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必修课(精选6篇)
基础必修课 篇1
在教学中我没有只把《公民道德和伦理常识》当作教科书和提高高考分数的工具, 而把它当作提升人生质量和境界的宝库, 用它对我和学生进行精神引领, 用它让我的思想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更好地发挥了它的德育功能。
教学活动中, 在学到社会公德基本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谈谈违反道德规范的坏处和好处, 应该怎么做。学生们非常积极, 列举了好多身边的例子, 涉及到了好多班级的日常事务, 潜移默化中, 也使班级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又如, 在学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时候, 我让学生回去查找身边的道德榜样, 上课发表3分钟演讲, 让学生深受启发。自从我用《公民道德和伦理常识》进行人生引领以后, 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更加明显的变化, 一位班干部曾经和我说, “老师咱们班的课堂纪律和自习纪律明显改善了, 大家的自律意识提高了不少”, 我也突然醒悟, 课堂纪律出现问题的时候, 我们教师经常性地采用批评、责怪的办法, 结果收效甚微, 没想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道德水平也可以改善班级纪律, 真是柳暗花明啊。
要说《公民道德和伦理常识》的真正意义, 关键的是对师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精神引领, 对中华民族灵魂的塑造。
一、选修扩展提升, 调动主体, 寓教于乐
选修内容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学习起来难在了对外国的事情不了解, 而不是对理论的不理解。
关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原则, 是外国的政策, 学生没有接触过, 只是在历史书上、生活中听说过, 对其没有相对详细的了解, 学生没有生活在美国, 也没有生动的生活记忆。
如果让教师来讲的话, 无非是上网搜集一些谁都能很容易搜集到的资料, 包括讲课用的课件, 然后借着教师的口说给学生听, 即使设置问题, 也没有什么可以深刻讨论的内容, 而且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 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和印象。
针对以上情况,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来讲解这节课,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要发挥到位。
首先, 做好动员。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扬和赞美过去曾经在政治课上讲过课的同学, 尤其是讲得很好的同学, 可以详细列举一下他们讲课的优点和收获, 以起到导向示范作用。通过这样的动员, 过去讲过课的学生会很骄傲, 还想继续讲来弥补过去的缺憾, 没讲过课的同学也有了讲课的冲动, 而且还是使同学之间产生一种看谁能讲的更好得比赛感。
其次, 做好点拨。教师和学生一起看课标、教学目标, 教师给讲课的学生解读好课标和教学目标, 然后再详读教材, 分清主次重点, 至于讲课的方式, 由学生去发挥创意。
再次, 分配好教学任务, 学生回去准备。第一个学生讲三权分立制的分立、制衡的表现, 也就是教材中的第一、二目。第二个学生讲三权分立制的利弊、实质, 也就是教材中的第三目。没上台讲课的其他同学, 也回家搜集资料, 在课上对三权分立制做点评 (这样其他不讲课的同学也就自学完了三权分立制, 也得到了锻炼) 。
最后, 具体上课过程。先由两位同学讲课, 其他同学对两位同学进行点评, 并对三权分立制做点评。如果学生间产生分歧, 可以随机进行一场小辩论, 可能还有一些同学不自觉地把三权分立制度和民主集中制作比较。 (这样同学们把查到的、听说的资料交汇在一起, 容易加深对三权分立制的理解)
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的进行, 既可以激励学生的发言, 保证良好的课堂气氛, 又可以防止学生的活动走进与本课不相关的岔路, 好让学生活动服务于教学。教师要用哲学思维做好收尾工作, 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制度,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之是由一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 这样学生也就坚定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
二、必修与选修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作为选修课, 是对必修课《政治生活》的延伸和扩展, 部分内容相互交叉又融合, 既相互关联又有差异性。二者的差异性是一目了然的, 把握二者关联性尤为重要。二者关联之处是:
1. 国家与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 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专题一与必修二《政治生活》的第一课都有涉及。
2. 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特点、原则和表现等知
识, 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专题四与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五课都有涉及。
3. 关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专题四与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六课都有涉及。
4. 单一制国家、维护国家的统一与主权独立有关知识, 选修
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专题一与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七课都有涉及。
5. 关于政党制度, 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专题三
阐述了美国的两党制,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六课讲述了我国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6. 关于国际组织的分类、作用, 联合国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
