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人生

2024-07-28

烦恼人生(共12篇)

烦恼人生 篇1

20世纪80年代末, 在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冲击下, 整个社会的结构、意识形态等领域发生了转型, 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了潜在影响。与之呼应, 在文学生产领域, 作家的叙述视点从上世纪50—70年代确立的“一体化”的文学格局中解放出来, 开始回归现实, 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尤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 池莉的《烦恼人生》为代表, 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形态———新写实小说[1]的出现。本文尝试从社会角色冲突的视角出发, 再解读池莉的《烦恼人生》, 探究池莉笔下“小市民”在现代社会中交织的多重角色冲突, 及其调和方式, 以启发人们去思考角色冲突激化可能造成的危机和应对策略。

一.印家厚卑微生命中交织的多重角色冲突

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扩展了人与人的交往空间。个体作为社会集体中的一员, 除了在家庭中充当角色以外, 不可避免地还会扮演更多的社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 个体时常因社会地位和家庭境遇的差异, 导致个体兼具的多个角色之间发生冲突。社会角色的冲突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内的冲突[2]。同一个体内部的多重角色冲突, 既赋予个体生活的丰富性和矛盾性;同时也容易给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 如何合理地调和个体在社会中所担任的不同角色间的冲突, 成了《烦恼人生》中印家厚不可逃避的生活难题。这不仅是“小市民”个体面临的难题, 更是当今社会大众群体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 角色间的冲突

1. 丈夫角色与妻子角色

在池莉笔下, 印家厚的角色首先是作为婚姻生活中承担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丈夫出现在读者眼前。作为一个男人, 印家厚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满足全家人的住房需求和老婆想吃西餐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 妻子角色对丈夫角色的过高期望带来的失望, 导致印家厚占家庭主导地位的权力受到了潜在威胁。这种对男性主导权的质疑表现在因房屋狭小, 儿子半夜跌下床所引发的夫妻间的角色冲突开始, 以房屋即将拆迁, 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结束。

其间, 面对老婆无休止的挑衅和鄙薄, 印家厚对老婆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起初是软声回应, 然后是等待时机平息风波, 再次是妥协, 最后在灯灭的一刹那间, 他心中竟起了杀机, “在电灯黑灭的一刹那, 印家厚看见手中的起子寒光一闪, 一个念头稍纵即逝。”[3]这个念头, 让清醒后的印家厚感到害怕。他明白以后有求于老婆的事还很多, 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和老婆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跌下床的儿子是老婆抱起来的, 但儿子的伤口是他包扎的;这“猪狗窝”大的房子是老婆租到的, 但扯断的开关是他修理的。由此, 夫妻间角色的冲突使得印家厚在家里不再具有绝对权威, 而是处于和解。从两人争吵的开始到结束, 印家厚都倾向于以妥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避免和老婆发生正面冲突, 这体现了池莉在夫妻关系上不断强调二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平衡与和解[4]。只有两人达到平衡之后, 角色间的冲突才有可能化解, 生活才能再继续。

2.“外来人”角色与当地人角色

印家厚全家不是本地人, 又因经济的拮据, 他们只能靠租便宜的房子过日子。对于当地人而言, 他只是个“外来人”。每天除了排队洗漱, 还要忍受公共卫生间退休老头的挖苦:“小印, 来不及了?”印家厚勉强吭了声。没想到这一“吭”反而给老头带来了乐趣, 又嘎嘎笑“人老了什么都慢, 但再慢也得蹲出来, 要形成按时解大便的习惯。你也真老实到家了, 有厂子的人怎么不留到厂里去解呀。”邻居的冷嘲热讽, 让“外来人”角色的印家厚想骂又不敢骂, 他深知邻居得罪不起。待他提出双拳正要出去的时候, “后边响起潦草纸揉搓声, 他的腿都软了。”

池莉巧妙地用“软”字道出了印家厚由憋尿的慌张过渡为轻松的感觉, 更折射出陌生人社会, 当地人角色对“外来人”角色的排斥和拒绝, 以及邻里关系的淡化, 甚至退场。不同角色间的冲突更深刻地表现在房子即将拆迁时邻居背后的议论, “是这个单位的它安排, 不是这个单位的一律滚蛋。”在讲求制度管理和个人利益的现代工厂里, 印家厚仅是处于体制边缘的“外来人”, 仅是被当地人所排斥和拒绝的“外来人”。

为合理调和现代社会中“外来人”角色和当地人角色的冲突, 池莉巧妙地设置了印家厚儿子的同学欣欣的妈妈这个消解角色间冲突的人物形象。当欣欣的妈妈得知印家厚的家住得很远时, 她热情地说:“以后有什么不方便的时候, 就把印雷接到我家吧。千万别客气!只要不让孩子受罪就行。”孩子们的纯洁友谊在大人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情谊, 它打破了本地人与“外来人”之间的角色冲突和距离感, 弥补了邻里关系的缺席。这种角色冲突的和解导致了印家厚行为模式的转变, 他变得感恩戴德, 学会接受别人的同情。同时, 角色冲突的和解也支撑着印家厚继续生活。他保持着“他不可能主宰生活中的一切。但他将竭尽全力去做!”的心态去顺应生活。

(二) 角色内的冲突

1. 已婚男人角色、师傅角色与情人角色

有时, 印家厚也遗憾自己的老婆长得不漂亮:烫了鸡窝般的发式, 一脸憔悴, 性格泼辣。所以当年轻漂亮、有女人味的徒弟雅丽出现在他眼前, 甚至当雅丽向他表白“我不想出师, 印师傅, 我想永远跟随你”时, 他也产生过犹豫和恍惚, “有个情妇不是挺好的”。他私下有意识地将老婆和雅丽作过比较, 他承认自己的老婆不能和雅丽相媲美。

雅丽的告白和自己的幻想, 让印家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浑浊和肮脏。作为已婚男人的角色, 角色规范要求他承担家庭的责任和负担;作为师傅的角色, 角色规范又要求他与雅丽保持正常的师徒关系。这种已婚男人角色和师傅角色的结合, 足以打败让他选择成为雅丽情人的角色。最终, 印家厚理智地拒绝了雅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池莉强调的是已婚男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应遵守不同的角色规范, 正确地处理不同角色的关系。

