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南地区

2024-10-18

桂西南地区(共9篇)

桂西南地区 篇1

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已经取得飞速发展, 尤其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乡村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乡村景观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广西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主要聚居地, 其乡村景观面貌是展现壮族人民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民族自豪感、开展民族体验和教育、吸取壮乡建造及景观营造技艺等的天然博物馆, 在未来乡村建设中, 应重视传统壮乡景观意象的恢复与营造。

1 区域环境及文化特征

笔者所界定的桂西南地区主要为南宁以西至中越边境之间, 主要沿左江分布的区域, 以百色、崇左为中心, 辐射到南宁隆安、扶绥等地。区域内岩溶石山广泛分布, 地势由西向东大致由峰林洼、谷地向峰林平原过渡。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从而孕育了这个传统稻作民族。

该区域内90%的人口为壮族, 是广西南北壮之分南壮的代表区域, 其发展历时悠久、脉络清晰, 是古百越族群中布洛陀、骆越支系的后裔[1]。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壮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世代耕耘,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壮族文化, 其内涵可以总结为:以“那”为标志的稻作文化, 以“糇糯”和“岜夯”为特色的饮食文化, 以“干栏”为标志的建筑文化, 以壮锦为标志的服饰文化, 以“神人共娱”为特征的节日文化, 以“歌圩”为标志的诗歌文化, 以人缘亲和为根本的礼俗文化, 以崖画和石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 以“掌雅”为主体的医药文化, 以“麽”和“鸡卜”为标志的宗教文化, 以“宁董”为标志的铜鼓文化[2]。

2 区域景观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2.1 在经济发展中乡村聚落意象的失落

近几年, 桂西南地区通过多种途径发展经济, 既给区域带来财富, 也给村寨的整体聚落意象和整体景观意象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方面, 来自发展经济所带来的农村土地结构的调整, 一些不加规划指导的用地用于发展工业、旅游、人造林等, 改变了传统的村寨聚落意象;另一方面, 大规模的复制新村模式导致乡村中简单造村模式不断重复, 乡村间的差异化不断消失, 乡村景观变得难以分辨。同时, 村寨中肆意建设与传统风格不符的房屋, 在乡间空地上随意扩展建设用地, 传统风格的乡村整体意象正在消失殆尽。往日令人怀念的、具有乡土温情的景观画面被逐渐破坏。

2.2 壮族独特地域文化的模糊

壮族独特地域文化特色在社会经济的巨大冲击下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地人的生产观和价值观正在悄然改变, 特别是年青一代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记忆和认同感日益淡化, 地域文化的概念逐渐模糊化, 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尴尬的境地。

2.3 传统建筑在村寨发展中逐渐消失

由于缺乏专业的建设指导、民族保护意识不强、规划建设中的长官意识占主导等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壮族村寨建设特色缺失, 特别体现在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丢弃和千篇一律的建筑模式在广大壮族乡村地区的迅速蔓延上, 村庄的建筑传统风貌正在迅速消逝。

2.4 良好生态环境意象逐渐被破坏

近年来, 壮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究其原因, 主要是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农村人口增多等方面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另外, 由于当地人对环境的重视不够, 加之破坏环境求发展的急功近利思想作祟, 乡村生态环境一再遭到破坏。一旦乡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环境优美、绿意盎然、桃花源般的壮族乡村将难以恢复。

2.5 土地利用的限制

近年来, 随着村寨人口的增加, 村庄规模逐渐扩大, 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资料占有和分配的矛盾, 土地的缺乏成为村民要面对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土地利用的限制一方面使得土地占用和土地纠纷问题时有发生;另一方面, 一些村寨为了不占用耕地, 争取更多的居住空间, 将村屯建筑紧密布置, 以用地紧凑。村庄功能单一, 用地类型简单, 制约了壮族村寨的发展。

3区域景观意象的整合策略

3.1 传承地方特色的村寨空间意象整合

村寨空间意象整合:一是梳理村寨的空间结构, 包括农田、林地、山体、水体、村寨的大的空间格局, 把握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 维护乡村大环境的生态平衡, 同时获得良好的整体意象效果。二是在小尺度上的空间安排, 如街巷空间、村寨公共空间、水域空间、道路空间、绿化空间等的安排。壮族村寨空间意象的整合, 就是要梳理村寨中的这种空间关系, 获得清晰的村寨结构。

3.2 彰显壮族特色的传统民居的设计方案

传统民居建筑保留着祖先的智慧,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主体人群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 传统民居建筑在通风、采光、保暖方面表现不好, 另外, 如果沿用其建筑形式, 一是所用木料比较多, 对于木材的需求可能导致对山林的破坏;二是木材做工比较复杂, 传统师傅的手艺需要得到传承;三是使用木料也容易着火, 安全性很低, 村寨火灾常有发生。因此, 一味地强调传统民居的保留是不现实的。此外, 村寨中新旧建筑并存, 村落民居处于更新换代的阶段, 就更应在建筑方案上给予指导, 避免传统民居建筑在新一轮的村庄建设中消失殆尽。在壮族村寨建筑方案设计上, 既应保留传统的建筑符号语言, 也要考虑到广大群众对于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 因此, 可依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建筑进行区别对待, 分类改造。如将建筑分为传统建筑风貌保留型、传统民居改造型、已建新型房屋改造型、新建型等基本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建设。

3.3 以需求为导向的农田景观整合

乡村农业景观的塑造首先要注重农业产业的规划, 要体现特色, 挖掘深层次的内涵, 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如百色市田东县利用优势特色, 发展形成“八香”的农产品特产, 包括香米、香猪、香鸭、香茶油、香芒、香蕉、香料、香酒。另外, 农业设施景观也是重要的意象整合要素之一。壮族村寨中为了农业生产而形成的水利工程, 如水渠、水车等具有农业景观特色, 可加以利用形成农业景观。传统农业使用的工具如打谷机、研磨工具、簸箕等, 虽然已被现代工具所代替, 但仍然具有景观价值, 可以将其利用起来作为展示之用, 也可作为景观小品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总之, 农业景观是壮族村寨中识别度较高的意象元素之一, 其意象的有效整合, 对形成壮族村寨整体环境景观意象具有重要作用。

3.4 注重艺术美的景观节点空间意象整合

壮族村寨景观节点的整合, 要体现壮族特色, 反映鲜明的主题特征, 通过景观节点的整合设计, 形成具有标志性的景观节点空间。一方面提供丰富的艺术观赏价值, 另一方面又传达一定的民族文化精神, 涵盖社会、人文、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节点空间的塑造要注重景观要素的精细打造, 遵循艺术美的原则, 包括比例与尺度、所选材料及色彩、空间组织、文化内涵的表达与深化等诸多方面。

3.5 显山露水的自然环境整治

村寨自然环境即农田、山地、水系、道路、林地 (绿化) 等环境空间格局。显山露水是壮族村寨自然环境整治的重要原则, 因为山和水是壮族村寨中形成独特景观意象的重要元素。在村寨的自然环境整治方面, 应遵循保护与适当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对被划入保护区域内的山体禁止乱砍滥伐, 实行封山育林。对乡村水体的保护则体现在村寨污染治理与滨水景观建设相结合及利用水营造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 创造优美的、具有自然线条和乡土气息的乡村滨水空间等方面。壮族村寨中的田是生命的源泉, 承载着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脉。壮族村寨要体现这种稻田景观, 首先要合理设置种植结构, 科学引导农民种植;其次要对农业用地合理控制, 禁止乱用、占用农田。此外, 营造显山露水的自然环境还需注重保护村寨中的古树名木, 加强村寨绿化美化工作, 在绿化意象的营造方面, 可以根据不同的绿化主题, 如“绿色壮乡”、“民族欢歌”、“丰收的喜悦”等进行意象营造。

3.6 传统民族文化氛围的恢复

壮族传统民族文化氛围的恢复首先在于人, 壮族人民首先要具有保护并弘扬壮族文化传统的意识, 培养民族自豪感。其次, 恢复壮族人的传统节日, 如传统的三月三、中元节、花王节等。再次, 打造一批具有壮族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 打响壮族文化品牌, 如广西武鸣县的“三月三”歌圩、广西宁明县的骆越祭祖活动、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等, 对认识壮族文化、恢复民族文化氛围有积极的作用。另外, 也可以通过媒体拍摄壮族民族村寨、特色节庆活动的宣传片, 让更多的人通过媒体了解壮族村寨。最后还可通过开展壮族村寨旅游, 建设壮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园等多种方式宣传壮族文化及民族村寨旅游地, 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 自然懂得保护这份难能可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4 结语

壮族村寨景观意象的研究是壮族村寨建设当中重要的一环, 是使经济发展和建设发展朝着可持续发展, 尊重民族、尊重当地人、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表征。整合是面临转型时期乡村景观建设的新的方法论和思路, 通过意象元素的整合与重塑, 实现再造一个意象明晰、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壮族新农村, 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覃尚文, 陈国清.壮族科学技术史[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戴光禄, 何正廷.壮族文化概览·导论[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5.

