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色彩的映射(共4篇)
动画片色彩的映射 篇1
0引言
近年来, 计算机技术和动画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自然景物的模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 由于自然景物构造的复杂性, 对它们进行实时性和真实性的模拟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对于云、水、雾、烟花等不规则物体的模拟, 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中一直备受关注。1983年, W.T.Reeves[1]首次提出了粒子系统模型, 并用其对许多不规则自然景物进行了成功的模拟。它的优点是可以利用非常简单的体素来构造复杂的物体, 即一个粒子系统有大量称为粒子的简单体素构成。每个粒子都有一组属性, 如位置、速度、形状、颜色和生命周期等。一个粒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属性, 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因此, 粒子系统为自然景象如火焰、雨、雪、烟花等的模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采用粒子系统对自然景物进行成功的模拟。万华根等[4]通过对N-S方程的求解并结合粒子系统来模拟喷泉, 同时利用圆球实现水滴, 采用光线跟踪算法绘制。1985年, WilliamT.Reeves 和Blau R.[4]采用“volume filling”基本单元模拟了随风飘动的花草树木, 很好地发展了粒子系统。
目前, 在模拟烟花方面, 国内外已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992年T.Loke等人[5]提出一种用粒子衍生法来表现烟花粒子轨迹的绘制算法, 同时采用链表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 实现了多种烟花的特殊效果。陈利平[6]、甘露等人[7]通过深入研究烟花燃放过程的特点, 给出了不同状态下的烟花的具体算法。然而, 用这种算法模拟的烟花, 其烟花粒子数目的多少对模拟效果的实时性和逼真性有很大的影响。罗玉玲[9]给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系统与纹理映射结合的烟花动态模型, 模拟出了较为真实的烟花动态视觉效果。李清畅等人[10]将粒子系统与BillBoarding技术相结合, 取得了逼真的烟花模拟燃放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上述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以粒子系统和烟花燃放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将VC++和OpenGL中的纹理映射技术相结合, 对不同形状的烟花进行了仿真, 满足了烟花模拟的实时性和逼真性的要求。
1粒子系统基本原理
粒子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是粒子。通过这些粒子的集合, 进行整个形体的表达。在粒子系统中, 每个粒子都拥有一组属性, 包括形状、颜色、位置、运动速度、生命值等。粒子的形状可以是点、球、立方体、圆等一些简单的形状, 也可以是正四面体、矩形体和星形等复杂一点的形状。具体采用的形状取决于粒子系统所要表达的形体。
在粒子系统的整个应用中, 粒子的状态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这个变化的过程, 称为粒子的生命期。在生命期的每一刻, 需要完成以下四步工作:
(1) 粒子源产生新粒子。进行粒子的初始化操作, 包括粒子数目、生命值、速度、运动方向等属性的预处理。
(2) 更新粒子属性。由于时间的变化会对粒子的位置、速度、生命值等产生影响, 所以应对现存粒子的属性进行更新。
(3) 删除“死亡”粒子。对粒子的生命值进行检查, 若为0则需要从系统中删除该粒子。
(4) 绘制粒子。为展现粒子的运动轨迹及各属性的变化, 以产生动画的效果, 需要对粒子系统中所有现存的粒子进行绘制并显示。
2纹理映射技术
纹理映射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可以降低渲染粒子的复杂度, 是一种增强图形真实感的简单有效的手段。
2.1纹理映射定义
将纹理模式映射到物体模型表面, 模拟物体表面细节和光照, 称为纹理映射 (Texture Mapping) 。
