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介论文

2024-07-27

技术中介论文(精选12篇)

技术中介论文 篇1

摘要:国内外对技术中介的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较少, 为研究技术中介在技术交易中的市场运作机制,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技术市场中的供需方对于技术中介的选择行为, 建立了在技术中介存在的情况下, 技术供需双方在技术交易过程中选择行为的动态演化模型。结果表明, 技术中介不仅有利于技术成果的转化, 而且有利于技术成果的创新, 是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技术中介,技术交易,演化博弈

0 引言

技术市场与常见的信息市场一样, 都存在由于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而导致交易成本的升高和交易数量的降低的现象[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是:技术市场上有限的交易方数量, 对于技术价值认定较高的不确定性, 以及交易双方之间较大的信息非对称性, 导致技术市场中发生机会主义行为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几率显著增加, 进而提高了技术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信息收集成本、测量成本 (Measurement Cost) 、执行成本 (Enforcement Cost) 以及监督成本 (Supervision Cost) , 阻碍了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在技术市场进行有效交易。此时需要引进技术中介机构为供需双方的技术交易创造条件, 促进技术交易的有序进行。

技术中介机构是指将潜在的技术供需双方联系起来, 为技术的社会转移、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知识的社会扩散提供服务的机构[2]。技术中介机构可以帮助技术供需双方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信息的非对称性, 并推动双方在技术价值认识上达成共识, 从而有效抑制技术市场上的机会主义行为, 保证技术交易的成功。

目前, 国外学者多从技术转移的角度对技术中介进行研究, Brian harmon在《高校技术转移路线图》 (Mapping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Process) 中提出了高校技术转移的五大路径, 并指出技术中介应根据不同的技术转移路径提供服务[3], John Bessant对技术中介在技术转移中的顾问作用进行研究[4], Gideon D.Markmand从技术研发不同阶段的角度出发, 对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技术转移企业展开研究, 指出技术中介应针对不同的研发阶段提供不同的中介服务[5]。

早期, 国内学者对技术中介的研究多从发展现状上进行总结分析, 较少对技术中介的内在运作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如高汝喜、葛新权等针对我国技术中介机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6,7], 和金生、王远达、李辉等针对技术中介运行体系进行了探讨[8,9,10], 程森成、冯艳飞对技术中介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11], 方世建、史春茂对技术中介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12], 葛进针对技术中介声誉的模型进行了分析[13]。近年来, 有一些学者将博弈论引入研究, 从多个角度对技术转移活动和技术中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蒋浩等对中介机构的运作及管理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14], 张杰对外包活动中的技术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多重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15], 等等。在这些文献中对技术转移和技术中介的博弈分析都是基于博弈方具有完全理性的假设条件来讨论的, 而对于现实中的决策者来说, 完全理性是很难满足的。由于供需双方的有限理性以及技术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供需双方对于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是否选择通过技术中介进行交易存在不确定性。因此, 从现实情况来说, 需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对技术转移中供需双方选择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本文尝试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思想和方法, 分析在技术中介存在的情况下, 技术供需双方在技术交易过程中选择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

1 演化模型

在技术市场中, 技术供应方 (即卖方) 有一项技术准备出售, 而技术需方 (即买方) 则希望购买到一项技术, 双方在技术市场中各自搜寻, 完成技术交易。卖方会根据自身成本对出售的技术进行价值评估, 买方则根据所购技术的预期收益得出所购技术的评估价值[16];因此技术交易的卖方对所售技术的评估价值为PS, 技术买方的评估价值为Pb (为了不失一般性, 本文中买卖双方对价值的评估是私人信息, 即在双方相遇前各方仅知道自己的评估价值, 但不知道对方的评估价值) 。

假定技术市场中, 技术中介只负责对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 而自身不从事技术交易 (这个假定与目前国内技术市场的情况大致相符) 。为了简化模型, 本文假定技术中介在技术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 (即市场上仅有一家技术中介机构提供服务, 因此交易双方是否选择技术中介进行交易, 仅需考虑成本问题, 而不涉及其他) 。技术供需方在技术市场进行技术交易, 自由选择是否通过技术中介进行交易。

当买卖双方在技术市场相遇, 不选择通过技术中介进行交易时, 双方披露价格为Pb1, Ps1;当选择通过技术中介进行交易时, 由于技术中介的参与, 推动双方在技术价值认识上达成共识, 从而买卖双方披露价格分别为Pb2, Ps2;且Pb2>Pb1>Ps2>Ps1。双方按照ω规则对剩余 (Pbi-Psi) 进行分配 (i=1, 2) , 即当直接交易时, 技术卖方获得ω (Pbi-Psi) , 技术买方获得 (1-ω) (PbiPsi) , 0<ω<1。当通过中介交易时, 中介按照交易剩余的一定比例k (0≤k≤1) 对每一方进行收费 (k与中介的能力、诚信等因素正相关) , 此时双方来自技术交易的剩余分别为 (1-k) ω (Pbi-Psi) 和 (1-k) (1-ω) (PbiPsi) 。由此可以得到在技术中介存在时, 技术供需双方的技术交易的收益矩阵 (见表1) 。

技术买方

设技术卖方选择自行交易策略的比例为x, 那么选择通过中介交易策略的比例为1-x;技术买方选择自行交易策略的比例为y, 那么选择通过中介交易策略的比例为1-y。

这样, 技术卖方的自行交易、通过中介策略的期望得益U1, U2和群体平均得益分别为:

技术买方的自行交易、通过中介策略的期望得益V1, V2和群体平均得益分别为:

得出技术卖方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为:

技术买方的复制动态微分方程为:

由此, 在技术中介存在情况下, 技术供需双方在技术交易过程中选择行为的博弈演化过程可以由式 (1) 、式 (2) 构成的微分方程组系统来描述。可以找到这个系统的平衡点为 (x, y) : (0, 0) , (0, 1) , (1, 0) , (1, 1) ①。而由微分方程组构成的系统, 它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相应的Jaeonbian矩阵的局部稳定性获得。对微分方程组 (1) (2) 依次求关于x, y的偏导数, 可得出Jaconbian矩阵为:

从而可以得出Jaconbian矩阵在这4个平衡点的行列式的值和符号, 以及Jaconbian矩阵迹的值和符号, 并由此判断这4个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结果可以看出, 在5个局部平衡点中仅有1个平衡点是具有局部稳定性的, 也就是本文要找的该演化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 (ESS) , 对应于技术供需双方都采用通过技术中介进行交易的策略。该演化系统还存在1个不稳定的平衡点和2个鞍点。

此时, 该系统演化相位图如图1所示。当技术中介总能为交易企业带来额外收益时, 相位轨迹示意图表明, 从任何初始状态出发, 系统将收敛到 (1, 1) 点。演化均衡处于交易双方均选择通过中介去进行交易。

2 结语

通过对我国技术市场上对于技术中介选择行为的博弈模型的分析, 可以看到, 在技术交易中, 技术中介机构的参与有利于技术交易的成功和技术成果的转化, 从而推动技术成果的创新, 因此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对于我国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有益的。但是必须指出, 本文并未考虑科技中介的诚信和能力因素, 而在实际情况中, 这2个因素是影响技术交易企业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 本文并未对ω值进行分析, ω值是交易双方进行利益分配的主要依据, 也会对交易企业的选择行为产生影响。

技术中介论文 篇2

甲方:

联系地址:

乙方:

联系地址:

通过甲乙双方在项目层面上的深入沟通,及乙方人员对甲方技术专利、产品的访谈,双方就目前项目存在资金需求的现状达成共识。为了有效地推动工作,更快更好的实现甲方核心价值,双方经友好协商,甲方同意委任乙方为技术转让中介方,协助甲方结合项目投资、核心价值的实现开展工作;乙方同意担任甲方之技术转让中介方,甲乙双方就技术转让工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责任

1、甲方将技术转让工作委托乙方;

2、甲方承诺,将要求甲方关联公司及分厂(简称“下属公司”)给乙方提供所有出任技术转让所需有关资料,并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没有任何误导成份;

3、除非在现行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要求下,甲方及其董事不会将此协议书的内容及乙方所提供的专业意见,在未有乙方同意的情况之下,向任何第三者披露;

4、甲方将指派两名专职人员,积极参与融资工作;

5、在乙方于甲方工作期间,甲方承诺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6、甲方同意按本协议第三条所确定的时间和金额向乙方支付技术转让费。

第二条乙方责任(工作内容):

1、委派二名专职人员,与甲方共同组建项目团队;

2、对甲方新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协助甲方完善新项目之财务测算;

3、围绕项目融资,与甲方人员共同准备所需要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甲方公司介绍、融资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经营预测表、合作方案;

4、设计项目融资之方案,并积极联系境内外潜在投资人(合作方);协助甲方与有关投资方进行沟通、谈判,以取得对甲方最为有利的结果;

5、乙方在对甲方及客户提供的各类文件和资料,有义务保密,不得泄露给其他任何第三方。

第三条费用及支付方式

1、根据本协议第一条、第二条所明确的甲、乙方责任(工作内容),以及对应不同阶段双方在完成这些责任所需投入人力、物力、财务、时间的预算结果,乙方将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技术转让费。

2、考虑到甲方当前的资金状况,经甲乙双方协商,本协议签署后,在甲方与投资方(合作方)达成合作(投资)后,如甲方实现的收入低于____万元人民币,则甲方按所取得收入的____%向乙方支付技术转让费;如甲方实现的收入高于或等于____万元人民币,则甲方除按上述约定支付外,对于收入超出____万元人民币部分,超出部分作为奖金全部支付给乙方。乙方为甲方招资合作____元或以下的,则按____%提取中介费给乙方。超出____万部分的,作为奖金全部支付给乙方。

3、甲方承诺在实现收益(即资金到甲方帐号的五个工作日内)按本协议第三条第二款计算金额划入乙方帐号;

4、如果在本协议有效期内,经甲乙双方确认的投资人(合作方)对甲方未进行投资或开展合作,在本协议到期后一年内,如果经甲乙双方确认的投资人(合作方)对甲方进行了投资(与甲方进行了业务合作),乙方均有权按照上述标准收取技术转让费;

5、合作期间,根据乙方业务开展的需要,乙方有权投入各项招商广告和全方位的招商引资工作,乙方因上述工作所发生之合理费用,必须事先征得甲方的同意,(如甲方对乙方的广告投入不作书面确定,则该投入由乙方自行决定并承当费用)并提供有关费用之正式发票,甲方将在收益后(资金到位)的____个工作日内将费用支付予乙方,如果逾期,则按每日____%罚息;

