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历程

2024-09-28

政策历程(共10篇)

政策历程 篇1

关税是非常常见的税种之一,其征收机构是国家的海关,对象是进出口的货物。一个国家市场的开放程度可以通过关税政策进行衡量。关税是一国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梳理关税政策的演变历程,对关税问题进行回顾和反思。

一、关税理论的纷争和演变

关税理论的纷争主要集中在自由贸易关税和保护贸易关税的理论纷争。其争论起源于李斯特“民族国家经济学”与亚当斯密的“世界主义经济学”。目前推崇的自由贸易化关税政策占据了主流位置,其最主要的观点是要充分市场化,避免政府利用关税政策干预贸易。保护贸易关税政策强调保护国内的企业和市场,尤其对于弱势产业更要如此。

自由贸易关税体现出是静态的理论,通过静态的模型可以对其论点进行清晰的阐述,保护贸易关税体现出的是动态的变化,难以在静态模型中进行完整分析,因此主要研究其动态的变化的规律。

二、关税政策演变的反思

纵观世界过大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虽然主流观点一直推崇自由贸易关税政策,但实际上此关税政策的实施时间都很短,近代如英、法、德、美等国恰恰在更长的时间内采取的是保护贸易关税政策。

英国作为世界上早期崛起的经济强国,强大的实力为其实施自由贸易关税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19世纪60年代,自由贸易已经成为其主流的政策,但这仅针对于其强势的工业品,弱势的产业依然采取保护政策。随着其他大国的崛起,英国开始逐渐提高关税,到20世纪初,英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转向实行保护性关税政策,可见关税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形势变化而变化。

近代保护贸易关税制度的系统化,产生于美国和德国。美国在建国时推崇自由贸易政策,结果受到英国的强势冲击,因此转为保护贸易关税政策。从1828年开始实行高关税政策,用以促进国内的弱势产业发展,直到“大萧条”时期,才开始大幅度降低关税,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抵御经济萧条。因此美国经济发展较多的时间内,实际上都是以保护贸易关税制度为主的。

欧洲大陆在早期基本上也是徘徊在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以保护贸易制度为主,德国在1871年以后才有效开展贸易自由化进程。俄罗斯在1857年以前,保护贸易制度就一直没有改变过。法国在大革命之前,一直奉行保护贸易政策,其经济实力直逼英国,但之后转向自由贸易,结果导致工业发展停滞,社会发展落后。

纵观各大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保护贸易关税对于早期的国家崛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最近70年的历史中,自由贸易关税政策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采取何种关税政策,与本国的具体情况紧密相连,不可一概而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三、中国关税政策的启示

(一)辩证的认识关税政策的财政收入功能

中国加入WTO以后,关税总水平在不断地进行下调,从原来的15.3%下降到9.8%,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关税的财政收入功能对中央财政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中国现行财政制度,属于中央的固定财政收入就只有关税、消费税和海关代征税等。关税收入在中央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从原来的10%下降至5-6%,但是海关税收始终稳定在25%左右。因此不能盲目地追求关税税率的下调,对于奢侈品等高端消费品的税率还应该适当上调,在不影响社会大部分人群的情况下,倡导理性消费习惯。

(二)辩证的认识关税政策的有效保护功能

通过梳理欧美国家的关税政策演变历程,特别是在二战后,各国积极采用关税有效保护理论,在降低关税总水平的同时对制成品进行有效保护。中国也在加强关税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设计合理的税率结构通用以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

关税保护并非万能的,其保护功能需要考虑其有效性。比如在投入产出比系数很高的行业,如果加强了投入品的关税保护力度,则会违背初衷造成关税负保护的现象出现,如某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保护水平偏高,而对于某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却又存在保护力度不足的情况。

因此,当今的中国关税和优化产业结构问题,不能降希望仅寄托在关税政策的保护上面,需要辩证地看待关税政策的保护功能,利用《反倾销条例》和《反补贴条例》等保护措施,进一步实现关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保护弱势产业的重要功能。

(三)适当改变高关税抑制政策

在我国制造业消费品部门中,对于饮料部门与烟草部门,国家实施了高关税,这虽然起到了抑制消费的作用,对于国内生产者也起到了保护作用,让他们可以实现低效率、高利润的经营目的。而外商则可以借助直接投资的模式进入到我国市场,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高关税保护的就不简单是国内生产者的利益了,其中的关税损失一部分就成为了外商的利润。鉴于此,有必要将消费税改革活动与关税改革活动结合起来,在降低关税税率的过程中,适当提升消费税税率。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针对关税问题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关税依然是贸易政策与财政政策实施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关税政策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未来阶段下,需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关税政策。

摘要:关税的主要职能就是获取到财政收入,并提供产业保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广下,关于关税的财政职能不断弱化,其保护职能开始受到了关注。在入世时候,我国一直在针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然有不足之处。本文主要针对各个关税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完善我国关税政策的方式。

关键词:关税政策,演变历程,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爽,于巧丽.碳关税对中国外贸影响的两重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7).

[2]徐世刚.我国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制约下的升级与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2(01).

[3]李钢,叶欣.实施积极主动关税政策力促我国外贸平衡发展——中国入世后关税政策的评估与展望[J].国际贸易,2011(10).

[4]张国红.关税与非关税政策调整对世界贸易影响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2).

政策历程 篇2

我国当前运行的自主招生模式,最早应追溯到2001年南京地区6所高校的率先试点。虽然在这之前,中国已有两次大范围和较长时间的自主招生(一是民国时期,一是90年代上海地区的自主招生)但这两次自主招生在改革目标、考试方式、考核内容、政策连续性等方面都与当前运行的自主招生差别甚大。因此,一般倾向于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自主招生计时元年定在 2001年。

2001 年江苏省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等若干问题的意见》,批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之前单独组织招考,也可以几所学校联合组织招考。基于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当时并没有高校提出自主招考的申请,江苏省探索自主招考的设想暂时未能付诸实践。但是在同一年,教育部批准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三所高校为国家首批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可以自主确定同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调档比例和要求,经过申请、批准、公示、测试、审批等程序择优录取有特殊才能的优秀考生。

2002 年,江苏省的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增加到了 6 所,新增了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河海大学三所高校。2002 年末,教育部召开了自主招生座谈会,从此正式拉开了高校自主招生大规模的序幕。

2003 年1月10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开展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同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就自主选拔录取试点的招生计划、招生程序和首批试点学校等具体内容做了详细阐述。

2004——2009年,自主选拔录取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2004年扩大到28所,2005年为42所,2006年53所,2007年59所,2008年68所,2009年76所,2010年已有80所高校纳入部属高校自主招生体系。据了解,2015年共有102所试点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其中面向全国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有89所(含分校),面向本省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有13所。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今年3月15日,北大、清华公布了其特殊类型自主招生“博雅计划”和“领军计划”的招生简章。至此,2015年高校的自主招生大幕也全面拉开。比较以往的政策,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有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

变化1 取消学校推荐鼓励学生自荐

以往高校的自主招生报名方式多是“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不过按照教育部对于自主招生的要求,今年,高校自主招生报名只有一条通道,即学生自荐、高中审核、网上报名、高校筛选和考核。因此,取消“学校推荐”这一报名方式,报名入口向所有学生开放,成了今年自主招生的重大变化之一。

不过,北大清华除了普通自主招生以外,还有各自的特殊类型自主招生,即“校长推荐制”。两校的“校长推荐制”均已实施多年,北大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清华是“领军计划”,两校给中学分配推荐名额,获得推荐资质的高中校长可以向两校推荐优秀学生,两校通过“中学推荐和大学考查”的方式进行选拔。然而,由于之前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要求“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因此,不少人之前都猜测北大清华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是否会取消。然而,北大清华3月15日却“相约”公布了其特殊类型招生计划的招生简章,使这一猜测不攻自破。不过,尽管两校特殊类型的自主招生计划还保留,却做出了不小的调整。比如北京大学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改为“博雅人才培养计划”,取消了以往的推荐学校限制和推荐名额,完全由学生自愿报名。清华大学的选拔方式中也不再提及“中学推荐”这一渠道,所有符合要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自行报名。

