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亮点

2024-07-29

课堂亮点(精选12篇)

课堂亮点 篇1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 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时下有效教学已呈燎原之势, 在有限的45分钟内激活课堂也已是大势所趋。现结合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见解。

传统的语文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策划者, 也是主导者。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 学生一听到底, 一记到底。姑且不论这样的教学有何丰硕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尽管教师偶尔也提问学生) , 造成学生心理上对语文课的反感。须知, 语文课是语言的交流, 是心灵的对话, 长此以往, 学生必将对语文课失去兴趣, 就是教师一进课堂也会失去激情, 失去自信。如何从看似“乏味”的教材中挖掘出新意, 让课堂活起来、亮起来?我的做法是:寻找亮点, 激活课堂。

一、从文本中寻找亮点

要从文本中寻找亮点, 首先必须精心备课。这里说的精心备课, 并非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读课本, 搜集资料, 设计教学思路, 组织教学步骤。精心备课要求教师认真解读文本, 从文本中找到独特的视点和感点 (我称之为亮点) , 而不应匆忙地囿于泰斗、权威的盖棺定论, 当然专家的意见是必须汲取的。例如:我在备《药》这篇文章的时候, 感觉文章的第四部分即夏四奶奶上坟这一段话是难点, 众多的教参说这一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萧条的气氛。如果上课时老师仅告诉学生此结论, 恐怕平静的水面激不起任何涟漪。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精读这部分文字, 把落脚点放在“枯草”和“乌鸦”上。鲁迅先生如何写“枯草支支直立”, 而且还是“有如铜丝”。还写到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 乌鸦也是“铁铸般地站着”。这一切其实是在写一个什么字?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同学们很快达成了共识:写一个“静”。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环境描写, 是以一个字传达人物内心微妙而又复杂的难以言传的心理。这节课气氛热烈, 我以文本为基础, 抓住课文内在亮点, 突破教学难点,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实效。

二、在课堂提问中发现亮点

在教授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 我一反传统教学先归纳课文情节, 理清文章线索, 分析人物形象的做法, 而是在学生深入悟读课文基础上,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佛来思节夫人把三万六千法郎退还给玛蒂尔德,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会走上十年前的道路, 还是继续走在十年后的道路上?不必深入讲析, 学生已在这一方小天地进行着思想碰撞。同学们归纳的意见有两点:一是重返旧途, 二是坦然地、心满意足地走完后半生。前者的依据是十年后她依然醉心于那个狂欢之夜, 她的虚荣心必定会使她重新想方设法挤入上流社会, 正所谓“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后者的依据是玛蒂尔德已没有了当年的美丽、风韵、娇媚, 更为重要的是从容、坦然已是她性格中的主旋律。但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作者笔下的这个小人物以后不管走什么路, 以何种方式生存, 她毕竟已经赢得了自我尊严。所以我引导学生路是要自己走的, 选择哪一条路, 关键要使自己的心坦然。就这一点而言, 我更认同后者的说法。这节课学生是在愉快中度过的, 是在激情中度过的。我想, 这种亮点问题的设置, 不仅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重点, 而且能使课堂因此而变得动人。

三、在学生的发问中捕捉亮点

2006年3月份, 我在公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上分析林冲性格, 讲到“轻轻地把石头掇开, 挺着花枪, 左手拽开庙门, 大喊一声……”一句里面的动词时, 有个学生突然举手发问:前文讲到这块石头是林冲用来挡住庙门的, 陆谦等三人都无法把庙门推开, 为何此刻林冲却能轻轻掇开?坦率地说, 我有些情急, 在备课时也忽略了这个问题。我请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 并提醒学生这和人物的性格及当时的情势有关。令我欣喜的是马上就有几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综合起来是:这块石头或许几百斤,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时我们的主人公热血沸腾, 他积攒了所有的力量,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 他的举动坚定果断, 一个从苟且到反抗, 挣脱了种种羁绊的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而我们的作者也正想以此来塑造这个英雄。石头落地了, 问题解决了。课堂上, 学生一个不经意的提问, 教师如果能够给予关注, 就能成为一个足以使整堂课跃动的亮点。

四、在学生的随笔中搜索亮点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失街亭》一文是自读课文, 这节课我让学生课前针对“失街亭谁之过”这个问题写随笔, 上课时请同学们讨论。课前我先看了学生写的随笔。有人认为守街亭主将马谡该负首责;有人认为用兵主帅诸葛亮应负首责;有人认为王平、赵云、邓芝等人应担责任, 如果他们能够极力劝解, 抑或主动请缨, 或许会免街亭一失;有人认为谁都无过, 因为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 魏国当时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思想, 故而蜀国的灭亡无法避免, 历史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有一位同学的观点非常独特, 让我看了之后觉得眼前为之一亮。他认为:街亭已失, 众人的表现是尽揽己过, 古人的这种勇于承担、勇于反思的精神值得我们效法。如果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 不管大事小事, 缺少了这种美德, 那么有朝一日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陡然是一页空白。此时我们就可以说, 失街亭吾之过。上课的时候, 我就把这位同学独到的观点传达给学生, 并因势利导, 组织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的反映十分热烈, 最后大家都意识到:只有勇于承担责任, 不断地反省, 才能使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平坦。

文章中的一个细节描写, 精心设计的一个问题, 学生的一个发问, 这些都是课堂的亮点。它犹如一个火炬, 使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它犹如一阵春风, 使平静的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它犹如一支催化剂, 使沉睡的心灵被警醒。它能化平淡为神奇, 以点带面,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能增加课堂的活力, 从而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如何发现亮点, 运用亮点, 这和教师精心的备课、渊博的知识、机智的才能不无联系。在这方面我将孜孜以求, 不懈努力。

课堂亮点 篇2

一、快乐成长在阅读

每天下午开设了三十分钟的 “悦读时光”课,教师陪伴学生进行快乐阅读,共同成长。学生通过撰写阅读笔记,交流阅读体会,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

二、群星璀璨亮校园

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启发学生德育。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真正从“近、小、实、亲”做起。为此,我校从2014年11月份开始在同学中开展评选 “班级之星”“校园之星”活动。通过在同学身上找长处,在同学当中找榜样,在同学当中树新星活动,“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环保之星”“锻炼之星”“诚信之星”“合作之星”“写作之星”等十余种“校园之星”遍地开花,成为中村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真正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亲,实实在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高效课堂”快速、稳步进行,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上进氛围,进一步构建了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三、纠错有法宝,教育有实效

