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建设

2024-11-06

空间建设(共12篇)

空间建设 篇1

一、做好加法,围绕目标建构框架

湖南省为什么要开展“空间课堂”建设?空间课堂建设究竟要达到怎样的境界?这是每一位参与空间课堂建设的老师必须首先要明确的。为此,我们团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主办方的“施工蓝图”———《湖南省中小学“优质空间课堂”建设方案》的文件精神。其中明确提出了“以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带动和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推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由此可见,空间课堂建设是“顺应时势”之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是适应教育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笔者在对团队进行培训时提出了空间课堂建设必须坚持“一二三四原则”。“一个中心”,即促进人的核心素养提升,以此区别于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两个基本点”,即着眼于两类人的核心素养提升,一是地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二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图一时一地的得失荣辱,只求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此基础上实现空间课堂的“四大功能”,一是教学功能,主要对象是学生;二是交流功能,主要对象是地理学科的同行;三是引导功能,主要对象是社会其他人群;四是展示功能,主要对象是自己。

基于上述思考,地理主题空间创设了“六大栏目”,简称六“yu”:一是“育”———教育,其宗旨是谋求“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多重境界;二是“渔”———教学,力求用高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三是“玉”———教研,取义“玉不琢不成器”,旨在发挥教育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四是“羽”———交流,期待通过人人张开思维的翅膀寻找到隐藏在各种现象背后的真理;五是“雨”———微课,即借助微课这一新生事物,对教学重点、难点予以重拳出击;六是“语”———优课,即通过优课的呈现,揭示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如何落实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每个栏目之下又根据其自身的脉络体系细分为4~8个子栏目,一共形成了36个子栏目。如第一个栏目“育———教育”分为教育理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师生对话、班级文化、高端研修、国学经典7个子栏目。通过这一细分,网络空间的框架终于搭建起来了,既方便资源的添加,也便于空间访问者方便快捷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二、做好减法,提供优质资源,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是使用空间的主体,自然就是空间课堂建设的首要对象。学生为什么要访问空间?绝大部分是来寻求优质资源的,包括高质量的原创试题、高效的学习方法、优质的疑难问题分析等。从调查结果看,地理主题空间中的微课资源、题库资源和师生对话等栏目就特别受学生的欢迎。

互联网以其内容丰富性而对网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是互联网也充斥了大量的“糟粕”,表面上“百花齐放”,实则良莠不齐,这就为专业化的“主题空间”提供了生存空间,具有其他网站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做的工作,既要有选择地“拿来”,还要有所拔高、创新。

从应用层面分析,在未来的网络教学中,师生将更多地选择与课程主题紧密相关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以此为依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拓展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所选取网站的质量就成为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很难想象在所选网站的内容陈旧、错误百出的情况下,教学会取得好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建设好一个“高质量的网络空间”就成了本团队的核心话题。经过研讨,本团队在资源的筛选及平台的选择上坚持了以下三大原则。

一是主题鲜明。围绕“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这一主题组织各种信息,为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学习内容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地理空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一层面看,成全他人,实质也就是成就自己。教育就是成全学生,因此教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地理主题空间分别予以对应,做到了高清聚焦、锁定靶的。

二是科学准确。对上传到主题空间的资源由首席教师负责审核,务求做到科学无误、表述准确。一方面,信息表述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交流。另一方面,作为地理学科专业空间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必须真实可靠,具有权威。否则就会以讹传讹,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会让空间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是使用方便。有人用浏览网站时心情的“愉悦性”来评价网站的易使用性。网络资源易登录性或称为易使用性,是指网站信息好用,很容易被链接上。我们团队经过对比,决定放弃原来那个网页经常“崩溃”的平台,选择了目前的世界大学城。但是世界大学城也有一个缺陷,就是视频上传存在“速度慢、不兼容”等现象,为此,地理主题空间将原创的视频先上传到“优酷”,再将优酷视频的地址在世界大学城做好链接。

三、做好乘法,发挥团队优势,实现叠加效应

学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可以实现“1+1>2”的群体效应,就可以实现“整体最优化”。一个团队也是这样,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追求,这样才有共同语言,才有一致的行动,才能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教研文化,真正实现思维与思维碰撞中产生无数的智慧和灵感,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契机。

团队中的老师要充分分工,发挥团队的集体优势,善于做课件的老师帮助做课件,善于搜集信息的老师帮助搜集信息,经验丰富的老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如何导入新课,从教学设计到环节衔接,都不再是一个老师单一的思考,而是整个团队全体老师多元思考的结果。由此,老师的微课、优课均在“磨”课的过程中诞生。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经历一次次思考、创造、碰撞、鉴别、确定等的历练与提升。

最初,团队成员在研讨时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我们运用“六顶思考帽”横向思维模式,这一模式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

为了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身为首席教师,我制订了“积分制考核方案”,注重对资源的原创性、提出问题的价值性、在线研讨时的互动性等方面加强考核,让数据说话,成员想到的就是如何更多地为团队做贡献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四、做好除法,祛除错误理念,弘扬正能量

今天中国的教育似乎已经到了任何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地步。不懂教育的人看上去一个个都像是业内专家,而真正在做教育的人却像门外汉一样在角落里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教育不自信,其次是先进教育观念欠缺。

为了在社会上发出我们教师自己的声音,结合“湖南省高中教师高端研修”实践,笔者坚持每天进行反思并撰写研修日志分享到各种场合,得到了众多“阅读者”的点赞。在海量阅读过程中,对于较好的文章我会把它转发到空间中的“优质资源”栏目,对于对教育存在“偏见”的文章我也转发到空间中并加上“我的主张”。

如果把空间课堂建设比喻为一群人修建一条隧道,我们很欣慰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摸索,终于看见了前面的一丝亮光,期待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地理教师和热爱地理的学生来到这个隧道“挖到宝藏”!

空间建设 篇2

前言

城市游憩空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对外展现,其发展变化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与建设已迫在眉睫.1.国外研究现状

游憩空间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的闲暇时间增多,游憩空间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游憩空间常常从地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生态学、社会学、文化的学和经济学的若干角度进行规划与设计;当游憩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府必须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是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起源于西方18世纪的杂志社、咖啡馆和音乐室中,后持续发展至19世纪的城市街心公园、运动场和假日旅游之中,到20世纪初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游憩空间是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了解城市规划。从西方近代城市规划学派的发展看,自19世纪开始,便成为了规划实践的主流,一直以建筑规划为主,如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规划国际竞赛、19世纪末的城市美化运动、20世纪40年代的“体形环论”、“体形秩序论”等。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的法国社会学家拉伯雷(Le Play)曾把“地点-工作-人”概括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三大要素,其表明了城市的主体是人,当然这不单纯是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意义中的人,因此城市首先要满足各式各样社会人的不同需要[1]。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是埃比尼泽·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其代表著是《明天的花园城》,剑桥出版社1980年出版), 他提出“花园城”规划模式,其中指出六个要素:(1)人口被严格限制;(2)容易接近绿地, 绿地散置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3)绿色地带不得侵占;(4)产业多样化;(5)城市设计必须符合土地特征;(6)全部土地由发展公司掌握[2](P213-215)。霍华德之后,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是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城市发展理论家。他在继承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花园城”模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为大众社交提供一个平台,人们在这里扮演各种角色,并且城市作为国家的一部分,还是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表现。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中,于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通过的《雅典宪章》,成为20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奠基性文件.需要说明的是,1951年10月 ,清华大学营建系翻译此宪章时用的是“游息”,现在一般称为“游憩,(原翻译载于《建筑师》总第四期)。该《宪章》提出,城市的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息和交通等,而把“游憩空间”当成城市建设重要的原则,是衡量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要素。20世纪 70年代,在城市规划中,又出现了社会文化论和空间决定论等不同的学派,他们对后来西方社会的城市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合理规划的形成,目的是使有价值的自然结构与传统风格得到延续。规划的形成依据于现有城市条件的质量,努力保存“传统价值”、“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 [2](P2-5)。

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近代以来,经济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稳定,这使得民众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的同时也使得民众对城市内游憩空间的需求日益强烈,于是各大城市政府均开始着重建造诸如城市公园、娱乐场所、运动设施等休闲化与多样化的大众游憩空间,并以此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为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3]。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游憩空间的规划与建设越来越备受重视。在市政学者的大力主张和极力引导下,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将公园纳入市政运动和改善居民公共环境的范围里并将之付诸于实践。考虑到公园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些中国创新先驱城市因地制宜地开创了近代公园开放的模式,这样一来还充分利用了本身的历史文化优势。例如开放皇家园林、官署园林和坛庙园林[4]。

虽然现在中国的游憩空间建设已初见成果,但是时代大潮没有停留,经济还在快速发展,所以学界对于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很是关注,尤其是在将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城市游憩空间的生产过程、机制及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但从根本上讲关于游憩空间研究的相关资料还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将过程、机制、效应融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的框架体系和思路。

参考文献:

空间信息产业助推科技北京建设 篇3

2008奥运会成功召开后,北京秉承奥运理念,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要求。其中,科技北京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科技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提升首都生产、生活,城市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的科技含量,率先将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空间信息产业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本文着重讲述北京市科委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北京一号”小卫星,及以“北京一号”,小卫星对地观测信息为主的空间信息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北京一号”、卫星以其166公斤的重量装载了两台遥感仪器,从2005年10月发射升空开始,一直不间断地对北京市和全国进行着观测和监测。这是我国第一颗以我国首都命名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卫星,也是第一个以北京市属企业自主运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系统。4年多以来,以这颗卫星的数据为基础,已对北京市土地、农业、林业、地表水资源,城市发展和违规用地,城市环境以及灾害等进行着周期性的监测和分析,卫星遥感结果已成功进入了市相关委、办、局的业务系统,成为推进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高新技术生力军。

这颗卫星也在我国许多重要领域的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参与了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监测,而且是北京市科技奥运计划的成员之一,在监测奥运建设进程,特别是在奥运临近时监测青岛海域浒苔,保障奥帆赛顺利进行发挥了作用,卫星为我国第二次土地资源大调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基于“北京一号”的卫星数据,开展了对我国西部沙漠化的监测。“北京一号”小卫星既具有一定的高分辨率数据特点,同时它那600公里宽度的对地面扫描是许多国外大卫星都力所不能及的,它可以一年两次获得全国完全无云的照片,对北京市而言甚至可形成每一季度的无云覆盖,对研究监测北京市的资源环境十分有利。