2.2应用纹理映射步骤
为了在OpenGL中使用纹理映射, 需要执行以下步骤:①创建纹理对象, 并为它指定一个纹理;②确定这个纹理如何应用到每个像素上;③启用纹理贴图功能;④绘制场景, 提供纹理坐标和几何图形坐标。
2.3应用纹理映射的优势
(1) 利用纹理图像来描述景物表面各点处的发射属性, 可以模拟景物表面丰富的纹理细节, 从而提高计算机生成图形的真实性。
(2) 采用纹理映射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建模过程。
3烟花燃放过程
3.1类的定义
(1) 烟花粒子类的定义。
(2) 烟花粒子系统类的定义。
3.2烟花粒子燃放的不同阶段
本文将烟花粒子的燃放分为3个阶段, 描述如下:
(1) 烟花的上升。创建主粒子, 模拟烟花从屏幕下方的一个随机位置向屏幕上方的一个随机位置的快速运动。并通过不断创建尾粒子以及尾粒子不断消亡来产生尾部火焰不断前进的效果。
(2) 烟花爆炸。当主粒子上升到一定高度, 此时y轴方向速度变为0, 主粒子死亡, 并且开始出现第2阶段的爆炸粒子, 烟花发生爆炸。烟花在爆炸时会分解成很多小礼花。
(3) 烟花爆炸之后。此阶段用来模拟由于爆炸而分解小礼花的运动。
3.3不同形状烟花燃放的实现
在平面内由极点O、极轴和极径组成的坐标系称为极坐标系。在极坐标系下, 平面上任意一点P的位置可以用线段OP的长度l以及极轴到OP的角度θ来确定, 有序对 (l, θ) 就是点P的极坐标。此时, 点P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方程为:
undefined
由此, 可以将爆炸之后的烟花小粒子的速度Vi (vix, viy, viz) 和位置Pi (pix, piy, piz) 定义为:
undefined
其中, (px, py, pz) 是烟花粒子在爆炸之前瞬间的位置, m, n, c都为常数。
基于以上理论, 则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曲线的极坐标公式来对不同形状的烟花进行模拟。部分形状烟花模拟效果如图3、图4所示。
另外, 基于以上理论还可以对多个数学函数公式进行组合利用, 模拟一些特殊形状的烟花效果, 如图5、图6、图7所示。
4结语
本文基于粒子系统的基本原理, 结合OpenGL纹理贴图技术对烟花进行了比较逼真的模拟。通过曲线函数公式控制烟花爆炸后粒子运动的轨迹, 模拟了特殊形状的烟花燃放效果。下一步将进行利用基于粒子系统模拟方法模拟火焰、喷泉、雪花等研究。
参考文献
[1]REEVES W T.Particle system-a technique for modeling a class offuzzy objects[J].Computer Graphics, 1983 (2) .
[2]雍俊海.计算机动画算法与编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先志.一条奇形四叶玫瑰曲线的性态及其两例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 1982 (2) .
[4]万华根.基于物理模型的实时喷泉运动模拟[J].计算机学报, 1998 (9) .
[5]LOKE T, TAN D, SEAH H.Rendering fireworks displays[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1992 (3) .
[6]陈利平, 王国才.基于粒子系统的蜡烛焰火实时模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6 (5) .
[7]甘露, 王文永, 孙博.基于粒子系统的烟花建模方法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 .
[8]黄昂, 汪继文.基于粒子系统的轨迹可控的烟花动画模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7) .
[9]罗玉玲.粒子系统与纹理映射相结合模拟礼花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4 (20) .
[10]李清畅, 杨高波, 王小静.基于粒子系统的焰火建模及其算法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 2009 (8) .
[11]和平鸽工作室.OpenGL高级编程与可视化系统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12]葛芳, 张成, 韦穗, 等.基于粒子系统的烟花动画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 (8) .