2. 现代化操作工角色与启蒙者角色

教育孩子是家庭生活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烦恼人生》以真实细腻的笔法悬置了底层家庭生活中如何调和现代化操作工角色与启蒙者角色的双重角色冲突问题。印家厚作为父亲教育儿子雷雷的场景主要有给儿子解释“回笼觉”, 谈论爷爷乞讨行为的对错等七处。这七处教育儿子的场景, 揭示了印家厚担任现代化操作工角色和启蒙者角色后, 自身内部产生的紧张冲突;以及冲突背后暗含的时间和空间的矛盾, 导致印家厚角色内的冲突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现代工厂有严格的公司管理制度, 印家厚的业余时间和空间对于教育孩子来说微乎其微。现代化技术操作工角色和启蒙者角色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冲突, 二者角色冲突的妥协是以占有印家厚的业余时间和空间为代价。但实际上, 现代化操作工角色始终压抑着启蒙者角色的发挥。同时, 他也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启蒙者。这主要体现在印加厚下班带儿子坐船回家, 路上遇到乞讨的老头, 儿子问爷爷乞讨的行为对不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上。印家厚此时感到为难, 仅含糊的敷衍道:“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你太小怎么理解得了呢?”诚然, 孩子提出的问题, 大人有时难以解释清楚。但印家厚试图以循循善诱的方式搪塞儿子的问题, 甚至尽可能地不让儿子提问,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因此, 池莉叙述了儿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经历, 试图用幼儿园老师的角色来弥补印家厚的启蒙者角色, 以调和角色内的冲突。但这种解决角色内的冲突的方式搁置了印家厚自身行为模式的转变, 它并没有有效的调和个体角色内的冲突。

二.结语

印家厚多重角色的扮演, 是他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本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不同角色的规范不仅制约了印家厚的角色选择, 也调和了角色间和角色内的冲突。池莉逼真地再现了以印家厚为代表的“小市民”在一天的卑微生活中交织的多重角色冲突, 以及由之带来的行为模式的转变。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角色冲突问题越来越影响着个体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它是一种功能性失调的普遍社会现象, 然而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设想人们未来的生活, 如果角色冲突的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地调, 那么整个社会则将随着角色冲突的“爆炸”悬于崩溃的边缘。因此, 个体在日常生活中, 是否应充分遵守角色规范, 适度调节自己的行为模式, 以摆脱角色冲突带来的危机, 是值得群体深思地普遍社会难题。

参考文献

[1]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J].小说形势分析, 1991 (12) .

[2]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3]池莉.烦恼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4]程永新.池莉访谈录[J].《作家访谈》, 2001 (74) .

烦恼人生 篇2

中学时,作业越来越多。考不好, 挨打挨骂就得自己受着。一到放假,作业多得要命:语文、数学、化学、物理…… 一到考试,就开始复习,常常到深夜。考试总担心自己考不好。心里想着棒子 ,所以总也考不好。

大学时,也要考试,时间就更紧了。成天拿着本书,看了又看,背了又背。

完成学业以后,又开始上班、干活、找钱。可找完钱又该干什么呢?唉,真是的,烦烦烦……

人生烦恼折腾来 篇3

一路走来,有人折腾得风生水起,有人折腾得一帆风顺,有人折腾得得心应手,但更多的人把生活折腾得一塌糊涂。生活是丰富的,成长是曲折的。曲折的前行中蕴含着无限的美好,让人心惊肉跳的磨难其实也常常隐藏在这看似美好之中。

人本来是简单的,是因为折腾才复杂。人活在当下是现实,活出自我才风光。但更多的人注重为“脸”争光,过于在乎,决定着只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许多简单的事情,如今却左顾右盼,踌躇不前,反复折腾,人为地搞复杂了。做人简简单单,清清白白,我就是我,身随心动,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围着别人的眼光生活,越折腾,越复杂。

人本来是轻松的。因为折腾才沉重。你当失老板、发大财。我再怎么也要争取发大财,不能比你少。你坐奥迪,我不能乘别克;你住別墅,我住豪宅;你上电视,我上广播;你小有名气,我名气不小;你老婆沉鱼落雁。我夫人天姿国色;你小孩上重点,我小孩到特教班。这一较劲,不甘落后,就得折腾。在某种程度上毫无意义。这一不服气,显然不能不沉重。明明就是跟自己过不去,折腾自己、作践自己、为难自己。

人本来是自如的,因为折腾才别扭。“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自己明明点了一大桌子菜,也会不由自主地望邻桌几眼。奋斗、忙碌、奔波、操劳一辈子,不断折腾,回首时却觉得灵魂迷离,剩下一副臭皮囊。折腾的人生是别扭的人生,别扭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自如才自乐,自乐才快活,一路追赶是为了什么?因为太折腾了,不小心把灵魂落在了后面。

烦恼人生 篇4

一、高加林—新时期的新人形象

(一) 高加林性格的复杂性

作家路遥借黄亚萍之口道出了高加林的性格:“这个年轻人既像保尔·柯察金, 又像于连·索黑尔, 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两重性格的人物。”

高加林一面是强者, 性子硬, 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在教师职务被替回乡当了农民之后, 精神上承受着无比的压抑和痛苦;当他看到劳动中的母亲满头白发时, 他感到羞愧和自责, 他要证明自己也是个具有优秀的农民品质的人, 开始同村里的人下地干活。在德顺爷爷和巧珍的帮助下, 高加林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要求改变村子里落后且愚昧的面貌, 而且也大胆公开自己和巧珍的爱情, 以一种挑战的姿态, 冲击古朴农村残留着的陈旧的传统习俗。另一方面, 他又是个弱者, 自卑心强。他在乡村人面前有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 而在城里人面前却又有一种心理上的压抑。当理想得到初步的实现时, 他的自信心空前高涨, 洋洋自得忘乎所以;当现实阻碍了理想的实现时, 又一下子变得灰溜溜的。自信自卑彼此相互起着作用, 这正是他性格中潜伏着的悲剧性的危机。

(二) 富于理想, 勇于进取的精神

在高加林身上, 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于理想、有追求并勇于进取的一个青年。他不满农村落后的现实, 也不愿意沿袭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从黄土地刨食的古老的生活方式。他以他的所作所为, 冲击着农村传统的平静、古朴的生活方式, 憧憬着一种更文明的生活。

(三) 突出的个性和才华

高加林有知识、有文化, 他成为公社拔尖的模范教师;写文章、搞报道, 名震全城。他又是县直机关篮球队的主力, 身材出众, 球艺超群。有着如此的才华, 使得他在意识上超越了传统的保守观念, 企图冲破落后的环境约束, 而时代的文明之风还只是刚刚微弱地波及到“交叉地带”, 这就导致其个性发展和历史进程的不协调, 悲剧也就产生了

二、高加林的命运悲剧及其原因

(一) 事业上的沉浮。

一是高考落榜。他想通过高考改变自己, 进入到自己认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中, 但遗憾的是没考上。“对于高加林来说, 他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 已经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他十几年拼命读书, 就是为了不像他的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 (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 。”他不愿成为农民, 而现实迫使他只能成为农民。二是民办教师被替。他想在教师岗位上好好工作, 争取转正, 并继续学习, 钻研文学。但是, 大队书记为了他的儿子避免当农民的命运, 利用职权把他的教师职务撤了, “他所有的幻想和希望彻底破灭了。”三是通讯干事被告发。随着叔叔的复员, 高加林成为县委通讯干事。正当他幻想着事业和爱情的双收获时, 张克南的母亲把高加林走后门一事上报, 他再次被退回到农村。