围绕“北京一号”小卫星,在北京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卫星的自主测控、卫星空间信息接收、处理、卫星数据和信息产品生产,以及在农、林、水、城市、环境、灾害等重要资源环境领域应用的空间信息生产服务的新型产业模式和产业链,在北京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卫星数据也已成功服务于以欧盟为主的34个国家,对改变我国以往对国外卫星数据的依赖局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北京:全国第一个拥有对地观测卫星拍摄优先权的地方政府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北京市科委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采用国际合作,自主研制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方式研制。2005年10月,“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成功,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在北京市建成了国内首个“天地一体化”的卫星运行服务体系,探索出我国遥感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使北京市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对地观测卫星拍摄优先权的地方政府,极大地提升了首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北京一号”小卫星的研制和运行,充分体现了设计理念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体制创新。

设计理念创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在小卫星上实现了高分辨率与中分辨率宽覆盖遥感成像的结合;首次将计算机硬盘应用于卫星上,实现了在轨卫星的低功耗大容量存储;以低成本、短周期、高性能,长寿命的先进设计理念。“快、好、省”地成功合作研制并发射了一颗高性价比的对地观测小卫星,跻身国际高性价比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前列。

技术创新在国内首次研制开发了星地紧密耦合、高效匹配的低成本遥感小卫星地面运行系统;在国内首次实现对在轨遥感卫星的性能提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卫星云图的遥感数据选择性下载,将卫星有效数据获取率提高2倍以上,首次通过在轨卫星存储硬盘指令集重组,实现星上存储能力扩展30倍;首次在国内实现了一站式单天线的自主测控及接收管理一体化,创新了多种卫星运行观测模式,极大提高了卫星全球数据获取能力。

集成创新在国内首次建设了集卫星观测任务规划、卫星测控、数据接收、产品生产、产品分发、应用服务一体化的遥感卫星运行系统;实现了观测任务实时上载和执行。

机制体制创新创立了我国首家市场化的集遥感小卫星系统集成、运行管理、技术研发、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公司,形成了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率的遥感小卫星运行服务系统,首创了我国遥感卫星“自主运行、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探索了政府支持,企业运行、商业服务的民用航天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的新机制,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成功实践。

“北京一号”小卫星:北京市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好帮手

“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后,在北京市政府11个委办局得到深入应用,将遥感信息技术嵌入区域政府业务管理系统中,在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资源调查统计、城市精细管理,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等方面创建了集准确性,时效性、便捷性于一体的政府业务管理新模式,使遥感信息成为支撑北京市政府业务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在创新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全国领先成果。

国土资源管理应用

在北京市国土局土地资源管理中,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批后监管、辅助土地规划三个业务方向建立了长效服务机制: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面,按照“月清季累”的工作模式,辅助地籍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和新增建设用地情况,为市国土局开展土地执法检查以及按时完成国土资源部下发的新增建设用地季报工作提供独家数据保障;在土地批后监管方面,已实现“征供管一体化”为主线的工作模式,在辅助土地规划方面,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专项调研,数据调整与分析以及新版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

农业资源调查统计应用

在北京市统计局进行的农业资源调查统计中,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创建了“遥感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为辅”的新型统计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统计方法“层层汇总、逐级上报”。可能产生的瞒报,虚报、漏报等问题。建立并完善了全市冬小麦。玉米设施等精确到地块的统计空间数据库,实现了从“报什么是什么”向“是什么报什么”的巨大转变,使统计业务获得跨越式发展。

城市精细管理应用

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业务应用中,结合

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和市建委、规委、市政管委、文物局等相关业务需求,开展‘城市执法管理’应用研究,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灵活快速的监测能力,将原来完全被动依靠群众举报,执法人员现场核查的传统监管模式,转变为主动利用卫星定期观测,依据科学数据现场核查执法的工作模式。该研究成果和模式,已成功应用到部分政府业务中,有效地加强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城中村”、“航空走廊”、铁路沿线、“非法砖窑”,“非正规垃圾场”、“不可移动文物控制带”的环境整治。监测和执法,有效提高了城市精细管理和专项整治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环境监测评价应用

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方面,开展了“全市地表河湖水系及湿地动态监测”、“生态环境评价”、“森林资源统计调查”,“生态建设工程”等18项专项研究,充分显示出北京一号小卫星自主运行的卫星数据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同时,结合北京市“十一五”生态规划和2008奥运生态环境保障目标,编制了切合北京生态实际和发展目标的《(基于北京号小卫星数据的)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从而为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发改委真实掌握和评价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望:空间信息技术需求广阔

空间建设 篇4

精选主题切口小

我曾主持过多个中央电化教育馆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十二五” 规划课题,当时在课题选题时遵循的原则就是:结合自己的特长与优势,选题要兼顾宏观性和针对性,做到“精选主题, 切口小”。结果,课题申报与立项非常顺利。于是,在特色空间创建的主题选择上,我也同样遵循了这个原则。

既然是特色空间,那“特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联想到这几年,我一直从事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尤其关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互动教学这方面的研究,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级别的比赛并获奖,同时还参与了中央电化教育馆近几年全国级互动教学大奖赛的评审工作。手头上不仅有许多优秀的课例资源与教学资源,还有中央电化教育馆、 SMART教育技术中心、大恒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合作伙伴。我认为这应该可以算是特色,于是便着手创建了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智慧课堂”特色空间(如下图)。

创建特色空间旨在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各种资源分类放置, 便于与同行们开展互动交流,实现真正的网络学习。

围绕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小切口,我的特色空间开辟了“互动教学信息”“中小学幼儿园优秀互动教学课例““NOTEBOOK微课”“信息技术教学”“个人成长”等栏目。

除了栏目设置外,空间的美工和版面设计也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桌面装扮来彰显空间的页面特色。第一步要做的是选择一种版式布局,我选择的是1:2:1的版面,这种版面看上去还是蛮舒服的。第二步是设置皮肤,平台中提供了各种风格的皮肤,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还可以定期进行皮肤的更换,让空间时刻保持新鲜感。第三步是选择需要的模块插件插入到页面中,有些模块不需要可以去掉,内容可以修改,还能增加自定义模块,如背景音乐、视频广告等。这些模块的使用方法,我放在了空间的“技术支持”栏目中,供需要的老师参考。第四步是设置页面。因为空间提供的模板再好看也容易和众多老师撞色,所以我通过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片处理软件专门为空间做了头部背景和底层背景的图片,并上传到相册中,还需要选择相应的背景高度。所有设置都完工后,点击保存就大功告成了。这样就生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

我的感受:特色空间最好能体现“特色”两字。老师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选择切口小的主题,设置栏目,设计美工。

丰富资源很重要

网络学习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大容量的空间,可以把视频、图片、文档、动画等各种文件放在资源中心。一来可以解决U盘、移动硬盘等传统存储设备容量有限、怕摔怕进水等问题。二来便于将大量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存放并与全省教师分享。

2015年9月初,在得到中央电化教育馆及加拿大SMART技术(中国)公司上海代表处的授权后,我对资源中心的栏目进行了设置,以中小学、幼儿园各学科为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目录和子栏目,在子栏目中以课题名建立文件夹,将所有近年来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互动课堂大奖赛的一、二等奖优秀课例录像、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分类上传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此外,SMART公司每月的月刊 “SMART教学速递”也是一本非常好的电子杂志,每期杂志都会提供全国各地开展互动教学的活动、互动教学最前沿的信息、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制作技巧、优秀课例分析、互动教学示范学校、 示范教师介绍以及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资讯。我已将2010年至今将近50期的教学速递PDF文档分类上传到资源中心,有兴趣的教师可以前往下载。

除了以上资源外,教师们优秀的教学课例录像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由于视频都是高清格式的,非常占空间,上传也比较耗时。于是,在征得SMART公司的同意后,我将优酷中SMART官方上传的历年来的优秀获奖教学视频以发布文章的形式,分类放在了空间的相关栏目中。访问特色空间的老师们只需点击文章,就能在线观看这些录像,如果需要某节课的教学资源,再到资源中心相对应的目录中下载就可以了。这种分享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网络上的已有资源,只是将视频链接分类发布就行了,既方便,又节省了空间。

这些优秀资源,对于初次接触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对互动教学有浓厚兴趣的教师而言,能帮助他们快速学会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操作,学会互动教学的设计,学会将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 从而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截至10月底,微课资源已有111节,课例录像有212节,全国优秀获奖课例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反思共764个。

我的感受:微课程能满足集中培训后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与获奖课例配套的教学设计、反思和课件,能帮助教师更深入地学习课件的制作方法,全方位地感受互动教学。

深入应用显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师们开展在线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培训为例,以往我们都是通过请产品提供商或者相关专家前来学校为全体教师做应用培训。专家在台上讲,教师们在下面听。2~3个小时的培训,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操作知识点的传授,或许培训时教师们听得津津有味,会被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功能和巧妙的设计所吸引。但是回去以后,过了几天、几周、几月,当时听的内容就忘记得差不多了,在平时的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是被当作幕布使用。我想很多学校都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这样的事情吧。

所以,传统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需求了。我们必须学会改变,必须学会通过网络来帮助自己学习。

2014年至今,我应邀参与了十多个省内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培训讲课活动。培训时间长的两天,短的半天。 培训内容涵盖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个人成长、电子白板使用基础、电子白板课件制作、互动教学课例解析、国内优秀资源分享等多个方面。记得2015年上半年,有一次我去舟山教师进修学校讲课,老师们听课非常认真,现场气氛热烈,互动培训的效果很好,老师们对培训的效果都非常满意。一个月后, 我打电话问学校负责老师学校互动教学应用情况如何。老师告诉我,虽然当时培训效果很好,大家也很有兴趣,但由于要掌握的技术实在太多,许多老师听过后就忘记了,应用情况不太乐观。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从那时起,我开始反思,如果在培训后能为老师们提供后期的学习资源平台,支持他们进行个性化学习,或许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才会真正地普及和深入。

2015年4月,我将NOTEBOOK软件教程的微课放在了优酷空间。2015年9月,省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特色空间创建活动更是给了我改革互动教学教师培训模式的机会。我一边建设平台,一边联系曾授课过的学校和老师,让他们通过我的空间学习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操作技能,学习互动课堂的教学设计, 学习怎样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学科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9月初,我参与了市内几所中小学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培训活动。这几次培训,除了现场互动交流分享外, 我还特意安排了一部分时间向老师们推荐了我在省平台开辟的特色空间,建议大家每周学习一项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听一节优秀获奖课例,读一篇教学设计,仿做一个互动课件。个别老师听取了我的建议,并反馈告诉我,效果真得很好。

从2015年5月份至今短短几个月, 有十几位老师通过我的优酷空间和省平台特色空间的资源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并常常通过QQ、微信群与我交流。 在今年10月举办的宁波市SMART杯中小学互动教学应用大赛中,这些老师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可见网络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成效已凸显。

我的感受:传统集中培训与网络学习空间的渗透,能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提高互动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的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未来展望细思量