动画片色彩的映射 篇2
色彩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动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产品,色彩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画中的角色、场景和情节等方面的色彩运用,直接影响着角色形象的塑造,场景和情节气氛的渲染以及作品主题的揭示,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作品的观赏性、感染力乃至内容意义的表达,是动画创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1937年,迪士尼公司出品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长片《白雪公主》,正式宣告了彩色卡通长片时代的来临。色彩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有研究显示,人类的视觉对色彩的感知是先于形态、材质等其他因素的。所以某种角度来说,动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产品,其色彩设计十分重要。在今天,任何一个优秀的动画作品与成功的色彩运用是分不开的。
色彩的感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五彩斑斓、丰富多变的色彩无时无刻不充满干我们视野的各个角落。色彩能唤起人类的情感活动,具有特殊的打动人的心灵的力量。阿思海姆说过:“讲到表情作用,色彩却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辉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感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可以引发一种相对应的情感体验,而基于种种情感体验,色彩又具有了象征和寓意的功能。活泼、热情、邪恶、恐怖、高贵、卑鄙等等人类的情感与精神气质,都可以通过色彩加以展现、传达和象征。
特定的色彩传达特定的情感体验。下面简单概括一下几种常见色相传达的主要感情内容。
红色:热烈。活泼,积极,恐怖,警示
橙色:温暖。亲切,朝气,辉煌。华丽
黄色:亲切,明朗,活泼,耀眼,高贵
绿色:清新。有趣,生命,希望,卑鄙
蓝色:清爽,天真,神奇,深邃,理智
紫色:高贵。奢华,神秘,压抑,嫉妒
褐色:原始,自然,独立,深沉,阴险
白色:和平,轻盈,纯洁。空灵,寒冷
黑色:神秘,沉稳,黑暗,悲哀,邪恶
灰色:高贵,朴素,索然,失望,卑鄙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所介绍的色彩传达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并非绝对的,这种体验是与观赏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有关系的。例如:心情不安的人看到红色。不会感到活泼积极。而是感到烦躁。而且,色相仅仅是色彩感情体现的一个方面,当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发生变化,以及色彩与其他色彩进行搭配之后,所形成的色彩感情与单一色彩的色彩感情也有很大区别。通常来说。色彩存在的情况都是复杂且多样的,所以色彩感情的运用就要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而灵活多变,这要求设计师在实际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
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设计
在一部动画作品中。通过利用色彩的情感特性来引发观赏者的情感体验,调动观赏者的情绪,可以更好的塑造鲜明而丰满的角色形象,可以营造合适的场景氛围来烘托表现主体、强化情节起伏,可以帮助观赏者理解作品的主题等。下面就动画设计的角色形象、场景和情节三个方面对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问题加以探讨。
一、角色形象与色彩
动画角色形象的塑造中,色彩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视觉效果和提高观赏性的装饰,色彩的情感特征能通过视觉刺激唤起观赏者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到观赏者对角色形象的认知。设计师可以运用色彩的情感特征,强调角色性格,暗示观赏者对角色形成特定的态度,以便观赏者更快更准确的感知设计师想要塑造的整体角色形象。
动画片《贝蒂小姐》中的“贝蒂”:角色造型中红色为主,运用红色所具备的热烈、活泼、积极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随和善交、热情风趣的角色形象《粉红豹》中的“粉红豹”:角色造型中粉红色为主,运用粉红色的可爱、亲切、妙趣横生的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可爱的、懒洋洋的、http:///幽默滑稽的角色形象《机器猫》中的“小叮当”:角色造型中蓝色、白色搭配为主,运用蓝色神奇、深邃、理智和白色和平、空灵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个梦想的、神奇的、异想天开的角色形象。