(二) 爱情上的波折。

在爱情上, 高加林向往现代文明, 追求自由恋爱。他经历了两次爱情, 不论是进城前同巧珍的恋爱, 还是进城后与亚萍的爱情, 虽然都曾有着真挚的爱, 但是殊途同归, 最终以失败而结束, 造成了他爱情的悲剧。

(三) 悲剧的原因。

1. 社会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的不健康因素导致了他的悲剧。高加林是处在转折期的农村和城市地带的人。一个有才能的年轻人难以有所作为, 得失荣辱, 似在反掌之间。假如高明楼、马占胜是有党性的人, 假如社会的肌体是健康的, 能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那么像高加林这样的人物, 必定会做出一番贡献, 但现实毕竟不能假设。改革之初各种体制还不尽完善, 社会没有把知识青年放在公正的天平上去衡量, 没有给农村青年提供走入社会的平等机会, 造成了这一代人的悲剧。

其次, 社会的转折期给传统观念以强烈的冲突也是造成高加林悲剧的原因。“你们有你们的活法, 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 就在咱高家村的土地里刨挖一生。”高加林在保守、传统、愚昧的农村里, 被看成是异类, 他的观念、他的理想和追求得不到乡亲们的理解和认可。在这样的环境里, 仅凭高加林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农村落后的局面的, 因而他感到了失望, 认为家乡不是他久留之地, 不是他充分施展才能的地方。

2. 高加林的性格因素。

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 高加林的悲剧不能仅归咎于社会原因, 他本人同样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黑格尔说:“人是靠头脑, 也就是靠思想站着的。”

高加林的个人主义在他与刘巧珍断绝恋爱关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他知道, 如果和刘巧珍在一起就意味着:他就只能呆在农村, 一辈子当农民;而黄亚萍可以在事业上帮助自己, 为他个人的发展搭起一座桥梁。高加林无情地抛弃了刘巧珍, 人生的意义被他曲解了。他将自己坚定执着的追求仅理解为自己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似乎只有把自己农民的身份变换成记者、作家等, 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高加林从来没有考虑过进城的目的, 他所作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这表现出一种盲目性, 对人生价值和意义也呈现出一种迷茫性。

高加林性格中的个人主义因素, 也影响着他的奋斗。“他是个农民的儿子, 从没鄙视过农民, 但又从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对生他养他的故乡土地有一种深厚的感情, 却又时时渴望离开这贫瘠的土地。他不满农村落后的生产力, 不满农村闭塞的愚昧的面貌, 但缺乏改变它的信心。他不愿无所作为地活着, 却又未能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 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追求中, 有时会不顾牺牲他人, 最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前迷失了方向, 丧失了自我, 从而走向了失败。

《人生》中高加林在事业和爱情的双层失落中咀嚼着苍凉的人生, 给我们心灵以强烈的冲击。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愿那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青年朋友们能从高加林身上受到启发, 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中让人生的理想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摘要: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 是一部洋溢着浓郁时代特征的现实主义作品, 通过描写城乡交叉地带青年的爱情故事, 反映当代青年对“人生”的探求, 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文章通过对高加林的形象进行分析, 着重讨论造成他在事业和爱情上悲剧的社会及个人的原因。

《烦恼人生》读后感 篇5

小说中描述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武汉中的一个平凡家庭的寻常生活片段,作者池莉用她细腻的笔触合入微的观察,娓娓的道出生活的真实,也同是透出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对待人生,应该如对待茶一般,细细地去品。平淡中融合了简单的浪漫,烦恼中也折射着静静的幸福。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作者用一个中年男人的口吻道出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道理,懂得珍惜。许多平淡的,不起眼的东西往往是最值得珍惜的。不过这些领悟,往往在失去之后,才会明白!长江正在涨水,江面宽阔,波涛澎湃。轮渡走的是下水,确实有乘风破浪的味道。太阳从前方冉冉升起,一群洁白的江鸥追逐着船尾犁出的浪花,姿态灵可人,这是多少日向往的长江之晨,船上的人们却熟视无睹。是生活的磨练了他们的茫然吗?我觉得是太多的人不懂得生活,只有少部分地才会去品尝生活的丰富。品位生活,品位自然,品位人生。这是消除烦恼的最好方法,可是多少人做得到呢?

在《烦恼人生》中,主人公印家厚作为现代化钢板厂的现代化操作工,经过了日本专家的严格培训,他对工作充满自豪感,他的精神状态极好。但是低层次的现状—物质和精神的,在一天之内不断袭击他,使他成为生活的被动者;半夜孩子跌下床的内疚,晨起洗漱解手排队的无奈,带儿子挤月票的拥挤争吵,评奖金只得了个三等奖的恼怒,对徒弟雅丽的一往情深表白的恍惚,对幼儿园教师肖晓芬一瞬间的迷乱,食堂吃饭吃到青虫的愤懑,为父亲祝寿准备礼物的奔波,住房的拥挤,经济的拮据„„这一系列最大限度地体现印家厚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烦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在这篇小说中,池莉抛开了个人的对生活的粉饰,冷静的不带感情的一一用“相机”拍下生活的本来面目,再把它们展现给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池莉通过印家厚一天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像一艘幽暗的轮船载满了昏昏欲睡的乘客,慢慢悠悠地逆着我们的理想而行,我们不能下船因为四面都是滔滔江水。站在生活的轮渡上,我们心中充满不可知的迷茫;但它是向前行驶的,所以生活又充满了希望。这种迷茫和希望交织的矛盾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烦恼。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的生活,它改变着我们。在生活面前,我们是积极的被动者,所以对于生活我们只有去承受。

在《烦恼人生》中,印家厚们面对生存的实际现状产生了一系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压力,面对这种压力,人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再具有自我选择性,更多的是一种被选择,在生活的逼迫下,人自觉的调整自己,无条件地接受世俗经验,在面临生活选择时,往往身不由己的服从了社会选择。印家厚作为一个接受过先进培训的高级操作工,他有理想、有美好的幻想,甚至有那一瞬间的迷乱,但这些在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因为这些最终只能是一个“梦”、“梦”虽然是美的诱人的,但却是虚幻的,无根基的,易碎的。印家厚的这种思想,表明了他对这种烦恼人生的一种认可,实际上也表明了池莉对于这种日常生活的认可,这种认可,让池莉不再感到孤独