桂西南风景三则 篇2

旧州古镇位于广西桂西南边陲,离靖西县城南8km,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称。据靖西县志记载,明代时靖西属归顺州,而旧州曾为顺州城所在,旧州作为州城延续了130多年。明天启七年旧州因越南人莫敬宽入侵所毁,清顺治年间,州城才移至今日之靖西县城。

早在南宋末年,江西人张天宗随文天祥抗元兵败后,率部300余人于此定居,与当地壮族人民一起开发建设边疆,传播中原的先进文化技术。旧州也是明代抗倭民族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的故乡,瓦氏夫人在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的危急关头,不顾58岁的高龄,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以“誓不与贼俱生”的气概纵马冲锋陷阵,连歼敌兵,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瓦氏夫人当年习文练武的事迹,至今尚在民间流传。

旧州现为一个以壮族为主的村落,人们把旧州称为绣球街,这是因为旧州自古以来制作传统工艺品——绣球而闻名于世。所生产的绣球,由于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珑,色彩鲜艳,为广西绣球之上品,有口皆碑。旧州街有5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能参加制作绣球,年产绣球30多万个,故被誉为“绣球一条街”。绣球是壮族青年男女求爱定情的信物。每年三月三,壮族青年男女对歌、抛绣球,演绎着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

旧州古镇有“小桂林”和“绣球之乡”的美称。旧州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壮家风情浓郁。明代张天宗墓园、岑氏土司古墓群,使人感到历史岁月的沧桑。村外不远的河水岸边有一文昌阁,三层六角形,青砖攒尖顶,登阁环望,山水如画,田园似锦,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岸边的翠竹,山峰拔地而起,有如雨后春笋,而蜿蜒流淌的河水,流过田垌,穿过小桥,绕过青山,宛如一条清新亮丽的彩带,犹如一幅清淡优美的山水画。

二明仕田园

明仕田园风光,位于靠近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堪圩镇,主要以明仕村为核心,距大新县城53km,离德天大瀑布更近,只有37km。由于明仕田园距离大海不远,又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这里一年四季高温多雨,以石灰岩为主体的山脉容易受到水的侵蚀,故而产生了明仕田园优美的喀斯特地貌。

传说很久以前,南海的一条妖龙因羡慕桂林山水之美景,便化作人形到桂林游览,返回时施了妖法,将桂林的一段迷人山水缩小藏入袋中,欲带回南海。它的举动被玉皇大帝得知,派出雷公用大斧将妖龙劈死,而妖龙口袋里的那段山水便掉了下来,正好落在明仕的地面上,所以,明仕的山水景色和桂林的一样美。

明仕的山光水色的确迷人,青山绿水,相互辉映,形成许多秀丽景点,而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明仕河。明仕河发源于越南,从念斗屯流入我国,向东南流经该县的谨汤、明仕、堪圩、芦山、后益等,至雷平镇与黑水河汇合,全长超过40km。明仕山水田园风光集中在明仕至拔浪一带。风景区河段长约8km,许多游人乘竹排顺流而下,饱览两岸迷人景色。

明仕田园山水之间皆是稻田。春天之际,眼光所及皆是绿色个秧苗。而绿色之中,到处点缀着情态各异的青山碧峰。弯曲的河流,缠绕在这片绿色的田野上,清澈的河水中,飘动着柔美的水草,无数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水草之间。岸边是一簇簇葱茏的毛竹,三五枝纷批的枝叶倒映在河中。倒是游憩的鸭子,泛起无数的涟漪,打碎了这宁静的水面倒影,并将涟漪层层扩散推至到岸边。颇有“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山水画图。秋季之时,田野上是一片金黄。在落日的余晖中,从山间露出的夕阳染红了小河,小河泛着金色的光芒,显得格外的美丽。

明仕田园为国家一级景点,方圆20km的景区山清水秀,山环水绕,素有“小桂林”之称。这里翠竹绕岸,农舍点缀,独木桥横,稻穗摇曳,农夫荷锄,牧童戏水,风光俊朗清逸,极富南国田园气息。这里,你会看到喀斯特峰林地貌下的乡村农业景观,在威武灵秀的岩石山崖下,在凤尾萧萧碧江竹影旁,在古风淳厚的壮族村落里,在村舍炊烟的鸡鸣狗吠中,真有仙者之居,雅士之隐的世外桃源之感。三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归春河上游,与越南毗邻,距中越边境53号界碑约50m,是横跨中越两国的著名景点。大新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广西西南部,云贵高原南缘,地势北高南低,地层多为喀斯特地质结构,石山、峰丛林立,水流密布。县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干湿季节分明,气候温和,随处可见树木葱茏,绿荫如盖。

归春河是左江的支流,发源于靖西县境内的鹅泉,向南流入越南人民共和国,在大新县又复流回中国,成为中越界河。归春河无论四季寒暑,始终碧绿清澈,在大新县硕龙镇跌落成德天大瀑布和越南板约瀑布。归春河一路流去,大多平稳安详,而到了硕龙这个边陲小镇,或许是寂静了许久后的力量瞬间爆发,使其冲破了千岩万壑,冲出高崖绿树的封锁,一泻而下,划开了中越两国边界。

德天瀑布所在地的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白云质灰岩,为典型的岩溶瀑布。上游河道为分汉型河道,河床宽浅,形成许多的江心洲与江心滩,在接近德天瀑布时,其河床与瀑布顶端河床有较大的高差,河水为寻求到达下游水面的最短路径,致使归春河的水流在瀑布上部河床中白云岩石芽中夺路而行,形成了诸如浦汤岛等石芽岛屿。这些河中岛屿将河水分割成多股水流,从不同的部位流到瀑布陡崖边,致使瀑布瀑水呈多束状。

德天瀑布是归春河流经浦汤岛时的杰作。浩浩荡荡的归春河水,从北面奔涌而来,高崖三叠的浦汤岛,巍然耸峙,横阻江流,江水从高达超过60m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击着层层岩石,飞流曲折,水花四溅,水雾迷朦,远望似缟绢垂天,近观如飞珠溅玉,透过阳光的折射,五彩缤纷,那哗哗的水声,振荡河谷,气势十分雄壮。瀑布三级跌落,最大宽度大于208m,纵深大于60m,落差大于70m,年均流量50m3/s,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瀑布。在飞流的瀑布下面是一个30多米深的深潭,内有好多鱼,肥大而味道鲜美。

德天瀑布被国家定为特级景点,与越南的板约瀑布连为一体,就像一对亲密的姐妹,袅袅婷婷,携手而立。瀑布随四季变化,姿色各异。春天,木棉如火,点缀在一片银河之间;夏季,河水涨溢,激流排山倒海冲泻而下,气势磅礴;秋天,素娟高挂,碧水清流;冬季,流水织秀,悠然而下。瀑布的颜色也随阳光的强度变化万端,阴天,山色凝重,流水无光;艳阳下,山青水绿,水花雪白。太阳忽隐忽现,瀑布就忽明忽暗。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令人怦然心动,烙上永不能磨灭的记忆。