6、双方共同承诺:将共同对技术转让工作程序进行复核,确保技术转让来源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第四条终止条款

1、在以下情况下,甲乙双方均有权终止本协议:

2、协议所规定的有效期届满,双方未能就续签协议达成一致。

3、任何一方严重违反本协议中的条款,另一方保留终止本协议之权利。

第五条通知、管辖与争议解决

1、本协议项下的所有通知均以书面形式,用传真或邮寄方式送达,任何通知一经收到即为生效。

2、本协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则的管辖和保护。

3、因本协议而产生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协议双方首先应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功的,可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条法律诉讼(如有)

若甲方和投资方发生法律诉讼,需乙方协助调查,甲方支付乙方所发生的差旅费用及其他甲方认可的费用。但乙方需保证投资方及其资金的合法性,若因此发生法律诉讼,乙方应承担所发生的费用和甲方所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

第七条协议效力及其他

1、本协议一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即发生效力。

2、本协议之有效期限自双方签署之日起满3个月终止。合同期满后双方如认为有继续合作的必要,可以续签合同。

3、本协议双方联络方式,应书面通知对方。

4、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乙方:

(授权)代表:(授权)代表:

技术中介论文 篇3

关键词:金融创新;技术进步;金融中介效率;研究

一、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性概述

所谓的“金融创新”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或是一种形式,或是一种实体,狭义地说,可以视为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机构甚至金融市场的创生也扩散;从总体上来说,则包括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流程的创新。

相应的,“技术进步”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将实体经济机构看作是技术进步的载体,那么包括机构的一切活动要素都可视为技术要素,包括工具、技能、工艺、流程、要素等,在新的变量增加或陈旧要素被剔除的过程中,实现结构的优化;但结合我国经济实体部门来说,技术进步往往被理解为各种类型的知识积累、理念改进,对于现实经济的功能发挥,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并且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也承担着一定的验证风险。

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协同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演进形式看,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都是基于原有程度的不满,为了实现效率的改善而进行的量变,从形式上说包括新产品、新流程、改进度等。

第二,从演进机制看,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都存在一定的颠覆性,同时也存在正溢出效应。一方面,进步的基础来源于原有形式的弊端反应,另一方面,已有技术或金融产品存量作为研究的新型要素。

第三,从发展过程看,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协同性更加突出,在人类二十世纪的历史中,科技进步必然带动金融创新,本质上说,是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变社会财富结构、形式、多少,进而为了满足市场而出现的金融创新;相应的,金融创新的能力也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力量,正是在新型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下,工业革命才得以在英国出现,这是一场技术与金融的完美联姻。

二、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

笔者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宏观经济体系的描述,实体经济生产部门通过资本(K)和人力资源(L)作为要素,即主要的投入部分,在市场行为中所得到商品、服务(Y),以上作为构建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要素。但事实上,除了实体经济生产部门的内容,还要引入技术部门、金融创新部门,并将各自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进行投入,可视为金融产品的存量(F);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详细区分一些外生要素,包括资本和人力资源内容。但相应的,技术水平的现状所派生的要素,以及金融产品现实存量,可以通过变量形式包括在内。假设aY,aA,aF,uY,uA,uF代表资本与人力资源在产品生产、金融创新部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可用以下公式表达出来:

其中,B和E分别为研发和创新的转移参数。考虑到技术研发与金融创新部门产出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可能性都存在,在此不对方程(2)、(3)中各要素投入的弹性系数进行限制。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它是将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的重要机构,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中介对金融创新、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就越大,甚至能够左右其运营效率。

三、金融中介效率分析

基于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研究,来证明协同演进模式中确定性增长路径的存在,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投入份额、人力资源等幂函数有直接影响。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效率的平均值与人力资源总量以及增长效率相关,并反映了金融产品和服务一定的竞争作用性。

通过变量平稳性以及协整检验,主要是为了避免谬误回归,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对各变量的自然对数时间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一旦存在时间序列不稳的现象,应该对参与的各变量进行重新协整。

OLS回归分析除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在10%的水平上显著外,其余各解释变量估计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调整后拟合优度达到0.93。F-statistic为64.08,Dubin-watson为1.60,但Durbin-Watson统计值介于上下界临界值之间,无法判断回归分析是否存在序列相关。

四、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经济性应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力规模、科学技术水平、金融服务能力三项内容,既是市场的主要构成,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检验对象。但毫无疑问的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体系前进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即便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不相符合的情况,但也属于正常弹性区间。事实上,无论是金融创新或技术水平保留一定的弹性强度,都可以实现对方的发展速度加;但同时,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不能够过分依赖对方,否则反而适得其反,出现经济衰落或技术倒退的现象,甚至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结合中国现状来说,金融创新的人力资源投入和中国金融中介效率之间有明显的正比例关系,中国大量劳动力资源所具备的“人口红利”特征,远远超过了基于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生产力发展速度,也可以说,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对金融中介效率具有明显的不良作用。但同时,近年来中国金融中介效率的不断提升,也为鼓励金融创新奠定了条件。从未来发展角度说,要大量培养金融创新性人才,通过积极的金融手段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避免由于金融创新的不适应性,造成技术进步的不利情况。

参考文献:

[1]朱淑珍.双刃剑:金融创新中技术进步的影响[J].上海管理科学,2002(02):58-60.

[2]Zvi Bodie.中国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前景展望——2001年中国金融国际论坛发言集萃[J].世界经济文汇,2003(02):68-70.

[3]李媛媛,金浩.金融创新、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6):497-501.

[4]李媛媛,金浩,张玉苗等.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实证[J].经济问题探索,2015(03):140-147.

技术认识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剖析 篇4

技术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一定技术活动的个人或集体。在古代的工匠技术中, 活动主体主要是个人, 在现代技术中, 无论是技术系统的形成, 还是技术系统的使用, 活动主体都是集体。

技术认识主体有着广泛的外延。技术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技术主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专门的技术系统和分工原则与劳动专业化相结合, 使得每种技术事物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 一切个别技术对象和技术过程都结成一个总的技术体系。具体的个人活动创造了技术过程, 技术体系把个人活动交织在一起, 纳入自己的相互联结的网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 形成了类似科学共同体的技术共同体, 即由以共同的技术规范为基础而形成的技术专家群体。并且, 工人, 工程师, 技术专家, 企业管理者等技术主体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 根据社会对新角色的期待和要求,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技术共同体中的社会角色, 使自己重新得到社会的认同。除此以外, 在技术社会学的建构主义者看来, 还应该包括工人、使用者、政府官员、技术进步某种单面效应的受益者或受害者等参与网络的所有人。

由于技术主体的多元性, 现代工程活动与传统的技术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别。当今技术系统的日益复杂, 现代技术的重要特点是系统工程化, 系统工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庞大的技术系统。在这个庞大的技术系统中, 技术认识主体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与现代工程活动三个基本方向相对应, 分别要求培养三类专门人才:第一类是工程师-操作员, 他们用以完成工艺师、维修师和生产组织者的任务, 这类工程师应优先发展实际应用方面的技能;第二类是工程师-研究员-设计员, 他们主要履行发明家和设计师的职能, 在技术科学领域他们与科学研究联系最为紧密, 是联系科学与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 因此要求他们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三类是工程师-系统工程学家也就是所谓的“复合型人才”, 他们的任务是组织和控制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 培养这样的工程师需要一般系统论和广泛的跨学科性的知识, 其中作为人文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体的多元性同样也引起了技术评估中的重大变化。随着技术认识主体的不断扩展, 技术评估的主体也不仅仅是技术专家与工程活动人员, 还要将消费者和社会公民结合于这个过程之中。

二、技术客体的二重性

技术客体的二重性也就是“技术人造物的二元本性”, 这是克罗斯等人对技术人造物的本性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克罗斯于1998年提出了一个名为“技术人造物的二元本性”的研究纲领 (本纲领是“现代技术的哲学基础”研究纲领的一部分) , 以分析对理解现代技术有重要意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并将它们整合到一个相联的概念框架中。

根据克罗斯的论述, 技术人工制品一方面是物理客体或过程, 具有特定的结构 (各种属性的集合) , 它们的行为受到物理定律 (因果定律) 支配;另一方面, 任何一个技术客体不可缺少的方面就是它的功能。正是由于一个客体具有它的特定的功能, 这一客体才是一个技术客体。一个客体的功能, 在始终如一的意义上说, 其根基是建立在它所处的情境当中的。当我们将意向性的活动同社会世界联系起来 (而不是将因果性活动同物理世界相联系) 的时候, 可以将功能说成是一种社会建构物。因此, 一个技术人工制品在同一时刻, 既是一种物理建构物,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物:它具有双重本体论性质。技术体系是作为结构与过程的统一, 其性质是由特殊的规律决定的。技术具有的二重性质, 是主观目的与客观上可以达到的可能性之间的辩证统一。

德绍尔在从历史的角度对技术客体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阐明了技术客体的特点:第一, 以自然规律为基础, 技术物品是通过贯彻自然规律服务于它的目的的, 它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第二, 目的性特征。在技术客体中, 自然规律的因果进程是被控制的, 是按照目标完成的, 具有目的特征或受目的论控制。技术客体的目的来自创造者。人的要求、愿望为技术的制造和使用提供了目标。第三, 人手的加工。它直接或间接地经过人手加工而成。他认为, 在此三者之中, 目的性是首要的, 也是技术活动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特征。没有目的性这一基本特征就没有技术。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 技术人造物具有二元本性, 即一方面它是人所设计的物理结构, 另一方面这个物理结构是为了实现承载着某种意向的功能。前者说明技术人造物作为自然对象, 适合关于世界中物理的或物质的观念, 后者则说明, 它们作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对象, 更属于意向性的观念。这样, 技术人造物就具有二元性:它们既不能仅仅在物理概念的范围内被说明 (这样未能给它们的功能的特征留下空间) , 也不能仅仅在意向性的观念化的范围内被说明, 因为它们的功能必须在与之相一致的物理结构中才能实现。这两种观念对刻画技术人造物的特性都是必要的。

三、技术中介的多样化

在技术认识中, 技术主体与技术客体之间主要是通过技术方法的“中介”而相互发挥作用的。技术方法作为技术认识的工具, 其意义之一在于操作, 技术方法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在自然科学中, 人们的任务是确定已知原因能产生哪些未知的结果, 即证明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在技术中, 人们是根据主观的发明, 创造条件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前一种情况下, 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发现新的因果关系, 在后一种情况下, 恰好相反, 是利用已知的因果关系创造有用的技术成果。科学与技术的这种差异, 造成科学方法与技术方法的一系列相互区别的特点。