在《烦恼人生》中,印家厚对婚姻的态度也可表现池莉对于爱情的诠释。在池莉以前的作品中,爱情是温婉的,它闪耀着诗意的柔美的光环。爱情对于个人有至高无上的意义,但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到来,爱情的神话被现实生活瓦解了。在现实生活中,爱情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也不再是狭义的两情相悦。而作为爱情的衍生物-婚姻,也不再是卿卿我我,不再单单是精神上微妙的沟通,更多的是物质上的相互慰藉。婚姻或者爱情在池莉这里,不再是以感情作为存在的基石,更多的也许是因为生活而存在,它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衍生物,是现实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础。池莉在转型后所写的爱情,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撕裂,也是对以往理想主义的撕裂。在《烦恼人生》中,爱情不再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志同道合,爱情变成了维持生存的一种必需的条件。

池莉,她在《烦恼人生》中所描写的这样一些在世俗生活中挣扎和奋斗的人们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虽不堪重负,却能不屈不挠,不言放弃,虽有无尽的烦恼,却能时时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对于生活,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努力的活着,对于爱情,他们遵守社会秩序,坚守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这种努力和坚守让我们共鸣和感动。所以池莉的《烦恼人生》是对普通百姓的赞歌,是对所有在世俗生活的大浪中挣扎奔忙的人们的一种理解和敬重。

人生烦恼做作来 篇6

可以抱怨的委实太多,如同人吃五谷杂粮,必然生病一样。不过,抱怨一时可以,如果抱怨一世,那不管如何去做,总是走不出阴霾;抱怨一事可以,如果事事抱怨,那不管怎样去做,总是一事难成。不是不能抱怨,只是不要陷入抱怨的泥沼里不能自拔。一路做来,有人做得风生水起、一帆风顺,并不是因为“手气”好,而是把抱怨的注意力转移到正确的方位上去了。

煩恼就像空气中的蛛丝,一不小心就会被缠绕。谁都不希望被烦恼盯上,要离烦恼远点,再远点,但是偏偏不能。不能怪烦恼是不速之客,人的烦恼是“做作”来的。“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争的欲望,死要面子,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去幻想。这样,烦恼就会附身,就会滚滚冒出,欲望不止,烦恼不断。

人本来是简单的,因为做作才复杂。人活在当下是现实,活出自我才风光。但更多的人注重为脸争光,在乎别人的认知度和社会影响。要如同园丁打点花卉一样,时时修剪着自己的言行举止。过于在乎,就只能活在别人的眼里。那父子和一头驴,子骑说子无孝心,父骑说父无爱心,谁骑说谁没善心,父子不知道怎么办才能堵住别人的嘴,最后只有抬起驴赶路。乐于助人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如今却瞻前顾后,踌躇不前。不是不想,而是太怕。是人为地搞复杂了。只要一在乎,一切都会发生逆转而不可思议。

人本来是轻松的,因为做作才沉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反复比较,“人比人,气死人”。只要一比较,就很难守住内心的那份安宁、淡泊,比得无休无止,没完没了,比较还未有穷期,一山望着一山高。你坐奥迪,我不会乘别克;你住别墅,我盖豪宅;你上电视,我不能只上广播;你小有名气,我名气不小;你老婆沉鱼落雁,我夫人天姿国色;你小孩上重点,我小孩到特长班。这一较劲,不甘落后是好事,但不切实际的看不见硝烟的比较,在某种程度上毫无意义。

人本来是自如的,因为做作才别扭。“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是人之本性。自己明明点了一大桌菜,还会不由自主地望邻桌几眼。欲望是个无底洞,使人很难知足。因为不知足,总是让我们行色匆匆。忙是主旋律,累是共性词。因为忙,所以无暇体会快乐,亲情、友情、爱情都为事业让路;因为忙,家庭经营得一塌糊涂;因为忙,身体状况一落千丈。忙碌、奔波、操劳一辈子,可能“梦想成真”,回首时却觉得灵魂仿佛被掏空。心灵无所皈依,依然一无所得。

委屈的人生是别扭的人生,别扭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一路追赶是为了什么?因为太快了,不小心把灵魂丢在了后面,把快乐送给了别人。

抒写烦恼走出烦恼 篇7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5”:大人们总说:“小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殊不知,我们也有许多成长的烦恼。它们有的来自学习的压力、有的来自家庭的种种困扰、有的来自与同学交往中的困惑……你的烦恼是什么?又因为什么而烦恼?请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要大胆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说不定有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了呢。

习作法宝

只要同学 们留心生活,用心回忆自己学习 、生活的历程,一定会发现 许多有关本次 习作的素材。 油多不坏菜,料多好选材。在拥有多个写作 素材的情况下,应有所选择,选自己印象深、感受切的烦恼事写,定能写出好作文来。

从本次习作的要求来看,“成长的烦恼”应写两方面内容:一是说清楚烦恼是什么,二是写具体有这样烦恼的原因。我觉得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对烦恼的认识、看法或写后的感受。例文《近视的烦恼》的结尾值得我们借鉴。

有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你把自己的快乐告诉朋友,你就获得了双倍的快乐;如果你把自己的痛苦告诉朋友,你就减轻了一半的痛苦。人的烦恼往往是在心里的,它产生于生活中的事,却根植于人的内心,常让人心情不愉快,甚至让人心神不宁。习作时要把心里的感受、体验、苦楚等通通说出来,写下来。 写得越细腻,习作内容就越具体、真实、感人。为了有条理地写好习作 , 建议同学们好好回顾产生烦恼的 前因后果 ,进行一番梳 理 , 再动笔写,定能写出好作文来。

烦恼人生 篇8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烦恼人生,创作,风格

新写实小说之所以被称为新写实主义就是在小说中, 没有惊心动魄, 也没有缠绵缱绻, 都是挣扎于原生态的日常琐事之中。它是对英雄人物谱系的讴歌转移到对普通民众存在状态的发现和价值肯定, 实现了写实主义文学话语方式的转型和嬗变。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她以一篇《烦恼人生》这篇小说,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以池莉的这部中篇小说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 池莉当然也就被公认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读这篇小说, 人们最大的收获, 就是它令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 并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 关注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 所以作品一发表就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烦恼人生》是池莉唯一一篇收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的作品。也可以说, 池莉的这篇小说是以“零度感情”续写“此岸”的生存状态, 放弃终极想象, 面对琐屑的现实, 来揭示平凡生活的生命本质。本文试图通过简析《烦恼人生》来透视池莉的新写实创作风格。

一、原生态的内容表现

池莉的小说特别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 普通民众的日常琐事。在《烦恼人生》中琐琐碎碎地记录了主人公印家厚从凌晨到晚上的日常琐屑生活, 即夜半孩子从床上跌下来的恐慌, 清晨排队解手的无可奈何, 挤月票时的争吵拥挤和烦乱, 吃饭时吃到一只青虫的恼怒, 为父亲准备寿礼的一路奔波, 表现了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普通工人过日子的辛苦与无奈。小说最大限度地突现人生烦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反对提炼生活, 原滋原味地再现生活, 重视对生活的原生态挖掘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点。小说《烦恼人生》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 进而有效处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揭示最普通民众的最普通生活, 将人物的命运指向价值世界, 反映了“低处的真实”。

