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策略

2024-10-07

集成策略(精选12篇)

集成策略 篇1

根据近些年甘蔗田间试验的观察记录统计,甘蔗螟虫平均螟害率高达70%~80%,严重的地块接近100%。甘蔗整个生长期过程中死尾率(枯梢)48%,导致甘蔗产量和糖分下降十分显著。因此,必须加强甘蔗螟虫的绿色防控。

1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及弊端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都是在甘蔗播种期施用化学农药进行甘蔗螟虫的防治。常见的化学农药如甲拌磷、呋喃丹、甲克等是高毒、高残留农药。这样造成甘蔗田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螟虫的天敌急剧减少,蔗田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明显下降,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将极大地增加了防治螟虫的难度。

2 集成策略及方法

由于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近些年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种植甘蔗的蔗农过分依赖化学防治,忽视了其他防治措施,比如农业措施、物理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甘蔗螟虫绿色防控技术善于根据甘蔗螟虫的生物学特性,从螟虫的整个世代出发,综合利用不同的防治手段,力求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从而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投入量,实现甘蔗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防治基础靠农业防治技术

选择抗螟虫的甘蔗品种,适当调整甘蔗播种时间,大力推行甘蔗和其他作物轮作制度,减少越冬代害虫的数量。

2.2 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根据螟虫预报,结合气候条件综合分析来预测放蜂时间,选择卵高峰期放蜂,螟虫每年发生5~7代,每代的产卵期约为5~8天,在此期间进行放蜂,释放时将蜂卡别在甘蔗叶的背面,每亩设8~10个放蜂点,每次放蜂量为1万只/亩,第一次放蜂后,间隔5~6天进行第二次释放,全年共放蜂5~7次。

利用螟虫的雌性成虫有释放性外激素引诱雄虫前来交配的习性,在成虫交配层空间,通过释放大量的性外激素物质或含有性诱剂的诱芯,与自然条件下螟虫释放的性外激素产生竞争,中断雌雄个体之间的性信息联系,降低交配量,减少后代产生,从而达到防治目的。在甘蔗长到40~50cm的株高,行间接近密封后(一般5月份),将含有性外激素的塑料诱芯管插在甘蔗叶片的中轴,性诱剂的用量为200~250mg/亩,散放密度为100~120管,约6~6.6m2插一支管,20~25天以后更换一次诱芯。

2.3 做好物理防治技术

大部分螟虫的成虫具有趋光的特性,且螟虫喜欢夜间出来交配,在夜间悬挂太阳能频振式夜光灯,可通过电击将前来趋光的成虫杀死。每小区30亩,安放2盏灯,3次重复。

2.4 辅助化学防治

在甘蔗播种时期可以适量施用高效低毒的颗粒杀虫剂,针对甘蔗种植管理过程中局部严重发生螟虫为害的区域,要实行挑治的措施,避免大面积使用杀虫剂。

3 结论

综上所述,甘蔗螟虫绿色防控技术是防治甘蔗螟虫一种相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通过在生产实践中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实施过程中的方式与方法,将可为甘蔗螟虫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为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集成策略 篇2

“哦,事实上,我们系统的架构基本上是模块化的,比如平台与具体游戏之间的边界还算清晰。”Joe回应道,“现在我们所要做的是强化模块化。因为,新加入的开发人员对系统了解不够深入,有些功能的耦合度开始增高了。我希望每个游戏就作为一个独立模块,进行开发与测试。而它所依赖的游戏平台需要提供稳定的对外接口。”

Alice说道:“那我们就可以不用前面提到的特性分支策略了,只要把每个模块做为一个独立的代码库进行开发,将它所依赖的游戏平台作为外部依赖进行集成就行了。”

“的确是这样的。”Joe肯定的回答道。“如果每个模块对外都有某种形式的接口(比如API,接口定义文件),而所有外部依赖都通过这些接口与其进行交互的话,就可以这样做。”如图3所示。

“如果这么做的话,我们的持续集成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Bob问道。

“那不是一样嘛,即然都是独立的,各模块做各自的持续集成不就行了嘛。”Alice说道。

“当然不行,因为这些模块之间仍旧需要通过彼此交互才能正常运行起来,尤其是对于那些有信息交换的游戏模块,集成测试就更加重要。”Joe回答道,“既然需要集成,就要做持续集成。”

Alice问:“那我们有这么多个游戏,每个游戏都要与基础游戏平台进行持续集成,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这么做。”Bob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起来(如图4所示)。“为每个模块的代码库建立对应的持续集成环境,包括每个游戏和基础平台。无论哪个模块代码库修改了代码,都会触发对应的持续集成构建,一旦该模块的持续集成构建成功以后,就会触发一个包含所有游戏和平台的集成构建。”

“这样不错,但是现在每个模块都对应独立的代码库了,那么在最后各模块集成构建时,到底用各模块的哪个版本呢?”Alice问道。

Joe说道,“Alice的问题非常好。在最后各模块集成构建时,除了那个主动触发构建的模块使用最新版本外,其它模块都使用最后一次令该集成构建成功的那个对应版本。”Joe边说边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例子。

“比如,对于我们目前的系统来说,一共有四个游戏模块和一个基础平台。假如最后一次成功的集成构建中,各模块对应的版本分别是123,245,212,467 和12387。当我们对游戏模块A进行了一次提交,其版本变为124,并且通过了它自己的持续集成构建以后,就会触发最后的集成构建。这次集成构建所对应的各模块版本分别为124,245,212,467和12387。如果这次构建成功,则下次最后集成构建就以这些版本为基础;如果这次构建失败了,则标记游戏模块A的124版本是可疑版本,尽管它通过了其自身模块的构建。同时需要有人对这次集成构建进行分析,进行问题定位并修复。”如图5所示。

“那么,我们的基础游戏平台也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我们是否也需要把这些模块独立成库,使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持续集成呢?”Bob问道。

Joe回答道:“我认为现在还不需要。平台内部模块化是应该的,但因为它自身的构建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必要独立成库。”

Alice此时说道:“这样看来,我们的持续集成问题可以按这种方案来解决。让我们试试吧。”

那么,Joe的团队使用这种持续集成方案以后,还会遇到什么情况呢?比如,基础平台的构建时间变长,会怎么样呢?

集成云带来订单 篇3

两年前,这样的项目可能作为点对点的电子数据交换(EDI)集成项目来处理。但现在是由云服务提供商Liaison Technologies开展集成工作,然后建立起了B2B连接,通过基于云的服务来管理。在云中创建面向服务的架构(SOA)这一愿景终于实现。这种模式使莫霍克不必操心技术细节,就可以迅捷廉价地建立起业务,带来新的创收机会,节省数百万美元的成本。

新的解决之道

Stamas说:“SOA就是解决之道,它基于松散耦合的服务这个概念,因而地理位置无关紧要。”他也曾考虑过在内部建立SOA,但成本和复杂性高得吓人。

在2010年年初,他开始按自己的想法与Liaison合作。从那以后,莫霍克与这家公司的关系逐步从Liaison简单地配置和管理B2B数据映射和EDI连接,变为现在处理所有连接,无论是预置型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预置型应用程序至云应用程序的连接,还是云应用程序至云应用程序的连接。

最近的项目包括:另一家云服务提供商StrikeIron在国际订单开票时向莫霍克的预置型ERP系统提供最新货币汇率的流程;通过运输物流云服务代理商Mercurygate,将运费信息插入到莫霍克网站上每一个客户订单中的流程;以及Liaison创建的一项Web服务,该服务可以在莫霍克的网站与其ERP系统之间执行“存货”检查,并在之前将有没有货的信息转发给客户。

Liaison为每一种类型的交易充当中间人,与莫霍克的客户、供应商及其他业务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必要的集成和数据管理工作。这家供应商还提供可以随时使用的连接即服务,并提供了业务活动监视工具,全程监视服务级别。

Stamas解释:“有了Liaison,所有类型的数据集成都通过SOA进行,所有的数据负载都被定义为服务,所有的交互都通过Web服务来管理,所有的集成都使用发布或订阅模式。”而服务的提供或使用都采用这种模式。

云服务代理商崛起

传统的托管型B2B服务正在逐渐让位于服务代理商(CSB),而Liaison的商业模式处在这一转变的前沿。CSB既提供了数据集成和定制服务,还为各种各样的业务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集成点。

Stamas表示,由于莫霍克的IT部门已经与技术层面脱离,他的部门可以致力于与业务部门共同开发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Tony Hunter的任务就是实行新的商业模式。身为IT经理和业务流程架构师,他帮助业务部门寻找机会,并且为Liaison提供技术规范。比如说,眼下他正在努力把莫霍克的电子商务网站连接到实时提供运费信息的云服务。

目前,莫霍克在其网站上提供UPS和联邦快递这两个选择,但是这些选择对于有些客户来说不是价格最实惠的服务。比如说,如果订单的货物重量在150磅以上,“卡车零担”(LTL)运费往往更便宜。

莫霍克的会计业务经理Steve Giangiordano说:“由于未能提供运费信息,我们失去了一些订单。”于是,Hunter为一项Web服务明确了规范,该服务从Mercurygate基于云的运输代理服务获取LTL运费信息,然后在莫霍克网站的客户订单中显示该信息。Hunter说:“客户点击功能键后,马上就知道LTL运费是多少,这太好了。一旦我们推出了这项功能,问题迎刃而解。”

Mercurygate是类似Liaison的CSB,但是它在云中根据需要提供运费数据,而不是像Liaison那样提供集成服务。

大规模IT架构

就此消失?