对于这一变化,北大招办主任王亚章解释称,以往自主招生中的“选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生的不平等竞争,而向中学分配指标的做法也对中学发展产生了复杂影响。“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对于优质中学的高度重视,导致‘强者愈强’,催生出一批‘超级牛校’,客观上加剧了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王亚章表示,由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意味着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报名,中学也不再分三六九等,而拥有同等的权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机会均等问题。

据了解,中小学校长们也对取消“学校推荐”表示认同,有校长表示,原先实行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直存在争议,今年改为学生自荐,对考生更加公平,也减轻了中学校长的压力,“学校和学生都省了很多事,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高考上。” 变化2 联考取消选拔标准调整

往年,每到自主招生季,“三大联盟”撞车、自主招生“三国杀”这样的新闻就会在各大媒体频繁出现,因此使得以推动多元选拔录取模式形成的自主招生屡屡被社会质疑为“小高考”、“掐尖儿”。今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笔试联盟取消,“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成为各校自主招生的核心关键词。

按照这一导向,各校自主招生的选拔标准也有所改变,比如北大清华去年的招生对象都是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以学科竞赛、创新性研究工作或研究性学习成果、学习成绩为主要参考。而今年北大自主招生主要面向国内外相关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有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类、人文社科类竞赛全国决赛或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者;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清华今年则主要自主招收三类学生:具有各学科竞赛突出特长的学生;在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意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

人民大学今年则首次要求考生提供所报专业相关的高中课程任课教师课程学习评价意见,比如中共党史专业和考古专业都要求历史老师写评价意见,汉语言文学和国学则要求语文老师写评价意见。据人大招办有关负责人称,此举主要是为了改变以往由校长、班主任给考生写推荐评语时的“千篇一律”。除了报名条件外,人民大学还对每个专业的复试内容、形式以及各自所占比重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中共党史专业,面试占60%,笔试占40%;国学面试和笔试各占50%。

变化3 创新选拔形式或可量身定制

选拔标准不同,选拔形式自然要相应更新。调查发现,今年各校的自主招生都明确规定了多元的选拔形式,甚至还有学校表示会对一些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学生量身定制考核方式。

今年教育部对自主招生的笔试科目做了限制,“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我们注意到,只有少数高校取消了笔试环节,大部分高校仍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进行选拔,并且明确规定了面试所占比重。比如,今年清华自主招生笔试科目依然为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北大不再只限于传统的笔试、面试,而是根据学生报名条件和专家的初审评价,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别的测试,以全面了解考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对一些具有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学生还将量身定制测试方式,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组对考生所提供的作品进行评估,并由专家组确定考核方式,如实验操作、作品答辩、现场创作等。

在考核形式上,人大自主招生也有所创新,比如其考古专业的面试中,既有学术讲座、参观博物馆、考古工地实践等,还会让考生利用一到两天时间直接参加考古挖掘。物理学(材料物理)的复试环节还增加了实验操作环节,占总成绩的10%。

此外,还有些高校不再采用传统的“笔试+面试”的考核方式,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提出了以夏令营方式进行选拔和招生的新模式,根据考生在自主选拔夏令营中的笔试、面试成绩并参考其他测试和活动的综合表现,由专家评审组评定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候选名单和相应的录取优惠政策。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则通过“望道计划”体验营、“博雅杯”人文学科体验营、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生三种项目开展。体验营期间学生将根据所报志愿分组参加名师讲座、校园体验、封闭式写作考核等活动和测试。笔试成绩达到及格线的学生按笔试成绩择优选拔参加专家组面试。根据面试成绩确定入选名单,经校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择优给予自主招生优惠政策。

变化4 招生计划收紧降分幅度明确

由于教育部明确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作出限制,因此,今年各校自主招生计划有所收紧,而且对不同考生的降分幅度予以明确。

去年北大、清华在自主招生简章中均做出规定,自主选拔录取计划控制在其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而今年,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清华将自主招生计划限定为“约400人”,北京大学虽未明确自主招生计划人数,却在简章中强调“宁缺毋滥”。

就招生专业来看,2014年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并未公布招生专业及门类,今年对招生专业进行明确,包括数学、物理学在内的24个专业。2014年清华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科为16个,而今年自主招收范围涉及9个专业门类的47个专业方向。

两校的自主招生简章显示,今年两校对降分幅度的规定较去年更加具体明确。今年清华大学自主认定的优惠分值为20分、30分、40分、50分、60分,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获得降至一本线的录取优惠,并可被邀请参与以下某些后续特殊培养环节,包括清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赴海外知名大学交换学习;专业导师配备;优先推荐参加科技创新团队等。北京大学的优惠分值为20分、30分、40分、60分或降至一本线录取。

此外,今年自主招生的认定结果将根据《意见》中“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的要求,在两校本科招生网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世洁表示,今年自主招生将更加充分发挥相关学科专家的作用,增强专业评判,不仅限于笔试,采取更加多元的考核形式,尤其考查学生在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招生由粗线条向精细化的改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学生自荐、自招时间的压缩、体现学校特色的选拔方式等都对高校招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变化5 自主招生统一安排在高考后,出分前

从今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全部安排在全国统考结束后、成绩公布前进行,自主招生计划不得占用试点高校已公布的招生计划。

这样时间上的调整原因有三点:一是有利于选拔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出分后,高校如果根据高考成绩设定门槛,部分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稍低的学生可能被挡在门槛之外。二是有利于维护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高考出分后,部分考生家长追求自主招生“优惠分值”目的性增强,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利害性加大,防范营私舞弊和权力寻租风险的压力增加。三是有利于保证现行高考录取进程不受影响。如高考出分后开始自主招生,须将全国各省整体录取开始工作时间推迟2周左右,会增加全国考生录取等待时间。为确保有关工作环节顺利衔接,《试点工作意见》要求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中学要为试点高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确保试点高校及时完成考核工作。

变化6 全面公示公开防范招生腐败

去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受贿千余万被捕,引起人们对高校自主招生如何杜绝腐败的关注。不少招办主任表示,招生必须要公开、公正、公平,监督方面不能有任何漏洞。

我们注意到,今年教育部对防范自主招生各类违规行为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如规定试点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自主招生简章;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录取时不得突破自主招生计划,不得突破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录取,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等。“对违规违纪的部门、机构、学校、考生和工作人员,一经查实,要依据相关办法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梳理各校招生简章发现,除了报名条件、选拔程序、优录政策等全公开外,绝大多数高校都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比如,北大自主招生简章中表示,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将全程监督初审和测试过程,测试过程全程录像。在其招生简章上,各种接受社会监督的渠道悉数公布。

暂停自主招生一年的人大今年将实行内部和第三方双重监督机制,其中,内部监督由人大监察处负责,监察处制定自主招生监督细则并全程参与选拔。第三方监督由人大聘请的社会监督员组成的社会监督委员会负责,社会监督员有权参与自主招生选拔过程并提出意见。考生及家长如对自主招生选拔过程有疑义,可直接向两个部门反映,学校将在15日内向相关人员作出答复。而考生如有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实名推荐,学校也可公开推荐人姓名和与推荐理由直接相关的社会身份,接受社会监督。

上海交大还明确规定,推荐材料需由推荐人或者推荐单位用信封密封且在封口签字,力求保证推荐材料的独立性和公平公正性。

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定位

所谓定位,是指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界定政策目标是评价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前提。每一项政策都有其目标,但是有些情况下,政策制定者所宣称的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特定问题,或者是目标含糊不清,无法衡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分析政策系统内外关系,对政策目标进行重新界定。

作为自主招生改革指导性文件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03年2月24日)指出,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试点学校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要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这一目标表述较为笼统,实际上是高等教育招生改革同类政策的总目标,而不仅仅是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

