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亮点

2024-09-21

新闻亮点(共3篇)

新闻亮点 篇1

国际新闻的常态

选材范围广是国际新闻的最大优势。国际新闻是指发生在除本国以外的新闻。从选材的地理范围上讲, 远远大于国内新闻和本地新闻。不仅如此, 从选材的时间范围上看, 国际新闻也具有更大的优势。以日报为例, 国内新闻和本地新闻刊登消息往往都是昨日新闻, 其时效性只有1天, 而国际新闻却有2天的时效性。这种情况, 是由于我国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我国在时区上位于东八区, 是全球较早迎来新一天的国家, 而美国西部却是全球较晚迎来新一天的地区。那么在刊登国际新闻特别是美洲新闻时, 北京时间和美国西部时间的时差能达到16个小时。以此估算, 如果按照我国报纸当日凌晨2点截稿出版计算, 美国西部还正处于前一日的早晨8点。这样一来, 由于其前一日的主要日间活动还未展开, 所发生的新闻只好出现在后一日的我国国际新闻中。这样一来, 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我国报纸的国际新闻拥有2天时效性的事实。

由此可见, 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看, 国际新闻的选材范围都是最丰富的, 拥有国内新闻与本地新闻无法比拟的优势。

缺乏贴近性是国际新闻的最大劣势。然而, 优势背后, 国际新闻也有其无法回避的劣势。热点地区与热点问题一直以来是国际新闻报道的重点更是难点。热点背后包含着国家、地区、民族、宗教等多种力量的博弈, 其间往往还伴有暴力、战争、谈判、恐怖主义等重要事件或者突发事件。由于其问题错综复杂, 形成的报道仅仅只能注重新近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本身, 没有版面, 也没有能力将其来由脉络梳理清楚。最终导致读者在阅读这类新闻前便产生了强烈的阅读预期, 随后便不再对此选题产生兴趣。

以最为典型的巴以问题为例, 一提起它, 可能很多读者心中首先浮现出的新闻就是:今天哪里又爆炸了, 又有多少人伤亡。没有人去关注这其实是一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争端, 更没有人去追根溯源, 探寻阿拉伯与犹太两个民族的千年恩怨。

负面新闻充斥版面难免对公众造成负面影响。另外, 国际新闻对灾难性新闻还有一种“放大”效应。报纸等媒体为受众制造了一种拟态环境。相对于本地新闻和国内新闻而言, 即使发生各种“灾难”的概率相同, 由于国际新闻选材最广, 在同一张新闻纸上, 国际新闻版面上的灾难性报道见报频率也会远远高过其他新闻版面, 给受众造成一种全球灾难频发的错觉, 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联想, 造成心理上的恐慌。自2008年以来, 对全球地震灾害的报道, 就曾经引发普遍联想, 以至于国家地震局不得不数次出面辟谣, 以减小对公众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由于以上两个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 国际新闻虽然不乏事件性新闻, 但却总改不了阴云密布的状态——暴力、死亡、灾难、冲突经常充斥版面。除此之外, 由于国际新闻发生在受众生活经验圈以外, 所报道的事实往往不能使受众还原为一种自身所熟悉的经历, 这就导致了国际新闻缺乏贴近性和临场感, 造成其关注度远远低于本地新闻。

开展国际经济报道的优势

国际经济报道关注度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更加紧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对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而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 其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也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成长。可以说, 中国的工厂连着美国的市场, 如果“市场”疲软, 那么“工厂”也会跟着遭殃。但危机爆发后的影响有一个逐步传导的过程。如果国际新闻报道中能够及时、敏锐地对外部发生的重大经济信息进行报道, 便可起到为我国经济提出预警的作用。尤其对于党报而言, 如果能够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加重视对经济问题的报道, 无疑可以为各级政府开展经济工作提供及时重要的外部环境信息。

国际经济报道贴近性强。当前,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发明显, 各主要经济体间高度联系。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需要从外部进口的各种资源也越来越多;同时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也投资海外, 在海外市场上市。然而, 无论是石油、黄金这类战略资源还是主要农产品、铁矿石、贵金属等重要生活、生产资料, 其定价权还牢牢掌握在西方手中;此外,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 其最具代表性的交易指数和交易所也为西方控制。