Stamas认为整体式的企业应用架构就此开始消失。“这种架构正开始分解成多个部分。不像SAP或甲骨文等整体式系统,云服务生态系统可与任何地方的其他工作流程协同操作。”

Stamas解释,比如说,“我们的ERP是财务部门的记录系统,但是大部分功能在系统外面。”电子商务订单、客户关系管理(CRM)、开支管理和人力资源功能都“在云中”,而规划、调度、运输、供应链、资产管理、生产执行和仓库管理等高级功能却在ERP软件外面执行。

他表示,如今莫霍克使用的信息技术在ERP系统外面的比例从5年前的10%提高到了60%。“我认为,这个比例还会提高。”

他说,这种情况下,“ERP系统可以调用StrikeIron的Web服务来获取汇率兑换信息,调用UPS或联邦快递的Web服务来获取运费信息。它可以检查某个产品在客户或供应商处的库存,向邓白氏公司(D&B)调阅客户的信用状况,利用Avalara服务计算销售税,利用Authorize.Net审批信用卡支付等。”

随着财务门槛放低、执行这种集成的周转时间缩短,莫霍克的项目数量增加了。Hunter说:“我们可以开展的项目太多了,以至于我来不及提供规范。”

Stamas说:“我们可以随时引入第三方厂商或物流提供商。这推动了我们公司实现创收。如果我们只要花1000美元就能试一下,为何不试一下?倘若效果不好,就一扔了之。”

面向顾客的集成化市场营销策略 篇4

1 市场营销概述

市场营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策略,它是社会管理发展的重要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探讨了个人、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他人交换的有价值商品(此间的商品是一个能够满足个人使用功能和欲望的产品)。就营销管理进行分析,其关键在于处理好企业、客户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从各个角度、环节进行充分的思考,及时的采取相关技术数段进行归纳和分析。

1.1市场营销概念

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块包含在内。

市场营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1.2市场营销分类

市场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和体系。

2 市场营销管理的发展

市场营销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同社会管理息息相关的内容,包含了顾客、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关系,如何科学、合理的处理这三方面内容是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其核心内容。在过去的产品中,以产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在工作中重视新策略的应用,也采用了许多的新技术,在这些新策略中,建立并且应用正确的系统工具实现公司于顾客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2.1市场营销发展要点

集成化市场营销是当今市场营销发展的主要目标,它包含了建立信息集成平台、优化营销时间与空间、完善营销结构与策略等,这种营销发展观点在当今社会生产领域已经屡见不鲜,是整个管理策略中采用最多、最广泛的内容之一。

2.2发展历程

就过去的市场营销观念进行分析,其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模式。

(1)生产导向型观念

生产导向型观念是过去市场营销策略中较常见的一种,它是顾客严重喜欢那些随处可以买到的低价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营销策略中经常都注重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广阔的分销范围,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竞争的家具,这种产品在供需关系上出现了两种显著问题,第一是供不应求、其次是成本太高。

(2)产品导向观念

产品导向观念是认为顾客最喜欢的那些质量高、条件好、性能好、特色多的产品,这些产品在营销中管理人员非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通过引进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新产品的探索和改进,使得这些产品成为当今研究的主要方向。但是这种管理策略的应用使得其对对手漠不关心,这样必然会引发竞争失调,最终出现恶性竞争现象。

(3)推销导向观念

推销导向观念的应用中,多数人认为这种策略中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销售公司因当推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促销和推销方法,进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此来提高销售能力和水平。但是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各种已经上市的商品几乎都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由此也给顾客购买带来了方便,使得推销、促销工作的开展风险逐渐增加。

(4)营销导向观念

营销导向观念是一种以提高销售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观念,其核心在于生产出比竞争这更为有效、高质的产品,以此增加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实现促进销售的目标。

3 当前市场营销模型的不足

我国当前市场营销模型主要是向同类消费者提供大量规格化的产品。消费者是市场营销的主体,在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模式中,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收推销的群体,消费者具有主动权,其对企业的生产以及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是营销模式是对消费者进行劝说与推销,这种形式会遭到消费者的排斥。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是建立与消费者交流的平台,这种营销模式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所以,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必然会被面向顾客的集成化市场营销模式代替。

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转变,企业的管理者逐渐意识到企业最重要的财富是消费者的信赖,是企业建立起的良好形象,而非企业的固定资产。通过制定面向顾客的集成化市场营销策略,可以使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了与顾客建立良好的联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经过研究发现,开发新的消费群体比保持现有的消费者资源要难很多,而且花费的精力与金钱高很多。企业与顾客保持的联系时间越长,企业的收益则越多,顾客可以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企业与顾客保持联系,需要利用交流工具,这样才能有效的收集到有用的信息资源。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没有意识到与顾客保持联系的重要性,但是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也会利用交流工具了解顾客的需求。

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型,也建立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流的平台,但是这种交流只是在营销的过程中产生的。企业获得有效信息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来源于分销系统中。另外,企业还会利用广告宣传的形式吸引顾客,这种模式得到的反馈体现在产品的营销中,企业通过市场调查,可以收集到反馈信息,了解到企业宣传得到的效果。这种流程也体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的形式是直线型的,比较单一。

有学者研究发现,这种营销模式中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有着重大的缺陷,这种模型将劝说、推销等同与交流,企业所进行的宣传以及推广,都是为了更好的向顾客推销,而不是为了与顾客交流。即企业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并不是为了更好的与消费者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且为了劝说顾客购买产品。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中,劝说与交流并不是等价的,劝说是交流中一项单项的交流方式,企业与消费者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新的市场营销策略中,企业应该善于倾听顾客的意见,还可以积极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与顾客建立更加牢靠的合作关系。消费者在市场营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建立更多的方式与顾客进行交流,而非单纯的向顾客推销,才能提升企业的形象,才能使顾客更加信任企业的产品。所以,当前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企业一定要对其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才能促进企业与顾客间的交流,实现面向顾客的集成化市场营销模式的转变。

4 集成化市场营销策略

集成化市场营销策略是对传统营销策略的创新与改进,这种策略的转变具有必然性,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集成化的信息时代,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建立新的营销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了营销的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在建立新的市场营销策略时,一定要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交流的平台。不能只向顾客进行推销与劝说,要建立集成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集成化营销在整个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与顾客进行沟通 , 让顾客更多的了解公司产品的价值 , 让公司更好的了解顾客的需要 , 与各种交易者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联系。公司中的任何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都是为了更好的和顾客建立良好的联系 , 满足顾客的需求,只有采取集成化营销的策略才能使得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5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 , 各种竞争尤其是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 , 在这种情况下 , 各公司在产品设计、定价、分销渠道等方面作出努力所取得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其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只有公司和顾客之间通过交流所建立起来的牢固的联系才可能成为公司竞争的优势。而保持和发展与顾客的良好联系就需要公司同顾客之间进行大量的交流。从这一点上来看 , 集成化营销有着很大的发展前途 , 因此应该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策略之一。企业也应加大对这方面的人力、物力等各项投入。随着通讯和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 , 集成化营销将成为未来公司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决定性因素。集成化市场营销策略对于任何公司都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集成化管理是当今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部分,它在工业化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市场营销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就面向顾客的集成化市场营销策略做了简单的分析,旨在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集成策略 篇5

目前,在美国并行工程已到了推广应用阶段,在虚拟制造方面也有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在这方面我们存在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从研究工作方面看,科研经费紧缺,科研力量分散,科研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人才流失严重;从企业方面看,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管理工作落后,科研能力薄弱,当面临国际竞争时大多难以为继,很难在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方面花费过多,而且受企业人员素质的制约,一些先进的技术还不易取得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这些都影响了企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热情;从国家政策方面看,虽然国家对制造业十分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过程中,多种机制同时运行,多方利益难以协调,在资金使用上往往顾此失彼,而且国家财政困难,也难以使用重金支持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下列解决方案:

(1)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甩图板”工程为契机,大力普及CAD技术,帮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其中包括技术水平、劳动态度、道

德水平等),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成功示范企业中及时推广并行工程,并适当宣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等思想和技术,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在政府方面,应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组织企业和科研部门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而且应组织多学科、跨地区的科研力量共同攻关;从宏观上加强对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指导,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计划,并将计划的执行落到实处。

(3)在技术的先进性方面,不要过度追求世界领先,应该根据企业实际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力争尽快创造效益,以此取得企业的支持并获得资金上的帮助,以便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应该参与国际合作,跟踪国际研究动态,当然,也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关键的、有发展潜力的技术,进行消化和创新,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保持一定的技术领先性。

(4)针对我国科研力量分散的弱点,仿照分散网络化生产的思想,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协调一致进行科技攻关。所谓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现实研究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的集成,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共同的目标以最佳的人员和单位组合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协同工作达到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缩短科研周期,增强科技成果的竞争力,也可以说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是将现实的研究机构的职能在网络中的映射,是一种“虚拟”的工作模式【9】。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的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动力,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计划的协调,继续深入开展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研究与应用,并利用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组织各地区的科研力量集中突破与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密切相关的如STEP标准的应用、CORBA规范的推广、企业过程重构理论的研究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理论研究工作,逐步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灵魂。

参考文献

李伯虎等,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与863/CIMS主题的实施策略,CIMS,,10:7~15 吴澄,李伯虎,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到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8,10:1~6 李敏贤,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业自动化,1998,20(4):1~3 虚拟制造技术研讨与演示会论文集,机械科学研究院,1998,9 Wiens G.J. : Overview of Virtual Manufacturing, Proceedings of 2nd Agile Manufacturing Conference: Albuquerque, New Mexico, USA, March 16~17,1995 王宏典、张友良,虚拟制造技术及其应用,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17(3): 477~479 陈晓川、张暴暴、刘晓冰、冯辛安,虚拟制造技术研究概况综述,机械制造,1998,12:8~10 IKimura F.: Product and Process Modeling as a Kernel for Virtual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Annals of the CIRP,1993,42(1):147~150 陈晓川、刘晓冰、冯辛安,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及其体系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8,12 The Strategy and Frame of 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hen Xiao-Chuan, Liu Xiao-B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IMS Centre,Dalian,116023)

Abstract: Recent years the new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AMTs) are developed rapidly.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 techn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IMS and the other AMTs according to Chinese conditions. We proposed the system frame and som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CIMS that will be beneficial to our manufacturing sector for development of AMT in China.

集成的艺术 篇6

当“楼脆脆”成为上海倒塌大楼的代名词后,人们惊叹和疑虑时,更多地将问题归结于施工方。此前,湖南凤凰县在建大桥垮塌,归咎其责也是施工。当事故发生时,一切与设计无关,对于设计产品的人员来说从来没有责任。当然,一件产品销售得好,老板奖励的是推销员,也绝不会想到设计师在其上的贡献。

“好与坏都与设计无关,这是中国设计的现状。”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宋慰祖对《汽车观察》记者说。

在设计界有着15年经验的宋慰祖看来,国外是将工业设计作为汽车研发的核心竞争力,而我们几乎没有工业设计,即便有,也是将工业设计当成美工在使用,就是“搞造型”的。而处于工业设计最高端的汽车设计更逃脱不掉这一怪圈。

非艺术品,而是商品

在入正文前,Q大家一下:设计出来的汽车成品是什么?

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宋慰祖,当他看到高档酒店门口放着一辆凯迪拉克时,那车的气质就显示着酒店的档次和进出酒店人员的高贵,它似是一件艺术品,但不全是,因为这辆凯迪拉克的:身价显示着这家酒店的实力,所以正确说来,它是一件商品。

瓷器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常被人收藏为艺术品,确实在工艺上它已经非常成熟,可当瓷器上融入阿拉伯的文化和文字,这就形成了阿拉伯人的消费商品。

商品即要赢利,宋慰祖指出,评价设计好坏的标准应该是市场,被市场广泛接受或者大量购买的设计产品才是好设计。

在绝大多数人还将设计停留在产品造型的认识上时。宋慰祖给出了一个定义: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以先进制造为基础,集成科学技术、社会经济,融合文化艺术,以满足使用者需求为导向,创造商品的科学创意、创新方法。而汽车设计正是应用这一方法的典型。

每个年代的汽车都体现着那个时代的文化。

正因为汽油机的产生,最早的汽车诞生了,车头是一个庞大的脑袋,由于发动机个头大,前面显得方头方脑,驾驶座椅和后排座位显得比较狭窄,不难发现,这时的汽车还带有马车的影子。而此时,人们解决了一个有与无的问题,技术要高于一切。到上世纪30年代,汽车开始追求流线型,人们意识到“大个头的脑袋”增加了汽车行驶的阻力,变型是在科学的角度让其更美观。

从国外看到国内,宋慰祖在情感上还是特别想支持国内自主品牌,他曾一度想买华晨中华,当他了解到华晨请来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师只为其做外壳设计时,他的兴趣点已经大打折扣。

“国内对于工业设计的流程或者工业设计系统的工作链尚缺乏概念。”宋慰祖感叹,不知消费者的需求就开始造车是最大的问题,而机械设计、电子设计、电路设计、座椅设计、外壳设计等只是工业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最赞赏的是美国的JEEP,认为那是将工业设计用到了极致。

在二战以前,美国对于起源于欧洲的工业设计并不甚了解,但二战让美国赢得了机会。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大量的人才流入美国。此后,美国人对于工业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当时特别在北非战场,传统轿车的底盘比较低,在沙漠中会陷入其中,战场上需要一种机动性强,马力大,不像轿车那么娇气,还能搭载武器的汽车,根据需求,美国的设计师很快就设计出一款将底盘提升,简洁、粗犷的吉普车。这就是JEEP。

不是技术,是集成

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53年,这和国外一百多年的历史相比确实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差距,但如果以汽车工业的时间较短作为借口,宋慰祖认为并不准确:“50多年,我们一直扮演追赶者的角色,而到目前为止,却没有开发出真正具备中国特色的汽车,这说明我们对于汽车是什么还没有真正了解。”

在宋慰祖看来,从造车开始,中国的设计就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汽车造出来能走了就和会造汽车划上等号。这也一度使得解放牌汽车30年没有变形。二是改革开放以后,当我们意识到外国的技术先进时,我们又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于技术、加工质量等,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合资,引进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去买人家的设计。这一怪圈使得中国汽车一直延续此路线发展至今。

“真正的差距不在技术。而是在技术的集成,也就是工业设计。”宋慰祖说,不是最好的发动机+最好的地盘+最好的变速器就一定能造出最好的汽车,每一个单体技术的最优秀并非是整体最优秀,它应该是最佳的组合,各系统间达到最佳匹配;另外,在设计中还需做成本分析,即便每个部件最好,但一辆车卖到天价,也一样没有人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传播速度加快,日益同质化。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已从传统的技术竞争,转向设计的竞争印技术与艺术集成创新的竞争。从目前看,一个技术出来了,如:操作软件,不会像之前,先发布英文版,三月后再发布中文版。现在一定是同时发布,因为软件企业都清楚,这项技术你不公布,就被其他人抢先了。现在玩的是集成竞赛,而非单项的核心技术的竞赛。

联想一直被看成工业设计的领头企业。计算机的核心技术都是英特尔的。但联想却从众多的电脑公司中脱颖而出,它第一个确定市场定位明确的产品——联想1+1家庭电脑。而1996年,联想考虑到中国人的众多需求,依托工业设计完成的“天琴”电脑,增加了低音炮、上网功能键、语音麦克、打电话等功能,将这些技术集成到其中。就如现在的手机将MP3,照相等功能集于一身一样。而外观整体上它并没有做过多的改变。

联想用技术集成的工业设计打败了他的竞争对手,而当他遇到IBM时,这种强大的集成能力让IBM倾心,让其收于囊中。

这也就不得不提到近段时间北汽竞购欧宝一事。宋慰祖来看,北汽要求获取欧宝这一品牌,实际上是被踢出了局。这是因为培育一个品牌很不容易,中国的汽车企业多处于加工厂的状态。不是有钱就能获得一切,而国外更关注的是欧宝这个品牌,在被北汽购买后能否一直保持目前的品质?能否可持续发展?

