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亮点

2024-09-21

改革亮点(共9篇)

改革亮点 篇1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发布, 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新设计和部署, 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10项变化备受关注。

高中将不分文理科, 高考计分3+3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 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 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 每科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 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 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 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 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 计入高考总分。

2014年, 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试点省 (市) 的其他在校高中生和没有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高中生, 仍实行现行高考办法。

东部高校为中西部学子留专门名额, 部属高校严控属地招生比例

自2007年以来, 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这次改革将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 同时部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力争到2017年, 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加分项目大“瘦身”, 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考试加分政策, 一类是补偿性的, 一类是鼓励性的。但在实施过程中, 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特别是资格造假等问题。这次改革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 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二是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 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 (区、市) 所属高校在本省 (区、市) 招生。三是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 严格认定程序, 做好公开公示, 强化监督管理。

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生”, 不再让“寒门难出贵子”

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种因素, 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今后将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 当年安排1万名, 2013年扩大到3万名, 2014年扩大到5万名, 覆盖22个省 (区、市) 的832个贫困县。力争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 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 覆盖所有科目避免偏科

今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 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 教育部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公开防“注水”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 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二是严格程序, 强化监督, 确保公开透明, 保证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 (区、市) 制订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 学校组织实施。2014年, 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高职院校相对分开招生

根据改革方案,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将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 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 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 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 2017年成为主渠道。

自主招生严控规模, 安排在高考后进行

这次改革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的措施。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达到相应要求, 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 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四是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五是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一、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二、在制订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三、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 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四、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 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五、建立招生问责制, 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对录取结果负责;六、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七、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八、改进投档录取模式, 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考试招生全程接受监督, 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加大招生工作的信息公开力度, 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等信息, 全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制度保障, 强化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健全诚信制度和教育考试招生法律法规。三是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对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一起, 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据《中国青年报》)

改革亮点 篇2

【核心提示】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全文),明确六大重点任务。那么,此次检察改革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建立健全检察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 最高检将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检察官统一由省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统一管理制度。

◎ 最高检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财物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省以下地方检察院经费由省级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

亮点二:健全冤假错案防范纠正责任追究机制

◎ 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

◎ 落实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对所有讯问活动、重要取证活动全程同步录音或录像制度。

◎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

◎ 建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辩解、申诉、控告认真审查、及时处理机制,完善诉权救济机制,为诉讼权利受到不当限制或者非法侵犯的当事人提供畅通的救济渠道。

◎ 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统一错案责任认定标准,明确纠错主体和启动程序。

◎ 明确检察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

◎ 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规范取证程序,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举证、质证、认定证据标准,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制度。

◎ 进一步明确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程序和标准。>>

亮点三: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

◎ 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探索对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明确监督的效力,建立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的反馈机制。

◎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适用范围和程序,明确公益诉讼的参加人、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健全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移送案件标准和程序,建立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完善检察机关信访受理、办理、督办、息诉化解、终结退出、责任追究、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访、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和与其他政法机关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完善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程序。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律师代理制度。

◎ 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对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举报人、证人、鉴定人,以及特定民事侵权案件当事人、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亮点四: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检察人员管理制度

◎ 实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将检察人员划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 建立检察官员额制度,合理确定检察官与其他人员的比例。

◎ 建立检察官专业职务序列及与其相配套的工资制度。

◎ 完善检察官职业准入和选任制度,适当提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年龄、法律工作年限。根据检察院不同层级,设置检察官不同的任职条件。

◎ 健全检察官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上级检察院的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检察院的优秀检察官中遴选。

◎ 建立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检察官制度。

◎ 建立军事检察官转任地方检察官衔接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检察队伍的通道。

◎ 健全检察机关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与互聘机制。

◎ 建立检察官宪法宣誓制度,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检察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亮点五:建立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

◎ 完善侦查监督机制。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的制度。建立对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

◎ 完善刑事审判监督机制。加强和规范刑事抗诉工作。健全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机制。

◎ 完善羁押、刑罚执行等刑事执行活动和强制医疗监督机制。健全和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完善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决定和执行的监督机制。完善分级负责的纠防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工作机制。加强对刑罚变更执行的法律监督,配合建立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网上协同办案平台。配合立法机关,健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完善对强制医疗决定和执行的监督机制。

