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精选12篇)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篇1
社会在发展, 知识在更新, 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泛涉猎以求“博”, 学习业务以求“专”, 加强教研以求“精”, 科研开路以求“新”。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学者型教师。
一、加强教师自身师德修养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 文明之树的培育者, 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说明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孔子曰:“不正其身, 如正人何!”学生不论是掌握知识、说明道理, 还是丰富情感、提高觉悟, 许多情况都不是自发的, 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 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在课堂内外, 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 都是给学生作出的榜样。”可见, 教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并且, 小学生的模仿性极强, 辨别是非能力较差, 如果教师师德不够高尚, 将带坏许多学生。所以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二、练就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三字一话”, 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 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写得一手好字, 就能给学生做榜样, 起示范作用, 无论对于课堂教学还是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与学生交流感情, 能以情动人, 深深地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教师自己都写不好字、讲不好普通话, 还怎么要求学生写好字说好话呢?即使天天要求, 估计也不会有多好的效果, 因为学生不能深刻意识到写好字说好话的重要性, 也没有写好字说好话的环境。甚至有可能本来有的学生字写得很好, 由于受到老师“瘪三”字的影响, 不知不觉中退步了;有的学生本来普通话讲得很好, 可是老师尽讲方言, 渐渐地他也就亲近了方言, 疏远了普通话。
三、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
要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增强学习的毅力
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 一种生活爱好;同时要深刻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明确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 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从而自觉地、经常地、不间断地刻苦学习、终身学习。
2. 拓展学习的渠道, 丰富学习的手段
教师要注意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和受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可能性。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 可以向同事学习, 可以利用网络学习, 可以到图书馆学习, 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还可以跨校际向名师学习。
3. 在反思中学习
反思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途径, 反思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反思教育教学的过程, 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分析与思考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倡导教师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 积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的得失成败, 孩子的活动表现记录下来, 进行理性分析, 逐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促进专业成长。
总而言之, 教师要立足本职, 学用结合。要把教育理念、职业操守转化为品德和人格, 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 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 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不断提高。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篇2
为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国际竞争的要求,本世纪初我国新一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也是其中的一部分。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正式出台。按照《课标》的要求,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课标》的要求,完成历史课程改革的任务呢?历史教师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或者说历史教师在此次新课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显而易见,历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新课改的目标能否实现。如果让“凡是能认识汉字的人都能教历史”的历史教师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让兼职的“历史”教师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让历史业务水平和能力没有达标的历史教师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那么历史教学改革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笔者认为:推进历史课改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历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使历史教师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投身新课改,完成《课标》的要求和新课改的任务;否则只能是舍本逐末,适得其反,限于空谈。
下面笔者就自己一年以来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谈谈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来推进新课改,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一、与时俱进,优化更新历史知识。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历史教材变动较大且较快,历史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满足现状,“吃老本”,不注意汲取专业知识的新营养,则必然被历史和时代所淘汰。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努力钻研《课标》和新教材,理清线索,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同时把新旧教材做一比较,研究体会 1
“新”的优点和妙处,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渗透。其次,及时把握当今史学发展动态和了解新的史学成果。同时能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历史教学中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史学研究不断发展,原有的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随着时日推进逐渐显得陈旧和落后,所以历史教师要经常了解史学动态和史家新观点,刻苦钻研,深化自己的历史知识及历史理论水平。扩大视野,广征博引,增加历史教学的信息量。这样历史教学的内容才能常讲常新,使课本知识系统完整又富有时代感及丰富内涵,更好地推进历史课改。
二、开阔视野,博学广求。
恩格斯说:“我们只知道一门社会科学,那就是历史学。”说明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尽量多地掌握各种本学科之外的知识,达到“一专多能”。事实上,只有具备了广博的学识,历史教学才能游刃有余。才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总之,面对新课改,历史教师要以“博”、“精”作为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当今新形势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三、不断探索,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的能力水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什么;二是如何教。后者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知识传递和升华的关键所在。正确、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同时,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并把它灵活熟练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总之,当今社会是学习化社会,也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读、写、算的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适应新形势,完成《课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四、虚心求教,不断进取。
“三人行,必有吾师。”“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历史知识也是如此,仅个人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无法穷尽。特别是当今社会已经处于信息化社会,历史教学内容不断变化和深化,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有终生学习的思想,虚心好学,积极参加历史教研,对于他人的经验、观点、思路,要敢于并善于拿来,要有统筹兼顾、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的虚心精神和改造气魄。一方面向同事请教,尽可能多参加历史教研活动,在平时多下功夫,“以人为师,受益无穷”。教研活动时的共同切磋,专家点拨,会给自己增加不少学识和见解。另一方面要向兄弟学科学习。历史是综合学科,如文史不分家,推而广之政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等,说明历史和许多学科的联系都很紧密。通过向其它学科学习,可以取其之长,补己之短。第三方面向学生学。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生性活泼好动,同时他们的思维敏捷,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教师如果尊重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优点和长处,会给自己很大的启迪,对自己实施因材施教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唐朝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教师所应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我想这里的“道”,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而且他把“传道”放在了教师教授学生的第一位。历史是一门重要的道德教育学科,历史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素质直接制约着学生的素质。所以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这里化用伟人的上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能不能得到贯彻执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任务能不能完成,关键在历史教师的素质。
