思考和商榷,希望得到抛砖引玉之效。
1 汉学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中国文化中“汉学”原指汉儒所作的学问。汉儒研究经学注重名物、训诂,因而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汉学自汉武帝开始,就有“五经博士”,即四书五经等书中,通了一经的就是“博士”。几百年训诂考据下来,唐代以后,汉学慢慢转为注重文学。宋代有所谓五大儒者,提倡新的观念,创了所谓理学,即借佛道两家学问,来解释儒家的心性之学。以后经过宋元明清四朝,都在宋儒的理学范围内转圈。清初顾亭林等人不同意宋明儒者的空谈,于是回过头来做学问,再走考据的路子,叫做“朴学”,也有称之为汉学的。
当今世界所谓汉学(英文Sinology),是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又称中国学。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实际上是研究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整个中国的学问。由于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而且汉学最初发轫于汉语文领域,因而学术界一直将汉学的名称沿用下来。也有学者用中国学来称呼。汉学以整个中国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汉学包括了中国的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的汉学只涉及哲学、宗教、历史、语言文字等部分社会科学,诸如传统的版本、目录、校勘、音韵、训诂、考证等。从课题方面看,汉学已涉及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将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态,从学科体系看,汉学已经囊括了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所有知识形态。
因此,当今世界的汉学被认为是国外研究各种形式的中国文化的学问。然而,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外学者们早已开始共同研究中国文化,由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世界汉学大会已成功召开两届。从更高的层面上讲,汉学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2 中国武学不仅是习研中国武“术”,亦是研究中国武“道”的学问
“武学”是一个历史性很强的概念,历经以下所指:(1)原指中国古代的军事学校,始于王安石变法,其提出学校教育要“求专门,兼文武”,在东京设立武学,教授军事知识,以唐前七种兵书为《武学七书》,即七种主要教材。又设武学博士等官,“掌以弓马武艺训诱学者”。乾道七年(1171年)七月庚寅,诏武学该赴解试人,以五十人为额。淳熙五年(1178年)置武学国子员。其后庆元五年(1199年),诸州州学置武士斋舍,按其学生武艺而选任官员,闲时耕种,“籍在官荒田,以备饩廪”,但此制过了不久便废止了。明朝曾设置过武学,但并无定制,迅速被废。后清朝只设武举而无武学。(2)与“技击”、“武艺”、“武术”等概念似同但又包含对其内在规律及形而上属性和特征的探讨,甚至包括传统哲学、医学、兵学对“武术”滋养的思考。即不仅包括武“术”,同时包括武“道”的内容。金庸武侠小说每每谈到武林泰斗级高手,不会评价他的“武术”水平,而是说他的“武学”造诣。这与金庸先生历史学家的学术背景及其对“术”和“道”兼重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孙禄堂先生亦执此概念,通过他留给世人的著作《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以及他提出的“武学与文学一理”可以看出他不满足于“术”的文化定位,主张将“武术”提升到“学”的品位上来,以致于孙剑云先生将他的著作合编时,定名为《孙禄堂武学录》,看来剑云先生是完全领略孙禄堂先生此理念的。此概念约出现于清末,但无论怎样包括“术”以外的东西,这个概念始终是以武“术”为核心、根本和主体的,其研究广度和深度受当时学术背景所限。(3)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学科概念,是在现代科学和社会背景下对第二个“武学”概念的阐释,是在现代科学和社会背景下习研(不仅是研究,又区别于研习)第二个“武学”概念习研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在构建一门现代学科,从教育、体育、运动、技击、社会、哲学、医学、生理等多角度对包含武“术”和武“道”在内的“武”这一多元文化现象进行无限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入的研究。武“术”仍是其核心和根本之一,但已不足以为主体。我们下文谈到“武学”,便是基于此概念而论其与汉学的关系。
3 中国武学应不仅是中国人,亦应包括国外对中国武文化的习练研究
正如中国医学、数学、建筑学一样,中国武学不仅中国人在习研,国外越来越多的人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参与进来。只要是将中国武文化向其本位之外方向传播和介绍的人,都是从事武学研究的人。很多人潜意识里总有一个怪圈,既希望所有中国文化为国外所向往和了解,又不愿意承认和看到人家搞得很好。就像韩国人之于中医文化、日本人之于太极拳文化,除却个别颠倒历史黑白的人之外,大多数还真是值得我们佩服的。世界上很多外国武学家由于长期钻研中国武学,其造诣已赶超国内武学家。
4 汉学与中国武学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各种成果。武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军事实践当中经过深刻的思考总结出来的关于技击和健身方法的技术和理论成果,其源远流长,理论丰富,成果显著,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内容。
武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确实被人们常常提起并普遍认同,但谈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人们却又极容易地简略甚至忽略掉武文化,而当谈及更广泛的文化概念时则更甚,根本不给武文化一席甚至插足之地。简要究其原因:第一,两个“狭义化”。第一个“狭义化”,文化研究者们虽然界定文化概念时高屋建瓴,把文化概念界定得很广泛,毫不狭隘,但当谈及武文化时,立时将“文化”概念狭义化,等同于狭义的与武“术”对立的“文”的概念。普通人群潜意识里更是充满“文”与“武”的对立,“文治武功”、“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文武百官”等说法使得人们习惯于把武文化隔离在文化概念外延之外。第二个“狭义化”,对武文化的理解狭义化,人们对武文化的理解狭义地停留在武“术”的层面上,而实际上武文化是远远超越武“术”文化的,它是连同武“道”文化的一个文化总和。诚然,武“术”文化是门类丰富,内容繁多,技理深邃,但人们平常所讲“武术”博大精深,实际上同时也是武“道”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恰当的应该是整个武文化的博大精深。两个“狭义化”将文化意义上的“文”和“武”严重对立起来,将武文化有意无意的排除在文化概念外延之外。遍观中国传统文化或普通文化学方面的著作,武文化甚至关于其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成果的内容近乎绝迹;第二,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观念,以及人们潜意识里懒得劳累筋骨,以“不劳而获”为贵的偏见,使得武“术”遭受轻视,祸及整个武文化无缘中国文化“贵族”;第三,历史上各种政权确立之时都有“抑武”的习惯,使得武文化也随之经常遭受冷落和打击。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总结。
但是,这改变不了武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相反,我们探讨了这些原因之后,恰恰更加明确了武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甚至于从一定角度上分类,中国文化可以分为“文”文化和“武”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直逼“半壁江山”之强。
汉学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中国武学是研究中国武文化的学问。由此可见中国武学与汉学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武学在汉学体系中应有的重要位置。没有中国武学的参与,汉学体系残缺不全;离开汉学背景,中国武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 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相互促进、共得弘扬
然而,上文所得的结论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滑稽,思来甚至令人发笑,但是,发笑之后应该是深思,首先应该是武学人的深思;其次应是全体汉学人的深思。前文已说过,汉学人理应不仅包括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亦理应包括所有站在向中国文化本体反方向介绍中国文化的所有人。大家是否也应思考一下,毕竟,无论研究中国文化的任何一个方向,大家都是站在中国文化整体而不是局部的层面上去研究的,这使得每个汉学人都没有理由面对中国武学的尴尬立场而事不关己。更何况,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要求跨领域、跨学科的思考。中国武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武学正随着整个中国文化的兴起为世人所关注,像医学包含医“术”之学一样,它研究的武“术”的技术实践性在使人误读的同时,另一面又为它增添了直观而炫丽的魅力。中国武学是汉学体系中本体古老、面目新颖的“明星”。
因此,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相互促进、共得弘扬,意义重大,前景璀璨。但是,由于种种认识和实践上的原因,这个工作令人激动的同时,又困难重重。简而言之,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汉学界关注中国武学的发展,给予中国武学诸多营养的同时,也从中国武学中汲取养分。实际上,这个工作大家是一直在做的,只不过很少有意识而已。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无疑有着巨大的差距。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近几年日益火热的“风中少林”、“功夫少林”等武术舞台剧,在北京红剧场、“百老汇”剧场等著名演艺场所常演不衰,便是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对中国武术的吸取和结合取得的良好效果。文学、影视艺术历来以武学内容作为重要题材。另一方面,武术工作者、研究者以更开阔的视角开展武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工作,已经有此视角的武学家们更多地关注整个汉学界的发展,毫不客气地深入参与进汉学研究大家庭来,与汉学界同仁一道为汉学的发展做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文化部、汉办、武术研究院相关组织工作部门应重视对这一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如在世界汉学大会开设“汉学与中国武学”分会论题等。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工作本身,更多的在于引导所有相关研究的人们走到这一方向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武学必将大放异彩,汉学研究必将更加宏伟壮阔。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学、中国武学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汉学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武学是研究中国武文化的学问,不仅是习研中国武“术”,亦是研究中国武“道”的学问。中国武学应不仅是中国人,亦应包括国外对中国武文化的习练研究。中国武学在汉学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应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相互促进、共得弘扬,意义重大。一方面,汉学界应关注中国武学的发展,给予中国武学诸多营养的同时,也从中国武学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武术工作者、研究者应以更开阔的视角开展武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工作,已经有此视角的武学家们应更多地关注整个汉学界的发展并深入参与进汉学研究大家庭来,与汉学界同仁一道为汉学的发展做贡献。国家文化部、汉办、国家武术研究院等相关组织工作部门应重视对这一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关键词:汉学,中国武学,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马明达.“武学”浅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8):23-26.
