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阅读课教学

2025-01-14

日常阅读课教学(精选6篇)

日常阅读课教学 篇1

高中英语 (SEFC) 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 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 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 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那么, 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

一、采用自上而下模式, 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 (Goodman) 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 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 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 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 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 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 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 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 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 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 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 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 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 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 因此, 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 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 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二、采用交互作用模式, 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语言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 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 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 (即图式) 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 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根据鲁姆哈特 (D·Rumelhart) 1977年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 (the interactive model) 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 (the schema theory model) 。按图式阅读理论, 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 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 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 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 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例如教"Earthquakes"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accidents——causes——solutions——prediction。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 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总之, 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 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经过二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 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 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 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 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 应该使语言输入 (听与读) 和语言输出 (说与写) 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采用自下而上模式, 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自下而上模式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 (从底或下层) 识别开始, 逐步弄懂 (在顶或上层) 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按照这个模式去理解阅读过程, 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语言上的障碍, 即弄清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由此看来, 阅读课教学既是一门阅读课, 也是一门语言课。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 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问题, 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 通过阅读, 可以学习语言知识, 通过学习语言知识, 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 两者相辅相成、密切关系;另外, 中学英语大纲规定, 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 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 在完成二读课文之后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深化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

实践证明, 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三个阶段, 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非常恰当的。这种做法有以下主要特点:首先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训练。在认知能力方面, 快速阅读理解训练促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高度集中;深层阅读理解训练使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发展。在语言能力方面, 各个阶段中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更得到了充分发展。其次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方面,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的阅读理解练习能给不同程度的同学提供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 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它有利于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 (Cognition) 就是通过学习过程的感知、领悟、推理及转化, 从而实现对学习信息的了解、发现、知晓和理解。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信息网络结构, 即已有的全部观念的内容及组织结构。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 它将学习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 并进一步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 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 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 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总之, 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摘要:高中英语 (SEFC) 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 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本文浅谈了借助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水平

日常阅读课教学 篇2

微课作为目前热门的新模式, 可以很好地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展现, 同时微课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互持, 是新教学模式中最突出的。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中, 以微课作为切入点是最佳选择。在老师们投身微课建设的同时, 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微课是由专人制作, 还是由任课老师制作?想必有接触过微课的老师都有深切体会, 微课之所以能作为更好的载体, 是因为它倾注了教师的个人情感。另外, 教师课业繁重, 对于微课制作的多媒体技术, 并非专长, 我们又想, 是否应由第三方具备多媒体专业技术的人来做, 这是一个矛盾。那我们能不能在日常教学中, 同学生一起制作各种微课资源呢?根据个人在微课制作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我们来探讨一下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共建微课资源的一些方法。

首先是技术层面, 微课制作需要专门拍摄, 或者专门屏幕录制, 这些视频其实可以来自我们的课堂。有的老师说, 我们要上课, 哪有时间拍摄或者录制呢?

第一是实拍:从老师角度, 可以考虑在课堂的特殊角度放置运动相机, 日常上课后, 我们就能积累很多视频素材;从学生角度, 我们不妨在课堂考核中加入相关项, 学生在上课过程可以进行拍摄, 并阶段性提交, 从而积累大量视频资源, 后期稍加剪辑即可。

第二是屏幕视频:很多课程资源需要电脑实际操作的视频, 也包括一些PPT的讲授, 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同时打开屏幕录制, 上课后也能积累较多的视频资源。那么应如何实现呢?首先是PPT录屏, PPT是自带录屏功能的, 效果也很好, PPT版要2010 以上, 具体操作如下: (1) 打开PPT, 选择“幻灯片放映”; (2) 选择“录制幻灯片演示”, 就可以开始录制PPT了; (3) 录制完成后, 选中“文件”, 选择“保存并发送”, 再选“创建视频”;不同版本的PPT仅在细节上有差异, 总体操作是一样的。如果要进行屏幕录制就需要第三方软件了, 第三方软件很多, 并且操作都很简单, 这里就不叙述了, 个人建议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屏, 该软件除了有多种录屏方式以外还有相当完善的后期编辑功能。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么做, 终能积累大量优质视频素材。

当然以上只是技术上的实现, 如果要形成高质量资源, 还要教学考核等方面的制度配合。所以另外, 我们可以考虑在教学考核中加入有关视频资源拍摄项目, 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由于个人通常上理实结合课程, 对于这种课程, 首先在形成性考核方面, 可以每周进行定期收集, 要求学生一学期上交一定数量的课堂录像, 少于规定数量倒扣平时分;其次在项目考核上, 学生分组完成相应项目综合性视频, 并进行项目汇报互评、教师点评等;最后在课程的终结,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对该课程的总结性视频。这样一来, 我们不仅能积累更多资源, 同样还能发现学生中的优质团队, 让他们参与进来, 将会大大促进我们微课的制作。

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用简单方法完成的资源积累, 再加上在教学考核过程中学生的参与, 相信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能产生更多更优质的微课资源, 而我们只需学会基本后期编辑就能做出较优质的微课了。学生的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学生在视频制作中的思考也必将让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一个层次。这样多方受益的方式,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张一川, 钱杨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及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6) .