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素质 篇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历史教学对促进人才成长,素质形成起更大的作用,这就对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
一、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历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如何认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却思考得比较少,认识得很不够。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开始,历史教育具有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学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平、健康水平、审美情趣、劳动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素养,标志着学生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作用。
道德历史学科教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是极好的教材;有多少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财以至每个环节之中。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其次学习历史是深入探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它本身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有关于天文算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的《通志二十四略》,包括了礼、乐、刑、艺、天文、地理、食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千金方》、沈括的《梦溪笔谈》、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革纲目》等科技巨著。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科学都有或近或疏的关系:它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说明某些历史现象;反过来,其他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和文献。可见,历史科学同其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眭。有了背景知识,有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就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社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科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这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第三,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信息载体,概括性的文字叙述较多,如果能够依据文字材料的揭示,在頭脑中想象出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真切地感知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借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修养,是当务之急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革命者,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雄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历史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心有全史,胸存“底本”,这是对历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历史上的一切事件、人物,不是孤立的,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制约的。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心有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讲活、讲准。否则,就会把历史讲成一些孤立的点的偶然聚台。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告诫学历史的人,不要自己跑到禁闭室中,不通全史,只求专深.就是自我禁锢。学史者不可如此,教史者更不可以这样。胸存“底本”,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一个好的历史教师要有一个扎实的“底本”。
熟读史籍,驾驭史料,这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书籍往往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原始记载,因此它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本材料。历史教师不能满足于引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而应熟读一些中外历史的重要书籍。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有改变,而每一次增删改补都引起一些历史教师的不适应。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专业知识修养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他们心无全史.胸无“底本”,对史料不熟悉。
要解决这种情况可以先读断代史、通史参考资料,进而读通史纲要,辅之以各种史学期刊,最后多涉猎最新的科研戌果及论著,然后再回到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来,融会贯通,启迪自己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就能使历史教学走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真正成为涵养素质、启动思路、展望未来的教学相长的生动课程。
第三,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改革开放时代,各类科学迅速发展,分支学科日益增多,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语言文学、艺术鉴赏、历史地理、历史美学、历史心理学、历史统计学等等,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和讲授历史。
历史教师上课要讲话,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历史教学强调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对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生动、形象、吸引入,这都有赖于历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与专业方面的根底之外,语言文学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物理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篇4
一、热爱本职工作,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要做一个矢志不渝、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物理教师, 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无怨无悔。无论社会上或者单位领导以及同事对自己有任何偏见, 都不放弃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追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 国家越来越重视物理这一门学科。但是很多物理教师在校的工作成绩没有得到单位领导恰如其分的评价, 有些甚至受冷落。其中部分教师在这样的逆境中, 缺乏逆流而上的雄心和战胜困难的毅力, 满腹牢骚, 怨天尤人, 使学校物理教学工作一度低落, 他们也把自己推向失败的道路。所以新时期的物理教师务必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不求索取, 多讲奉献, 无论工作遇到多大的困难, 也应该保持心理平衡, 踏踏实实工作, 力争做出优异成绩, 改变世人的偏见。
二、加强物理专业知识, 提高文化水平
在人生的舞台上, 成功与失败的历史都是自己书写的。要想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可, 一要立足于本职工作, 全身心地投入, 如痴如醉, 勇于献身, 不停追求;二要加强知识学习, 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空间, 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 挖掘自己的潜在智能, 搞好本职工作, 从而赢得大家的赏识;三要通过自学、刊授、函授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五有”“四不”“三备”“六性”。“五有”:教学有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和课堂常规;“四不”:物理课不停、不占、不让、不放羊;“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六性”:教学体现针对性、思想性、趣味性、开放性、系统性、合理性。
三、因地制宜, 搞好学校的物理教学工作
学校的物理教学质量的好坏, 是反映一个物理教师责任感、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物理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注意工作能力的培养;要切实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地开展学校物理教学活动, 找到突破口,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
四、积极协助学校完成各项工作
物理教师应协助学校搞好各项工作并当好领导的参谋;要不计较个人得失, 全力搞好校内校外的工作。从物理教师的角度来说, 在校内应多组织物理实验活动, 让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它不仅能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教师接触学生的机会多, 人员广, 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 在组织能力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每当学校有物理实验活动时, 物理教师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 精心设计方案, 废寝忘食工作。诚然, 这一切校外工作是极其辛苦的, 但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 也是最能展示能力和才华的场所。
五、努力充电, 刻苦钻研, 对知识的掌握要做到“精”与“博”