为切实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我校每位教师都人手一本“纠错本”,每次批改作业后,都会将学生作业的错误类型、错误学生、错题原因、改进措施等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老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

四、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

中村小学自开展高效课堂改革以来,非常重视教师阅读品质的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坚持“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师资培养理念。今年,根据教体局关于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安排,围绕“建设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校园”这一主旨,在校内精心组织了自主阅读与集中阅读相结合教师读书系列活动。学校2014年9月份以来先后为老师购买了八千多元的教育类书籍,并组织全体老师认真阅读。上学期重点组织全体教师集体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要求每位教师摘抄了五千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并写下了心得体会;本学期正在组织全体教师重点阅读《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每周例会上学校都会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分享各自阅读的体会收获,并推荐一名教师到讲台上围绕主题结合课改实际交流自己的心得。自主阅读就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休息时间,认真阅读学校为其购买的自选书目,并认真完成读书笔记的摘抄工作。

五、主题教研,专题讲座,校本培训促课改

为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打造高效课堂,学校每周二晚上组织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主题教研和专题讲座活动。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对校本培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构建了“一月一比赛一讲座”培训模式,掀起“重思想、比技能、讲业绩”的校本培训活动。我校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擂台赛、粉笔字书写比赛、高效课堂心得体会征文比赛、教学课件设计比赛等。2014年9月份以来先后举行了五场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讲座。本学期,我校创新教研模式,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分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方式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按高、中、低年级各分成三小组。每个备课组的选出至少一半教师各承担高效课堂常态公开课执教任务。课前由备课组长确定课题,组内集体备课,执教老师在试教的基础上进行“同课重构”,随后开展公开教学观摩活动,课后,组内再进行集体研讨。教研活动强化了学科特色,在探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教研效益的最优化。

今后,我校继续本着“倡简、务本、求实、有效”的原则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发现并合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教研工作目标。

数学课堂的教学亮点 篇3

1.语言亮点。课堂上教师所用的语言应尽量做到精练,充分利用语言的层次性来创造教学亮点。如在讲解比较枯燥的公式定理或者证明题时,尤其是在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听课时,可能早就对教师一成不变的语速、语调没有了反应,如果在这时能够适当地穿插不一样的语音,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以牢骚的口气说“这个公式怎么这么长啊,我胳膊都快写酸了”;或者以非常无奈而又不失幽默的口气说“我真的好羡慕你们,在下面听课不累嗓子,而且时不时可以见缝插针式地趴一下”,相信这时没有听课的学生会瞬间集中注意力,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这就是语言亮点发挥的作用。

2.突发亮点。课堂上不会永远的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问题,但谁又知道这是否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一次在讲相遇追击问题的时候,由于临时准备的多媒体发生了故障而无法使用,整节课的引入几乎处于瘫痪。这时候我灵机一动,迅速找两名学生到台前现场演绎对立相遇与不同起点的同向追击,学生觉得很新奇,加上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节课由于这个突发事件,将原本由多媒体展示的死板引例,轉换为比较灵活的课堂演绎的方式,这就是课堂突发亮点发挥的作用。教师应善于利用这种突发事件,迅速反应,借助以往的教学经验找到适合的突破口,将它顺理成章地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亮点。

3.错误亮点。在课堂上学生总是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这是无法回避或遮掩的。有的老师会采取马上纠正、立刻制止错误的方法,但这样就浪费了错误的价值。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时候,在探究改变平行四边形形状是否影响面积的时候,学生的猜测只能有两种:改变和不改变。如果直接否定错误的答案,无疑是斩断了学生的探究思路;但如果让学生抱着自主探究的态度去发现错误、否定错误,就会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错误,更是一次机会。那么这种错误便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亮点。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的火花闪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启正确之门的一把备用钥匙。

只要教师能充分地在数学课堂上创造亮点、发现亮点、利用亮点,让原本多变、多思维、多方法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多样,那么,亮点便会成为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堂亮点 篇4

一、煽情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正是师生间情感流动的过程,而兴趣又是情感的煽情激发产生的,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煽情导入是这一节课必不可缺少的。对于情感导入,无论是激发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煽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去探究,产生的求知欲望就十分强烈。一般来说,煽情导入,因材因人而异,可以一个故事、笑话、情景、几个问题、一则新闻等作为导语,或开门见山,或破题导入,或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情感兴趣。

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感悟课文,而是先播放课件《忏悔录》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十分孝敬的儿子辛苦在外,最大的愿望是让体弱多病的父亲过上幸福的日子,但结果却让父亲连吐了七口血,为什么呢?原来他为了更多更快地赚钱,竟然去偷车,结果身陷囹圄。最后儿子叹出了一句话:“不义之财再多,得不到亲情的怜惜;再多的钱,都比不上能依偎在亲人身边相守的日子。”看了这个画面,同学们感慨万分,唏嘘嗟叹,入情入境。我又趁势动情谈起我父亲早年为我姐弟三人的读书东奔西忙,压弯了脊背的情景,当我吟起《老父亲》“……假如生命能有轮回,就让我给你捶捶不再挺拔”,情绪激动,潸然泪下,此情此刻,学生们深深感动,有的低声抽泣。然后我抓住情感流露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与亲人相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许多同学纷纷举手,畅所欲言,情感真挚,不用说学生很快地将情感融入新课文角色之中。

二、纵横比较,启发学生省悟,自我提升慎独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大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所以,语文教师除了致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致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慎独能力,使学生自省自悟,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汲取各种高雅优质的养料,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产生正面的核心价值,自我提升品德修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开发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纵横比较,触类旁通,发散拓展,或结合社会现实素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深思省悟,理解文章揭示的社会本质或底蕴。

例如,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海伦·凯勒热爱生活、坚忍不拔、身残志坚的精神品格,我引用媒体报道的两个社会现实事例与海伦·凯勒形成正反比较:一位是因车祸被截肢的女孩,以顽强的意志,自学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北京大学;另一位是躯体健全,大学成绩优异,甚至因种种奖励而被免试留校的学生,别人忙于写毕业论文,忙于找工作,他却闲了下来,在无聊的时间里尝试赌钱,结果债台高筑,走上抢劫的犯罪道路,埋葬了花样年华。通过正反对比,学生陷入深思——人生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社会价值观应该怎样?从而对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精神由衷敬意,自我提升慎独能力。