[2]许嘉璐.国学,汉学,交流,兴盛——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演[EB/OL].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3):4.
[3]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处.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成功召开[J/OL].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3):1.
[4]练性乾.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48-350.
百花武学讲座(二) 篇2
搓把功
搓把功一共分两组,四个动作,也称搓把四式。第一组为掌心相搓的上搓把和下搓把;第二组为掌背相搓的上搓把和下搓把。通过搓把功的练习,可以快速激发人体的手臂力量、寸力,抗干扰发力以及肩背力量、腰胯力量,它外表看似犹如儿戏,实则内在吃力无比,极长功夫,本派门人,即使已经功夫高深,对于此功也依然时时操练、苦练不息。
第一组:掌心相搓
上搓把:习者两脚开立,双膝微曲,五趾抓地,圆裆合胯,提肛溜臀,含胸拔背,尾骨沉坠,劲势下沉,神劲内蕴。右手掌心向下,五指张开,拇指贴置于小腹,左手前伸,手心向上,五指张开,虎口微斜向前(图1),两手翻掌(图2),左手往回,右手往前运行(图3),右手主动与左手掌心相磨(图4),擦掌而出(图5),再双手翻掌(图6),右手往回,左手往前运行(图7),左手主动与右手相磨(图8),擦掌而出(图9),如此连续不断,循环不息。
下搓把:起式如图1所示,右手直接提起(图10),左手往回,右手往前运行(图11),右手主动与左手相磨(图12),擦掌而出(图13),然后双手翻掌(图14),右手往回,左手提起往前运行(图15),左手主动与右手相磨(图16),擦掌而出(图17),如此连续不断,循环不息。
第二组:掌背相搓
上搓把:起式如图1所示,左手往回、右手往前运行(图18),右手掌背主动与左手掌背撞磨(图19),相搓而出(图20),然后翻掌(图21)。右手往回,左手往前运行,左手掌背主动与右手掌背撞磨(图22),相擦而出(图23),如此连续、循环不息。
下搓把:起式如图1所示,右手翻掌上提,往前运行,同时左手往回运行(图24),右手掌背主动撞磨左手掌背(图25),相擦而出(图26),然后翻掌(图27),右手往回,左手往前运行,左手掌背主动撞磨右手掌背(图28),相擦而出(图29),如此连续、循环不息。
搓把功要求:(1)自始至终要保持绷张之力,不得松懈(不可将绷张状态误解为往内屈收用力的死劲,如抓提重物的状态即为屈收用力)。(2)掌心相对搓把时,手心相磨擦时不可发出“啪啪”的声音,不然就变成拍手而不是搓把了,搓把搓把,就是要搓,要后手搓前手,声音要如“嚓嚓”一般的才行。(3)掌背相对的搓把,手背一定要撞磨,撞击与摩擦要同时存在,不可只取其一,撞击时,不仅仅只是手背相撞磨,手指与手指也要相撞磨。(4)练习时一开始阶段可以一下一下地搓,也就是右手搓出以后,可以双手翻掌成型之后,再将左手搓出,但每一下的速度和力度都要保证,手从运行开始就很快,不可以慢慢地运行到两手相磨时才加速度。(5)当一下一下的搓有了体会之后,便要连续不断,没有间隙停顿地快速做了,即右手快速搓出以后,顺搓出之势,双手翻掌,再顺翻掌之势,随即搓左手,要一气呵成,顺通流畅,快速完成。(6)搓把功如果按要求到位,切实训练,是十分吃力的,那么,一次做多少为宜?如何练才长功力?关于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每一次练习要以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决定,比如这一次练习,每一种搓把尽最大力能做六、七十次,那么过两天则增加五个或十个,而且这样练也长功力。(7)刚开始修习时,可以只用手臂局部练习,随着修炼层次的提高,可以逐步把身体拧动起来,再延伸到胯部拧动起来,然后带动腿、膝、踝也做螺旋性拧动,一动无有不动,一个搓把的力,不能再是单纯的一种力,而是全身整体的多层复合之力的统一贯通。(8)在拧动全身时,肩部不可歪斜,臀部不可扭曲。(9)随功力的加深,手臂应逐渐抬高,要端着手臂做搓把(图30)。(10)整体劲气势沉,神劲端庄凝重,齿叩唇闭,双目凝神注视前方,头不可随意乱晃。
撑地式:
撑地式比较简单,它对于增进整体实力有绝对的好处,尤其对于拳面的硬度、臂力、肋骨肌的力量及抗打能力功效显著。习者俯卧,双脚分开,前脚掌着地,一手别于腰后,一手握拳撑顶于地面,肘弯曲在120度—135度之间,如此静静保持(图31)。
要求:(1)要尽量以拳锋着地,而非以整个拳面着地。(2)腰不能塌。(3)臂弯曲度保持不动,意想拳锋顶入地层深处。(4)肋骨肌保持紧张状态,不得放松,腹部肌随同自然紧张。(5)练习时间以呼吸计算(自然呼吸),随功力的加深,逐步增加呼吸的次数。(6)左右手交换做。
倒墙功:
倒墙功有两种,先看第一种:习者以一手顶住离地30—40公分左右的墙,两脚尽量向后伸、顶住地面,另一手别于腰后,如此静静保持(图32)。
要求:(1)刚开始可将手撑高些,以后再逐步降低,墙面要光滑,不可毛糙。(2)练习时间的要求以“撑地式”的要求来指导。(3)不可塌腰。
倒墙功(二):双拳着地,背靠墙,倒立,双臂弯曲,静静保持(图33)。
要求:(1)随功力加深,要想像双拳撑在一艘行驶于江面的船头,双足倒立,船在朝前破浪而行,船头左摇右晃,忽高忽低,而拳要有穿甲板之感,牢牢控制身体平衡,并随着忽高忽低、左右摇晃的船头而左右下顶用力。(2)每日练习次数不限,以能承受为主,要循序渐进,每次练习时间以呼吸计算方式进行,每次练完可间隔一、二十分钟甚至一、二小时再练。
拧腿功:
拧腿功能非常有效地增加腿部力量、身体平衡力、腿部螺旋缠丝劲。
单腿屈膝而立,右腿提膝,脚尖朝前(图34),右腿朝前拧旋,身躯下坐,同时右手前拧旋、左手后拧旋(图35),再将右脚往回拧旋,身形拔起,同时右手往回拧旋,左手向前拧旋(图36),如此向前向后为一次,做八次后换腿。
要求:(1)身架不可涣散,单腿着地要稳,身形不能晃动。(2)腿部动作要慢,要缓缓拧旋而出,再缓缓拧旋而回,越慢越好。(3)保持全身整体的绷张之力的状态。
武学杂谈录(一) 篇3
孙禄堂先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武术家,他不仅技击绝伦,武功绝顶,他的思想更是博大、精深、超越。谓之博大,因其体物不遗,开放包容。谓之精深,因其穷理尽性,寻本究元。谓之超越,因其升华道德,超越自我。然能得其意者极少,尤其作为武术家,能够窥其十之一二者已属凤毛麟角。近世以来,学者中有马一浮、胡朴安、梁漱溟、陈微明等能略窥其意,政要中有李烈钧、张之江、钮永建、蔡元培等推崇其说,而现代武术家中唯李小龙的武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孙禄堂先生武学思想的承续者,其核心部分几乎可以说是在现代语境下对孙禄堂武学思想的某种注解。
孙禄堂先生生于1860年,而李小龙先生生于1940年,两人年龄相差80年,孙禄堂先生仙逝7年后,李小龙先生出生,因此两人不可能有任何直接的接触。但是从目前所能看到的李小龙先生的笔记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其思想是对孙禄堂武学思想的一种承续。在以下五个方面,李小龙用现代语境对孙禄堂先生的武学思想做了一定程度的解读,尽管李小龙的认识尚未达到孙禄堂先生武学思想的高度,但在现代武术家群体中已属凤毛麟角之列。
1、关于武学的目的和功能
孙禄堂先生认为,武学的目的和功能主要是复性、修身,所谓“志之所期,力足赴之”。“成为一全知全能之完人。”
李小龙认为,武术的作用主要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2、关于武学的理论与境界