事实上,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目标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该政策几个方面的内涵来加以了解:首先从高考改革的角度讲,改革的目的是降低高考分数在录取标准中的过度相关度,避免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中“一考定终身”的极端化倾向;其次,自主招生赋予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把高校推到招生录取的主体位置,政府则负有宏观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也充分发挥了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第三,自主招生目标对象定位为“优秀的创新人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给那些在中学阶段就具备了创新精神和特殊才能的考生增加了被高等学校录取的机会。自主招生的多重目标可以用不同标准来分类: 从目标涉及的领域来看,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可以分为教育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指自主招生政策在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下的目标指向,主要指通过选才标准的多元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带动基础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社会的目标则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自主招生政策的目的在于满足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政治的目标涉及到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关系,自主招生政策在政治领域的目标在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从目标的不同层次来看,自主招生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改变原有统一高考制度的选拔标准单一化状态,这可以说是自主招生政策的直接目标;进而,选才标准的多样化带动基础教育模式的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更多特色人才脱颖而出,这是自主招生政策的间接目标;另外,政府职能的转变和高校自主权的扩大,是政策得以实行的一个条件,而反过来,自主招生的有效实施也将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高校自主权的扩大,这也是自主招生政策另一个间接目标。

政策历程 篇3

一、我国物流产业政策回顾与评述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对物流产业的认识逐步清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经历了从各自分立到逐步协调、配合的渐变过程。

(一)从无到有阶段

我国物流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起步,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都没有综合性的物流产业政策。只是在运输、物资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若干文件中偶尔见到相关提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物流运输企业认识到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国内学术界、行业协会等对物流业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具有本部门特点的物流发展政策,一些沿海地区也尝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项重要的提升地区竞争优势的战略任务,物流产业政策初具雏形。

进入21世纪后,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受到重视,国务院、各部門、地方政府等陆续出台了物流业政策,支持物流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的部委政策中,2004 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对于消除各部门间的政策冲突、为国内物流产业发展以及统一物流市场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13个部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参加,建立了现代物流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政策,推进、协调全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密集出台阶段

2009年以来,在世界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为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对推动我国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物流产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物流产业政策的发展也揭开了新篇章。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特别是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物流业发展要求,制定了诸多不同层次的物流产业相关政策,涉及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企业培育、信息化、城市配送、城市及区域物流系统等方面。

各级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有的地方结合本省、市“十二五”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将物流业作为重要产业列入其中,或直接出台物流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与引进企业等政策。在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推进的双重作用下,物流规模持续扩张、效率显著提升,我国物流业逐步实现了从分散、自发发展向规范、有序发展的转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三年,物流产业政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12项重点工程,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2016年6月出台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提出,到2018年,基本建立一单制便捷运输制度,更加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有序推广公路港和智能配送模式,铁路集装箱装车比例提高到10%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15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初步实现以供应链和价值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建成设施一体衔接、信息互联互通、市场公平有序、运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发展新体系。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15年降低2个百分点。同时也指出,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并且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详见表1。

二、物流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上述物流产业政策虽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但也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政策政出多门,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足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受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严重制约,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部门,涉及部门较多,每个部门自成体系,实行层级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存在交叉和重复,由于各部门侧重管理的领域不同,直接导致各种要素的分散和整合的困难,难以有效合作和协调。因此,现有的一些物流产业政策措施依然零散、繁杂、重复,甚至还有一些条款互相打架、掣肘。同时,各个地方间还存在许多政策和制度壁垒,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还存在地区间、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导致各部委、地方政府的物流发展政策衔接性较差,既容易造成部门政策之间的冲突,又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虽然2006年成立的“全国现代物流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但是它不是常设机构,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综合协调管理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

(二)政策手段的行政性仍然过强,越位和不到位并存

由于物流管理信息不对称,行政管理效率依然较低。一些物流相关资质如道路运输、医药物流、快递物流、超限运输、危险品运输等需要向不同部门分别申报,申请周期长,难度大。企业在办理行政许可、资质申请等手续过程中涉及部门多,手续繁琐。基础设施等配套环境建设中依然存在缺位、不到位问题,不同地方执行的审批标准、流程和收费不统一,物流经营在海关通关、城市交通、技术标准、企业融资方面还存在困难,地方保护现象难以消除。

(三)政策措施难以落地,推动实施力度偏弱

国务院和各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很多政策内容甚至在各级政府出台的各个政策或规划中反复出现,但是政策的作用力度似乎并不够,许多政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政策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些政策出台的随意性太强,时序安排有问题,刚出台没多久,地方政府和企业尚未来得及消化、贯彻,又出台类似的新政策,物流企业等被指导者反映其无所适从。特别是在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权的情况下,如何既发挥地方积极性,又避免发展中的盲目和无序,使国家有限的物流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合理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某些政策对物流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小微企业比较艰难

在调研中一些物流企业反映,真正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可能并非物流政策,而是“营改增”等税收政策。由于没有考虑细分行业的差异,同时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较多,一些功能性政策对物流产业的影响更大。如“营改增”政策扩围后,大型物流企业普遍税负有所降低,但是小微企业因难以获得抵扣发票,税赋相对增加,企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三、物流产业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建议

物流产业政策虽然可以加速对市场失灵的校正,同时也存在政府失灵的现实风险,如何低成本、高效益地创新物流产业政策,对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我国物流业十分重要。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协调、高效、相互衔接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

树立正确的行业管理政策观念。合理发挥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顺应物流产业发展趋势,针对物流实践现状,发布物流产业政策,才有较强的执行力。同时,中央、各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等应注重形成合力,互相配合,围绕物流产业发展目标,利用好价格、税收、金融、财政、贸易、科技、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工具,形成一整套有关物流产业发展、结构、技术、组织、布局等以法律为基础、综合战略规划为统领、以部门政策为支撑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突破条块分割体制,打破信息孤岛。政策表现形式不求多样,但求实用。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相关协调机制

相关管理部门按照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管理上的通力合作和有效配合加强国家物流产业政策的权威性,进一步增强联席会议制度的权威性和协调能力,并将其常态化。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和协调,建立起物流业从宏观管理到行業管理的协调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地区物流业管理上的科学合理分工。地方政府也应着重加强与企业间沟通与联系,确保物流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

(三)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放松管制以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

在物流产业政策手段选择上,更多地使用税收、补贴、金融、投资、土地、能源价格、国际贸易手段等经济手段,减少运用行政审批等手段。制定符合实际的税收政策,保证物流市场公平竞争。适度放松管制,使物流企业经营更趋灵活。顺应以电子商务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冷链物流等居民消费品物流呈现迅猛增长趋势,加速运输、仓储及各运输方式之间的业务融合,鼓励运输模式创新。

(四)注重政策时空相互衔接,有序调整

多年来,日本只有一个综合性物流政策《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但是几经有序的修改、完善,充分发挥了与时俱进的指导作用。我国应构建以核心政策、部门政策和地方政策三大部分构成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基本框架。注重时效性、配套性、系统性,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必要的调整。

(五)夯实政策制定基础,提高执行力度

日本和美国物流业发展无论是在规划布局、硬件设施还是在软件开发、规范管理等各方面都是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展开的。我国在制订新政策之前也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相关政策前期落实情况,收集和反映企业诉求,加强组织协调,细化政策措施,形成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合力,认真抓好落实。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梳理和细化,重要政策要制定详细时间表和落实责任人。

韩中农村政策变化历程及新趋势 篇4

关键词:韩中两国,农村政策,历程,新趋势

韩中两国从历史, 文化及地缘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两国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来往。特别是1992 年韩中两国建交使得这种来往更加紧密, 已形成鲜明的互补关系, 其双边贸易规模日益扩大, 合作领域已延伸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如, 中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 借鉴和引进韩国的“Saemaeul运动”经验和模式, 推进中国新农村建设。为此, 本文将以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推行的韩国Saemaeul运动的经验为基础, 解析韩中两国政府推行的农业及农村发展政策的变化过程及存在问题, 寻找两国农村开发事业的异同点, 并利用数据对农村开发投资规模与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使中国新农村建设事业能够更加有效的参考借鉴韩国Saemaeul运动, 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取得成功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1韩国农村政策变化