教师大多穷其一生只能在某一门课上成就最大, 如果对这门课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精深, 不够专业, 那就根本谈不上“传道、授业、解惑”。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也并不是要教师放弃所有以前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反, 一切成功的改革都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 撇开过去有益的经验谈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精”是基础, 是教学改革的“本”。那些教学改革搞得红红火火的教师无一不是学问精深的教师。但学问精深的教师却不一定是教学成绩明显、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师。这固然与前边提到的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同时也与教师知识是否广博密切相关。教师一方面要具备广博的边缘学科知识, 同时还应具备新时代、新形势下一些快速更新的知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教师如果对新知识、新信息一无所知, 那就会成为一潭死水, 将会被社会淘汰。
如何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质 篇5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前苏联教育家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
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
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提高自身素质 争做优秀教师 篇6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十分紧迫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教师必备的素质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重要的素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开发意识
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课程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2.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基础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力。那种“教教材”的“教书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所以,教师还应具备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教育全面进行有效地工作。
4.学习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
二、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途径
1.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用自己的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2.深入开展继续教育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根据现实需要和工作实践情况来看说,应当广开各种渠道,开拓多种途径,才能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素质。
(1)从业务报刊杂志中汲取新的知识。业务报刊杂志是教师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内容最广、信息最新的资料信息源。94%的教师认为,业务报刊杂志具有广泛性、时效性和前沿性等显著特点。由于内容广,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阅读业务报刊杂志是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业务报刊杂志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最直接的指导、参考书。
(2)上网求知。当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已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为“地球村”,网上学习、网上查询、网上交流已成为时尚。便捷的网络带给我们很大的方便,上网学习、应用电脑备课,可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
(3)回大学深造。由于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的陈旧率也越来越高,按照知识总量每3年翻一翻推算,走上教育岗位3年的新教师,其知识已有一半以上陈旧。有条件的老师,可以选择回大学深造,借助大学的学术氛围,充分利用大学的师资、技术和资料优势进行研修、访学、交流和查询,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
總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注重教科研,自觉开展终身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校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篇7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看法。它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高层次,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各方面态度的核心。对教师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产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师德,而高尚的师德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1]。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做人方面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培养人的活动中,教师担当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要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其学会做人,教师就必须以身相教,为人师表,真正成为塑造人类美好灵魂的工程师。
2. 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教育思想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起着统摄、导向和调控的作用。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模式、体制转变的关键[1]。高校教师应树立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教育思想。因而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不断研究、总结改进教育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更新教育观念主要是指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面对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学校的主要追求目标[2],而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教师应该以自身在研究、探索的实践中所体现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去感染和带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更新知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先决条件[3]。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名言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做终身学习的准备。只有不断的深入学习,才能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更好地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虚怀若谷的态度,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4]。
4. 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一所大学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学与科研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流的教学需要一流的科研来保证。从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精通所承担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刻苦钻研业务,勤奋学习,增加知识的储备量[4]。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应该既会育人,又会教书,还会搞科研。教师也应加强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等的研究与探索,努力通过新颖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以最有效的启发。
5. 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
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但拓展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推动着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的改进。教师应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安排教育内容,即遵循人的知识规律,强调以基本事实、基本原则为教育内容,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教育性、启发性和多样性[1]。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通过互动形式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要他们知道所学的是什么,还要让他们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更要让他们分析哪一种方法最佳和从哪里获得新的更多的信息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超越宏观、微观和时空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思维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5]。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熟练掌握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6. 教师要善于从事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具体地讲,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教育。是面向每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特长,使其得到健康发展的教育[1]。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教师是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应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创造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当代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和正确的世界观,有崇高的理想和创新型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有宽广厚实的知识结构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并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今天和未来所需要的学习型、科学型的人民满意的教师,这是新形势下时代赋予我们高校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张春国,王瑞珍.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7.54(4):7-9.
