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2024-10-04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精选12篇)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1

1 宜就镇当前农机安全生产的现状

随着农村农业经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对农业机械推广,农机具补贴资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机械保有量逐年递增、发展迅猛,特别是农业机械的动力机械和农机具、农村加工机械等作业机械也已进千家万户,拖拉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运输、农田作业的主要工具。全镇12个村委会,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9台,耕整机2245台,有持证驾驶员226人,乡镇农机执法监管人员3人,基本上全镇这么多的机械化由这几个人来完成安全教育、路检路查纠正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农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面临形势十分严峻。

1.1 乡村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文化素质落后的影响,农机运输安全严重地存在着“六差。

驾驶员安全意识差,尽管在每季度组织机手安全学习,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观看农机事故图片、案例分析等内容的安全教育,但是农机驾驶员忽视和放松安全驾驶仍然存在,安全学习时驾驶员参学率低,机手总是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没有健全的学习规定和其他约束他们,事故时有发生。原因是:无证驾驶,报废车上路、带“病”车、“黑”车从运、酒后驾车、疲劳驾车、客货混载(给人拉货就一定拉货主放不下情面)、违法操作、不办理保险、不按期参加车辆检验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

运输道路路况差,乡村路面窄、窝坑多、弯道多,加之受雨水冲袭、养护管理不到位,还有一部分乡村道路不那么畅通等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驾驶的车况差,一方面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重挣钱,轻保养、不维修,超负荷装载运行。

由于路况差,容易造成机械安全性能损害,从而加速了机车“老化”影响安全运行。

由于摩托车多、微耕机多,注意力差,一旦放松警惕就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

各种机械在运行中安全防范差,在机械运转操作时不带防护设施或者满不在意的侥幸心理,造成伤害事故。

1.2 农村农田作业机械安全隐患。

农村农田作业机械数量多、分布广,安全监管难度大,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得到督查整治。绝大部份操作手缺乏正规的操作技术培训,安全意识差。机器维护保养知识缺乏,购买配件极不方便,易造成“病机”作业,潜伏着很多安全隐患。无证操作农业机械较为普遍,自认为啥都懂啥都会,不按说明,想怎样就怎样,疏忽大意造成机伤人事故时有发生。

1.3 异地拖拉机监管隐患

由于我州相关政策规定对大于14.7KW的大型运输拖拉机不给于落户,因此持有拖拉机驾驶证的一些驾驶员去买了大型拖拉机后,只能到外专州落成拖拉机牌照在本辖区内搞运输,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对他们进行监管,因此往往有失控的情况,谁买了这类车、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买的,以我们掌握的情况有出入,因为他们想买什么车、什么时候买、到什么地方落户不会对我们监管部门说,所以对他们没有什么约束。

1.4 农机监理人员监管力度隐患

县级监理员已参公执法主体符合,乡镇监理员是事业人员执法主体不符合,严格的说事业人员是没有资格执法的,因此人的思想不稳定有看法,县级监理很少下到镇村一线时时巡查执法,一年半载只安排工作、不责任担当,是责任下推,县级办办业务、督查下级,再者乡镇只有3人,时间没有保障,当然监管就很难到位,而且总感到责任重大,不知什么时候就丢了工作。

2 影响农机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因

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多和农机事故对百姓的经济、家庭的损害,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机安全生产。但是,一些措施不完善制约着农机安全的管理。

农机监理人员执法难。《道路交通安全法》以来,农机部门主要负责拖拉机入户、过户、检验及其驾驶证办理、审验,道路安全执法等以上所谈到的工作量,难度大。

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分配不均,农推中心一大家子人。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共有3人专职1人,从数字上看人员还可以,但实际执法中并没有这么多人,其余2人在那个岗位兼这个岗位,显然现有编制人数与岗位配置要求人数严重不妥,特别是分布在各乡镇的工作人员不能满足现有的农业机械保有量的监管力度,使监理员感到疲乏,力不从心。

3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机械机生产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对县级农机安全机构、职能要结合本地本县、农机安全监理实际,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监理机构、职能的法律地位,促进农机安全监管走向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建设轨道,建立一支具有军事化管理、生机活泼的人才,业务精通,面向生产一线具有高素质、懂法律、文明和谐、勇于奉献、敢于吃苦的服务型执法队伍。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农机安全生产是促进农机化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为此,除政府部门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部门的指导外,单位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深入基层一线,投入到每项工作中去敢于发现问题,切实帮助解决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解决实际存在困难,只有切身体会,才能得出好的解决办法,不能靠想像、听汇报、尽快出台政策制定可行有效很好操作的措施,领导要敢于担当、拿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确实为下级解决困难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努力开创新局面。

2.农机监理工作难进行的具体问题。国家明确规定的县级农机监理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系列、乡村道路、田间地头、等各种机械实施安全管理具有实际意义,在强化农机安全管理责任的同时,要从保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人身安全的实际出发,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公平合理、行得通的一些措施、规定,提高可操作性和农机安全监理水平。

3. 虽解决农机监理员3人、监理人员着装,但在岗专职人数1人,近年来农业机械增加了好几倍,显然几个人在管理上千台农业机械必然是鞭长莫及。

农机监理人员上路着装执法刚刚委托,由于业务不熟会影响农机安全监理的力度和执法的严肃性,况且,在道路上执法和在农村加工作业机械的安全检查、事故处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属农机监理范畴。在老百姓心中对农机监理员还很陌生,对监理工作还不了解,不知是哪路人,怎么在路上执法查车呢,在执法还是在敲诈,从言行、举止、态度等方面又没有交通警察规范;农机安全管理需要很多投入,如人员、时间、车辆及燃修费、生活保障等。解决好农机监理人员的生活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生活保障都没有,就无法再谈工作效率问题,单位要有一套完整的保障措施长期有效地保证正常工作开展。