人类对色彩情感的体验,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沉淀和积累。逐渐形成一些普遍的认知和固定的解读,使某些色彩或色彩搭配有了特别的象征和寓意内容。而且多数情况下,这种认知和解读是没有种族与国界限制的共识。在动画设计中,东西方的设计师都利用这种色彩的象征和寓意内容塑造角色形象。我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角色造型中以鲜明的红色和黄色为主,塑造出一个自由的、充满智慧的、正义勇敢的、不畏强权的角色形象:而其中的“东海龙王”的角色造型中运用了灰蓝色和灰绿色等低纯度色系,塑造成一个言而无信、伪善的角色形象。《狮子王》中的角色“辛巴”和“刀疤”,同样在尊重真实固有色的基础上,设计师在“辛巴”的角色造型中用土黄色、橙色搭配为主,塑造了一个可靠的、强而有力的王者形象:而“刀疤”的角色造型中则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土黄色和暗褐色,塑造出一个阴险的、狡诈的邪恶形象。这些角色的色彩设定都是运用了色彩的感情体验沉淀积累而逐渐升华形成的象征和寓意内容的。
二、场景与色彩
动画中的场景是事件和故事的发生的背景环境,角色主体也总是处于一定场景环境中发生行为和动作。场景服务于主体,同时是动画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出现了场景色彩的设计以及角色主体和场景环境的色彩关系问题。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设计和运用,将场景根据故事情节和主体角色的需要设定色彩和色彩的搭配运用,以强化和烘托等艺术手法,实现所需要的美好、快乐、忧伤、希望、恐惧等情境氛围的渲染和情绪的传达。
动画片《萤火虫之墓》中,开篇段落,主人公带着妹妹“节子”乘列车等场景。均是笼罩在深沉的暗红色和混沌不明的灰暗红绿对比之中,除了将想象和真实情节加以区分。这种色彩设定也是为了渲染一种压抑和悲哀的氛围,使整部动画从开始便笼罩于这样一种情感基调中:片尾,终于战争结束,到处都恢复到战争前的明丽色彩,而“节子”去世了,主人公独自在野外火化妹妹的遗体,这里的场景彩色,并没有因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而设计成灰暗色调,相对的,天空格外碧蓝,野外环境一片葱绿,这反而更加让人觉得战争与世间的无情、冷漠与无奈,观赏者情感受到沉重的打击,进一步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的悲哀压抑的伤感。法国动画片《疯狂约会美丽都》用低对比度的灰暗色彩渲染出一个繁华却漠然的城市。平稳低沉的怀旧色彩配合了50年代的故事背景,故事始终处在低饱和度的黄、褐、黑的统一色彩基调中,没有强烈的变化和冲击视觉的画面,将欣赏者的精力集中到贯穿始终的夸张与讽刺的意味之中,色彩的运用上就能看出此片的着力点在于动画片的思想内容的表达,即艺术形式背后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表达,希望观赏者能更多的思考故事的内涵意义而不仅仅停留于视觉享受的感官体验。
三、情节与色彩
动画中的场景色彩可以简单理解为相对静止的色彩运用,因为同一场景中即便主体在活动但是主体和场景的色彩关系是基本不变的。但是,动画片在放映过程中,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场景是不断变迁的。这些都是根据故事情节的设置发生的,所以。整个动画片的色彩就始终随着时间的流动和情节的变化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就动画情节的色彩运用而言,它是不断运动着的动态的色彩,需要配合剧情进行设定。以起到配合或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
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海底世界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当“尼莫”在“峭壁”,为了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倔强的游近海面的大船时,画面从原先的明亮多彩转为一片昏暗的深蓝色,就像序幕中鲨鱼出现时的色调,这种场景色彩似乎预示着又将有危险出现。果然,这时出现了人类,“尼莫”被捕走了。这段情节中,画面色彩的设计就配合并推进了故事情节的演进。
有时,故事中对立矛盾的斗争明显又激烈。画面场景的色彩在不同时间,随着故事情节的更迭,相似场景和角色会在持续变化中重复出现,形成情节色彩连续性的变化关系。一般来说,这种连续性的随情节产生的变化也同时与动画故事的主要矛盾紧密相连,所以经常处理为对比关系,以强调故事矛盾的冲突关系,强化情节的起伏,更加引人入胜,也更有助于观赏者了解动画作品的内涵意义。