[2]任世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2).42-44.
[3]宋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83(4):163-164.
[4]郑福贤,李兆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经济视角.2006.1:67-68.
浅谈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篇8
1 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道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总以老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历史发展规律教育,
历史教师还要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爱学生爱教书终身学习,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成长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历史教学观,打破以前那种“讲台上的圣人”的模式,从新树立“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教师要把“做学问“与”做人“统一起来,在思想上做学生的表率,在事业上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感染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按照历史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化,以到预期教学目的。因此,历史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求合理的安排知识传授点,目标明确,难易有度,重视引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索,把学生带进“上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应体现以为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能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历史教师还应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制挂图、幻灯片等。
2 增强科研意识,勇于探索创新
课堂教学也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既不局限于教材也不局限于老师的知识视野。一环扣一环的课堂教学结构固然严谨,但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应留出一定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发挥特有的想象力,在想象中享受思维驰骋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新问题,怪问题;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勇于质疑问难。为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吸收新知识,充实自己。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只有不断呼吸教育理论界的新鲜空气,才能视野开阔,自足和自觉的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历史科研对每个历史教师都非常必要,我们要做敢于吃螃蟹的人,新的一天新的创新,每天都有不一样。
历史科研无处不在,我们要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现需要探索的问题,即培养科研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提高历史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历史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历史教学实践的要求,是时代的召唤。
摘要:历史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拓展文化视野,增强科研意识,勇于探索创新。
关键词:道德勇于探索严谨从教
参考文献
[1]蔡雅琪.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期中药药物使用的调查[J].中国医学,2012(13).
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几点思考 篇9
一、正确地进行角色调适
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流的教师, 而一流教师的培养需要从青年教师入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加, 逐渐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因此, 青年教师的素质状况是直接影响高校师资队伍的兴旺发达、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青年教师不断被充实到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 他们锐意进取, 奋力拼搏, 勇于建功立业, 得到较快的成长, 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但是, 他们大多数是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学生, 在大学期间没有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 缺乏足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作为教师所必备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学经验。因此, 青年教师尤其是初为人师的新教师, 要以最短的时间快速地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一) 要实现意识的转变, 加强心理修养
刚刚由学生变为教师, 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 青年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质的变化要求青年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人师表, 要处处做到学生的表率。接受教师这一职业, 就要改变自己作学生时各种言谈举止比较自由的习惯, 从心底里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影响自己的学生, 要自觉地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青年教师要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对自己最重要的要求, 要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 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格修养, 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加以实践, 以身示范,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 要加强教育观念的转变, 实现情感转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也不例外。学生在上学时大多都有自己理想的职业, 未必都会选择教师, 有的甚至排斥这个职业, 因此, 一旦真的成为一名教师, 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青年教师上岗后会尽情发挥自己的所长, 工作成效也会不断提升。而不喜欢甚至排斥教师这个职业的青年教师就会有厌烦心理, 可能会不断地抱怨或者不安心工作, 把教师这个职业只是当做跳板, 随时准备离开,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既然做了教师, 就要加强心理修养的同时尽快转变教育观念, 安心工作, 打破原来那种教师对学生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观念, 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要充分尊重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思考, 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 要做到以人为本。
(三) 要提高自身的克制能力, 明白态度定势
“态度决定一切”用在教师这个职业上也是可行的。青年教师, 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态度定势, 对待教学任务或者班导师工作不会挑挑拣拣, 但是经过一段的教学实践之后, 这种态度定势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喜欢教一些上课认真、领受能力强的学生, 而对那些不认真听课或者领受能力稍差的学生就会产生“恼火”。在这种情况下, 青年教师就要学会克制自己作为年轻人的急躁情绪, 不要让这种不良的情绪影响自己, 把自己带入不良的态度定势。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指导和教育学生时应该要有耐心和耐力, 既不能被学生的状态影响, 也不能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带入课堂, 更不能迁怒于学生, 要学会调节和控制, 为自己创造良好的教学心境,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孔子曾经说过“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之不徒,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也就是说, 教师如果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无法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楷模, 就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教师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 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 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德。目前, 各高校普遍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却忽视对教师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这就使得少数教师, 特别是少数青年教师,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不感兴趣。在工作中, 缺乏坚定的志向和毅力, 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更缺乏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他们除了中规中矩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外, 经常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第二职业上, 不仅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而且影响教学质量。青年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爱岗敬业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要热爱教育事业。俗话说“干一行, 爱一行”, 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 才能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只有坚持教师的热情和执著, 具有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的决心, 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栋梁。