4. 农机监理要发挥过去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措施,面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采取新办法。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农牧林业机械铺天盖地,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农机驾驶操人员“安全日”活动,到农村到田间地头,人员密集地方,发放宣传材料,在事故多发地段、交通要道,农机大户大院、偏僻死角、集贸市场等越是老百姓农忙季节越要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特别是在“春耕”、“三夏”、“三秋”抓好这个环节,再是在老百姓农闲季节要走家上户检查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安全使用,不光要走走形式、在大街上挂一块布标、播放交通事故案例片,图片展板,还要到公路沿线多写标语,应该知道农民大多数在农村、在田间、地头,宣传安全知识是让老百姓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让老百姓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要得到真正效果才是目的,扎扎实实搞好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只要工作做实群众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有效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

5. 让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时刻记住农机监理就在身边,不能违法,在道路上行驶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要时刻记住不能违法载人、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要按规定安全行车。农机监理的执法是为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着想,在履行本职工作。让每个农机手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形成好的习惯,时刻牢记:“农机监理到处有、安全第一记心头”。

参考文献

[1]刘效海,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机械推广2008(3)

[2]郭超,新形势下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农业机械,2007(8)

[3]钱权忠,王振成,刘洪祥,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3);113-114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2

[摘 要]本文以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当前改革的发展趋势为研究目标。首先,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内容和重要作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重点从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管理体制、农机牌证管理方式、农机安全监理基层服务、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机安全监理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农机 安全监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TM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26-01

引言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支撑农机化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机安全监理系统围绕农机化中心任务,依法监理、开拓创新,取得了宝贵经验。展望“十三五”,全系统要着力解决当前还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保障不足等问题,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添动力,推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另外,当前,随着免费农机监理政策的正式实施,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处于改革历史的拐点,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本文将针对当前农机安全监理的改革发展趋势进行重点探究。

一、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内容与作用分析

对工作内容及目标的掌握,是切实履行农机安全监理职能的前提。农机监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是监督指导地区农民正确使用农机,对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二是负责收割机,拖拉机等常见农机驾驶证的下发,补办和驾驶人员后续的审查;三是农机的注册、变更、转移等相关业务的受理以及机牌等农机相关证件的?l放;四是地区农机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五是有关农机的群众信访受理以及农机违规违法事件的行政处罚执行。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现代机械化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农机监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机使用进行监督和指导,提高了农机的操作效率和使用成效,同时对于存在危险的操作及时进行纠正,可以有效避免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农机安全监理还有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作用,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传统农村经济落后面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农机安全监理改革发展趋势

“十三五”是实现我国农机化转型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和依法治机的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防控农机事故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为主线,加强农机监理机构能力建设,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保障农机安全发展。笔者结合当我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实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农机监理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趋势

当前,农机监理部门运行的管理体系是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体制,有些已满足不了农机化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滞后于农机安全监理的新要求,安全监管出现盲区和漏洞。在县、镇、村三级管理体制中,除县级外,镇、村两级监理体系已基本处于网破线断的状况,直接制约了监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创新农机安全监理的体制,重建农机安全监理网络已经成为各级监理部门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建立新的监理体制必须坚持“巩固提高县级,解决镇村两级”的总体思路。在县级体系建设上,为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建议配强机构设置为副科级;在镇级体制建设上,建议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实施农机安全监理资源重组,即按照行政区划,在几个镇的基础上组建农机安全监理中队,正股级建制,由合并镇的农机安全监理员连人带编整体划转,由市农机安全监理所代为管理;在村级体制建设上,可在各村聘请一名村干部兼任农机安全监理员,也可由各镇根据情况单独设立,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年初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年终由县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和镇政府统一考核,兑现奖惩,以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监理体制的不断完善。

(二)农机牌证管理方式改革发展趋势

对拖拉机和收割机实行牌证管理,笔者建议不能全盘按公安交警模式来办理。对上道路行驶的、既上道路行驶又从事农田作业的拖拉机和收割机:核发行驶证(号牌、登记证书)和驾驶证;对14.7kW以下纯粹从事农田作业的拖拉机、微耕机等自走式农田作业机械:核发准用证和操作证,核发准用证和操作证可以简化手续,只要机手提供相关资料,通过一次培训就可以办理。当阳市属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注册登记率、检验率、驾驶人持证率”(俗称“三率”)普遍较低,其原因就是把所有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其他农业机械都统计为分母(包括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把已经办理注册登记、已经检验和已经核发驾驶证的分别作为分子,其比例自然很低。如果把14.7kW以下纯粹从事农田作业的拖拉机(实行操作证和准用证管理)、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从分母中剔除,那么,农机“三率”就会大幅上升。因此,农机牌证管理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三)农机安全监理基层服务改革发展趋势

服务组织长期以来,农机监理执法最基层的单位就是县(市)农机安全监理站,乡镇无组织来承担,无人员来管理。如何来解决农机监理基层无“脚”的问题是摆在我们当前工作的一件大事。以往,农机安全监理基层业务依靠镇(处)农业服务中心,仅仅只能帮助一些简单的服务,服务人员因无农机安全执法资格和单位无工作经费而力不从心。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如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因为这些合作组织都拥有很多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机安全对他们至关重要,没有农机安全,就没有发展,他们有带头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服务组织来带动其他农机用户。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县(市)农机安全监理站与服务组织法人签订,服务组织法人再与社员签订。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来集中社员开展安全技术检验,并带动周围其他农机用户参加。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组织驾驶人安全学习,带领新农机用户到监理站办理注册登记和考试驾驶证等。

