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2024-10-27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共12篇)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1

分析三国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特别是男性, 如关羽、曹操等, 都反映出一种烈性, 这与白酒的酒性是不谋而和的。把这二者结合起来, 运用现代设计理念, 归入到包装设计中, 对三国人物形象的图形, 色彩, 道具等元素进行再设计, 是对三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三国人物的原有形象分析

提到三国故事, 首先想到温酒斩华雄的关羽。《关公百图》里的关羽的形象, 大多是中国画师以年画或水墨画风格绘画出的形象。其中的规律是衣帽绿色, 手持关刀, 面色赤红, 留有长须的粗犷形象 (如图1) 。

除关羽外, 还有一个与酒有关的不得不提的人:曹操。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在许多现代酒广告里仍能看见这几句诗句。“评书三国演义”里形容曹操“七尺有余, 黑眉细目, 白面长须”。如图2。

二、已有包装中三国人物形象的设计规律

(一) 选用元素的规律

酒是陈的香。酒包装设计中出现的历史人物会不知不觉体现出酒的悠久历史。所以, 将古代特有的一些物品加入到设计中, 例如战马、古代酒器、古城墙、冷兵器, 能体现其可信性。

从图1、图2中可看出选用的三国人物都是采用写实手法, 这就让观众及消费者在视觉上一目了然, 看到这些三国人物形象, 仿佛就闻到了陈年老酒的香味。

(二) 配色的规律

配色掌控着整个画面给人的感受, 所以用色选择跟产品有相关性, 对三国人物形象的色彩运用都有浓重的地域特色, 如气候、土壤、水源及其他自然因素和历史、文化、消费习惯等社会因素。历史上著名的白酒产地主要集中在各大盆地、各大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 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淮河流域和四川、江苏和安徽等地区。例如四川地区, 喜欢吃辣椒, 酒的包装就用大块的红色为主色调。黄河流域白酒包装的主色调会选择土褐、土黄色等。在设计三国人物时, 根据所选人物所属地区选择色调, 以符合包装的整体感觉。用中国传统色, 如青花瓷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 地域分布的文化特色

三国人物形象有南北差异。南北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导致艺术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就三国人物剪纸艺术来说, 北方关公剪纸形象浑厚, 有一定程度的夸张, 豪放而简朴;南方关羽剪纸注重线条美感, 注重排线秩序的美, 有玲珑精致、细腻秀丽的韵味。可以在设计包装时, 吸收南北设计中的不同特色, 融合设计出能同时符合南方人和北方人审美的三国人物形象。

三、三国人物形象再设计

三国人物形象再设计除了要从已有包装中三国人物形象的设计中跳出来外, 还要把握人物的总体风格。设计要点是将三国文化元素创新, 加入现代设计流行元素, 既保留人物的传统美感, 又将现代元素自然地融入进去。现将三国人物形象再设计的表现形式归纳如入:

(一)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对于三国人物形象这种中国特色的设计, 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法和元素进行糅合, 选取有特点的地方, 巧妙的融和到一个三国人物形象中去。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 脸谱的借用

脸谱, 是汉族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勾画, 其将人物面貌特点和性格特点进行抽象概括, 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 为适应露天演出, 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绿、白四种对比强烈的颜色, 强调五官部位、肤色和面部肌肉轮廓, 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随着探索研究的不断深入, 脸谱的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 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来越鲜明。再设计三国人物形象时可以把脸谱美与丑矛盾统一的特点表现到三国人物形象的脸部设计中去。比如将三国人物中的关羽用线描结合脸谱技法进行设计。将线描的简陋与脸谱则是的精致矛盾统一。

如图3, 枝江大曲是湖北省所产, 而湖北省和三国文化又有极深的渊源关系, 把三国人物形象的再设计形象应用到枝江大曲的包装上, 既是对酒的宣传, 也对三国文化起到传承与创新的作用。这样, 就会在反映枝江大曲品质优良的同时, 也体现出枝江大曲的文化蕴味及其悠久的历史。

2. 皮影的借用

皮影造型艺术是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 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 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 夸张而幽默。

皮影本身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 也有三国人物的故事桥段。皮影中身体、服饰部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对创作设计三国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借用“穿越”“反串”的表达形式和现代元素

三国人物形象会在不同时代吸收不同的流行元素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对于三国人物形象的再设计, 可以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现代流行元素众多, 这里暂举穿越、反串两个例子以作参考。

1. 借用“穿越”形式

“穿越”指将人物所处的时代改变。这几年“穿越剧”非常火, 原因是穿越会安排一个单纯的环境, 使人能逃离来自现实的压力, 这与饮用白酒所追求的“买醉”精神有共同点。如图4穿西装却扎古代发型的关羽, 未来战警形象的关羽, 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喜剧效果, 还能引起现代人对角色故事的兴趣, 可以吸引起年轻人的消费兴趣。

2. 借用“反串”形式

反串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在古代的戏曲表演中较普遍, 究其原因是在古代, 女性不能够参与演艺事业, 如果戏剧节目中要表达女性角色, 就需要男性演员去代替。三国人物形象中的反串手法是指将本来是男性的人物改变成为女性, 反串的魅力在于突破日常生活中的常规看法与观念。同时反串把阳刚美转换成女性的阴柔美, 使消费者的心理也会产生巨大的反转。

3. 融入现代元素

这里说的现代元素指的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觉元素。如在三国人物形象中加入眼镜, 使三国人物形象更贴进现代生活。但是这种融合放在卡通、动画风格的三国人物形象上较为合适。

当然, 三国人物形象的再设计创新远远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以上的几个方面。白酒文化在中国已发展几千年, 时代性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艺术中, 以白酒为题材的人物塑造无所不在。所以, 白酒包装设计需要不断地创新, 来突出中国独特的酒文化。故把三国文化运用到白酒包装中, 为白酒的包装设计寻找一种新的形式, 同时为三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创造一个新的空间。

摘要:三国人物形象, 特别是男性, 其性格都反映出一种烈性, 这与白酒的酒性是不谋而和的。通过对三国人物形象原形象的特征分析, 可以找出他们与白酒特征的契合点, 可以从包装设计的角度对三国人物形象的图形、色彩、道具等元素进行再设计, 并运用到白酒包装设计中去, 以此来为白酒的包装设计寻找一种新的形式, 同时为三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创造一个新的空间。

关键词:三国人物形象,白酒包装,再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树村.关公百图[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7.

[2]郝朴宁.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J].学术探索, 2008:123-131.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本课是“政权分立”中的一个代表课,通过学习该课,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该课重点是三国鼎立的形成和两大战役,难点是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知识方面,一方面学生已经了解了东汉中后期地方割据势力初步形成的内容,对学生理解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导致的割据分裂局面有一定帮助;同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学习兴趣会很高。

所以在这节课里,通过观看录像、学生表演、动画演示等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在小学学习中没有接触过历史,但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拼音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所以学生对这一课会有浓厚的兴趣,但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为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贯彻《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对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重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所得经验,实现开放性教学。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国号和都城。

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影响,诸葛亮的外交政策。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H的主要原因、影响及三国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音影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把学生带入情境,而后提问:这是哪个电视剧的片头曲呢? 学生响亮齐答:《三国演义》继续设疑: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生活在三国时期有影响的人物吗? 设计悬念!引发学生兴趣。

二、探究新课:

【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幻灯显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教师简要介绍当时的军阀混战局面,让学生找到当时在北方有哪些主要的军阀(曹操、袁绍)。

2、官渡之战

(1)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让学生阅读课本说一说官渡之战的经过。完成官渡之战的表格。

(2)课本剧表演,官渡之战历史剧

人物:袁绍、袁绍的一个谋士、许攸、曹操。旁白。旁白:两军交战,相持不下,袁绍的一个谋士劝袁绍说:

谋士:“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劝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

旁白:袁绍傲慢地说:

袁绍:“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

旁白:这时,另一谋士许攸拿着搜获来的曹操催粮书信,径直来见袁绍说: 许攸:“袁将军,曹操主力屯兵官渡,与我相持已久,后方必定空虚。现在,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操。如今,曹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

袁绍说:“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旁白:许攸气愤地出来,恨恨地说

许攸:“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

旁白: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出来迎接,还拍着手笑道

曹操:“您远道而来,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请先生教我破绍良策。” 许攸说:“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

曹操高兴地说:“愿闻良策。”

许攸说:“袁绍军粮辎重,尽积在乌巢。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机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出三日,将不战自乱。”

旁白:曹操大喜。随后,曹操率5000骑兵,袭击袁军屯粮处乌巢,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操趁势进攻,大败袁军。

(3)让学生探讨官渡之战曹操获胜的原因。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并没有满足,他还要统一全国,在他著名的《龟虽寿》中就这样说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他举兵南下。(二)、赤壁之战

1、孙权、刘备势力的扩张

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后的形势图》,让学生找出南方主要的割据军阀。教师讲解:孙权割据江东,统治比较稳固;刘备当时依附于荆州的刘表,但后来他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显示《三顾茅庐》,让学生看图说话,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的故事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2、赤壁之战

刘备接受了这位年仅27岁的诸葛亮为他设计的战略思想——占据荆州、益州,联吴抗曹。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显示 《赤壁之战形势图》,完成赤壁之战的表格。

“分析讨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

学生归纳:曹操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曹操的士兵是北方人,他们不习惯水战。他的士兵到了南方后,不服水土,得了传染病。——(显示学生归纳的原因)在这一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骄傲。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仅隔八年,而曹操却一胜一败,这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骄兵必败)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以为某一次取得好成绩就洋洋得意。赤壁之战后,曹败归北方,不敢南下。孙刘也没有北上,三方相对稳定下来,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鼎立】

显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并对照图讲解魏、蜀、吴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之后由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强调:魏、蜀、吴三个政权就象一个鼎的三个足分布在中国大地上,三国鼎立的意图就是三个政权三分天下,并使这种局面相对的稳定下来。相对东汉末年混乱的军阀割据局面,它的形成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自学三国经济的发展。

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课件显示曹操像并提问:“如何评价曹操?” 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教师肯定学生们的评价,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呢?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三、内容小结。

四、闯关练习。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游览三国名胜古迹──隆中、赤壁,寻觅历史足迹,开发三国历史文化。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篇3

导入:曹操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述与历史的真实有许多不同。他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曹操在这段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我们先看看小时候的曹操吧。

故事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又名吉利。其实曹操本不姓曹,他的父亲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曹操到底姓什么,可能永远是个谜。对此,曹操本人更是闭口不言。

问题1:少年时的曹操生性又如何呢?

