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集成

2024-06-26

平台集成(精选12篇)

平台集成 篇1

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信息密集型产业, 与电子商务的天然适应性使得旅游电子商务走在产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前沿。近几年, 在线旅游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 传统旅游从线下纷纷涉足电商走向线上, 旅游电商俨然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潮流和标志。山西荣国际旅行社拥有17年传统旅游运营思路与实操经验,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消费时尚的全新思考, 经过两年多的分析论证与研究, 于2012年5月开始全面进军电商领域, 走出了一条旅游创新和特色发展之路。

旅游联手电商强势出击

荣国旅全资子公司——山西荣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软件技术开发、网站建设与推广、电子商务、自动化办公、计算机信息系统支撑、互联网增值技术服务等相关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企事业单位建站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及推广, 拥有独立的高端服务器, 提供域名注册、虚拟主机、中文网址、企业邮箱、网站建设、网络营销和软件开发的企业网络工程的全程跟踪与服务, 行业范围涉及旅游、机械、医药、建筑等领域, 是金融、政府、通信、电力等行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十二五”规划中, 我国将电子商务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确提出将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不断深入, 其中特别注明“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的开发与应用, 积极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等创新电子商务领域的研发。数据显示, 2012年全球旅游产业增幅4%, 中国的旅游业增长幅度更大, 2013年旅游业收入预计会有14.2%的增长。随着网络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将发挥巨大的潜能, 带动各种消费, 啦动经济增长。

荣国科技紧抓机遇, 经过两年多的分析研究和实地调研, 结合当前电子商务主导经济消费思潮的不断深入, 以及荣国旅17年来对传统旅游运行模式和未来消费转型的思考, 看到旅游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潜力, “荣国旅游全国系统电子商务集成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通过采集筛选整合旅游行业各种资源, 以全新的网络视角打造空中旅游营销模式, 实现无地域、无国界、无时空、零距离、高品质网络旅游全新体验平台, 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式预定、一对一服务, 使旅游者足不出户遍知天下旅游事。

据了解, 该项目从2012年5月开工, 至今一年多来, 基础架构已初步完成, 现已投入第一期试运营阶段, 实现省内及周边、国内及国际成品线路展示、在线预订、网上支付、线上线下客服互动、旅途跟踪、售后回访等一条龙信息化服务体系。第二期内容将进一步升级现有功能, 另增加自助游、自驾游板块、旅游攻略、车辆预定、酒店机票、景点门票、土特产预订系统等单项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开发, 并实现基于安卓和苹果手机移动支付客户端的开发工作。第三期预计将在两年内继续拓宽平台领域完成导游信息平台的整合与开发, 并实现基于平台的大型旅游社区和在线交互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线上线下结合保证服务

随着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旅游、对旅游电商的服务也随之有所提高。固有的模式缺乏创新, 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 面对相似的价格及质量, 旅游者的选择往往是由服务品质来决定。如何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并能适合每一位旅游者的特色服务, 成为旅游电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据介绍, 荣国旅游电子商务集成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 而重中之重就是服务, 坚持以“服务第一, 信誉至上”的宗旨, 不断创新进取。通过采用最先进的云技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等科技手段, 将旅游与电子商务结合, 打破了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开创了一种更新、更便捷、更直观的景区与消费者联系的通道, 充分利用强大的采购团队、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 将各种旅游资源整合放入荣国旅游电子商务集成平台, 将天下旅游资源一网打尽, 形成一个以旅游为核心, 相关内容为辅助联动的旅游商务电子集成平台。

同时, 该平台采取网上网下联动的方式, 为即将出行的旅游者提供360度全方位多角度24小时的沟通与服务, 使旅游者足不出户“一网了然”, 而在移动电子商务方面, 旅游者可以体验最快捷、最广泛的个性化、自助式的即时旅游服务, 实现“一部手机, 畅游神洲”。

为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荣国旅游电子商务全国集成服务平台还实现了线上与线下互动, 产销分离, 统一采购、统一宣传、统一客服、统一操作、统一编辑、统一营销, 全部采用国际标准化作业流程。在线上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多产品、个性化的组合与预订服务, 在线下以信息共享带动地面旅游服务资源的整合与业务协同, 促进线上和线下资源的结合, 构建覆盖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的服务价值链, 形成“线上预订”与“线下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 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 荣国旅游电子商务集成平台预计投资1亿元, 届时将建成山西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行业信息交互电子商务集成平台。该项目的开发与建成将对山西省信息化管理工作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线上完成交易, 线下消费体验, 在线平台整合线下资源, 带来消费, 更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 提升效率和价值。传统旅行社生产销售模式与现代电子商务模式结合, 是促成双方合作和转型的机遇, 更是传统旅行社“触电”寻找新的营销方式的最佳途径。

对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 服务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与传统旅游业的结合把旅游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荣国旅游电子商务集成平台的出现对传统旅游提出挑战的同时, 也更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腾飞的机遇。荣国旅游电子商务全国系统集成服务平台将在传统旅游与现代网络科技相结合的背景下, 实现完美结合, 网上网下, 线上线下协同作战, 奏响经济新篇章, 为山西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平台集成 篇2

关键词:用友UAP,集成平台,ESB,主数据

中国软件网:用友UAP集成平台支持用户、界面、信息、服务、流程等集成功能,能够方便支持第三方应用与用友(NC)产品快速集成。日前,记者采访了用友集团UAP中心集成产品开发部经理粟竹冉,产品与技术管理部技术架构师龙乐乐,他们就用友UAP集成平台特性以及业界热点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CSDN.NET)集成平台是用友统一应用平台UAP的一部分,由一系列软件框架及服务套装实现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级别的集成要求,主要包含了套件ESB(企业服务总线)、MDM(主数据管理)、IDM(身份管理)等。

用友UAP集成平台架构图 摘自UAP技术白皮书

用友UAP集成平台支持用户、界面、信息、服务、流程等集成功能,能够方便支持第三方应用与用友(NC)产品快速集成。日前,记者采访了用友集团UAP中心集成产品开发部经理粟竹冉,产品与技术管理部技术架构师龙乐乐,他们就用友UAP集成平台特性以及业界热点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用友集团UAP中心集成产品开发部经理 粟竹冉

据悉,UAP ESB的关键特性包括: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集成开发环境,面向服务的组件编程架构,支持SCA事务模型、分布式异构系统事务,支持集群及负载均衡,提供服务仓库实现跨平台服务的统一管理,内置基于流程虚拟机的消息流和工作流引擎,支持WebService协议,提供JMS、Http、Tcp/Socket协议支持等。

对于开源解决方案,粟竹冉表示,用友开发过程中调研过相关开源产品,功能很强大,但缺点是服务方面做得不好,另外就是监控功能做得很粗糙。用友UAP团队越来越重视借鉴对开源产品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但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用友集团UAP中心产品与技术管理部平台技术架构师 龙乐乐

此外,用友UAP集成平台中的主数据管理和身份管理功能还没有正式对外发布,在之前一直以项目的形式存在,未来用友将把它们作为独立的产品开发。用友UAP主数据管理系统负责主数据服务管理调度、数据读取转换存储以及和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主要分为几个组成部分:主数据建模、主数据共享、主数据服务、主数据适配器。

龙乐乐分享了用友UAP平台身份管理的两个典型应用场景:第一是对人员进行统一的身份管理。包括从入职、职务变迁到离职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另一个场景是统一认证和身份库,服务于SSO,跟企业门户结合,形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结构。

高校数据平台集成方案的分析研究 篇3

【关键词】数据平台;集成;ETL技术

我校从2000年开始信息化建设,早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信息标准,各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建立了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各应用系统建设时期不同,采用的技术架构不同,运行管理维护各自独立,当对信息的处理涉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时,处理诸如跨操作系统平台、跨数据库、跨开发平台等多方面的工作,容易形成混乱,给开发、管理、维护工作带来大量的工作量和难度。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对各类应用和数据进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形成统一的数据服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1.总体设计

数据平台的建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一些集成需求是面向数据的,还有一些集成项目是基于事件驱动的体系架构或者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把整个高校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和数据整合是一个复杂的任务,甚至是涉及到学校的体制、各部门责任和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数据平台的总体设计采用三层数据模式,分别为表示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层。表示层对全校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应用平台的访问服务,以B/S方式体现;应用服务层涵盖学校所有现有的应用软件系统,包括综合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一卡通、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这些子系统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提供基于统一身份认证的信息集成,提供信息化系统服务,并且提供应用软件与数据库接口,有效地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数据层是共享数据平台,提供数据交换和共享功能,数据要高度集中,并且安全可靠,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可共享的数据支持。

2.技术实现

选择技术体系结构时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跨平台性、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可管理性,并且应该有好的可扩展能力。我们的原始数据来自多个不同的数据源,有数据库中的模式固定化数据,也有来自异构源的异构数据,将这些分散异构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标准的数据库中并且统一所有的应用很难实现,所以我们采用数据交换技术,将现有数据资源以原有格式存储于分布式数据服务器上,实现分散异构的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和流通,在共享數据平台上搭载现有业务应用和开发新的业务应用系统。

3.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技术涉及元数据模型管理、数据抽取转换加载技术和数据联邦技术等。对于异构数据的集成,常见的有集成模式和复制模式。集成模式对应的是联邦数据库模式,提供统一的访问视图,实现逻辑上的数据集成来满足应用数据的集成需求;复制模式对应的是数据仓库建设,由ETL(Extract-Transform-Load的缩写,即数据抽取、转换、装载的过程)完成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仓库转化的过程,目前大多采用这种模式,把数据从物理上不同的数据源中抽取,进行数据转换和加载,得到统一完备的数据仓库,原来分散的应用仍可以独立运作。ETL规则设计和实施在整个数据集成项目中占有60%-80%的工作量,在数据处理上几个重要流程:

3.1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就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即对数据库、表、列、列属性(类型、格式、约束等)以及主键/外部键关联等等的描述,在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数据仓库系统中,元数据机制定义了数据源的位置及数据源的属性,确定源数据到目标数据的对应规则,确定相关的业务逻辑、记录根据业务事件发生而随之进行的数据抽取工作时间安排,记录检测系统数据一致性的要求和执行情况,衡量数据质量,合理的元数据会有效的描述信息的关联性。所有的ETL过程必须参照元数据,才能快速实现。

3.2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是从数据源中抽取数据的过程,包括模式数据和实例数据抽取。在实施整个ETL过程的时候,首先要对抽取进行分析,确定什么数据需要被抽取,确定数据源信息、有效性、数据格式等,用相关算法得到实例数据的抽取策略,进行数据抽取。

3.3数据转换和加工

定义数据源和目标库的映射关系,根据定义好的转换模型,对抽取出的数据进行转换和加工。数据的转换和加工可以在ETL引擎中进行,也可以在数据抽取过程中利用关系数据库的特性同时进行。相比在ETL引擎中,直接在SQL语句中进行转换加工更加简单清晰,性能更高。

3.4数据加载

将转换和加工后的数据装载到目标数据库中,这是ETL过程的最后步骤。数据加载的方法有多种,对于数据量较小的数据可以通过SQL插入、更新等基本语句完成,对于海量数据可以采用批量装载的方式。

3.5目的数据存储

提供数据与原数据的存储场所,一般为数据仓库。为了考虑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须配备强大的辅助管理工具,以进行作业调度、日志管理、系统监控、数据维护等辅助系统的操作,同时要为应用软件提供接口,实现更好的交互性和可扩展性。

4.结束语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的探讨 篇4

医疗集成平台是将临床各类子系统, 如:门诊、住院、药品、PACS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及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 等进行集成, 以协助医务人员在系统集成平台上能随时访问所需临床数据, 从而及时有效地作出临床医学决策。医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 由于缺少整体架构, 各医疗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1], 加之各个异构系统逐步独立完成实施建设, 服务对象的多种类及医疗事务的复杂性决定了系统的多样性和信息化的多元化发展[2], 而系统之间缺乏标准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 大多采用两两集成的方式, 增加了系统的维护难度;当某一系统更新时, 与其集成的其他方需随之改动, 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功能性等产生系列未知的影响;同时, 集成的质量难以保证, 部分厂商之间的集成没有日志, 难以跟踪和监控, 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否成功缺少透明度等。上述问题是大多数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尤其对于起步较早、各业务信息系统分步骤建立的医院, 会面临着多元异构信息系统整合集成的需求。

1 集成平台的建设目标

集成平台概念在其他领域应用较多, 技术较为成熟, 但真正在医院信息系统 (HIS) 中取得实效的案例, 还为数不多[3]。参考其他行业和国内外HIS建设的经验, 结合我院特点, 笔者认为集成平台的建设目标包含以下几方面。

1.1 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

集成平台应基于HL7/DICOM等标准, 参照IHE技术框架和体系结构, 将各种医疗信息 (影像、文字、视频、检验数据等) 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和企业服务总线 (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 技术实现松耦合集成[4]。通过建立标准的数据交换和公用字典, 将既往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整合到医院信息集成平台, 实现医院各科室间、医院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消除信息孤岛, 实现医院信息数据共享。

1.2 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数据中心

集成平台的共享数据, 应按照卫计委出台的基本数据集标准, 建立丰富的医学知识库, 并与医院各业务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与共享[5]。集成平台解决在网络环境下对业务集成的需要, 异构数据整合的作用是为上层应用系统提供集成、统一、安全、快捷的信息查询及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服务[6], 通过集成平台使一线医护人员更方便地获取患者的各类信息, 及时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并能建成以患者为中心的面向医疗、科研、管理的临床数据中心。

1.3 实现业务协同共享

以集成平台建设为契机, 通过高度共享的信息来实现对诊疗流程和医院工作模式的梳理和优化。集成平台的成功实施,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而非仅仅依靠技术本身。集成平台应能支持医院资源进行合理调配、降低投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2 目前业内集成平台建设的2种观点

2.1 积极实施与尝试

国内医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 由于缺少统一的顶层规划, 大多使用传统的视图、存储过程、动态连接库等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 将需要集成的两个应用中各自的消息格式、通信协议、数据模型, 进行代码设计、编写接口, 以便实现应用间集成[7]。这种传统做法给信息主管部门带来了极大压力, 例如:系统升级改造成本越来越大, 信息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 难以得到院领导和一线业务人员的理解;表面上信息系统的运维尚能应付, 但随各系统不断接入, 底层复杂而又雷同的数据交换方式, 逐渐成为系统稳定的“隐形炸弹”;一些合理的业务需求, 技术层面上并不复杂, 但只要涉及多系统间交互, 实现较为困难。集成平台是摆脱此类困境有效途径之一。一些医院的CIO认为, 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需要医院与厂商联合对集成平台进行大胆尝试与探索, 否则医院信息化产品仍将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

2.2 观望与等待

卫计委出台的各类技术标准, 没有明确要求医院实施集成平台, 只要求医院医疗流程各环节信息能够采集、共享和利用, 通过智能化处理提高医疗安全、质量和效率, 为临床医疗活动提供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8]。至于信息共享方式的选择, 是采用集成平台, 还是传统点对点方式, 需要医院根据现有系统、实施周期、投入、系统建设时间等因素来选择恰当的集成方案。从技术上讲, 完全采用标准接口的集成环境是理想的, 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厂商提供的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未考虑标准接口。目前建设一个完全采用标准接口集成的环境是比较长线的投资, 需较长时间方能发挥作用。与其集成平台一边实施一边不断优化, 不如观望与等待更为稳妥。

3 医院集成平台在几家医院的应用

3.1 应用实例一

集成平台实现过程:某市级三甲医院, 核定床位数700张, 年门诊量达120万人次, 年出院病人为1.5万人次。政府主导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 两年前采用“休克疗法”, 进行了完全意义上的信息系统推倒重建过程。中标的HIS厂商作为“总包方”为医院提供了HIS、LIS、PACS等全套信息化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 集成平台属于其信息化投入的重点产品之一。在半年时间内, 经过管理、信息、建设3方的共同努力已初见成效。

主要特点:该医院规模和需求量适中, 院管理层对集成平台的上线倾注了非常大的精力, 尤其在临床依从性方面, 采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行, 渡过难关。院方对总包方技术上充分信任和依赖, 当实施中遭遇困难, 院方多对需配合的厂商施予压力, 促其协同合作。

HIS厂商作为集成平台的实施方, 在异构厂商间的技术协调上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使得该院集成平台数据交换较为顺利, HIS厂商将更多精力投入临床智能库和业务协同效果的展现上, 经过各家厂商及院方的全力配合, 院方管理层对实施效果相对满意。

3.2 应用实例二

集成平台实现过程:某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 核定床位数2500张, 年门诊量逾300万人次, 年出院病人超过11万人次。非HIS厂商为该院实施了集成平台产品, 历时1年半左右, 已完成基于消息中间件为主的集成平台与运营BI决策系统, 能够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

主要特点:侧重于相对独立的集成平台建设, 打造出了独立性较高的集成引擎, 强调对卫计委互联互通、集成共享等相关标准的认证和支持, 但由集成平台延伸扩展至跨系统间的临床应用服务、异构系统间的协同交互等功能涉及面有限。这与该集成平台厂商提供的产品理念有关, 他们认为由集成平台扩展的应用功能, 应由相关第三方厂家基于其消息中间件的服务机制来实现, 实施方只负责集成平台的内部集成引擎即可。

3.3 应用实例三

集成平台实现过程:某综合型三甲医院, 核定床位数2400张, 年门诊量逾250万人次, 年出院病人超过5万人次。自2010年起开始着手进行集成平台建设, 凭借管理咨询公司进行流程梳理和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分析。该院与集成平台厂商经过近3年的通力合作, 目前已打造出了含集成引擎、临床数据中心、公共服务、病人主索引 (EMPI) 相对完整的集成平台框架体系。

主要特点:强调顶层设计、周密规划的运筹与调控作用, 慎重选择了集成平台的供应商。在实施中, 向各家信息厂商提供了Java、C#等多种语言的集成开发技术指导手册, 对于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厂商, 甚至会“代笔”为其研发集成代码。

4讨论

我院目前正在开展对集成平台的选型工作, 通过对上述几家医院的实例分析, 我们认为, 集成平台产品的选型应考虑: (1) 选择适应医院信息现状的、正确的集成平台架构。在集成平台产品的选择上, 业内各厂家都有各自的架构特点, 有些强调“独立”, 有些凸显“全面”, 在产品选型上要本着“务实”的态度, 去繁化简、因地制宜地探求最适合本院需求的集成架构; (2) 重视对现有系统改造的工作量。由于集成平台采用了消息接口等信息交换技术, 各系统应基于消息发送机制进行相应的系统改造, 因此, 在采购时应优先考虑带有标准接口的产品; (3) 选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 作为HIS“技术总管”角色出现的总集成商, 能否协调众多供应商进行标准化的改造, 能否细致深入地“消化”院方对集成平台的需求, 能否拥有足够丰富的项目管理实施经验以应对上线后的各类突发事件, 对于集成平台产品的选型也是一个关键点。

参考文献

[1]王晓飞, 李明, 马睿, 等.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现状与思考[J].西南军医, 2013, 15 (5) :584-586.

[2]计虹, 沈韬, 金昌晓.医院信息系统多元化集成发展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13, 33 (6) :36-38.

[3]张立, 胡正刚, 杜智, 等.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2, (2) :47-49.

[4]刘博, 夏新, 陈彦东.基于信息集成平台的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方案[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7) :46-48.

[5]林志刚.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9) :39-42.

[6]孟庆崧, 戴鲁男.基于SOA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 2012, 7 (6) :51-53.

