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写作教学

2024-11-20

话题写作教学(精选12篇)

话题写作教学 篇1

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始终伴随着对话、课文及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展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应把写作教学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 不断去改进一些写作教学中的策略, 把写作训练与学生的真情实感、兴趣和需要联系起来, 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

一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背诵的持久性差

在初中话题作文的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会向学生强调范文的重要性, 但很多学生并不能坚持教师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些晦涩难懂的话题, 学生更不能对范文融会贯通, 有的即使会背诵, 但并不能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全面运用。在学生对范文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 加上学生意志薄弱往往不能长久地背诵范文。

2. 学生仿写的效果不佳

学生的英文写作核心是能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文理通顺、条理清晰, 能进行准确的语言表达。但目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运用精美的语言及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改正, 其原因是教师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导致写作教学不能形成系统性。

3. 学生写作的氛围淡薄

良好的英语写作氛围对培养学生英语话题写作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生在对话题敏感的情况下, 才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目前, 由于话题没有精心选择, 再加上学生的写作动机不足, 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氛围淡薄, 造成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等现象。

二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英语写作教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如何优化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教学, 是广大英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热门话题。

1. 范文入门

初中生在话题作文写作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能入门, 很多学生对写作感到茫然, 不知所措。而精心选择范文, 让学生进行背诵, 可以内化写作技巧和文章结构。在教学新目标七年级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时, 首先要让学生阅读, 其后对范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这个过程可促进学生对商店中的商品和价格形成认识。培养背诵习惯, 在习惯养成后, 学生便不会认为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自己在学习中的享受。应鼓励学生多背诵一些优秀的范文, 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为以后写作打好基础。

2. 仿写升华

仿写是话题作文深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进行关联词语的添加, 最后连贯为一篇短文。教师根据作文的内容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回答, 教师将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 并将学生回答的答案组成短文, 形成一种积极的示范作用。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复述, 最后整理形成文章。如在Do you have a cold?Write about what you should and shouldn’t do.这也主要是进行仿写的过程, 其中核心性内容是对文章的主题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教师从仿写的教材内容以及对在仿写过程中涉及的文化知识等进行补充和拓展,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仿写的升华因素是进行组员间讨论, 主要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分析。在语言方面没有问题后, 从内容真实性和逻辑性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要求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一篇书面作文。之后, 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批改作文是一种共同提高的过程, 教师可挑选优秀作文让学生朗读。

3. 营造氛围

良好的写作氛围, 对学生的写作任务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写作动机, 促进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 写作兴趣得到激发。如在第一次写作时得到反馈信息后, 可以在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话题 (learning how to learn) 写作中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谈论how to study的语言交际, 带入大量含语言结构 (verb+by+v-ing) 的语句, 积极处理写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形成写作前的交流、写作中的讨论、写作后的评价, 形成比较连贯的写作管理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留出5分钟左右让学生轮流做Daily report, 目的是让学生认真听讲,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得到良性发展和提高。

三结束语

初中话题作文写作教学要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背诵范文, 进行仿写和形成良好氛围。此外,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促进初中生话题作文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董伟伟.浅析话题作文教学中审题的技巧性运用[J].快乐阅读, 2013 (19)

[2]陈忠扬.谈中学生话题作文教学的喜与忧[J].文理导航 (教育研究与实践) , 2013 (11)

话题写作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①感悟亲情、友情,尊敬亲人朋友,养成热爱家庭、社会的情感和对祖国热爱的责任感。

②积极培养学生自觉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写作兴趣。

⑧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抒发真情的作文,要求情节具体生动,具有真情实感。

点评;有人形容学生编造作文的情形为“挤牙膏”,也有的报纸评论现在的作文教学是在教孩子撒谎,可以想像一下这种状态产生的文章自然无情可言、无理可道,更不必说运用创新思维,充分抒发个性,拓展作文新境去讲真话抒真情了。即使偶有文采华美、辞句绮丽的文章,如果缺乏了真诚的内核,也不可能有感人的力量。而且,按孔子的说法,“巧言令色,鲜矣仁”,作文如果违背了真诚,没有了真实的感受,学生不光在作品上,更在作人方面就值得怀疑。

○活动设想

学生写作的困难往往是没有真实的材料可写,平时不去积累素材,更不善于观察并获得素材,因此写作时要么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偷着仿写有关例文、去编造童话故事,使文章显得生硬,干巴巴的,毫无生机可言,缺乏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本次活动指导将以此为突破口,交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提倡他们说真话、抒真情。

点评:《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要求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写作教学时必须反思传统教学方法,否定教师教的固定模式,把学生牢牢控制在圈定范围内的做法,而应开阔打开学生的心胸,还学生以自由展现、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准确地说,以学生为师,向学生学习,从他们的写作训练中,学到教学方法,探究育人艺术,完善自我。

○教学准备

①选择“我最爱的一个人”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和朋友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找找前辈听听他们在学校或团队等发现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记录。

②无论选择哪一项活动,在与父母和朋友交谈时都应该注意拟好谈话提纲。内容包括:向父母培朋友介绍本次写作活动的内容和访谈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朋友的哪些方面的帮助:了解家庭、团队里故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询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③尊重长辈,文明礼貌,避免争吵。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

④做好访谈记录表。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亲情的文章《我的母亲》、《散步》、《爸爸的花儿落了》和《藤野先生》《游子吟》等,理解亲情友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学校或者部队等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友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打出幻灯: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友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友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

二、创设情境,评讲例文。

(课前将例文打印成稿发给学生,屏幕出示电视散文《二十四双布鞋》、)

l、讨论交流读后的启示。(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己见。)

2、教师小结:可见“说真话,抒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打出幻灯:“说真话,抒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点评:在整个写作指导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互助的朋友关系,提朋友,还不够,应该是互助的朋友。“朋友”关系强调的是感情的交融、心灵的沟通,“互助”则体现为外显行为上的互相帮助,老师帮学生发展知识、技能、品德,学生帮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互利合作,平等交流。老师拿出那种虚心求教的姿态来观察学生的处理方式,激发学生敢于说真话抒真情的勇气来,我们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三、学生写作

教师在适当点拨的情况下引导同学们讲采访到故事情节中最动情的地方描述下来,或者最感动的物件中体现的故事写出来。(播放轻音乐)

四、分组评点交流

l。四人一小组共同评点交流谈写作感受。抓住最感人的东西组长进行整理记录以备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同学们或者复印张贴精彩页面)

2.各大组挑选出一篇参加全班交流。

范文选择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选择大众化的,更有针对性;或者选择质量较差的,善意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感受其真情的感染,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冲击力,激发他们去用真心作文的情感。

五、作文推荐展示,学生评点优缺

l、自己对作文事件作简要评价:其一是否讲真话,其二是是否抒真情。

2、学生评点优缺: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质疑答问。

3、教师进行过程评价:总体结合阅读的文章进行真实性的评判

点评:我们要写出好文章,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心,即一份真挚的感情,说真话,诉真情。作文与做人是一致的。坚持一个真字,不但有助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 3 健康人格。古人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若作文中假话连篇,虚情假意,又怎能“求真”,又怎么能“做真人”?因为作品艺术的价值要由它的感染力来决定,而这种感染力取决于作者的情感,特别是情感的独特性、清晰度和真挚程度。其中真挚程度又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因为有了真挚也就有了独特和清晰;否则,感情虚伪,在独特和清晰也没有意义。

六、小结,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亲情友情,我们应该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懂得真、善、美,富有真情的人。课堂最后,可以和学生一起欣赏《常回家看看》《朋友》等歌曲,希望同学们找到真情的感觉。

七、课外拓展训练

1、留在我记忆深处

2、永远的母爱

3、世上还有爸爸好

4、难忘那张老照片

话题写作教学 篇3

作为英语四项基本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它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水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提出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达标要求。