一个品牌是可以换股东的,但品牌的背后是产品,没有优秀的产品设计,绝对支撑不起一个品牌的长期发展。这也就是为何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王麻子”的倒闭。当300多年来,它永远卖一把黑色的剪刀,没有任何的创新和突破,在当今需求已没有此前那么旺盛,它也只能退出历史舞台,而同样的生活用品瑞士军刀为何活着?而且越活越好?就是因为它不断在推出新的产品,成为消费者追求的一种时尚产品。

集成策略 篇7

“用数据管理企业”, 一语道破数据之于企业是何等重要。通过数据, 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的好坏, 赔了?赚了?通过数据, 可以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拖期了?缺货了?成本太高了?通过数据, 企业可以分析销售历史, 预测未来市场, 决策新产品投产。可以说企业的一举一动都是通过数据反映到各个层面上, 准确的、集成化的数据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任务之一, 推行信息化建设而没有有效管理好数据, 其结果必败无疑。

企业数据管理策略研究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我们要对企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 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 甄别出原始数据、中间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 企业只要建立和维护最原始数据, 就可以派生出企业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全部数据, 因此, 企业原始数据是研究企业整体数据管理的基础, 也是支持企业运营的关键。

企业现行的数据管理模式并不区分原始或非原始数据, 对企业而言, 在未进行整体数据规划之前, 企业的所有数据由各职能部门分别管理, 本部门产生的数据也好, 本部门使用的数据也好, 都必须至少保留一份, 以支持日常工作。

没有应用IT技术的传统企业, 由于数据的记载、传递和使用只能通过纸面文件实现, 因此其数据共享方式只能是纸面文件复印, 一式多份, 分发给各使用部门。数据产生部门自留一份原始文件, 将原始文件复印多份分发给不同部门使用和管理, 期间的文件更改通过发放更改单进行。即同一数据的多份拷贝在不同部门内使用和维护, 由于数据的维护分别进行, 在原始数据发生改变时, 同种数据在不同的使用部门发生不一致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

初期应用IT技术的企业, 一些部门已开始使用计算机来录入和管理数据, 但只限于简单的本部门业务的数据管理, 即处于单方面业务应用阶段, 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网络, 数据共享方式较纸面文件有些变化, 把纸面文件复印改为电子文件拷贝。多使用软盘进行数据复制, 由于软盘拷贝数据不像纸面文件有签字和晒兰, 授权认可成为一大障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多数企业虽然为了加快数据传递速度, 允许使用软盘拷贝数据, 但仍以纸面文件作为有效文件, 数据共享方式没有实质变化。

随着IT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 许多企业开始建立本企业局域网, 将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所使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联结起来, 企业内部的网站建设开始迅速漫延, 工艺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网站等等, 以各部门为单位的主要业务和公共数据开始在网上发布。在此种情况下, 软盘拷贝的数据共享方式逐渐被网上数据传递所取代。信息发布及下载成为主要的信息共享方式。

网上信息发布可以使其他部门及时得到通知, 下载数据文件实质是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拷贝, 数据传递的载体变了, 从纸面、软盘变为网络, 但下载后的数据文件仍然需要各部门自己维护。也就是说数据的传递环节有所改变, 但数据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对同一数据的管理依然是多部门使用, 多部门分别维护, 数据矛盾、相互之间数据不一致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举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作为企业生产最主要依据的工艺计划文件除工艺部门外, 将被采购、生产、计划、销售等各部门使用。工艺计划是由综合工艺部门依据设计文件编制的, 规定了制造产品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以及这些零部件由哪个生产单位制造、配套数量是多少、生产周期有多长等等。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这份文件编制生产计划, 采购供应部门据此安排采购计划, 库房也要根据这份文件进行配套发放, 经营管理部门要据此制定相应工时定额, 现场工艺要确定材料定额、编写工艺规程等等。

在传统手工管理方式下, 由于工艺计划文件是各部门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 则制定该文件的综合工艺部门除了自己保存一套之外, 还必须复印多套, 分发给生产计划部门、制造单位内部的调度、经管、库房等部门, 以及工时定额、材料定额、采购供应部门、成本核算部门等等。总之, 只要与生产该产品相关的配合部门都要有一套, 作为本部门展开工作的依据。

由于设计更改不断发生, 工艺计划也要进行相应更改, 随着工艺计划更改文件的不断发放, 每个使用部门根据更改要求跟踪更改自己使用的那套工艺计划文件,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 同一产品的工艺计划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就已经大不一样了。笔者在组织车间输入当前使用的现场工艺计划数据时, 发现分散在生产、工艺、财务各部门使用的工艺计划表数据差异相当大, 数据不一致、数据冗余情况笔笔皆是。也就是说组织采购的、组织生产的、进行成本核算的、进行库房配套的各有一套本部门使用的数据, 那么采购项目出错、成本核算出错、配套出错、生产项目出错也就不以为怪了。

这是手工方式管理下以拷贝方式使用同一数据所无法避免的问题, 共享数据不一致最终反映到生产过程中, 交付项目与需求项目不能完全吻合, 缺项、废料和赶工在所难免, 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了减少生产过程的失误, 一般生产单位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对账。各部门约个时间, 确定供需双方的项目是否一致, 频繁对账耗费了生产管理人员大量工作时间, 这种事后检查控制的结果只能暂时缓解数据不一致问题,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共享的同时保证数据准确的问题。

基于上述数据管理理念, 无论是纸面文件拷贝、软盘拷贝, 还是网络环境的文件下载, 都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数据拷贝的共享方式, 多部门拥有和维护同一数据, 数据重复、不准确、相互之间不一致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二、集成框架下的ERP系统数据共享机制

企业中的各类数据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对象——物料项目, 设计是以产品为设计对象, 工艺计划主要以零件、组合件为管理对象, 生产计划以交付项目为控制对象, 销售以产品为管理对象, 采购以成品和原材料为管理对象, 等等。也就是说这些职能部门的最主要工作是以企业中的材料、零件、组合件、部件、产品等物料项目为核心展开工作。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在共享数据库系统中建立统一的组成产品的物料项目数据, 对每一物料项目确定一个唯一标识, 并将各业务部门与产品相关的数据也以物料属性的方式建立到物料项目上, 如物料的设计属性数据、工艺属性数据、生产制造用数据、计划用数据、财务成本用数据、采购相关数据、销售相关数据、库存相关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决定了每一个物料项目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和约束条件。

一个物料项目在系统中只能建立一次, 原始数据建立的最基本约束就是同一数据无法重复输入。企业中的工艺计划数据、材料定额数据以物料项目之间的装配关系——即产品结构数据来体现。它将企业的工程、工艺、计划、采购、生产、财务、质量等方面数据以物料属性的方式集中在物料项目上, 并通过产品结构数据的建立形成不同的产品系列, 通过对物料项目数据的建立、维护与跟踪, 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动态记录和相关财务数据的核算。

在数据库系统中原始数据的建立和修改只允许由原始数据产生部门的授权用户进行, 同一数据不能由其他任何部门重复存储, 数据的维护由相对固定的授权用户完成。不为其他任何部门提供复制、下载功能, 这就从数据管理机制上彻底解决了同一数据多部门使用和维护的问题。

其他部门对共享数据的使用不能以下载方式进行, 任何部门对数据的使用都必须借助计算机程序, 通过程序读取最新适时状态的原始数据, 并利用原始数据生成本部门需要的新数据, 程序的编制与实现完全依赖各部门自身业务的处理逻辑。杜绝将原始数据下载然后使用的数据共享方式, 彻底解决数据不一致问题。

例如库房需要根据工艺计划数据进行物料的配套发放, 在集成框架下的数据共享机制需要编制配套数据生成程序, 首先读取最新的生产计划数据, 然后将工艺计划中相应组件的配套数据和生产周期数据读取出来, 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数量和时间, 计算推导出库配套的物料数量与时间, 它通过程序直接调用工艺计划数据而不保留该数据, 它所保存的是基于工艺计划数据而新生成的出库配套数据。

无论是生产计划编制、库房发放、材料采购、成本核算等等, 只要是使用工艺计划数据, 一律通过算法逻辑借助计算机编程调用原始数据, 保存新生成数据, 实现对原始数据的共享使用。这种基于集成框架的数据共享机制保证了各部门使用数据的来源是唯一的, 数据的维护也是惟一的, 自然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共享中数据不一致问题。

三、基于集成框架的企业数据管理策略 (简称IEDM策略)

要建立基于集成框架的企业数据管理机制必须要经历下述几个步骤:

1. 对企业的现有数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以部门为单位划分数据类别, 明确哪些是原始数据, 哪些是中间过程数据, 哪些是引用其他部门数据。在数据分类过程中, 可以以本部门的报表、账册、单据等纸面文件为依据进行数据分类。

2. 对各部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以物料项目为基本单元, 逐步建立企业统一的完整的来自各部门的物料项目数据, 并以物料项目之间的装配关系将各项目关联起来, 形成企业独特的产品系列。

3. 对已形成的完整的物料项目数据进行规范化整理, 对各部分数据管理权限进行重新划分, 并进一步明确数据管理责任, 建立完善的数据产生与维护管理制度, 形成标准的工作程序。

4. 在网络环境下, 建立企业中央数据库, 将规范、完整、权限分明的物料项目数据全部纳入中央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 并对每部分数据实施网络权限分割。与此同时, 必须建立数据维护监督管理机制, 保证中央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不能保证实时更新的数据库系统尤如一堆垃圾, 除了浪费资源, 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效益。

5. 根据各职能部门需要, 建立各类数据调用程序, 以保证中央数据库对各项业务职能的支持。

四、IEDM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础不同, 可能所采取的数据管理策略也稍有差异。对于信息技术一穷二白的企业来说, 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 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自行组织数据分析、分类和中央数据库的建立难度很大, 建议这类企业采取外包方式或合作开发方式实现本企业的数据共享管理。当然, 如果管理基础很好, 资金又很充裕的情况下, 引入适合本企业的ERP系统不失为企业快速建立集成化数据管理框架之上策。

对于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基础的企业, 已经能够以网络方式传递数据、实现数据共享的企业, 采用上述方法是最合适的。它的数据管理比较规范, 信息化管理有一定基础, 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已经建立, 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对自己的数据管理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并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建立统一的中央数据库, 形成集成框架下的数据管理模式。

对于已经采取ERP系统进行管理的企业来说, 已没有必要再重新建立中央数据库。但是, 在应用ERP系统之初还是要采用IDEM方法加以分析和管理, 以保证ERP系统的应用能够真正满足本企业数据管理的需要。当然, 如果在应用ERP系统过程中, 数据管理方面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时, 可以采用IEDM方法进行分析, 确定数据问题所在, 借助ERP系统所提供的开发工具进行完善。

五、企业数据管理未来走势

企业建立集成框架下的数据管理模式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第一步, 这一步建立了企业最原始数据, 使其他各职能部门能够共享, 并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实现本部门的各项业务处理。然而, 伴随业务数据处理范围的不断扩大, 企业内各种数据日益积累, 当达到海量数据时, 会出现无法驾驭、难以有效利用的情况, 这个时候要求企业能够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管理, 对数据的利用也需要借助数据挖掘工具加以深化和提炼, 从信息的载体形式管理向内容的知识管理深化, 要注重对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和内容分析, 对此, 企业在建立集成框架下的数据管理模式基础上, 需要综合运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技术, 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出具有一定规律的知识, 实现数据的深层次开发, 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全方位地支持企业基层业务、中层管理和高层决策, 为企业全面实现现代化管理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摘要:剖析企业数据管理模式, 探讨其数据共享方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研究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系统中的数据共享机制, 提出基于集成框架的企业数据管理 (简称IEDM) 策略, 解决部门间数据不一致问题, 实现数据的真正共享, 建立集成化的数据管理模式, 支持企业信息化科学有效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金达仁: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管理“, 200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产业技术论坛”

[2]秦健:我国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国际比较[J].企业活力, 2004年01期

[3]李思寰:浅析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和产业, 2007年02期

[4]王漫林: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集团经济研究, 2006年15期

[5]孙海长李志勇:浅析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商场现代化, 2006年32期

[6]朱嘉华谢禹黄晓伟:东北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 2007年05期

[7]王小黎:构筑企业数据中心实现理性分析决策[J].商场现代化.2007 (3)

[8]张海滨张捷慧: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和实现方式中国信息界, 2007年08期

[9]蒋明炜:21世纪企业管理信息化展望, http://www.chinabbc.com.cn

集成策略 篇8

目前供电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 甚至是比较落后, 信息管理部门虽然负责管理企业的各种信息化系统, 但是却没有自己的办公信息化平台, 其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部门, 举例而言:盐城供电公司的营销部门已经有了自己的信息化办公系统, 而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龙头部门却还依旧维持着传统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或者最多通过excel做出全部报表, 通过网络传输工具传输到相关部门。这种落后的缺乏安全性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已经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2、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

目前盐城供电公司信息网络所存在多个系统平台, 由于技术应用不同、开发商各异, 这些系统之间不能做到信息联动或共享, 形成了所谓"信息孤岛"。工作人员获取信息要到不同的系统分别进行登录、操作,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消除企业现存的"信息孤岛", 解决多系统整合, 实现"单点登录"。而我们进行系统整合的主旨是在于我们可以非常便捷、快速的利用其他系统的信息, 实现高度共享。在实际的解决方案中我们采用了数据层的技术解决方案, 即通过Web Service作为中间媒质, 进行多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根据以上原则, 为了保障网络设备、主机系统及应用系统等的运行以及这、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我们参照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六大保障体系, 为信息部门运行维护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了七个支持系统。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形成了"以运维管理为基础核心, 七个保障系统为支撑平台"的信息管理架构。如图1所示:

其中, 包括动力环境、网络、主机、应用系统及安全管理在内的运维管理是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资产管理、耗材管理、知识库管理、部门文化建设、日常与行政管理为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支持和手段。信息110是信息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一个窗口, 接收其他部门报告的故障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3、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集成策略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SOA) 是实现信息整合的最优方法, 盐城供电公司一方面需要开发新的软件系统功能、另一方面需要设计一个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这个平台能够提供一套信息整合的解决方案, 信息整合方案的核心是解决平台内部的相互通信问题, 通过企业服务总线 (ESB) 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通过Adapter提供的适配功能, 把分散的系统连接到ESB上, 让待整合的系统在ESB上实现通信, 把整个供电公司相互独立的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整体上的互通互连, 最后通过portal系统把整合后的结果展示出来,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SOA的体系架构的建立。

盐城供电公司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选择目前比较成熟的SOA架构解决方案, 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从业务方面来看, 需要通过增加业务流程的力度来快速生成业务流程并且通过组装应用来及时响应市场的变化。其次从技术层面来看, 通过服务生成的技术无关性、最大化的重用现有服务等方法来实现应用系统的灵活与简化。

从SOA的原则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与其它既有的架构的最大不同在于, 它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在建设应用架构的时候, 同时直接从业务层面去思考的架构。以往的系统应用架构更多的关注于架构技术本身的特点、如何去优化、简化开发、增强处理能力等。因此, SOA应是更为适应业务要求, 生命力更为持久的架构体系, 是指导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业务互通的重要原则和最佳支持手段。基于SOA的系统设计方案的架构图如图2所示。通过该种架构, 可以获得一个良好而又基于标准的接口, 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服务提供者就可以提供服务功能的应用, 即使位置和使用的实现技术被接口屏蔽, 也不会影响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使用者。

在盐城供电公司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 把整体需求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功能需求, 每一个需求之间的耦合度做到最小, 从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这里面就用到了相应的Portal平台技术进行整合。Portal是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门户系统可以把整合的结果展示给客户, 客户对于SOA是透明的, 用户看到的是整合后的结果,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用户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 而不必关心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来自于哪个系统。每一个模块都设计成一个portlet, 在用户看来每一个portlet就是一个小窗体, 这些小窗体组成一个大的Web应用系统, 来完成信息管理平台的各种功能。由于采用门户技术标准, 所以开发过程要按照JSR168标准进行开发。

4、小结

基于SOA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对传统面向应用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一种补充, 它弥补了面向应用方法开发的软件封闭性的缺点, 它灵活地实现了对企业遗留系统的整合, 为信息化进程中系统整合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在SOA架构中通过porta的信息整合屏蔽了问题的复杂性, 使得企业实现整合变得简单、可行。在SOA的架构体系下, 利用portal技术生成的门户平台对系统的整合是基于UI层次的, 它并没有在数据层对系统进行整合, 但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 它的低成本、高效率以及灵活性也使得对这种整合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Czajkowski K, Foster I.Resoure Mangement Architecture for Metacom-puting Systems[C].Proc.IPPS/SPDP:Workshop on Job Scheduling Strategiesfor Parallel Processing, [s.n.]:62-82.

[2].Abdelnur, A., Chien, E., Hepper, S.et al. (2003) , JSR-000168 Portlet Specification[EB/OL].http://jcp.org/aboutJava/communityprocess/final/jsr168/index.html.