1.1 农村政策演变

1971 年被命名为Saemaeul运动的农村开发政策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农村开发政策。为了有效的推进Saemaeul运动, 韩国政府在人才培训、资金投入及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为了培养Saemaeul运动的专业人才, 韩国政府于1973 年5 月31 日在京畿道水原市建立了Saemaeul运动研修院, 代替了原本农协大学进行的农村领导者教育和培训。1972 年接受培训的人数为1490 人, 1973 年增长到4354 人。之后, 每年接受培训的人数规模都在6000人以上。与此同时, 韩国政府也不断扩大财政投入来支援Saemaeul运动的快速发展。1971 年, 韩国政府对Saemaeul运动的财政投入为41 亿韩元, 1972 年为33 亿韩元。从1973 年起, 韩国政府大幅度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1973 年为215 亿韩元, 1974 年为308 亿韩元, 到了1979 年, 韩国政府对Saemaeul运动的财政预算已增加到4252 亿韩元。不仅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扩大, 社会民间团体的支援也持续增多。1972 年, 社会民间团体对Saemaeul运动的支援金额为17 亿韩元, 到了1979 年增加到2032 亿韩元。此外, 韩国各主流媒体通过电视和广播早晚播放“新村之歌”, 大力宣扬Saemaeul运动的成果, 并把这些Saemaeul运动典型事例用报纸头条进行报道。1973 年9 月21 日, 经济第四团体率先决定了以生产岗位的劳动者为对象, 把Saemaeul运动引进到了工厂;11 月21 日, 召开了第1 届Saemaeul运动指导者大会。通过这些宣传措施, 韩国政府把Saemaeul运动理念真正地植入到了每一个韩国国民的心中, 把Saemaeul运动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韩国“国民运动”。

1988 年, Saemaeul运动本部爆出的贪污腐败丑闻使得原本如火如荼的Saemaeul运动跌入低谷。经过长达10年的低迷后, 韩国政府于1998 年制定了《Saemaeul运动组织法》, 并以Saemaeul运动中央委员会为中心开展新的Saemaeul运动, 也称为“第2 次Saemaeul运动”。至今, 韩国“第2 次Saemaeul运动”以市民意识的先进化、建造互助的福祉社会、激发地域发展活力、营造绿色健康环境及推进国际统一协调事务为目标, 有序地推进新一轮的农村开发事务。

1.2 农村政策发展新趋势

过去韩国制定农村发展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过去以Saemaeul运动为代表的农村开发事务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因此它无法正确反映农村居民的需求;片面的追求项目推进, 重复建设现象较多, 造成了财政浪费;没能完全开发利用农村社会的多样性。因韩国政府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无法解决各不同地域之间资源条件、自然景观的差异, 因而无法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 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优质休息空间, 阻碍农村观光农业的发展。最后, 过去韩国政府采取的以供给者为中心的开发模式无法正确反映市场特性, 发展形态不符合农村实情。尽管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村能够接受更多市场信息, 但受于这种模式的限制许多农村仍然发展缓慢, 没能享受到现代科技成果。 (见下表1)

近年来, 韩国的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农户收入水平低下、签订FTA的冲击、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下滑、农产品价格持续不稳定等难题是韩国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新的问题。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韩国国内人均收入的提高, 韩国农村发展同样存在着新的发展机遇。如, 收入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 签订FTA提高了韩国农民的危机意识, 观光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农村、农业认识, 使得农村拥有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这种机遇促使韩国农业及农村社会有着新的发展潮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由原来的少品种大量购买变为多品种少量购买,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高品质农产品, 补助金的减少以及自由化、开放化的加深, 世界化趋势愈演愈烈, 一周5d工作制的确立及收入提升带来的假日休闲需求,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多等因素都促进着韩国农业、农村发展新的趋势。

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韩国政府也尝试着用新的发展模式, 相应地调整了适合这种变化的发展政策 (见下表2) 。从过去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转变为以追求幸福为最终目标的政策模式。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模式, 采用了以居民参与为主, 充分反映当地实情的自下而上的农业政策模式。这种政策模式充分体现了居民的实际需求、防止了财政浪费, 能够为农民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 韩国政府为促进农村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多样的发展政策,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 农业及农村发展环境的变化, 使得农渔村发展面临着新的趋势。考虑到这种新的变化趋势, 韩国政府近年来开始推进智能农业发展政策。由表3 可见, 从20 世纪50 年代起, 韩国农业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 世纪50 年代至70年代农业政策的侧重点在于改善基础设施及基础环境;而到80 年代升级为综合开发模式;20 世纪90 年代则转变为山村综合开发、定住圈开发及奥地开发等地域单位发展模式;进入21 世纪后, 引进了绿色农村、传统主题村庄等观光体验为主的开发模式;2010 年后, 特别是朴槿惠政府执政后, 把农业政策的核心放在了ICT·BT融合的创造农业及6 次产业化当中。通过推行激活城乡交流、加大农业人的福利、培育和扶持女性农业人、农山渔村开发事业、保存自然景观补贴制、农村房屋改造、支援农村复合型产业化建设、建立农业安全保健中心等措施, 通过引进双向共赢、地方及地域共同体为中心的农业政策, 来谋求从以效率为先的农业政策转变到以幸福为先的农业政策, 从而实现农业及农村的快速发展。

2中国农村发展政策变化

2.1 农村政策演变

中国政府在1978 年开始施行改革开放的同时, 也进行了全面开发的农村事务。1983 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范围内普及,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被彻底废除。1985 年起, 中国政府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 改为合同定购, 价格实行“双轨制”, 开启了农业的市场经济时代。同时, 中国政府还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 优化种植结构, 从而促进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 并积极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 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93 年, 山东省潍坊市率先提出了农业产业化概念并于1996 年推广至全中国。

1998 年起, 中国农村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大幅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助,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引领农村的发展战略, 并正式步入“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的全新发展阶段。2006 年, 取消农业税后, 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同时, 中国政府开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及城镇化发展战略, 2005 年提出并于2006 年起全面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 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 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 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中国在促进农业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不断地加强了农业国际化程度。特别是2001 年中国加入WTO后, 把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001 年的23.2%降至2006 年的15.23%, 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 仅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1/4, 从而中国的农业也以较快的速度融入到了国际市场当中。

2.2 农村发展中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 中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了多种农村发展政策。尽管如此, “三农”问题仍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随着农民进城就业引发的农民工问题成为了中国社会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中国政府在推进农村发展政策的过程中, 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中国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占得比重较高, 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的比重偏高, 经济作物比重偏低。这种生产结构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发展质量低下。因缺乏市场调查, 导致有些农产品供不应求, 需要从国外进口;而有些农产品则供过于求, 产生浪费。虽然, 种植业比重由1995 年的73% 下降到2013 年的68%, 但是种植业比重仍然偏高, 成为发展农业多样化的主要障碍。

国家财政投入相对较少。2013 年, 农林水事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9.52%, 但由于中国庞大的农业农村规模, 资金不足现象仍然存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关于农业、农村的投资业仅占总投资的3.02%, 农业技术投资费不到0.5%。

农村民主建设不完善。当前, 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尚未健全, 无法完全保障农民的权益。同时, 农村基层组织、农民组织力量薄弱, 农村邪教势力日益猖獗, 农村人口不断流失, 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等因素也使得有效的农村民主组织很难健全。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差距不断扩大。2013 年, 中国农村居民平均年收入为8895.9 元, 而同期城镇居民平均年收入为26955.1 元,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仅为城镇居民的1/3, 城乡差距明显。同时, 地域之间差距同样也逐渐拉大。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年收入为10980.7 元, 中部地区为8376.5 元, 西部地区为6833.6 元。可见, 东中西部之间差距也较大, 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于中国平均水平, 中西部地区的落后仍没有得到解决。