现代技术的功效是以自然科学原理和工程科学见解的应用为基础的, 在自然科学中, 提出疑问和形成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创造尽可能普遍而精确的理论, 而工程科学的实际目标则是具体实现技术系统和技术过程。虽然前者属于理论性研究, 后者是实践性研究, 但是它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的基本功能有共同性。两种研究都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和用数学表达理论的方法, 都力图通过实验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和特点, 并建立起经验可观察的特定现象之间的函数、空间和时间关系。从逻辑学观点来看, 这两种研究所用的表述都具有条件命题的特点:如果有一定的原因 (前提) , 那么物理世界就会出现相应的, 一定的结果 (结论) ;一旦认识了这种规律性因果关系, 就可以应用科学规律的知识预见特定的自然现象, 或者通过控制性干涉, 造成一定的初始条件从而得到预期的结果。前者是活动的目标, 后者是技术活动的目标。

伊德从现象学视角探究了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认为, 工具既是知识产生的基础, 又是对所获得事物的非中立性改变。工具在使用中具有意向性能力, 它既可以揭示未知的事物, 又可以改变现象出现的方式。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 而是人造物与使用者的一个共生体。正如海森堡 (W.K.Heisenberg) 所预言的:“也许我们的许多技术设备对于人类在将来会不可避免地像壳对于蜗牛, 网对于蜘蛛一样……到那时, 技术设备确切讲也许会成为我们人类有机体的一部分。”伊德在技术现象学中, 着眼于人类经验和知觉的变化过程, 确立了技术人造物在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中所发挥的居间调节功能。

伊德认为, 工具具有一种“意向性”能力, 它既可以揭示未知事物, 又可以改变现象出现的方式, 而这种能力体现在工具连续统一体之中。工具连续统一体是一个具有视觉效果的技术变化过程。他以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空间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术和紫外线照相术五种光学技术为例, 论证了工具连续统一体从低级的体现关系端向高级的释义学关系端的发展脉络。例如放大镜表明了最简单的体现关系, 被放大了的物体与肉眼所见的完全相同, 透过镜片, 人们可以直接地、毫不费力地观察到物体的特征, 工具具有半透明性。与放大镜相比, 光学显微镜是相对复杂的光学仪器, 它提高了工具放大的可能性。虽然光学显微镜仍属于体现关系, 但与日常视觉的非连续性已初露端倪, 它使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特征展现出来, 这是对工具可能性的进一步深化。工具的意向性使世界上曾经被人类忽视、根本不知晓的许多方面暴露出来, 新的知识产生了。因此, 工具是知识产生的必要条件, 而知识的获得发生在工具的“意向性”之中。不过, 伊德的这一思想在理论自恰性上是存在矛盾的。伊德主张, 所有工具都具有“意向性”能力,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各种关系都体现出这种能力。实质上, 伊德的工具“意向性”只涉猎了工具的释义学关系, 也就是说, 只有使认识客体的出现方式发生改变的, 具有释义学关系的工具才具有“意向性”能力。

工具开始更加明晰地展示出对可视物的独特变化, 这组变化表明了工具的“意向性”。它是对人类意向性的根本改变, 通常会带来无法预期的后果, 并将人类引入不可预知的领域。

陈其荣教授认为, 技术认识基本含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 技术认识以形而上学信念为前提, 技术认识涉及关于实在、技术的形而上学信念。其次, 技术认识以技术客体为对象, 技术客体也就是人工客体, 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特定的不断变化着和发展着的目的和需要, 运用各种智能手段进行自觉行动, 改变自然界和社会生活, 而创造出来的事物、状态与过程。技术既是技术认识的结果又是人类和社会的“生活世界”的载体, 它以一种独特的力量介入人类文明并发生作用, 改变着现实世界的面貌。再次, 技术认识以技术主体的技术行为为引导。技术绝不是“没有主体的认识论”。最后, 技术主体和技术客体以技术方法为中介。技术方法是指技术主体在从事技术认识或技术研究的活动中所采取的手段、途径和方式的总和。与科学方法相比, 技术方法具有显著的经验性、可操作性、功效性和时效性等。

可见, 技术认识涉及技术主体、技术客体、技术行为、技术规则、技术中介、技术方法等多种要素, 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逻辑化, 构成了技术认识的动态过程和发展。

摘要:从物质客观性的角度把握技术, 又可以看到技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认识活动, 技术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意会性、程序性、整合性等认知特点。因此, 在整个技术认识的过程中, 既不能忽视技术的功能特征, 如技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人工转换, 也不能忽视技术的结构特征, 如技术是实体性因素 (工具、机器、设备等) 、智能性因素 (知识以及知识体系) , 同时还要注意技术的社会目的特征 (如技术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加工制作活动) 。只有厘清技术主体的多元性、技术客体的二重性以及技术中介的多样化, 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现代技术的本性。

关键词:技术主体,技术客体,技术中介

参考文献

[1]邹珊刚等编译.技术和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38.

技术中介论文 篇5

作者:刘宁

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陕南唯一的省级高新区,标志着安康工业发展进入园区承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是现代化、市场化、智能化运作的通道,结合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际,现提出几点建议。

一、中介服务是高新区发展的催化剂

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对安康高新区发展“助推”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从高新区功能的层面来看,建设中介服务体系是安康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安康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如今,虽已成功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中介服务体系,特别是高新技术中介服务始终发展滞后,这种滞后局面势必严重影响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历史清楚地表明,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是高新技术园区不同于一般工业园区的本质体现。美国硅谷有3000多家中介机构为2700家电子信息企业服务。日本筑波科技园从1979年10个非官方中介机构迅速壮大到1991年的100个。西安高新区之所以始终走在全国高新区建设前列,缘于其在建设初期就高度重视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而中关村早在2002年就建成了集中1000余家中介机构的“中介大道”。因此,如果说工业园区阶段园区工作重点主要是招商引资的话,那么高新园区阶段就应该是筑巢引凤、孵化培育,就应该是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率先突破,从而使真正符合安康产业发展实际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安康整个产业升级,实现突破发展。

二是从政府职能转变层面来看,高新区作为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实验区,加之新生事物历史包袱少,应抓住园区管理体制新建和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机

遇,减少新政环节和审批事项,加大服务外包力度,将可以由社会组织开展的业务放手交给中介组织,为中介组织提供发展空间,为园区突破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市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方面做出表率。

三是从提升安康中心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对提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扩大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按照城市经济学理论,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可以实现城市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成功地进行产业转型。而且,中介服务业是吸纳高级技术人才的智库,可以加速产业融合,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使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大加强。从我国地级市的发展规律看,一个仅以提升行政审批和管理集聚的城市,其竞争力是比较脆弱的,必须全面提升产业功能。按照《安康市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主要以工业、商务、产业研发、物流为主,居住以及其他综合功能的综合新区,必将成为城区向月河川道拓展空间的战略要地,成为未来安康城市功能拓展的核心区域。因此,大力构建安康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对于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整合聚集各方要素,完善安康城市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具有安康特色的高起点中介服务体系

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开展服务,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加之,安康一方面地处内陆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安康高校科研院所较少,现有的科研单位成果较少,水平较低,所以,如何有效结合安康产业发展需要,发挥高新区中介服务在沟通整合项目源、人才源、企业源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桥梁作用,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和许多的困难。这就需要政府和管委会在高新区中介体系建设初期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倍加呵护。

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新区而言,安康高新区虽然基础相对薄弱,但作为安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却拥有其它园区所缺乏的资源优势,安康地处秦巴核心区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地区,特色资源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生物产业开发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国家正值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时代大环境,安康的资源优势更加凸显。因此,依托安康的特色资源优势,以高新区中介服务体系为纽带,外引内培,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相关资源优势,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相关资源高新技术产业化成功率,理应是安康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加强与西安高新区战略合作,构建高起点现代化的中介服务体系。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建设中特色鲜明、占据重要地位,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较为成熟的人才、技术、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安康高新区已经在政府的推动下,与西高新建立了战略联系。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在中介服体系建设方面,重点与西安高新区建立更为密切、更加切实可行的合作关系和工作机制。大力借鉴西高新的成功经验,建立起高起点的中介服务体系。

三、把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中介服务体系从从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的层面上有实质性地推进,必须先从组织机构及建设步骤上做起:首先,管委会设管理协调部门。其次,建设高新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最后,要重点建设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

1、管委会建立中介组织管理协调部门

主要职责:研究园区产业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制定吸引相应中介机构的切实可行优惠政策;制定园区中介机构管理制度,协调规范其行为;为园区中介争取扶持资金等。

部门设置,建议在园区管委会下设中介服务管理中心。办公人员3人,一名管理人员,一名科技人员,一名数据库专业人员。

2、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由高新区中介服务管理中心具体负责。

⑴向市政府及省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等部门申请安康市中介服务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建设,争取资金支持。

⑵采取招投标方式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硬件设施。

⑶在信息平台内容提供方式上进行创新,采用非营利但维持经营的运营方式。即,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拥有公共信息资源的优势,与发改委、商业、招商、工商、税务、科技、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由管委会应牵头协调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知识产权领域的数据库建设;加快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安康高新区网络平台和一个共享的开放型数据库。将高新区中介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成我市中介服务机构对外展示、供求信息发布与交易、信用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与通讯、中介服务培训教育等重要平台。

3、建立安康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

总体思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高新技术产业,就业创业产业同步发展。秉承“一切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服务”的理念,为企业提供科技、资金、中介、信息、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交流等服务平台。

(1)组建安康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建议由管委会主任兼任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具体工作人员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管委会中介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兼任,其余人员采取市场化手段面向社会招聘。

(2)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建立创业服务中心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第一,政府从每年财政中拿出100万元作为创业中心引导基金;第二,高新区管委会、市级职能部门每年从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投入到服务中心政府引导基金;第三,创业中心从所服务项目中提取有偿服务费用;第四,创业中心管理人员投资入股;第五,加大宣传营销引入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民间个人投资。

(3)建设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大厦。建设以标准化厂房为载体的产业孵化器,为进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办公、通讯、展示、洽谈、会议等公用服务设施,餐饮、保险、传真、打字、复印等商务服务,构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创业家园。

结合安康高新区实际,有以下方式,供各方面参考。a、高新区筹资自建自营;b、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或商业地产公司建设;c、高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或产业集团共建共营;d、利用园区已有企业大楼,创业中心改造利用。