[2]周冰, 刘芳, 邓娟.高校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 2015 (4) .

[3]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

日常阅读课教学 篇3

一、在学校中营造语言环境, 让学生置身于“英语国度”

教室是学生们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我们不如就从这开始。首先使教室标牌、口号“双语化”。如可以将“Class One Grade One”贴在门上作为班牌;可以将“Keep Quiet”贴在墙上作为警示语;可以将英文谚语贴在墙上作为鞭策语;可以在教室里的教学模型或实物上贴上英语名签, 帮助学生尽快学会生活中物品的英语表达法。如果教室里具备展览条件, 还可以展出英语国家的风俗图片。这样, 当学生进入教室, “洋”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另外, 教师应尽量提供一切机会, 引导、鼓励、要求学生在日常问候、课堂交流、课外交际等许多方面运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例如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课堂中刚刚学过的词汇运用于口语交际中, 对于词汇句式掌握不多的低年级学生, 也鼓励他们采用半英文半汉语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记牢新词汇。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自然地迁移到生活环境中, 培养他们想说、敢说、会说的习惯和能力。可以在学校设立英语角, 举办英语沙龙, 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设计生活化环节, 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亲近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把生活中的鲜活实物引入教学, 创设出真情实境, 将学生的生活经历设置成课堂教学的主题, 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是生活的再现, 只不过是用一种新的语言去演绎生活。只有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

1.教学内容视听化。

我们现行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单词表示具体事物的较多, 而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也一再证明:识别同一内容, 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 而使用具体事物的效果是最明显的。所以, 教师在教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 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 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许多教师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不断优化了英语课堂, 拉近了学生与生活中并不熟悉事物的距离。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成一幅视听立体的英语画面, 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 模拟出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比如在教授EEC版七年级教材Unit 10 The Exciting Sport时, 就从网上下载了有关极限运动的视频及图片, 经过编辑整理在课堂上播放,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这项存在于生活中但又有陌生感的运动。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描述这项运动的方法, 刺激他们就运动爱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欲望。再如, 学习各种乐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各种乐器, 并配上相关音乐, 使学生们了解各种乐器美妙动听的声音。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既让学生们学会了相关的教学内容, 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方法生活化。

学生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善于发现或创设生活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 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模拟生活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简单说就是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间建立有效联系, 教师要根据各阶段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模仿活动, 并注意学生由学到用的动态过程, 从而掌控教学节奏。例如, 在学习“问路”这一单元的时候, 教师可以借助课桌椅将教室布置为街道、商场、医院等, 先由教师示范指路, 再由学生演练指路及按指路指令行事, 最后以组为单位提供给学生具体任务。或让学生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表演对话 (easy task) , 或让学生发出邀请其他同学到家玩, 进而描述来自己家的路径 (complicated task) 。为了完成后者, 学生会进行除本课要求交际内容以外的增值信息交流, 从而巩固、扩展他们的交际能力。这样的教学情境虽然是模仿的, 但学生扮演的角色是真实的。这样学学生有亲切感, 容易掌握新的语言点, 这种模拟生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由学到用, 促进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教学形式多样化。

教师教的形式和学生学的形式是相对应的。当今英语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 (learner-centered class) 。所以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材料,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在教授节日的单元, 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先自主搜集不同节日的风俗, 再经由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出共性与不同。再如,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游戏, 鼓励学生个体或集体参与竞赛。游戏活动总是有助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使英语教学充满亲切感。可以订阅《英语学习》、《英语沙龙》、《英语辅导》、《China Daily》、《Time》, 《Beijing Review》等报纸杂志, 放在教室, 随时引导学生阅读。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 通过电子邮箱订阅免费的英语学习电子刊物等。

三、在社会中延伸英语学习, 使英语真正融入生活

课堂教学固然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但我们也不能轻视走出课堂的英语活动。学生除了在英语课上学英语, 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外学习和巩固, 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扩展英语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都养成学英语的好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读难度适中的英文读物, 听英文录音、广播及英文歌曲。在校内经常举办小型的英语演讲赛、歌唱赛、英文手抄报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运用英语, 在活动中获得英语习得的成就感和信心。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发挥,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将教学延伸到生活中, 从生活中学, 再到生活中实践、检验, 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最大化。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逛超市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通过商标学习英语, 如:Coca-cola, Coca为产于热带的椰子树, Cola为产于非洲西部的可拉树, 译成“可口可乐”, 朗朗上口, 也保留了原来的音。再如, Safeguard, 由safe (安全的) 和guard (卫兵) 合成, 译成“舒服佳”, 音义具备。还有像厂家 (manufacturer) , 配料 (ingredients) , 规格 (specification) 等英文, 都是我们重要的学习资源。在看电视时, 可以看电视上的英文节目, 如Outlook《希望英语》, Family Album in the USA《走遍美国》, Follow Me《跟我学》等。走在大街上, 可以通过街上的英文招牌学习, 如the Bank of Agriculture (农行) , Crocodile (鳄鱼服饰) , Supermarket (超市) 等。总之, 要通过教育引导, 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习惯,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让生活成为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