[7]胡志坚.集成平台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3, 9 (4) :59-65.

平台集成 篇5

发布时间:2011-7-11信息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作者:胡世辉褚文博张洪刚

2007年9月6日至7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以下简称平台中心)胡世辉、褚文博、张洪刚三位同志赴厦门参加“2007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并考察当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厦门IC平台)的建设情况。

一、厦门市科技平台建设总体情况

(一)概貌

厦门市平台建设始于2006年,由厦门市科技局计划处统筹,以重大科技项目的形式实施。截至2007年9月,共有10个平台在建,分别是:厦门车辆与工程机械技术研发中心、厦门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半导体照明检测与营销中心、厦门(闽台)花卉高科技园花卉种苗研发中心、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养生堂疾病诊断与疫苗工程研发中心、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厦门科技创业广场、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厦门市平台建设工作尽管启动并不早,但是推动强度相当大。2006年厦门市财政直接投入

1.39亿元资助科技平台建设,同时还拨出1.43亿元科技专项经费支持了上述10个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建设(当年研发资金投入2.21亿元)。在政府引导下,企业、研究机构积极跟进,10个重大科技平台项目总投资达16.29亿元。2007年政府将继续投入1.5亿元财政资金用来支持重大科技平台建设。

厦门市对于科技平台的定位不仅限于服务市内已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更是将其作为政府着力营造良好创业、创新氛围的重要方式,以及吸引国内外产业投资的重要手段。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深圳高交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政府出面向广大投资商和科技人才进行“厦门市科技平台”的宣传推介,在产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二)平台类型

上述10大在建平台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扶优扶强”的企业研发中心类型,依托龙头企业、凝聚研究机构和大学相关资源建立,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储备技术实力,应对行业竞争的挑战和机遇。这一类型的平台有厦门车辆与工程机械技术研发中心、厦门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养生堂疾病诊断与疫苗工程研发中心。

二是提供检测、设计等专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类型,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建设,主要面向业内的中小企业。这一类平台有半导体照明检测与营销中心、厦门(闽台)花卉高科技园花卉种苗研发中心、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孵化器类,包括厦门生物医药孵化器、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和厦门科技创业广场。四是综合研究机构类,即“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参照“深圳院”建设模式,由中科院、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共建一个隶属于中科院机构序列的一级事业法人单位,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

二、“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一)背景

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的重要中心城市,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即IC产业)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从设计、封装、生产到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厦门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IC领域学历教育的高校之一,2004年厦门大学与华侨大学又在以往的基础上成立了“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于2006年开始进行工程硕士培训。集美大学近年来也开始加入到IC领域人才培训上。这三所高校是厦门地区IC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厦门的电子整机制造业和光电产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厦华、夏新以及正在投资建设的友达光电和奇美电子等电子整机企业5年后预计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对IC芯片的需求量接近10亿元。以明达光电和三安电子为代表的光电产业2005年总产值近100亿元,IC芯片的需求量超过1亿元,为厦门地区IC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市场带来商机,位于海峡东岸的台湾经济开始衰退,作为其第一大支柱产业的集成电路产业正在积极进入大陆市场,而厦门由于与台湾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成为承接集成电路产业转移的主要城市之一。

在总体形势看好的大前提下,产业呈点状分布,官、产、学、研、商之间没有完善的纽带联结,未能充分利用厦门地区的各方力量。为此,厦门市政府2006年投资4000万元建设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以促进产学研官商联动,整合各方力量,调动厦门现有IC企业的积极性,并利用厦门现有优势积极吸引台湾IC企业来厦投资,从而推动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二)功能定位

平台定位主要是为厦门地区现有的IC设计企业及有意去该市投资的中小IC设计企业服务,突出平台的公共性和服务性。该平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

平台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IC设计软、硬件公共平台、多芯片(MPW)加工服务、IP模块的介绍与服务、新产品功能验证测试中心、专业技术服务、培训中心、股权交易平台、设计产品销售/交易平台等,降低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研究院校的成本和风险。

2、培养集成电路专业人才

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奇缺,是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平台除了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展工程硕士、第二学士学位及短期培训外,还可为本省市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业人员和有条件的整机厂家工程师提供IC专业的继续培训机会;同时,与世界各主要EDA厂商,如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等设计公司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设计中心合作,联合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开展IC设计培训的同时,还将进行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的开发培训。

3、组织和支持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平台建立后,将重点立足于福建省信息产业的大中型企业,不断了解企业对集成电路芯片的需求,在计算机、数字视听、平板显示、光电集成、大小家用电器等当地迫切需求创新的领域组织关键IC芯片的设计攻关,在整机厂家和IC设计公司之间牵线搭桥,并通过政府支持,帮助制造型企业掌握IC设计核心技术,与IC设计公司结为联合体,成为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4、组建行业协会,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咨询,促进信息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的联动。

(三)服务模式

IC平台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与服务平台,完全由政府投入进行软件、硬件平台的建设以及平台的运行服务。其中几个主要服务项目的模式如下:

1、集成电路测试平台模式

(1)平台购买一部分企业需求多、价格适中、操作维护便捷的测试设备(高档显微镜、逻辑分析议、频谱仪等)。

(2)对企业有一定需求、价格适中但操作与维护较复杂的设备,平台将采取与专业测试厂商合作的方式——即平台提供部分资金与场地,专业公司提供测试设备并在厦设立分支机构,市场由测试企业寻找,其他支出由企业自行解决。

(3)在后端测试方面,由于设备昂贵,且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平台将采取与专业测试厂商合作为企业提供最优价格,待厦门地区IC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争取引入后端测试厂商。

2、人员技术培训服务模式

人员技术培训服务将主要依托大学与各EDA厂商,大学负责职业与学历教育,并在企业的技术攻关等专业课题上提供服务,各EDA厂商主要负责对专业工具使用的培训,介绍目前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与发展方向,并在单一项目上给予企业直接的设计培训服务。

(四)平台的管理体系

目前该平台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由管委会聘请,享有用人自主权。平台管委会由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组成, 管委会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为平台的重大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监督平台运作。

管委会办公室由市各相关部门的专业处室的领导组成,办公室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检查部署平台的阶段性工作任务。

专家委员会由重要IC设计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与行业专家组成,指导平台的产业规划制定,软件、测试设备的采购与使用,同时可为平台提供技术指导。

平台管理中心由厦门微电子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与厦门大学抽调人员组成,中心下设四个部门,直接面向产业。

平台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

(五)平台的建设投入与预期收益

1、平台的建设投入

目前平台已完成项目投入2600万元,其中软件投入1900万元,工作场所装修250万元,系统集成350万元,其它投入100万元。随着平台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陆续将有大量设备需要采购,其中测试设备1200万元,企业流片与测试补贴500万元,预计总投入将超过厦门市政府提供的4000万元资金投入。

2、预期收益

由于IC服务平台是一个政府投入的公益性技术平台,旨在扶持厦门IC产业的发展,因此平台目前没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可以作为实际的经济考核指标,而将以厦门IC产业化基地的基础设施来看待,通过平台为所在地区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考核:

(1)为厦门市的IC设计企业提供设计平台服务,为每家设计企业节约100万元左右的IC设计软硬件购置费用。

(2)按每家设计公司每年开发5-8种集成电路新产品,创造1000万的年产值计算,平台将带动每年亿元左右的新增产值和1000多万元左右的新增税收。

(3)每年帮助1-2家有基础的IC设计公司实现成为厦门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的目标。

(4)按集成电路产值每增加1元将带动相关电子整机产值增加10元,进而促进GDP经济增长100元。因此,每年1亿元的新增产值可以带动当地电子整机厂家每年10亿以上的新增产值和1亿元左右的财政税收。

(5)形成IC产业集群效应,吸引台湾IC厂家来厦落户,带来上百亿的新增产值。

(6)3-5年后,孵化、引进20家以上的IC设计企业入驻,使厦门拥有一批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的设计企业,其中3家以上设计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实现设计业年总产值超过5亿元。在厦门原有IC封装企业的基础上,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资IC封装测试业,使厦门TDK、玉晶光电、华联电子等成为厦门IC芯片或模组封装业的龙头,实现封装业年总产值超过15亿元。同时再引进1-2条8-12英寸硅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主要以电源管理、LED/LCD驱动、CIS、RFID等芯片加工为主,使晶圆年生产量50万片以上,实现总产值25亿元以上。进一步充实厦门海峡西岸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

(7)加快厦门IC设计公司和电子整机厂的合作,形成自主创新产品的本地产业链,使厦门及福建地区的电子整机产业尽快从“制造型”转向“创造型”。

三、对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启示

厦门市科技平台建设是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厦门制造”迈向“厦门创造”过程中,科技工作重心由直接支持研发活动向营造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支撑条件转移的战略选择。2006年,厦门市平台建设的财政投入超过了直接研发投入。在其它城市如成都、上海等,平台建设也已成为科技工作的重心和亮点。这些情况,为科技部在面向产业的平台建设工作带来了一些启示。

1、尽早启动国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厦门等地方平台建设的快速发展,体现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平台的迫切需求。然而,由于行政区划等因素的限制,各地平台建设往往出现同质化现象,如面向集成电路的类似平台全国就不下5-6个,光电子测试平台、纺织产业服务平台、茶产业服务平台等也是同样情况。因此需要国家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合理开展面向产业的平台建设。

2、加强与产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平台集成 篇6

关键词 测井平台 多语言应用 框架设计 Java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目前国内外的测井处理解释软件产品很多,运用的较为广泛的有CifSun系列软件、阿特拉斯的Express、帕拉代姆的Geolog等,这些软件产品在实际运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开发的时间较早,并受到条件的限制,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跨操作的运行能力。而实际运用中,为了更好的满足实际的需求,需要在测井平台中安装多语言应用的程序,这就对测井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以下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用Java设计一种多语言应用集成框架,以解决这类问题。

