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

2024-07-19

肝包虫病(精选9篇)

肝包虫病 篇1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牧区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 国家已归入地方病及传染病防治序列。肝脏是包虫病的主要侵犯器官, 大约有75%的包虫病灶都位于肝脏[1]。对肝包虫病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穿刺治疗等[2]。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肝脏包虫病的主要方法[3]。传统的手术方式多数采用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但该手术术后有许多并发症, 如残腔积液、残腔感染、残腔胆汁漏、出血、长期带管引流等并发症, 为减少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笔者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起行肝包虫病外膜内除剥除术48例, 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8例, 男34例, 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岁。超声或CT诊断肝脏包虫病,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饱胀, 无其他不适表现。48例中, 单发囊肿26例, 多发囊肿22例, 肝包虫囊肿直径4.0~16.0 cm。

1.2 手术方法选择手术切口

选择右侧肋缘下斜切口或屋顶切口, 必要时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延长切口。用电刀从肝包虫外囊与肝实质交界处切开肝包膜, 找到外囊于肝脏外膜之间的潜在间隙进行分离。将包虫外囊完整从肝脏上切除, 对进入包虫囊壁内的胆管和血管用poline线结扎或缝扎, 避免术后发生胆漏或出血, 遇较大出血用脑室引流管阻断第一肝门后结扎止血;术中发现包虫壁薄, 压力高, 有破裂可能, 或暴露病变部位不充分时, 先行包虫内囊摘除术, 再从肝组织行外囊完整剥除;创面电凝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创面不缝合, 创面低位放置乳胶管引流。

2 结果

本组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病例均无囊肿破裂溢液, 术中出血量在50~260 m L, 最多不超过300 m L。术后情况:术后恢复顺利, 腹腔引流管引出淡血性液体25~230 m L, 平均70 m L左右。1例患者出现左侧胸腔积液, 1周治愈, 平均术后12 d治愈出院。

3 讨论

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操作方法简便、创伤小经济, 术后可出现残腔积液、复发、胆汁漏、术后出血、逆行性残腔感染, 残腔胆漏等问题, 给患者造成极在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有些患者则需要多次手术。彭心宇等通过临床实践表明肝实质表面存在着一层纤维膜, 通过此间隙将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4,5,6,7,8]可以解决上述难题, 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 对肝脏创伤小, 出血少等优点, 解决了传统内囊摘除术包虫复发与残腔并发症[9]、胆漏积液等问题。彭心宇[10]报道30例肝包虫外膜内剥离术, 无1例复发, 该术式安全可行, 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式, 值得推广。该术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包虫病大会上被确定为经典的方法。结合文献报道, 并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总结, 我们的体会是: (1) 紧贴肝包虫外囊的肝实质面上存在着一层明确的纤维膜, 而且肝包虫外囊与该膜之间存在着一个潜在可分离的间隙, 沿此间隙可完整剥除外囊, 一次性根治肝包虫病。 (2) 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适用于肝细粒棘球囊肿, 泡状棘球蚴囊肿外无纤维外膜, 呈浸润性生长, 浸及血管及胆道, 不适合该术式。 (3) 在手术过程中, 若发现外膜间隙不清, 囊壁钙化严重或外囊张力过高, 预计可能损伤胆道、血管时, 或出现囊液外溢时, 应该放弃该术式, 改行传统内囊摘除术后加外囊剥除术。我们认为该手术方式减少了以往手术后的并发症, 是治疗肝脏包虫病的一种合理术式。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并降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和包虫原为复发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 缩短住院日该术式是治疗肝包虫病的先进手术方式,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新术式——肝包虫病外膜内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肝包虫病患者48例, 经影像学确诊, 采用包虫病外膜内剥除术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满意, 术后无胆漏、出血及残腔感染等并发症, 平均手术后9 d治愈出院, 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 肝包虫外膜内剥除术治疗包虫病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手术, 创伤小, 出血少, 复发低, 恢复快, 可完整剥除病灶, 一次性根治肝包虫病。减少并发症, 降低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包虫病,外膜剥除术

参考文献

[1]Polat P, Kantarci M, Alper F, et al.Hydatid disease from head to toe[J].Radiographics, 2003, 23 (2) :475-494.

[2]Brunetti E, Kern P, Vuitton DA, et a1.Expert consensu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ystic and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in humans[J].Acta Trop, 2010, 114 (1) :1-16.

[3]Safioleas M, Misiakos EP, Kakis IS, et a1.Surgical treatment of human echinococcosis[J].Int Surg, 2000, 85 (4) :358-365.

[4]朱马拜, 阿尔新, 沈锋.肝包虫外囊剥除术临床应用与评价[J].中华肝胆外杂, 2008, 14 (2) :90-91.

[5]彭心宇.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新观点[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11) :651-653.

[6]梁东, 付振超, 俞天生, 等.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完整切除68例手术探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 9 (4) :240-241.

[7]赵鹰, 刘虎, 克依木.囊外切除治疗肝包虫囊肿 (附80例报告) [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10 (9) :641-644.

[8]吴向未, 彭心宇, 张示杰, 等.肝包虫囊肿外囊切除的价值及术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11) :659-661.

[9]朱马拜, 边拜, 李镜洲, 等.复发性肝包虫和残腔积液的外科治疗[J].肝胆外科杂志, 2000, 6 (8) :453-454.

[10]彭心宇, 张示杰, 牛建华, 等.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30例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 17 (9) :529-530.