材料1:“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三国志·魏书》

师: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天资很聪明,但却有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故事2:就连他的亲叔叔都有点看不过眼,常常向曹嵩告状。曹操知道了,便想出一个鬼点子来对付那多管闲事的叔叔。一天,曹操远远看见叔叔来了,立即装作口歪眼斜。叔问其故,则答说突发中风。叔叔马上跑去告诉曹嵩。等曹嵩来了一看,曹操什么事都没有。曹操便趁机说,我哪里会中什么风!只因为叔叔不喜欢我,才乱讲我坏话。从此以后,叔叔再说曹操什么,曹嵩都不信了,曹操也就更加胡作非为了。

问题2:这个故事说明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意图:故事1主要是想引起学生的兴趣。材料1则是考察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师:虽然曹操从小有点叛逆,但有个人却特别看好曹操,他就是当时的太尉桥玄。桥玄认为曹操是个难得的人才,将来平定天下,非他莫属,甚至把自己的家眷都托付给曹操。他这样做有什么理由呢?

(意图:两种不同观点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继续思考接下来问题。)

故事3:曹操特别喜好练武功,而且身手很不错。有一次他私入到中常侍(官名)张让家中,被张让发现。曹操仅凭手中的一条戟(古代一种武器)就成功脱险。曹操还博览群书,特别对兵法书情有独钟,而且还喜欢做笔记,整理成了许多兵法集。又给《孙武》十三篇作注,都流传后世。

师:曹操满20岁了,按照他祖父曹腾在朝中的地位,曹操顺理成章地也被举了孝廉,做到洛阳北部尉。在东汉末年这个混乱的社会,曹操会做个怎样的官呢?

故事4:曹操曾回忆说:“我二十岁举孝廉,清楚自己很年轻,又没有什么名气,恐怕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没用的人,所以我当时就想做一个好官,做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大家都知道我是很不错的。”

材料2:曹操一到任,就把官署衙门修缮一新,又造五色大棒,每扇大门旁边各挂十来根,“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几个月后,汉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依仗自己侄子的权势,不把曹操的禁令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犹豫就用大棒把他打死。这样一来,京城的治安情况大为好转,再也没有人敢违禁了。

问题3:从上述的故事和材料看,曹操刚刚走上仕途后,他的理想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意图:辩证看历史人物,也为接下来曹操转变做铺垫。)

问题4:曹操的理想实现了吗?

故事5: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董卓入京,废掉刚登基的小皇帝,另立刘协为皇帝,就是汉献帝。京城大乱,董卓专权。董卓认为曹操是个人才,便想拉拢,但曹操却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曹操变更姓名,连夜逃出京城。这时黄河以北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就是袁绍,曹操本想联合袁绍共同反卓,但却遭到拒绝。曹操处处碰壁,做个好官的理想最终也没能实现。

问题5:接下来曹操又将何去何从呢?

师:这时候曹操旁边有个谋臣毛玠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材料3:毛玠语太祖(曹操)曰:“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三国志》

问题6:材料中毛玠共提出几点建议?你觉得曹操都采纳了是正确的吗?通过思考并结合材料,你认为取得战争胜利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师:曹操按照毛玠思路,开始图谋自己的“霸业”了。首先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把汉献帝“请”到了自己的地盘,开始奉养起来;同时,又大面积实行军屯(士兵没有战事时耕种土地)和民屯(给流离失所的百姓一块土地耕种,向曹操交纳收获粮食的一半),这些耕种曹操土地的百姓,也成了他扩军的后备力量。曹操很快壮大,得到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中原的人民也纷纷归附。黄河以北的霸主袁绍这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扼制曹操势力继续发展,袁绍决定主动出击,一举消灭曹操。

问题7:当时袁绍号称有军队10万,但曹操的兵力不到三四万,在这样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曹操能打得赢吗?

故事6:公元199年,袁绍集结10万精锐部队向许县(曹操根据地)挺进。曹操立即北上迎敌,并派兵驻扎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北)。战争就这样打响了。战争开始的时候,曹操因兵力不足,一直处于劣势。一个关键人物的叛逃使整个战争局势开始朝着有利于曹操方向发展,那就是“许攸叛逃”。许攸本是袁绍的谋臣。许攸建议袁绍先留一部分军队看住曹操,然后抄小路前往许县劫持天子,则可大功告成。但袁绍根本就听不进去,只想一心先灭了曹操再说。许攸提出良计却得不到采纳,一气之下便投奔了曹操。曹操一听许攸来奔,高兴地手舞足蹈,说这下子我的事情就好办了。果然,许攸一到曹营就提出“活烧乌巢”的计谋。曹操听了之后,当机立断,并亲自带领人马化妆成袁军趁夜色抄小路来到乌巢,一把火烧光了袁绍所有的军需物资和后勤设备。袁绍得知后,气急败坏,又逼走了几个意见不和的大将。这时众叛亲离的袁绍完全失去了斗志,落荒而逃,袁绍的军队也溃不成军了。

问题8: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请你结合故事6说说曹操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有哪些重要的原因?

(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师:曹操虽然消灭劲敌袁绍,统一了北方,但就在北方混战的时候,南方又有两股强大的势力悄然发展起来,他们就是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

故事7:刘备是西汉皇族后裔,一直力量弱小,经常寄人篱下,他也曾经投奔过袁绍和曹操,后因曹操对刘备起了杀戮之心,才不得不逃出曹营。虽然刘备大半生颠沛流离,但身边却一直有两个猛虎将陪伴,他们就是关羽和张飞。为了图谋发展,他“三顾茅庐”,请出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诸葛亮高瞻远瞩,建议刘备避实就虚,向西南发展,谋取荆州和益州,并与孙权结盟,抗衡北方的曹操。一旦时机成熟,可分并两路进去中原,统一全国。

故事8:孙权继承父兄的事业,一直占领长江下游地区,凭借长江天险,偏安于东南。

师: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事业也发展到了顶峰。于是他决定挥师南下,统一全国。为了对付强大的曹操,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在赤壁展开了。这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但胜利的旗帜会永远飘扬在曹操这边吗?

材料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5:“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武帝纪》

材料6:周瑜的部将黄盖对周瑜说:“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问题9: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请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又是什么?

问题10:曹操生平经历的最伟大的胜利(官渡之战)和最惨烈的失败(赤壁之战),请你总结一下,为什么出现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呢?

师: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追封曹操为魏太祖,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问题11:请同学们用一个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把三个政权的大体位置表现出来。

师:曹操戎马一生,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材料7:东汉名士许劭就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材料8:近代文学大师鲁迅曾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问题12:脸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一种形式,请你用手中的画笔为曹操涂个脸谱:红色代表忠心、英勇;黑色代表勇猛、正义;白色代表阴险、奸诈;蓝色代表豪爽、侠义。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4

一.自我展示———《三国演义》我来说

(一) 激趣要求

同学们, 前面我们用了四周的时间来欣赏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很多同学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 今天就让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展示自己的风采———“我讲《三国演义》”。要求围绕以下问题来说:

1、作者相关情况;

2、用精彩的语言复述故事梗概;

3、用简短的语言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看法。

(二) 交流展示

1、了解作者。

(1) 请几位成绩处在中下的同学上台交流作者相关材料。

(2) 老师在肯定同学们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1)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写出故事提纲。

(2) 小组派个代表上台交流, 由班干部和老师共同组成的评委会, 进行评分。

(3) 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 小结肯定成绩

心态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小结这节课时, 把学生的优点找出来加以肯定和表扬, 激发大家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二.精彩无限———“三国”故事我来讲