(四)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改革趋势

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坚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执法监督管理性质,加强协调,巩固机构,稳定人员。紧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进“互联网+农机监理”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新技术、新手段,发挥好行业媒体作用,搭建平台,推进农机生产、销售、使用、推广、监管等的方便、高效、互联互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人才培训,完善人员考核机制,增强队伍活力,提高文明监理能力,造就爱岗敬业、奋发有为的安全监理队伍。

另外,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工作重心下移,大力开展年检年审到乡、安全宣传到村、隐患排查到户、执法检查到田活动,努力为农民办实事。为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全系统十分注重队伍建设,通过编制教材、举办培训班、开展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机推广、农机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实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机安全监理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部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来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通过监理体系的完善以及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维护农村经济市场的稳定,推动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当前农机管理常见问题浅析 篇3

【关键词】农机;管理;问题

0.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在不断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的高效使用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先行因素,在农业建设中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农机管理技术,才能够切实保障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速度。提升农机管理能力,首先要加强对农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的农机管理策略,提高农机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夠更好的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1.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在农业发展建设中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其中农业管理人员对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是首要的问题,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想要加强农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应该提升管理者对农机管理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农户购买使用农机具很普遍,甚至很多农民朋友对农机具性能和使用特点都有很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农民对农机的使用仍存在众多错误的认识,他们都认为自己就可以进行操作和维修,这是管理层对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的农民群众对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想要改变人民群众对农机管理的认知偏差,首先要加强农机管理者对农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应该加强农机管理推广工作的开展,农机使用问题远不像农民朋友想的那样简单,很多农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是很强的,只是利用通常机械操作和管理的技能很难实现对农机的长久高效使用,同时某些农机具的使用危险程度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忽视专业维护和防护的作用,很容易给农机带来一些隐患,甚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这不仅仅关系到农机使用寿命的降低,而且会造成众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会危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地方相关部门和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安全生产也存在短板,农机安全执法和农机安全管理跟不上,造成很多已经达到报废年限的农机依然在继续使用,超期服役,存在众多安全隐患,直接危害到人们群众的自身安全。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会直接导致自身的技术不过硬,不能给予农民以有效指导,会导致农机使用过程中出现众多的失误,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建设,而且会严重的影响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

1.2农业机械管理体系不健全

农业机械管理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农机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大问题,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较为悠久,长久粗放的农业操作模式使得人们对新型农机的使用没有较系统的认识,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够全面认真,很多乡镇的农机站已经空有其名,农机管理人员不是被抽调就是另谋出路,没有固定岗位,许多乡镇虽有农机管理站,但由于农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管理人员一般对农机技术掌握不足,管理水平低下,对新技术新农机不了解,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机管理的质量水平,使得农机管理工作出现空白的状况。农机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只有建设较为完善的农机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国家对农机扶持资金的有效运转,才能够确保农民群众对农机使用具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从而实现农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提升。

1.3农机管理人员素质不过硬

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不过硬是影响农机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管理人员素质不过硬。直接影响了农机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降低了整个地区的农机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2]农机管理机构的作业人员存在着年龄偏大,农机技术落后的问题,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业务不懂,对新农机更是一窍不通也直接影响到了农民朋友接受农机技术教育的水平,进而会直接降低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效率。农机使用效率的不足又会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农机管理人员技术不过硬,在为农民提供高效技术服务,促进农机农业快速发展方面,常常会表现为有心无力,因此只有加强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才能够确保农民朋友对农机的合理使用,进而能够为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2.加强农业机械管理的对应措施

2.1提高认识,加大农机管理宣传力度

要实现农机管理在农民群众中的高效开展,首先应该解决农机管理的思想认知问题,只有不断的加大农机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才能够使农民朋友摒除自身的传统农机使用思想,同时也可以端正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而才可以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只有不断提高对农机管理的认识,加大农机管理宣传力度,才能够改正农机管理者对农机管理不够重视的态度,才能够实现农机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进而能够为农民朋友在购买新农机和在新农机的使用上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并可以对在农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高质量的解答。只有加强农机管理者对农机管理的重视态度,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机管理工作长久高效的开展,才能够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建设提供高效的保证,进而能够确保我国“三农”工作的开展力度。

2.2规范管理,建立完善农机管理体系

实现农机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首先应该确保农机管理的规范化,和农机管理体系制度的完善化,只有建立健全农机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政府给予农机工作的支持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进而保证农机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到岗到位,可以为农机作业人员提供更贴心的管理服务。

2.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素质

农机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农机管理必定产生重要影响,农机管理人员要迅速提高专业技能,多学习多培训,要成为新农机的技术先导者。只有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够切实保证农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够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多安全意识。

3.结束语

农机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范围的不断加大,确定了农机管理关系着农业生产命脉,只有仔细分析农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整治,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促进我国三农工作的发展。只有提升农机管理者对农机管理的认识,对农机使用技术的不断升级,加强对农机安全使用技术的教育力度,才能够切实提升农民群众对农机管理的重视,进而能够保证农民群众在农机使用中的技术专业性。 [科]

【参考文献】

[1]韩宏丽.浅谈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

对当前平陆县农机安全形势的思考 篇4

1 平陆县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及存在问题

1.1 农民对农机安全生产和监理工作意识淡漠

农民使用或经营农业机械, 应当按照《山西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程序履行有关手续。现实是农民在买到农业机械后, 到农机监理站办理相应的牌、证手续, 接受拖拉机驾驶员资格技术培训和考试的人并不多。

1.2 农机监理部门行政作为举步维艰

农机监理部门要对本辖区的农机安全负责,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机手、操作手进行技术培训, 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农业机械的更新速度,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本辖区的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查处违章、纠正陋习, 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有序推进。但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 执行起来却难之又难, 无证驾驶时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 农机安全生产隐患重重, 事故频发, 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相当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甚至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1.3 经费缺乏