由《巴黎圣母院》改编的动画片《钟楼怪人》中。“卡西莫多”所向往的“外面”的世界被描绘的色彩斑斓,充满欢快的气氛。而钟楼里面始终是阴暗的灰蓝色调。表现钟楼里生活的压抑和孤寂,随着钟楼内外场景的变化,画面色彩不断的进行着冷暖反差和彩灰对比,将“卡西莫多”对于两种环境不同的情感差异渲染的分外明显,同时。将善良的“卡西莫多”“囚禁”于钟楼里的“弗罗洛”阴暗邪恶的人性也随着阴森压抑的场景气氛传达出来。动画片《僵尸新娘》中,墓穴中的僵尸骷髅欢聚一堂,快乐的唱歌舞蹈时,整个场景色彩都使用了明快鲜亮的色调,传达出一种僵尸骷髅的生活快乐又幸福的气息。完全不是亡灵在墓穴中恐怖阴森的感觉,而像充满朝气的人间:但当他们到了人间,整个画面的场景却是冰冷的深蓝色和阴暗的冷灰色,明明是人间却毫无生气,充满死亡的阴气,到处笼罩着冷漠又绝望的情绪,好像人间才是地狱。这两种视觉差异巨大的场景不断随着情节变化而切换。亮暗场景的交替形成强烈的色彩连续对比。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强化了故事情节起伏变化的情境差异,从而更有效的表达了动画故事的艺术内涵。使观赏者更透彻的解读故事内容的主旨意义。
结语
美式动画中的色彩表达 篇3
动画的独到之处在于, 既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 又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随着现代电影市场日益活跃, 人们的观念及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动画作为一种传播途径, 已经被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广泛接收和喜爱。其中, 美式动画作为全球动画产业的引领者, 更吸引着无数影迷的目光, 成为动画产业中的常青树。
色彩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 通过合理运用不仅能够表现出影片独到的情节内涵, 同时也表达和宣泄着作品特有的情感。动画的色彩运用和表达源于自然, 要体现一种亲切和亲和力。画面的色彩组合和表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表现生活也可以影响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人员对大自然产生一种体味、共鸣和尊重, 在设计色彩的过程中不忘本色, 形式和手法上可以进行变化, 但明确其最终目的是为作品服务, 为主题内涵和思想服务。
(一) 色彩参与叙事表意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体验, 总能带给人心理上的愉悦, 它的独特性和叙事性在动画影片中展示无疑。尤其是动画产业发展的今天, 美式动画更是将这一元素加以运用, 用色彩表现内容, 记叙故事, 为角色的戏份打基础, 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叙事效果, 最重要的是推动情节发展进行叙事表意。
(二) 色彩展现情感起伏
在美式动画作品中, 我们常见的一种色彩表现特点就是对情节节奏的把握, 这已经成为现阶段美式动画作品呈现出的一种特有色彩风景, 形成了一种自身的独特模式。
回顾早期的美式动画, 由于传统题材的限制, 形式较为单一, 绝大部分内容是围绕着对现有故事的改编及小品式的轻喜剧来进行的, 色彩设计不仅要求较低, 易被忽视, 画面表现也缺乏一定感染力。像《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这样的佳作, 人们也会更多关注于作品的喜剧笑点, 而非色彩造就的情境。不过, 随着时间的变化, 一些新的想法和设计理念开始被融入到作品的创作当中, 题材的选取方面得到了极大扩展。美式动画的创作者们, 在对丰富选材进行独到理解的同时, 开始注重细节的把握, 其中的色彩设计就是体现情节节奏的重要一环。
在迪斯尼1999年出品的动画影片《泰山》中, 雨林呈现的基础色调不仅体现了场景环境, 还会随着情节的展开逐步变化。其中, 泰山与珍妮之间的爱情作为本片的一条线索穿插进行, 两角色情感升华的段落色彩表现丰富, 整体运用了影片中最为温暖、最为柔和的光线衬托气氛, 并增强了密林深处的色彩层次, 艳丽而不耀眼, 明快而不张扬。既表现了泰山的成长环境和, 又融入了珍妮的情感表达, 温馨之感得到了观众的共鸣, 对影片中两人的感情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展现和衬托作用。
(三) 色彩的主题表现力
美式动画作品的主题鲜明, 感情色彩浓厚, 色彩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提升其具有的形式感, 色彩本身的基调也可以有助于观众去理解作品的主题定位, 与作品的思想内涵相得益彰, 同时能更好的引发观众对该片的独特思考, 从而体现作品的价值所在。
美国焦点公司于2009年出品的《鬼妈妈》一片中, 冷色调成为了该片的基本色调。这部改编自英国作家尼尔•盖曼的同名作品, 散发着浓厚而另类的哥特式风格, 作品中体现了黑暗、颓废、挣扎、抗争的另类世界, 到处充斥展现着离奇和诡异。影片中的冷色调作为一种象征, 体现了生活中的困惑与期望、存在与束缚, 表现出主人公卡洛琳的世界变化与自身的成长、成熟。七彩光晕般的穿越通道, 无疑给人以诱惑和希望, 体现着卡洛琳对于“求关注”的渴望和向往。高潮部分采用深紫色与墨绿增加其环境气氛的渲染, 结合蛛网段落的黑白对比表现角色之间的激烈冲突, 巧妙的形成一种对抗力量, 色彩之间的抗衡在准确传达出影片情节的同时, 重点突出角色在穿梭两个平行世界中对生活的全新理解和不屈服恶势力的主题基调, 色彩之间的抗争也侧面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掌控欲, 形成了强有力的主题表现力。