当纽约的油价已经直接连着中国老百姓的油箱、连着中国老百姓的腰包时, 国际经济报道便有了很高的贴近性。

党报国际经济报道的具体操作办法

国际经济报道可以在“连横”上讲故事。国际经济新闻涉及面广, 可以细分为政经、产经、财经等多个类别。其中, 仅财经新闻一类, 就涉及股票、外汇、贵金属、大宗商品等多个国家的多个市场。这样的一种新闻特质, 使得在从事国际经济报道时可以充分地“连横”, 在问题波及的广度上做文章。2008年1月24日的《河南日报》8版国际新闻, 就以世界股市和达沃斯论坛为题材, 以“世界经济前景如何”为题, 表明了对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当天的国际新闻, 以美联储降息以刺激股市为主要新闻, 同时回顾了日韩、欧洲等主要股指前日的表现, 突出了全球股市紧密相联的一种关系;同时, 还借助当天召开的达沃斯论坛, 对包括次贷危机、美国经济减速、新兴经济体、主权基金等当时国际经济热点问题做了关注。将这些事件串起来报道, 既避免了对市场波动每日一报的尴尬, 又充分发掘了市场波动与经济规律的内在联系。可见, “连横”不失为经济报道讲故事的好方法。

国际经济报道可以在深度和贴近性上做文章。2008年11月15日, 世界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 同日世界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收购。这样的重大经济事件, 其影响是灾难性的。此前, 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判断仅仅是会导致美国经济的减速。而雷曼的破产却让格林斯潘这位让美国保持多年繁荣的联储主席惊呼: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是金融危机的又一次加重和升级, 对此河南日报在处理上不惜版面, 从9月16日到9月20日, 连续5天, 退出关注华尔街金融风暴专题, 打出了报道组合拳。16日的报道主要是侧重报道新闻事实, 17日的报道则在各国积极应对雷曼倒闭事件上做文章, 并开始挖掘雷曼倒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18日的报道开始关注美国国际集团受到政府救助这一新闻。这是美国政府为了防止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而采取的紧急措施。而19日的报道重点则以《华尔街的麻烦会影响中国经济吗?》为题, 充分体现了国际新闻的贴近性。20日的报道以《危机将波及美国经济基本面》为题为这次加重金融危机的投行破产事件定论。5天的报道, 可谓对事件抽丝剥茧、层层递进, 既挖掘深度, 又贴近读者, 证明国际经济报道一样可以具有深度和影响力。

学会借外来之口表明中国立场——党报的国际传播责任。一直以来, 国际上对中国都存有两种声音:一种比较友好, 另外一种比较敌视。而在这种情况下, 以“友好”的国际声音化解来自对中国的“非议”, 借力用力, 不失为一种巧妙的选择。而且, 由于我国媒体目前的对外影响力还十分薄弱, 这也是为了使中国的声音获得最佳传播效果的一种手段。2010年8月,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数据出炉,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际上的一些媒体不顾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实际情况, 单纯炒作“中国第二”这一新闻, 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世界第二”应负的责任与义务。同时, 国际上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GDP总量虽然高, 但人均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 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GDP本是内部事务, 但由于受到世界关注, 于是成为世界性的热点话题。于是, 在处理这条新闻时, 河南日报采取了用外来之口表明中国立场的方法。于8月19日刊发了题为《理性看待No.2》的报道专题, 解析了一台i Pod的利润链条, 通过俄罗斯中国问题专家、世贸组织总干事等人之口告诉世界, 中国还处在世界利益链条的底端, 实现现代化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时还借外人之口告诫国人, 正视成绩, 看到不足, 戒骄戒躁, 继续努力。这样的一种做法, 不但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而且还为受众正确认识“第二”提供了依据。

新闻亮点 篇2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李彤)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6.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

五大亮点成为上半年经济发展突出表现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来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尽管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但经济运行仍不乏亮点。

亮点之一:经济增长比较平稳。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回落幅度很小,且连续五个季度增速保持在7.4%—7.9%的区间。上半年增长

7.6%,也还在7.5%的预期目标之上。

亮点之二: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就业形势基本平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0多万人。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民工新增外出打工的人数是444万人。今年新增就业岗位还是在增加的。

亮点之三:物价总体平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0.9个百分点。

亮点之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本稳定。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之后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增长基本稳定。

亮点之五:转型升级稳中提质。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畜产品增长基本稳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3%。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有新进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继续推进,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4%。

系列措施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上半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是本轮行政体制改革中最大亮点。新一届政府组建之后,陆续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不仅体现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且也给各类资本竞争提供了公平市场环境。