孙禄堂先生武学理论的核心是与道合一、博综贯一,达到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境界。
李小龙的武学理论强调空的作用和博采众长。
3、关于技击的技术思想
孙禄堂先生的技击理念是“不勉而中”、“感而遂通”——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李小龙的技击理念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尚未涉及到“感而遂通”的深度。
4、关于技击的训练法则
孙禄堂先生的技击修为原则是“极还虚,致中和”。
李小龙的技击训练特征是极限法,甚至借助机电刺激。没有极中还虚的认识和技术法则。
5、关于人与技术体系
孙禄堂先生指出,拳术之德乃内外合一,生生不已。最终将超越任何内外的形式,将一切形、意、拳派体系皆化为虚无,突破一切有形的、人为的制约。
李小龙倡导创新精神,认为一切代表技术体系的形式最终都必须废弃。
二、精神、思想、魂魄
意志独立天地,魂魄不惧鬼神,身心两健,才能实现自我。
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韧之魂魄,三者不可缺。
所以武学不可缺。
陈寅恪的学问近代罕有,虽然他提出做学问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陈先生一向身体柔弱,文革中竟被迫害他的高音喇叭吓死了,走得卑微而凄惨。张烈先生讲,他之所以钦佩许维仁,并非是许维仁的功夫有多大,而是因为文革中许维仁敢于亲手宰了几个前来抄家的红卫兵,然后剖腹自杀,死得壮烈。在强权之下难免一死,但死也要死的有气势。宁可死于万箭之下,也不能被吓死。然而若如此,非有过人的体魄不可。真正的强者,不仅仅是精神和智慧,还有体魄。所以,真正的自我实现,真正践履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非有坚韧的魂魄不可,三者缺一即失真谛。所以孙禄堂武学为当代人生实现自我、体认真理所不可缺之一科。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若无超强的魂魄为基础,则为虚言。而魂魄之强,由何而来,唯体育一途,体育之巅峰者,武学也。
三、漫谈当代武林
1、德国古典哲学的真理——是以理性认知为条件,因此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中国古典哲学的“道”——是以感知客观为条件,因此强调人的客观制约。孙禄堂先生的极还虚之道——通过自由意志,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条件,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通过对孙氏武学的实践,使理性与感知在认知上相互启发而融合。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基础——通过武学实践——对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了超越(扬弃),这是孙禄堂先生武学空前的文化价值。
2、2009年,孙玉奎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批判“太极拳论”》,论述孙禄堂先生的武学理论事实上是否定了“太极拳论”,孙禄堂先生的武学理论才是太极拳最深刻的理论。但是由于担心引起当代武术界尤其太极拳界的攻击,竟未公开发表,甚是遗憾。事实上,孙禄堂先生的武学理论对太极拳的指导上远远超越了“太极拳论”。我的一些朋友虽有见识但却缺乏勇气,终不能使自己的见识在淬炼中提高。其实,任何真知灼见都是在他人的攻击、质疑甚至漫骂中顽强独立,才成一家之言。否则永远是拾人牙慧而已。
3、数年前,有几个四川练形意拳的拳师,谈及师承时,只知道马玉堂传其师爷朱国福,不知道朱国福最后拜在孙禄堂先生门下。当有人告之后,他们给其师去电询问,方知所言不虚。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当代高振东的传人那里,高振东的形意拳是将孙禄堂先生传给他的形意拳之意融入马玉堂的形意拳之式中,颇有特点。
高振东的形意拳传人如今多在浙江,数年前,高振东的儿子去浙江谈乃父师承,讲高振东最后拜在孙禄堂先生门下,在浙的高派传人才知道这一史实。盖因孙门前辈对于带艺投师者只根据来人的架子传其相应之拳意而不改其架子。改别人的架子,就意味着他以前的老师教错了,而根据其架子传其拳意,只意味着来人没有领会到他原来老师的东西。这是一种传统武德。孙门前辈一直恪守这一传统武德。孙禄堂先生之于朱国福、高振东就是如此,孙存周先生之于叶大密、郑佐平等也是如此。
武学与佛学 篇4
一、站桩与净上宗
武学首先就是一种对肢体运动多种状态的体验,习武者不吃苦、不流汗只能是一个“嘴把式”,就像学佛离开了禅定就会永远停留在“口头禅”上。学佛与学武的方法也有相似之处,学佛有二种途径:一是先通佛理,而后悟出佛法,二是通过实修佛法而通佛理,最后都是法理合一;习武者或是通过修炼而领悟拳谱、拳理,或是由拳谱、拳理指导修炼,有功夫者而不知拳理,只能算是个傻把式,而“嘴把式”又大多没什么真功夫。中国的内外家功夫都主张要想练出真东西必须先站桩,尤其是内家拳想低身下势出大功夫,不站桩根本就蹲不下去,近代的王芗斋先生又把站桩发挥到了极致,而创意拳。意拳自然要用意念观想了,这就与净土宗的修炼方法有了相通之处。
在《观无量寿佛经》中第一观就是落日观,是光明藏,观想无量光。在内家拳则大多是观想气,但也讲究光,像汪永泉传下的杨式老架太极拳的练法,就有炼神歌诀云:“宇气落顶头光释”和“勃然不懈背光生。”在汪老传人的著作里还反复强调行拳时要观想三个气圈和手心上的小气球,这应该是练习太极外丹的方法。峨嵋十二桩虽是临济派的功夫,但其修炼思想主要是源于道家经典《黄庭经》,修炼峨嵋十二桩至四次第以后,则完全“闭目修观,观五脏的光气反应”,“继用照法,继观身体的长短”。六次第身体要化光,而七次第以上则完全是借鉴佛学的修炼方法“七忘身,自己身感不复存在,呈见遍体光明,身如气泡的境界。八忘身,进一步则达忘身化光阶段。九假我,‘十二宫神’出现,是练神还虚阶段”。
观想是佛、道二家入门的功夫,而内家拳的思想根基就是丹道和佛学,因此在内家拳的修炼中,观想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意念不可过重,前人有云:“道之大患在于用意”,不可不慎。
二、内外无碍与华严宗
“六神通”是内外无碍,武学中传说的轻功和凌空点穴之类与“神通”贴点边儿,我这里只是就修炼的境界与华严思想相比较,华严思想是“事事无碍”,澄观和尚明示:“观事事物物悉大小相融,一多相即,遍摄无碍,交参自在。”一句话就是:“万物一心,圆融无碍。”从时间上要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看成一个圆,而时间与空间又是相合相融、不可分割的,修炼者不可有分别心,要把宇宙想像为无内无外、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一个圆融整体。而武学在修炼至高深境界时,既会对时空没有了分别心和执着。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冬天,我在小河沿打太极拳,从早晨七点多钟开始起势走架,原想打二遍拳即出去吃饭。待打完拳才发现已经接近十一点了,一个场子的人告诉我:你已经反反复复的走了四遍架子,而我自己竟什么也没感觉到。
藏密源于龙树菩萨的华严思想,除去一些迷信色彩,最终都是要靠实修来证悟到圆融境界。刚波巴是米拉日巴的弟子,师傅告诉他:当你证悟时,即会发现我与佛陀并无差别,你就会见到本性,你修行的障碍即会消失,到时你可以试一试圆融无碍的感觉。刚波巴证悟后,即运气于指,凌空将一个土堆击碎,体会到了内外无碍的境界。这种功夫如果用于技击,是不是会像金庸小说写的那么神奇?