1.初中写作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归纳为语法、语篇和词汇三大类[1]。尽管学生掌握了一些语法规则,但却只停留于纸上谈兵,一旦落实在实际写作时就变得毫无章法。主要表现在时态、语态混乱,句子成分缺失,语序混乱,主谓不一致,还经常出现一些“中式英语”。学生所写的文章通常主题不明确,层次不清晰,句子条理紊乱,上下文衔接不当,导致文章内容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究其原因是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语篇结构层次的分析;只注重对词和词组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学生们的知识面窄,没有同一话题的信息储备,在面临写作时,常提笔忘词,言之无物,所写内容单调、空洞。教师往往对学生习作只作总结性的评价,而没有针对性地介入写作过程。学生对于老师的批改不够重视或印象不深刻,造成同样的错误不断发生。由于课时紧张,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反馈不及时、不到位。教师对学生习作的反馈局限于语法及卷面,没有在更高层次(如写作技巧、文采)提出要求并进行指导。基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介入学生写作过程,优化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讨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牛津初中英语(上海版)》“writing” 板块内容涵盖了初中生的校园生活,兴趣爱好,饮食健康,自然与环境等各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单元主题,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与话题相关的写作内容、词汇句式、语篇模式和语篇衔接。在阅读教学、语法教学和听说教学中积极渗透作文教学,为写作教学提供语言支持。牛津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课积累同一话题的观点信息和看法.一方面写作前老师应鼓励学生积累相关话题的素材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创设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情境和活动,在写作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感知从构思到成文的写作过程。

2.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期待

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引导学生提取已有的语言知识,并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如在6A Unit 4 “My favorite indoor and outdoor activities”写作任务中,以bar chart的形式呈现活动调查结果,为学生写作提供真实的写作素材。又如在题为 “We want to recommend ________as the monitor of our class”的作文课中,笔者用ppt的形式展示了几位同学的照片,让同学们谈谈这几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优点。这个环节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铺垫。

3.抓准写作要点,丰富写作内容

拿到作文题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读题和审题(判断文章时态、人称、体裁和格式),确定写作内容和要点。笔者发现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多以半开放式命题或以表述个人观点的议论文为主,有时也会出现要求写书信的记叙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写前要认真审题确定文章的体裁和格式,罗列要点,梳理出清晰的写作提纲。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写作的话题和学生的思维特点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例如一篇以“An unforgettable thing”为题的作文。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文章的体裁和所使用的时态,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用列表或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内容要点。通过讨论可以明确文章是对一件难忘事情的描述,自然属于记叙文体。文章的时态也可以确定为过去式。

An unforgettable thing

Paragraph one : Introduce the unforgettable thing

Who Where What How

Paragraph two: List the reasons why you think it is unforgettable.

(at least two reasons)

Paragraph three: Whats your feeling about the event or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it?

有时由于学生自身知识面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造成写作思路狭窄,所写内容空洞,常常言之无物或是在论述观点时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观点。为了拓展写作思路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活动来激活学生已有信息,并进行归类和整理。头脑风暴是产生新观点的一个过程,它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教师作为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以谈话与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信息,形成思路然后在激活的各种观点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例如,在题为 “Better Health, Better Life”的写作课上,笔者就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How do you keep healthy in order to live a better life?”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头脑风暴”的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储备信息并创造性地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这不仅帮助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而且也拓展了写作内容。另外,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话题进行相关讨论。学生间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加深了对问题的思考也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语言实践的机会。

4.丰富句式结构,彰显语言魅力

4.1积累不同主题的词汇、句式。

写作需要足够的词汇量和形式多样的句式表达。这样文章就不会显得单调、乏味。语言的使用要简洁,但更要丰富,要让学生通过流畅、优美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现语言的魅力。当然,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不同话题的词块是英语写作的前提。词块可以是短语、搭配、惯用语、句子框架或显示某种文体的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直接提取,以提高语言产生的准确性和地道性。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并不取决于大脑掌握了多少生成的语法规则,而取决于储存了多少预制语块。可见,词块在语言表达中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关话题的词块积累,写作就像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因此,帮助和鼓励学生积累不同话题的词块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表达。

4.2提升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句子是表达思想的最基本单位。如何准确地写出意思清晰、完整,语法正确的句子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可以从最基本的造句和翻译中文句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些学生虽然词汇量不少,但是一写句子就主、谓不分逻辑混乱。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们对于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不熟悉,对于一些固定句式表达不理解。不同类型句子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丰富,适当地使用好词、好句可以增添文采。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写句子的能力,从短句到长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逐步提升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5.把握篇章结构,实现语义连贯

5.1巧妙使用关联词,连句成段

要实现语篇连贯,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就要巧妙地运用关联词,构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巧妙运用衔接语可以给文章增色,使文章浑然一体,语句流畅”(沈正楠,2009)。教学中可以训练学生适当使用关联词连句成段的能力。例如,在一篇题为“We want to recommend ______as the monitor of our class”文章中可以用到 in my opinion;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for example; such as; besides, in addition; whats more; more importantly; in a word; all in all; however; as we all know等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来衔接句子。

5.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常见的文章结构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和递进式。学生应该根据文章的体裁和题材来搭建文章的结构。如在写家乡变化的文章时,我们可以采取对照式结构。写对养宠物的看法时,可以采用总分式结构。在写推荐信时,根据文体特征我们可以使用并列式结构。语义的连贯性还表现在一段话中的每个句子都围绕一个主题句展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段落主题句(topic sentences)和支撑句(supported sentences)。使用了主题句和支撑句我们的文章层次就更清晰,逻辑性更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或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语篇意识。如让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打乱段落顺序,让学生按照逻辑顺序排序。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句子完成短文或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完成段落。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

6.结束语

基于初中学生的写作现状,教师应该注重写作的过程性指导,优化教学方法。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情境,激活学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期待。通过积累主题词汇、小组讨论交流、头脑风暴等策略帮助学生构思写作内容。通过寻找主题句、段落排序、选择关联词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和挖掘教材,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写出语言地道、语义连贯、结构清晰的高质量作文。

参考文献:

话题写作教学 篇4

1、话题类作文的概念

话题类作文是命题教师通过给出一个热点性的话题, 然后让学生以这个话题为中心, 自拟题目并且组织材料进行写作的。话题类作文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字数限制, 所以学生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 要针对话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在写作内容以及题材上不会有大的限制。话题类作文本身就具有开放式的特点, 与命题作文相比, 话题作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广阔的写作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2、话题类作文的写作技巧以及方法

2.1注重应用导入艺术

好的开头对作文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导入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更会为整篇文章奠定一个好的基调。在写话题类作文时学生应该围绕话题, 开动脑筋, 用精炼的几句话将文章的内容进行“点睛”, 以其巧妙的导入给读者制造玄机, 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2.2合理融入亮点词汇

在英语作文的写作过程中, 对于词汇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足以体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比如, 常用的important这个词就可以适时替换成significant。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经常使用一些比较平常、低级的词汇, 而不会大胆的去尝试使用老师新教的词汇或者句型等, 当然, 这也是学生作文质量不能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 我们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运用新学的单词以及句型, 达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效果。

作文除了华丽的开头, 扩展部分其实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 更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这部分是学生通过对话题的理解以及对资料的整理组织, 对数据的处理等等的一个最为真实的再现, 所以, 学生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应该做到能够自圆其说, 不要偏离话题, 最好在写作之前预先写一个提纲, 使扩展部分具有合理性。

2.3创新应用写作模板

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喜欢套用一些模板, 虽然这些模板会对提高作文分数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阅卷老师在阅卷的过程中看多了这种固定式模板, 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 我们建议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避免过多地套用模板, 这样既避免了单一的模式, 又让教师有新鲜感。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积累一些优秀的句子, 比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和“A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等, 而不是单纯地套用模板。