中越边民在瀑布的下游,进行着边贸往来。乘坐竹筏到江中游玩,一不小心就会出国(越南)了,当然过江到越南那边拍照留念是允许的,但是停留的时间不可太长。如果将竹筏撑向瀑布,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弥漫着的水雾,微风吹来,水花飞舞,飘在脸上,非常的清爽。游览德天跨国瀑布,即可尽情欣赏跨国瀑布的壮丽美景,又可呼吸饱含负离子生态清新的空气,感受飞瀑气息。往上游走去,还可参观中越53号界碑,逛边境集市,与越南阿妹阿哥交流,感受中越边关人文。

桂西南沿海地区夜雨气候特征分析 篇3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防城港市3个国家区域站(沿海地区)的逐时降水资料,3个气象站的资料时间范围:东兴站1955—2011年,防城站1982—2011年,港口站1992—2011年。按年度、季节进行统计,即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分析昼夜降雨频率。出现在8:00—20:00时段的降水均作为1个昼雨日计算;出现在20:00至翌日8:00时段的降水,均作为1个夜雨日计算。期间降水的累积量作为当日的昼雨量(或夜雨量),夜雨次数与昼夜总出现降水次数之比作为夜雨率。将12 h内降水量划分为6个等级:特大暴雨(≥140.0 mm)、大暴雨(70.0~139.9 mm)、暴雨(30.0~69.9 mm)、大雨(15.0~29.9 mm)、中雨(5.0~14.9 mm)、小雨(0.1~4.9 mm)[6],统计分析平均值、标准差等特征量。

1.2 研究方法

1.2.1 标准差。

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式(1)中,x表示气象要素,n表示资料的样本数。

1.2.2 趋势分析法。

3个站年、季降水量变化趋势的一元回归方程为:

式(2)中,y为气象要素,t为年序列数,b为某气象要素序列的趋势变化率(最小二乘法计算)[7]。

2 夜雨气候特征分析

2.1 昼夜降水总体分布

港口、防城、东兴3个站的昼夜降水总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港口、东兴2个站的夜降水几率大于昼降水,尤其是暴雨以上级别,夜雨比昼雨多7个百分点以上。防城站夜雨几率与昼雨几率相比较,少0.4个百分点,其中暴雨以上级别少0.6个百分点。

港口、防城、东兴3个站的昼夜降水按季节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春、秋、冬季3季多夜雨,其夜雨几率大于昼雨几率,而夏季夜雨几率则较小。

2.2 昼夜雨量年代际变化趋势分析

港口、防城、东兴3个站的昼夜降水量均值统计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东兴站昼夜雨量值均呈现多波动型,1960—1969年、1980—1989年、21世纪初为波谷,1950—1959年、1970—1979年、1990—1999年为波峰。防城站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昼夜雨量均为单峰型,1980—1989年和21世纪初为峰谷期,1990—1999年为高峰值期。港口站21世纪前10年较20世纪90年代,夜雨量年均值呈上升趋势,增加162.7 mm;昼雨量年均值明显减少,达到180.3 mm。东兴站昼夜雨量的季节统计情况如图1~图4所示。从图1~图4可以看出,东兴站夏、秋季2季夜雨量随年代呈下降趋势,春、冬季2季的夜雨量呈上升趋势。东兴站夏季的昼雨量随年代变化不明显,春、秋、冬季3季昼雨量有上升趋势,其中冬季上升较为明显。防城站夏季昼夜雨量随年代呈上升趋势,春、秋、冬季3季昼夜雨量均呈下降趋势。港口站资料相对较少,不具代表性。

2.3 昼夜降水的年际变化

对3个站的昼夜降水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港口站2000—2011年降雨雨次数与1990—1999年相比,昼雨次数增加185次,夜雨次数增加163次。防城站自建站至21世纪初,昼夜雨次数随年代变化均呈上升趋势,1990—1999年昼夜雨次比1980—1989年明显增多,分别增多172次和165次。东兴站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昼夜降水趋势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东兴站的昼、夜雨次数总体上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夜雨减少趋势明显。具体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夜雨次数呈波动型,1980—1989年为第1个波峰,进入1990年急剧减少,2000年以后略有回升。昼雨次数呈单峰型变化,其中1980—1989年为峰值期。

2.4 昼夜降水异常分析

分析对3个站昼夜降水分布情况,东兴站统计时段内有2次夜降水异常,1970—1989年、2000—2011年夜降水异常偏多,1990—1999年夜降水异常偏少,而降水次数比1980—1989年偏少51%。统计时段内有2次的昼降水异常,其中1960—1969年的昼降水异常偏多,1990—2011年降水异常偏少。雨量方面,1960—1969年、1980—1989年夜雨量异常偏少,1990—1999年夜雨量异常偏多;1970—1979年的昼雨量异常偏多,2000—2011年的昼雨量异常偏少。防城站1990—1999年的昼夜降水次数、昼夜雨量均为异常偏多期。

港口区与东兴市是地道的滨海城市,2个城区频临北部湾海域,位于北部湾海边,地势比较平坦,而防城区距离海边港口还有21 km,地势较高,昼夜温差明显,夜间水汽比白天差,这是防城区夜雨比昼雨偏少的主要原因[8]。

摘要:通过选取桂西南沿海地区防城港3个国家气象站自建站以来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该地区昼夜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桂西南沿海地区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市两地夜雨相对昼雨多,属于多夜雨,防城区昼雨多于夜雨;季节分布上看,3个站春、秋、冬季夜雨多于昼雨;昼夜雨量变化随年代呈现波动型趋势。

关键词:夜雨,气候特征,桂西南沿海地区

参考文献

[1]刘丽君.十万大山地形高度对降水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S3):69-71.

[2]王国安,梁成业,李新华.十万大山北坡气候及开发利用初探[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2):34-36.

[3]廖雪萍,覃卫坚,唐炳莉,等.广西近50年暴雨日数变化的小波分析[J].气象,2007,33(12):39-45.

[4]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广西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5]覃卫坚,庞庭颐.广西夜雨特征及其农业利用[J].广西气象,2000,21(1):39-42.

[6]冯厚文.东兴市近45年气候变化统计特征[J].广西气象,2006,27(S1):65-66.

[7]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桂西南地区 篇4

【关键词】高中生; 早恋; 对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03-0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比过去提前了1-2年,青少年在接受有关性方面的信息刺激越来越多,性意识觉醒与要求发展就快。因此近年来高中生早恋人数也逐渐增多,如何解决高中生早恋问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临的重大课题,高中生早恋现象的出现,固然离不开社会、家庭因素,但更离不开心理、思想因素。在本文中,本人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导致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的原因、表现,根据自己的教育经历,在教育实践中尝试运用一些教育方法和艺术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1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问卷调查情况

本人所在的学校,广西河池市第三高级中学位于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这里的学生大多源于东兰、巴马、凤山县等,都属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在我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早恋现象增长的趋势,虽经学校多次制定管理条例,严禁学生在学校谈恋爱,仍无大的改观,这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关注,为了了解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的情况,我们以我校为例,在我校2011级和2009级两个年级中各抽取100名学生开展了有关早恋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表:

1、你是否有早恋的经历?()

A 有B 没有

2、你认为早恋对学习有影响吗?()

A 有B 没有

3、你对中学生早恋持何态度?()

A 赞成B 不赞成

4、你觉得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什么?()

A 无聊、空虚、寻找寄托

B 逆反心理C 虚荣心

D 受社会影响E其他

5、你对早恋的同学是什么态度?()

A 鄙视B 羡慕

C 可以理解,但不赞成D 可理解,赞成

6、周围的同学早恋对你有影响吗?()

A 无影响B 有影响

C 羡慕

7、你认为家长,学校应该怎样对待早恋问题?()

A 老师的正确引导 B 与家长交流

C 采取强硬手段制止 D 不想让其他干涉

8、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大约有多少人在谈恋爱?()

A、大部分B、少部分

C、没有D、不清楚

9、你认为早恋的结果是:()

A、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果

B、成功的例子只是极少数的,大部分没有结果

C、必定没有好结果

D、可以交到更多知心朋友

10、你与异性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A、传纸条B、电话或网络

C、面对面交流D、其他

11、当你们的恋爱被家长和学校发现后,你们会()

A、终止交往

B、采用更隐蔽的方式交往

C、交往更加频繁D、其他

调查情况见下表:

题数班级ABCDE 1高一55%45%高三59%41%2高一82%18%高三78%22%3高一30%70%高三29%71%4高一53%24%5%12%14%高三52%17%19%14%22%5高一3%4%72%21%高三3%5%67%26%6高一60%35%5%高三56%40%6%7高一55%31%8%13%高三60%38%5%15%8高一39%27%0%34%高三65%12%1%22%9高一1%74%13%12%高三3%78%10%18%10高一0%65%38%7%高三3%60%47%16%11高一23%30%2%48%高三23%17%2%61%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早恋现象在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当中确实存在,在调查高一、高三学生对象中,有早恋经历各占55%和59%,所占的比重较大,我们不能把问题任意夸大化,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2、学生对早恋现象的利弊认识比较模糊,部分学生对早恋的危害性认识不清;认为早恋对学习无影响和对早恋持赞成态度。

3、与高一学生相比,高三学生当中的早恋现象有一定的增长,问题更多,影响更大。

4、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早恋能得到家长、学校的正确引导,并希望获得一些正确处理的方法,而不是采取强硬手段制止。

2引起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行为的成因分析

2.1生理心理上,现代的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相对过去富裕营养好,加上吃含有激素的各种食品,使如今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成熟得早,女生大多在初中进入青春期,中学生性发育逐渐成熟,对异性产生兴趣,这是正常的,也是类的本能。。

2.2对早恋不良行为认识不足。这里的少数民族高中生多来自东兰、巴马、凤山等县下面的乡镇村落,那里比较贫穷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够发达,学生受到青春期教育相对比较缺乏,在对学生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早恋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但仍有约22%左右的同学对早恋的危害性是模糊的,认为早恋不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2.3少数民族高中生思想单纯,有很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他们在初中时还比较单纯,受外界干扰较少,上到高中,来到县城,玩的多了,少数民族高中生好奇爱模仿,认为只有有异性朋友才能显示自己的风度和能力,同时对于新奇的东西,想知道究竟,而学校在情感教育问题上,现阶段还是一片空白,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校只是一味的规定不许早恋,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早恋的危害,只是一味的禁止。对于学校不让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偏要固执去做。因此学校、家长禁止学生早恋更是增强了他们的早恋欲望,在好奇心、神秘感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家长、老师越不让干的事便越想试试看,最终造成早恋。

2.4学习紧张、压力太大使少数民族高中生要寻找心理的慰藉。 这里的少数民族高中生普遍家里比较贫穷,家庭能够送他们来读高中实属不易,因此他们都想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这种无形的压力往往使他们喘不过气来。老师的教诲和关爱,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高中生由于受其语言的影响,学起语文、英语倍感吃力。又由于他们在初中时所受的教育与县城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高中课程的难度比较大,因此相当部分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成绩好的学生还有成就感,有引以为荣的东西。可是成绩差的学生就觉得厌烦、无趣,学习成绩不好,能力比不上别人,为了弥补失去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便用找到的异性朋友来自夸,试图解决心中的烦恼,得到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而桂西北少数民族高中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类的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在上面高一、高三的问卷调查中就有53%和52%的学生认为早恋的原因是无聊、空虚、压力大而去寻找寄托。

2.5大众传媒,社会负面的影响。现在的影视片里、广告里、杂志里,情爱都频繁出现。对于这方面很感兴趣的高中生就受影视媒体、不健康的书籍及社会上一些不良气习的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高中生的心理还处于相对不完整阶段,男女恋爱的镜头频繁的出现,就会激起高中生对这种早恋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或者是看到身边的同学有了意中人,在从众心理的驱动下,与人攀比,以显示自己的本事。特别是现在大多数的男生都认为现在没有女朋友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另外,桂西北少数民族自古有对唱情歌订婚姻的习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少数民族男女十六、七岁就结婚的有不少。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对恋爱从小就向往。

2.6家庭因素,随着现代的离婚率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尤其是桂西北来自农村学生的父母大多长期外出打工,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这样与异性的交往就会频繁,从而发生早恋的情绪。不少父母也不善于和子女沟通,思想保存在封建时期。他们动不动就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种寻找知音。而异性之间有感情互补的特点,就可能去和平时谈的来的异性倾诉,毕竟和同龄的异性相处比与同性在相处更有安全感。这样就容易造成早恋。

3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早恋现象的对策

3.1利用班会课,加强早恋的危害的教育,提高高中生远离早恋、拒绝早恋的意识。班主任要利用系列化的活动,正面引导、反面警策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组织一些主题班会,如《我们不早恋》、《男女生交往,拒绝早恋》、《专心学习,远离早恋》、《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现在找》、《相逢在花季》等。设计主题班会时,我们做到:(1)有针对性的选择课题,让学生有话可说。(2)创设贴近实际生活,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3)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3)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5)做到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参与面广。活动的形式有问卷调查、问题讨论,辩论等。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课,学生从中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性,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2针对早恋情况,多和学生沟通,多理解学生。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能够及时的了解“恋情”,在事件的萌芽状态就得到及时处理。班主任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使班干部、同学们以你为核心,在日常的交往中,了解到其他同学有早恋的迹象,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当发现学生早恋时,作为教师不能大惊小怪,挖苦讽刺,更不能不分场合严厉批评,揭露学生的隐私进行传播。在上面的调查中高一、高三就有55%和70%学生希望在早恋中能得到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而不是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早恋不但给自己身心造成危害,而且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前程。教育时,要体现出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理解你,感觉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护和尊重。这样,用耐心、爱心去化解学生中的坚冰,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3.3开展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转移学生对早恋的注意力。活动能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陶冶情操,激发求知欲,更主要的是活动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活动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调节是任何其它形式所不能代替的。通过紧张而有序的课内学习,健康在益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组织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建立良好的友谊,对于精神空虚的学生产生早恋的想法有一定的抑制。例如:一是与学习有关的,作文竞赛,科普知识抢答赛等;二是文体活动,例如棋类比赛、班级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三是调节身心类,如社会实践,音乐欣赏等;由于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活动,所以给学生心理带来积极影响是明显的。

3.4开展具体的高中生心理指导工作。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指导工作,例如针对部分学生心理压力比较重,就举行心理讲座,指导他们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而针对有早恋心理困惑的同学,由班主任对其进行个别指导;对一些陷入早恋不能自拔的同学,对其进行学习心理校正,通过心理指导,使学生战胜早恋心理困惑,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

3.5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高中生早恋问题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学生的早恋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人,家长关于学生早恋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发展和学校早恋健康教育的开展,特别是在外打工的父母与自己的子女联系较少,建议家长在外打工时期用书信或电话等方式与子女联系,了解子女学习与生活情况,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得到足够的情感关注,体会到家的温暖。这样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爱,他也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早恋更不会发生。

另外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进而杜绝早恋这种不良行为,解决高中生的早恋问题。

总之,不能把早恋的学生当作坏学生,认为他们的行为伤风败俗。采取粗暴的压制法,而应积极疏导,以正面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要我们深入学生,以诚相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爱心去感化,发挥学校、家长、社会的力量,相信一定能妥善处理好中学生早恋的问题,让中学生健康成长安全到达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高中生心理辅导》浙江大学出版社 孙义农主编

[2]《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张厚桀著

[3]《如何对高中生的“早恋”进行引导》 杜青著

南山白毛茶在桂西南地区试种初报 篇5

1 试种地自然条件

广西南亚所位于龙州县城西郊,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为1273.6 mm左右, 年平均气温为22.2℃, ≥10℃的年活动积温7909.7℃, 年无霜期约350 d, 土壤p H为5.5~6.0, 是栽培种植茶树的理想区域。

2 种植方法

2006年9月于南亚所西南5区茶树试验区内开展备耕工作, 经2犁2耙, 施放发酵羊粪1000kg/667 m2。2007年2月上旬进行定植, 采取双行种植方式, 大行距140 cm, 小行距40 cm, 株距25cm, 种植密度为4000株/667 m2。定植后淋足定根水, 并用铁芒箕草覆盖土壤进行保湿, 提高成活率。苗木成活后, 按照茶树大田生产管理办法, 进行施肥、淋水、放肥、除草等工作。

