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习题

2024-10-08

实验习题(共8篇)

实验习题 篇1

优化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实现素质教育, 不仅在于教师对新授课的把握上, 还体现在对习题的处理方式上, 体现在实验习题的探究和验证上, 这对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掌握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 因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探究越来越成为高效课堂的关键, 已经成为各种类型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在实验教学中, 不仅要将教材中的实验、演示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也要有可能的将一些习题中的实验题改为实验, 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深有体会, 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习题的处理。

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实验在中学阶段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但相关的习题却出现不少, 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因理解不透彻, 产生困惑出错较多, 比如弱电解质醋酸与氨水混合导电性为什么会显著增强、为什么导电能力会有显著变化?两种强电解质溶液混合, 比如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 导电能力为什么没有明显变化?稀释弱电解冰醋酸时为什么会出现导电性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呢?我在讲这一类问题时, 明显发现学生不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释这些问题, 而且这块内容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并没有出现较多的解释, 教学要求在高中阶段没有明确提出, 但所涉及的习题却比较多。我想能不能通过实验来对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呢?这不仅能解决学生对理论的正向理解, 而且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实现素质教育。正好我在讲这一节的理论知识的时候, 也有学生和我提出要实验的想法, 于是我对这一内容多加了一堂实验课。

在设计这一堂实验课的时候, 我通过三道习题引入:

1.用1mol/LCH3COOH进行导电性实验, 发现灯泡亮度很低, 用氨水进行导电生实验, 发现灯泡亮度同样很低, 但若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进行导电生实验, 灯泡亮度显著增强。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2.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液体中, 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自来水

B.0.5mol·L-1盐酸

C.0.5mol·L-1醋酸

D.0.5mol·L-1NH4Cl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 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 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

(1) 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没溶解, 无电离。

(2) a、b、c三点处, 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

当我向学生了解这三道题的解题思路时, 发现学生对已经在课堂上处理的习题认识不深刻,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透彻,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四组分组实验:

Ⅰ相同体积的1mol·L-1BaCl2与2mol·L-1Na Cl导电能力对比

Ⅱ相同体积的1mol·L-1HCl、1mol·L-1NH3·H2O、1mol·L-1CH3COOH、1mol·L-1Na OH、1mol·L-1Na Cl的导电能力对比

Ⅲ相同体积的1mol·L-1NH3·H2O、1mol·L-1CH3COOH混合前后的导电能力对比

Ⅳ相同体积的1mol·L-1HCl、1mol·L-1Na OH混合过程中的导电能力变化

学生实验结束后, 分组总结现象并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实验, 学生获得了理论教学无法感受到的最直接的认识, 亲身体会到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 导电性变强与变弱, 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知道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 离子浓度较小, 是其导电能力不强的本质原因等等。

学生实验结束后, 当我问及前面提到的三道习题时, 由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刻了, 所以上述习题自然迎刃而解, 随后我又展示了另一道试题, 让学生试着解决:

有一实验如图所示, 将20mL0.1mol·L-1Ba (OH) 2溶液置于烧杯中, 然后边慢慢加入0.1mol/L某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某酸溶液共25ml。加入酸溶液的体积V与电流强度I的I-V图如图所示。

(1) 此酸的化学式为:%H2SO4%%%%。

(2) 处于C点时溶液中导电的阳离子主要是:Ba2+。

(3) 处于F点时, 溶液中导电的阴离子主要是:SO42-。

(4) 烧杯中刚加入酸时, 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

(5) 从A→E电流强度I变小的主要原因是:硫酸中和Ba (OH) 2溶液产生BaSO4沉淀;Ba2+与SO42-浓度降低。

这道试题难度较大, 综合性较强, 但是学生在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基础的指导下, 对于解这一类习题有了较好的认识, 能较顺利的完成这道题, 可见单一的理论与实验的完美结合在解实验习题中结出累累硕果。

大量的研究证明, 实验更能充分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散性, 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参与研究课题的初步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开放式的实验,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课题研究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实验习题 篇2