◎ 完善提高司法效率工作机制。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完善刑事案件速裁机制,建立完善对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法律监督机制。推动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健全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分流机制。建立刑事案件管辖争议快速协调处理机制。

◎ 完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民事抗诉的适用对象、标准、程序和效力。完善和规范检察建议的提出、受理、办理、反馈机制。完善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健全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监督工作机制。细化对行政诉讼活动监督的范围、程序、方式和要求。

◎ 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

亮点六:配合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

◎ 在推动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将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配合立法机关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推动完善国家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制度。

◎ 在加强查办职务犯罪规范化建设方面,要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依法严格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初查机制。建立职务犯罪案件跨行政区域管辖制度,规范指定管辖、交办、提办工作。

◎ 在加强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能力建设方面,将推进侦查、预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预防信息系统,与工商、税务、电信、金融、审计、海关、国土、房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完善行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等部门协查职务犯罪工作机制。深化司法领域区际国际合作,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

◎ 检察机关将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预防、监督机制。>>

亮点七: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

◎ 探索建立健全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制度。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审查起诉、控告检察、诉讼监督等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探索对行政违法行为实行法律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明确监督的效力,建立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的反馈机制。

◎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适用范围和程序,明确公益诉讼的参加人、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健全督促起诉制度,完善检察建议工作机制。

◎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移送案件标准和程序,建立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明确信息共享范围、录入时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 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完善检察机关信访受理、办理、督办、息诉化解、终结退出、责任追究、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推进网上信访、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司法程序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和与其他政法机关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办法。完善刑事申诉案件办理程序。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以律师为主体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律师代理制度。

◎ 完善检察环节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对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举报人、证人、鉴定人,以及特定民事侵权案件当事人、符合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亮点八:将从三个方面健全检察权运行机制

◎深化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

将深化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以落实和强化检察官执法责任为重点,完善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科学界定主任检察官、副检察长、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在执法办案中的职责权限。

建立健全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组织,完善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责任体系。改革和完善执法办案指导决策机制,规范案件请示汇报制度,明确各层级的办案责任。

◎规范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

最高检将研究制定地方各级检察院内设机构设置指导意见,明确设置标准,整合相关职能,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内设机构体系。

制定派出检察院管理办法,规范派出检察室设置标准、职能定位和职责权限,明确派出主体,完善审批程序。

◎完善案件管理机制

要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建立严格规范的案件受理、办理、管理工作机制,完善案件流程监控、质量评查工作机制。

三中全会改革的亮点与遗憾 篇3

@赵晓(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决定》四要:一是以改革释放红利,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二是将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为主攻方向,政府改革尤其是地方政府事实上成为新的改革重点;三是启动全面改革,引入顶层设计,同时经济改革仍是改革中心;四是成立了两个新机构,以打破现有权力体系和利益格局,为改革保驾护航且保证执行。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决定》还是很有内容的,互联网舆论对它起了特殊的推动作用。回过头来看,微博是反映民意无可取代的平台。微博不会式微,也绝不能式微,因为中国的确需要它。让互联网对尖锐意见的表达常态化,也让社会有能力承受它、达成平衡,这是中国改革的决定性领域之一。

@任志强(华远地产董事长):毫无疑问的是,《决定》有一个巨大的进步,给了社会更多的激励。许多的新提法都打破了现有的障碍,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利于焕发市场活力,重新定位了各自的职能,回归了邓小平改革的思路。不再用堵而用疏打开关闭的大门,给予了民众更多的希望。

@段兴焱(九江市公安局民警):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决定》的核心内容。我国曾经坚持渐进和迂回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先易后难。三中全会《决定》通过制度设计,坚持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突破解决各级政府掌握过量资源及“权力介入买卖”难题,无疑成为“顶层设计”之一。

@刘胜军(专栏作家):《决定》是习李新政一年交出的满分答卷。1.改革内容大超预期,回击了“改革已死”的悲观论调;2.兑现上任之初的改革承诺,彰显历史担当;3.改革内容广纳谏言,显示宽阔胸怀;4.方案有不少新意和突破,兼具勇气与智慧;5.中国经济转型有戏;6.其历史意义堪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有望走出历史三峡。

