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校风的树立

2024-10-07

良好校风的树立(精选7篇)

良好校风的树立 篇1

新闻文风指的是写作新闻作品的风气。它既包括新闻工作者报道写作新闻的态度、内容和方式方法, 也包括新闻作品的风格、格调和风尚。好的新闻文风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要讲真话, 不讲假话。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没有事实依据就构不成新闻, 这就决定了新闻作品只能讲真话、报实情, 而不能讲假话、玩虚假。否则, 新闻就没有了生命。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 除有极少数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胡编乱造假新闻外, 还存在着捕风捉影, 渲染夸张, 以偏概全, 以点代面, 片面化、绝对化等不真实新闻的现象。这些不良新闻文风都应坚决制止。只有讲真话不说假话, 写出的新闻文字才是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文章, 才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

要实在具体, 不要空洞无物。用事实说话, 是新闻基本的、重要的特征。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时, 要精选出典型的、能反映事物本质和特点的事例, 或对大量具体材料进行综合,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写新闻, 而不能用大话、套话、空话来吓唬人、欺骗人、糊弄人。在新闻写作实践中, 还存在不善于用事实说话的现象, 有的新闻中一味引用政策条文和领导讲话, 充满了政治概念、术语和标语口号;有的新闻中只见大段大段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的议论, 而不见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有的新闻中用笼统的叙述代替具体的事实, 使人弄不明白事物的关键所在;有的新闻故作高深, 画蛇添足, 滥加与事实关联不大的发挥描写。这些注入了大量水分的新闻言之无物, 令人生厌, 无人阅读。新闻工作者只有把新闻写实, 才能使受众得到有用的信息。

内容要深刻, 不要肤浅。新闻报道内容深刻, 就是思想性要强。在当今人们价值观念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 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物“是什么”, 更想要知道“为什么”。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报道时, 只有既抓住事物的特点, 也就是事物的特殊属性和特殊矛盾;又深入到事物的内部,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研究分析, 努力挖掘出事物的内涵和本质, 从中提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主流方向, 得到真理, 报道才能有深度和高度, 才能够使受众受到启迪, 获得教益。

要旗帜鲜明, 不要依违两可。新闻报道担负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是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无论是描述事物, 也无论是解释事物, 都应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研究分析事物, 有独特视角, 有独到见解, 向受众传递明确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提倡什么摒弃什么, 表扬什么批评什么, 树立什么破除什么, 崇尚什么贬低什么的信息, 把新闻纸变为“思想纸”、“观点纸”, 而不能人云亦云, 吞吞吐吐, 含含糊糊。这样, 才能够使受众从报道中找到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确定自己的社会行为。

要生动活泼, 不要干巴死板。有些新闻内容虽然比较重要, 可阅读率却不高, 影响了信息传递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新闻写法陈旧老套, 语言干巴枯燥, 文章呆板, 沉闷死气。只有把新闻写得生动一些、活泼一些, 才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为此,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上要敢于创新, 摆脱“新闻八股”, 破除公式化、公文化、概念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写作方法, 不拘一格写新闻, 怎么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就怎么写, 怎么能引起受众关注就怎么写, 不要怕把新闻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使新闻活脱起来, 生气可人。要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 借鉴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写新闻, 用生动、形象、明快、新颖的语言描述事物, 把事物表现得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入其境, 真真切切, 感同身受。这样, 就能够增加新闻作品的色彩和韵味, 使人读之有耳目一新的新奇感。

要通俗易懂, 不要晦涩难懂。新闻在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用群众最熟悉的语言形式, 即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言来撰写新闻, 用质朴的叙述写出事物的“天生丽质”。不要用生硬、冷僻、深奥的词语写新闻。对于一些新的政治概念、经济理论、科技成果等等, 在撰写新闻时要学会翻译成大白话, 解释得让人能明白。用通俗的语言写新闻, 受众看得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才是有用的新闻。

要短小精悍, 不要冗长繁琐。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时, 要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和本质, 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地把事物叙述出来, 传播出去。不能不分主次地从头到尾, 面面俱到地记流水账, 把新闻写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公文报告或工作总结。在新闻文字上, 要精练简洁, 务去陈言, 片言居要, 言简意赅, 要防止和克服穿靴带帽、空泛议论、堆砌词汇等弊病。句子要短, 段落要短, 坚决删掉可有可无的词语, 使文章内容集中, 明快清晰。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 新闻更应该以短为当, 以短为上, 以短取胜, 使受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 否则, 那只会写者滔滔, 读者藐藐了。