三、唯识与丹田
胡兰成先生在《禅是一枝花》中谈到宝积禅师的垂语,“三界无法,何处求心。”时,认为:“法还是有……玄奘的‘唯识论’是对印度佛教的一个革命。”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因为“唯识学”是玄奘在印度留学期间的主要功课,这原本是印度的佛教哲学。但胡先生说:“第七末那识,是在丹出。第八阿赖耶识则是在于心了。”这话非常有道理,同时也为武术能够做为一门修炼身心与道相合的学问拓展出了更深遂的境界。按胡先生所说修炼丹田,即是对末那识进行修炼,而丹田又是中国内外家武术练功的主宰,末那识主司人的意识,潜意识和思维片式,历来内家拳的大家也都是以开发丹田的潜能为修炼根本,如果再配合形而上的心,既阿赖耶识,岂不真能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的化境!
少林武术被称为金刚禅法,意为修炼金刚身的禅,身不修则心不定,少林武术是少林僧人降魔护法和调理身心的重要手段。峨嵋十二桩则是南宋临济宗的白云禅师所创,是通过武功与丹道相结合的修炼方式,来证悟佛学的“假我”和“真空”,而其修炼的精髓即在于“圆空法生。”近代一直对于峨嵋十二桩创于何人而执有争论。1998年,我到河北正定的临济祖庭去拜访,并没发现有人修炼峨嵋十二桩,查《千年巾国高僧传》也没有发现关于白云禅师的只言片语。1975年我随陈先生学习这门功夫时,陈先生也没说过其源流和传承,只提过四川有很多人修炼,并且祖辈中确实有人练出了很高的功夫。其实,这就像你到了黄岩,你吃到了品味极佳的蜜桔,你就只管享用罢了,何必要知道那只桔子产在那棵树上呢!
武学见闻录(中) 篇5
四、习武者多白发的原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广州的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一位香港武林界朋友,他自幼习练白鹤和太极,三十多岁就满头银发,没有一根青丝。在酒桌上他演示了鹤拳,双臂一振,身体就轻轻地飘了起来,功夫确实非比寻常。问到鹤发童颜的原因,他说常年在子时修炼白鹤门内功,丹田的旺火自然会将头发变白。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北京听陈先生的一位朋友说过,这是六脉纯阳后的生理现象。
但绝大多数习武者早生白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耗功过度和出汗受风,陈云玥先生的弟子苏善业就说过:看一位练家是否下过大功夫,你就看他的头发白不白。我十五六岁就有白头发,那时候我练功急于求成,不避风雨,甚至特意在暴雨霹雳中练拳,为的是激发体内的煞气。后来无论是在小河沿,还是在南运河畔,转掌时丹田和两肾如汤沸时总是大汗淋淋,此时如果遇到暴风雨,我也肯定不会躲避,一定要让大雨把我浇个痛快,然后再用体温把衣服烘干。于是体内的湿气必然因此而淤积,你说头发能不白吗!由于总在雨天练拳,我二十来岁就患上了脚气。
很多修炼内家拳的人比单纯练习外家拳的人头发白的都早,究其原因,炼内要比练外消耗肝肾之气更多。比如我九十年代初在黄山得到吴先生传授的“肘后飞金晶”行功诀要,修炼数年后就出现了很多白发。开始大惑不解,1996年9月25日在大长山岛偶得《吕洞宾全书》,才知道修炼这种功法,头发就是会先白后黑。所以道家九九八十一宗都有食饵和药饵用于滋补修炼的损耗,陈先生也给我留下了丹药方剂。
五、大枪胡老奉的文趟子戳脚
我第一次登门拜访胡星五先生是一个叫二路的人领着去的,那是1986年,二路的大号叫韩玉安,当时经我介绍到电视剧组当剧务。胡家住在小津桥的一个老院子里,进门是一间厅,左右两间是有大炕的屋子。我那次去的目的是要见识一下胡家的老拳谱,寒暄后我表示要学文趟子,老先生很高兴,这才从箱子底拿出用黄段子包的老拳谱。拳谱是胡奉三请宫宝田润色后,由一位姓温的先生执笔,经数月编撰而成。 胡老先生跟我说:拳谱有两本,另一本被回民武术大师白岐山先生借走了,至今未还。我浏览过拳谱后, 胡老先生就到院子里专门为我演示了虎步功和八腿。
数年后胡老先生因车祸去世,我又结识了胡老先生的小门生刘冶和丛彬二位兄弟。为了探求文趟子的真谛,还跟胡星五的早期弟子马聪杰学习过八腿,但一直以没有系统学习胡奉三一系的文趟子戳脚引为憾事。
胡奉三先生是一代镖师,一生充满传奇,他的结拜兄弟也都是武学大家。其中劈挂李宝荣的功夫非常深,因为早年在江湖上结了仇家,所以难免有人会来寻仇。听安仕发老先生讲,有一天早晨,李宝荣拎着鸟笼子在小河沿遛弯,有一个人在身后突然拔刀就刺,李宝荣并没回身,一俯身随手一掌就打在了他的肋上,然后又若无其事的继续遛弯,那个人勉强走了几步就吐血倒下了。
清末奉天九门提督英仲元也是胡奉三先生的结拜兄弟,英仲元与程廷华的著名弟子李光普和程有功也有八拜之交。胡奉三的大儿子胡星五自幼尊父命拜英仲元为师,习练少林拳,而英仲元却让儿子跟李光普和程有功习练八卦掌。据胡星五老先生讲:那时候练习摆莲腿时,师父让把腿往墙上踢。
后来宋耀来兄弟在《武魂》上发表文章,说胡老奉跟修剑痴比武,以一记丁腿取胜。修先生在沈阳有很多传人,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就惹来了麻烦。为此我专门请奉天三老的传人安仕发老先生吃饭,求证此事的真伪,因为当年安老先生就在胡修二人比武的现场。安先生说:胡大爷那天戴了个草帽,拿了两根杆子,想要跟修剑痴比试枪法,但修先生跟胡先生说了一番话,两人就都没动手,不久修先生去了大连。
胡老奉名讳胡奉三,胡老奉的武学渊源颇深, 自幼习练少林形意和姜家左把梅花枪,后来又跟河北饶阳的段家兄弟学习戳脚功夫。青年时代从事保镖业,江湖人称“大枪胡老奉”。胡老奉后来定居沈阳,与英仲元和李宝荣及宫宝田等武林高手结为挚友。胡老奉因此又精研了八卦和劈挂功夫,结合戳脚腿法,创编了“文趟子拳”。由于胡奉三在武林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就被张作霖聘请为家庭武术教师,专门向张学良和张学思等张家子弟传授少林戳脚和形意拳,安仕发老先生说张学良的功夫不如他弟弟练得好。但据史料记载,当年汪精卫遇刺时,国民政府的要员正在合影,张学良也在场。 刺客打出第一枪后,张学良即滑步近身,一记拐腿就将刺客踢倒在地。
六、李光普的颤板功夫
家师刘敬儒先生经常跟我唠李光普先师的那些轶事,后来大部分都写在了他的书里,从家师那儿我第一次听说了颤板功夫。后来拜访胡星五先生和潘国刚师叔时,二位老先生详细的给我讲了颤板的制作过程和用法。胡老先生说做颤板必须用好的松木,潘先生说建筑工地搭架子用的跳板就挺好。李光普的颤板功夫没见过,但英仲元的儿子英师久的颤板功夫确是非同小可。程有功临离开沈阳时,英师久问师傅:功夫练到什么程度算是可以了?程有功说:你练到能把小河沿门口拴马石桩上的石猴一掌削下来就差不多了。于是英师久天天在小河沿大门前转掌,终于有一天真就一掌削下了拴马桩上的石猴,可能是用功太大了,当时英师久竟然连把石猴拎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颤板之所以有如此功效,全在于木头的弹性。 一掌打上去就会有反作用力弹击你的掌力,此时你唯有强化掌力的渗透功能才能发出“二层劲”,日久天长你的透劲儿就练出来了。过去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里,离墙半尺左右将松木板埋在地下,松木板的厚度应在一寸以上。现在一般家庭没有这样的条件了,我的弟子张旭琳十年前跟我学功夫时,只能把木板搭在树干上,算是勉强对付用了。