@罗争(联合绿动CEO):《决定》的文本有不少干货,其中好些是有很大难度的、深刻的变革决定,有利于国家进步和民众福祉,看来决策者对改革是很想认真做的,是有一定步骤的。但是,改革要不流于形式,不走偏,克服利益集团的阻碍,真正落实才是关键。在早晨的阳光下,为改革的决定、勇气和设想叫好。

@易鹏(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户籍改革的放小控大已提多时,但控大放小是否符合市场化原则,能否取得设想的效果,不好说,至少之前一直以来的控大效果是明显不好。最终导致了特大城市的非户籍人口的常住人口大幅增加,变成了一个新的特大城市二元结构。

@吴法天(学者、律师):《决定》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调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是依法行政的必然举措。法治国家不仅要公民守法,更应该要求政府守法,让行政权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城管执法等执法权的规范就成为改革的重点。这是顺应法治之大趋势。

@高飞(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改革之初我们曾面对九曲回环的河。今天,我们将跨越波澜壮阔的海。在历史赋予我们伟大使命的今天,请拒绝冷嘲热讽,拒绝阳奉阴违,拒绝事不关己,拒绝随波逐流,拒绝悲观绝望,用公平、正义、诚信、积极、创新,伴随祖国共同穿越改革深水区的暗礁和巨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刘耘(海口经济学院院长):权力高度集中,运行不透明且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的政治体制,是中国所有社会问题的总病根。如果没有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及改革的具体规划、方案或路线图,任何其它领域的改革,都只能使难看的步子和难看的吃相更加难看。结果如何,邓小平早已预料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亦已证明。历史还能给我们多少时间?

@沈友军(北师大政治学院副教授):三中全会的遗憾之处在于:没有抓住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的现实矛盾,没有提出扩大民主、向财富征税(劫富济贫)的方向和具体措施。仍然没有发现现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政策的方向错误。

捕捉习作“亮点”促进评价改革 篇4

一、互相欣赏, 给学生少些批评

1.欣赏与摘录相结合, 在欣赏与摘录中品评。每个人都期待被认同、被肯定, 学生尤其如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作文展示栏”上, 引导其他同学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 并在自己所欣赏的作品旁标上记号, 写上评语, 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片段等摘抄下来。这样, 一方面是对文章作者的肯定和激励, 被表扬的学生会把文章写得更好, 争取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另一方面作为评阅者的看到别人的评价与自己不谋而合, 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这样, 作为作者与评阅者, 学生们获得了双重的心理满足, 增强了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2.欣赏与交流相结合, 在欣赏与交流中品评。教师引导学生及时交流与反馈, 是作文评改课的一项主要活动, 引导学生针对作文进行交流,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满足学生认同感、激发写作兴趣, 也是必要的作文指导 (在交流中相机进行渗透) 。课堂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欣赏的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处, 并说说理由。可以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读读自己的作品, 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时还可以请乐意欣赏这篇习作的同学加入, 一起交流, 一起赏析, 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多维双向的交流互动, 让学生从欣赏作文入手, 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 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 这是欣赏的最终目的。另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并贴在“作文展示栏”上, 进一步深化欣赏与交流, 这又是欣赏之外的另一种收获。

二、展示自我, 让学生少些失落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人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有一种渴望,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因此, 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让学生得到认同, 尽量减少学生的挫败感。

1.引导学生寻找“闪光点”。学会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 是学生展示自己、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第一步。学生习作虽然大多是平平实实, 但在平平实实的习作中也不乏得意之笔, 有时是一个词句的运用、段落的安排, 有时是开头开得好, 有时是结尾结得妙。作文写完后, 让学生进行自评, 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令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如选材、立意、词句或是标点的新颖用法等, 并写上原因。这样, 学生会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 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在寻找之中, 学生会反复思考、品赏自己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中的得意之处, 对满意的地方好好品赏, 对自己认为不足之处顺手改之。如有位学生在《拔河比赛》的习作中有一个段落为:“开始比赛!哨音未落, 我前面的同学力大如牛, 拼命向后拉。我不甘落后, 但又怕体力消耗快, 也装着咬紧牙关拼命拉!”这位同学是这样自我评改的:用横线划出了“哨音未落”“力大如牛”“不甘落后”几个词语, 同时把两处错误也进行了改正, 把“开始比赛”改为“预备———开始”, 使之更贴切地描述出裁判员的发令语, 在“话音未落”前加上“裁判员的”, 使缺主语的句子变得完整通顺。这样, 学生不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而且还感受到自我评改的快乐。

