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研究(精选12篇)
宪法学研究 篇1
摘要:从专业的角度来讲, 针对法学研究的研究, 不可以只局限于单一的主题话语, 还需要延展至相关领域, 进而才能帮助学生对法学的深入研究, 同时还能够体现其研究价值。对于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来说, 其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 这决定了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关键词:法学研究,法学教育,类型,引领
一、法学研究类型与法学教育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性
法律是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规章制度, 保障社会秩序的有效运作, 调解人们生活之间矛盾的法治体系, 对于以法律来说, 是一种比较有科学性质的一门课程, 其理论知识不仅专业程度较强且在实践中涉及的专业性也是比较强的, 以此作为法学中的服务法律和法学实践的实质。以此作为基本条件来对法学进行了分类, 第一, 直接服务于法律研究与法治研究, 其主要的意思就是讲的法学中的实务研究。而在实务研究中又包含了两层意思, 即 (1) 借助于法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理论来对法律的制定实施有效的措施; (2) 将法学理论作为法律运行的基础条件, 以此来达到法律的完整性。第二, 利用间接的形式来达到法律和法治在法学中的分析类别, 其主要指的内容就是在法学研究中对原理的分析。这一种形式上的分析代表了法学实质上的理论构成, 从中提出了法律和法治在社会中运用的一些法律依据。这两种类型的关系就像“砍柴”与“磨刀”的关系一样, 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法学教育的类型。在法学研究中, 既需要注重对人才的培育还需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由于“砍柴”与“磨刀”都是法律和法治实践中所必须的, 所以对于法科人才的培育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1) 重点培育有专业性质的实务人才和理论人才, 从而能够形成两种法学教育类型。对于实务型人才的培育目的是在于实务工作岗位。对于理论型人才的培育来说, 需要明白:要加强对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 使其能够熟练的掌握书本中的一些法律概念, 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这有这样才能在运用时做到脱口而出, 这样才符合培育理论型人才的目的与需要。从培育课程的内容上讲, 需要加强学生两方面的知识, 即一方面, 对于以后打算就业于法学理论事业的学生来说, 必须掌握全部的法学科目,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满足。 (2) 对于法律实务工作岗位来说, 其自身带有的研究性要求实务人才要具备实务研究能力, 对于培育实务型人才对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研究能力。在校法科学生和法学老师是法学理论工作中最能反映法学教育的过程, 对于社会中那些工作于法律实务的人员和工作于法学教学的理论者来说, 其主要形成了法学知识的教育体系。但是, 对培育类型进行具体的区分并不是代表了在法学理论型人才和学科型人才中某一个可以从事于理论工作岗位, 而是要求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理论知识, 因为这无论对于理论类型的人才还是学科性的人才都是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均需要结合法律实务中的实际问题, 因为在教学内容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重合与交叉。所以, 对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仅仅是在法学研究的取向上有所侧重。
二、法学研究类型是构筑法学教育体系的基础坐标
在一些学校中对法学知识的教育对法学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学校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师资力量的雄厚都代表了这个学校中学生学习的好坏程度, 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社会来说, 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拥有高知识含量、高素质的法学人才。与国外的一些法学人才培育机构来说, 主要运用的教学方式是: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不同, 却都是以两种法学研究作为内在依据的。
第一, 根据其研究目的上的差别, 需要对法学人才进行划分, 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划分, 因为在不同的国建中对法律教育的规定也是不同的, 有的偏向于对学生实务研究的培育, 有的偏向于对学生理论性的学习, 所以, 在这两种模式上, 第一种更重视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培育, 比较注重于法律实务与理论的结合。
第二, 从两种研究能力出发, 设定不同培养层次。每个国家都设置了不同层次的本科、硕士、博士等, 而培育出来的法科人才类型是要有不同层次的学历的。实际上, 从事于法律实务的必须是科班出生的, 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等高学历学位人员都集中在法学理论工作岗位上。
三、法学研究类型为法学教育调整提供指引
根据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对法学人才的培育来说, 知识在一些重点本科院校才会设置与法律相关的专业, 对于一些职业院校来说, 根本没有设立与法律相关的专业, 因为法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 需要具有一定的资格才可以从事于本行业, 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 以至于在中国的法律岗位上出现了对人才的大量空缺, 造成了法律人才难找的现象。即使有一些学生获得了法学学习的资格。但其学习的成果不理想, 而造成了在一些本科院校内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不能从事于法律事业。在社会中对法律在形式上设立了不同的学位, 有研究生学位, 还有硕士生学位, 这二者的确立代表了我国法学教育的主要差别。对于解决法科人才的短缺是当前培育能够培育人才的师资需要, 以法学二级学科为专业的法学是建设开始, 形成了培育各门法学课程教师的理论人才品种。在之后出现的博士就是对此的延伸, 而法学本科将培育任务转变成了培养实务人才。我国法学教育针对人才的缺失做出了重新的定位和调整。第一, 将两种法学研究能力作为标注, 对社会法律中人才严重空缺的现象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 将原来存在的本科院校法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实务法律的院校, 将本科院校中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取消掉。 (2) 将非法学背景的法律硕士作为实务型品种来进行保留, 将法学硕士和博士作为理论型品种, 取消法学背景的法律硕士和法学本科。第三, 将两种法学研究能力作为一种门槛, 清楚这两种岗位人才的准人资格, 若是没有受过实务型法学教育的法学博士是不允许进入实务岗位的。
四、小结
根据以上对法学研究的类型对法学教育的引领的研究分析表明, 法学是一种知识, 一种逻辑, 一种学问, 更是一种实践, 一种经验, 一种解释。而法学教育是作为一种独特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对法学的研究是基于法学教育的基础之上的。
参考文献
[1]夏勇.法学研究的类型对法学教育的引领[J].中南财政法大学教授, 2011.06.
宪法学研究 篇2
教学目的:了解宪法学的人性基础、宪法的认识论、宪法的内在逻辑
教学重点:宪法学的人性基础、宪法的内在逻辑
教学难点:宪法的认识论 2课时
一、宪法学的人性基础
对宪法概念的解释,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法的概念,而对于法的定义,又离不开对于人及人性的理解。
古希腊德斐尔神庙中的一句隐言:“认识你自己”,古埃及的“人面狮身”;
古罗马有法谚:“有两个以上人的地方就有法”。
乌尔比安:法是神和人的事业,是正义与善的艺术。
古希腊德斐尔神庙中的一句隐言:“认识你自己”,古埃及的“人面狮身”,昭示了人类对于人类自己本质的探讨。东西方历史上的先哲们对于人性的探讨,作出了许许多多不懈的努力,试图揭开人类的这一斯芬克司(Sphinx)之谜,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学说,其大概可分为自然人性论、理性人性论、文化人性论、宗教人性论、性善性恶人性论、生物人性论、文明人性论、行为人性论、心理人性论、存在人性论等流派。面对这些学说,那么,到底人性为何?一般说来,事物的本性乃是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特质与性状,即事物的本质属性,申言之,事物的本性是随着该事物而自然生成的,并且,事物的本性又是在与其他不同种类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相比较而加以明确地显现和凸现出来的。同样如此,人性,顾名思义即人之本性,或称人本质,是与其他动物相比较而显现和凸现出人所独具的内在特质与性状,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而必须具有的区别于他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和外在必要条件,所以有学者界定说:“人性就是人人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是不学而能的。”也就是说人性是与人一同来到世上的,从单个的个体的人的角度来看,人性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相始终的。但人的存在不单是个体的存在,而且是作为集合的社会类的存在,因此人性又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伴而随的。这就意味着:一方面,人性是人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形式具有动物本能的反映; 另一方面,人性的大部分内容又是在自然本能的基础上对自然本能的超越,从而具有社会性和意识性。这种以自然本能为基础对自然本能的超越,又是在人的生存环境即自然的物质环境、社会的物质环境、社会的关系环境和社会的观念环境之中通过不断地社会化,也就是由自然人而到社会人的过程而完成的。
人具有自由意志这一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由自然自在到社会的自在自为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的历史展开过程,因此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说道:广义的说,历史是人类的成就,希望和挫折,斗争和胜利的记录与解释。具言之,人类的这种自由意志、本质属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展开和丰富,现实化,从而使人的自由意志在历史的现实生活中展现为多样的多层次的。也就是说,人类作为存在,自由意志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属性与存在内容,而人类的这种存在又是存在于我们这个具体宇宙世界即波普所说的由三个不同但相互作用的世界组成(世界1是物质的世界如海洋和陆地,世界2是心理的世界如人的感觉和情绪,世界3是理念的世界如数学和逻辑),人类在存在过程中就无可避免要与波普所说的这三个世界打交道,也就是需要处理好I-You和I-It的关系,需要使存在得以能继续存在下去的需求,即满足人的欲望和利益,去进行可能生活,从而体现和表达人类的存在与生存的意义——追求和实现人的幸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中,将人类的需要概括为由高到低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人类需要新理论测试》一文中又将马斯洛需要理论修正为ERG需要理论:
1、生存的需要(Existence),包括生理、心理、安全的需要;
2、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Relatedness),即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