2.4豹尾式结尾

作文的结尾要与开头遥相呼应, 千万不可拖泥带水, 要做到简洁有力。优秀的作文结尾一般都能表明自己清晰的观点和重点, 让读者回味无穷, 引发读者的深思。

2.5注重结构调整与优化

高中生要写出一篇英语佳作来, 不仅需要学会怎样审题, 还要做到作文的结构清晰, 词汇运用新颖。其实除了这些,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一些材料作文的强化训练, 让学生真正做到“四会”互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经常积累与话题作文相关的知识, 扩充自身的词汇量, 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出自己要突出表达的“亮点”, 这样一篇好的话题类作文会轻松地写出来。

3、总结

雅思写作讨论类话题写作技巧 篇5

雅思写作有哪些题型?数一数,我们可以分为五类;观点类(agree or disagree),讨论类(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优劣势(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报告文(why and solution)以及混合类(why?positive or negative development)。

很多“烤鸭”都会认为观点类、讨论类以及优劣势的文章都可以用一种写作结构。其实不然。每一种题型都有属于自己的写作结构,其中讨论类是最需要注意的。下面陈蜀东老师就专门针对讨论类的文章给大家详细分析。

通常情况下,讨论类题目的提问方式是: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从提问可知,我们需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就是“讨论双方观点”,第二个就是“给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就很好地可以确定文章的结构。

开头段背景句+双方题目转述(不需要表达个人观点)

Body 1讨论题目中第一个观点的合理性

Body 2讨论题目中第二个观点的合理性

Body 3给出自己的观点

这时,很多“烤鸭”会问,结尾段呢?答案就是“可不写结尾段”!原因就是文章的主体三个段落已经完全回答了题目的要求。这样的写法,考官也用,以《剑桥真题6》第二篇范文为例。

Successful sports professions can earn a great deal more money than people in other important professions. Some people think this is fully justified while others think it is unfair.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Body 1 (论述为什么有的人认为“体育明星的高收入不公平”)

Many people find their rewards unfair, especially when comparing these super salaries with those top surgeons or research scientists, or even leading politicians who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However, sports salaries are not determined by considering the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a persona makes, or the level of responsibility he or she holds. Instead, they reflect the public popularity of sports in general and the level of public support that successful stars can generate. So the notion of ‘fairness’ is not the issue.

Body 2 (论述为什么有的人认为“体育明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

Those who feel that sports stars’ salaries are justified might argue that the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with real talent are very few, and the money is a recognition of the skills and dedication a person needs to be successful. Competition is constant and a player is tested every time they perform in their relatively short career. The pressure from the media is intense and there is little privacy out of the spotlight. So all of these factors may justify the huge earnings.

Body 3 (表面自己的观点)

Personally, I think that the amount of money such sports stars make is more justified than the huge earning of movie star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ndicates that our society places more value on sport than more essential professionals and achievements.

所以,对于讨论类的文章,我们只需要完全回答题目的要求就可以了,文章的结构也是特别的简单明了。

【小站独家】“讨论观点”类雅思大作文真题范文解读:艺术支持

Task:

同题型文章回顾:4月18日真题

示范写作大纲:

引导段:陈述经济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精神追求。有人觉得艺术工作者需要政府财政支持,也有人觉得需要其他资源支持的现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

主体段一:给出理由证明为什么艺术工作者需要政府财政支持

主体段二:转折给出理由证明为什么艺术工作者也需要其他资源支持

总结段:总结表明自己的观点

雅思写作中10类常出话题分类及代表题目介绍

雅思写作之话题分类摘要:很多人备考雅思十分迷茫,不知写些什么题目,哪些题目是重点,下列题库的分类列出了清晰的线索,尤其是教育类和社会类话题,每一年的考试频率达到30%以上。雅思写作首要解决的

很多人备考雅思十分迷茫,不知写些什么题目,哪些题目是重点,下列题库的分类列出了清晰的线索,尤其是教育类和社会类话题,每一年的考试频率达到30%以上。雅思写作首要解决的是思路拓展的问题,大家要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积累自己的英汉语料库。

1.教育话题:

①老师的不可替代性:1)自习还是从师;2)网络教育和课堂教育的优势各在哪里;3)在信息时代老师是否还有价值;4)教育孩子老师和家长谁重要;

②选课的意义:1)体育,音乐,经济学,哲学,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历史这些课程中最值得学习和最不值得学习的课程是什么?2)学习历史无意义还是帮助我们认识现在;3)学生们是应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是学习政府规定的课程;4)体育课和音乐课程有没有学习的价值;5)大学是应该教授实用性的课程还是理论性的课程;6)中学生要不要学习国际新闻这门课程;7)小孩子小学还是学习外语的利弊;

③教育的方式和目的:1)自己学习好还是小组学习好;2)道德教育好还是学术教育好;3)专才教育好还是通才教育好;4)男女分校的利弊;5)分班教育的利弊;6)学生评价老师的利弊;7)高中生经历间隔年的利弊;8)中学生要不要穿校服:9)中学生应不应该进行义务的社区服务;10)失业率升高,年轻人上大学还有没有意义;11)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谁能更好的面对成人生活的艰辛;12)大学应不应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培养学生;13)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工作还是对个人和社会有更广泛的影响;14)在家住好还是在学校住好;

2.社会话题:

①家庭话题:1)家庭关系不紧密的原因和解决途径;2)代沟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

②择业话题:1)大学生择业难的原因和解决途径;2)单一职业选择还是多元职业选择;3)年轻人跳槽的原因以及利弊;4)远程办公以及网络教育的利弊;

③环境保护:1)个人在环境保护中是否可以发挥作用;2)增加油价是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

3.科技传媒类话题:

①广告话题:1)广告的利弊;2)儿童广告的弊端和解决办法;3)广告如何影响了消费者以及如何保护消费者;4)商品销量的提高是广告的作用而非社会的需求是否同意;

②电视:1)应不应该鼓励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看电视;2)孩子们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的利弊;

③计算机:1)现代游戏和传统游戏哪种对孩子更加有利;2)计算机能否取代图书馆的作用;3)科技的应用是否已经使大班教学的形式失去意义;

④手机:1)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2)手机和网络能否取代传统的书信;

4.国家政策话题:

1)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利弊;2)政府应不应给教育和医疗买单;3)政府应不应该进行艺术领域的投资;4)富国应不应该帮助穷国;5)环境保护要不要加强国际合作;6)政府该不该发展太空试验;6)是否只有政府才能解决住房短缺的问题;7)

5.交通能源话题:

1)汽车的利弊和如何解决汽车的弊端;要不要限制以旅行为目的飞行;

3)增加油料价格是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方法;4)严惩违章驾驶是不是改善交通安全的唯一方法;5)飞机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出口水果和蔬菜到非产地,讨论利弊;

6.食品话题:

1)快餐能否取代传统食物;2)进口食品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7.动物话题:

1)人们应不应该任意的使用小动物;2)小动物试验的利弊;

8.老人话题:

1)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影响的利弊;2)人们不尊重老人的原因以及影响;3)老人的传统观念对于年轻人是否还有指导意义;4)如何教会老人学会使用手机和电脑;5)55岁强制退休对不对;

9.文化抽象类话题:

1)金钱是不是幸福的唯一标准;2)学习一个国家语言的时候是不是要学习该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3)要不要创造全球性的新语言;4)英语全球化的利弊;5)古老建筑应不应该保护;6)所有的建筑是否应该按照传统

的方式建造以保护文化特色;7)博物馆应该是娱乐的地方还是受教育的地方;8)国际传媒对于地方文化影响的利弊;

10.健康话题:

1)关注个人健康是为了个人好还是一种社会责任:2)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应该由政府负责还是个人负责;3)年轻人面对哪些压力如何解决;

11.较难的补充话题: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篇6

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明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话语启发思维、激发想象,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模式。它不同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和要求。话题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模式,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相比较,它有如下特征:

1.立意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人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好恶,从不同的角度去确定文章的主旨。

2.选材不限。由于题目提供的话题是一个开发性的内容,因而学生在选择材料上有延伸性、拓展性和广泛性。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开拓思维,推动构思,写好文章。

3.文体不限。学生依据话题,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或者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进行写作。

4.写法不限。学生作文时,表现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以小见大,可以大题小做。

5.鼓励创新。鼓励学生选材新,角度新,立意新。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然后让学生也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教师才能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

二、注重指导学生审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鱼不能跃入天空,鸟不能飞进海底。这就要求写话题作文必须注重审题。能否反复体味话题的内容,是话题作文成败的关键。

如何审题呢?