语言教学要源于生活, 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生活既是语言教学的起点也是语言教学的归宿。作为教师, 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贴近生活的、深入生活的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 这样才能优化我们的英语教学, 提高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实现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摘要:新课改推进至今已经有十余年了, 新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堂理念结合并指导课堂实践, 探索出中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是笔者一直以来的探求目标。根据我国中学生英语习得的基础和环境约束,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以生活背景为教学活动的依托, 优化英语教学, 让教学贴近生活, 使教学成为生活的延伸, 生活成为教学的继续, 让学生充满亲切感和熟悉感, 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真实的语言环境, 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将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英语知识, 在学习中提高英语能力。

关键词:优化教学,贴近生活,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新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日常阅读课教学 篇4

培养思想进步、政治立场坚定,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是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思修课教学并未取得预期效果。随着思政课教改得不断推进,高校普遍意识到提高思修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激发学生主动性,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笔者认为,鼓励思修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深入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心理状况,进而改善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思修教师参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思修课吸引力,改善教学效果

思修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执教、言传身教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理论能力水平,还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和把握。目前思想道德修养课较为普遍地存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教师讲课方式陈旧,对事件或问题的阐述方式不适合当代青年口味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究其根源,就在于思修课教师脱离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缺乏了解,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改善这种状况的重要方法在于鼓励思修教师参与或从事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与学生直接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特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2 有利于知行统一,提高教学实效

思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的一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既注意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又注重指导学生改造主观世界,使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思修教师参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营造知行转化的教学氛围和教育环境,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境、寓教于行,做好知行转化和统一。

1.3 有利于全面、深入考查学生,使课程考核更科学合理

思修课的考核历来主张不能“唯分数论”,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坚持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种主张是正确的。但由于平时成绩考核多为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情况等,并没有真正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表现,具有片面性。个别教师能够主动向相关辅导员、班主任了解情况,但毕竟不如自己亲身感受,因而使成绩缺乏权威性和说服力。确保平时成绩真实、合理,必须做到对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平时测评与阶段测评相结合,对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现实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这需要思修教师参与或从事部分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4 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思修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理想信念薄弱、政治观念不稳定、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是当代大学生的共性,这对大学教育培养理想远大、道德情操高尚、文化知识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严峻挑战。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参与和大力支持。思修教师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相关知识素养、积极的创新意识和敏锐的现实感知力、丰富的育人情感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缺少和宝贵的资源,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思修教师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时代赋予当代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是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思修教师参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于更好发挥教师理论知识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也有利于教师本身人格魅力的提升。

2 思修教师参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1 扮演学生日常管理者角色

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等管理者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引路人,他们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等方方面面提供指导和帮助,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思修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来,承担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育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正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为高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宽了空间和渠道。思修教师在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宽网络的教育功能,建立网络互动平台与学生对话交流,如“虚拟社区”、“心声倾诉”、“互动空间”等,利用自身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拓展到网络世界,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打造立体教育平台,改善教育效果。

摘要:缺乏吸引力和时效性差是目前思修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鼓励思修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思修课教学效果,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

关键词:思修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强.从“90后”大学生特点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A].华章,2009:59-60.

[2]王晓艳.“90后”大学新生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A].科技信息,70-71.

[3]周国莉.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教育时空:167-169.

[4]柴素芳.精心建设“思修”课程,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4-77.

[5]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A].2007(3):66-69.

日常阅读课教学 篇5

关键词:阅读课,有效

一、引言

江苏省教育厅在2009年12月颁布了新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简称《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针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学习的需要, 一方面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 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另一方面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使学生提升语言欣赏水平, 扩充文化背景知识, 具有更为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熟悉专业英语词汇, 能充分运用语言工具从事与自身职业相关的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 ( 鲁子问、王笃勤, 2006)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中等教育的英语课中阅读课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笔者将通过反思自己的一堂英语阅读课来谈谈有效设计。

二、课例

这篇课文是最新版教材第三册第5单元Together We Are Stronger的课文《Teamwork》。本课讲述团队合作相关的内容, 目的让学生掌握一些生字词, 并能正确使用, 同时提高他们阅读的能力, 并懂得团队合作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 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从高一起便是笔者所教, 所以笔者对学生较了解。