2.激励学生展示“闪光点”。当学生通过自我品读、自我评价找到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作文“闪光点”后, 让学生在小组内、在班级中进行自我展示, 进一步体会成功的喜悦。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上“习作亮点展示”, 然后以同桌、小组、全班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将习作中的“亮点”有声有色地诵读给同学听, 并说出“亮”在何处。这样一来, 你读我的“亮点”, 我读他的“亮点”, 你有三处“亮点”, 他有五处“亮点”, 人人有“亮点”, 篇篇有“亮点”。“亮点”少的同学会在下次习作中迎头赶上, “亮点”多的同学还想更上一层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主评改后的稿子贴在“作文展示栏”上, 并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品评修改, 看看还有哪些“闪光点”并通通挖掘出来, 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也进行一一订正。

三、自主修改, 让教师少些包办

自改习作对于学生来说, 是一件较难的事, 但只要教师在评改中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如读改法、议改法等) 和步骤, 并注意创造时机, 让学生自主地练习修改习作, 学生的修改能力就会很快地得到发展。

1.引导互读互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为进一步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 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更多交流习作的机会。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诵读自己的作文、互相品评对方的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谈谈修改意见。在这个过程中, 若有不同看法和意见, 可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后, 由小组同学合作评改, 或者由原作者根据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和方法自主地修改自己的习作。

2.指导自读自改。修改作文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 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 哪怕只是更改一个错字、更换一个标点, 对于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收获, 比教师精批细改强得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三读自改法”, 在读中自我修改作文:一读, 通读全文, 立足全篇, 对照习作要求, 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 默读习作, 补充不具体的内容, 删去多余的内容;三读, 逐段逐句轻声细读, 修改不通顺的病句, 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

射阳亮点材料申报:付费方式改革 篇5

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卫生厅、物价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城镇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的通知》(盐人社[2012]572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医疗付费方式改革模式,通过不断努力,基本构建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督、指标控制”相结合的医疗保险结算管理体系,基本达到了保障基金科学使用,提升医疗管理质量的目标,全县医疗保险运行平稳。

一、源头控制,科学的实施总量预付结算模式。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一直是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基本准则,我县积极按照国家、省市相关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2012年开始每年均出台医保定点医院住院费用结算指导性文件,该文件中对总量包干医院的范围和总量制定、费用结算的均进行了明确,作为年终结算的依据。2012年我县对年住院在80万元以上的定点医院实行总量包干,2013年、2014年总量医院个数没有增加。每年的总量标准确定均通过对各医院近3年的费用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新医改、基金收支等因素,科学的制定了总量包干医院的总量,同时我们还创新实行了月度统筹基金预付模式,进一步缓减了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2014我县总量包干医院住院费用实行“总量预付、单病种付费、绩效考核、结余留用”的结算模式,其他医院仍实行综合定额与单病种相结合结算模式。今年我们在2013年基础上增加了绩效考核和风险共担新的结算模式,绩效考核分为服务质量评定和诚信管理评定两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医疗管理工作,风险共担主要对定点医疗机构全年发生的实际医疗费用超出控制总额的部分如何结算进行了明确。

二、过程监督,全面监管定点单位服务行为。

通过过程监管,切实加强了事中监管,全方位对医保病人的费用发生情况和定点医院的诊疗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杜绝 1 医院违规现象的发生。首先,我们组织专门稽查班子,制定了专门的稽查制度。2014年我县实施了“三位一体”医疗监管新模式,充分利用医保、农合、商保资源,将医院住院门诊、药店门诊、特殊人员门诊分片进行了包干监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定时对医院传输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组织人员实地调查,遏制了定点单位的违规行为。其次,加大了月度定额费用的审核力度。我们每个月对各定点单位申报的住院定额费用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照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用材料的报销规定要求审核定额费用,并对发现的问题,形成月度通报制度,及时对医院存在的问题向医院领导反馈,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同时对扣减费用情况一并在通报中进行反馈。三是建立定额费用结算会办制度。每月有医疗管理科人员负责当月的定额结算情况,并对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进行讨论性会办处理决定,形成最终的结算意见,一方面规范了定额费用的结算,同时还增加了工作人员对定点医院费用发生和存在问题进行进一步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三、指标控制,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改革亮点 篇6