首先是审题顺序。初审作文题,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有点相似,实则不然。因而在审题时的顺序也不同。材料作文审题的顺序是: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注意事项和要求;而话题作文的审题顺序应为:话题—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反复强化学生的这种话题为首的审题顺序意识,让学生牢记,使其在写作时不至于写出“离题”、“偏题”的文章。

其次是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按要求写作,不然也会偏离题目要求,造成重大失误。

如话题作文:人的一生,都会有过婴幼儿时期的快乐生活,也有过青少年时期的快乐生活……你也一定有过快乐的生活,请以“分享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能写成诗歌),自拟题目,要求不少于600字,书面整洁。

读了这样的题目,在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审话题“分享快乐”,注意“分享”和“快乐”两个词眼。明白“快乐”是写作的内容,“分享”是对内容的限定。不能只写“快乐”不写“分享”,而应注重着眼“分享”、围绕“分享”写“快乐”的内容。不然的话就会“离题”、“偏题”。

在审了话题“分享快乐”后,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如提示性文字材料中的“婴幼儿”时期,“青少年时期”,隐含不同时期。如“文体不限(不能写成诗歌)”,明确规定不能用诗歌的形式写,写作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可选文体。如“题目自拟”,用话题“分享快乐”做文章题目,不是不可以,如果你想用标题展示才能的话,最好是根据自己所选材料及文章立意,拟类似“共同拥有”、“阳光普照”这样新颖别致的标题来点明文章的中心,让文章一目传神,满篇生辉。如“要求不少于600字”你应写到650字,要求“书面整洁”,告诉学生要书写工整,美观,字体规范,不涂改或少涂改,让文章“貌若西施”,令人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三、指导学生立意

话题作文写作的范围较大,在选材立意,写法上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紧跟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看事物。“文如其人”,作文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乐观向上,教人从善。还以话题“分享快乐”为例,写作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己快乐,人快乐”“人快乐,己快乐”,“己快乐人快乐不损人”,告诉学生不能以他人的痛苦为快乐,不能损人为乐,更不能损害民族、国家、集体的利益为快乐。再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文,不能从个人实惠的角度看待“诚信”,不能用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生存来决定“诚信”的取舍,更不能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个别现象(如考试作弊,偷税漏税)以偏概全,得出“不讲诚信更实惠更得益”的结论。因为此类文章的立意均与我国倡导的“以德治国”方针不相一致,与我国倡导的价值取向相悖,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悖。引导学生应以“讲诚信益己利人”,“讲诚信利国利民”等为文章的中心。当然还可以表达个人的价值取向,说“诚信比地位更易得人心”,说“诚信比语言更有价值”等。另外学生还可以谈人们广泛丧失诚信的结果。其实以“诚信”为话题进行作文,不管学生如何立意,均应有正面积极的态度,或对“诚信”的赞誉,或对诚信的倡导,或是写人类精神家园失落诚信后导致的恶劣社会风气泛滥的后果,立意只要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诚信的重视,呼唤道德伦理精神的回归,都应该给予肯定。因而,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误以为话题作文只要写些与话题有关的内容即可,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反复引导学生审题立意,让学生写出思想内容健康,立意高,与时代主流相一致的文章。

四、指导学生选材

话题作文与其他模式作文一样,也要选材。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选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以外,还应指导学生选自己熟悉的材料。如以“生活”为话题,既可选择家庭生活也可选择校园生活,既可选择团队生活也可选择军营生活,既可选择夏令营生活也可选择假日生活,既可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可选择他人的生活,既可写甜蜜生活也可写辛酸生活……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可选择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团队生活、假日生活、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熟悉这些生活,亲身体验过这些生活。而不宜选择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熟悉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应选新颖的材料,而不选择少选择人人皆知的材料,以避免和他人所选材料雷同。

基于话题的写作能力培养 篇7

一、高考命题趋向

一般说来, 书面表达或写作的题目往往表述为:根据所给的提示, 用英语写一篇100~120词1或者120~150词2的短文。作文要求书写规范、行文流畅、语言准确得当、无严重的语法错误。下面就结合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具体分析一下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

二、命题趋势分析

从表1不难看出, 高考书面表达所要求的文章体裁主要有四类: (一) 记叙文; (二) 议论文; (三) 说明文; (四) 应用文。这些写作话题基本都是考生所熟悉的。仔细分析各地的高考卷, 我们可以发现书面表达提供的基本模式分为四类: (一) 提纲作文; (二) 图画作文; (三) 图表作文; (四) 开放作文。其中提纲作文是考试的重点, 而图表作文和图画作文的考查亦有所增加, 相对来说, 只有几个省份专门对开放性作文进行考查。不管是什么体裁、什么模式, 都离不开一个个现实的话题, 都体现了命题题材生活化、语境真实化的特点。

通过上面的分析, 不难发现高考英语写作试题命题的方向。例如, 山东卷要求考生以电子邮件形式写一封120~150词的求助信,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 询问Tom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二) 谈谈你的困难并请Tom帮忙; (三) 告诉Tom你打算赛后去看他。这是一个非常贴合学生学习生活的例子, 这个题目对于写作内容有明确的要点提示, 如要点 (二) 所给出的提示 (资料搜集、语言运用) 相对具体, 这既能给考生以适当的限制, 又给考生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 考生不会无话可说, 也不会写得漫无边际。评分尺度可以做到相对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阅卷的主观性, 保证了高考的公平性。同时, 要点 (一) (询问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和要点 (三) (打算赛后去看望他) 相对开放,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细节, 写作空间得以扩展。话题的熟悉度和相对的开放性使各层次考生均能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 展示其语言运用能力。

对于求助信, 山东的考生应该不会陌生。自2005年新课标实施以来, 七次考试中有五次考查的是书信写作。2009年山东高考英语写作就要求考生给在美国的朋友写一封求助信, 索要老师的联系方式。写求助信的三个步骤是: (一) 说明自己要做什么事, 即背景介绍; (二) 说明自己遇到了怎样“具体的困难”; (三) 希望对方“如何帮助你”。由此可见, 高考英语写作主要考查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体现了当代英语教学强调实用性和生活化的趋势。

因而, 高考书面表达的命题范围将会继续侧重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列出的24个话题1,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贴近考生现实生活, 注重德育渗透, 体现新课标理念, 在选材内容上与《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目标和要求一致2, 不仅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还将侧重于考查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的表达。

三、话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 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 搞好话题句词段的积累, 夯实基础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以话题 (topics) 为主线进行编排, 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规定的24个话题, 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而, 依据教材话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现实有效的做法。储备一定的词汇量并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增大学生的信息储备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提高写作能力, 夯实基础是关键。只有基本功扎实, 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1.记忆话题词汇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词掌握的多少, 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王云2010:2) 掌握丰富的话题词汇, 扩大词汇量是写好话题类书面表达的基础。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单词拼写错误, 或对于一些较难的单词就空在那儿。所以, 首先要强调学生记忆每单元的词汇, 多读多写, 并辅之以听写训练, 强化记忆。同时, 要加以指导, 如重视构词法, 即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前、后缀。还可以将词汇根据不同的话题分类、整合, 这样记忆起来比较容易, 运用起来更方便。如关于友谊和朋友这个话题的词汇和短语如下:

Words:affectionate, broad-minded, caring, considerate, emotional, enthusiastic, energetic, easy-going, expressive, favorite, frank, friendly, generous, gentle, good-looking, helpful, honest, humorous, handsome, ideal, intimate, kind, optimistic, out-going, patient, warm-hearted, sociable, sympathetic, talkative, thoughtful, trustworthy, etc.