3 试种表现

3.1 生物学特征

南山白毛茶群体种属小乔木中叶型种, 树姿半开张, 分枝能力强, 分枝密, 节间3.6 cm左右。叶片多呈水平货半斜生;叶长9.5 cm左右, 叶宽3.7cm左右。叶形椭圆, 叶色绿, 光泽中, 叶质硬, 叶面平滑或微隆, 叶缘平直或微波, 锯齿锐密, 叶身内折, 叶尖钝尖或渐尖, 叶脉8~10对。嫩芽绿色、黄绿、紫绿均有表现, 茸毛中等, 持嫩性一般, 发芽密度中等, 一芽三叶长5.7 cm左右。花冠直径约3.6 cm, 花瓣6~8瓣, 子房有毛, 花冠3裂。果径2.0~3.2 cm, 种径1.0~1.3 cm, 产量中, 抗寒性强。一般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 3月中下旬可开采, 盛花期为12月中下旬, 结实能力较强, 种子成熟期为次年9~10月。

3.2 适应性及抗性

南山白毛茶大田种植采用双条种植, 于2月上旬进行种植, 当年9月进行成活率调查, 成活率85.4%, 茶园成行性好。采用无性扦插繁育技术进行扩繁, 南山白毛茶平均扦插成活率88.7%, 出圃率71.5%。南山白毛茶在当地的抗旱性一般;抗寒性较强, 2008年和2013年寒害及霜冻未对其造成伤害;抗虫性, 对小绿叶蝉的抗性中等, 主要发生在每年5月, 受害植株约15%~20%, 6月份雨水增多后, 虫害逐渐消失;对白粉蚧、茶毛虫等抗性较好。

3.3 适制性及品质特征

南山白毛茶为名优绿茶品种, 但由于多年的有性繁育, 种性不一致, 南亚所从南山白毛茶群体中筛选出若干单株, 经试制研究, 适宜生产制作绿茶和红茶。其绿茶条索紧结, 汤色黄绿, 板栗香, 滋味浓厚, 叶底黄绿均匀;红茶条索乌润紧结, 汤色红艳带金圈, 浓郁带甜香, 糯米香持久, 滋味醇和持久顺滑, 叶底匀整。

3.4 内含生化成分

2012年9月, 课题组自南山白毛茶群体中选择4个单株, 并采青制分析检测样[制样方法:采集一芽二叶鲜叶→萎调→微波杀青 (100 g/100 s) →烘干 (80℃, 120 min) →包装→送检]委托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4个品系进行了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总量等指标的生化分析, 结果详见表1。据报道, 南山白毛茶群体种春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25.9%, 咖啡碱3.8%, 游离氨基酸4.2%[3], 从中可以看出, 南山白毛茶在桂西南地区进行种植, 其内质变化表现在, 茶多酚降低0.7%~2.5%, 咖啡碱增加0.6%~1%, 氨基酸增加0.1%~0.4%。内含生化成分变化受树龄、气候、土壤及制样季节限制, 内含物数值出现波动, 属正常范围。

3.5 鲜叶产量

不同茶叶品种鲜叶产量见表2。南山白毛茶群体种自2007年种植, 2011年起进行测产, 每年3月上中旬起采摘至11月中旬休止, 采摘一芽二叶鲜叶称重, 计算全年总产量。金萱、福鼎大白、白毫早、乌牛早、南山白毛茶等大田生产管理水平一致, 课题组通过与当前主栽品种进行对比, 发现各品种小区产量多少按顺序为:金萱>南山白毛茶>白毫早>福鼎大白。南山白毛茶产量为478kg/667 m2, 优于部分主栽品种。

4 小结

南山白毛茶在龙州茶区种植, 综合其物候期表现、适应性、适制性及抗性较好, 产量中上, 适宜在广西西南地区进行栽培种植。

参考文献

[1]陈殷, 莫焕.建文帝与横县南山白毛茶的历史渊源[J].茶叶科学技术, 2008 (4) :56-58.

[2]谭少波, 王小云, 文兆明.广西南山白毛茶提纯复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8) :95, 98.

桂西南地区 篇6

1 科学选种

目前, 桂西南地区台湾大青枣品种以高朗一号、新世纪、大世界、脆蜜枣为主, 均表现良好。但果农购买苗木一定要到“三证”齐全的育苗专业单位, 以免因此造成损失。

高朗一号 (五十种) 。单果重100~170 g, 糖度13°, 果实呈长椭圆形、果肉白色、核细、肉质细嫩、爽脆、味清甜、口感好。产量高, 较早熟, 果实熟后不产生褐色果斑, 贮运性好。同时, 抗白粉病, 综合性状好, 成熟期10月至翌年3月上旬。

新世纪。单果重120~160 g, 糖度14°, 果大、果实呈长卵圆形, 与高朗一号极相似, 果肉细嫩、清甜、多汁、无酸味。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

大世界。单果重120~180 g, 糖度15°, 果肉香脆可口, 肉细, 甜度佳, 常与脆蜜种搭配栽培, 成熟期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旬。

脆蜜枣。单果重120~180 g, 糖度15°, 果皮颜色鲜绿, 果肉白色、香甜可口, 皮薄肉嫩, 甜度高, 品质优良, 成熟期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

2 合理建园

桂西南大部分地方都适合大青枣生长, 但应选避风、排灌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为好。定植前可壕沟改土或大穴定植。为了提高坐果率, 定植时可多品种混栽, 定植株行距为2 m×2 m或2 m×3 m。大青枣一年四季均可定植, 但以春植 (3~4月) 和秋植 (9~11月) 最佳, 栽植时应将定植穴内的泥土整细, 将苗木根系理伸理顺, 然后分层压入细泥土, 以根颈平地面为宜。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 并用地膜覆盖树盘。

3 土肥水管理

3.1 肥水管理

幼苗长梢期以施氮肥为主, 采用薄施勤施的原则, 以促进幼苗生长, 迅速形成丰产树冠。幼苗定植萌芽后, 开始浇稀薄粪水, 10天1次, 随着幼苗树冠的扩大, 可适当提高浓度, 并加入尿素、复合肥等肥料, 开花挂果后同时增施钾肥。

结果树一般年施肥3次。促花肥于7~8月施, 以复合肥为主。株施复合肥0.5 kg, 硫酸钾0.2 kg, 粪水10 kg。壮果肥于10月下旬施, 以氮钾为主, 目的在于促进果实迅速膨大, 增强树势以利于树体安全越冬, 株施猪粪水10 kg, 尿素0.5 kg, 复合肥0.5 kg, 硫酸钾0.2 kg。采后肥于2~3月采果后, 配合更新修剪进行, 应重施有机肥, 以促进不定芽萌发, 为更新树冠积蓄营养, 株施鸡粪15 kg, 尿素0.5 kg, 复合肥1 kg、过磷酸钙0.5 kg。

3.2 土壤管理

中耕除草。枣园不用起畦种植, 只要中间开浅沟以便灌溉、排水即可, 不需中耕。大青枣属浅根性果树, 杀草剂易伤根部, 结果期不可骤干骤湿, 草生栽培不但适宜大青枣生长, 而且能减少土壤肥料流失, 草太高时可割去。

园地间作。既能以园养园, 以短养长, 增加经济效益, 又增强了土壤的管理。间作豆科作物能固氮, 增加土壤含氮量;间种矮秆作物、匍匐作物能覆盖土壤, 夏季酷暑能降低土温,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间作物的残体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同时注意间作物最少要离树盘0.8 m以上, 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妨碍田间管理操作。

4 整形修剪

主干更新修剪。幼树以单干整枝为主。一年生的枣树, 在离地面30 cm处剪断, 促生侧枝。然后选择健壮、分布均匀的3~4条侧枝作为主枝, 并用木条引缚向四方, 使之成为开心形树冠。待主枝长至1 m左右打顶, 在主枝上交错抽生侧枝, 侧枝上继续抽发新梢则成为当年的结果枝。二年生的枣树, 需每年更新1次, 待果实采收完毕后, 于3~4月份, 在主干离地面20~30 cm处截去主干。待抽发新梢后, 每株选留3~4个健壮芽作新主枝, 将其余的芽抹除。主枝长成后, 使两侧斜生分枝, 分枝再生小分枝, 小枝叶腋着生花穗, 9~11月可开花结果。