二、写意式的人物塑造

池莉曾经说过:“如果再用从前的时代激情, 用高大全似的人物形象, 用虚构的理想中的人情味做成精神食粮端给人们吃, 人们吃吗?”正如池莉所说新写实小说注重表达人物此在的情绪情感, 深入人物的内心生活, 将视角对准了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芸芸众生,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摒弃了传统“高大全”和典型化处理的创作原则, 采用写意式的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烦恼人生》中印家厚这个人物是以往文学作品中不多见的“中间人物”, 它既不是高大全式的英雄, 也绝不是卑琐的小人,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男主人公印家厚是个精明英俊、富有才华、性格宽厚的男人, 本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但由于生活的严峻, 使他不得不在住房窘迫、妻子蛮横、环境冷漠、经济拮据和爱情困惑中徘徊人生, 他役于生活这张无形巨网的束缚, 变得怯懦、孤独。同时, 他也能正视这种现实, 没有就此完全沉沦, 而是安慰老婆, 并决心要让老婆“吃一次西餐”。这才是真实的男人。新写实作家笔下的人物没有好与坏之分, 对准的是生活中的普通民众, 他们有自己的个性, 有自己人性的优点和弱点, 作家并不有意的去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不故意去展示他们的心理深度, 而是展现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现实存在。

新写实小说不赋予人物特别的社会意义,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出了对传统的反拨, 着意展现普通平民的生存状态和诠释的生命意识。

三、写作风格上的“散文化”

小说的作者运用质朴、平实的写作风格来打造新写实小说的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小说模式。《烦恼人生》中展现了印家厚在爱情生活的烦恼, 印家厚的老婆是“一留着鸡窝般的发式, 披着衣服级拉着鞋、面色灰暗性格暴躁的中年妇女”, 而对他爱慕已久的徒弟雅丽是一个“有一张喷香而美丽的脸、笑得很美, 脸蛋儿和太阳一样透着幼儿气息的年轻姑娘。”在印家厚眼里“雅丽是比老婆高出一个层次的女性”。处于这种烦恼中的印家厚认同了这种生活并很快做出了选择:“老婆就是老婆, 人不能十全十美。”其次利益关系也是印家厚生活常见的烦恼。车间评奖金时只得了三等奖的印家厚感到了双重烦恼让他很恼怒, 但转念一想自己以前生活之苦, 而现在回城当了工人, 结婚生子还有了固定工资, 买了洗衣机和彩电等一系列让人羡慕的乐事后, 他又平静地接受这种生活烦恼并且开始珍惜和热爱这种方式的生活。池莉借印家厚的处世哲学来表明:在中国这样的人文环境里, 我们不能固执的去按照自己所安排的方式去生活, 万事万物都是其秩序和规则然而生活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它, 适应它的实际可能性, 这便蕴含了“人人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的矛盾”。

《烦恼人生》是池莉新写实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写实风格的、是一部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并直接反映出普通人民普通生活的通俗小说。

四、结语

池莉以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原始、粗糙的底层人们生活画卷。她解析着普通中国人物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焦虑与困顿、记录了中国市民阶层的真实生活、描摹出当下市民的精神状态和转型期时代的风貌。再次浏览池莉的这部成名小说, 它带给人一种还原本真的质朴之感、塑造人物的话语方式的原生态感。对生存的关注和描写, 使池莉的新写实小说作品充满着人性色彩, 洋溢着人道精神。我想这便是池莉小说的独特之处, 也是新写实小说最首要的特征。

参考文献

[1]、余斌, 写实精神下的现代性——重读“新写实小说”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张卫中, 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 上海学术出版社2000

[3]、捍卫平凡人生, 启蒙生存意义——解读池莉《烦恼人生》

[4]、张卫中, 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美术出版社2000

烦恼人生 篇9

不得不说, 这篇中篇小说既算不上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也不是主题宏大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但是, 小说对但是城乡差异极大、城乡之见根深蒂固的时代背景下的爱情的刻画是真实感人的, 小说中黄土高原区的风貌人情是温暖感人的, 蕴含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是耐人寻味的。

首先来谈谈在这部小说中的占有重要分量的爱情部分, 也即主人公高加林与同村姑娘刘巧珍以及曾为高中同学的城市姑娘黄亚萍的感情纠葛。从小说中看, 刘巧珍是一个漂亮的农村姑娘, 她没有念过书, 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是, 这绝不妨碍这个女孩子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精神追求, 她“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 因此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 她对村里的其他青年都不上心, 单单对读过高中的“文化人”高加林爱慕有加。在高加林被撤下民办教师的身份回到农村之后, 她对高加林表明了心迹:她曾在他每个星期天回来的时候找借口不出山, 坐在加林家对面的河畔看他;加林到水潭去游泳, 她就假装打猪草以求与他“偶遇”;她幻想着与他在一起的种种美好浪漫的场景。在高加林落魄的难熬的人生时光里, 巧珍给他的爱情无疑将生活的苦味变淡了, 甚至是加了糖, 他们体会到了爱情的甜蜜。

与黄亚萍的感情确切地说是在县委当通讯干事之后的事, 黄亚萍与高加林是高中同学, 他们都爱好文学, 黄亚萍是班长, 高加林是学习委员, 他们经常在一起侃侃而谈, 黄亚萍喜欢听高加林谈论国际关系, 高加林也喜欢与黄亚萍交流思想。然而高中时代的他们友谊是单纯的, 毕业后, 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回到了农村, 两人也就没再联系。黄亚萍的爸妈都是县城的官员, 她是南方姑娘, 长得漂亮大方, 又在广播台当播音员。城乡身份的不同让他们没法在一起, 直到高加林到县委当了通讯干事, 他们之间的关系才发生变化。黄亚萍开始主动追求高加林, 开始觉得张克南人太闷, 而高加林对黄亚萍也颇有好感。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都觉得能和对方非常聊得来。于是, 黄亚萍不顾父母的反对与张克南中断恋爱关系转而与高加林在一起, 与此同时, 高加林也告诉巧珍他将会去外地工作, 善良的巧珍明白了高加林的意思, 她虽然深爱着高加林, 但还是主动提出不愿耽误高加林的前程。其实, 高加林选择抛弃巧珍与黄亚萍恋爱, 对此他是有自己的权衡的。单就个人感情上来讲, 高加林是爱巧珍的, 是她最初唤醒了他潜在的青春萌动, 点燃了他身上的爱情火焰。在他刚回到农村的那段最难熬的时光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巧珍温柔美丽, 对加林也是全身心的爱恋。而黄亚萍呢?跟黄亚萍在一起的话, 两个人都受过教育, 共同话题多;更重要的一点是, 黄亚萍的家庭背景和关系资源会给他的事业带来帮助。在与黄亚萍在一起之后, 他觉得“黄亚萍就像烈酒, 既让他头疼, 又让他迷醉”。这种情况下, 高加林更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巧珍种种的好。我们再来看黄亚萍, 良好的出身和父母的娇惯养成她任性的性格, 在爱情中, 也希望占据注定位置, 希望对方听自己的。她是一个对爱情抱着浪漫幻想的人, 有一次她甚至说她喜欢高加林对她发脾气, 这样的男人才有气概有魅力;她认为两个人恋爱过程中, 高调的约会交往, 当然他们恋爱期间也是这么做的。最终, 两个人的关系也伴随着高加林不得不回到农村而结束。在我个人看来, 高加林情感上始终是爱着巧珍的这一点不容怀疑, 然而在面对黄亚萍的时候, 高加林考虑了太多功利性的因素, 以致最终错过了巧珍这样一个好姑娘。而爱情总是拥有能将身外之物剥离开的力量, 外在的吸引始终是长久不了的。