Expressions:a shoulder to cry on, an easy-going person, ask for help, be an understanding person, be crazy about, be friendly with, be on intimate terms with sb., be well-acquainted with, cheer sb.up, for the sake of friendship, have a bosom friend, have a large circle of acquaintances, help sb.out, keep friendly relations, keep/lose contact with, make friends with, reach an understanding,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turn to one’s friend when in difficulty, understand each other, etc.

2.背诵话题句子

背诵佳句对写作帮助极大。英语作文和汉语作文一样, 要写出好文章, 除篇章结构好和内容好之外, 就是词句好。这既包括课文中学到的一些句子, 也包括学生们在课外阅读或者是试题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中的话题句子, 还可是老师给学生们提供的书面表达范文中的句子, 这些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要写出一篇好文章, 词句的积累很重要。在文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常用的习惯表达和典型的句式, 既能有效地减少文章的病句, 又能给文章增添色彩。如用来描述友谊和朋友的常用句子有:

(1) A good friend can inspire me whenever I meet ups and downs in life.

(2) We will cherish the time we have spent together.

(3) Especially whenever you are in trouble, she will/is ready to give you a hand.

(4) Gradually, with the help of Li Hua Ilearned how to open myself up to others and become more confident.

(5) All of a sudden, I realized that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was true friendship.I believe our friendship will last forever.

(6) Don’t believe in those who leave their friend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because“A friend in deed is a friend indeed”.

(7) So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understanding them can eventually achiev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thus you can live in harmony with all around you.

(8)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fit in with everything here.

(9) As we all know, making friends is easier than keeping friendship.

(10) As long as we obey the rules mentioned above, we will find it easy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ur friends.

3.积累话题段落

要求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注意搜集、总结、记忆一些常见的话题段落, 也完全可以结合所学单元的内容进行积累。这样既复习巩固了课本中的语言基础知识, 还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话题素材, 如描述朋友和友谊的段落:

To begin with, we should be honest with our friends, for lies will surely make them stay far away from us.Second, we should become good listeners as well so that we can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one another.Third, we’d better be humble before our friends.If we are too proud before our friends, we can hardly win their respect.Finally, we should not be selfish and should be ready to help our friends whenever they are in trouble, for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二) 着眼篇章, 培养语感

如果说词、句是一块块砖, 一根根钢筋的话, 那么篇章就是“一栋房子”。要造好“房子”, 吸取别人的长处, 观察别人“房子”的式样及构造结构也是很重要, 因而“依葫芦画瓢”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背诵范文

要求学生背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或者针对某一话题的短小精悍的小品文, 还可以带领学生欣赏高考话题作文范文, 再让他们背诵。多背诵英语读物, 就会逐步养成语感, 原来用起来很费力的词句, 背多了就会在写作中自然流露于笔端。古人云,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就是这个道理 (刘上扶1998:73) 。

2.先听后写

听写结合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 也是衡量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刘上扶1998:68) 。教师除采用常规的听写词、句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外, 还可采用先听写后笔述的方法提高语篇表达的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稍放慢语速将听写材料读三遍左右 (也可以放录音) , 让学生听完后凭记忆进行笔录。笔录时, 只要求学生写出大意即可。这实际上也是用听到的材料完成一篇短文的过程。它要求学生既要做到会抓要点, 还要用简洁的文字把大意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听音会意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都是一个极好的培养方式。

3.模仿范文, 依葫芦画瓢

学任何语言都需要模仿, 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要使用某种语言就要求符合这种语言习惯。英语写作也需要模仿, 模仿英语的语言习惯, 模仿用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模仿范文, 不仅训练了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策略和技巧。只要学生多进行模仿写作, 模仿到纯熟的地步, 那自然会水到渠成, 就会灵活运用英语去表达新事物、新观点以及新思想。

(三) 扩大英语阅读量, 为话题写作打好铺垫

不少实验显示,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成绩密切相关, 阅读量大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 往往写作水平也较高。因此, 阅读被认为是写作主要的语言输入, 常与写作结合在一起 (左焕琪2002:202) 。

1.英语阅读可以为写作储备丰富的语言知识

广泛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常见英语话题的必备内容, 包括词汇、语法、固定句式、固定搭配、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又主要是在长期的阅读中建立、巩固和积累起来的。

2.大量的英语阅读可以为话题作文提供广泛的写作素材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 写作必须言之有物, 所以, 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 如果没有大量的素材积累, 写作者便无法写出内容丰富、主题深刻、翔实感人的佳品。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通过英语阅读教学, 可以开拓学生视野, 增加学生阅历, 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3.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写作技能

写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阅读教学。通过篇章理解培养构建篇章的能力是指作者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 为文章谋篇布局的能力, 也就是写作者安排文章整体框架和段落层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写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因为即使词语再准确, 内容再生动, 没有一定的篇章知识和构建篇章的能力, 就会有文无篇。

(四) 坚持大量的写作实践

常言道:“熟能生巧。”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坚持每周一篇书面表达或者是限时写作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加强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而, 日常的写作练习必不可少。

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爱好、兴趣有关的话题, 或者是他们非常关心的时事、热点话题等等, 让他们用英语去表达, 可以以日记、周记、书信、便条、反思等形式去进行英语写作练习, 让他们养成日常运用英语的习惯, 使其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逐步培养起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刘上扶.1998.英语写作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王云.2010.我国高中毕业生英语词汇量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4) :2-8.

左焕琪.2002.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4-221.

Brookes, A.&Grundy, P.2000.Beginning to write[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

谈“材料式”话题作文的写作 篇8

一、掌握特点, 思路开

“材料式”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结合, 这种话题形式的作文同材料作文既有相似更有不同。 (1)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 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 然后据此展开想象, 依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考生对待此类作文的材料必须遵守“求同”观点, 原材料必须在文中使用, 行文主旨也就自然应与所提供的材料相符。 (2) “材料式”话题作文, 它所提供的材料不一定要进入作文成为文章的一部分, 材料和由此引起的话题不限定作文的主题、体裁和标题, 常常是用来创设写作情境, 以引发考生相似、相关或相反的联想。上述二者的特点, 如果考生不能较好地掌握, 就可能在写“材料式”话题作文时陷入材料作文的形式中, 拘泥于原材料, 个性和才华得不到施展。

掌握不了“材料式”话题作文特点的学生, 就会泛泛的依据原材料进行扩写或就原材料谈观点, 然而, 了解二者特点的学生, 则会思维活跃,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写作内容上, 学生有的会联想到家庭生活中两代人的代沟问题, 有的会联想到“非典”患者隐瞒病情的法律问题。写作体裁上, 有的学生记叙自己或他人经历的事情, 有的编叙小小说或童话, 有的则发表议论阐发自己的观点, 可谓是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二、审清题旨, 方向明

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大, 限制性较强, 取而代之的话题作文则降低了审题难度, 可以让考生集中精力在写作上发挥特长, 表现个性。但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材料式”话题作文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审题!那么, “材料式”话题作文又该怎样审题呢?