农机监理部门经费不足, 设备简陋, 人员力量不够充实, 导致农机监理的依法执法行政作为很难实现, 剖析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仪器设备、技术条件都不完善, 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效果难以保证。

2 改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措施建议

要从根本上扭转改变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堪忧的现状, 应当从源头上加强管控, 在实际操作中做好技术指导。

2.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 普及提高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要继续深入宣传学习《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条例》 (国务院第563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山西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提高农民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学法、守法。重视对农业机械日常作业运行期间的安全规范操作, 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业机械的使用者、操作者及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 做好农机年底检验审验工作

农机监理队伍组成的强弱, 监理队伍人员素质的高低、依法执法能力的高低, 都决定着整个监理队伍的强弱。十八大以来, 中央强调要全面依法治国, 农机监理也不例外。农机监理在执法过程中, 也要强调依法行政, 不仅要着装上岗、证件齐全, 更要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便民、高效。农机监理的方式方法也要进行相应地改变, 改变以往的作风, 以拉家常的方式, 用身边实实在在的安全案例, 对农民朋友进行科学指导、引导, 使农民朋友更容易接受和认可, 只有你走进农们的生活, 农民才会更容易、更快、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农机监理部门的检查、监督, 积极参加农业机械的挂牌、办证、年度检验、审验工作。此外, 要依法处理和纠正各类农机安全违章行为, 依法调查处理农机事故, 完善农机档案管理等。

2.3 强化对农机监理部门的领导, 为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5

农机安全生产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第一年,我站将继续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为农机监理工作主线,自年初到今,农机监理工作主要以保障春耕期间拖拉机安全技术状态及农机生产安全为目标,现就这半年来监理站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机监理指标完成情况(1—6月中旬)1.拖拉机检验:共检验拖拉机4097台;复训3981人。2.清理“黑车”:共清理出473台,并检验合格注册登记。3.清理“非驾”:共清理出766人次。

4.农机事故:截止目前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和一般农机事故发生。

二、农机监理工作开展情况

1、制定2011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并与各执法中队签定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对于完不成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站内绩优考评资格,并与奖金福利挂钩。

2、加强农机驾驶培训知识接触面,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相关的最新的法律、法规以及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新资讯的宣传,做到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并对参加农机培训的驾驶员发放了专业培训书籍。

3、严格考验制度管理,严把考试关、检验关;到日前

为止牌证核发无一失误,未接到一起投诉。

4、严格遵守牌证管理、核发规程,牌证核发正确率达到100﹪。

5、集中全体监理员学习《道交法》、《刑法》对于无证驾驶、酒驾醉驾的新规定,并结合农机安全监管的工作实际进行大力宣传,并与公安交管部门协调处理关于农机酒驾醉驾以及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

6、继续加大对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村、户的扶持力度,并与我市新农村工作以及城乡基层组织共建活动相结合,对穆棱镇振兴村与福录乡四方村进行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创建。

7、查处纠正农机各类违法违章行为2515起,发放安全反光标识600余贴,有效地降低了春季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提高了广大农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减少了春季农机事故的发生。

三、下步打算

在下步的工作中,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加大清理“黑车、非驾”工作力度,依法取缔报废拖拉机行驶和作业,消除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确保农机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2、继续做好拖拉机检验工作,严把检验关提高拖拉机技术状态和驾驶人安全意识及守法自觉性。

3、继续严肃拖拉机牌证核发及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健全考试、检验责任追究制度,严把发放牌证关,强化农机事故源头管理。

附:(本文主要数据与报省、市农机监理部门基本相符;另由于省监理站业务网络与国家金农网并网问题,实际拖拉机注册登记及驾驶证核发数略高于本文数据)

穆棱市农机安全监理站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6

【关键词】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现状;发展探析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速度逐渐加快,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也逐渐建立,乡镇农机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农业技术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基层农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资金的保障、政策的扶持、制度的完善以及基层的推广。当前我国基层农机技术的普及工作虽然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和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普及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经验,根据当前农机技术普及的现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当前农机技术普及现状

1.1政策的大力扶持

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国家和各地方为了促进基层农机技术的普及推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如农机购置补贴,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加快了基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设立专门的经费保障基层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同时还建立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成立农机站、配备专业人员,从组织架构上使农机技术普及工作得到完善。

1.2机械化水平提高

在科技的推动下,我国有多所科研院校和广大农业基层工作者对农机技术进行研究创新,为我国的农机技术飞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使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广大农民在农机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不仅从繁重的农业作业中脱离出来,而且提高了作业速度和效率,经济收益不断增加。

1.3农机技术市场化

农机技术的市场化,使农民可以在农机市场自主的选择所需的农用机械,市场竞争、优化逐渐促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

2.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问题

2.1基层农机普及体系需要调整

农机市场的形成使农机推广部门已经不是市场的主体,原有的普及方式不再适应自由开放式的市场需求,专门的农机推广机构被融入农业服务中心的体系,农机推广的重视程度和力量有所减弱。从普及工作来看,农机技术的推广只重视生产流程,忽略了生产后的深加工,对于农作物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待开发。农机市场也随着工作的重视角度,出现了市场脱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2人员素质较低,队伍专业化不强

由于基层工作较为枯燥和艰苦、待遇不高,具有较高技术的专业人才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很难吸引人才。而在原有的农机推广人员中虽然经验丰富,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但是年龄大龄化较为严重,专业化技能较低,同时受到知识结构和年龄的影响,部分人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慢,研究能力较弱,因此技术力量逐渐减退。在人员配置方面,很多地方配备2-3名工作人员,平均到各县、乡镇不足1人,队伍力量明显薄弱。