[3].Jana Polgar, Robert Mark Bram, Anton Polgar.Building and Managing Enterprise-Wide Portals[M].2005.

[4].Arnd Goebel, Dirk Ritthaler.SAP Enterprise Portal: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M], Computer Society, 2005.Portals, And Community Websites (Print on Demand (Paperback) ) [M].2006.

集成策略 篇9

为加强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全军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目前急需建立一套以军队区域卫生经济为中心的卫生经济管理信息平台与经济管理评价体系。通过该信息平台为卫生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为军队医院内部强化经济管理、挖掘各种效益潜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2 信息平台建设规划

该信息平台依据军队医院会计核算软件和军卫一号HIS系统,建立卫生经济管理与评价系统、医院医疗成本管理与评价系统、实物资产及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医疗收入分析及支持系统、综合分析系统五个应用数据分析系统;建立从全军医院采集交换数据,以及与其它系统和相关系统交换数据的基于消息中间件[1]的卫生经济信息采集交换平台;建立包含为业务系统作数据支撑的业务数据库以及为之后的数据分析、挖掘,辅助决策使用的数据仓库的中心数据库。

1)标准规范建设。

编制信息数据集标准,为信息类的分类、各系统的数据共享、以及应用系统数据设计奠定数据基础;编制信息交换标准,为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对象、方式、内容的设计奠定基础;编制数据交换接口规范,作为各系统数据交换的数据接口编制的基础;编制考核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满足军队卫生经济考核与评价的需要;编制信息采集标准,满足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需要。

2)建设卫生经济管理信息采集交换平台。

实现与各医院的网络连接、数据采集以及数据交换;实现与其它系统的网络连接以及数据交换。采用前置机的方式在不影响原有各系统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接入和数据交换。

3)建设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库。

建立卫生经济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库,集中存储全军卫生经济信息。建立相应的业务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对业务数据保存在业务数据库中供相应的业务系统处理,全部数据分类后保存于数据仓库中供分析、挖掘和辅助决策系统使用。

4)建设军队卫生经济信息系统网络。

为数据的采集,交换作网络基础,通过公用信息平台现有专网资源作为主干,建立与各军区、各医院的接入,满足各系统的数据交换和数据采集的需要。

5)建设军队卫生经济信息采集系统。

采集全军各医院卫生经济信息的相关业务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并对采集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作审核校验,对数据格式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非校验数据进入系统。

6)建设军队卫生经济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

为上级部门提供及时、完整的卫生经济动态,提供卫生经济决策和监督的依据。对财务基础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并且基于各级机构的财务数据进行校验、归并、汇总的初步处理。同时将各相关财务信息的时间、空间变化反映的定性趋势,通过模型向定量指数转换,从而达到通过财务信息的数据定量地反映区域内卫生资源分配状况,对行政决策进行有效的支持。

3 信息平台方案设计

3.1 总体架构设计

如图1所示,系统重点建设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卫生经济管理信息平台、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和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经济管理系统以及医院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此外在建设应用系统的同时,还要建设军队统一的卫生经济数据中心。

卫生经济综合分析评价系统通过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从下属医院的财务和成本核算系统采集核算和财务数据,经过转换、加载到面向主题的财务核算数据仓库[2]中,为财务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提供多维分析、报表、财务核算等服务。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系统为财务核算决策支持系统和预决算审批系统提供了统一入口和用户管理。

为了保证从业务系统中采集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完整性,首先必须制定信息交换的标准和规范,这是卫生经济综合分析评价系统能否发挥作用的基础。

卫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和其它业务系统的安全和管理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3.2 总体业务架构设计

如图2所示,卫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卫生经济管理信息平台为核心构建。该平台中的卫生经济管理与评价系统、医院医疗成本管理与评价系统、实物资产及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医疗收入分析及支持系统、综合分析系统,五个系统的应用主要面向卫生管理机关高层管理和决策分析人员,通过汇总和分析基层医院的各种财务和成本数据,为卫生管理机关高层管理者和决策分析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卫生经济动态信息,并建立卫生经济管理分析和预测模型,并以此作为卫生经济决策和监督的依据,实现决策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精确性和可预测性。

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负责从下属医院的成本核算系统、会计核算系统、HIS及其它相关系统中自动采集财务、成本核算和相关数据,进行转换和汇总后,经过ETL(提取、转换、加载)[3]过程进入卫生经济数据仓库,作为卫生经济管理系统平台中与决策支持相关的系统进行决策分析、评价和建模的数据源。

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管理系统是在科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采集财务管理系统、HIS系统实现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功能。

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系统面向医院财务人员,实现医院的日常财务统一管理和会计核算,主要包括帐物管理、凭证管理、往来帐管理、出纳管理、帐簿管理等功能。

3.3 总体技术架构设计

与卫生经济管理平台相关的体系结构如下图3所示。整个系统采用分层结构来构建,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分层结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根据平台中上层应用系统的类型不同,为其提供服务的下级层次结构也不相同。自底向上依次为:

1)业务数据源层:该层是整个平台系统中决策支持相关系统的业务数据源,这些数据可以保存在下属医院的业务数据库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电子表格、文本文件中。

2)数据采集层: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是与其下属机构之间进行财务信息采集和交换的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它从相关的业务数据源获取业务数据,并汇总到ODS数据库中。

3)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包括了ODS(Operation Data Storage,数据操作存储)数据库和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ETL)。ODS数据库[4]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可变的、包含业务细节数据的数据库,作为数据仓库的过渡。通过ETL过程,将ODS中的业务数据以不同的模式(星型、雪花型等)组织到数据仓库中。数据存储层的核心是数据仓库和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保存了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且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各军区卫生经济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分析、决策。业务数据库用于支持单个军区的业务管理系统,如预算及网上审批系统。

4)应用服务层:应用层中包括两部分-业务逻辑组件和OLAP服务、数据挖掘服务,其中业务逻辑组件位于OLAP服务、数据挖掘服务之上,封装了业务逻辑,组合成不同的应用系统。OLAP服务、数据挖掘服务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报表、多维分析、即席查询、建模等服务。

5)表现层:表现层为用户访问和管理应用系统提供了统一入口和展示。

6)卫生经济管理与评价系统、医院医疗成本管理与评价系统、实物资产及资源配置管理系统、医疗收入分析及支持系统、综合分析系统属于决策分析类型的应用系统,涵盖了表现层、应用服务层、数据存储层、数据提取层、数据采集层、业务数据源层,卫生预算、系统管理、内容管理属于业务管理类型的系统,涵盖了表现层、应用服务层、数据存储层。

3.4 系统架构设计

卫生经济管理信息平台以应用服务器为核心构建。采用基于ORACLE平台开发应用系统的主流模式。系统架构图如图4。

3.5 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架构设计

卫生经济信息采集与交换平台包括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

1)信息采集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C/S),客户端通过与医院的业务系统接口获取业务数据,转换为标准、规范、统一的XML文档,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系统对文档进行解析和检验后将业务数据汇总到ODS数据库中。

在医院部署信息采集系统客户端和MQ,在信息中心部署信息采集系统服务器端和MQ。建立MQ消息队列和MQ通道后,配置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消息类型、采集周期,实现业务系统和中间决策支持系统之间的信息采集。卫生经济信息采集系统底层基于完全IBM WebSphere MQ消息中间件[5],以保证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信息交换平台本质上实现了联勤部不同系统之间、联勤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通过采用信息总线(Bus)和适配器(Adapter)的技术来实现透明的、自动化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在本平台建设中采用IBM的WebSphere MQ提供跨平台的可靠消息连接,作为整个系统的信息总线。采用IBM WebSphere Business Integration Message Broker作为数据处理和发送中心,提供各种数据处理服务和消息路由功能。采用IBM WebSphere Business Integration Adapters将各应用系统集成到信息总线上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换。

4 结束语

该信息平台设计与集成遵循统一的标准与规范,能够适应各种平台的数据接口,具有强大决策支持能力和分析统计能力,同时具备系统级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参考文献

[1]蔡明,陈永运.J2EE架构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21(1):42-43.

[2]王孝明,胡健,陆坤,等.基于.NET平台可复用软件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4,30(22):76-78.