回想特色空间的开辟,其实才短短两个月。但越来越多对互动教学感兴趣的老师都开始关注我的空间,通过空间的资源进行学习。885个关注人数, 1721次的访问量虽然不多,但那些给予空间高度评价的领导和老师们却激励着我努力做好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工作。

我个人认为平台的技术支持还可以做一些改进:如果资源要一个个上传,费事费力,效率不高,那么如果做成百度云模式,通过网页或者客户端的形式批量上传文件和文件夹是不是更方便呢?这样的好处是,即使网速不是很快,老师们只需要批量添加,让电脑慢慢传即可,上传的同时自己还可以去忙其他的事情,这样的建设效率应该会更高。下载时,能否提供批量下载的功能? 这样老师们下载资源时也会更便捷。

网络学习平台除了提供资源给老师们学习外,在线交流和学习其实也很重要。如果能以类似互动教学工作室或者互动教学朋友圈的形式,把真正对互动教学有热情的老师们召集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共享资源,共同提高岂不是更好?因为在工作室或朋友圈中, 所有成员可以共享教学资源,进行在线互助,组织小规模网上实时论坛等。

空间建设 篇5

以生为本加强班级学风建设2009-05-30 19:58学风是班风的集中反映,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思维。学风又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么学风就是这个生命的灵魂,学风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班集体是学生活动、成长的基地,而良好的班集体的学风,能对学生提供优良影响,从而形成与集体一致的集体主义意识,能给学生以鼓舞、鞭策。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首先、以学生为本,充分鼓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04年,我接了五年级,在与学生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成绩差距很大,我就意识到让差生安于学习、乐意学习是我们这个班级学风建设的关键。因此在班会课上我就以“我的理想”为主题和同学们探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每个人谈到了要为理想而奋斗。接下来关键的一步,就是正确引导他们怎么做。我说了以下几点:第一,确立你的目标,明确你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在班级里达到什么样的合理位置;第二,反思你在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找到阻碍自己学习的不利因素:第三,强化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科,树立起自己的学习兴趣;第四,补救弱项,以自己的优势科目的劲头去补救。第五,避免三分钟热度,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还要有不折不挠的精神。经过几次教育,班级学生的整体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激发。

其次、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培养学习兴趣

说实话,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他们的天赋、能力和技能不是平均分配的。一个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大学生。而让他们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却是可行的,这就取决于他们的兴趣,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乐趣。我在教学中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点滴进步。

1、培养学习尖子,带动班级学风。

学习尖子在学校的名次好,这也很能鼓舞班上其他同学好好学习,因为榜样就在身边,他能学得好,我为什么就学不好呢?难道我就不能超过他吗?这样大家你追我赶,班上必然在学习上形成一股竞争的风气,然后老师再加以正确的引导,给学生讲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鼓励每个学生都向前冲,这必然会在班上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比如我班孙文华、田晓彬等同学,刚接班时分数并不高,但在几次考试中显出一定实力,我就一直鼓励他们向高峰攀登,冲向学校的前几名,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一直位居班级前列。我班尖子生在校级的名次好,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也为班上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看到校级的学习尖子就在身边,有学习的榜样,学习兴趣也变浓了。大家你追我赶,这不仅使班上涌现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而且整个班的学风也变浓了。

2、激励后进生向前进,促进班级学风建设。

激励后进生,让后进生也投入到学习中来,也是培养班级学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实际上,一个班中最不爱学习的学生就是那些后进生,往往就是他们这几个人,闹得班上鸡犬不宁。这些学生管理得不好,班上的纪律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学风了。但这些学生一般都还是比较懂事,都知道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而且也想学习,他们不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基础差,不会学习,或是成绩离目标太远而破罐破摔。在这时,如果仅对他们施以批评和惩罚是无用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对他们施教学法,使他们知道该怎么办。对于我班这些学生,我告诉他们应该尽可能搞清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再求慢慢提高,有不懂的地方就一定要问,每天只要学到一点知识就是进步,并且不断提醒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感到被关心、被指导,从而信心倍增,不断努力把学习搞上去。连后进生都努力学习,全班的学习风气肯定会很浓了。

尤其是学困生,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很容易在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答对了其中一部分,就立即予以表扬,让他感到自己正在进步。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真正地获得进步,让他们能积极而自信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最后、选择合适的班干部,帮助全体同学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小学学生还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而监督和落实的职责除了班主任以外,更有利的人选就是班级的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热心为集体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积极分子,由他们组成的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在选择干部时采取的是竞选制,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学生能够信服,他们也能够把学习搞好,在学习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平时我总是把一些后进生分配给他们,他们也总是不厌其烦监督和督促他们,在他们的监督和督促下让班级后进生在不自觉中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没有良好的学风,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在良好学风的熏陶下,莘莘学子才会学有所成,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健康向前不断成长。

类别:班主任论文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2899)| 评论(1)上一篇:听课感受 下一篇:教育叙事:让生命之花绚烂多彩

相关文章:•班级学风建设策划书part2

•浅谈班级学风建设

•关于如何做好学习部的班级学风建...•作为班主任如何抓班级的学风建设

•学风资料(1)2006年下半学期班级...•班级学风建设

最近读者:

佐珥丄の珥環蓝色·蒲公英人在江南VIP南国中文系独爱_Michelleszyl—sleepkuishizhuren无关与谁

网友评论:1 08材料 2009-09-18 19:30 | 回复 顶!!好老师!发表评论:姓 名:畅想经济乐园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内 容:插入表情▼ 闪光字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取消回复

隐藏

空间建设 篇6

地理空间框架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实际上,它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加工,或者交换、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法规、标准、基础设施的一个总称。也就是说,在政策标准各方面的支持下,建立相应的机制,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人和设备。设施,向社会各方面提供地理信息的服务。地理空间框架也是当今测绘工作的主要活动和主要内容。

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贯彻落实中央的指示精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当时的国务院信息办(现已并入工信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应用的一个指导性意见,对于地理空间框架和应用,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的规范。

这里面地理空间框架的构成,具体而言包括了五大内容:第一是数据部分,这是最基本的;第二个是目录和交换,要建成一个交换体系;第三是提供公共服务体系;第四是政策和标准的支持;最后是要组织保障,没有组织保障这项工作做不好的。这就是我们的地理空间框架的五大体系。五大体系的核心是基础数据,因为其他的是相对固定的。所以我也会重点介绍数据体系。

地理空间框架要求从国家到省、到市县是互联互通的。国家一直是统一的,在全国实现互联互通。这样在全国的保障服务上是非常便捷的,也是非常丰富的。我说的数据体系这个框架的核心,也是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多尺度、多要素、多类型、多时相,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

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到底建设到什么程度了?

新时代的坐标体系建设

首先是国家层面的建设,就是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这个核心的建设。要说数据体系建设,首先要知道我们国家在做地理信息的采集、服务过程中的基准问题。所谓“基准”就是坐标体系。

地理空间信息中的任何一个点都有它的坐标,这是我们测绘活动的一项基础。而这个基准,是由平面基准(平面坐标)、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深度基准构成的。重力基准我们可能用得稍微少一些,但是在矿产方面用得比较多。

平面基准,我们国家经历过三次变化:最早采用的是1954年的全国统一标准——北京坐标系,作为我们国家平面控制网和控制坐标系的原点。到了1982年我们又建立了西安坐标系,也就是80系——1980西安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也是个平面坐标系,那么这个坐标系派生出来的图和各方面的应用,当前也在用。到了2000年,随着我们卫星定位技术的提高——因为前面这两种坐标系都与卫星定位不相关,所以这个坐标系都是在过去要做各种三角点、天文大地网测量的这些基础上建立的,与现在的精度不行——所以2000年以后,有了卫星定位技术以后,国家开始实施了2000坐标系。这是以地心为中心的一个动态的平面一致的坐标系。

而对于高程坐标系,就是我们国家哪一点多高。这个高程坐标系是我们1956年建成的黄海高程。到了1985年做了一次改造,然后建成了1985的高程,这个高程的原点是在青岛。青岛市观象山的水陆原点,和海平面相接的一点作为我们国家高程的零点。所以到哪个城市说海拔多少,就是以之为计算点的。这是高程系统。

要开展建设离不开这个系统。因为这些基准都有些过时了,为了提高我们现在测绘基准的水平,适合国际要求,特别是卫星定位技术的要求,所以从2000年起,国家就批准了一个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的工程。这个工程国家投资了5个多亿,2001年建设完成,这就是建立我们国家的在2000坐标系环境下的三维动态陆海一体的高程技术。这个系统,要建立360个国家卫星定位的连续运行的基准站。一开始这360个站基本上都是GPS站,现在我们国家的北斗系统出来了,现在我们的这360个站,既满足GPS的要求,也可以和格洛纳斯、伽利略以及我们的北斗兼容。这些系统都可以共享。这360个站分布在我们国家各地,是国家统一建设的,但各个省市也在建省内范围的。目前我们掌握的卫星定位基准站,全国有2000多个。我们全国除了东北和西北部分区域以外,发达省区的基准站基本上都建成了。

基准站体系建成以后,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解决了我们测控制点,不需要再用经纬仪。现在只要拿着卫星定位仪——GPS仪器或者北斗仪器,往任何一点一放,这个系统就可以收到信号。一般精度的,放一下大概就是一分钟不到,这一点的平面位置就出来了。这些点建了以后,我们测量的精确程度和技术水平就有大大的提高。这是解决了我们平面测量的效率问题,和卫星技术是紧密相连的,给全国提供了平面的基准。

而在高程系统方面,我们在全国开展了12万公里的水准测量——一等水准测量。通过这次测量完以后,我们和现在的GPS点,以及国家的重力点,一起对全国的地质进行了一次模拟的计算。计算完以后,把这套系统和之前的卫星定位数据系统一结合,这时候我们到任何一点就可以不仅获取它的平面位置,还可以获取它的高程。这就是我们的大地基准,到2016年将全部建成。这项工作是在全国大规模地铺开。

1∶50000地图的全国覆盖与更新

同时,按国家的要求,我们要将1∶50000的地图对全国进行全覆盖。这是一项重大的工作。我们在2006年以前,曾把过去测绘的1∶50000的图都输进去建立了数据库,但这个数据库是比较陈旧的。所以从2006年起,国家又专门投资了5.4亿,对过去的老的1∶50000的地形图进行更新。这个更新工程,从2006年起,到2011年结束。

我们用5年多的时间,把总共19000多幅地形图测完。2011年举行了项目的验收,这部分占了全国面积的80%。而青藏高原——新疆、西藏、青海这一部分,海拔在4千米以上,过去有很多无法测,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实现后,国家就西部这个项目就投资了11个亿,同样也是2011年竣工完成。

工程顺利完工以后,我们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对这两项工程进行了联合发布:全国的最新的1∶50000数据,实现了全国的全覆盖。这个全覆盖,在国际上都是非常罕见的。除了美国的基本图是1∶24000以外,像加拿大、俄罗斯都没有实现。现在各个省,任何地方和部门都可以拿到这个数据。

nlc202309031251

完成了陆地测量后,陆地的延伸——海岛礁的问题怎么解决?所以在很多部门、专家的要求下,我们提出了关于开展海岛礁的一个测绘工程。这项工程是以总参谋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的名义申报中央的,具体实施由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国家海洋局和海军司令部四家联合来组织实施,由国家测绘局来牵头。项目由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批的,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军委几位副主席都在上面签了字。

这项工程国家投入了15.6个亿,从2009年开始,今年一期工程完成,明年上二期。这项工程我们主要对600多个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进行定位和测图,同时要全面摸清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个岛礁是实际被外国在控制着。

这三项工作做完后,我们的测绘工作,从国家的角度就全面完成了。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部门特别是道路交通部门提出来,能不能每年把图可以快速地更新?