3、成长发展的需要(Growth),即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人类潜能发展、自尊和自我实现。当然,人类的这种需要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命活动的意识,是对于自身需要的觉知,“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因此,可以说,需要是人的欲望前提,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人由需要而产生欲望,人的这种欲望在人的内心产生之后是要对外显现出来而表现为一种目的,表现为一定的行为,即人的自由意志——有限的存在(时空中的存在)——需要――欲望――行为目的(利益)――行为手段――行为。这种需要――欲望的满足实现过程,必然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满足的手段与保障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中需处理I-You和I-It的关系,这种需要――欲望的满足过程而产生的人行为目的,其对外表现出来就是为一种利益,这种利益需要一定的手段来保障与规范,这就是人类之间相处的规则,其中经一定公共权力确认与制定就上升为法律规则(规范),也就是法律上的权利。因此说,权利是人的意志自由外在欲望化的法律确认和保障,即法是人的意志自由的自在自为的定在。恩格斯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申言之,法律是规范人类外部行为的,但人类行为的前提是意志自由。关于这一点,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中也作了系统和清楚的论述,他认为,法的出发点的实体性是意志,而意志的根本属性是自由,有意志而没有自由,就不能称其为意志。反过来说也一样,自由只有作为意志,才是真实的意志即人的意志。因此黑格尔说,法的体系就是实现了的自由王国(通过人的自由意志)。黑格尔对这一法的体系之自由王国进一步分析到,意志的发展或自由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纯粹的意志;第二,主体设定一个特定的东西作为对象的意志;第三,纯粹意志和它的特殊性之间的统一变成的单一意志。在第三个阶段,“他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而他人也是自由的,这就是具体的自由。第一、第二阶段所体现的自由是片面的。因为抽象的自由是空虚的自由,没有内容。特殊的自由是主体没有自觉认识到这种自由与自我意志的普遍性的否定有关,也就是没有意识到特殊自由是对自我意志普遍性的一种否定或区分。只有第三个即具体的自由,才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自觉地把自由视为意志的实体,从而才是真正的自由„„法,正是具体自由的体现,它体现了个人自由与普遍自由的真实关系。法否定了片面的意志或自由所可能产生的种种‘动的自由’。相应的,法学的内容就在于从意志的概念(普遍意志的本性)上把握冲动的自由,把冲动引入意志规定的合理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对黑格尔关于意志自由与法律相互关系的论述予以积极评价,而且进一步指出,意志自由只有与行为自由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积极的,现实的法律正是通过对意志自由外化而形成的行为自由的确认和认可而获得生机和活力的。可以说,法律就是对人类内在要求的意志自由和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自由的满足和确认,确认和维护自由是法律本身的特性之一;这样,权利也就成了标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自由的目标、方向、程度及范围的法学基本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康德所言权利就是“意志的自由行使”,黑格尔所说“每一个真正的权利就是一种自由”,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的:“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正是对法的人性基础及其本质问题的不同角度揭示。因此,作为人性----人的存在性的自由意志,构成人类法包括宪法的坚实人性基础。
二、宪法的认识论
1、道与言:绝对性和相对性
2、有限理性与无限理性(唯理论)
3、外在超越与内在循环
4、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
三、宪法的伦理基础
1、责任(消极)伦理
2、意图(积极)伦理
四、宪法的理论体系
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契约视角、围绕两个基本内容,回答三个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契约体系,其目的是通过控制公共权力达到保障和促进人权的目的。
五、宪法的内在逻辑
1、宪法的内在逻辑
自由意志——需要——欲望——利益——权利(自由)——法(制定法)——秩序的法(理解而融会贯通)古罗马对人的界定: homo:生物人 persona:社会人
法设定与产生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设定义务的规则,一种是授权的规则。
人类法律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那么,法律又是怎么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法哲学家采取拟定、假设的办法,即将法律出现之前的人类状态,拟设为“自然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人们享有绝对的自由,即“自然自由”。不过,处于这种“自然自由”的人类可能甚至必然导致人类的盲目冲突乃至巨大混乱,从而法律的产生就有了必然。此种意义上法律自其诞生始意味着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否定而存在的,换言之,法律状态与自然状态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法律状态下法律在本质与功能上就是限制人类的自然自由,使人类的自由通过法律而达到协调与和谐,从而使法律状态通过法律否定和超越自然状态。正如康德所言:“法律是全部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任何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按照一条普遍的自由法则,确实能够和其他人的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
那么,法律状态是如何通过法律否定和超越自然状态的?法律状态是通过法律否定和超越自然状态有二种方式,首先通过一种直接的方式实现,即直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即不直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而是授权某一法律主体,由它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必须不做什么。对于这二种方式,英国著名分析法学家哈特在其《法律的概念》作了系统的阐述,哈特将所有的法律规则简明地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的法律规则,即规定法律义务的法律规则,哈特称其为第一性规则;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限制自然自由的法律规则,即授予法律权力的法律规则,哈特称其为第二性规则。用伯林对自由的划分方法,第一种直接的方式应称之为消极自由,第二种方式应称之为积极自由。消极自由(negative freedom)指主体不受别人的干涉,是“免于„„的自由(be free from„)”。消极自由的实质是划定了个人自由的边界,于是边界之内的领域构成私域(privacy),从而营造出具体个体的个人独立于他者和集体的空间。而在这一意义上,强制则指:某些人故意在我本可以自由行动的范围内,对我横加干涉。自由的意义,存在于排除干涉的消极目的之中。积极自由(positive freedom)与消极自由不同,它是一种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的自由,是“去做„„的自由(be freed to do sth„)”。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积极自由在本质与功能上是一种权力能力(power)。
一种是设定义务的规则,一种是授权的规则。
直接方式:设定义务的规则
第一种法律关系形式,也就是claim和duty。
第二种法律关系形式就是no-right和(liberty)privilege。(privilege就是法不禁止即自由,它的含义就是说如果法律不设定duty的话,就是privilege,所以这种权利是可以推定的。)
间接方式:授权的规则
第三种法律关系形式是power和liability,第四种法律关系形式是disability和immunity,(immunity,法不设责即自由,就是说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要受他人的意思表示所创设的法律关系的拘束)
第一种法律关系形式,也就是claim和duty。
第二种法律关系形式是no-right和(liberty)privilege。
第三种法律关系形式是power和liability,第四个法律关系形式是disability和immunity,权利元形式一:请为权,即(狭义的)权利 权利元形式二:可为权,即自由 权利元形式三:能为权,即权力 权利元形式四:免为权,即豁免
ius jus Droit Retch dirritto derecho 法是人的自由意志的自在自为的定在, 法的本质就是爱。
power—empower—public power—constitution(common contract): public power people’basic rights——promote and
safeguard rights
2、如何认识法及宪法本位:法的二律相悖 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同样会有这种权利”。西塞罗:“为了自由我做了法律的奴隶” 卢梭: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马克思:“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法人目的与手段之间矛盾与良性互动:通过设定义务(限制权利)这一手段,来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的权利这一最终、根本的目的。
3、宪法变迁的核心逻辑:
自由与秩序的平衡:安全、自由、民主(共和)
六、以义务为视角来看法的发展
1、来源于人自由意志的律法之规则体系即元行为规则体系:法与宗教、道德同为人类的行为规则,都是人类的自由意志的伦理要求;
2、在人类的元行为规则体系中,当人的受罪的污染,开始淡化罪时,也就开始区别人类的规则体系,这时人类的规则体系开始分化;
3、在元规则体系中,宗教首先从元规则体系中分离出来;
4、当人类越来越堕落时,罪越来越大时,人类逐渐丧失内在控制(自律)能力时,外在控制(他律)便应运而生了,这也是人类进一步淡化罪的结果,这时法和道德便开始分离;
5、当外在控制以强制力的形式来出现即公共权力产生,公共权力通过设定外在控制规则时,法也就产生了。具体说公共权力通过设定义务即限制自由来形成一定的秩序(不一定是保护权利),这就产生权利义务规则——法律规范;
6、法的产生也是伴随着法之程序规则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法开始都表现为程序法,因此诉讼法为实体法之母;
7、人类法之历史随着程序法之产生,开始表现为不成文法的习惯法到成文的习惯法,再到成文的制定法,人类法之历史此时大多为诸法合体:程序法和实体法不分,刑法和民法不分;
8、随着人类法的发展,实体法和程序法首先开始产生分离,这时刑法和民法一般没有分离;
9、当人类对外在设定的义务作出质与量上的识别和区分时,这时刑法和民法开始分离;
10、随着法的二律相悖的恶化,即公共权力的扩张和腐败,人类开始反思和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人类对自身神圣性和平等性的追求和公共权力的控制,此时区分出法的层次,宪法也就产生了;
11、随着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行政法产生了,因为行政权力在公共权力体系中是最难以控制的,也是与公民的利益经常发生直接的利害关系(行政权力具有主动的管理性);
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整合研究 篇3
关键词:自然法学;实证主义法学;法的精神;法的形式
一、“法”的本质
早在法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以前,对“法”本质的探究即已展开。虽然自古以来各种学说众说纷纭,但究其根本,可以归结为两种途径:法的精神与法的表现形式。因而,首先不妨从更为抽象的哲学层面分析“法”的本质。从某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事物均可以用“内部性”与“外部性”这两重属性来诠释——例如“小说”这种熟悉的事物,其“内部性”表现为作者希望表达的思想内涵,其“外部性”表现为具体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用眼睛看见小说的文字,却只有用心灵才能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其他的事物也如此,只是不同的事物在“內部性”上有深度的大小,在“外部性”上有形式的差异。“法”同样不例外,其本质表亦现为双重属性:法的精神与法的表现形式分别代表了法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具体说来,从内部看,法的精神动力在于对“善(或者正义)”的无尽追求;从外部看,法的形式既“法律规范”乃是对“善”的具体表现和实践,或者说是一种“善行”。由此,我们将逐一分析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各自的偏见以及二者分道扬镳的原因。
二、自然法学的理想与局限
自然法学的核心理念在于“法”应当等同于“善”,并认为违反“善”的法律均无资格成为法律。但问题是何为“善”?“善”可以作无数种诠释——大到“平等、自由、诚实信用”,小到“谁主张谁举证、保护善意第三人、罪刑法定”等都是对“善”的经典诠释——但任何诠释都无法表达“善”的全部内涵,更不可能等同于“善”本身,正如老子对“道”的诠释“道可道,非常道”——“善”亦不可为语言所尽道。再用一个虽然抽象但易于理解的类比补充说明:“善”可以类比为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对“善”的追寻过程正如对数学中“极限”概念的描述——一个无限接近而永远无法达到的过程,或者说永远处于进行时而无法成为完成时。也正因为此,自然法学才能拥有无穷的动力而不会因找到对“善”的终极诠释而宣告自身的终结。由此可见,自然法学的局限在于忽视了任何法律都不可能是“善”的完美诠释,更不可能等同于“善”本身,其试图将“法”等同于善将会来带法律的不稳定与随意性。但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必须是稳定的且能为大众所理解。于是自然法学将“法”应当等同于“至善”的理念遭到了实证主义法学的强烈批判。