二、美式动画色彩的心理表达
色彩作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元素存在着, 它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色彩的作用会直接反映到观者的视觉上, 通过影片节奏、镜头运动等多方面辅助因素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 展现不同的心情和状态, 这样的色彩就有了生命力。动画中的色彩运用不仅可以辅助叙事, 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影响观众的情感和心理。
沃尔特•迪斯尼曾经这样说过:“我拥有梦想, 我用信念检验梦想。我敢于冒险, 我实现理想而使梦想成真。”[1]这句话能概括他本人对动画的热爱, 也可以表现出美式动画对角色的设计定位, 体现出那份“拒绝平庸”的决心。因此, 美式动画的创作者们在设计过程中, 把色彩元素的独特性展示出来, 在电影如此发达的今天, 观众可以更近距离地与人物进行沟通、对话, 使观众对影片角色的心理变化和状态有更真切的认识。
(一) 色彩造成的“狂热”感
影片传达信息, 观众接收信息,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马克•丁达尔指导的动画影片《变身国王》中, 大臣伊斯玛和她的副手高刚为了寻找对付年轻国王库斯德的方法而进入秘密实验室, 实验室的整体背景为冷灰色调, 实验器皿中的液体以红色、紫色为主, 配合两人的黑白色衣着, 表现出一种气氛上的忧郁和压抑, 再加上暗色背景反衬出瓶中的亮色液体, 显得有毒液体在画面中更加刺眼, 预示着两个角色狂热的报复心理, 策划着一个大阴谋或邪恶计划。《变身国王》在色彩的运用上极为大胆, 影片整体新颖, 视觉感觉丰富,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 色彩造成的“幽闭”感
由于一些情节上的需要, 色彩可以为表达角色的心理服务, 同样这种感受也可以影响观众。1999年迪斯尼的动画电影《泰山》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部影片也被成为史上最忠实于原著的作品。影片中小泰山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影片的重头戏之一, 其中, 夜晚在水边伤感的段落更是激起观众们的同情心理。此部分的场景是建立在僻静且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运用蓝色调特有的静和沉, 表现小泰山的孤独和伤感, 即使母亲随后的出现, 但总的色彩基调没变化, 强调一种感同身受和母子的心灵相通。这种
(三) 色彩造成的“混乱”感
色彩也可以给人造成一种无方向感或混乱之感, 这种效果通常会表现的较为“极端”。如角色的服饰造型、搭配方式等出现突变、混乱和无头绪之感, 色彩变化在这时也会做配合, 产生无厘头效果。这里的表现一般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色彩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观者会产生矛盾心理;另一种为“茫茫”状, 以单色进行无方向感的设计, 让观者迷茫。
(四) 色彩造成的“释放”感
2014年的动画巨制《冰雪奇缘》的角色心理变化就完全能从色彩中体现, 两姐妹中的姐姐艾莎矜持、优雅, 却是隐患的制造者。在她逃出城堡走向荒凉冰原时, 伴随音乐能够看到她暗色调的服饰, 表现其心理的惶恐和不安, 情绪一度处于低谷。而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 艾莎的内心也开始产生波动, 他开始释放自我, 冲破压抑, 随之的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去掉繁琐转为简洁, 颜色也随之变为如冰雪的蓝色礼服, 突显高贵、庄严和自信, 也反映出艾莎心理的变化, 有归属感且升华了角色形象。
三、美式动画色彩表现的求新之路
动画作为一种媒介文化, 对整个社会和整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传播,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 美国动画作品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及全球化意识占据了现今动画产业的主导地位, 除了其商业上的成功运作, 制作上的精良, 更是在乎于画面细节的安排。美式动画对于色彩运用的探索始终持续着, 从最初的单一表现到现今形成的丰富设计理念, 以色动人, 形于色交融, 始终在理性的变化着, 探索适合自身风格的新路子。
动画色彩的设计在动画作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设计在含有生活气息的同时, 进一步贴近和服从于故事的叙事方向, 根据剧情背景加入不同元素来表现深刻内涵、揭示中心思想与主题。美式动画影片中不断变化的色彩, 始终伴随着动画创作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具有十分重要的视觉艺术与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动画片色彩的映射 篇4