(一) 出示《三国演义》有关故事题目。

桃园结义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

欲擒故纵乐不思蜀刮骨疗毒计收姜维苦肉计击鼓骂曹蒋干盗书

(二) 出示本课时活动流程

1、精彩片段我来读。

(1) 学生自选有关《三国演义》的精彩情节, 每个片段字数大约在100字左右。

(2) 每人上台朗读限时三分钟。要求流畅通顺、声情并茂。

2、精彩故事我来讲。

(1) 每个组选一名代表, 讲演一个《三国演义》的精彩情故事, 要求时间不超过5分钟。

(2) 评委在听完后, 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对比后再各自打分。

(三) 学生活动展示 (“乐不思蜀”“单刀赴会”“刮骨疗毒”“三英战吕布”等。)

三.突出个性———“三国”人物我来评

(一) 播放影视作品“舌战群儒”导入新课。

(二) 出示本次活动主题及活动项目。

1、今天这次交流活动, 我们把主题定为“‘三国’人物我评说”。

2、活动分两个回合:规定人物评说;自选人物评说。

3、活动还是以小组为单位, 每个回合的总分为100分。最后以分数高低评出两个优胜组, 给予奖励。同时评出一个最佳选手。

(三) 学生活动。

1、规定人物评说

(1) 在这个环节中, 老师规定评说的人物, 即诸葛亮、刘备、曹操、关羽, 先抽签。哪个组抽到哪个小说人物, 就对这个人物进行评说。这次的评说应要联系现实, 有自己的观点。

(2) 由评说小说人物的小组指定哪个组为自己的辩论对手, 围绕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辩论。

(3) 每个组辩论时间为5分钟。

(4) 评委将对各组情况进行点评, 并给出合适的分数。

2、自选人物评说

(1) 本环节各组选出一名代表, 自由评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形象。限时6分钟。

(2) 评委将根据你的评说是否忠于原著, 引用原著材料是否翔实合理, 以及你的评说是否流畅自然等方面进行打分。同时评委将分别对各组情况进行简短的点评。

(四) 展示部分成果:

曹操:

曹操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创立魏国。官渡之战, 曹操以少胜多, 反映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踩坏老百姓庄稼后, 他割发代首, 反映他军纪严明……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反面形象, 是以一个奸雄的形象出现的。最著名的就是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从刺董卓孟德献刀、杀恩人吕伯奢一家、挟天子以令诸侯等例子都是他奸雄的表现。

同时, 曹操不仅是个文武双全、极有才干的人。还是个非常重视人才的人, 特别对关羽是器重, 更体现了曹操对人才的爱惜。

曹操是极有文采的人, 《短歌行》充分体现了曹操的文采, 所以他与儿子并称“三曹”。总之, 曹操是个有才干、文武双全的政治家, 但由于书中描写他的一些奸诈的表现, 成了一个“奸雄”。

四.妙笔生花——“三国”对联我来编

(一) 教师出示对联并解说

讨东吴收西川定南蛮征北魏伐中原东讨西伐争天下南征北战匡汉室

走单骑攻二川出五关斩六将排八卦七擒九伐收中原千秋万代颂三国

(二) 出示本次活动的主题及活动内容

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 萌芽于先秦, 问世于唐代, 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 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 而明清的章回小说, 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

1、活动主题:赏三国名联, 编三国对联

2、活动内容:

展示自己阅读《三国演义》记录的对联, 并加以欣赏;搜集有关三国名联, 并加以解说;自己编写三国对联。

(三) 活动要求

1、每组上交本组记录的《三国演义》对联, 并选其中的一两联进行赏析, 每人不超过3分钟。

2、每组上交本组搜集到的有关三国的名联, 并选一两联进行解说, 每人不超过3分钟。

3、每组抽签, 根据要求编写三国对联。

(四) 活动展示

1、《三国演义》中的对联赏析

刘关张励志联:同心协力, 救国扶危上报国家, 下安黎庶

此联出自第1回桃园结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张飞桃园中, 以上述对联为宗旨, 结为异姓兄弟。其大意是, 思想一致, 共同努力, 救助困难, 扶持危急;上可报效国家社稷, 下能安定黎民百姓。全联采用了对偶自对的技法, “同心协力”自对“救国扶危”, “上报国家”自对“下安黎庶”, 都很工稳。

2、搜集到的三国名联解说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 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3、规定人物、事件拟写对联展示

赵云联:

白马银枪救少主, 七进七出凭单骑, 血凝甲衣;忠肝义胆报先君, 老当益壮争先锋, 心鉴日月。

张飞联:

遇大事粗中有细, 一生胜多败少;逢小事不拘小节, 一朝头去身亡。

周瑜联:

火烧赤壁, 计奇曹相逃, 强虏灰飞烟灭, 怎奈英才天妒;

艺冠东吴, 曲误周郎顾, 美人玉软香温, 已得名士风流。

五.合作探究———“三国”课题我来研

(一) 前置要求

在《三国演义》的课题研究中, 我们本着选题要小, 切入点要好, 重在搜集、归纳、整理, 适当分析的原则, 给学生提供部分研究题目。如《三国演义》的“书信研究”、“三国成语研究”、“三国武将研究”、“三国谋士研究”、“三国诗词研究”、“三国对联研究”等等。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个课题, 利用两周时间, 记录资料, 归纳整理, 分析研究, 写出3000字的研究报告。

(二) 活动安排

1、各小组向评委交研究报告。

2、各小组汇报研究过程。

(三) 成果展示

《三国演义》书信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研究小组记录了《三国演义》中的书信四十封, 对每封信都做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三个方面对《三国演义》中的书信做了总结:短小精悍, 用墨俭省;话里有话, 言外意深;语言含蓄, 不露锋芒。全文四千多字, 材料详实, 分析有理有据, 可见小组成员在合作探究中的确用了一定功夫。

本次活动, 学生通过读三国、

说三国、看三国、写三国、研三国的亲身体验, 学习有关三国知识, 欣赏品味《三国演义》的文学语言, 让一个个活生生多维立体的三国人物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评判历史人物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等,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陶冶和熏陶。

三国鼎立的教学设计 篇5

课时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材基本上落实了《课标》中关于“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要求,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黄巾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趁机扩张势力,形成割据,并为争夺地盘进行混战。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教材涉及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知识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给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国人物有浓厚的兴趣,一些学生看过《三国演义》和相关读物,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在中学初一课本中学习过曹操的作品《龟虽寿》与《观沧海》,对曹操有一定的认识。

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地发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合作探究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将三国历史变得鲜活和立体。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

(2)了解历史上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题探究与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对官渡之战中人心理状态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3)通过对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懂得应该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

(4)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

(5)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难点和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本课的难点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创境激情导学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制作好课件,发预习材料给学生,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学生——预习第18课,查找刘备、诸葛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出示有关三国内容的歇后语和知识抢答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答有关三国内容的歇后语和知识抢答(看课件)通过回答问题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吧?

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

答:第18课《三国鼎立》

[讲授新课]

一、官渡之战(200年)——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势力日益增大的原因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 经济上:奖励农耕,实行屯田。军事上:官渡之战

显示官渡之战的示意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一起来到东汉末年,这时候,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怎样的情景?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生产环境,而北方人民的这一个愿望是由曹操来实现的。(展示曹操头像)

在军阀纷争割据中,曹操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却能在众多军阀中暂露头角,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当时实力很强的袁绍成就了一番事业,曹操实力日益增大的原因是什么呢?(讲述曹操在政治经济上的措施)

我们先来看一下官渡之战的简略过程(多媒体展示:官渡之战路线图,简单讲述过程,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大家请看一下书本103页的动脑筋。(由于袁绍骄傲自大,将士被曹操烧掉粮仓后军心动摇,而相对来说曹操镇定自如,积极寻求战机。)

同学们都发现到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因素。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我们要吸取袁绍的教训。

过渡:官渡之战几年之后,曹操统一了北方。我们说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大家有没有学过他的诗呢?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的雄心壮志,那么,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他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呢?

(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曹操统一北方的背景)

答: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战乱不已,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拿出课前查找的曹操的相关材料

通过地图直观感受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形势,带着问题思考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胜利

学生阅读书本103页“动脑筋”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边看书边抓住课文中的有效信息思考问题,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回答:心理因素

学生齐声回答:《龟虽寿》 并背诵诗篇

回答:统一南方。进而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208)——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显示三顾茅庐图画

2、显示赤壁之战的示意图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显示三国鼎立示意图

曹操统一南方面对的对手是谁? 提到刘备,曹操评价他说:“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就是说,天下看得起的只有刘备和他自己,那提到刘备,自然而然会想到谁?

我们来看一下这一幅图,大家知道画里面的人物是谁吗?这里面含着一个什么成语呢? 曹操另一对手是孙权。评价孙权:曹操认为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手下有谁? 周瑜少年得志,是赤壁之战关键人物。

赤壁之战时发生在208年,当时曹操统一了北方,实力非常强大,他亲率几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统一南方,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曹操的愿望实现了吗。(讲述赤壁之战的大概情况,并引导学生填表格)

作为优秀军事将领的曹操,为什么会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而在赤壁之战中占优势的情况下却失败呢?同是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根据同学的发言补充知识点。在学生的回答中总结:

骄兵必败,这是一个规律性的道理,鲁迅先生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但是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骄傲也会失败的,我们要吸取曹操这个教训,有了成绩不能骄傲,应该再接再厉,争取更上一层楼。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军再也没有能力北上消灭曹操,曹操也不敢轻易南下,三国鼎立的形势形成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第106页活动与探究,从图上找出地图错的部分。看谁找得最快最准。

提问:我们对曹操都比较熟悉,他是三国时期人物吗?