⑷提升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吸引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入园为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服务领域涉及会计、评估、担保、审计人才、市场策划和管理咨询等方面,形成社会化、市场化、网络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中心要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安康市内外中介机构在创业中心设办事处;要组织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好高新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创业中心与各服务中介的联系网络。

⑸呼吁政府集中资金、技术在园区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形成科研人才、科研成果的聚集。

技术中介论文 篇6

2014年4月21日,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刘张君对P2P平台监管提出了“四条红线”,分别是:明确平台的中介性、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014年7月8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P2P不应该汇集资金,在途资金和投资者的资金都要由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托管,同时P2P本身也不得进行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的收益,不承担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引入的担保机构要有资质,不能承担过多担保倍数。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P2P平台明确定位为信息中介,不得提供增信服务。至此,关于P2P借贷服务行业定位的靴子落地。

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投资者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P2P借贷服务平台提供超过自身能力的担保不仅难以获得法律支持,还需要对被增信服务诱惑而来的投资者进行赔付。

2015年12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企业。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监管意见明确了平台信息中介的性质,不能进行担保,但可引进第三方担保。

认准定位:信息中介

判断一个P2P借贷服务平台是合规的信息中介,主要从以下3个角度入手,如图1所示。如果有其中一项不符合,该平台的合规性将值得怀疑,至少存在着较高的风险。

看借贷协议的签署

具体而言,就是看投资者是否与具有融资资质的实际借款人或借款企业签署了借贷协议。P2P借贷的最本质特征就是点对点,投资者与借款人直接对接。在中国化的增信、增流模式中,资金从投资者到借款人可能需要经过不止一家机构,但无论其过程如何,最后投资者都要与借款人在借贷关系上完成对接。通过签署书面协议、电子协议或履行通知义务的前提下,让投资者知道把钱借给了谁,让借款人知道借的是谁的钱。如果没有符合这项要求,就不符合P2P借贷的特征,也可能是一个理财平台,但不是P2P借贷服务平台。

常见的协议有两种,一种是借贷协议,一种是委托协议。借贷协议是投资者和借款人签订的,其中P2P借贷服务平台为作为第三方出现,也可能有担保公司等作为第四方;而委托协议则是投资者和P2P借贷服务平台签订的委托投资协议,是投资者把资金委托给平台进行投资。P2P借贷服务平台在整个借款、投资的过程中起的是居间平台的作用,因此,在借贷协议中,借款人一栏中一定是投资者借款项目中的实际借款人,而不会是平台。

看平台是否自融或自担保

P2P借贷服务平台自融是指平台的控制人通过平台为自己的企业融资。这是我国目前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也是监管层对于打击非法集资的红线。一般企业只能够通过银行、股市等金融机构融资,不能未经监管批准,公开向社会融资。

自担保,指的是自己给自己担保。法学专家认为,之所以禁止自担保,是因这种担保形式不合法。究其原因,担保行为是债权人、债务人、保证人三方完整的法律关系,P2P借贷服务平台并未与借款人形成合同约定,借款人一般也不会与P2P借贷服务平台提供反担保措施(由于P2P借贷服务平台不具备担保资质,即使提供也是违法的)。从逻辑上来讲,自担保是一个伪命题,自己给自己担保有什么意义?与巨大的交易量相比,一旦借款人出现大面积违规,平台根本无力提供担保,所谓自我担保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自担保也是P2P借贷服务行业监管的一条红线。

自担保的法律风险,在于诱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自融则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对于监管层来说,自融其实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监管应该明令禁止,并对违法的平台予以打击。对于自担保,监管层当前仍持有一种包容的态度,多以教育引导为主。虽则如此,自担保的平台并不是规范的平台。

看资金是否经过第三方托管

作为信息服务中介,正规运作的P2P借贷服务平台是不直接接触投资者和借款人的资金的。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打入第三方机构(资金托管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到期本息也由第三方机构划拨给投资者,同时也按照协议约定拨付平台的信息服务费。因此看一个平台是否合规,要会看它是否具备第三方资金托管的标配。有了第三方资金托管,P2P借贷服务平台不接触投资人资金,无法设资金池,那么即使平台跑路,钱还是存在第三方机构里面,避免了平台老板卷款潜逃风险。

在正规的托管型账户模式下,P2P借贷服务平台为投资者和借款人设置虚拟二级账户,每个独立账户都是平级的,没有主账户和子账户的上下级关系。实现点对点的资金流动监控,相对安全。投资者先把钱充到其在第三方支付上的账户里,当进行投资交易时,第三方支付把投资人的钱直接拨到借款人账户,相当一从点到点,不经过平台账户,所以平台不能直接碰投资者的资金,这样就降低了P2P借贷服务平台的资金池风险。

找准角度:谁是P2P平台的利益攸关者

根据“利益攸关者”分析法来罗列P2P借贷过程中的群体或个人,可以避免研究中的疏漏。所谓一个组织的利益攸关者是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影响或者被影响的群体或个人。P2P借贷服务平台的内部利益攸关者主要包括管理者、员工和所有者;外部利益攸关者主要包括借款人、投资者、增信机构、增流机构、资金托管与支付机构、政府监管机构,以及行业联盟和自律组织等。我们主要分析外部利益攸关者。

借款人、投资者与P2P借贷服务平台构成了P2P借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大主体。它们都是P2P借贷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其多样化需求直接带来了P2P借贷服务平台经营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多元化。

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的政府监管机构是银监会。当前业内的监管细则尚未出台,但对P2P借贷服务行业的定位已经明确,即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

增信机构主要是指为P2P借贷过程提供第三方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典当行和政府机构等。

增流机构主要是指与P2P平台在资产和资金两端进行客户增流合作的机构,主要指与可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和优势互补的其他P2P借贷服务平台、资金端的机构服务方和资产端的专业放款人等。

资金托管与支付机构主要是指为P2P借贷提供支付通道和资金托管服务的合作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

行业联盟和行业自律组织是P2P借贷借贷服务行业从业者自己的组织。它不但为行业的发展和从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还可以作为政府监管的补充,发挥平台与监管机构上下沟通、担当政府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理顺思路:认清经营模式

技术中介论文 篇7

通常来说,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源于内外部双重驱动因素的推动,其一,外部市场竞争环境是推动内部技术提升的主要外部力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技术生产效率,以获取更高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地位[1,2]。其二,内部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提高需要公司高管人员的技术战略发展意识和强力推动实施,而高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施能力更需要专业技术背景和较高的技术知识素养[3,4],这就需要有更多技术背景的高管作为核心决策者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其中,技术董事就是决定企业技术效率高低的重要内生力量。那么,这些处于企业战略决策顶端的技术董事是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在现阶段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对企业技术效率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又与技术董事有着何种关联关系呢?

已有关于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的研究尽管较多,但结论并不一致,尤其在我国转轨过程中,产品市场竞争之于技术效率的作用和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技术董事与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甚为少见,在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没有确定的文献。因而,本文以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内外部两种因素作为出发点,考察它们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并探究外部市场竞争机制是否直接作用于技术效率,还是间接通过技术董事的占比提高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 1 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

综合已有相关文献,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源于两种作用机制,即市场竞争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通常包括以下三种结果:

( 1) 产品市场竞争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该理论的得出主要来自于产业细分和垄断竞争的文献研究,他们认为,较高收益的预期刺激了创新活动的发展,但是,当竞争加剧导致了较低的收益时,则创新活动也将大大减少[5]。但是,该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并不占主导地位。 ( 2) 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该研究理论认为,对于在位者来说,当替代效应大于效率效应的时候,新进入者可能乘虚而入,因此,当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在位者通常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市场优势,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6]。( 3) 产品市场竞争与创新活动的非线性关系。该理论认为,竞争对创新的影响存在两种效应: 规避竞争效应和熊彼特效应。在低竞争市场条件下,规避竞争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当创新前收益减少时,提高竞争将促使企业提高创新水平以便成为技术领先企业; 但是如果竞争进一步加剧,熊彼特效应开始占居主导地位,因为竞争的增加减少了创新后租金,对于落后企业将可能再次与领先者并驾齐驱。Aghion et al.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发现竞争与创新存在倒U型的相关关系[7]。Boone认为,市场竞争的增加通过提高流程创新而增进了行业生产效率,但是,产品创新却随之下降[8]。

尽管近年来,竞争与创新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开始受到关注,但大量学者认为,衡量市场竞争的指标,诸如集中度、收益率和边际价格成本等指标本身就存在单调性,因而可能导致结果并不完全正确[2,9],而且,尽管竞争与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竞争对生产率却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因为市场竞争在淘汰效率低下企业的同时,也同时会有大量的国外企业和其他企业进入,而这些在统计分析中并没有得到体现[10]。

产品市场竞争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加大了公司经营项目运作的难度和财务风险,公司经理也面临着解职和声誉下降的影响,同时,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地增加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监管成本,强化了外部投资者、经理人市场的约束机制,这些都将大大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迫使公司经理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Nickell和Haskel的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强度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的提高[1,11]。Griffith也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且对于管理者与控股股东缺少共谋的公司更为突出[12]。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公司技术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1. 2 技术董事与技术效率

技术董事作为起决策作用的董事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研究发展经费的投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技术董事作为研究或者生产背景的出身,对于技术本身有深刻的了解和体验,因此,更能敏锐地把握本领域前沿技术,掌握世界上最新的技术资讯和发展方向;其次,有技术背景的技术董事更偏重于企业内部创新文化的培养,更关注创新人才的发展和激励,这将使企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技术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最后,技术董事由于对技术和创新的偏好,更愿意对技术和革新改造增大投资力度、增加投资规模,使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有着足够的资金支持。

Finkelstein认为,具有生产研发经验的企业高管更愿意关注技术发展领域的知识,也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技术研发方面[13]。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CEO或高管往往具有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的特征,它们对企业产品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水平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14]。Balsmeier et al. 发现,有相似技术或创新经验的外部董事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创新活动[4]。因此,我们认为,技术董事对于公司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

假设2: 技术董事比例与公司技术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1. 3 产品市场竞争、技术董事与技术效率