为了树立一个好的新闻文风, 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要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文风。要多读一些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穆青、范敬宜等老一辈著名新闻工作者的作品, 从他们的新闻文风中汲取营养, 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多写作、多练笔、多修改、多总结经验教训, 在实践中树立起优良的新闻文风, 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报道来。

浅谈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 篇2

一、确立目标, 取得共识

班风一旦形成, 就会影响到每一个班级成员的言行, 它与班级成员的成长休戚相关。良好的班风并不是盲目自发地形成的, 它既来自于班主任的培养、教育, 又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建设, 必须通过班主任的引导, 班级成员的认同方能形成。目标是行为的先导, 有明确的目标, 才会有有效的行动。要树立良好的班风, 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 也就是目标, 只有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班级成员才会有共同的方向, 才有可能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形成良好的班风。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接受一个新的班级后, 在建设优良班风方面, 首先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讨论, 确立班风的构成要素, 为良好班风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最终促使良好的班风逐步形成。

二、严格要求, 反复实践

良好的班风不是一时一事所能形成的, 而是要经过师生长期的努力、大量的积累, 才能逐渐发展到质的变化。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制定严格必要的规章制度, 如勤奋学习、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等, 并认真执行、经常检查、及时总结、进行评比。还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在班级成员中积极倡导有益行为或活动。并使之经常化, 使学生把精力和时间主要用在有益的事情上。如尊老爱幼、植树造林等, 只有从严治班, 良好的班风才能逐渐树立, 并得到巩固。

三、压邪扶正, 树立榜样

良好的班风未形成前, 歪风邪气盛行的情况是会时常发生的。班主任对这种情况不能姑息迁就, 要采取主动、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不良风气。对好思想、好行为要给予表扬, 扩大其积极作用, 对错误 (下转94页) (上接93页) 的行为及时纠正。班主任可以通过说服教育并配合必要行政措施, 把班级成员引向正道;同时要善于给予有效的教育;与此同时要鼓励表扬先进, 为学生树立榜样, 使正确的言行由点到面, 由少数学生逐步扩大到班级成员之中。先进的榜样应在学生身边, 看得见、摸得着, 有很现实的感染力, 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也便于全体成员学习和模仿。除此之外, 还要尽可能联系现实中宣传的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 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级成员一旦将榜样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就会将学习的榜样付诸实际行动, 从而使良好的班风得以形成和巩固。

四、以身作则, 熏陶感染

树立良好形象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3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 追求人格完美, 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 有更高的人文目标。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 是教师言传身教、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证之一。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 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 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 既要“自然”、“文明”, 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要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 以身作则, 洁身自好, 以德服人, 以身立教, 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当教师接一个新的班级时, 初次和学生或家长见面, 个人形象至关重要。不仅要注意自己的着装仪表, 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语言要精炼, 语气要亲切, 语调要和蔼, 说话要利落。给人们一个精干、有气质、有魅力的崇高的教师形象、渊博的智者形象和高雅的美感形象, 让学生一看就能喜欢、接受教师, 那么下一步的工作就好开展了。教师还要有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善于交流, 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并要宽容、大度、热情, 有同情心, 等等, 这些都能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那么, 在今后的工作中, 学生和家长都会支持和帮助教师;反之, 如果不注重着装仪表, 他们从外表上就瞧不起教师, 那么这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形象, 学校的形象也要受到影响。当学生看不起教师时, 既不买教师的账, 也不会听教师的话, 那么教师就无法实施对他们的教育。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尊重老师, 老师爱护学生, 师爱是基础, 是先决条件。在教育过程中, 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 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师爱最为公众期待,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经常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遇事冷静, 不随便发怒, 不以威压人, 处事公平合理, 不抱偏见, 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 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 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 要尊重学生, 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 追求人格完美, 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 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热爱学生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 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 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分外珍视和强烈地期盼教师的爱, 这是每个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 当他们从老师那里感受到这种真诚情谊时, 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老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 让学生敢于亲近教师, 敢跟教师说心里话, 那么教师的工作就好开展了。缩短和学生的距离, 让他们把教师当作朋友, 这样他们就会听教师的话, 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也有自尊心, 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如果恰当, 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 就会成为一种伤害, 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的语气, 这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 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 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 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 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 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 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 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 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 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 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世纪的教师要成为道德教师,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生观和教育观, 必须从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开始。由教学实践得知, 凡是良好教学成绩的取得, 都是与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师形象分不开的, 这就是教师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宋志红.现代教师形象透视——师德建设百例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编辑记者要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 篇4

1 编辑记者具有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编辑记者具有创新意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新闻报道的生命活力,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信息资讯的需求,因此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1 提高新闻报道的生命活力