三、实证主义法学走向另一极端
针对自然法学的局限性,实证主义者批判:人们对于“善”的诠释具有主观性及随意性,且无普世的标准。因此这样的“法”没有统一的陈述,会产生大量无止境的争端,也就难以负担其作为社会规范的角色,正如实证主义的代表法学家凯尔森所言“正义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概念,是一种反映个人或群体的主观倾向的价值偏爱的‘非理性的理想’”。于是实证主义者提出,应当搁置对于“善”的争论,将法学研究的重心从追寻无法定义的“善”转移到通过对具体法律规范的分析(法律的语言、逻辑结构、体系等)来充分保障对“善”的某个具体诠释的实现。因此实证主义法学沿着一条与自然法学完全相反的道路展开对法学的研究,其动力在于“通过分析设计‘法’的外部形式以保障现有对‘善’的诠释得以充分展现”,而不去探究这些诠释本身的价值,也不去追寻其他的诠释。例如,针对“保护善意第三人”这种对“善”具体的诠释,实证主义法学关心的是如何具体设计法律最能保障上述精神的实现,而不去过问“保护善意第三人”这个诠释本身的价值。因此,实证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对法的外部形式的研究,而不去介入对“善”本身的追寻。不容否认,实证主义法学对自然法学的批判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也对法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证主义法学对自然法学的批判亦不无矫枉过正的负面效果。实证主义法学在搁置对“善”的争议的同时也将“追寻至善”这条道路一并摒弃。尽管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对“善”作诠释,但不能据此否认“善”的不同诠释在内部性上具有深度的差异。例如,“男尊女卑”和“男女平等”都是对“善”的诠释,二者在形式上的确是“平等”的,但是从内部的精神上看,后者比前者立足于包容性更加广阔的视角上所做出的诠释,因而后者相比前者显然更加接近“至善”。另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看,在个案的裁判过程中,当演绎推理中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出现缺陷时,我们所运用的实质推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寻求更高位的“善”作为新的大前提的过程。因此,实证主义法学因对“善”的诠释具有主观性而将这条道路从法学研究中剔除,无异于抽掉了“法”的灵魂而导致“法”沦为一具由枯燥、冗长的法律条文组成的冢中枯骨。
四、整合的尝试
现在回归对“法”的本质的论述,可清晰地发现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分别只关注“法”本质中的一半而对另一半视而不见。自然法学的道路在追寻“至善”的同时忽视了每一个对“善”的诠释都是“至善”的真实显现与实践,其眼中的“法”是只在梦境中显现的海市蜃楼;而实证主义的道路在乐此不疲地实践“善”的同时却将追寻“至善”这一终极精神摒弃,其眼中的“法”是无比精密却没有灵魂的机器。故对“法”的本质中两重属性的全面诠释既是对二者的整合:“法”的形式——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必须以“善”作为出发点,并符合其所在时空下对于“善”的诠释,否则便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反之,“法”的精神——任何一个对“善”的诠释,都必须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表达出来且为大众所理解,“法”才具有作为社会规范的意义。“善”对于法学来说,不仅是上行的顶点,亦是下行的起点。也许,短期内,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依旧难以接受彼此。但也许若干年以后,这两条在延绵几个世纪的争吵中渐行渐远的道路终将会蓦然发现,各自分别只是同一个圆环中的两半——它们分道扬镳的起点恰是它们殊途同归的终点。
参考文献:
[1]杨显滨.论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的互动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12,30(9)
宪法概念的研究 篇4
在宪法史上最早出现的宪法概念是在17世纪中叶, 当时使用的“立宪君主政”是一种接近宪法理念的最初概念, 在君主立宪政体下, 君主的权利受到宪法性文件或规则的限制, 这种意义上的国家一般被称为“宪法国家”。
在我国古籍中宪法一词也早就出现了, 如《国语·晋语》就有“赏善罚奸, 国之宪法也”的论述, 这里的宪法不具有近代意义上宪法的含义, 而是代表一般的法律, 尤其指刑律。
2 不同的宪法观和宪法概念
2.1 中西方不同的宪法观
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的宪法观, 对宪法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大宪法观点:实证主义宪法观、决断主义宪法观与整合主义宪法观。
(1) 实证主义宪法观认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最高机关, 确立其组成方法、相互关系及权限, 调整国家权力与个人基本地位的规范。实证主义宪法学家对宪法概念的表述虽各自不同, 但都把宪法概念理解为“国家法的基本秩序”, 追求规范主义的宪法理想。如德国学者叶林涅克认为“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 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职权, 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加拿大法学家柯里认为:宪法规定和决定最高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国家机关之间和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决断主义宪法观认为宪法具有效力的根据并不在于规范的结构, 而在于对国民共同体的政治生活方式的一种“政治的决断”, 宪法实际上是一种力, 是政治的决断直接影响宪法概念的存在与发展。休莫特认为, 宪法概念有四种形式:绝对的宪法概念、相对的宪法概念、实定的宪法概念与宪法理想的概念。为了说明实定的宪法概念, 休莫特区分了宪法与宪法律的概念, 对与国家生存有关的根本性问题做出决断的规则表现为宪法, 而其他决断的规则表现为宪法律。
(3) 整合主义宪法观的理论价值在于要求人们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分析宪法概念, 改变了只从宪法角度观察社会的传统的思考方式。整合主义宪法观的代表人物施米特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法秩序, 是生活的法秩序, 即国家整合过程中的秩序。在形成国家整体的生活秩序的过程中, 宪法起着把整合过程法律化的功能, 换言之, 国家与宪法的目的是为共同体的存在提供依据”。
对宪法概念的不同理解及存在的问题, 根源于宪法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 当今世界各国, 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法律制度的内容归属于不同的法系, 再加上各自独特的国情与传统, 反映到宪法上来, 自然导致了各国法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 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样化, 对宪法概念不能从单一角度来界定。
2.2 中西方不同的宪法概念
西方通常的宪法概念有三种情况:第一, 国家具体的存在状态, 第二, 指“规定国家政治制度法的整体”, 三是, 凡规定了关于国家基本统治构造和立宪制度的法规, 其中不仅包括成文的也包括不成文的。
2.2.1 欧美学者的定义
德国学者叶林涅克认为“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 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职权, 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加拿大法学家柯里认为:宪法规定和决定最高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国家机关之间和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2.2.2 我国学者的定义
由于我国大陆宪法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宪法观, 因此很多学者多立足于宪法的阶级本质定义宪法。如许崇德教授指出:“宪法是统治阶级的重要工具, 是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一般法的本质特征, 同时又不同于普通法的实质上的特点和形式上的特征。”何辉华教授认为:“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
目前还有些学者对宪法进行全面的概括, 如龚祥瑞先生则认为:“宪法就其性质而言, 是根本法, 这是由它所规定的内容决定的;宪法就其范围而言, 是社会的总章程;宪法就其效力而言, 是最高法;宪法就其作用而言, 是国家法, 或称政治法。”
3 总结
综上, 笔者认为, 对宪法进行了这么多不同的解释, 我们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定义, 都无法给宪法下一个全世界都可以通用的概念, 因为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都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比较赞同龚祥瑞先生对宪法概念的一个全面定义, 不光从特征还有内容等方面进行, 我认为, 在成文宪法的国家, 不论它们规定的内容如何, 它都是母法, 都是“根本法”, 在不成文宪法国家, 我想借用西方学者的观点就是“限制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
参考文献
[1]韩大元, 等.宪法学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韩大元.宪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杨海坤.宪法学基本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4]韩大元.比较宪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秦前红, 等.比较宪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宪法学研究 篇5
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20分)
1、法的价值
2、法的适用
3、法律原则
4、法与国家权力的联系
二、简答题(每题1分,共30分)
1、简述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
2、简述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3、简述当代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25分)
1、论法律的实施的基本形式
宪法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宪政
2、司法审查
3、生命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2、我国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的基本内容
3、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25分)
1、我国宪法修改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
法学研究的紧箍咒 篇6
关键词:法学;术业专攻;画地为牢
在当代社会,法学学科严格的划分为若干门类,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甚至民法学还进一步的分为: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学科,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越来越专业化、细致化,这也是法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随着法学科目的分类,越来越细致,划分的越来越严格,一些学者越来越把自己禁锢在“术业专攻”的这一领域,硬性的划分研究范围,不许法学其他领域的人染指,这样硬性的划分各个专业的领域,禁锢了自己,也束缚了他人。
首先,禁锢自己表现在:学习各个专业的人,越来越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从事了这个学科,这个领域就是我的地盘,必须牢牢把握,不能让其他“不务正业”的人员触碰。
其次,束缚他人表现在:有地盘意识的法学家,往往对其他领域从事本领域研究的学者,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若是敢越雷池半步,就会表现出强烈不满,认为是“手伸得太长”,违反了“游戏规则”,那么,这些“不守规矩”的人,就会受到各种非议。
我们知道,现在法学科目的分类,各个学科之间,那是壁垒森严,学科内部也沟壑纵横,若要全面研究,也实属天方夜谭,但是,大家都知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公器即意味着人人可享用之,用或不用,主动权在天下人手中,学术的殿堂是向天下人敞开的,岂是个别人手中的权杖。