高加林个人感情的纠葛是与他命运的起伏交织在一起的, 小说中高加林命运的三次急剧的戏剧性转折都不是掌握在他自己手中的, 都是被动而又突然的。小说一开始, 高加林被从民办教师的位置上撤下来算是第一次转折, 这一次从民办教师变为农民, 完全出乎意料, 原因却很简单, 村书记的二儿子高中毕业, 于是没有背景的高加林就被取代了。第二次转折则是从农民变为县委通讯干事, 他自己也不知道这背后具体都有什么人使了多大力气, 只是填了一张表而已。而自己之所能交上这样的“好运”, 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叔叔从部队调回地方当了局长。第三次转折则是被揭发又回到农村, 从省里学习回来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高加林突然被告知这一晴天霹雳的消息, 这种转变就更不是受他掌控的了。

论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体现 篇10

关键词:人生态度,人生观,人生价值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密切联系的。社会生活实际中, 人们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生态度, 其基本内容, 从根本上说, 都是受一定的人生观支配和对待人生, 对待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态度之中。

所谓人生观, 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志的总的看法。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对自己实际生活过程的认识, 是人们最高社会需要的表达。人生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是抽象的, 总是要通过一定的人生态度具体地体现出来, 而一定的人生态度又总是和一定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相联系的。所以, 人生态度的内容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社会中生活的人, 不论其自觉与否, 总有一定的人生观指导其思想和行动。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就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的内容规定人生观的本质。集古今中外人生态度的内容, 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体现错误人生观的人生态度:

其一, 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我国古代《列子·杨末篇》中说“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 为声色尔”, “唯患腹溢而不得咨口之饮, 力惫而不门肆情于色”。这就是说, 人生就是为了吃好、穿好、玩好, 享受口腹耳目的快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至近代资产阶级各种社会思潮, 都把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的最高需要。“人生就是享乐”这种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最通俗的表现就是“人生在世, 吃穿二字”等等。

这种人生态度的理论依据, 就是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 把人生看成是人的生理本能的需要, 片面夸大人的自然存在的基础作用, 否定了人的社会存在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曾尖锐地指出:“享乐哲学一直是享有享乐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巧妙说法……一旦享乐哲学开始妄想具有普遍意义并且宣布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人生观, 它就变成了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489页) 在实践上, 享乐只能是剥削者的享乐, 这是在阶级社会里的实际意义。在今天, 我们中受了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意志消沉者, 才会抬起这种历史沉渣以填充自己空虚的灵魂。

其二, 利己主义的人生态度。“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 ”就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突出表现。后来的“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说法, 都是这种思想的延续。

这是一种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人生态度, 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 影响比较大。在现实生活中, 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 拉关系、走后门、以权谋利、贪污盗窃、营利舞弊登不正之风, 都程度不同的反映出这种人生态度, 特别是作为思想影响, 在青年和大学生中是不可忽视的, 那种热极一时的“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他人”的说法, 就是这种利己主义人生态度的表现。

其三, 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所谓“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这种人生态度认为, 人生在世, 受命运支配, 无时不在痛苦绝望中挣扎。中国的老庄学派就是竭力鼓吹这种悲观厌世的、虚无主义的人生哲学。在他们看来“人生若梦”、“一切皆无”, 采取不问是非、不分善恶、与世浮沉、听天由命的人生态度。我国近代出现的不彻底主义、信奉“途穷思返, 乃感于人生之无意义”的人生主张, 及十九世纪中期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的“人生如苦海”的观点, 都是这种态度的代表。这些态度实际上都是以否定人生实在内容为基础的。人们面对残酷、多变的社会现实, 无法解脱现实矛盾冲击的痛苦时, 极易接受“一切皆无”这种逃避现实斗争, 甚至轻生厌世的人生观点和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是剥削阶级处于没落时期, 对前途丧失信心, 悲观和绝望情绪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 仍有一些人持这种态度, 有的对未来缺乏理解, 对前途丧失信心, 不见光明、只见黑暗;有的在生活中屡遭挫折, 在逆境中屈服, 悲观厌世;有的在爱情方面达不到要求, 便充满烦恼, 精神苦闷, 甚至走上轻生之路等等。

其四, 实用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完全从“存在就是有用”这一唯心主义前提出发, 认为人的价值就是对于自己方便、有用。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詹姆士曾说“满足我们双倍需要的, 这便是真的。”中国的胡适, 也极力鼓吹实用主义人生观, 积极推崇和赞赏詹姆士投机冒险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根本否认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实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在今天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国家的和人民的利益, 职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于不顾, 单纯地追求个人的实惠, 认为物质利益是实惠的, 对自己有利是实惠的, 其余都是虚的。这种人生态度现在是比较多见的, 当然, 要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的满足与不顾原则去追求实惠是有明显区别的, 我们应当划清二者的界线。

从这些表现中, 我们看到, 尽管这些人生态度的内容形形色色, 却有着共同的特点, 这就是他们都以私有制为基础, 以自私自利, 个人主义为核心, 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理论根据, 都是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的反映, 都是维护和巩固剥削阶级统治地位服务的。一般来说, 当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 他们的思想、道德以及人生态度, 在历史上能够起一定的进步作用。如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人生观, 在反封建主义的斗争过程中就曾起过推动历史的作用。当然, 即使在那个时期, 这种进步作用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当剥削阶级处于统治地位特别是处于没落时期, 他们腐朽没落的人生观, 就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 全世界共产主义蓬勃发展的今天, 一切剥削阶级腐朽堕落的人生观的消极作用就更加明显。

第二, 体现正确的人生观的人生态度:

其一, 为人类, 为社会服务的人生态度。服务于他人,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类的人生态度, 体现了一种在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指导下产生的正确的人生观。这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 不是在现代才产生的, 而是自古就作为一种社会公德的美好品质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我国春秋时代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思想, 到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又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主张。古今中外, 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为许多仁人志士、科学家等所敬奉, 他们为真理而奋斗, 为科学而献身, 以自己短暂的一生践行着这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 为人民, 为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每个人都属于整个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每一代人都应为后代人创造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 他们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文天祥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说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 (包括生者和死者) 的劳动, 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经受着的东西。”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 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 我不知道在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些心灵的写照, 都是为人民, 为社会服务的人生态度的具体表现。

应该强调的是, 为人类, 为社会服务的人生态度, 不是无产阶级仅有的, 更不是无产阶级产生后才产生和创造的, 它是人类优秀的社会公德观念。由于新兴阶级的人生观总是在吸收前代各种人生观念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所以, 无产阶级人生哲学所作的有益统一起来, 并自觉地作为物产阶级人生观的基本准则和出发点。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之所以高尚, 就是因为他的人生态度, 在这一点东航的高度自觉。他说:“我活着, 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正式无产阶级对于人的社会存在、发展和解放的高度自居。以高度自觉的态度服务于人类社会是每个人实现自身的社会性解放的必由之路。人类对这一点的普遍之日, 便是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之时。“只有首先解放全人类, 无产阶级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最根本的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确立的这个根本原理, 毛泽东同志把它通俗地归纳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二,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态度。马克思十七岁时, 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下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 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 互相斗争, 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来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 为了他们的幸福工作, 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马克思在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 我们就不会被任何沉重的负担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 那是我们得到的将不是一点点可怜的自私的欢乐,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 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 但将永远存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 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第7页) 马克思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为人类幸福奋斗”和“实现自我完善”是人生的两条指导原则, 而且提出了这两条原则相统一的根本关系;在为人类幸福的奋斗中, 实现自我完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生态度, 其科学性、正确性就在于指出了只有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即个人的发展、完善只能通过个人的社会化来实现, 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协调起来, 作为决定人生的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1]陈百君.《人生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0年著.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3]《岳阳楼记》.

人生采访者的人生 篇11

萧乾那支笔常撩动读者的感情,十多年来所写的文学回忆录尤其耐看,像《未带地图的旅人》(《散文特写选》代序)、《一本褪色的相册》、《往事三瞥》、《在洋山洋水面前》、《北京城杂忆》,以及这本三百二十八页与前揭代序同名的回忆录,读来无不令人带泪微笑。人生嘛,酸甜苦辣咸,本来是五味调汤。唉,多么富有传奇情调的一生,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斑斓多姿、笑啼皆是的经历啊!

早在燕园伏案日,他就要选择一个接触人生最广泛的职业,选中了新闻事业,而且特别看中跑江湖的旅行记者生涯。接着如愿以偿地走进天津大公报馆,开始接触广泛的社会生活,并有机缘在海外转悠了许多年。一九四九年八月,谢绝了剑桥大学的邀请,做出终老于故土的决定。从此寒来暑往,风吹雨打,雷鸣电击,直面一九五七年的六月雪,奋力泅过一九六六年的红海洋,接触到的社会生活更加深入,格外绚烂奇巧。不过,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配用“生活”这个庄重的美称,只是签了死契之后的“存在”。“存在”即寿长可真算是福气,终于听到了一九七六年十月喧天的锣鼓,挨到了一九七九年的春天。这本回忆录前后七章,从一九一○年“黎明曲”起,一九七九年则被惊喜交并地题作“重见阳光”了,尽管那时还在臭水沟旁的门洞里栖身。

这位人生采访者的人生很不平凡。他说:“我一直把人生当作采访的对象和场地。”“我一生崎岖坎坷,然而心目中始终有所追求。”他自命为乐观主义者:“我一生受过罪,吃过苦头,可也有过好日子。”这回忆录中就坦率地说明多年所持的祸福观就是阿Q式的。莎士比亚尝言:“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说的对,生养阿Q的土壤至今还很肥沃哩!只是作者仍抱着遗憾,总爱说自己是“未带地图的旅人”。“未带地图的旅人只能是个盲目的旅人。”人世间的旅行究竟要带甚么样的地图呢?需要绘有威武的山头、坚牢的靠山、交通灵便的关津、四通八达的码头,以及可供躜谋的隧道吧?未带地图使作者屡屡引以为憾,可惜书中并无直解。

许多情节写得催人泪下,令人品味。讲到少年当羊倌时说:“妈妈死后,除了老姊姊,广漠的人间对我成为冰凉的了。每当我推开栅门,三四十只咩咩叫着的羊向我扑来,就不禁感到一种温暖,一种慰藉。”它如写暮色苍茫中过马恩河,在瑞士的思索和二等火车上的聊天,以及童年挚友二秃子的相认和宴请等,莫不引人入胜,殊难一一列举。

天时有阴有晴,人事也有个否极泰来。琳琅满目的作者履历表上,织地毯、送羊奶、书局学徒、干校泥水匠、“文艺界的王耀武”之外,又添上人民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了。台湾岛上给他出版了《我要人生采访》。他早在一九四九年就感到过中国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幸运的。没有错,他熬到了漫长的黑夜的尽头,当之无愧地成为价廉物美的知识界的代表之一。这也表示出所谓中国特色之一。

在这本回忆录中,作者有意淡化了感情生活中的折腾和遭际,读者可参看他的《搬家史》,文洁若发表在《百花洲》上的“臭妖婆”自述,还有李辉那本《浪迹天涯——萧乾传》。培根说得好:“史鉴使人明智。”可是,人生之旅竟如此艰辛叵测,匹夫匹妇殊难掌握自身命运,明智又谈何容易?

烦恼人生 篇12

一、冯至的特殊经历

冯至最先以诗歌闻名,作为重要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特色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冯至的抒情诗首先具有“沉思”的调子,并在后来有像“哲理抒情化”的发展迹象。而当冯至留学德国后,更受到里尔克、歌德、艾略特、雅斯贝尔斯等人的影响,徜徉在充满哲思和存在主义的思辨当中。 他“堪称独步”的叙事长诗,不仅受到德国歌谣的启发,亦融入了中国传统民间神话的思索。凡此种种,都为后来创作散文诗般的《伍子胥》打下基础。

在冯至1946年发表的《伍子胥》后记中,我们可以更细致地观察到他创作该作品的脉络。早在十六年前接触到里尔克《旗手》的时候,他已感到“色调的绚烂,音调的和谐”,他形容《旗手》“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但经过了十六年的动荡与变迁,伍子胥于冯至而言,除却浪漫主义的想象,更“成为一个在现实中真实地被磨炼着的人”。于是在1942年读到卞之琳重新改订的《旗手》后,冯至再次想到伍子胥,手中笔墨因兴而出, “二千年前的一段逃亡故事变成一个含有现代色彩的‘奥德赛’了”。