不难发现,很多墨守成规的广播节目及新闻栏目,其生命力都是短暂的。对于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摒弃陈旧的报道模式与节目思路,丰富形式与内容,才能逐渐提高节目的生命活力,打造听众喜闻乐见的栏目。

1.2 满足人们对信息资讯的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听众对于新闻报道、信息资讯的需求高涨,而且听众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去了解信息资讯,获得主观的感知,这就对广播这一传统媒体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新闻记者要不断地创新,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内容,以提升信息资讯的适应性,使之更符合受众的需要。

2 编辑记者树立创新意识的方法

编辑记者要树立创新意识,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养,激活思维,寻求突破,同时要更多地借鉴参考优秀新闻报道,以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2.1 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养

编辑记者的知识储备十分重要,因为如果自身知识文化素养受限,就难以全面认识到事件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也难以全面地把握采访的过程与采访的效果,如此便难以使采访更为有效。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的深、浅、广、窄,决定了新闻记者创造力的高、低、强、弱。知识贫乏,孤陋寡闻,就会扼杀自己的创造力。为此,编辑记者应该不断充电,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新闻事件时能够有敏锐的洞察力,有更准确的视角,选择更适当的题材,从而创新新闻报道。

2.2 激活思维,寻求突破

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动态性,更具有一定导向性。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决定着工作的好坏和工作成果的大小。记者思维的结晶是新闻作品,新闻佳作是记者创新思维的物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编辑记者要不断地激活思维,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沉”到事物矛盾的漩涡中解剖问题;当发现有价值的现象后“跟踪追击”,把自己的思维向纵深推进:既“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又“由此及彼”,联想到与这一现象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做深入采访。这样,通过不断地创新思维,寻求突破,编辑记者便能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2.3 借鉴参考优秀新闻报道

受工作性质影响,编辑记者工作不能“闭门造车”,因为“闭门造车”会使思维受限,从而降低新闻报道的质量。为此,编辑记者应该积极地借鉴与参考优秀的新闻报道,从优秀的新闻报道中汲取养分,开拓思路,创新思维,从而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得以创新。一方面,编辑记者应该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与文章,如白庆祥的《中外新闻特写名篇赏析》,汤世英的《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王蕾的《外国优秀新闻作品评析》以及谢静的《中外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等,虽然这些书籍里的新闻并不是最新的,但是却能够为编辑记者提供最全面、最准确的思路,使编辑记者能够通过这些书籍获得一些启发;另一方面,编辑记者也应该经常关注央视以及各卫视的新闻报道,同时还要多关注一些国外媒体的新闻报道。此外,也可以从其他媒介的新闻报道中获得新的思路,综合各种风格的新闻报道,提取对自己采访、编辑有效的观点,加入新闻报道中,不断创新,使新闻报道更有生命力。

3 结语

笔者从编辑记者具有创新意识的必要性与编辑记者如何树立创新意识两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优势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要想在这一背景下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编辑与记者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多方面创新,与时俱进,真正提高新闻报道与信息资讯的生命力。

摘要:广播电台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出现了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媒体,冲击了广播电台的主导地位。为了有效推进广播媒体的发展,编辑记者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创新,谋求发展。而电台的编辑记者,更需要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为听众呈现更优质的节目。

关键词:创新意识,新闻报道,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倩.解析地市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

[2]安继玲.浅谈如何提高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创新能力[J].新闻传播,2014(5).

良好校风的树立 篇5

关键词:翻译硕士,学习氛围,职业技能,翻译技术

一、引言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并成立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MTI教指委),具体负责指导这一新兴学位课程。截至2014年7月,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206所。应用型翻译硕士与学术型翻译硕士的根本差异,在于是否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在翻译行业发达地区的翻译硕士培养单位中,以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翻译等课程为代表的翻译技术课程在翻译硕士培养体系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开办翻译技术沙龙,翻译硕士的授课教师对职业技能在翻译行业的应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进一步落实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翻译行业发展落后的地区,受师资构成和学术化教学思想的制约,看待应用型翻译的正确观念仍待普及。如何树立正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是保证翻译硕士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学者对翻译硕士教学问题的认识