肝包虫病 篇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治疗肝囊性包虫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100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于试验组患者采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囊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腹腔引流时间、发生残腔积液、残腔感染和胆汁漏人数。结果:试验组的住院天数和腹腔引流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发生残腔积液、残腔感染和胆汁漏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治疗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术;肝囊性包虫病;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8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08-01

肝虫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囊性包虫和泡性包虫两种,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1]。近期我院主要对于肝囊性包虫病采用根治性全囊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手术在临床上治疗肝囊性包虫病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在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100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试验组中,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为15.4~65.4岁,平均为(31.6±2.5)岁;包虫囊肿平均直径为(6.56±2.47)cm;38例单子囊,12例多子囊。对照组中,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为14.8~64.8岁,平均为(32.5±1.9)岁;包虫囊肿平均直径为(6.32±2.38)cm;37例单子囊,13例多子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包虫囊肿直径以及囊肿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试验组患者采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术治疗,首先将包虫囊肿暴露,采用纱布块保护患者周边的脏器,防止手术中包虫囊肿发生破裂,囊液污染腹腔。然后寻找出正常肝组织和包虫外囊之间的间隙,使用电刀或彭氏刮洗刀从间隙中靠近包虫外囊进行分离。该过程在切除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分离时候要充分辨别肝实质间管道组织和包虫外囊,结扎处理滋养包虫血管以及通入包虫腔的小胆管。完整切除外囊,缝扎闭合较大的肝创面。将负压引流管放置创面,如果患者肝包虫外囊较薄、囊肿临近主要血管或者囊肿同周围粘连明显时候,可以采用开放式全囊肿切除术治疗,将囊液吸出,利用浓度3%H2O2对残腔处理,将外囊剪开,沿着周边囊分离将全囊肿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囊摘除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术后主要观察指标为:住院天数、腹腔引流天数、发生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汁漏和原位复发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采集的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腹腔引流时间分别为(8.2?2.3)d、(4.3?0.2)d,而對照组住院天数和腹腔引流时间为(14.2?4.5)d、(7.2?0.4)d,试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后发现试验组发生并发症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组别例数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漏原位复发试验组500000对照组506575P <0.05<0.05<0.05<0.05

3讨论

当前包虫病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传统的内囊摘除术术后患者复发率比较高,且残腔积液、残腔感染以及胆漏等并发症发作频繁,严重影响着治疗效果。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在正常肝组织和肝包虫的纤维囊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这就为完整切除肝包虫全囊肿提供了先决条件,从而可以将全囊剥离切除,经试验发现手术后患者不存在胆漏、残腔积液和残腔感染等常见并发症[2]。且该种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腹腔引流天数显著降低,逐渐成为临床上理想的根治性手术方法。本组试验中,治疗组患者经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术后住院天数和腹腔引流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后随访发现患者没有发生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漏以及原位复发,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肝囊性包虫病患者采用根治性全囊肿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彭心宇,张示杰,牛建华,等.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30例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17:529-530.

绵羊肝包虫病的诊治 篇3

1 流行病学

本虫呈全球性分布, 尤以放牧牛羊的地区为多。国外以地中海周围各国、东北非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常有流行。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为主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和西藏等省区, 其他省亦有分布。其中绵羊感染率最高, 分布面最广。造成绵羊感染率最高的原因, 除绵羊本身是细粒棘球绦虫最适宜的中间宿主外, 还由于放牧的羊群与犬有密切联系。牧区放羊经常带有放牧犬跟随护卫, 绵羊在牧场上吃到被狗粪污染的草的机会增多, 而当剖杀羊吃时, 不宜食用的内脏 (常含棘球蚴和其他绦虫蚴) 如喂犬, 于是造成此虫在犬与绵羊间的循环感染。

细粒棘球绦虫的卵 (六钩蚴) 在外界环境中可以长期生存, 在0℃时能生长116天之久, 在高温50℃时1小时;对化学物质也有相当的抵抗力;直射日光易使之致死。

2 病原体与生活史

棘球蚴, 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脏、肺脏以及其他各种器官。它也是一个囊状的构造, 内含液体。棘球蚴的形状常因其寄生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少变化。一般近似球星, 直径大约5~10厘米左右, 而小的仅有黄豆大, 巨大的虫体直径达50厘米, 含囊液10多升。

成虫寄生在中宿主 (绵羊、人等) 的小肠, 一般数量很多。含有孕节或虫卵的粪便排出后污染饲料、饮水或牧场, 如被中间宿主吞入, 虫卵内的六钩蚴即在消化道内孵出, 钻入肠壁, 随血流进入肝脏, 通常多停留该处;也有越过肝脏血管而入肺脏甚至抵达其他器官的, 无论在什么部位均可发育为棘球蚴。一般六钩蚴进入各器官发育为成熟的棘球蚴 (即能生出原头蚴而能感染终宿主) 需时约1月, 但此后棘球蚴仍然继续生长达数年之久。在人体内生长可延续10~13年。

3 致病作用

棘球蚴对宿主的危害视蚴体的大小与寄生部位而差异。其致病作用一是对器官的压挤, 二是分泌毒素。

棘球蚴主要寄生在肝脏, 其次是肺脏。蚴体发育慢, 在体积不大时, 宿主长期无感觉, 但长大时即压迫组织, 引起脏器萎缩与机能障碍, 如果数目多则危害更大, 甚至引起死亡。至于毒素作用, 是由于棘球蚴的囊液对宿主是异体蛋白, 也有人认为囊液本身含有毒蛋白 (Toxalbumin) , 破裂后对宿主可引起剧烈的过敏反应, 使宿主发生呼吸困难, 体温升高, 腹泻, 在人特别敏感;如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囊液进入血流, 可使宿主发生过敏性休克而骤死。而且囊中的棘球砂以及破碎的生发囊均可在身体的任何部分长成新的棘球蚴, 后果亦极严重。

4 症状与病理变化

轻度感染或初期感染都无症状。绵羊对本病较牛敏感, 死亡率比牛高。在严重感染时, 绵羊肥育不良, 被毛逆立, 易脱落。肝感染严重时, 叩诊时浊音区扩大, 触诊浊音区, 病畜表现疼痛;当肝脏容积增大时, 腹右侧膨大;由于肝脏受害, 患畜营养失调, 反刍无力, 常臌气, 身体消瘦而衰弱。

剖检, 肝表面凹凸不平, 可在该处找到棘球蚴;有时也可在其他脏器如脾、肾、肌肉、皮下、脑、脊椎管、骨等处发现。切开棘球蚴则可见有液体流出, 将液体沉淀后, 除不育囊外, 即可用肉眼或解剖镜下看到许多生发囊与原头蚴 (即包囊砂) ;有时肉眼也能见到液体中的子囊, 甚至孙囊。另外, 也偶然见到钙化的棘球蚴或化脓灶。