1.“文字材料式”话题作文。

在这类作文里, 因为材料本身对理解话题和写作既具有启发提示作用, 同时又具有限制作用, 如果考生不能认真审题, 尤其不能准确把握命题者的限制性要求, 那么再新的立意选材、再巧的结构形式、再美的语言都将是徒劳。

2.“图画材料式”话题作文。

此类作文, 因为图画表意高度简化, 它要表达的内容往往比文字表达的更隐蔽, 一切“尽在不言中”。因此, 更需要考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认真审题。那么, 具体审题时应该怎样做呢?首先, 应仔细观摩画面, 看人物的神态、动态, 看画面中的其他事情, 看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 展示联想——与社会上类似的人和事联想, 在头脑中用语言把画面叙述出来, 补出画面简化或隐含的内容, 补出人物困难的语言和心理活动, 尽可能挖掘出画面的寓意。如果是多幅图画, 还要将它们联系起来思考。例如, 2002年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题“该你出牌了”就是由四幅画构成。审题时先要看清画面主要画了什么, 有些什么人, 他们在做什么, 四幅画之间有些什么联系, 题目背景介绍了什么……理清画面意义后, 再将画面意义与现实生活及自己的看法联系起来作文, 否则很容易跑题。至于有的人以为按话题作文的形式写就不算离题, 那更是错误的。

三、活跃思维, 创意新

掌握话题作文的特点是考生写作前必须具备的能力, 审清话题材料的意思也是考生动笔前写好作文的一个前提。而活跃思维、放开大脑、多角度联想, 又是考生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的重要保证。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求考生构思创作时不仅仅要采用求同思维, 还应该采用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方法, 选取适合自己的文体, 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关系型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篇9

这种话题作文从题目构成来讲, 有两项的, 有三项的, 很少有四项的 ( 有报文《炸油条与头发与西服、中山装》) 。从关联的形式看, 有的用“和”《个人和集体》《宽容和纵容》; 有的用“与”: 《谦虚与自卑》《花与刺》; 有的用间隔号: 《分数·能力》《树木·森林·气候》。

那么, 怎样才能写好关系型话题作文呢?

一、辨清话题中各个概念间的复杂关系

审题时必须清楚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否则, 将会“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从关系来看, 有相反对立的: 《纳谏与止谤》《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有相对并列的: 《语文和数学》《想和做》; 有条件或因果的的: 《怀疑与学问》《教育与人才》《自信与自强) ) ; 有的是要阐明一种辨证关系的, 如《知识与能力》《自由和纪律》《民主和集中》《得与失》; 也有的是出人意料强行并列来谈其联系的: 《文学与出洋》《国宝·国器·国用·国跃》等。有些题目从字面上看, 往往只能反映某种表面现象, 要想写出新意来, 必须对概念间关系作深入的挖掘。如《苦与乐》, 字面上, 它们是对立关系, 在一些人的眼里, 大凡事物, 要么是苦的, 要么是乐的。其实, 苦与乐应是辩证的, 苦中往往有乐, 乐中也常有苦。苦与乐还可以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 苦是乐的前提, 乐是苦的结果, 怕吃苦往往就享受不到快乐。辨证关系的题目, 论证中既要注意全面, 不犯片面和绝对化的毛病, 也要注意突出重点。如《文与理》一文: “文与理之间不应该隔着一条鸿沟, 而应文理并重。”但, 文章也不平均用力气, 侧重说了不要重理轻文, 而简约地提及不可重文轻理。这样, 文章既有重点, 又无偏颇之嫌。

对一些貌合神离的关系题, 则要用比较法加以区别。如《理想与空想》虽然都是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的想象, 但二者的本质是不同的: 空想是凭空设想, 既无根据, 又不合理, 应予否定; 理想是有根据的, 合理的, 是值得为之奋斗, 应予肯定、提倡的。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 思维就有了方向, 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 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 从而做到既快捷, 又准确。

二、多个概念, 综合分析

要特别注意三概念及多概念关系题的写法, 一定要先弄明白概念间的关系。一般来讲, 从三个概念中提炼中心的思路是: 初步综合→两两组合→分析→局部综合→全局综合→形成中心。要注意: ( 1) 分析、综合都应兼顾到第三者, 不能只及两者, 更不能当作一个概念。 ( 2) 不能将概念的分析截然分开, 不能“互不相干”。 ( 3) 分析时应侧重于某一概念。例如, 《天资·勤奋·成才》要确定针对的是强调天资, 还是强调勤奋来确立侧重点。《空想·理想·实干》应侧重于实干。

三、形象化概念和多概念的分析

其实, 形象化概念与多概念有交叉之处, 为了方便, 我们暂时将它们并列。形象化概念, 它同样存在一个、两个、三个概念的问题。例如, 《说蚕》《花与刺》《树木·森林·气候》。这里仅就一般规律作些说明。

从形象化概念中提炼论点, 其思维过程仍是由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确定类比对象和类比点, 可借助于各种分析方法, 特别是借助于类比、联想、想象,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由物及人, 由物及理, 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举1986年高考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为例。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是三种, 其属性也有三: 树木是少量的树组成的, 森林是由若干树木组合而成的, 气候指的是湿度和温度。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树木组成森林, 只有树木长得好, 森林才能茂密, 而要做到这些, 必须有好的气候, 即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反过来, 有了好的气候就会使树木长得好, 森林茂密。细加分析便知: 树木与森林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森林与气候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而气候又与树木构成了因果关系, 它们三者形成一个关系环。搞清了关系, 还要生发开去, 联想到某些类似的社会现象, 找到与树木、森林、气候关系一一对应的类比点。这才能把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质变后又反作用与量变的这个道理说透彻。写作时, 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 用这一自然现象作喻体进行类比, 挑选自己熟悉而又有意义的话题进行议论。一位同学由题目想到党风和社会风气问题就是非常恰当的。有些考生根据辨清事物获得的内涵从不同侧面选择了有关事物进行类比: “个别科学家、大批科学家、四化建设事业”, “马胜利、大批改革家、改革的潮流”, 等等。

四、要选取最佳角度构思行文

“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虽然同一话题关系不定, 多种多样, 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中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几种关系。如2003年高考作文“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和提示语中可知, 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题目可确定以下关系: 感情妨碍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感情加深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感情与认知是辨证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三种关系都写在一篇作文中, 一方面, 认为“感情妨碍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另一方面, 又认为“感情加深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这样就有可能造成文章观点自相矛盾而导致文章观点不够鲜明, 于是弄巧成拙, 出力不讨好。因此, 考生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 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易驾驭、最有把握、最有话可说的关系, 进行精心构思, 以至成文。

五、要有符合文体基本思路的构思

近年来, 高考话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 这是对文体的一种淡化, 但这决不意味着不要文体。事实上, 每年的高考作文阅卷, 各省都毫不留情地将文体不符的“四不像”作文视为“严打”的对象。因此, 考生的考场作文更应彰显文体特点。

应试训练中, 可供选用的文章体裁多种多样, 或记叙文或议论文, 或小说或散文, 或寓言或童话, 或诗歌或戏剧, 或书信或演讲, 或辩论或报告……但粗略来分, 主要有记叙、议论两大类。

假如你要写记叙类文章, 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 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述, 文章一定要注重以细节传情。假如你要写议论文, 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 再把具体化了的关系作为论点展开论证, 文章一定要符合“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的结构模式, 并注意论证的层次, 切忌平面化展开。

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 不管怎么写, 从哪个角度写, 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要素, 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改变话题, 或只关照一方搞单打一, 也不能将关系绝对化, 表述过头, 失之严密。而一定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进行科学解读。

摘要: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 不管怎么写, 从哪个角度写, 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要素, 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改变话题, 或只关照一方搞单打一, 也不能将关系绝对化, 表述过头, 失之严密。

浅谈初中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 篇10

话题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具体事物为话题, 另一类是以抽象事物为话题。两者都给了学生最广阔的空间, 真正能体现内容开放、形式开放、体裁开放。而要真正写好话题作文, 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准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话题作文大都没有设置审题的障碍, 写作时比较容易切入。但这种“无障碍”又使得一些学生容易忽略审题, 有的把话题当做文章题目, 没有新意;有的随心写, 根本不考虑话题的范围以至于背离了主题……凡此种种, 要写好话题作文, 不仅要对话题的内涵和外延细心推敲, 还要对所给材料或提示语进行斟酌, 因为这些材料和提示语不仅是对写作思路的引导和启发, 也往往是对话题的一些暗示、要求或限制。所以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 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审题。

二、拟题新

常言道:“秧好一半谷,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若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读者就会被深深地吸引。因此, 拟题应着眼于一个“新”字, 力求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 让人有一看为之震撼的感觉, 切忌普通化, 落入俗套。从立意上来讲, 要“宽窄适度”“量体裁衣”, 要使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那话题作文又如何使标题吸引人呢?