2.3农机普及方式不到位,机器与技术结合不紧密

在宣传方式上原有的推广工作大多停留在技术的介绍和说明,而没有实际的操作演示,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工具存在一定的质疑,没有形成全面而深入的印象,因此对农机的接受速度较慢。部分农机推广只重视新技术、新农艺,而忽视了是否符合本地区的耕作方式或是农机的使用与农艺无法结合,不能充分发挥机械技术的科技性。

2.4保障经费不足,普及渠道不畅

虽然地方上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农机的推广和强农惠农工作,但是由于地方经济的限制,特别是贫困和偏远地区,经费严重不足。同时这些经费一般只够用于基层的推广活动,对地区的农机化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维修维护、零配件供应、场地设置、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工资待遇、研究深化等还远远不能满足。在农机普及的渠道方面,由于其受交通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实力、配套设施的影响,很多基层地区普及渠道受限制,不能通过广播、电视、收音机、电话、网络、传真、宣传样册等渠道进行,只能通过口耳相传,因此严重影响推广的效率。

2.5农民对农机接受需要过程,普及工作缺少配合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信息较为闭塞,思想相对保守,对先进的技术与科学接受需要过程,同时由于农机的使用需要资金的投入,部分农民认为原有的耕作方式和人工劳作可以满足农业的耕作,农机投入会增加耕作成本,因此不希望在农机方面有过多的投入。基层工作人员对农机进行讲解和推广时,部分农民持有抵触心理,不配合宣传工作,因此造成推广工作的困难。

3.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建议与对策

3.1完善基层农机普及制度和服务体系

设定专门经费与人员对农机技术进行普及,扩大农机推广工作的服务范畴,建立广泛的服务体系,推动农业服务站的工作,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建立高效、先进的农机推广制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的需求为发展方向,基层人员推动农机市场的发展,协调农民与农机市场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2提高农机人员素质,做好团队建设

一方面要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要做到吸的来、留得住、用的好,促进新人带动农机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对于原有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培训,定期组织学习,鼓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去先进的地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开阔眼界。同时还要加强团队建设,根据基层服务面积、涉及范围、人口总量、工作难度增加人员,将工作面拓宽,深入农村和农民中去,使农机技术普及真正发挥作用。

3.3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普及推广方式,基层工作人员应多种方式结合推广,一方面要对新机器和新技术进行演示,让农民在实践中体会到农机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要对先进技术进行了解判断是否适宜地区推广,是否在某些方面需要改进和优化整合。基层工作人员还应加强技术研究的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理论中升华,研究出更适宜的农用工具与技术。

3.4保障经费,拓宽渠道,建立普及网络

确保基层农机普及工作所需的基本经费,促进正常工作运转。拓宽普及渠道,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宣传、组织农民学习并寻找切入点,用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使农民对了解科技现代化带来的好处,建立农机技术普及网络。 [科]

【参考文献】

[1]陈群凤.基层农机技术普及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福建农机,2012:(12).

[2]张德春.关于深化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考[J].云南农业,2009:(5).

[3]谭铁安.让基层农机技术培训赶上现代农机发展步伐[J].中国农机监理,2009:(9).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7

一、政府部门有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平安农机是农机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而此项工作并未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 不愿意拿出资金投入平安农机建设, 有些领导甚至还认为拖拉机只是用来农田作业, 不用参加检验和审验, 否则就是加重农民负担, 孰不知拖拉机年久失修, 非常容易造成农机生产机械事故, 是农机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二、农机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落后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机的用途越来越广, 由农田作业、运输作业向多种行业发展, 对于道路上的农机管理工作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监管模式, 而对于农田作业的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力度相对薄弱。另外, 还有大量新式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运用, 如果操作不当也容易引发机械安全事故。在新式农机具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农机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太落后, 已不能适应对新式农机具的管理。

三、农机操作人员基本素质和操作技能较低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很多文化程度高、懂技术的人员都进城务工, 所以在农村从事农业机械操作的大都是非专业人员, 再加上有的农民不爱学习, 不参加培训, 驾驶经验少, 水平低, 不掌握机械的原理和性能, 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机械的一些隐患, 而使有些家用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难以保证, 驾驶凑合车的现象增多, 所以不安全的隐患增多。

四、农业机械的报废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农业机械长久不保养会造成零部件的腐蚀, 引起机械事故。而农业机械和其他机械一样使用到一定期限后其技术性能和使用性能都会明显降低, 故障和事故率会明显增高给农机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所以农业机械也应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报废制度, 同时为确保报废制度的顺利实施也应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五、技术后备力量和经费不足

农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县级, 目前县级农机管理机构相当一部分为自收自支或差补事业单位, 靠管理收入维持工资和工作经费。另外, 随着人员工资和维修、拥有价格的不断上涨, 农机管理机构正常运转的费用在增加。农用车移交后, 管理的对象大量减少, 收入和支出的不对等, 是相当一部分县级农机管理机构工资发放困难, 执法经费严重短缺。同时由于机构的精减, 农机部门极少吸收新人, 致使农机技术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8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拥有量大幅增长, 农机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突出,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 我区农业机械的推广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目前, 全区拥有上道路拖拉机5969台, 拖拉机累计在册数4725台, 检验拖拉机2205台, 拖拉机上牌率 (%) 79%, 拖拉机检验率 (%) 46.7%, 持拖拉机驾驶证人员2370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的同时, 也存在着事故多发的趋势, 农民出行难, 广大农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 搭乘拖拉机出行的情况仍有发生, 农机驾驶员在运输作业过程中, 违法载人、超速超载、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违法行为仍履禁不止, 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我区山区半山区占78.62%, 全区75%的拖拉机都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 思茅区农机安全监理总站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辖区内农业机械生产安全。但是, 由于我区辖区面积大, 公路里程长, 导致农机管理漏洞大, 死角多, 部分拖拉机脱检;拖拉机上牌率、驾驶人持证率低, 黑车增加, 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2 农机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少, 执法队伍不齐