关系的有关知识, 在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专题一与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八课都有涉及。
差异一目了然, 关联性却是更为重要的, 通过近几年的山东高考题我们就可以深谙此理。
2007年以我国政体为例考查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008年考查了国际组织的分类、产生及发展、作用等有关知识。
2009年考查联合国安理会职责及我国在其中的作用。
2010年考查国际组织的分类及我国在国际上的作用。
2011年考查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
通过近几年的山东高考选修题目, 我们可以发现把握选修三与必修二的关联之处是更为重要的。在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联点上, 我的建议是必修打好基础, 选修扩展提升, 各有重点, 比翼齐飞。
基础必修课 篇2
一、《新青年》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3)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2、过程:
(1)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3)《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写出《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影响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运动中出现一概否定的偏激思绪。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浅谈基础摄影选修课的教学 篇3
1 谈谈照相机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学好摄影这门课, 选择好教学用的相机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样的相机才适合教学呢?我们认为相机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对初学摄影的学生来讲, 一般不宜选择自动性能高的机械相机或数码相机, 这类相机高度的自动性、便捷性, 不利于学习者掌握光圈和快门的组合调节等技能。宜选择较大手动调节光圈与快门速度范围的相机, 这种相机可让学生在操作光圈、快门的组合的过程中, 得到多种直接的体验。1.2应选择具备准确的内测光功能的相机。这种相机测得现场光线的数据准确, 能指示适合光圈和快门组合的数据以获取曝光准确的照片。内测光不准确的相机不仅不能给拍摄者作出正确提示, 还会误导初学摄影者在判断光线的明暗时, 在光圈、快门组合上做出错误的选择。1.3应选择可更换镜头的相机。这类相机升级方便, 又能满足不同需要而配置不同的镜头。如选购不可更换镜头的相机, 要选择具有广角到中焦以上的焦距段的镜头, 相当于135-相机的28mm~135mm以上。28mm的焦距既拥有理想的视觉信息容纳力, 同时畸变控制方面又恰到好处, 135mm的中焦镜头可以自由地调节被摄主体前后景深的虚化范围。1.4如选择数码相机, 要考虑数码相机镜头变焦方式、像素数、感光原件的面积、白平衡种类等。
2 谈谈教学重点的确定
删繁就简三秋树, 立异标新二月花。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清讲透所有的摄影知识是不可能的, 因此, 作为选修课就要注意删减相对次要的内容, 确定教学重点, 在有限的时间里讲一些相对实用的东西。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作为教学重点:2.1景深。影深又称景场, 也就是被摄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到最。远点的距离, 景深的概念是摄影的一个核心内容, 其主要是对整个画面清晰度的把握和虚实关系的控制, 利用它可以较好的表现画面。2.2测光表的原理及使用, 尤其是相机的内测光系统, 所以怎么使用照相机的内测光系统也成了我们教学的重点, 很多学生对于测光原理不太了解, 自以为内测光的绿灯亮了就可以自动曝光了, 其实那是一个假象, 在同一个光线下, 对准哪个层次测光才是关键的, 并且因为机器的不同, 而中低档机器大多为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所以最好是让整个机器取景框充满这个层次去测, 这个层次是18%灰, 即中级灰, 因为测光表是根据这个层次设定的, 所以我们在同一光线下, 充满取景框对准中级灰测光, 指示灯为绿色时曝光数据才是正确的。2.3曝光, 曝光要把整个可见光的光谱都比较合适的记录下来。其次就是互易律, 阶梯曝光法, 室内外自然光和人工光的估计曝光法, 以主题物体为依据去曝光。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都会影响整个照片的质量, 影响拍摄的成功。曝光准确的照片影调丰富、色彩还原准确。曝光过度会使照片高光部分丢失。曝光不足会使照片暗部层次丢失。虽然后期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调整, 但那是有范围的, 偏差太多, 计算机也无力回天。2.4构图和立意, 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画面进行组织, 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 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换种说法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 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 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一幅作品的成功除需正确的曝光外, 构图也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 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 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 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构图是为主题服务的, 应用是否恰当, 是品评照片好坏的直观印象。2.5暗房操作。