1多语言应用集成框架的设计

采用Java设计一种多语言应用集成框架可以实现一体化平台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功能,整体采用分层式体系结构,从上到下分为三层,分别是应用层、支持层和数据层。应用层包括处理解释和资料管理,该层直接面对客户,为客户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支持层包括平台框架、数据访问接口、可视化扩展接口、缓存管理和模块挂接接口,该层是应用层和数据层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为应用层提高可扩展的服务,也可为屏蔽数据层中复杂的内部操作和数据来源;数据层包含了文件系统和测井数据库,该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每层之间保持松散耦合,以保证平台的可复用性与扩展性。支持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为应用层和数据层提供各类接口和缓存机制,可以使各应用程序采取统一的方式访问本地以及网络数据。

根据以往测井平台的实际经验,一体化平台吸取了Cif数据格式的优点,并在广义测井曲线理论基础上,对链接进行了创新和完善,形成新的Cifplus格式。为了实现多语言应用程序集成到平台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通信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利用Java重新改写处理方法,二是基于模块设计思路,建立起数据沟通的支持层。本文就采用了第二种解决方案,该方案设计的集成框架结构的扩展性好,开发成本低。应用程序和平台间数据沟通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调用,主要的作用是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二是同步通信,主要的作用是数据的分发和更新。数据调用实现分别分为Java数据访问接口层、JNI支持层和数据读写库层,而同步通信采用Socket通信方式,当客户端和服务器链接时,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更新的信息,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将数据分发给应用层的相关模块,相关模块响应并处理,从而实现一体化平台数据层中数据同步性。

2多语言应用程序方案设计

2.1数据通信方式设计

(1)基于网络的通信方式

网络通信的传输协议主要以I/O数据流通作为交流方式,一组数据从一台计算机通过该协议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之上。这种网络的通信原理,其主要实现了远程调用,不断请求将数据转换成流,通过某个传输协议传达到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再对收到的请求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将其转变为流,然后通过传输协议返回到服务端。为了方便该过程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对传输协议进行了升级和研究,目前出现了ICE协议和XML-RPC协议。通常所用的远程通信协议其能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以及符合要求的标准传输数据格式,通过这种数据格式的限制可以有效达到传输保密性,使得用户在数据交换传输的时候不能够直接使用底层流进行操作,而需要远程调用。

(2)基于内存拷贝方式

由于JavaSoft公司提出JNI作为java技术的本地编程接口,并将JDK作为编程的一部分。JNI允许了在虚拟机内部运行Java代码,这样使得与其他的语言和数据库的数据完成相互调用。Java作为与本地语言进行沟通的一架桥梁,其JNI实现了Java代码与其他语言之间的交换。从sun站点对JNI的结构进行描述来看,JNI属于JDK的一部分,且程序员在进行编程的时候,只需要编写一种版本与本地应用程序和库,就能够实现所支持的JNI的虚拟机协同工作。

2.2数据调用设计

由于在不同语言之间实现数据通信,其在性能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JNI方式的处理数据效率最高。从事实上看,用户对程序之间的处理速度要求通常比较高,一些复杂的处理解释方法可能实现大量的数据读写,在此过程中其通信效率的高低直接会影响数据的传输,对平台的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JNI技术在数据通信传输效率上存在着如此优势,这就使得其成为了最适合、最有效的解决方法。JNI技术层,由于不同的语言编写应用程序,但是其仍然具有相同的数据访问模式,应用程序在访问Java数据接口的时候,需创建Java数据读写类,然后再将Java类分包,形成Jar包,然后再有其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实现数据读写转化。

2.3数据一体化

数据同步始终对于平台数据写入和监控自动更新是一项重要工作,因为当数据被应用程序修改之后,平台的所有模块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数据更新,并且向其他的模块发出相应的响应处理信息,以确保数据的统一和一致性。此类机制的网络通信,由于C/S架构,使得客户向服务器发送相应的请求,服务器接收并且发出相应的服务指令,然后启动服务。由于同步消息的类型多,信息量丰富,为了提高同步通信的传输效率,采用对象序列化的方式进行通信,这样不仅节省了传输时间,而且还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nlc202309032141

3应用实例分析

以A公司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写成的P型核磁测井处理解释方法以及集成作为本次案例。因为集成各种的处理解释方法,一体化平台提供了相应强大的应用生成器和应用集成器模块,虽然平台已经集成了多种成熟且先进的处理解释评价法,但是其使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按照相应的挂接程序步骤执行,首先依赖平台提供的C语言编写的数据读写lib库,不需要改动相应的应用程序,并且需重新翻译为可执行文件。其次,通过平台设计的应用模块来配置处理方法,在此过程中需从初始化环境开始,然后再输入曲线、输出曲线、绘图参数和处理参数等。接着,通过应用集成器模块,用户可以实现自我配置,将完成参数的配置修改,电机运行时则可以实现程序的自动化处理。最后,应用程序处理结束之后绘图区域需要进行自动刷新,这样解释人员可以根据绘图结果完成对参数值的调整,使得整个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通过本次的A公司的案例介绍,从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写成的P型核磁测井处理解释方法以及集成进行研究得出通过平台提供的丰富的数据读写接口和完整的可视化应用集成环境,已有的测井处理解释方法不需要任何改动就可以方便、快速地集成到平台中,同时JNI和Socket技术的良好特性也保证了应用程序的处理效率和平台数据的一致性。

4結束语

测井平台由于业务的扩展和更新,需要在平台集成多语言的软件程序,利用Java开发的多语言应用集成框架,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通过JNI与Socket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应用程序和平台间的通信问题,使各应用程序发挥出它们的作用,以扩展和加强测井平台的实际功能,并且利用JNI与Socket能够极大的减少开发量和开发成本,平台的可扩展性好,适应能力强,其优势明显,应用前景较为广泛。

参考文献

[1] 刘英明,李宁,夏守姬等.Java测井平台高效数据操作缓存设计与实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38(3):328-331.

[2] 尹清铎,李振玉,周建红等.快速测井平台系统在南襄盆地测井效果分析[J].测井技术,2012,29(3):250-252.

[3] 夏守姬,李宁,李伟忠等.Java测井平台上多语言应用集成框架设计[J].石油学报,2010,31(5):810-814.

[4] 张福明,王金茂.基于Forward平台底层WellBase的应用程序开发[J].计算机时代,2013,(4):15-17.

[5] LEAD测井综合应用平台开发与应用[J].测井技术,2011,29(5):396-398.

[6] 张美玲,崔杰,陈国华等.测井数值模拟软件平台开发[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32(6):21-23,32.

如何构建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篇7

关键词: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二维码识别

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为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尤其是无线通信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为解决医疗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医疗业务包含住院登记、标本采集、出院结账等内容, 如此复杂的业务为医疗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 由服务端和客户端共同组建的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具有实时信息录入和查询等功能, 医疗业务处理人员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二维码识别等手段可以解决各项医疗业务, 使得医疗信息化逐渐加强。因此, 必须构建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从而促进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

1 移动医疗应用的需求

1.1 医疗业务与移动医疗应用互通的需求

随着医疗信息的不断增加,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并有效解决患者病历文书、患者检验查询数据等内容, 所以需要满足移动医疗应用的需求, 必须建立移动医疗系统, 从而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检基础。在信息科技不断增长的时代, 医院必须采用药物、移动门诊输液应用管理系统, 继而通过PC端应用对病情加以观察, 因而利用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实现规范医疗工作。

1.2 索引识别信息的登记与访问需求

为了规范医院移动医疗用户统一登录认证工作, 必须对管理员工身份数据进行统一。同时, 为了规范对医护工作人员和病人身份进行访问。因此, 为了规范移动医疗服务, 并通过移动医疗应用满足索引识别信息登记于访问的需求, 必须借助于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通过条码扫描的形式对信息对应关系予以确认, 然后采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生化标本等对索引识别信息进行登记与访问。

1.3 医疗档案信息管理的需求

当前, 患者的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内容, 为了满足医疗档案信息管理的需求, 必须借助于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对患者的档案信息加以管理。通过将不同生命周期内的诊疗信息加以整合, 整合的信息包含放射检查影像、健康监测数据等信息, 然后让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活动有充分的了解, 继而降低医疗风险。

2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功能构架

2.1 信息资源层

对于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 主要是通过建设不同的信息层, 然后加强平台的扩展应用, 做好统计查询、区域医疗协调等服务。信息资源层是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中的重要区域, 信息资源层包含医疗服务人员各机构信息库、患者信息等内容, 具有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 在建设信息资源层过程中, 一定要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 然后对其加以归档和存储, 从而实现对角色予以智能分类的功能。

2.2 信息交换层

信息交换层主要是与医院的医技辅诊科室信息系统、移动医疗系统等进行对接, 信息交换层是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信息交换层可以实现业务信息的交换, 并建立健全的HL2.XMessage的ESB消息总线机制, 对平台中的各个系统加以规范, 通过对ESB消息接收服务、发送服务等进行有效控制, 最终保证上传到平台中的数据信息具有规范性和一致性。

2.3 信息平台服务层

信息平台服务层可以提供对接平台业务系统的各项服务, 然后加强跨机构信息交换共享和跨平台的应用。信息平台服务层通常包含如下服务:主数据管理和数据字典更新服务。此外, 还包含患者查询服务, 尤其是KOS接收服务和跨机构影像共享服务都是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中的主要服务功能, 可以满足医疗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同时, 对全过程电子病历进行浏览, 能够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这些服务都是为了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 也是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功能框架。

3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服务的内容和应用

3.1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服务的内容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服务的主要包含如下内容:第一,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该服务是在认证授权机制下, 通过提供权限管理、安全审计等服务, 对用户信息加以有效管理。第二, 患者主索引服务。在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环境下, 通过EMPI适配器和PIX/PDQ服务器对患者信息进行更新主索引、获取患者主索引等服务。第三, 统一电子病历调阅服务。通过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中的电子病历浏览器, 可以向用户提供个人访问电子诊疗记录应用程序, 从而实现医疗人员做好医疗服务。

3.2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应用

目前,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主要应用于移动查房、移动护理、患者就医、院前急救等方面。在移动查房过程中, 可以向患者提供索引服务, 并实现患者信息与移动查房系统中的信息同步, 继而确保查房信息具有真实性。此外, 在移动护理过程中, 可以保证电子病历与移动查房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同步, 而且通过信息平台识别码信息可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总之,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在医疗中的应用, 极大的推动了医疗行业的良好发展。因此, 必须加强对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

4 结束语

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是解决医疗业务的最佳途径, 对医疗资源加以整合, 可以实现医疗服务流程向规范化、科学化转变。因此, 必须加强对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 从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基于IHE的移动医疗信息集成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3 (4) :340-344.