在这种诉求下,我们就开展了定期更新的工作。因为我们国家有自己的测绘卫星,数据源没有什么成本,所以大概每年只要花将近1个亿左右的经费,就可以把全国的1∶50000地形图的数据实现全面的更新。通过各种努力,这几年已经实现了。从2012年开始,对重要的地理信息要在全国范围内,每年做一次更新。

这个年度的更新出来以后,给相关部门提供使用,反映非常好。我们不仅实现了全覆盖,而且实现了动态更新,很多数据现势性很高。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数据在1∶50000的尺度上是非常丰富,而且现势性非常好,所以在各个部门像国土方面使用的地质调查等等,应用很广。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城市建设

我们建立了这个数据库以后,同时为了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建立起国家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分三种类型:一个是涉密版,因为5万的地形图是机密版,机密版是不能卖的,也不能泄露的,所以我们就设置了平台的涉密版;其他两个是政务版和公众版。

涉密版主要是公安部门需要的,而其他政府内网环境下运行的是政务版。现在我们各个城市的数字城市基本上是政务版的偏多。同时我们从2010年开始,实行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公众版,就是天地图。天地图和现在的谷歌地图是相类似的。我们想通过我们全国的努力,实现某种形式替代谷歌。现在天地图除了西藏没有连上以外,其他的对全国实现了对接联网。

国家在测绘地理信息方面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国家完成了1∶50000的,任务基本上是完成,可以提供保障了。省这一级的,是要求1∶10000或者1∶5000的数据基础;而到市县这个层级,就是1∶2000甚至1∶500。因为现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卫星影像的技术提高,大家对大比例尺、高精度的数据需求非常旺盛。所以这时候我们地方不能全靠国家的这个版本,所以数字省区和数字城市也是在这个环境下提出来的。

数字省区的建设内容,我们在2009年就印发了关于数字省区建设的技术大纲。数字省区到底怎么建,数字省区建设的数据体系方面,也就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现代的基准要和国家基准一致;一个是数据库,就是1∶5000和1∶10000的数据库;再一个就是要建立起公共平台,包括涉密版的和政务版的。

由于各地的发展不平衡,我们对建设数字城市也不能一刀切。对具备硬件环境的城市,对数据要求比较紧迫的城市,从2006开始,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全国性工程。

这项工程实际上是在总结国家和省的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项工作:第一是建立一个数据库,就是以为1∶10000、1∶5000、1∶2000和1∶500为基础的,覆盖城市市域和市中心的数据库;第二是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同样分为政务版、涉密版和公众版的,为各方面服务;第三是建立一套机制,在市域范围之内,政府来主导,大家共享,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国土部门来做基础的技术保障支持,来做更新;同时第四点,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若干应用——各个部门在应用,以此实现政府间的数据互通共用,一套数据解决大家的问题。

我们的要求是十二五期间,333个地级市要全面完成。现在的情况是到目前为止,324个地级市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

(本文根据作者在8月湖南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市长研讨班上所作报告录音整理而成,有删节,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空间建设 篇7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湖南经验”,数字化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并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以信息化支撑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和创新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来,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为全国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了范本。教育部2012年两次在湖南召开现场会推介湖南经验, 教育部副部长一年三次到湖南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进行了专题调研,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湖南经验”由此形成。为了进一步把握先机, 及时总结经验, 在本科高校全面推广网络空间教学工作, 有必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湖南经验”研究。

一“网络学习空间”概念的界定

网络学习空间, 是以学生网络学习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 以E-learning理念为指导, 由组成互联网的全球电脑网络利用云空间构建一个个适合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可以开展实时或延时学习活动的互动场域。学习空间以其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动态开放的平台、丰富生动的学习内容, 有效地补充课堂教学中对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培养的不足, 克服传统自学方式资源缺乏、学习方式单一、学习过程中存在孤独感的弊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湖南率先实践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国内外网络学习现状

网络学习是互联网时代最新的应用成果之一, 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香港的数字化教学, 中国台湾的数位教育, 新加坡的3D教学实验室, 韩国的视频学习网站, 日本的移动学习, 德国的数字出版, 荷兰的游戏职业教材, 英国的数字化实验室, 美国加州的电子书包, 这都反映了当前网络教育最前沿的成果。湖南省于2010年开始, 在引进“世界大学城”网络服务系统的基础上, 启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 目前已建设机构平台190个、师生个人空间50余万个,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发布教学视频78万个, 发表文章1269万篇, 视频浏览量973万次, 文章点击率1.9亿次,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成效显著, 促进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湖南经验”的意义与价值

当前, 教育信息化已步入加快推进的黄金期, 也是关键期。在教育外部, 信息技术已演化为一场革命, 对传统社会形态带来巨大冲击, 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业态迅速转型。在教育内部, 教育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都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中, “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是七项重点工作之一。湖南省教育厅王柯敏厅长强调, 要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作为巩固和发展“教学中心地位”的重要抓手。推进教育信息化, “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 “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关键,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则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湖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许多做法走在了全国前列, 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并加以推广。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曾经在肯定湖南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成绩的同时也提醒经验虽然是湖南总结出的, 但空间教学最容易见到成效的是本科高校, 但本科高校基本没动。这是提醒, 也是鞭策。立足于人才培养这一学校的根本任务、特别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信息化需求、积极探索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探索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这是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湖南经验”的意义所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湖南经验”的研讨价值在于, 总结并提升“湖南经验”, 充分发挥网络空间教学“平台开放、内容延展化、学习主动化、互动多元化、研究深入化、资料长效化”的优势, 推进本科院校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

四本科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工作的推进

挖掘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湖南经验”的内涵与外延, 统筹考虑, 科学谋划, 顶层设计, 推进本科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是当务之急。

本科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思路, 可借鉴“职教新干线”的湖南经验及做法, 结合本科院校的学科特点, 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建立以本科院校教师为空间建设及应用主体, 以促进资源开发与教学方式转变为核心, 以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及骨干教师空间建设范例为引领, 加快本科院校推广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的新格局。

总之, 本科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在内涵把握上, 应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在建设方式上, 从“使用者自己建”转变为“企业参与建”;在发展方向上, 从“建设主导”转变为“应用主导”;在机制上, 变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在路径上, 规划引领、重点突破、整合资源、试点示范、考核奖励;在条件上, 加强组织机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柯敏.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EB/OL].http://www.hnlsjy.com/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15

[2]杜占元.加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2/1101/c1053-19462119.html

[3]王键.空间教育教学——“三通工程”的核心人人通[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1)

[4]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lhzz.cn/N-714.aspx

[5]朱松林、王键、潘杰.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 2010

[6]王海东、丁兴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11)

区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初探 篇8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宁波市积极响应2012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结合本地实际, 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网络空间“人人通空中课堂”地区级平台, 为学校进行网络教学和管理提供了条件。

宁波市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定位为学习型互联网资源分享社区平台, 具备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服务教育信息化等基本属性。2013年7月8日上线试运行的有学习资源管理、个人实名学习空间、班级网络空间、教师空间、空中课堂、英语在线学习等功能模块,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应用综合平台。首期开通的是以初中二年级师生为对象的近7万个个人网络空间, 教师和学生都拥有实名的网络社区学习空间, 把日常的学校教育教学实体搬到了虚拟的网络社区, 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学习和生活中。

●平台运行情况

“人人通空中课堂”尚处于尝试阶段, 但总体而言运行顺利, 受到了学生与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 “人人通空中课堂”主要优势特点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突出本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网络让宁波市的名特教师与学生实时互动, 在每天的交流学习中, 名特教师网络视频答疑的时间段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时间段。二是针对性地提供国内外优质资源。经过专家组审核认定的国内外优质资源长期放在空间模块中, 供学生随时使用学习, 并记录学生使用学习的情况, 学生也很容易找到要学习的内容。三是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网络虚拟平台。

通过梳理两个多月来, 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对“人人通空中课堂”的反馈信息, 我们发现通过推出“人人通空中课堂”, 促进了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教师通过网络的教学新形式感受到与全市学生互动的乐趣, 并提出了想要继续参加的愿望;学生通过学习平台与名特优教师们零距离接触、交流, 不仅解决了学习上的困惑, 还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家长则迫切希望享受到本地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要求尽快推出针对小学、高中的人人通项目。

●平台建设建议

1.资源建设

要建设和运营好网络空间“人人通空中课堂”平台, 关键在于优质资源的汇集和便利使用, 这是人人通网络空间的生命线。概括起来, 应该受到重视的有两方面:一是要建好资源APP广场。必须要把好资源准入关, 通过多种途径认定把关, 搞好准入, 可以是企业及教育科研部门、可以是学校、可以是个人推荐等, 放在不同的社区范围内, 可以是整个平台, 也可以是一个学校社区, 甚至可以是一个班级社区。二是资源使用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及时清理点击率不符合要求的东西, 点击率高使用充分的资源, 要用市场的手段来奖励。

2.参与建设

空间建设 篇9

北京现在的行政区划拥有14个市辖区、两个县, 面积达16, 410.54km2, 这构成广义的北京。而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北京则笼统地指由城墙围绕的今二环以内的城区, 习惯上分为内城和外城, 总面积合计约62平方公里, 即北京旧城[1]。北京旧城的布局、历史街区、单体性建筑等无不体现着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的传统规划理念, 无不凝结着老北京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它不仅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杰出典范, 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枚瑰宝。回顾新中国建立前后北京旧城的发展改造等, 可以提炼出以下几方面问题:如何看待对北京旧城规划设计的方案选择与产生的影响?如何看待北京旧城改造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规划建设北京旧城?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一、北京城市空间规划模式