小学自然学科的综合习题,大多是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或是几种原理的综合运用。如让学生深临其境,引导学生对各个领域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理解哪些与习题有关,学生就容易解题了。例如“怎样综合利用池塘?”在引导学生参观当地池塘之后,学生就能知道池塘中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联系,明白池塘是一种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以此依据就能设想出新的池塘群落。又如在声光综合运用中,“为什么能隔墙听人声却看不见人?”让学生自己隔墙就能体会,而光的反射则隔墙用手电演示就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听是收集信号声波,声波是从声源发出,向四面八方传播,一般不受障碍物阻挠;而光是沿直线传播,向一个方向,受障碍物阻挠,学生就能很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

运用实验解决有关习题

用演示实验突破物理习题课难点 篇3

摘要:以力的分解习题课中三个习题为例,介绍用演示实验突破物理习题课难点。

关键词:演示实验;习题课;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

48(2009)3(S)-0060-2

进入高中新课改以来,有几个热门话题,一个是科学探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那就是习题教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尽量准备演示实验。我在中学实习一个多月期间,听了高一年级四个物理老师的十多节习题课,很少有老师用演示实验,所以难点很难突破,教学效果欠佳。我在实习期间,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力的分解习题课,力的分解习题中有的题目学生第一次遇到,有的题目本身就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就用演示实验来突破难点。通过课中同学们的反应和课后调查,证明用演示实验来突破教学难点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认同。下面举例说明。

习题1 

题目 如图1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将物体的重力按效果进行分解。

实验 把弹簧挂在薄铁皮的一端,再把两个10N的砝码挂在弹簧的下端,用双手抬起薄铁皮,把薄铁皮放斜拿在空中不动。此时,让学生观察铁皮和弹簧有什么变化。学生都能看到,铁皮被压弯,弹簧被拉长。

分析 力的分解是按力产生的效果来分解的,但找力产生的效果是学生的难点,许多学生往往把力产生的效果当作物体受到力的结果。如物体沿斜面下滑,会认为是物体受到一个下滑力等。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就能明白,铁皮被压弯和弹簧被拉长都是物体重力产生的效果。即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使物体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一个垂直斜面压着斜面。通过演示,以后学生就不会再说下滑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对力产生的效果也有了进一步理解。习题2

题目 如图2所示,在一块长木板上放一个铁块,长木块的一端从水平位置被缓缓抬起时,铁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

A. 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

B.随θ角的增大而增小。

C.先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后随θ角的增大而增小。

D.先随θ角的增大而增小,后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 用课本代替木板,用黑板擦代替铁块,把过程演示给学生看。把黑板擦放在课本的一端,双手把课本平平抬起,放黑板擦一端对自己,另一端对学生,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楚。在演示前,向学生强调,让他们看黑板擦随角度增大有什么变化。实验时,把放黑板擦一端的课本缓缓抬起,学生都能看到,角度小时黑板擦没有动,当角度增大到一定角度时,黑板擦开始下滑。重复做一次,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

分析 这类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学生分析过程没有到位,多数学生都选了A答案。但是通过演示,就可以突破难点,不用老师分析,基础好的学生就明白了,随角度增大,铁块应该有两个运动状态,在一定角度内铁块是静止的,当角度增大到一定角度后铁块开始下滑,就可以得出答案应该是C。老师再对两个状态分别分析后,对这道题还不理解的学生就没有几个了。

习题3

题目 如图3所示,用AO、BO绳吊一重物P静止,其中AO绳水平,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起重力P的过程中,绳OB所受的拉力变化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再变大。D.不变。

实验 BO绳用测力计代替,其它条件不变。请两个学生来做,一个学生按要求水平向右缓慢拉物体P,另一个学生观察在缓慢拉物体P时测力计示数,重复两次做实验。由实验,学生发现测力计示数不变,即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起重物P的过程中,BO绳的拉力应该不变。

分析 此题属于难题,学生很难分析正确,几乎所有学生都选B答案。通过实验,学生得到意外的结果,对结果很好奇。此时学生就有想知道原因的欲望,就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就会主动去思考,这样去讲效果就非常好。

结束语

这里仅是力的分解的三个习题,像这样可以用演示实验突破难点的题很多。把演示实验用到习题课中,突破难点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化学实验习题课的组织 篇4