1.巧用修辞来增强感染力, 用比喻义把意思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如《我渴望妈妈的“阳光”》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 简洁含蓄, 富有深意。

2.善用引用。 (1) 引用古典诗词来做题目有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用它们做题目一是不落俗套, 二是富有亲切感, 能引起读者的情趣。 (2)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 一些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 引用歌名或歌词做文章的标题, 既活泼风趣, 又能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

让作文标题新颖、能吸引读者, 当然不止这两种方法。但是, 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种方法, 都要讲究“新”, 若能考虑到这些方面, 必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三、选题准

话题作文一般不限文体, 目的在于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裁, 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选择便于自己抒写的文体, 能够展现才情, 张扬个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章就没有文体。一些学生误解了这个“文体不限”的含义, 写出来的话题作文“四不像”, 记叙文不像记叙文, 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散文不像散文。因此在写这类文章时, 指导学生下笔前先确定好文体, 然后再依着该文体的基本要素往下写。

四、选材准

文体确立后, 还要注意准确恰当地选材。一些学生写作文时不精心选材, 要么选材宽泛, 只是一些表面感觉, 写得笼统, 不具体、不深刻、不真实, 没有精彩的场面、感人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 整篇文章内容空泛、干瘪, 没有感人的力量。中学生作文的选材, 要善于以小见大, 化虚为实, 写我们周围的小人物、小事情、小场景, 曲径通幽, 以此达到反映时代变化的目的。

五、立意准

要立意准确, 一要做到文章表达的主旨是积极健康的, 不能总是“苦啊愁的”, 给人一种心情沉重的感觉。二要有创新, 对于同一事物, 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如以“0”为话题, 对“0”的理解可以宽泛一些, 既可以把它看做是数字, 也可把它看做是圆形, 还可以表示一家人团圆或事情圆满结束等, 并由此展开联想和想象。同一个话题, 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 这些形式新颖别致之作, 可得到他人的好评。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事事知晓, 善于表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独特眼力, 以此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六、表意准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 是作者抒发情感, 抒写心意的重要手段。要做到文笔流畅、生动感人, 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篇目, 积累一些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 不仅要用准, 而且要用出新意。

话题作文“错位”写作指导 篇11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是一种“错位”。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这也是一种“错位”;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经历吗?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请以“错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一、通过话题材料理解话题含义

如材料中告诉了我们两种现象的错位:一种是“让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这实际上是让具有某种职业(身份)的人去做另一种与自己职业(身份)不同的事,按这种现象去理解“错位”的意思,那就是离开原来的位置,是“位子”的交错与互换。

一种是“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这就是说学生的任务本应该是学习,他却迷恋游戏机;商家本应该诚信对待消费者,他却使用欺骗的手段,按这种现象去理解“错位”的意思,那就是比喻一个人失去正常的或应有的状态。如果按照这段材料去理解“错位”的含义,在写作时就不会跑题。

二、通过追问法,疏通思路

运用九个主要思维词(“谁”“什么”“什么样”“怎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去“点击”(设问),从而激活思维,疏通思路。它可以确保只要确定好中心句,就不至于跑题、离题、偏题;同时又能确保文章的结构完整。

如以“幸福”为话题,运用“九词”设问:① 什么是幸福?平安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②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体验”。③ 你对幸福的态度是什么?“享受幸福”“创造幸福”“守护幸福”④ 怎样创造幸福?怎样享受幸福?⑤ 为什么“享受幸福”?为谁守护幸福?……还可以设问下去。总之,每一个设问就是一个角度,一个思路,一个切入点。经过筛选,最后敲定你最有把握的角度和内容去写。就“错位”这个话题,我们也可以进行设问,如:

什么是“错位”?(“错位”就是离开原来的位置,是“位子”的交错与互换。比喻失去正常的或应有的状态)

生活中有哪些错位?(时间的错位、空间的错位、感情的错位、工作的错位、思想与时代的错位,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错位,主观能动与命运的错位等等。)

为什么会发生“错位”(主动的错位、被动的错位)

如何对待“错位” ?(辨证地看待:将“错位”变成“正位”;在“错位”中坚持自我,不为错位所束缚)

怎样将“错位”变成“正位”?

经过这样的设问,就激活了思维,拓宽了思路,就把“错位”这个话题“化大为小”,写作时就有了新的角度、新的深度。

三、从熟悉的素材中立意

1.回归课本,利用课本资源

如:素材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代才子——陶渊明便住在这里,他原本可以是一大才,可以在仕途上有番大作为,可以为百姓、为黎民、为国家作出大事业,这才是他的位置。然而,他终究从那高高的位置上站了起来,走向深山,走向孤独,走向纯明。是的,陶渊明错位了,但他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竹林饮酒,月下放歌”的生活,领略什么才是“曲酒流觞,把酒赋诗”的风采。

素材2:“百宝箱啊,百宝箱,于你又有何用?”杜十娘伤心欲绝,百宝箱重重地沉到了河底。“扑通”一声,水面上泛起了一阵涟漪,如花似玉的女子香销玉殒,天下起蒙蒙细雨,那是天的泪水。十娘,选择了李甲,她原本可以和李甲白头偕老,手抱百宝箱,他们可以世世无忧。这便是上苍给予她的位置,然而她错位了。她丢弃了百宝箱,丢弃了那份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的爱情,丢弃了世世无忧的生活,她将自己重新定位于那一方净水,永无污秽的心灵净水。

素材3:你,本应隐居隆中;你,本应抚琴而歌。你亦无所求,只愿临溪而居,抚琴而歌。而当刘备三顾茅庐,表明诚意后,你也却之不恭,坚定信念,尽显孔明之智,孔明之忠,出生入死,而无怨言。刘备死后,更有扶不起的阿斗,让你宏图难展,只留下“出师一表真名世,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唱。你也最终在五丈原含恨而死。然世人无不为你颔首赞许,是你毅然抛弃安逸的生活,选择入世为民,为相。是你,选择了错位,但眉宇之间毫无后悔之意。

素材4:你本应远赴西洋留学,你本应苦心研究医学。而你,当看到“民族魂”即逝,当目睹人民被封建黑暗统治势力所逼困时,你毅然弃医从文,选择回国。在民族默无声息的时刻,是你唤醒世人,让世人重新寻回民族魂。正是因为你的错位,才让我们的民族在衰亡中重新站立并迈步前行。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要写的观点:错位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辉煌的人生,美丽的人生。

素材5:在漆黑的夜晚,当我们昧昧昏睡时,我们的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因为有庄子这棵守卫心灵月亮的树。楚国相位的给予,楚王重望的托付,这原本可以使庄子高坐无忧。然而对于这个位置,他“执竿不顾”,他错位了,他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愿接受世俗的污秽,庄子这棵守卫心灵月亮的树,昭显了人性的凛然和不愧。

素材6:李白天性豪迈,不适官场,但在他年轻气盛时,却误入官场,一个天生应该与山水为伍的狂人,却出现了错位。在官场上屡遭排挤,他还是唱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从此他们摆正了他的位置,重新与山水为伍,最终成就了历史上一位大诗豪。试想李白当时若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依旧在“错位”中生活下去,与百官为伍,那么今天历史上留给他的,也许只是一个平凡的诗人和一个失败的政客。

素材7: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的人生并未因为失聪而错位。当别人都以为他将离开他原来应有的音乐家的位置时,都在为一位天才的陨落而叹息时,他却笑着说:“失去耳朵还有口、鼻、手、脚可用,耳不过是六分之一而已。”贝多芬也曾经因为失去双耳而失落潦倒过,他也曾面对挫折的威胁,但他迅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因为他坚信,他的位置是音乐家,而不是一个潦倒街头的聋子。终于他成功了,他用手在黑白键上敲出了震世的乐章。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又可以概括出要写的观点:要正确对待错位(摆正错位,找回自己)。