对于北京城市空间如何处置, 建国初期曾经有“梁陈”方案 (核心是突破旧城, 行政中心西移) 、苏联专家方案 (核心是以天安门广场为行政中心) 、“华南圭方案” (核心是北京旧城不必全保) 、“朱赵方案” (核心是力挺苏联专家) 等几种 (图1, 图2, 图3) 。笔者曾经在以前的文章和著作中分析过这几种不同方案的空间模式[2]:

(一) 空间分离发展模式:新城与旧城分离, 代表方案是“梁陈”方案;

(二) 空间镶嵌型发展模式:古城与新城空间上叠错交叉, 其代表即苏联专家方案:以天安门广场为行政中心。此外是“朱赵方案”。

(三) 空间融合型发展模式:代表方案是“华南圭方案”:北京旧城不必保全, 保留部分、拆迁部分, 新旧城市发展融合, 文物古迹散布于城市各处。

对以上三个方案进行比较, 笔者认为:第一, 从城市建设周期分析, “朱赵”方案在旧城的基础上建新城, 所辖区域有限, 用时最短, “梁陈”方案次之, “华南圭方案”规模最大, 建设周期最长。第二, 从资金投入分析:表面上, 古城与新城空间上叠错交叉的“朱赵”方案在建立新城时, 可利用旧城部分资源, 资金投入应该最少, “华南圭方案”中新城旧城部分融合, “梁陈”方案则是新城完全分离旧城, 资金投入最大。第三, 结合建国初期我国政治、经济状况, 从可操作性分析:经过多年战乱的中国, 国库匮乏, 而新中国建设之初, 各方面需要的财政支出项目繁多, 新中国依旧需要苏联的援助, 共产党需要在首都北京尽快建立行政中心, 巩固政权。故此, 苏联专家及部分中国专家主推的“朱赵”方案投资少, 建设快, 所以可操作性强。“梁陈”方案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下, 则不易被接受。“华南圭方案”是一种很理想但投资大、较难操作的方案。不具备充足经济实力与建设经验的国家往往很不容易把握拆迁与保留旧城的“度”, 新旧城市的发展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实质性融合。

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旧城改造问题, 最终在“朱赵”方案与“梁陈”方案之间争论不休, 相关比较, 整理如表1。

苏联专家与中国部分专家认为, 首都北京应以北京旧城为中心, 一方面旧城具有悠久的都城历史与重大的国际影响力, 可加强首都地位;另一方面, 新中国刚刚成立, 财力还不充足, 新建行政中心耗资较大, 不利于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利用旧城可减少财政投入。关于最终确立此方案, 笔者分析:第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际国内形势还不稳定, 国际环境不利于建设新城, 对这一点的考虑值得肯定, 这是在旧城基础上建新城方案的优势。第二, 迄今, 北京拥有858年的建都史, 3057年的建城史, 历朝历代留给子孙的文化遗产随处可寻, 作为古都, 其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作为首都, 其区域功能定位更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但最终采用的行政中心定于旧城的方案直接导致新北京的建设发展与旧城保护相冲突。古城墙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古建筑、城楼、四合院被钢筋混凝土代替, 高密度办公、高容积率住宅让首都变成“首堵”, 交通、用水、用地等问题直至今天仍困扰着城市建设者, 影响着首都人民的日常生活。建国初期, 由于受到“一边倒”等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使“梁陈方案”遗憾落选。此刻, 再回头看“梁陈方案”是有其独特魅力的:保留旧城的原始布局, 在京西建立新城, 设为行政中心, 旧城定位为历史文化中心区, 使得新旧两区并立, 功能分区明显, 均衡发展。很可惜, 此方案时至今日才被推崇和认可。

二、具体案例——天安门广场改造

时间构成了历史长河的一维性, 空间构成了历史画面的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既能塑造历史记忆, 又能作为历史研究的变量。正是基于这种逻辑, 朱大可先生在对北京“地理学父权体系”的评论中指出, 北京“坐落在家族空间道德秩序之上, 它一方面由中心向外扩张, 一方面却高度内敛和自我投射, 维系着水泥意识形态的强大引力, 也标定了贵贱、尊卑、远近和亲疏的人际关系。按照旧帝国空间逻辑, 它只能拥有一个不朽中心, 聚集着行政管理的最高威权;它既是城市生长的起点, 也是其功能指向的终点。”[5]但是, 对于这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 不能泛泛而论, 以代表性建筑作为静态诠释的切入点, 同时以时空变化作为动态诠释的重要依据, 是城市研究也是历史研究新的尝试, 这构成了魏万磊论说天安门权利体系的主要逻辑[6]。具有政治象征的公共建筑集“物质结构”、“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于一身, 成为探讨政治、历史与艺术关系的最佳切入点。而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政治性建筑中的表达也十分明显, 这种矛盾决定了建筑给人的感受。

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府开始着手对北京旧城及其部分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与建设。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对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构成了中国政治合法性体系的论证, 显示了历史记忆的塑造与政治言说体系的构建内在的一致性和矛盾性。正是在上述这种思路启发下, 笔者试图对天安门的改造进行空间分析。现在根据祝勇[7]等人文献, 将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 1911-1949年。改造前的天安门广场是被包围在东、西、南三面围墙中呈丁字形的广场, 面积共计约为112600平方米, 是皇帝举行活动的宫廷广场, 普通百姓是不允许进入的, 因而成为全城东西交通的一大障碍。改造前的天安门广场体现了封建王朝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思想。

第二, 1949年。1949年1月北平解放, 天安门广场从此开始了新篇章。北平市人民政府组织清运了广场内的全部垃圾, 修筑了东、西三座门的道路和中华门与红墙间的道路, 修缮了天安门城楼, 修建了国旗杆和金水河两岸的观礼台。10月1日在广场隆重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大典。

第三, 1950年-1951年。1950年6月至9月和1951年8月至9月对广场先后进行了两次改造, 开辟了道路, 铺筑了路面, 拆除了花墙和牌坊;为方便交通, 将金水河南岸一对石狮、华表及北岸一对石狮进行适当移位。拆除了东、西三座门及牌楼。确定在广场中心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改造后的天安门, 不仅面积明显扩大, 原有建筑被修缮, 同时建成了新中国的几大标志性建筑, 广场两翼的东西长安街被扩建, 从而形成了一条横贯全城的新轴线[8]。天安门广场成功地转型:由封闭的体现皇权至上的宫廷广场变为开放的宏伟庄严的人民广场。对于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其意义不只是停留在城市规划建设上, 更多的是体现在政治上。侯仁之老先生认为, 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体现了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北京城建设的主题思想——歌颂人民[9]。我认为, 建国初期对天安门的改造更多的是基于政治意义的考虑, 改造与建设的内容也多是服务于政治需要。但是天安门广场的改建无疑是北京旧城改造与建设的成功范例之一, 对它的改造不仅体现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破除封建皇权思想, 同时天安门广场的扩建与长安街的贯通也为旧城交通建设做出了贡献。

第四, 1955年-1959年。1955年9月份拆除了广场旗杆附近的红墙, 并铺砌了水泥混凝土方砖33760平方米。为迎接国庆十周年, 1959年1月开始天安门广场改建工程, 当年3月份北京内城区域停驶有轨电车, 此后拆除了广场周围电车轨道。金水桥南到旗杆间的道路由两条并列小路改建成一副大道, 形成宽达80米的石板道。东、西边缘各辟30米沥青混凝土道路, 即现在的广场东、西侧路。在此期间同时建成了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 并改建了金水河北面的观礼台。在东、西侧路至各建筑物间设置了人行道并进行植树、绿化;广场周围安装了56盏莲花形照明灯, 所有工程均于1959年9月24日完成。10月1日在此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检阅和游行的盛大庆典活动。改建后的广场总面积为292700平方米。

侯仁之先生说:“建国十周年时扩建天安门广场, 同时兴建了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和革命博物馆 (即今国家博物馆) , 使得天安门广场在体现全国政治中心的同时, 也兼有文化中心的象征……考虑到今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建设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要求, 在全城的规划设计上, 应该进一步结合城市平面布局的历史特点来加以考虑。华盛顿城中轴线上核心地区的建设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所在。”[10]

第五, 1999年。在国庆50周年前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改造, 将15万平方米的水泥方砖全部更换为浅粉色天然花岗石。同时, 对广场照明和扩声系统进行了更新, 增加了绿地面积。现天安门广场南北长872米, 北端东西宽500米, 南端368米, 占地面积达400544平方米。可以看出,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9年对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增添了更多的实用性设施, 其奢华的现代化改造也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与充实的体现。

综合上述分析, 笔者的观点是这样的:天安门广场的改建是北京旧城改造与建设的成功范例之一, 对它的改造体现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破除封建皇权思想。侯老的观点延续至今仍在不断丰富与发展,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背景的今天, 拿今人的视角再去看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不难看出天安门广场的改造与长安街的贯通大大便捷了旧城的交通, 从而为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造后的天安门广场宏伟庄严,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 成为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地理标志。

三、北京旧城改造与建设之失误

(一) 惨痛拆除古城墙。随着旧城区人口及交通压力的不断加大, 旧城的许多建筑被不同程度地拆除或改造, 最有名的就是北京古城墙的拆除。拆除城墙是北京旧城的重大改造之一, 也是旧城改造最具有争议的事件。当梁思成看到古都北京再也无法作为整体加以保护时, 痛心疾首, 泣血陈词:“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 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 就像剥掉我一层皮!”[11]梁思成先生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城墙是北京的重要标志, 凝聚着北京的历史与都城文化, 没有了城墙的北京将不再是完整的北京。直至今天, 学术界和政界对于拆除城墙这一行为的惋惜与指责仍然很多。客观地看, 城墙的拆除是新的城市功能在旧城基础上不断叠加而引发的恶果, 也与当时的领导人与设计者缺乏远见, 受当时政治思潮影响密切相关。而如今, 我们只能通过那些老照片和文本来怀念北京城墙昔日的风采了。这是历史的悲哀!

(二) 惨痛拆除单体性古建。北京城墙的拆除只是北京旧城改造与建设的开始。建国初期对于北京改造与建设的目标是成为大工业城市和消费城市, 彻底改造封闭的封建式城市格局, 因此许多单体性古建被迅速拆除, 代表老北京历史文化的胡同、四合院也迅速减少, 北京的古都风貌遭到严重破坏。法国《费加罗报》曾评论说:“现在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这场文化自杀, 北京正把自己伟大的文化变成平庸。”[12]通过法国媒体的这条评论可以看出, 对北京旧城的盲目拆毁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较大影响,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文化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最后只能走向平庸!