(二) 为人师表
教师是除家长之外学生学习的重要对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这种影响是陪伴终生的。因此,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甚或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 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 做好学生的楷模。
(三) 关爱学生
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 要关心学生, 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 开展任何教育工作都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是出自真心的, 是无私的。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可靠, 才能真心地接受教师的教导, 在完成自己学业的时候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 开拓创新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自己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做到教学和科研并重, 以教学带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
三、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永恒的主题, 这是由高校的办学规律和高校的基本职能决定的。教育教学改革是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是关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 社会需要新观念、新技术、新视野的创造型人才, 教师要不断地调整不再适合社会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一) 更新教学理念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引导学校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使之与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相匹配, 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 更新教学内容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教师要经常介绍学科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和发展状况, 要将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在差距中寻找学习的动力, 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 青年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适合课程的教学方法, 并注重教学艺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问题法、讨论法、综合法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一种或者是多种方法, 最终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更要让学生具备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教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 不仅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四) 使用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和直观化,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因素, 而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 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攀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 青年教师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师资队伍的兴旺发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衰。因此, 青年教师要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 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在改革中不断探索, 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晓菁, 刘小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导师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3) .
[2]陶勤, 赵志鲲.青年教师弱嵌入性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0, (4) .
[3]黎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高师院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与对策[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4, (4) .
[4]罗卫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促进青年教师成长[J].职教通讯, 2004, (6) .
[5]王亚玲, 阎祖书.探索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S1) .
[6]那荣海.关于培养青年教师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 2011, (2) .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篇10
自从1999年国家准备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中国的教育事业走上了新的改革之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先相对, 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就是教育一代新人———高素质的人才, 这种人才, 不只是局限于知识方面, 而是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样的,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 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不愿或者不会做的事, 很难让学生学会做;教师不具备的素质, 很难在学生的身上培养出来。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 从高度集中向灵活务实转化。在此过程中, 必然要引起原有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分化和重构。由于心理、认识和情感的原因, 分化和重构的结果往往会发生与原有定势相异的某些逆向型倾斜, 产生“主体性”迷失现象。因此, 近年来, 对教师素质的质疑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一部分教师中出现了追求物质化、功利化、世俗化、庸俗化, 以及责任心淡化、公德心消减和个人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一些老师对待工作态度马马虎虎, 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觉得有编制就行了, 一点进取心和学习的意识都没有。还有一些老师对待自己的事情很积极, 对待学生的事情却不闻不问。近年来的“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也折射出老师素质下降这一问题。因此, 加强素质教育, 特别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内在的客观要求, 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只有人格、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如果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不健全, 人格有偏移, 就会给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 以正确的三观去影响学生, 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亲其师, 信其道。”此语道出了师生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 那就是情感教育, 也就是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影响。只有人格、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教师要真正为人师表。在加强师德建设中, 重视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在教师中树立“平等尊重、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观念。我们要宣传校内外优秀教师事迹, 以先进优秀教师的实例为榜样, 坚持正面教育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加强师德建设, 必须坚持依法治校, 依法执教。要转变教育思想, 提倡以学生为本, 以德育为先的思想,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二、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模式