过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每一国都想暂时还不具备统一中国的能力,于是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呢?

回答:刘备和孙权

回答:诸葛亮

画中的三个骑马者是刘备、张飞、关羽,后面还跟着一个挑着担子的随从。他们是去拜访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这个成语故事就叫作“三顾茅庐” 回答:周瑜

分组讨论,在讨论完毕后举手讲述自己的看法(1)曹操自恃有20万大军,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在南方容易得传染病

(3)采用战术错误,用铁链把战船连起来。船一着火就会蔓延很快。

(如学生如果提到借东风这个问题的话,就让学生思考怎样评价那天是刮东风)

学生从地图上找出不符合历史的地方,从中了解三国的地理位置,加深了印象,提高识图能力。

图上所标魏国“曹操称帝,221年,长安”,错了,应改为“曹丕称帝,220年,洛阳”;蜀国“诸葛亮称王,220年”,也错了,应改为“刘备称帝,221年”;吴国“孙权称帝”,应改为“孙权称王,都城“赤壁”也不对 致力于发展经济,壮大实力。

回答:不是,因为曹丕在220年称帝时,曹操已经去世。

2、三国经济的治理和开发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的。

魏国处于中原地区,农业发达,修建许多水利工程;蜀国的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经到达夷州,即今天中国的哪个地方呢?

由此可见,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不会得到成功。

抓住课文中有效信息,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答:台湾

(激发起爱国主义感情)

[课内提升]

显示京剧面谱

大家平时很少看京剧。在京剧里面曹操是白脸奸臣,你认为对吗?(针对发言作分析)

曹操对于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推动历史的发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同时把历史真实和文学作品区分开来。

学生讨论并发言

使学生对人物的评价有一个客观地认识,并对三国鼎立的历史有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

使学生了解到文学作品很多时候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往往作品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性格出发,在大体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虚构,有时候和历史真实是有区别的。要即以区别,并对人物的评价也要有一种客观的眼光。

[课堂小结]

显示示意图拉线索进行小结 结束语:这堂课虽然要结束了但是三国故事会经常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三国中有好多高风亮节的人物将会给我们很多启迪和帮助,希望大家在课后多了解和研究三国。

学生回顾本课内容

[自我测评]

利用课件,展示练习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和巩固

八.板书:第18课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九:课后反思

针对初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他们已有的知识,在教学之中我首先选择了他们比较熟悉的题材和采用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在课前让学生回答有关三国内容的歇后语和知识抢答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其次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合作精神与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再有落实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讲述官渡之战时讲述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在赤壁之战中强调骄兵必败的正确性。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应用效率;模拟功效;学习工具;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4-0010-03

2007年年末,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教学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韩国、泰国、蒙古和我国的多位优秀中小学教师(这些教师都是通过各自国家教学比赛选拔出来的优胜者),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方法做了精彩汇报。笔者全程倾听了这些教师的教学演讲,观看了他们的教学录像,与他们进行了教学研讨。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中、日、泰三位教师的教学片段、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力求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 按照“学习心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

来自日本教师汇报的是一节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其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是学习语句“The lion is sleeping by the bell”,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lion,sleep,bell ”等英语单词。也知道了by,behind等介词的一些知识。

1.方法设计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场景,利用计算机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文件(图片是一个正在睡觉的狮子,其身边有一个铃铛)投影到电子白板上,通过电子白板的呈现、隐藏和可控功能,控制图片的呈现和隐藏,这种方法的多次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片段[1]

师:(引导学生观看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呈现给学生一个学习画面,同时迅速将其隐藏(利用计算机和电子白板的呈现和隐藏功能),并提出问题“What animal is there behind the cover”。

生:学生开始注意电子白板上的内容,但由于图片很快被隐藏,学生没能全面观察图片内容。但在心理上,学生很希望知道图片的内容,于是学生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

师:再次呈现图片内容,并隐藏。问“What animal is there behind the cover”。

生:学生注意到图片中最显著的内容,回答“ Lion”。

师:再次对图片“显示和隐藏”,提问“What is the lion doing”。

生:回答“Sleeping”。

师:继续使用图片“显示和隐藏”方法,提问“What is by the lion”。

生:注意图片内不很显著的内容,回答“A bell”。

师:最后将图片呈现出来(不再隐藏),引领学生学习“The lion is sleeping by the bell”语句。

生:跟随教师学习这个句子,保持学习兴趣,拓展学习内容。

3.效果和启示

分析教学片段可以发现:在教学设计上,授课教师根据三年级学生(小学)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引起注意—维持动机—保持信心—获得满足”的学习情景,情景的创设与凯勒(J.Keller)提出的 “ARCS”动机教学模式[2] 相一致。

教学实施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显现和隐藏功能”引起学生注意,创造教学条件“A”(注意,Attention);采用图片、动画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多媒体信息表现教学内容,维持学习动机,体现教学条件“R”(相关,Relevance);情境中的学习内容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如情景中包含了学生以前的学习内容 “lion, bell等单词”,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内含了教学条件“C”(自信心,Confidence);同时,教学情境中也涵盖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如让学生总结“The lion is sleeping by the bell ”的语句叙述模式,通过该语句模式的学习掌握,学生能获得满足感,实现学习目的“S”(满足,Satisfaction)。

研究教学片段可以发现:日常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要求,情境的创设既要生动有趣,引起学生注意,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方式,维持学习动机;情境中的内容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也要融入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提高信息技术情境创设的使用效率。

二、 依据“教学难点”选择多媒体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模拟功效

来自上海教师报告的是一节“事物发生可能性”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对可能性的大小进行简单的判断。其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是使学生理解“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这一规律。由于学生对生活实践较少,规律的表述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成为这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1.方法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抽象,实际实验(上千次抛硬币和统计实验)在课堂中较难开展的事实,授课教师采用多媒体软件开展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多媒体软件模拟进行抛硬币实验,计算机实时对抛硬币的结果进行统计,利用图表呈现正面和反面次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其中规律的存在,解决教学难点。

2.教学片段[3]

师: 提出问题:“多次抛硬币,哪一面次数多的可能性大”。

生: 学生说出自己观点,解释自己认可的原因。

师: 向学生演示利用多媒体开展模拟实验的方法,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向学生解释开展模拟实验的原因)。

生: 学生按要求做模拟实验,感受“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规律的存在。

师:提问“多次抛硬币,哪一面次数多的可能性大”。

生:请多个学生分别回答,说出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的原因。

师:总结学生的实验过程,讲解“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的规律。

3.效果和启示

分析教学片段可以发现:教学设计上,授课教师根据教学难点,在真实实验较难开展的情况下,选择“多媒体模拟软件”开展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实验,验证学习假设,通过“呈现问题—模拟实验—发现学习—总结结果”的探究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实施中,教师首先依据学习内容,提出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如“多次抛币后哪一面的可能性大”,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感受“上千次抛币”的过程和结果,感性认识“抛硬币试验次数越多、数据就越充分,硬币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接近”的规律;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利用多媒体模拟软件开展一些真实场景中较难开展的实验,一方面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4]。

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课堂中很难开展的教学实验,如火山的喷发、行星的公转和自转、电磁场转换等,教师根据教学难点选择计算机模拟软件,开展模拟实验,能化抽象知识为形象的事实,弥补真实实验难以开展的不足,解决课堂中的教学难点。

三、 依据“项目任务”设计学习过程,实现信息技术和传统学习工具的结合

来自泰国教师演讲的是六年级泰国语的教学过程,其中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传说故事(Khun chang khun pan)”,感受其中的历史背景,说出故事中的教训;通过比较故事中和现代生活方式,说出两者的区别;在学习过程中,使用ICT(信息与交流技术)工具完成一个学习作品(内容包括传说故事背景分析、故事中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两者的区别等),通过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进行呈现和陈述。

1.方法设计

泰国教师采用了“项目活动”方式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在九课时内完成这个项目活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利用ICT工具(如搜索引擎)搜索与活动相关的信息、完成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利用ICT工具(如网站),发布信息,向其它同学呈现自己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中,教师还组织学生实际参观传说故事背景中的历史古迹,让学生真实感受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差别。

2.教学过程[5]

第1、2课时:

师:创设学习情境,播放与故事相关歌曲,讲述文化故事,明确学习的主题。

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想法。

生:利用ICT工具搜集与此相关的信息,证实自己的想法,如不能证实自己的想法,则对想法进行修正。

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学生的观点和形成相应观点的原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第3、4、5课时:

师:向每小组分发制作PowerPoint要求的表格,提醒每小组同学的注意事项。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owerPoint, 完成能阐述自己小组观点的作品。

师:向每小组分发陈述要求的表格。

生:向全体同学演示PowerPoint,说明自己小组的观点,阐述这些观点的依据。

师:组织大家对每小组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6、7、8课时:在教师带领下,实际参观与这种故事文化(Khun chang khun pan)相关的地方,如庙宇、房屋、博物馆等,听权威人士讲述这些地方传统特点,观察现在这些地方的特点,对此进行拍照,收集一手资料,参观后学生与利用ICT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区别。