三、创设探究氛围,注重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其实,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探究性,也是师生共同质疑探索的过程。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低年级学生发言越热烈,高年级的学生发言越少越沉闷。这种现象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相违背。因此,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教学内容应吸收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让师生在双向交流,或生生互动,各抒己见的探究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个自由发展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优生更能发挥特长优势,后进生不会因观点错误而受到冷嘲热讽产生“恐惧”,每个学生切实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教学《社戏》一文,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文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含意,我先放映雷州乡村孩子看雷州戏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在看戏时,小朋友神情、举止以及心理活动等,同学们顿时议论开了。接着我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我”与小伙子们在鲁庄看戏的过程、心理活动以及偷豆时的心理,然后提问,大家是否看过戏、偷过豆吗?你的感受与“迅哥儿”有什么不同?请举手发言。生1:我看过雷州戏,与小伙伴偷挖农户的番薯与迅哥儿的情形基本一样;生2:我看过雷州戏,但我没有偷东西,只是我与弟弟缠着妈妈要买豆腐脑喝,结果给妈妈骂了一通,拧了耳朵。

……

同学们各抒己见,乡土气味浓郁,幼稚的脸上写满得意的情形,气氛十分活跃。在愉悦情境中,他们掌握了知识,理解了原文句子的含意,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利用名著典故诗词,增添课堂教学人文画意

一般来说,中外古典名著、典故、诗词、历史故事大多是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是各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中外古典名著都是进步的思想、完美的艺术和感人趣味的故事的有机结合体,诸如我国的四大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战争与和平》等;那些诗词、典故、名言警句大都是音韵美、意境美和思想美,具有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揭示深奥哲理等作用,诸如我国的唐宋诗词、鲁迅的杂文、印度泰戈尔散文诗、俄罗斯高尔基诗歌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从所教的课文出发,适当地外延,适时地选用一些中外名著、典故、诗词、名言警句等为沉闷的课堂增设亮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的人文画意,甚至补充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不足,起到画龙点睛、温故知新的作用。

例如,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我适时讲了安徒生另外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学生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情绪高涨,上课的疲惫与沉闷一扫而光,同时又让学生经受了一次“爱”的教育,沐浴了一次“爱”的洗礼,享受了文学名著的魅力。讲胡适《我的母亲》,我引用《孟母断织》《孟母三迁》的典故;讲《斑羚飞渡》,我引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名言“彩虹总在风雨后”……

可见,利用名著典故诗词教学,增添课堂教学人文画意,可最大限度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视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涉猎课外书籍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构建了高效的课内外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的亮点 篇5

【摘 要】真实的课堂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课堂中的错误往往是学生最朴实的想法,其中蕴含着对问题的思考,也不乏聪明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作为21世纪的教师不能急于解释、下定论,而是要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更应该凭借着教师的教学机智,应时制宜,积极应变,善于将学生的“错误”合理利用起来,挖掘“错误”中合理的成份,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关键词】错误 制造 引出 将错就错 善待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习错误,我们应该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它的最终受益者无疑将是学生——使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学时教师往往原本在思维程序中早已预备好的一份标准答案,忽然从“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这样突如其来的插曲往往令教师有些措手不及。因害怕学生会再说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错误观点,教者便阻挠、制止学生,并且不假思考地将学生本来正确的观点定性为“乱说”,最后,甚至强制性地将学生按在了座位上。这种对学生犯错畏之若虎的态度却恰恰掩盖了学习本来的面目,违反了课改的初衷,也掩盖了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敢于冲破教师设置的思维围墙,布满自信地“固执己见”引经据典,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我们怎能不为之喝彩?为孩子的勇气喝彩,也为其中闪现出来的亮丽的思维创新的火花喝彩,这就是“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吧!怎能不倍加珍惜呢!

一、制造错误,争中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错误制造,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比较、分析、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从分析错误中学会反思,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让学生内心的“不平衡”通过探究寻找了“平衡”的支点。

案例1: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把学生四人一组做实验,要每组的桌上放了大小不一的圆柱与圆锥,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实验工具,有的组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有的组圆锥与圆柱不等底等高;有的组两种都有。小组代表在教具中取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各一个,分头操作。

实验开始后,教室里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取沙,有的在看沙子的多少,有的在记录,还有的学生之间意见发生了分岐,正在争论„„看他们的样子,都极为投入,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忙不是最终目的,操作是形式,找到答案才是目的,任何形式都是为目的服务的。

实验之后各小组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

“我们将空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一组的学生说。

“我们也是三次倒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第二组的学生马上接了上来。

“不对,是四分之一,我们倒了,而且每次都看得很准,四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第四小组的学生很肯定地说着。

“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到空圆柱中,不到三次就装满了?”第三小组的学生有点迷惑不解了。

“是三分之一” “是四分之一”„„

教室里沸腾了,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生找到了不同的结果,在相互的交流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教师故意装着不解地说:“到底是几分之几呢?我也想试试!”

教师从教具中随手取出一个空圆锥一个空圆柱,举起来说:“你们看,将空圆锥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里。一次,再来一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教室里的声音又大了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

“老师,你取的圆柱太大了。”有个学生看了出来。教师在他的推荐下重新使用一个空圆柱继续实验,三次正好倒满。然后学生调换教具,再试,果然都是三次了。

教师马上问道:“看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前提条件是什么?”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师制造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故意选用了一个大的圆柱容器。“噢,我明白了,圆柱与圆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次学生真的明白了,欢快地叫了起来,教室里布满了欢笑声。

对于“等底等高”,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的理解,教师没有回避或遮掩,而是故意暴露错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学生学得主动,经历了一番观察、分析、发现、合作、创新的过程,既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完全是从正确对待实验中的一些“错误”开始的。有时候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错误,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走一点弯路,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分析出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体验才会更真。

二、引出错误,争中反驳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但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价值。案例2: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灵活调控,变错为宝,使课堂变得更加出色。例如,在探究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后,学生顺利完成了基础练习,接下来是一道拓展练习题: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独立思考后,有下面一段课堂对话:

生1: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因为长方形内角都是直角,和是360°。所以我猜想一般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师:他从非凡到一般,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的猜想,大家能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吗?

生2:我在一个四边形里画一条直线(展示她的画法,实际上是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两个就是360°。

师:大家同意她的意见吗?