一方面是人员少, 全区共有专兼职农机监理人员21人, 其中:区农机监理站监理员12人, 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农机监理人员9人, 乡镇监理人员兼职多, 专职少;另一方面是执法队伍不齐, 由于农机监理属于事业单位, 其执法人员来源没有按照国家公务员高标准高要求规范进行管理, 造成进入渠道多, 把关不严, 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2 农机安全宣传不够深入

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纳管意识淡薄, 认为拖拉机特别是小型拖拉机是自己的农具, 主要用于农田作业和生活服务, 很少上公路, 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容易掌握, 一般的技术维护和维修问题自己就能解决, 不存在安全问题, 也就没有必要到农机部门进行知识培训, 没有必要花钱费工夫办理牌证和进行年度检验,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违章现象严重, “无牌无证”行驶、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拼装和报废车辆、违章载人、超速超载等违法现象时有所见。

2.3 执法力度不够

现在虽然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委托农机监理部门实施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 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专用车辆、执勤设备、勘查设备和通讯工具等执法装备配置不到位;农机执法人员的整体执法水平还不够高, 业务不够熟练, 人手不够, 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了委托执法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3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3.1 切实提高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在农机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积极向政府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领导汇报农机安全监管工作, 想方设法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争取纳入社会大安全生产工作范畴之列, 纳入政府达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形成由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的良好体系。

3.2 加强自身建设

当前农机监理队伍普遍存在装备落后、监理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 难以适应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农机监理部门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 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的投入, 有计划地培训农机监理人员, 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农机监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机监理部门执法水平的高低, 农机监理人员要具备广博的业务知识、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 履行政策法规时, 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服务农业, 服务农户, 服务机手的思想意识, 自觉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 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3.3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是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责, 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动员全社会关注农机安全生产是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宣传内容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以及组织开展典型农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为内容。宣传方式以突出重要节假日、农村赶集日, 深入乡镇、村、农村学校等重点场所, 采取适合农村特点, 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增强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开展与主题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乡镇、村、集贸市场, 以创建“平安农机”为主题,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即:给每个农机户送1本农机安全知识手册 (或农机安全生产常识) ;在每个村张贴安全宣传挂图;在重要路段或事故多发地段设立警示牌;二是以“校园安全”为主题。深入每一所农村学校, 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即:在每个学校至少张贴1组农机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学生发放1本《农机安全知识手册》;在每所学校上1堂农机安全知识教育课。通过安全宣传教育, 达到“教育一个学生, 辐射一个家庭, 带动整个农村”的目的, 促进农民群众与农村学生农机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三是“以案说法”为主题。在赶集日, 每个乡 (镇) 举办1次农机事故警示图片展览, 用发生在身边血淋淋的案例对农民群众、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进行警示教育, 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以及农机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与安全意识。

3.4 加大农机安全执法整治力度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9

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取得的成效

安徽省桐城市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自2005年启动, 补贴资金逐年递增。4年来, 累计落实购机补贴资金403万元, 其中2007年和2008年在血防区实施“以机代牛”补贴资金103.5万元, 享受补贴农户达1 139户。实施农机购置补贴, 大大激发了农户购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4年来, 共拉动桐城市农民投入2 000多万元, 购置各类农机具1 171台 (套) , 其中联合收割机162台, 大中型拖拉机14台, 茶叶机械259台 (套) , 小型耕作机械575台, 水稻插秧机28台。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投入, 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 提升了农机化作业水平,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

当前农机购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现行的补贴工作程序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一是上级下达的购机补贴计划太迟。每年春节过后, 农民就着手购买农机具, 以便尽快投入春耕生产。可是安徽省农机局当年度的农机购置补贴计划指标要到3月底才能下来, 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目录》 (以下简称《目录》) 下发就更迟, 要到4月初。庄稼农时不等人, 在这期间, 往往会出现农民早买农机具享受不了补贴, 而迟买农机具又耽误农业生产的两难局面。二是购机补贴工作结束时间过早。一般要求在9~10月结束当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而桐城市一些已提出购机申请的农户还没有提货。没有提货的原因, 一是错过了农业生产季节, 而下一季作业时间尚早;二是资金暂缺;三是农户房屋拆建, 暂无处库存。为赶时间付清货款提机, 仓促之中, 用户购买的机械往往不能如愿随心, 要么是外观不合意, 要么是配套装置张冠李戴, 移花接木。

(2) 现行的补贴工作程序存在明显漏洞。按照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规定, 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程序是:农户申请→接受审查→张榜公示→签订协议→提货购机→资金结算。按现行的办法, 任何农户都可以提出申请。而在审查申请表时, 农机部门根本无法判断哪一户真正想购买, 即使有的农户当初确实想购买, 也有可能由于资金、机型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而最终放弃。而此时的张榜公示, 由于农户没有签订协议, 按程序规定不能付款购机, 因而缺乏约束力, 起不到任何监督作用, 形同虚设。

(3) 有些补贴机具质次价高, 部分经销商服务不到位。一些企业为了让产品上《目录》, 花费了宣传推介等费用, 售价较《目录》外同类产品高, 且一些经销商不让农户还价, 或不给、少给配置, 要给另加价, 造成农户既得利益缩水。而上了《目录》的产品因监管不及时, 也存在鱼龙混杂现象, 有些产品质量不过关, 主要表现在小型耕作机械和微耕机, 作业中故障多, 耽误了农业生产。有些经销商将主机、底盘、配套农具偷梁换柱, 或只提供几台样机,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农户不合意也得买;还有些经销商不能及时提供“三包”服务, 有时尽管派人来维修, 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排除故障, 直到第二次、第三次上门维修, 才解决问题, 降低了补贴机具的使用效率。●