枝梢修剪。树体在经过主干更新后, 容易抽生很多枝梢, 必须进行适当的疏剪和短截, 使枝梢分布合理。一般枝梢修剪从7月开始, 在开花前将内部的交叉枝、过密枝、徒长枝、病虫枝进行剪除。结果后太接近地面的枝梢, 应适当进行短截。

5 花果管理

花前喷1次1500 mg/L浓度的多效唑, 以控制枝梢的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盛花期, 喷50 mg/L浓度的硼砂溶液, 以提高坐果率。由于台湾大青枣开花结果量很大, 为提高果实品质, 促进果实发育, 需进行疏果工作。一般以枣树叶片生长情形决定留果量, 3片叶留1果, 尾端果不可留。收获前30天连续喷2次70 mg/L浓度的萘乙酸, 以减轻落果。

6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疫病、轮斑病。白粉病用75%硫磺悬浮剂250~400倍液, 15%粉锈宁1000~2000倍液防治。疫病可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 25%瑞毒霉800~1000倍液防治。轮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43%好力克等药物防治。

桂西南地区 篇7

桂西南地区是指南宁西南至中越边境之间的区域, 其主体包括崇左市各县 (市、区) 及周边的靖西县、上思县等。桂西南地区属于边境民族地区, 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但长期以来, 桂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比较落后, 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国内外掀起新一轮产业转移热潮的背景下, 桂西南地区应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便加快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提升经济实力。

一、桂西南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客观必要性

一是桂西南地区长期以来经济相对落后, 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 如果单纯依赖自我发展必将是一个缓慢的进程。

二是桂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多层次的政策优惠等有利条件, 同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 在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下, 桂西南地区唯有走吸纳产业转移的路子, 借“外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 才能加快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是桂西南地区属于边境民族地区, 为了边境的安宁、民族的团结, 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必须在桂西南地区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四是有利于加快发展南崇经济带、促进中国——东盟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强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实力。广西区出台了“南崇经济带”发展规划, 实质就是要加快发展桂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同时, 这一地区直接与越南接壤, 而且南宁通往越南河内的国际铁路全程经由这一地区, 因此, 这一地区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通往越南或东盟的陆路通道,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另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 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组成, 外加玉林、崇左两个市的物流中心, 形成了“4+2”的发展格局。崇左市是桂西南地区的主体, 加快桂西南地区的发展无疑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的客观要求。

二、桂西南地区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 独特的区位优势

从地理上来看, 桂西南地处我国南疆, 东南面临北部湾, 西南与越南交界, 具有沿边、沿江、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等特征, 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首先, 中国内地企业若产业转移至桂西南地区, 可以非常便捷地在东盟地区开拓市场, 扩大企业影响力, 同时能大大降低企业开展区域竞争的综合运营成本。而东盟企业也可以借助桂西南这个支点, 非常便捷地向广阔的中国内地市场进军。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桂西南地区直接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的桥头堡、窗口, 桂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其次, 广东也可以考虑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临近的桂西南地区, 以缓解广东高昂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瓶颈问题, 同时能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广阔的西部地区。

(二)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1、农业资源丰富。

桂西南地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四季常青。崇左日照充足, 年日照量1800小时以上, 十分有利于发展亚热带作物。森林面积7190平方公里, 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40%, 素有“绿色宝库”之称。甘蔗、苦丁茶、剑麻种植面积庞大, 木薯、龙眼、菠萝、八角、茶叶、指天椒、西瓜、桄榔粉、中草药材等在区内外享有盛名。在桂西南地区形成规模的农林产品还有松香、八角、山黄皮、剑麻等。崇左市丰富的土地、草场、甘蔗叶、水面等资源, 适宜大力发展中草药、速生林、花卉和水奶牛、肉用牛、生猪、黑山羊、优质肉用鸡、鸭、鹅、蜜蜂、优质淡水鱼等。

2、动植物资源丰富。

全市有植物资源2000多种, 野生植物种类占全国1/4。动物资源300多种, 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有白头叶猴、云豹、冠斑犀鸟、黑叶猴、穿山甲等30多种。

3、矿产资源丰富。

目前, 崇左地区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多达46种, 探明储量的35种, 主要矿产资源有锰、膨润土、重晶石、锌、滑石、金、银、稀土、石灰石等, 其中宁明县有“世界膨润土之都”美称, 该县膨润土储量6.08亿吨, 属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矿, 占世界储量的五分之一, 居世界第一位;锰矿储量1.49亿吨, 居全国之首, 占广西的62.72%、全国的25%。

4、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桂西南地区历史悠久,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风景秀丽, 具有山奇、洞美、水清、石秀, 边关风情神秘迷人等特点。主要景观有:亚洲第一大跨国大瀑布—大新德天瀑布、大新明仕田园风光、崇左弄官生态公园、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崇左归龙斜塔、天然盆景崇左石林、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凭祥友谊关、扶绥恐龙化石群、恩城自然保护区、宁明花山岩画群、龙州的大小连城、忠烈红八军纪念馆等。适宜打造以古骆越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和边关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建设。

4、水电资源丰富。

崇左市境内有左江、明江、黑水河、水口河等河流, 水力资源蕴藏量为60.43万千瓦, 已开发量为2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2.38万千瓦。

综上所述, 广西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为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业、食品加工、矿产加工、化工、医药、机械、发电等资源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作为崇左地区的支柱产业加以大力发展, 为桂西南地区经济腾飞作出贡献。

(三) 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

崇左地处广西通往东盟各国的大陆桥上, 是广西通往越南的桥头堡, 具有沿边、沿江、沿铁路、近海湾的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南宁到友谊关的高速公路和钦州到崇左的高速公路均已开通, 南宁到越南河内的跨国铁路贯穿崇左, 该铁路通过南宁可与湘桂铁路等省际铁路互通, 客货铁路运输可通达全国各地。规划中的南宁至凭祥高速铁路全程经过崇左, 并与越南铁路、一号公路相接, 形成中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崇左市共有各类边境口岸11个, 其中国家一类口岸3个:凭祥、友谊关、水口口岸;地方二类小额贸易口岸4个:爱店、平而关、科甲、硕龙口岸;会晤口岸4个。崇左是中国南部边境线上唯一有铁路、公路与国内大交通网相连的陆路口岸城市。

(四) 多层次的政策优势

一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和优惠, 如西部大开发政策和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因为崇左以“4+2”的形式参与其中, 桂西南地区直接受益。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是广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紧接着国务院多个部委也制定了众多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具体政策。

二是广西区级的优惠政策。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转移, 广西从税收、财政、行政服务、园区建设等多个方面相继出台了系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 桂西南地区自然也可以享受。2007年全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召开后, 自治区还专门成立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沟通衔接, 及时协调解决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市也先后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 部署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努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使广西逐步成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广西区还专门就桂西南地区出台了“南崇经济带”发展规划。

三是崇左市政府的优惠政策。为了吸引国内外的企业到崇左创业, 市政府在土地、税收、行政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也提供了优惠政策和便利。

四是发达地区及国际经济组织给予中西部地区的各种优待和帮助。如北京市发改委决定, 从2011年起, 将有2, 900亿元200余项工程助力西部发展。再比如, 世行扶贫开发贷款等。这些优待和帮助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桂西南地区的, 但是作为边境民族落后地区, 桂西南地区可以主动去争取。

(五) 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

一是土地和住房成本低。崇左市总面积17440平方公里, 总人口只有242万, 可谓地广人稀, 加上工商业不发达、城镇规模小, 所以崇左市土地成本和商品房价格并不高。单以2013年可观察到的住宅商品房价格数据为例, 崇左市政府所在地的江州区住宅商品房均价为3200元/平方米, 大约仅相当于东部同级别的城市均价的1/5—1/3, 相当于中部同级别城市的1/3—1/2, 与西部地区甚至同为广西区内同级别的许多城市相比, 崇左市的房地产价格也是非常低的。可见, 桂西南地区的土地要素成本对于中东部地区的企业而言, 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桂西南地区紧靠广西首府南宁, 由于交通方便, 一旦产业兴盛, 企业可以很方便地吸引区内及周边省份的劳动力就近前来就业, 打工者不用再千里迢迢地跑到广东、福建、江浙等地谋生。目前桂西南地区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较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言并不高, 大约相当于后者的一半左右, 对产业发展来讲非常有利。