5 诊断与防治

严重病例可依靠症状诊断, 也可用X光或超声波检查, 一般多用于人。家畜多采用变态反应检查。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手术摘除棘球蚴切除被感染的器官为最可靠的有效治疗方法。摘除手术务须谨慎, 包囊绝对不可破裂。家畜的问题主要在预防, 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只要使棘球蚴的包囊不被犬、狼、狐狸等终末宿主吃去, 此病便可逐渐控制而最终消灭。

肝包虫病 篇4

水牛肝片吸虫病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湖区流行性比较严重。肝片吸虫主要寄生在水牛的肝脏和胆管内,是危害水牛的一种寄生虫病。武汉市蔡甸区消泗地区属水网型湖区,2004-2006年期间。某养牛专业户分批量在周边地区购进水牛(老弱牛和小犊牛)115头,该牛群在饲养中发生体态消瘦,食欲不振,贫血,眼结膜、口腔黏膜黄疽,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拉稀,颌下、胸部、腹部及四肢轻度水肿,食欲废绝,随后发生了死亡现象。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群的反应,对死亡牛进行病理剖检,发病牛进行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该牛群发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感染了肝片吸虫病。经采用中西医结合辩症施治及驱虫治疗的方法,发病牛群全部治愈,笔者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养牛专业户饲养水牛115头,其中,公牛14头。母牛70头,年龄为8-9岁;小牛、犊牛31头,年龄为1.6-2.0岁,以传统性散养散放的饲养模式饲养,于2005年9月中旬发病25头,发病率21.7%,其中死亡2头,死亡率1.74%。经粪检查出发病及带虫的牛48头(其中带虫牛23头。发病牛25头),感染率41.7%;未查出病原体的健康牛67头,占饲养数的58.3%。

2临床症状的类型

(1)无临床症状反应:水牛67头,体况较好,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

(2)急性型:病牛9头,体温升高至41.5℃,病牛反应迟钝,流泪,放牧时离群,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叩诊时肝脏浊音区扩大,肝部有压痛感,胸部及腹下部水肿,最后食欲废绝。

(3)慢性型:病牛8头,体表症状:体态消瘦,被毛粗乱,发黄易断,失去光泽。颌下、胸部及腹下部有轻度水肿,有轻度腹泻。

(4)消化道反应型:病牛6头(犊牛),体表症状:被毛长而乱、僵化,消瘦,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拉稀。

3剖检及实验室诊断

3.1部检病理变化

(1)剖检腹部皮下组织及胸肌病理变化。剖开腹部、胸部及四肢皮下组织,皮肤与肌肉之间黏膜与肌肉产生分离,中间充满黄色胶冻状液体,四肢关节水肿,关节腔中有白色的尿酸盐类物质沉积。

(2)眼脸、咽部、食道、肠道、腹腔、肝脏、胆囊等组织器官剖检病理变化。眼睑、咽部皮下呈水肿状,有黄色胶状液,眼结膜呈黄色。食道、肠道壁充血水肿,腹腔内有大量的黄色积液。肝脏呈急性炎症(肝腹水)病变,肝脏肿大、质脆,有纤维索性炎,呈网络状,有黄色积液,在肝脏的实质内可找到幼虫的虫体。胆囊肿大充盈,胆管扩张松弛,管壁增厚,钙化变硬,胆汁呈暗褐色粘稠,从胆囊的胆液中,肉眼可见到形如树叶状,呈淡红色,长约20~30mm,宽约8~13mm的扁形虫体。心脏有大量的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左右心室瘀血,呈黑色。肺部肿胀,血液稀薄如水,呈淡黄色液体。

3.2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取血液2mL,加哈氏液2mL,置于13 000 r/min离心5min。然后倒去上清液,取下沉淀物。直接涂片镜检(10×100倍),可见大量的红血球破裂溶解,无规则残缺变形。

(2)取胆囊内容物1g,直接压片用600倍的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牛肝片吸虫卵。

(3)取新鲜牛粪100g,装入40目/时的铜丝筛中加消毒杀虫过的水在玻璃中淘洗,然后静置30min,连续换水3次,倒掉上层清水,取沉淀物直接涂片,用600倍的生物显微镜镜检,可见肝片吸虫虫卵为椭圆形,呈黄褐色发亮,前端较尖有囊盖,后端钝,充满卵黄细胞,靠卵盖的一侧有一胚细胞,虫卵长约0.13~0.15mm,宽0.07-0.09mm。

3.3诊断结果

(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组织器官发生的病变,实验室检查水牛发病的病原体,可以确诊为水牛肝片吸虫病。是牛肝片吸虫导致水牛发病和发生死亡。

(2)鉴别诊断:患有慢性型肝片吸虫病的水牛体表发生颌下及胸部四肢有轻度水肿症状,但是要与水牛蜂窝组织炎及异物创伤性的前胸渗出性炎症水肿作鉴别诊断。

蜂窝组织炎(俗称为胸黄):肿胀部位发热,属炎性反应,针刺后流出血水,肝片吸虫病的牛前胸肿胀不发热,属代谢性,无炎性反应,针刺后流出的是淡色黄水。

异物创伤性炎性水肿:针刺前胸水肿部位流出的是血水带有少量的气泡,是最特别的症状。因牛误食金属物和非金属物入体内后,刺穿牛胃进入胸膈膜甚至穿透胸肌引起前胸水肿,当将牛牵行及转弯时会产生剧痛,外观牛颈部左右大静脉有怒张的现象。

4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临床四种类型的分群治疗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无症状反应:临床不表现症状及粪检未查出虫卵的67头牛,采取西药驱虫药“吡喹酮”(8440),按每千克体重30mg,进行以预防为主的治疗。

(2)急性型:病牛9头,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以护肝健体然后驱虫治本。

①西药(处方一):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生理盐水1 500mL一次静脉滴注,250mL氨基酸注射液一次滴注,1日1次,连用3d。