在以上的论述中,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有着显著地促进作用,产品市场竞争的增强使得企业在市场中逐渐丧失市场地位和相应的市场势力,其产品利润也随之下降。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效率水平,以便能获得更多有差异的创新产品和流程变革,在提高市场定价权、市场份额的同时进而提高企业收益。而在这一创新过程中,公司高管的作用就变得极为重要。许多学者都发现,经历过相似创新活动和从业经验的技术高管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流程变革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3,15]。产品市场竞争的增强一方面直接促使公司高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由于研发创新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关键技术点也都需要战略制定者有着超前的视野和专业的眼光,才能更加准确和高效地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技术效率。这就需要其战略决策作用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董事会成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经验,因此,通过增加有创新和研发的高级管理人员比重,尤其是技术董事的比重来增强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氛围,成为企业应对外部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应对策略。

基于产品市场竞争可能通过提高技术董事比重来间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技术效率水平,我们认为,技术董事作为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之间的中介变量,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a: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技术董事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3b: 技术董事在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2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2. 1 研究样本的选择

本文选取2004 - 2013 年的沪、深两市所有的除国有和外资以外的民营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针对以下原则对样本做了进一步剔除处理: ( 1) 为了使公司财务指标保持一致性,剔除金融类公司和交叉上市类公司; ( 2) 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剔除被特殊处理的ST、* ST等公司; ( 3) 为了排除异常因素和缺失数值的影响,剔除存在重大资产重组、财务数据有疏漏和存在异常值的公司; 同时,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上下1% 的极端值样本进行了Winsorize缩尾处理, 最后, 共获得280 家、2800 个公司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产品市场竞争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技术背景高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中高管简历和公司年报的手工搜集。

2. 2 变量定义

2. 2. 1 技术效率变量。本文采用SFA方法测度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基于Battese和Coelli[16]的模型,选取C - D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作为技术效率的基本估计模型,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ui为技术非效率项,且服从半正态分布uit~ N+( 0,σu2) ,且0 < exp( - ui) 1; vi为衡量误差,vit~ N( 0,σv2) 。i = 1,2,…N; t = 1,2,…T。Yit为公司营业收入总额,Kit为总资产,Lit为公司员工总数。β0为截距项,β1和 β2为资本和劳动力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表1 给出了由C - D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计算的具体技术效率及相关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由表1 可以看出,资本系数 β1与劳动力系数 β2显著为正,表明这两个指标满足使用C - D函数的要求。根据计算结果,似然比检验统计量LR估计值为47. 34,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得到了LR检验支持。

2. 2. 2 技术董事变量。技术董事是指董事会中有生产、技术和研发背景的董事成员,包括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他们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作为技术董事变量。

2.2.3产品市场竞争

( 1) 垄断租金。通过企业的某些绩效指标能够衡量企业在该行业中所处的垄断地位,进而判断企业在产品市场上面临的竞争程度,本文参考Januszewski等[17]以及韩忠雪和周婷婷[18]对垄断租金的衡量,并根据中国会计准则以及资本市场状况对垄断租金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以便更准确地度量产品市场竞争。企业垄断租金越高,表明该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越高,企业所在的行业垄断性越强。

( 2) 营业利润率。由于营业利润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企业的垄断租金,该值越高,表明市场竞争程度越低。本文借鉴Nickell[1]、Randoy和Jenssen[19]对产品市场竞争的考量,用营业利润率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该企业的垄断地位越高,所处行业的市场垄断性越高。

2. 2. 4 控制变量。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和本文研究目的,我们选取现金流量( CAFL) 、总资产收益率( ROA) 、资产负债率( DEBT) 、公司规模( SIZE) 、投资支出( INVE) 以及年度( YEAR) 和行业( INDU) 虚拟变量等九个变量作为控制其他干扰因素的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定义与说明见表2。

3 实证研究结果

3. 1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技术董事和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均值约为0. 692,说明民营企业整体技术效率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最大值为0. 897,最小值为0. 077,说明我国民营企业不同行业的技术效率差异较大。( 2)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技术董事占比均值仅为13. 2% ,说明董事会中有技术背景的比例较低,对公司技术高管对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推动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3)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垄断租金均值为0. 063,营业利润率均值为0. 075,整体数值偏低,说明我国民营企业获利能力、谈判能力在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3. 2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分类样本变量的组间检验

表4 给出了按垄断租金分类的样本公司的变量统计和组间检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从技术效率来看,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公司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的公司的技术效率,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效率的提升; ( 2)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公司技术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重显著高于产品市场竞争低的公司,表明公司在为获得更多利润而重视技术创新的目标下,吸收技术董事成员,在决策层面上影响企业技术发展;( 3) 从各控制变量来看,现金流、投资支出、规模和总资产收益率各变量在高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下相对较低,债务水平则较高,说明较高的产品市场竞争降低了企业收益水平和投资支出,加剧了财务风险状况。

注:*,**,***分别表示在10% ,5% ,1% 水平下显著,下同。

3. 3 模型建立与回归结果分析

3. 3. 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参考温忠麟等[20]的研究,采用依次检验回归系数法来验证中介作用。回归模型采用面板数据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EGLS) 进行估计,具体计量模型如下:

3. 3. 2 回归结果分析

( 1) 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的回归结果

由表5 中TECH ( 1) 与TECH ( 2) 可以看出,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系数分别为- 0. 008( RENT) 与- 0. 015 ( OPR) ,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技术效率水平也随之提高。这与Januszewski等[17]研究结果相似。因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声誉效应和竞争压力促使公司高管更努力工作,从而降低公司内部代理问题,并且在这种激励下,公司高管会更加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中以促进技术效率提升。

( 2) 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董事的回归结果

从表5 中DIRE ( 1) 与DIRE ( 2) 的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董事之间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董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公司越来越需要技术创新以提高产品创新度、扩大市场份额,而技术创新又依赖于公司内部良好的创新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氛围,这就要求公司中必须具有技术素养极高、技术能力较强并且对公司业务发展有更多了解的决策人员,即技术董事。因此,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公司会相应地提高技术董事人员的比重。

( 3) 产品市场竞争、技术董事与技术效率的回归结果分析

表5 中TECH ( 3) 与TECH ( 4) 的结果显示,( 1) 公司技术董事比例与公司技术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技术董事比重的增加可以有效改善和提升公司技术效率。 ( 2) 在加入了技术董事后,产品市场竞争对于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从原来的-0. 008 变为- 0. 007 ( RENT ) , 从- 0. 015 变为-0. 014 ( OPR) ,结果显著但稍有降低,而技术董事与技术效率的回归系数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温忠麟等[22]的研究结论,我们认为技术董事在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3. 4 中介效应及检验

表6 的结果显示,技术董事在提升企业技术效率作用上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5. 12% 和15. 96% 。

此外,由于回归结果中c与c'比较接近,因此我们采用Freedman等[21]和Clogg等[22]的方法来检验H0: c - c' = 0。 他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其中,Sc和Sc'分别是c和c'的标准误差,rXM是产品市场竞争变量与技术董事变量的相关系数。

从表7 我们可以发现,在对结果进行检验后发现技术董事的中介效应均在1% 水平下显著,说明技术董事作为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关系的中介效应通过了检验。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产品市场竞争、技术董事和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同样,在对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董事的研究中,发现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公司为实现技术创新,需要较多技术素养高、技术能力强并且可以影响企业创新改革、研发资金投入决策的技术董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技术董事在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面对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公司应加大技术董事比重,提高技术董事激励。鉴于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技术董事在技术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公司应逐步提高技术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重,提高技术董事在公司决策领域中的地位,努力培养重视企业创新和技术的企业文化。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技术董事的创新作用,企业应逐步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技术入股、技术分红等激励措施保证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摘要:基于已有研究产品市场竞争与技术效率之间关系的不一致性,以及高管技术背景研究的欠缺,以2004-2013年280家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利用SFA方法计算技术效率以及手工搜集的技术董事数据,研究产品市场竞争、技术董事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和技术董事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品市场竞争也提高了技术董事比例,技术董事在产品市场竞争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科技中介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篇8

1 科技中介在技术创新中的功能

1.1 技术创新环境优化功能

科技中介组织可从创新主体的需求出发,在较大范围内,通过市场手段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后进行优选,为用户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和配置丰富的资源,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此外,作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风险资本市场、技术条件等综合性要素市场的主体,科技中介组织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有效流动,协助用户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技术创新。

1.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功能

在政府的支持下,科技中介组织可在科技与经济之间建立起具有服务功能的中间转化体系,对科技成果作进一步的验证和提供完善的工程化、中试和设计等方面的服务,为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咨询,以及为降低创新风险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孵化环境和硬件及软件服务等。

1.3 技术创新专业化服务功能

科技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经营策划、管理咨询、融资渠道、人员培训、形象设计等服务,可以减少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1.4 科技市场的监督和调节功能

科技中介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政府的监管行为补充和强化。科技中介业中的评估机构、资格认定机构、行业协会、商业组织等,除代表自己行业和机构的利益外,还承担由政府授权的资格审查和对市场监督与调节任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持市场正常的运营秩序,为市场主体提供各种规范化服务。

2 企业对科技中介服务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科技中介服务的范围由过去单纯的技术咨询、组织专家评审、编写可行性报告,逐步拓展到人才测评、猎头服务、经营战略的咨询、设计风险投资的项目管理、科技评估、承接政府专项委托咨询、共性技术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等技术服务。其组织形式也有较大发展,出现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创业中心、技术市场、科技评估中心等多种组织形式。目前,社会要求中介服务机构逐步走向专业化,实现创新服务体系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活动和产学研联合提供了管理、技术、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还没有形成,总体发展较为缓慢,经营模式不够成熟、行为不够规范、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手段颇为落后,服务功能单一,所提供的服务大多仅限于“牵线搭桥”式的信息服务。尽管也出现了“绍兴金昌、丽水食用菌模式”“永康五金城模式”“宁波生产力中心战略联盟模式”“衢州农技1 10模式”等科技中介服务好的亮点,但远不能满足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需求。

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竞争激烈的新形势和浙江省经济整体进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新阶段,广大中小企业一方面深感成熟的科技项目供不应求,而对如何准确、迅速、合理地评估和选择正处于转化过程的产品或项目,又往往力不从心;对如何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也认识不足。而且,由于资本小、研发人才缺乏,对项目研发管理缺乏经验,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各个环节缺乏了解,特别对科技成果的判断和界定心中无数,对科技成果转移的投入局限性大(投入往往局限于现成的、成熟的成果转移),导致自主创新积极性不足和能力有限。

(2)目前,虽然政府近几年在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度中推行了新举措、新办法,如推行科技招投标、课题制、中介评估制服务等,但中小企业对此缺乏认识和了解,尚未感受到这种新举措、新办法带来的变革性的好处。同时,技术交易的复杂性和技术交易成果的间接性导致科技中介的价值难以在市场中体现。还有,科技中介服务也不到位。这些问题都是导致企业对科技中介业的作用和信誉未给予充分认可。