编者按:湖北省人民检察院2006年12月印发了《关于在全省检察机关实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指导意见》,湖北省黄石市检察院按照“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强化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初步形成了上下一体、检令畅通、指挥有力,全市检察机关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促进了各项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该院检察长郑青同志。

记者:郑检察长,我们注意到,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去年制定了《关于在全省检察机关实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全省推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改革。请问对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郑青: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是湖北省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课题,是湖北省检察改革的龙头。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总体要求是“上下统一、横向协作、内部整合、总体统筹”。“上下统一”就是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优势,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关系,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支持下级,克服检察权地方化、部门化的倾向;“横向协作”就是要加强各地检察机关之间的工作协作,互通情况,加强沟通,相互支持与配合;“内部整合”就是要摒弃检察机关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封锁、相互制肘的办案旧模式,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与优势,在工作中加强配合与联系,形成合力;“总体统筹”就是要强调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整体的统一性、有序性、协调性,检察机关上下之间、横向之间以及检察机关内设机构之间结成统一的整体,运转高效、协调有序,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整体效能。

检察工作一体化是在工作机制层面上的一体化,是在现行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框架下的检察工作一体化,而不是研究与是否实行“检察独立”、“垂直领导”等领导体制问题相关联的“检察一体化”。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强调检察工作的整体性、统一性,将所有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不能把整体的一体化分割为各个业务系统的上下一体化或部门的一体化。推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符合宪法规定的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要求,对于发挥检察机关体制优势,优化检察资源配置,加强内部协作配合,形成法律监督合力,提高执法水平与效率,增强法律监督能力,树立法律监督权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最近黄石市检察机关召开了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推进会,总结了前一阶段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的经验,展示了部分成果。请问在贯彻湖北省院《指导意见》过程中,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

郑青: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是统一思想,准确领会,为推进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打牢思想基础。思想认识是先导,认识不到位或理解出问题,执行中就会出现偏差。去年以来,我们采取学习讨论、专家辅导、骨干宣讲等多种形式,引导干警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使每位干警都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推进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全市检察机关统一思想,增强了推进一体化机制建设的责任感,保证了一体化机制建设的正确方向。

其次是突出重点,确保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扎实推进。我们制定了《关于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推进方案》,突出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统一组织指挥、管理协调,检察机关内部协作办案机制建设等三方面重点。

一是强化上级院对下级院的领导关系,确保上下一体、检令畅通。认真执行省院制定的“下级院向上级院报告工作”的规定,市院在向省院报告工作、接受评议的同时,组织各基层院向市院报告工作,并对基层院的工作报告进行评议。严格执行下级院向上级院请示报告、情况说明制度与报备审批制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二是借助侦查指挥中心职能,强化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统一组织指挥。今年根据工作需要,在争取市委支持的基础上,我们设立了侦查指挥中心,制定了《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其具体职责,建立了案件线索管理库、情报信息管理库、侦查人才库,实行职务犯罪线索、情报信息和侦查人才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使用,灵活运用专项侦查、提办、交办、参办等多种组织侦查方式,全面整合全市两级检察院侦查资源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三是强化检察机关内部办案协作机制建设。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侦查监督、公诉部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侦查部门跟踪负责,协助出庭公诉;检察技术部门、司法警察部门针对各基层院人员少、技术门类不齐、司法警察警力不足的现状,对全市检察技术人员、司法警察统一调配,支持服务各项业务工作。在诉讼监督工作中,侦查监督、公诉、监所检察、控告申诉部门及时互通情况,完善诉讼监督衔接机制;民行部门在坚持法定抗诉程序的同时,将办案重心适当下移,主要由基层院承担案件办理,市院派员参办、指导、听取汇报,案件审结后以市院名义提出抗诉或以检察建议启动同级法院再审,解决了工作中的“倒三角”问题。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有关内设机构齐抓共管的预防职务犯罪协作机制,增强预防工作总体效能。在涉检信访工作中,建立健全涉检信访工作协作配合机制,控申部门统一受理涉检信访,涉及部门具体承办,重大、复杂、疑难及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组织专班办理,处理结果由控申部门统一答复。

记者: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你们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取得的效果如何?