七、王辉璞先生的老拳谱
认识王辉璞先生是在1989年,丹东台的潘新庆找到我们,说丹东的一位太极拳老拳师想跟我们合作拍摄太极拳的电教节目。因为我的摄像功夫深又懂太极拳,最主要是帮助赵动力完成节目播出任务。于是我抽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在金秋时节到丹东的锦江山上实景拍摄吴式太极拳的电视教学片, 这也是国内电视专题第一次系统的介绍吴式太极拳。
侠门武学图书邮购 篇6
自去年推行侠门仙学后,侠门武学于今春陆续公开面世。本系列由《金钟罩铁观音》、《隐身幻形跌》、《三盘连环腿》、《阴阳莲花手》、《乾坤链子鞭》组成。
目前推出的是:抗大护体功秘传《金钟罩铁观音》及辅助教材《中国传统跤法全图》和《中国传统擒拿全图》三册,是侠门当代传人李国兴师傅呕心沥血之作,堪称武林图文集结之大成。前者深入探讨内外功夫精华,后者技法详实全面,大1 6开版本,近1200页,全部重量7市斤重,李师傅亲手绘制插图上千幅,诚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全部售价5 0 0元,款到快递公司发货。
联系电话:18810266658 (只接受短信联系)
工行卡:62122602 000300 33431 (户名贾文晶)
武学大师叶问的真实人生 篇7
佛山是清代岭南一带的武学中心, 洪拳名家黄飞鸿、咏春拳王梁赞、铁血捕头冯少清等都出自佛山。
深造咏春
叶问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找钱华” (即陈华顺, 因为他入门前以钱银找换业为主, 人称“找钱华”) 为师学习咏春拳。
苦练3年后, 16岁的叶问前往香港读书。当时正值清末, 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在学校里, 英美学生经常欺负中国学生。叶问个子矮小 (约1.63米) , 相貌清秀, 更成了他们欺负的对象。谁知叶问奋起反击, 把外国学生打得抱头鼠窜。渐渐地, 叶问的功夫便名声在外了。
一日, 有位老者找到叶问要求“讲手” (比试武艺) 。叶问毫不犹豫便应战了。但是, 这次他使尽浑身解数, 均被老者于轻描淡写间一一化解, 而叶问竟然连对方的招式也无法看清。叶问沮丧地坐在地上。这时, 老者开口问道:“你是找钱华的徒弟吗?”叶问大为吃惊。老者说:“我叫梁壁。”叶问如梦方醒, 原来他是师公咏春拳王梁赞的儿子———人称“壁先生”的梁壁。从此, 叶问便在香港跟随师叔梁壁继续学习咏春功夫。
1913年, 20岁的叶问告别梁壁, 回佛山继承祖业。他时常与佛山一带的武术同仁切磋交流, 咏春拳技亦臻入化境。
叶问除对咏春功夫有高深的造诣外, 还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知识, 常用力学原理, 并从几何角度去解释拳法。
民族气节
抗日战争期间, 整个佛山地区的工商业全部被日本人控制和侵占。叶家的生活陷入困顿, 常常三餐不继。
叶问的功夫被日本宪兵队闻悉, 找他去担任宪兵队的武术教练, 被叶问断然拒绝。宪兵队遂多次指派高手与叶问比武。这些所谓的比武都是在日军的枪口下进行的。很多人劝叶问认输算了, 但叶问将生死置之度外, 把那些日本高手打得落花流水。后来, 听说日军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 叶问便到外地隐居起来。他说:“一个人的民族气节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不能含糊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 叶问才再次回到故乡佛山, 在县府刑事单位任职, 担负除暴安良的工作, 曾亲擒劫匪。后又在广州市担任南区巡逻队长一职。
门生众多
1949年, 叶问来到香港, 认识了饭店公会理事长梁相。梁相也是武术爱好者, 他拜叶问为师, 学习拳法, 并请叶问在九龙的饭店公会公开传授。由于求学者众多, 叶问再三扩大场地, 还分出晚间若干时段到多家武馆执教。
在生命中的最后22年, 叶问不但在港澳台地区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更将咏春种子撒落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他生前培养出了梁相、李小龙、黄惇梁等一班出色弟子。而叶问弟子中最出类拔萃者, 当属让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1956年, 16岁的李小龙拜入叶问门下。学了一个星期后, 李小龙就对枯燥乏味的扎马步和单式操练不耐烦了, 遂不辞而别。奇怪的是, 半个月后, 李小龙又回来了。原来, 几天前他在外边跟人比武, 一开头就被对方打得晕了头, 情急之下, 李小龙想起刚学到的咏春“日字连环冲拳” (此拳法在电影《叶问》中, 甄子丹有精彩演示) , 就施展该拳法打败对手。李小龙认识到了咏春拳的厉害。此后, 他全身心投入, 从不缺课。
一代宗师
叶问平时举止斯文大方, 潇洒倜傥, 看不出是武林高手。他不大喜欢说话, 连他自己也承认口才不大好, 若要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几句, 他便会感到口干舌燥。
除了练武之外, 叶问喜欢和三五弟子或好友在茶楼饮茶。此外, 偶尔会打几圈麻将。仲夏之时, 叶问喜欢看斗蟋蟀, 看斗狗。
1972年, 叶问逝世。咏春门人一致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
王芗斋武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篇8
一、王芗斋武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实践交流中探索武学真谛
在王芗斋早期的交流、探索和实践中,他发现传统地武术套路某些练功方法存在严重弊端和不足,一味地追求招式华美和奇功异法;一些传统武术门人因循守旧,泥古不化,致使武术的理论与实战脱节,养生与技击割裂,传统武术逐渐地走向了“拳八股”的僵滞地带。为此,芗斋先生感慨曰:“近世操拳者,每以筋肉之暴露、坚硬,夸示人前,以为运动家之表现,殊不知此种畸形发达之现象,既碍卫生,更无它用,最为生理家禁忌,毫无运动之价值也。而拳套方法为一般门外汉、当差表演而用,果欲研拳者则又何暇而习此?”