学生们表示同意,正当教师预备进行课堂小结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反驳了她的发现。

生3:老师,我不同意刚才生2的意见,我认为她的方法是错的。我用她的方法试了试,在四边形里面画两条这样的线,就分成四个三角形,内角和一共是720°,多了360°。

他的一番反驳,让教师犯难了。谁能简单地说她的发现是错的吗?怎样让大家都理解这多在哪里呢?教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发现画两条对角线就多出了360°。为什么会多出360°呢?请大家和这位同学一样,在四边形里画出两条对角线,仔细思考,分成的四个三角形内角和与原来四边形的内角和有什么关系?然后小组讨论。

这次意外的缘起是学生画一条对角线,引起错误的“发现”进行反驳,这个错误本身富有研究价值。讨论中同学们发现,多出360°是因为在对角线交点处,新增加了一个周角,周角恰好是360°。而这个周角不属于四边形的内角,在计算四边形内角和时,要减掉这多出来的360°。寻找、思考、交流和反驳的过程,正是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错误,更是一次机会。当时教师没有往下进行预设的小结,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操作,去分析,去讨论,去反驳,从而把这个错误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三、将错就错,争中明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者大可不必视学生的“错”为洪水猛兽,只要错的合理,错得其所,教师也不妨试一试“将错就错”,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理,因为学生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求知过程中,所习得的本领才是真正被他们所内化吸收的本领。

案例3: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去括号》 这一节的内容,前一天的时候我已叫学生做好了预习工作。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反应都很好,这样我一直很顺利的在讲授着,到了学生互动环节,我让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去板演。当时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9y-3)-2(y+1)+ 1,而当时一位同学的做法是这样的: 解原式= 9y-3-2×2y+2+1 =9y+4y =13y,这位同学平时数学成绩是班上的中上水平,当时我并没有批评他,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讲解并扳书出正确的答案,解原式=9y-3-2×2y-4+1 =9y+4y-7+1=13y-6把正确的写出与这个错误的解作一个对比,让学生意识到这样的错误是哪来的,充分利用好他这个宝贵的“错误”资源。这样着重的对比也可以让学生在之后题目中避免这样类似问题的出现。由于上课前我预想到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上课时就着重讲解出错的原因,这样下来后,学生的作业上就尽少的避免了这类错误的出现。

针对以上的“错解”,我没有急于解释,而是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将错就错,学生则综合运用了估算、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审题等解题策略,这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是何等的珍贵;由于我坚定地站在弱势群体这边,既让全班大部分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巧妙地保护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箭双雕;采取了“将错就错”的策略,巧妙地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场,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思维被彻底激活了。

四、善待错误,争中内化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善待学生的“出错”,课堂能够得到有效生成,也能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案例4: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一课时,教师请学生们拿出事先预备好的平行四边行的框架来玩一玩,启发学生从中发现。学生们一边使这个框架不断地变大、变小,一边在积极地思考着,相互地商量着。终于,一位学生带着探究后发现的兴奋走上讲台,俨然是一个“小老师”的模样用一个框架边演示边讲解:我把长方形稍稍一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问同学:“你们知道现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为什么?”

让教师始料未及的是几乎全班都是“7×5=35”,这位“小老师”还慷慨陈词了----因为两条邻边还是7和5,没变!无疑,已有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认知基础局限了孩子们的视野,这的确就是孩子们的看起来似乎有些糟糕的“思维实际”,不过从中我们不也正能窥见孩子们数学建模的一面吗?孩子们潜意识里已试图运用已有的“邻边相乘”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了呀,不正说明“转化”的数学思想已深入孩子们的心灵了吗?课得继续啊!----“怎么办?”真是急中生智:教师一声不吭,继续请“小老师”演示,只见“小老师”微笑着一拉、再拉,拉至几乎上下邻边挨近,教师故意提高嗓门问:“那照你们的想法一定还是五七三十五喽?”孩子们或搔头挠耳或面面相觑,还窃窃私语----他们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不变,乘积也应该不变,但是这个平行四边行明显地越来越小了,也就是面积变了,所以平行四边行的面积的计算不能用相邻的两条边的乘积!教室里布满了欢笑声。

学生错误“错”得顺其自然,在面对这个真实的错误后,老师没有回避,也不是等待,而是善待错误,顺水推舟,让学生不断的拉着那框架,在思考、争论、实践中内化知识,这就是“错误”带来的附加值。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必然是其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追求课堂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学生的“错误”时,“节外生枝”的不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定是孩子们的共同兴奋点,课堂更是呈现出风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有时更是创新火花的闪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机会,要创造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出色;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生气和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具灵性和个性。“宁要真实的缺憾,不要虚假的完美”将是我一生教学中不变的追求。最终,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中学青年教师》

3、《中学数学教育》

尝试数学实验 挖掘课堂亮点 篇6

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34-01

数学实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将数学知识内容融入到具体的行为过程中,并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手去感受、验证与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知和理解本次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实验教学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让整个初中数学课堂从刻板走向灵动;但若是运用不当,则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如何科学运用数学实验开展教学,有效挖掘课堂亮点,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加深概念理解

用数学实验加深概念理解,这在很多教师看来是难以实现的。在众多师生眼中,数学实验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活动,而数学概念则是严谨的知识内容。特点完全相反的两个对象,要怎样搭配融合起来呢?下面这个执教教师就很好地融合了这两部分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无理数的内容之前,教师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数学实验。教师事先准备好了剪刀、计算器以及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剪出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这可让大家犯难了。学生们无法直接找到一个能够满足平方为2的有理数,即使不断用计算器进行试探性的计算,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于是,学生们开始猜想,是不是还存在一类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字,能够达到题目的要求呢?在这个数学实验中,学生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对于无理数产生了一个感性认知。此时,教师再展开无理数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数学实验的灵活性,表现在其可以自如地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和阶段,概念学习也不例外。且数学概念在整个初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不言而喻,数学实验的教学方式理应将概念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很多情况下,学生们之所以无法深入透彻地理解概念,就是因为教师将概念学习处理得过于死板了。在数学实验形式的调动下,概念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二、探究解题思路

在数学实验活动所具有的众多功能中,引导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这里所说的引导功能,主要是指在进行数学实验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的解题思维,将学生的数学思考方式和内容于潜移默化中向着正确的路径导向。借助数学实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比平铺直叙的方式要自然得多。

例如,在学习《弧长与扇形面积》的相关内容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尝试解答这样一个问题:现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木板△ABC,将它的斜边AB固定在一条定直线l上,然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将该木板翻滚两次,得到△A′B′C′。若BC边长为a,AC边长为b,那么,当点A运动到点A′的位置时,点A经过的路线与直线l围成的面积是多少?问题一出,学生就被题目中的复杂条件迷惑了,找不到思考方向。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模拟。学生拿出三角板按照已知条件进行移动,发现所求面积是由两个扇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相加而成的,解题思路顿时清晰了。