1. 指定命令, 明确要求

(1) 所用试剂要是常规试剂。

(2) 装置要尽量简单, 零部件尽量选通用的。

(3) 符合安全要求, 尽量避免使用高温。

2. 学生设计使用方案

目前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学生 (两人一组) 先口头报告自己的方案, 经过讨论、比较, 师生共同确定最佳方案;另一种是以组为单位独立设计方案, 把方案草稿交老师审阅, 只要所用仪器的药品是常规的, 没有危险性, 就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案进行。这种做法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但缺点是实验室准备工作量大。

两种做法各有优缺点, 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好, 可以因年级不同和实验命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实验室的承受能力而定。一般情况是最初一两次实验习题宜使用第一种做法。如果实验命题不太复杂, 不同学生设计的方案可能大同小异, 那么就可以采用第二种做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要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在规定时间内没做的, 课下应继续完成, 防止草草了事。属于物质制备的实验应交成品, 和实验报告一并评定成绩。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实验报告, 以发展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好的实验报告可以张贴, 以利互相学习。

4. 组织学生讨论和小结

对于较复杂的实验习题, 不同学生可能对实验步骤的简捷性, 选用仪器的合理性, 条件的控制等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实验后拿出一定时间进行讨论是完全值得的。现举初三实验习题“怎样由氢氧化钙制取氯化钙”为例:

(1) 明确要求

(1) 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 氢氧化钙用消石灰, 成品应是固态氯化钙。 (2) 自备干净无色小瓶装成品用, 实验完成后交成品2~3克, 贴好标签写上姓名。 (3) 实验后选定一组同学下堂课接受全班同学的质询。

(2) 讨论

首先由接受质询的同学汇报: (1) 制取的过程所依据的反应原理; (2) 确定的步骤和操作方法的依据; (3) 介绍你们所选的仪器。然后, 由其他同学质询 (教师也应相机补充提问) 。

其中 (1) 和 (3) 一般不会有多少疑问, 但实验步骤和操作的考虑深度会有不同。经过讨论后, 都能弄清下列问题就可以了。

在烧杯中用稀盐酸溶解消石灰时, 要充分搅拌并加热至混合物呈弱酸性的理由。为什么需过滤?蒸发近干涸前, 怎样防止迸溅?

(3)

教师应就每份成品的质量 (色白、中性) 和实验报告评出综合成绩, 其中好的可以展示和表扬

5. 创造条件搞好学生实验

按新课标要求。不但教师要做好每个演示实验, 还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证实所学知识的正确性,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探索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实验, 有条件应多做, 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如可以组织学生因陋就简制造简单仪器和实验药品。条件再不允许, 哪怕是演示实验也要让学生代表做一下, 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保证实验的效果, 必须强调预习和实验报告的填写。

6. 搞好课外活动, 占领课外市场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课外活动能激起学生对化学的极大兴趣, 这不仅对完成教学有利, 而且为将来从事化学研究, 培养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 如:化学仪器的操作、化学晚会、化学知识竞赛、化学故事讲演及工厂参观、土质测量、水质测量、治理环境污染等。从而激起报效祖国, 为人民而学的爱国热情。

[小学自然]运用实验解决习题 篇5

1.通过观察标本、实物,直接解答事物的特点

对要求解答事物特点的习题,既要答出某事物的特征,又要注意解答的顺序。因此,解答这类习题的捷径是让学生直接观察实物和标本。在上《昆虫》一课中,昆虫有哪些特征?我们让同学们自己捉来蚂蚁,仔细观察蚂蚁的.各个器官。同学们对蚂蚁的各个器官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再联系昆虫标本及课本内容加以讲解。昆虫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环节组成,成虫有三对分节的足,胸部都长着两对翅膀,也有一些种类的昆虫演化为只有一对翅;最后可以看到昆虫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不时地左右摇摆着,用来探路、寻食、辨别方向。

2.通过模拟实验解答事物规律

对一些宏观和微观事物的认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因此,学生对这类习题的解答会感到困难,但如果运用模拟实验,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关习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昼夜是怎样形成的?”用投影仪做光源,强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做模拟实验,“地球”上就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启迪同学们的思维和想象,这时回答“自转成因”就“毫不费心”了。