农村社会发展落后。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同, 中国农村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农村教育与农村医疗。农村学校条件恶劣, 教师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农村医疗水平低下, 医疗设施简陋, 医疗人员不足等原因是中国农村发展问题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 3 农村政策发展新趋势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不断变化, 农业发展不断深入, 新的农业发展趋势也随之而来, 中国政府对农村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交融发展使农业转移劳动力数量增加。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工业反哺农业程度加深后, 大规模的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 城镇企业进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因素使得城乡、工农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发展更加交融, 而城乡交融发展的深化, 以及中国经济结构的剧变——第三产业已稳稳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况下, 会让更大规模的农民转移至非农产业。“十二五”期间, 中国年均900 万人成为农业转移劳动力, “十三五”期间预期为700 万左右。未来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劳动力转移, 加大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力度。

土地流转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近几年, 中国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 2013 年6 月, 中国土地流转面积达0.21 亿hm2, 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0% 以上。流转方虽然仍以农户为主, 但是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投入到农业中, 向合作社、企业集中流转的面积占总流转面积的30%。据统计, 2012 年中国经营土地面积6.67hm2以上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有270 多万户, 农业合作社30 多万家。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具备着一定的资金和经营能力, 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引导力量,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动力。

信息化使互联网不断融入到农业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对“三农”的新要求。即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在此背景下, 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 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 进行各种交易, 生产和销售更加便利, 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未来的新农村建设要根据这种变化, 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网络覆盖面积, 使新农村建设转变为信息化的新农村建设。

3韩中农村政策比较得出的结论

韩国与中国无论是从地缘上还是历史上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当前世界经济主要增长动力已转移到东亚地区, 两国的合作交流也随之扩大。在农村发展领域中, 当前韩国的发展水平高于中国的发展水平。因此, 中国学习和借鉴韩国Saemaeul运动的经验有助于韩中两国的农村发展, 能够实现双方共赢。

过去韩国农村政策的核心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的Saemaeul运动解决了粮食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完全解决了温饱问题, 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整个过程中全民自主参加是该事业成功的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收入的增加, 人们的追求逐渐转变为高质量、绿色有机的农产品。这种变化要求农业发展走向更加高效, 更具有竞争力的方向。韩国农村发展呈现出经营主体从个人转变为集体, 生产方式升级为6 次产业化生产, 从政府主导变为农民自主参与等新的发展趋势。

而韩国新农村建设最为繁荣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 而农村生产方式转变为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的起点。改革开放使得城市飞速发展, 相反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出现了生产结构不合理,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农村社会发展落后等问题。在应对新形势下存在的这些问题, 中国政府必须相应调整农村政策, 特别是要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发展体制, 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的热情, 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新农村建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韩]Saemaeul研究会编.Saemaeul运动十年史[M].内务部, 1980.

[2][韩]Saemaeul运动中央协议会.韩国的Saemaeul运动[M].1999

[3][韩]李道石.韩国Saemaeul运动与先进国家农村地域开发事业比较研究[J].KIPA研究报告书, 2014:33.

[4][韩]崔桂莲.以城乡均衡增长为目的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Saemaeul运动的比较[J].精神文化研究, 2012 (02) .

[5]万宝瑞.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趋势与政策建议[Z].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 2015-07-20.

[6][韩]胡世传.新村运动中政府作用对中国的启示[J].韩国社会, 2010 (02) .

[7][韩]尹义坤, 许国栋, 李炳旿.中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特征及课题[J], 江原农业生命环境研究, 2013 (03) .

政策历程 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7号即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DM的法定名称为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

2.我国DM行业发展史简介

在200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开始正式实行17号令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第95号令《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对固定印刷品经营者的资质没有明确的限定,管理也较为松散,几乎没有统计数据,个人、各方资本都涌入。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引导,广告主,读者对DM概念也没有什么认知,DM广告基本上以传统报纸,杂志的身份面对广告主与读者。此时期传播媒介也相对稀缺,很多运营DM的企业脱颖而出,《慧聪商情广告》、《生活速递》、《都市家园》、《发现资源》等基本上就在此期间完成了初始资金的积累,走向成功发展之路。

从2005年国家工商总局17号令《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的正式执行开始,对固定形式印刷品经营者的进入门槛进行了提高,管理也相对严格,使整个DM行业逐渐清晰起来。由于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传播媒介的发展,对DM行业形成挑战。广告主、读者及社会大环境对DM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广告的表现形式要求越来越高。运营DM企业的竞争等风险加大。DM行业进行整合,相当大一部份的DM企业退出,《慧聪商情广告》等向多元化发展并成为上市公司,《生活速递》得到联想集团的投资,成功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开展业务。北京亿邦联合广告有限公司等在全国全力开展DM刊号加盟业务。由于国外运作模式的引进,中国邮政服务系统如江苏邮政等大力拓展DM业务;《成都商报》、北京各大报纸等开始大力开展DM夹报业务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一些企业直接运用DM做宣传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DM概念的推广和成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服务机构开始套用DM概念,“大DM”正在逐步形成。整个行业正蓬勃发展之中。

针对整个DM行业的发展,2007年2月、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强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经营发布行为的通知》相继出台,进一部加强了对DM行业发展的政策指导与监管。DM行业,“大DM”新一轮的整合发展正在进行中。

3.DM营销涵义的延伸

“大DM”的概念即“direct medium”,也是对国家工商总局十七号令的延伸,即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将企业的宣传信息制作成消费者乐意接受的形式,通过各种手段(直投,信函,夹报,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直接传送给目标可户。这就是现在大众流行的“DM”概念的涵义,与美国直接邮寄的涵义也更为相近。是各DM企业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需面对的新课题之一

所谓「DM」二字,其含括范围甚广。早期所称之「DM」,乃指「direct mail」,乃指以邮件方式,针对特定消费者寄送之广告文宣方式。

后随商业时代之广告营销手法日益精进,对象从特定消费者,逐步将不特定消费者一并含入。而执行途径上亦从仅以邮件方式,扩展至可派发信箱、夹送报纸、定点发路人等方式。而广告物主体,亦从传统「DM」,进步成附合式产品,如「试用包」、「广告小赠品」等。统合整体新方旧方式,总归乃以运用各类不断创新,足以吸引消费者目光、视觉印象、刺激购买动机欲望或增加商品保存价值之方法,以达成各商业行为之目的。

政策历程 篇6

我国保障性住房分为出售型和出租型两种。出售型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出租型保障房包括廉租住房和公租住房, 现在正在进行廉租房和公租房两房并轨操作。

(一) 出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1、1994年至1999年政策框架初步形成阶段。

建房[1994]第761号文《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该文件对经济适用房的概念、申请对象、定价、资金筹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确定;建设部于1998年发布了《关于继续做好1998年国家安居工程 (经济适用房) 实施工作的通知》, 对前三年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以后在经适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加强对国家安居工程的组织和领导、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把国家安居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加强对经适房的销售工作, 避免出现空置现象, 加强对建成出售小区的物业管理。可以说该文件是针对1994年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面上问题的方向性解决策略;1999年建设部颁发《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 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规定。自此,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分配、使用管理和上市交易等相关环节的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

2、2000年至2010年政策细化和完善阶段。

2003年《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 该文件对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构成、不得计入经济适用房价格的费用等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07年《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 对经济适用房优惠和支持政策、建设管理、价格管理、准入和退出管理等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2008年,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颁布, 该文件为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而制定, 该文件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应符合的条件、开发贷款必须专项专用、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人要依法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业务、对此项资金要实行封闭管理、贷款人应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等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就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 对以下问题又作了严格规定, 包括严格建设管理、规范准入审核、强化使用监督、加强交易管理和完善监督机制。