三、有效分析

1.任务的有效。如新《课程标准》所述, 课堂教学中建议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究, 在运用中学习语言”。因此有效的任务在有效课堂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笔者这堂课中, 设计了共5个任务。其中, 任务2为略读, 设计成自主学习, 找出答案;任务3为查读, 合作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并以愉快的形式进行检查, 即抢答, 从众多单词中指出课文中列出的好的队员应具备的良好品格的单词;任务4为仔细阅读, 自主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完成一张表格的练习, 并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检查, 即学生互问互答, 也是抢答的形式;任务5,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强调有明确分工, 共同完成模拟情境下的交际表演。

这些任务的设计首先都是以学生“学”为主, 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 并且设定完成任务的时间。通过几个任务,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最终掌握整篇课文,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同能力, 以及思维创新能力, 最终达到这课的学习目标。

因此, 这些任务的设计是有效的。不同于传统的那种单一的机械练习, 这些任务形式多样, 切合课文和学生实际, 可操作, 同时使课堂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

2.互动的有效。课堂中的有效互动“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都能个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

因为学生们和笔者已经很熟悉, 这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创造有利条件。我上课时注意到面带笑容, 缓解学生因有其他老师听课的紧张和压力, 用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语调让学生们尽快融入课堂氛围, 进入学习状态。

3.评价的有效。对学生的有效评价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回答、任务的完成必须做出实际的、具体的真实评价。老师们常见的直接评价为:yes; correct; you’re right; great; good job; well done; no, think about it again; it’s not correct等。笔者在评价时, 也注意到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具体的评价。一位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学生, 主动回答问题了, 我就加了句“I’m glad you’ve answered this question and I hope to see you answer more questions”。最后的小组报告情境表演时, 第一个报告表演的小组的受访的同学拿着稿子读, 我先肯定了他们说得不错, 再加了句“but the interviewee is reading, and I hope the next interviewee won’t read.”这样诙谐地进行了具体评价, 提出要求, 让他们不要再读准备的文字稿。我评价时说:“Terrific! I give you a big thumbs up!”同时, 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我这么高兴, 因为他用了自己的语言, 他运用了所学的内容自己组织句子。同时我也说“I encourage you to put it in your own words”, 鼓励他们多用自己的话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际。

四、总结

当然, 笔者的这堂课中也存在不足, 但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为主线, 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有效的任务, 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 进行有效互动并对学生作出有效评价, 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终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因此, 英语老师们需努力实践、钻研、总结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精心备课、设计有效的任务, 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互动, 对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 才能实现中专学校英语课的阅读课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分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篇6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涵盖了初中生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 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关键。其次, 初中英语教学同样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课程, 学生的理解水平对整个英语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一直属于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 同样也是教学难点之一。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后, 将直接促进其听、说、写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关键。第三, 针对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体系构成而言, 阅读教学属于其重要的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场所, 学生通过阅读学习, 既可以提升其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样可以深化其对语篇的理解, 对于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应试观念影响, 部分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 教学过程主要由常规的词汇记忆、句型语法讲解、文段内容把握等内容组成, 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简单的教学过程的机械重复, 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同时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 当前部分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知识考查时, 一味强调知识掌握的全面性, 注重对习题的练习, 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 在讲解过程中过分注重书本内容, 而忽略了英语学习的课外拓展;同时在评价方面, 缺乏对学生的激励与能力的正确评估, 导致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而丧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了课程学习效率。

三、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 注重课程内容设计,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精心的导读设计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 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老师需要进行丰富的课前准备, 规划多元化的教学方案, 精心设计课程导读, 从教学实际出发, 从学生整体情况着手,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该课的教学为例, 为全面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让学生掌握有关假期生活的动词, 并能掌握特殊疑问句的使用方法, 学会利用所学词汇来表达未来的计划与打算。老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将日历作为课程导入的方式, 询问学生假期来临后各有什么假期安排及打算, 在课程初期通过竞赛的方式, 让学生更多地说出自己对假日活动的打算,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后, 引入新课学习话题。

(二) 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 捕捉课程的基本信息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要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老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 在语篇阅读时能够迅速做到捕捉出关键信息, 锻炼其快速阅读的能力。以Unit 3 Reading为例,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中心,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略读课文, 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概括出每层内容的大意。在学生开始阅读前, 提出与阅读核心内容提炼相关的思考问题,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程内容。针对此篇阅读, 老师则可以提出“How many important events are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What are they?”让学生在快速阅读时找出答案, 在课本上进行标记, 捕捉文章内容的基本信息, 提高其快速阅读的能力, 同时亦可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成就感, 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结束语

上一篇:建筑安全设计控制研究论文下一篇:不同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