“我早有把他们的故事写成叙事诗或小说的愿望,但是总没有下笔。后来能以放开笔,不受历史传说的约束,给故事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是受到鲁迅《故事新编》的启发。它是跟我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耳闻目睹以及个人的生活分不开的。其中有国民党军队里的黑暗,视士兵如草芥,有奸商的投机倒把和囤积居奇,有特务的阴谋陷害,有知识分子的穷困和美国兵的趾高气扬,还有国民党御用教授从重庆飞到昆明,耍嘴皮子乱谈历史,骗取听众的钱财…… 等等,这都不是春秋时代,而是眼前的现实。”[2]可见在相隔十六年后,写出的《伍子胥》已远非“昭关的夜色、江上的黄昏、溧水的阳光”那般简单。

二、语言的幽婉与境遇的残酷

唐湜曾在《冯至的< 伍子胥>》中说到:“在中国的古老传说里,伍子胥的故事原就有过一些绚烂的浪漫色彩,经诗人冯至的手,加上了现代主义的诗情,尤其是意识流或内心情绪的渲染,就成了一个完整而透明的诗的果子。一句话, 这是诗,抒情的诗,却不是;它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3]

冯至节奏舒缓、音韵柔美的语言风格使得这部本该残酷的复仇逃亡故事,掩盖了其中惊心动魄、激烈汹涌的元素。

在《城父》一章中,伍子胥与哥哥伍尚被“邀请”前往郢城,那里囚系着被馋人费无忌污诟的父亲伍奢。伍尚说: “我的面前是一个死,但是穿过这个死以后,我也有一个辽远的路程,重大的责任:将来你走入荒山,走入大泽,走入人烟稠密的城市,一旦感到空虚,感到生命的烟一般缥缈, 羽毛一般轻的时刻,我的死就是一个大的重量。一个沉的负担,在你身上,使你感到真实,感到生命的分量,——你还要一步步地前进。”冯至连用三个“走入”,强调伍尚内心的沉淀。用羽毛的轻渺反衬死亡之凝重,正是冯至的诗意,一种柔和而奔放的浪漫情怀。兄弟二人“一个要回到生他的地方去,一个要走到远方;一个去寻找死,一个去求生……谁的身内都有死,谁的身内也有生;好像弟弟将要把哥哥的一部分带走,哥哥也要把弟弟的一部分带回。”通过在兄弟身上视角的变换、阐释,使得读者在对比中得到关怀的感动而削弱了实际上无比沉重的抉择意义。当面对生死的分离,一切激烈的挣扎都在内心默默生发,生命艰辛的抉择却在此刻被染上了神圣、肃穆的颜色,冯至以其诗化整饬的语言,让其产生优美的旋律,使血腥的残酷现实得到更委婉的净化。

《溧水》整章则如同诗般轻盈、梦幻。子胥与女子相遇, “她过去的二十年也是一个长夜,有如吴国五六百年的历史; 但唤醒她的人却是一个从远方来的,不知名的行人。”把爱情比喻成一种唤醒,唤醒前就是漫长的睡眠。“她不知道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你’。”自发的生命状态,只有当远方的人来唤醒,才能转为自觉。

“——水流得有多么柔和。

——这人一定走过长的途程,多么疲倦。她继续想。

——这里的杨柳还没有衰老。

——这人的头发真像是一堆蓬草。

……一个人在洗衣,一个人伫立在水边,谁也不知道谁的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是他们所想的,又好像穿梭似地彼此感到了。”

散文诗式的反复以及意识流动构成的潜在对话,构思十分精巧。伍子胥夜行昼伏,奔走过程里饥肠辘辘,生活的匆忙与复仇使命,本不应使他有出格的幻想,他精神涣散,身体疲乏,在异国的流浪里,突然出现这么一个携带箪筥的女子,“她把饭放在那生疏的行人的手里,两方面都感到,这是一个沉重的馈赠。她在这中间骤然明了,什么是‘取’, 什么是‘与’,在取与之间,‘你’和‘我’也划然分开了。” 二者的人生在给予和被施舍中得以交融,只可惜,他别无选择,忧愁错过,文本浸在一种哀伤凝持的氛围里。但分明不同于相遇之前的空白,二者的人生已被彼此开拓出更丰饶的一面。

三、“小我”的吸引被“大我”压倒

从子胥拿起弓箭并决定走到更远地方的那一刻,他已背负了来自家族父兄的复仇重担。他开始流亡,荒野之外,遇到众人。他见到了林泽中与妻过平静生活的楚狂,见到久违的小时玩伴申包旭,也见到抱着极大希望去觐见却只能令自己失望的太子建。当行到郑国,他对贤德却已逝的明君子产感到敬慕;走到宛丘,也遭到过小人司巫的暗算。他看到士兵并不悲壮而极其渺小的死亡,他得到渔夫友善而质朴的帮助。在这之中,他在行进中不断拾起自己的仇恨,也不断思索自己异于常人的命运。

他始终对有高贵美好心灵的贤人季礼怀有崇敬,可现实却缚住了他的手脚。“他虽然还有向着高处的,向着纯洁的纸鸢似的心,但是许多沉重的事物把他拖住了。”正如冯至在后记中写的“在停留中有坚持,在陨落中有克服。”为了国仇家恨,伍子胥不得不放弃自己本心所追寻的美好,但人生本来就是在抉择和可能的往复中行进,当一个民族面临极大的威胁,个体往往不能适情任性,而必须去承受其中的苦痛。

四十年代战争时期,冯至在与夫人姚可昆合译《威廉 · 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的译本序中曾提到德国的修养小说,“在社会里偶然与必然、命运与规律织成错综的网,个人在这里边有时把握住自己生活的计划,运转自如,有时却完全变成被动的,失去自主。经过无数不能避免的奋斗、反抗、诱惑、 服从、迷途……最后回顾过去的生命,有的是完成了,有的却只是无数破裂的片段。”[4]显而易见,《伍子胥》这部偏重人物内心思索的诗化小说,深受德国修养小说的影响。而伍子胥历险式的逃亡经历,虽受到诱惑、走入迷途,但最终并无妥协地卷入了复仇计划的部分。

在冯至这里,伍子胥最终抛弃了对于形而上的自我追寻,反诸于形而下的真实痛苦,他走到吴市当中,作为面貌黧黑的畸人,吹起饱含深情的曲子,人们涌向他,而一个伟大的复仇计划便从此开始。

摘要:《伍子胥》作为诗人冯至写的,一部历史新编复仇小说,既有诗意浪漫的语言,又有一种直面现实的精神。本文旨在结合冯至的背景,探讨《伍子胥》里个人与社会理想追求的矛盾关系,思考理想之委婉和现实之残酷,从而启发人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上一篇:细节材料下一篇:研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