3、2013年各地逐渐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经济适用住房几乎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较大争议, 因其提供的不仅是住房保障, 还有产权问题。加上有些地方政府操作不规范, 容易滋生权利寻租与腐败。鉴于此, 近年来各地逐渐取消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点转移到出租型保障房上来。

(二) 出租型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1、廉租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1) 廉租房初现阶段。廉租房最早出现于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该文件中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并提出廉租住房可以从腾退的旧公有房中调剂解决, 也可以由政府或单位出资兴建。廉租住房的租金实行政府定价。根据通知要求, 建设部于1999年制定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并于2004年废止, 由2004年3月开始施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2) 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共同发展阶段。该阶段是从2003年至2007年期间。2003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提出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要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 切实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并于2004年颁布《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于2005年和2006年相继颁布了《城镇廉租住房租金管理办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这一系列文件规范和细化了廉租房相关政策。

(3) 以发展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阶段。2007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该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 认为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

2、公租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公租房这一住房保障形式提出较晚, 在2009年12月住建部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公共租赁住房, 以求丰富保障性住房体系。最早体现在中央文件中, 是2010年建保87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 是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精心组织, 加大投入, 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此后, 公租房则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对于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缓解群众住房困难, 实现人才和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2012年5月, 住建部颁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自此以后, 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在整个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2013年12月,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颁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 提出自2014年起, 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 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是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提高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措施。

二、我国保障房政策优化建议

从我国保障房政策的发展历程上来看, 从最初的只有经济适用房这一种保障房形式, 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共同发展, 再到以廉租房为主, 直到现在的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成公共租赁住房, 其政策的发展是我国政府在不断总结摸索各类保障房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对保障房需求状况的过程中对保障房政策的逐步完善。

本文认为, 我国的保障房政策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保障房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居者有其屋”, 所以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是保障房体系中的主要形式;第二, 在环境适宜、制度完善、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应适当发展出售型产权的保障性住房, 给中低收入群体通过自力更生取得产权住房的机会, 这也有助于减小社会的贫富差距;第三, 应抓紧完成保障房立法工作。自1994年开始, 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 我国颁布了很多有关保障性住房方面的各种通知、文件等, 但迄今为止, 还没有形成《住房保障法》。而《住房保障法》的建立对于规范保障房的分配、保障房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行为以及地方政府的责任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第四, 对各地保障房的供给规模, 应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测算使其有计划供给, 而不是靠中央的指标下达, 应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进行。最后, 政府应注意调控商品房市场价格, 使商品房回归到一个理性的合理的价格水平, 让大部分百姓买得起房, 而不是望房兴叹。

参考文献

[1]卢贾, 董征.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与构建[J].中国房地产, 2012.1.

[2]崔雪飞, 刘翠华.论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完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1.5.

政策历程 篇7

关键词:出口退税,发展,调整,原因

出口退税政策被各国普遍使用, 是各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 不断地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 调整主要表现为出口退税率的不断调整和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等内容。

1 出口退税政策概述

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在产品出口后将在国内征收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 以降低产品的出口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一种措施。目前, 我国出口退税的税种有增值税和消费税, 以增值税为主。无论是增值税, 还是消费税都可以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将税额分摊到产品中, 最终转稼给消费者, 让消费者来承担。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同样要被征税, 出口国在产品出口后将在国内征收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 使本国出口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竞争, 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出口成本, 从而降低出口价格, 提高价格优势, 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扩大出口。

2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历程

1950年我国就实施过出口退税, 但范围较少, 实施的时间也较短, 不具有连续性。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是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1 出口退税政策形成阶段 (1985年~1993年)

1985年3月, 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批转财政部<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的通知》, 规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在这个时期, 出口退税主要是产品税、增值税、消费税, 调整的主要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退税负担机制。中央企业的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 地方企业出口退税的负担1985年由地方财政负担, 1988年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1991年中央财政负担90%, 地方财政负担10%, 1992年中央财政负担80%, 地方财政负担20%。

2.2 出口退税政策发展阶段 (1994年~2003年)

1994年, 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退税制度。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率一般为17%和13%。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政府承担。1995年和1996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调整, 普遍降低了出口退税率, 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综合产品退税率降为8.29%。1998年分批提高了纺织机

李俊锋 (1979-) , 男, 华北科技学院管理系讲师, 经济学硕士, 械、船舶等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 1999年又提高了部分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制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调至5%、13%、15%、17%四档, 综合产品的退税率达到了15%。

2.3 出口退税调整阶段 (2004年至今)

2004年我国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改革以来, 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 同时对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比重也进行了调整, 200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75%:25%的比例承担, 2005年1月1日起改为92.5%:7.5%。但这一时期出口退税政策主要表现为出口退税率的调整。

2.3.1 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

2004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 分为5%、8%、11%、13%和17%五档, 综合退税率降为12%。2005年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汽油、煤炭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2006年1月1日和9月15日两次调整出口退税率, 取消煤焦油、煤炭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降低钢材、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2007年4月15日和7月1日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率。取消部分钢材、濒危动物、植物及其制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低植物、部分化学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花生果仁等产品改为出口免税;出口退税率变为5%、9%、11%、13%和17%五档。2008年8月1日起取消红松子仁、部分农药产品等的出口退税率。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医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2.3.2 提高出口退税率

2005年和2006年两次提高重大技术装备、部分IT产品等的出口退税率。2006年9月15日起调高部分高科技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退税率。2008年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提高了部分纺织品、化工产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2009年1月1日、2月1日、4月1日和6月1日四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提高了航空惯性导航仪、纺织品、部分机电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3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原因

3.1 不断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自我国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 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进行了不断的调整, 1994年以前, 出口退税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 1994年税制改革后完全由中央财政负担, 实施了新的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政策, 并对负担比重进行了调整, 由2004年的75%:25%改为2005年的92.5%:7.5%。总体上来说, 地方财政的负担比重有所减轻, 这种调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3.2 减轻财政负担

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 出口退税额也不断扩大, 加大了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压力不断增加, 从1995年开始, 出现了欠退税现象, 到2003年底对出口企业的欠退税总额达到3000亿元以上。1995

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清华大学边柞而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根据人们的需求, 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金融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也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而我国加入WTO后, 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需要, 在金融贸易服务行业上发展迅速。尤其在近几年,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消费需求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升, 使得对外贸易劲头强劲, 使得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总体平稳。虽然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与发展, 并得到政府一定支持, 但是由于我国起步晚, 与其他金融大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劣势的位置。因此, 如何确保我国的金融贸易服务不断优化, 通过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给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提供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 是我们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服务贸易国民经济国际竞争

中图分类号:F7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1) 06 (c) -195-0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根据人们的需求, 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

型经济转型, 金融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也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 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需要, 更是在金融贸易服务行业上发展迅速。然而由于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起步较晚, 因此在国际竞争力上处于不利的位置。所以,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发展的问题, 就必须从整体的经济战略视角着眼, 高度重视并着力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1当前我国金融贸易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经济发展,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逐渐变动, 农业所占的份额年、1996年和2004年降低出口退税率, 缓解财政支出的负担就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3.3 扩大产品出口, 提高竞争能力

出口退税能有效地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 使得出口商品能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 在价格上享有竞争优势。因此, 提高出口退税率, 能鼓励企业出口的积极性。1997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后, 导致我国出口大幅度萎缩, 为了扩大出口, 我国采取了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做法。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共7次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我国出口形势逐渐得到了缓解。

3.4 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目前主要以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 这与我国实施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是分不开的。2004年以来我国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 主要表现为对国家限制或需要优化的产品, 如“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基本上采取的是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 主要产品涉及汽油、煤炭等。对国家积极鼓励发展的出口产品, 如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等则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做法。出口退税率的调整, 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3.5 减少贸易摩擦