在教师组织下,同学们分组写出参观后的感想,指出这些地方过去和现在生活方式的区别。

第9课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利用ICT收集到的信息与实地考察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小组网站,将网站进行发布,网站除了符合教师的要求外,还要体现出作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效果和启示

分析教学过程可以发现: 授课教师在“项目活动”设计中,注重ICT在学习过程中使用,鼓励学生通过ICT探究信息,完成作品和发布作品。如要求学生利用PowerPoint完成学习作品并汇报。此外,教师也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将实地考察获取信息和ICT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验证和融合,提高信息获取的质量。如教师设计在第6、7、8课时组织学生实际参观故事发生地区的遗迹,和当地居民进行交流等,利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活动过程中,学生分别在虚拟情境和真实情境开展学习,两种情境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利用原有认识结构中的经验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建构新的学习经验”提供了条件。[6]

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用在“项目活动”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收集信息和完成任务的有利工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工具是多样的(如古代遗迹、实验仪器等),将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和其它学习工具进行结合,能更全面的实施项目活动。

四、结束语

分析三个教学案例可以发现,三位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日本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利用电子白板创设学习情境,达到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注意的目的。我国教师针对“教学难点”,设计信息技术的模拟实验,解决真实环境下难以开展实验的问题。泰国教师针对“项目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实现信息技术工具和传统学习工具的结合。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将走入课堂,针对课堂需要(如学生心理、教学难点、教学任务等需要)设计和使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效率,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OKAZAWA, Eiichi. English in Action 1 教学设计(教学实录)[C]. 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教学研讨会资料汇编,2007,(11).

[2]王小明. 教学论——心理学取向[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04—205.

[3]徐海. 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C]. 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教学研讨会资料汇编,2007,(11).

[4]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5] WanradaKhontieng.Wan thong 2007教学设计(教学实录)[C]. 第三届国际多媒体教学研讨会资料汇编, 2007,(11).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7

笔者觉得《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所使用的讲述方式和选择历史的细节、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与怎么教的难题,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了尝试。

一、精选历史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中天在讲述历史时, 对于内容进行了精选, 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让观众感觉不到历史有多么遥远, 似乎就近在咫尺。因而,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 找准儿童的兴奋点, 巧设悬念, 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 这些历史片段承载着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教学时, 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精彩的故事与画面, 引领学生走近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情境, 还原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 引发学生的想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 课堂伊始, 笔者引用“秦王批阅奏折”的传说导入, 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知识相传的难度。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 大家兴趣盎然。笔者接着又拿出一张普通的学生作业本中的纸张, 指着这张纸发出追问:“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才有了纸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传说故事, 并且拿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作业纸, 让原本神秘的故事平添了几分亲切感, 便很自然地激发了其探究历史的兴趣。

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而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点”状呈现给学生的探究留有广阔空间。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 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 笔者用多媒体展现了圆明园的精美图片, 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当学生目睹了圆明园之美, 感受了祖国文化内蕴之丰富时, 课件出示:“这样美丽的圆明园却被一帮自称来自文明世界的强盗给抢夺一空, 为了掩人耳目, 还一把火给烧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质疑启迪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挖掘了教材的隐性知识, 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二、创设历史情境, 神入历史人物内心世界

易教授在讲品三国时, 通过他独特的语言魅力, 营造了许多历史情境, 让听众身临其境, 真正让每一个听众解读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神入”。

“神入” (Empatrly) 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的, 意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 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 从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 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

因而,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 把古与今联系起来, 使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信仰, 思考他们行为的后果。

在执教了《了不起, 家乡名人》一课后, 笔者根据学生崇拜偶像的特点, 在班级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家乡历史明星”活动。首先引导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偶像, 再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心中的家乡历史明星, 然后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在排练过程中, 学生自觉查阅了很多书籍, 对人物的语言精雕细琢, 力求合乎时代和人物身份。为了制作道具, 他们找来有插图的历史连环画亲自动手模仿制作。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想象, 他们仔细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 收到了让历史再现之效。角色扮演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 置身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理解历史人物, 从而触摸伟人们高贵的灵魂, 学习他们济世忧民的精神, 受到心灵的洗礼, 增强了爱国情怀。

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时, 学生对于日本鬼子的残暴深感痛恨。随后笔者又告诉大家:近期, 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 极力否认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 还把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所有近代侵华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肆意歪曲历史事实……还没等笔者说完, 学生就已气愤不已了。于是, 笔者趁机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 想一想:了解了这些, 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你们该怎样运用历史事实去进行反驳呢?同时笔者提出下节课要召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于是, 学生开始关注这段历史, 他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证据, 课余主动与老师探讨。新闻发布会上, 大家慷慨陈词, 一一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 诉说着内心的愤怒。学生有的用“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作为结束语, 有的反复强调“历史是不能改写的”……透过这次新闻发布会, 让学生与历史对话, 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采用多种方式, 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易中天品三国除了易教授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之外, 还采用了多种手段, 让原本没有生气、没有质感的历史在电视这种多媒体载体上焕发神采。笔者在教学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 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对学生来说, 历史既遥远又陌生, 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 能使他们走进历史, 获得一定的历史感受, 从而使其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四大发明的深远意义, 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动手体验。课堂上, 笔者先让学生用毛笔在棉布上写字。经过亲自实践后, 他们发现在布料上写字容易起皱, 而且字也会显得模糊, 从而在对比体验中感受到了纸的方便。在教学印刷术时, 笔者先让学生用土豆、彩泥或肥皂做材料, 动手制作一枚印章, 结果学生要么无从下手, 要么笔刻断了, 要么字刻反了。从失败的动手体验中, 他们感受到了古老印刷术的费时、费力、费材等弊端。此时, 笔者再拿出为学生精心选择的“人”“中”“国”“我”“是”“爱”这六个铅字, 要求学生分组活动, 用这些铅字进行排列组合, 组成词语或句子。比起先前的刻字, 这“排”字活动真是既新鲜又有趣, 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感悟。课堂上的几次动手实践, 让学生在“寻找”历史的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辉煌, 内心涌动着对祖先的敬佩, 为之而骄傲。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在动手体验中变得灵活生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并不是瞬间形成的, 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 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 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 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 其中的一些片段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自读《英国偷运鸦片到中国》一文, 思考:英国为什么要把鸦片偷运到中国? (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引导) 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说:同学们, 在“每周新闻交流会”上, 不少同学都提到了这样一则报道:“美将巨额贸易逆差归咎中国欲逼人民币再升值。”还记得我们当时分析的“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吗?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之间, 谁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学生回答:英国政府。老师接着问:偷运鸦片之后呢?学生回答:清政府。老师跟问:这是一点点贸易逆差吗?不, 是巨额贸易逆差, 中国每年出口的全部货物都抵偿不了进口的鸦片, 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面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我们并没有就事论事, 而是巧妙地将中美贸易摩擦引入教材的学习, 并且就“开放与封闭”的话题进行了辩论。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8

1. 有标题

知识竞赛课的标题实际上就确定了这课所涉及的范围,看了标题学生就应该明白这是关于书本上的哪一节课或者是哪一个单元,心中就大体有数,待会寻找答案的时候知道到哪儿去找。那么学生一看“大话三国”就能想到,既然大话,那肯定不管课内课外,历史还是故事,过去还是现在,只要跟三国沾边就行。所以,历史教师在设计这样课的时候题目首先要取得好。标题也涉及导入,导入的形式多样,教师可以自选,这一课我用了电视剧《三国》中的主题曲进行导入。

2. 有规则

知识竞赛课上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竞赛的规则,所以我做的第二张幻灯就是介绍本课的规则,有点类似于游戏规则,学生一看,有点意思,他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在“大话三国”中我设计的规则是这样的:在本课学习中,我们将以分组竞赛的形式来学习,看一看哪组同学综合能力最强?规则:以组为单位,共分四个小组,基础题每回答一轮题目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抢答题部分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通过规则介绍,我把学生分组,按照平时学生的座位分为四组,平时一组的同学比较熟悉,讨论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展开,这样的组别比临时组合的组更具有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给后面的竞赛创造了更好的氛围。根据规则,展示得分表格,用来记载每组的分数结果。

3. 基础题的设置

基础题来源于课本,是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从理论上来说,这部分内容其实只占这一课或者这一单元的一小部分,是知识目标。根据课题的范围不同,题目涉及的也不同,属于必答题部分。基础题的题型可以选择多样化,填空、选择、连线、填表等,这些是相对而言较简单的题型,学生也容易上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能力提高题

能力提高题在基础题上更进一步,略带难度,通过组员合作基本能完成,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可以根据题目涉及的范围放入必答题还是抢答题。这课我设置了这样几道能力题放入必答题部分:

(1)三国英雄篇。把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回答名字。主要是增强历史人物的直观性,指定组别回答,共放了三轮12个人物画像,有的选自历史课本,有的选自小说《三国演义》,有的选自电视剧《三国》。

(2)诗词篇。在这里把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将评价三国时期人物的诗词或三国时期人物所作诗句拿来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共设计了12篇诗词题目,共三轮。

(3)讨论篇。把历史知识上升到能力提高,综合讨论、合作、总结、比较等各方面能力。本课中我共设计了四个问题分组讨论,然后由学生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回答得不好的话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成,这样既增强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4)历史遗迹篇。这里将历史知识与现实接轨的一个切入点。通过今天仍然保留的历史遗迹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赞美之情。共选取了8幅图片,共两轮。