(3)企业往往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期望或需求很高,既要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对产品更新换代的“交钥匙”式服务,帮助企业在实现对新技术从选择、实施和生产经营诀窍的配套转移,又希望其能帮助企业在沟通、评价、预测、决策、协调、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环节上实现明显的、根本的改进,并落实到经济效益上。这就需要创办者和政府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进行硬件、软件方面投入,将懂金融、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业务骨干集结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3 科技中介服务业面临的机遇

3.1 政府的扶持和改革的推动使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

由于政府已决定本身不再直接充当中介角色,而是通过法律、法规给予科技中介服务业以巨大的发展空间,把一部分原属于政府的职能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去做,并通过科技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这就给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3.2 企业技术创新必将拉动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浙江省广大中小企业非常清楚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的结合,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捷径。企业已认识、到单纯静态地依靠过去建立的、主要凭借个人情感来维系的狭窄的产学研联系已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希望辅之并逐步转为通过动态的、有序竞争的、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选择开发项目和合作伙伴,并认识到这项工作需要科技中介组织介入。企业也从以往政府或政府资助的科技招投标项目中,感觉到科技中介组织的介入使他们可以在技术商品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上,在对合理技术价格的形成和成交上,在人才聘请、研发力量的匹配上,在专业合作机构的选择、配合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认识如能形成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共识,也必将拉动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3.3 区域创新发展和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科技中介服务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浙江省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块状特色经济明显、商品市场繁荣、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区域创新的发展程度已成了当地政府依靠科技显示度的重要标志。同时,政府部门强化政策引导,强调提倡创办区域创新服务体系,这就使各地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有了依托、易于定位,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了自律、便于认证。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给科技中介服务业带来的发展空间将是长远的、巨大的。

3.4 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建设需要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支撑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建立把传统技术市场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使技术市场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迈向更加广阔的空间领域,从而在更大的层面上实现产学研结合。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的创办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实现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为浙江省科技中介服务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在现阶段,有很多因素(例如: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企业对技术项目的认识和评定能力、科研院所对市场的认识和把握能力等)在制约信息的交流和最后的交易,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科技中介机构的介入。

4 科技中介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4.1 沟通技术创新信息和协调关系的作用

科技中介组织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面对政府,应更专业,更了解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特点长处、不足和需求,更有资格代表企业或行业表达有关技术创新方面的诉求;面对企业,应更全面了解或熟悉政府有关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量地掌握相关的行业内技术创新的信息,对行业内各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现状、人才有较清醒的认识,并对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研究。也就是说,科技中介组织应能够在相关的企业或行业与政府之间,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及不同行业之间发挥沟通信息和协调关系的作用。通过沟通和协调,能够依法最大限度地争取到政府的支持,使政府有关技术创新管理的意图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现有力量,挖掘所有潜力,在技术创新中实现行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针对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了解有关信息,使技术创新更富有针对性。

4.2 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和推动应用的作用

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研发机构,即使设有也不健全。在此背景下,靠一家或几家企业通过单打独斗实现技术的创新,是不经济和不现实的。在整合分散的人力资源,使之效力于共同的技术创新目标方面,科技中介组织因其在一定范围内的专业性、非官方性及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而具有独有的优势。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科研院所、高校及科技人员提供一定的信息和课题建议,并向企业推介成熟的科研成果。

4.3 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行业利益的作用

科技中介组织利用自身的性质和地位,通过影响政府的政策,通过组织修订新的行业技术标准,通过参与加强市场准入机制建设,可以发挥政府或单个企业发挥不了或发挥不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行业利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声平.中小科技企业对科技中介服务的需求[J].中国科技成果,2005(1).

[2]曹洋,等.科技中介服务与中小企业的协同互动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

[3]章梅.科技中介机构应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粘合剂”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23).

技术中介论文 篇9

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和广泛使用, 拓宽了传统市场的内涵与外延, 提高了市场效用水平, 并产生了新的市场———电子市场、新的企业——网络企业以及新的中介———网络中介。新的市场、企业和中介形式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 这些积极的变化使得参与电子市场的企业和个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电子市场也因此得到进一步迅猛发展。

对于传统市场的第三方中介来说, 电子市场带来的机遇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DELL以其网络直销所获的巨大商业成功, 展示了问题的另一面, 传统市场中诸如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第三方中介在电子市场中完全没必要存在, 学界称之为电子市场带来的“去中介化” (disintermediation) , 即电子市场消除了传统市场的第三方中介环节, 如图1、图2所示。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和欧洲的航空业和旅行社行业。传统的中介航空售票点整个行业已经不复存在, 电子预订系统是它的替代者。旅行社行业也是这样, 游客可以在网上选择和设计自己的出游路线, 预订酒店和房间, 选择一起出游的伙伴。这些原本是由传统的旅行社进行的工作, 现在游客自己就能全部完成, 因而, 整个传统的旅行社行业就在互联网时代里消失了。基于电子市场带来的这样一些变化, 一些学者旗帜鲜明地提出:电子市场将使得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非常普遍, 传统的第三方中介将从价值链上被剔除。

然而, 一些学者对“去中介化”的观点表示反对。Bollier指出:电子市场的发展将不仅会摧毁很多传统的第三方中介, 而且还会创造出全新类型的中介。Saffo提出:技术进步使得交易成本降低, 从而消除了某些中介, 但是中介的成本也随之降低, 从而会产生更多新的中介。学界把此类观点称为电子市场的“再中介化”。

针对某些传统第三方中介在面对电子市场竞争压力, 主动进行的电子化功能打造现象, 一些学者将其称为“去—再中介化”。因此, 在电子市场对传统第三方中介的影响的问题上, 学者们产生了三种观点:去中介化、再中介化以及去—再中介化。

那么, 哪些传统的第三方中介会在电子市场中被去中介化、再中介化或去—再中介, 以及为什么会被去中介化、再中介化或去—再中介化呢?学者们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实际上, 从传统市场到电子市场, 从传统的第三方中介到电子中介, 这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进步的动态分工与功能演化过程, 因此, 本文试从第三方中介的功能特征来研究其演化趋势。

二、信息技术对传统第三方中介功能的影响

作为一种引发新的产业革命的新技术, 信息技术对经济组织的影响深远。就纵向看,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信息效率效应, 即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运用效率, 节约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就横向看,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信息协同效应, 即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单个的个人或部门的信息进行汇总整合, 跨越组织边界, 被更多的人所共享和利用, 产生一种“1+1>2”的效应。显然, 信息技术的这两个效应将在横向和纵向上对传统第三方中介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第三方中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搜索、集成、定价和信用, 信息技术对这四个方面功能的影响分析如下。

1、搜索

互联网及其备份技术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搜索面, 使得任何信息一经网上披露就能够被专业的搜索引擎搜索到, 传遍网络任何一个角落, 因此, 互联网上毫无机密可言。而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如3G技术不仅能够搜索和及时传递需求或供给信息, 而且能够将使用者的声音、图像、地理位置、是否同时处理其他事情等场景信息画面即时展现在搜索方面前。

2、集成

在信息时代里, 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彻底尘封进历史, 原材料不断上涨、员工不停要求加薪、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供需矛盾越发突出, 各类厂家的竞争空前激烈, 中介与终端市场紧密相连的价值越发凸显出来。通过及时向厂商发送需求信息, 及时更新产品菜单, 及时向下游发布产品销售信息, 信息技术显著强化了中介的集成能力, 同类产品的代理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差异日益显现, 那些集成度较低的中介将处于劣势。

3、定价

优质优价是产品定价的基本原则, 供给和需求则是影响价格的基本要素。不仅厂商能够根据成本进行产品定价, 中介也能够进行产品定价, 因为中介与市场更近的优势使得中介在信息技术帮助下更了解需求以及需求的变化。需求越集中越强烈的产品, 市场机会就越大, 产品获得高价溢价的可能性更大。而人无我有、领先半步的产品策略是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的常态;人无我有意味着产品定价在市场上缺乏参照体系, 定价弹性空间较大;在领先半步的竞争格局中, 在原有的定价基础上, 突出产品领先的优势是中介溢价定价的常用手法。

4、信用

高额利润是一切经济组织追求的目标, 但风险也随之而来。马克思说:如果有50%的利润, 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 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 资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让消费者对厂商进行完全的监督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不可行的, 而中介距离厂商更近以及与厂商长期合作的特征, 使得中介能够对产品进行信用风险分担。反过来, 对于来自消费者方面的欺诈行为, 中介具有较好的及时发现的抗风险能力, 即便发生, 也是可控范围内的个案事件。在运用信息技术后, 所有来自于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记录都将进入中介的MIS管理系统, 市场的信用风险进一步降低。

显然, 不同类型的中介在运用信息技术后, 所获得的效应是不完全相同的, 其中介演化趋势也因此而不尽相同。效率的显著提高将使信息技术系统替代传统人力物力系统成为可能, 这将导致去中介化, 协同水平的显著提高将增进组织间的联系, 这将导致再中介化, 而效率和协同水平的同时提高将导致去—再中介化。

三、不同类型的传统第三方中介的演化趋势

根据传统第三方中介的主要投入要素特征, 可以把中介分为三种: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中介是指中介的最主要投入要素是劳动, 如农产品批发零售商、终端物流配送商。资本密集型中介是指中介的最主要投入要素是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和资金, 如大型工程机械代理商、汽车分销商等。知识密集型中介是指中介的最主要投入要素是知识或信息, 如职业介绍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当然, 现实中, 中介的分类不可能如此简单和明晰。随着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大, 有些中介既是劳动密集型又是资本密集型, 有些中介既是资本密集型又是知识密集型, 而有些中介既是劳动密集型又是资本密集型还是知识密集型, 如某些涉足多个专业领域的大型跨国投资代理集团。这些不同类型的中介, 在信息搜索、集成、定价和信用等多个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根据其相应属性, 总结如下表。

从搜索功能来看, 劳动密集型中介普遍规模较小, 产品可数字化编码程度一般, 信息传递速度一般;资本密集型中介一般规模较大, 产品相对难以数字化编码, 信息准确传递不易保证;知识密集型中介一般规模很小, 产品易于数字化编码, 信息传递。因此, 运用信息技术后, 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中介获得的效率效应更为明显, 而资本密集型中介则获得协同效应。