(三) 粗暴实施交通改造。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 大力实施交通改造, 极具破坏性地改变了旧城的空间机理。以1998年北京市开始实施“平安大街”改造工程为例:平安大街东起东四十条立交桥, 西至西二环路立交桥, 全长6890米, 途经地区几乎都是在元大都时期就已形成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平安里、西四北平房保护区、什刹海平房保护区、北海、北中轴、南锣鼓巷平房保护区、宽街等 (地安门南面还是元大都的宫城所在地) [13]。12年过去了, “平安大街”拦腰砍断了北京旧城的南北向肌理, 街道两旁高楼大厦迅速林立, 并且加速了北京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整体性破坏。更具有讽刺性的是, 北京旧城的这条东西贯通“第二轴线”, 几乎成为北京最拥堵的道路!

(四) 不断在旧城内叠加商业区。例如, 北京二环以内在“金融街”之后, “东方广场” (东城区、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国际金融中心” (宣武区、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 等一批大型商业办公建筑相继在旧城内涌现。西单、王府井、前门等大规模商业改造, 都力图建成全市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这样实际上就将CBD和商业中心又都叠加在旧城里[14]。这样为了获得高额的商业利益, 人为地将商业中心叠加于旧城, 汇聚人气, 致使人流难以疏通, 旧城不堪重负。

如果从时间历程来看, 从建国初期到今天, 北京经历过3次较大的旧城拆除运动。吴良镛先生曾经很精辟地总结为:第一次大“拆改”始于建国初期, 延续至“文革”时期。第二次大“拆改”是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第三次大“拆改”是2000—2003年[15]。特别是21世纪初期对旧城实行了“五年完成危旧房改造”计划、“旧城路网加密”措施、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等, 在利益的驱使下, 开发商相继涌入旧城进行商业性开发, 出现了“三光现象”:树砍光, 房拆光, 人搬光。危房改造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原住民的利益, 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使得计划被迫停止。

如今, 北京旧城区的改造建设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悖论:一方面存在着初期改造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北京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 且有关旧城建设改造的舆论压力不断增大, 民间和第三方的视角不断介入其中。因此, 北京旧城的建设改造成为了一道难题, 也成为了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四、北京旧城建设与改造的学术观点评价

关于北京旧城的建设与改造, 我们首先要认清什么是保护, 什么是改造。“保护”并不是指什么都不许动, 而是在不断改善中进行保护;“改造”也不是彻底改建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完善。

在旧城建设与改造方面, 学者界讨论很热烈, 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 对旧城的规划建设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在此列举部分经典建议, 并且评价如下 (表2) :

第一, 吴良镛院士提出的几点建议是很有价值的, 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他提出的第一点是针对旧城建设无重点, 盲目建设的问题提出的。他认为旧城的建设要抓重点, 且因为景点的各自特点不同, 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 这样才能将景点的特色突出出来。笔者认为吴教授的第二、三点建议, 是在告诫城市建设的相关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者, 不要盲目追求建设速度, 要根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规划内容, 从而做出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

第二, 李嫣教授的两点建议是新时代下对于旧城建设的新要求, 利用北京浓郁的文化气息突出旧城的独特气质形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对城市规划建设的门槛、技术水平等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城市形象的树立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现代都市的一大弊病就是彼此高度的相似性, 失去了各自的文化特色, 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纵览世界著名城市, 如日本的京都、美国的纽约、意大利的威尼斯、中国的香港、台北, 以及新加坡等均有各自独特的城市形象, 体现着各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民族文化。北京之所以能够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众多游客, 就是因为它的旧城古建中蕴含着文化的独特性, 只有拥有自己的特点、保持自己的文脉才能够引人流连。现代都市建设,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此点, 盲目地建设高楼大厦但却忘记了一个基本学术理念: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氛围才是一个城市的真正的灵魂, 才能让一个城市独具魅力而非千篇一律的平庸。在这一点上我又想到, 像上海、深圳这样的并无太多文化积淀的新兴城市, 该怎样发掘自己独特的魅力呢?通过了解, 笔者觉得深圳在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当它从一个南方渔村发展成为拥有1035万城市人口的南国一大都会时, 它并没有忘记给予自己精神上的补足, 例如建设深圳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何香凝艺术馆和民族文化村等, 举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深圳是在发掘丰富的城市旅游资源, 同时创造城市文化之底蕴, 培育城市精神。因此, 对比而言, 对于北京旧城的改建, 不能只停留于解决基本人地矛盾上, 要从整个城市着眼, 突出古都的文化优势, 发掘独特的北京城市精神, 树立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形象。

放眼看去, 现在好多所谓的现代化城市都是高楼密集, 造成了不分南北、不分大小、千城一面的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人们对城市文化内涵认识不清, 对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产生了误区。 (1) 首先, 片面以城市规模、楼房的高度、立交桥的数目、道路的宽度来衡量城市的现代化。以为高楼就是代表城市的生产水平, 代表科技水平以及社会进步水平。这是典型的工业时代物欲的表现! (2) 更甚者, 有人认为高楼可以提高容积率, 节省用地。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是落后的, 高容积率忽略了一幢高楼配套基础设施的开支, 复杂高昂的维护成本, 以及对人居住空间尺度的改变。以楼高为现代化指标的工业化社会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时代、信息世纪。人们追求的是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和发展, 人们追求的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生活环境。 (3) 有人认为城市的建设以新为好, 以洋为好, 以旧为耻。他们热衷于建立新的城市, 以为把城市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新的建筑物代替一切旧建筑物就意味着城市的发展, 意味着新生活的建立。更有甚者认为古老的历史街道土气, 理应用新建筑、新的小区代替。就这样, 有的城市一方面无情地毁掉古的、真的、有价值的东西, 另一方面, 却又加大投资搞仿古的、假的、没有文化底蕴的“古董”。城市在一种奇怪的悖论中存在着!笔者认为, 这种观点显然也是错误的。城市的历史街区以及单体的古建筑蕴含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的沉淀, 拥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它们是一种文化遗产, 一旦被破坏或被改变, 不仅会造成不可弥补的物质性损失, 而且造成无形的价值性损失。 (4) 有些古城不顾城市的格调和协调, 硬是在城市显眼位置树立几幢欧式美建筑, 并以这样外表的洋化为特色。笔者认为, 这种作法不但不能给城市带来鲜明特色, 反而破坏了一个城市历史的积淀, 造成历史风格和现实风格的混杂。的确, 外来的优秀文化是要学习的, 但在城市文化风格上不能盲目跟风, 也要注重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保护城市自身的价值和文脉, 这才是城市的“根”。新的世纪里, 更应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城市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不能排斥, 不能漠视。可以这么说, 忽视文化传统就是忽视城市的根基。

现代城市要和谐发展就要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 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机组合。在兴建现代城市设施同时, 一定要注意维护好历史传承, 留住城市的历史特色。要在保护中利用, 在利用中开发, 让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现现代人文之光。

当然, 城市文化也有包容性, 也就是要正确对待不同的文化。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在中西方文化差别上, 也包含现代和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但要警惕文化扩张主义, 坚持城市文化的包容性, 既强调不故步自封, 但对外来文化也不能盲目地全盘接受。那样不仅会丧失城市文化的品格, 也会影响民族文化特质的保持。

第三, 李秀梅教授更多地是从法律层面提出建议, 制度与法律也是旧城成功进行建设的重要保障。其建议较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教育与宣传提高市民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 提倡利用民众的力量共同保护城市遗产。笔者认为, 北京旧城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要有法律的保障, 不因决策层的更换、领导人的个人看法和偏好而改变;另一方面要借助民间力量进行保护, 进行监督, 官方与民间要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 充分吸取各方意见, 作出科学的决策。就目前的群众舆论来说, 真正迫切需要提高的并不是民众的重视程度, 而是领导和建设者对于旧城重要意义的认知。民众所起的毕竟只能是力所能及的舆论保护作用和及时的监督作用, 而真正有力的保护实施者者一定是政府, 它无疑是决定单体文物、历史街区乃至整个城市遗迹保护或拆除的最终决策者。

第四, 宋晓龙、黄艳之的观点系将保护与更新不仅仅看到其对立一面, 而是看成相辅相成、对立又统一的一对概念。只有将保护与更新对象的划定“微型化”, 不可以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小型文化社区-单体文物建筑等自上而下层次, 只能从小型文化社区、单体文物建筑开始, 自下而上, 让新旧建筑物更替的过程“微型化”, 才能做到在有序循环的更新过程中对街区整体风貌的持续保护。

五、小结

第一, 重新认识北京古城的整体价值。

从文化角度来看, 北京旧城是中国的城市建筑典范, 其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均具有很高的地位, 对于研究城市设计与建设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 北京旧城是中国封建帝都时代都城营造的智慧结晶,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对于中国历史与北京地方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意义来讲,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 他的在全国的地位乃至整个亚洲的扮演的角色, 举足轻重, 古城的改造、新城的建设均不可独立讨论, 应从整体出发, 综合分析。同时, 在第三产业方面, 北京旧城及其文物古建吸引着众多旅游者, 北京旅游业对北京地方经济收入有着重大贡献, 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 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旧城居民收入。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因此, 我们应认识到其重要价值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北京旧城。

第二, 多层次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帮助人们欣赏文化遗产并受到人类文化财富的启迪, 最大限度地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使文化遗产不再只成为代表过去的一种纪念物, 而是要加强有生命力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延续能力, 使传统文明真正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并得到积极传承, 从而实现传统文明的真正复兴[20]。旧城保护要着眼于北京五都时代以来, 特别是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历史文化环境的整体保护, 对旧城以内的43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以及胡同和四合院需要成片加以保留, 而不是孤零零地保护某一座、几座单体建筑。同时对于单体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应该给予绝对保护, 使之连体成片。以南北长街为例, 就包括5个保护层次 (表3) 。

(根据下列文献, 笔者理解制表。参见宋晓龙, 黄艳:《“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北京南北长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2000年第24卷第11期, 第59-64页。)

第三, 认识到北京旧城改造与建设的困难与不足, 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反思 篇10

北京旧城公共空间, 如城市水系、街道、寺庙、公共绿地等, 一方面是旧城物质形态的重要构成, 关系到城市的布局与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城市生活与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 满足居民交往与沟通的场所。因此保护公共空间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关系到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进入21 世纪以后, 城市发展进入全面的转型期, 城市建设更加快速, 社会生活变革也愈发深刻, 对于北京旧城公共空间更新的工作十分紧急和必要。通过对于其建设过程中问题的反思, 试图找到北京旧城公共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着力点[2]。