②中药治疗(处方二):采用复方贯仲驱虫利胆汤。贯仲20g,槟榔30g,赤木21g,木通18g,茯苓12g,泽泻12g,柴胡15g,扁蓄30g,厚朴15g,豆蔻12g,龙胆30g,腹毛15g,茵陈30g,甘草30g,混合煎汤。去掉药渣喂服,按每头牛的体重200kg~300kg~400kg,分别灌服1 000~1 500~2 000mL,每天9剂,连用3d。

方解:贯仲、槟榔杀虫解毒,木通、篇蓄杀虫利水,龙胆、茵陈利湿热。甘草调和各药引药归经。本方有杀虫解毒、清肝利胆的功效。

③西药(处方三):时隔6d进行第2次驱虫。用吡喹酮(8440)按每千克体重25mg治疗。

④食物疗法:急性型,实行圈栏饲养,每头病牛每天喂煮熟后的大麦1.5kg,糠麸2kg,加青草料10kg,喂养12d。

(3)慢性型:病牛8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因病施治,对症治疗。

西药治疗:50%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生理盐水1 500mL一次性静脉滴注,氨基酸注射液250mL一次性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时隔3d,按每千克体重用25mg吡喹酮(8440)驱虫治疗。

(4)消化道反应型:病牛6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因病施治,对症治疗。

①处方一:西药治疗腹泻,用庆大霉素20mL肌注,每天1次,连用3d。

②处方二:中药白术散治疗,组成:焦白术30g,肉桂25g,茯苓45g,木香25g,炙诃子30g,炒苍术30g,泽泻35g,

茱苓18g,陈皮25g,益智仁30g加香连丸10支。每天6剂,连用3d。

方解:白术、肉桂温中散寒,扶脾健胃,茯苓、苍术、茱苓、泽泻燥湿利水止泻,诃子、木香、陈皮、益智仁、香连丸消食化气调中。

③处方三:时隔6d用西药吡喹酮驱虫,因使用吡喹酮(8440)治疗可引起腹泻,应先治肠炎、腹泻,再驱虫治本。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mg,一次喂服。

5肝片吸虫的发育史及预防措施

5.1肝片吸虫的发育史

肝片吸虫发育史:成虫一虫卵一毛蚴一胞蚴一雷蚴一尾蚴一囊坳,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发病。成虫在终末宿主(水牛)的肝脏及胆管内产卵,虫卵随胆汁的分泌进入十二指肠,随粪便排出体外。

5.2流行病学

虫卵随粪便流入湖河水中,在适宜的水温中(20~26℃),孵化成毛蚴,毛蚴钻进中间宿主锥实螺体内发育成许多胞蚴,胞蚴经无性繁殖发育成雷蚴。雷蚴可直接发育成尾蚴。尾蚴粘附着水草上脱尾,形成囊蚴,当牛采食带有囊蚴的水草或饮水时被感染,幼虫在水牛体内移行到肝脏钻进胆管发育成为成虫。

5.3预防措施

(1)预防性驱虫:每年进行3批。①第1批即成虫期前驱虫,根据该地区该病流行的特点来确定驱虫的时间,本地区一般在5月中旬即进行第1次驱虫。②第2批即成虫期驱虫,在虫体大部分成熟时进行,也就是说经粪检后,检不出牛肝片吸虫、虫卵时进行驱虫,即为8月上旬进行第2次驱虫。③第3批驱虫,第2次驱虫后3-4个月进行(即12月份)。为冬季驱虫,因水温较低,排出体外的虫体及虫卵不能成活,虫卵也不能孵化,可以起到驱虫灭源,净化草场目的。

(2)采取轮换牧场的办法,尽量避开水牛在放牧时被大量囊蚴感染的季节,轮换放牧草场的方法可以防止感染。可根据该病的流行季节来确定,定期查找锥实螺的数量来确定放牧,以60d为一轮放牧期,湖区感染季节一般从3月中旬至9月下旬,在此期间都可以感染牛肝片吸虫病。放牧时尽量选择堤套湖坡地为放牧场所,避免在低洼、浅水区放牧。

(3)消灭中间宿主锥实螺,湖区草场应圈定一片草地,结合耕牛血防灭螺的方法,灭螺药物采用氯硝柳胺,此药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害植物,杀螺效率高,但草场不主张整体性灭螺,只撒在低洼、浅水处,用药量少,成本低,灭螺效果好。

(4)粪便管理,做到定期清理草场的粪便,堆积进行生物杀虫,减少草场的污染。

一例羊肝包虫病的诊断 篇5

近几年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 养羊业进入千家万户, 加上养狗的数量猛增, 致使狗、羊、人关系链成倍增加, 致使本病发生。在新疆乌什县畜牧兽医局兽医门诊坐诊期间, 遇一例羊肝包虫病例, 现整理报告如下:

1 患病羊只临床症状

经询问畜主得知, 该患病羊只有长期慢性的呼吸困难和咳嗽, 当病羊咳嗽严重发作时, 躺卧在地。肉眼观察该患病羊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停止。叩诊肺部, 发现在肺部不同部位有局限性半浊音病灶;听诊病灶时, 肺泡呼吸音特别微弱。叩诊肝脏时, 发现浊音区明显扩大, 触诊浊音区时, 羊只表现疼痛。

2 B超检查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 由于肝棘球蚴病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只有继发感染时才会出现发热及右上腹疼痛等症状。因此, 该病的诊断主要是在结合病史基础上通过B超检查来确诊, 但据了解南疆地区只有少数基层兽医门诊应用B超仪进行家畜肝包虫病诊断, 而本兽医门诊自2005年即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现已具备较成熟的操作技术。