[2]刘翰腾, 周毅, 李小华等.移动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J].中国数字医学, 2014 (4) :19-22.

[3]王琳华.云计算在智慧医疗集成平台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 2014 (2) :64-65, 70.

电力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设计研究 篇8

信息系统已成为电力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SAP系统、电力营销、生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支撑着浙江省电力公司管理链的正常运作。

由于体制障碍、缺乏理论指导与技术标准、投资管理多渠道、规划执行差等多方面原因而产生的信息孤岛[1]需要通过信息集成加以解决,使企业的信息资源由无序、被动、孤立的管理和浅层次的利用转变为有序、主动、整合的管理和深层次的利用,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决策能力。

1 信息集成的主要目标

(1) 建立应用集成技术平台。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企业级应用系统整合的技术平台,在技术上支撑实现企业内各应用系统间的集成。

(2) 编制企业级的数据标准(公共信息数据模型、数据编码标准),为实现企业内各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标准。

(3) 对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基于集成平台完成覆盖公司核心价值链和主要管理活动有关系统的数据集成。这些系统包括:电网控制系统、SAP系统、外围生产管理系统、营业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等。

(4) 建立企业门户平台,统一应用系统入口,实现应用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与协同工作平台。

2 信息集成的基本策略

(1) 以SAP系统为核心和基础的整合策略。

以SAP系统存储的数据、实现的管理功能为核心和基础进行整合。

(2) 以数据大集中为基础的整合策略。

包括两层含义:从公司系统纵向上,省公司、地市电力(业)局两个层面的数据集中;从横向上,单位内部同一层面上在若干应用系统(数据平台)上的数据集中。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整合成本。

(3) 一体化的整合策略。

建立全企业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降低整合系统的技术复杂性和整合成本,提高整合系统的性能。防止整合平台出现异构化、分散化而导致“整合的整合”混乱局面的出现。

(4) 分步实施的整合策略。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面向全企业的系统工程,受各种技术、管理条件制约。要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最终实现整体目标。以数据集成作为起步。

3 信息集成平台总体框架

信息集成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宜采用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的多层体系结构,并选用满足技术标准的产品,使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伸缩性,以解决异构系统间的连接和对业务的适应性。系统开发必须按照在企业统一IP网络的载体上实现数据采集管理与业务应用功能分离,以实现全企业异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据信息交换与共享支持业务协同工作[2,3,4,5,6,7,8,9]。信息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3.1 网络层

信息集成平台的网络层由信息基础设施构成,包括传输、交换及各种支撑网络为一体的高速信息传输平台,信息基础设施构架如图2所示。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由通信传输网络、数据网、信息网组成。通信传输网络为数据网、信息网承载平台,数据网、信息网是为内部服务的专用网络,数据网为电网监控系统的承载平台、信息网为非电网监控系统的承载平台。数据网与信息网在通信传输网上采用端口接入各自组网,在网络路由层各自独立。数据网、信息网两网通过有限的接口实现互联,并安装安全隔离装置加以隔离。

3.2 数据层

数据层以数据交换和数据抽取的接口规范为标准,对应用系统进行扩充,实现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互联。采用一体化、数据大集中和分布实施等策略,合理、有效地开展系统整合,实现对现有四种业务数据共享。

①实时数据平台

选择PI为全公司统一的实时数据管理平台,处理和存储电力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现场实时数据,以时间序列为主要特征。如输配电网运行数据、电力设备运行数据、电能质量数据等。

②结构化数据平台

企业级大型数据处理选用ORACLE平台,处理和存储企业内的结构化数据,如电力企业在生产、营销、经营、后勤等管理运作中的业务数据。分为事务型、分析型。

③非结构化数据平台

统一选用Domino平台,处理和存储企业内的内文字类、图形类非量化数据,如政务文档数据、图纸、多媒体数据等。

④地理数据平台

输电网、配电网地理数据处理和存储统一选用Smallworld平台,处理和存储地理数据(如输电网、配电网地理特征数据)和网络拓扑结构数据。

3.3 应用层和表示层

应用层和表示层主要由统一的应用集成平台(EAI)和企业门户平台(EIP)组成,统一的应用集成平台(EAI)由统一数据交换平台、企业应用集成平台组成,提供相应的集成服务。整合系统结构宜采用集中式的结构,使整合结构简化,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目标框架如图3所示。

4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基本功能

企业信息集成包括的内容很复杂,涉及到结构、硬件、软件以及流程等企业系统的各个层面,集成内容包括:业务流程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集成的标准、平台集成。集成平台是应用系统构架的基础,通过集成平台,可将现有的所有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集成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健壮性和可拓性[10,11,12,13,14,15,16,17,18]。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

4.1 数据交换功能

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数据的快速交换,确保公司上下信息畅通。主要功能包括:

①可根据业务需求,在符合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灵活定义交换内容和交换标准。

②支持主流的数据交换格式和数据交换方式,如扩展标识语言XML、Office文件模板及Web service标准、消息中间件、电子邮件加密传输等。

③具备数据点播服务能力,支持交换数据的自动抽取。

④数据交换过程既可由人工进行也可根据设置自动进行。

⑤提供对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认证、授权和日志管理。

4.2 应用集成功能

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的流程集成,满足业务需求,促进业务流程的优化整合,避免和消除信息孤岛。主要功能包括:

①提供数据格式转换功能、同步或异步的通信机制。读取、解释并转换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实现应用程序间的协同运作。

②提供工作流服务,实现基于业务流程的系统整合。

③支持国际国内开放标准,如面向服务的应用架构SOA、扩展标识语言XML等。

④提供多种接口服务,根据业务流程的需要,实现系统之间的灵活连接。

⑤提供面向业务分析人员的图形化流程建模工具,支持流程的实时图形化监控。

4.3 企业门户功能

实现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和内容整合展现,为公司员工提供安全、统一的信息系统入口,体现公司整体形象。主要功能包括:

①结合各级目录服务,建立统一认证功能,实现对各类应用系统的单一入口,统一身份验证。

②实现各类应用系统有关的集成展现,提供内容管理功能,实现各种信息内容的整合和管理。

③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权限,定制个性化的数据、应用、内容和访问方式,增强对用户工作的支持。

④提供协同办公工具,成为办公的有效助手和统一的信息入口。

⑤基于公司的VI,设计企业门户的风格,体现公司整体形象。

5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的方式

在浙江省电力公司“SG186”建设中,省公司本部、地市局以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为统一出入口,与上级单位和外单位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或者应用互联。实现方式原则如图4所示。

(1) 已经建设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下级单位,通过该平台实现与上级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互联。

(2) 未建设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下级单位,其应用系统可以先通过标准的数据交换规范和接口,实现与上级单位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互联,同时加快本单位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

(3) 通过标准的数据交换规范和接口或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实现本单位和系统外单位的应用系统互联。

6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技术政策

(1)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应考虑技术先进、标准开放、架构安全、运行可靠、规模适中、可扩展性的原则。

(2)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要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较强的可扩展性,具备负载均衡能力,能够随着业务的变化迅速调整与适应,能够满足7X24小时高可用性要求,持续、稳定地提供服务。

(3)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要有统一的安全策略和完善的安全机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实行分等级保护制度。

(4) 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要有必要的监控功能,能够实时检测平台的运行状态、与相邻平台的互联状态及信息的流转情况。

(5) 加强数据规划,制定统一的数据定义规范、编码规范和交换格式,制定统一的企业公共数据模型,理顺信息采集渠道,坚持统一标准、数据源唯一的原则,避免数出多门和多头上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6) 统一数据交换功能支持主流的数据交换方式及格式,应用集成功能支持同步或异步的流程处理。

(7) 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应用集成应以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为中心。新建应用系统要满足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标准,已建系统要逐步改造和完善满足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标准。

(8) 系统支撑平台的建设应考虑技术先进、标准开放、架构安全、运行可靠、规模适中、可扩展性的原则,通用产品应选用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主流产品和技术。

7 结束语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负责完成了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以及地区和县(市)几十个供电企业通信、信息化、自动化规划的编制,全省电力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在积极推进中。

摘要:从电力企业信息集成的主要目标出发,简述了信息集成的基本策略,提出了信息集成平台总体框架以及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的多层体系结构,介绍了信息集成平台应具备的数据交换、数据集成、企业门户三个方面主要功能,并落实到浙江省电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中。

基于集成平台的机场信息系统 篇9

传统意义上的机场只注重单一的航空运输功能, 其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基本航空业务展开的。而随着中国航空业的飞速开放发展, 机场利用资源的形式和途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提升机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各类资源,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拓展资源的功能, 以产生更大的效益。

机场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机场利用信息资源的形式和途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提升机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多平台信息资源的功能, 以产生更大的效益, 所以, 当前机场管理信息化不仅是单纯的技术应用, 同时也是对机场整体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进行优化, 对传统的分散的信息系统进行合理集成, 形成集成平台的机场信息系统。