唯物辩证法说: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术和学术之间也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法律与道德、民族风俗、地理、甚至与宗教,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学习法律的人,在工作中,也不会只遇到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法官在判案中,也会遇到需要自由裁量的事情,这就需要法官运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法官自身道德的标准来裁量;同样的,侦查人员在依法行事时,也要运用侦查学,甚至心理学来行使职权等。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学术发展本身就依赖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每个学科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现实问题,且每个学科自身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缺陷,都需要其他学科加以辅助,弥补不足。岂能因个别人自私、利己的心理,阻碍法学前进的步伐。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个成功的人,不会只专注于一家之言,就像每个取得研究成果的法学家不会只专注于本土的法律一样,那么,法学研究只局限于“专攻”的这个领域,又怎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呢?
“君子不器”,即君子之德则不如器物各守一用,见机而作无所不施。搞学术的,不能如器物,死守一用,应该灵活,见机而作,无所不施。在学术研究上,不能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窄的领域,也不能把别人隔离出去,学术研究应该是开放性的,在这个事情上,任何人都不能为他人划定学术研究领域,除非这个人自愿专心研究某个方向,只想在这一个领域内有所建树;另外,即便是某个人穷尽一生,在某领域成就非凡,也不能搞垄断式研究,不许他人染指,因为这个领域并不是他的私人领地。试想,若是处处搞垄断,处处设限制,我们的学术还怎么发展,如何前进?这样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硬性的区分学科领域,会使学者的事业变得非常狭窄。法学本身是一个完整性的、开放的体系,各个分支也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但是法学结构庞大,内容繁杂,即便一个学者穷尽一生,也是难以全盘覆盖的,所以为了便于研究,才不得不强行划分学科,但是若有的研究者有跨领域、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精力时,这对法学的发展是大大有益的,对研究者本身来说,也是终身受益的。
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法学各个学科不断细化的同时,一些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也随之出现了。例如:法学与经济学融合产生的法经济学,法学与社会学、人类学融合产生的法人类学、法社会学。这正是各个学科学者跨专业、跨领域研究的结果。更何况,有一些制度的研究,是很难限定为特定的学科领域的,例如民事证据法学,这是很难判定它是属于民法学还是民俗法学的,若是固执的把它视为自己的领地,这类学科就会很难再获得来自其他学科的知识支援,一些有心研究和提供支援的学者,也会害怕被讥讽和封杀,而止步不前。
再次,“画地为牢”似的术业专攻,将严重阻碍法学内部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使其内部存在隔膜,也使各门法学内部自身受到发展阻碍。法学各门学科之间有共性,需要交流,各个部门取长补短,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若是相互之间排斥、封闭,我们的法学将无法真正的交流和合作,这将对法学研究事业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种“画地为牢”似的法学分科,若是用到教学上将更为麻烦。因为任何一个案件,很难仅仅涉及实体法的一个问题,甚至说,很难很难仅仅涉及一个部门法的问题。任何一个案件,可能既有实体问题,又有程序问题;既有私法问题,又有公法问题。学生,乃未来的希望,若一个学生,只懂得一门学科,很难对案件作出全面的分析,再被人为的禁锢在一个领域,固守门规,只能浅谈一个部门法的知识,眼界单一,观点难免偏颇,有碍公正,那整个中国的司法制度,都会在生长中死亡,摇摆中坍塌。
术业专攻若是真的沦为了“画地为牢”,其情可悯、其状可悲,因为它将严肃的法学研究贬低到了一种为自身生存而研究的悲惨境地,将一种大爱,演绎成为了个人自私的牟利,是对学术研究的一种亵渎,是对整个法学进程的阻碍,因此,我在这里呼吁:术业有专攻,学术为开放,不要因为自私,而成为我们热爱的专业的绊脚石,禁锢了自己,也束缚了别人。
宪法学研究 篇7
(1) 教学方法方式有待改进。
高校独立学院法学院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都有待改进。在教学方法上, 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进行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性过多, 忽视了实践性和应用性。而法学教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 必须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让学生掌握司法实践的能力, 因此, 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论坛式和沙龙式教学方法、通识教学和精英式教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本文后半部分有详细介绍, 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在教学方式上, 应当改变传统的老师只教, 学生只听只背不应用的传统方式, 要促进教学相长, 教学互动, 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 鼓励学生, 激励学生, 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能够自主、自发、自动、积极的去学习法律知识。
(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独立学院法学院师资队伍在结构上、稳定性上、工作方式上等都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首先, 独立学院法学院教师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独立学院法学院老师里面:女老师偏多, 老师偏少;中低级职称的老师偏多, 高级职称的老师偏少;青年教师偏多, 老教师偏少等, 需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其次, 独立学院法学院教师流动性非常强, 师资力量极不稳定。独立学院法学院老师收入普遍较低, 而且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不乐观, 难以使教师真正以学校为家, 没有归属感和使命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法学院担任法学专业教师的, 每个月实发工资不足2000元, 除去吃饭等日常开销, 几乎没有任何积蓄。因此, 导致不少法学院老师以独立学院的工作为跳板, 时机成熟后考公务员或者做律师, “骑驴找马”, 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 从而也就不利于学校的稳定。最后, 独立学院法学院教师需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 很少有参与科研的时间和机会。与公立学校法学专职教师每周6节的教学任务相比, 独立学院法学院老师承担了翻倍的教学任务, 有上课机器人的感觉。独立学院法学院专职老师很少有出去进修的机会, 甚至连参加教学探讨交流的机会都不多, 科研团队、学术团队无从谈起。使得法学院老师科研水平普遍不高, 甚至对科研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不利于独立学院法学院教学工作的开展。
(3) 学生质量和能力有待提高。
从学生生源来看, 独立学院法学院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不是很高, 生源也不是很充足, 偶尔能够涌现出个别佼佼者, 但是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学生条件看, 独立学院法学院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 虽然独立学院学费远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 但是很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没有吃苦和进取精神, 得过且过, 严重影响法学院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能力上看, 独立学院学生都非常有个性, 喜欢标新立异, 法学院学生更是喜欢彰显个性。形成了一种虽然能力很强, 但是不努力学习, 不要求进取的“高能歪用”的格局, 需要对学生加强引导,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加强。
(4) 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 学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 学校将过多的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是后勤保障方面, 对教学方面的投入非常少。学校应该以教学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科研为中心, 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后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只是教学工作的保障, 不应该本末倒置。
2 高校独立学院法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突出独立学院法学教学特色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球化进程以及环境的变化, 法律的作用日趋重要, 法学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这种社会变化, 高校独立学院法学院应当以培养具有法律基本精神、法律基础知识、逻辑思考能力、协调判断能力、其思维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学生作为目标, 设置法律练习、法律英语、计算机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并且, 积极开展实务性教学, 开展司法考试论坛, 公务员考试题型讲解等活动, 使法学教学与时俱进并且彰显特色。
(2) 培养高素质、有特色的法律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首先, 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思想, 知道用法律思想或者思维去思考社会问题。思想的科学本质是一种信息, 一种可以从灵魂深处给我们的行为以指引的信息作为高层次人才, 越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深入, 就越需要“有效思想”的指引。而法学专业学生就是需要正确有效的法律思想的指引, 才能使自己具有独到的见解。其次, 就是培养具有发现法律问题的能力。发现素质, 它至少包括认识与感悟未知的能力和素质, 认识与感悟未知的能力和素质是创新与创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引导他们进行法律思考, 形成法律感悟。最后,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素质。让学生真正能够运用法律知识, 解决法律问题, 真正成为实用型的人才, 而不是“高分低能”型的人。
(3) 独立学院法学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大学的影响和活力在于特色。独立学院在发展中还要处理好上水平与创特色的关系。上水平是指独立学院要努力达到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社会公认的重要教育质量指标上抓出成效。创特色是指独立学院要有明确的定位, 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特色求发展是独立学院学科建设乃至整个学院建设的立足点。独立学院必须进一步强化“特色意识”, 继续坚持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之路。独立学院只有在培育法学特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才能构架良好的法学教学框架, 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方案, 建立了相应法学专业和课程体系, 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法学人才培养特色, 才能促进独立学院法学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3 高校独立学院法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 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出特色, 才能在新时期高等教育中培养出具有特色的法律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劳动法学在法学专业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应用性越来越强, 涉及到民生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必须积极开展特色教育, 突出劳动法学的特色和实践特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特色教学。