翻译硕士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从本质上说,这样的目标要求翻译硕士教学要与社会需求看齐,以社会满意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但是从整体上看来,翻译教学不能满足翻译的行业快速发展仍是不可忽视的矛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6年某高校翻译硕士专业接受MTI教指委进行学科评估时,因硕士论文内容过于学术化而被停止了招生资格。对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国内学者已经有所反思。吴自选和丁素萍(2012)通过对南开大学等5所开办翻译硕士专业的学校进行培养目标调查,认为目前MTI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制定个性化和清晰的培养目标。陈了了(2011)认为,翻译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学术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教师亦缺乏标准的内容作为教学参考,教学随意性大;同时,学生缺乏独立工作能力,译稿往往依靠任课教师进行最后的修补,助长懒惰思想。郭晓勇(2010)认为,现在的翻译硕士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在师资队伍上,翻译专业教师学术背景强,缺乏承担实践性翻译教学的足够经验,影响教学效果;在培养多样性上,目前只能培养口笔译人才,无法培养语言服务行业的管理、营销、技术、排版等复合型人才。刘晨星(2015)通过分析43份针对高校翻译教师的问卷调查,认为目前的翻译教学存在两种问题,首先是课程结构不合理,学术类课程比重过多,牵制了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时间。其二,通过把翻译硕士培养目标同翻译产业附加值技能金字塔(François Massion 2014)进行对比,认为我国培养的翻译硕士既不够高层次也不够专业性。王华树(2012)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一文中指出,首先,信息技术是推动翻译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因文科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低,在学习新知识时会遇到障碍;其次,现代化翻译理念还有待普及,目前,把计算机辅助翻译简单等同于机器翻译的片面观点在高校中仍然很有市场;另外,虽然校外实践导师的职场经验丰富,但因其职场背景导致难以融入学校的学术氛围,缺乏面对高校学生的教学经验。上述学者均对目前翻译硕士教学的问题有所认识,但是这些认识大多从课堂教学出发,对翻译硕士的学习氛围涉及不多。笔者准备从学习氛围的角度出发,更加全面地看待翻译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学习氛围面临的困境

1. 培养计划结构松散,难以真正落实技能型培养需求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无时不刻不在享受着信息技术进步带给人们的便利。电话的发明缩短了沟通的距离,智能手机的使用让通讯工具的用途多样化,推动互联网+建设不断加快。在翻译行业,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代表的翻译技术带来了更高的翻译效率,推动翻译职业由手工作坊型向流程化、规范化的模式转变,在翻译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翻译新工具和技术的使用已经不可避免,谁先迈出一步,谁就占据前沿,谁就能获得创新的资源。然而现存的问题是,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表面化,在翻译硕士的整个课程计划中缺乏主体性,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不强。以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为例,虽然翻译硕士培养计划中开设有该课程,但是只要本课程期末考试合格,就算学生了解了这门技术,至于中期考核和毕业前的翻译报告写作,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来完成,这样设计的培养计划明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翻译技术的学习流于形式。

2. 学习动机差异明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翻译硕士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翻译实证报告,通过对翻译报告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动机和职业素质的真实水平。通过笔者对某培养单位翻译硕士的调查,发现翻译报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翻译实践的主题没有体现多样化特征,文学和学术题材在翻译报告中仍占有重要比例,其次,缺乏主观能动性,为了满足答辩委员会对学术价值的重视,报告人擅长引用各种翻译理论学派的观点,介绍自己翻译经验的篇幅明显不足。追根溯源,翻译报告中学术性质的内容占有相当比例,与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具有密切的关系。翻译硕士学习动机的扭曲发生在两个阶段:在研究生入学考试阶段,表现为生源成分复杂,凭借现有的教学评价手段无法识别出真正具备职业学习意向的学生,再加之允许学术型硕士调剂到翻译硕士,以及在专业硕士内部,允许不符合口译学习要求的学生转到笔译方向,如此加剧了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效果无法保证;在翻译硕士培养阶段,表现为翻译硕士学生受到学术型学习氛围的影响,不能坚持职业技能的学习方向,通过撰写论文、参加学术型出国留学项目等方式,强化学术型学习动机,弱化职业型学习动机,最终动摇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

3. 缺乏岗位落实,导致就业困难

应用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最终适应社会分工。技能型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既要看社会分工的需求,也要看学校的师资力量能否适应这样的需求。根据MTI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翻译硕士培养目标,翻译硕士旨在培养口笔译人才,但是从职场角度看,企业对于口笔译人员存在两种用工形态,一种是兼职岗位,另一种是专职岗位,培养方案对这两类岗位的差异鲜有涉及;此外,口笔译人才只是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市场提出其他岗位的用工需求时,学生会因为综合技能的缺乏而无法胜任,尤其是面对语言服务行业提供的本地化工程师、翻译项目经理、多语种排版等岗位需求时。从师资队伍构成来看,高校语言专业教师是翻译硕士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教师的工作内容对其翻译能力有所要求,但不是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在语言培训中纳入翻译教学,其主要目的是获得语言能力,偶尔融入点滴翻译方法能力的培养,不是利用翻译进行信息传递或与外界沟通,更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损失。这样的教学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掌握完整的职业翻译能力,只能在翻译上做皮毛文章。由于培养目标不明,再加之没有获得充足的职业能力,当学生在语言服务行业就业受挫后,不得不回到语言教学的就业路径上,此时与擅长从事语言教学的学术型研究生形成竞争关系,让两种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在一个方向上竞争,导致内耗加重。