进行B超检查时事先准备人用小型B超机一台, 电线10~15m, 食用植物油0.05~0.1kg, 电解质0.1~0.5kg, 卫生纸若干。首先在病羊右侧距背中心线一掌以下沿筋骨弓向右距腹中心线一掌向上向前剪毛1.5掌宽, 毛茬高不超过0.3cm, 使肝区充分外露。操作时将病羊肝区剪毛后, 外涂植物油;然后由一人双手将病羊抱颈保定, 另外一人用探头在肝区一边移动探头, 一边在荧光屏上观察。B超检查结果显示该患病羊只肝脏、肺脏处均有包囊存在, 当场于荧光屏上摄影为证。

3 室内检查结果

鉴于该病畜病情较重, 征得畜主同意后将该患病羊只剖检, 检查结果发现, 肝肺表面凹凸不平, 重量增加, 手压下时感觉有硬块, 表面均有大小不等的棘球蚴囊泡突起;肝脏实质中亦有数量不等, 大小不一的棘球蚴囊泡;棘球蚴内容有大量液体。

肝包虫病52例手术治疗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12~78岁,平均(27.56±3.2)岁,多因右上腹部饱胀不适,上腹部出现包块,皮肤瘙痒,B超检查确诊肝包虫病入院。发病时间1~27个月,B超和CT检查示单房性病变52例,囊肿主要位于肝右叶40例,肝左叶11例,位于肝尾状叶部1例,囊肿体积(5 cm×3 cm×4 cm)~(36 cm×24 cm×26 cm)。术前黄疸3例,均为囊肿巨大,压迫肝内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

1.2手术方法

手术切口位置和长度主要根据囊肿的大小和部位决定,多采用右上腹直肌直切口或右肋缘下斜切口,切口长约10~16 cm,进腹后用等渗盐水纱布垫隔离病灶和周围健康组织器官,于囊肿顶部刺入穿刺针,抽吸囊内液50~200 ml左右,观察无胆漏情况下,注入10%甲醛溶液5min后吸出,并反复2~3次后,将囊内液体尽量吸出,切开外囊壁2~10 cm,常规摘除内囊后,再用10%甲醛溶液纱布涂擦外囊内壁,并用盐水冲冼残腔。本组病例中18例因囊肿较小,且位置表浅,经以上处理后,完全缝合外囊内壁,使内壁贴靠,并将切口处游离囊壁内翻缝合入囊腔内,使残腔塌陷消失,腔内不予以放置引流管;22例因囊腔大,外表囊壁游离部分少,无胆漏,未予以修剪游离外囊壁,于囊腔内缝合外囊内壁,缩小囊内残腔后,于残腔内放置引流管或双腔引流管,囊壁切口处予以内翻缝合,引流管经腹壁引出;8例囊腔大,外囊壁游离部分多,无胆漏,予以修剪游离外囊壁,缝合囊腔内壁,并于腔内填入大网膜,切口边缘予以内翻缝合,闭合囊腔,腔内不放引流;2例伴有少量的胆漏,予以囊腔内放置引流管,并彻底缝闭囊壁切口;2例伴胆漏,且量较大者,尽量闭合残腔后,行残腔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2,3]。

2 结果

2.1 术中所见

52例肝包虫病均为单房性,其中囊肿较小者(5 cm×3 cm×4 cm)~(10 cm×11 cm×9.5 cm) 18例,囊肿较大者(10 cm×10 cm×9.5 cm)~(36 cm×24 cm×26 cm)34例,其中胆漏4例,囊液为金黄色,术中发现漏口经造影证实与胆管相通2例,未发现明显漏口2例。

2.2 手术结果

内囊摘除术+缝闭残腔组,术后无发热,使用抗生素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内囊摘除+残腔内放置引流管组。内囊摘除术+缝闭残腔组,术后使用氨苄青霉素加替硝唑3~5d,7~9 d拆线出院;内囊摘除+残腔内放置引流管组,术后使用氨苄青霉素加替硝唑9~11 d,15~20 d拆线出院;没有胆漏的,引流液开初几天50~300 ml不等,5~7 d后减少,每天引流量少于10 ml后可拔管。胆漏者引流管放置2周以上方可拔管。

2.3 术后随访

术后随访43例,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最短8个月,最长4年,2例复发,随访率89.5%,B超或CT随访示残腔逐渐萎缩、塌陷、粘连闭合,平均残腔闭合时间为14.85 d,但残腔连粘闭合时间和术中所残留腔的大小有正相关的关系。

3 讨论

肝包虫病手术以内囊摘除为原则,但在处理残腔上尚无统一规范的术式。既往文献记载:(1)囊腔较小的多主张单纯内囊摘除术即可[1];但囊腔闭合时间和治疗时间较长且局部形成腹腔内粘连梗阻的可能性加大,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内囊摘除+缝闭残腔后,B超检查残腔多在25 d内粘连闭合完全,术后渗出液较少,患者无发热、黄疸等症状。(2)囊腔较大者,多主张在残腔内放置引流管,未予以缝闭残腔内壁,术后残腔较大,渗出液多,引流时间长,感染机会增多,治疗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多。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在摘除内囊+缝闭缩小残腔+引流,残腔闭合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操作注意事项:(1)术中加强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防止头节、子囊在腹腔内种植,避免复发。(2)术中用小针细线缝合外囊内壁,缩小残腔,囊腔较大者更重要。但在缝合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穿透外囊壁,以免刺穿肝内血管和肝内胆管。(3)对有胆漏者,囊腔闭合严密,拔管时间在14 d以上,或根据胆汁漏出量决定,如囊腔闭合不严密,或拔管过早,均可能出现胆汁漏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手术中囊腔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术中行内囊摘除后缝闭外囊内腔,内腔放置引流管或用大网膜填塞外囊内腔。结果 52例囊腔经手术治疗闭合,随访43例,平均住院10.4 d,CT和B超示残腔闭合时间平均为14.85 d。结论 肝包虫病术中缝闭残腔可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肝包虫病,手术囊腔缝闭

参考文献

[1]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手术全集普通外科.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2-585.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237-1241.