从集成功能来看, 劳动密集型部门结构简单, 权力高度集中, 管理者管理幅度较小, 且生产经营程序化, 资产专用性以地点为主, 因此管理效率较高;资本密集型中介部门结构复杂, 权力比较集中, 管理者管理幅度较大, 且实物资产较多, 生产经营流程比较复杂, 因此管理效率较低;知识密集型中介部门结构简单, 权力比较分散, 管理者管理幅度较小, 而知识性资产较多, 生产经营非程序化, 由此带来管理效率不高。运用信息技术后,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中介获得的效率效应更为明显, 而知识密集型中介则获得协同效应。

从定价功能来看, 劳动密集型中介普遍产品品种数较少而数量较大, 产品质量易于判断;资本密集型中介一般产品品种数较多且数量较大, 产品质量需借助专用设备判断;知识密集型中介产品品种多而数量少, 产品质量只有在使用之后才能判断。因此, 运用信息技术后,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中介获得的效率效应更为明显, 而知识密集型中介则获得协同效应。

从信用功能来看, 劳动密集型中介普遍运用显性知识, 产品描述简单, 机会主义行为难以发生或即使发生受害人损失有限;资本密集型中介普遍运用显性知识, 但产品描述复杂, 机会主义行为较多, 一旦发生则受害人损失较大;知识密集型中介普遍运用隐性知识, 产品描述有的简单有的复杂, 机会主义行为极易发生。因此, 运用信息技术后, 劳动密集型中介获得的效率效应更为明显, 而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中介则获得协同效应。

信息技术的效率效应和协同效应能够有效节约经济组织的运行成本提高效率, 从而最终引起经济组织的演化。至于这种演化是一种新陈代谢还是局部改进, 则由经济组织的类型所决定。

综合上述, 运用信息技术后三种类型的中介获得的效应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运用信息技术后:劳动密集型中介获得效率效应更为显著, 资本密集型中介获得效率效应和协同效应, 知识密集型中介获得协同效应更为显著, 因此, 劳动密集型中介其演化趋势应是去中介化;资本密集型中介其演化趋势应是去—再中介化;知识密集型中介其演化趋势应是再中介化。

参考文献

[1]Benjamin, R.and Wigand, R.Electronic Markets and Virtual Value Chains on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5, 36 (2) .

[2]Gellman, Robert.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Internet[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1996.

[3]Schiller, Zachary, Wendy Zellner.Making the Middleman an Endangered Species[J].Business Week, June6, 1997.

[4]Bollier, David.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Commerce:A Report of the Fourth Annual Aspen Institute Roundtabl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M].Washington.DC:The Aspen Institute, 1996.

[5]Saffo, P., Disinteremediation:Longer, Not Shorter, Value Chains Are Coming[EB/OL].http://www.saffo.org/disinteremediation.html, 1998.

技术中介论文 篇10

关键词:技术,社会生产,科学发展,中介

作为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 它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的, 其自身有一个内在的动力结构系统。但同时,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是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的构成因素很复杂, 包括社会生产因素、政治因素、教育因素、宗教因素、文化因素等。其中, 社会生产因素在社会因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因素极大的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很多人混淆或无视了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简单粗略的认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 社会生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直接因素。

简要来讲, 可以对科学与技术作以下区分: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客观事实和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规律的知识、知识体系及和这些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 揭示自然界的事实和客观规律, 着重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 力求做到“有所发现”, 带有自由研究的性质, 目标是追求真理, 其成果主要以知识的形态存在。技术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力求做到“有所发明”, 是综合应用知识, 目标明确, 讲求实用。[1]

科学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居于主体地位的人, 即科学研究者, 更需要社会生产以技术为中介向科学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材料、数据、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等来探究“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社会生产与科学并不直接发生关系, 社会生产要通过技术为中介为科学发展提供的物质资料与操作技能。我们看到, 19世纪以来,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这与19世纪以来的机器大工业已能生产出种类繁多、日益复杂和精密的实验工具密切相关。而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 电子设备、声学仪器、电子计算机等的出现, 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的发展, 研究的深入, 以众多人员分工协作的科学实验室也应运而生, 如德国李比希实验室、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爱迪生实验室等, 这就更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和工作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进步,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符合就会极大促进社会的发展, 而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符合时就需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2]作为应用性的技术本身只能被使用, 它更新换代的需求归根到底是要靠科学来解决的。由此, 社会生产通过对技术革新的要求而间接地推动科学的发展。如20世纪70年代, 我国的标准带钢热轧厂, 用人工传统技术, 每周产量500吨, 这种生产力远远跟不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因此, 研究出新的技术提高生产力成为科学研究的重大任务。而现在, 掌握了最新电脑技术的工人用电脑控制生产, 结果每周产量高达50000吨, 提高了100倍。

在一个学科的发展初期或者成熟学科的外围领域的发

展中或者那些不太成熟的学科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生产通过技术为科学提供研究课题或对象从而影响科学的发展。这尤其表现在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由于某项技术的应用, 甚至可以扭转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17世纪初荷兰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在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时发明了望远镜, 并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了专利。之后不久, 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 并用来观测天体。他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 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天平动, 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 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制造和使用望远镜的技术对于促进天文学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科学发展有其复杂的内、外部动力结构, 社会生产因素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出现相互交织和靠近的现象,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趋立体化与复杂化, 这种现象所反映出来的是科学应用于技术的范围和规模扩大及科学向技术过渡的周期缩短, 同时反映出了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支持。科学不是悬在空中自由、自主地发展的, 它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物力支撑。社会生产因素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技术, 作为社会生产推动科学发展的中介, 我们是不能忽略技术的巨大作用的。如果没有技术, 社会生产与科学之间将有一条巨大的鸿沟, 而它, 影响的不仅是科学的发展, 还有漫漫历史长河中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士俊.论自然科学的动力及其层次结构.科学学研究.1990年第8卷第I期[1]陈士俊.论自然科学的动力及其层次结构.科学学研究.1990年第8卷第I期

[2]王淼.科学发展动力论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0期[2]王淼.科学发展动力论及其当代价值.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0期

[3]刘程岩.科学发展动力的协同模式.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1期[3]刘程岩.科学发展动力的协同模式.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1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重估中介价值 篇11

在中国,房地产经纪人是争议很大的角色。很多人说互联网应该去中介化,但我个人判断中介不会消失。为什么?我们来看美国,到今天为止,经纪是一个非常发达的行业。为什么我们所有人对中国的经纪人有一个偏见呢?是因为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很健康,很多的中介公司是靠信息不对称在赚钱。以二手房为例,假如你想在北京三元桥一带买房子,经纪人永远带你看那两套,实际上可能有50套在卖。经纪人发到网上的信息几乎都是假的,把价格标低或者那套房子根本不存在,他吸引你打电话过去,弄到你的信息,再不停地打电话给你推销房子。你没有买过房,所以经纪人跟你谈交易环节的所有流程,你一定是不知道的,你在这个领域里是小白,他怎么说怎么算。互联网最终影响这个行业的发展会有几个方面,它会让信息更加对称,中介怎么赚钱呢?是靠他的服务赚钱。

在美国,待售房屋的价格都是透明的,你上网搜完以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你买房过程中需要更好的服务,一定需要经纪人。因为整个房产的交易过程比较复杂,你不光需要了解信息,而且涉及到坐下来谈判、交易、办手续等一系列的东西。对个人来说,房地产是大宗交易,一个人可能这辈子买房子只有一两次,不可能掌握这方面的全部知识,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房子是好房子,什么房子是差房子。你第一次买房子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两房好,还是两房半好,房子的开间应该是四米二好,还是四米五好,不是越大越好。

知识的空白和交易频次低,导致房产服务行业会长期存在,也是服务费能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长期存在的行业,是不是就是以中国现在这个状态存在呢?肯定不是。我一直讲,房多多做的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里面你永远不要设定谁会存在,谁不会存在,谁都死不了,你一定要把各个角色最真实的、最本源的形态搬到这上面来。说到根子上,经纪人服务的好坏,是他能否通过专业知识让购房者买到满意的房子,让售房者满意地卖掉房子。

以前的交易链是房东把信息给到中介公司,经纪人发到网上,我作为买房的人到网上来看。你怎么保证信息是真实的?有的房地产网站本质上就是广告,广告就是渠道联合内容一起骗消费者。讲直白一点,有道德的渠道商会监控内容,但是很难。现在是开发商或房东直接发给房多多,中介上房多多提供服务,买房子的人上房多多看信息。买房的人要不要你中介服务,完全看你的服务评级,如果你服务不好,一天到晚骚扰我,我根本不理你,给你一个差评就拉黑了,拉黑了以后,再也联系不到房东或购房者了。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我一开始跟李建成讲,他也听不懂我到底想做什么。这不奇怪,他是腾讯出来的,并不清楚房地产行业的一些事情。我用了一年来跟他鼓捣这事,正式干是2011年。我把原来公司的股份全部处理掉,跑到深圳跟他租了一个民房。其实当时在做第一套系统的时候,我们什么商业模式都没想好,我只是觉得一边把新房放上来,一边把所有中介公司的经纪人放上来,效率就能够提高。当时我们就想着一点,怎么样通过这个系统让卖新房的效率提高。

具体来说,我们要把买房、卖房的人拉到这个平台上来,同时我们要把中介拉到平台上来。在没有我们平台之前,所有买房、卖房的信息是汇集到中间商,它们帮房地产中介做了一个信息平台。我们是帮买房和卖房的人做信息平台,这是本质的区别。不是说中介不存在了,我们欢迎中介上来,但是我们希望中介靠好的服务去做。经纪人服务买房和卖房的人,我们服务经纪人。我们会给经纪人评级,不收钱。我们不会太关注自己的收入,不会说分给经纪人的是不是太多了,以后要压一压。

考察经纪人的大方向有两个:物理属性和数据属性。物理属性就是自然属性,比如他在哪家中介公司,在哪个区域,他在这个行业的服务年限是多少等。当然这个权重不是很高,更高的权重属于我们平台上的数据。你在我这个平台上的所有行为我都记录下来了,每一个行为都产生积分和信用,你的信用通过你日积月累会成一个体系。评价指标包括APP的打开次数、对业主的贡献度等,还有一些硬指标,比如你同样一套房子发送客户的数量,你带看房子的数量,客户对你的评价,开发商对你的评价,你历史上带看多少次会成交一套房子,你曾经在这个平台上服务过多少个业主等等。我们一共有七十几个维度来评价一个经纪人,这七十几个维度经纪人是看不到的,但是你只要在用我的APP,都能够被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的信用体系构成。我也不怕经纪人刷数据,因为是按照交易最终结果付费的。

卫哲在阿里就干了建立评价体系这事,他看到房多多要投,因为我们是有信用体系所支撑的,我们有一个大的系统去支撑整个交易流程的,因为你只有把交易的每个环节都搬到我的系统里面来,你才能谈得上信用体系的建立。这就相当于我们把每一个经纪人的行为搬到我这儿来,我才能知道他这个经纪人到底是从善的还是从恶的。

经纪人通过房多多平台促成交易,我会跟他分成。一笔交易完成后,房多多抽取交易额的部分作为佣金——这其实相当于帮助开发商推广的推广费,然后房多多再从这部分佣金中分大部分给经纪人。我不是直接给个人,而是给他所属的中介公司,由公司再做分配。在激励下,对开发商、购房者、经纪人、平台四方都是正向的作用。目前在房多多上推广的是新房,以后会有二手房。对中介公司来说,未来比拼的是大家资源获取的成本和运营的效率,我提供了移动端的工具,让他的效率更高。相当于你本身是开实体店的,现在顺便在淘宝也开家网店,有两头客流过来。更长远的未来,可能中介公司门店都不需要了,经纪人就在移动端上,交易费降下来了,卖房、买房的都更爽了。

房多多怎么赚钱?