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三产结构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增长8.3%。从区域结构看,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经济增速在产业梯度转移的作用下加速上扬。一季度增速最快的10个省区市中,中西部地区占据了8个席位。从要素投入结构看,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4%,六大高耗能产业用电量一季度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营改增”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今年以来扩大了地区试点和行业试点,全部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

专家: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多次强调,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多位专家表示,目前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下半年有利因素不少。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对人民网记者表示,无论是保障经济增长率与就业水平的“下限”,还是物价涨幅的“上限”,归根结底都是坚守民生的底线。发展经济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是为了保障民生。“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范围内。”他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表示,二季度GDP增长7.5%与此前市场预期一致,虽然二季度GDP增速回落,但仍处于可接受的区间。

有专家表示,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下半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存在不少有利因素和条件。比如,原油、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处于较低位置,有利于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利润空间。

日前,国家统计局通过互联网调查了近25万家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包括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零售企业,结果显示,2/3左右的企业对后期走势、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基本面表示乐观。

新闻亮点 篇3

增强要闻版的吸引力, 关键在于能

义, 明确其好处和参加方法等等他们平时可能没有明确了解到的问题。甚至可以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联办节目, 例如与市政局联合开设《记者跑街》、与县民政局联合开设《民生你我他》等, 通过这样方式进一步增强媒体对群众的服务功能。

其次, 可以与就业相关部门进行合作, 举办待就业职工和用工单位的会面和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活动, 介绍经验并不断探索再就业的新方法。进一步扩大下岗职工的就业渠道提升其就业机会, 通过多样的渠道和方式来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真正对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起到实际帮助的作用。

最后, 要充分体现和发挥出点事的与舆论监督作用, 对违规运行的部门和单位坚决予以曝光, 引起相关部门的关够牢牢掌握和运用新闻“万花筒”, 从中寻觅出最能刺激读者阅报欲望的闪光点。也就是说, 要选择最适合当地读者阅读口味、最富有震慑力、最能“拉”着读者思路走的新闻资源, 运用编辑手法增大冲击力, 丰富新闻的表现形式, 筑起若干足以引起读者关注的“窗口”。具体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善于整合“制造”独家新闻;二是善于写“美文”, 把平凡的新闻稿“调剂”成适合当地读者心理的精品;三是写好新闻导语。

1“制造”独家新闻

注和处理。镇江电视台《新闻焦距》栏目对《回音壁》以及《曝光台》等板块的开辟则充分体现了这点, 对老百姓反映和讨论激烈的热点问题进行关注报道, 同时做好信息跟进。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实现老百姓与部门之间沟通桥梁的构建, 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3.2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其实民生新闻在对采编人员的素质要求上并没有太高的门栏, 不过电视台原有的采编人员往往还留有传统陈旧采编观念和采访模式, 主要以对某某会议和领导访谈为主, 所以对民生新闻的内涵把握上并不明确, 也难以较好的进行民生新闻的采写工作。所以, 除了对民生新闻的去向定位方面的把握, 在相关工作人员的素养教育上同样应当加强, 转变其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作风, 促进原

如今, 读者对独家新闻的关注点已经不仅仅是“独家发现”、“率先刊播”。多数读者的阅报心理不仅是想要了解新闻的事实, 而对产生新闻事件的背景更感兴趣;有的读者不仅关心新闻本身, 也关心与这一新闻有关的其他事件;还有一些读者更喜欢通过了解事件的因果而获得阅报的享受——这些现象为“制造”独家新闻提供了契机。因此, 收集整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各类信息, 挖掘稿件深度, 拓展新闻的广度, 把同源新闻整合成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独家新闻, 是增强版面吸引力的一大法

动力的增长, 方能实现民生新闻的又一进步。

另外, 电视台记者在对自身责任的认识上, 应当保证和坚持新闻的正义、严肃和真实性, 也要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 避免越俎代庖的现象。在对群众琐事的处理和报道中澳避免“庸俗化”、“市井化”等倾向, 在体现关注民生的同时也要“以小见大”, 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职能, 对群众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以说, 县级电视台的“小”不是劣势, 反而因为“小”而更加灵活和机动, 更能走进民众, 把民生新闻做活做出特色, 写出百姓“大”文章。

(陕西省镇安县广播电视台, 陕西镇安711500)

宝。2007年四月至五月, 泉州市首批经济适用房即将亮相, 市民对此十分关注。《泉州晚报》要闻版先后以“市政府决定分配经济适用房”、“外来工可购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今日开始申请”等各个侧面先后发稿, 钓起读者的读报胃口, 又从经济适用房方案出台的前前后后做文章, 最后, 编辑把这些相关信息汇集成《首批经济适用房摇号认购》的大稿见报, 使读者读到全面、系统、新鲜的“独家”报道, 效果很好。此举是党报征服读者最简易而又最可行的编辑手法。