郑青:推行一体化机制时间不长,但我们已初步尝到了一体化机制的甜头:一是上下级检察院之间领导关系更加融洽,上下统一,检令畅通。去年以来,3次组织基层院向市院报告工作,突出“当面报告”与“当面评议”的特色,即各基层院检察长向市院党组成员和各内设机构负责人面对面地作工作报告,市院党组成员就各自分管的工作当场作出评议,各基层院要根据市院的评议意见作出整改,同时市院对基层院落实评议意见的情况进行督察,通过面对面的报告和评议工作,在上下级院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强化了上下级院之间的领导关系,促进了下级院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和上级院决定部署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上级院提高决策水平。通过推行市院机关、基层院各业务科室的统一标准考评,实行检务督察,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促进了全市检察机关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工作中我们注意争取市委支持,强化市院对全市检察干部管理、使用、交流的主导作用。今年年初基层院换届时,市院对基层院检察长人选及其他副职交流使用的意见被市委全盘采纳。发挥市院对城区基层院干部直管的优势,允许城区院干警参与市院中层岗位竞争,通过公平竞争,有3名基层干警到市院任职,市院有4名干警到基层院任职,促进了市区两级院人才的合理流动,整合了全市检察机关人才资源。

二是各地检察机关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紧密协作,“收拢指头,攥紧拳头”,法律监督合力和效能明显增强。如充分利用侦查指挥中心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的统一组织指挥职能,举全市检察机关侦查部门之力,办理了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截止9月份,市院侦查指挥中心共处理案件线索116余件,其中转办51件,交办34件,督办31件。侦查指挥中心通过事先收集情报信息确定侦查的重点和环节,结合职务犯罪的新动向进行“系统分析,理性初查”,运用一体化机制先后组织查办新农村建设领域、城镇建设领域、医疗系统贪污贿赂犯罪及矿山安全事故渎职犯罪等专项行动,立办案件45件,今年自侦工作实现了立案人数、公诉部门决定起诉比例、有罪判决比例上升,无安全责任事故的“三升一无”的成绩。民行部门通过运用一体化机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上半年提出抗诉件数同比上升一倍,综合改判率达100%。

记者:我们通过研读湖北省院《指导意见》,发现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8月14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领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很多一致之处,请就此谈谈你们的看法?

郑青:高检院《意见》下发后,通过认真学习,我们感到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完全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意见》的精神,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与高检院《意见》在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以及具体措施上都是一致的,两者都强调要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体制优势,不断增强法律监督的整体合力。高检院《意见》明确指出,在各项检察工作中,应当按照一体化工作机制运行的规律和模式,积极探索、完善制度。坚持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同级相互支持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工作效能。高检院的《意见》是对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充分肯定,高检院《意见》的下发,为我们加强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更好的机遇。

记者:高检院的《意见》是指导近期检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搞好检察工作的指针,下一步你们在落实高检院《意见》过程中又有何新的设想?

郑青:高检院的《意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深入实践检察工作主题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坚持宪法确定的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领导等七个方面的明确要求,是一个推动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文件,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落实现行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充分发挥现行体制优势、不断增强法律监督整体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高检院《意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意见》精神上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要以高检院《意见》为指针,不断为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注入新内容、丰富新形式,使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是要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根据黄石实际,把实行下级院定期向上级院报告工作、加强侦查指挥中心建设、开展检务督察、检查督办检委会决定决议执行、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健全工作巡视等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不断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工作的领导,健全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要充分发挥上级检察院党组协管干部的作用,把加强对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的管理和监督作为增强检察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来抓。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工作领导,推行检察工作一体化工作机制,制度建设是关键。我们已经制定了《黄石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工作实施办法》、《黄石市检察机关检务督察工作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这些已形成的制度我们要坚决执行。同时,工作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细化,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要认真总结、归纳与完善,抓好各项配套制度的制定。如情报信息统一管理和综合分析利用、内设机构办案协作制度、统一执法规范和考评标准,请示报告、情况说明以及工作通报等制度要抓紧制定,发挥制度的基础性、保障性和长远性作用,把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纳入科学发展,有序运行的轨道。

记者:通过对黄石推进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的了解,已深刻感受到你干练严谨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年轻的检察长,能否谈一下你在抓工作中的诀窍?