数码技术的发展, 打破了传统摄影的概念, CCD代替了胶片, 打印等输出设备代替了冲印机。有人认为, 数码技术的发展可以不用学习暗房技术了, 因为繁琐暗房操作既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摄影课程, 是不能没有暗房这一教学环节的。虽然传统暗房的作业过程可能不像坐在电脑荧屏前轻松愉快, 但是这个经验在电脑影像的时代却是非常宝贵的。暗房作业不是学习控制影像的唯一途径, 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一个摄影者而言, 熟悉暗房也可以说是学习电脑影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以上五个要点是我们从纷繁复杂的摄影理论的内容中提练出来的, 把它们作为教学重点并进行较为详细地讲解, 把其它问题做为了解性的知识去介绍,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谈谈教学方式的选用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 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 为达到教学目的, 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方式:3.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培养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是提高学生摄影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3.1.1让学生学会从两个方面鉴赏照片。内容上主题要突出, 每一幅照片都有它的主题和主体。背景要干净, 不能包罗万象以致喧宾夺主, 明确照片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一幅新闻照片, 反映的是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广告摄影, 拍摄者要突出主体达到宣传该产品的目的;风光照片要能够表现它的主题。一幅摄影作品不仅要看它是否有感染力, 主题是否鲜明, 还要看他的摄影技术。摄影技术上要看画面焦点是否实, 曝光是否准确, 构图 (剪裁) 是否合理、得当, 光线、视角以及景深取用是否合宜, 色彩运用 (还原) 白平衡是不是准确, 以及画面是否简洁等等。总之, 一幅优秀的作品, 摄影技术要过关, 内容要有新意, 有感染力甚至有震撼力, 要能调动读者的感官, 引起读者的共鸣, 甚至能让读者听到涛声, 嗅到花香, 感到黑云压顶风雨欲来。这种感染力可以唤起学生的拍摄欲望, 让他们去研究摄影技术, 拿起相机去拍摄自己心中的画面。3.1.2要对学生的作业利用多媒体适时进行点评, 指出不足, 但以鼓励为主, 并可以筛选出好的学生作业办图片展, 也可把较好的作品积极推荐给新闻媒体, 为学生提供发表图片的平台。引导学生观摩中外优秀摄影作品, 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3.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 要及时进行实验拍摄。对同一知识点所学的知识要进行反复实验, 把每次拍摄下来的图片进行比较, 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 在比较中提高, 在比较中获得成就感。之后老师要注意进行针对性的点评, 作出指导, 而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这个过程也就是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 也是学生的摄影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对学生的课外拍摄不作内容要求, 提倡学生拍摄小品, 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拍摄, 也可自己动手制作拍摄主体, 这样既可在小品中找到意境———主题性的表现, 也可以在小品中找到图案美, 构成形式的表现, 无论从曝光还是从构图上讲, 都是很容易把握的。从教学的角度上讲, 不要求学生去拍什么, 但要启发他们自觉地去拍什么。3.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书籍。为弥补课时量的不足, 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书籍,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从相关书籍中学习经验, 汲取精华, 掌握摄影技巧以逐步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学生可根据需要自己选择相关著作, 如:《摄影曝光控制》 (刘国典著) 《黑白摄影的技术与艺术》 (袁瑶瑶著) 《实用摄影构图》 (张益福著) 《各种题材摄影研究》 (韦彰等著) 《人物摄影》 (吴印咸著) 《风光摄影》 (何世尧著) 《广告摄影》 (宿志刚著) 等。
总之, 我们采用以上几点做法, 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基本理解、掌握了摄影的原理, 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观看中外摄影名家名作幻灯讲座, 课外阅读相关书籍, 加深了学生对摄影学科的理解, 掌握了拍摄规律, 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摄影实践能力。
高一数学必修五基础练习题 篇4
第一章 解三角形部分基本习题
一、选择题
1.己知三角形三边之比为5∶7∶8,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 ).
A.90° B.120° C.135° D.150°
2.在△ABC中,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a∶b=∠A∶∠B B.a∶b=sin A∶sin B
C.a∶b=sin B∶sin A D.asin A=bsin B
3.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它们所对的边长之比为( ).
A.1∶2∶3
C.1∶4∶9 B.1∶3∶2 D.1∶2∶
4.在△ABC中,a=5,b=,∠A=30°,则c等于( ).
A.25 B.5 C.2或5 D.或
5.已知△ABC中,∠A=60°,a=,b=4,那么满足条件的△ABC的形状大小 ( ).
A.有一种情形 B.有两种情形
C.不可求出 D.有三种以上情形
6.在△ABC中,若a2+b2-c2<0,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形状不能确定
7.在△ABC中,若b=,c=3,∠B=30°,则a=( ).