肝包虫病 篇7

关键词:肝包虫病,内囊摘除,外囊引流,外囊大部切除

包虫病是畜牧场区常见寄生虫病,与哺乳动物接触密切者也可见发病,其中以肝包虫病最为常见。该病可引起黄疸、上腹部疼痛、腹水、乏力、消瘦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1]。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我们对72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从2005年3月到2010年1月惠来县人民医院共收治肝包虫病患者72例,均经B超及CT等检查确诊,均为单房性病变,囊肿面积均在10cm以上。男38例,女3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6岁,平均32.7岁。囊肿部位:肝右叶54例,肝左叶15例,肝尾状叶部3例。所有患者根据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内囊完整摘除。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根据包虫囊肿在肝脏的部位决定体位,常采用仰卧位并在右腰背加垫。手术切口常选用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腹直肌直切口;开腹后用等渗盐水纱布在肝周围垫隔离病灶和周围健康组织,仅露出准备作切口的取囊部位,并准备好有强吸力的吸引器。小心切开囊肿外包绕的肝纤维层,因内囊压力较高,刀稍倾斜,避免直接切入内囊。于囊肿顶部刺入穿刺针,将囊内液体尽量吸出。然后注入10%甲醛溶液后吸出,以助杀死原头蚴,重复2~3次,每次约为5min。由于内外囊间粘连较小,延长切口,借助肝压把内囊腔推出完整取下[2]。再用10%甲醛溶液纱布涂擦外囊内壁,并用盐水冲冼残腔。然后对照组给予外表残腔放置引流管,实验组切除大部分外囊壁,缝扎胆瘘。术后两组均给予精心的护理和严密的监测。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实验组在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半年复发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统计如表1所示,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

注:*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3],分为泡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和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误食寄生于犬、狼等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成虫排出的虫卵后,虫卵经口在胃及十二指肠内经胃酸作用,六钩蚴脱壳逸出,钻入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而到达门脉系统,在不同器官形成病灶。棘球蚴不断生长,可对寄生的器官及邻近组织器官产生挤压,引起组织细胞的萎缩和坏死。寄生在肝脏时,可引起肝区痛,呼吸急促、胸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

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外层与邻近受挤压的肝汇管区、肝静脉系统无明确界限,可见较多扩张小胆管、小血管、小淋巴管和神经等,主要是由于异物型肉芽肿不断扩大,不断刺激,压迫周围肝组织,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残留肝和肝静脉系统包绕肉芽肿形成外层前体。单核巨噬细胞和肝脏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刺激肝脏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并大量沉积于肝静脉系统和Glisson系统的基底膜,促使包虫囊肿周围受挤压的外层前体不断增生纤维化,出现玻璃样变甚至钙化,同时邻近肝实质的纤维化进一步增加了外层的厚度,最终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纤维囊——肝包虫囊肿外囊[4]。临床上药物治疗主要有甲苯米唑、丙硫苯唑和吡喹酮等,可使生发层和原头蚴退化变质,另外还有中药治疗等,但临床效果并不显著,仅用于多发囊肿无法手术的患者,目前临床上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囊肿已破裂,肝组织有严重感染,并发支气扩张、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的患者,一般采用肝切除手术,但损伤肝内管道的概率较大,或多或少的损坏正常肝组织,术中出血较多,因此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对于单房或泡性包虫病患者,一般以内囊摘除为原则,但在处理残腔上可有多种方法。囊壁内翻缝合易出现残腔积液;带蒂大网膜充填残腔容易误伤血管和胆管。开放残腔主要用于包囊虫小、表浅、无胆汁渗漏或肝顶部小包虫病患者,但不易暴露残腔和修补胆瘘。残腔引流术为临床上常用的术式,但其带管时间长,术后残腔较大,渗出液多,引流时间长,感染和复发率高。外囊壁大部切除术,可使大部分包虫残腔变成壁,从而降低了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从临床统计来看,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和半年复发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患者术后感染和复发的痛苦,因此我们认为,内囊摘除术联合外囊大部切除术应用于早期肝包虫病患者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患者值得考虑的手术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史晶怀,张海峰.肝包虫病的手术方式选择[J].基层医学坛,2008,l2(22):767-768.

[2]彭心宇,张示杰,牛建华等.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30例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9):529-530.

[3]温浩.两型肝包虫病手术疗效547例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1):13-14.

肝包虫病 篇8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04-10~2007-08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0例肝包虫病及腹盆腔包虫病患者的超声表现。患者年龄14~67岁, 平均36岁。男42例, 女38例。以右上腹部及腹盆腔包块就诊者72例, 无症状体检发现8例。实验室检查: 本组78例患者做了包虫囊液皮内试验 (Casoni) 其中72例呈阳性反应, 阳性率为92.3%;本组78例患者行间接血凝试验 (IHA) , 其中68例呈阳性反应, 阳性率为87.2%;本组78例患者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ELISA) , 其中73例呈阳性反应, 阳性率为93.6%。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 凸阵探头, 频率3.5~5.0MHz。空腹禁食检查, 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 多切面、多体位依次检查肝脏形态大小, 实质回声及其病灶部位、大小、数目, 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其次仔细检查腹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块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80例包虫病中, 囊型38例, 泡型42例, 单纯肝包虫病者52例, 其中单发病灶30例, 多发病灶22例。肝包虫病同时合并腹盆腔包虫病者28例, 包虫数目2~5个不等。病灶最小者3.6 cm×3.0cm, 最大者20 cm×15cm。病灶均叠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74例包虫病灶囊壁及囊内未见血流信号, 6例病灶周边部见星点状及短条状血流信号。80例均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诊断为包虫病。2例单发囊肿型声像图缺乏明显的特征 (囊底缺少囊砂) , 术前未能做出明确诊断 (误诊为单纯囊肿) , 余78例均做出了明确的诊断, 诊断符合率97.5%。

2.2 声像图特征

2.2.1 单发囊肿型

7例, 囊壁光滑完整, 呈双层, 两层囊壁之间为极窄的 (小于1mm) 的宽窄均匀的无回声间隙, 典型病例囊内有点状强回声 (包虫砂) 堆积于囊底, 活动后在囊内漂浮形成“落雪征” (图1) 。