3.1 必须树立实践教学的理念, 在法学教学工作中进行实践性教学
在法学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注重课堂教学与案例辩论相结合, 注重课堂教学与模拟法庭演练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法律诊所演练相结合, 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证课题研究相结合。例如, 在劳动法学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劳动法学主要调整的是劳动关系, 而劳动关系式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劳动法学研究和保障的是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因此, 我们在进行劳动法学的教学中, 应当从全方位的角度, 改善实践教学环节, 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互结合, 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学实践模式。
(1)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劳动问题调查和劳动公益行动, 了解劳动者生存现状, 培养社会问题关怀度和问题研究意识。可以定期开展劳动法律知识的普及活动, 开展劳动问题调查、咨询、调研等活动, 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关爱程度, 真正地让学生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去关注劳动者问题, 形成多课题对劳动法律关系进行研究。
(2)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积累解决法律事务问题的经验。学生平时学的劳动法学的知识, 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 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的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就需要劳动法学实务知识的积累, 而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这样学习的机会。
(3) 参加劳动立法地方化过程中的相关调研与实证研讨, 从理论和实证层面,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能力与解答能力。
3.2 积极开展沙龙式与论坛式教学
“学术沙龙”教学模式, 即在现代教学艺术理论指导下, 将学术研讨基本原则和学术沙龙的民主形式引入教学过程, 使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之间形成一种科学的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系统教育功能的教学方法。在劳动法学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劳动法律关系方面的案例分析, 分析劳动法律关系涉及到的社会新闻, 分析国家有关劳动关系方面的社会性政策, 认真学习劳动法律方面的经典著作, 开展劳动关系方面的调研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沙龙式的活动, 让学生更深的掌握劳动法学的知识。
此外, “圆桌论坛式教学”是借助法学院模拟法庭的“圆桌型”实验室设置授课课堂, 学生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通过抽签或者自由组合等方式组成相应的学习小组,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采用讲授、学生小组研讨、老师与学生点评三者的结合方式, 使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讲授式教学单向式、垂直式和机械式的教学方法, 促进知识点的落实和问题意识的养成,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团队合作等诸多能力。以武汉大学东湖分校为例, 2008年上半年, 对法学院模拟法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建设, 形成了以法学院为中心, 模拟法庭为载体, “圆桌型”试验室为依托的新型法学教学模式, 在模拟法庭积极进行法学教学实践工作,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本人在劳动法学的教学过程中, 采取圆桌式论坛教学, 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展开对劳动法学热点问题的讨论,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劳动法学时事动态, 并进行归纳总结, 使学生在劳动权益维护、医疗改革、劳动合同研讨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锻炼了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
3.3 进行阶梯式教学, 将通识教学与精英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前, “稳定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法治国家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劳动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通识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传授劳动法治基础知识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同时, 劳动问题的复杂化也带来了更多的劳动法治的现实理论问题, 其数量和问题解决的紧迫性都超过了其他部门法, 也给劳动法学教学回应社会创造了契机。因此, 在通识教学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 应当及时挖掘社会热点问题, 进行精英式教学, 既有助于在解析现实问题中熟练掌握劳动法学基础知识, 又有利于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阶梯式教学非常符合我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对我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正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1 (159) .
[2]王海霞.实践性法学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
[3]刘勇兵.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8) .
[4]周济.独立学院发展的三字经[J].北京青年报, 2005, 5-1.
[5]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2) .
中美现行宪法的比较研究 篇8
一、中美宪法的主要共同之处
( 一) 都体现阶级性
宪法虽然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但本质上也是一种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不过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 维护统治秩序的暴力工具。中国现行宪法 ( 以下简称中国宪法) 主要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是资本主义经济, 美国现行宪法 ( 以下简称美国宪法) 主要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志, 无论美国怎样标榜它是是超阶级的都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当然国家除了有阶级统治职能外还有社会管理职能, 否则统治便不能维持下去, 因此宪法除了有阶级性之外还有社会性。
( 二) 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国《宪法》的序言写道: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是国家的根本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 “本宪法及依照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 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 即使与任何一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 各州的法官仍应遵守。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均不得违反本宪法。上述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郑重声明拥护本宪法”[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宪法都是中美两国的根本大法, 至高无上, 神圣不可侵犯。
( 三) 都保障人权、自由权、平等权、选举权、私人财产权等主要权利
中美现行宪法都明确尊重并保障人权、自由权、平等权、选举权、私人财产权等主要权利, 确保公民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但由于人权、自由权、平等权、选举权、私人财产权等权利都具有阶级性, 中美的这些权利会略有不同。例如人权, 中美就有很大分歧。对私有财产的认识也有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它主要保护的是个人私有财产, 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我国在认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 更加认为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选举权方面美国是有钱人玩的游戏, 有巨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二、中美宪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 一) 哲学基础不同
中国宪法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美国宪法则以客观唯心主义 ( 美国大多信仰上帝, 总统就职时大多手按《圣经》宣誓) 和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为指导。因为美国的信念之一是“天赋人权”即“自然权利”。美国《独立宣言》写道: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造物主”是指上帝, 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 二) 国家权力的配置原则不同
中国国家权力配置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宪法》规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 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而美国则是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在理论上, 三权是完全平等, 并且互相制衡。一般认为其思想根源来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2]
( 三) 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中国是单一制, 但有民族地方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美国则是联邦制, 有州和特别行政区, 但没有民族地方自治。
( 四) 宪法语言表述具有的弹性不同
美国宪法序言中文译文包括标点在内为94 字, 具有极大的弹性。而中国宪法序言则为1792 字, 政治性、政策性较强, 具有不断增长或变化的特性, 弹性小指导思想更具有这种特性。
两国宪法的不相同点还有许多, 如国家元首的地位、职权、选举方法、任期都不同; 代表或议员的选举和任期也不同等等, 限于篇幅, 不再论述。
总之, 中美宪法各有千秋, 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他山之玉, 可以攻石”。通过对比研究, 我们可以取长补短, 塑造宪法的权威, 在党的领导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法治国家, 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透明、廉洁的宪政国家。
摘要:中美宪法各有千秋, 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通过对比研究, 我们可以取长补短, 塑造宪法的权威, 在党的领导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法治国家, 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透明、廉洁的法治国家。
关键词:中美,宪法,法治国家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353.htm.