A. B.23 C.或2 D.2
8.在△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B=30°,△ABC的面积为
A.3,那么b=( ). 22?1?3 B.1+ C. D.2+3 22
9.某人朝正东方向走了x km后,向左转150°,然后朝此方向走了3 km,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km,那么x的值是( ).
A. B.23 C.或2 D.3
10.有一电视塔,在其东南方A处看塔顶时仰角为45°,在其西南方B处看塔顶时仰角为60°,若AB=120米,则电视塔的高度为( ).
A.603米 B.60米 C.60米或60米 D.30米
二、填空题
11.在△ABC中,∠A=45°,∠B=60°,a=10,b= .
12.在△ABC中,∠A=105°,∠B=45°,c=2,则b=
13.在△ABC中,∠A=60°,a=3,则a?b?c= . sinA?sinB?sinC
3,则∠C= . 214.在△ABC中,若a2+b2
15.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AC=43,∠BAC=45°,那么AD=.
16.在△ABC中,若sin A∶sin B∶sin C=2∶3∶4,则最大角的余弦值=.
三、解答题
17. 已知在△ABC中,∠A=45°,a=2,c=,解此三角形.
18.在△ABC中,已知b=,c=1,∠B=60°,求a和∠A,∠C.
19. 根据所给条件,判断△ABC的形状.
(1)acos A=bcos B;
cab==. cosAcosBcosC
20.△ABC中,己知∠A>∠B>∠C,且∠A=2∠C,b=4,a+c=8,求a,c的长. (2)
第二章 数列部分基本习题
一、选择题
1.{an}是首项a1=1,公差为d=3的等差数列,如果an=2 005,则序号n等于( ).
A.667 B.668 C.669 D.670
2.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首项a1=3,前三项和为21,则a3+a4+a5=
( ).
A.33 B.72 C.84 D.189
3.如果a1,a2,…,a8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差数列,公差d≠0,则( ).
A.a1a8>a4a5 B.a1a8
4.已知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m-n|等于( ). 1的等差数列,则 4
313 C. D. 842
5.等比数列{an}中,a2=9,a5=243,则{an}的前4项和为( ).
A.81 B.120 C.168 D.192
6.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首项a1>0,a2 003+a2 004>0,a2 003·a2 004<0,则使前n项和S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 ).
A.4 005 B.4 006 C.4 007 D.4 008
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2,若a1,a3,a4成等比数列, 则a2=( ).
A.-4 B.-6 C.-8 D. -10
aS58.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5=,则9=( ). a3S59A.1 B.
A.1 B.-1 C.2 D.1 2
a2?a1
b29.已知数列-1,a1,a2,-4成等差数列,-1,b1,b2,b3,-4成等比数列,则
的`值是( ).
A.1 2 B.-1 2 C.-11或 22 D.1 4
210.在等差数列{an}中,an≠0,an-1-an+an+1=0(n≥2),若S2n-1=38,则n=( ).
A.38
二、填空题
11.设f(x)=1
x B.20 C.10 D.9 2?2,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f(-5)
+f(-4)+…+f(0)+…+f(5)+f(6)的值为 .
12.已知等比数列{an}中,
(1)若a3·a4·a5=8,则a2·a3·a4·a5·a6= .
(2)若a1+a2=324,a3+a4=36,则a5+a6= .
(3)若S4=2,S8=6,则a17+a18+a19+a20= .
82713.在和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三个数的乘积为 . 23
14.在等差数列{an}中,3(a3+a5)+2(a7+a10+a13)=24,则此数列前13项之和为 .
15.在等差数列{an}中,a5=3,a6=-2,则a4+a5+…+a10= .
16.设平面内有n条直线(n≥3),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f(n)表示这n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f(4)= ;当n>4时,f(n)= .
三、解答题
17.(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2-2n,求证数列{an}成等差数列.
111b?cc?aa?b,,成等差数列,求证,,也成等差数列. abcbca
18.设{an}是公比为 q?的等比数列,且a1,a3,a2成等差数列.