[3]汪芸.CORBA技术及其应用[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12

[4]朱其亮,郑斌.CORBA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15-37

集成策略 篇10

在进行网络系统集成时, 要适应用户以及网络规模发展的需求, 并考虑在网络集成的过程之中, 是否对于自身的竞争实力、常规环境以及用户所处的领域有力。要根据所得到的结果来指定相应的集成策略以及集成方针。

1.1 服务领先

在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中, 要以客户为中心, 做到处处为用户着想, 在此基础上位用户提供周到、及时的咨询、服务维护。并要树立服务理念, 而不是单纯以卖产品为主要目的, 在用户遇到困难的时候, 更要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 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1.2 适度超前

在选择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同时, 要考虑到目前市面上比较主流的应用技术, 也要考虑到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而在设计网络系统的同时, 更要结合用户所的要求, 也要结合实际使用的需求, 在注重实用的基础上反复求证, 得出结论。

1.3 最大化效率

在实施计算机网络集成时, 要考虑到使得效率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也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并要在与此同时考虑到与相关资源的平滑对接。计算机网络集成面对的每一个用户, 都希望能够尽可能的降低自身的投资资本, 这是应该考虑到的, 另一方面, 尽管用户希望降低自身的资本, 但是每一个用户也都会希望得到最高性能的网络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 就应该保持计算机网络集成的效率最大化。

1.4 安全第一

由于计算机网络集成涉及到的方面很广, 用户众多, 所以在进行计算机网络集成时, 无比要严格的检测每一个步骤, 做到严格要求, 并尽心尽力,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才能构建出一个用户满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5 文档归建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 在后期或许会面对一些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同时, 要拿出能够相应面对的文档, 所以就要求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同时, 对于项目的建设、施工文档, 要重点保存, 网络中新建、扩建以及改建都会成为重要的依据。

1.6 务实操作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中, 要做到细心设计, 务实操作。一方面要将不同企业不同特点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也要将信息技术与行业特点做出有机的融合。要减少造成不必要困难的几率, 就要再选用信技术以及新产品的同时, 充分的考虑信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成熟度和使用成熟度

2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需求分析

2.1 性能和功能分析

在性能和功能分析中, 要了解到对方的数据传输率、将来的扩充以及存储容量等。在这个环节中, 主要分析的是用户提出的系统功能以及性能, 要根据现在的技术做出结论, 并研讨出是否能够达到目标。

2.2 风险预测

在计算机网络集成的过程中, 常常由于一些不可见的因素而无法达到要求, 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就要做到充分的考虑, 并尽可能的将这些不可见的因素都考虑到。

2.3 成本和效益分析

在得出其余的分析结果的同时, 要做出一个大致的预算方案, 对于整个方案之中的效益进行分析, 在这些效益中包含投入的人力、物力、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财力等等。

2.4 现状分析

在这个环节中, 主要分析的是用户单位的资金状况、人员状况、设备状况、地理分布、业务数据流量等方面。在设备状况中, 要着重分析这个单位中已经有哪些设备, 今后的使用中还能使用那些设备, 什么设备已经被淘汰不能再用,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都是什么, 在现在的环境下有什么设备是需要更新的。除此之外, 更要了解需要建构网络集成的单位楼层的地理位置, 整个楼层中各个部门的地理位置等等, 把得到的数据集合成图, 并根据图纸来具体操作。

3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实现

3.1 施工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实现的施工中, 需要注意的事项共有两点, 分别是:

(1) 布线钱画好施工图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施工图更有助于明确布线的走向, 而在画好施工图之后更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与此同时做出相应的开工报告提交给上级。

(2) 一旦开始施工, 要明确施工进度表的重要意义, 在发生任何不可预期情况的同时都要最为及时的向上级领导以及相关技术部门报告, 并着手于解决问题。而在施工过程中, 一旦出现施工点的变更, 要及时的更新在施工图上, 这样能够便于管理。

3.2 检测以及调试

在施工完成后, 应该进行检测以及调试的过程, 并安装系统设计架构进行数据测试, 在此之后进行优化, 这种调整能够使得计算机网络集成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应该在不同的平台, 用户之间进行测试, 最后由相应的专家进行验收。此外, 要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培训, 这种培训的作用在于保证系统未来的正常运行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及时维护。

计算机网络在现在的生活中正呈现出一个越来越普及的状态, 而计算机技术也已经于通信所紧密结合起来, 在这种环境下,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集成技术也随之出现, 而我们更要认知到这种技术的重要性, 以帮助我们的社会在各个方面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而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所面临的的用户也越来越多, 这种技术已经应用在了不同的网络平台上, 根据面相的不同规模、层次以及行业,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已经能够在各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对于为客户谋求最佳技术和产品方案已经具备了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 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大量的经历来分析应用, 反复论证, 如此才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并付诸实施。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集成,策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兴俊, 钟惠球.浅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方法[J].价值工程, 2011 (12) .

[2]陈力勇.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 2012 (03) .

[3]王品.浅谈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含义与发展[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0 (02) .

[4]楼青松.智能化系统集成[J].科技资讯, 2010 (13) .

打响“集成”战役 篇11

现代化企业要进行集中式的集团管理,除了要规范、优化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还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业务信息、业务数据及各类管控指令的及时、高效、安全、准确的传递。作为新成立的企业,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煤集团”)要实现主要业务集中管控的目标,必须要通过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将各下属公司已有的少量的、分散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和集中,重新规划,按照新集团管控的要求,重新搭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平台,并在各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业务信息和数据的共享。

明确目标 做好规划

为了了解各下属单位相关业务的实际情况,便于拟定适用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内容和目标,川煤集团聘请了西南交通大学作为本企业信息化的咨询服务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信息化建设条件等进行咨询和设计。按照总体规划方案,川煤集团信息化建设模型如右图所示:

由咨询服务商根据业务调研、分析后拟定的川煤集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涵盖了七大业务应用,其中包括了“财务管理”、“物资供应”、“煤炭营销”、“协同办公”、“人力资源”、“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等;规划建设了集成数据中心、集成平台、企业内部门户,在业务应用系统具备一定条件时,进行系统集成实施,从而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流程集成、界面集成等集成目标。

财务管理业务系统:为实现资金大集中管理的目标,川煤财务系统废止了原有下属单位各自分散的财务系统,全新规划重建实现一个统一财务账套。该应用的覆盖范围包含了川煤集团的全部三级财务核算单位(200余家);在统一会计科目体系、统一流程、统一核算制度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会计核算、日常报表、资金结算、预算编制等业务的集中管理模式,组建了10个内部结算中心等。在完成业务系统建设的前提条件下,川煤财务管理系统分别实现了与物资供应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系统的数据集成、流程集成等。

物资供应管理系统:川煤集团下属各公司所处地域比较分散,物资采购种类繁多、业务量较大。川煤集团物资供应管理系统覆盖所有下属单位,包括30多个仓库,对14多万种物资进行了集中采购和配送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集成实施,实现了物资采购和财务应收应付之间的跨系统数据集成。

煤炭销售管理系统:对本企业煤炭销售业务的集中管理,川煤集团按照“统一销售计划、统一签订合同、统一铁路运输、统一煤炭价格、统一货款结算和回收、统一销售行为”等原则,实施了川煤集团煤炭营销系统。川煤煤炭营销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川煤集团煤炭销售业务信息化从无到有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销售结算业务和财务应收应付业务的无缝集成。

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川煤集团协同办公(OA)系统的主要建设目标有两个,一是实现覆盖全集团公司200多家下属单位、80%管理人员的办公平台,实现办公无纸化;二是作为企业的内部门户系统,实现与其它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流程及界面集成。

业务应用系统实现集成

由于系统集成前必须具备相应的实施条件,即相关业务应用已经启用、各自基础数据标准一致、交互的业务数据需求明确、系统间数据接口统一。因此,川煤集团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采取了分期、分步推进的策略。根据有关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推进进度情况,进行相应的集成实施。主要的思路和方法如下。

1、统一集成技术标准,建设统一集成平台

由于每一个业务信息系统所选择的供应商、所采用的软件各不相同,系统架构相差巨大。因此,要实现不同架构系统之间的集成,必须要对集成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接口进行统一、规范。通过制定系统集成方案的形式,对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技术路线、集成接口进行明确(明确软件商的准入门槛):各系统统一采用J2EE技术,接口统一采用WEB SERVICE接口,文件传输格式统一采用XML格式。

2、构建数据中心、统一管理主数据

各项系统集成任务的完成,需要实现各种形式的数据通过多种方式在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安全、快速的传递和交换,涉及到相应数据的打包和拆包、分析和处理,其前提条件是不同应用系统要能共享基础数据,包括组织机构、客户、供应商、商品、物资、人员、系统用户等。

川煤集团按照系统集成方案对有关基础数据的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编码规则的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各业务系统引用相同的主数据编码,实现了基础数据的一一对应。

3、应用系统物理集中部署

所有业务系统均集中在同一个物理地点,一方面硬件投入、管理投入、管理维护难度均得到降低;另一方面则便于集成实施,且因为各应用服务器通过高速LAN进行数据的交换,因此集成应用效果也能得到充分保障。