郑青:谈不上有什么诀窍,只能谈一谈我个人工作上的一点体会。我认为要抓好检察工作,重要的是三点:明大局、定思路、抓落实。

明大局,就是要对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和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百年不遇的时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或者即将发生重大变革,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逐步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这些变化,给检察机关和检察职业群体实现理想和使命提供了机遇和舞台,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对检察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及其变化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检察机关明确检察工作方向、确定检察工作思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必由之路。我认为,当前国家治理理念、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对规范和改革检察队伍均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定思路,就是要在对形势任务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确定一个适应本地检察工作的思路。工作思路的确定来源于对形势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和判断。一是应然判断,即根据党和人民群众以及上级的要求,我们的检察工作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二是实然判断,即目前我们工作的实际状况怎么样,与党和人民以及上级对我们的要求有哪些差距。三是技术判断,即面对现实,我们怎样才能完成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变。高检院提出的“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和“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既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要求,也集中体现了对检察工作规律性的认识。要落实高检院对检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就黄石检察机关的现状看,我们在队伍素质、改革力度、规范化水平及检务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应当以业务工作为中心,而要搞好业务工作必须解决好这些制约检察工作发展的难题。2005年我和党组一班人在准确分析形势和自身实际的情况下提出了“以业务工作为中心,突出能力、改革、规范、保障四个重点,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其中队伍建设是主线,检察改革是动力,规范化建设是基础,检务工作是保障。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检察工作好比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队伍、改革、规范化、检务这四个方面好比汽车的四个轮子,只有这四个方面全部抓好了、协调发展了,才能让检察工作这辆汽车快速、安全、正确行驶。从2005年起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长抓不懈,保持连续性,较好地推动了黄石检察工作健康、持续、协调发展。这一工作思路也与高检院在今年7月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务求实效的要求相一致。

南宁市第四中学高中课程改革亮点 篇7

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始建于1949年, 以&quot;崇尚求实、耕耘人生&quot;为校训, 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学校, 也是广西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的样本学校。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南宁市第四中学历史教研组从学情、校情、教情实际出发, 确立了&quot;课堂改革、资源幵发、课题研究、交流共享&quot;四大关注目标。以&quot;自主、合作、探究”为指导.在新课程与乡土历史资源、信息技术整合及课型研究等领域潜心探索, 教研组成员承办了多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历史公开课及讲座, 荣获南宁市新课程高中历史赛课一等奖;以广西博物馆为合作平台, 开发了以&quot;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quot;的“3合r历史校本课程博物馆探秘》;以课题研究为契机, 学校申请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quot;规划课题&quot;新课程下以城市普通中学为样本的历史教学策略与实践的研究&quot;获得立项;以“多元融合, 交流共享&quot;构建校际协作式教研文化, 践行共同进步的愿望。获南宁市铕i?程岛中fti史课堂教学比莅一等奖WIS中拳龕电课程逸i H翁&quot;博物馆探秘”小舰员感受讲18向窖察了解南宁市交通状况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注重科学分组, 确保每个学生的真正参与;合理调配, 优势互补, 使小组活动互动增值, 让每个学生亲历活动全过程, 亲历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 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和感悟。学校编印了《南宁市第四中学研究学习手册》, 指导学生记录活动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活动的过程性和真实性。重视成果的宣传交流, 学校以板报及成果展示会等方式, 在班级、年级、校级层面宣传展示, 并整理各组研究成果上传到学校网站, 评选优秀成果, 编印优秀成果手册, 供师生交流共享。在实践中, 学校注意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板块共同的价值追求, 把握三个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注意各板块之间内容的相互渗透与延伸。例如, “博物馆探秘&quot;既是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又作为特色实践活动来进行深化拓展, 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寻找历史足迹高一历史手抄报大赛历史新课程样本校简介