(1)求q的值;
(2)设{bn}是以2为首项,q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当n≥2时,比较Sn与b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n?219.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a1=1,an+1=Sn(n=1,2,3…). n(2)已知
Sn}是等比数列. n
20.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a且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Sn为其前n项和,a1,2a7,3a4成等差数列,求证:1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
求证:数列{
第三章 不等式部分基本习题
一、选择题
2?,则( ). 5
A.a>b>c B.b>a>c C.c>a>b D.b>c>a
2.设a,b是非零实数,且a
ba11< D.< abab2a2b
3.若对任意实数x∈R,不等式|x|≥a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高一数学必修五基础题
A.a<-1 B.|a|≤1 C.|a|<1 D.a≥1
4.不等式x3-x≥0的解集为( ).
A.(1,+∞) B.[1,+∞)
C.[0,1)∪(1,+∞) D.[-1,0]∪[1,+∞) A.a2
1)>f(1)的实数取值范围是( ). x?1
A.(-∞,1) B.(2,+∞)
C.(-∞,1)∪(2,+∞) D.(1,2)
6.已知不等式f(x)=ax2-x-c>0的解集为{x|-2
5.已知f(x)在R上是减函数,则满足f(
A B C D (第6题)
?x-y≥0 ?7.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 则目标函数z=5x+y的最大值是( ). 1 ?x+2y≥1 ?
A.2 B.3 C.4 D.5
?x+y-3≥0 ?8.设变量x,y满足?x-y+1≥ 1 设y=kx,则k的取值范围是( ).
?3x-y-5≤1 ?
14411,] B.[,2] C.[,2] D.[,+∞) 23322
9.已知a,b∈R,则使|a|+|b|≥1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a+b|<1 B.a≤1,且b≤1
C.a<1,且b<1 D.a2+b2≥1
1110.若lgx+lgy=2,则+的最小值为( ). yxA.[
A.1 20B.1 5 C.1 2 D.2
二、填空题
11.以下四个不等式:①a<0
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 11
?1(x>0), 12.设函数f(x)=? 则不等式xf(x)+x≤4的解集是____________.
??1(x<0).
(?1)n?1
13.若不等式(-1)a<2+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n
1114.关于x的不等式x2-(a++1)x+a+<0(a>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 aa
15.若不等式x2-2x+3≤a2-2a-1在R上的解集是空集,则a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416.已知函数f(x)=x2-2x+,x∈(-∞,1)∪(1,+∞),求f(x)的最小值. 9(x-1)2n
17.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向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乙有一半路程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行走,若m≠n,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1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5)(x2-a)<0的解集为M.
(1)当a=4时,求集合M;
基础必修课 篇5
一、体育课程选修模块化教改的意义
(一) 学生
相对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通过选修模块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孩子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应该从小培养, 通过开展体育课程选修能够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自己喜欢的体育业运动项目, 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通常, 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条件, 可以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兵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以及散打、太极、拳击等武术项目, 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还开设了游泳、滑冰、旱冰、健美操等项目。通过改革, 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得到了提高, 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以及体育运动基本技术得到了培养。一方面, 部分学生的特长有助于从小学阶段提早发现与培养;另一方面, 部分学生的先天运动天赋不较差可以选择对身高、体重、速度等要求较低的运动项目来回避, 实现差异化锻炼与发展。
从各学校推行的效果来看, 学生的上课兴趣明显增强,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参与率明显提高。
(二) 教师
通过体育课程模块化选修改革, 促进了小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各学校为了配合体育课程模块化选修改革, 在推行教改的过程中给予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权, 不再是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各模块项目教学教师根据所任选修模块内容自己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步骤, 教师教学放开了一定的权限。另外, 选修模块越多, 需要配备的教师越多以及对师资的技术能力要求越高, 这样各学校为了教改需要招聘一些特定专业特长的教师, 并对在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因为教师数量编制受限还聘请了一些运动员、教练等专业人士作为兼课教师。
二、小学体育选修课程模块开发的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 小学生的自选能力有限, 应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报
因为小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度有限, 因此, 在开展体育选修的过程中学生的自选能力有限, 很多学生是因为大家都选所以也选。因此, 应该通过家长会的方式,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听体育教师对选修项目的介绍, 并做一些演示或者播放一些相关的短片。这样可以让孩子能够在家长的指导下, 合理选择自己的体育学习项目。
(二) 资源共享, 课程共建
在实践中发现, 一些选修项目因为学生选报的过少, 难以成教学训练班, 教学资源利用存在问题。对策, 笔者建议在一个城市的小学联合起来共同开展课程建设, 师资共享, 这样有利于课程的改革以及教学开展。各学校体育老师可以互相兼课, 打破原有学校的界限。
(三) 课余活动缺少组织
学生的体育项目学习单靠体育课程课内时间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课外活动, 包含课间活动是体育课程的课外延伸, 在这部分课外时间内学生可以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但是, 学生的体育项目学习需要团队对抗以及裁判等,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缺少组织。可以借鉴国外教育的成熟经验, 在学生中成立体育俱乐部, 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做好低年级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安排。