1. 大拆大建中历史风貌的丢失

建国初期, 在确定了以旧城作为城市中心的发展方向之后, 大量的行政、商业单位涌入旧城, 需要开辟土地为其修建办公场所, 利用闲置土地进行建设, 对旧城原有的空间系统产生了破坏。城市内部原本宽松的结构一下强行置入大量功能性建筑, 办公、商业、居住等各类空间相互挤占和排斥, 造成了过度密集和交通拥堵。而在居住问题凸显的阶段, 政府允许单位和个人自建和改建住宅, 虽然缓解了部分住宅紧缺的危机, 但是这种非系统性见缝插针的改造方式也大大损害了古都风貌, 使得旧城拥挤不堪。于是北京旧城的空间承载力在巨大的压力下透支, 城市问题层出不穷, 公共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物遗产保护等工作始终无法有效展开。

对旧城风貌的破坏主要来源于拆除与新建。首先大规模拆除在旧城的建设过程中一再上演, 大量的传统建筑、城门城墙甚至文物遗产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惨遭拆除, 取而代之的各种开发类项目。据统计, 至2003年北京旧城剩余历史建筑总量已不足1949年的四分之一, 其中包含很多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 旧城仍以“胡同”命名的街巷只剩下400多条, 且部分胡同还在不断受到威胁。当前连同绿地和水面在内保留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区域已不足15平方公里, 而且多集中于皇城以北和前门外两部分 (1) (图1) 。

另外, 旧城中新建的部分则对历史风貌产生着冲击, 不断涌现的高层建筑使城市的空间轮廓遭到破坏。旧城传统空间特色在于其尺度的统一与变化和竖向空间的协调与过度, 大量高层建筑的出现显然对城市平坦开阔的竖向结构产生了影响。例如西城地区的白塔寺早已淹没在周围街区高大的商业建筑之中, 再也无法成为区域甚至城市空间中重要的坐标点。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旧城道路空间结构在快速建设背景下已基本改变。街道被不断地向两侧拓宽, 改变了传统街巷的整体格局, 也破坏了城市的肌理。大量道路被拓宽后, 汽车毫无悬念地成为了街道的主体, 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城市街道空间, 传统街道空间景观遭到破坏。大量与旧城风貌格格不入的道路尺度使城市开始失去人性化的特征, 道路的拓宽导致城市中原本的线性空间失去了开展公共活动的功能与尺度, 取而代之的是封闭的城市快速通道, 过宽的道路使得道路两侧的景观界面毫无联系, 丢失了北京旧城原有的街道特征[2]。街道沿线大量的历史性建筑与古树名木被清除, 这导致北京旧城中传统的特色一再消失 (图2) 。

2. 传统认知和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

传统的北京旧城是基于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体现, 缓慢的城市更新在封建时代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尚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传统的公共空间形式在面临社会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时显得难以协调。

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传统的空间形式难以承担城市现代交通、商业、居住变革带来的冲击, 无法提供居民公共需求的表达场所, 这导致传统空间价值的失去和城市记忆的淡化。胡同是北京旧城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 也是旧时城市生活最为集中和活跃的场所, 在现代居住观念形成后, 传统空间形式的开始出现极大的不适应性。首先传统胡同的空间相对狭窄, 主要作用是满足日常交通, 使居住在四合院中的人可以顺利地从街道进入居所。尽管胡同里的居民也经常在胡同中进行日常锻炼和娱乐活动, 但仍无法像广场一样容纳许多人同时进行公共活动。此外, 胡同边界常常是封闭的。传统胡同中的边界, 尤其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的胡同边界多是由私人建筑空间围合, 是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的分隔, 因此在公共活动中对于空间属性的定义往往非常困难, 也无法做到开放。当人走入胡同以后, 连续的建筑立面呈现的是一种单调重复的视觉体验, 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很难对单一的环境产生新的认识和使用方式 (图3) 。以上这些关于胡同形态的特点均不利于其公共性的获取, 同时这些特点又是北京旧城的传统特色, 无法对其进行彻底的改善, 这一矛盾使得北京旧城胡同空间的公共性发展困难。

另一方面, 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而引发的城市空间重构则更多表现出过度开发、传统风貌破坏等问题, 造成了旧城文脉的断裂, 加剧了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的冲突。北京城市厚重的历史文脉是公共空间不断繁荣与更新的内在驱动力, 然而在经历数十年的高速建设和发展过后, 公共空间发展的文化驱动力在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近代饱受西方列强的压迫与侵略, 除了在物质经济上的长期影响之外, 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国民对传统文化认同度的降低。在国家独立之后, 一味强调经济建设而忽略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使得传统文化在各种多元的文化影响下不断衰退, 当前旧城中传统的民俗活动基本已无法见到。而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遗产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更是无章可循, 作者在对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走访时发现, 多数的文物建筑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宣南地区作为北京旧城文化的源头, 历史上大量的商铺、会馆、文人活动聚集于此, 是极重要的文化价值与传承意义。目前该地区仅剩为数不多的遗产建筑, 大多数被占用作为了居住使用, 且内部拥挤不堪, 私搭乱建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文化空间的失落是导致旧城公共空间活力丧失的原因 (图4) 。

3. 公共空间监管的非系统化

首先, 从建筑学、规划学形成的旧城更新研究与实践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较为缺乏, 未能深入探析旧城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性, 虽然提出了宏观总体层面“整体保护”的旧城更新策略, 但是在公共空间系统宏观布局、微观的规划和控制以及开发、建设的监管与维护方面仍面临空缺, 因此旧城公共空间的保护与发展依赖的是非系统化的建设模式, 因而是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的。

公共空间建设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决策研究机制的不科学。很多空间建设和改造都是在没有经过充分方案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就开始实施的。其中, 有的决策产生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 有的因城市发展的短期利益而产生, 有的决策虽起源于微小, 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面临了前期所不曾预见的问题。种种情况都表明决策制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是有待加强的。与此同时, 占人口极少一部分的城市管理者、开发商在我国城市空间建设的决策机构体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广大的市民处于底层被管理的位置, 根本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 (周建东, 2003) 。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旧城风貌、自然生态、社会生活的多元载体具有多元的价值, 其建设的目的也必然不仅是以商业开发为主的经济利益, 而应该是涉及旧城居民和城市使用者的公共利益。历史上, 城市建设的重心一度依靠经济建设层面, 特别是旧城地区, 政府和开发商单纯牟取旧城土地的商业价值, 改造旧城成为有利可图的商业行为, 开发行为优先于文物保护和环境评估, 高层住宅、办公纷纷在旧城中站稳脚跟。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 单一的经济效益无法可持续, 将文物保护、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对立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生活的丧失、城市文脉的丢弃。

4.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北京旧城保护与更新

在经历几十年的建设探索之后, 北京旧城发展的指导思想现已明确为“整体保护”下的“有机更新”, 这无疑对旧城公共空间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的形成与演变是具有整体性的过程。吴良镛先生指出北京旧城空间的人工景观既严整, 又穿插自然, 两者相得益彰, 故保护的重点不完全在建筑物本身, 而在其整体公共空间环境格局[3]。除去保存和修复物质空间,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旧城更新更着眼于保护原有的和睦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 延续原有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化脉络。

4.1 从单一遗产对象到多层次的保护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旧城保护与更新将旧城的格局从古建和文物层面扩大到了整体空间层面, 这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建国以后的旧城保护工作多集中于遗产的保护与修缮, 有关保护与发展的争论也停留在单个文物遗产的保与拆、去与留上, 眼光局限且保护效果甚微。整体空间形态的改变必然会导致遗产的孤立与破坏, 若没有整体完善的空间体系, 文物遗产的保护便无法融入现代生活。而公共空间视角下的旧城更新则将保护从文物古迹的层面扩展到到历史地段的保护, 从历史地段的保护再到历史城市的保护, 从三个层面发展形成了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整体保护”观念[4]。

4.2 从物质形态的保护到文化内涵的保护

除去保存和修复物质空间, 更着眼于保护原有的和睦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 保护原有的场所和历史文化脉络。旧城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 更是城市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载体, 对于公共空间的更新能够激发城市丰富的市民生活, 延续传统的城市历史文脉。例如前门传统商业街区的整体历史风貌, 不仅仅是由长巷弯曲的肌理、鲜鱼口传统店铺和传统居住院落简单叠加而成, 也包括深植于这些历史遗存的前门集市文化和热闹非凡的商业活动 (图5) 。

4.3 从孤立静态的保护到动态发展的保护

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 是一个既包含有对传统城市形态的保护, 又包含有对现代城市形态的更新过程, 是包含了保护和发展两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性保护, 是一种活态的保护。当前旧城内利用事件景观带动传统公共空间更新的措施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促使社会关注聚焦于旧城公共空间的复兴, 参与到公共空间复兴计划中来。2011年起, 大栅栏更新计划启动, 并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合作, 邀请中外优秀的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区, 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提供新思路, 即在尊重老街区肌理的前提下, 探索旧址新用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设计的力量引入新业态、营造新社区[5] (图6) 。事件景观整合了管理者、设计师、居民、游客, 使得旧城公共空间更新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 公众参与的方式更加丰富, 公共空间更新的成果能够被更多市民共享, 提升旧城保护的延续性和内在驱动力。

5. 结语

快速城市化加快了资源重组和空间重构的过程, 城市固有的空间脉络和历史文化会随着传统空间的没落而消退。北京数十年的城市开发过程中, 旧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却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 传统街道、居住区和河道水系在不断的建设中被逐渐蚕食, 仅存传统空间的环境质量和运行状态也与公民的使用要求相差甚远。从表象上看, 传统的空间形态与风貌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从内涵上则是传统的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发生了冲突, 从监管体制上则存在公共空间监管非系统化的问题。根本上来说还是保护与发展矛盾协调不当导致的。

当前快速变迁的社会背景和增长的市民出行与活动的需求呼唤旧城的活力复苏, 将公共空间作为更新的主体是对整体保护思想的进一步解读。通过从单一遗产对象到多层次的保护, 从物质形态的保护到文化内涵的保护, 从孤立静态的保护到动态发展的保护。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是关系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 其问题的形成具有典型的特色性和时代性。旧城环境质量的衰退和因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绝非是北京独有, 多数正在发展的历史城市也正在经历着相同或相似的困境。因此对于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问题反思、分析与研究具有普遍价值与意义。

摘要:以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为切入点, 讨论了旧城发展过程中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历史风貌的丢失, 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以及公共空间监管机制的非系统化, 指出公共空间更新是从单一的、物质形态的、孤立静态的保护方式向多层次的、文化内涵的、动态发展的保护转变的方法, 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和旧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北京旧城,公共空间,问题反思,旧城更新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朱天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 2013.

[3].刘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城市更新研究[J].《山西建筑》2006.04.