5.课外抢答题

(1)成语典故篇。这里也是语文学科整合到历史学科的一个切入点。我在这里把它设计为一个自由发挥题,任意回答,答对且不与前面人重复即可为本组加分,因此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气氛很好。

(2)改错篇。把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地图)展示给学生,对里面有关的内容做一些错误的改动,让学生寻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细心程度。

(3)谜语篇。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自我才华展示的机会。

(4)动手篇。在这里主要体现学生动手能力。我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设计一个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比较图,二是设计一个简单的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请学生抢答后上黑板来画。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9

一、现今学术界对于刘备形象研究的批评

1.在形象塑造上过于苍白

在学术界对于刘备形象的塑造,认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塑造过于苍白,个性特点不强,因此整个人物塑造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的形象刻画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刘备的形象塑造上,《三国演义》主要是参照古籍的事实记载的基础上来进行优化与完善,因此在形象上塑造了一个热爱民众、尊重贤才的仁君形象,但是在整个作品中对于“爱民”的表现却是少之又少,因此整个内容呈现出一种“空中楼阁”的现象。“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作品中虽然是塑造了一个“仁君”的形象,但是在作品中却很少涉及其对于民众的爱护,因此存在一种无法解释的矛盾,这也是一部分学者存在疑惑的重要原因。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三国演义》主要讲述的是三国鼎立的一种状态,这就使得在对刘备的形象塑造上主要是通过战争来进行反映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刘备实际上建立王国的地盘是十分的不固定的。此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刘备的琢磨比较少,并且对于其言行举止上没有进行个性化的刻画,而仁君形象的过度强调使其人物的丰富性受到的限制,进而使实际的阅读者会有苍白之感受。

2.在形象塑造上强调过度,缺乏真实性

在刘备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作者在对其道德品质高尚的君主形象进行塑造时,在其对于功利追求的手段等方面的刻画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刘备为了能够实现汉室的复兴加入到了群雄争霸的环境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讲求礼让又显得十分的可笑,因此在这样的矛盾下刘备形象的塑造缺乏真实性。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刘备爱民方面的描写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刘备带着百姓渡江的描写中,写刘备看到百姓的哭声不断而内心痛苦是十分合理的,但是在描写其难过时却夸张其想要投江而死,因为左右亲信的制止才绝了这个念头,显得缺乏真实性。虽然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美化刘备的形象,但是确实显得过于的夸张。

二、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刘备艺术形象分析

1.“义”大于一切的好兄弟

在《三国演义》中,贯穿于整部作品的重要脉络就是对“义”的重视,因此在作品的第一章就是兄弟三个人桃园三结义的内容,为了成全道义可以放弃江山,可以放弃生命,因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观念使得“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也为之后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兄弟情义上来看,《三国演义》的开篇强调其与关羽、张飞结义的过程,为后文提供合理性。例如,张飞醉酒而使得徐州失陷,在家小与兄弟中,刘备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兄弟,而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刘备也是为了兄弟痛苦伤心不止……这些内容的描写都表现了其重情义的思想。在《三国志》中也曾对于“义”加重了笔墨,在三让徐州的描写中,之前多次让出徐州,但是刘备出于道义却没有接收,绝不做趁人之危之事。

2.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爱才精神

在刘备求贤若渴的形象塑造上,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进行个性的刻画,虽然在《三国志》中对于这一个形象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三国演义》却是重点地强调了这方面的内容,并且通过艺术上的加工来体现了刘备的个性特点。为了能够获得诸葛亮的支持,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在第三次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诸葛亮就一直在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一直等到诸葛亮发现,体现出了刘备拳拳的爱才之心,进而让诸葛亮对他忠心耿耿。在对徐庶时也是这样,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因此徐庶不得不到曹操那里,而刘备虽然万般不舍却还是放行。在徐庶离开时,刘备对他设宴送别,而到离开时看到徐庶离开的背影,刘备痛心大哭,在这样的描写中就体现了刘备的爱护人才与珍惜人才的特点。

爱惜人才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够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在这个方面刘备显然比诸葛亮更加的高明。例如,在对马谡的态度上,诸葛亮对马谡十分的赞赏与推崇,但是刘备却认为这个人是不可用的,临死之前还进行警告,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致后来刚愎自用的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从这样的对比之中,体现出刘备独到的知人善任的能力,在之后的庞统等相关人的举动和行为中就可以看出刘备对于人才的爱惜和爱护,最终体现刘备的形象更加生动有个性。

3.仁者爱人的明君形象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过程中,作者重点强调了刘备仁德爱民的形象,在刘备带着百姓过江的描写中,在曹操兵临城下的时候,刘备不顾安危而记挂着百姓们的生死,这就使得百姓对他十分拥护,其爱民形象也得到提高。此外,在投奔襄阳的时候,为了百姓刘备放弃攻城的机会,在面对困难时也决不放弃百姓,在刘备对百姓的态度与描写过程中,通过张弛有度的描写而使得刘备形象更加生动。

当徐庶被迫投降曹操的时候,别人建议刘备强留徐庶,进而使得徐庶与曹操成为死敌,但是刘备却是严词拒绝了这个建议,认为不能够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情,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这个君主,这种衬托的方式使得刘备的形象更加的突出了。对于自己的臣子是这样,对他的敌人也是这样,在刘表病重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夺取荆州,但是刘备却是严词拒绝来坚持大义,这就使得刘备仁义的形象能够成功地塑造。

结语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10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形象

一、《三国演义》上的曹操形象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三国演义》,也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或《三国志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编写的,流传甚广。正因为是演义,所以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杂记》说“七分实三分虚”, 三国演义为了对人物形象进行强烈的刻画,罗贯中吸收了许多地方野史,民间传说传闻逸事。何磊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九八年版《三国演义》前言暨校注说明中说到“取材于历史, 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小说取材的来源包含两方面:一类是历史书,像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等;一类是民间和文人关于三国故事的创作。”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空城计是诸葛亮摆下的,但是,《三国志》上记载,空城计实际上却是曹操摆的。易中天在著作《品三国》中也认为历史上真正的空城计是由曹操摆下的。

再说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中”,写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单骑逃出洛阳,在成皋,与陈宫投奔在曹操父亲友人吕伯奢家中,夜里 “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 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 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当看见是吕家人为其杀猪款待的时候,发现误杀时为时已晚,曹操与陈宫赶紧逃跑,在半路上,看见骑着毛驴回家的吕伯奢,曹操就一刀杀了吕伯奢。而后曹操的原话在《三国志》记载的是 “既而凄惨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遂行”。而在《三国演义》结果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就说明了在文学创作中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从这里就看出来,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是真的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对于《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来说,首先与作者罗贯中有紧密的联系。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级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样就说明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作家本身的社会经历,同时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创作。这样,我们就先了解一下罗贯中。罗贯中经历了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亲眼目睹了现实社会的政治动荡、官僚生活的腐朽、下层的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内心强烈的政治抱负和对下层劳苦大众的深深的同情。当时在思想文化上,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程朱理学达到顶峰,对于三纲五常,仁义礼智等社会伦理规范不断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更加推崇和信仰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正统思想。这也会使作者的思想上有所影响。这时候,经过在长时间的民间文学、 话本及戏曲创作中对曹操的丑化不断加深,奸雄形象的曹操更加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形象更加根深蒂固,这样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的罗贯中对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通过民间野史,传说轶闻再一次的进行丑化,以“尊汉抑曹”的主旨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将曹操的 “奸诈”刻画得淋漓尽致,将曹操刻画成《三国演义》中三绝中的“奸绝”。刺杀董卓即将要败露时该做献刀镇定自若,巧妙应对。 为了自身安全曹操对侍人说自己会在梦中杀人,为了让人相信,曹操就真的假装做梦杀死了一个侍从,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侧面描写,将曹操是汉家之贼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就这样,《三国演义》吸收了民间野史将曹操的奸诈,心狠手辣刻画得淋漓尽致。但是,罗贯中也没有对曹操进行全盘的否定,而对曹操的高瞻远瞩、 知人善用、文武双全进行生动的刻画,也进行了歌颂,照应了《三国志》中“治世之能臣”中的“能”字,没有将曹操写的一无是处。对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无过于泄愤一时, 取快四载”。鉴于作品,作者不能简单的叙述历史,而是要在文章中添加自己的主观思想,有意识的对史实进行加工, 这才是文学创作。

其次,曹操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同样都是割据一方的霸主,乱世的枭雄,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落得和曹操一样的下场呢?在我看来就是刘备虚伪,摔阿斗就是在收买人心,最重要的是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这样就在儒家正统思想的指导下就确立了他的地位。而曹操更多的就是性格直率,他从来就没有去刻意的避讳什么。曹操在初登仕途的时候,锋芒毕露,棒杀犯禁,威震洛阳,除残去秽,名噪济南, 这样,曹操就必然得罪了许多人达官贵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这样就会对他进行诽谤。对于别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他也没有生气,曹操认为起码承认他是有雄才大略的。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当时以及日后的广大读者们所接受,甚至广为推崇的“奸雄”曹操。 在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形象是历史的真实与罗贯中作者个人意志" 尊刘抑曹" 的创作相结合,因为其中参与了罗贯中对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的个人情感化设定及具有思想性的情感赋予,其形象更加鲜活,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二、史书上的曹操形象