2 作为信息平台的机场

作为信息平台的机场, 在功能实现上重点针对信息流的优化和拓展。在信息功能方面, 机场可以成为集信息传播、收集、沟通、创新等多功能的信息平台。机场的各生产运营、候机楼、网站、呼叫中心等不仅可以作为机场业务相关的信息平台, 同样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地区、行业或合作伙伴共享的信息基础设施。参见图1机场信息平台图。

中央数据库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与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智能中间件集成平台分别成为独立的一个子系统。

由于民用机场计算机集成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后具有不可停机特性, 与机场计算机集成系统相关的各弱电系统又不断地升级完善, 各大型机场在建设生产用计算机集成系统的同时, 同步建设一个测试用计算机集成系统平台, 只有通过该平台测试的应用程序、弱电系统才能投入到生产环境中使用。

采用专业化的计算机资源管理与监控系统软件, 例如IBM公司的Tivoli、CA公司的UniCenter TNG等软件, 管理计算机集成系统环境中联网的各类服务器、PC机、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程序、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各类存储设备等。可以减少整个系统的维护人员。

应急救援系统作为一个应用子系统, 被广泛地加入到计算机集成系统中。

3 创新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采用多层B/S结构发展, 以具备机场业务逻辑管理功能的中间件为核心, 集成平台服务管理端和为机场各子系统提供的客户端构成, 同时采用开放式系统技术, 例如:采用JAVA技术与J2EE架构, 以保护机场的投资 (见图2) 。

它具有如下优点:

应用服务器将用户终端与后台数据库隔开, 只有应用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才能访问后台数据库, 极大地保证了后台数据库的安全。

应用程序的修改不影响前端用户以及后台数据库;随着机场业务的不断变革, 应用程序可以“随需修改”, 快速部署。

由于用户终端上只需安装操作系统而不用安装其它的应用程序, 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量极大地降低。

当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时, 只需要增加相应的后台服务器就行了, 系统原来的应用程序投资得到了保护。例如, 如果数据库处理效率下降, 只需要增加或更新数据库服务器即可, 应用程序不受影响;如果应用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 只需增加几台应用服务器即可, 后台数据库不受任何影响。

由于多台应用服务器构成了中间应用服务器集群, 系统具有负载均衡功能, 当一台服务器出故障时, 其工作任务由剩余的其它服务器自动接管, 因而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非常高。

由于采用Java技术, 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计算机硬件生产厂家的产品上、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 因而该结构具有保护企业投资的优点。

集成平台具备强大的日志功能, 各个系统发出和接收到的消息都有详细的日志记载, 便于分清部门职责, 及时定位问题。

具备业务管理功能, 对数据传递过程, 从民航规范、机场业务规范等方面进行监控和处理, 对违背业务规范的数据能有效判别, 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智能化处理。

4 扩展多种功能的集成服务平台

机场的功能可以扩展到集运输平台、商务平台和信息平台等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在社会事务中扮演更多的角色。

4.1 系统主要功能

航班信息管理:航班计划管理、船班动态信息管理、AFTM报文管理、SITA报文管理。

现场指挥调度管理:停机位分配管理系统、外场服务信息系统、飞机泊位引导系统、应急指挥系统。

地面服务管理:值机柜台分配系统、行李分拣处理系统、机场地理信息系统、气象信息管理系统、VIP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维护系统、配餐管理系统。

信息交换接口管理:ATC信息交换接口、边检、安检、海关等接口、Internet接口、离港系统接口、货运系统接口、定座系统接口。

营运服务管理:航班动态显示系统、公众触摸屏查询系统、电话查询系统、工作人员查询系统、自动广播系统、安检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机场管理:领导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结算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商业、物业管理系统、航空业务统计系统、文档资料管理系统。

4.2 系统的主要特点

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准确性、安全性。系统严格的权限和视图管理, 密码管理, 日志管理为系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系统具有24h的高度可用性, 保障了机场的运作的连续性。

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一定程度上的智能化, 方便了用户使用, 提高了机场的工作效率。

系统具有高度的可控性。系统管理员可根据各个用户的岗位差异, 方便地为每个用户定义操作权限, 设计用户视图。

系统具备快速的响应能力。通过消息处理子系统的使用, 保证了重要消息在机场内部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为应付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系统具备较强的事后分析能力, 通过提供多种报表, 直观明了的反映了机场经营状况, 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 结束语

传统意义上的机场仅作为单一的航空运输平台而存在, 功能定位的单一是造成机场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分析机场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可能, 机场可以拥有更多的功能, 在社会事务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在内部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 结合外部信息资源和虚拟信息资源的利用, 机场的信息系统功能可以扩展到集运输平台、商务平台和信息平台等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集成平台的机场信息系统的形成来自于机场管理者与使用者对机场认识的不断提升和深入, 与机场概念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功能模式上, 不仅包含传统机场的所有功能, 还包括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所产生的新功能, 以及原有功能的扩展和提升。机场的功能模式也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摘要:本论述在分析了国内民航机场信息现状和发展要求之后, 提出了基于集成平台的机场信息系统, 覆盖了机场航班信息管理、运营管理、资源管理、统计与分析、基础数据管理等核心管理功能以及航班信息显示、离港、广播等机场弱电系统, 从而构成一个高效、无缝的整体, 将为机场建立一个集成化的生产运营环境, 根本性地提高机场运营指挥水平和服务品质。

关键词:集成平台的信息系统,信息共享,B/S结构

参考文献

[1]孙凯.Analysis on Partners&Customers of Airpor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机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伙伴与客户分析) (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EBM2011 ID:81369) .

[2]贾锐军.机场运营准备和管理[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 2009.

在医院实现信息化集成平台 篇10

关键词:集成平台,Web Service,Ensemble,XML

1 序言

随着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投入, 医院的信息系统越发的庞大与复杂。除了通常意义上的以财务为基准的HIS系统以外, 医院信息化还包括了R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EMR系统、OR系统、血透系统、体检系统、病理系统以及各专科使用的电脑系统等内容。这么多专业的信息系统构架成了一个个复杂的、但是又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如何有机的将这些信息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相互交流的及方便的信息系统, 让医护人员在这种系统之间无缝的操作系统是医院信息科万分头痛的事。

2 原医院各系统之间接口的关系

为了保证在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的交换数据, 通常采用各种各样的接口来让医院的各类系统进行相互通讯。但是因为每个系统之间采用的体系结构和技术都不相同, 而一个业务流程通常涉及到几个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了实现这些数据的交换, 以前常在各个系统之间架立接口。例如A系统和B系统以及C系统需要就一个业务进行交换数据, 我们就需要建立A→B以及A→C的接口。

然而, 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缺点:采用这种方法就意味着, 在每两个存在数据交换的系统之间都必须开发一个接口, 如果有n个系统, 若需要实现其中任意一个系统对于另外 (n-1) 个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话, 必须开发 (n-1) 个接口, 对于n个系统则需要开发n× (n-1) 个接口。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各个子系统数量的不断增长, 整个医院系统将形成一个象蜘蛛网那样错综复杂的结构, 如图1示。这其中任何一个系统出错, 都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计的后果, 并且这些错误更是难于检查与调整。

以往面对这种情况, 医院都是倾向于由一家软件公司完成整个的信息系统, 这样能避免出现这么多的接口。但是随着软件专业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医院希望集众家之长, 采用各种专业的系统搭建医院信息化的平台。然而, 由于这些系统由不同的公司提供, 所以接口通常采用的都是不同的交换协议与开发方式, 虽然使用的软件更专业发化, 但是越发的使医院整个的接口环境日益的恶化。每增加一个新的系统, 对于原来的接口平台以及正在使用的信息系统而言, 都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对于负责信息化的人员来说, 更是面对千头万绪的系统接口难以下手。但是面对医院日益高涨的信息化需求来说, 越发的迫切需要一种能更好解决这种窘迫情况的解决方案, 可以让医院信息中心和软件提供商更快、更容易的将专业的医院信息系统接入整个医院的网络环境中。

3 新集成平台系统的系统构架

湘雅医院的信息系统从2000年HIS系统的上线以来, 发展迅速, 目前已经有HIS、RIS/PACS、LIS、PEIS、EMR及OR等系统。除此之外, 还包括各个独立的系统:病理、血液透析、肾脏移植、肝脏移植等专科系统、综合查询及网上预约等周边系统。这些系统各自覆盖了不同的应用领域, 并且通常有一定的重叠。例如:在EMR中开一个住院病人的检查申请, 首先在电子病历中产生一条医嘱, 同时将这条医嘱往HIS系统中发送供护士工作站进行校对, 并向检查系统发送申请, 并在检查系统中, 对该申请进行登记预约和执行, 并返回每个步骤的状态给EMR供医生查阅。当检查完成后将检查报告返回给EMR, 同时对HIS进行计费操作。同时EMR系统亦可以通过返回的信息直接从检查系统中调取图像信息等。

这一完整的检查过程, 涉及到EMR、HIS及RIS/PACS几个系统。由医生站、护士站、收费系统及RIS/PACS等多个系统协同完成, 每个系统都不可拆分, 也不能单独看待。为了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医院采用了信息化集成平台的方案。该系统由Ensemble产品为基础框架, 并通过webservice技术和医院定义的XML交换标准来实现数据的交换。

如图2所示, 门诊挂号、门诊收费、住院登记、住院收费、电子病历、护士工作站及检验系统等所有的信息系统都通过集成平台发送接口消息。所有的接口消息, 由集成平台决定发送到哪个系统, 并返回相应的结果。这个通过集成平台新增加的系统, 只要遵循统一的标准, 就可以很容易的与其他系统进行通讯。

4 技术说明

该平台的技术结构及数据流如图3示, 它采用Ensemble架构, 通过Web Service技术和自定义的XML标准实现数据交换, 它的结构分为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对消息进行管理与实现的Ensemble集成平台、供用户提供和取得消息的应用程序这三层。