[4].边兰春.历史城市保护的发展趋势与北京旧城整体保护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2.11.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探索 篇11

摘要:高校的图书馆作为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平台,不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互相沟通、交流的重要空间。基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在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及构成分析基础上,详细地解读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功能,并最终提出了空间建设、资源建设、完善服务等相关的建设策略。最终希望借助于研究工作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讨论与交流,并为相关的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策略

在高校图书馆当中其通过对各类资料信息的搜集及整体工作,来为读者提供各类文献资料,从而为学校的科研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然而随着目前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类文献资源已经逐渐的实现了电子化,其一方面在为广大读者带来巨大便利性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使得相关的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创新压力。为了能够积极地适应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目前国内已经有大量的高校开展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工作。作为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自诞生以来其利用对图书馆空间、资源及服务的优化重组,为广大的读者带来了更加便利、高效、精确化的服务,这也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及构成

信息共享空间自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当前被人们所广泛认同的信息共享空间定义即:“为了实现对数字环境的整合所设计出的专业化的组织空间以及服务传递方式”。信息共享空间是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作为背景基础,给予信息供给与需求方提供以良好的协作空间,并采取便捷化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备的计算机软件及硬件设备,广阔、丰富的数据库资源,专业素质过硬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计算机专家以及相应的指导教师等,以共同满足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增强用户信息素养能力,推动用户学习交流及协作探究。

空间、资源以及服务是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构成内容,其中空间主要包括了现实与虚拟两个空间,其中现实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成基础,而虚拟空间则是虚拟数据信息的存储场所。资源是满足于用户需求的重要保障,是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核心构成内容,其中就主要涵括了资源、设备以及人员等三部分。服务是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终极目标,其主要是将空间与资源作为建设基础,通过对服务形式的创新来促使服务更加专业与具体,其中主要就包括了咨询服务与培训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功能解析

将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引进高校图书馆当中,于高校图书馆之中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具备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与价值,现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将高校图书馆之中的全部资源及服务进行整合,采取综合化服务管理,此举不仅能够降低读者的时间花费,同时也可有效的增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率,也恰好符合当前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阅览需求。

其次,在高校图书馆当中所面对的主要服务目标及兑现即为大学生群体,因此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过程当中将之打造成为一个汇聚技术专家、丰富信息资源、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交流与学习空间,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良好满足,这也必将会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广泛欢迎,进而促使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得以提升。

最后,图书馆不仅可通过向教室的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及资源以外,还可同学校的相关教育部门开展积极的合作交流,以期能够实现对女图书馆读者信息处置能力以及信息水平的全面提升。因而,通过构建信息共享空间也便能够实现对于读者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馆员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将图书馆所具备的教育职能充分的显示出来。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策略

根据信息共享空间构成,可由空间、资源及服务三方面来具体探讨高校图书管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策略。

(一)空间建设

对于基础性空间的建设工作是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前提,对此应当由易于读者交流、沟通与研究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出优异的学习氛围,以及舒适性的交互环境。首先,物理空间可于原本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其中主要就进行硬件设备、物理空间以及服务设施等相关内容的拓展。其中,硬件设备有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设备等。物理空间包括开放式的自习室、协作沟通室、多媒体应用室等。而服务设施则主要有咨询台、各种辅助设施等。其次,读者在进行学习、交流以及共同分享协作的虚拟空间中,主要就涵括了各类社会网络空间、网络兴趣社群等相关虚拟场所。

(二)资源建设

基于网络技术所推动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其中数量规模庞大的资源及服务已经日渐成为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当中的绝对核心影响因素。伴随着图书馆所收录资料信息的不断扩大,其必须要在充分顾及到馆藏特点、学科特长以及读者需求等重要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将对于资源信息的共同建设共同分享作为发展核心,确定出资源建设的核心目标,制定出科学化的信息资源发展规划,并及时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信息资源。此外还应不断增强各个资源馆沟通协调,不断增强对信息服务的分工协作,做好统筹规划与安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三)完善服务

第一,设置信息服务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应当将网络传播的特性做到充分应用,不断增强信息人员同读者间的沟通交流,并建立其有效的反馈机制,从而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够由被动转向为主动。

第二,提供部分具体性的服务内容,例如,给予患者提供各类可供应用的多媒体设备、数据库等相关资源,给予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源支持。当前高校图书馆已经逐渐的实施了科学化的服务模式。学科服务也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于新的发展环境,将读者的切身需求作为重点核心所采取的一种贴近于读者的新型服务模式。

第三,提升资源利用率有助于实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更广范围的覆盖,促使更多的读者能够及时的查找到自身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信息。要能够深刻的认识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尤其是针对部分读者所提出的高端需求,应当积极的采取有关培训工作,以期实现更好的服务于读者,确保高效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有效构建。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图书馆当中开展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是对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方式,其能够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对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已经日益成为目前国内各个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发力方向,在此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需要参考借鉴现有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予以积极的探索,构建起具备有自身特色性的信息共享空间,便于读者更加高效地应用图书馆资源,全面提升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更广范围的人群覆盖。

参考文献:

[1]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3).

[2]刘金涛.从信息资源支持到融入学习进程——香港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发展进程考察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4,(04).

[3]王云祥,吴劼.构建学科化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几个问题探讨[J].图书与情报,2012,(06).

[4]赵生辉,朱学芳.图书、档案、博物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模型与建设思路初探[J].图书馆论坛,2014,(10).

福州市数字城管空间数据建设 篇12

数字城管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 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 通过创新监督与指挥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和再造城市管理流程等城市管理模式, 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的城市管理。福州市“数字城管”是福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是数字福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除了要建立高效的系统平台, 配套的机制、队伍外还要有要良好的数据做支撑。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城市管理空间数据库、城市管理业务数据库以及指标评价数据库, 如图1所示。其中空间数据库是城市管理数据库的基础。

2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空间数据建设按照住建部颁发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标准要求, 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和城管专题空间数据。其组成如图2所示:

3 空间数据库设计

3.1 基础空间数据库

按照福州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所需的基础空间由福州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政务外网) 通过接口和服务方式统一提供。

当前, 福州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在福州市政务信息网内, 但是“数字城管”系统依托电子政务外网进行建设, 政务信息网与电子政务外网物理隔离。为确保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与“数字城管”系统对接, 对当前平台的数据进行脱密处理后, 在电子政务外网按照相同的功能, 并结合“数字城管”应用需求部署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数字城管”系统不再重复建设空间数据库。

本次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向政务外网的迁移和部署是面向全市政务外网空间数据应用服务需求的, “数字城管”系统将首先应用该平台相关的服务和功能。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部署于福州市政务外网数据中心, 系统运行所需的软硬件支撑环境由数据中心提供。

3.2 专题空间数据设计

“数字城管”专题空间数据是通过数据普查后建立的专业数据库, 主要包括部件数据和单元网格数据。

(1) 部件属性表结构设计

(2) 单元网格属性表结构设计

4 数据获取

4.1 电子地图数据

电子地图数据主要是线划地图和影像地图, 在“数字城管”系统中作为数据展示的背景图层。电子地图数据是在政务版地理框架数据基础之上采用瓦片切图方式建立的数据图层, 该数据按照视野切分为若干层以图片方式发布, 主要包括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其他共五大类数据。

“数字城管”系统向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发出请求, 通过服务接口, 向“数字城管”系统返回地图数据。数据流程如图3所示:

该数据请求完全在电子政务外网实现, 为确保数据安全, “数字城管”系统的电子地图数据不向公众开放, 仅授权电子政务外网的“数字城管”用户使用。

4.2 地理编码数据

“数字城管”系统的地理编码数据通过规范化地点描述及建立基本地点名称与地理坐标的联系来实现, 地理编码数据由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地名地址数据进行专题处理后生成。但由于当前地理编码的分类及编码方式与《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行业标准存在差异, 需要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标准对地理编码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

地理编码数据的请求由“数字城管”前台通过地理编码关键字进行搜索, 支持精确搜索和模糊搜索功能, 通过“数字城管”数据中心向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转发搜索字段, 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返回查询结果清单及坐标信息, 由“数字城管”系统选中某一结果并标识在电子地图上。数据流程如图4所示:

4.3 实体数据

为确保“数字城管”系统专业应用的相关功能, 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对城市管理专业数据采用实体数据方式提供服务, 实体数据主要包括政区、境界、水系、铁路、道路、居民地等数据, 另外通过数据普查后形成的单元网格数据和部件数据等城管专题数据也通过实体数据方式发布。

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针对“数字城管”应用需求建立实体数据专题图层, 按照“金字塔”方式对数据进行整合。当数字城管系统请求实体数据时, 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将构建好的“数字城管”专题图层通过接口服务方式返回“数字城管”系统, 由“数字城管”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及应用。数据流程如图5所示:

4.4 城市管理部件资源普查

部件数据以国家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为依据进行野外普查及确权。数据普查工作包括单元网格划分、部件普查。

4.4.1 单元网格数据

采用网格技术, 基于地理布局、属地管理、现状管理等原则, 以一定的范围为基本单位, 以社区为专题网格, 将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

考虑福州城市的特点, 单元网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划分, 不以社区为单位作为单元网格。

单元网格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 编码结构如图6所示。

4.4.2 部件普查

部件普查要先对部件进行分类, 城市部件为市政管理公共区域管理设施。福州市城市部件分类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扩展, 前六类分类标准与国家规范一致, 主要扩展了地铁护栏、盲道、道路平侧石、公共自行车站等13小类扩展设施;通过分类工作, 细化普查内容, 同时为部件确权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部件的外业普查基于完备性、无冗余性、编码唯一性等原则。外业采集部件的空间位置, 并展绘到单元网格中, 将其属性信息填写到调查表中, 两者通过标识码一一对应起来。

具体以社区为普查范围进行任务分配, 采用的工作流程, 是每组4~5人。一个新的单元网格开始普查前, 普查小组须事先踏勘现场, 了解本区域的范围和部件分布情况。外业普查中使用全站仪 (或其它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 对部件进行定位, 定位时注意流水号, 记录其各项信息和流水号并拍照。

具体的流程如图7所示

5 结束语

福州“数字城管”项目, 依托“数字福州”基础框架及良好的空间数据, 采用先进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架构和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 通过开发、整合、利用各类城市资源, 提升了福州城市管理水平及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城市扩建、改建、重建的步伐日益加快, 必须建立完善的资料收集备案制度, 做好空间数据更新工作。使基础地理信息和相关的城管部件及道路信息的变化能快速更新到系统中, 满足系统的应用需求。

摘要: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福州市实际, 介绍了福州数字城管中空间数据的建设内容, 重点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结构、基础数据获取、管理部件资源普查, 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数字城管,空间数据,共享,部件

参考文献

[1]侯至群.“数字城管”系统中城管部件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城市勘测, 2006, 21 (1) 3-5.

[2]陈平.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3 (1) 142-149.

上一篇:钡餐检查下一篇:部门利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