首先,《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史书《魏略》中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从望梅止渴的故事中也看出来曹操的智慧超群。曹操的真实形象在《三国志》中得以找寻答案,《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作者经过对史实认真的考订、慎重的取材,对于野史轶闻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从历史事实出发,所述的历史事件多是其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相对于其他史书来说更贴近历史事实。而裴松之对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在《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地查找史料进行引注,这样书中的历史人物就更加的有血有肉,对曹操的人物就会有一个全方位的展示。 对于曹操的人物形象,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曹操进行里高度的评价:“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裴松之注引《魏书》中的记载:“政教大行, 一郡清平。”“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魏书曰,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视,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 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姦宄遁逃,鼠入他郡。”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确是“治世之能臣”而在《三国志》中也记载了一个重用贤臣的曹操形象,在于袁绍作战中闻许攸前来辅佐他,曹操“跣出迎之”,通过这件事情也刻画了一个求贤若渴的接触的政治家的形象。

而对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在现当代的文学史上,许多文人都对曹操的人物形象做了辩解。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道:“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主席也对曹操在《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就进行了辩解。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为曹操辩诬: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在195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说:《三国演义》把曹操当做奸臣来描写,《三国志》则把曹操当做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把曹操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2月,毛泽东读了《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翦伯赞写的《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后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

的确,曹操不仅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并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 的确,曹操真的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在三国时代中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人民希望归于全国统一,这时候,面对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外戚干政,社会动荡不安,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情况下,时势造英雄,这时候,曹操逐鹿中原,芟夷群雄,陈留起兵,讨伐董卓,征袁术,伐陶谦, 战吕布,大战官渡,消灭禁敌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平定四州、雄霸北方,北征乌桓、袁氏联军,破荆州,下江陵, 赤壁鏖战。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曹操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司马氏兼并天下都奠定了基础。

同时曹操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三国志》中所记载,曹操为整个北方的统一、经济恢复等立下很多功劳。迁都许昌后,曹操推广各种农业工程,大兴水利,推广稻种, 使中原地区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司马氏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由此看来,《三国志》中所记载的真实的曹操是智勇双全、能文能武、不拘礼法、胸怀大志的英雄人物。

三、结语

三国鼎立,还是桃园三结义 篇11

董卓之乱中,刘备是投靠过曹操的,并被曹操举为第十八路诸侯。曹操伐吴,孙权与刘备合力,赤壁鏖战以弱胜强。而荆州之战,曹操又与东吴孙权联盟,南北夹击关羽。所以,魏蜀吴三者是经过合作博弈之后才确定三国鼎立局面的。

出于职业病,我当时联想到了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如果国家只有刑法而无刑事诉讼法,其实公检法的分工就是多余,一个部门就可以直接完成追究和惩罚犯罪的目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起诉,法院负责审判,这种分工是一种人为的制度设计,是职能部门合作博弈的安排。

这样的安排显然更多考虑的是制约,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纠错机制的表现。法律规定职能划分,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并搜集相关证据,检察机关审查并对符合条件的提起公诉,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并进行惩罚,在每一个阶段,刑事案件都可能因为错误而被终止追究。

检察机关可以监督侦查的合法性,可以监督审判的公正性,而法院可以对公诉的犯罪进行裁判,在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后支持或否定指控。

由此,我还想到了在法庭上控、辩、审的关系,控辩对抗,审居中裁断,形成三角关系,也是一种博弈。如果控审合流,那么被告人的权益就得不到公正的保障;如果辩审同气,也会损害国家指控犯罪的基本利益。在几何图形中,三角形的关系是最稳定的。

说起三角形,三国演义中还有一段经典的戏,是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于是焚香礼拜,结为三兄弟。

有人考证,认为刘关张三人没有桃园三结义,因为不但正史没有记述,《三国志》、《资治通鉴》从未提及此事,而且三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但是文学巨匠罗贯中大笔一挥,三人在国难当头,欲投军破贼、保国安民、共举大事这个目标一致的大前提下结为兄弟,把一个单纯的结拜变成了一种共赴国难的相互扶持,立意高远。

桃园三结义,对于蜀国成就大业,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关、张的辅佐,刘很难起事,并形成气候。这种关系应当体现在司法体系的一个部门之内,比如肩负侦查职能的公安机关,不仅刑侦各部门要协同作战,而且与治安、交巡警、出入境等也要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战斗力,才会有侦查的效率,而互相的扯皮只会造成内耗。

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相互牵制和制约,对于稳定天下局势,共同促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这种关系可以表现在形成分权和制衡的不同部门之间,比如公检法的相互制约,也可以展现在保障公正的不同职能之间,如控辩审的三角关系。

权力必须有所制约,才会免于独断与专行。如果公检法三机关被人认为是沆瀣一气,官官相卫,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体制之内的纠错机制如果失灵,冤假错案的几率就会增大。

当然,最可悲的事情,是内外不分,把原本应当“桃园三结义”的关系,变成“三国鼎立”,内部勾心斗角,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把应当“三国鼎立”的关系,变成“桃园三结义”,流水作业,不顾人权,那么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三国战略论 篇12

1 三国几大战略高手合论

除了世外高人像司马徽之外, 三国有四大战略高手:曹操、刘备、孙权和司马懿, 且让我们一一论之。

首先是曹操, 按照号称善于识人的桥玄的看法:“天下将乱, 非命世之才不能济,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曹操是能在乱世之中安天下的英雄人物, 毛泽东亦称曹操为“雄才大略”, 的确, 曹操当上丞相之后, 扫平了大多数群雄, 稳定了北方, 并长期防止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 如果没有曹操, 汉代末年将更为混乱, 正如曹操自己所言, 天下不知将有几人称王, 几人称帝, 人民生活也必然更为艰难困苦, 可见曹操无论对汉室还是百姓都是功不可没。如果联系到以后两晋时期的匈奴入侵、五胡乱华造成的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惨状, 我们更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和意义, 但曹操一方面可谓“生不逢时”, 因为曹操与刘备、孙权两大英雄并存于世, 故最终无以统一天下;而另一方面德积不厚, 故国运不久也——对比一下, 周后稷积德累功, 至于文王, 三分天下有其二, 犹以服事殷, 故享国八百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王朝;而曹氏父子威逼汉帝, 可谓一代甚于一代。

再看刘备, 虽白手起家, 但刘备“性宽和, 寡言语, 喜怒不形于色, 素有大志, 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故最终能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高度评价曰:“今天下英雄, 唯使君与操耳。”

孙权年少即显将帅之才, 十八岁成为江东领袖, 有韬略, 能容人蓄众, 知人善任, 有极为独到的战略眼光, 故可继承先人事业并将其发扬光大。曹操在兴兵下江南时高度评价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然而三国第一战略高手乃司马懿, 何也?且让我们简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天下大势。当时最大的战略格局是天下三分, 故如何归于一统是魏、吴、蜀三国最终的目标, 由于各自的条件不同, 故统一天下的谋略也不同:曹操是抢占先机, 挟天子以令诸侯, 借汉帝之名行统一天下之实, 这个最名正言顺, 这一步棋使曹操在与其他各路诸侯的竞争中牢牢掌握着战略主动权, 而且曹操实力最为强大, 所以曹操占据的位置最有利, 故诸葛亮才说“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实在是无法也不敢正面缨其锋, 而且曹操的继承者 (曹丕、曹睿) 都是英明之主, 与孙权和刘备的继承者相比 (孙休昏庸、孙皓残暴、刘禅无能) 仍然占据优势, 故曹操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最大, 但最终被司马懿从内部夺取了兵权, 不过曹氏父子为臣之道未尽好, 篡夺汉室天下, 后被自己的臣子司马氏篡夺大权, 也可谓公平之至, 故曹操虽看破司马懿之本质, 曾告诫后人曰:“司马懿鹰视狼顾, 不可付以兵权, 久必为国家大祸”, 并罢免司马懿之兵权以加防范, 但也无法改变历史固有的发展规律。东吴统一天下的战略是先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变, 稳固根据地, 然后与曹操划江而治, 成南北朝局面, 最后再完成统一, 后来由于刘备占据西蜀, 此战略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演变为联合西蜀先对付最大的敌人曹操而后寻机再灭西蜀最终统一天下;西蜀统一天下的战略是先争取三分天下有其一, 而后联合东吴, 结成吴蜀联盟, 以北伐先破曹操, 而后败东吴一统天下, 可见, 对吴蜀两国而言, 统一天下的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稳固的吴蜀联盟, 对西蜀而言则还要加上北伐战略, 但吴蜀联盟和北伐都被司马懿破掉——利用东吴和西蜀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 司马懿击破了吴蜀联盟, 利用消耗战, 司马懿击破了诸葛亮的北伐。可见, 三国统一天下的谋略全部毁于司马懿之手。不过, 司马氏家族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晋虽勉强完成了对三国的统一, 但其主要是靠宫廷政变、阴谋诡计的手段达到的, 不是以仁德化天下, 不是以光明正大的王道来治理天下, 故其根基不稳, 晋先是内部八王之乱, 后是外部五胡乱华, 偏安江左, 腐败之极, 之后中国进入南北朝乱世, 实际上晋并没有真正统一天下。人算不如天算, 诡计玩的再高明, 也玩不过历史的客观规律, 从这种意义上看, 诸葛亮隆中对所追求的为天下苍生的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主义的崇高境界实际上是实现了, 只不过不是在不可复兴的汉室身上, 而是在之后的隋唐, 在一切为天下百姓谋利益的圣贤所开创的万世基业之中。霸道和诡道虽可以逞能于一时, 但归根结底终究不是王道的对手。