法学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篇9
1.1 教师学历比较高, 但能力低
我国法学教育的学位类型, 分为法学学士、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目前, 法学教师学历结构中, 取得或在职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逐渐增加, 这令人欣喜。然而, 法学教师经过四年法学本科学习取得了法学学士学位, 继续进一步深造, 参加法学 (或法律) 硕士甚至法学博士的入学考试, 录取后经过几年的学习相继取得了法学 (或法律) 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但是, 许多法学教师没有参加过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更不具备法律实务经验。高校并没有对实务类课程的授课老师的法律实务经历有严格要求, 许多不具备法律实务工作经历的教师亦从事上述课程的讲授。讲授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完整的刑事诉讼办案程序, 没有到看所守会见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这种学习经历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仅仅从书本到书本, 这样产生的“学问”难免苍白无力。纸上谈兵、照本宣科, 职业能力低。在课堂中, 他们更侧重理论知识, 而涉及不到实践中的做法。课本的知识必然是要滞后于法律实务的实践操作的, 传授给学生过时的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技能对于学生从业以及进行法律研究都产生了消极影响[1]。
1.2 讲授教学法仍普遍采用
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并深受其影响, 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教学法。教师授课依据指定教材, 然而, 法学教材以法律条文、国家政策、相应理论为主要内容。高校法学课堂教学多倾向于理论, 通过基本理论概念的认知, 到学术理论历史发展的认知, 再到法条的严谨诠释。教师往往进行的是“灌输式”的讲授法, 对法律条文逐一进行解析, 对其制定的背景、正当性、合理性进行论述。讲授内容抽象、笼统、枯燥乏味, 偏重知识的传递和学术研究方面, 学生不爱学,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少直接涉及实际问题的具体运用。在课堂上, 注重教师的系列讲授而非与学生进行讨论, 一名教授在课堂上拥有几百名学生, 是一种很司空见惯的现象。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离不开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法学虽然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事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主干课程, 但缺少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忽略甚至抛弃了职业训练和能力培养。这种状况显然是不符合法学教育宗旨的。
一些名牌法学院的学生对法学院的课程设置日益不满, 认为它们是“无的放矢和愚蠢荒谬的”。由于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教育, 学校也很少组织学生开展法律调查、法庭模拟等活动, 致使学生无法将学到的法学理论熟练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2]。
另外, 缺少职业道德培养的课程。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职业道德绝非空洞的口号和枯燥的说教, 因为它在司法实践中早已发展为有血有肉的具体制度与规则, 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法律人才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过程中捍卫职业道德底线, 防范职业风险。
1.4 学生实践能力差
学生的实践能力存在很多问题, 培养的人才与实际需要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普遍反映法学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对法律实务实际运作方式不了解。他们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 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 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据司法部门反映, 学生毕业到法律实务部门后, 至少要三四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适应审理案件、处理案件、代理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
随着律师和诉讼案件数量激增, 法学院毕业生的实际执业能力与法律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突出。法律职业界开始怀疑法学院毕业生的能力, 其经常发出的批评是:他们不会起草合同文本, 他们不会写法律文书, 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真正的传票, 它们的老师从来就没有出过庭[3]。
1.5 毕业生就业局面令人堪忧
就法律职业而言, 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教师, 除此之外, 还包括诸如企业法律顾问、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仲裁员、司法助理等。然而,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不容乐观, 比例呈下滑趋势, 亮起了红灯。甚至, 有些法学毕业生选择了与法学专业无关联地其他职业。
伴随这法学专业招生的扩招, 当前我国法律人才尽管在数量上存在过剩的问题, 但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远没有饱和, 而且缺口非常大。尤其是高端法律人才, 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法律人才严重不足, 法律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国家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社会公正期盼相比, 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2 革新法学职业教育模式
要实现法学职业教育模式有效革新, 从课程设置至教学方法进行全面性的改革, 并且对教师及学生能力进行提升。
2.1 提升教师能力
要求教师既有丰厚的理论功底, 又要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实际经历和经验。只有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实际经历和经验的师资队伍才知道如何有所针对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死的法律条文和鲜活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学术研究从象牙塔带到司法实践、法律进程一线中。
提升教师能力的途径之一: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换岗, 启动互聘计划。一方面, 从法律实务部门 (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选聘法律专家到高校进行法学课程的讲授;另一方面, 从高校选聘法学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承担法律实务工作。可以采用兼职或挂职的形式。法律实务部门选聘的人员必须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高校选聘的教师必须是法学专业骨干教师。
2.2 改变教学方法
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法学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其教学方法也紧紧围绕职业教育而设计, 主要有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诊所式法学教育与模拟教学法等,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一般都会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口头辩护技巧以及语言表达技能等法律实践能力。学生上课时使用的教材通常为大厚本的“案例与材料”, 所选取的都是真实的法院已决判例。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法律原理是什么, 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师生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 使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已成为美国法学教学的惯常模式[4]。
2.3 调整课程设置
法学职业教育模式以人为本,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课程设置严格把握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及专业的可行性, 教学内容以实际应用为重点, 实践教学主要在公、检、法、政府与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基地进行, 与学生的就业岗位息息相关。这些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5]。
课程设计以市场为导向。法学课程安排非常注重实用性,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 主要是通过合理搭配必修课与选修课, 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编排在一起。开设“法律写作”、“法律诊所式课程”、“法庭辩论课”、“律师职业道德”等实践课程。丰富实践课程的设置且非常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2.4 提升学习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无疑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法学教育的对象要投入社会, 参与实践, 成为传播法学知识的载体。
训练法律职业的思维方式。它是从事法律职业的相关人员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人在法律职业的过程中, 为解决有关法律争议问题所进行的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思维方式。
为了保证法学本科毕业生进人法院、监察员或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后能适应处理案件和代理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 地方院校应增加法律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收集、审查、判断与运用证据认定事实的能力。我们在强调职业化教育的时候, 不能忽视对学生基本知识的传授。
2.5 提升就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这一政策能够促进法律人才的就业。
高校应当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将其熟练操作运用的实践性人才, 只有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法律人才会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也只有这种具有综合素质的法律人才才能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
同时, 社会需求法律人才的观念也逐渐形成。面对法律纠纷, 当事人不再第一想到找关系、送礼, 而是依靠法律人才, 相信法律。企事业单位由于经济业务、人力资源的管理等, 也需要法律人才。无不提升法律人才的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推进, 要想加强法学教育, 培养大批法律人才, 必须建立一套与法治实践要求相适应法学职业教育模式。当然, 此种教育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法学职业教育模式是现代法学教育模式的路径选择之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将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作为目标, 是法学教育革新的方向。
关键词:法学职业教育模式,革新,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志超.香港法学职业教育对内地的启示[J].三江学院学报, 2008 (Z2) :7-10.
[2]郭德香.论国际先进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改革之借鉴[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 (2) :167.
[3]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 (6) :39.