4. 缺乏务实态度,难以培养正确的职业精神

职业翻译作为一种应用型的学习导向,与生俱来就与社会需求存在直接联系,特别要求学习者具有务实精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例,这项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面对译稿中存在的重复或者相似的译文,借助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简化这些译文的录入工作,以达到降低译员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的目的。但是就翻译硕士的学习背景而言,由于受长期语言学习经历的影响,学生不可避免地带有人文社科类学习方法的烙印,善于按部就班和纸上谈兵,不善于从事实际操作。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SDL Trados翻译软件试用版以提高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但因为学生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安装软件后出现系统崩溃即不知如何处理,进而对电脑翻译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同学安装电脑翻译软件后,明明知道该软件的文字处理的功能是基于微软office实现的,但是电脑中还保留着国产办公软件,由此构成翻译软件功能不能实现的隐患。务实精神的缺乏,不仅导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且由于精神意志薄弱,学生无法在职业道路上长期发展。在翻译职业进入技术驱动时代之前,翻译经验的积累方式具有分散化特征,其积累的形式可以是既可以是手工制作术语表,也可以是与专家的谈话记录、在工作现场的实地体验等。进入到技术驱动时代之后,经验积累变得更为具体和直观,集中表现为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的制作和管理,这样的经验积累方式更加便于信息交流和重复利用,但也带来了负面问题,就是信奉拿来主义的译者忙于寻找现成的翻译资源,而不愿意自己从头开始积累翻译经验,这样皮毛式的翻译学习方法不能真正提高翻译能力,长此以往,也无法胜任翻译工作。

四、如何培养良好的翻译硕士学习氛围

1. 反对经验主义,坚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

翻译硕士培养方案松散的根本原因,在于翻译硕士教学团队脱胎于学术背景,面对需要承担的实践型教学任务,仍然试图以经验主义支配教学,在翻译实践形式不断变化、技术革新不断加快的时代缺乏足够的职业适应能力。笔者认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势必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要设定从事翻译硕士教学的岗位门槛,从工作经历、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水平、项目管理能力、现代翻译技术应用能力等角度考察授课者的任职资格,对于暂时不能满足任职资格的职位申请者,应通过校外脱产锻炼、参加翻译行业学习活动等形式提高其职业素养,推动授课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让培养的学生提高适应复杂职场环境的能力。

2. 明确技能型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1年发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规定,翻译硕士的培养单位应当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设立导师组的本意是在坚持学术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校外实践导师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能力,但是现在的技能型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翻译硕士的学术型教学目标同技能型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融合,一旦产生矛盾,技能型教学目标就成为牺牲品。另外,拥有高级职称的校外实践导师年龄普遍偏大,面对技术驱动下的翻译行业不能快速适应,致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关键在于切实提高技能型教学目标在翻译硕士培养中的含金量,并由教师带头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在具体落实上,应打破翻译硕士培养计划由学术型导师制定的现状,鼓励校外实践导师提出意见,打破学术型课程同技能型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各自为政的状态,建立以贯彻技能型培训目标为主,兼顾学术素质培养的课程结构。在课程教学方面,校外实践导师应当从语言服务行业对员工素质的最新要求出发,鼓励学生掌握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地化技术和翻译项目管理为代表的现代翻译技能,并通过翻译实习、中期考核和翻译报告写作等形式核实这些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方面,校外实践导师应当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学术型导师在翻译硕士培养过程中应恪守学术道德,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做出原则性指导,但不能过分强调理论素质的重要性,阻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3. 建立严进严出的人才评价制度,保证培养目标的稳定性

首先要保证专硕学生队伍的纯洁性,关闭学硕与专硕之间以及专硕内部的调剂渠道。另外,鉴于学生构成的复杂性,有的学生为缓解考试难度,虽然把专硕作为考研第一志愿,但实则以专硕作为跳板,入学以后仍然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如此以来,不仅影响自己掌握职业技能,也会影响周围学生的职业型学习动机,干扰翻译硕士正常的培养氛围。对此情况,在翻译硕士复试环节应改变以语言能力一刀切的评价模式,按照职业意向、理性思维、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能力、翻译经验等模块给学生综合打分,判断其是否适合翻译硕士的学习。进入翻译硕士学习阶段以后,在定期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的基础上,通过中期考评、进修计划和签约后工作岗位的属性判断学生的职业型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对于不符合翻译专业硕士就业方向的学生,应考虑延期毕业。