2.2.2 多发囊肿型

9例, 肝内见彼此分离或相连的两个以上囊肿, 各个囊肿大小、囊壁结构、囊内回声不尽一致, 可有明显差别 (图2) 。

2.2.3 子囊孙囊型

12例, 囊壁厚, 毛糙, 母囊内有许多大小不一, 数目不等的小囊肿, 呈蜂窝状或车轮状聚集在母囊的内部, 呈现包虫囊肿特有的“囊中囊”现象。此型具有明显的特征性, 诊断准确率达100% (图3) 。

2.2.4 囊肿实变型

10例, 囊肿呈类球型, 囊壁增厚, 厚薄不均, 边界毛糙, 囊液吸收减少, 呈数个不规则的条带状低回声结构, 间有大量杂乱不均匀的斑片状强回声及低回声 (图4) 。

2.2.5 肝泡球蚴病的实性肿块型

16例, 肿块巨大, 外形极不规则, 呈多形性, 表面凹凸不平, 呈结节样隆起, 周边无包膜, 与肝组织分界清晰, 内部回声极不均匀, 呈“地图样改变”, 可见大小不等的砂粒状、点状及斑状强回声并存, 部分后方伴有声影。常为肝内单发病灶, 多发者少见, 本例为多发 (图5) 。

2.2.6 肝泡球蚴病的肿块液化型

21例, 除具有巨块型特征外, 于肿块内部可见较大范围的坏死液化区, 或“虫蚀样”或“溶岩洞样”改变 (图6) 。

2.2.7 肝泡球蚴病的肿块钙化型

5例, 肝内病灶明显缩小, 整个肿块钙化, 呈周边毛糙的不规则的团块状强回声, 后方伴宽声影 (图7) 。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

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根据其流行病学、形态学、形态病理、临床过程及转归等, 国内将此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感染所致的单房型棘球蚴病, 简称棘球蚴病或包虫囊肿, 通称包虫病。另一种是由多房型棘球绦虫或多房泡球绦虫的虫卵感染引起的多房型棘球蚴病, 简称泡球蚴病, 通称泡型包虫病。在人类绦虫病中, 本病的危害最为严重, 在我国该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和西藏等省区。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 以囊型包虫病居多。我院统计: 就诊的包虫病患者中, 半数以上为泡型包虫病, 主要集中在接近草原的漳县及岷县等陇南地区, 部分县有散发病例, 大部分有与犬、羊密切接触史, 个别为城市居民及流动人员。

3.2 肝包虫囊肿并发症

肝包虫囊肿长大后其主要的并发症为继发感染和囊肿破裂。继发感染主要由于被包入外囊中的小胆管破入包虫囊肿腔内引起, 也可因外伤、穿刺及血行感染引起。感染后引起的病理变化似肝脓肿, 但症状较轻。肝包虫囊肿破裂多由继发感染、外伤或穿刺引起, 以破入腹腔的后果最为严重, 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而致患者死亡, 还可产生腹腔内继发性包虫囊肿。如子囊破入胆管或肝静脉内, 可造成胆道阻塞及肺动脉栓塞。

3.3 泡球蚴病

泡球蚴病生长较快, 且为浸润性生长, 素有“恶性包虫病”或“肿瘤性包虫病”之称, 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脏, 一般呈单个巨块型, 有时为结节型, 或两者兼有。泡球蚴囊泡常呈灰白色, 质较硬, 由无数小囊泡集合而成海绵状,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囊泡内容物为豆腐渣样蚴体碎屑和小泡。陈旧病灶的中央因营养不佳常发生变性、坏死, 或溶解呈胶冻状液体。如继发感染, 可酷似脓肿。泡状囊肿外周无纤维包膜, 向外芽生性子囊可以像癌肿一样向周围组织浸润, 并可侵入血管或淋巴管, 转移到肺、脑、脾、肾、肾上腺及心脏等处, 甚至偶然可见于肝门淋巴结内。因此肉眼上易误诊为肝癌。镜下, 在肝组织中散在大小不等的泡状蚴小囊泡, 一般仅见角皮层, 偶尔有单细胞性生发层, 偶见原头蚴。囊泡周围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伴有结核样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组织增生。囊泡间的肝组织常发生凝固性坏死 (图8, 9) 。病变周围肝组织常有肝细胞萎缩、变性或坏死及淤胆现象。最后可导致肝硬变、黄疸、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超声对泡型包虫病的及时诊断以及术前对于病变范围的估计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可以清晰显示其对于肝门、下腔静脉及肝动脉的侵犯。

3.4 鉴别诊断

3.4.1 单囊型与肝囊肿

不含子囊的包虫囊肿表现为肝内囊肿样结构, 两者鉴别的要点是: 壁的厚度或双层结构, 包虫囊壁厚可达3~5mm, 单纯肝囊肿壁薄光滑, 再结合流行病学及包虫实验及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3.4.2 囊肿实变型与肝癌

囊肿实变者内部回声杂乱, 见不均匀密集的强光斑、光团, 囊壁增厚, 而彩色多普勒检查病灶内及周边观察不到彩色血流信号,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Casoni试验、AFP等检查不难鉴别。

3.4.3肝泡球蚴病巨块型与肝癌

肝癌瘤体周边多有暗晕, 可有“结中结”, 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彩色血流信号, 而泡球蚴呈多形状、点状、分叶状的质地回声杂乱, 小结节状及小圈状砂粒样钙化。结合临床病学、血清学及AFP试验不难做出鉴别诊断。

3.5超声诊断价值

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进行术前定位、术后复查、随访观察, 超声诊断仪还可以随医疗巡回队下乡进行普查、筛选, 借以获得流行病资料, 掌握发病规律, 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图像直观, 结果迅速, 安全无损伤,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很高, 可作为诊断包虫病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0例肝包虫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肝包虫囊肿的声像图分为4种:单发囊肿型7例, 多发囊肿型9例, 子囊孙囊型12例, 囊肿实变型10例。肝泡球蚴病的声像图分为3种:实性肿块型16例, 肿块液化型21例, 肿块钙化型5例。除2例单发囊肿型声像图缺乏明显的特征 (囊底缺少囊砂) , 术前未能做出明确诊断外, 余78例均做出了明确的诊断, 诊断符合率97.5%。结论:超声显像对肝包虫病的位置、数目、大小和类型均可做出精确的判断, 可作为包虫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肝包虫病,超声声像图,诊断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4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904