2.面向生活,搜寻时事材料

素材1:一个女市长为了整顿市容,化身拾荒者,每天背个麻袋游走于大街小巷,深入体验了拾荒者的心态和生活后,妥善安顿了这批人。

素材2:一个老板化装成顾客,到自己的连锁店去消费,亲身感受自己员工的服务质量,从中寻找企业经营中的不足。

素材3:更有我们所熟知的“今日班长”制度,让每个同学轮流当班长,亲身体验班级管理之不易,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体谅班长,甚至体谅老师。

素材4:十多年前,有一个默默无闻拿着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工作在沿海的一个小镇里。过了几年,有一篇叫《活着》的小说震撼了中国,甚至震惊了世界。那只曾经用来执刀解剖尸体的手,解剖了历史,解剖了社会,解剖了人性。正是从手术刀到钢笔的一次职业错位,正是从救死扶伤到治疗社会的精神错位,成就了他一次从平凡到杰出的人生错位。我不否认医生的崇高,然而从救治伤口到救治心灵,这样的人生错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出乎职业精神的崇高,而更多的,应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来自灵魂最真实的地方的对世界的思考和对“人”的热爱。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要写的中心:改变你固有的自我中心,离开你固有的位置。错位,是心灵的提升。

素材5:山东师大三年级学生小高做家教,辅导对象是一个读初三的女孩周周(化名)。在小高的精心辅导下,周周的成绩进入了班级前三名,父母当然很高兴。学习成绩提高了,同学有难题就向周周请教,可父母反对女儿帮助同学,让小高帮着劝周周不要轻易帮助同学,以免成绩被别人赶上而后悔莫及。小高对此反感,没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劝周周,而是对她的行为大加赞扬。周周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炒了小高的鱿鱼,理由是:“小高这样做误人子弟!”

素材6:女孩车上让座竟遭母亲责打:江苏无锡的一辆公交车内竟发生了这样一幕,一女孩主动给老人让座,竟遭到母亲的训斥和责打。2月9日下午,73岁的王老太上了11路公交车,因人多王老太只得站着。当车行至五爱路时,两名乘客下车,站在旁边的一对母女很自然地坐到了位子上,之后女孩便站起身来对王老太说:‘老奶奶,您坐到这儿来吧!’可是女孩的妈妈狠狠地把孩子的身体按了下去,并恼羞成怒地骂孩子,打了孩子一巴掌。乘客纷纷指责这个母亲的道德水平还不如小孩。 道德教育的错位。父母本应是孩子的道德导师,可是反而要让孩子来教育。错位给人造成了很多遗憾和伤害。

素材7:清华女硕士,弃教从“商”,摆摊卖菜。近日,据郑州某媒体报道,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女硕士研究生嫪彩(化名),因劳资纠纷离开其任教的郑州一所高校,两个多月前,她毅然决定在当地一小区菜市以摆摊卖菜为生。她说,学校没有履行协议解决我的住房问题,工作中又不能学以致用,辞职后学校又把档案给扣了,与其在一个感觉不好的环境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还不如放弃,重新选择。 记者问嫪彩卖菜的收入多吗?累不?她坦诚的笑了,这能挣多少钱呀,总不能一天到晚没事做呀,也算是自我安慰吧,最起码自己吃饭不用买菜了。这样的工作我还可以做主了。累算不上,就当是在锻炼身体了,呵呵。

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观点:错位是一种选择。

四、尝试话题写作熟悉的素材,对这篇以“错位”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1.采用并列式的结构,列举古今中外的文人、名人错位现象,从中得出哲理的思辩:好多事物,美在错位。(说理性散文)

2.错位求职,父母急、子女不急,家长代子女求职的错位现象屡见不鲜,分析其中的原因,指出改进措施(扩大就业机会,公布就业信息,高校人才进可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议论文)

3.通过一个大学生求职的经历,引出“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现象,并指出解决办法。(夹叙夹议)

4.以孔子、李白、陶渊明等文人角色的错位为例或叙述一个人的错位经历,指出要辨证看待人生错位:只要保持好心态,在错位的生活中,把握自己航行的命脉,即使把生活颠来倒去又怎么样呢?(夹叙夹议)

话题写作教学 篇12

一、要明确话题的类型

话题作文常以三种语言形式出现:一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 如:“获取”“鼓励”“书”等;一是以短语的形式出现, 如:“人与自然”“百姓故事”一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 如:“相信自己”“从我做起”这三种类型的话题, 对写作对象的限定程度是不一样的。句子型的话题本身一般都蕴涵着一个观点, 写起来难度较小, 观点容易把握。词语型的话题最为灵活, 往往需要在话题之下确立某个观点, 然后去写作。短语型的话题既有限定, 又有自由度, 写作时需要考虑限定因素, 例如:“百姓故事”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故事”“人与自然”也不能看成“人与社会”或“动物与自然”。

二、要关注话题里的提示语

综观几年的中考话题作文的提示语, 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1.列举写作内容的范围。2.拓展作文题目的外延, 3.搭建学生想像的平台。

所以, 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培养读题的习惯, 要认真研读提示语, 以明确命题旨意, 把握文题限制和开放的方面, 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

三、审题时要注意发散思维

话题作文虽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但是也还要注意审题时构思出新意。我们在中考作文的写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文体要新鲜。

作文时都要选择拿手的文体, 做到记叙以情感人, 议论以理服人, 说明以知传人, 这些是众所周知的。但更重要的是大胆创新, 张扬个性, 话题作文提倡“真实的体验、创新的表达。”因此写作的文体除了记叙、说明、议论外, 还可以写寓言、童话、日记, 也可以写戏剧小品、通讯报道、对话访谈、电子公告等。如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责任》, 某考生写了一个三幕剧, 其中有道具、场景的交代、人物语言的刻画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旁白) , 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多角度地反映了交通警察是如何对待事业和家庭的, 塑造了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民警察形象, 是一篇很成功的考场作文。

2. 拟题要新巧。

“题好一半文”,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靓丽夺目的题目, 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 也能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一见动心。因此可以让学生多拟一些借鉴引用式、辞格口语式、悬念奇语式的题目, 让题目有充足的“韵味”。例如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 有的考生拟了这样一个题目“有一种美丽叫希望”, 的确让人们耳目一新, 为之一动。

3. 立意要新颖。

“意犹帅也”, 决不可忽视, 构思时要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要从侧面、多向把握时代脉搏, 关注社会热点, 体现思维的个性特征。同时要注意告诉学生, 尽管话题作文的话题均有“立意自定”的提示, 但这类文章在立意上都设有立意底线, 写什么内容可以不尽相同, 但立意只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而决不能是对假恶丑的选择, 切不可盲目进入反面立意的误区。

4. 切口要小巧。

话题作文最忌大而空, 所以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 从小处切入。一般说来, 需要在原话题下找出适宜自己写作的子话题, 然后构思立意, 定题写作。比如以“自然” (黑龙江) 为话题写作, 我们马上会联想到自然环境的恶化, 想到环保的重要。由“自然”想到了“环保”, 写作对象就已经缩小。那么怎样体现环保的重要性呢?一个考生写了一篇《小鸟的诉说》, 用拟人化的手法, 让小鸟对破坏自然的人类进行了诉说, 表达出新一代青少年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紧扣话题, 表现了一个有意义的主题。

当然, 写好话题作文的技巧很多, 只有在平时的作文写作中注意有意识的对照训练, 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在考试时写出优秀的一类作文来。

参考文献

[1]周文忠.给中考作文加些亮点[J].作文教学研究.2007.

[2]陈法.供材料题意作文的审题方法指导[J].作文教学研究.2007 (05) .

[3]江云翔.话题作文立意创新指导[J].作文教学研究.2007 (05) .

[4]张娉婷.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作文教学研究.2007 (05) .

上一篇:聚乙烯防水板下一篇:我国传统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