五、总结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翻译硕士缺乏学习氛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施教方而言,主要问题是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突出技能型课程在翻译硕士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面临市场需求时,因缺乏足够的职业技能而导致就业困难。对于受教方而言,一方面自身缺乏务实精神,另一方面受到学术型硕士学习方法的干扰,导致学习动机差异化,偏离了翻译硕士的应用型学习目标。解决翻译硕士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就学术背景教师而言,要打破经验思维,规定翻译硕士教师任职资格,从各方面衡量翻译硕士教员的实际水平;在与校外实践导师的融合方面,应打破学术背景教师一手制定翻译硕士培养计划的局面,打造以实现技能型教学目标为主,兼顾学术素质培养的课程结构;除此之外,要鼓励教学人员提高终身学习能力,适应语言服务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最新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改变人才评价方法,真正识别出具备明确职业动机的学生,并通过优化考核内容和形式、进行就业引导等方式保证实现翻译硕士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Gile D.,2005,la traduction,la comprendre,l’apprendre[M].Presse Universitaire de France,p.9.

[2]Gouadec D.,2004,faire traduire[M].la maison du dictionnaire.

[3]吴自选,丁素萍.以造就科技翻译人才为目标的MTI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9):129-131.

[4]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在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上的主旨发言[J].中国翻译,2010(6):36.

[5]王华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J].中国翻译,2012(3):57-62.

[6]陈了了.计算机辅助翻译与翻译硕士(MTI)专业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6:28-31.

[7]刘晨星.MTI院校CAT教学现状调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5.4:25-27.

树立良好师德,培养合格人才 篇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无数赞誉和光环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职业是伟大而神圣的, 教师的工作是任重道远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中所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 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教师师德高尚,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 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观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摄制的九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片《师德启示录》后, 不禁令人感叹从古至今, 师德楷模们为我们竖起的一面又一面的师德旗帜。在教师的丰碑上留下一串串人们熟悉的名字及其不朽的事迹!感叹之余, 笔者在思索中国古代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德教先行, 修身为本”。这就是从古到今的师德楷模们之所以成为楷模的重要原因, 在弘扬师德, 塑造师魂的今天, 这一古老的道德命题仍在闪烁其智慧的光芒!

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强调德治, 即把道德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重视培养社会个体成员的道德品质, 更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 明确地提出了“德教为先”和“修身为本”的命题, 其内含的珍贵历史遗产就是, 相信人的善良品质基本上都是后天产生的, 因而人不仅可以教化, 而且必须教化。“无教”之人和野兽差不多, “有教”之人个个可以成为像尧和禹那样的“圣人”。在“以德治国”的今天所倡导的“爱国守法, 明理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 与中国古代的“德教为先, 修身为本”的道德命题都是在强调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在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 “德教为先, 修身为本”也是全体教师加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当前, 教师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变革会发生一些变化, 甚至产生一定程序的迷茫和混乱。面对清贫的教师生活, 能不能经得住金钱与功利的诱惑, 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每日三省吾身, 自觉地进行思想约束, 以便及时发现不符规范的行为, 避免犯错误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职业修养首先要“慎独”。在许多情况下, 教师的职业活动是单个进行的, 教师是否“慎独”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自觉在“隐”和“微”处着手, 只有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自觉进行师德修养, 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合格教师。

作为人类思想与文明的传播者, 教师应当主动接受挑战, 担当起重任。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 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

面对21世纪, 教师更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怎样深刻领会《纲要》《规范》, 并不断丰富扩展其内涵, 将其深化升学, 落实到师德建设中去, 促进教育事业的腾飞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过去我们常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 现在我们应说, 教师至少要有一杯“活水”, 这一杯“活水”主要该来自于不断的读书学习。社会在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新生事物不断地涌现, 知识老化的周期在逐年缩短,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 同时, 出版的新教材增添了许多新知识, 教师要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当今的教育理论已否定了传统的“一次读书教育”的观念, 需要教师不断读书学习。一个人的生活是一个无止境的读书、学习和完善的过程, 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读书学习。而现今有些教师除教科书之外, 不买书也不看书。这些教师闲余时间多, 读书时间少;地摊文字读得多, 贴近课堂的书籍读得少。教师不读书, 就不能及时了解有关科学及其他学科的目前成果和发展趋势, 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 用最新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成果教育启示学生, 在教学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被动。随着教育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读书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良好习惯, 不仅知识分子爱读书, 干部、工人、农民等也和书本越来越亲近了。书籍应像衣服、饮食一样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作为教师, 一定要走在大众“读书潮”的前头, 做好读书的表率, 要具有追求知识的紧迫感、危机感, 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 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 把握各种读书学习的机会, 让书橱和自己的头脑一天比一天充实。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得心应手,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师严谨治学精神的感召下才能健康成长。