数学实验的引导功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解题思路的探究之上。既然是探究,就要让学生们自主发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然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仅靠初中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储备很难顺利地完成探究。这时,数学实验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让教师的教学引导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呈现。

三、深化应用意识

怎样才算是将某个数学知识真正掌握了?能否将知识内容准确自如地运用到实际应用中,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当然,数学实验在深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上,也能够发挥出不可小觑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知识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请大家为我们装修教室选择多边形的地板砖,你会选择哪种多边形呢?一开始,学生们认为,只要数量足够多,任何一种多边形都是可以的。于是,教师带领大家一起用纸片模拟瓷砖,将桌面视为教室的地面,剪出不同的多边形进行实验。经过反复实践,学生们发现,五边形和十边形始终是无法将地面铺满的。

这样教学,所体现的就是数学实验对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的呈现功能,即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理论以真实具体的形式予以展现和阐释。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更能启发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数学实验是一项十分灵活的课堂教学活动。执教教师从加深概念理解、探究解题思路和深化应用意识三个方面对数学实验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教学尝试,让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捕捉到全新的数学体验,并在积极主动的感知探求当中,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教师应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数学实验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高效。

质疑——为数学课堂增亮点 篇7

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 同时又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 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的、无条件地接受知识 (哪怕是错误的) , 不敢向教师质疑.

我们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问”的榜样, 而“善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 因此, 我们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一、质疑, 是发现的设想, 是探究的动力, 是创新的前提

一次我在教学判断题“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 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时,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对的, 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还表扬了发言的学生. 谁知下课后, 一名学生在路上拦住我说:“老师, ‘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 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这句话我怀疑是错误的, 因为零扩大到100 倍还是零. ”听完学生的质疑, 我感到脸上有些发烧:“我怎么这么粗心呢, 考虑问题这么不全面. ”思想斗争了片刻, 我对这名学生说:“你分析的非常正确, 谢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 下节数学课上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好吗?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 我对全班学生作了检讨, 并郑重地表扬了那名学生, 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这一举动看似非常小, 但它带来的效应却非常大. 在后来的数学课上, 只要有不同的意见, 学生就敢于随时提出质疑来讨论解决.

一名学生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 就会勇气倍增, 激起无数次的追求.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 学生一旦有这样的意识, 就会消除自卑心理, 毫无畏惧的勇于质疑.

二、疑是思之始, 是学之端, 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矛盾情景, 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促进学生细心观察,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

运用“商不变性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 余数的判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例题时, 教师先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 (1) 4300 ÷ 200 = 21 (天) ……100 (千克) ; (2) 43 ÷2 = 21 (天) ……1 (千克) , 学生计算后, 发现前后矛盾, 余数不一样, 出现了疑问, 此时, 让学生直接质疑余数是1 还是100, 展开民主讨论, 由学生自己质疑、设疑, 教师引导, 让学生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还原, 得出余数是100. 为什么不是1 呢? 教师适时点拨, 原因是利用商不变性质时, 将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了相同的倍数, 同时, 余数也被缩小了相同的倍数, 应该把最后的余数乘缩小的倍数得出余数. 通过质疑、设疑, 学生掌握了怎样利用商不变性质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简便计算.

三、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显得更重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不仅学会“答”, 更重要的学会“问”.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时一名学生马上提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真的是及时雨, 我马上组织学生讨论操作验证, 终于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底6 高2 和底4 高3 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但并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了“完全一样”与“面积相等”的两个概念, 解决了学生质疑的问题.

打造思品课堂的亮点 篇8

一、亮点来自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组织授课, 她选用了当年的一则新闻报道“知名企业——双汇发展中的故事”, 以此为背景材料, 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诚信选择。双汇的承诺:十八道检验, 十八个放心, 赢得顾客的信任。

设计意图: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

2.“瘦肉精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设计意图:不守承诺的严重后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引发信任危机, 也影响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3.如果你是双汇的董事长, 为了挽救企业, 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双汇需要再次作出承诺, 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要兑现自己现在的承诺要远比以前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承诺的意义。

4.双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既然作出了承诺, 就要尽全力兑现自己的承诺。

【反思】同样是情境教学法, 有的教师用若干个不相干的情境故事组织教学, 大量的无关信息干扰了课堂教学,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还没有读懂材料, 教师就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这样的情境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难免要打折扣。在本课中, 教师用一则故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变得简洁、有序、轻松, 节省了时间与空间, 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信守承诺的意义和不守承诺的后果。同时, 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该事件的正确认识。对情境教学的优化设计成就了本课, 是本课亮点所在。

教学设计就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及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设计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 同样的教学内容, 由不同的教师给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授课, 可以形成若干种教学设计。做个有心人, 在导入、教法、学法、过渡、总结、练习、和板书等环节都大有文章可做, 设计出新颖独到之处, 为课堂添彩。比如教学方法就有多种可供选择:情境体验、合作探究、举例对比、归纳总结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优化选择, 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亮点来自巧用教学媒体

【教学片段二】《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在学习“交通秩序”内容时, 教师选用了视频《中国人民过马路战歌》, 虽然画面质量不高, 但其中生活化的场景、幽默诙谐的歌词, 将中国式过马路演绎得淋漓尽致, 学生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笑声中也有思考。在此基础上讨论: (1) 行人乱穿马路是不是小事?为什么? (2) 没有车辆时, 可以闯红灯吗?为什么? (3) 别人闯红灯, 我不这么做是不是“傻帽儿”?为什么? (4) 如何让“中国式过马路”谢幕, 请你就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反思】这段视频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发言也很精彩,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也进一步深化了教学内容。同时, 初一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交通法规意识淡薄, 易受社会中不良行为的影响, 教师巧用典型的视频资源, 组织有针对性的探讨交流,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 也将促使学生在行动中努力遵守交通法规, 将理性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学媒体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 颇受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但如何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 教师需要谨慎对待, 注意三点:第一, 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教学媒体的选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以化解重点、难点为切入口, 忌哗众取宠, 忽视实际效果。第二, 要遵循典型性原则,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 以电影《孔子》中的一个片段导入新课:季平子去世, 大司徒让季府家奴漆思弓殉葬, 孔子为之求情, 引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师对影片进行了剪辑, 时间两分钟, 使课堂开篇便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课堂教学中。网络资源丰富多彩, 但良莠不齐, 教师要进行一定的筛选, 尽量选择画面清晰的资源, 内容以宣传正能量为主。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等资源, 都是不错的教学资源。

三、亮点来自善用教学生成

【教学片段三】《让人生更有意义》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假若百年后的一天要举行自己生命的“毕业典礼”, 你想跟亲人或朋友说些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后在纸上写下来, 然后班级交流。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

生1:你们要珍惜时间, 好好地活着, 要活得有意义。

生2:我要捐献我的器官来帮助他人。

生3:我想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可惜, 没机会了, 你们一定要完成我的心愿。

生4:来生再见吧! (学生哈哈大笑)

前三位同学的回答比较符合预设, 教师进行了适当的点评, 对第四名学生的发言教师也没有忽略:

师:为什么还想要有来生?