[4]陈永福, 沈星.美国实用主义法学教育对我国法学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文化论坛, 2014 (1) :58.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篇10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指导思想下, 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运行方式, 是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种总体性的表现。诉讼法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适用性, 要求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 毕业后能够胜任诉刑事诉讼法教学、科研以及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
1 我国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随着刑事诉讼法典的诞生到“大修”, 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为诉讼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血液, 诉讼法学研究生活跃在我国司法的各个领域, 但也应该深刻的认识到, 现行的我国诉讼法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
1.1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本应是互动的, 诉讼法学的实践性, 使得其研究生培养过程在关注理论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是诉讼法理论研究, 其理论来源及关注点也应该是日常的司法实践, 然而在我国的诉讼法研究生培养中 (尤其是学术性研究生) 司法实务能力的培养往往得不到重视, 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
1.2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脱节。
我国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实体法教学与程序法教学偏重不同,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脱节,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掌握完整的程序法知识的基础, 导致教学效益的事倍功半。
1.3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的脱节。
长期以来, 我国诉讼法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诉讼法教学中的理论教学,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重知识轻方法, 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相互脱节, 以致出现法学理论上的矛盾现象。
1.4 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脱节。
在我国的诉讼法研究生培养中, 对于诉讼法的理论的教学研究, 有关国内法的与有关国际法的存在脱节现象, 法学基础理论学界忽视国内部门法和国际法的情况更为明显。国际法的缺位对于我国诉讼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十分有害。
2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导向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与学科性质相适应, 否则会南辕北辙, 与培养方案初衷相反。就其性质而言, 诉讼法学主要归属于社会科学, 但同时其知识体系又涉及自然科学与规范科学等。诉讼法学不仅是科学的知识体系, 而且还是一门技术, 技术的主要成分则在于实用。诉讼法学的学习, 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获取, 同时更多的在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阶段, 诉讼法学教育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诉讼法学研究生应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诉讼法研究生阶段, 要有明确的专业方向, 研究生教学应根据诉讼法学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系统科学的教学课程安排。法学研究生理论课程的教学旨在教授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 引导研究生能够检索阅读相关文献, 这就需要教师以更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引导诉讼法学研究生学习。
2.2 法学研究生教学应注重培养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 是指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最基本的工作素养。研究生阶段学生对法学基础知识已经有一定掌握的情况下, 应着重培养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目前, 我国法学研究生课程依然以法律理论分析、法律规范阐释、以及法律体系的讲解之上, “教师讲, 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大量存在于当代的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中, 教育方法也缺乏对研究生法律思维的启发性培养。
2.3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应注重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旨在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法律科研人才和实务人才。法学研究生教学, 应目标明确, 有的放矢。在法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 应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运用, 在注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素养的同时, 加强培养研究生对诉讼法学的兴趣, 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扩展
3.1 课程设置方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师应逐步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学科建设上, 除极少数主干课程外, 主要开设选修课, 减少繁琐的必修科目, 扩大选修课的范围, 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 强化课程结构的逻辑性与规范性, 根据实践的需求及时增加新的课程, 引入新的课题与研究点, 尤其增加与特定领域相关的课程。
3.2 师资配置方面:
法学师资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培训途径的闭塞和师资队伍中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 特别是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竞争中, 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难题, 必须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 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使其能够真正成为诉讼法研究生学习生活成才路途中的领路人。其次各大院校可以适当遴选一些法律实务界具有丰富经验同时具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律师检察官法官担任专职培养人的工作, 使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司法实务, 锻炼其司法修养等。
3.3 教学评价方面。
在诉讼法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中学校不能仅仅用局限于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原创精神, 更不能将一门强调思辨的学科变成一部死记硬背的流水账, 而是需要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各学校可以采取措施, 将司法考试与诉讼法研究生教育教学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借助司法考试的推动促进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促进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朝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3.4 教学方法方面。
适当加强制度建设以尊重导师的主观能动性, 不过多的干涉取缔导师的教学计划与社会实践计划,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讨案例教学方法, 法律诊所式教学方式、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教学形式。相对于“灌输式”的理论讲授式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和研究;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 通过法律诊所的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应用。诊所法律教育已经走出美国, 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 是众多国家法律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同时在研究生教学中, 也可以引入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尝试两位导师甚至多位导师共同授课, 由不同的导师对同一问题进行解读, 并相互展开讨论, 通过导师之间互动带动师生间互动, 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实践活动, 去各种法律岗位实习学习, 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途径使研究生能真正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结合起来。
总之, 如何改进诉讼法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导师、研究生本人以及管理者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和配合, 需要加强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学位论文、就业指导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摘要:熟识诉讼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关系刑事司法能否顺利实行的关键因素,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 诉讼法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着缺陷, 不能满足司法实践对于诉讼实用人才的需要, 本文就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陷进行探讨, 以求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诉讼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贤明, 陈彬, 刘阁.具有环保特色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思考[J].广州化工, 2013 (1) .
[2]吴晓求, 宋东霞, 李艳丽等.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的调研[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 (5) :6-10.
[3]王刚等.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 2008, 10 (4) :112-115.
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综述 篇11
摘 要:关于学术研究中有效方法和途径的运用,一直是促进和发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而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中,有效方法的探索和正确使用,有利于帮助人们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快速的找到学术问题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将传统经济法学研究向以方法论研究的新型转折。本文通过对研究经济法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探索重要性的介绍,结合先进学科知识和多种科学理论方法。分析了当下的复杂、多元社会中如何运用好有效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学科操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多种途径更好的实现研究目标[1]。
关键词:经济法学;科学方法论;研究路径
经济法学在中国起步的时间比较晚,但由于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它的理论研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但在实践和应用中,发展时间短、经济形势变化快、研究中急于求成等等的因素逐渐暴露了它在系统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法律的漏洞和缺陷最终影响到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及构建。所以在经济形势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做好经济法学方法路径的研究探索,建立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是社会环境对研究者提出的新要求。
一、如何认识研究中方法论的运用
在经济法学的研究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经济法学的本质和其学科研究的最终目标。只有搞清楚了这门学科它是做什么的,它的研究意义是什么,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发挥它真正的作用。经济法学的本质不只是研究经济法及其社会作用,同时还在工作实践中提炼归纳研究方法,探索它整个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反作用于实践研究中,以推动和促进学科发展,完善知识理论体系。所以找到各种经济法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区分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理论研究,是加快经济法学知识理论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探索
(一)路径探索的基本原则
在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探索中,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沿着它整个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找到每个发展阶段共同的特性和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样就可以理清整个发展脉络,把握住整体的研究方向和客观规律,不至于在研究过程中走歪路。同时经济法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一门法律的研究,它是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研究,所以它的方法论研究也要遵循一些原则。首先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其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其次,法律本身是为约束和管理人类社会而存在的,所以经济法学随着社会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实际需求变化。也就是说它的方法论不是一成不变,它是活的,是在随时代发展,为适应人类需求而不断变化的。
(二)研究路径的基本原理
之所以要探究经济法学中的研究路径问题,是因为它是不依附于任何学科而存在,它的发展是完全独立的。主要表现在它自身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以自身独有的一套方法论。结合在科研中普遍运用的方法原理,共同组构在经济法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理论体系[2]。它不仅要具有整体的应用性,还要能够应付经济制度不同文法中的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这就要求方法论要具有阶段性、包容性和普遍性。使经济法的研究既是包容整体的,又是精准定位细分的,充分满足了各个阶段和层次的需求。从多种角度切入,针对不同的情况下主客体身份的转换来改变研究策略。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最终的实践效果和实用性,从法律被动约束者出发考虑的是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三)探索研究的方法论
在经济法学研究中要将各种各样的方法理论有机结合、综合运用,首先要做到遵循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大前提就是,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方针,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探索其研究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以普遍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分析经济情况,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处理经济法问题”[3]。分清研究的层次,从经济法的本质和属性,到它的实际操作范畴和理论支撑。最后是其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职能。其中常用的一些方法有整体划分法、博弈分析法、对比推演法、调查分析法等。
三、经济法学方法探索的误区
经济中的法律的问题和表现情况是错综交杂的,没有合乎客观逻辑的规律方法,就无法深入了解它存在的本质问题。所以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就是研究者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随着社会环境及政治导向变化的经济法问题;循法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整个法学研究所作用的方法和手段,剥离出其中适用于经济方便法学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方法,同时借鉴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多种角度看问题。避免因经验主义和个人主观想法导致的研究方向发生偏离甚至走入学术误区。同时在研究中注重将个案的分析和实际社会经济环境现象的深入剖析相联系,从“个性”中看到学科问题的“共性”。从普遍的现象中找到本质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从这些“共性”中总结归纳经济法应用于社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研究学者应当发挥自我检验与批判的精神,不被旧有的知识理论所局限,跟上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保证思想“不掉队”。
四、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所有的学科都不可能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所有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经济法学是帮助经济法起航的風帆,是其扎根市场经济的基石。要维持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和环境,经济法所起到的约束作用显而易见。所以推进经济法学研究事业迫在眉睫,我们结合中国经济市场的实际需求,建设科学发展的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1]刘佳佳. 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与经济法制度探究——评《经济法原理》[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9:205-207.