他清晰的认识到,中国武术之所以出现种种弊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武者自身学问和见识的差异,以及思想闭塞而局限于自身门派的一隅之见。“识别浅者,即以为人莫能为,便以为神秘视之。殊不知神秘之说根本荒谬,概由智识薄弱、鉴别力低及体认未精而起。所以,每以理趣深者,辄起一种神秘思想,若夫习之深,见之广,闻之多,有所遇,自然豁然洞悉,而不疑有他,凡事皆然,岂独拳学哉?”所以在对拳学的研修过程中,王芗斋坚持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他强调“学术一道,要在知而能行,行亦能知,否则终不免自欺欺人。”纵观王芗斋的武学历程,从“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武学探索开始,他就在武学求真的道路上从未停息。两次武学巡游,使他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技能;北京、上海、天津三座城市的切磋交流,实战对抗,以身试道,验证了所学。经过一番实践探索,王芗斋所创立的武学新体系已初露端倪。
第二阶段,王芗斋武学新体系的形成
两次出游为王芗斋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武学视野。他掌握了各门派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加以梳理、归纳,完善了自己的武学体系。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他发现当时的传统武术已经套入瓶颈,那就是套路丛生、功法泛滥、理论冗杂,武术人的观念落后,思想闭塞。就像改良的新武术一样,“从武术套路中抽取基本动作,把其归类整理,再编排连接成新的套路”。像这样仅仅从创编几个新套路这种形式上进行改良,难以解决中国武术所面临的实质矛盾。因此,芗斋先生从整体方位和多维视角进行思考,对中国武术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首先,王芗斋摒弃了传承数百年的冗杂的拳术套路,以及深奥难解的拳术理论,把中国传统武术独特的站桩功作为训练的基础,把浑圆力的求取与运用作为整个训练体系的核心,把冗杂纷乱的传统武术功法技术进行提炼,总结出科学、系统而又简炼易行的“站桩、试力、试声、发力、走步、推手、散手”七个训练步骤,成为“意拳七妙法门”,形成独具风格且不失中国武术传统内涵的武学技术体系。
其次,王芗斋在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武技并非盲目排外,而是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和对比,从中找到国术之不足,并进行改进和提高。芗斋先生在上海同拳王英格较技之后,他发现西方的拳击技法简捷,劲力迅猛,步法灵活。相对来说,比中国的传统拳法更为实用。于是,他便对拳击做了系统的研究,把拳击的技术方法和训练理念融入传统武术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逐步地使意拳的理论科学化、训练系统化、技法简捷化。
王芗斋在构建意拳体系的时候,不再片面地强调门派和招法,不再去追求一门一技的局部学识,而是站在大武学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中国传统武术未来的发展。可以明显地感到,此时的王芗斋,已经对传统武术的探索,升华到武学的高度来进行研究。
第三阶段,王芗斋武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20世纪的20年代和40年代,是王芗斋武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20年代,王芗斋的武学新体系在逐渐的酝酿形成之中,同时他也在积极进行理论的研究。1929年,他撰写的《意拳正轨》,是其当时的代表作品。在《意拳正轨》中,王芗斋对意拳站桩的内在要领以及实战交手时的一些经验法则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是王芗斋先生对自己多年的拳学经验的一个总结和概述,是引导后学走向拳学正轨的理论指南。可以说,《意拳正轨》是王芗斋武学思想形成的基石。
到了40年代,王芗斋对武学探索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他不再局限于技术的研究,而是站在宏观视野的立场上,以哲人的思维,运用哲学的观点解析中国武学的大道。此时的代表作品是他在1944年撰写的《拳道中枢》。《拳道中枢》一文,芗斋先生充分阐释了武学内涵、社会要义、人生哲学和宇宙自然的规律,而武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即是指拳道。
在这篇言论中,王芗斋把“技击一道”视为“拳道微末技”。认为掌握了技击,只能是达到武学的中乘境界。武学除了技击之外,还有更为宏观的意义,那就是“道”,意即掌握了武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芗斋先生定名此篇为“拳道中枢”,可谓直指武学真谛。
其次,王芗斋把“武德”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拳学一道,不仅锻炼肢体,尚有重要深意存焉。就传统而言,首重德行。”于是提出了“四容五要”的信条与规守。四容,即头直、目正、身庄、声静;五要,即恭、慎、意、切、和。王芗斋说,“要有侠骨佛心之热诚,舍己从人之蓄志”,有大德,方能修大道,领悟武学之真谛。
再次,王芗斋还对拳套与方法、拳道丧失原因、师徒制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认为,“盖拳套一项,大都知系人伪造。要知拳学根本无法。所谓法者,乃原则原理之法,而非枝节片面之刻板方法而为法。”并将习拳套比喻为“备妥药方,以待患者”的庸医,甚为贴切。而拳道丧失之原因,除了“拳套方法为之”以外,还在于“能窥拳中奥蕴者,惜为积习成见所囿,不肯将所得精华以示人”。在痛斥保守之余,又感慨万千,“岂止江洋之水,何患人掏”?所以王芗斋之愿望就是“为使拳学昌明,愿将平生所学交代后任,逐渐扫除门派之观念,则拳道或可光大乎?是所愿也”。对于传统的师徒制,先生认为,“凡属同好,有来则教,教必尽力,有问必告,告必尽义”。他一方面肯定尊师重道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又指出师徒制加剧了“拳界的派别,门户成派别,派别致学理庞杂,掩盖拳道真义”的不良倾向。
在《拳道中枢》中,芗斋先生还倡导“知行合一”,“学术一道,要在知而能行,行亦能知,否则终不免自欺欺人”。既要明白其道理,更要在明理的基础上积极地去行动。可以说,《拳道中枢》的问世,标志着王芗斋武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二、王芗斋武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架构
1、把握浑圆,是王芗斋武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从王芗斋的武学技术和理论体系来看,王芗斋在创立意拳的过程中,始终把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浑圆思想,也就是“一”的思想。古人谈:“夫一者,乃道之根,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一也。”芗斋先生认为,意拳的精神实质就是“一”,而宇宙间万物变化(包括拳术各种变化)都是“一”衍生而来。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无论芗斋先生的武学体系如何扬弃与革新,他对这一主脉思想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赋予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并对其积极地充实、完善、深化和拓展。
2、知行合一是王芗斋武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芗斋先生在武学方法体系上,执简驭繁,以概其要。他大胆摒弃了传承数百年的冗杂的武术套路和奇招异法,对传统武术技术体系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将整个武术训练体系总结为七个步骤的训练程序,即站桩、试力、摩擦步、试声、发力、推手和散手,谓之“七妙法门”。王芗斋在他的武学体系中,首次倡导废弃武术套路和招法,以站桩的“不动之动”作为入门之基,以浑圆力的培养和运用作为贯穿整个武学体系的核心。就意拳技术训练而言,“七妙法门”也始终是在阴阳浑圆思想(即“一”)的指导下的具体实践,它朴实无华,返璞归真,是武学技能与传统哲学相结合,是武学中“知行合一”理念的最佳演绎。
3、以武演道是王芗斋武学思想的核心价值