4、采取分步集成、渐进实施的策略

开展集成实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业务系统的建设基本完成,业务应用能正常进行,因此川煤集团的集成工作也同样以分步、渐进的方式进行。集成实施的整体任务被分解,难度被分摊,每一阶段的实施重心、实施效果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集成工作的分步实施,不会影响相关业务系统的常规操作和日常管理。

5、筛选集成业务、实现核心集成需求

当代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言,理论上能实现各种各样的集成需求。但是在实际的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考虑进行集成开发的投入成本,必须要对所有的集成需求进行了解、分析、评估和归类,筛选出核心集成业务,再进行集成实施,才可以取得最佳性价比;如不进行筛选,试图满足所有集成需求,则会对集成实施带来极大的难度和风险,并对主要集成需求的满足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集成项目的失败。

nlc202309051232

川煤集团系统集成项目的核心业务需求,包含了物资采购支付业务与财务应付业务、煤炭销售结算业务与财务应收业务、人力资源与OA系统界面统一等。

(1)物资采购支付业务与财务应付业务实现“一体化”

因为实行的是大集中业务管理模式,川煤集团物资采购业务分为两大类:集中采购类和自主采购类。通过集中采购方式所涉及的结算业务,将产生对供应商的外部结算和对下属单位的内部结算两种结算类型。内部结算单据的传递,在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之前,只能采用纸质凭证形式,通过快递公司寄送到相应单位。而川煤集团各下属单位的地理位置比较分散,分布于全川各市州,交通条件不佳,因此票据寄送所需时间较长,对有关业务的正常进行、运行效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川煤集团实施了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实施,在物资系统结算业务结束、生成结算单据的同时,将单据实时传递到相应单位进行财务处理。

另一个通过实施系统集成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巨大业务量下的各个付款业务的准确、及时和高效。川煤集团每年的物资采购合同上千份、供应商上千家,由此带来付款方式多、付款时间节点多的特点。通过集中采购方式所采购的各类物资,是以内部销售的形式转卖给各下级单位的。

物资采购和销售业务管理的核心都主要针对票据、物资和资金的流转进行管理的。财务系统中关于物资采购与销售的应收应付票据业务所需会计凭证,是从物资系统中所产生的采购入库单、销售出库单直接关联生成的,从而实现了总账应收应付账款与物资采购、销售结算金额的自动匹配。通过货物验收出、入库单关联产生应收、应付单和合同进行一一对应,并根据合同的付款方式自动生成“付款计划”,按付款比例和付款时间自动分解发票金额出具发票。

财务业务的原始凭证直接来自于业务系统的业务单据,并同物资采购合同数据进行关联,其益处是:企业准确掌握了应付账款的实际支付时间,解决了“欠款是否现在该付”的问题,杜绝了支付人情款、糊涂款和恶意欠款;货款支付不分亲疏、不分远近,公开公平公正落到实处。对供应商而言,只要发票入账,啥时回款,回了多少款,自己都能算得出来,不需要专程到购买方“求爹爹告奶奶”去“跑款”、“要款”;欠款余额半年一对账,数据准确,货款存放在川煤集团账户上没有风险,回款没有心理压力。

(2)煤炭销售结算业务财务应收业务集成

在大集中管控模式下的川煤集团煤炭销售业务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统销业务”,另一类是“自销业务”。统销业务在进行至结算环节时,将会产生对客户的结算和对下属单位的内部结算工作。

内部结算业务所产生的单据需要及时、准确地送达各下属单位财务部门。基于与物资结算单据传递效率低下的类似原因,销售结算单据的传递也存在着时间周期长、影响业务效率的问题。在财务系统、营销系统均实现大集中的前提下,川煤集团通过系统集成实施,将销售单据以电子形式实时地传递至有关单位的财务账套内。

由于煤炭销售市场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变化不定,煤炭销售业务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而具有模式灵活、多样化的特点,如销售合同/协议的签订方式、煤炭销售款的支付方式、煤炭运输方式等均需要和客户进行协商,无法统一。在川煤集团煤炭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企业煤炭销售业务管控力度大大加强,业务量迅速集中、数据量陡然上升。川煤集团煤炭销售年合同近四百份,货款回收业务量上千次,各合同的收款时间不一,在如此大的业务量下,如何做到准确、高效的结算和统计,确保企业资金流转?

传统的以财务为核心的ERP产品根本就没有实施过煤炭销售的案例,更谈不上财务与销售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但是,合理的管理需求和充分的先期准备是我们勇于探索的基础。通过实施系统集成、统一客户基础数据和统一业务单据格式标准,由销售业务人员根据销售系统内的相关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发运统计、煤质化验单等),产生相应的业务结算单,经审核后,通过集成平台自动完成与财务系统的数据交换,财务人员不用重复录入、不用核对,就可以确保业务与财务数据的统一,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应收应付功能,就能准确掌握每一份合同的应收应付情况、每一笔结算业务的归属对象,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了票据流、商品流和资金流的一体化融通应用。

(任红兵,川煤集团信息部副部长;陈公杠,川煤集团信息部工程师)

集成策略 篇12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不断广泛, 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开始提出智能化控制系统, 通过集中控制器对多种相关设施进行控制, 快捷方便。这些都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的产生背景。传统的通信网络系统运行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 经常会发生故障, 维修与维护将会大大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甚至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或个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希望通过集成系统来确保信息安全;通过较低的投入获得良好可靠的系统与设备, 方便后续的升级与扩容。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不断丰富, 人们希望系统集成的用户与系统界面更加友好便捷。总结为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标准化与易管理性原则。

对于企业而言, 希望建设成为一个通畅、高效、安全的集团网, 来对集团的信息系统进行支持, 共享资源, 提高办公效率, 所以网络系统必须稳定, 同时要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维护支出成本, 适应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尽可能地利用信息系统与自动化水平代替人工。

二、通信和网络基本知识

目前数据通信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 分别为基带传输、频带传输与宽带传输。基带传输主要是不对信息进行处理, 把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数字信号原封不动地送入线路;数字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处理后, 变成模拟信号, 可以在公用电话线上进行传输, 这种在信道内传输频带信号称为频带传输;[3]目前应用广泛的宽带传输则是借助频带传输, 把链路容量分解成多个信道, 可以带不同的信号。数据传输介质则是指网络内部不同的信息站点间的信息传输途径与通道, 目前主要分为有线介质与无线介质。

目前多个信息通过分别进行, 互相独立但又有干扰, 集成的概念主要是反映以标准化与专业化的角度把这些彼此不相关的部分有机连接并协调起来, 最终达到整体优化。系统集成因为应用领域不同, 实际的概念有所不同。首先是根据用户的需求, 在开放环境下利用标准的元素对用户系统进行整合, 进行一体化的设计。系统集成内容主要包括硬件集成、功能集成与人、组织集成。集成内容要素间相互结合, 不可分割。

通信网络系统集成把交换系统、传输系统、接入系统与指令、网管系统结合起来, 最后与终端进行连接, 发挥整体资源优势, 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并不是把各个部分硬件或软件简单组合, 而是强调综合效能与网络优化, 是一种追求整体效益的思想与策略。在进行系统集成时, 首先要对需求进行总结, 通过总体方案与技术体制建立, 进行功能实现评估, 通过在关键技术中的有效使用达到集成系统建设, 最后对所有的环节进行测试验收, 以达到相关的规范与要求规定。

三、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集成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 其应用不断广泛。无线网络主要是通过无源设备对信号进行发出, 通过设备或终端进行检测接收, 实现信息的传输。目前无线通信网络系统集成已经应用于某地铁线项目, 取得良好的成果。无线通信网络以没有电缆、方便快捷的优点, 在日常家居与企业的公办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任务。尤其是在一些电缆设置困难的地下、高空或隧道内以及位置不固定的接收设备等, 无线通信以其可靠性、抗干扰性与易于管理的特点, 得到了众多运营商的认可与运用。在环境复杂的温福线, 采用无线通信系统集成, 集合信号传输、视频监控, 远程控制等, 不仅节约了投资, 而且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 在当前的环境中, 随着通信设备与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促使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朝着智能、快捷的方向发展。通过前文的分析得知, 通信网络系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传输系统、交换系统以及接入系统有效地结合后, 实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标。特别是在新环境下, 通信网络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无线终端信息传输等方向发展, 因此在未来工作中, 有必要对该领域详细的分析, 以为通信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勇军, 陈述新.新疆防震减灾中心通讯网络系统集成与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 2010, 04:399-404.

[2]张军.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网络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 2011.

上一篇: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下一篇:良好校风的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