[2]李昌庚. 中国经济法学的困境与出路——兼对社会法等部门法划分的反思[J]. 北方法学,2014, 08:81-89.
清代法学教育及其影响研究 篇12
一、清代官方法律教育
长期以来,总是将清代法律教育的落后归结为统治阶级的不重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大清律例》中明确设有“讲读律令”的条文。应当注意的是,《大清律例》是一部以刑法为核心的封建法典,这意味着清代的法律教育是依靠刑罚来保障的,其严厉度实际上远远超过当代。据此条文规定:所有官员必须熟读大清律例,并且由上级官员负责考核。未能通过考核者,官罚俸一月,吏杖四十[1]27。从总体上而言,康乾时期各级官员在执行“讲读律令”方面做得比较好。清后期,由于吏治腐败,官员忙于中饱私囊,根本无暇顾及法律学习。从性质上而言“,讲读律令”只是一种内部考核,并不是系统性的法律教育。同时,在清代的教育体系中法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但是,这并不表示清代的统治者不重视法律教育。雍正七年,雍正帝发布谕令,命令各级学校开展法律教育活动,并且每月举行一次考试,法律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保送太学的资格。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又谕令,命令各级制定“讲习律例”的考核之法[1]27。据规定,如果出现学生成绩不佳的情况,将追求教官的法律责任。此外,乾隆二年,乾隆帝在雍正帝法律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太学开设“明经”与“治事”二科。其中“治事”科就包括法律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并不是不重视法律。
那么清代法律教育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从清代的考试制度来看。清代奉行科举制,考试内容一般为四书五经,其中不包括法律。此外,在汉武帝以来,提倡所谓的“春秋决狱”。即便涉及法律问题,也主要集中在伦理讨论的层面,不需要引用到具体的法条,因此没有考生会主动去关注法律。其次,清代没有大规模的社会性法律活动。不同于西方近代社会,当时的中国是以刑法为本位的国家。因此,法律活动主要集中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往往采用习惯法,或是个人契约来完成,这些约定俗成的法,大部分都未能上升到国家层面,因此也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2]34。同时,刑法法律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一般不会涉及大的变动和修改,一般的文官自学便可以完成,的确没有必要将法律作为一个单独的教育部门。再者,清代法律职业化程度不高。西方自罗马时代起,便出现了职业法律工作者,这是西方法律教育发达的基础。的确清代社会中存在着幕友及讼师这样的法律工作者,但是他们的职业化程度不是很高。幕友是靠依附官员而获得生存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法律工作者。而讼师则由于社会低下,且主要是依靠自学来获得法律知识的,因此这一群体对于发展大规模法律教育的影响不是很大。
二、清代的法律工作者
在上述原因中,法律职业的不发达是法律教育不发达的根源。因此,系统性地考察清代的职业法律活动,对于重新理解清代法律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代法律工作者主要分为幕友和讼师。在清代,司法和行政是合二为一的。官员既是执法者、又是司法者。但是,对于多数官员而言根本不具备司法的能力。同时,根据清代的法律,一旦发生错判,官员将受到极为严厉的刑罚。因此对于不熟悉律例的官员而言,就必须要找一个精通法律的幕友来为其保驾护航。幕友,又被称为刑名幕友,其一般由官员私人聘请,负责协助官员处理各类司法问题。同时,也会教授官员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清代州县官员总数大体上在2万人左右。据此推算,清代的幕友群体的数量平均保持在2万人左右。而同时期,英国职业律师的数量大体上在5万人左右,如果算上其他类型的法律工作者,例如警察、法官、公证员等,那么英国职业法律工作者至少有10万人。此外,当时中国的人口数约为英国的10倍之多。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2万名幕友已经足够应付整个国家的法律事务了,的确没有必要去发展法律教育,培养更多的法律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幕友一般是由私家培养的。例如编撰《大清律例辑注》的沈之奇、《大清律例集注续编》的万枫江等,都曾是名噪一时的幕友,并且广收门徒。幕友之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法律活动,但是对于法律教育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2]34。
讼师是清代时期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职业。和现代律师不同,讼师的法律职业化程度很低,往往依靠自学,没有系统化的法律教育,社会地位很低,且没有基本的人身法律保障。此外,部分从业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上下其手,颠倒黑白,从而让这一群体的社会形象极差。因此,清前期讼师群体的规模非常小,远远不及幕友。鸦片战争后,广州地区由于和外国人接触频繁,当地人法律意识开始增强,对于诉讼的需求开始增加,对于讼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是,从总体上而言,有清一代的讼师,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并没有能够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其对于法律教育几乎没有促进作用。因此,正是因为没有大规模的社会性法律活动,才造成了传统社会中法律教育的缺失。法律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教育,其必然是要以职业活动为基础的,没有职业活动,也就没有法律理论的发展,更谈不上法律教育。因此,对于清代法律教育的落后,必须从法律职业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够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三、清代法律教育的影响
从总体上而言,清代的法律教育是建立在一个高度封闭的法律制度之上的。清代前期,由于社会的封闭性保持得较好,因此法律教育的弊端并没有显现出来。而到了清中晚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倾入,,清朝的法律教育完全跟不上当时的形势,其弊端也就凸显了出来。清代法律教育的弊端集中体现在清政府官员普遍缺乏一种国际性的法律思维。鸦片战争时期,无论是林则徐,或是琦善都是极度缺乏国际法律知识的人,在处理鸦片贸易问题上,可以说是毫无经验的。林则徐初到广州,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收集英国情报。正如古语所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林则徐从一开始就打算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希望的是把英国从中国赶出去,或是迫使英国放弃鸦片贸易[3]42。而英国方面,从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发动战争。当时的英国实施的议会制,发动一场对华战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于这种情况,林则徐是不了解的,也不可能理解。因此,在处理鸦片贸易问题上,林则徐一直采取极为强硬的态度,并且一直在用英国人看似十分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由此将矛盾升级到政治层面。
鸦片战争失败后,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清政府只能够被动地接受英国方面的不平等条约,无力用法律武器来捍卫本国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战败问题上,清政府也没有清醒的认识。魏源曾有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可见,在当时所谓的开明知识分子来看,,失败完全是由于军事技术的落后,并没有将问题归结为清政府体制的落后,尤其是法律制度的落后。因此,即便在洋务运动鼎盛的40年间,清政府的法律制度几乎没有和国际接轨。由此,让清政府在殖民主义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清政府始终试图将西方国家纳入到自己的法律框架之中,而从未想过融入国际法律框架之中,这可以说是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而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的根源所在。此外,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维新变法的确不啻为挽救清王朝的良方。但是,清政府已经失去了变法的最佳时期。当时是清政府已处在彻底崩溃的边缘,根本没有能力推行新政。不过,新政时期所创办的新式法律教育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从总体上而言,由于对西方法律的认识处在一个十分肤浅的层面上,因此清末的法律教育并没有产生大的作用。
清末法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大学堂”附设的“法政分科”,二是具有独立性质的“法政学堂”。截至宣统元年,全国范围内拥有法政学堂47所,学生1万多人,在教育体制内占到了三分之一,可以说是有清以来规模最大的法律教育活动。清末法学教育不是一种职业法律教育,不是一种面向社会的法律教育,它主要是为政府提供服务的[4]55。同时,其主要教授的都是外国法律,对于本国法律制度的建设以及国内法律人才的培养收效甚微。
综上所述,法律教育发达与否,并不是政府可以主导的。但政府在法律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权利义务的基本手段,解决争端的最佳途径。加强法律教育,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有清一代,法律教育极为不发达。法律教育的落后直接影响到传统法律制度的发展。鸦片战争时期,由于法制的落后,让清政府无力采用法律武器来捍卫国家主权,并且在外交过程中处于极为严重的劣势。
关键词:清代,法学教育,国际法,刑法,民法
参考文献
[1]邱澎生.讼师与幕友对明清法律秩序的冲击[J].中西法律传统,2008(1).
[2]崔明石.清代官员断案的基准与“技术手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1).
[3]徐忠明.困境与出路:回望清代律学研究[J].学术研究,2010(9).
【宪法学研究】推荐阅读:
劳动权的宪法视角研究01-02
讲宪法学宪法活动总结06-16
宪法学05-13
宪法和宪法宣誓制度06-28
学宪法讲宪法讲稿09-12
学宪法将宪法作文10-27
宪法学课程05-20
班级学宪法讲宪法总结11-26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