师德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 影响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教育艺术, 没有过硬的职业素养, 何以培养出高质量高品质的学生呢?江泽民同志曾提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学校无小事, 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 事事做楷模。因而, 教师的形象必须是精雕细刻经得起研磨推敲的;教师的形象必须是近乎完美的, 或者说是追求完美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要求教师做到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然而, 某些教师却抱怨师德要求和教师行为规范束缚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限制了他们的许多自由。殊不知, 教师不仅是“人”, 而且更是“人师”!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我们知道, 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 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具体体现。在教育中, 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 既是师德的规范, 又是教育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 教师是社会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师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有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师德具有示范作用。教师所雕塑的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 陶行知先生曾阐述真正的教育是要“以人教人”, 让学生耳濡教师的“理”, 目染教师的“德”, 以师为模范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师德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教师的道德标准是社会向教师提出的行为准则, 是调整教师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人际关系的准绳, 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要明确这一标准, 就应认真学习与教育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文及规则要求, 积极付诸实践, 锻炼意志。一个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坚定意志和行为, 以行促知, 以行激情, 以行练志, 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所以, 职业道德意志力是内化的重要保证, 而要锻炼意志, 只有在实践中积极克服不良的惰性心理障碍和不求上进的个性心理障碍, 自觉地抵制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道德行为。

师德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教师只有先洗净自己灵魂中的污垢, 才能留给学生一片清净的天空。教师在学校要有师德, 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应具备遵守社会公德, 成为家庭美德的模范, 遵纪守法。要做有道德的人, 要经常抓好人生的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师德工作。常言道:“琢玉首先要爱玉, 育人首先要纯洁。”高尚的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 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巨大力量。

一名优秀的教师, 首先应是一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把只教知识的教师称为“经师”, 把既教知识又育人的教师称为“人师”。当前, 在某些教师心中, 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只重智育而忽视其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可以说, 不重视师德修养的教师, 就是一个素质欠缺或不合格的教师。

师德修养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业道德和一般人所具有的社会公德等范畴。值得重视的是, 教师要注重人格修养。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教师首先要注意平时自己是怎样展现于学生面前的。教师的人生理想、工作与治学态度、为人处事、行为举止, 乃至平时的音容音貌这些有形的表现, 无不流露着人格的魅力, 同时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我们所以强调人格魅力的作用, 是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有研究表明, 教师的人格修养中, 精神是振作还是萎靡;兴趣是广泛还是狭窄;性格是有序还是杂乱无章, 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

从教师的责任和作用来看, 加强师德修养有助于实现以德育德和教书育人的目的。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和他的品行,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所以说, 教师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作为公民的一般要求, 而且还是教育的特殊需要。教师的思想品德在德育过程中的感化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的人格力量尤为突出。教师的人格力量, 就是要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自己的个性、言行体现出来, 并且深刻地影响学生。要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21世纪人才, 教师首先就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师德修养是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它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深入研究, 勇于创新, 从而使教师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以爱学生为前提, 以教书育人为目的, 所谓“教书育人”, 就是教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以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是一种开发学生智力、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创造性劳动, 这是人民教师的天职, 也是人民教师的光荣。

人们常常把教师的工作比喻成春蚕和蜡烛, 照亮别人, 毁灭自己, 毫无半点怨言, 这正是千百万教师的精神写照。是什么力量在支持和激励着他们呢?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的崇高道德和高度的教育责任感。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和鲁迅先生“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的高尚师德, 正体现了教师的献身精神。教师一方面要献出知识, 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知识。

良好校风的树立 篇7

关键词:教师,师德,教育,形象

教师的使命重于泰山。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 师德为首。长期以来, 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涌现出了诸如“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十大乡村最美教师”和环县一中教师孙杨同志等一大批先进教师和模范人物, 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 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然而, 在优秀教师和先进楷模的赞誉声中, 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有些教师目无组织、玩忽职守;有些教师衣冠不整、语言粗俗、行为不检点;有些教师缺乏爱心和耐心、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些教师从教不廉、以教谋私、兼职经商等等。针对以上不良的教师行为和形象, 我们要在新时期新的教育观念的引领下和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浪潮中大力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努力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 提升教育形象, 还教育事业一片晴天。那么, 在新时期, 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成为教育界甚至全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提高素质, 锤炼品格。