芗斋先生的武学造诣得益于内涵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又脱胎于传统文化,这与清末民初时期各种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新思潮影响是不可分开的。历史的发展证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冲撞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新的更具生命力的东西,而芗斋先生就是这一时期体育文化的锐意革新的实践者,他以敏锐的洞察力、超人的智慧、深厚的武学功底,以及海纳百川的精神,对新事物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开创性的把西方体育精神与传统武学相融,历史性地完成了传统武术中西合璧的统一基本理论的构建,并极力倡导将武术升华为武学,使武术由一种搏杀技能升华为一种修养身心的大道,一种启迪人生的哲学,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开创了科学、唯物、辩证的武学理论体系。他既是一位现代武学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以武学理论证实和体验中国传统哲学的倡导人,更是一位体现武术最高境界的实践家。可以说,王芗斋武学体系的创立,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王芗斋武学思想也必定在中国武学史上熠熠生辉。
三、王芗斋武学思想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影响
武学伟设计颠狂时 篇9
人的精神
武学伟兴奋地说,他才刚刚开始做设计,那状态像是一名战士已经准备好最强武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也没有过多肢体语言,办公室外面的人隔着玻璃墙不会体会到他的振奋心情。由798废旧工厂改造而来的工作室,因地制宜划分区域,两边楼梯笔直地从一层通向三层,中间第二层是一片空地,被用来存放做好的服装,站在那儿能体会到楼梯与工厂内壁之间很大的空间感,武学伟与设计师的工作区域应该算是第三层。
弥补人缺陷的设计是最好的设计,这是武学伟兴奋的理由,给了他新的创作方向。在798两条狭长笔直的马路两边,驻扎着许许多多艺术家,他们首先是用眼睛看这个世界,强调视觉,几年前,武学伟来这里开始经营工作室,他从小绘画至今,惯用画面去衡量一切。他更多从艺术切入到设计,对美有要求,尤为极端的是,过去他总是向往着一定是那个最完美最漂亮的女人来穿他的衣服,有时试穿衣服的人若不是他想要的形象,他在心里甚至认为那是对他作品的一次玷污。
他现在希望让最普通的女人穿出神采飞扬,当接触的客人越来越多,他越来越发现,其实就算看起来那个最完美的女人也会有缺陷,每个人身上都有缺陷。在武学伟对设计理解的不同时期,他常常会告诉自己才刚刚开始,只是这一次,来的更猛烈,他觉得人文关怀会是下一个引爆点。这影响到他在做设计时,更注重去理解人的状态,包括精神、气场、生活与情感需求等,让服装走进人们的生活,而非仅塑造完美造型。
客人来找他做衣服,他会与客人聊天,谈生活聊理想开玩笑,在细节之处观察对方的性格情感生活爱好,而非谈设计。最后他给客人总结几个字,以此为依据做设计。他把客人当成缪斯。
一次,他为一位艺术家太太设计服装,她本身也做考古研究,孩子已经几岁了,她想在自己生日当天重办结婚典礼,并希望那件礼服在工作的重要场合也能穿,武学伟用自己强烈的感受力去观察她,观察她的身材状况,观察她在一大堆杂志中更喜欢哪一本,爱喝茶还是咖啡,喜欢油画还是水墨画,家里是怎样的装修风格,对社会对家庭有哪些观点等等。衣服最终成形后没让她试穿,而是在她生日当天将服装与鲜花送过去,给她带来惊喜。当时,全场的人都为她尖叫。
在讲述这一切时,武学伟掩盖不住强烈的自信。
武学伟觉得设计师为客人做设计时,就应该像摇滚巨星一样,有号召力,让台下的人去尖叫,可能那件衣服极简,但是人穿上以后,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是让人们尖叫的。设计师可以创作出很完美的作品,将国家的文化,将人们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也能让一个情绪低落的人变得豁然开朗,这真的很了不起。他称之为设计精神。
艺术之旅
在饱满情绪下说出自己强大精神世界里的存在,像是已经成为武学伟的表达习惯,那些言语又让他具有很浓烈的青年奋进精神:
这个世界有两个最令人惊叹的存在:艺术、技术。艺术使人感动,技术让人感叹,人们惊叹于某种技术的精雕细刻,但是仅有技术是无法让人感动的,技术达到至高境界,可以变成艺术,艺术达到至高境界,也可以变成技术。他们彼此不同,又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艺术里有感动,也有创新,在武学伟做设计的不同时期,艺术总能让他生发出新的自己,做出转变。当他用画面衡量一切时,他也在用艺术去处理去审视,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生活,理解爱,理解亲情,珍视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张纸或一支笔,或者一棵大树与一幢建筑上玻璃的美感关系……由此而来每个人都是艺术品。这也影响他对纺织品的认识,他每看一张面料,会去感受其释放的语言,看其是男性女性还是中性,不轻易去破坏它们,在这种情感上去做设计,就像在维护世界的规则一样。
武学伟相信自己未来的符号一定是极简的,有灵动性的,附着于人体之上的,甚至是长在人身上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强调给人留下流动的空间。强调天然材质。这极可能成为他与弟弟武学凯所创立品牌的未来风格。那些有所成就的艺术家,他们最终都会简单到人们无法理解,思想都变得极致,人本身都变成了极致,那样才可以创作,这是武学伟理解的艺术创作。也是他理解的设计,他认为设计师最高的境界就是回到本源,回到生命本身的意义,而且这跟年龄无关,有可能十几岁的人都会回到本源,二十几岁经历了很多事情就回到本源了。
艺术让他的设计变得单纯,也能让他自己变得单纯,让他持之以恒地热爱自己的职业。
在那些同时期表达东方的设计风潮之中,有人用京剧脸谱做了一件衣服,或者用传统花布做了一件衣服,武学伟认为那些不能代表东方,认为那种表达太狭隘,他要做当代的作品。参加兄弟杯设计大赛时,武学伟渴望表达自己的才华,当充满激情的想法遍布全身时,他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有才华。
作品的主题是剪纸儿,带着儿音,带点土味儿,带着点玩笑的意思,让作品跟当时的形式形成反差。他想用剪纸表达我们国家的情感。他买了很多剪纸书看,也为了剪纸去了陕西。80多岁的农民,不用拿画稿,只拿来一张纸,跟武学伟边聊天边剪纸。当看到展开后的图案如此精美精准时,武学伟感到最伟大的艺术家就在他眼前坐着。
剪纸在剪的时候是一种形式,展开之后会给人带来意外的感动,如果再围上,变得立体了呢?立体之后,人们看到的不是剪纸,是一件衣服,是一个作品。武学伟这么构思着。他想:“千万别让人家第一感觉这些衣服是剪纸。我主题叫剪纸,结果看到了剪纸,我就失败了。看到的应该是一个艺术作品,然后一细看,灵感来源于剪纸。”
武学伟在北京,他弟弟武学凯在宁波。两个人开始互动,动手创作剪纸上的图案,其中充满了故事;每天刻图案,刻断了好几把手术刀,刻到手肿;制版,缝制,全是自己完成。参赛时,他在后台把作品往地上一摊,看不出成形的样子。模特穿上之后,作品得到了国际评委的一致认可。“这个大赛给我的信心太大了,那个时候本来就很自恋,大赛以后,就狂妄了。”他说。
nlc202309020348
记者问:“感觉您现在看那个时候也觉得很伟大?”
他答:“我现在也感觉很伟大,那个时期创作了那个作品,现在也觉得特别好,现在看起来也并不过时。艺术作品是永恒的,跟现在的时装不一样。时装是可以过去的。”
武学伟将自己一生的设计定位为艺术之旅,把在艺术中获得的灵感运用到设计当中。去年在上海时装周上作品发布的灵感来源于明清家具,他认为明清家具设计是极简的代表,每个线条搭和在一起不仅美还很有效,连装饰都非常有效,角度都是圆的,不是方的,他把这种线条感运用到服装上;他有一段时期喜欢美国当代艺术家的雕塑,他理解了艺术家的极简线条,把服装做成极简线条的廓型;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有两个作品画的是安徽的建筑,黑白平衡,超强宁静感,线条穿插,水墨下是白色打底,水墨里有几点彩色,看起来很轻松,他将其用到设计当中。
男性设计师的精神
当每两季进入连续10多天的艺术创作之时,武学伟会带上最简单的食物,带上笔、纸、资料,把自己关在酒店里。每天,他会把自己梳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地去工作,带着双重心理去设计女装,有自己是男性的一面,会站在男性的角度去欣赏一个女人,用异性相吸原则,一针见血地表达一个女性所需求的东西,有把自己当成女性的那一面,有时穿上不能在公共场合穿的衣服,有时还化化妆,用切身感受去想象。相对于女性设计师从一开始就从自我出发,从身边的女性朋友出发,武学伟认为男性设计师对女装的判断更客观,甚至更准确。
在那10多天的创作里,他每天设计,每天思考,每天休息时间很短,但是很放松,很兴奋,甚至很疯狂,就像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就像是在度假,需要创作什么衣服,就听什么类型的音乐,直到把自己调整成那种状态。
完成设计,走出酒店后,他多半会去与人聊天,吃东西,感受大自然。然后,忽然有一天,冷静下来,再回过头来理性地处理那些设计,有的修改,有的就扔掉了。
今年12月,武学伟即将进入这种状态。他语速很快地算了算接下来要做的大量设计,有私人定制的,有为合作品牌设计系列产品的,有为自己的品牌设计的,他认为自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状态,令自己癫狂巅疯的那种状态,他有太多力量想表达。他认为自己应该创造很大价值。
记者问:“自恋了吧?”