3.观察实验现象,解答事物本质

小学生实验的目的在于得出客观、正确的结论,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例如“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让学生观察实验,把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和纸屏中间,并让凸透镜、纸屏和蜡烛的火焰保持同一高度。左右移动凸透镜,可以看到纸屏上会出现两种倒像,一种是放大了的倒像,一种是缩小了的倒像。在什么情况下是缩小了的倒像,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了的倒像?让他们分析讨论,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又如在《防火与灭火》一课中,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要燃烧必须具备可燃性。用玻璃钟罩罩住燃烧的酒精棉球,瞬间熄灭是因为燃烧需要空气。但用仅剩火星而无明火的火柴去点酒精棉球,结果它不燃烧,是因为燃烧还必须要一定的温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归纳出燃烧所需的条件了。

4.组织学生参加实验活动,解答有关综合习题

实验习题 篇6

一、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施现状调查

经过对我校高一学生的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从来没做过家庭小实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老师对家庭小实验很不重视,从来没有布置过家庭小实验作业,更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实验的指导和督促,有的老师虽然布置,但只是口头布置,布置之后就置之不理,不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合适的评价,导致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不够。

二、初中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不仅能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和用科学眼光去思索身边事、身边物的习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还能充分认识到化学学习与生产生活的重要联系,协调师生关系。在活动时还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即使学困生也能保证实验的成功,从而激发更大的实验兴趣。

三、将课后习题改编为家庭小实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初中化学课程改革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累积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很多化学知识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取和验证,由于受学校实验材料少、学生在校时间短、课内化学学习时间紧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已经很难满足新课程背景下数量繁多、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要求,所以,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势在必行。

教科书的课后练习中有很多习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若改编成家庭小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充分理解题目,更能培养学生勤动脑、勤动手、用科学眼光探索事物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弥补课内时间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的不足,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反思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我从初三化学沪教版2011秋季版(上册)和2012春季版(下册)教材的课后习题出发,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家庭常用物品,将一些课后习题改编设计成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庭小实验,并提供适当的实验准备辅导,让学生回家完成。

(一)寻找合适习题,设计实验报告

课后习题多种多样,并不是每个习题都可以改编成家庭小实验,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习题来改编。在选题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可行性

将习题改编为家庭小实验并让学生完成,首先必须是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能从家庭中找到的常用物品或者能用家庭常用物品代替,学生才容易找到,实验才有可行性。例如:沪教版下册204页第7题,厨房里有两种白色固体,分别是精盐和碱面中的一种,在一般家庭条件下,可以用什么方法把他们区分开来?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此实验所需用到的实验药品:精盐、碱面以及可能用到的食醋、石灰水等,所需仪器也可以用碗、杯等代替,这些都可以在家中找到或很容易在超市买到,才可能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实验。

2.安全性

安全是家庭小实验最重要的前提。在家中做实验,缺乏老师全程的帮助和指导监督,所以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必须是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才能允许学生在家中完成。对于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像浓酸浓碱的实验、会燃烧甚至爆炸性的实验,例如粉尘爆炸实验等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就不能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3.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化学。选择生动有趣的化学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快乐,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教材第23页第6题,(1)加热一根铜丝,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2)把鸡蛋放入一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第46页第3题,取一个小烧杯,杯底立放一支蜡烛(图2-22),加入一些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往烧杯中加入一些白醋,观察实验现象。请解释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几个习题改编成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且出人意料,整个实验生动有趣,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家庭小实验可引领学生走进化学知识的探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提高学习积极性。

4.可发散性

通过进行家庭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认识物质化学变化的规律和本质。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逐步培养从物质的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例如:第159页第7题,在配制蔗糖溶液时,若只是将蔗糖置于水中,蔗糖溶解得比较慢,这时可以采用什么办法促使蔗糖加快溶解?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操作来体验影响溶解速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同时可以发散至几个因素同时影响时的情况,再由此及彼,生活中其他一些溶解现象也可以依此类比。再如:第184页第8题,某些植物的花汁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现取三种植物的花汁,分别用酸性、中性及碱性溶液检验,颜色如下表所示:

(1)取大红花的花汁少许,分别滴入无色汽水、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中,所显示的颜色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判断某溶液是否显碱性,可选择的花汁是________。

这个实验可以和酸碱指示剂的选择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生活中接触的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老师也可作适当引导,例如桑葚、紫薯、杨梅、各色花瓣等等颜色较鲜艳的物质,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

课后习题中大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药品仪器、实验注意事项等,在实验前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家庭中的器材做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设定实验注意事项、预想实验现象,再由老师审核修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实验安全隐患。

(三)实验汇总、评价

不同的学生对某些开放性家庭小实验的设计可能不同,同一实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作为老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做出适当的评价并分析成败原因,对于实验失败的同学,寻找原因后可以回家再次尝试,最后综合全班同学的实验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家庭小实验的重视,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和培养失败后再接再厉重获成功的欲望。

在新课程改革中,加入更多的家庭小实验,在家庭小实验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至关重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挥家庭小实验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江苏

实验习题 篇7

在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后,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习题:用滴管把新制的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对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有两种推测: (1) 是氯水中的次氯酸的漂白性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 (2) 是氯水的酸性(H+)使它由红色变成无色。假设其中一种是正确的。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由实验现象,对以上的推测作出判断。

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的方案设计有十二种之多(见表1)。

在作业讲评时,有的学生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方案设计是可行的,有的学生对标准答案一知半解。面对学生的困惑,笔者意识到光凭教师的讲解效果不大,于是建议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索和尝试,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一堂实验探究课由此产生。

二、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

1.实验探究前的方案设计和资料收集

(1)把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了分类整理,让学生首先对每个方案作出“我的判断、评价”。

(2)提前一周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围绕以下问题,掌握和了解背景知识。

问题一:酚酞的结构和性质如何?

问题二:酚酞遇酸、遇碱变色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三:强氧化性物质对酚酞有怎样的影响?

问题四:还有哪些物质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会产生类似的褪色现象?原理如何?

2.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课堂设计的基本流程为:

三、活动后的反思

1.学生的所思所感

(1)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1) 提高了实验观察能力

实验中,有的学生发现pH试纸测定完褪色溶液的pH值后,颜色越放越淡了;有的学生发现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放一段时间红色褪去,再加NaOH溶液不变红,说明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全面仔细的观察,值得肯定。

(2) 培养了评价反思的能力

学生们从科学性、可行性、简洁性等角度对多个方案进行了评价,认为有些方案(如方案3、8、11、12)合理简洁,具有可操作性;有些方案虽然理论分析正确,但实际操作有问题,如方案1要配制pH值相同的盐酸和新制氯水不可行;有些方案原理设计就存在问题,如方案4、5、6、7。通过评价和反思,学生们理解了实验方案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懂得了思考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有学生在资料中查到:“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于是在实验中他们往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结果发现实验效果并不好,观察到气泡的产生,滴入酚酞中,溶液的红色无法褪去。学生们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想对这个实验进一步开展实验探究。

(3) 发展了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验后写道:“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有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不要拘泥于一个方面。”“这12种方案让我很吃惊,当时我只想到了两种方案。思考问题还要严谨,这12种方案中有一些暴露出了不合理之处,要引起我的注意。”

一些同学通过实验反思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学生认为实验方案中只证明了酚酞可能因为氧化而褪色,但是没有排除H+也在其中起了作用,本实验理论假设存在着第三种可能:氧化和碱度降低共同作用而使溶液褪色。

还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把同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例如Na2O2加入氯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有些方案还需要更精密的仪器,如果实验室有此条件,实验方案的实施就存在可能性。”等。

(2)掌握了实验方法和一般实验步骤

学生们理解了“应该用更好更简便的方案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不仅要从理论上分析,还需考虑实验的可行性”;“对控制变量法、对照实验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试剂加入量的控制,例如酚酞加入太多导致药品浪费,影响实验效果”。

学生总结了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观察现象→提出新问题→得出结论→反思。

这些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获得的基本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对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质的理解和化学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都大有裨益。