摘要:色彩在影视动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动画设计师应当学会运用主观色彩,把握好审美需求与动画主题之间的关系,以期展示丰富的动画艺术效果,增强动画的表现力度,进而设计出完美的作品。本文主要从色彩的设计定位、重构与采集,运用色彩架构动画场景空间,运用色彩传情达意三个层面来简要阐述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主观色彩;应用
一、主观色彩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
1.突出画面美在影视动画作品的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以及强烈的画面感。设计者只有灵活自由地运用色彩,才能发挥出色彩的作用,凸显出作品的画面美,使观众体会到作品的魅力与风格。
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不同的人物搭配不同的色彩氛围,色彩的对比运用能够使多种人物角色在同一空间表达情绪,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展现情感美观众具有联想感悟的能力,影视动画作品中可以利用不同色彩的特定氛围和情绪基调来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形成画面色彩的整体倾向性。
色彩能够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特征,合理利用色彩可以使观众与剧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在不同的影视题材中灵活使用色彩,不仅能够达到以景动人、情景交融的效果,而且能够引导观众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1]。
3.增强运动美在影视动画作品设计中,色彩的调和和对比是相互关联的,色彩太过统一,整个场景过于温和,不能突出重点;色彩对比过度,画面过于浮夸,不协调。要灵活运用色彩,才能充分展现作品中时间和空间的转变。
设计者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表现出忽明忽暗的天空,表现出角色由高兴到失落、由暴躁到温柔的情感特征,使画面具有动态感,让观众产生如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
二、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主观色彩运用分析
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色彩进行采集、重构和设计定位。构建理想的动画场景需要科学地运用主观色彩。设计者灵活多变地使用色彩,便可利用色阶上的差异来营造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由一个单一的平面顺利过渡到极富空间张力的领域。
动画片属于非实拍片中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设计者可以尽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极致地发挥色彩中的对比、渐变的魅力,作品才能拥有夸张的表现力。此外,设计者也要把握好故事的发展以及故事情节的需要,全方位地把握色彩感染力,以增强画面美感,才能够快速吸引观众,才能够得到一部完美的影视艺术品。
1.色彩的采集、重构与设计定位自然色和人工色是两个容易相互混淆的概念,设计者在采集和重构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全面的分析。生活中所能看到的颜色都来自自然社会,大自然中的颜色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设计者应当仔细地观察,并且有效提取。
色彩包括传统色、图片色和民间色三种,设计者对原色进行重组、渐变、整合、增减,然后按照自身需要加以创新、改变和调配,能够得到全新的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者在重组过程中不宜破坏原始色彩,应当保留原有的色彩形式。
色彩采集者对色彩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所以采集同一物象时也会出现重组效果完全不同的情况,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创新过程。在色彩重构中,自然色是主要颜色,人工色为辅助色,在重组色彩与原色转换差距不大的基础上,保留其一定的相似性,避免使色彩纯度与色彩亮度的转换过于明显。设计者应当逐渐摆脱原色影响,按照一定的色彩比例进行搭配重组,对整体色或部分色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原色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从而得到新的色彩形式。