生:我还想再活五百年。 (又是一阵笑声)

师:很多人都想有来生, 我也想, 但属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与其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幻想来生, 不如善待此生。对此, 你赞成吗?

生:赞成。

师:假如把我们的人生轨迹比作是一条生命线, 同学们, 是生命线在掌握你还是你在掌握生命线?

生:是我自己! (很激动)

师:说得好, 是我们自己在生命中呼风唤雨, 同学们, 让我们从此刻起珍惜时间、善待生命, 让自己今生无悔。

【反思】通过活动, 教师不仅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让人生更有意义, 要对他人、社会有所贡献, 同时借助学生发言, 与学生进行了探讨, 使学生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善待生命, 要勇于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 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 更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这意味着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更多的未知性, 对教师而言, 也更具挑战性。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美丽的图景出现后, 教师应用自己的教育底蕴、教学智慧及时捕捉并灵活驾驭, 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因生成而精彩。”教师的教学水平是生成亮点的保障, 因此, 教师要加强学习、研究、反思,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学没有彩排, 教师要精心备课, 预设亮点, 同时课堂又是动态的, 有些精彩又是无法预设的, 教师更要善待课堂意外, 要立足学情、围绕教材, 生成亮点。

精心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篇9

一、精心编订和使用导学案, 载体营造亮点

这次课堂教学改革, 最基本的载体就是精心编订和使用导学案。“三案一体”的导学案使学生和教师都感到耳目一新, 为了发挥其最大作用, 教师须要精心备课, 编写、修订导学案, 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研组内的导学案进行二次处理, 根据我班学生现状, 我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使导学案使用起来更给力。在使用导学案时, 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前、课堂、课后”三案中, 都设计了适合学生的题目, 让学生在这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把各环节的学习任务落实到实处, 同时, 加强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并以书面形式落实到导学案中。

比如, 《〈史记〉选修》文言文的导学案, 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指导、课前案、课堂案、课后案。课前案主要包括知识链接、预习新知和预习疑惑。课堂案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规律的总结。表现为:1.自主学习阶段:预习检测, 主要是对典型的文言知识进行总结。2.自主合作阶段:品读文本、分析人物和事件。教师加强朗读指导, 进而分析人物形象。3.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或拓展升华。4.学习小结:学生就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使自己在修正中成长。课后案主要是配合本堂课而设计的一些练习题, 题量适中, 重点是对文言知识点和重点文言语句的巩固。

精心设计的导学案, 更能让学生对于繁琐的基础知识由以前的“过耳湿”到现在的“心中记”, 不仅积累了知识, 增强了能力, 而且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更充实, 也使学生“忙”中有乐。

二、学生获得自主权, 权力营造亮点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 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实践中, 我尽力让学生充分“活动”, 演好“主角”。比如, 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思考、展示和演练;强化学生的主人意识, 给学生创设机会, 让学生敢于“干事儿”, 自主检测中的“我来当老师”, 就是让学生过足“老师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需要老师帮忙的时候, 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进行戏剧教学, 我主要采用“双演”式教学法, 即让学生在理解剧中人物和矛盾冲突的基础上进行初演和复演课本剧。这种做法, 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戏剧教学变得活泼有趣, 剧中人物也活灵活现;学生扮演了剧中角色,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了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共享硕果, 方式营造亮点

这次课堂教学改革, 最基本的形式就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 就是变以前的“仰天式”排位法为“面对面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需要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 我们也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 专门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 先由组内成员进行合作学习, 如果有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提交给其他小组, 进行组间合作, 再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由老师点拨解决。这样, 语文课上的“硬骨头”就会被一点点地“啃掉”, 最后迎刃而解。

同时, 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不再像往常那样昏昏欲睡, 或多或少地学到点东西。这样的合作学习氛围, 真的是让我们“喜”在眼里、“乐”在心里。学生也能够互相交换智慧、共享知识、提高能力, 激发了学习兴趣, 增强了自信心, 活跃了课堂氛围。

四、课前演讲、“快乐语文”, 活动营造亮点

语文课前的三分钟是学生最为青睐的一段时间, 也是语文课一以贯之的课前演讲时间。为了做好这个演讲, 为了展现自己的魅力, 他们都要提前精心准备。当然, 演讲内容是随意的, 只要学生感兴趣的、积极向上的就可以。课前演讲活动, 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 而且增长了知识和情趣, 上语文课也更加热情了。

语文课堂中还有一个“快乐语文”版块, 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语文知识进行积累与巩固, 如名言警句、成语歌谣、诗词对联等, 还可以对要求背诵的篇目进行检查背诵。其做法是:学生在课前板书好内容, 由“小老师”在课堂上检测, 或背诵、或板书、或表演、或辩论。学生也非常积极认真, 都争先恐后地要求“被检测”。“快乐语文”活动, 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了语文基础知识, 提高了语文素养。

让意外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篇10

案例1: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画图”软件的使用,今天老师要求你们画出“我的家”,好吗?

(大约10分钟后有学生完成任务,我通过平台展示学生作品。)

(转播一名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

生1:我觉得他的家画得五颜六色的,颜色搭配得很好。

生2:他的家很漂亮。

生3:他考虑得很周到,还画了家具呢!我要向他学习。

生4:你的家怎么那么小啊,我想住着一定不舒服。

生5:他的家虽然很小,但处处藏着温暖,处处藏着爱。

师:说得多好啊,真让老师感动!