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教学的指导者, 由课程的指导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培养孩子的自主创新能力。破除“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 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摆脱书呆子的称号, 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 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 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 开展合作性教学, 启发性教学, 自主性教学, 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更新知识结构
过去课程理论强调知识是第一位的, 强调完整的学科体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更新自己的知识观,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要培养能力, 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首先, 教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 用正确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其次, 教师还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的精湛。最后, 教师还应紧跟时代的潮流,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科学知识, 有一定的教学法、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修养, 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训练, 不断地发展。
四、提高个人能力
教师能力结构中包括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机智等内容。
1. 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的主要表现方面。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言语能力的训练, 在语言的表达上力求准确通俗, 深入浅出, 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不能不分重点, 语无伦次。同时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帮助语言表达。最后,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 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构成为一个集体的班级,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组织管理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它是使教育影响发生作用的组织保证。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 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建设上。教师要做好计划和安排, 确定班集体共同的目标, 同时要维持良好的秩序,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舆论环境, 树立良好的班风。同时要组建优秀的班集体领导核心。
3. 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善于观察、熟悉情况、敏捷果断和富于经验的产物, 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教师不可忽视自己性情的陶冶, 要学会遇事能够镇静、安详, 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能轻松而准确地判断情况, 谨慎而迅速地做出反应, 满腔热情地进行工作。
4.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大胆创新, 大胆探索, 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 不断更新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然, 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仅靠单一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 需要社会、学校和自身三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人的素质包括社会成员整体和个体素质。社会、学校是提高教师个体素质的外部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因而每个教师都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身修养。
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篇11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素质;构成;途径
近年来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英语教改的核心问题是教师教学素养问题。教师的道德行为、学习水平、精神风貌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学习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高低。因此探讨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高职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构成
1.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态度和工作效益,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教师只有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以身作则,熏陶感染学生,才能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高职生正处于可塑性较大的发展时期,其特点是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等。因此,英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而且也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行为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教导学生怎样做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深厚的英语专业知识素质。①扎实的基本功是英语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素质,包括标准的语音知识,规范、系统的语法知识,丰富的词汇量和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使用语言的技能,具有较熟练的口头和书面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善于学习和研究国内外的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学习理论,诸如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语言输入及人本主义等,吸收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高职英语教学。
②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背景知识情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因此,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的语言本身,还要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知识。通过对所授课程背景的介绍,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实现得体而有效的交流,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
二、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素质的途径
1.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选择、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去。又加之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高职英语教师要想不落伍,就必须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使自己在教学中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坚持不懈的自学才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源泉,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改革创新高职英语教学。