设计在动画场景设计中一定要有合理的定位,不同的动画题材在历史背景、受众文化、地域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动画场景设计风格也大相径庭,必须依照动画风格来定位其适合的主观色彩。
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故事的发展情节不太敏感,比较关注画面的色彩变化,容易接受一些鲜艳的颜色。儿童对新奇的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想象力很丰富,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明亮、纯度高的背景色。所以,在设计儿童群体动画片时,对画面色彩的要求要高一些,设计者应当使用多种多样的色彩进行搭配与组合;而中老年人对生活有较为严肃的理解,这一人群善于思考,喜欢清静,老人喜欢的动画应当选用比较沉稳、大气的色彩[2]。
2.运用色彩架构动画场景空间色彩在影视动画场景制作中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具有生动的表述力量,是创造空间艺术的主角。在制作动画场景的过程中,利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呈现出环境的立体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手法。以国产动画片《大鱼海棠》为例,其中的几个场景设计中,深蓝色和深绿色得到大量重复运用,强烈的对比关系极大拓展了故事环境的空间。在椿死去的场景设计中,随着女主角与枫树逐渐融为一体,火红的枝叶直插云霄,表现出女主角为救族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大义凛然,深蓝的海水灌入天际,营造了一种紧迫、低沉的气氛。冷色调和暖色调的交替运用可引导观者的焦点转换,由暖色转入冷色,由冷色转入暖色,画面动感和画面层次得以体现,虽然场景用色并不复杂,但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一种纵横空间的视觉效果。
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应用主观色彩时,设计者还需具备专业的色彩控制能力,才能将色阶差异完整地展示出来,将颜色按照不同的明度进行一定顺序的排列,色彩才能在合理的布局中有秩序地逐一呈现,进而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3.运用色彩传情达意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具有明确的表象特征。动画场景中的色彩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人们的内在情感和主观意识间接地决定色彩的情感特征。人们通过已有的色彩观念与所接收到的色彩进行比较和分析,在大脑中进行色彩的联想,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在《大鱼海棠》中,设计者通过灵活运用深色色调以及彩色色调,表达剧情的发展需要,体现题材的意境。影片当中,女主角一袭红衣展现了中华民族以红色象征吉祥的文化底蕴;爷爷苍白的长发最终化为河流和山川,有一种历史感;而在鲲从水中跃起冲向螺旋的天柱即将离去时,又以大面积的蓝色渲染悲剧气息。这种多次重复使用蓝色和红色色调来营造一种压抑痛苦的氛围,能够把观众带入到沉重的故事情节中。在影片即将结束时伴随着暖色色调的使用,逐渐展示和谐温馨的景象,椿和鲲重新相遇在浅色的海天之间,使环境空间得以拓展并且表现出剧情人物在心理上得到温暖。该影片中大胆运用色调,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由此可见,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可以反映人物角色的情绪变化。
三、结束语
色彩可以直接控制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特色与感情基调,是渲染艺术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动画场景设计的核心部分。设计师充分了解其发展规律和基础原理,掌握色彩的综合运用技术,能够提升作品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勇.色彩在影视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6).
【动画片色彩的映射】推荐阅读:
动画方面的色彩研究01-19
动画片色彩搭配论文09-12
动画场景中的色彩05-21
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运用05-31
影视动画中的色彩语言11-24
动画场景设计色彩10-24
动画电影色彩分析02-06
论文:色彩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10-29
动画片的特征08-31
动画片的运用现状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