2009年3、4月“特别关注”讨论题预告

2009年3月讨论题目:某企业的服务让我深受感动。

内容及要求:介绍你亲历的或者你身边人亲历的让你感动的服务, 可以是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也可以是用户与企业交往过程中的感人小事等。截稿日期为2009年2月25日。

2009年4月讨论题目:各地春耕生产农机具需求。

对当前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篇10

1.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

(1) 培训生源严重不足

许多农机户或驾驶员思想上存在误区, 他们认为参加培训与否无关紧要, 只要在搞好自家责任田基础上, 农忙时拉麦子、玉米、水稻, 做点农活, 农闲时搞点运输, 赚点收入, 又不是专业搞运输的, 因此, 不办驾驶证也无所谓, 抓得紧查得严就办。如果交警参与拦截检查, 每年向交管所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畅通行驶了, 使得培训生源减少。同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农用运输车交给公安部门管理, 农机部门对拖拉机由原来的全方位管理变成了静态管理, 违法农机查处面明显缩小, 某些地方对参与重点工程建设的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管理持默许放任态度, 而农机监理人员对这些无证人员只能采取说服教育的手段, 不能按要求进行查处, 从而给农机手造成一种错觉, 即有证无证一个样, 使得主动参与培训的人员逐年减少。

(2) 培训经费十分短缺

由于对农机教育培训存在认识误区, 各级财政对农机培训投入较少, 培训经费严重短缺。由于经费缺乏, 学校教学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水平, 更谈不上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师授课只能纸上谈兵, 没有物质基础的支持, 提高培训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3) 教学人员知识老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 带动了农机化技术水平不断更新, 一些高新技术在农机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农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很多从事农机教育培训的工作者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造成师资队伍老化, 缺少新生力量。

(4) 基层农机管理弱化

乡镇农机管理组织网络不全, 使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组织工作难以实施到位。不少地方乡镇农机站撤并入乡镇其他部门, 管理农机的人员大大减少, 且存在管农机不懂农机的现象。

(5) 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工作到位与否, 直接关系到农机培训外部运作环境的好坏。宣传工作力度不足, 说明农机主管部门对农机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 对农机培训缺乏有力的支持和有效手段, 在这种环境中, 很难开展正常的培训工作。同时, 在农机技术培训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 农民尝不到培训带来的甜头, 致使农机培训工作很难开展。

2. 摆脱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困境的途径

为使农机化学校这一农机化技术培训的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必须认清当前形势, 抓住发展机遇, 采取措施, 知难而进。

(1) 更新教育培训观念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治经济, 既然有竞争, 就存在优胜劣汰。这就需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培训新理念。

(2) 建设高素质的培训队伍

如何发挥人的潜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 农机培训工作也不例外。农机培训直接面对农业、农村、农民, 因此, 必须深入农村工作第一线, 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农机培训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农机培训人员必须精通农机技术知识, 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及操作、修理方法, 能够解决机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加快知识更新, 满足工作需要。

(3) 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机培训

在农机培训工作中, 要针对需求开展培训, 即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机培训, 就开展什么样的农机培训。同时, 由于受条件制约, 农民参加学习的时间往往较短, 而自身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 因此, 要准确把握讲授内容的针对性, 注重时效性, 突出技能培训。培训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推荐就业、提供信息等工作程序, 建章立制, 健全档案, 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员, 及时组织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以确保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

(4) 教育培训要与农机市场相结合

面向市场搞培训, 是农机培训教学的出路所在。随着农机购机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实施, 农机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将会继续提高, 这就为农机培训教育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只有广开培训门路, 创新培训方式, 坚持“以农为主, 面向农村, 服务社会”的教学方针,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市场的需要。农机校可以结合农机市场整顿和农机维修网点技术考核, 来培训农机修理工、电焊工等。培训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确定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时间, 再安排一定的自由实习时间, 教育和管理好学员, 强化技能训练, 增强学员的动手能力。

(5) 拓宽农机办学思路

要打破部门与行业界限, 与劳动、人事等部门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农机校场地和师资优势, 采取联合办学、协作办学等办学方式,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搞好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同时, 积极与农机推广、管理等部门协作, 参与农机使用、维修、新机具推广等培训工作。

(6) 加大办学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农机项目资金, 加强农机培训基地和办学设施建设。

(7) 加大宣传力度

农机校应加大对农机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 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现场观摩会、送教下乡、科普活动和向有关领导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 使农机培训工作家喻户晓。通过宣传要使农民认识到, 农机培训不是为他们增加负担, 而是将实用农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他们,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农机和掌握农机实用技术, 更快地致富奔小康, 由过去的被迫参加培训变为主动要求参加培训。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11

(集安市太王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吉林通化1342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农机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农机具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很大程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机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使用方法及操作要求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这对农机手和维修维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的安全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主要针对农机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机;安全;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4.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6.016

1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袁宣传教育培训滞后

农机的使用场所主要是在农村,使用者也多数为农民,而如今我国的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同,基本都是初小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机的使用仅仅限于一些简单的使用,在安全意识和机械保养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出现操作不当,以及在发生故障时不能正确的进行操作处理,所以农机事故时常发生,给操作者带来人身安全问题,有的导致机械损坏而不能继续工作。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农机主管部门又没能引起足够的认识,缺乏宣传教育,缺乏培训,使得一些农户的安全意识、基本的操作常识都很欠缺,这些方面都是导致农机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1.2对于农机安全缺乏认识