他答:“我本来就有这种自恋的心态。我自己应该是一个强大的宇宙,应该这么理解。”
谈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武学的贡献 篇10
在佛山, 武术的兴起是由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带动起来的, 伟大的武学名家黄飞鸿就诞生在这样的武术氛围中。黄麒英是黄飞鸿的父亲, 也是当时名声响亮的“广东十虎”之一, 但是黄飞鸿的家境却是非常贫困, 黄飞鸿诞生于1847年, 在他出生那一年黄飞鸿的父亲为了给妻子买鸡补身, 通过卖艺换来了一点铜钱。黄麒英深知只有学习才能摆脱贫困, 于是他拿出卖艺所得的所有积蓄送黄飞鸿去学堂, 并鼓励黄飞鸿早日考取功名。但是年少的黄飞鸿对武艺的兴趣远比对读书的兴趣大得多, 黄飞鸿一直视父亲为自己的偶像, 并立誓要成为父亲那样武学造诣颇深的人。在黄飞鸿逃课看父亲卖艺并遭父亲暴打一顿后, 黄飞鸿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立志要学武艺的理想, 黄麒英答应了他并开始教6岁的黄飞鸿学武。黄飞鸿的武学天赋颇高, 任何招式只要父亲教过一遍他便能记下, 而且还能将所学各种招式进行融会贯通, 这让他的父亲十分欣慰[1]。
黄飞鸿从12岁开始便跟在父亲后面卖艺, 人们对黄飞鸿这样一位少年武学天才并不陌生, 每一次他的表演总能引起人们的鼓掌叫好。在一次擂台比武上, 黄飞鸿巧妙地用四象标龙棍法打败了擅长左手钓鱼棍法的武术大师郑大雄, 这一结果无疑震惊了很多人, 也让郑大雄输得心服口服。后来一向重朋友的黄麒英解救了被众人追杀的林福成, 林福成是好汉铁桥三的徒弟, 为了表达救命之恩, 林福成在之后的两年里将“铁线拳”以及“飞砣”等绝技传授给了黄飞鸿。16岁的黄飞鸿武艺更是精妙, 此时连父亲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他觉得自己能够独自闯荡江湖了, 便告别了父亲来到了繁华的都市广州。当时的矿工经常受到资本家的剥削且往往是敢怒不敢言, 他们便筹资帮助黄飞鸿开办了一家武馆, 在闲暇时就由黄飞鸿教他们一点武艺, 自此黄飞鸿也成为了岭南武学中年纪最轻的一位武术教练。
黄飞鸿不仅拥有超群卓越的武艺和精湛的医术, 其道德修养和治病救人的医德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在光绪年间, 黄飞鸿开设了一家名为“宝芝林”的医馆, 他自知丹膏丸散, 悬壶济世, 治病救人, 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显贵高官, 他都一视同仁无不悉心照顾。当时的黄飞鸿与著名的跌打名家周雄光、苏乞儿以及李锦全等人一起被人们称为广东的“四大门槛”[2]。总而言之, 黄飞鸿一生致力于武学和医术的研究, 以发扬岭南武学和弘扬中国国粹为己任, 一生修身养性, 约束自我, 见义勇为以及济世为怀, 作为武林一大典范且美名永留于后世。
二、岭南武学的发源与发展
自古以来, 岭南一带一直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因为独有的自然优势, 岭南一带拥有独具特色且灿烂非凡的文化, 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岭南武学文化。最早追溯到秦朝岭南的武学文化就已形成,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曾派军攻打岭南, 却被岭南本地人杰骏打败。到了西汉元年, 岭南人士梅睢和胡害等人作为武将拥有卓越的武艺, 他们跟随刘邦破秦入关, 最终建功立业并被封为列侯[3]。岭南一带因为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 也创造了其非凡的岭南武术文化, 其中更不乏武艺高强和智勇过人的武学奇才。
每次只要谈及岭南武学, 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到这样一处地方, 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名镇之一“佛山镇”。早在唐宋时期, 佛山就以优秀灿烂的文化和繁华的工商业成为了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佛山镇的武学传统是由其自然因素导致的, 佛山镇的地势平坦且幅员辽阔的地理特性, 造成了其天然防御条件较差的结果, 又由于佛山位于广州西南部且地处交通要道, 因此在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佛山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乡土, 便形成了普遍习武、重视武学和搏击的传统[3]。为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取得战争的胜利和对家乡的保卫, 岭南人早就认识到了长期训练武术搏斗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 岭南武学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愈加繁荣, 直至明朝中期, 岭南一带已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武术之乡了。
但是由于过于保守的意识形态和僵化闭塞的武学思想一直得不到进步, 再加上很多习武者被名利冲昏头脑逐渐模糊了岭南武学中原本的精神和目标, 使得岭南武学在中国武术上的地位一直得不到提高。黄飞鸿却以振兴岭南武学文化为己任, 以身作则, 不断提高自身武学修养为岭南武学文化的发扬作出贡献。
三、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武学的影响
黄飞鸿一生致力于岭南武术的振兴和发扬工作, 经由其门人和后世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以及《虎鹤双形圈》等武学技艺一扫岭南武术的沉滞和重复等弊端, 具有动作轻快、新颖等特点。就以虎鹤双形圈为例, 虎形注重的是气与力, 对动作的要求是沉雄和声威重大;鹤形拳重在对精和神的修炼, 要求身手要迅速和敏捷, 且有灵活多动与气静神闲巧妙结合的特点。正是这样刚柔并济, 配合适当的武学理念, 使得飞鸿一脉的拳法成为了武术界的一枝独秀, 当时风靡全广东省, 其影响力甚至远达东南亚和北美等地。乃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飞鸿一脉的武学理念也被列入了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教材中去。
1. 黄飞鸿文化刺激了民众对岭南文化的认同。
文化改变了整个社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一个民族是否兴旺可以直接从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兴旺程度上找到等价结果。文化在现今工业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下, 普遍通过广大媒体进行传播, 且随着不断变化的社会观念, 观众的趣味也逐渐被改变。岭南武术文化也因不断发展的黄飞鸿系列电影逐渐被带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去, 并且由于黄飞鸿文化中将岭南文化变得更加传奇, 就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岭南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在众多有关黄飞鸿的影视作品中, 黄飞鸿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一位具有众多中华美德的武学宗师, 是一位具有“侠者风范”的民族英雄。要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无法脱离自身的传统地域文明而进行发展的, 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伟大的文化和传统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因如此, 黄飞鸿的成功离不开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 正是岭南地区独特而鲜明的岭南文化造就了黄飞鸿这样一位大师[4]。因此, 观众们在接受黄飞鸿文化的时候, 自然而然就会接受产生这样的人物的大环境, 就会更加能够认同岭南武学文化, 这也是黄飞鸿对岭南武学文化的一种贡献。关于荧屏上的有关黄飞鸿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离不开岭南当地的渊源文化, 随着众多黄飞鸿的故事的流传, 岭南武学文化也被带出了广东带去了更远的地方。黄飞鸿文化的成功是离不开岭南本身的武学文化的, 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以下的具体分析:岭南文化包含了广东和香港等的地域文化, 这是从地域划分规则上来看的, 岭南文化中最具特点的莫过于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它为岭南文化的不断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早追溯到唐朝时期, 广州就已经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广州几乎是近百万居民赖以生存的最大的港口。包括后来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碰撞时, 对岭南文化的影响也是最为巨大的[5]。黄飞鸿文化的成功与这样的商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黄飞鸿文化能在短短几十年内达到连续拍摄上百部影片的程度, 就显示了其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商业利润空间以及更深层次的对于文化的需求, 这里提到的文化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岭南武学文化, 也就表明黄飞鸿文化对刺激人们对岭南武学文化的认同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 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民俗因子的贡献和影响。
民俗是一种规范人们的语言、行为以及心理的无形力量, 同样地, 也是人们对文化进行学习、积累和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就是人们对于审美的一种理解文化, 是一种对生活和社会最真诚的追求。岭南武术以南拳为代表, 历来就深受当地人的尊重和喜爱, 一些学习和传承岭南武学的习武人士更是成为了岭南大众心目中的偶像。对于这一点最佳的例子就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广东十虎”, 这十个人几乎每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近乎神话的故事, 其中无一不是颂扬他们惩恶扬善、扶危济困、保卫家乡的伟大气概。岭南人民崇尚武学, 岭南武学文化在这片沃土上得到了顽强的发展, 岭南武学的强大的影响力甚至辐射到了海外。
黄飞鸿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也是在这样的民风习俗中发展起来的, 广大观众通过对黄飞鸿文化的理解也逐渐接受了岭南武学文化中这样的事实, 即武林豪杰理所应当地就该被人们称颂崇拜。这不能不说是黄飞鸿文化对岭南民俗因子传播的一种贡献, 黄飞鸿作为人们的叙述对象, 他已然成为了广大欣赏者中的理想化的英雄人物。这也正符合了这样一句名言, 即“一种共同文化一旦表现除了一种共同的心理, 它便会成为这个民族所必需的文化, 这也是由它巨大的民族认同价值所决定的”[6]。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黄飞鸿形象的塑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岭南人民对武林大师美好的崇拜和追求, 且能吻合岭南民俗的审美诉讼, 因此黄飞鸿文化对弘扬岭南文化和岭南武学, 以及丰富民众的精神需求产生了重大的贡献和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春光.岭南武林人物黄飞鸿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刘圣宜.岭南近代文化论稿[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3]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邓富泉.黄飞鸿传略[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5]王云飞.武术大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J].肇庆学院院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