2.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每一次的英语课堂都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应该积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及时的反思有利于教师做出新的决策。因此,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形成积极的教学理念。教师的理念不仅能够影响其对教学任务的看法,而且能更为准确地揭示其课堂教学的行为。如果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这样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如果教师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探索者,并将自己定位在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样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①教学日志。教师通过写教学日记,一方面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日后进行反思、分析而保留教学案例,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积极探索、验证自己的教学理念。②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通过观摩,缩小自己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③听课。经常听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事的课,通过内省和反思课堂上自己的教学活动,吸取其宝贵的教学经验,在自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3.教育科研。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英语教师要在科研过程中学会如何搞科研、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只顾埋头教书,不搞教研的教师不会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立具有可行性的科研专题和教改实验专题,善于总结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理论经验,撰写论文,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英语教学。目前,科研工作仍是高职英语教师比较薄弱的一面。高职英语教师在提高自己的语言与教学能力的同时,要不断地充实自己,逐步掌握与高职教育相协调的教育科研方法,具备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的能力,并且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要对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广泛的、实践性的研究,不断积累素材和经验,善于从教学中发掘研究课题,注意实践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在科研中迅速成长,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总之,英语教师的素质不只拘泥于某一方面,应该是多元的,诸如思想政治修养、哲学修养、科研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都密切相关。只有素质全面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高职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是高职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篇12
有人经研究曾得出结论, 如果一个教师的品质因素值一定时, 不管他如何努力, 如何加班加点, 他所传授给学生的一切知识、智慧、品德, 以及体现他们的能力总和是一个定值, 因而要提高教学效率无须在延长教学时间上花费脑子, 而应当努力去提高自身品质因素值。
如何提高教师的品质因素值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科学方法的教育价值
教学的科学性, 表现在从教学的最终效果来看, 把教学内容中的科学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并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智能;从教学过程的本身来看, 遵循教学规律, 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 在一定的时间内教授一定的教材。课堂教学, 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有一定科学方法教学的教师讲课时轻松愉快, 主动自如。他们犹如渔翁撒网, 时而张开, 时而收拢, 要近即近, 要远即远, 总能获得满意的收获。然而, 对一些缺乏科学教育方法的教师来说, 却不那么轻松。他们讲课好像是初登台的演员, 总是提心吊胆, 紧张而拘谨。他们在讲课中最易犯的毛病, 就是离不开本子 (教材、教案、教参等) , 放不开胆子。或翻一下本子讲一会儿, 或觑一眼教案讲一段;有的甚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材或教案上, 自己只顾埋头念讲稿, 不管学生的情绪和反映如何。这怎么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呢?更不用说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了。
例如, 著名文学家何其芳在回忆录中曾写到:“我们的那位教康德和黑格尔的秃头教授, 他说他每次讲这两门功课, 必定从头把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静心再读一遍。然而, 他却无法把他的功课教得使人听懂。这位在外国以关于黑格尔的论文得的哲学博士学位的教授, 他从来不发讲义, 甚至连板书也不写, 在课堂上总是翻起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 东念一段, 西念一段, 然后半闭着眼睛, 像和尚念经似地咕噜起来, 要抗拒这种催眠术是很困难的。”这个例子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 由于不注重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即使教师不乏学历和资历, 不乏专业知识和责任心, 也难免失败的教育结局。
因此, 实施科学方法教育是实现其他教学目的的前提和保证。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更有相对的历史稳定性, 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将终身有益。从一定意义上讲, 科学方法教育价值是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 落实科学方法教育是教育的一项中心任务。值得庆幸的是,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我们河北省对这项工作特别重视, 单是作为中小学教师全员职务素质提高培训课程关于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教材就有:《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走进校本教研》、《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微格教学》等。对这些教材的一系列学习, 使得我们涉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 无论是县城学校的, 还是农村山区学校的, 他们利用科学方法教育的素质不断地提升, 也使得我们的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二、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学会, 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 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有句话说得好,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完善自己, 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使自身的素质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新时期教育夯实师资根基, 对创建知识型学习型社会, 对教育面向现代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要满足三个原则, 即超前化、规范化、多元化。超前化是指整个继续教育工作必须考虑现代化的需要, 观念内容和手段的超前;规范化是指培训要求过程激励规范;多元化是指培训标准类型形式和途径多样化。即通过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素质顺着职业型、创造型和研究型依次推进。
为满足三个原则, 必须进行现行教育观念的六个转变, 即变“线性思路”为“立体思路”, 变“单一课堂”为“多种课堂”, 变“单向传授”为“双向探讨”, 变“单纯考试”为“综合评估”, 变“粗放管理”为“规范管理”, 变“单一人才”为“全面人才”。
为此, 我们县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启动实施新的教师素质建设工程:包括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计划, 学历学位提升计划和骨干教师研修培养计划。通过强有力的支持措施, 大规模地推进教师全员在职学习提高。
三、加强教师自身个性及心理品质的修养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极大的作用。前苏联现代教育心理学家高纳波林曾强调指出:“教师的个性是教育工作成功的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对某位教师反感, 往往也会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厌恶情绪, 学习兴趣和成绩就会不断下降;相反, 学生因为喜欢某位教师, 就会对他所教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好。这种情况被称为“情感迁移”。可见, 学生学习上的这种情感迁移是正向还是反向,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因此, 教师除了应注意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之外, 还应加强自己个性及心理品质的修养, 应该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审美能力等方面提高自己全面发展, 综合提高, 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总之, 要让学生具有的品质, 教师应该首先具有, 现代化的教师要走在现代化的学生前头。
综上所述, 提高教师自身品质因素值, 才能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也才能够称得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摘要:当前, 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提高教师的自身品质因素值是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品质因素值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三点。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推荐阅读: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论文01-08
教师应提高了自身素质10-26
提高教师自身修养07-02
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07-25
骨干教师自身提高计划01-16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07-13
自身素质提高08-11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感范文01-14
自身素质提高总结12-03
中职教师素质提高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