[2]程君, 段学军.肝包虫病的超声图像分析探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2, 3 (11) :829

[3]徐明谦, 戈小虎, 孔长青, 等.肝泡性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 (4) :249

[4]徐明谦, 哈德尔.库尔班, 孔长青, 等.肝囊性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与分型.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 (3) :176

[5]刘志红.人体包虫病的超声诊断.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 (18) :2

[6]普布, 拉永.4例少见部位包虫病的超声诊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4, 15 (6) :305

[7]吐尔干艾力, 温浩, 邵英梅.肝泡状棘球蚴术前可根治性切除的综合评估.肝胆外科杂志, 2006, 12 (2) :154

肝包虫病 篇9

1.1 标本来源及处理

取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6月肝包虫新鲜手术标本40例, 所有标本取材均包括肝包虫外囊、“外膜”及其邻近肝实质。标本刚福尔马林同定, 石蜡包埋, 制成5 u m厚切片。

1.2 苏木素-伊红染色

所有标本均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 镜下观察外囊、“外膜”及邻近肝实质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EnVision试剂盒、一抗鼠抗人Ⅳ型胶原、兔抗人纤维连接蛋白 (F N) 及鼠抗人层粘连蛋白 (LN) 为DAKO公司原装。每批染色以磷酸盐缓冲液 (PBS) 代替一抗作阴性空白对照, 并用已知阳性表达的肝纤维化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具体方法按说明书进行。

1.4 原位杂交

T G F-βl m R N A和F N F-αm R N A原位杂交试剂盒为武汉博士德生物j r程公司产品。新鲜肝组织离体后, 4%多聚甲醛同定 (含1/1000DEPC) , 石蜡包埋, 制成5um厚切片。原位杂交的步骤按试剂盒说明j B进行, 采用D A B显色。设立阴性空白对照 (以原位杂交用P B S代替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液) , 同时用已知阳性表达的肝纤维化组织切片做阳性对照。

1.5 统计学处理

对结果阳性率 (计数资料) 比较采用) χ2检验并对有序分级资料行Ridit分析;阳性细胞百分率 (计鼙资料) 中, 配对设计资料比较采用配对f检验, 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近似f检验。

2 结果

2.1 大体病理组织学观察

在肝包虫外囊与肝实质之间还存在着另一层明确的纤维膜即“外膜”, 肝包虫囊肿外周的外囊、“外膜”两者层次清晰而非渐变;外囊与“外膜”之间可分离间隙存在。

2.1.1 外囊灰白色, 厚约0.

5~2cm, 未见血管, 外囊紧密包裹虫体 (内囊) , 内面可成片的坏死絮状物, 质地坚硬。突出肝表面的外囊厚度 (0.70±0.10) cm与肝实质内的外囊厚度 (0.75±0.12) cm相当, 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

2.2.2“外膜”切除外囊后, 可见肉红色“外膜”, 厚约0.1~0.5cm, 内见粗人的血管、胆管走行, 质地柔韧。突出肝表面的“外膜”厚度 (0.12±0.05) cm小丁肝实质内的“外膜”厚度 (0.35±0.09) cm,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

2.2 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

肝包虫外囊与肝实质之间“外膜”明确存在, 外囊、“外膜”界限清晰, 为突变。

2.2.1 外囊外囊为一层致密、排列紊乱的纤维组织, 常玻璃样变 (6/40) 和不同程度的钙化 (5/40) , 无血管。

外囊虫体侧可见成片的纤维素坏死区。偶见外囊层包绕虫体角皮层碎片, 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 形成规则的肉芽肿, 周围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侵润。突出肝面的外囊与肝实质内的外囊病理形态一致。

2.2.2“外膜”“外膜”为肝组织与外囊之间一层排列规律的增生纤维膜, 疏松或致密排列, 无玻璃样变和钙化。

其内有较多扩张小血管、小胆管、神经、小淋巴管及淋巴细胞散在浸润。小叶间胆管扩张, 淋巴、浆细胞浸润。“外膜”与邻近受挤压的肝汇管区、肝静脉系统无明确界限, 并与Glisson鞘相延续。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IV型胶原、FN和L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表达主要定位在“外膜”及其邻近汇管区, 早棕黄色片状分布;肝细胞未见明确表达;外囊偶有表达, 且多为浅黄色散在分布;外囊与“外膜”染色分界清晰。三个指标在“外膜”和邻近汇管区表达附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二个指标在外囊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外膜”。此外, 二个指标在外囊和“外膜”表达阳性分级程度的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2.4 原位杂交

T G F—βlm R N A和’T N F-αm R N A表达主要定位在“外膜”和邻近汇管区内的单核细胞、巨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及其邻近肝细胞胞浆中, 呈棕褐色颗粒状;外囊偶有表达。TGF-βlm R N A和T N F-αm R N A在“外膜”阳性细胞率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外囊。此外, TGF-βl的表达多为成簇片状分布;而TNF-α的表达多为散在分布。两者在“外膜”邻近汇管区中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综上所述, 肝包虫外囊与“外膜”的机制为:棘球蚴寄生定位于肝脏后, 宿主由于其免疫功能, 在棘球蚴周同的局部组织首先发生异物反应, 由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包膜, 包裹在棘球蚴周围, 形成肝异物型肉芽肿 (此为外囊前体。外囊与“外膜”之间潜在可分离间隙的形成机制主要为外囊与“外膜”的形成机制不同, 纤维走行方向不同, 镜质地不同, “外囊”与“外膜”之间无血管穿行。

参考文献

[1]彭心宁, 张示杰, 牛建华, 等.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J].中华普通外科, 2002, 17 (9) :529~530.

上一篇:改进培养机制下一篇:桩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