我正在得意今天的安排时,意外发生了:一位学生大声说:“你们看,小琴的画多难看啊!”学生们都围了过去,那个学生接着说:“小琴的画整个画面没有其他颜色,只有黑色,房子是黑的,家具是黑的,门和窗还画上了铁条。”我一愣,但马上镇定地走到小琴身边,柔声对她说:“你能让老师看看你的画吗?”小琴显得很紧张,但按住显示屏的手还是慢慢放开了。我一看,真的!整幅画以黑色为主,全然没有家的温馨。

“你的家为什么全变成了黑色?为什么把门和窗子都画上了铁条?”此时,小女孩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掉,哽咽着说:“妈妈不要我了,爸爸每天都把我关在家里,不准我找妈妈。”说完,放声大哭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沉闷,我真诚地对小琴说:“好孩子,老师知道你父母离婚后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然而你又非常想你的妈妈,可爸爸又不让你见妈妈,老师知道你心里非常着急,就像被关在笼中的小鸟一样,渴望自由、渴望亲情。但是你一直很坚强,你心里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妈妈能够回到你的身边,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祝福你,帮助你的,每一位同学都会和你交朋友,让你从此不再孤独、不再寂寞。老师建议你画出你未来的家,好吗?”其他同学都表示以后再也不笑话小琴了,非常乐意和小琴做好朋友。小琴终于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她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重新创作了一幅画《我的新家》,得到了全班热烈的掌声。

这时,我提议说:“因为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生活快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对吗?为了表达我,还有全班同学对你的关心,老师建议把这张画打印出来并贴在教室《爱心园地》里,时刻提醒同学们,好吗?”小女孩含着泪点点头,全班同学都说好。我当即把小女孩的画打印出来并交给班长,让班长课后把这张画贴在教室的《爱心园地》里。我们欣喜地看到,那小女孩露出了甜甜的笑。在座的全班学生无不动容,把掌声送给了这位可怜但坚强的小女孩,是她,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充满爱的小屋,才是最美丽的;是她,让同学们明白,失去亲情并不孤单,还有充满爱的校园;是她,让我们所有的老师知道,课堂中的意外,也能成为亮点。

案例2:

在教学《五彩童年》时,由于我只重视学生对图片合成方法的掌握,没有强调相片的肖像权问题,结果在练习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有一个学生进到学校网站下载了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照片,进行了图片组合,并写上了一句话:瞧,xx和xx多恩爱呀!其他同学告诉我后,我后悔得不得了,怎么就忘记强调相片所有权问题呢!于是,我首先肯定这位学生:操作能力强,能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如图片的下载、组合,会使用多个工具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明辨是非。

要求学生做到:一是思想要健康文明,尊重他人,不搬弄是非;二是未经主人允许不得随便使用他人照片,甚至作侮辱性的修改,否则就侵犯了他人隐私、肖像权,是违法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三是小学生要团结,就像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相亲相爱、和谐相处。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法制观念,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规范,课堂也因此而精彩。

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所以,作为教师特别要把握每一节信息技术的德育目标,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一生。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生成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具有现场性、创造性、发展性。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活气息的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而失去生成的课堂,不可能展现教学的精彩。相反,我们只有关注课堂即时出现的“意外情况”,将它作为现场生成的教学资源,运用我们的教育机智,使信息技术课堂焕发精彩的生命活力。所以正确对待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意外情况,我们需要树立两个必要的教学意识———课堂资源意识和尊重学生的意识。

一、课堂资源意识

树立课堂资源意识就是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能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即将课堂教学中“暴出”的意外情况,看成是能利用的教学契机。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突发的“节外生枝”,乍看似乎完全属毫无用处的奇思怪想,但当我们真正去关注它、研究它时,却会发现这些“节外生枝”中也不乏极具教学价值的课堂资源,这或许就是成就整个精彩课堂的亮点。因此,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意外”时,不管是什么观点、看法、内容,教师都要树立“可能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契机”的意识。唯有如此,教师才会去正确对待、巧妙处理,换回精彩的收获。

如 《画我的家》这课中,两位学生对作品评价的不同看法,这个看似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意图完全背离的体验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而这个资源在教师的教学机智下被及时地捕捉到,并得到充分利用,最后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为实在,终于让学生真切体会美的作品、有创意的作品。

二、尊重学生的意识

构建解疑课堂 彰显教学亮点 篇11

一、何谓“解疑课堂”

“解疑课堂”以“解疑教学”为显著特征,将教学目的锁定在一个“疑”字;在“解疑课堂”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探疑”“析疑”“解疑”,依据《解疑导学简案表》(以下简称《简案表》)展开教学。

《简案表》是教师课前集体备课的产物,需在课前发给学生,以方便学生预习。《简案表》主要包含“三点”内容,即知识点、疑惑点、测试点。“知识点”,就是把三维目标具体化,把教材知识清单化,让学生在课前便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疑惑点”,是学生通过自学后自己提出的疑惑,可以自行填在《简案表》上;老师只在必要时示疑。“测试点”,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的测试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训练。

依据《简案表》展开课堂教学,教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即“自学提疑”“探究析疑”和“训练解疑”。“自学提疑”,就是让学生在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提出自己感觉疑惑的问题。“探究析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组织、引导此后的课堂活动,师生在互动中共同探究,析疑、解疑。“训练解疑”,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当堂完成《简案表》中的测试题,并进行点评。

我校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经过了动员、培训、试讲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后,开始在初一年级实施“解疑教学”。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各个学科都已经在按照这种模式上课,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成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解疑课堂”的三大亮点

(一)简单易学,便于操作

一谈到教学改革,总有人担心出现“热闹非凡”的“花架子”课堂,害怕那样的课堂程序繁多,既不易操作,又缺乏“实际应用”的价值。而我校构建的“解疑课堂”,不仅内容简便易学,而且流程简单,易于操作。

从内容上看,作为教学依据的《简案表》只有“三个点”。“知识点”,是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疑惑点”,是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师者”要“传道”“授业”“解惑”,不“解惑”的课堂,就谈不上“传道”“授业”。“测试点”,是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步骤。

当然,《简案表》不等于“教案”,我们不必把整个教学过程和步骤都详细地写在上面,去繁就简,可以极大地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而配合《简案表》的教学流程也是只有三个,一是让学生把“疑”提出来,二是指导学生在“探究”中“析疑”,三是让学生在“训练”中“解疑”。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数学案例。

2012年12月24日,我校数学教师零雅含给初一年级瑶族女生班上了《单项式》一课,她让学生对照《简案表》,以事先分好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疑,然后把本组的“疑惑”写在各组的小黑板上。结果,老师一下子便看到了学生许多的疑惑,如“什么叫单项式?”“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什么是单项式的次数?”等等。于是,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就各组同学提出的疑问,逐个进行“师生互动”式探究、析疑、解答。这当中,既有老师提问、学生抢答的,也有学生反问、其他同学答辩的,还有老师启发、学生因答不出而“卡壳”的……总之,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再是传统的师“讲”生“听”,而是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师生互动、互问互答。探究、析疑后,老师再指导学生做练习,并进行点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师生紧紧围绕着《单项式》这一课中的疑惑问题,有条不紊地探疑析疑,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实在。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必须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不能脱离各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做且能做的,便是从像我们一样的“弱势群体”学校的实际出发,构建一种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合“弱势群体”学校实际的、简便易学的教学模式。从实际的运作情况看,我们的“解疑课堂”不失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模式。