三是原材料成本低。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在桂西南地区投资设厂可就地取材, 省却了大量的原材料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和运营成本, 对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四是产成品运输成本低。桂西南地区是中国内地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桥头堡, 也可以作为广东、港澳台企业拓展我国西部市场的产品生产基地。桂西南地区与越南接壤, 东盟企业可以非常便捷地在此投资设厂, 进而将产品顺利地销往中国大陆地区。可见, 国内外企业将产业转移至崇左地区, 可以帮助他们大大降低产品销售环节的运输成本。

(六) 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基础和配套设施

崇左市在工业方面主要有制糖、采矿、冶金、木材加工、建材、水电、医药等工业产业, 其中蔗糖、锰业、建材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崇左三大支柱产业。崇左市是中国产糖第一大市, 年产蔗糖200万吨左右, 约占广西的35%、全国的21%, 被誉为“中国糖都”。崇左锰矿储量1.49亿吨, 居全国之首, 已有锰矿加工企业60多家, 形成50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崇左市属典型的卡斯特地貌, 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建材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全市已有水泥厂11家, 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全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安徽海螺集团在崇左市扶绥县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500万吨的水泥厂, 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第二期工程已开始建设, 海螺集团正在大力开拓出口越南及东盟国家的水泥市场。经济作物方面, 剑麻种植总面积16.1万亩, 是广西最大的剑麻生产原料基地。崇左市年均甘蔗种植面积340万亩左右, 是中国产蔗产糖第一大市。崇左市也是苦丁茶的原产地, 被誉为“苦丁茶之乡”。桂西南也是全国主要的龙眼生产基地之一。木薯、龙眼、菠萝、八角、茶叶、指天椒、西瓜、桄榔粉、中草药材等在区内外早已享有盛名。旅游业方面, 崇左市已将旅游业作为崇左市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 已重点建设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此外, 崇左市已经投资组建了国际物流园区、中—泰青年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 推出了一些重大的产业项目。这些产业发展基础和配套设施增强了桂西南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已经形成一定产业的集聚效应。

(七) 相近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广西与东盟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 在语言和文化等方面比较接近, 更加容易接纳来自东盟的产业转移。而广西与广东地区人文相似, 山水相连、道路相接, 渊源深远。文化同源、习俗相近的文化优势容易让比邻而居的广东商人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广西很多人懂粤方言, 也有不少人懂得客家话、闽南话, 这就使得投资商在这里开办企业, 不会出现因语言不通导致的障碍。

三、桂西南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 (opportunity)

桂西南地区面临的主要机会有: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2002年, 中国与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 并自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一次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扩大了广西的影响, 提高了广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地位。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桂西南地区作为广西和中国进军东盟的桥头堡, 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2008年1月16日, 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是广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崇左市以“4+2”的形式参与到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 必将有力地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3) 2006年1月商务部适时提出了“万商西进”工程, 旨在促进国际产业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崛起。 (4) 自治区制订了南崇经济带发展规划, 这是专门针对桂西南地区的发展规划。 (5) 国内外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热潮。国际上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其致力于发展新兴的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 而将一部分在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这为我国承接国际相关产业转移提供了良机。而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 再加上近年来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使得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紧迫感更加强烈。

四、结语

桂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并且在要素成本上具有优势, 同时能够享受多层次的政策优惠, 又面临着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 所以桂西南地区应立足于自身有利条件, 顺应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热潮, 积极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摘要:桂西南地区是中国通往东盟的桥头堡, 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再加上本地区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 各级政府也给了桂西南地区各种优惠政策以便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因此, 桂西南地区具有较高的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可行性。

关键词:产业转移,桂西南,中国—东盟

参考文献

[1]陈雪梅, 余俊波.政策推动国际产业转移研究——以中越产业转移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11 (11) ;

[2]魏后凯, 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 2009 (10) ;

[3]王满四, 黄言生.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 (2) ;

[4]陈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区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0 (12) ;

桂西南地区 篇8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民俗体育,全民健身

1 背景

广西西南部包括南宁、崇左、百色等六个市。这里世居着占壮族、京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富有当地村寨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

像壮族的打榔舞、抛绣球、抢花炮;京族竹竿舞等都是有着广泛影响的民俗体育项目。随着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先后颁布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6月20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规划》等相关政策,其中《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规划》的第15条“倡导民族传统体育。

2 桂西南地区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融合现状

2.1 壮族打榔舞

据资料记载,广西壮族的“打榔舞”是由古壮族的“舂堂舞”演变而来。根据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静江(今桂林)民间,……屋角为大木槽。将食时,取禾舂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杵成音韵,名曰舂堂。”

由此可见,舂堂所用的器具名为榔,它是用来去掉稻壳、舂糍粑、舂米等农作物的工具,其形状略像磨,主要以木、竹、泥制成的。榔的另一种叫法是砻,是一种用于敲击体鸣的乐器。“打榔舞”的开展主要是流行于广西马山县、天等县、都安县、那坡等地区的壮族民间舞蹈,它即是一种体育文化,也具有很强的艺术表演性,因此,打榔舞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打榔舞的表演不受人数、性别、年龄的限制,可以二人对打、四人对打,也可以多人交错对打等多种方式。其舞蹈动作形式自由,节奏比较单一,但敲击的方式花样繁多,根据敲击节奏,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步法和舞姿。为了传承打榔舞文化,广西各县市采取了不同的方法。2012年3月20日,广西崇左市天等各镇以及县直党政等部门共18个打榔舞代表队的1056名演员参加了在天等县天椒广场举行的千人“打榔舞”比赛,吸引了数万名游客的观看。打榔舞以其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反映天等县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如今,打榔舞不仅在广西境内的壮族民众广泛开展,甚至东南亚等地区的民众也很受欢迎。它以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性和民族风格的特异性,且贴近生活,赋予娱乐性而成为天等县的民俗旅游项目,是广西壮族稻作文化的缩影之一。

2.2 京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京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之一,主要盛行于广西东兴市、北海市的京族、壮族民众中。京族的跳竹竿是能够反映京族生产劳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他主要是利用竹竿的敲打节奏的变换进行跳跃表演。广西南宁武鸣县举行的“三月三”歌圩会上,经常将“千人竹竿舞”作为一个重要的民俗体育项目进行表演。

3 桂西南地区民俗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一项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体育健身计划,需要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是面向21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所在,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1]

全民健身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指数重要保障,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桂西南民俗体育为当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增加了新的内容

为了大力发展全国人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让更多的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能够组织推广和开展一定的健身方法或活动,从而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着国家对全民健身项目的重视和广大国人对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追求,而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健康的运动。

因此,一些健身价值高的运动项目正普遍被广大民众所选择。部分民俗体育因其新颖性和独特的趣味性正逐渐被当地的民众接受和传播。“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全民健身项目中的一种方式,符合现代社会健身运动所提倡的注重娱乐性、休闲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其简单易学的特点也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普及和推广。”[2]

3.2桂西南民俗体育的全民开展弘扬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陈出新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肯定了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大作用。

桂西南民俗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桂西南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及民族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众多文化中一份珍贵的生态文化遗产。

桂西南民俗体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地民众从小耳濡目染,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愿意接受它们作为一种健身、娱乐的手段,因此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多数人所喜爱的运动。这种体育文化业因参与的人群多而增加了传承人的数量,在无形中弘扬和传承了民俗体育文化。

4 桂西南地区的特殊文化生态学现象

利用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民俗体育进行研究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课题,因为民俗体育在当下社会中发展、适应并传承,是离不开文化生态学的。关于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各学者所持观点不一,本文认同吕亚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该遵循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既不能如原始状态一样顾了生态性,少了主动性,又不能如现代一样,顾了主动性,失了生态型。要以自然所能容纳的程度为限,能满足自然和人的可持续发展”[2]的观点。

桂西南地区位于广西的西南地区,又称桂海地区,这一地区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沿海,比如: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二是边境,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临。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其辖区内的宁明、大新、龙州、凭祥四个县市均与越南直接交界,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这天然的地理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路线,使得崇左地区有了“东盟大陆桥”之称。

崇左市有多个县市与越南交界,很多地界山水相连、民俗相近、民间交往密切,因此,两国通婚现象比较多,交流频繁,如仅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就有30多名越南下琅县姑娘嫁入。另外,崇左多个县市与越南边境居民生活习惯相似,民俗相近,每逢重要的民俗节庆日,中越边民都互相往来、共贺节日。再者,壮族作为广西崇左的主要民族之一,它与越南的主要民族——京族(即越族)及岱、侬等族生成的源头性文化号称桂越族源文化。因此,在桂西南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民族构成,以及特殊的文化生态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华春.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8-71.