由于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 国际间的贸易摩擦经常发生, 尤其是在国内经济形势或国际经济形势出现危机的时候, 贸易摩擦会更加频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对外贸易不断增长, 贸易差额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 易引起贸易摩擦。为了降低巨额贸易顺差, 减少贸易摩擦, 我国对纺织品等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采取了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做法。如, 2005年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 2007年7月1日降低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逐步下降, 工业在工业化时期迅速增长, 而服务行业在工业化的后期逐步提升自己的所占份额, 形成了当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份额的局面。根据人们的需求, 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金融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也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1980年到2008年, 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从207976亿美元扩大到406781亿美元。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27.7%。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加快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在区域性合作中, 金融服务贸易一般都为会议的重点话题。

加快金融服务贸易发展, 是我国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

3.6 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顺差,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增大。通过调低出口退税率, 可以抑制出口, 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幅度, 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2004年以来不断采取的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 对缓解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既有制度本身不断完善的需要, 也有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的需要。出口退税政策已不仅仅是鼓励出口的一种措施, 它的实施可以起到多种作用, 如调整产业结构、减缓贸易摩擦等, 出口退税政策已经成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2)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如减缓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顺差所产生的国际压力,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等。

(3)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影响。对限制发展的产品和鼓励生产的产品采取的是不同的调整措施, 同时调整的力度也有差异。

参考文献

[1]赵书博.从沿革规律探讨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J].中国发展观察, 2006, (08) .

政策历程 篇8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重要作用,课堂建设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定位、发展阶段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起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即起步阶段 (1980-1991年) , 这一阶段主要是强调广义上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育逐渐进入大学课堂, 1987年10月, 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 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必修课;发展阶段 (1992-2003年) , 这一阶段, 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必修课程列入了教学计划;完善阶段 (2004年至今) , 这一阶段, 尤其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的“形势与政策”课, 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高校着力推进课程化建设和课堂教学, 成效显著。总体上,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 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研究正在蓬勃兴起。

二、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成绩及存在问题

(一) 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成绩

30多年来,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历程中, 逐渐形成了以下基本经验:第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是落实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保证;第二, 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的大力支持是落实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保证;第三, 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要基础。

(二) 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问题

在肯定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所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投入精力很大, 但工作实效不尽如人意。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 尚没有完全达到其应有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主要有:

1. 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模糊、学习积极性差

长期以来, 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比较大, 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 学生对就业形势、城市发展等关系到自身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以及相关政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而对远离自己学习生活实际的国家总体经济社会政策、国际形势等不太关注。长期以来, 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印象就是时事政治课。据我们调查, 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空前普及和新闻开放, 大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 开设专门的课程“没有必要”;形势与政策课在许多学生意识中成了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课程。这些片面的认识, 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使得该课程教学的效果和现状不容乐观。

2.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滞后, 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采用专题式指导的模式进行监督和管理,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使诸多老师采用了照本宣科的方法进行教学, 大话、空话、套话多, 案例少, 能够给予学生提供实际帮助的不多, 针对性不强。而且由于一些因素影响, 使得教师在一些时事方面不敢触及, 而这恰恰是青年学生最为关心的。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 在教法设计上传统的灌输方法运用得多, 入情入理的分析少, 即便是某些典型事实的案例解析, 也缺乏透彻的说服力。还值得一提的是“形势与政策”课教法设计没有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 实效性差。教学手段陈旧、落后, 仍然是一本讲义、一支粉笔, 几乎没有采用任何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3.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如何, 教师队伍是关键。通过调查发现, “形势与政策”课在许多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副科, 没有专职教师。开从目前来看,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组成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专职教师承担, 二是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 三是由兼职教师承担, 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考虑课程体系规划、进行教学理论研究, 更不可能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加上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课程相比, 最大的特点是动态性强, 涉及面广, 所列入的教学内容都是当前国内外正在发生的事件或情况, 都是一个一个的点, 显得比较零散, 对这门课的认识程度不够, 对很多内容讲解不透、不深, 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 2004

政策历程 篇9

20世纪20年代, 厦门开始了近现代化城市建设, 百业待兴, 许多华侨也纷纷回乡投资。厦门 (包括鼓浪屿) 出现市政建设高潮, 填海筑堤, 开辟马路, 新建住宅和店屋。1980年10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 首先开发2.5 km2的湖里加工区 (后改名工业区) , 继而开发东渡新区, 新区和东区, 大量征用房屋、宅基地和农田地, 以及连片开发相毗接的自然地、山坡地、荒杂地和填筑沟渠池塘, 同时港南北两岸、东渡新港和湖里工业区东北向滨海线, 分别向海填筑延伸地。

据统计, 1978年厦门市区住房困难户共20 869户, 其中无房户1 629户 (大多是上山下乡回厦的) , 拥挤户13 000户 (居住面积在2 m2以下的有2 600户) , 市区危房3.3万m2, 棚户6 000 m2。1979年, 市区人均居住面积4.1 m2, 住房紧缺是市民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2 解困统建房阶段 (1990年~1998年)

1991年厦门成立住房统一建设办公室, 负责全市解困房和统建房 (又称安居工程) 建设, 每年向中低收入的家庭提供相对低价的住房。1993年8月, 原厦门市统建办改制为市住宅建设办公室。归属市建委, 统一协调全市解困统建房、安居工程的建设, 1993年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城市住宅建设的决定》, 提出在1994年~1996年3年内, 基本解决人均居住面积4 m2以上的居住困难户目标, 并逐年加大投资力度[6]。在保障制度上, 1992年, 厦门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 并逐年提高公房租金, 以租养房 (从1992年每平方米使用面积0.7元逐步增加到1998年的2.31元) , 并于1997开始实施公房出售。

该阶段主要是适应当时逐步取消单位自建房的需要, 实行政府统一集中建设。统建解困房相当部分用于解决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教师的住房问题, 一部分面向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 m2的住房困难户。

3 经济适用房阶段 (1998年~2006年)

2000年, 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城市廉租住房管理规定》, 对家庭收入低于当年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人均居住面积在6 m2以下的“双困户”提供廉租住房。2003年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 厦门市又出台了《厦门市城市廉租房租金补助暂行办法》, 明确提出了廉租租金补助的保障方式, 并将住房控制标准从人均6 m2提高到8 m2。2000年建设的岭兜小区就是集危改、周转、廉租、置换、人才引进为一体的保障性住房。

该阶段主要建设金尚小区、前埔南、北区、金山小区等8个经济适用房小区, 提供1 400多套经济适用房。总量上比较上个阶段少了近三分之一。经济适用住房分布本岛由西向东发展, 并在岛外海沧区出现了第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绿苑小区。布局规划基本与城市发展轨迹吻合, 由建成区边缘向新区发展 (金尚路沿线及会展片区) 。经济适用房小区注重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 环境质量好, 建设标准高。康乐新村、金鸡亭小区和吕岭花园被建设部评为优秀住宅小区。截止到2005年, 厦门市组织开发建设了18个解困统建和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 建筑面积344万m2, 3.5万多套住宅, 解决了3万多户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6]。

4 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阶段 (2006年至今)

在进入21世纪后, 厦门市政府在考察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更为理性, 不单纯依赖于某项政策, 在规划与建设中注意合理性、发展性与前瞻性, 渐走出一条适用于现实需求调整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区域的特色之路, 其相关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已经体现了一些先进的理念, 如“在强调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 重点保证社会保障型住房的用地供应;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 进一步促进和引导房地产市场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方向发展”等布局原则。