4.1 Ensemble平台负责进行消息之间的传递以及调配, 并确定消息在平台上的工作流

它是一个集数据服务器与集成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和门户开发于一身的产品。它具有全方位的集成与开发、通用服务构架、持久的对象引擎、可定制的端对端的管理的特点, 且极大的降低了整合所有系统的复杂性。该平台利用对象继承和SOAP服务可以方便的调用各类的webservice适配器, 以实现各个系统与平台的接口。并可以通过工作流工具直观的进行消息流程的定义与开发与调整。且支持同步和异步的集成。它对于无法提供接口的项目时, 可以直接该问系统的原有的数据和函数, 而对于所有传递的消息, 更能提供界面实时地访问消息仓库里的正在处理和已经处理的消息, 以用于审计, 并提供基于SQL的报表和管理界面。同时, 该平台通过共享元数据仓库和消息仓库, 避免了使用传统关系数据库所带来的成本和负担。本系统仅使用两台服务器就负担起来了全院消息传递的负担。

4.2 接口消息的具体实现和开发遵循Web Service技术

Web Service技术是一个基于XML语言、允许各种应用程序间通过复杂网络之间互相共享数据的技术、可以完美实现与所有技术与硬件平台进行接口的技术。该技术支持JAVA、.NET、PB、VB、VC等等开发技术。并且由于Web Service技术采用的是http协议, 所以更是可以跨平台, 跨网段之间进行通讯。由于对Web Services的调用是通过SOAP消息机制远程调用来实现的, 因此Web Services使用者与Web Services提供者之间是松散耦合的。更由于Web Service是一种部署在Web上的对象, 具备对象的良好封装性, 且Web Services采取简单的、易理解的标准Web协议作为组件接口描述和协同描述规范, 完全屏蔽了不同软件平台的差异, 无论是CORBA, DCOM还是EJB都可以通过这一种标准的协议进行互操作。

4.3 所有接口的消息参数, 全部采用了XML语言

XML是一种可扩展标记语言, 是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 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采用XML语言, 可以一次性发送一个或数个消息, 同时亦可以表达一对多的消息方式。同时, 对于接口参数来说, XML更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随着信息系统的更新或增加, XML参数的调整对于原有的系统来说, 不会带来大量的变动与调整。

5 实现方式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一实现的过程, 下面以检验单的申请这个流程为例, 来看它在集成平台系统是如何完成的。首先, 由EMR系统进行检验申请, 在申请结束后保存时, 由EMR系统向集成平台系统Ensemble发送了一个检验申请 (消息名InLab Apply) 的消息, 该消息采用XML格式作为传递的参数, 其参数格式如下所示:

该消息被发送到Ensemble平台后, 根据平台中该消息定义的工作流程, 首先向HIS系统转发了该消息。由HIS系统的Web Service解析该参数消息内容, 并将其保存进HIS系统的数据库中。一旦实现完成, HIS的Web Service返回一个成功信息给平台。平台收到成功消息后, 再将该消息发送给LIS系统。LIS系统采用Web Service方式调用该参数, 解析后将数据存入LIS系统的相关表中, 并返回了一个成功的标志给平台。平台收到两个成功标志后, 判断该流程完成, 并向EMR系统返回成功的消息。EMR系统对数据进行确认与提交。至此一个检验申请的消息完成, 所有的数据在EMR, HIS, LIS三个系统中进行了同步, 如图4。

6 结束语

经过三个多月的开发及调整, 以上所述的集成平台已经将包括EMR、HIS、RIS、PACS、LIS、OR、PEIS等等系统的医院大部分信息系统全部集成在一起, 传递的消息囊括了病人PID建档, 住院ADT流程, 检验申请/留标/报告流程, 检查申请/划价/收费/报告流程, 手术申请/预约/收费/结果流程, 病案归档流程。使医院的信息可以在各个系统之间无障碍的流转, 大大加快了信息化的建设。并为未来医院信息化新增加的信息系统做了准备。相信未来的医院信息系统依托该平台, 可以更快的与整个医院CIS信息系统形成完整无缝的结构。

参考文献

[1]CAO B, LEI SD, HUANG S, et al.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ENSEMBLE in building digital hospital[J].Modern PreventiveMedicine, 2009, 36 (7) :1274-1277.Chinese

[2]XU SH, JIANG W.Design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inenterprise based on WebService[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Design December, 2007, 28 (24) :5969-5972.Chinese

平台集成 篇11

在中国,总耗电量中的约60%都为驱动机电设备的电机所消耗,如水泵、风机和压缩机。而如果采用能量效率高的电极和电子运动控制技术,则电机的能量消耗可以节约10%。

这些电力都为工业过程所消耗,但是中国的居民用电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985年,冰箱的数量为400万台,1996年增长到6000万台,现在则消耗了居民用电总量的一半。此外,空调的使用量也在增长,从1995年8台,百户增加到2000年31/百户。显然,能量利用率高的电力电子技术的巨大商机就存在于节能型运动控制架构中。

对于大多数变速电器应用来说,永磁(PM)电机是首选的技术。PM电机技术损耗更低和单位电流所产生的转矩更高的特点使得设计者能够选用一个尺寸较小,重量更轻和成本更低的电机,而可变速的工作模式可以降低其机械振动,提高可靠性和寿命,同时减少声学噪声。

成本和性能方面的考虑

在目前已经为无刷AC电机开发出的成熟调速技术中,梯形电流波形控制技术在高速区存在一定的限制,而且由于电流波形呈矩形,无法产生平滑的力矩输出。另外一种方法,基于正弦电流波形的磁场定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技术将可以提供更出色的全性能。这一技术一般是通过在数学上将所期望的电流值从定子域变换为转子域,然后再将所期望的电压值从转子域变换为定子域来实现的。对变化后的结果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然而.完善一个FOC算法,使之能在微控制器或者DSP上运行,就需要开发者在电机控制和软件代码编写方面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在所面对的多方面的挑战中,电机电流采用的时间控制非常关键,而且取决于具体设计的PWM时序关系。虽然现售的算法一般可以提供速度更快和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但执行FOC算法所需的资源往往要占用许多有现货提供的DSP的处理器容量。

使用现成的算法也使得电机控制设计在更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包括电力电子的设计、模拟电流的敏感、电源管理、保护和整个解决方案的集成。

集成化的运动控制平台

International Rectifier已经开发出一个基于通过寄存器定义的混合模式控制器IC的设计平台,该平台被称为iMOTION,集成了若干关键的功能,包括通过硬件实现的FOC算法,以支持无传感器电机速度和位置控制。在同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一个60MIPS微控制器,从而在运动控制平台上引入了应用层代码的执行。该代码是通过第三方C和ASM工具开发的,因为MCU是基于广为人知的8051内核构建的。应用也可以在独立于MCE定义的情况下进行修改;MCE于是实际上成为应用的处理器的一个从属。由于片上集成了8051,电机速度的设计和应用层功能的运行,包括顺序控制和与UART、PC/SPI、定时器,计数器、捕捉和数字I/O外设的通信,都不再需要系统添加一个外部的控制器。

最新一代的控制器IC也集成了模拟信号调理和变换功能,成为一个混合模式的控制器IC,进一步减少了实现完整的控制器设计时所需的元件数量。用于直接测量外部电流敏感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的五个运放及其相关的增益电路,都在芯片上得到实现,而这些元件通常是以外部元件的形式实现的;片上还集成了一个12bit ADC以实现电机电流的重构。通过这种方式,iMOTION混合模控制器IC将无传感器控制所需要的分立元件的数量缩减为单个敏感电阻和4个设定差分放大器增益的电阻。

兼容的模拟接口和功率模块使设计平台变得完整,让设计者能在不必编写软件代码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全套PM电机控制器的配置,使之实现各种功能,如控制对电流采样电阻进行时间要求严格的采样。电力电子设计、模拟设计和系统集成任务也可以从设计者的任务列表中删去,这有助于快速、高效地实现高品质的电机控制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保证单位驱动电流能产生高转矩并保证安静的工作,而且所需外接元件数很少。

数字控制要求

数字FOC算法是由混合模式控制器IC内部一个定制化的处理内核执行的,该IR被称为运动控制引擎(Motion Control Engine,MCE)。该MCE所执行的各种行为,包括了在11ms内对完整的正弦FOC循环的计算。对于驱动两台电机的、在很宽范围内的转矩和速度控制技术来说,这一速度已经足够了。于是,现在单片控制器IC可以执行应用所需要完成的所有数字处理任务,例如空调器应用就需要对风扇和压缩机进行有效地控制。该设计还有充裕的处理能力,可以在片上执行数字功率因数修正,从而可以进一步取消一批外接的元件。

MCE可以通过寄存器来进行定义,以便满足特定的系统参数。然而,由于FOC转矩控制环路在硬件方面已经得到了优化,客户的工程师只需要对更外圈的速度和位置环路进行定制化,以便完成任何具体项目的数字设计任务。这可以通过一件基于PC的配置工具方面地实现。

iMOTION模拟和功率模块

与数字控制和电力电子模块兼容的3相模拟驱动器和保护IC,也作为iMotion平台的一部分提供。这些IC包含3个独立的、内置阴极负载二极管(bootstrap diode)的600V半桥逆变器栅驱动器(inverter gate driver)。这样的集成水平所带来的好处包括参数的匹配性,如高端和低端通道盼传输延迟方面的匹配。这些参数在产品的整个寿命期中也可以保持稳定性。设计提供了死区插入(Deadtime insertion)功能和保护功能,包括逆变器的过流脱扣动作和带自动故障清除功能的欠压切断保护(Lockout)。单独的功率和信号地线连接可以在低端IGBT上实现单一的DC线配置,以完成电流敏感。设计中还有交叉导通保护,该功能可以防止意外出现的直通,从而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