除了根据已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编辑整合, 还可以策划与众不同的报道, 在一段时间内占据报纸固定的版面, 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际, 泉州晚报要闻部精心策划实施, 开辟了“泉州24小时”系列报道, 派出多路记者, 把全天分24个节点, 选择每个时间段有代表性的工作人群, 比如网络媒体人、清洁工人、快递公司员工等, 记录一个个平凡建设者的激情, 描绘泉州24小时奋进不停歇的场景, 取得不错的社会反响。

2 打造个性化新闻“美文”

一些读者反映, 党报的文章太生硬, 都是“官腔”和文件语言, 有的读者甚至形容我们的文章是“他说, 他强调, 他进一步强调”的“三部曲”。这话虽有些偏激, 但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不要以为“家长里短”、“油盐酱醋”没有人读, 其实这些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琐事”, 也可用很美的散文式的表达。已故新华社社长穆青, 生前一再呼吁“新闻散文化”, 可能与此因素有关。所以, 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应敢于“标新立异”, 只要不违背新闻纪律和新闻规律, 围绕既定的中心和主题来发散,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都应提倡新闻写作的个性化。

党报经常会报道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新出现的便民事物, 如何让这类新闻更贴近民生, 让普通的市民百姓真正从中受益?有一种“角色扮演”的写作方式很值得借鉴。比如, 新的政策措施一出台, 记者可以在报道中假设不同类型的虚拟人物, 就这个政策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给普通读者当“参照物”。还有一种方式, 就是以典型人物或者“试水”新政策的人物为例, 向读者详细介绍。2009年3月, 泉州晚报的记者去采访关于农机补贴的新闻。记者没有落入俗套, 只请农民简单谈谈买农业机械可以拿到多少补贴, 而是详细了解了农田主人老陈在人工、机器耗损、时间等的前后成本比较和收益比较, 列出详细的经济账, 再用老陈的口吻介绍农民如何从这个新政策中受益, 写出了一篇生动的通讯——《陈川林的一笔经济账》, 获得了2009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另外, 除了新闻本身可以写得更活, 在版面的编排上, 还可以充分运用图表、漫画等形式。2010年3月22日, 泉州首批社保卡发放仪式在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举行, 当地村民率先拿到了首批社保卡。在这之前, 社保卡的好处在各个媒体已经报道得很充分了, 如何再把文章写出彩, 成为版面的一个亮点?另外, 普通读者都很关心社保卡要怎么用, 如何用简洁易懂的方式告诉他们?面对这些问题, 泉州晚报的记者编辑是这么做的:体验式报道+图表。记者跟随村民张美英体验了使用社保卡看病的流程, 注意观察每个步骤, 并记录了所花的时间, 形成了一篇详细的体验式报道。在编版的过程中, 编辑用一张图表, 反映出用社保卡看病的步骤从之前的8个减少到3个, 再配上实地拍摄的图片, 普通群众一看就一目了然, 新闻也做得充分了。

3 写好导语增亮点

新闻导语长、硬、旧, 是长期以来影响报纸版面吸引力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使导语引人入胜?应该根据不同的稿件内容, 采取多种多样的写法, 营造精彩醒目的亮点。

很多记者写普通的消息稿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不管新闻长短或价值如何, 导语都超过60个字, 有的甚至长达近百字。导语长, 文章焉能不长?导语杂, 文章焉能不杂?重要性与长不能画等号。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原载于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 其导语“我中原人民解放军30万大军昨横渡长江”仅17个字, 您能说此新闻不重要吗?

相比叙述式导语, 描述性导语有时更让读者有兴趣。记者对新闻事实所处的空间、时间以及某个细节加以简要描述, 形成一个“活镜头”, 再引出主要事实。在现场目击式报道中, 导语中进行描写的情况比较为多见。

正如突破常规的叙述方式能让电影一开始就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闻导语也不妨用故事来开头, 也就是这些年时髦的“华尔街日报体”。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新闻故事, 通常是从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展开, 讲述人物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制造悬念, 以此激发读者读下去的兴趣。“华尔街日报体”的写作经常用来表现一个人、一种社会现象或一项政策法规。这些人或事只是一个引子, 报道的中心是由这个人或事引出的主题。

4 总结

上一篇:梁板施工下一篇:冰壶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