5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规划编制层级

1) 2006年, 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大学联合完成厦门市住房状况调查工作。主要根据厦门市总体规划及相关发展规划, 在翔实的调查资料、现场勘探、调研与研讨后, 提出“和谐社会”的住房发展战略。规划强调应形成多元的供给体系、构筑“高效的”居住空间结构、培育“和谐的”居住社区环境。2) 《厦门市住房建设近期规划 (2006—2010) 》是在《厦门市住房建设规划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中国六条近期建设的具体要求编制的。规划坚持“总量控制、区域平衡、项目落地”和“总量与项目相结合”的原则, 及时调整厦门城市住房的供给结构, 形成有序、健康的供需关系。规划确定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 以及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 同时积极消化存量住宅建设项目。规划对近期社会保障性商品住房、社会保障性租赁住房进行了统计和预测, 空间上予以具体落地, 时间上安排了详细的开发计划。3) 《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根据厦门市2006年常住人口的构成情况以及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 厦门市的社会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提供给不同对象:廉租房主要提供给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普通租赁房主要提供给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经济水平略高的家庭;租赁公寓主要用于引进人才的居住需要;本岛阳光公寓和岛外“金包银”工程中的外口公寓主要提供给常住城镇的外来人口。

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共20个, 总用地面积约155万m2, 总建筑面积约425万m2, 住宅约4.5万套, 建设投资约133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各区全面动工。2010年3月7日, CCTV-2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破译城市幸福生活密码》专题节目上, 厦门市副市长裴金佳在全国观众面前“破译厦门的幸福生活密码”。主持人陈伟鸿给厦门市的裴金佳副市长列出的一组密码为“23 000户, 598万m2, 4.5X” (23 000户是厦门目前申请的住房困难家庭数;598万m2是规划和改造用地面积;4.5X是裴副市长给出的代表厦门搬入保障性住房新居的市民幸福生活的数字) 。厦门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行业内也将之称为“厦门蓝本”加以学习、考察及借鉴。

6结语

厦门市保障性建设的宏远规划只是展现局面成果, 其理念与行动必定会不断发展与调整。海西建设发展思路下的厦门城市发展和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出现新局面。在当前, 厦门市作为国家低碳经济的示范城市, 在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上, 也应当会结合这点进行调整。厦门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经验值得研究与学习, 当然, 厦门政治意义的特殊与经济意义的实力为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的一些现实, 亦是在学习与借鉴中应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厦门市住房建设近期规划 (2006—2010) [Z].2006.

[2]厦门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 (2007—2010) [Z].2007.

[3]栾峰, 彭敏学.理想空间 (26) 住房政策与住房建设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4.

[4]王娜.厦门试水梯级保障[J].中国新闻周刊, 2007 (9) :25-28.

[5]春华.厦门住房保障之路渐行渐明——至2010年约可提供4.5万套保障性住房[Z].2008.

政策历程 篇10

一、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要点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推动着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1]。经过分析2004—2013年10个1号档及主要的33份政策文献,总结出上海市关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纲要的颁布,呈现了上海市近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即: “十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为,2001—2005年努力形成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基本建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教育设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2]。“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2006—201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是通过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继续增加远郊和薄弱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3],普及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2010—2020年在上海教育城域网新一轮建设中,升级改造“校校通”,初步形成“跨区认证”机制和“电子学籍卡”应用机制[4]。因此结合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具体提出的发展目标及任务,可总结出上海市近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点是: 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到信息化数字资源的建设; 从学科信息技术的应用到人才培养; 从师资培训到财政投入,从而达到全面建设和完善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政策具体措施回顾

1. 普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市各个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早期报告反映的观点是,在学校里普及硬件及软件设施是广泛而有效地使用教育技术的第一步,因此2004—2007年行动计划就指出完善对中小学教学装备的配置到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生机配置比例以及优化教育信息化设施环境[5]。而在2013年,上海市已建成百兆互联的“校校通”主干网,其中部分区县级“校校通”已实现光纤高速互联。与此同时,建立上海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的整合管理和共享交换,为上海教育提供决策分析和支持。

通过整理《上海教育年鉴》发现,上海市在中学教育阶段自2004年投入网络及外部设备金额共2.7亿元,至2011年已达4. 4亿元, 增长额为16566. 67万元,由此可知,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基础设施需求的投入是不同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4年市政府教育实事项目的实施意见》中将“改善355所郊区初中、小学教学设施,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列入2004年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之一。2011年,又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继续农村400所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并投入2.8亿元。

2. 完善教育信息化数字资源

在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 “2004—2007年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行动计划”把推进信息资源建设应用作为重点目标。上海市教育资源库项目是市教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重大举措。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等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互联 网、卫星、IPTV /数字电视等通道为本市、长三角及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据2013年统计,上海市的教育资源库已有15T容量资源,注册人数达到210万,访问数量超过4.02亿人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库。

3. 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

在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一是2004年配合二期课改,建设了一批服务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和特色网站,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是“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中指出,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一批创新实验室,推进教材数字化和教育资源云平台试验,探索学与教模式的转变。完善农村实验学校和城市示范学校项目,推进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绩效评估。三是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一批网上课程,重点推进专题教育网络化。在部分学校探索利用“电纸书”开展教学。四是沪教委基〔2013〕1号文件继续探索“课程超市”服务的新模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可交换、可再生。

综上所述,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包括教学方面的课程与信息化的结合,由开发教学软件逐步转向开发数字化教材、专题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电子白板和虚拟实验室的广泛应用,还囊括了中小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教育信息化的运用,即由2004—2007年工作计划中的建设数字化管理系统到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中完善管理信息化标准,从而切实推动信息技术面向学校整体发展的深入应用。

4. 注重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教师教育信息化即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一般包括两种类型的培训: 基本的功能性信息、通信技术技能、教学技能和对课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理解。

在“十五”期间,教师培训主要以配合教育改革为主。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师资队伍发展和师资资源共享成为上海市教育重点。同时,建立了9个中心城区与9个郊区县的教育对口合作交流制度[6]。在“十二五”期间,市教委整合信息资源,将远程教育集团的教师教育网、各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的培训网和双名工程基地网整合,形成了互联、互通、互用。建立了学分银行,学分互通互认机制。全市80% 的教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中级培训。

5. 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生均教育公用经费为教育信息化基本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而信息化专项的投入则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上海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行市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区县政府为主统筹、乡镇政府积极参与的分级管理体制。本文通过《上海教育统计年鉴》整理并计算了上海市2004—2011年初中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上海市总体生均教育公用经费呈上升趋势。上海市区和郊区的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比例大致相同,但市区与郊区教育经费投入差异性很大。基于此,2006年及之后的沪教委文件中都提出要以农村地区的财政支付转移为主,意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沪教委基〔2010〕1号文件又提出市级设立“上海市教育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并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推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7]。

三、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及启示

通过对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了解到,每个年度教育信息化政策重点是总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分析及总结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对其他薄弱地区发展教育信息化具有相同背景下的导向和借鉴意义。

1. 实施重点: 政策内容的一贯性

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基于国家总体政策的要求之下,既符合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体现出地方政策和措施的特色,从时间维度而言经历了起步、发展到深入[8],即从普及教育信息,建立“校校通”到如今实现全市中小学全面覆盖网络以及“三通两平台”的建立; 从空间维度经历了从重点建设到普遍推广。与此同时,从市中心延伸到郊区及农村形成了一条教育信息化共享带,从而使得更多的师生从中受益。

2. 实施对象: 政策发展的倾斜性

由于政策实施主体需求不同,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从实施对象来看,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政策实现了从城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到郊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 从实体培训到网上教师培训; 从教师技术掌握到信息素养提升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基本实现了从省内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到全国教师教学资源使用的认可。

3. 实施评价: 政策发展的客观性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是政策过程的终结,在其基础上制定一定的规范评价,才是一项完整又具体的政策过程[9]。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在摸索探究中逐步实现从关注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构建到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的具体化,从而使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更趋于科学和客观。

在我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教育信息化为数字化环境中生存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可获得的、可信任的服务支持,促进了个体和地区发展最大限度的需求和满足。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迅速且有效的,也为其他薄弱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学习的平台。然而,基于以上取得的成果也发现,如何真正做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如何避免网络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如何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立法制度,如何促进教育信息化评价人员的专业化等,上海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2004—2013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及相关政策为对象,分析上海市在此阶段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及变化趋势。

上一篇:仔猪腹泻的预防措施下一篇:质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