(3)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1) 学会了尊重客观事实

学生们认为“化学要到实验室中进行学习。理论和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检验、发现新问题,而不是通过纸笔就能获得真理”;“本来以为pH试纸不能精确测定溶液的pH值而难以判断,结果测出的pH值远大于8,看来要尊重实验事实。”

(2) 理解了学科价值

学生们体会到了“化学被称为‘实验科学’的真正含义,以往的化学学习都是建立在背诵与做题的基础上,做实验只是为了好玩”,“学习化学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决非凭小聪明能够将其征服的。”

(3) 领会了科学品质的要求

“要完成一次实验并不简单,实验前确定实验原理,设计严密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要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对产生的实验现象要观察仔细,同时思考实验原理,实验后还要对实验再次总结分析,这才能真正完成一次实验。”

以上这些学生的亲身感受是教师的课堂说教永远无法教给学生的。由此产生的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学科态度、学科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2.教师的所思所想

(1)对实验探究的反思

(1) 实验探究活动十分强调问题性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又是探究学习的终点,实验探究是针对一定的“问题”展开的活动。本活动中实验探究的内容通过学生的问题设计了一个真实的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问题创设引发学生认知的不平衡状态,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真理、不断更新知识、探索结果,让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2) 实验探究活动十分强调过程性

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在三个目标的达成中,经历探究过程显然是最重要的。

本实验活动探究过程的展开与实验方法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3) 实验探究活动十分强调价值引导

要让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与同伴合作学习,善于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探究,并不是靠说教来实现的,而是靠具体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良好体验逐渐形成的。本节课教师通过实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究活动,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等多种手段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对教师角色的反思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在不同阶段担当起不同的角色。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应该是问题的收集者。在此阶段教师要做到: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学生提出的看法孰优孰劣;注重学生设计方案的多样性、开放性,对思维闪光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尽可能让学生实现问题的自我解决,即使方法失当,只要条件允许,没有安全隐患,就应该让学生去探究。

在实验探究阶段,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在学生困惑时指点方向,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搭各种“脚手架”,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地支撑和帮助,并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在实验总结阶段,教师应该是学习结果的评价者。教师应及时介入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要求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思维过程,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检验自己的结论。

(3)对如何处理学生问题的反思

实验习题 篇8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好物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高考,而高中物理的学习通常又分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运用的好坏关系到学生的成绩.怎样运用好所学的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对于物理教师来说,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习题的练习,通过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选择习题的时候,还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所选习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可以锻炼出学生的能力和有效代表此类问题的题型;其次,所选习题最好具有启发性,比如该节课的习题与前面所学习的课程有所联系,并且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最后,对于一些典型的习题要注重实验的运用,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得出题目答案的过程,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以实验探究方式开展能量习题课程的教学

能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节课,下面以能量守恒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实验探究方式的习题教学.在物理中,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功是指力的空间积累是一个过程量;能是指对物体运动的一种量度.能量转化过程就是做功的过程,转化的能量与做的功是相等的.

下面两个习题在进行解答过程中,可以通过画图和利用实验工具的方式进行解答.

例1如图1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实验: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实验.把实验用的教具带到教室中来,用一个木块A在一个斜面M上进行滑动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注意观察木块A的移动.当木块A沿斜面M下滑时,木块A实际位移方向和木块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木块做了功(负功),木块A的机械能不守恒,木块A的机械能减少了,木块A对斜面体M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

对木块A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M和木块A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木块A和斜面体M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木块A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实验可得出答案(A)(C)(D).

例2如图2,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小球受两个力:重力和线的拉力.线的拉力始终垂直于小球的运动方向,不做功.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选择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最高点时为初状态,初状态的动能Ek1=0,重力势能Ep1=mg(L-Lcos0),机械能Ek1+Ep1=mg(L-Lcosθ)·小球在最低点时为末状态,末状态的动能,重力势能Ep2=0,末状态的机械能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所以

在守恒定律习题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是很有效的工具.不仅给处理问题带来方便,而且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直观感受.

总之,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需要每位教师精心选择练习的习题,并注重实验方式的运用.以实验探究方式开展习题教学,能够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物理实验探究习题教学的实施,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又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功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台字利.能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8.

上一篇:类置信度下一篇:区域交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