作为教师, 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 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所描述的“德”的重要性。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应从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两个方面做起。在理论方面, 教师要做到“学为人师”。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知识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教师所知道的东西, 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 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 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出最重要的东西来讲。”这正是一碗水与一桶水的道理。因此, 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 也要学习专业外的知识,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做到胸有成竹。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潜心钻研业务, 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尤其现在是信息时代, 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有多种多样。因而, 问题也千差万别, 层出不穷。教师面对的是崭新的教育环境, 是思维活跃的教育对象。因此教师既要注重总结经验, 多方搜集资料信息, 又要熟谙教育心理学知识, 勤于向长者求教。惟其学而不厌, 才能诲人不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有充分理论知识的储备下, 教师应该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和探索。在实践方面,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当中以及日常生活当中, 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仪表, 做到“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因此, 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 从自我做起, 率先垂范, 作出表率, 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 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 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进而“乐其业”。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 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 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 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而教书育人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关爱学生。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个富有责任感, 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予良好期待情感的老师, 他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 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 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 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用师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关心、尊重、理解、信任时, 会更“倾心”于教师, 更加乐于接近教师, 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1. 关爱学生就要“关心学生”。

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有学生, 心中想着学生, 服务于学生。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 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 教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不便时, 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教师应争取做到:哪里需要老师, 哪里就有老师的身影。也就是说, 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 教师不仅要记在心里, 说在嘴上, 而且要落实到行动上。

2. 关爱学生应要“尊重学生”。

在诸多的爱生美德中, 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也好, 育人也罢, 都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 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程序, 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方能动、另一方被动的生产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既可以密切联系师生感情, 又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 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

3. 关爱学生还要“理解学生”。

理解源于沟通。理解学生就是懂得学生心里想的, 相信学生口中说的, 明白学生手中干的。小学生由于年纪小、阅历浅、经验少等多种因素, 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 这些都在所难免。一个人总是由童年到少年, 再由少年到青年, 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教师对学生, 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错误, 不能“见到风就想到雨”, 不能怒不可遏、动辄训斥, 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正确的态度应是允许学生犯错误, 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 要知道, 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 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需要教师细致、耐心、不懈地引导和扶持。

4. 关爱学生定要“信任学生”。

信任学生可以理解为“信而任之”, 即相信敢于托付。首先, 教师在对待全体学生上, 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要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 以信任之目视之, 以信任之耳闻之, 以信人之言引导之;其次, 在对待后进生上, 同样要以信任为前提, 不能横挑鼻子竖挑眼, 不能抱有成见, 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应当心平气和地让学生坐下来, 想法设法让他说话。然后, 顺势进行引导, 最终使之幡然醒悟。再次, 在对待班干部上, 要坚持做到“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充分调动全体班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让他们在信任的土壤上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三、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和奉献社会都是社会主义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和最高目标指向。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 首先得热爱自己的职业, 只有这样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作为教师,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 就要喜欢这个职业。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我们才能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淡泊名利, 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 以苦为乐, 甘于奉献, 才能领悟到从师的乐趣, 才能以从师为荣。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人们常说, 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原因在于这个职业不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了物质上的生活保障,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的前途, 社会的发展, 祖国的未来, 人类的进步。这么神圣而伟大的事业需要教师去完成, 一个必不可缺的条件就是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之一的普琼老师为例来谈谈教师的奉献精神。34岁的藏族汉子, 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仁多乡完小校长, 就是在这块土地上, 用平凡和坚守诠释了他对“担当”二字的理解。当记者问普琼为什么可以坚守“生命禁区的禁区”, 他说:“我不留下谁留下?我不坚守谁坚守?我要是离开了, 把这儿的孩子交给谁?”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奉献。奉献是一种境界, 奉献是一种修养, 奉献是一种付出。因为奉献, 广袤的草原上才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因为奉献, 茫茫雪域高原上的孩子们才有美丽的人生。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就是对社会的一份回报, 一丝奉献。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 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 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 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 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三尺讲台, 使教师照亮了别人, 也升华了自我。小小的三尺讲台使我认识到:师者为师亦为范,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走上讲台, 教书育人;走下讲台, 为人师表。因此, 师德需要培养, 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当正心、修养、厉志、笃行;精其业, 美其德, 爱其生。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 完成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共同撑起教育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张加亮.高职院校人生导师制育人模式新实践[J].职业与教育, 2012.11

上一篇:集成策略下一篇:无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