我们的系统做出来以后,没有变现能力,所以只能靠一个个去推。但推着推着你的商业模式就出来了,因为经纪人有的开始尝鲜上来了,开发商愿意把一些房子放上来。慢慢地有了交易以后,我们就有收入,有收入以后,慢慢地把这套东西做成型了。

我们是做一个平台,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是没有钱做C端的,所以我们只能做B端。还好房地产这个生意在中国还是可以抓到B端的,比如新房。所以我们一开始只能靠地推拉到新房,比如万科、中海、绿地,这样一个楼盘拿过来一千套房子,这是大B;然后我再找中介公司,就是小B,两个B端是可以靠地推弄到我们的平台上来的。我们有专门的运营团队管理这批经纪人,平均每个城市三四十人。

刚开始,我跟所有的开发商讲,他们听不懂。一边说服别人,还必须做出交易效果来,这件事起步就难在这。到今天,我们去找开发商,会跟开发商说,我会让你看到庞大的数据量和你在短期之内实现的爆发式的房屋销售量。

2012年2月,产品推向市场。我们在苏州开始推。我还找了一些自己最熟悉的资源,不然没有比较,人家不敢用你。你只要服务一个开发商,他拿了两百套房子上来,看到两个月就卖完了,很多经纪人赚到钱了,你就会知道这个东西是成了,不用再验证了,只需要去优化,不断做好。所以我们迅速在2012年开了十个城市。2012年,平台的交易额是40亿元,2013年是400亿,今年上半年是500亿,今年全年我们的目标是2000亿元。

我们有两种收入方式。一种是前面提到的开发商付佣金,还有一种做团购券,开发商不用付钱,给我们一个优惠。本来开发商也不准备降价,但我们跟他说,我可以保证你在三个月里,这500套房子可以卖完,是不是能够让利一些,开发商说行。也可以这么理解,开发商认为这还是一个营销费用,因为跟我合作以后,他就不怎么投广告了。

房多多今年开始推C端了。之所以现在才开始推,过去没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让C端的体验好,一定要把底层基础做好。如果没有那么多人给他服务,没有那么多的房源,你让C端上来干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先推经纪人、先抓房源,然后再做C端。

去年年底,我们推出了房点通。我们发现有一大批在线上找房的客户,没有一个入口进入到我们这个平台。房点通让在线上找房的客户通过百度、360这些渠道,可以直接通到我们平台上来。换句话说,开发商可以把他的楼盘做到我们的移动端里面展示,展示完以后,客户直接从百度找到他了。

房点通对传统网站是最大的颠覆。传统网站的核心逻辑是这样的:它在360、百度投广告、买流量,流量买来一包装,卖给开发商;开发商把广告打上来。我们算过一笔账,为什么它们有85%的毛利、50%的净利,是因为它从百度、360等等渠道,买来一块钱的流量,卖给开发商是十块钱。为什么今年所有的中介公司都开始抵制?因为今年中介行情不好,中介发现你是暴利。为什么开发商不抵制?是因为开发商对这个没有感觉,他出1块钱和10块钱差别不大。但是,当所有开发商的利润降到了0.1%的时候,你看它还投不投广告?房点通是去中间广告层,我们直接让找房的客户对接到开发商项目那里。你既然从百度来的,我们给开发商做了移动端,开发商可以把他的展示广告变成每天按一千块钱往上发,客户直接通过我们的平台接到他的项目上。

—— 采访/本刊记者 和阳 整理/本刊记者 邹蔚

房多多之前

我创办房多多的初心是改变房地产行业,迄今为止,我所有的职业经历都属于这个行业。

我大学读的房地产专业,2000年大学毕业,2001年进入地产行业创业,是苏州一家大型房地产代理公司的创始股东之一。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十年后,我开始第二次创业,创办房多多。

我从骨子里喜欢房地产行业。房子满足了很多购房者对家的憧憬,尤其是当你变成这个行业很专业的人的时候,你如果坚持自己的一些道德底线,你会推荐他更需要的房子给他,这样你会让自己做这件事很愉悦。房子能够解决所有中国家庭最大资产的问题,买完房子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这套房子升值,带给购房者的愉悦感和家庭的幸福感,你卖别的东西是不会体会到的。

2009年,我在地产行业做得比较痛苦,觉得没有一方认为你对他产生价值。这个行业的痛点都在——消费者信息不全、经纪人收入过低、地产公司推广成本过高,想靠最简单的服务把这些人的需求都满足,对传统的服务行业来说太难了。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工具来引导这个时代的变化,我想做一个能够提高房屋买卖效率的工具。

我跟李建成是中欧商学院EMBA班的校友,参加穿越戈壁挑战赛时在一个小组,交流比较多。我跟他说,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唯独没怎么改变房地产行业,我希望改变这个行业,我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集合这个行业所有的信息,并为提供更好服务的经纪人使用,让买房子和卖房子的人能够充分交流。虽然房子不可能在线上交易,但是我相信交易只是最后的一个动作,最终让信息对称,才是整个房地产买卖中最大的部分。

技术中介论文 篇12

房屋中介公司在租赁者和求租者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公司需要对大量的出租及求租信息进行管理, 因此设计一款房屋中介管理软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出租房屋的客户来说, 该系统要存储大量房源信息, 并能快速查找是否有求租的客户; 对于求租房屋的客户来说, 要能快速查找到符合要求的房源。 另外, 本系统还要对公司的员工信息进行管理、要对客户的交费信息进行管理等。 因此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 实现客户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房源信息的管理、 维护、查询、 房屋预订、 出租、 收费、 交费统计、 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等。

房屋中介管理系统运行的主界面如图1 所示。

2 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2008+SQL Server2005 Express

3 系统功能

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规划, 按照功能的关联关系和集中分组的原则, 将系统功能细化为如图2 所示的结构图。

4 系统数据库

根据房屋中介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与功能设计, 本系统中主要包括员工信息实体、 客户信息实体、 房源实体、 求租意向实体、 费用信息实体等。

其中, 房源信息实体表示要出租房屋的具体信息, 包括房屋编号、 物业名称、 房型、 装修程度、 朝向、 用途、 结构、出租价格、 楼层、 建筑年限、 出租房源的客户编号等属性。另外, 为了记录该房源是否已出租, 增加一个属性: 房屋状态。 该实体的E-R图如图3 所示。

对于求租的客户, 用求租意向信息实体表示他们的求租房源的意向信息。 包括意向编号、 客户编号、 房型、 幢/座、装修程度、 楼层、 朝向、 房屋用途、 租赁价格、 面积等。 该实体的E-R图如图4 所示。

根据实体E-R图, 设计主要的数据库表结构为:

(1) 客户信息表 (tb_user) : 包括客户编号、 姓名、 性别、出生日期、 手机、 宅电、 邮箱、 身份证号、 客户类型、 房屋编号、 记录日期等字段。

( 2) 房源信息表 ( tb_house) : 包括房屋编号、 物业名称、 房型编号、 幢/座编号、 装修编号、 状态、 朝向编号、 用途编号、 结构图、 价格、 楼层编号、 建筑年限、 建筑面积、备注、 用户编号等字段。

(3) 求租意向表 (tb_intent) : 包括意向编号、 用户编号、房型编号、 幢/座编号、 装修编号、 楼层编号、 朝向编号、 用途编号、 价格、 面积等字段。

( 4) 收费信息表 ( tb_money And Info) : 包括费用编号、金额、 员工编号、 员工姓名、 房屋编号、 付款日期、 备注、出租人编号、 出租人姓名、 出租人电话、 求租人编号、 求租人姓名、 求租人电话等字段。

根据系统功能要求, 在数据库中还要创建视图、 存储过程及触发器等。

5 程序执行流程

程序运行时, 应该首先出现登录窗体, 输入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后, 出现主界面; 进行基础信息设置, 录入员工信息, 并进行员工信息维护; 再对出租人和求租人的客户信息进行管理; 对有房屋需求的用户进行求租管理; 最后对达成协议的客户进行交费管理等操作。 程序执行的主要流程图如图5所示。 另外,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 还可以对窗体进行布局, 可以调用常用工具以及对系统进行管理等。

6 公共类设计

在开发项目中以类的形式来组织、 封装一些常用的方法和事件, 不仅可以提高代码的重用率, 也大大方便了代码的管理。 本系统中创建了数据库操作类Cls Operate DB.cs, 并且还为每个数据表建立了自己的实体类和方法类。 其中, 数据库操作类Cls Operate DB.cs的关键代码如下:

7 各窗体的实现

下面以房源查询窗体的实现为例, 说明其实现过程。

房源信息查询是房屋中介系统中重要的功能之一, 它主要根据物业名称、 楼层、 价格、 面积、 朝向等多种条件进行查询, 并且部分字段支持模糊查询。 对于表格中列出的房源, 双击时, 可显示房源设置窗体, 显示该房源的详细信息, 对显示的该房源信息可进行修改。

房源信息查询窗体运行结果如图6 所示。

关键代码如下:

8 结语

对房屋中介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方案。

摘要:房屋中介管理系统需要对客户的房屋出租和求租信息进行管理, 其功能是实现客户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房源信息的管理、维护、查询、房屋预订、出租、收费、交费统计、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等。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思路。

关键词:房屋中介管理系统,C#语言,公共类,窗体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下一篇:文化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