桂西南地区 篇9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基本的教学行为取向 (倾向性的教学行为) , 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 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所谓转变方式, 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从简单的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 转变为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新课改核心理念指导之下的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品德良好的公民。

我们知道, 教和学是一物两体, 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交互作用, 因此教的方式的转变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既受到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的影响, 也受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的制约。要有效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就得先弄明白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都有哪些特征。简单地概括起来, 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等五个最基本的特征, 这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五个最基本特征——“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新课改之下, 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 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现代学习的“五个特征”[3]。

陈兆勇[4]认为教学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他指出如果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 就没法教;没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 就教不了;没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 就教不好, 并进一步提出“走进”学生、变革教学方式是新课改的核心。而顾丽红[5]更突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她认为新课程的实施, 应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 并要求教学方式必须随之变革, 更新教学理念, 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沈国强[6]则强调了新课改的目的性, 为此他坚持“以人为本、成功育人、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的核心理念, 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为学生创设自由、和谐发展的空间, 从而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向积极方面转变。谢岱燕[7]则更关注新课改中的新教材的实施问题, 她认为新教材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的质量是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有效载体, 这对于培养学生大胆参与、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全面推广素质教育贡献具有重要意义。而王德志, 徐基仁[8]从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学习兴趣出发, 认为教学应该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丰富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学科知识, 积极探究自然变化的奥妙, 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自然学科的自信心。

二、课改后的中学师生教学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化学教学为例

近年来, 初中化学开始进入新课改阶段,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对教材开发、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运用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 而是一个开放性探究过程。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肯定会遇到诸多问题, 因此, 有必要对化学教学方式转变影响中学化学师生进行研究, 以期探索该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化学新课改逐步推进, 课改新理念越来越渗入一线教学者的思想中, 影响着化学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 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也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过程”, 并“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化学对现代生产显得越来越关键, 并由于其理论和实践融合、主观和客观并行的特点, 成为了新课改中的一把新亮剑。化学课程对学生了解自然、认识世界, 科学精神培养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在化学课的教学中贯彻新理念, 实现化学教学方式转变, 以体现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中的主体地位[2]。

在新课改实施后, 为了对崇左市中学化学师生教学方式转变影响情况进行研究, 我们特别走访了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中学、天等县天等镇中学、龙州镇中学、江州区太平镇中学、宁明一中、凭祥一中和雷平中学等五县一市一区现任初二、初三化学教师共15人, 以及初二、初三200余名学生, 并针对学生和教师设置了相应问卷调查, 调查中学生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化学方法”和“学习化学兴趣”的调查, 而教师部分我们设置了教师对新课改的主观价值判断“中学教师对化学新课改标准的评价”, 教师的客观实践“中学化学教师对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式转变的实施情况的评价”以及理论作用于实践的效果“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 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情况”等三大部分进行。

通过以上问卷形式, 我们对两级师生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分析现状, 以期寻求对策。以下是本文问卷各项内容的统计与分析情况。

1. 对学生学习化学方式的调查研究

据调查发现 (见表1、表2) , 该地区的200名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普遍没有形成预习的习惯, 课前计划预习的只占26%, 有55%的学生甚至从不预习, 而在听课方法的问卷中有45%的学生选择“边听边思边笔记”, 还有10%的学生选择“只听老师讲”, 另有45%的学生表示在听课做笔记时“有时开小差”, 这说明新课改理念在该地区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仍然是以传统的学习方式为主。在做练习题与实践作业时, 大部分的学生 (66%) 选择看书做作业的选项, 有一个可喜之处是, 仅有3%的学生选择“只做书面类不做实践类”的选项, 这说明新课改在实践层面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尤其可喜的是, 在“做活动与探究时”, 大部分学生 (61%) 是独立完成, 另有39%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顺利完成。而在解决问题时, 有56%的学生选择“和同学交流”中完成, 这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倾向, 也就是说新课改在合作学习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学习兴趣调查方面, 在一开始就有兴趣的学生有27%, 而有53%的学生表示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有兴趣, 这说明后天教师的努力可以改变学生的兴趣, 说明新课改的实施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力。在进一步问及“学习化学的态度”时, 有44%学生表示“喜欢”, 说明新课改在转变学生的认知态度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也有37%的学生选择“不让师长失望而学”, 这说明传统的学习态度仍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我们知道, 学习态度是比学习兴趣更持久的学习心境, 标志着学生对学科知识已经内化为稳定的学习倾向。

在问及化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时, 多数学生 (44%) 表示“化学实验”最好学, 而仅有23%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最不好学, 与此相反的是, 多数学生 (37%) 表示“化学计算”最不好学, 而仅有26%的学生认为“化学计算”最好学, 而在无论是在问及“最不好学”还是“最好学”时, 选择“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的学生比重都较低, 这体现出较为突出的两极分化倾向。

在问及“最喜欢的栏目”时, 分别选择“插图”、“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拓展视野’的学生依次为23%、32%、14%和44%,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新课改标准下设置的新内容感兴趣, 说明新课改标准理念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2. 关于新课改后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

在本次调查中, 参与调查研究的化学教师共15人, 以年龄29—45岁的中壮年教师为主, 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教师超过三成, 这些教师都是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而成长起来的, 有的还是经历了从传统课程标准到新课程标准的过程, 当然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较为成熟的时期成长起来的, 由此可见, 本次调查的样本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在对化学新课改标准的评价方面, 教师普遍比较谨慎理性, 大概53.3%的教师认为“比较好但还需要进行适当改进、修订”, 而认为“不好”和“非常好”的学生均低于30%, 这说明新课程具有一定科学性, 但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 也日渐暴露出其固有的问题来

中学化学教师对新课改后的教学方式转变的实施情况的评价方面, 结果显示, 有53.4%的教师认为课改后, 转变教学方式进行“比较顺利”或者“非常顺利”, 有47.6%的教师认为进行得“很不顺利”或者“不太顺利”, 这说明新课程的实施的影响正面因素为主, 但依然存在较大的课程实施压力。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 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方面, 调查显示, 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对学生的影响力, 所有教师均表示“能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者”, 而93.3%的教师则表示“能有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3.3%的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能通过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讨论、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另有60.0%的教师认为“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说明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作用。

三、调查结果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 新课改对中学化学师生的影响是主要方面, 但在对学生的影响和教师的影响方面呈现出不对称性, 总的来说, 新课改对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影响力远大于对学生的影响力, 就学生而言, 新课程标准下设置的新内容对学生有较大影响作用, 对转变学生的认知态度、学习兴趣方面也具有一定影响, 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产生一定作用。不过, 调查也发现, 学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仍以传统学习方式为主。就教师而言, 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方面明显要比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更理性, 新课改理念逐渐深入教师思想中, 当前主要问题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矛盾上, 即新课改的影响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影响力明显大于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课程实施压力。

由此, 我们认为应在“国培”中加大对教师的新课改实施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各种化学教学直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2011.

[2]王玮.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 .

[3]周平儒.现代学习方式的五个基本特征, http://www.xkbw.com/Article/LW/zz/200603/1555.html, 2006-3-24.

[4]陈兆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发明与创新 (教研之窗) , 2011 (3) .

[5]顾丽红.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初探.现代教学研究, 2010 (10) .

[6]沈国强.论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8 (14) .

[7]谢岱燕.浅谈新课程中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1) .

上一篇:通风安全技术下一篇:昏迷患者的院前护理论文