2 三国第一战略高手兼第一阴谋家司马懿最狠的一招

关羽水淹七军, 进攻锋芒直指魏都许昌, 众谋士皆曰迁都以避其锋, 曹操亦然之, 唯司马懿出主意让东吴袭关羽之后, 利用两者在荆州问题上的矛盾, 既避开了关羽之锋锐, 更重要的是一举改变了三国之间的战略格局, 使得原来吴蜀联合抗曹的格局转变为吴蜀互相消耗而后曹魏各个击破的格局。司马懿这一招以简驭繁, 在三国互相纠缠不休时单刀直入, 一下子就抓住了吴蜀联盟的致命缺陷, 并通过简单的外交运作轻松摆脱了蜀国的纠缠, 一举击破一直让曹魏集团头痛、一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吴蜀联盟, 逆转了当时的战略格局, 并将战略主动权从此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其谋略之深远高妙与狠辣在整个三国时代无人可及。司马懿这一招看似不经意, 却使得全局皆活, 堪称三国第一谋略——只有曹操手下英年早逝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第一谋士郭嘉能达到如此境界, 当时袁绍二子败亡后往投辽东太守公孙康, 众将皆欲征讨, 唯郭嘉洞悉厉害, 劝曹操暂时按兵不动为上, 其给曹操的遗书中言:“今闻二袁往投辽东, 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 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 必并力迎敌, 急不可下;若缓之, 两者必自相图, 其势然也”, 后果然如此, 郭嘉谋略之高妙可见一斑。司马懿在三国关系上的谋略与郭嘉的谋略可谓如出一辙, 英雄所见略同:如果曹魏对吴蜀两家逼得太紧, 两家势必走向联合, 那就很难对付了。的确, 曹魏集团一直拿吴蜀联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如果退一步, 减轻一下对两家的压力, 则由于两者在荆州问题上的固有矛盾, 根本不用曹魏动手, 他们自己就会相互攻击, 这样, 曹魏集团就由置身局中的利益攸关方转而成为置身局外的旁观者。司马懿这一招使得曹魏集团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坐收渔翁之利的有利位置, 这一招表明司马懿比曹操、孙权、刘备等都来得高明, 实乃三国第一战略高手。由于西蜀和东吴在荆州问题上的决策失误, 让司马懿乘机破掉了联盟, 两者都有失误, 但西蜀更严重, 西蜀的错误在于:不应该采用回避、拖、骗甚至赖等欺诈手段来处理荆州问题, 如此方式只能激化矛盾, 将盟友树立为敌人, 其恶果是西蜀不愿看到也无法承担的:本来应该争取吴蜀联合抗曹, 结果却成为关羽以一支孤军与东吴和曹魏两国的主力作战, 魏吴两国任何一方的实力都要比西蜀强大, 现在两国以主力联手对付蜀国的一部分兵力, 关羽岂能不败?东吴的错误在于, 太过于贪婪, 非要将整个荆州全部据为己有不可, 逼人太甚, 让人无法接受, 甚至对自己的盟友很不仗义——刘表之子乃荆州之主, 一直以叔父待刘备, 且刘备有共同破操之功, 何况当时刘备除荆州之外尚无立足之地。双方如此决策, 只能使矛盾不断升级, 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东吴在司马懿的利诱下出兵, 擒杀关羽, 夺回荆州, 刘备为报仇, 倾全国兵力攻打东吴, 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西蜀大败。经此一役, 西蜀元气大伤, 吴蜀结下深仇, 从此貌合神离, 吴蜀联盟至此已被击破。比较理想的一种解决方式是:双方通过谈判划定各自在荆州的势力范围, 各守疆界, 互不侵犯, 互相支援, 这才是双赢的战略, 才能真正实现双方共同利益最大化, 结成稳固的联盟, 共同对付曹操, 这种结局也就是博弈论上所说的非零和博弈, 是最理想的结局。

3 简论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北伐战略

从全局战略上把握, 隆中对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霸业为最低纲领, 以统一天下的王业为最高纲领的蜀国的最高战略。简言之, 通过赤壁之战的成功运作, 其最低纲领实现的可谓差强人意, 因为赤壁之战基本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但此时隆中对所要占领的作为蜀国立国之本的两个根据地, 益州还未到手, 荆州虽然已在掌握之中, 却留下了极大的隐患未解决, 吴蜀联盟最终就毁于这个隐患之手。至于通过内政外交两方面的努力来完成统一天下的王业这个目标则无论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是失败的。实际上, 由于隆中对最终是建立在“汉室可兴”这个错误的战略判断基础上的, 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按照古人的说法是逆天而行, 因此无论具体的策略如何巧妙、高明, 由于在全局上错了, 最终结局只能是失败。汉室自从桓、灵二帝开始即无明君, 昏庸之极, 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汉室失去民心已非一日, 否则怎么会出现各地造反不断的天下乱局直至发生了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可见, 汉室上违天道, 下失民心, 实已不可兴。

吴蜀联盟和北伐是蜀国统一天下的战略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步骤, 东吴和西蜀在吴蜀联盟过程中的失误已如上述, 下面看一下北伐战略究竟如何?也就是说, 北伐战略该不该实行, 实际上起了什么作用。其实跳出来, 从全局看, 北伐战略最大的受益者、最终的受益者是司马氏家族, 我们来看, 司马氏家族欲完成统一天下的目标, 它需要消灭三个敌人, 即内部的曹魏, 外部的东吴和西蜀, 而北伐客观上所起的作用正是为司马氏家族最终统一三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1) 北伐直接消耗了西蜀的力量, 加速了西蜀的灭亡——与诸葛亮欲通过北伐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2) 同时间接孤立和削弱了东吴。很显然, 吴蜀联盟只要一方被破掉或受到削弱, 都会对联盟双方造成打击, 可见, 西蜀在时机不成熟的条件下发动北伐战争固然是失策, 而东吴在西蜀和曹魏两国交兵时袖手旁观 (只有最后一次北伐东吴与西蜀协同作战但最终兵败) 甚至趁火打劫也不是多么高明。

(3) 而且曹魏集团的兵权也不得不逐步转移到了司马懿的手中, 因曹氏家族中无人是诸葛亮之敌, 只能请司马懿出山, 从而使司马懿架空了曹魏, 为以后夺权奠定了基础。

可见, 诸葛亮的北伐帮助司马氏家族同时打击了三个对手, 因此站在司马氏家族的立场, 他们非常愿意甚至非常欢迎诸葛亮北伐, 难怪有人提出:北伐只是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两大家族共同导演的一出戏而已, 目的就是两大家族联手破三国, 实际情况应该不是如此, 但由此可反证北伐战略之失败。设想如果不北伐, 三国各安天命, 则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得以较长时期的维持, 因为很显然, 东吴不愿意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 而曹魏是不能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东吴如果对曹魏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 正常情况下灭亡的是自己, 东吴如果对西蜀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 虽然有可能取胜, 但一方面代价太过于高昂, 另一方面, 西蜀灭亡之后, 成了魏吴相持的局面, 下一个灭亡的就是自己了;曹魏固然想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 但西蜀虽元气大伤, 不过, 西蜀与东吴一旦联合, 还是难以对付, 故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 (其实对西蜀也是如此) , 最明智的策略就是暂时休养生息, 不动干戈。三国都不动, 当然司马懿篡夺兵权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破吴蜀联盟、破北伐都无从谈起, 由司马氏家族统一三国就难以料想了。但诸葛亮一北伐, 被第一阴谋家司马懿就中取利, 于是消耗西蜀、孤立东吴、夺权曹魏三大关键步骤一一实现, 于是, 旨在减缓西蜀灭亡的北伐走向了其反面, 成了司马氏家族统一三国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再设想西蜀如果不采取主动进攻、以攻为守的北伐策略, 而是相反, 采用防守反击的积极防御战略, 情况就好些了。显然, 西蜀国小兵微, 而且吴蜀战后蜀国已元气大伤, 劳师远征, 又不得地利, 而魏国国力强盛, 兵力雄厚, 主帅的谋略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 又占据地利, 以逸待劳, 北伐正是以己之短, 攻敌之长, 结果只能是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但如果反过来, 等待曹魏进攻之时采取积极防御战略, 则由于西蜀是本土作战, 虽整体实力不如曹魏, 但曹魏劳师远征, 锋锐已挫, 而西蜀占据地利、人和的优势, 可在整体劣势下造成局部优势, 正如当年赤壁之战之时, 如果再请东吴引一支军马袭曹军之后或打击其侧翼, 则曹军很难讨得了好去。

4 结 论

通过以上对三国时期总体战略格局和战略高手各自谋略的简要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三国的战略各有其优缺点, 由此决定了最终的结局必然是三国归于一统。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络互动平台下一篇: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