在农机的安全管理方面,从上到下都没有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识,对于操作者,由于其接受的培训有限,在安全意识方面自然就淡薄,而在农机管理部门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高度的生产安全意识,导致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安全知识普及的也不够,往往一些农机安全的宣传组织发发文件便了事,没能真正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在很多地方,安全组织工作基本没什么实际性的开展,多流于形式,导致在农机使用中缺乏安全监管。

1.3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农机管理资金的不足也导致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深入有效的开展,农机监管在农机管理中主要负责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很少,多数都是由不同的部门的人代为工作进行监管,而专业的监管工作人员又十分缺乏,加上资金的短缺,很多地方的监理工作基本上以收费为中心,起不监管的作用,这种重收费、轻管理的局面往往令很多农机户反感,使得农机安全监管的工作很难开展。

1.4基层农机监管服务网络不全

我国的农机管理基本上是以三级机构组成,在县级以上的农机部门,安全监理机构还是比较健全的,这些机构在编制、人才配备和设施配套方面都相对完善和齐全,但是对于基层农机机构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机构不完善,人员不齐全,设施严重不足,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机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完善农机管理法律法规

农机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机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技术含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一些庞大的农机作业,需要农机作业人员的数量必然会增加,这对于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没有相关的条文法规进行约束指导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建立和完善农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必然的趋势。只有通过法律条件的相关规定,才能对管理者和操作者形成很好的约束和监管,确保管理到位,监督有效,使用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使农机在安全宣传、安全检验、上牌、报废等方面都能按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保证农机的优质、高效、低耗地安全生产。

2.2加强宣传袁提高安全意识

农机管理部门要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真正认识到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担负起宣传的任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采取现代的科技方式,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机的安全法规,提高农机户的安全意识,加强农机操作水平的学习,培训农机手对于农机操作保养方面的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及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避免农机使用中的一些事故发生。

2.3加强农机监管的人才队伍建设

农机的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持续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效,这项工作需要一支过硬的队伍才能胜任,所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必要。一方面通过内部培养,选拔一些文化水平高,素质强,业务能力突出的人才充实到监管队伍中来,通过强化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熟悉农机的相关法规条文,熟练具体的实际工作,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体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从大专院校引进一些农机专业的毕业生,补充到农机队伍中来,做为农机安全管理的后备军,完成人才储备,避免青黄不接,可使农机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4加大资金保证力度

农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经费,所以充足的经费保证是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保证。过去的农机经费来源主要来自财政,而财政的拔款基本上只能保证农机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对于农机安全监管的资金保证往往是杯水车薪,但工作还要开展,这就导致一些基层的农机部门乱收费、乱罚款的情况出现,对农机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农机部门要立足于农机部门的实际情况,发挥农机部门的优势,在争取财政更多支持的情况下,集思广益,利用开展农机服务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农机安监管的有效进行。

3结语

农机安全问题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为了保证农民在生产操作时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农机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的建立农机安全制度,有效普及安全知识,以身作则,承担义务的同时尽其责任,使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安全的使用农机,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研究 篇12

1 农机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1.1 培训的对象、内容、形式单一

农机培训内容、形式也比较单一, 无法有效地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培训教材少, 缺少多媒体等图文的结合, 因此农机手仅仅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 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所以, 在使用农机时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另外, 还有一些农机手没有条件进行培训, 只能在家自行学习, 有些问题自身没有注意到, 即便发现问题, 也很难进行自我纠正。

1.2 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我国对于农业事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 政府加大了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支持。但是, 一些工作人员对农机事业不够重视, 对农民的讲解也不到位, 很多农民不了解农机的用途, 所以农民对农机事业的兴趣偏低。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中, 政府只是传授理论知识;农民认为只要会用就可以, 不考虑怎样用农机提高工作效率, 怎样正确使用农机。这些导致农机的培训效果不明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培训工作的开展。

1.3 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农机培训老师只是纯粹地拥有知识, 由于缺少教研活动和运用知识的机会, 使得教师的实践操作机会偏少。所以, 在农机培训工作上对于农机并不了解, 因为农机的不断更新, 很多知识已经不能适用于新型农机[1]。教师作为培训任务的主体, 师资力量要与农机的新技术一起发展, 师资力量如果与农机的新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 那么培训工作也就很难开展下去。所以, 现今综合性专业型的农机教学人员比较缺乏。

2 完善农机培训工作的对策

2.1 创新农机培训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需要对农机培训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应将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通过网上课程、视频教学和模拟实践操作来弥补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缺陷。同时, 不定期地对一些农机培训人员进行实战演练, 用此来增加他们的记忆, 并让他们真正接触农机, 了解农机的优点, 增加其培训热情。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农机培训工作开展下去, 推动农业事业的发展。

2.2 加强师资力量

加强师资力量, 首先要丰富教师的基础知识, 在培训工作中对教师也要进行实训操作。同时, 教师应在课余的时间进行进修, 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并提高自身素质。在培训期间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肯定, 并且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开设教师培训班, 让他们学习新的技术和观看新的机器, 接受更深的知识, 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从而影响培训事业的进程。

2.3 加大监管力度, 保证生源充足

在农村参加农机培训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因为他们每天与农业打交道, 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制约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因为文化程度和安全意识的低下, 培训工作中容易发生事故, 但他们却是农机培训工作的重点对象。所以, 需要时刻给他们普及一些农机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改变他们的一些观念和想法, 通过对他们的安全宣传, 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农机。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应的农业事业也在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农民和专业人员能够利用农机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需要大力推展农机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应对农机培训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明白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同时, 还要清楚农机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够适应农业发展的要求, 促进农机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流媒体传输加密技术下一篇:乐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