(二)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说我们的“解疑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就得从教学目的说起。

我们把“解疑教学”的教学目的锁定在一个“疑”字上,把教学重点放在“解疑”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去发现“疑惑”,去“探究析疑”,寻找“解疑”的办法,再通过“训练”真正地解除疑惑,这无疑是一种目的明确、针对性极强的教学。

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核心,是让学生“会学”,而所谓“会学”,便正如我们的教学三流程中所展示出来的那样,让学生学会“提疑”“析疑”“解疑”,培养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我校语文教师在执教说明文《苏州园林》一课时,除了引导学生认真地去感受苏州园林的“艺术美”,更重要的则是要求学生掌握文中所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教师让学生针对文中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提疑”,学生一下子就提出了不少疑问,包括“说明文常用哪些说明方法?”“常见哪些说明顺序?”“文中一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比喻’与‘比较’有什么区别?”等。教师从这些疑问中选择有代表性、有教学价值的疑点,逐个进行探究解决。“疑惑”解除了,“目的”达到了,“运用”学会了,教学目标也就现实了。

“解疑课堂”明确地让学生先把“疑”提出来,然后“析疑解疑”,这种直指“疑”字的课堂,便是一种为学生之需要而教、针对性很强的课堂。

(三)短效长效,两者兼顾

课堂教学改革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而所谓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不该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应主要看学生“学得了多少”。学生“学得”的东西,既包含“知识点”,也包含运用知识的“能力点”;既要看学生成绩提高了多少,也要看学生掌握了什么本领、是否提高了能力。而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上来观察实际的效果,便有“短效”与“长效”之分。“短效”,通常是指能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来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取得好成绩;“长效”,是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某种情感培养、思维训练,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解疑教学”,既考虑“短效”,更着眼于“长效”,是一种兼顾了“短效”与“长效”的教学模式。

试想,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把自已遇到的“疑惑”,包括教学目标中所要求掌握的双基知识中的“疑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疑难”都主动提出来,与同学一起探究,并得到了解决,成绩能不提高吗?退一步说,即使某个学生,在某一节课中只提出了一两个疑点,只解决了一两个难题,也比过去那种只听老师讲而自己的疑难得不到解决要好得多。因为我校实施课堂改革的时间不长,目前还拿不出有力的“数据”来印证我们的短效、长效,但我们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当完成一个周期之后,“短效”是可以显现出来的。至于“长效”,那已是不言而喻,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到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从培养学生“学会”到重点培养学生“会学”,这是一种“培养人才模式”的改变,而“解疑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毫无疑问,我们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当学生走上社会以后,他们一定能体会到,当年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提疑的意识、勇于探疑的精神和积极解疑的能力,实在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责编 白聪敏)

课堂亮点 篇12

一、巧用错误,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 是克服困难和激发兴趣的源泉。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斥责, 不挖苦, 反而巧用学生的错误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 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 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组纸条, 即 (1) 5cm、6cm、7cm; (2) 4cm、5cm、9cm; (3) 3cm、6cm、10cm;自己动手拼摆三角形。反馈时, 当老师问及只摆出一个三角形的学生有什么困难时, 他们以为自己错了, 回答说:“可能剪的纸条长度不标准。”老师让他们拿出尺子重新量自己带的纸条长度, 测量证明他们带的纸条的长度是合乎要求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三组纸条只有一组能拼成三角形呢?老师让全班学生反思拼摆过程, 并回忆三角形的概念。再根据三角形的概念, 四人一组合作拼摆, 学生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课堂中掀起了讨论的高潮, 纷纷汇报说:只有第一组可以拼摆出三角形, 其他两组都不行, 因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是相连的, 第二组和第三组中相邻两条纸条的端点都连不到一起。

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中不但感知、理解了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深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同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二、活用错误, 培养问题意识

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自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是培养发现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得数学知识的,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方法各有特点, 出现偏差和错误亦是正常的,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借用错误这一宝贵资源, 有针对性地展开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在教完“小数乘除法 (二) ”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0.97÷0.12=8…… () , 三个选项为A.1;B.0.1;C.0.01。大部分学生选择“A.”。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 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究, 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再思考“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和“余数是几?”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找到判断错误的多种方法:

(1) 余数1与除数0.12比, 余数比除数大, 说明选“1”是错误的。

(2) 余数1与被除数0.97比, 余数比被除数大, 说明选“1”是错误的。

(3) 验算:8×0.12+1≠0.97, 说明选“1”是错误的。

紧接着,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 找出正确的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0倍, 虽然商不变, 但余数是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计算后余下的, 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0倍, 正确的余数应把余数1缩小100倍, 是0.01。

这样, 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 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自主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三、善用错误, 发展创新思维

学生所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 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灵活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 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 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 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 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

例如:“一种织布机5台2小时织布160米, 某车间有20台同样的织布机, 8小时一共织布多少米?”大多数同学都根据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式解答, 算式为160÷5÷2×20×8=2560 (米) 。有一位同学却列出了如下算式:160÷5×8× (20÷5) =1024米, 从结果看, 显然是错误的。但这与众不同的算式中又明显含有“创新”的成分, 老师喜形于色却又不露声色地请该同学大胆说出他的想法。他说:“这个车间织布机的台数是原有台数的 (20÷5) 倍, 前两步表示5台机器8小时加工的米数。”说到这儿, 该同学迟疑了一会:“老师, 不是160÷5, 而应该是160÷2, 整个算式为160÷2×8× (20÷5) 。”并口算出结果是2560米。全班掌声雷动, 共同体验了创新求异成功带来的快乐。同学们不再局限于“常规思路”, 而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 探索出160÷5×20× (8÷2) ;160× (20÷5) × (8÷2) 等新颖的解法。

一位有教学智慧的教师, 应该让学生真实地坦诚自己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思维成果, 不轻易否定孩子在认真思维基础上的答案。这样, 学生才会“放下包袱, 开动机器”;课堂才会“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也只有这样, 每个学生才能自始至终, 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感受到学有所得的快乐。

上一篇:资兴市电网经济调度下一篇:计划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