(四) 场地和器材受限制
体育课程模块化选修教学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多, 即使按照项目分班分流, 也比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对硬件条件的要求要高的多。因此需要学校投入足够的资金加强场地和器材建设。
三、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基本保障
(一) 组建团队, 同心开发
学校体育选修课程模块化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学校之间互相配合, 因此在市教育局的领导组织下可以成立课程开发团队, 集思广益、合作开展、成果共享。并且, 学校以及教育局应该制定一些明确的奖励方案, 从政策上激烈体育课程教师积极推行课改与课程建设。
(二) 科研引领, 提升质量
在进行校体育选修课程模块化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需要更多的向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体育学术专家请教, 提高学校体育选修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更好地迎合学校的特色和小学生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最大化的提高学校体育选修课程的质量。
(三) 资源支持, 提供保障
学校体育选修课程开发需要资金、时间、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和保证。除了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以保证课程开发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外, 还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开发制作了大量的体育活动材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 2006.
[2]初永和.对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2) :61-64.
[3]致诚.体育选修课的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6) :56-57.
基础必修课 篇6
一、充分发挥案例的优势,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新课改下教材的版本很多, 不同的教材, 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案例分析相同的知识点。案例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三维目标的一个载体, 其本身并不是教学的重点, 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案例中所渗透的地理原理, 以及运用这些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的优点是有血有肉, 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发生了某些事情, 引起了某些变化, 出现了某些问题, 形成了某些现象。如讲荒漠化, 教师可以播放甘肃省月牙泉的萎缩历程及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些图片 (当然, 能以当地学生熟悉的案例导入更好) , 由此导入到我国整个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问题探究: (1) 你知道月牙泉萎缩的原因吗? (2) 月牙泉附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生态问题对月牙泉的萎缩有影响吗? (3) 总结该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4) 讨论该生态问题产生的危害?最后展示月牙泉的复苏, 引导学生讨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整个案例真实具体, 生动形象, 触目惊心, 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的这种优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如果学生有了主动去把事情弄明白的想法了, 那么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 我们在案例教学中应当大胆地鼓励学生去探究,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相应的素材。这节课教师可以把问题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探究空间, 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不停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思考问题。
二、注重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和个别性相结合
我觉得应该对案例做细致的分析, 我国西北地区和撒哈拉地区的荒漠化是区域环境的普遍特征, 而海南和我国南方地区的荒漠化是区域环境的个别现象。选用西北地区作为荒漠化教学的主案例, 既熟悉又典型,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撒哈拉是世界范围内的荒漠代表, 海南和我国南方的荒漠是非主流现象的代表, 用这两个案例进行知识拓展, 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具体过程可以如下操作:先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的相关图片和水土流失、泥石流、红壤裸露等图片。问题探究: (1) 结合材料分析“红色荒漠”产生的原因? (2) 比较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3) 探究“红色荒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治理措施?通过案例比较学习可以加强对荒漠化更深层次的理解, 更加明确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利于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三、训练学生思路, 但不能僵化思维模式
对于本节课, 教师一般首先给学生出示解决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步骤, 在分析荒漠化的原因时, 强调自然方面与人为方面的框架。这是我们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 给学生一个基本思路, 有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 沿正确的路径思考分析问题。
但是, 不同地区的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存在明显区别, 我们决不能忽视地区差异, 千篇一律地分析总结, 套用固定的模式, 答案就像八股文一样。这样的训练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也就逐渐失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如西北的荒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 而南方的“红色荒漠”是湿润地区的个别现象, 其成因肯定有较大的差别, 怎么能用同样的模式分析呢?
【基础必修课】推荐阅读:
【粤教版】必修5文言文基础归纳06-14
考研数学 从基础抓起 客观题满分必修09-05
高一文言文基础知识(高一必修)10-21
必修4 unit4 同步基础知识练习05-10
初三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之四)(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09-02
必修课06-21
篮球必修课06-10
体操必修课09-01
请客送礼必修课学问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