改革亮点 篇8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审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政府工作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和亮点:一是宏观调控点准了穴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中央注重“喷灌”“滴灌”,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定向降准、定向减税、定向融资,宏观政策把得好、微刺激政策用得准,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二是转型升级扣紧了方位。坚持一手抓新增长点的培育、一手抓过剩产能的化解,“加减法”运用自如,推动经济增长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内需拉动、实体经济牵动、区域协调发展带动。三是政府职能回归了本位。加快推进财税、价格、国企、金融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重视下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手棋,取消和下放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凸显了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本位。四是改善民生彰显了定位。重视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织密织牢民生网络,使民生工作呈现出加速提升状态,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外交工作提升了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身体力行,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声音”、彰显了“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风范”,推动我国外交战略深度实施、国际影响日益提升,为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王三运说,同全国一样,去年甘肃走过的历程也是难中有为、可圈可点。我们始终把中央精神和甘肃省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坚决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在发展上注重适应新常态、在改革上注重选准突破口、在开放上注重抓住大机遇、在扶贫上注重提高精准度、在民生上注重把握发力点、在稳定上注重突出点线面、在党建上注重牵住“牛鼻子”,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经受住了复杂经济形势的大考验,打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王三运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深入落实“两会”的安排部署,扎实干好甘肃各项工作。一是抓好最大任务,紧紧围绕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融合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行动,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二是抓好最大机遇,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办好敦煌文化博览会等各类节会论坛,深化同中西亚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三是抓好最大动力,牢牢扭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动力源泉,坚持正确方向、问题导向、为民取向,落实中央规定动作,推进甘肃特色改革,鼓励基层探索创造,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四是抓好最大责任,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推进平安甘肃建设,特别是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力加快法治甘肃建设进程,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五是抓好最大政绩,坚决有力抓好党的建设,切实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从严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持续开展作风整治活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为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提供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

改革亮点 篇9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必须坚持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小产权房不合法原因在于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很多人认为,农民集体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权能不同,是由于所有制不同造成的。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所有制不同是城乡建设用地的一大主要区别。城镇土地归国有,就是全民所有,所有权和使用权范围相当广泛,全体国民都可以依法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整体上也很宽泛,但对每一个农民来说,集体的概念是非常具体的,我这个集体的土地就不是别的集体所有的。

除了所有制不同,城乡土地更大的区别体现在用途管制上。城市土地的一大主要功能是搞建设。农村土地更重要的是从事农业生产,提供农产品,但为了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村也需要搞点建设,而农村的建筑主要是农民自用的。

有人说小产权房不合法是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歧视,其实根源不在这里,根源在于农村集体土地在规划上不是用来建商品住宅的。小产权房不合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违反了土地的用途管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改革的方向明确了,但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与时俱进修改一些不合时宜的法律,及时总结各地试点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制度设计向前推进。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征地对农民补偿标准较低,农民不太满意。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应该怎么看?

陈锡文: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确实有些矛盾和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是,城市征地对农民的补偿标准比较低,农民不太满意。改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仍然需要征收的土地,即农民集体土地还是要转化为国有土地才能用来搞城市建设的,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让农民感觉不吃亏。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这么做了。根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农民集体土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后,补偿标准最高不超出土地被征收前3年年平均产出的30倍,同时土地管理法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不同情况决定是否提高补偿标准,具体由省一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补偿款不够,可以从当地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现在很多大中城市的补偿标准都突破30倍了。另一方面,征地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农民的土地能否不改变所有权就能进入城镇建设用地市场?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样,原来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转为供社会使用的建设用地时,就不改变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权。此外,国土资源部已有相关试点,比如留地安置,城市建设征用农村土地后留出一部分非农建设用地归农民使用,农民在获得被征农地的补偿后,还有一部分建设用地可用来开发,获得更长期的收益。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不是新分给农民新财产,是让农民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保障。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有农民问,是不是国家要分财产给农民了?

陈锡文: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完整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目前,法律规定农民对宅基地只拥有占有和使用权,对承包地拥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因为宅基地是给农民自用的,不是搞经营的,所以少了收益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不是要分给农民什么新财产,而是要让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保障。为此,目前正加紧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同时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扩大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担保,就赋予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新的权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融资的难题。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试点,是为了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记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如何推进?

陈锡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高三体育课堂下一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