作为iMOTION系列产品的一部分而提供的功率开关元件,则是高效率的耗尽一阻止Trench IGBT,它们可以构成多种构形,包括各种分立的和集成的模块。与穿通(punch—

through,PT)和非穿通(NPT)IGBT相比,这些器件展示了更低的集电极一发射极饱和电压(VCEIONI)和总开关损耗(ETS)。

开发工具与支持

为了简化客户的设计负担,提供了基于iMOTION平台的开发系统。举例来说,IRMCF3xx开发工具包括了多种参考设计,其中包含IRMCF3xx芯片以及一个与之相配套的iMOTION功率级和附属电路。这使得基本的功能度可以在项目的早期就得到验证,从而让设计团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转向应用开发。

所提供的控制器IC包含了8051内核,到MCE的接口已经载入了嵌入式软件。该芯片还包括了MCE本身以及集成的模拟信号引擎。8051应用的开发在C环境中完成,利用可以广泛获得的、在PC上运行的开发工具实现,而8051内核可以通过所提供的JTAG端口下载。

MCE可以在无需代码的情况下完成快速配置。用户只需简单地将高层次的参数输入“驱动参数计算器”(Drive Parameter Calcula-tor)即可。在MCEDesigner工具的控制下,这些数据随后被自动地转换为恰当的数值,并被写入8051主控寄存器接口中。MCEDesigner作为iMOTION平台的一部分提供。

将MCE IPSN相关的应用层以及模拟信号调理功能嵌入到一系列控制器IC中,将可以显著地降低针对特定应用的调速电机控制的开发中所隐藏的成本和风险。这些将包括各种调速功能能发挥其作用的设备类型,这些设备的能量效率、成本、尺寸的缩减或者功能的增强等方面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调速功能的实现。潜在的应用包括家用电器、风扇和泵。每项针对专门应用的控制器都将附带iMOTION系列中的各种兼容的模拟和功率元件,以及包含实现快速和高效应用开发所需的全部硬件的参考设计。

应用实例:一个具有95%效率的空调设计

为了理解iMOTION的优点,不妨考虑一个空调器产品的实例。这种产品的优值是性能系数(coefficientofPerformance,CoP),它描述的是加热或者制冷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研究表明,把带开一关控制的感应电机驱动的压缩机更换为基于永磁电机的调速压缩机,可以将CoP改善300%。不过,这一更好的性能必须在成本不变或者小幅上升的前提下提供给最终用户。

为了帮助这一切换的实现,IRMCF312使用了MCE架构,以集成无传感器电机速度和位置控制,外加数字式PFC控制,并取消了传统的空调控制系统所需要的独立的风扇控制器和单独的模拟PFC控制功能。

与IR2136高压Ic相结合后,这一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成本经济性好、高效率的空调室外机设计。该IC集成了3路独立的600V半桥式逆变器栅驱动器,内带保护功能,如逆变过流脱扣和带自动故障清除功能的欠压切断保护。该模拟栅驱动器在整个产品寿命期内都可以保证参数的稳定性和参数的匹配性,例如高端和低端通道的传输延迟、死区插入。单独的电源和信号地连接可以在低端IGBT上实现单DC线配置,以形成电流敏感。交叉导通保护则防止了偶发性的直通,提供了逆变的可靠性。

设计了新的高压IC,以便与IR公司覆盖面广的高效率的耗尽阻止Trench IGBT,这些设计采用了丰富的结构类型,包括分立的和集成的模块。与穿通(PT)和非穿通(NPT)的IGBT相比,TrenchIGBT的集电极一发射极饱和电压VCECoN)以及总的开关损耗ETS更低。

完整的、基于iMOTION的空调室外机设计。该芯片组取消了10个以上的有源元件,包括一个PFC控制器,从而简化了设计。

集成电路测试平台需求趋势分析 篇12

关键词:集成电路测试平台,选型分析

随着半导体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集成电路设计单位已经可以把越来越复杂的功能集成到同一个芯片上, 例如集成电路内部可嵌入数字信号处理器、AD/DA、存储单元、接口电路等多种功能模块。同时, 电子系统选用器件的种类划分也更为细化:从原来单纯的数字和模拟信号器件, 演变到现在的纯模拟、数字信号 (含高速数字) 、混合信号、和存储器四大类器件, 文中介绍的测试平台主要针对该四类器件。而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着不小差距, 至今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元器件进口国。欧美各国为巩固其优势地位, 尤其为了削弱我国在国防、航天领域快速发展的能力, 不约而同地采取专利保护、市场垄断、甚至贸易禁运等综合措施, 力求最大限度地制约我国采购或生产高可靠性元器件。这种局面下, 集成电路采购渠道面临很多压力, 产品来源不明, 批次混杂, 质量问题很难追溯, 不得不对大多数元器件进行测试筛选以验证电路的好坏。同时, 国家也加大了元器件国产化设计的推进力度, 力求尽快摆脱关键集成电路的对外依赖进口局面。

集成电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终端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 选用单位对于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和相关检测手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同一类的器件, 如何从众多的测试平台中挑选出最为适合这类器件的测试平台;对于不同的器件类型, 如何来选配专业的通用测试平台;这些成为测试平台选用单位在验证筛选集成电路的质量和可靠性过程中普遍较关心的问题。

1 选型分析

集成电路的测试筛选都需要相应的集成电路自动测试设备 (ATE) 予以支撑, 从而保证电路品质合格。那么, 如何准确分析自身的测试需求?如何对测试设备采购合理规划?又如何选择测试设备供应商及具体设备?这无疑是建立并保障元器件测试能力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我们以十二五计划为时间节点, 通过以自动化检测设备 (ATE) 进入我国市场算起, 至十二五期间的整个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使用用单位的选型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对此后十余年间集成电路测试设备需求趋势的分析, 有助于解答上述的问题。十二五前集成电路测试设备选型分析见表1。

十二五后, 国内集成电路测试需求有了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模拟信号测试强调大功率、高精度、覆盖关键交流参数 (SNR等) ;

(2) 数字信号测试从中低速 (50M~200MHz) 向高速 (≥400MHz) 跨跃式发展, 测试通道数倍增;

(3) 混合信号测试从模拟信号测试中逐渐剥离, 追求高速、高带宽、高采样率, 射频 (RF) 测试需求日渐增长;

(4) 存储器测试产品更新换代较快, 需要大容量、高速率、多通道测试能力, 自然形成独立的测试领域。

造成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元器件设计和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 导致器件性能迅速提高, 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相应地, 测试设备也必须及时升级换代并适当前瞻性考虑, 才能适应未来5~10年的元器件测试需求。十二五后集成电路测试平台需求趋势见表2。

这两张图表清晰地表明, 以十二五计划为分水岭, 国内对集成电路测试设备需求的总体趋势:

(1) 模拟信号与混合信号测试设备分开选型。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 模拟类器件通用性强、数量和品种众多, 在无需考虑混合信号测试的情况下, 纯模拟测试平台可大幅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同时还能兼顾高端模拟器件测试指标的需求, 可供选择的设备厂商也比较多, 有TERADYNE (泰瑞达) /CREDENCE (科利登) /AMIDA (美达) /华峰 (国产) 等。

(2) 高速数字和混合信号测试设备选型高度集中。这是因为这两类器件的技术发展最为迅猛, 导致普通设备厂商无法持续负担巨额研发和生产资金。经过多轮兼并重组后, 目前全球供应商格局是ADVANTEST (爱德万) 在高速数字测试 (≥400MHz) 领域一支独秀。

(3) 存储器测试设备选型趋向专用平台。随着存储器产品换代周期缩短, 性能大幅提升, 采用数字信号测试设备兼测存储器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专用的存储器测试平台将是大势所趋。

2 选型建议

综上所述, 我们对十二五末期及未来10年的集成电路测试平台规划的选型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1) 平台规划优先。设备选型只是平台规划的组成部分, 前者往往强调性价比, 更多着眼于当下的需求。而规划测试平台, 则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例如:中长期项目资金如何有效分配、各类测试设备的理想组合与配比、规划期内相关设备厂商的格局变化、技术人才的梯队建设、设备厂商及其合作伙伴的技术支持能力等等。

(2) 选型先分后合。多年来, 不乏高端设备只能测试低端器件的案例, 造成的隐性浪费惊人, 其根本原因在于用户或相关厂商片面强调设备性能指标的覆盖率, 认为可以少花钱多办事, 一台设备顶多台用。

这一想法至今颇有市场, 不少用户申报项目时都希望设备能力面面俱到, 最好模拟、混合、数字、存储器测试都能用同一款设备解决。这样做看似合理, 却忽视了一些潜在的关键问题:1) 首先, 高指标覆盖率的设备通常比较昂贵, 过高的配置挤占了专用测试设备预算。对于科研院所而言, 多品种小批量的测试特点, 使得少数高端设备大部分时间用于普通或低端元器件测试;2) 其次, 这样的设备必然更为精密和复杂, 无疑会使编程、调试、夹具、培训等应用难度大增, 很容易因为厂商技术支持不到位和配套供应商不足造成设备闲置或高配低用;3) 此外, 由于资金集中采购了少数设备, 当测试任务紧张或设备检修期间, 就可能面临测试工位不足的尴尬。4) 综上所述, 高指标覆盖率的设备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无法充分达到实现用户购买它的预期目的。

3 结语

对此, 我们建议用户在测试平台规划阶段, 应对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混合信号、存储器这四个测试领域分别进行评估, 在重点方向配置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是所谓“先分”;接下来, 将重点测试领域内的设备需求按品牌集中、配置差异化的原则进行组合, 这样既可保证测试覆盖率, 又能满足工位的需求。还有一个好处, 学习、使用、维护和扩展同品牌的设备更为简单, 也更具成本优势。是所谓“后合”;值得注意的是, 高速数字信号和混合信号测试设备在采用开放式架构的基础上, 只需变更内部配置即可灵活升级或转换, 未来有渐趋融合的可能。这方面, ADVANTEST (爱德万) 的93K和T2000都具备出色的灵活组合能力与优秀的技术兼容性, 是规划高速数字信号和混合信号测试平台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测试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粥样硬化斑块下一篇:智能家电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